深部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深部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一、深部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任玉连,张芝元,董醇波,邵秋雨,韩燕峰,梁宗琦[1](2021)在《嗜角蛋白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嗜角蛋白真菌感染能引起人体皮肤浅表和深部疾病,其感染发生率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广谱抗生素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嗜角蛋白真菌感染的药物种类之一,但由于可选择药物种类有限,因此多数嗜角蛋白真菌感染患者存在长期、过度使用单一广谱抗生素的情形,这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嗜角蛋白真菌耐药性形成,严重制约嗜角蛋白真菌感染疾病治疗效果,从而加重嗜角蛋白真菌感染疾病的传染风险,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的重大威胁因素之一。本文就嗜角蛋白真菌致病类型、常用药物、药物作用机理、耐药性形成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嗜角蛋白真菌耐药性未来的研究内容及方向。以期为嗜角蛋白真菌感染治疗、真菌耐药性形成机理及预防真菌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吕丽霞[2](2021)在《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应用抗菌素、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病原学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将收集的所有标本分为两组,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的标本记作第1组,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的标本则记作第2组。结果:(1)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共送检2596份标本,两组细菌病原学阳性检出率比较,第2组阳性标本率较第1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P=0.001)。(2)菌种分布中革兰氏阴性菌(351株,89.31%)所占比例最大。两组对比,各细菌阳性分离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3)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72.26%),其次为血液、泌尿道,分别占9.67%、5.09%。两组对比,第2组中段尿分离率较第1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6,P<0.001),第2组腹水分离率较第1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余标本分离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4)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7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在38.71%~42.11%之间,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克肟耐药率均>90%。两组耐药情况对比,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49,P<0.001),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67,P<0.05),对粘菌素耐药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呋辛酯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90%,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60%。两组对比,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呋辛(P=0.009)、左氧氟沙星(χ2=10.940,P=0.001)耐药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复方新诺明(P=0.001)、氨曲南(χ2=5.494,P=0.019)、阿米卡星(χ2=6.537,P=0.011)、替加环素(P=0.047)耐药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粘质沙雷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噻肟耐药率均达100.00%。两组粘质沙雷菌的耐药率变化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酯耐药率均为100.00%,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20%。两组对比,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P=0.043)、复方新诺明(P=0.001)耐药率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为100%。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零。结论:(1)该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排名前6位的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粘质沙雷菌。(2)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粘质沙雷菌均是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现象较严重,控制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继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尽早行标本病原学检测,从而根据药敏结果及早针对性使用抗生素,遏制感染进展。

杨敏[3](2021)在《博落回生物碱对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机制与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C.neoformans)是一种含有荚膜的条件性致病真菌,可引起致命性的隐球菌性脑膜炎。随着广谱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的过度使用,真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寻找新的抗真菌药物已刻不容缓。中草药因其来源广泛、成分丰富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的关注热点。本课题以新生隐球菌H99为研究对象,探究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对受试菌株的抗真菌和抗生物被膜的活性,初步分析了血根碱对新生隐球菌H99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并开展了血根碱新剂型的研究。研究结果将为人们开发基于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治疗新生隐球菌所致的相关感染提供新的候选化合物。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筛选抗真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有效成分。以新生隐球菌H99为研究对象,提取博落回、乌梅和山楂中的有效成分,利用纸片扩散法分析三种中药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确定博落回的抑菌效果较好,进而组合利用柱层析、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鉴定有效活性成分,确定了抗真菌有效活性成分为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探索血根碱-白屈菜红碱联合用药对新生隐球菌培养物及其生物被膜的作用机刺。使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分析药物对受试菌株的代谢活性和对抗生素摄取能力的影响;CLSM结合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药物对新生隐球菌H99生物被膜的影响,包括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对生物被膜中的基质和被膜中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6 μg/mL,CLSM观察到给药后的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代谢活性均降低,且对抗生素的摄取能力增强,并结合FESEM的观察可知1/2 MIC的药物能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16 MIC的药物浓度可以达到清除生物被膜的效果。上述结果表明,血根碱-白屈菜红碱联合用药对新生隐球菌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能力显着。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血根碱对新生隐球菌H99基因组表达的影响。通过分析加药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共有2044个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其中1057个基因上调,987个基因下调。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血根碱对新生隐球菌H99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ATP合成能力、黑色素合成、致病性、耐药性蛋白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制备RDP-FITC修饰的血根碱脂质体。应用薄膜分散法结合超声波技术制备RDP-FITC血根碱脂质体,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处方,结果显示最佳工艺为:膜材比10.87:1,药脂比12.57:1,水合介质pH值7.07。制备所得的RDP-FITC血根碱脂质体包封率为84.92%,平均粒径大小为140.5 nm±1.3 nm,PDI值为15.69%±0.93%,平均电位大小为-5.97 mv±0.13 mv。此外,所制备的脂质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和规则的圆形结构,各项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良好。最后,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评价,发现RDP-FITC血根碱脂质体对新生隐球菌的抑菌浓度小于血根碱。

李梦月[4](2020)在《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探索体癣微生物菌落结构的演替规律;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常见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所保藏的益生菌筛选出最佳抗真菌菌株,探索其抑菌机理和产生的抑菌物质,并与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敏感性检测。从而为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皮肤病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本研究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皮肤表面患处和距离患处3 cm远(患旁)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征,了解其演替规律。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采集25例皮肤病患者的患处和患旁的50份皮屑样品,提取总基因组DNA,扩增目的片段并测序。结果显示,在门的分类等级上,大约98%的序列属于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皮肤患处和患旁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种类上的相似性,数量上的差异性。相对丰度排名前3的细菌属为Pseudomonas、Corynebacterium、Staphylococcus,不同之处在于皮肤患旁中乳酸杆菌属比皮肤患处的相对丰富。所有样品的真菌菌落结构也较为相似,大约97%的序列属于Basidiomycota和Ascomycota,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皮肤患处和患旁样品的真菌群落结构也存在相同的优势菌群,最丰富的两个属分别是Cryptococcus和Trichophyton,Cryptococcus在患处和患旁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1.0%和50.1%,Trichophyton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3.7%和17.9%,不同之处在于皮肤患处的白色念珠菌比皮肤患旁的丰富,马拉色菌则相反。通过鉴定皮肤病患者中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群落,为皮肤疾病或屏障结构受损下的微生物菌群鉴定研究奠定了基础。乳酸菌能分泌多种抗菌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本研究通过真菌培养和鉴定,针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两种优势致病真菌,利用本实验室自主建立的益生菌库,筛选出一株抗真菌效果最佳的益生菌,结果均为植物乳杆菌YM-4-3,将其发酵后探讨其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机理,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抑菌物质破坏了红色毛癣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为了更准确的了解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YM-4-3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将两者进行液体共培养,对白色念珠菌进行48 h抑菌实时监测,结果在含有2.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抑菌效果最好。两者共培养12 h后,p H值从小到大依次为:2.0%Na Cl<0.9%Na Cl<0.0%Na Cl<3.0%Na Cl。随后探讨抑菌物质的化学本质,发现其主要是有机酸、细菌素等,且不耐高温。通过q PCR技术检测不同盐浓度培养下细菌素的表达差异,探索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将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和白色念珠菌共培养于含有0.0%-3.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从转录组水平,对培养36 h的该菌株的植物乳杆菌素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发现植物乳杆菌受到Na Cl的诱导后,在2.0%Na Cl的MRS肉汤培养基中,细菌素的表达量普遍上升。最后,应用微量稀释法对六种常见抗真菌药物和四种不同盐浓度下益生菌发酵上清浓缩液进行体外抗真菌效果的评价,探讨其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从而为解决传统药物治疗中诸如药物不良反应和真菌耐药性等问题奠定理论基础。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抑制效果明显;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抑制效果敏感。添加不同盐浓度的发酵上清浓缩液会降低抑菌效果,且发酵上清浓缩液最小抑菌浓度较高,但是抑菌效果明显,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效果。

汪潇瑶[5](2020)在《2017-2019年我院呼吸内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掌握本地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流行趋势,从而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断为肺部感染2521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患者的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病原菌标本,对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调查近3年临床常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结果,探讨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结果:本次调查确诊为肺部感染住院患者送检了痰液、BALF标本共计1823例,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25例,分离阳性率17.8%。3年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224株(剔除同一患者重复菌株),占68.9%,居前五位的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61株,18.8%)、鲍曼不动杆菌(41株,12.6%)、铜绿假单胞菌(34株,10.5%)、大肠埃希菌(27株,8.3%)、阴沟肠杆菌复合菌(21株,6.5%),且革兰阴性菌感染呈逐年增加趋势,由2017年65.9%上升至2019年70.9%;真菌83株,占25.5%,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且真菌感染比例有上升的趋势;分离到的革兰阳性菌菌株较少,共18株,占5.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3年耐药性监测结果提示,对革兰阴性菌敏感性最高的药物依次是碳青霉烯类药物、阿米卡星、β内酰胺类/β-酶抑制剂;耐药率较高的是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其中,亚胺培南除对鲍曼不动杆菌(51.2%)和铜绿假单胞菌(82.4%)的敏感率略低外,对其余菌株的敏感率都在90%以上,目前未发现厄他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阴沟肠杆菌复合菌菌株耐药。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则由2017年的11.1%显着上升至2019年的47.1%,耐药率上升幅度达3倍。药敏结果显示真菌感染虽有上升趋势,但目前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另本研究中尚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菌株。结论: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普遍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医疗机构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临床医生应及时了解当地病原菌流行病学信息,尽量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为依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保障患者安全。

欧扬慧[6](2019)在《基于伏立康唑的配合与联用的抗真菌活性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真菌耐药是目前国际社会的一个难题,伏立康唑作为临床一线抗真菌药物,已出现耐药现象。尤其高风险患者对耐药真菌的抵抗力较低,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因此,伴随耐药真菌在临床上愈发增多的严峻情况,目前急需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或抗生素。本文中,我们首先采用伏立康唑与银盐形成配合物的思路,合成了两种银(I)-伏立康唑的配合物,即[Ag(Vor)2]n(Cl O4)(1)和[Ag2(Vor)4]n(NO3)2n(2),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表征。另一方面,采用伏立康唑和纳米银颗粒联用的思路,合成并表征了不同粒径大小(20nm、30nm和50nm)的纳米银颗粒。采用最小抑菌浓度和抑菌动力学曲线这两个指标,综合评估以上两种思路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分级抑制浓度指数用于评估配合物或联合用药时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种银(I)-伏立康唑配合物对常见致病真菌(假丝酵母菌属和曲霉菌属)均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与伏立康唑相比,在耐伏立康唑的白假丝酵母菌株中,两种配合物具有更高的抗真菌活性,以剂量依赖性型抑制真菌的生长,配合物中的银盐和伏立康唑以协同的方式发挥抗真菌作用。与20nm和30nm相比,粒径为50nm的纳米银颗粒的抗真菌活性稍差,与伏立康唑联用时,对伏立康唑敏感株和耐药株,三种粒径大小的纳米银颗粒均能发挥较强的协同抗真菌作用,且抗真菌动态活性效果相近。与单用银离子或伏立康唑不同,银(I)-伏立康唑的配合物结合了两者抗真菌机制的优势,进而显示出协同抗真菌作用。可能是由于银离子增强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配合物进入细胞并抑制了外排泵活性,维持了细胞内药物的有效浓度,进而发挥刺激线粒体呼吸功能障碍和抑制菌丝发生和发展的能力。纳米银颗粒与伏立康唑联用时的抗真菌机制可能为:破坏真菌正常的细胞结构,刺激胞内ROS水平的提升,对菌丝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下调唑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CDR1、CDR2的表达,有助于维持胞内药物的有效浓度,下调肌动蛋白ACT1基因的表达,使细胞膜的通透性上升,对外界环境的更加敏感。本研究表明,伏立康唑与银盐形成配合物或与纳米银颗粒联用均能发挥协同抗真菌作用,具有深入研究和挖掘的意义,有助于解决临床真菌耐伏立康唑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

田君琪[7](2019)在《灰树花多糖对白色念珠菌肠道感染脾虚小鼠小肠病理改变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以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补气药灰树花的主要成分灰树花多糖对白色念珠菌感染脾虚小鼠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中医补气健脾法治疗白色念珠菌病提供一定实验依据,进一步探索中医补气健脾法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材料与方法:将100只体质量范围为1822g且雌雄数目相等的SPF级昆明种小鼠采用分层随机法分至以下五组,依次命名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脾虚模型组)、C组(脾虚感染白念珠菌组,简称脾虚染菌组)、D组(氟康唑干预组)、E组(灰树花多糖干预组,简称灰树花干预组)。采取单日游泳、双日喂食甘蓝和灌胃猪油制备小鼠脾虚模型。脾虚造模两周后经口灌胃2×108CFU/mL白色念珠菌悬液制备感染模型。自灌菌后次日起,每日对D组和E组小鼠进行药液灌胃干预一次。D组灌入氟康唑药液(浓度:26mg/kg),E组灌入灰树花多糖溶液(浓度:10mg/kg),在此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变化。连续给药7天后称重小鼠;每只小鼠取一颗新鲜粪粒称重后将其稀释,于沙保氏培养基上培养,48h后记录培养基中生长菌落数,统计出每克粪粒中活菌数量;处死小鼠后截取小肠空肠段并制备HE染色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病理改变;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法小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及一般状况的改变实验第14天即脾虚造模完成时,模型制备成功,出现体质量延缓增长,排便增加,便稀不成形等脾虚证典型症候。除A、B组未灌胃白色念珠菌外,其余各组均在菌液灌胃后,出现了体质量降低、进食减少等症状,一般状态较A组差。经药物干预一周后,两干预组体质量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一般状态恢复。B、C组体质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小鼠(P<0.05,P<0.01),C组体质量下滑尤为明显(P<0.01)。2.粪便中的活菌数测定灌药后第7天,A、D、E三组小鼠之间粪便活菌数无统计学差异,B、C组小鼠粪便活菌数明显高于A组(P<0.01),B组小鼠粪便活菌数与D、E组相比无显着差异,C组小鼠粪便活菌数明显高于其他四组(P<0.01)。3.各组镜下小鼠小肠黏膜的变化观察A组可见小肠黏膜连续,肠绒毛分布规律整齐,黏膜肌层厚度匀称。B组小鼠与A组相比,无明显病变发生,偶有小肠绒毛稀疏,排列不规则。镜下观察C组小鼠小肠绒毛缺失,小肠腺及绒毛分布极不规则,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可见侵及大量炎性细胞。D、E组小鼠经药物干预后,小肠黏膜病理改变逐渐恢复,镜下可见小肠腺及绒毛排列较为规则,炎性细胞较C组明显减少,但与A组仍有差异。4.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法小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程度实验结束后检测发现A组与B组小鼠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C组小鼠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四组(P<0.01)。D、E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别,且二者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B两组(P<0.05,P<0.01)。结论:1.灰树花多糖能使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体质量增长趋于正常小鼠,并改善一般生存状态。2.灰树花多糖能使感染白色念珠菌后的脾虚小鼠粪便中活菌数量大幅减少。3.灰树花多糖能改善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小肠黏膜病理改变。4.灰树花多糖能显着降低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肠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

朱丽芳,李强[8](2017)在《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目前,随着免疫低下人群增加,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以及器官(骨髓)移植、气管插管、介入手术等医疗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开展,导致真菌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1-3]。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浅部真菌感染指表层皮肤、毛发及指甲受到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不会致人死亡[4];深部真菌感染指表皮角质层

赵虎[9](2016)在《深部真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期"深部真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专题汇集了4篇论着和1篇综述,阐述了白念珠菌、烟曲霉和新生隐球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大力应用,真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研究真菌的耐药机制并探讨新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点,可为新抗真菌药物研发和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这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柳平[10](2016)在《苯丁酸与唑类药物联用体内外抗念珠菌作用》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评价唑类抗真菌药物与苯丁酸联用对耐药念珠菌浮游菌、生物膜、及体内作用研究。2、研究方法2.1 PBA与唑类联用抗念珠菌浮游菌静态作用根据CLSI M27-A3测定真菌敏感性的方案,利用微量稀释法筛选对唑类药物耐药的念珠菌,并与苯丁酸联用对耐药念珠菌从静态作用进行研究,静态作用使用的菌液的工作浓度为2.5×103 CFU/mL,在35℃的条件下,恒温培养24 h。用XTT-甲萘醌方法,避光孵育2 h,用酶标仪测定在492 nm处OD值,利用分数抑菌浓度指数法(FICI)和生长率差值发(ΔE),评价药物联用抗念珠菌作用的效果。2.2 PBA与唑类联用抗耐药CA动态作用利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进行评价,工作菌液浓度为5×103 CFU/mL,在35℃的条件下,恒温培养48 h。分别在0 h,12 h,18 h,24 h,36 h,48 h,取样,用XTT-甲萘醌方法,避光孵育2 h,用酶标仪在492 nm处测定OD值,绘制时间-杀菌曲线。2.3 PBA与FLC联用抗耐药CA生物膜作用2.3.1生物膜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实验根据CLSI M27-A3测定真菌敏感性的方案,测定生物膜最小抑菌浓度。采用体外96孔板实验,研究PBA与FLC联用抗耐药CA生物膜作用。浓度为2.5×103CFU/mL的菌悬液,取200μL加入96孔板中,分别培养8 h和12 h,吸取菌悬液,PBS冲洗3次,加入PBA和FLC,在35℃的恒温培养中,培养24 h,用XTT-甲萘醌方法,避光孵育2 h,用酶标仪在492 nm处测定96孔板的OD值,然后利用分数抑菌浓度指数法(FICI)和生长率差值发(ΔE),评价药物联用抗耐药CA生物膜作用。2.3.2不同浓度的PBA与FLC联用抗CA生物膜作用研究制备浓度为2.5×103 CFU/mL菌悬液,培养12 h制备生物膜,除去菌悬液,用PBS冲洗3次,分别加入浓度为4μg/mL,32μg/mL,和128μg/mL的PBA和FLC溶液,培养24 h,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进行在570 nm,测定OD值。2.3 PBA与FLC联用抗耐药CA的体内研究大蜡螟是实验室研究CA感染常用的体内模型。2.3.1 FLC最适浓度的筛选选取重量大约为0.25±0.2g大蜡螟,每组10只,FLC用二倍稀释法稀释到一系列的浓度640μg/mL-40μg/mL,每组注射4×106CFU的耐药CA菌液,感染2 h后,每组注射10μL的FLC溶液,连续观察4 d,确定大蜡螟生存率最高时,FLC浓度。2.3.2 DMSO对大蜡螟体内实验的影响PBA采用二倍稀释法稀释的浓度为1280μg/mL-40μg/mL工作浓度,每组10只体重相近(0.25±0.2g)大蜡螟,每只注射10μL PBA溶液,连续观察4 d,确定DMSO不影响实验的浓度。2.3.3 PBA体内的最适浓度的筛选FLC的浓度为320μg/mL,PBA浓度为320μg/mL-40μg/mL工作浓度,共4组,每组10只体重相近(0.25±0.2g)的大蜡螟,每只注射4×106CFU的CA菌液,感染2 h后,每只注射10μl的FLC与PBA混合药液,连续观察4 d大蜡螟的生存状态,确定生存率最高时,PBA的浓度。2.3.4 PBA与FLC联用,体内抗耐药CA作用FLC的浓度为320μg/mL,PBA的浓度为80μg/mL,每组16只体重相近(0.25±0.2g)的大蜡螟,共4组(对照组,FLC组,PBA组,FLC+PBA组)。每组注射4×106CFU CA菌液,感染2 h后,每组分别注射10μL的PBS,FLC,PBA,FLC和PBA的混合液,连续观察4 d大蜡螟的生存状态,绘制生存率曲线。2.3.5每组大蜡螟病理组织学变化研究从3.4.4试验中,在观察第2 d,每组取出2只大蜡螟,用包埋液包埋,用糖原糖原过碘酸雪夫染色液染色,用冰冻切片机切片,观察组织变化情况,并拍照。2.3.6组织载菌量培养研究从3.4.4试验中,每天每组取出3只大蜡螟,匀浆,接种到YPD固体培养基。恒温培养24 h。菌落计数用以测定每只大蜡螟菌落数(CFU/Larvae),绘制组织载菌量曲线。3、研究结果3.1 PBA与唑类联用抗念珠菌浮游菌作用静态作用研究显示PBA与唑类药物联用,对于非CA和敏感性的CA,呈现无关作用;对于耐药CA10,CA16呈现强协同抗真菌作用。当PBA浓度为32μg/mL时,使得FLC的MICs值从512μg/mL降低到1μg/mL;当PBA在32μg/mL时,能够使伊曲康唑的MICs值从8μg/mL降到0.125μg/mL;PBA在16μg/mL,能够使伏立康唑的MICs值从8μg/mL降低到0.25μg/mL。动态作用显示PBA浓度为32μg/mL时,与唑类药物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CA作用,在12 h前,唑类的作用与两药联用的作用相近,但是抗菌效果都强于PBA单用和对照组;从24 h以后可以明显的显示出苯丁酸与唑类联用的抗菌作用是最强的,强于FLC单用组;而FLC单用组的抗真菌效果又强于PBA单用组及对照组。3.2 PBA与FLC联用抗耐药CA生物膜作用PBA与FLC联用时,对于耐药的CA10呈现强协同作用,对于8 h和12 h的生物膜实验,能够使PBA在32μg/mL时,使得FLC的SMICs值从大于512μg/mL降低到2μg/mL;对于耐药的CA16也呈现强协同作用,对于8 h和12 h的生物膜,能使PBA在32μg/mL时,使得FLC的SMICs值从大于512μg/mL降低到4μg/mL。FICI法评价耐药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生物膜,FICI值为0.12890.1328,FICI值﹤0.5,PBA与FLC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CA生物膜的作用;ΔE模型的评价指标为ΣSYN与ΣANT的值,分别评价PBA与FLC联合抗耐药CA生物膜作用,分别测定联合用药对8 h和12 h的生物膜,测得的∑SYN值,分别为2122.77%和3253.34%;测得的ΣANT的值,分别为-21.73%和0%。各组的?E值为各组的∑SYN与∑ANT的和,可以计算出?E值远远大于200%,使得PBA与FLC联用抗耐药CA生物膜,具有强协同作用。固定FLC浓度,采用结晶紫染色法,结果表明随着PBA浓度的升高,PBA增强FLC的抗真菌作用越强。3.3 PBA与FLC联用抗大蜡螟体内耐药CA作用研究FLC单用用于治疗感染耐药CA的大蜡螟,大蜡螟生存率最高时,氟康唑的浓度为320μg/mL;DMSO浓度<5%时,用DMSO作为溶剂以大蜡螟为模型,DMSO对实验结果无影响;PBA单用时,大蜡螟生存率最高时,PBA的浓度为80μg/mL;FLC与PBA联用时,PBA能够显着增强FLC的抗耐药CA活性;大蜡螟病理组织学研究和组织清除率研究进一步证明了PBA能够显着增强FLC的抗耐药CA的活性。4、研究结论(1)苯丁酸与唑类药物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白色念珠菌浮游菌作用;(2)苯丁酸与氟康唑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作用;(3)苯丁酸能够增强氟康唑的体内抗白色念珠菌作用。

二、深部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部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嗜角蛋白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嗜角蛋白真菌致病性来源类型及表型
    1.1 浅部嗜角蛋白真菌感染
    1.2 深部嗜角蛋白真菌感染
    1.3 嗜角蛋白真菌主要感染菌群
    1.4 嗜角蛋白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种类
2 嗜角蛋白真菌药物及其耐药性
    2.1 常用抗真菌药物
    2.2 嗜角蛋白真菌耐药性
        2.2.1 对吡咯类的耐药性:
        2.2.2 对环状脂肽类的耐药性:
        2.2.3 对烯丙胺类的耐药性:
        2.2.4 对多烯类的耐药性:
        2.2.5 对核苷类的耐药性:
        2.2.6 对抗菌肽类的耐药性:
3 嗜角蛋白真菌耐药性形成及影响因素
    3.1 嗜角蛋白真菌自身因素
    3.2 宿主因素
    3.3 药物因素
    3.4 环境因素(在宿主环境中存活和感染)
4 展望
    4.1 嗜角蛋白真菌耐药性形成的遗传及关联机制研究
        4.1.1 提高基因突变及基因表达对耐药性形成机制研究:
        4.1.2 加强环境因素影响耐药性形成机理研究:
        4.1.3 加强人类-土壤-环境关联机质研究:
    4.2 健全嗜角蛋白真菌耐药性监测
        4.2.1 建立嗜角蛋白真菌耐药性监测网:
        4.2.2 多部门合作:

(2)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种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检测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细菌阳性检出率比较
    2.2 菌种分布
    2.3 标本来源
    2.4 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2.5 革兰阳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博落回生物碱对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机制与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新生隐球菌的概述
        1.1.1 新生隐球菌的致病特点
        1.1.2 新生隐球菌的耐药性
    1.2 抗菌中药研究
        1.2.1 中药的抑菌活性
        1.2.2 中药活性成分的抗菌机制
    1.3 博落回的研究进展
        1.3.1 博落回主要有效成分
        1.3.2 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理化性质
    1.4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1.4.1 脂质体概述
        1.4.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1.5 立题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抗真菌中药的筛选及其活性成分的确定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菌株
        2.1.2 中药材
        2.1.3 主要试剂
        2.1.4 试验器材
        2.1.5 溶液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菌株活化
        2.2.2 博落回、乌梅和山楂粗提物及药敏纸片的制备
        2.2.3 目标中药的筛选
        2.2.4 候选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以及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目标抑菌中药博落回的确定
        2.3.2 候选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2.4 讨论与小结
3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机制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菌株及药物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抗新生隐球菌活性分析
        3.2.2 抗新生隐球菌生物被膜的分析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抗新生隐球菌的MIC和MFC
        3.3.2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3.3.3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破坏了新生隐球菌细胞膜的完整性
        3.3.4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抗生素侵染的影响
        3.3.5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降低新生隐球菌细胞的代谢活性
        3.3.6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抑制新生隐球菌细胞的粘附作用
        3.3.7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3.3.8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被膜内组分的影响
        3.3.9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被膜内细胞的影响
        3.3.10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3.4 讨论与小结
4 血根碱抗新生隐球菌的转录组学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菌株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转录组样品的制备
        4.2.2 建库测序
        4.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测序数据质量与参考序列对比分析
        4.3.2 血根碱对新生隐球菌H99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5 RDP-FITC修饰血根碱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试验菌株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
        5.2.2 方法学的建立
        5.2.3 处方优化实验
        5.2.4 响应面实验设计
        5.2.5 脂质体理化性质的考察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检测波长的确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5.3.2 不同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5.3.3 响应面实验结果
        5.3.4 脂质体理化性质
    5.4 讨论与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4)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真菌病的概述
        1.1.1 真菌病的分类
    1.2 体癣的概述
        1.2.1 体癣病的危害
        1.2.2 常见体癣病原真菌的介绍
    1.3 皮肤微生物
        1.3.1 皮肤与皮肤微生物
        1.3.2 皮肤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1.3.3 皮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
        1.3.4 皮肤微生物研究进展
    1.4 真菌治疗的研究现状
        1.4.1 抗真菌药物的机理
        1.4.2 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介绍
        1.4.3 益生菌概述
        1.4.4 植物乳杆菌的性质
        1.4.5 植物乳杆菌的功能
        1.4.6 益生菌抗真菌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6.1 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1.6.2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研究
        1.6.3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研究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规律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样品采集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用试剂及配制
        2.2.4 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2.3 实验方法
        2.3.1 DNA提取
        2.3.2 细菌16SrDNA和真菌ITS区域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2.3.3 测序结果分类鉴定
        2.3.4 多样性指数和系统发育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样品信息
        2.4.2 样品序列信息和多样性指数
        2.4.3 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2.4.4 不同位置细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2.4.5 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2.4.6 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2.4.7 不同患病部位真菌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菌株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3.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3 皮肤真菌生长速率的测定
        3.3.4 乳酸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
        3.3.5 植物乳杆菌YM-4-3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3.3.6 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
        3.4.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3.4.3 红色毛癣菌的生长速率
        3.4.4 盐胁迫下抗真菌乳酸菌的筛选
        3.4.5 植物乳杆菌YM-4-3抑制红色毛癣菌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3.4.6 药敏试验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YM-4-3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菌株
        4.2.2 实验引物
        4.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乳酸菌对病原真菌的抑菌试验
        4.3.2 植物乳杆菌YM-4-3抑菌效果的实时监测
        4.3.3 氯化钠对植物乳杆菌YM-4-3产酸的影响因子
        4.3.4 乳酸菌来源抑菌物质化学本质及作用特性研究
        4.3.5 荧光定量PCR
        4.3.6 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盐胁迫下抗真菌的乳酸菌筛选
        4.4.2 植物乳杆菌YM-4-3抑菌效果的实时监测
        4.4.3 氯化钠对植物乳杆菌YM-4-3产酸的影响因子
        4.4.4 乳酸菌来源抗真菌物质化学本质的研究
        4.4.5 YM-4-3菌株细菌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4.4.6 药敏试验结果
        4.4.7 发酵上清浓缩液的pH值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2017-2019年我院呼吸内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研究方法
        2.1 标本接种与细菌培养
        2.2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伏立康唑的配合与联用的抗真菌活性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
第一章 绪论
    1.1 真菌感染
        1.1.1 真菌感染概述
        1.1.2 临床抗真菌药物概述
        1.1.3 真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1.4 应对真菌耐药的策略
    1.2 伏立康唑生物学效应概述
        1.2.1 应用
        1.2.2 作用机制
        1.2.3 不良反应
    1.3 银生物学效应概述
        1.3.1 银离子
        1.3.2 纳米银
    1.4 金属配合物的生物学效应
    1.5 本文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银(I)-伏立康唑配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菌株
        2.2.2 试剂与仪器
        2.2.3 培养基和溶液配方
    2.3 实验方法
        2.3.1 银(I)-伏立康唑配合物的合成
        2.3.2 粉末X射线衍射
        2.3.3 菌种的保藏、活化及扩大培养
        2.3.4 最小抑菌浓度
        2.3.5 生长抑制曲线
        2.3.6 分析测定方法
    2.4 实验结果
        2.4.1 银(I)-伏立康唑配合物的表征
        2.4.2 最小抑菌浓度及药敏性判定
        2.4.3 分级抑制浓度指数
        2.4.4 抑菌动力学曲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银(I)-伏立康唑配合物的抗真菌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
        3.2.2 试剂与仪器
        3.2.3 培养基和溶液配方
    3.3 实验方法
        3.3.1 菌种活化及扩大培养
        3.3.2 透射电镜
        3.3.3 细胞膜的完整性
        3.3.4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
        3.3.5 呼吸能力损伤判定测试
        3.3.6 菌丝抑制实验
        3.3.7 罗丹明6G外排实验
        3.3.8 荧光定量PCR
        3.3.9 分析测定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银(I)-伏立康唑配合物对超微结构的影响
        3.4.2 银(I)-伏立康唑配合物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3.4.3 银(I)-伏立康唑配合物对能量供应的影响
        3.4.4 银(I)-伏立康唑配合物对菌丝发展的影响
        3.4.5 银(I)-伏立康唑配合物对外排泵活性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伏立康唑与纳米银联用的抗真菌活性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菌株
        4.2.2 试剂与仪器
        4.2.3 培养基和溶液配方
    4.3 实验方法
        4.3.1 不同粒径纳米银颗粒的合成
        4.3.2 紫外-可见光波长扫描
        4.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4.3.4 粒径分析
        4.3.5 最小抑菌浓度
        4.3.6 药物相互作用检测
        4.3.7 生长抑制曲线
        4.3.8 分析测定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纳米银颗粒的表征
        4.4.2 最小抑菌浓度
        4.4.3 最小抑菌浓度及分级抑制浓度指数
        4.4.4 抑菌动力学曲线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伏立康唑与纳米银联用的抗真菌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菌株
        5.2.2 试剂与仪器
        5.2.3 培养基和溶液配方
    5.3 实验方法
        5.3.1 菌种活化及扩大培养
        5.3.2 透射电镜
        5.3.3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
        5.3.4 菌丝抑制实验
        5.3.5 荧光定量PCR
        5.3.6 分析测定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伏立康唑与纳米银联用对超微结构的影响
        5.4.2 伏立康唑与纳米银联用对胞内活性氧的影响
        5.4.3 伏立康唑与纳米银联用对菌丝发展的影响
        5.4.4 伏立康唑与纳米银联用对外排泵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性成果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灰树花多糖对白色念珠菌肠道感染脾虚小鼠小肠病理改变及TNF-α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危险因素
    1.1 年龄
    1.2 药物的使用
    1.3 基础性疾病
    1.4 侵入性操作
2 病原学分布
3 实验室检查
    3.1 直接镜检
    3.2 真菌培养
    3.3组织病理学检查
    3.4 血清学检查
        3.4.1 (1, 3) -β-D-葡聚糖定量检测[ (1, 3) -beta-D-glucan detection, G test, G试验]
        3.4.2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 (galactomannan, GM test, GM试验)
    3.5 分子生物学检查
4 临床诊治
5 小结

(9)深部真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念珠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
二、曲霉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
三、新生隐球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
四、总结与展望

(10)苯丁酸与唑类药物联用体内外抗念珠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章 苯丁酸与唑类联用抗白色念珠菌作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章 苯丁酸与 FLC 联用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章 苯丁酸与 FLC 联用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体内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深部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嗜角蛋白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J]. 任玉连,张芝元,董醇波,邵秋雨,韩燕峰,梁宗琦. 菌物学报, 2021(10)
  • [2]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吕丽霞.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3]博落回生物碱对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机制与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D]. 杨敏.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4]体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抗真菌益生菌的发掘[D]. 李梦月.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2017-2019年我院呼吸内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D]. 汪潇瑶.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6]基于伏立康唑的配合与联用的抗真菌活性及机制研究[D]. 欧扬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7]灰树花多糖对白色念珠菌肠道感染脾虚小鼠小肠病理改变及TNF-α表达的影响[D]. 田君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J]. 朱丽芳,李强. 现代医药卫生, 2017(16)
  • [9]深部真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研究[J]. 赵虎. 检验医学, 2016(09)
  • [10]苯丁酸与唑类药物联用体内外抗念珠菌作用[D]. 张柳平. 泰山医学院, 2016(06)

标签:;  ;  ;  ;  ;  

深部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