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迷信与理性的反思

对迷信与理性的反思

一、对迷信与理性的一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雷淑平[1](2020)在《殊途同归和同旨异趣 ——社会/文明批评家陈独秀和鲁迅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将陈独秀和鲁迅的文化身份界定为社会/文明批评家,这是以社会批评和文化批判为宗旨的一类写作者,是不同于文学家、思想家或革命家的一种独特身份。这类作家具有独特的思维和写作特点,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社会功能。根据这一文化身份定位,本论文尝试将鲁迅和陈独秀的绝大多数写作成果,不管是文学的还是非文学的(如杂文、日记、书信、序跋)都视作社会/文明批评的实践。以两位批评家五四时期的批评文本为中心,再结合两人的成长背景和整个社会历史背景,本论文尝试比较两位批评家在批评的职志形成、批评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思想资源和批评的风格、艺术方面的异同,侧重分析两位批评家不同的批评个性和批评效力,进而解释各自的社会、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性和久远性问题。论文由引言、主体部分(共分四章)和结语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目的,梳理学界对陈独秀和鲁迅的比较研究及其不足,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一章梳理陈独秀和鲁迅的社会/文明批评职志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章对两人的社会/文明批评的主要对象和内容进行考察和比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批评方面的比较、国民性批判方面的比较、传统思想文化批判方面的比较。第三章对两人的思想资源进行梳理和探究。第一节为传统思想文化资源探究,包括陈独秀所受桐城派的重视“经义”和讲求“义理”的文风的影响,鲁迅受浙东学派“重史”倾向的影响等方面;第二节为西方思想资源的影响,包括陈独秀所受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思想的影响与鲁迅所受德国个人主义、意志论思想学说的影响。第四章为两人批评艺术和批评风格的比较,主要从文体选择、立论和驳论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且比较陈独秀的直露与鲁迅的隐曲文风,陈独秀的抽象说理与鲁迅的形象譬喻风格。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作为社会/文明批评家的陈独秀和鲁迅的成就、影响力的不同。

褚昕怡[2](2020)在《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中老舍的京剧改编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以“改人、改制、改戏”为方针的戏曲改革运动在政府的主导下逐步展开。传统戏曲,作为一种生长在民间的艺术,涵纳着几百年来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和伦理观念,进而具备了深厚的接受基础。基于前期的创作经历和戏曲底蕴,老舍在1949年之后迅速成为了正式的“戏改”参与者。他的特殊性在于,同时作为偏爱民间资源的戏曲爱好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者出现。本文所关注的是,老舍在“戏改”期间的三部剧目改编作品中,在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同时,将会采用怎样的方式辨析、取弃和改造戏曲的民间文化资源和要素?会怎样处理民间文化资源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他的实践反映出创作主体在“一体化”格局中怎样的状态,又能提供怎样的启示?本文将采取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细读法,结合《戏剧报》等旧报刊进入“戏改”不同阶段的历史背景,围绕三部戏曲文本的剧目渊源、改编基础和改编后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探究。全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价值和相关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老舍加入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的经过及其颇为纠结的处境。第二章围绕1956年的新编京剧《十五贯》进行个案研究,在1956年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中,老舍力图在这部作品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和民间审美趣味的“并存”。第三章围绕1959年的新编京剧《青霞丹雪》进行个案研究。在这一案例中,主流意识形态同民间伦理达成了“协作”。第四章围绕1963年的新编京剧《王宝钏》进行个案研究。在日益激进化的“戏改”背景下,老舍倒向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对原作进行了大幅度改动,对一部分民间伦理进行了“置换”,并尝试“改造”追求娱乐性的民间审美趣味。结语回顾了全文的论述脉络,认为我们之所以有必要对老舍的三部戏曲改编的过程进行详细考察,不仅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老舍在参与建构“人民的文艺”的过程中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对话、协商的经过,也在于他对“戏改”难题的尝试性解答中带来的经验和思考。

李明杰[3](2020)在《论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文中认为陈旭麓(1918—1988年),湖南双峰人,我国着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他在辛亥革命史、军阀史、历史人物等研究领域上有着突出的贡献。尤以“新陈代谢”之近代史研究旨趣而成名于学界,作为从民国走出来的“后五四”一代的学者,他既接受过传统国学教育,又经历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成为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家。在治学过程中,陈旭麓对近代历史人物研究尤为关注。近代社会新旧、中西交替、交融,处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思想与面貌更是复杂多变。陈旭麓关于近代历史人物的研究,既有专门性的人物研究着作如《邹容》《宋教仁》等,又有专门的人物研究与评价理论精华《论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更有富含思辨性的人物断言着作如《浮想录》等。他将“新陈代谢”之旨趣贯穿于近代历史与人物的研究中,又在史学道路中体悟“史识是治史的眼睛”这一史学理念。基于此,陈旭麓在近代历史人物的研究方法上,以“知人论世”方法为统领,将传统经史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应用其中,如诗史结合、文本分析法以及阶级分析法等。同时,在时代学术转变中,立足中学,借鉴西方史学理念与方法,如心理史学方法等,力求对近代历史人物以切实、准确的认识。而人物评价作为历史人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旭麓亦十分重视对近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思想与品格等进行评价。在衡量标准上,以社会发展的眼光、阶级观点与历史观点统一的态度,将人物评价的阶段论、方面论、综合论等方法内行其中,紧紧扣住近代人物时代“转化”的特点,给予近代历史人物合理点评。总体而言,陈旭麓将知世、论世与反思融入近代历史人物研究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物研究特点。

杨洋[4](2019)在《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大众传播文化视域下的暴力电子游戏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样化的暴力游戏个案,以“框架论”、“模仿论”以及“符号学意义生产理论”等为切入点,将游戏媒介的暴力文化生产和传播视为由系统性原初暴力所引发,经由视觉化的暴力符号表达,再通过触发人类根源性的死亡欲动,以控制性的模仿而执行的完整过程,是由几种平行的意义单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机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暴力电子游戏文化的传播机制,澄清其普遍性的社会意义所在,并以此探究暴力电子文化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的深层次原因,以寻找暴力电子游戏文化在大众文化泛娱乐化倾向下,少序、失序的社会系统中规范发展的可能性和路径。本文综合运用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研究者的个人游戏体验,在厘清游戏、媒介及电子游戏等基本概念、描述电子游戏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建构出以机制为本质属性的电子游戏的原初系统暴力、以视觉感官沉浸影响下的图像暴力,以及时空向度上暴力电子游戏为虚拟暴力实践提供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域的意义。对暴力电子文化研究的介入角度有了更明确的把握。论文共分七章节内容,第一章为导论,提出问题并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并对国内外的游戏与电子游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及对游戏媒介和电子游戏进行概念界定,从词源角度论证电子游戏成为媒介的缘由。第二章为正文开篇,从游戏的本质属性机制入手,考察电子游戏本体隐含的政治偏向与系统暴力;第三章通过分析玩家对游戏世界的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电子游戏与影视作品传播的核心不同在于,电子游戏体现出更为突出的互动传播的特质,这种互动性依赖于游戏者的深度参与而实现,游戏者既是游戏作品的欣赏者也是参与创制者。游戏者与游戏内容之间的互动,具体在三个领域中展开:一个是游戏者在虚拟空间中的角色扮演;一个是游戏中虚拟语境对于游戏者的意义;最后是独特的游戏中的交互叙事类型,以及这些互动叙事类型对于游戏者参与度的影响分析玩家在虚拟世界中的攻击性行为动机以及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行为的潜在影响,为后文分析电子游戏的媒介特征及其对传媒生态产生的影响奠定历史基础;第四章深入分析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从美国军事娱乐复合产业下的镜像暴力到上层建筑与阶层社会中的象征暴力,二者的结合塑造了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这也是暴力文化盛行的精神基础;第五章对电子游戏的社会历史根源进一步加以探讨,发现暴力文化的传播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产物,对暴力的崇拜自古有之,它既源于由人类自身天然带有的死本能延伸而来的攻击性,也源自于古代将暴力文化赋予的功能性属性,即是娱乐手段也是司法及统治手段。第六章我们对暴力电子游戏所依托的技术媒介,以及它所代表的技术变革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作批判性反思,以期待能在电子游戏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良性的建议。

张权[5](2019)在《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试图从福柯提出的治理术的角度分析现代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治意义。不同于通常选取近代铁路为研究对象,本文重点讨论20世纪初期新式道路交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该时期的筑路动机联结了传统的典范与现代的需求,筑路规模自通商巨埠兴起后逐渐在全国范围普及。作为一种布局灵活的交通基础设施,道路同城市规划、领土整合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规范关系密切。筑路的主题可以视为分析华界与租界、国家和社会、中央和地方之间互动的缩影,这使得道路与政治的关系研究更适合采用治理术的思维方式。本文指出,道路交通建设在“装置”的意义上与近代中国治理的目标与特征相契合。从“交通救国论”的剖析可见,交通的概念同时兼有“位移—运动”与“联结—关系”这两种属性,二者通过“血脉”与“经络”两种有机体论的比喻把治病与治国联系起来,呼应了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思潮对“使动”与“促群”两大治理目标的追求。而作为筑路理念的发起者与筑路实践的推动者,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组织运作,既反映了道路建设问题介于本土与国际、政府与民间、技术与政治之间复杂的构成性,又体现出路政治理得以跨领域提取合法性与执行力的公共特征。借用成语“纳民轨物”的涵义,治理路政的具体任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纳”的目的是创造治理权力运行的物理空间与政治空间,而“轨”更侧重于合理地配置交通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具体来说,“纳”的部分以路政与市政的内在关联为中心,讨论道路建筑与管理的措施如何“关涉”空间治理所需要的“知识-权力”。以拆城筑路与环租界筑路为例,这对在策略上相互补充的政治实践显现出治理理念在固定与流通之间的交锋。借助墙与路这两种影响交通的建筑元素,这种交锋不仅揭示出治权与主权在租界中的内在关联,也引出了空间治理无法回避的“界”与“域”等问题。“轨”的部分则重点考察各种治理要素的关联组合及其优化配置,探讨治理活动在“规制”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利民行”、“货畅其流”、“四境纵横”三个主题,关系到与路政治理相关的人、物、地三要素的规范、理性与标准,分别涉及对民众劳动力与行为的提取与教育,对流通效率和秩序的促进与管控,以及对交通范围与交通权的扩张与集中。治理术在意图上兼有充分利用资源与维持秩序的目的。路政治理首先是对交通现象中内生出的流通力量的承认问题,然后是利用与规范这种力量的问题。“纳”启发了现代治理概念的基本要素和空间基础,而“轨”更加关注具体措施中的细节与原则。在“纳轨并行”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所提出的“流通治理术”,应当被理解为围绕着流通现象而产生出的治理知识与治理技术的总合,它被用来汇聚一切可以使用的元素,施加对流通的刺激、规范与引导。民国时期借从道路交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流通治理术”,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当时“统而不治”危机的政治回应。该概念强调了政治权力对交通现象的提取与管控,展现出治理术与空间关系、位移运动、经济理性的内在关联。正是这些元素的综合,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纯粹的工程领域,成为理解现代国家建设的关键。2011年出版。

张敏霞[6](2017)在《韩少功文学创作的常与变 ——在寻根脉络下的考察》文中提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韩少功是一位兼具思想性与文学精神的作家,他的创作在政治性的视野下饱含强烈的社会关切,同时在文体形式上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也不断改写着学界对于文学的界定。1985年以前的作品有着“问题小说”模式化的痕迹,但显示了作者摆脱了“应和者”的姿态,发出了自己反思的声音;1985年开始,以文化“寻根”为契机,韩少功的文艺创作有所转向,从文学表现的内容与形式,到对作家素养的的强调,都显得更加成熟、更具有探索性。90年代之后的《马桥词典》、《暗示》、《山南水北》、《日夜书》等,有内容与艺术风格上的变化,但笔者认为这种变化却是沿着“寻根”时期文学理念与创作实际的脉络,有所继承、有所创新。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来探究韩少功的创作是怎样在“寻根”的脉络下进行着常与变的写作追求,从思想、文化、文学三个方面探寻韩少功创作中的坚守与拓展。本文采取纵向比较的方法对韩少功1985年以来的创作进行“寻根”脉络下的梳理与分析。第一章,思想:民族精神的聚焦。着眼于韩少功对民族精神的聚焦,分析他通过书写文革历史,发掘民间传统文化,关注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对民族精神、国民性的不断追问。探究他对于文革的罪衍与复杂性、民族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现代性所带来弊端的反思。探讨他在批判视角上随着自身经验、思想的变化所做的转换;第二章,文化:民族气质的书写。考察韩少功在文化的探寻上对于民间立场的坚守,在探寻范围上随社会现实的变化更具有当下性与包容性,而文化角色在他的创作中有着从表现对象到思想聚焦点,再到情感载体的角色变换;第三章,文学:文艺理想的追寻。基于韩少功对于文学理想的不断追求,分析文学“寻根”时期的基本文学理念、观点在作品中的延续,并重点探析他的创作在文体上所作的探索、转变与创新。1980年代文化“寻根”时期的创作为韩少功近三十年的文学实践做出了文学观照范围、文学理念、文学形态等方面的开拓,有着根基性的意义。在文化“寻根”落潮之后,韩少功仍然保持着“寻”的精神,沿着初见成熟的文学脉络不断进行着文学实践与探索,不仅在内容上丰富了文学的言说内容,更在文体上创新了言说方式与表达形态,同时在激变的社会中为我们提供反思历史、理解当下、期望未来的通道。

张倩[7](2017)在《论韩少功的现代性反思》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性问题是中国学界和知识界密切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可以说是统摄当今社会的根本性命题。现代性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层面的社会现代性,也蕴含着从文化思想层面对社会现代性进行质疑的审美现代性。自踏入文坛以来,韩少功始终紧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秉承知识分子干预现实和批判历史的精神,对中国现代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其现代性反思主要包括政治反思、社会批判和文化反思三个方面。韩少功的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反思主要是对现代性范畴中的革命、民主、民族三者的思考,他超越了对革命妖魔化的简单思维,深入到具体的历史情境去展现人性与革命的互动和纠葛,在批判历史灾难的同时肯定革命对平等和正义的理想追求。韩少功对民主问题和民族主义的理论探讨立足于建立国内、国际普遍的平等秩序,他将公平和正义视为民族国家现代性追求的重中之重。韩少功的社会批判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人性沦落、消费主义和以消费符号为标志的贫富分化现象。道德和理想是韩少功坚守的精神坐标,现代性背景下人性危机的持续恶化促使韩少功开始质疑经济发展至上的现代化模式,为现代化发展提出了“自然与文明相平衡”的新思路。韩少功理想中的现代化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平等、自由和幸福,是“中国的人民的现代化”。韩少功的文化反思涉及传统与现代、现代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这两对范畴。“寻根”时期,韩少功的作品中缠绕着现代性的启蒙话语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九十年代以来,韩少功对现代性的反思视角凸显,开始以包容而多元化的眼光发掘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价值,对传统文化资源加以创造性的运用。与之同时,韩少功将批判的锋芒转移到了现代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上,对现代文化的媚俗化和同质化倾向采取彻底的批判立场,推崇有灵魂、有信仰的文化。韩少功的现代性反思经历了一个从酝酿、萌动到鲜明、成熟的过程,随着现代性的负面影响日益彰显,韩少功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也日益坚定和激烈,而对乡村产生了怀旧、依恋的情绪。韩少功的“还乡”是对抗异化的一次尝试,并不意味着反现代化,而是通过将传统农业文明的合理成分纳入现代性框架中,对堕入工具理性轨道的社会现代性进行纠偏和匡正。

王晶[8](2016)在《李龙云的戏剧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李龙云是一个对戏剧有自觉意识的剧作家。他对戏剧结构作了积极探索。他的戏剧主要有两种结构,散文式戏剧结构和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散文式戏剧结构以情感架构戏剧,以意象经营结构。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展览了市井小人物群像,并通过定点、散点式的构思形式展现出来。李龙云的戏剧重点挖掘人与自我的冲突,以中间人建构矛盾冲突。他有意淡化矛盾冲突,书写人物的日常经验,将矛盾冲突隐含在人物日常的行动和琐碎的事件中。李龙云承传了老舍的“京味儿”特色。李龙云的戏剧语言的幽默,寓哭于笑,将悲剧意识和喜剧精神杂糅在一起的机智的幽默。李龙云用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北京方言、俗语,展现市井小人物的世俗生活风貌。他的戏剧语言富有诗化抒情特色。李龙云用独白、旁白等叙事手法,强化他戏剧语言的抒情色彩。李龙云运用留白、潜台词,使他的戏剧语言含蓄蕴藉。

周建树[9](2016)在《明代赣南风水信仰研究》文中提出风水信仰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信仰之一。江西的赣南地区因其独特的环境因素,最终孕育了中国最大的风水流派——形势派风水。风水信仰深刻地影响着赣南地区的风俗。本文将儒家士人对赣南地区风水信仰的批判、规范及引导置于明朝政府向民间推广儒家礼仪的过程中予以思考,进而考察中国文化的“小传统”与“大传统”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主要内容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首先,分析明代赣南地区风水信仰盛行的原因。赣南潮湿的气候环境以及阻山带川的地形因素对于风水的盛行影响巨大。风水信仰随着北方移民的南迁而进入赣南地区,其与赣南原本的“好巫尚鬼”传统相结合,为风水信仰的发展与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明朝诸帝对风水术的推崇以及对赣南籍风水师的重用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阐述风水信仰对明代赣南地区风俗的影响。风水信仰深刻地影响着赣南地区的宫室营作,包括卜选吉时与吉地,这是赣南地区宫室营作最基本的习俗;另外培育风水林亦是赣南宅居习俗的一大特色。丧葬习俗方面,在风水信仰的影响下,赣南地区盛行着“停葬”、“迁葬”、“厚葬”以及“浅葬”之俗。风水信仰还加剧了赣南地区的“讼风”,导致赣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兴起了“造风水,兴科举”的热潮。最后,探讨儒家礼仪下移及其向民间推广的过程中,明代士人对赣南地区风水信仰的批判与规范、利用与引导,以及他们在赣南地区以礼化俗的最终成效。

李龙龙[10](2015)在《13世纪经院哲学家罗吉尔·培根思想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吉尔·培根是中世纪英国一位着名的神学家、经院哲学家和科学家。在“12世纪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在吸收阿拉伯文明的基础上,培根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主要涉及神学、哲学和科学三大领域,并对后世宗教改革思想的形成和现代实验科学的萌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培根思想形成的背景。伴随着工商业发展,城市不断出现并日益形成为经济中心。经济的发展促成了世俗大学的兴起和文化生活的繁荣。在“12世纪文艺复兴”发生的基础上,到13世纪,经院哲学在中世纪欧洲开始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第二章培根的神学思想。培根认为仁慈的上帝具无上的权威,人们应该虔诚地敬畏上帝。基督耶稣作为上帝的独子和最伟大的先知,创制律法,以规范基督徒的信仰。《圣经》是信仰的源泉,具有绝对权威性和崇高地位。第三章培根的哲学思想。培根认为上帝创造了哲学,哲学需要应用于上帝的真理以及宗教事务,以实现理性与信仰的统一;道德与法律作为伦理学的主要内容,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而伦理道德的基础则是宗教信仰。第四章培根的科学思想。培根认为科学真理的获得需要经验和上帝的启示,一切事物的证实都需要实验,而数学逻辑在构建实验科学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不仅可以提供认识事物的经验,同样可以创造出新的学科领域。第五章培根思想评价。培根是虔诚的宗教信仰者,他推崇《圣经》权威,追求理性与信仰的统一,并为构建现代实验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对迷信与理性的一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迷信与理性的一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殊途同归和同旨异趣 ——社会/文明批评家陈独秀和鲁迅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梳理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批评职志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从晚清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及以后
第二章 主要批评对象和内容之比较
    第一节 社会政治批评之比较
        一、对反动军阀势力之批判
        二、对帝国主义势力之批判
    第二节 国民性批判之比较
    第三节 传统思想文化批判之比较
第三章 思想文化资源之比较
    第一节 桐城理学与浙东史学
    第二节 法国思想与德国思想
        一、法国思想与陈独秀的政治本位和群体视角
        二、德国思想与鲁迅的精神本位和个体视角
第四章 批评艺术与风格之比较
    第一节 批评艺术的比较
        一、文体类型之选择
        二、立论艺术:高屋建瓴和以小见大
        三、驳论艺术:正面碰撞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二节 批评风格的比较
        一、直露与隐曲
        二、抽象说理与形象譬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作品
后记

(2)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中老舍的京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全文框架
第一章 老舍与1950-1960 年代戏曲改革
    第一节 1950-1960 年代戏曲改革的发生
    第二节 老舍加入“戏改”的经过与原因
    第三节 纠结的处境:老舍在“戏改”中的立场和创作
第二章 新编京剧《十五贯》: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审美趣味的并存
    第一节 从昆曲到京剧:剧目渊源与改编契机
    第二节 主题的重释:去“迷信”与“反封建”
    第三节 “清规戒律”下的人物塑造:“丑角”与“幽默”
第三章 新编京剧《青霞丹雪》: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伦理的协作
    第一节 现代戏热潮中的新编历史剧创作
    第二节 “忠”于人民:“忠”观念的挪用
    第三节 民间伦理的“渗透”:“群众”的现身
第四章 新编京剧《王宝钏》:民间伦理的置换与趣味的改造
    第一节 一出“老戏”:王宝钏故事的源流与改编基础
    第二节 从家庭伦理到革命伦理:人物的“净化”与“提高”
    第三节 “笑声”的规训:“戏妻”情节的清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论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学术历程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学术历程
        一、建国前(1949年前):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起步
        二、建国后到文革结束前(1949—1976 年):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成长
        三、文革后到去世前(1976—1988 年):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迸发
    第二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学术渊源
        一、传统的四书五经教育
        二、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学习
        三、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影响
第二章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旨趣与方法
    第一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旨趣
        一、“新陈代谢”的历史旨趣
        二、“史识是治史的眼睛”
    第二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
        二、历史比较法
        三、阶级分析法
        四、“诗史结合”的方法
        五、心理史学方法
        六、文本分析法
        七、以小见大之法
第三章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评价标准与方法
    第一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
        一、阶级与历史观点的统一标准
        二、社会发展标准
    第二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
        一、“抓转化”的阶段法
        二、方面论
        三、“画龙点睛”式的综合评价法
第四章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特点与学术评价
    第一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特点
        一、严谨、求真的人物研究态度
        二、注重近代精英人物“思想”的研究
        三、强调“知人论世”的史实性宏大叙事
        四、“以史经世”:反思与反反思的辩证思维
    第二节 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学术评价
        一、人物研究的贡献
        二、时代阶级色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暴力电子游戏的相关概念厘定
        (一)游戏的意涵
        (二)电子游戏的意涵
        (三)暴力电子游戏的意涵
        (四)虚拟实在的意涵
第一章 暴力电子游戏媒介的本体考察
    第一节 机制与规则:作为原初暴力系统的电子游戏
        一、暴力电玩的机制与媒介偏向
        二、暴力电子游戏的表达潜力
    第二节 观看中的实践:电子游戏暴力传达与体验
        一、视觉机制影响下的影像与图像暴力
        二、观看的视线:女性作为欲望客体的窥视
    第三节 空间性与边界: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意义建构
        一、暴力电子游戏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二、被框定的暴力:暴力实践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
        三、赛博城市景观、末日情境与暴力意识传达
第二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传播主体阐释
    第一节 玩家能动性:作为交互主体和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一、作为符号文本的游戏与交互主体的游戏者
        二、作为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玩者类型与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一、电子游戏的玩家分类及理论来源
        二、心理动力学说、玩家类型与玩家的行为动机分析
    第三节 吉拉尔模仿律与玩家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一、模仿的意涵与吉拉尔模仿律
        二、主体同一性的打破与重建
        三、暴力、攻击性热情与模仿律
    第四节 粉丝文化与暴力文本的二次生产与传播
        一、粉丝文本生产与细分化的粉丝身份
        二、游戏黑话:粉丝群体的集群式内容生产
第三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符号表现形式
    第一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的生成与结构
        一、游戏符号文本能指与所指的意涵
        二、游戏内符号文本的生成过程
        三、游戏外符号文本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一、电子游戏的叙事性与交互性
        二、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性的展开方式
        三、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第三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显性表达
        一、作为元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二、作为伴随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第四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隐性表达
        一、作为符号象征态的隐性暴力符号
        二、暴力符号文本的互文性与隐喻性表达
第四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镜像暴力”:霸权主义,从现实竞争对抗到虚拟游戏
        一、防御性叙事视角下的战争框架:“正义之战”与“反恐主义”
        二、美国军事娱乐产业结构形成:战争、游戏与科技的分流汇合
    第二节 “象征暴力”:软权力,精英治国与意识操纵
        一、“二八原则”与社会阶层固化
        二、社会阶级矛盾冲突与反智识主义
        三、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生产方式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重构下的时代精神状况
        一、机器和技术成为人的实存决定因素
        二、身体与个体自我精神的衰亡
第五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根源探析
    第一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游戏起源与生物学功能:对动物性与过剩生命力的宣泄
        二、文化、文明与武化:古希腊英雄史诗、神话与竞技决斗
        三、仪式化与浪漫幻象:中世纪骑士制度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第二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政治根源
        一、有神论时代的审判与神判:司法决斗与宗教献祭
        二、空间争夺与资源竞争:殖民主义与种族屠杀
    第三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精神心理根源
        一、不可化约的有限性:生命的诱惑与死亡的阴影
        二、“神性”与“人性”的双重变奏
第六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盛行的本质反诘
    第一节 悲剧审美的重构:游戏失败美学与暴力美学
        一、悲剧审美:悲剧何以甜蜜
        二、解构与重构:游戏中的悲剧美学
        三、反诘与追问:狂欢的时代暴力电子游戏中的悲剧启示
    第二节 追求快感的狂欢:技术控制论与“智人”进化为“神”
        一、媒介是本质:技术依赖与社会重塑
        二、未来将至:幻想变为现实及其挑战的人类伦理底线
        三、技术悲观主义的视角:关于技术控制的反思
    第三节 道德系统的失序:占优策略与道德选择困境
        一、数字定义行为:虚拟世界的真实道德
        二、道德抉择中的“电车困境”与“占优策略”
        三、如何评价电子游戏的道德系统
    第四节 虚拟暴力的负功能:暴力血腥与玩家攻击倾向
        一、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攻击性影响的问题存在争议
        二、如何看待暴力电子游戏对人类攻击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3 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近代中国政治呈现出的治理特征
    2.1 治理术的含义及其方法论启示
        2.1.1 福柯思想中的“治理”概念
        2.1.2 治理术与国家理性的关联
        2.1.3 治理术视角对政治学研究的启发
    2.2 治理术在近代中国的目标与属性
        2.2.1 救亡图存思潮下的“使动”与“促群”
        2.2.2 现代国家建设中政治与经济的交融
第三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近代治理理性的契合
    3.1 “交通救国论”的合理性剖析
        3.1.1 救国思潮的动机:“有为而治”
        3.1.2 交通救国的两个比喻:“血脉”与“经络”
        3.1.3 现代交通的含义与“道路救国论”
    3.2 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角色分析
        3.2.1 道路协会的成立、组织与事务
        3.2.2 道路建设的国际视野与国族立场
        3.2.3 混合民间与政府的协会发展策略
        3.2.4 知识技术团体的政治参与逻辑
第四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治理空间的生产
    4.1 越界性质的拆城筑路
        4.1.1 拆城与保城的交锋
        4.1.2 拆城筑路运动的革命化
        4.1.3 筑路与市政权力空间的崛起
        4.1.4 乡村的城市化与国家的城市化
        4.1.5 小结
    4.2 设界性质的环租界筑路
        4.2.1 筑路与租界权力的扩张
        4.2.2 越界筑路的支持与反对
        4.2.3 抗争性质的环租界筑路
        4.2.4 道路治权与领土主权的关联
        4.2.5 小结
第五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治理规则的配置
    5.1 “以利民行”:规范主体的生产
        5.1.1 总理学说与“民行”概念的提出
        5.1.2 筑路运动中的“行”的提取
        5.1.3 新生活运动中的“行”的教育
        5.1.4 小结
    5.2 “货畅其流”:交通活动的整理
        5.2.1 作为经济和政治政策的“畅货流”
        5.2.2 “畅流”蕴含的合理性原则:效率与秩序
        5.2.3 工程、经营与管治的合理化技术
        5.2.4 小结
    5.3 “四境纵横”:交通权的统制
        5.3.1 “四境纵横”与国家统一
        5.3.2 国道网络的横向扩展
        5.3.3 交通管理的纵向集中
        5.3.4 小结
第六章 “纳轨并行”的“流通治理术”
    6.1 作为关涉的“纳”
    6.2 作为规制的“轨”
    6.3 “流通治理术”
    6.4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韩少功文学创作的常与变 ——在寻根脉络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80 年代文艺界的喧哗与寻根文学的出场
    二、韩少功文学寻根的设想及其脉络延续概述
    三、韩少功作品研究综述
        (一)八十年代初期
        (二)八十年代中后期
        (三)九十年代至今
    四、选题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思想:民族精神的聚焦
    第一节 精神追问之常
    第二节 反思意识之常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
        二、对文革的反思
        三、对现代性的反思
    第三节 批判视角之变
        一、知识分子视角
        二、民众视角
        三、旁观者视角
第二章 文化:民族气质的书写
    第一节 民间立场之常
        一、探索民间荆楚文化
        二、书写民间温情与愚昧落后
    第二节 探寻范围之变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探寻
        二、对社会多元文化的关注
        三、对乡村文化的感悟
        四、对政治文化的再思考
    第三节 文化角色之变
        一、文化作为表现对象
        二、文化作为思想聚焦点
        三、文化作为情感载体
        四、文化作为书写背景
第三章 文学:文艺理想的追寻
    第一节 文学理念之常
        一、对作家人格和素养的强调
        二、感性、理性交织下的怀疑哲学
        三、对真实的追索意识
    第二节 文体探索之变
        一、现代主义风格初探
        二、跨文体写作的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论韩少功的现代性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论文结构安排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反思
    1.1“革命”再认识
        1.1.1 历史情境中复杂多元的革命
        1.1.2 群众利益裹挟中的革命
        1.1.3 革命“平等”理想的落空
        1.1.4 后革命时代中的“革命”面相
    1.2“民主”的反思与新秩序的想象
        1.2.1 民主实践的坎坷历程
        1.2.2 民主的有效范围与形式创新
        1.2.3 以人性为基础的制度建构
    1.3“超越民族主义”的民族观念
第2章 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批判
    2.1 市场意识形态下的人性沦落
        2.1.1 拜金主义与人性物化
        2.1.2 道德与信仰的缺失
    2.2 消费社会的等级化风潮
        2.2.1 消费生活的符号化
        2.2.2 资本-媒介-权力结构下的阶层分化
第3章 文化现代性反思
    3.1 现代性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批判与重建
        3.1.1“寻根”时期:启蒙话语与传统认同的缠绕
        3.1.2 九十年代以来:现代文明视野中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确认
        3.1.3 以传统文学为资源的“创旧”实践
    3.2 全球化视野下的现代文化批判
        3.2.1 文化品格的蜕化:文化媚俗化
        3.2.2 文化多元性的萎缩:文化同质化
        3.2.3 民族文化信心的重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李龙云的戏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李龙云的戏剧结构艺术
    第一节 散文式戏剧结构
        一、以情感架构戏剧
        二、以意象经营结构
    第二节 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
        一、市井小人物的群像
        二、定点、散点式构思形式
第二章 李龙云的戏剧冲突艺术
    第一节 人物构设矛盾冲突
        一、人与自我的矛盾冲突
        二、中间人建构矛盾冲突
    第二节 淡化矛盾冲突
        一、舒缓行动隐含矛盾冲突
        二、琐碎事件潜藏矛盾冲突
第三章 李龙云的戏剧语言艺术
    第一节 京味儿语言
        一、幽默性的戏剧语言
        二、通俗性的戏剧语言
    第二节 诗化语言
        一、抒情性的戏剧语言
        二、含蓄性的戏剧语言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明代赣南风水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三、资料和方法
    四、本文思路及基本框架
第一章 赣南的环境与风水信仰
    第一节 中国古代风水信仰的传统
    第二节 赣南的自然环境与风水信仰
        一、卑湿的环境与择居、择葬
        二、山川交错与形势风水
    第三节 赣南风水信仰的社会文化土壤
        一、北方移民与赣南风水的传播
        二、“好巫信鬼”的传统
        三、大明天子与赣南风水术士
    小结
第二章 风水信仰对赣南风俗的影响
    第一节 风水信仰与赣南宅居习俗
    第二节 风水信仰与赣南丧葬习俗
        一、“停葬”之俗
        二、“迁葬”之俗
        三、“厚葬”之俗
        四、“浅葬”之俗
    第三节 风水信仰与赣南“好讼”之风
        一、“无讼”之治
        二、赣南“讼风”
        三、风水信仰与赣南“讼事”
    第四节 风水信仰与赣南“造风水、兴科举”之风
        一、明代赣南科举的概况
        二、“造风水、兴科举”的举措
    小结
第三章 化民成俗:士人与赣南风水信仰
    第一节 明代儒家礼仪向民间的推广
    第二节 士人“以礼化俗”的努力及成效
        一、“士人”概念的界定
        二、士人对赣南风水信仰的批判与规范
        三、士人对赣南风水信仰的利用与引导
        四、士人“以礼化俗”的成效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13世纪经院哲学家罗吉尔·培根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罗吉尔·培根生平简介
第一章 培根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阿拉伯文明的传入
    二、“12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
    三、经院哲学的发展
第二章 培根的神学思想
    第一节 上帝观
        一、造物主:人类敬畏的对象
        二、人类:上帝救赎的对象
    第二节 基督观
        一、基督(一):上帝最伟大先知
        二、基督(二):人类的立法者
    第三节 圣经观
        一、圣经研究:回归本源
        二、圣经权威:信仰的源泉
    小结
第三章 培根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培根的世界观
        一、哲学与上帝的关系
        二、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二节 培根的伦理观
        一、道德与法律:人类行为准则
        二、宗教信仰:伦理的基石
    小结
第四章 培根的科学思想
    第一节 科学认识论
        一、科学真理通过经验获得
        二、科学认识需要上帝启示
    第二节 科学方法论
        一、实验科学:一切事物证实的手段
        二、数学逻辑:实验科学构建的方法
    第三节 科学目的论
        一、科学创造新的学科领域
        二、科学提供认识事物的经验
    小结
第五章 培根思想评价
    一、推崇《圣经》权威论的先驱
    二、调和理性与信仰关系的魔术师
    三、构建现代实验科学的大师
结语
附录:罗吉尔·培根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对迷信与理性的一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殊途同归和同旨异趣 ——社会/文明批评家陈独秀和鲁迅之比较[D]. 雷淑平. 暨南大学, 2020(07)
  • [2]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中老舍的京剧改编研究[D]. 褚昕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论陈旭麓近代历史人物研究[D]. 李明杰. 安徽大学, 2020(08)
  • [4]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D]. 杨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5]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D]. 张权. 南京大学, 2019(01)
  • [6]韩少功文学创作的常与变 ——在寻根脉络下的考察[D]. 张敏霞. 河南大学, 2017(06)
  • [7]论韩少功的现代性反思[D]. 张倩. 湘潭大学, 2017(02)
  • [8]李龙云的戏剧艺术研究[D]. 王晶.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6(02)
  • [9]明代赣南风水信仰研究[D]. 周建树.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13世纪经院哲学家罗吉尔·培根思想探究[D]. 李龙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对迷信与理性的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