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变——青海省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西北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变——青海省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一、西北地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及城市职能的转变——青海省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彭雨清[2](2021)在《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同仁市作为青海省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藏文化和热贡艺术之乡,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多民族聚居的同仁市,也是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其居住空间见证了同仁市城市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基于文化基因理论,对同仁市的居住空间自形成伊始的四个时期的空间演变进行研究,旨在得出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进而针对演变过程中的问题及规律,提出同仁市居住空间的发展策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居住空间发展提供方向。首先,从相关文献研究得出文化基因、居住区规划理论为研究基础,并对文化基因、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文化基因分类及居住空间演变阶段划分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总结评述。运用文献资料及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搭建同仁市居住空间与文化基因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对同仁市居住空间现状进行解读,分别从居住用地布局、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居住建筑四方面,提出城乡规划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现存问题,从而结合同仁市居住空间发展情况将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分为形成期、过渡期、缓慢发展期及快速发展四个时期。通过归纳分析同仁市文化元素,基于同仁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的关系之中,从同仁市的山水环境、建筑构建、居民的民族信仰以及生产生活这四方面进行分析选取,进而从同仁市山水环境中提取自然崇拜的价值体系,从民居建设与历史沿革中提取实用至上的建设思维,从民风民俗提取和谐共存生产思维,从宗教信仰提取向心向善宗教心理,并以此为基,构建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图。对照谱系图分四阶段来研究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内容:居住用地布局、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居住建筑,从而总结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并总结得出四个阶段同仁市居住空间在文化基因视角下演变产生的问题。依据文化基因作用下的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针对同仁市居住空间在演变过程产生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一一提出同仁市居住空间在文化基因视角下的发展目标、原则及策略。研究为同仁市居住空间的演变及发展增添了新的视角,丰富了文化基因视角下城市居住空间的理论研究,拓宽了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为多民族聚居的居住空间演变及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邹泽敬[3](2020)在《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街子镇为撒拉族发源地,地处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交界处,是在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及宗教文化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生长发展而来。这些地域特征映射在空间上使街子镇形成独特的适地性空间布局模式。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街子镇在城镇发展大潮中不断进行着空间拓展和新的规划建设。由于规划管理者及当地居民对地域环境的忽视,一方面,导致盲目扩张的城镇空间出现与地域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历经百年传承的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的空间布局特色在城镇化的大潮中被逐步淹没,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地域自豪感也在逐步消失。如何保证在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不被埋没的基础上开展城镇建设,如何使城镇在未来的空间布局中适应地域环境、解决现状问题、传承空间特色成为街子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传承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特色、解决不适地空间布局问题、引导其他类似城镇合理科学布局为目的,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以及借助ArcGIS、Depthmap等软件的定量分析法,以现状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特征的梳理为基础,从空间功能、结构、形态三方面入手探讨城镇适应地域环境的空间布局思路及实施方法途径。通过现状地域特征的梳理总结出街子镇在生态方面处于河谷地区两山两河相夹、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秋冬多风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文化方面以撒拉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特殊地缘社会组织关系的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在城镇空间功能、结构、形态布局方面,首先调整街子镇生态及历史文化功能定位模糊的问题,传承地域生态及文化功能特色,打造突出的绿色生态保育功能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并在此核心功能指引下促进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发展,强化以宗教文化为导向的内向型居住功能传承,协调好外向型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与内向型宗教居住功能间的关系,避免相互影响。在空间结构方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不侵犯生态底线的原则下确定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及“北限、东进、南控、西延”的城镇拓展方向。基于此,在适应生态方面形成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绿色空间相融合的城镇绿色生态网络,适应文化方面构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结构,并以此为原则发展满足文化旅游及文化居住的多功能多层级城镇空间结构,深化以宗教为核心的居住生活结构,促进城镇空间结构与地域生态及文化环境间的有机结合。在空间形态方面,传承适应地域环境的特色空间形态,形成与周边生态环境及自然边界相协调的城镇外部形态,加强街子河两侧组团空间的联系性,实现外松内紧的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城镇内部形态传承历史核心区布局模式,保证其他区域布局与其的相互协调。完善绿化系统,强化服务于居民及游客的城镇核心、轴线,及各功能用地配置。完善居住社区中心除清真寺外的其他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综上,打造绿色生态入城、历史保护层级清晰、宗教文化特色传承、游居有序分离、古今融会贯通的街子镇空间布局形态。

徐婧[4](2020)在《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旅游行业不断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文化资源是旅游产业核心吸引力所在。兰西城市群(以兰州、西宁为中心,包含青海省与甘肃省共22个地州县)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但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区域开发不均衡、旅游产品趋同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如何对城市群鲜明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以理论研究促进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是本文探讨与分析的重点。本文运用区域协同发展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系统理论和点-轴系统理论,结合兰西城市群实际情况,通过对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梳理归纳,概括出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整合开发现状,对整合开发的必要性、整合开发的优势作出分析,以此为基础整理兰西城市群整合开发思路,提出资源整合开发的保障措施。主要结论如下: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并呈现出历史脉络相近、大河文化融汇、名城遗址遍布的特点;目前来看,该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缺乏系统规划,旅游协作关系脆弱、受外来冲击,文化资源保护不力、专业人才较少,培养体制有待完善、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季节性强、化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结构单一、文化旅游营销措施力度不足,不够全面等问题。为此,整理出以下整合开发思路:以整体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为指导构建三个整合开发模式,分别为:(1)旅游空间整合。依据空间整合理论将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空间的整合模式概括为“双核、两轴、三圈层”。“双核”即以兰州、西宁为核心城市;“两轴”即以主要城镇发展带和黄河流域为轴线;“三圈层”即以兰州、西宁和海东市组成核心层,以海晏、湟源等9个地县组成的中间层,以共和、贵南等7个地县组成的边缘层。(2)旅游品牌形象整合。通过整理城市群各地区旅游宣传口号,凝练出历史文化品牌、水文化休闲品牌和创意文化品牌三大形象主题以及13个形象品牌;(3)旅游线路整合。基于市域和城市协作两个角度,开发特色主题旅游线路。提出的整合开发保障措施:从构建科学的旅游开发体系、贯彻正确的旅游开发理念、实现高水平的旅游服务、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方略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作出详细阐述。

栗思敏[5](2020)在《青海丝路河南道古城村落空间格局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城村落”是指由古城发展演变而成的村落,它既没有经历较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城镇,也没有随着制度变革被遗弃成为遗址,而是依托城内居民的繁衍逐渐发展成为村落。青海道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条着名的国际贸易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在历史长河中,还曾发挥过一定的军事功能,其三大干线之一的河南道支线数量最多,跨越地域最广,沿线古城分布最为丰富,因此选取河南道作为本文的研究范围,以道路沿线的古城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化遗产的研究视角,构建以遗产价值为导向的分析方法,从价值认知到价值承载,探究在社会发展、职能转变的情况下,河南道古城村落突出的军事防御、独特的文化空间、悠久的历史演变等空间特征,以期探寻古城村落空间格局基因,重塑古城村落价值,并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遗产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从聚落遗产、建筑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维度分析了古城村落所具有的文化遗产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价值认知、价值承载与价值保护的“文化遗产”视角理论。本文的三至五章为核心章节,首先将古城村落置入文化线路的大背景,对河南道古城村落的产生背景、分布特征、村落类型进行梳理,并在文化线路与文化遗产的对应逻辑关系基础上,从丝绸之路与青海道的线路概况、分布与价值,层层递进,总结河南道古城村落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军事价值与艺术价值,为古城村落空间格局的价值承载作铺垫。遗产价值体现在村落的方方面面,而空间格局则实现了从无形价值到有形物质的转化。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城村落典型案例,从外部整体空间形态与内部结构空间形态、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等方面,对河南道古城村落空间格局特征进行解析。河南道古城村落具有历史文化、非遗文化、军堡文化以及地景文化价值,空间格局对于村落价值的承载方式体现在:作为人工边界的古城遗存、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空间以及体现历史变迁的结构演变体现出古城村落的历史价值;由公共空间与街巷共同组成体现非遗传承的文化空间体现出古城村落的文化价值;地理区位交通要塞、自然地理环境防御、古城外部物质防御、街巷院落内部防御以及空间要素组合防御体现出古城村落的军事价值;而村落周边的山水格局地景景观则体现出古城村落的艺术价值。最后,针对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古城村落面临着价值认知缺乏以及历史职能转变等现状问题,以青海省循化县起台堡村和张沙村作为军城类与寺城类的典型案例,提出区域组团式的整体保护方法和真实性、完整性、可持续性、原址保护、以及采用恰当技术等保护原则,重塑古城村落价值,以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思路。全文以遗产价值为导向,论证了河南道古城村落空间格局特征,并对河南道古城村落价值进行梳理,得出空间格局与遗产价值之间的承载关系:古城村落具有体现历史文化“古城为中,四方延展”、体现非遗文化“街巷为线,文脉相连”、体现军堡文化“城墙为界,内俨外散”以及体现地景文化“山水为障,地远山险”的空间格局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丁文明[6](2020)在《社会空间视角下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近年来村庄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针对乡村空间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东部、中部及西部较为发达地区,而对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多民族聚集区研究较少。同仁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区,各民族村庄社会空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乡村空间结构也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文章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提出乡村空间结构优化策略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乡村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系统梳理相关概念、理论、综述,为下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通过运用GIS缓冲区分析法、空间图层叠加法对乡村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选取江什加村、瓜什则村、扎毛村、郭麻日村、城内村及向阳村六个典型村庄进行社会空间实地调研;然后划分乡村空间,得出“散居型”、“组团聚集型”、“线性聚集型”三种空间结构模式并得出居住空间建设水平低;公共服务空间活力不足;宗教文化空间主导性较强;休闲空间文化感强、利用率较低;生态空间遭受破坏;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产业空间动力不足;空间建设离散化与集约化并存;空间相互渗透、边界模糊;空间协调性较差、整体风貌不佳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一个视角、四个层面、十七大策略”的优化框架。具体来说支撑体系提出维护和强化山水格局,塑造道路生态廊道;空间上提出正确认识发展、提高居住建设水平,根据村庄等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转变传统观念、促进文化融合,加强政府引导、增加村民日常交流,划定农田与生态保护红线,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乡村产业结构、引导经济快速发展,加强乡村规划编制、科学安排各空间用地,促使空间分工明确、提高空间利用率,加强各空间联系性、整治空间风貌;空间结构上提出“适当聚集、集中发展”,“向路集聚、分段发展“与“多点集聚、全面发展”三种优化模式;建筑上提出“重点建设”,“保留改造”与“原地拆除”三种更新模式。

赵满[7](2020)在《青南藏区生态保护和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经济的快速扩张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危及到生态环境的问题,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GDP至上”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开始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在中国,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挑战。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总体布局中的战略位置,开启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时代。青南藏区地处三江源头,生态环境脆弱且难以恢复,同时又是中国的生态功能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价值。另一方面,青南藏区经济发展缓慢,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是中国典型的贫困地区,青南藏区正承担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因此,怎样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托自身特色优势发展生产,深度挖掘其潜在价值,实现经济实力的飞跃,是青南藏区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在生态与经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青南藏区的生态保护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青南藏区的生态及环境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对青南藏区的特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集中分析,研究各种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协调的表现,并找出成因,最后对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王润瑶[8](2020)在《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类型划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中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是农耕文明的见证,是发扬民族文化及不可再生的文化载体。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迅速推进,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衰败和消失的危机。青海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遗存了一定数量的传统村落,其在传统建筑、选址与布局、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要素方面凸显。青海省传统村落是本地地域文化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美学、旅游、科研价值。本文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下,以2019年06月06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青海省123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调查法、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地理集中程度、标准差椭圆分析法首先研究了青海省现存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Google Earth、Arc GIS10.2等技术平台,研究了青海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貌、海拔、河流、坡度、坡向,人文因素中的经济、人口、交通、历史、民族文化因素。最后运用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结合地方志探讨了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对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很强的集聚性,主要分布于河湟谷地。与其它省份研究比较,集聚程度高,在宏观区域分布上形成了海东市和黄南藏族自治州两大高密度分布区;玉树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形成了次高密度区域。第二,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海东市、黄南州形成密集区,玉树州、西宁市形成次密集区,而果洛州、海南州分布少。海西州、海北州均无传统村落分布,同时各市(州)内分布不均衡。河流、地形、交通、社会、历史、特别是多民族文化等因素是影响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因素。第三,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主导方向呈东北西南方向。椭圆中心在青海省海东市,椭圆的长短半轴的值差距较大,青海省传统村落的方向性较明显。青海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形地貌、河流、海拔、坡度坡向是影响青海省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海拔较低、河流汇集的河湟谷地。经济因素、人口因素、道路交通、历史和民族文化因素是影响分布的主要人文因素。一般分布在青海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交通较为发达、人口相对集中、历史悠久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研究中,运用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表中的分类评价方式,根据主导因素原则、地域差异性原则、民族文化差异性原则和传统建筑差异性原则将青海省123个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得出青海传统村落有七种类型,即河湟谷地藏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土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撒拉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回族传统村落、河湟谷地多民族传统村落、青南高原康巴藏族传统村落、青南高原果洛藏式碉楼传统村落。

魏唯一[9](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曹瑞[10](2019)在《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省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了“一优两高”的发展战略,即立足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旅游是人们继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近年来,基于青海生态立省和全域旅游的大背景,青海省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迈出脚步,而小城镇不仅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和载体,同时也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因而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旋律,又符合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是解决省内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具体举措之一。旅游小城镇是依托旅游资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以发展或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且旅游经济在GDP中不断增加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城镇及周边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全体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改善当地的生态经济状况;还能使农村人口、经济活动不断向城镇集中,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既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又是当地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因此,本文以青海省的旅游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在界定旅游小城镇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当前青海省旅游小城镇发展的优势、劣势、威胁与机遇,研究发现青海省旅游小城镇具有资源、旅游市场多元化、知名度日益提升等优势,并指出了旅游小城镇基础服务设施薄弱、旅游季节性差异大、缺乏特色旅游产品和专业旅游人才队伍等对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同时,本文在针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周边地区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旅游监管等方面,提出紧抓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全域旅游、假日经济的机遇,并结合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成功案例,在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等原则基础上,提出坚持走“休闲+体验”、“文化+旅游”、主题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尝试为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二、西北地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及城市职能的转变——青海省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及城市职能的转变——青海省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同仁市城镇化发展
        1.1.2 同仁市独特的居住空间
        1.1.3 同仁市居住空间的演变与发展面临挑战
        1.1.4 文化基因与同仁市居住空间的紧密联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地域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文化基因
        2.1.2 居住空间
        2.1.3 演变与发展
    2.2 基础理论
        2.2.1 文化基因理论
        2.2.2 居住区规划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文化基因相关研究
        2.3.2 同仁市相关研究
        2.3.3 居住空间相关研究
        2.3.4 文化基因与城市空间相关研究
        2.3.5 文化基因分类相关研究
        2.3.6 居住空间演变阶段划分相关研究
        2.3.7 研究评述
    2.4 理论构建
        2.4.1 文化基因与城市居住空间关系构建
        2.4.2 文化基因与同仁市居住空间的作用机制
        2.4.3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研究思路
        2.4.4 文化基因视角研究居住空间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同仁市居住空间概况解析
    3.1 同仁市概况
        3.1.1 同仁市地理区位
        3.1.2 同仁市历史沿革
        3.1.3 同仁市研究价值
    3.2 同仁市居住空间现状解读
        3.2.1 资料来源及评估
        3.2.2 实地访谈内容设计
        3.2.3 实地访谈结果统计
        3.2.4 同仁市居住用地布局
        3.2.5 同仁市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3.2.6 同仁市居住建筑
        3.2.7 同仁市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3.3 同仁市居住空间现状困境
        3.3.1 居住用地布局混乱
        3.3.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不协调
        3.3.3 居住建筑形象较差
        3.3.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解析
    4.1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提取思路
        4.1.1 文化基因提取方法
        4.1.2 文化基因提取步骤
    4.2 同仁市文化元素提取
        4.2.1 文化元素的提取原则
        4.2.2 农耕游牧为基的接壤之地
        4.2.3 军事防御为底的民居历史
        4.2.4 多族共存衍生的多元民俗
        4.2.5 多族多教共存的文化高地
        4.2.6 同仁市文化元素提取结果
    4.3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提取
        4.3.1 文化基因提取原则
        4.3.2 自然崇拜的价值体系
        4.3.3 实用至上的建设思维
        4.3.4 和谐共存的生产生活思维
        4.3.5 向心向善的宗教心理
    4.4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构建
        4.4.1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解析模式
        4.4.2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关系构建
        4.4.3 同仁市居住空间文化基因谱系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研究
    5.1 形成期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1840 年以前)
        5.1.1 形成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5.1.2 形成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5.1.3 形成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5.1.4 形成期和谐共存生产生活思维下居住建筑
        5.1.5 形成期向心向善宗教心理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5.2 过渡期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1840-1948年)
        5.2.1 过渡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5.2.2 过渡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5.2.3 过渡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5.2.4 过渡期和谐共存生产生活思维下的居住建筑
        5.2.5 过渡期向心向善宗教心理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5.3 缓慢发展期同仁市的居住空间演变(1949年-1977年)
        5.3.1 缓慢发展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5.3.2 缓慢发展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5.3.3 缓慢发展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5.3.4 缓慢发展期和谐共存生产生活思维下居住建筑
        5.3.5 缓慢发展期向心向善宗教心理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5.4 快速发展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1978年至今)
        5.4.1 快速发展期同仁市的社会背景
        5.4.2 快速发展期自然崇拜价值体系下的居住用地布局
        5.4.3 快速发展期实用至上建设思维下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
        5.4.4 快速发展期和谐共存生活思维下居住建筑
        5.4.5 快速发展期向心向善宗教心里下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
    5.5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规律
        5.5.1 居住用地布局由点及面
        5.5.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沿线发展
        5.5.3 居住建筑守本纳新
        5.5.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多元分散
    5.6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问题
        5.6.1 居住用地布局自由混乱
        5.6.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的尺度失调
        5.6.3 居住建筑特色的保护不足
        5.6.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的低效失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发展研究
    6.1 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发展目标及原则
        6.1.1 发展目标
        6.1.2 发展原则
    6.2 文化基因视角下居住空间的发展策略
        6.2.1 居住用地布局——完善规划、尊崇自然
        6.2.2 居住空间与其他空间——合理控制、实用为先
        6.2.3 居住建筑——保持特色、和谐发展
        6.2.4 居住空间的配建设施——多元建设、大力完善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镇建设与地域特征不相适应
        1.1.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及发展
        1.1.3 街子镇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形成了突出地域特色的城镇发展路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1.3.2 历史文化名镇相关研究
        1.3.3 街子镇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街子镇发展现状及地域环境特征
    2.1 街子镇概况
        2.1.1 街子镇发展历程
        2.1.2 街子镇发展现状
        2.1.3 研究范围确定
    2.2 街子镇地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地形环境特征
        2.2.2 水文环境特征
        2.2.3 气候环境特征
    2.3 街子镇地域文化环境特征
        2.3.1 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2.3.2 社会组织关系特征
        2.3.3 其他民族文化特征
    2.4 本章小结
3.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
    3.1 街子镇空间功能现状特征梳理
    3.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特色提取
    3.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问题识别
        3.3.1 适应地域生态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3.3.2 适应地域文化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3.4 街子镇适地性功能定位
        3.4.1 街子镇发展条件分析
        3.4.2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基本思路
        3.4.3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
    3.5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3.5.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
        3.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实施途径
    3.6 本章小结
4.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
    4.1 街子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梳理
    4.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4.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
        4.4.2 凸显适地性的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及发展方向判断
        4.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实施途径
    4.5 本章小结
5.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
    5.1 街子镇空间形态现状特征梳理
    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及实施途径
        5.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
        5.4.2 街子镇适地性外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5.4.3 街子镇适地性内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1.1.2 文化资源成为旅游产业的核心吸引力
        1.1.3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法
        1.7.2 实地调查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旅游资源
        2.1.2 文化旅游资源
        2.1.3 文化旅游资源整合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
        2.2.2 旅游系统理论
        2.2.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点—轴系统理论
第3章 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3.1 兰西城市群概况
        3.1.1 兰西城市群简介
        3.1.2 兰西城市群历史变迁
    3.2 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种类
        3.2.1 建筑与设施
        3.2.2 历史遗迹
        3.2.3 旅游购品
        3.2.4 人文活动
    3.3 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特点
        3.3.1 历史脉络相近
        3.3.2 大河文化融汇
        3.3.3 名城遗址遍布
    3.4 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4.1 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缺乏系统规划
        3.4.2 受外来冲击,文化资源保护不力
        3.4.3 专业人才较少,培养体制有待完善
        3.4.4 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季节性强
        3.4.5 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结构单一
        3.4.6 文化旅游营销措施乏力,主题形象不突出
第4章 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条件分析
    4.1 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
        4.1.1 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体现
        4.1.2 深化“一带一路”经济构想的必然要求
        4.1.3 推进兰西城市群经济联动发展重要方式
        4.1.4 增强兰西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4.1.5 保护兰西城市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4.2 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优势
        4.2.1 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同质性
        4.2.2 国家和城市群各行政区域政策支持
        4.2.3 城市群交通便捷
        4.2.4 政府旅游部门合作逐步加强
        4.2.5 边缘地区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得到开发
        4.2.6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项目备受重视
第5章 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思路
    5.1 整合开发目的
    5.2 整合开发原则
        5.2.1 整体性原则
        5.2.2 特色性原则
        5.2.3 系统性原则
        5.2.4 创新性原则
    5.3 整合开发思路
        5.3.1 旅游空间整合
        5.3.2 旅游品牌形象整合
        5.3.3 旅游线路整合
        5.3.4 旅游产业链整合
第6章 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保障措施
    6.1 贯彻正确的旅游开发理念
        6.1.1 以原真性为原则,吸收接纳其他文化
        6.1.2 以保护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
    6.2 构建科学的旅游合作开发组织体系
        6.2.1 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
        6.2.2 加强城市群内政府沟通,制定联合开发政策
    6.3 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方略
        6.3.1 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区域合作
        6.3.2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6.4 实现高水平的旅游服务
        6.4.1 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完善培养制度
        6.4.2 提升居民素质,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兰西城市群旅游资源分类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青海丝路河南道古城村落空间格局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学科背景
        1.2.2 文化遗产研究背景
        1.2.3 青海省古城研究背景
    1.3 研究对象及关键词解释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关键词辨析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文化遗产”视角理论研究基础
    2.1 文化遗产
        2.1.1 概念及定义
        2.1.2 评价标准
        2.1.3 保护原则
        2.1.4 相关理论
    2.2 古城村落文化遗产特性
        2.2.1 传统聚落遗产与古城村落
        2.2.2 建筑遗产与古城村落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城村落
    2.3 “文化遗产”视角理论架构
        2.3.1 价值认知
        2.3.2 价值承载
        2.3.3 价值保护
    2.4 本章小结
3 河南道古城村落概况及其价值认知
    3.1 河南道古城村落产生的文化背景
        3.1.1 丝路文化
        3.1.2 军堡文化
        3.1.3 古城文化
    3.2 河南道古城村落分布特征
        3.2.1 青海省古城遗址分布
        3.2.2 河南道古城遗址分布
        3.2.3 河南道古城村落分布
    3.3 河南道古城村落分类
        3.3.1 古城村落分类依据
        3.3.2 古城村落历史功能分类
        3.3.3 古城村落平面形态分类
    3.4 河南道古城村落价值认知
        3.4.1 历史价值
        3.4.2 文化价值
        3.4.3 军事价值
        3.4.4 艺术价值
    3.5 本章小结
4 古城村落空间格局文化价值承载
    4.1 空间格局与文化价值承载关系
        4.1.1 空间格局构成要素
        4.1.2 文化价值承载方式
    4.2 空间格局对历史文化的价值承载
        4.2.1 内俨外散的边界界定
        4.2.2 圈层发展的结构特征
        4.2.3 复合多样的结构演变
    4.3 空间格局对军堡文化的价值承载
        4.3.1 交通要塞的地理区位
        4.3.2 背山面水的聚落选址
        4.3.3 因地制宜的布局形态
        4.3.4 突出防御的街巷空间
        4.3.5 闭塞内向的院落空间
    4.4 空间格局对非遗文化的价值承载
        4.4.1 核心布局的宗教空间
        4.4.2 路径传播的文化空间
        4.4.3 面域分布的生活空间
    4.5 空间格局对地景文化的价值承载
        4.5.1 山水交融的自然格局
        4.5.2 产业主导的用地格局
    4.6 本章小结
5 文化遗产视角下古城村落空间格局特征探究
    5.1 空间格局特征文化影响因素
        5.1.1 历史文化影响因素
        5.1.2 军堡文化影响因素
        5.1.3 非遗文化影响因素
        5.1.4 地景文化影响因素
    5.2 历史文化影响下空间格局特征
        5.2.1 作为人工边界的古城遗存
        5.2.2 体现历史变迁的结构演变
    5.3 军堡文化影响下空间格局特征
        5.3.1 自然地理环境防御
        5.3.2 古城外部物质防御
        5.3.3 街巷院落内部防御
        5.3.4 空间要素组合防御
    5.4 非遗文化影响下空间格局特征
        5.4.1 多元文化交融的宗教空间
        5.4.2 承载历史文脉的节点空间
        5.4.3 全民参与的复合文化空间
    5.5 地景文化影响下空间格局特征
        5.5.1 地景要素文化内涵
        5.5.2 山水格局文化景观
    5.6 古城村落价值重塑
        5.6.1 古城村落线路价值
        5.6.2 古城村落保护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6.3.1 “文化遗产”视角的广泛运用
        6.3.2 聚落区域性研究的进展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一 :河南道线路及其沿线古城遗址分布图
附录二 :河南道沿线古城村落统计表
附录三 :调研信息表汇总

(6)社会空间视角下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政策背景
        1.1.3 区域背景
        1.1.4 学科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空间范围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社会空间
        2.1.2 乡村空间结构
        2.1.3 空间结构优化
    2.2 基础理论
        2.2.1 社会空间理论
        2.2.2 社会空间结构理论
        2.2.3 乡村社会学理论
        2.2.4 有机更新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社会空间研究
        2.3.2 同仁县乡村空间研究
        2.3.3 乡村空间结构研究
        2.3.4 乡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2.3.5 社会空间视角下乡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2.3.6 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同仁县乡村社会空间分析
    3.1 同仁县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人文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2 典型村庄选取与概况
        3.2.1 乡村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2.2 典型村庄选取
        3.2.3 典型藏族村选取
        3.2.4 典型土族村选取
        3.2.5 典型汉族村选取
        3.2.6 典型回族村选取
    3.3 典型村庄社会空间调查分析
        3.3.1 调查方法
        3.3.2 调查内容
        3.3.3 调查统计
    3.4 村庄社会空间特征分析
        3.4.1 乡村社会空间总体特征
        3.4.2 不同民族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空间视角下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分析
    4.1 同仁县乡村空间类型
        4.1.1 居住空间
        4.1.2 公共服务空间
        4.1.3 宗教文化空间
        4.1.4 行政空间
        4.1.5 休闲空间
        4.1.6 生态空间
        4.1.7 基础设施
        4.1.8 产业空间
    4.2 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研究
        4.2.1 “藏传佛教文化圈”空间结构
        4.2.2 “伊斯兰教文化圈”空间结构
        4.2.3 “汉文化圈”空间结构
    4.3 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4.3.1 空间破碎、紧密性不强
        4.3.2 线性发展、密度逐渐降低
        4.3.3 多点发展、规模较大
    4.4 社会空间视角下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4.4.1 居住空间建设水平较低
        4.4.2 公共服务空间活力不足
        4.4.3 宗教文化空间主导性较强
        4.4.4 休闲空间文化感强、利用率较低
        4.4.5 生态空间遭受破坏
        4.4.6 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4.4.7 产业空间动力不足
        4.4.8 空间建设离散化与集约化并存
        4.4.9 空间相互渗透、边界模糊
        4.4.10 空间协调性较差,整体风貌不佳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空间视角下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5.1 社会空间对乡村空间结构的影响分析
        5.1.1 社会空间与乡村空间的关系
        5.1.2 社会空间对乡村空间结构影响路径
    5.2 优化的必要性
        5.2.1 满足村民需求的必要要求
        5.2.2 坚持生态保护的必要要求
        5.2.3 发扬当地文化的必然要求
        5.2.4 提高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5.3 优化内容
        5.3.1 建筑——主要构成
        5.3.2 景观——辅助构成
        5.3.3 基础设施——重要构成
        5.3.4 农田——动力构成
        5.3.5 空间要素关系
    5.4 优化目标体系构建
        5.4.1 改善人居环境
        5.4.2 多元文化融合
        5.4.3 完善基础设施
        5.4.4 提高经济发展
        5.4.5 空间结构合理
    5.5 优化原则
        5.5.1 坚持多效益发展原则
        5.5.2 符合文化、注重特色原则
        5.5.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5.5.4 注重实际、高效益发展原则
        5.5.5 坚持相对集中、科学规划原则
    5.6 社会空间视角下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优化方法
        5.6.1 人居环境的优化方法
        5.6.2 多元文化的优化方法
        5.6.3 基础设施的优化方法
        5.6.4 产业结构的优化方法
        5.6.5 空间结构的优化方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会空间视角下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6.1 社会空间视角下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优化策略框架
    6.2 空间结构支撑体系——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6.2.1 乡村生态空间要素提炼与优化
        6.2.2 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6.2.3 塑造道路生态廊道
    6.3 空间—发挥乡村空间活力
        6.3.1 正确认识发展、提高居住建设水平
        6.3.2 根据村庄等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6.3.3 转变传统观念、促进文化融合
        6.3.4 加强政府引导、增加村民日常交流
        6.3.5 划定农田与生态保护红线
        6.3.6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3.7 构建乡村产业结构、引导经济快速发展
        6.3.8 加强乡村规划编制、科学安排各空间用地
        6.3.9 促使空间分工明确、提高空间利用率
        6.3.10 加强各空间联系性、整治空间风貌
    6.4 空间结构模式——促进村庄经济发展
        6.4.1 适当聚集、集中发展
        6.4.2 向路聚集、分段发展
        6.4.3 多点聚集、全面发展
    6.5 建筑——提升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度
        6.5.1 建筑保护与发展模式
        6.5.2 制定宅基地管理,控制居民人均用地面积
        6.5.3 建筑更新
    6.6 保障机制
        6.6.1 村民
        6.6.2 市场
        6.6.3 政府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不足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社会空间视角下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表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7)青南藏区生态保护和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青南藏区
        二、生态保护
        三、生态经济
        四、特色经济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生态承载力理论
        三、绿色经济理论
        四、产业生态化理论与生态产业化理论
第二章 青南藏区生态保护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一、地域广阔、地势高峻
        二、人口稀少,生存环境恶劣
        三、水能、太阳能丰富
        四、动植物资源丰富
        五、矿产资源丰富
    第二节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总体评价
第三章 青南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青南藏区经济总量发展概况
    第二节 青南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一、青南藏区人口发展状况
        二、青南藏区居民人均收入、支出状况
        三、青南三州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五、公共财政预算收支状况
        六、教育及医疗卫生发展状况
第四章 青南藏区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一、黄南州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二、果洛州特色生态农牧业的发展状况
        三、玉树州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四、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高原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
        一、黄南州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状况
        二、果洛州特色农林业的发展状况
        三、玉树州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状况
        四、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热贡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康巴文化、格萨尔文化及宗教文化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高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一、黄南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状况
        二、果洛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状况
        三、玉树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状况
        四、特色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节 特色藏药产业的发展
        一、藏药产业的发展
        二、藏药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经济和特色经济本身效益不佳
        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三、“季节性”问题明显
        四、专业性人才不足
        五、缺乏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
        六、产业结构不合理
        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
    第二节 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不协调的成因分析
        一、高原生态的自身脆弱性
        二、青南藏区人口稀少
        三、生态环境破坏因果累积影响
        四、发展中过度依赖于政府帮扶
        五、科技创新不足
        六、相关制度建设不足
第六章 促进青南藏区生态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法律、制度层面
        一、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支持
        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三、建立生态保护奖惩机制
    第二节 经济层面
        一、立足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
        二、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三、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第三节 文化、教育层面
        一、加大生态保护观念传播力度
        二、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科技创新层面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读研期间参与项目

(8)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类型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预期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传统村落
        2.1.2 古村落
        2.1.3 历史文化名村
        2.1.4 空间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第三章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3.2.1 核密度分析
        3.2.2 标准差椭圆分析
    3.3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均衡性
        3.3.1 传统村落分布集中程度
        3.3.2 传统村落分布均衡程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4.1.1 地形、地貌因素
        4.1.2 海拔因素
        4.1.3 河流因素
        4.1.4 坡度因素
        4.1.5 坡向因素
    4.2 人文因素分析
        4.2.1 经济因素
        4.2.2 人口因素
        4.2.3 交通因素
        4.2.4 历史因素
        4.2.5 民族文化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研究
    5.1 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原则
    5.2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依据
    5.3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分布概况
    5.4 青海省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
    5.5 青海传统村落类型特征
        5.5.1 河湟谷地藏族传统村落特征
        5.5.2 河湟谷地土族传统村落特征
        5.5.3 河湟谷地撒拉族传统村落特征
        5.5.4 河湟谷地回族传统村落特征
        5.5.5 河湟谷地多民族传统村落特征
        5.5.6 青南高原康巴藏族传统村落特征
        5.5.7 青南高原果洛藏式碉楼村传统落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6.1.2 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6.1.3 青海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研究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科研状况及学术论文发表状况

(9)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综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
        1.3.2 历史文化名村
        1.3.3 传统村落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4.3 目前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2.2.1 市域分布
        2.2.2 区际分布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2.4.3 人口分布格局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2.5.1 历史文化型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2.5.3 交通枢纽型
        2.5.4 军事寨堡型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3.4.1 历史价值评估
        3.4.2 文化价值评估
        3.4.3 艺术价值评估
        3.4.4 科学价值评估
        3.4.5 社会价值评估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4 小结
下编田野调查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1.1 渭南市
        1.2 咸阳市
        1.3 铜川市
        1.4 宝鸡市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2.1 榆林市
        2.2 延安市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3.1 安康市
        3.2 汉中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旅游小城镇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1.2 小城镇和旅游小城镇
        2.1.3 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区域经济理论
        2.2.2 旅游系统理论
        2.2.3 产业关联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3.1 青海省的概况
    3.2 青海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3.2.1 青海省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3.2.2 青海省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3.3 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3.3.1 青海省旅游资源概况
        3.3.2 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3.3.3 青海省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3.4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3.4.1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概况
        3.4.2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资源类别
        3.4.3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作用
第四章 青海省发展旅游小城镇的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旅游资源丰富
        4.1.2 区位交通优势显现
        4.1.3 旅游市场多元化
        4.1.4 旅游小城镇知名度日益提升
    4.2 劣势分析
        4.2.1 旅游季节性差异大
        4.2.2 小城镇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薄弱
        4.2.3 缺乏特色的旅游产品
        4.2.4 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4.3 机遇分析
        4.3.1 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4.3.2 “一带一路”的机遇
        4.3.3 全域旅游的机遇
        4.3.4 假日经济的机遇
    4.4 挑战分析
        4.4.1 周边地区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
        4.4.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4.4.3 小城镇文旅融合度低
        4.4.4 旅游监管体系不健全
    4.5 SWOT分析结论
第五章 案例分析—茶卡旅游小城镇的建设经验
    5.1 茶卡旅游小城镇的基本概况
    5.2 茶卡旅游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5.2.1 明确发展目标,政府规划先行
        5.2.2 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招商引资
        5.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5.2.4 落实规划编制,加大宣传推广
    5.3 茶卡旅游小城镇的建设成效
        5.3.1 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5.3.2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收
    5.4 茶卡旅游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借鉴
第六章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6.1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原则
        6.1.1 生态优先的发展原则
        6.1.2 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6.1.3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发展的原则
        6.1.4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发展原则
    6.2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
        6.2.1 走“休闲+体验”的生态化发展道路
        6.2.2 走“文化+旅游”的品牌化发展道路
        6.2.3 走主题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6.3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6.3.1 明确主体定位,强调合理规划
        6.3.2 注重生态保护,强化监督管理
        6.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才服务质量
        6.3.4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开发多类旅游产品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西北地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及城市职能的转变——青海省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文化基因视角下同仁市居住空间演变与发展研究[D]. 彭雨清. 长安大学, 2021
  • [3]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D]. 邹泽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兰西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D]. 徐婧. 湘潭大学, 2020(02)
  • [5]青海丝路河南道古城村落空间格局价值研究[D]. 栗思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6]社会空间视角下同仁县乡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丁文明. 长安大学, 2020(06)
  • [7]青南藏区生态保护和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赵满.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8]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类型划分研究[D]. 王润瑶.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9]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10]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研究[D]. 曹瑞.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西北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变——青海省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