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来自“邮票悖论”

灵感来自“邮票悖论”

一、有感于“图章悖论”(论文文献综述)

商伟[1](2021)在《《儒林外史》的副文本与叙述时间》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部全新的文人小说,《儒林外史》的突破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它的副文本现象和对叙述时间的处理。考察与《儒林外史》密切相关的种类繁多的副文本,可以深化对这部小说的解读,并揭示副文本现象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此外,《儒林外史》以人物为中心而形成了多元的、面向当下开放的叙述时间特征。关于小说时间问题的讨论不限于对错之辨和真伪鉴别,而有助于理解古典小说叙述模式所经历的深刻转变。

汪颖奇[2](2021)在《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上世纪交替之际,时论常常将中国比作一叶放于中流的扁舟,处于两头不到岸的处境里,这种“两头不到岸”用于形容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过渡时代的功名士人——也极为贴切。他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又成长于西学东渐的时空背景下,或多或少都受到新学的影响。他们亲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既不同于以往只接受过传统教育的旧士人,又区别于孕育于新式教育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士人群体新陈代谢中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的经历与变迁,可以视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缩影。徐兆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生阶段与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互相重合,出生于1867年的他青年时期经历戊戌维新,壮年时期恰逢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晚年时期又体会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在社会的急剧变迁里,徐兆玮一生都在不断调适、转型,是时代变迁下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戊戌前后是徐兆玮的思想转型期,原本家族并不显赫的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在地方上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交游网络。他由何市镇走向常熟县域,参与城区事务,并提升家族影响力。在戊戌维新的思潮中,三十而立的他开始接触新书,其阅读结构和思想发生变化。他心怀经世期许,同时秉持着传统士人教化乡里的责任感,在地方办理慈善事业、发展教育农商,开展经世实践。清末新政是徐兆玮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型期。清末新政一方面为士人提供了“立功”实践的良机;另一方面,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又令他们失去了维系自身文化权力的制度基础。心怀“立功”理想的徐兆玮,在常熟地方事务中虽已小有成就,但不愿株守地方,因此去京城拓展交游网络、寻求仕进之捷径。然而受限于清末官制改革的政治环境,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他未能成功谋取理想实缺。面对旧学不足以救亡图存,传统功名难谋个人发展的状况,徐兆玮奋然赴日游学。遗憾的是,即便游学回来,其入仕目标依然未能实现,在地方自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浪潮中,他选择暂时返回家乡常熟,参与地方新政事务。辛亥鼎革是徐兆玮迎来的第二次转型期。对清政府的失望、通过地方自治实践积累的资本,成为他易代之际成功转型的主客观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常熟县民政副长,在稳定地方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民国建立后,他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从翰林院编修到成为民国“代议士”的他怀着对民国的美好期待,数次北上参加国会,但在混乱的民初议会实践里,其对政党政治乃至对民国的观感都渐趋失望。此后,他的关注重心进一步转向地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伴随着时人开始意识到器物、制度不足以救国,而唯有文化才能救国的觉醒,新一代知识分子带着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提倡白话文等主张走上历史舞台。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与文化受到无情打击,徐兆玮这一代功名士人则已经逐渐步入花甲之年,从年龄到思想都已成为知识分子眼中的“老新党”。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与不合潮流的心态,推动徐兆玮的重心进一步由国到乡、由政转文。通过搜集乡邦文献、藏书编书、修撰地方志等文化活动,徐兆玮等人由“立功”到“立言”,以维持传统文化于不衰,维系自身文化权力于不坠。并在与志同道合友人的诗文唱和之中,展现着他们的身份认同与怀旧心态。此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近代士人身上亦有所体现,作为微观的个体,徐兆玮的“生命史”展现出开放的思想心态,理性、务实的处事作风,刚柔并济的行为面相,体现出江南文化开放包容、“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作为近代士人群体的一员,徐兆玮又反映出上承传统,下接现代的过渡一代功名士人的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面对着时代变局,应时而起、心忧天下,践行传统士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了应付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他们追求新知、自我调适,但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对传统儒家文化、伦理秩序的认同与坚守。士人因应时势,时代亦随人事而变迁,随着近代以来求新求变走向激进化,士人内在安身立命的儒家传统文化逐渐被抛弃,士人之“道”被动摇所致的失范、脱序与危机,造成了他们心灵的“两头不到岸”之感。徐兆玮的“心灵史”体现了近代士人在政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与个人交织,“趋新”与“怀旧”杂糅、憧憬与迷茫共存的矛盾、困惑与焦虑心态。

邢益海[3](2019)在《方以智的逃禅及其前两期行实》文中认为研究方以智绕不开对他的逃禅行爲及其禅学思想的研究。对於方以智逃禅时间,本文的新主张是始於他1647年的"自爲僧",而并非他公开披缁的1650年冬。最初的逃禅,他虽没有对外宣言和公告,却在诗歌中流露了所思所想和复杂心情。对於方以智逃禅行实,他禅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可分成前期一(隐遁期)、前期二、中期和後期,本文围绕前两期,考察方以智的逃禅始末,进而对他後半生的学术立场和信仰归属给出判定。

李军锋[4](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指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邓锋[5](2018)在《“东西画界”:通变与自觉 ——陈师曾画学思想及艺术实践再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作为陈师曾的个案再研究,首先力求避免对其早已有之的各种“主义”和“派性”理论话语的遮蔽,重新将其放置到清末民初生动而复杂的历史原境中,从具体史料的剖析出发,从其具有东西比较性质的艺术视野切入,分析其画学思想的生成与变化。随着“五四”前后以唯科学主义为基础的写实艺术对中国画产生的巨大冲击,陈师曾的画学思想从“进步论”的外在会通转向“价值论”的内在超越,回归到对于传统文人画重内在精神和写意形态的价值挖掘和自觉维护;而其艺术实践的多样探索和丰富形态,也体现出对于古今的承变与东西的融贯,在理性的分科推进中为中国画各科的现代转化拓展了崭新的面貌。正是由于自觉地应时转向,其画学思想及实践在生前身后均获得呼应与延续,并对二十世纪所谓“传统派”及“自传统出新”的发展理路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本文认为,陈师曾既非学界习惯认知的“传统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者”,也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融合改良派”,而是二十世纪以来最早具有开放艺术视野和“文化自觉”的先行者。

雷晶晶[6](2017)在《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是中国受西方影响最大的方面,但中文语境下建筑与科学的关系仍然含糊不清。本文的研究策略主要基于沃林格对认知性抽象与超越性抽象的区分,以西方科学思想从有机整体宇宙论向机械宇宙论的转变为线索,梳理了前工业时代西方整体知识转变的四阶段,以及建筑知识意图从寻求有机论宇宙的象征性,向机械论宇宙和实证主义的转变。主要章节对应前工业时代一般知识环境转变的四个主要时期:古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国制转变及其基督化;中世纪晚期神学向人文主义转变;科学革命向启蒙主义转变;法国大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第一章主要讨论建筑作为手工劳作在古代与自由艺术的关系。二、三章基于有机宇宙论从有限到无限的解体,讨论建筑古典知识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科学革命后的裂解。第四章讨论机械论宇宙论确立后,建筑在新知识系统中的三重身份,以及建筑师在使建筑接近自然科学、重塑建筑的语言表达和工程师理性等三方面的努力。结语部分总结并讨论了这一现代知识分歧在工业革命时期的后果:借由大革命中诞生的实证主义认知,在十九世纪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中,建筑学科的分歧扩大为美院体系与工程师体系的决裂,并产生了普遍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反抗者。

陈硕[7](2017)在《规范、责任、理想——白谦慎学术访谈》文中指出白谦慎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相得益彰,成就显着。多年海外执教的经历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研究视野,使其在书法、篆刻、绘画和金石学等方面着述成果(中英文)丰厚且均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期专题以访谈的形式,聆听白谦慎从艺、治学历程中那些宏观的思考、个案研究的经验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解读,希冀对读者深入了解白谦慎及其治学理念能有所助益。

刘娟[8](2017)在《民国山西村治研究》文中指出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中国近代的历史可以从“封建(亦即地方自治)论”的线索勾勒出与中央专制相对的政治革新运动的脉络。以这种“内发式”历史观审视清末至民国时期延绵赓续的近代中国地方自治制度,则可以在历史坐标上给予更为清晰的定位,也就可以避免以单一的政治视角遮蔽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的潮流动向。民国时期的地方自治是在现代民族国家政权建设的背景下展开的,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和资源汲取能力达到空前未有的程度。就地方自治实践而言,传统中国以宗族或乡绅等民间力量为主体的自发型自治模式向国家推动型自治转变。然而,民国时期尚未完成央地关系的妥当性安排,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较为松散,或者是默许、或者是不得不承认国家内部不同地域存在不同的地方自治制度试验。政府推动型自治模式中影响范围最广、赓续时间最长的当属民国时期山西村治。民国时期的山西也正是结合其时的历史机缘得以在数十年的时间内不断试验和发展以“村”为单位的自治,并在上世纪20年代获得“模范省”的美誉。民国山西村治的开展既与近代中国地方自治全面铺开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机缘。首先,民国初年地方自治制度经由短暂的停顿之后重新启动,伴随着国家权力向下扩张的趋势,自治单位由县拓展到市、乡一级。乡村秩序的重整和维系与国家权力发生制度性联系。其次,近代乡村自治在河北翟城村和定县的示范性实践对山西村治产生辐射性影响,以村为单位发展农村自治的路径由此受到启发。再次,民国山西村治的开展与当时山西地方当政者的治理理念具有不可忽视的联系。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经济建设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一开始就具有纲领性特征,政治经济改革总是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全面推进。1917年之后以发展实业、兴办教育和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山西新政渐次推广,随即1918年以民德、民智、民财为主要内容的用民政治思想提出。1920年10月山西省署拟定村自治分期进行办法呈报中央政府核准施行。拟具村自治分四期进行。第一期:用官力消除莠民;第二期:用民力救济穷乏;第三期:拟定村范则例;第四期:实行村自治。在村制推行五年之后的1922年,又提出“行政之本在于村”的村本政治思想。山西村治的进行无论是组织架构的完善还是村治事务的扩展都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其中有两条线索并行,一是制度设计和组织架构,一是自治事务的推进。组织和制度的完善并非在某一时期完成,自治事务的扩展也是随着政治、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纵深扩张促使山西一省之内建立起相对自足的地方治理制度。所谓山西村治,绝非仅仅“一村之政”、“一村之治”,实质上是山西全省范围内为实现秩序和发展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化安排,其推动力在省,改革重心在县,着力点在村而已。山西村治与现代化政治体制的建立密切相关。首先,在规划与监察方面,省级政权对村政计划有着详细的制度设计,并在省一级成立考核机构和实察机构。为考核新政办理效果,除在省署成立六政考核处、村政处进行书面考核外,还将行政研究所改为政治实察所,同时省议会代表组成议员观察团,专司实地考核。其次,县公署改组方面,改变清末县署的刑名书吏制度,建立起现代官僚体制的掾属制,县知事以下分设承政、主计、承审、视学、宣讲、技士、收发七部行政人员。分工明确的现代科层体制将省政、县政与村政连接起来。复次,纵向地方制度方面,逐步发展出“区村闾制”,行政网络愈加沉密。村内横向组织架构方面,为切实完成整理村范等事项,调动村民自了村内事务,具有现代权力分立制衡意味的村公所、村民会议、村监察委员会渐次成立。同时建立起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息讼会以及为应对时局环境而成立的保卫团。伴随六政三事、义务教育、整理村范等山西新政的深入,山西省内建立起以编村为重心的纵向地方制度和横向组织架构。村治事务与官办事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分工、配合,除极少数村民自办事项之外,绝大多数村治事务都与行政系统发生联系。以联系紧密程度以及村自主性的大小进行区分,大致又可以分为行政委派事项和官民协办事项两大类。在标榜村政之前的六政三事时期,构成六政三事的“水利、蚕桑、种树,禁烟、天足、剪发、种棉、造林、牧畜”自然是村治事务的主要部分。这些事务都可以归入行政委办事项。官民协办事项以整理村范诸事项以及治安保卫、公断息讼为代表,这些事项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官方力量不足以有效办理,因此在官方督导之下更大程度上仰靠村自治组织各自办理。站在历史长河的下游回望民国山西村治,不仅要看到其由于历史原因最终走向消亡的结果,还要分析其成住坏空的缘由。在制度设计、自治条件、文化冲突、时代局限等方面,山西村治都能给予后世诸多跨越时空的提示。在官治与自治之间探寻互利的平衡点、地方本位主义的强化以及民主基础的夯实,这些都构成村治的山西经验。在以历史角度勾勒民国山西村治的发展脉络之后,还需要以地方自治为分析工具来观察山西村治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推动了民治。首先,与西方近代地方自治弘扬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理念不同,山西村治在其精神资源上倾向于传统儒家文化。山西村治不仅没有抛弃和破坏儒家传统思想,反而从实用理性出发给予传统更大的尊重,并将其与民治、自治等价值进行融合,构成颇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其次,山西村治中的自治是一种典型的政府推进型自治,因此自治的培养路径以及自治空间的规模受到行政意志强烈的影响。省级政权对村政事务的规划、干预随着时局需要而变动不居。自治空间的拓展有赖于官方权力的渐次退出。复次,山西村治并非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治,而是展现出独特的历史表征。在思想方面,山西村治试图实现从民本到民治的跨越;在权力分摊方面则试图探索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均衡。

王圆圆[9](2017)在《吴伟艺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浙派研究逐渐深入,学界对吴伟艺术的研究,多关注浙派群体性特征,对吴伟个体化艺术成就和价值研究不够。本文从吴伟生活的社会土壤和文化情境着手,探讨了吴伟生平经历、艺术成就、艺术风格、艺术精神、文人画对吴伟艺术的影响等,将研究的重心从浙派群体研究转至艺术家个案研究。第一章吴伟生平经历。以张琦《故吴先生小仙墓志铭》及新查阅的史料《小仙歌》为线索研究吴伟生平,分析吴伟早年经历和宫廷生涯,梳理《吴小仙传》作者为吴伟生前友人徐杰的研究价值。第二章吴伟艺术创作与浙派传统。论述吴伟艺术作品的流传、着录、类型,以及吴伟艺术成就和影响;探讨吴伟艺术与浙派艺术传统关系,吴伟与浙派其他画家的互动,分析吴伟艺术对浙派大师戴进画风的传承。第三章吴伟艺术风格及形成因素。结合中国古代审美范畴和西方艺术风格分析视野探讨吴伟艺术风格及成因,将其个人风格表现置于相关的政治、社会、宗教等生活环境脉络中加以说明。认为宫廷审美、帝王品味、崇道、明代中期南京的城市文化对吴伟艺术风格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道教信仰是吴伟艺术具有动态感的内在根源。第四章吴伟与其文化环境的互动。将吴伟艺术纳入当时整体的文化脉络中审视,结合吴伟与文士名流如前七子、沈周、唐寅、徐霖等之间的交往,阐述吴伟与“文人文化”环境的互动及艺术影响。第五章吴伟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即这种主体性特征和自由精神意蕴是吴伟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内在意义。

金嘉欣[10](2016)在《日据时期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文中指出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895年至1945年,台湾尽管遭受了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但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始终未曾泯灭。这在日据时期的台湾乡土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一大批台湾乡土小说家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抵制日本殖民文化,其小说创作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文化认同。本论文通过以下三章的分析讨论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第一章,结合相关史料,梳理出日据时期台湾乡土小说家与中华文化的渊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乡土小说家的语言选择与民族认同。台湾乡土小说通过对文学语言的选择,思考如何更好地保存汉民族文化,反映社会现实的真相。同时,文学语言形式的选择也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之一。第二,乡土小说家与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日据时期的乡土小说家们,大多有深厚的汉文学背景,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始终坚守汉文化;另一方面,乡土小说家秉承中华民族精神,以笔代刀,控诉日本殖民者的血腥残暴、揭露民族败类的曲意逢迎、记录下广大台湾同胞痛不欲生的生活,以及遭受封建遗毒侵害的悲惨遭遇。第三,乡土小说家与五四新文化。台湾乡土小说的发展深受大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大陆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对台湾文学作家作品的影响,另一方面更是体现在在对台湾文学环境的改变。第二章,通过对台湾乡土小说中的中华民俗文化内容的梳理,讨论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文本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民间习俗与生活描写。不论是台湾的节庆习俗、台湾人民的日常生活,还是台湾新文化运动下新旧文化的碰撞,都与中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婚丧习俗描写。婚姻与丧葬文化是民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遵循的表达方式和行为准则,无不脱胎于中华文化之中。三、民间信仰的描写。民间信仰在日剧时期成为贫苦大众的心灵寄托,也成为了乡土小说家笔下重要的素材。作品反映出的台湾民间信仰与中华文化的渊源,表明了作者民族认同的立场。第三章,通过对台湾乡土小说中的中华人文精神内容的分析,探讨其中包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主要从一下三方面进行论述: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中华民族素来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日据时期,殖民者的残酷统治激起了乡土小说家在内的台湾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发扬出誓死保卫故土家园和民族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二、自强不息的拼搏意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思想观念始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传·乾卦》)观念的提出,并在数千年的中华历史进程中不断鼓励着人们奋勇争先、形成了坚持不懈地从事某一事业的拼搏精神,是后世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重要原则之一。台湾乡土小说作为文化抗日的一部分,其文学作品的创作内容同样离不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三、传统失落的道德反思。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各方面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的中华民族道德伦理发生变化,产生了家庭内部、邻里关系等多方面的矛盾,引发台湾乡土小说家的思考,并反映在其作品之中。

二、有感于“图章悖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感于“图章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1)《儒林外史》的副文本与叙述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人物原型研究到副文本阅读
二 意义与方法:《儒林外史》的副文本管窥
三 从《儒林外史》的叙述时间看古典长篇小说的转型

(2)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理论借鉴
    四 研究对象分析与资料介绍
第一章 戊戌前后徐兆玮的经世期许与思想变动
    第一节 “从何市到常熟”:地方社会中的家族与权势网络
        一 何市镇状况
        二 徐氏家族及姻亲网络
    第二节 “乡谊”与实践:徐兆玮的社会交往与经世期许
        一 社交网络与交游活动
        二 守望乡邦与道德教化
    第三节 “青萍之末”:从阅读世界看维新思潮与士人思想变动
        一 维新思潮的出现
        二 旧学与新知:徐兆玮的阅读结构
    小结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徐兆玮的“立功”实践与转型
    第一节 徐兆玮的“立功”期望与翰林公务生活
        一 共预新政的地方士人
        二 入京动机与翰林公务生活
    第二节 徐兆玮居京的社会活动与谋官生态
        一 在京社会交往
        二 日常活动空间
        三 京师政治生态与个人状态
    第三节 应变:游学日本的动机、体验与心理感受
        一 游学动机与对异邦的想象
        二 观光游历的感官体验
        三 对都市文明的理性思考
        四 阅读选择与关注焦点
    小结
第三章 权变与调适:辛亥鼎革前后的政治抉择
    第一节 从翰林编修到国会议员:辛亥前后徐兆玮的身份转型
        一 由国到乡:归国谋职失利后转向地方自治
        二 1911年再次入京失望到离京返乡
        三 民政副长到国会议员:鼎革之际的身份转化
    第二节 1913至1923年的参政议政实践与民国印象
        一 1913年的国会议政实践与心态变化
        二 国会恢复与徐兆玮的无心留恋
    第三节 国会议员与地方资源争夺——以争夺农村师范分校为中心
        一 事件缘起与常熟士绅因应
        二 事件转机与士绅分歧
        三 士绅裂化与纷争结束
    小结
第四章 “五四”之后由“立功”到“立言”的新取向
    第一节 五四“潮流”之外的士人:徐兆玮对国事日渐疏离
        一 渐趋排斥:徐兆玮对五四新文化的态度
        二 小镇隐居:1920年代江南士绅隐逸的一种方式
        三 由政转文:隐逸期间的文化活动
    第二节 士绅文化权力的延续:以《重修常昭合志》为中心
        一 从参与到总纂——徐兆玮接任《重修常昭合志》的编修工作
        二 《重修常昭合志》的体例与书写
        三 地方志中士人文化权力的实践
    第三节 结社与文化认同——以虞社诗文唱和为中心
        一 虞社创办与发展
        二 文化认同:徐兆玮与虞社同人的诗文唱和
        三 科举功名士人的其他文化活动
    小结
余论 士人因应的区域比较——以徐兆玮、刘大鹏为例
参考文献
附录
    1-1 徐氏家族世系图
    2-1 徐兆玮在京日常活动统计表
    2-2 徐兆玮在北京出行去处统计表
    4-1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与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对照表
    4-2 1931年虞社社员名单
    4-3 1928至1937年《虞社》各期刊载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5)“东西画界”:通变与自觉 ——陈师曾画学思想及艺术实践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缘起
    2、陈师曾研究综述
    3、问题与反思
    4、本论文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说明
第一章: 思想底色与艺术视野(1876-1912)
    第一节: 世家门风与湖湘熏染
    第二节: 从“新学”走向留学——在“博物”与“文艺”之间
    第三节: “画界”视野的形成——兼论与家族成员中西文化观的思想渊源
    小结
第二章: 画学思想的“会通”与“适变”(1913-1923)
    第一节: 全面铺展的画学思考——“图画”功能与画史“变迁”
    第二节: 转向中的自觉——从“进步论”到“价值论”的内在超越
    第三节: 合力与异同——陈师曾与姚华、金城之比较
    第四节: 互动与呼应——陈师曾与日本研究“文人画”新动向及大村西崖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三章: 艺术实践的分科推进与承变出新
    第一节: 人物画——亦古亦今与风俗、俶诡
        一、从漫画、速写到“时装人物”
        二、“历史风俗画”与现实人文关怀
        三、“以汉画写人”与“纳妍妙于高古”
    第二节: 花卉画——君子、博物与笔墨意态
        一、君子之风:“四君子”题材绘画简析
        二、“写真”与写意:在“博物”与金石之间的笔墨意态
    第三节: 山水画—博采、个性与写生、写意
        一、笔墨取径:从“四王”的辩证到“五石堂”的博采及个性追求
        二、“庭院写生”与“诗意山水小品”
    第四节: 陈师曾中国画创作基本特点
        一、传统出新与“诗书画印”四绝的相辅相成
        二、中西融会与《国画要诀》中的“画法概论”辨析
    小结
第四章: 何以“不朽”——陈师曾画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影响与延续
    第一节: “和而不同”:陈师曾与鲁迅艺事往来中的趣味与主张
    第二节: “简笔而注重意义”:陈师曾与“子恺漫画”中的“画”与“文”
    第三节: “进退之间”——陈师曾与齐白石“衰年变法”关系再探
    第四节:回响不绝——陈师曾与黄宾虹、潘天寿等“传统派”的呼应与延续
    小结
结语:如何重新解读陈师曾及其当下启示
附录一: 陈师曾画学理论译、着及相关文献遗存列表
附录二: 陈师曾年表修订
图版
参考文献
后记

(6)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1.1 为什么研究建筑与科学的关联性?
        0.1.2 抽象是广义科学的一般认知
        0.1.3 建筑作为知识·艺术
    0.2 研究对象与路径
        0.2.1 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0.3 研究背景和创新性
        0.3.1 国外研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综述
        0.3.3 本研究的创新性
    0.4 论文总体结构与章节提要
        0.4.1 论文总体结构
        0.4.2 章节内容提要
第一章 有形与无形:前古典时代的建筑与自由艺术(liberal arts)
    1.1 技艺与认识的区分
    1.2 建筑有形技艺与无形认识之辨
        1.2.1 维特鲁威:建筑结合技艺与认识
        1.2.2 维特鲁威与超越论数学传统
        1.2.3 斐洛:圣殿的无形知识结构
    1.3 建筑与自由艺术的分歧
        1.3.1 建筑对立于神圣知识
        1.3.2 建筑在神圣与世俗之间
        1.3.3 自由艺术与机械艺术对立
    1.4 建筑是神圣拯救的物质阶梯
        1.4.1 机械艺术:心灵建设的阶梯
        1.4.2 几何搭建“造”与“思”之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限与无限:有机论整体宇宙的超越性与人文主义建筑
    2.1 知识视野扩展与有机论宇宙秩序
        2.1.1 有序宇宙的精神-物质结构
        2.1.2 无限球体与相对中心
    2.2 阿尔伯蒂:建筑知识的有限道德与无限隐喻
        2.2.1 知识与行动的界限
        2.2.2 有限与无限
        2.2.3 设计图绘(disegno)的智性操作
    2.3 古典建筑制度化与神圣启示
        2.3.1 五柱式法则:知识制度化与神圣化
        2.3.2 和声数比与超感觉
    2.4 知觉启示无限:手法主义与巴洛克破格
        2.4.1 复合教堂中的静与动
        2.4.2 单一空间教堂中的无限驱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限的相对化:启蒙早期有机论宇宙解体中的建筑与美术(Fine Arts)
    3.1 无限时空的相对性
        3.1.1 有机论宇宙解体与精确科学
        3.1.2 无限时间与科学进步观念
        3.1.3 无限空间与理性相对化
    3.2 科学与美术的新对立
        3.2.1 美术整合自由与机械
        3.2.2 超越性审美与鉴赏力社会化
        3.2.3 客观美的相对性
        3.2.4 建筑在美与用之间
    3.3 自由艺术超越性观念的解体
        3.3.1 和谐数比相对化
        3.3.2 柱式装饰的相对化
        3.3.3 自由式园林与感觉论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新界定无限:工业革命前夕机械论宇宙中的建筑知识分科路径
    4.1 机械论综合与建筑知识类属
        4.1.1 和谐数比复兴与新科学
        4.1.2 牛顿综合与绝对时空观念
        4.1.3 百科全书中建筑知识类属的分裂
    4.2 建筑理性的自然科学伦理
        4.2.1 洛吉耶:原始棚屋的结构概念抽象
        4.2.2 洛多利:材料理性的有机再现
    4.3 建筑想象的图像语言表达
        4.3.1 语言起源与表达的普遍性
        4.3.2 部雷:崇高诗意的想象图景
        4.3.3 勒杜:建筑言论与社会契约
    4.4 工程师理性与工程技术职业化
        4.4.1 军事工程从建筑中区分
        4.4.2 工程师理性主导建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总目
作者简介
致谢

(8)民国山西村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对象
    二、相关学术综述
    三、研究视角、方法及内容安排
第一章 山西村治的缘起
    第一节 民初地方自治的重启与嬗变
        一、民初地方自治的重启
        二、暂停与重整:《地方自治试行条例》的制定
        三、自治重心的继续下移
    第二节 近代乡村自治的出现
        一、中国传统乡村自治
        二、乡村自治的先河:翟城村治
        三、政府推动的乡村自治:定县村治
        四、乡村自治的近代转型
    第三节 山西当政者对地方治理的思考
        一、村制设想的萌生
        二、村治实践的理论指导:用民政治
        三、地方自治的路径选择:村本政治
    第四节 山西村治的开创
        一、村制的确立
        二、村自治分期进行办法
        三、村政的提出
    小结
第二章 山西村治的制度构成与变革
    第一节 村治规范体系的形成
        一、省级法规
        二、县级办法
        三、村规民约
    第二节 县区制度改革
        一、县公署改制
        二、行政人员的村治职责
        三、设立区制
    第三节 编村内部组织的完善
        一、村闾邻制
        二、编村内横向自治组织
    第四节 村治财政
        一、村费来源
        二、村费支出
        三、村费监督
    小结
第三章 山西村治的基本事务
    第一节 行政委办事项
        一、行政委办中的自治因素
        二、“六政三事”中的村治内容
        三、行政委办事项的执行方式
    第二节 官民协办事项之一:整理村范
        一、整理村范的治理思路
        二、从官办到协办:以禁烟为例
        三、整理村范的行政保障
    第三节 官民协办事项之二:治安保卫
        一、保卫团的劝办
        二、保卫团的训练与稽查
        三、保卫团的奖惩
    第四节 官民协办事项之三:公断息讼
        一、息讼会的设置与运作
        二、官方对息讼会的督导
        三、消除讼因
    小结
第四章 山西村治的经验与局限
    第一节 山西村治的经验
        一、现代自治制度的移植
        二、在官治与自治之间探寻互利平衡
        三、地方本位观念
        四、集权对分权的保障
    第二节 山西村治的时代局限
        一、制度实施的问题
        (一)自治职员的滥权
        (二)村民会议流于形式
        (三)村治法规未得到有效遵守
        (四)筹办自治加重村民负担
        (五)行政官员对编村利益的侵蚀
        二、山西村治的制度性反思
        (一)自治体制对行政体制的依赖
        (二)自治目标与乡村需求的脱离
        (三)公共观念的缺乏
第五章 山西村治中的民治色彩
    第一节 保守主义的乡村自治
        一、山西村治的保守主义底色
        二、村治中的德性政治观
        三、作为道德意义存在的“民”
        四、编村:法律共同体与伦理共同体
    第二节 官治与自治的交叉
        一、以政治途径切入的乡村自治
        二、从官办到协办的推进
        三、官治对自治的侵蚀与恢复
    第三节 山西村治的民治表征
        一、传统中的“民本”与“民治”
        二、山西村治中的民治因素
        三、山西村治对民治的推动
结语:山西村治的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吴伟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艺术史研究视域拓展
        (二)浙派”在现代艺术史中的价值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以“吴伟及画作”为研究对象
        (二)“吴伟”和“浙派”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吴伟生平
    第一节 《故吴先生小仙墓志铭》和《小仙歌》
    第二节 收养人钱昕对吴伟的影响
    第三节 吴伟的宫廷生涯
        (一)成化年间吴伟出入宫廷的时间与原因
        (二)弘治年间吴伟出入宫廷的时间与原因
        (三)传奉官现象对吴伟的影响
    第四节 吴伟晚年的境遇
    第五节 《吴小仙传》的作者探析
第二章 吴伟艺术与浙派传统
    第一节 吴伟艺术创作概况
        (一)吴伟艺术作品流传
        (二)吴伟艺术创作种类
        (三)吴伟的人物画
    第二节 吴伟艺术影响
        (一)江夏派
        (二)明清时期对吴伟艺术的评价
        (三)模仿与伪造吴伟艺术现象略论
    第三节 吴伟与浙派
        (一)“浙派”解读的三重视角及内涵
        (二)浙派的笔墨
        (三)吴伟对戴进画风的传承
第三章 吴伟艺术风格及形成因素
    第一节 “艺术风格”概念和视野
    第二节 吴伟的艺术风格
        (一)意趣通俗
        (二)笔墨劲健
        (三)因动成势
    第三节 政治性因素——宫廷审美对吴伟艺术的影响
        (一)明代早期宫廷艺术的民间倾向
        (二)明代帝王尊崇仙道的传统
        (三)成国公朱仪的道教背景及对吴伟的影响
    第四节 宗教性因素——“崇道”对吴伟艺术的影响
        (一)吴伟对道教的推崇
        (二)道教文化对吴伟艺术创作的影响
    第五节 地域经济文化因素——吴伟艺术创作的土壤
        (一)明代中期的南京
        (二)吴伟笔下的金陵欢场
第四章 吴伟与其文化环境的互动
    第一节 吴伟与文士名流的交往
        (一)吴伟与文坛“前七子”
        (二)吴伟与吴门画派沈周、唐寅的交往
        (三)吴伟与金陵文化名流
    第二节 文人画与吴伟艺术
        (一)艺术史视野中浙派与吴门画派的对立与竞争
        (二)文人画家与吴伟书画应和现象
        (三)文人画对吴伟的影响—吴伟的士人化倾向
        (四)吴伟艺术对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吴伟“职业画家”定位的再思考
第五章 吴伟艺术的主体性
    第一节 艺术天赋与才、识、胆、力
    第二节 酒为灵感,境入般礴
    第三节 艺术创作与时代观念的交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吴伟大事和已知作品年表
    附录2:吴伟史料增补(以穆益勤《明代院体浙派史料》为基础)
        (一)传记补充
        (二)评论题咏
    附录3:吴伟传世作品汇表
    附录4:文献着录吴伟画作表
    附录5:吴伟印监款识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日据时期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台湾乡土小说家与中华文化渊源
    第一节 乡土小说家的语言选择与文化认同
    第二节 乡土小说家与中华传统文化
    第三节 乡土小说家与五四新文化
第二章 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民俗文化
    第一节 民间习俗与生活描写
    第二节 民间婚丧文化描写
    第三节 民间信仰描写
第三章 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人文精神
    第一节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第二节 自强不息的拼搏意识
    第三节 传统失落的道德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作品
    三、期刊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

四、有感于“图章悖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儒林外史》的副文本与叙述时间[J]. 商伟. 文学遗产, 2021(06)
  • [2]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D]. 汪颖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方以智的逃禅及其前两期行实[J]. 邢益海. 中国文化, 2019(02)
  • [4]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东西画界”:通变与自觉 ——陈师曾画学思想及艺术实践再研究[D]. 邓锋.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8)
  • [6]前工业时代西方建筑与科学思想关联性研究[D]. 雷晶晶. 东南大学, 2017(01)
  • [7]规范、责任、理想——白谦慎学术访谈[J]. 陈硕. 中国书法, 2017(06)
  • [8]民国山西村治研究[D]. 刘娟. 西南政法大学, 2017(10)
  • [9]吴伟艺术研究[D]. 王圆圆.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10]日据时期台湾乡土小说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 金嘉欣.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灵感来自“邮票悖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