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莱沿岸岩相潮间带贝类垂直分布

山东蓬莱沿岸岩相潮间带贝类垂直分布

一、山东蓬莱沿海岩相潮间带贝类的垂直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1](2020)在《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贾慧明[2](2020)在《基于BioSonics MX回声探测仪的海藻场藻类资源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海藻场作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对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海藻场生态研究一直受到国际上从事海洋研究学者的关注。海藻场规模调查是相关科学研究的数据基础,当前,其调查方法主要有潜水调查法、声学探测法、遥感影像法等,其中水声学调查方法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较为直观地呈现海藻场规模。为提高水声学调查评估海藻场规模的准确性,在室内实验水池控制条件下,通过声学测扫以及水下实测的方式,首次对海藻(铜藻)株高、生长水深及覆盖度三个海藻场规模特征值所涉及的水声学参数进行验证研究,得到最佳的实测声学参数阈值。基于上述验证结果,本研究于2018年6月至7月,采用美国BioSonics MX数字回声探测仪分别对马鞍列岛嵊山、壁下、绿华、三横、花鸟、枸杞六个岛屿进行了水声学绕岛扫航调查,同时结合潜水采样生物学统计,探明了海藻资源种类组成,评估了马鞍列岛六个岛屿周边海域潮下带及部分潮间带海藻场的覆盖度、冠层高度及其资源量。此外,以枸杞岛为例,结合不同年份中藻类生长繁盛的夏季(5~7月)的声学测扫调查结果,通过量化的方式较为直观地将海藻场的规模体现出来,从大的时间尺度上来评估其海藻场的覆盖度以及冠层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海洋牧场建设、海藻场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不断开展,以水声学调查方法进行海藻场资源量的评估研究旨在探究马鞍列岛海域海藻场分布规模,可为分析海藻场特征、计算藻场规模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其进行生态修复及重新构建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海藻场水声学关键参数验证分析。声学测扫中,关键参数上升沿阈值(Rising Edge Threshold)范围为-40~-50dB,沉水植被探测阈值(Plant Detection Threshold)范围为-70~-75dB时,声学探测深度与实际水深结果差异较小,且呈极显着正相关(r=0.975,p<0.01);测扫株高与实际株高结果差异较小,且呈极显着正相关(r=0.882,p<0.01)。海藻覆盖度随载体行进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二者呈幂函数关系(y=23.633x-0.477,R2=0.8179)。载体行进速度为1.5m/s(船速约3节),上升沿阈值、沉水植被探测阈值分别为-40dB、-75dB时,藻体声学探测结果最佳。(2)马鞍列岛海藻场水声学评估研究。马鞍列岛各岛礁海域潜水采样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海藻43种,包括红藻门30种,褐藻门10种,绿藻门3种。其中近岸、中岸调查断面藻种门类均有分布,主要以红藻门为主,远岸调查断面仅有少量褐藻门。其海藻场覆盖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壁下(44.72%)、绿华(43.26%)、花鸟(40.75%)、三横(24.79%)、枸杞(23.60%)、嵊山(21.31%);冠层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绿华(58.63cm)、嵊山(44.85cm)、花鸟(37.22cm)、三横(26.74cm)、壁下(24.06cm)、枸杞(20.59cm)。各岛礁海域海藻场资源量分布估算如下:绿华约840016.10kg,嵊山约387511.01kg,壁下约274982.04kg,花鸟约 270381.93kg,三横约 111757.053kg,枸杞约 47576.48kg。(3)枸杞岛海藻场规模变化水声学评估研究。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枸杞岛北部海藻场分布区(主要为黄石洞、后头湾、羊宫礁)大于南部(主要为干斜、里西),历年差异较小;平均覆盖度结果显示,2011年海藻场(54.88%)分布规模最大,2013年(30.26%)和2018年海藻场(23.60%)藻体生长密度相较更高,2017年海藻场(32.46%)分布均匀程度最高,2019年海藻场(20.19%)海藻覆盖度最小;平均冠层高度结果显示,0.36m(2011年)>0.21m(2018年)>0.20m(2013年)>0.15m(2019年)>0.14m(2017年)。其中2011年海藻场藻体长势最佳,2017和2019年海藻场藻种数量相较偏少。枸杞岛历年平均覆盖度整体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而平均冠层高度结果受年际时间变动影响不大。

钟文聪[3](2019)在《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及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与分子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渤海中部海域采集了30个站点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样品中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生物硅(BSi)、有机质(OM)、含水率(MC)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有机质的来源,并进行了环境污染评价,以揭示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另外通过显微镜观察对表层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沉积物中真核藻类进行分析研究,阐明甲藻孢囊和真核藻类在渤海中部海域的地理分布,以揭示渤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及赤潮发生潜势。研究结果对了解渤海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以及赤潮防范与治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分别为:TOC(0.21%1.43%)、TN(0.01%0.12%)、TP(0.01%0.04%)、BSi(0.08%0.46%)、OM(1.43%9.42%)、MC(18.24%47.70%),TOC、TN、TP、OM和MC分布特征相近,均在靠近渤海湾湾口附近海域有较高分布,BSi则在渤海中部含量较高。(2)TOC/TN摩尔比值显示渤海中部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来自陆源和海源混合输入,以陆源输入为主;而TOC/BSi比值说明硅藻对渤海中东部海域总初级生产力贡献较大。根据沉积物质量评价,沿岸海域站点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超过II类标准,反映了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3)显微镜观察共发现甲藻孢囊5类18种,其中自养型甲藻孢囊12种,异养型甲藻孢囊6种。各站位甲藻孢囊密度介于119.4189.3cysts/g D Wt,平均为146 cysts/g D Wt,自养型甲藻孢囊平均密度为44.9 cysts/g D Wt,异养型甲藻孢囊平均密度为101.1 cysts/g D Wt,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常见的优势种类有原多甲藻孢囊、膝沟藻孢囊和锥状斯氏藻孢囊。(4)本研究中分析鉴定出许多有毒有害甲藻的孢囊,包括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裸甲藻(Gymnodinium spp.)、多沟藻(Polykrikos spp.)、哈曼褐多沟藻(Pheopolykrikos hartmannii)以及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 spp.);在地理分布上,较多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种类分布于渤海湾湾口至滦河入海口附近海域,与历年经常发生赤潮的区域具有良好耦合性。G:P比值在渤海东部海域较低,且原多甲藻孢囊高值出现于渤海东部海域,反映了渤海海峡附近海域较高的富营养化程度和初级生产力。(5)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共有真核藻类3门14纲45属54种,其中甲藻门有1纲20属25种,淡色藻门为8纲16属20种,绿藻门为5纲9属9种,其中甲藻是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优势类群;研究中发现不少有毒有害真核藻类,主要分布于渤海的西北部、中部及东部海域;高通量测序在浮游植物休眠体分析鉴定上能得到更多种类,且大多能鉴定到种的分类水平,因此,高通量测序对某些小型种类以及某些未知形态的休眠体的鉴定具有一定优势。但高通量测序对物种的分析与鉴定依赖于数据库的完善,很多物种不能鉴定至种甚至难以鉴定至属水平,因此在物种分析鉴定方面,需以两种方法兼用为宜。

王伟[4](2019)在《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文中提出扬子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为了应对大规模围填海的需求以及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风暴等威胁,该区域修建大量硬基质海堤,这些硬基质海堤改变了原本的底质条件和景观结构,为岩相潮间带生物提供了可以附着和栖息的环境。在全球变暖等多重因子的推动下,硬基质海堤可能会成为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布区向北扩张的“跳板”,进而改变原有的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为了阐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我们结合群落生态学、系统地理学、物理海洋学、宏条形码技术和生理生态学的方法和技术,探究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分布、潮间带群落结构、种群遗传结构、幼体扩散过程的影响以及在我国岩相潮间带种群扩张和种群联通性等方面的作用。硬基质海堤促进了南方岩相潮间带生物向北扩张。连续4年对硬基质海堤和相邻自然岩相群落的生态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基于群落组成的Bray-Curtis相似性,33°N以南的硬基质海堤与南方自然岩相群落聚为一组,表明大部分硬基质海堤的生物来自南方自然岩相;齿纹蜒螺(Nerita yoldii)和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等南方物种的分布北界从30°N向北扩张到33-34°N的地区。硬基质海堤改变了区域内的底质条件,为岩相潮间带生物提供了可以附着的基底,促进了南方岩相潮间带生物向北扩张,进而改变了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硬基质海堤群落与自然岩相群落之间在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硬基质海堤和自然岩相群落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表明:硬基质海堤群落具有生物覆盖度低、物种丰富度低、α多样性低的特点,且物种组成上与自然岩相群落存在差异。表明硬基质海堤群落不完全具备自然岩相的生态功能,会造成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境异质性是形成江苏硬基质海堤区域较高β多样性的主要原因。由此表明,增加硬基质海堤生境异质性对提高硬基质海堤群落物种多样性,改善其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硬基质海堤促进白脊管藤壶(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南方种群向北方扩张和北方种群向南方扩张,进而改变了其种群遗传结构。基于COI基因对白脊管藤壶种群间遗传结构的分析发现:白脊管藤壶的南、北种群之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差异,但南、北种群边界之间的地理距离从硬基质海堤出现前的数百公里到现在仅余40公里,表明硬基质海堤促进了其南、北种群的扩张,尤其是南方种群已突破长江口这一系统地理学隔离,到达33°N。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硬基质海堤将成为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南、北种群基因交流的廊道。硬基质海堤增加了南、北方自然岩相群落之间的种群联通性。幼体扩散轨迹模拟结果显示:南方自然岩相春、夏季产出的浮游幼体可以到达江苏沿海地区夏,而硬基质海堤的修建为这些幼体提供了可以附着的基质。硬基质海堤春、夏季产出的幼体能够到达北方自然岩相。硬基质海堤成为了南、北种群幼体交流的“跳板”,增加了南、北方自然岩相群落种群联通性。通过宏条形码技术分析扬子三角洲近海海域贝类浮游幼体组成,进一步证实了幼体扩散轨迹模拟的结果,确认了南方生物和种群继续向北扩张的趋势。潮间带高温(34.5°C)和大量降水(>50 mm/h)显着降低日本菊花螺(Siphonaria japonica)单位重量卵带的幼体孵化数。沿海地区高温天气和降水量的增加,会进一步阻碍日本菊花螺幼体的产出,影响其种群动态和幼体补充。日本菊花螺幼体具有较强的盐度和温度耐受性,有利于幼体在近海区域不同环境下的存活和扩散,有助于其种群扩张和种群交流。综上所述,硬基质海堤的修建会造成南方物种和种群向北扩散,突破长江口生物地理隔离,从而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和种群遗传结构产生影响。硬基质海堤成为了南、北种群幼体交流的“跳板”,增加了南、北方自然岩相群落种群联通性。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硬基质海堤会进一步改变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本研究对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布区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预测未来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布格局提供技术支持。

韩国栋[5](2018)在《典型潮间带贝类温度生理适应及其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潮间带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严酷的生态系统之一,正受到全球变暖的严重影响,多种潮间带生物已经出现分布区迁移甚至局域灭绝。为分析和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潮间带生物分布区迁移和种群动态,急需深入阐明潮间带生物对温度变化的生理和进化适应。本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以下问题:无氧代谢在潮间带贝类温度适应中的意义?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潮间带贝类地理种群?生理和进化适应在潮间带贝类应对气候变暖中的作用?本文结合生理生态学和遗传学方法,以典型潮间带贝类(嫁(?)Cellanatoreuma、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紫贻贝Mytilusgalloprovincialis)为研究对象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高效的无氧代谢能力及热休克反应是嫁(?)应对高温的重要生理保障。在急性温度胁迫下,嫁(?)细胞内无氧代谢关键酶阿兰碱脱氢酶(AlDH)基因显着上调,酶活性也显着升高,同时发现15种热休克相关基因出现显着上调表达。这表明,在急性温度胁迫下,潮间带贝类利用无氧代谢产能,为合成多种热休克蛋白提供能量,以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定性。嫁(?)不同地理种群间温度耐受阈值不同,并与其地理纬度存在非线性关系。选取温带(青岛大公岛,35°58’N,1200°30’E),亚热带(漳州南碇岛,.24°09’N,117°59’E)和热带(泰国西昌岛,13。08’N,100。48’E)3个嫁(?)种群比较测定其温度耐受阈值、热休克基因和能量相关基因(ampka,sirt1和sirt5)表达,进而基于环境温度和温度耐受阈值计算不同种群温度安全阈值(Thermal Safety Margin,TSM)。结果表明,南碇岛种群的心率阿氏拐点温度(ArrheniusBreakpoint Temperature,ABT)显着高于大公岛种群和西昌岛种群。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大公岛种群中的表达模式与其他种群有显着差异,表明嫁(?)不同地理种群对温度胁迫有不同的生理响应机制。TSM结果表明,生活在亚热带的嫁(?)种群温度安全阈值最窄,在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对高温更敏感。“平衡选择”是条纹隔贻贝应对夏季极端高温胁迫的重要遗传机制。结合原位温度测定、个体温度耐受能力测定和简化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条纹隔贻贝种群在受到极端高温胁迫时特定位点的杂合子基因型个体具有更高的存活率。由于杂合子两种等位基因随机重组后能够产生全部三种基因型的后代,这种“平衡多态性”使条纹隔贻贝在种群水平上维持了遗传多样性,同时提高了种群对温度的耐受能力。阴面微环境的最高温度低于所有个体的温度耐受能力,使得阴面微环境成为保存生物多样性的“避难所”。种群水平上的平衡选择以及微环境异质性使种群在应对气候变暖时具有重要的缓冲能力。紫贻贝能够在生态时间尺度内对不同强度温度选择压力产生生理和进化适应。以秦皇岛,大连和青岛3个不同温度环境中的紫贻贝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心脏性能曲线和生存时间为指标,比较研究3个种群对温度的耐受能力,结果显示3个地理群体在温度耐受能力上存在差异。以微卫星为遗传标记,发现中国沿岸紫贻贝地理群体间有显着的遗传分化,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相同的趋势。实验结果表明潮间带生物能够在生态时间尺度内对不同的温度选择压力做出响应,有助于准确预测气候变化对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影响。群体间的温度差异是驱动紫贻贝快速进化的重要环境驱动因子。以紫贻贝原始分布区(欧洲)和两个环境温度差异非常大的入侵区(中国沿岸和美国西海岸)为研究区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8个群体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并结合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冗余分析。欧洲、美国和中国沿岸3个区域的紫贻贝种群已经发生了明显的适应性遗传变异。区域间的适应性遗传变异与栖息地环境的温度具有显着相关性。筛选到了和环境温度显着相关的适应性遗传位点,这些遗传位点可以帮助理解紫贻贝通过适应性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机理。综上所述,潮间带贝类为应对极端且变化剧烈的温度环境产生了重要的生理和进化适应。其温度耐受能力具有种群特异性。“平衡选择”和微生境的多样性使得种群遗传多样性得以维持,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理解全球变暖对潮间带生物的种群动态和生物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周政权[6](2018)在《基于蓬莱19-3溢油事故和莱州现场模拟实验探究溢油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基于现状调查,掌握渤海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状况,探究蓬莱19-3平台溢油事故对渤海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长期影响;基于现场模式实验,明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不同程度溢油事故胁迫下的群落特征变化和生物响应,以及溢油发生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时间序列上的生物响应特征和演替过程。根据以上研究目的,主要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研究蓬莱19-3平台溢油事故对渤海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长期影响。于2014年夏季对渤海海域27站位底栖生物进行现状采样调查,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渤海海域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底质状况。结果表明,渤海调查海域32站位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191种,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83种,甲壳动物40种,软体动物42种,棘皮动物15种,其它类群动物11种,优势种为凸壳肌蛤(Musculus senhousei)。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676.88 ind/m2,变化范围15 ind/m211555 ind/m2,低于溢油前水平;平均生物量为30.77 g/m2,变化范围0.09 g/m2141.55 g/m2,高于溢油前水平。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为棘皮动物,丰度的主要贡献者为软体动物,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小型化有减缓趋势。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11±1.20、2.89±1.40和0.82±0.22。ABC曲线显示渤海海域处于中度扰动的状态,溢油区各站位ABC曲线均显示底质状况较好,但其中个别站位生物量起点较低且曲线整体偏左,说明溢油区大型底栖生物群落有受到中度干扰的趋势。AMBI和M-AMBI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溢油事故海域底栖健康状况良好,溢油事故发生海域三年后的底栖环境基本恢复到健康水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2.探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不同程度溢油事故胁迫下的群落特征变化和生物响应。为了更加明确和量化溢油对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效应,于2015年4月至8月,在山东烟台莱州潮间带运用Multivariate Before and After/Control and Impact(M-BACI)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现场溢油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期间,沉积物粒径没有显着的变化,各实验组石油烃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月至8月烟台莱州潮间带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本33种,其中软体动物15种,多毛动物11种,甲壳动物6种,纽虫1种。优势种为古氏滩栖螺(Batillaria cumingi),中阿曼吉虫(Armandia intermedia),三叶针尾涟虫(Diastylis tricincta),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和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模拟溢油事故发生后,不同物种对溢油的生物响应不同,古氏滩栖螺的丰度在溢油发生后逐渐上升,在溢油事故发生63天后平均丰度高于实验前水平。同时,适宜的柴油浓度为中阿曼吉虫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但过高浓度可抑制其生长。与之相反,彩虹明樱蛤和日本刺沙蚕在溢油发生后丰度骤减,对溢油的耐受力较差。三叶针尾涟虫自主迁移能力较强,在低浓度溢油区大量出现,但实验后期其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丰度均减少。实验组中,500 ml和2000 ml两个对照组的平均丰度、生物量均有所上升,4000 ml高浓度的溢油区,平均丰度、生物量和物种数均有所下降,且在实验进行的时间跨度内难以恢复,这与中度干扰假说的预测相一致,即中等程度的扰动有利于增加群落的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而高强度和高频率的扰动会严重影响群落的稳定。溢油浓度越高,物种数降低越明显。随时间的推移,低浓度实验区物种数有恢复迹象,高浓度实验区物种数仍保持在较低水平。SIMPER分析结果表明,溢油事故前后的群落物种组成差异较大,溢油后的群落主要贡献种由彩虹明樱蛤、中阿曼吉虫、古氏滩栖螺和三叶针尾涟虫等4种转变为仅古氏滩栖螺1种。n-MDS多维标度分析表明,实验前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着;对物种丰度和生物量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ANOVA),实验中各浓度梯度,采样时期和采样时间等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和丰度均有极显着影响。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溢油事故3年后,溢油平台邻近站位的底栖生物群落与周边对照点在物种组成、优势种、生物量、丰度和物种多样性方面没有显着性的差异。表明受溢油影响的底栖生物群落已得到不同程度地恢复;(2)溢油事故会显着改变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高浓度溢油会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产生持续性影响,生物量和丰度显着降低且恢复周期大于2个月。

崔阳[7](2018)在《山东半岛沿岸短链氯化石蜡的分布、组成、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短链氯化石蜡(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s)因其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远距离迁移能力、高毒性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2016年,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审查委员会第12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关SCCPs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公约附件F。2017年,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第八次会议将SCCPs列入公约附件A以消除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使用。本论文研究了山东半岛沿岸陆地土壤、潮间带沉积物、海洋表层沉积物及海水中SCCPs的含量、组成以及迁移规律。本研究在山东半岛沿岸选取15个采样点进行样品采集。在山东半岛黄海沿岸采集的样品中,SCCPs浓度为17.59-236.49 ng/g(干重),平均浓度为72.59 ng/g(干重);在山东半岛渤海沿岸采集的样品,SCCPs浓度为64.14-531.61 ng/g(干重),平均浓度为190.53 ng/g(干重)。渤海沿岸样品中SCCPs的浓度明显高于黄海沿岸。且在渤海沿岸,SCCPs在陆地土壤、潮间带沉积物和海洋表层沉积物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0.31 ng/g、203.17 ng/g、259.64 ng/g,从陆到海呈明显的增长趋势;而在黄海沿岸,SCCPs在陆地土壤、潮间带沉积物和海洋表层沉积物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3.27 ng/g、70.17 ng/g、64.32 ng/g,表现出与渤海沿岸完全相反的从陆到海减少的趋势。表明渤海北岸和西岸污染源造成渤海的污染,可能进一步造成山东半岛渤海沿岸的SCCPs的污染,而黄海沿岸可能主要受到来自山东半岛近海内陆地区SCCPs的污染,或是受季风的影响。从同族体组成来看,SCCPs的主要同族体为C10(在所有样品中的丰度为20.15-61.34%)和C15,6(在所有样品中的丰度为23.57-76.79%),其整体表现出从陆到海增长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轻质的SCCPs更容易迁移,同时SCCPs在迁移的过程中发生了断链或者脱氯的反应。作为参考,本研究在同样的15个采样点采集了海水样品。渤海海水样品中SCCPs的浓度明显高于黄海海水样品中SCCPs的浓度。海水样品中SCCPs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SCCPs浓度的变化趋势比较吻合,表明渤海受到SCCPs的污染要比黄海严重。除个别采样点外,C1o,11同族体的相对丰度超过了 50%,C15,6,7同族体的相对丰度超过了 50%。本研究在山东半岛南岸的即墨和北岸的莱州分别采集了一根泥芯。即墨泥芯中SCCPs的浓度为59.29-193.97 ng/g,莱州泥芯中SCCPs的浓度91.32-140.53 ng/g,但就整体SCCPs的浓度来看,莱州泥芯要高于即墨泥芯。各泥芯层中较高浓度的SCCPs印证了其持久性。C10和C15,6同族体在各泥芯层中占大部分比例,且随着泥芯深度的增加C10和C15,6同族体的相对丰度都相应增加。两根泥芯中的氯含量都在60%左右,整体来看即墨泥芯中氯含量要小于莱州泥芯中的氯含量。本论文调查并分析了山东半岛SCCPs的浓度组成、海陆迁移规律和时空分布规律,进一步补充了我国环境中SCCPs的有关数据。

时春晓[8](2017)在《近年来烟台市围填海动态变化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台市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段,是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是连接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的枢纽,也是东北亚经济圈内沟通中日韩跨国经济发展带的中心地区。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烟台市大陆岸线长702.5 km,占整个山东省的22.5%,对应海域面积2.6×104 hm2,是陆地面积的两倍。“十五”以来,烟台市加快发展港口、海洋交通运输业、机械和造船业、渔业、滨海旅游业以及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等,这使得烟台市围填海的面积快速增长。因此,全面把握烟台围填海现状,定量分析烟台围填海动态变化,分析烟台围填海对周边海洋环境的影响,并对烟台围填海的驱动力进行探究,探索烟台未来围填海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这对于减轻围填海活动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烟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显着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1990年、2003年、2008年、2012年和2015年五期Landsat、SPOT、GF-1、GF-2、ZY-3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烟台市已确权围填海信息,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以面积为指标,从时间、空间、围填海类型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了25年来烟台市围填海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烟台大陆海岸在1990-2015年间围填海面积总计20045.34 hm2,其中围海面积13283.92 hm2,填海面积6761.42 hm2;(2)1990-2015年间,烟台大陆海岸围填海速率呈现先持续加速后减缓趋势,2008-2012年最大,其次是2012-2015年和2003-2008年,1990-2003年最小;(3)烟台沿海县市区中,莱州市围填海强度最大;其次是龙口市;海阳市、牟平区、蓬莱市围填海强度居中;烟台市区、开发区、莱阳市围填海的强度较小;招远市围填海强度最小;(4)烟台市大陆海岸的围填海类型主要是盐田;其次是已围待填区域,城镇建设填海和养殖池塘;港口码头填海次之;工业填海和渔业基础设施填海面积较小。基于目前围填海的现状,分别从海岸线、海湾、泥沙冲於环境、近岸水质等方面分析了围填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基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烟台市围填海的驱动力。最后为烟台市围填海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袁超[9](2017)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春季)、2015年6月(夏季)、2015年10月(秋季)、2016年1月(冬季)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系统分别选取15个采样点沉积物进行采样,分离、鉴定小型底栖动物种类,计算数量、丰度、生物量、生产量。对沉积物中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有机质含量、含水率、温度、盐度、pH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季节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此外结合国内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相关研究认为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中小型底栖动物数量能反映有机质污染情况,对于环境监测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现实价值。四次采样测定调查区采样点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范围为25.22%-93.41%,总平均值为46.6%,春季、冬季有机质含量呈近岸低、远岸高,由近岸到远岸逐渐增加的趋势;夏季、秋季有机质含量呈近岸高、远岸低,由近岸到远岸逐渐减少的趋势。在0-8cm取样深度中有机质呈依次递减的趋势,春季表层(0-2cm)有机质浓度最高,平均含量为37.64%,但在春季、冬季含量较低,呈一个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先增后减的趋势。四次采样测定调查区不同红树种类叶绿素a的含量范围为0.188-6.303μg·g-1,总平均值为1.73lμg g-1。2015年4月28日(春季),叶绿素a含量分布较为均匀,在靠近水流源头的14、15号采样点附近形成高浓度区,在红树生长稀疏、靠近出水门闸口的1、2、3、4号采样点附近则出现了一个较大范围的低浓度区,叶绿素a含量呈一个由近岸向浅海区逐渐由高到低逐渐降低的趋势,在0-8cm深度叶绿素a呈依次递减的趋势,表层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平均为47.64%。从季节变化来看,叶绿素a含量呈一个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跟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秋两季平均叶绿素a含量高,含量差异不大,春冬两季平均叶绿素a含量低,含量差异不大。夏季、秋季较春季、冬季来看,叶绿素a含量有所增加。脱镁叶绿酸分布规律与叶绿素a 一致,沉积物中脱镁叶绿酸和叶绿素a的含量高低都受海中营养物质、沉积物类型、海水透明度、潮汐、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此外脱镁叶绿酸和叶绿素a含量与沉积物种类有着重要的关系。相关分析得出,脱镁叶绿酸和叶绿素a在0-2cm、2-5cm、5-8cm的含量分布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Pearson’sP<0.05)。对有机质、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含水率各各站位相关因子按照季节进行Pearson’s相关性分析发现,生物因子两两相互之间的相关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四次采样均存在显着或者极显着的相关关系。叶绿素a和有机质含量在四次采样中均不存在显着或者极显着的相关关系。春季有机质与含水率呈显着的正相关(Pearson’s r=0.531; P<0.05),夏季有机质与含水率呈显着的负相关(Pearson’s r=-0.694; P<0.05)。含水率、温度、盐度、pH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季节变化而有所改变。在研究区域,共分离鉴定出自由生活线虫(Nematoda)、底栖桡足类(Copepoda)、多毛类(Polychaeta)、寡毛类(Oligochaeta)、涡虫类(Turbellaria)、轮虫类(Rotifera)、海螨类(Halacaroidea)和其他类(Others) 8个小型底栖动物群落。春、夏、秋、冬四次采样调查中最优势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是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平均优势度分别为94.78%、98.25%、95.50%、96.44%,占总平均生物量为64.41% (春59.46%、夏73.33%、秋64.72%、冬60.14%),平均生物量分别为 128.70±48.99μg dwt1Ocm-2、110.1 1±19.19μg dwt10cm-2、95.09±20.19μg dwt1Ocm-2、89.98±26.79μgdwt10cm-2。小型底栖动物的水平分布多在靠近内陆的近岸、龙尾-长宁尾附近形成高浓度区,呈一个由近岸到远岸逐渐减少的趋势,在不同季节,小型底栖动物的水平分布随季节变化有差异,不同采样点的小型底栖动物数量有差异,而且生物类群也有差异。四次采样,因为自由线虫类群占绝对优势,所以其四季的水平分布与小型底栖动物的水平分布相一致,其余种类小型底栖动物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且各个站位差异因为所环境、红树种类不同而出现数量、类群的差异。对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四次采样丰度用Duncan验证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后发现,春、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丰度无显着性差异,秋、冬季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丰度无显着性差异。春、夏季与秋、冬季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丰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秋、冬季较春、夏季降低。垂直方向上分布于0-2表层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百分比为51.79% (春66.08、夏41.29%、秋43.33%、冬46.46%)。分布于0-5cm的平均百分比为77.22%。线虫多分布在0-2cm和2-5cm。桡足类约75%分布在沉积物0-2cm,在四次采样中的少数采样点2-5cm、5-8cm未发现桡足类。小型底栖动物在自然作用与人为因子综合作用的区域,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的数量、种类的变化是复杂的,影响其数量、种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也是随之改变,影响小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沉积物颗粒、有机质含量、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含水率、盐度、pH、水温等。通过对小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春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叶绿素 a (Pearson’s r=0.684; P<0.05)、脱镁叶绿酸(Pearson’s r=0.694;P<0.05)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与环境因子的BIOENV多元分析显示,影响生物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盐度和pH的含量。综合分析得出春季影响东寨港小型底栖动物和线虫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因子是沉积物中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盐度和pH的含量的含量。其他小型底栖动物种类与调查环境因子关系不明显。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Pearson’s r=-0.518;P<0.05),与含水率呈显着的正相关(Pearson’sr=0.622; P<0.05)。线虫的丰度与含水率呈显着的正相关(Pearson’sr=0.616; P<0.05)。BIOENV多元分析显示,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大,其他小型底栖动物种类与调查环境因子关系不明显。推断是由于潜在的有机质污染、重金属污染和人为作用影响所造成。秋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线虫丰度、桡足类丰度、多毛类丰度与含水率均为中等程度相关,小型底栖动物丰度与盐度呈显着负相关(Pearson, s r=-5.66; P<0.05),线虫丰度与盐度呈显着负相关(Pearson,s r=-5.72; P<0.05)。BIOENV分析显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与Chl-a、Pha和盐度含量有极强相关性。冬季多毛类的丰度和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寡毛类的丰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其他种类小型底栖动物与此次调查的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明显。BIOENV分析显示,小型地栖动物类群与有机质、含水率、盐度、pH这4个环境因子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陈万东[10](2017)在《南麂列岛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物评价》文中指出为了摸清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其变化,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2014年5月和2014年8月,4个航次对覆盖南麂保护区海域内的28个站位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主要环境参数进行探讨。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AMBI和M-AMBI指数,辅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生物评价。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66种,其中多毛类31种,甲壳类15种,软体动物11种,棘皮动物5种,其它类4种,物种丰富度呈斑块状分布,季节性变化不大;ANOVA分析表明,4个航次的栖息密度存在明显差异,但生物量却无明显差异,4个航次各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差别不大,小型多毛类及双壳类为影响群落结构性相似性的主要物种。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关系说明了南麂岛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一定的扰动,可能跟陆源排污及南麂列岛的旅游开发有关。与历史资料对比,本次调查发现大型底栖动物从种类数和栖息密度上都有大幅下降,但生物量反而上升,且底栖生态类群与上世纪90年代相似,仍以多毛类和软体动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南麂列岛底栖生态环境这20年来变化不大。AMBI与M-AMBI的评价结果一致,与生物多样性指数也大致一样。评价结果显示南麂列岛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较好,南麂列岛的底栖生物群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但整体上还处于可控的水平。

二、山东蓬莱沿海岩相潮间带贝类的垂直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蓬莱沿海岩相潮间带贝类的垂直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1.1 原生动物Protozoa
    1.2 多孔动物Porifera
    1.3 刺胞动物Cnidaria
    1.4 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
    1.5 线虫Nematoda
    1.6 多毛类环节动物Polychaeta、星虫Sipunculoidea、螠虫Echiuroidea、纽虫Nemertinea
    1.7 软体动物Mollusca
    1.8 节肢动物Arthropoda
    1.9 苔藓动物Bryozoa
    1.1 0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
    1.1 1 毛颚动物Chaetognatha
    1.1 2 半索动物Hemichordata
    1.1 3 尾索动物Urochordata
    1.1 4 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
2 总结与展望
    2.1 海洋生物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2.2 我国海洋生物分类学发展建议

(2)基于BioSonics MX回声探测仪的海藻场藻类资源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海藻场及资源评估概况
        1.1.1 海藻场概述
        1.1.2 海藻场资源评估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传统调查方法评估
        1.2.2 水声学测扫技术评估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地理位置
        1.3.2 地质水文环境
        1.3.3 藻类资源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海藻场规模特征评估的水声学参数验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方法及数据取样
        2.1.2 声学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探测深度特征值验证
        2.2.2 海藻株高特征值验证
        2.2.3 海藻覆盖度与载体行进速度的关系
    2.3 讨论与分析
        2.3.1 水声学参数验证及影响因素
        2.3.2 实验结果用于现场调查的可行性
第三章 基于水声学的马鞍列岛海域海藻场评估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时间及站点布设
        3.1.2 声学数据采样
        3.1.3 藻类样品采集
        3.1.4 数据处理分析
        3.1.5 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底栖海藻种类组成
        3.2.2 底栖海藻覆盖度及冠层高度变化
        3.2.3 海藻场分布特征
        3.2.4 海藻场资源量估算
    3.3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基于水声学的枸杞岛海域海藻场藻类资源变化评估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声学数据的采集
        4.1.2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覆盖度历年变化
        4.2.2 冠层高度历年变化
    4.3 讨论
        4.3.1 开展海藻场藻类资源变化评估的意义
        4.3.2 枸杞岛海藻场藻类资源的历年变化
        4.3.3 近岸海藻场退化现象原因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海藻场水声学关键参数验证研究
        5.1.2 马鞍列岛海藻场水声学评估研究
        5.1.3 枸杞岛海藻场规模变化水声学评估研究
    5.2 论文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及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与分子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海洋沉积物
        1.1.1 海洋沉积物概述
        1.1.2 海洋沉积环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1.2 浮游植物休眠体
        1.2.1 浮游植物休眠体概述
        1.2.2 浮游植物休眠体研究概况分析
    1.3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浮游植物及其休眠体鉴定中的运用
        1.3.1 传统形态学分类
        1.3.2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浮游植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1.4 渤海海洋环境及其研究概况
        1.4.1 渤海海洋环境概况
        1.4.2 渤海海域生源要素分布研究
        1.4.3 渤海海域浮游植物与赤潮研究
    1.5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2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环境评价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海域概况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测定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中生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2.3.2 有机质来源分析
        2.3.3 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2.3.4 生源要素污染状况分析及发展趋势
    2.4 小结
3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海域及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群落结构
        3.3.2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甲藻孢囊分布
    3.4 讨论
        3.4.1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甲藻孢囊的种类组成
        3.4.2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有毒有害甲藻孢囊分布与赤潮发生
    3.5 小结
4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真核藻类分子多样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海域及样品采集
        4.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分析
        4.3.2 真核藻类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分析
        4.3.3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真核藻类的地理分布
    4.4 讨论
        4.4.1 表层沉积物中真核藻类群落结构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4.4.2 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真核藻类群落结构与其他海域的比较
        4.4.3 渤海中部海域有毒有害赤潮藻类的分布与赤潮发生
        4.4.4 高通量测序和显微镜观察在沉积物真核藻类分析中的运用
    4.5 小结
5 总结
6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
        1.1.1 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概况
        1.1.2 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形成原因
    1.2 围填海工程和硬基质海堤修建及其生态效应
        1.2.1 我国围填海工程和硬基质海堤的修建
        1.2.2 围填海工程和硬基质海堤的生态效应
    1.3 海洋生物种群联通性
        1.3.1 物理过程对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1.3.2 生物过程对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1.3.3 生物—物理过程集合模型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硬基质海堤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定性调查
        2.2.2 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定量调查
        2.2.3 历史资料获取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硬基质海堤群落的组成
        2.3.2 硬基质海堤和自然岩相群落α多样性比较
        2.3.3 影响硬基质海堤群落成对β多样性的因素分析
        2.3.4 硬基质海堤群落多点β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化
        2.3.5 硬基质海堤与自然岩相群落β多样性比较
    2.4 讨论
        2.4.1 硬基质海堤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
        2.4.2 硬基质海堤群落形成过程
        2.4.3 硬基质海堤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生态影响
第三章 硬基质海堤对白脊管藤壶系统地理学格局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DNA提取及COI序列获取
        3.2.3 序列多样性分析
        3.2.4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3.3 结果
        3.3.1 序列多样性
        3.3.2 种群遗传结构
    3.4 讨论
第四章 幼体扩散对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幼体扩散轨迹模拟
        4.2.2 贝类浮游幼体样品采集
        4.2.3 DNA的提取和454焦磷酸测序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浮游幼体的扩散轨迹
        4.3.2 扬子三角洲近海区域贝类浮游幼体组成
        4.3.3 区域间贝类浮游幼体多点β多样性差异
    4.4 讨论
        4.4.1 宏条形码技术在检测贝类浮游幼体组成中的适用性
        4.4.2 浮游幼体扩散对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4.4.3 长江冲淡水对幼体扩散的影响
第五章 温度和盐度对日本菊花螺幼体孵化和存活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原位温度测定
        5.2.2 温度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5.2.3 温度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5.2.4 温度对成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5.2.5 日本菊花螺种群调查
        5.2.6 室内模拟降水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5.2.7 自然降水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5.2.8 盐度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5.2.9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日本菊花螺卵带内胚胎发育过程
        5.3.2 温度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5.3.3 温度对成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5.3.4 栖息地环境温度状况
        5.3.5 厦门日本菊花螺种群变化
        5.3.6 降水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5.3.7 幼体对盐度的耐受能力
        5.3.8 幼体对温度的耐受能力
    5.4 讨论
        5.4.1 潮间带高温对日本菊花螺幼体孵化的影响
        5.4.2 栖息地环境温度与日本菊花螺种群变化之间的关系
        5.4.3 不同程度降水对日本菊花螺幼体孵化的影响
        5.4.4 有效降水对日本菊花螺种群的影响
        5.4.5 日本菊花螺幼体对盐度和温度的耐受能力及其生态意义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参与项目
参加会议
发表文章
致谢

(5)典型潮间带贝类温度生理适应及其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Abbreviation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潮间带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意义
    1.2 潮间带生物对温度的生理适应
    1.3 潮间带生物对温度的进化适应
    1.4 潮间带生物温度耐受阈值的测定方法
    1.5 基因变异位点检测方法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无氧代谢在嫁(?)应对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目的基因表达量测定
        2.2.2 酶活性测定
    2.3 结果
        2.3.1 无氧代谢和细胞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
        2.3.2 AlDH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活性
        2.3.3 热休克相关基因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表达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嫁(?)种群间温度适应差异的比较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有效体温测定
        3.2.2 样品采集和驯化
        3.2.3 致死温度测定
        3.2.4 心脏性能曲线测定
        3.2.5 基因表达测定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温度环境的纬度差异
        3.3.2 心率和致死温度
        3.3.3 基因表达
    3.4 讨论
        3.4.1 嫁(?)热耐受极限的纬度趋势
        3.4.2 转录调控反应的纬度差异
        3.4.3 岩相潮间带生物种群动态预测
    3.5 小结
第四章 温度诱导的条纹隔贻贝种群遗传结构季节变化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急性热胁迫温度测定
        4.2.2 个体温度耐受能力测定
        4.2.3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急性热胁迫温度季节间变动趋势
        4.3.2 个体温度耐受能力季节间差异
        4.3.3 季节间遗传多样性变化
        4.3.4 耐热基因型筛选
        4.3.5 温度安全阈值
    4.4 讨论
        4.4.1 个体间温度耐受能力与遗传差异
        4.4.2 季节性种群动态的遗传机制
        4.4.3 平衡选择和微环境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4.5 小结
第五章 紫贻贝种群间温度耐受能力差异的生理和遗传机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采集与室内驯化
        5.2.2 粘附蛋白序列扩增、电泳检测及测序
        5.2.3 微卫星序列扩增及分型
        5.2.4 地理群体间热耐受能力比较
    5.3 结果
        5.3.1 贻贝物种鉴定
        5.3.2 不同群体间遗传差异与遗传结构
        5.3.3 群体间温度耐受能力差异
    5.4 讨论
        5.4.1 紫贻贝对温度耐受能力的适应性进化
        5.4.2 紫贻贝在中国沿岸的分布
        5.4.3 中国沿岸紫贻贝种群的遗传分化
    5.5 小结
第六章 全球紫贻贝群体分化及环境温度的驱动作用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样品采集及高通量测序
        6.2.2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和汇总统计
        6.2.3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6.2.4 群体历史动态分析
        6.2.5 基因型-环境关联分析
    6.3 结果
        6.3.1 高通量测序和多态性位点挖掘汇总统计
        6.3.2 紫贻贝群体间的系统发育、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6.3.3 不同区域紫贻贝的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6.3.4 环境温度对不同选择的贡献和适应性位点
    6.4 讨论
        6.4.1 快速适应性进化
        6.4.2 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6.4.3 适应性变异位点
        6.4.4 群体历史动态
    6.5 小结
总结与创新点
    主要研究结果
    本研究创新点
    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参加会议
致谢
发表文章

(6)基于蓬莱19-3溢油事故和莱州现场模拟实验探究溢油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大型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1.1.1 大型底栖动物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1.2 水层-底栖耦合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1.1.3 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研究
    1.2 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指示作用及在生态健康评估中的应用
        1.2.1 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1.2.2 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指示作用
        1.2.3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健康评价
    1.3 溢油事故的生态危害
    1.4 国内外溢油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现场调查
        2.2.1 站位设置和采样方法
        2.2.2 底质状况评估方法
    2.3 现场模拟实验
        2.3.1 样方设计
        2.3.2 环境数据采样与分析
        2.3.3 沉积物粒径
        2.3.4 沉积物重金属铅测定
        2.3.5 石油烃组份含量测定
        2.3.6 生物样本采集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蓬莱19-3平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调查
    3.1 调查海域
    3.2 实验结果
        3.2.1 物种组成
        3.2.2 生物量和丰度
        3.2.3 物种多样性
        3.2.4 底质环境评估
    3.3 讨论
        3.3.1 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3.3.2 生物量和丰度
        3.3.3 底栖环境评价
    3.4 结论
第4章 基于M-BACI方法的现场模拟实验
    4.1 实验地点
    4.2 实验结果
        4.2.1 环境因子结果
        4.2.2 丰度和生物量
        4.2.3 优势种变化
        4.2.4 SIMPER分析
        4.2.5 群落结构差异性分析
    4.3 讨论
        4.3.1 群落结构
        4.3.2 优势种变化
    4.4 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7)山东半岛沿岸短链氯化石蜡的分布、组成、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短链氯化石蜡的排放
    1.2 短链氯化石蜡的环境影响
        1.2.1 短链氯化石蜡的物理化学性质
        1.2.2 持久性
        1.2.3 生物富集性
        1.2.4 远距离迁移能力
        1.2.5 高毒性
    1.3 短链氯化石蜡的环境分布
        1.3.1 大气
        1.3.2 水体
        1.3.3 沉积物
        1.3.4 生物
        1.3.5 食品
        1.3.6 母乳和血液
    1.4 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现状及面临挑战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1 采样点背景介绍
    2.2 样品采集
    2.3 试剂、标样和仪器
    2.4 样品提取及前处理
    2.5 仪器分析
        2.5.1 仪器条件
        2.5.2 分次进样和保留时间窗口划分
    2.6 定量分析
    2.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短链氯化石蜡在山东半岛海岸土壤与沉积物中的分布
        3.1.1 土壤、潮间带和海洋表层沉积物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浓度
        3.1.2 各采样点短链氯化石蜡的空间分布
        3.1.3 土壤、潮间带和海洋表层沉积物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同族体丰度
    3.2 短链氯化石蜡在山东半岛邻海的分布
        3.2.1 海水样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浓度和空间分布
        3.2.2 海水样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同族体丰度
    3.3 短链氯化石蜡在山东半岛沿岸的垂直分布
        3.3.1 短链氯化石蜡在泥芯中含量的垂直分布
        3.3.2 短链氯化石蜡同族体在泥芯中的垂直分布
        3.3.3 泥芯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氯化度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不足之处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近年来烟台市围填海动态变化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围填海概况
        1.2.2 国内围填海概况
        1.2.3 围填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区位条件
    2.2 自然环境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特征
        2.2.4 海域环境质量
    2.3 海洋资源
        2.3.1 港口航运资源
        2.3.2 旅游资源
        2.3.3 渔业资源
        2.3.4 矿产资源
        2.3.5 海洋能资源
    2.4 沿海社会经济状况
    2.5 数据与方法
        2.5.1 数据来源
        2.5.2 数据处理
        2.5.3 遥感影像解译
        2.5.4 围填海信息的提取
第3章 烟台市围填海动态变化分析
    3.1 概况
    3.2 围填海时间动态变化分析
        3.2.1 平缓增长阶段
        3.2.2 快速增长阶段
        3.2.3 逐步下降阶段
    3.3 围填海空间动态变化分析
        3.3.1 围填海面积极大增加区
        3.3.2 围填海面积平稳增加区
        3.3.3 围填海面积缓慢增加区
    3.4 小结
第4章 烟台市围填海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4.1 对海岸线的影响
        4.1.1 莱州市大陆海岸线的变化
        4.1.2 龙口市大陆海岸线的变化
        4.1.3 蓬莱市大陆海岸线的变化
        4.1.4 开发区大陆海岸线的变化
    4.2 对海湾空间的占用
    4.3 对近岸水环境的影响
        4.3.1 对泥沙冲於环境影响—以烟台港蓬莱东港区防波堤工程为例
        4.3.2 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
第5章 烟台市围填海的驱动力分析
    5.1 自然驱动力分析
    5.2 经济驱动力分析
    5.3 社会驱动力分析
        5.3.1 土地资源的巨大收益
        5.3.2 海域价值意识的淡薄
        5.3.3 政府的政策导向
第6章 烟台市围填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严格遵守海洋功能区划
    6.2 优化海域资源的的配置
    6.3 严把围填海申请审批关
    6.4 强化对围填海的监管
    6.5 实施围填海项目的后监测评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小型底栖动物相关研究进展
    1 小型底栖动物
        1.1 国际研究现状
        1.1.1 早期研究阶段
        1.1.2 全球研究阶段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红树林生态系统
        1.3.1 生产有机物功能
        1.3.2 抗风消浪功能
        1.3.3 造路护堤功能
        1.3.4 维护生物、生态多样性功能
        1.3.5 净化污染物功能
        1.3.6 生态旅游价值
        1.4 东寨港红树林及其邻近海域生态与环境状况
        1.4.1 东寨港及其邻近海域环境条件
        1.4.2 东寨港及其邻近海域生物资源
        1.5 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意义
        1.5.1 遗传性方面
        1.5.2 生态方面
        1.6 研究目的、意义、课题来源
第二章 沉积物中主要环境因子的研究
    1 研究区域、材料和方法
        1.1 采样时间、地点
        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1.3 环境因子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水平分布
        2.2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垂直分布
        2.3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季节变化
        2.4 有机质分布、季节变化讨论
        2.5 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水平分布
        2.6 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
        2.7 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季节变化
        2.8 叶绿素a分布、季节变化讨论
        2.9 沉积物中脱镁叶绿酸的含量、分布特征
        2.10 叶绿素a含量与脱镁叶绿酸含量的关系
        2.11 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型底栖动物的分离及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分选和计数
        1.2 生物量和生产量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
        2.2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与空间分布
        2.2.1 小型底栖动物各类群数量的水平分布
        2.2.2 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
        2.2.3 小型底栖动物各类群数量的垂直分布
        2.3 东寨港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及生产量
    3 讨论
        3.1 小型底栖动物水平分布特征
        3.2 小型底栖动物垂直分布特征
        3.3 不同季节小型底栖动物差异性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1 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海区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比较
        2.2 小型底栖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3 小型底栖动物与有机质
        2.4 小型底栖动物与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
        2.5 小型底栖动物与含水率
        2.6 小型底栖动物与其他环境因子
        2.7 小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多元分析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南麂列岛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概况
    1.2 海洋大型底栖动物的评价研究
        1.2.1 多样性指数法
        1.2.2 生物指数法
        1.2.3 多变量方法
    1.3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范围与时间
    2.2 调查内容
    2.3 调查方式
    2.4 数据分析
    2.5 生物评价方法
第三章 环境因子
    3.1 水深
    3.2 温度分布
    3.3 盐度分布
    3.4 氮
    3.5 硅酸盐
    3.6 高锰酸盐指数
    3.7 石油类
    3.8 沉积物粒度
第四章 大型底栖动物
    4.1 物种组成状况
    4.2 生物量和栖息密度
    4.3 群落结构多变量分析
        4.3.1 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3.2 与历史资料的比较
第五章 生物评价
    5.1 评价结果
    5.2 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4 与历史资料的比较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山东蓬莱沿海岩相潮间带贝类的垂直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 海洋科学, 2020(07)
  • [2]基于BioSonics MX回声探测仪的海藻场藻类资源评估研究[D]. 贾慧明.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渤海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及浮游植物休眠体分布与分子多样性研究[D]. 钟文聪. 暨南大学, 2019(02)
  • [4]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D]. 王伟. 厦门大学, 2019(08)
  • [5]典型潮间带贝类温度生理适应及其分子机制[D]. 韩国栋. 厦门大学, 2018(12)
  • [6]基于蓬莱19-3溢油事故和莱州现场模拟实验探究溢油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周政权.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8(10)
  • [7]山东半岛沿岸短链氯化石蜡的分布、组成、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D]. 崔阳. 山东大学, 2018(01)
  • [8]近年来烟台市围填海动态变化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D]. 时春晓. 鲁东大学, 2017(11)
  • [9]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 袁超. 海南大学, 2017(06)
  • [10]南麂列岛浅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物评价[D]. 陈万东. 浙江海洋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山东蓬莱沿岸岩相潮间带贝类垂直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