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事情永远放在心上

人民的事情永远放在心上

一、百姓的事时刻挂在心头(论文文献综述)

张戬炜,曾钰[1](2021)在《常州城忠诚的守护神》文中指出大自然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中国古人认为是神仙所为。因此,生活中很多人相信,神可以保佑人。城市是不是有守护神?一般认为就是城隍,所以,古代中国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无名无姓,全国通用,没有特别之处。然而,据《中国民间诸神》一书考证,中国有两个城市,且只有这两个城市,有自己独特的保护神,这就是"常州武烈帝"与"扬州五司徒"。

谭朝霞[2](2020)在《脚踩大地 心怀浪漫 仰望星空——农民工诗人杨成军诗歌解读》文中指出一、身份:为农民工抒写的诗人在2012年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节目舞台上,48岁的农民工杨成军朗诵了一首自创的表现农民工生活的诗歌《哥们别想家》,备受瞩目,他也成为了以诗歌晋级的第一人。"相信梦想、相信奇迹"的节目核心价值在这个普通农民工身上得以彰显。此后,杨成军以"农民工诗人"的身份陆续出现在各级媒体的重要报道和节目中。《新闻直播间》《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朝闻天下》等四个栏目对其进行跟踪报道,一时间杨成军成为了百姓眼中家喻户晓的名人。

张健[3](2020)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内忧外患和一无所有中,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应用于实际,在坎坷征程中摸索,依靠着人民,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成长,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趋势,为无产阶级政党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引领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取得革命的胜利和改革的成效,最重要的就是党坚持走群众路线,最关键的是坚守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强大优点——密切联系群众。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一脉相承的深厚理论基础以及治国理政实践中,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宗旨,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内在丰富、外延广阔,涉及到社会、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指导尤为重要。从成立之初的懵懂学习走到现在拥有自己的强大理论支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顺着各阶段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逻辑脉络中逐渐总结、提炼、深化出来的,更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秉持的工作宗旨和使命,是社会治理工作的初心和归宿,回答了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在经历了长久的和人民大众在一起的日子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白老百姓生活的不易,深深地把人民挂记在心中,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国家制度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出来的,也是长久以来从不放弃不断努力的结果,正是因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且党和国家的根本价值导向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依靠人民的力量、党和国家的最终目标是人民摆脱现实困境,实现物质和精神的解放,获得幸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出一种深刻地洞察社会后得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对党在不同时期领导治理工作的优秀经验的总结,更是在新时代社会大背景下对人民的深深关切之情。

毛毅,曾祎玲[4](2019)在《摒弃“三无”作风 争做“有为”干部》文中研究说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一段话,赢得无数人的由衷点赞。长期以来,习总书记一直倡导“无我”的干事创业境界,号召党员干部以焦裕禄为镜,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以廖俊波为镜,学习他尽心尽责、苦干实?

温斌,郝雪[5](2019)在《军民同心共筑致富路——联勤保障部队驻陕某部政委高海科帮扶驻地脱贫攻坚纪实》文中研究表明联勤保障部队驻陕某部政委高海科,作为军委后勤保障部和郑州联勤保障中心两级定点扶贫任务抓建主责人,带领官兵们在做好日常训练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前提下,把驻地老区山村百姓的脱贫工作时刻挂在心头。从攀穷亲、结困友到贴心人、好帮手,三载扶贫洒汗水。用真爱架起连心桥,用真诚铺就致富路。从扶项目、富口袋到扶志气、富脑袋,一心为民谋福音。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区山村,把子弟兵的深情融进那片片莲塘、座座柿林,军民同心共筑致富路。

李光明[6](2019)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逐步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追溯根源,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现实依据;马列主义人民观的逻辑延伸与创新发展、历届中共领导人人民观的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弘扬和西方哲学的人学理论的批判与借鉴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思想源流;习近平同志的人生阅历和意志品质又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供了坚实支撑。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内涵丰富、特征显着,体现在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一系列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之中,主要包含人民地位观、根本宗旨观、民生福祉观、奋斗目标观与人民评价观五个方面,并且,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行了高度概括。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同志坚定树立“天地之大,黎元为本”的思想,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的实践中毫不动摇坚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方针,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而奋斗终生,以期达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篇章,奠定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坚实基石,同时,打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共识。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我们必须从经济格局、政治格局、文化格局、社会格局与生态格局出发,积极探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全面准确贯彻到治国理政活动中的具体路径,即经济新理念、政治新民主、文化新繁荣、社会新民生、生态新呼吁。总而言之,人民是历史的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靠力量。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显着特征,是新时代党的政策、方针、战略的重要基石,是实现我国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不断提升的关键。因此,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郑怀兴[7](2018)在《新编高甲戏历史剧《浮海孤臣》》文中认为人物表:蒋洲市舶司提举,使者。王直号五峰,海上武装走私集团首领。胡宗宪浙江总督。王本固浙江巡按使。周斯顺浙江巡抚。李巧云蒋洲的妻子。毛海峰王直的养子。杨阿海蒋洲的随从。茅老根蒋洲的随从。阎王、判官、幕僚甲、众小鬼、众倭寇、众军士(衙役)、众侍女。序幕【幕启:内传出小贩的喊声:卖糖啦!卖糖啦!【人来人往,一派安宁的景象。【幕后唱:宁波港兴于唐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2018)在《一枝一叶总关情》文中研究指明内容提要本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题展开,分三个段落。第一:什么是为民?主要内容以总书记所引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曾在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气池的故事,阐释总书记以?

冯正强[9](2018)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文中认为围绕“何谓友善”这一根本问题,本项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深入细致探讨,以逐步廓清“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思想内涵和丰富践行路径,进一步拓宽人们理解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视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入脑入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反思,主要从概念反思、理论溯源、传统底蕴及其当代彰显等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项研究不仅从日常层面、美德层面、至善层面、制度层面等维度对友善概念进行了反思,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系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友善价值观与其他核心价值观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本项研究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友善价值观蕴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友善价值观的“核心”之路做好了铺垫。再次,本项研究还从中西方传统哲学、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对友善价值观的中西传统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本项研究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重点论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问题,我们认为,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密切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维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对这一关键问题的探讨,力图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构建起一条立体路径,密织起一道友善之网。特别是在经济层面、生态层面,本文主要从经济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维度出发,探讨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在人们的经济生活、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元抓手,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培育践行友善价值观也应成为一种伦理自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唯有依靠良知与理性,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友善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灯塔,引领我们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周春兰[10](2018)在《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明诗研究》文中指出终明一朝,北方蒙古一直活跃于东起辽东,西迄甘肃的九边一线以北地区,与明朝有着错综复杂的密切关系,无论在政治、军事上,还是在经济、文化上,双边有着密切的接触与交流。明代文人对此创作了大量反映蒙汉交融的诗歌。因此,论文以反映蒙汉交融的明诗为研究对象,在从正史、杂史、传状、碑志、年谱、序跋、诗话笔记和诗文集等诸多文献典籍中搜辑反映蒙汉交融的明诗及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记述战争、书写边地、歌颂和平、交游唱和等多层面对反映蒙汉交融的诗歌展开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阐述其存在方式、独特形态及其价值,再现明代蒙汉文学交融的历史面貌,揭示明代蒙汉文学交融的某些规律性问题。第一章对反映明朝与北方蒙古冲突战争的明诗进行深入挖掘其思想文化内涵,再现明朝和北方蒙古之间的冲突与碰撞,促使人们对民族战争展开深刻而冷峻的理性反思。战争是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明诗创作一个非常显明的主题内容,诗人对“永乐北征”“土木之变”“庚戌之变”等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着较为全面的描写与理性的思考。第二章在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阐述明代诗歌中边地风景、边防情况和边地将士、汉族民众、蒙古民众生活主题及其价值和意义。李梦阳、谢榛、方逢时和徐渭等诸多诗人将九边重镇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地域文化内容形诸诗篇,全方位地展现了边地的自然和生活全景,进而使得边地自然、人文景观及边地民众的生活成为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明代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第三章对和平主题范畴下的诗作展开较为系统的分析。明诗对“俺答封贡”进行了多层次的描述与评价,既有对其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又有对其持赞同和歌颂态度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折射出明代诗人在对“俺答封贡”接受过程中呈现的民族文化心理、时代氛围、政治见解和现实需求等,揭示了蒙汉文化互相影响的复杂关系。方逢时和徐渭描写了大量的体现边疆和平景象诗作,反映蒙汉和平的主题,具有较高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价值。第四章对元明易代之际和明中期蒙汉诗人的交游唱和展开研究。元明易代之际,蒙汉诗人交游唱和清晰地展现了易代之际蒙汉文学交融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战争冲突和政权更替对他们诗歌创作的影响,为了解元明易代之际诗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明中期蒙汉诗人交游唱和以蒙古族诗人苏佑家族尤为突出,苏佑及其子孙与同时代的如谢榛、李开先、王慎中、王世贞等大部分汉族文人都有交游唱和,其间留下来的诗作是非常宝贵的蒙汉文学交融文献资料。绪论部分对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明诗概貌及其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余论部分对本论文作了简要的总结,指出相同题旨下需要作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总而言之,明代文人创作的反映蒙汉交融的诗歌丰富了明代诗歌创作,再现了蒙汉文化文学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历史面貌,是研究蒙汉文化文学交融发展史的珍贵材料。它们也是明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明代诗歌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二、百姓的事时刻挂在心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姓的事时刻挂在心头(论文提纲范文)

(2)脚踩大地 心怀浪漫 仰望星空——农民工诗人杨成军诗歌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身份:为农民工抒写的诗人
二、作品:杨成军的诗意生活
    (一)脚踩大地、质朴感人
    (二)心存浪漫、唯爱永存
    (三)仰望星空、逐梦诗歌
三、立场:重塑农民的工文化身份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透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2.1.2 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2.1.3 传承创新共产党以人为本
    2.2 实践基础
        2.2.1 党的群众路线
        2.2.2 国家的政策执行
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主要特征
        3.1.1 实事求是
        3.1.2 系统完整
        3.1.3 创新发展
    3.2 具体内容
        3.2.1 理论层面——重视民生、振兴民德、顺应民心
        3.2.2 现实层面——“五位一体”,应用现实
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意义
    4.1 理论意义
        4.1.1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4.1.2 坚持人民是国家治国理政方针核心
        4.1.3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人民
    4.2 实践意义
        4.2.1 坚持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4.2.2 坚持推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积极性
        4.2.3 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基本概念
        1.3.1 “人民”的概念
        1.3.2 “以人民为中心”的概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6 主要创新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现实依据
        2.1.1 世界情怀:对人类发展难题的积极探索
        2.1.2 中国实际:开创性的成就与新的时代任务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思想源流
        2.2.1 源头活水:马列主义的人民观
        2.2.2 一脉相承:历届中共领导人的人民观
        2.2.3 基因骨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2.2.4 批判借鉴:西方哲学的人学理论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个人条件
        2.3.1 家庭熏陶:优良的家庭教育
        2.3.2 榜样作用:新中国优秀的共产党人
        2.3.3 人生阅历:七年知青到治国理政
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人民地位观:人民是历史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
        3.1.1 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1.2 人民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依靠者
        3.1.3 人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2 根本宗旨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2.1 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3.2.2 爱民、敬民和为民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真情书写
        3.2.3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是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
    3.3 民生福祉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3.3.1 连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3.3.2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
        3.3.3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4 奋斗目标观: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
        3.4.1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国梦
        3.4.2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3.4.3 实现世界和平发展与美好生活的中国梦·世界梦
    3.5 人民评价观: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
        3.5.1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3.5.2 虚心做人民的学生
        3.5.3 解决好党员干部掌权用权问题
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谱写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篇章
        4.1.1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4.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4.2 奠定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基石
        4.2.1 治国理政全部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4.2.2 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选择
    4.3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共识
        4.3.1 推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引领
        4.3.2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5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践行路径
    5.1 经济新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5.2 政治新民主: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
    5.3 文化新繁荣:满足人民文化新期待
    5.4 社会新民生: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5.5 生态新境界: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7)新编高甲戏历史剧《浮海孤臣》(论文提纲范文)

序 幕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第六场
第七场
第八场

(8)一枝一叶总关情(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整体阐述
第一段落
第二段落
第三段落
经典诵读环节

(9)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概念审视
    2.1 “友善”概念分析
        2.1.1 友善的日常层面语义
        2.1.2 作为美德范畴的友善概念反思
        2.1.3 作为客观存在之善的友善概念反思
        2.1.4 作为制度层面的友善概念简析
        2.1.5 友善的近义词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
        2.2.1 富强与文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厚实地基
        2.2.2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2.2.3 平等与公正: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基本准则
        2.2.4 自由与和谐: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向往
        2.2.5 爱国、敬业与诚信: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表现
第3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溯源
    3.1 马克思恩格斯论友善价值观
        3.1.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博爱价值观的批判
        3.1.2 马克思恩格斯对友善价值观的直接阐述
        3.1.3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3.1.4 团结合作:通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3.1.5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归宿
    3.2 列宁论友善价值观
        3.2.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3.2.2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3.2.3 列宁友善思想的其他表达
    3.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者的友善价值观
        3.3.1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3.3.2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3.3.3 江泽民、胡锦涛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第4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继承借鉴
    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价值观继承
        4.1.1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仁爱本质
        4.1.2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良心本体
        4.1.3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涵养途径
    4.2 西方思想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批判借鉴
        4.2.1 善的追求:西方传统友善观的德性本质
        4.2.2 爱与友爱:西方传统友善观的直接表达
        4.2.3 “无家可归”:现代性视域下的非友善症候
        4.2.4 路在何方:通达友善之途的哲学解释学维度
第5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
    5.1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困境
        5.1.1 看待友善价值观的辩证视野
        5.1.2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一: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5.1.3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5.2.1 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
        5.2.2 党性修养论述中的友善蕴涵
        5.2.3 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友善情怀
        5.2.4 生态建设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5.2.5 合作共赢外交战略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5.3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5.3.1 筑牢友善价值观的制度“堤坝”
        5.3.2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增强敬畏感
        5.3.3 全面依法治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6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
    6.1 政治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2 经济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3 社会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4 文化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5 生态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结语:让友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明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明诗创作概貌
    第二节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明诗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价值
第一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战争诗作
    第一节 记录“永乐北征”
        一、记录北征行军路线
        二、记述出征过程中重要的事件
        三、书写征行之苦
    第二节 叙写“土木之变”
        一、时人对“土木之变”事件的记录
        二、时人在“土木之变”后的态度与情感的叙写
        三、后人对“土木之变”的感怀
    第三节 书写“庚戌之变”
        一、“庚戌之变”事件的书写
        二、“庚戌之变”具体场景的再现
        三、对“庚戌之变”造成影响的书写
第二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边地诗作
    第一节 描写边塞风景
        一、李梦阳的边塞风景特点:荒冷、苦寒
        二、谢榛的边塞风景特点:阴郁、沉闷
        三、方逢时和徐渭的边塞风景特点:雄险、壮丽
    第二节 反映边防情况
        一、弘治、正德时期紧张的边防形势——以李梦阳诗为代表
        二、嘉靖时期令人忧虑的边防形势——以谢榛诗为代表
        三、万历初期显示新气象的边防情况——以徐渭诗为代表
    第三节 记述边防将士生活
        一、戍守备战
        二、边地屯田
        三、修墙筑城
        四、营门塞猎
        五、边防将士的生存状况
    第四节 展现边塞汉族民众生活
        一、边地汉族民众的日常生活
        二、边民遭受兵燹的景况
        三、蒙汉边民生活的趋同现象
    第五节 呈现塞外蒙古民众生活
        一、狩猎生活
        二、游牧生活
        三、饮食生活
        四、娱乐方式
第三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和平诗作
    第一节 时人对“封贡互市”的赞颂
    第二节 时人对“封贡互市”的怀疑
    第三节 方逢时的和平颂歌
        一、“封贡”前景象的书写
        二、“封贡”后景象的描绘
        三、和平的颂歌
    第四节 徐渭笔下的和平景象
        一、描绘蒙汉和睦景象
        二、歌咏蒙古人物
        三、描写三娘子形象
第四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交游唱和诗作
    第一节 易代之际蒙汉诗人的交游唱和
        一、明朝与北方蒙古帝王之间的交流
        二、蒙古族诗人与汉族文人之间的交游唱和
        三、汉族诗人与蒙古族文人之间的交游唱和
    第二节 蒙古族诗人苏佑家族与汉族文人的交游唱和
        一、苏佑家族介绍及诗文创作情况
        二、交游唱和情况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发表的学术成果

四、百姓的事时刻挂在心头(论文参考文献)

  • [1]常州城忠诚的守护神[J]. 张戬炜,曾钰. 翠苑·艺, 2021(03)
  • [2]脚踩大地 心怀浪漫 仰望星空——农民工诗人杨成军诗歌解读[J]. 谭朝霞. 长江文艺评论, 2020(05)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D]. 张健.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摒弃“三无”作风 争做“有为”干部[N]. 毛毅,曾祎玲. 衢州日报, 2019
  • [5]军民同心共筑致富路——联勤保障部队驻陕某部政委高海科帮扶驻地脱贫攻坚纪实[J]. 温斌,郝雪. 陕西画报, 2019(02)
  • [6]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李光明. 重庆理工大学, 2019(08)
  • [7]新编高甲戏历史剧《浮海孤臣》[J]. 郑怀兴. 福建艺术, 2018(11)
  • [8]一枝一叶总关情[N].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光明日报, 2018
  • [9]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D]. 冯正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10]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明诗研究[D]. 周春兰. 内蒙古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人民的事情永远放在心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