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成功绿色农药

我国研制成功绿色农药

一、我国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论文文献综述)

吴剑,宋宝安[1](2020)在《绿色农药创新及靶标研究现状与思考》文中提出绿色农药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近年来,我国涌现了50余种新颖的绿色农药和一批新先导及候选品种,发现了包括HrBP1、DLST等在内的一批潜在靶标,发展了靶标导向的农药创新思路,创制出毒氟磷、氰烯菌酯和环吡氟草酮等绿色农药品种,在绿色农药筛选模型、农药分子合理设计、免疫诱抗剂研发和应用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新农药创制能力的国家。但在原创性分子结构、原创性靶标及重磅绿色农药品种等方面,我国仍受制于一些国际知名农药公司。近些年国际上新上市的农药中,不乏有新机制和新靶标产品,也有一批潜在新靶标被陆续报道,特别是新生物技术引领、生物信息技术应用及多学科推进已逐步融合到绿色农药创新中,已成为新一轮农药科技创新浪潮的鲜明特征。因此,亟需基于作物病虫草害的关键靶酶、致病蛋白和调控蛋白等的发现,布局绿色农药原创性靶标和分子创新研究,构建基于天然产物结构及潜在靶标的农药分子合理设计、仿生合成和分子靶标挖掘、发现与验证等技术于一体的绿色农药创新技术体系,来引领农药基础前沿研究、提升农药原始创新能力。

崔焕奇[2](2020)在《喹唑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含氮杂环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优异的生物活性受到广泛关注,在化学合成、医药、农药、新型材料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喹唑啉类衍生物作为含氮稠杂环化合物中的重要分支,在医药抗癌杀菌领域以及农药杀菌杀螨剂方面也展现出优异的药理性质和极高的生物活性,并且随着喹螨醚、苯氧喹啉、喹啉酰胺、嗪草酮等一系列高效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的成功商品化,具有喹唑啉杂环结构的化合物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新型农药的创制中,成为最热门的杂环结构之一。本文使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电子等排原理等手段,以喹唑啉酮为先导,合成了16个喹唑啉类衍生物;并通过工艺探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试,对所合成的喹唑啉类衍生物进行了杀虫杀螨以及杀菌等生物活性测试,化合物Ⅱ3c、Ⅱ4a、Ⅱ5a、Ⅱ5b、Ⅱ6d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对螨卵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其中化合物Ⅱ3c在浓度为50 mg/L时抑制率仍为100%,其余四个化合物Ⅱ4a、Ⅱ5a、Ⅱ5b、Ⅱ6d也均在90%以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对朱砂叶螨螨卵的抑制活性。并且该类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Ⅱ4a、Ⅱ6b、Ⅱ7b对于所测四种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90%。

王洪玲[3](2020)在《氮杂卡宾催化芳香酯类化合物活化与单电子氧化反应及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作为服务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其品类结构与农业发展阶段和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农药新品种的开发与使用会给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药使用量带来巨大变化,现今亟待新农药问世,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供最根本的技术支撑。我们可以看到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简写为NHC)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可作为金属配体与金属形成络合物参与均相催化反应;也可合成磷光化合物应用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写为OLED)中,以及在诸如光化学水分解,化学传感器,染料敏感太阳能电池及氧传感器中;还可作为良好的抗癌药物,应用到医疗医药中造福人类;同时可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参与到不对称催化中,制备光学纯的化合物。氮杂环卡宾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论文将利用氮杂环卡宾催化不对成合成,制备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光学纯农药前体,同时利用氮杂环卡宾催化合成独特功能性分子骨架,探索更新的反应活化模式,为新型、潜在的农药分子合成提供技术策略。在探索新型的氮杂环卡宾催化活化方式的同时,将合成的目标产物运用到农药的活性测试中,以期望获得新型的手性农药。通过氮杂环卡宾催化活化模式,高效、简洁、绿色的构建六元环内酯化合物与手性β-官能团化的产物,定向高效的制备目标产物,为探索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手性新型农药分子服务。第一部分的工作围绕着氮杂环卡宾催化下发生[4+2]反应展开,o-QDM是一种活性很高的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应用十分广泛,是构建六元环的重要反应,然而有机小分子催化形成o-QDM中间体鲜有报道。如何将氮杂环卡宾催化应用到惰性的sp3碳上,通过活化醛形成o-QDM中间体,是氮杂环卡宾催化一直的研究重点也是难点且经过长期的努力仍未取得成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在芳香环上引入负电性的杂原子,甲基上的sp3碳可在氧化条件下进行官能团化,形成o-QDM中间体,但底物合成难度大且只局限于吲哚类的反应底物。因此我们选择用2-硅甲基苯甲酸酯作为模型底物,用氮杂环卡宾催化,在不加入外源性氧化剂的情况下形成o-QDM中间体,然后以三氟苯乙酮、酮酸酯和靛红衍生物作为亲二烯体与o-QDM中间体发生[4+2]环加成反应。该反应不仅对底物的普适性很好,且各种不同位置的不同类型的取代基都可以兼容,但其对映选择性却始终不能解决。第二部分的工作围绕着氮杂环卡宾催化下发生单电子转移(Single-Electron Transfer,简写为SET)反应展开,自由基反应或许能提供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有效合成方案,氮杂环卡宾催化形成自由基的反应,让氮杂环卡宾催化不在局限于电子对的反应,其单电子转移的过程为有机合成领域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合成途径。这一领域当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反应机理不甚明朗,反应路线亦有所局限。本章节的内容主要是探索新型的手性单电子氧化剂,利用手性的单电子氧化剂对目标产物实现一个对映选择性的控制。从对手性的氧化剂的筛选和反应的条件优化中,可以看出我们设计的手性氧化剂可以实现对目标产物的对映选择性控制,对底物普适性的研究也可以证实我们设计的手性氧化剂对各种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的取代烯醛都可以兼容,并有良好的收率和优异的对映选择性。但该课题一个备受争议的点在于我们引入的是计量的手性源,实现手性氧化剂的催化循环会是后期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三部分的工作围绕着氮杂环卡宾催化形成各种功能性小分子的生物活性测试展开,在前期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活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致力于以氮杂环卡宾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来催化活化合成具有一定生理活性,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绿色农药化合物。在合成大量分子后,我们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浊度法测试化合物对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效果。根据几轮的生物活性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化合物的溶解性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很大,同时不同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也大不一样。在后期的研究中,我们将选出目前效果最好的手性药物,进行药物的结构修饰,通过引入活性的官能团来考察对映选择性的生物活性的影响。

王双双[4](2019)在《多取代内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活性天然产物的先导优化是新农药创制的有效途径及热点领域。内酰胺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及陆生生物中的天然产物片段,经报道内酰胺类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螨、除草、抗病毒、抗肿瘤、抗溃疡等。为探索新型绿色杂环农药,本文基于活性内酰胺结构设计并合成了两类新型多取代内酰胺衍生物,探究目标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并系统考察其潜在的体外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内酰胺类杀菌剂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天然源抗生素硫内酯霉素的环状酮-烯醇结构为先导骨架,采用生物电子等排、活性亚结构拼接、药效团杂化等策略,选用简便易得的氨基酸为起始合成子,经酯化、酰化、分子内环化等反应构建54个新型多取代内酰胺衍生物,其中氨基酸导向的内酰胺衍生物40个、含胡椒环的内酰胺衍生物14个,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和ESI-MS等手段确证结构。2.运用平皿法,测试上述两类目标化合物及代表性中间体对12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以商品化杀菌剂恶霉灵为阳性对照。(1)对于氨基酸导向的内酰胺衍生物,系统的活性筛选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明显优于中间体M-1-5的抑菌活性,尤其是对茶树拟茎点病菌(Phomopsis adianticola)抑制作用突出。其中,与阳性对照恶霉灵(IC50=126.89μg/mL)相比,目标化合物I-12(IC50=47.51μg/mL)、I-20(IC50=34.86μg/mL)、I-22(IC50=28.15μg/mL)、I-25(IC50=33.04μg/mL)和I-35(IC50=47.20μg/mL)对茶树拟茎点病菌显示出明显的抑制活性。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当内酰胺环1位为异丙基苯基、3位为吸电子基取代苯基、4位为2,2-二甲基丁酰基及1,5位与饱和六元烷基环相连时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较好。(2)对于含胡椒环的内酰胺衍生物,构建了含醚及酯两类结构的目标化合物,其中化合物II-5(醚类)和II-12(酯类)对供试菌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特别是对辣椒疫霉病菌的IC50值分别为7.22μg/mL、3.57μg/mL,均明显优于恶霉灵。进一步的构效关系分析,醚类结构化合物的活性明显优于酯类,含六元环化合物的活性比五元环好,内酰胺环3位为吸电子取代苯基时活性较好。

宋现迪[5](2018)在《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农药在防治虫、病、鼠、害、草以及保证农林作物优质、高产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组成部分。农药在保证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粮食高产及提高农民收益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消费者不再一味的追求便宜食品,收入的提高激发了他们追求和购买健康、有机的绿色食品的欲望,消费者对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绿色消费逐渐成为当下的一种消费趋势,激发了农民投入绿色种植的积极性,为互联网农药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农药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得益于国内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环保政策的发布等因素,绿色、环保的绿色农药契合国家政策需要及产业发展需求,在绿色消费需求激增、发展生态农业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绿色农药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基于管理学和营销学理论,运用PEST和SWOT分析法,通过对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业务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分析,得出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针对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营销问题,借鉴国外公司绿色农药营销成功经验,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经营理念,以消费者绿色消费作为中心和起点,为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业务的销售制定了相匹配的绿色农药营销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以实现公司绿色农药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公司确立了绿色农药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并提出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其次,经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山东兴禾作物公司选择了差异化营销战略,一方面,公司根据客户地理位置和需求特点、农户规模和风险承受能力两方面重新进行市场细分,找准适合绿色农药业务发展的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四大目标市场;另一方面,再次对四大目标市场进行划分选择,明确具体市场定位,将其分为拥有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农民合作社和普通农户三大客户群体。另外,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结合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开展绿色农药业务的营销。公司制定了丰富和创新产品种类、更高服务质量以及加强品牌建设的产品策略;制定了维护传统渠道、强化零售渠道、大力建设线上渠道的渠道策略;制定了兼顾成本、客户需求、给予折扣的价格策略;制定了包括人员促销、广告促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手段的促销策略。最后,山东兴禾作物公司为保障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从组织、人员、财务及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本研究不仅对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的市场营销有所帮助,而且对同类企业绿色农药营销策略而言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罗凯[6](2017)在《含氮杂环或砜基结构膦氧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新方法与杀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的理念深入人心,高毒有机磷农药逐渐被一些具有超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颖的杂环结构、砜类结构农药新品种所替代,开发低毒无害的绿色化学农药成为未来农药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有机磷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砜类化合物的特点,合成出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这些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对新农药的研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本文基于有机磷化合物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应用,结合组合化学和绿色化学的理念,调研大量文献,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实验操作为手段、数据分析为媒介、产物表征为佐证、机理研究为核心,用严谨的实验,详实的数据,多样的方法开发一系列全新的功能化的含磷有机物并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详细内容总结如下:1、可见光催化合成含噻唑结构的膦氧衍生物可见光催化由于其可持续性和绿色化学的内在特性,受到化学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并成功应用于涉及单电子转移途径的有机合成中。本文以小分子有机染料作为光催化剂,通过可见光催化实现二芳基膦氧化合物与噻唑类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制备了一系列含有噻唑结构的膦氧衍生物。该反应不需要金属催化剂、氧化剂以及添加剂,是首例报道的光催化C(sp2)-P交叉偶联反应,也是析氢反应。实验过程中,对溶剂、光敏剂、气体氛围等进行了考察,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测试底物范围的适用性,包括各种不同取代的膦氧化合物、各种不同取代的噻唑类化合物。分离提纯产物,通过1H-NMR,13C-NMR,31P-NMR,HR-MS,IR,m.p.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其中13个化合物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进行氘代实验,氢气检测实验,自由基捕获实验来探索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而总结反应规律。2、自氧化交叉偶联合成含杂环结构的膦氧衍生物氧气因其廉价、高效、稳定、绿色、可持续性等优点,使其在氧化偶联中作为氧化剂的研究受到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除了活泼化合物的自氧化偶联反应以外,普通化合物的自氧化偶联尤其是自氧化交叉偶联的例子屈指可数。本文通过自氧化条件实现了二芳基膦氧化合物与噻唑类、喹喔啉类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制备了一系列的含有噻唑结构、喹喔啉结构的膦氧衍生物。该反应是首例报道的自氧化C(sp2)-P交叉偶联反应,这个反应副产物只有水,符合绿色化学的绿色环保、原子经济性理念。实验过程中,对溶剂、温度、催化剂等进行了考察,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测试底物范围的适用性,包括各种不同取代的膦氧化合物、各种不同取代的噻唑类、喹喔啉类化合物。分离提纯产物,通过1H-NMR,13C-NMR,31P-NMR,HR-MS,IR,m.p.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其中14个化合物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进行氘代实验,过氧自由基验证实验,自由基捕获实验,效率对比实验来探索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总结反应的规律。3、酸促进合成含氮杂丙烯啶结构的膦氧衍生物2H-氮杂丙烯啶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的含氮三元环状化合物,因其独特的三元环结构,在有机合成中作为一类非常活泼的反应试剂用来合成酰胺、三元氮杂环、四元氮杂环、五元氮杂环、六元氮杂环、七元氮杂环还有三元氮杂并环化合物。本文以醋酸作为促进剂,以叠氮化钠为氮源,发生串联的消除重排环化反应构建了一系列含氮杂丙烯啶结构的膦氧衍生物。该类化合物是首次报道的同时含有氮杂丙烯啶结构和有机磷结构的双功能化的烯烃化合物。实验过程中,对溶剂、温度、酸等进行了考察,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测试各种不同取代的膦氧联烯底物范围的适用性。分离提纯产物,通过1H-NMR,13C-NMR,31P-NMR,HR-MS对化合物进行表征,所有化合物均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总结反应的规律。4、酸促进合成含砚基结构的膦氧衍生物烯砜类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在天然产物、农药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引起科学家们对其合成方法的不断开发创新,随着当今社会绿色化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合成烯砜的绿色方法不断被报道。本文以乙酸作为促进剂,以亚磺酸盐为砜源,实现了膦氧联烯的砜化,构建了一系列含砜基结构的膦氧衍生物,该类化合物是首次报道的同时含有砜基结构和有机磷结构的双功能化的1,3-丁二烯、联烯化合物。实验过程中,对溶剂、温度、酸等进行了考察,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测试底物范围的适用性,包括各种不同取代的膦氧联烯、各种不同取代的亚磺酸盐。分离提纯产物,通过1H-NMR,13C-NMR,31P-NMR,HR-MS,IR,m.p.,X-ray对化合物进行表征,31个化合物均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进行控制性实验来探索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对机理进行验证,总结反应的规律。5、杀菌活性测定本文合成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用于杀菌活性测试,因此我们对所合成的有机磷化合物进行离体杀菌活性测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 91种化合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苹果斑点病菌的抑制率;还选取其中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苹果斑点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进行了毒力测定;基于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91种化合物中绝大部分化合物对供试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活性。选取的部分化合物做毒力测定,化合物A2、A3和A7对苹果斑点病菌的EC50分别为25.2 μg/mL、22.3 μg/mL、24.1μg/mL;化合物A2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为10.8 μg/mL;化合物A1、A3、A11、A16、A20、A21 和 B8对草莓灰霉病菌的 EC50分别为 93.8 μg/mL、143.2 μg/mL、167.2 μg/mL、64.4 μg/mL、95.0 μg/mL、90.3 μg/mL、83.8 μg/mL。化合物的 EC50均大于对照药剂,即活性较对照药剂差,但同样表现出较好的活性。综上所述,本文报道了四种可以用来合成膦氧衍生物的新方法。新方法中均未使用到过渡金属催化剂,仅使用有机小分子染料,小分子氧气,乙酸作为反应的催化剂、促进剂,且副产物仅有氢气、水、可回收的苯酚,原子经济性好,绿色环保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绿色农药的理念。用于杀菌活性试验的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活性,新颖的结构可以为新农药创制提供新方向。

赵佩瑶[7](2017)在《水基化超低容量剂与微乳剂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农业以及相关科技发展,省力化、高工效的农药施用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农用无人机植保是新兴的农业技术之一,是机械化植保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安全性高,作业效率高,适应性广等优点。但是目前无人机施药使用的农药大多数仍旧为乳油、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等这些传统剂型,而目前使用这些传统剂型的无人机施药防效不佳的报道陆续出现,考虑到无人机载药量有限,在兑水使用时稀释倍数会很低,而有些制剂在低倍稀释时可能会出现的稳定性问题,我们对目前市场上的44种药剂进行了低倍稀释下稳定性、挥发率和悬浮率的测定。在此基础上,我们研制了两种不同配方的微乳剂,同时在超低容量剂概念的基础上,创制出了一种适用于无人机施药的全新农药剂型——水基化超低容量剂。1、农药商品制剂稀释乳液的稳定性本研究对市购的44种农药商品制剂测定了 6.25倍-200倍稀释范围内不同倍数稀释乳液的稳定性、挥发率、悬浮率指标。测定的农药商品剂型包括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溶液剂、水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等常用剂型。就稀释乳液的稳定性来看,所测定的26种液体制剂中有3个产品在6.25-200倍范围内所有稀释乳液稳定性均不合格,说明这些产品稳定性不合格;有7个产品在25倍以上(包括200倍)的稀释倍数下乳液稳定性合格,但在25倍稀释以下乳液稳定性并不合格,其余16种产品在各种稀释倍数下乳液稳定性合格。低倍稀释下乳液不稳定产品当运用于无人机作业时可能影响防效。在挥发率测定中,仅1个产品稀释乳液的挥发率低于30%,其余产品的稀释乳液挥发率均大于30%,无人机作业时雾滴的挥发性较高,可能会影响雾滴漂移与沉降。在悬浮率测定中,有部分商品制剂在某些稀释倍数下的乳液悬浮率低于国家标准。这些结果说明了部分常规剂型产品直接运用在无人机植保作业时可能会出现问题。2、微乳剂的研制本研究筛选了 12%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和25%毒死蜱·甲维盐微乳剂的配方,并对试制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针对这2种混剂微乳剂的研制,分别就溶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的品种选择与比例进行了优化筛选,根据溶剂的溶解状态、制剂外观、稳定性、透明温度区间等指标,确定了 2种微乳剂的配方分别为:12%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微乳剂:高效氯氰菊酯1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溶剂:环己酮15%;表面活性剂:农乳500号8%、农乳603号12%;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4%;去离子水补足至100%。25%毒死蜱·甲维盐微乳剂:毒死蜱2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溶剂:二甲苯4.5%、环己酮0.5%;表面活性剂:EL-606%、农乳603号6%、农乳500号6%;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4%;去离子水补足至 100%。根据优化配方试制的产品,经过pH、持久起泡性、稀释乳液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的测定,所有指标均满国家足质量标准要求。并且在低倍稀释下乳液稳定性也合格。3、水基化超低容量剂的研制针对超低容量剂不能直接用于无人机喷药的问题,本研究尝试用水取代有机溶剂,开发水基化超低容量剂,该新剂型的创制在水乳剂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制剂外观、稳定性等特性开展了溶剂、表面活性剂以及防冻剂的品种与配比的筛选,尤其是筛选出能防雾滴挥发的长链醇,经配方优化得到的配方为:高效氯氰菊酯5.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75%;溶剂:150号溶剂油18%、环己酮2%;表面活性剂:农乳601号4.5%、LAS-30 5.5%、表面活性剂A0.24%;防冻剂:丙三醇2%;长链醇A 3%;去离子水补足至100%。通过比较3种加工方式,确定使用D相乳化法来加工该剂型产品。由于水基化超低容量剂是一种全新的新剂型,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对相似剂型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参照水乳剂和超低容量剂的质量指标,我们进行了 pH、倾倒性、持久起泡性、稀释乳液稳定性、冷贮以及热贮的测定,结果均满足国家质量标准。低倍稀释乳液稳定性合格,并且乳液挥发率均低于30%,适用于无人机施药。

徐晓鹏[8](2017)在《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变迁的社会学考察——基于我国6省6村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变迁进行社会学考察发现,农药知识通过"抗"的学问成为了病态农作物的"治病良方",并成功地构建起了稳固的话语空间和确立了话语地位。农药知识话语在通过设置"求知"的陷阱把农户纳入话语空间的同时,也导致他们在此空间中彻底失语。农药知识还通过"绿色"新身份的转变把农户塑造成了农药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的制造者。总之,农药推广和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农户的身体和精神则都成为了它的控制对象,这就是农药知识话语的构建逻辑。农业生产利润也被农药知识话语所构建起的制度化结构进行了分割和攫取,因此,农户的致富路径则远在技术之外。

李微[9](2016)在《新型二氯丙烯醚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提出二氯丙烯醚衍生物具有杀虫等农用生物活性,作为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代表,迄今仅有杀虫剂——三氟甲吡醚被商品化。由于三氟甲吡醚是具有高生物活性、高目标选择性、对环境安全性等特点的新型杀虫剂,对三氟甲吡醚的结构优化受到了很多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对三氟甲吡醚结构的两个部分进行优化,得到21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本文的研究目的为:设计合成21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对所合成的两类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构效关系讨论,为后续优化设计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过程为:(1)综述了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针对其结构优化进行分类分析。(2)以三氟甲吡醚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两类二氯丙烯醚类衍生物,用1,1,1,3-四氯丙烷、取代硝基吡啶等为原料,通过消除和取代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1H NMR、LC-MS及IR等分析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确证。设计合成的两类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结构如下:Ⅰ系列化合物:含2,6-二氯苯基的硝基吡啶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15个Ⅱ系列化合物:含2,3,6-三氯苯基的硝基吡啶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6个(3)采用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生物活性测定标准操作程序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杀虫、杀菌和除草的生物活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设计合成的两个系列的化合物,在500 mg/L浓度下,除草活性不明显;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杀虫活性十分显着,其中I a、I c、I d、I e在25 mg/L的浓度下均具有100%的杀粘虫活性。

梁静静[10](2013)在《绿色农药剂型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的原药除少数挥发性大的和在水中溶解度的可以直接使用外,绝大多数必须加工成各种剂型方可使用。乳油、水剂、粉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等五大剂型长期以来一直是农药剂型的主体。这些传统剂型均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乳油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甲醇等,造成对人、畜的吸入危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可湿性粉剂在加工和使用时,粉尘飞扬,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在和水混合静置时,容易分层,造成药液不均匀现象。在环境、安全规定严格要求的今天,这些传统剂型的发展将要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剂型。本文介绍的微乳剂、水乳剂、水悬浮剂以及以植物油为分散介质的油悬浮剂在加工过程中几乎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小,对生产和使用者毒性低,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因此属于绿色农药剂型。本论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四种绿色农药剂型的形成机理和影响稳定性的因素,详细介绍了30%戊唑醇·丙环唑微乳剂、12%甲维盐·灭多威微乳剂、5%螺螨双酯微乳剂、20%阿维菌素·杀虫单微乳剂;3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20%丁硫克百威水乳剂、25%辛硫磷·三唑磷水乳剂;10%溴虫腈水悬浮剂、50%戊唑醇水悬浮剂、1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水悬浮剂;15%氯虫·甲维盐油悬浮剂;20%氟吗啉油悬浮剂的研制过程,提出了最佳配方。

二、我国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农药创新及靶标研究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农药创新国际现状与态势
    1.1 国际绿色化学农药及靶标研究创新现状
    1.2 国际生物农药研发以及靶标研究创新现状与态势
    1.3 国际绿色农药研究创新态势
2 我国绿色农药创新研究的基础和优势
    2.1 农药的创新和应用技术基础及优势
    2.2 我国绿色的靶标研究基础及优势
3 绿色农药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关键科学问题
    3.1 绿色农药创新面临的挑战
    3.2 绿色农药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
4 我国绿色农药创新发展目标及建议
    4.1 发展目标
    4.2 发展建议
5 结语

(2)喹唑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使用的符号说明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杀螨剂概述
        1.1.1 杀螨剂的概念
        1.1.2 杀螨剂与螨类的关系
        1.1.3 杀螨剂的分类
        1.1.4 杀螨剂的基本特点
        1.1.5 理想杀螨剂的特点
        1.1.6 杀螨剂的发展
    1.2 杀菌剂概述
        1.2.1 杀菌剂的概念
        1.2.2 杀菌剂的分类
        1.2.3 杀菌剂的剂型
        1.2.4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1.2.5 提高杀菌剂药效的措施
        1.2.6 杀菌剂的发展趋势
    1.3 喹唑啉类衍生物概述
        1.3.1 喹唑啉衍生物的发展概述
        1.3.2 喹唑啉化合物和喹螨醚的合成
        1.3.3 喹螨醚的作用机理
    1.4 绿色农业以及绿色农药的合成发展
        1.4.1 传统农药的危害
        1.4.2 绿色农药创制与合成
        1.4.3 绿色农药创制与合成
    1.5 论文立题依据及工作内容
2 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测试
    2.1 仪器与药品
        2.1.1 所用仪器
        2.1.2 所用药品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 实验内容
        2.3.1 目标中间体Ⅱ1的合成
        2.3.2 目标中间体Ⅱ2的合成
        2.3.3 目标化合物Ⅱ3a的合成
        2.3.4 目标化合物Ⅱ3b的合成
        2.3.5 目标化合物Ⅱ3c的合成
        2.3.6 目标化合物Ⅱ4a的合成
        2.3.7 目标化合物Ⅱ4b的合成
        2.3.8 目标化合物Ⅱ4c的合成
        2.3.9 目标化合物Ⅱ5a的合成
        2.3.10 目标化合物Ⅱ5b的合成
        2.3.11 目标化合物Ⅱ6a的合成
        2.3.12 目标化合物Ⅱ6b的合成
        2.3.13 目标化合物Ⅱ6c的合成
        2.3.14 目标化合物Ⅱ6d的合成
        2.3.15 目标化合物Ⅱ7a的合成
        2.3.16 目标化合物Ⅱ7b的合成
        2.3.17 目标化合物Ⅱ7c的合成
        2.3.18 目标化合物Ⅱ7d的合成
    2.4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2.5 合成与工艺研究
        2.5.1 中间体Ⅱ1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2.5.2 中间体Ⅱ2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2.5.3 中间体2-甲基喹唑啉-4-醇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2.6 生物活性测试
        2.6.1 杀虫活性测试与结果
        2.6.2 杀螨活性测试与结果
        2.6.3 杀菌活性测试与结果
    2.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氮杂卡宾催化芳香酯类化合物活化与单电子氧化反应及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注释
第一章 前言
    1.1 绪论
    1.2 氮杂环卡宾(NHC)广泛的化学应用
        1.2.1 氮杂环卡宾作为金属配体的应用
        1.2.2 氮杂环卡宾作为聚合物引发剂的应用
        1.2.3 氮杂环卡宾作为配体在催化烯烃复分解的应用
        1.2.4 氮杂环卡宾在其他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3 氮杂环卡宾(NHC)作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氮杂卡宾催化酰基阴离子的反应
        1.3.2 氮杂卡宾催化Homoenolate类型的反应
        1.3.3 氮杂卡宾催化烯醇式(enolate)中间体的反应
        1.3.4 氮杂卡宾催化双烯醇式(dienolate)中间体的反应
        1.3.5 氮杂卡宾与其他催化剂的协同催化
        1.3.6 氮杂卡宾催化的其他反应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NHC催化活化芳香酯类化合物的Diels-Alder反应
    2.1 本章导论
        2.1.1 o-Quinodimethane的发展现状
        2.1.2 课题立意
        2.1.3 选题及模型反应的建立
    2.2 实验部分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 底物普适性的考察
        2.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4 化合物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2.5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2.5.1 2-甲基硅基酯的理化数据
        2.5.2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第三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的单电子氧化反应
    3.1 本章导论
        3.1.1 NHC催化单电子的反应进展
        3.1.2 课题立意
        3.1.3 选题及模型反应的建立
    3.2 实验部分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2 底物普适应的考察
        3.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4 化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3.5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3.5.1 手性氧化剂的理化数据
        3.5.2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4.1 本章导论
        4.1.1 手性除草剂的活性与研究进展
        4.1.2 手性杀菌剂的活性与研究进展
        4.1.3 手性杀虫剂的活性与研究进展
        4.1.4 课题立意
    4.2 氮杂卡宾催化活化高效构建生物活性分子方面的应用
        4.2.1 氮杂卡宾催化活化在农药小分子方面的应用
        4.2.2 氮杂卡宾催化活化在医药小分子方面的应用
    4.3 实验部分
        4.3.1 抗菌活性测试方法
        4.3.2 抗植物性细菌活性方法
    4.4 实验数据
        4.4.1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4.4.2 实验结果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F-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F-2 部分化合物谱图

(4)多取代内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农药与新农药创制概述
        1.2.1 农药的发展概述—21 世纪的绿色化学农药
        1.2.2 新农药创制流程
        1.2.3 新农药创制方法
    1.3 含氮杂环化合物在新农药中的应用
    1.4 内酰胺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4.1 天然源内酰胺的结构
        1.4.2 内酰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5 氨基酸功能化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
    1.6 含活性胡椒基团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6.1 天然胡椒环结构
        1.6.2 胡椒环衍生物的生理活性
    1.7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及研究目的
第二章 氨基酸导向的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2.1 中间体的制备
        2.2.2.2 目标化合物I-1-40 的制备方法
        2.2.3 抑菌活性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性质及解析
        2.3.2 抑菌活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2.3.2.1 初筛试验
        2.3.2.2 复筛试验
    2.4 小结
第三章 含胡椒环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2.2.1 中间体的制备
        3.2.2.2 目标化合物II-1-14 的制备
        3.2.3 抑菌活性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性质及解析
        3.3.2 抑菌活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3.3.2.1 初筛试验
        3.3.2.2 复筛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5)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农药的概念研究
        1.3.2 绿色农药的竞争优势研究
        1.3.3 绿色农药经营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1.3.4 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绿色农药的内涵与种类
        2.1.1 绿色农药的内涵
        2.1.2 绿色农药的种类
    2.2 STP理论
    2.3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2.4 SWOT分析方法
    2.5 小结
第3章 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经营情况分析
    3.1 山东兴禾作物公司概况
    3.2 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业务经营现状分析
        3.2.1 山东兴禾作物绿色农药业务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3.2.2 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产品业务种类及经营特点
        3.2.3 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营销存在的问题
    3.3 小结
第4章 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与法律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微观环境分析
        4.2.1 行业情况分析
        4.2.2 营销中介分析
        4.2.3 竞争对手分析
        4.2.4 客户分析
    4.3 SWOT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4.3.3 机会
        4.3.4 威胁
    4.4 小结
第5章 国外绿色农药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5.1 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绿色农药营销经验
        5.1.1 注重产品组合
        5.1.2 合理价格策略
    5.2 瑞士先正达公司绿色农药营销经验
        5.2.1 重视产品研发
        5.2.2 塑造品牌文化
    5.3 美国杜邦公司绿色农药营销经验
        5.3.1 市场定位清晰
        5.3.2 强化渠道建设
    5.4 经验借鉴
        5.4.1 准确市场定位
        5.4.2 优化营销渠道
        5.4.3 完善价格体系
        5.4.4 重视产品组合
    5.5 小结
第6章 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营销策略制定
    6.1 发展思路和目标
        6.1.1 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
        6.1.2 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6.2 差异化营销战略选择
        6.2.1 市场细分
        6.2.2 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6.3 产品策略
        6.3.1 丰富和创新产品种类
        6.3.2 完善服务体系
        6.3.3 加强品牌建设
    6.4 渠道策略
        6.4.1 维护传统渠道
        6.4.2 强化零售渠道
        6.4.3 大力建设线上渠道
    6.5 价格策略
        6.5.1 成本定价
        6.5.2 差异定价
        6.5.3 折扣定价
    6.6 促销策略
        6.6.1 人员促销
        6.6.2 广告促销
        6.6.3 营业推广
        6.6.4 公共关系
    6.7 小结
第7章 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7.1 组织保障
    7.2 人员保障
    7.3 财务保障
    7.4 技术保障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含氮杂环或砜基结构膦氧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新方法与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有机磷农药概述
    1.3 有机磷农药的分类
        1.3.1 有机磷杀虫剂
        1.3.2 有机磷除草剂
        1.3.3 有机磷杀菌剂
    1.4 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发出的新型有机磷农药品种
        1.4.2 国内研发出的新型有机磷农药品种
    1.5 新农药创制的趋势--绿色化学
        1.5.1 绿色化学--绿色农药
        1.5.2 绿色化学--组合化学
        1.5.3 绿色化学--新农药创制
    1.6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噻唑、喹喔啉结构的膦氧衍生物的合成
    2.1 前言
        2.1.1 可见光催化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2.1.2 过渡金属介导的氧化偶联反应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2.1.2.1 锰(Mn)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2.1.2.2 银(Ag)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2.1.2.3 钯(Pd)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2.1.2.4 铜(Cu)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2.1.3 非过渡金属介导的氧化偶联反应活化Csp~2-H键构建Csp~2-P键
        2.1.3.1 非O_2体系氧化偶联构建Csp~2-P键
        2.1.3.2 O_2体系氧化偶联构建Csp~2-P键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2.2.1.1 实验仪器
        2.2.1.2 主要试剂
        2.2.2 原料的合成
        2.2.2.1 苯并噻唑的合成
        2.2.2.2 二芳基膦氧的合成
        2.2.3 可见光催化反应实验与结果分析
        2.2.3.1 可见光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2.2.3.2 噻唑取代的二芳基膦氧衍生物的制备及数据表征
        2.2.3.3 可见光催化反应控制实验
        2.2.3.4 结果与讨论
        2.2.4 自氧化反应实验与结果分析
        2.2.4.1 自氧化反应条件优化
        2.2.4.2 噻唑取代的二芳基膦氧衍生物的制备与数据表征
        2.2.4.3 喹啉、喹唑啉与二苯基膦氧还原加成产物
        2.2.4.4 喹喔啉取代的二芳基膦氧衍生物的制备与数据表征
        2.2.4.5 自氧化反应控制实验
        2.2.4.6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含氮杂丙烯啶结构的膦氧衍生物的合成
    3.1 引言
        3.1.1 天然产物中存在的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
        3.1.2 氮杂丙烯啶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1.3 氮杂丙烯啶合成各种含氮杂环化合物
        3.1.4 氮杂丙烯啶的合成方法
        3.1.4.1 经典的Neber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3.1.4.2 叠氮化合物的加热或光照条件下的重排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3.1.4.3 β-取代的烯胺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3.1.4.4 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发生Swern氧化或消除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3.1.4.5 氮宾和炔类化合物发生环化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3.1.4.6 腈类化合物和卡宾发生环化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3.1.4.7 异恶唑发生开环重排反应制备氮杂丙烯啶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3.2.1.1 实验仪器
        3.2.1.2 主要试剂
        3.2.2 原料的合成
        3.2.3 氮杂三元环化反应实验与结果分析
        3.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3.2 氮杂丙烯啶取代的膦氧衍生物的制备及数据表征
        3.2.3.3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含砜基结构的膦氧衍生物的合成
    4.1 引言
        4.1.1 医药领域
        4.1.2 农药领域
        4.1.3 烯砜的合成
        4.1.4 烯砜的研究进展
        4.1.4.1 以炔烃、炔酸为烯源,和不同的砜源合成烯砜
        4.1.4.2 以烯烃为烯源,和不同的砜源合成烯砜
        4.1.4.3 以联烯为烯源,和不同的砜类反应合成烯砜
        4.1.4.4 以其他化合物为烯源,和不同的砜类反应合成烯砜
        4.1.5 课题的引出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主要试剂
        4.2.1.1 实验仪器
        4.2.1.2 主要试剂
        4.2.2 原料的合成
        4.2.3 砜化反应实验与结果分析
        4.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4.2.3.2 砜取代的膦氧衍生物的制备及数据表征
        4.2.3.3 控制实验
        4.2.3.4 机理实验
        4.2.3.5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杀菌活性测定
    5.1 引言
        5.1.1 噻唑类化合物杀菌活性研究进展
        5.1.2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研究进展
        5.1.3 喹喔啉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研究进展
        5.1.4 氮杂三元环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1.5 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1.6 有机磷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2 实验部分
        5.2.1 供试真菌、仪器与化合物
        5.2.1.1 供试真菌
        5.2.1.2 供试仪器试剂
        5.2.1.3 供试化合物
        5.2.2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测定
        5.2.2.1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初筛
        5.2.2.2 目标化合物离体杀菌毒力(EC_(50))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目标化合物对真菌的抑制率和构效关系
        5.3.1.1 含噻唑结构的膦氧衍生物对待测真菌的抑制率及构效关系分析
        5.3.1.2 含喹喔啉结构的膦氧衍生物对待测真菌的抑制率及构效关系分析
        5.3.1.3 含氮杂丙烯啶结构的膦氧衍生物对待测真菌的抑制率及构效关系分析
        5.3.1.4 含砜基结构的膦氧衍生物对待测真菌的抑制率及构效关系分析
        5.3.2 部分化合物的EC_(50)活性测定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之处
论文不足之处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附录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图谱)

(7)水基化超低容量剂与微乳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和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药剂型概述
    1.2 农药新剂型发展方向
        1.2.1 悬浮剂
        1.2.2 水分散粒剂
        1.2.3 可溶性粉剂
        1.2.4 水乳剂
        1.2.5 微乳剂
    1.3 无人机植保与剂型发展
        1.3.1 无人机植保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无人机植保中使用的农药剂型
        1.3.3 无人机植保农药剂型的研发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农药商品制剂稀释乳液的稳定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与仪器
        2.1.2 乳液稳定性测定
        2.1.3 挥发率测定
        2.1.4 悬浮率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农药商品制剂稀释乳液的稳定性及挥发率
        2.2.2 农药制剂稀释乳液的悬浮率
    2.3 讨论
第三章 微乳剂的研制
    3.1
        3.1.1 供试材料与仪器
        3.1.2 溶剂筛选
        3.1.3 表面活性剂筛选
        3.1.4 助表面活性剂筛选
        3.1.5 配制方法
        3.1.6 稳定性测定
        3.1.7 其他质量指标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溶剂筛选
        3.2.2 表面活性剂筛选
        3.2.3 助表面活性剂筛选
        3.2.4 稳定性测定
        3.2.5 其他质量指标测定
        3.2.6 配方确定
    3.3 讨论
第四章 水基化超低容量剂的研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和仪器
        4.1.2 溶剂筛选
        4.1.3 表面活性剂筛选
        4.1.4 共乳化剂和防冻剂筛选
        4.1.5 长链醇筛选及稀释乳液挥发率测定
        4.1.6 加工方式选择
        4.1.7 稳定性测定
        4.1.8 其他质量指标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溶剂筛选
        4.2.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4.2.3 防冻剂的筛选
        4.2.4 长链醇的筛选和稀释乳液挥发率
        4.2.5 加工方式的选择
        4.2.6 稳定性测定
        4.2.7 其他质量指标测定
        4.2.8 配方确定
    4.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变迁的社会学考察——基于我国6省6村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抗”的学问及其话语地位的确立
二、“求知”的陷阱与制度化空间的形成
三、“绿色”新身份与生存新策略
四、结论与讨论

(9)新型二氯丙烯醚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概述
        1.1.1 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1.2 三氟甲吡醚的研发历程
        1.1.3 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1.2 三氟甲吡醚的合成方法
    1.3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2,6-二氯苯基的硝基吡啶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合成路线
    2.3 实验部分
        2.3.1 仪器与试剂
        2.3.2 目标化合物I的合成
    2.4 生物活性测试
        2.4.1 杀虫杀螨活性测定方法
        2.4.2 杀菌活性测定方法
        2.4.3 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目标化合物I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
        2.5.2 波谱性质及解析
        2.5.3 合成反应的研究
        2.5.4 目标化合物I的生物活性
        2.5.5 构效关系研究与探讨
第三章 含2,3,6-三氯苯基的硝基吡啶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合成路线
    3.3 实验部分
        3.3.1 仪器与试剂
        3.3.2 目标化合物II的合成
    3.4 生物活性测试
        3.4.1 杀虫杀螨活性测定方法
        3.4.2 杀菌活性测定方法
        3.4.3 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目标化合物II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
        3.5.2 波谱性质及解析
        3.5.3 合成反应的研究
        3.5.4 目标化合物II的生物活性
        3.5.5 构效关系研究与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新化合物结构汇总表
附录2 :符号说明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绿色农药剂型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农药剂型的加工现状
    1.2 绿色农药剂型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3 微乳剂-ME
        1.3.1 微乳剂概述
        1.3.2 微乳剂的特性
        1.3.3 微乳剂的优点
        1.3.4 微乳剂的缺点
        1.3.5 微乳剂的基本组成
        1.3.6 微乳剂的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1.4 水乳剂-EW
        1.4.1 水乳剂简介及概况
        1.4.2 水乳剂的特征
        1.4.3 水乳剂的组成
        1.4.4 水乳剂的性能指标
    1.5 水悬浮剂-SG
        1.5.1 水悬浮剂简介及概况
        1.5.2 水悬浮剂的组成
        1.5.3 农药水悬浮剂质量控制
    1.6 油悬剂-OF
        1.6.1 油悬剂简介及概况
        1.6.2 油悬剂的组成及要求
        1.6.3 油悬浮剂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课题设计的主要思路
        2.1.1 微乳剂设计的主要思路及方法
        2.1.2 水乳剂设计的主要思路
        2.1.3 水悬浮剂设计的主要思路
        2.1.4 油悬剂设计的主要思路
    2.2 微乳剂的研制
        2.2.1 30%戊唑醇·丙环唑微乳剂的研制
        2.2.2 12%甲维盐·灭多威微乳剂的研制
        2.2.3 5%螺螨双酯微乳剂的研制
        2.2.4 20%阿维菌素·杀虫单微乳剂的研制
    2.3 水乳剂的研制
        2.3.1 3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的研制
        2.3.2 20%丁硫克百威水乳剂的研制
        2.3.3 25%辛硫磷·三唑磷水乳剂的研制
    2.4 水悬浮剂的研制
        2.4.1 10%溴虫腈水悬浮剂的研制
        2.4.2 50%戊唑醇水悬浮剂的研制
        2.4.3 1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水悬浮剂的研制
    2.5 油悬浮剂的研制
        2.5.1 20%氟吗啉油悬浮剂的研制
        2.5.2 15%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油悬浮剂的研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文章和专利目录

四、我国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农药创新及靶标研究现状与思考[J]. 吴剑,宋宝安. 中国科学基金, 2020(04)
  • [2]喹唑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崔焕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氮杂卡宾催化芳香酯类化合物活化与单电子氧化反应及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D]. 王洪玲. 贵州大学, 2020(04)
  • [4]多取代内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王双双.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5]山东兴禾作物公司绿色农药营销策略研究[D]. 宋现迪. 山东财经大学, 2018(08)
  • [6]含氮杂环或砜基结构膦氧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新方法与杀菌活性研究[D]. 罗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水基化超低容量剂与微乳剂的研制[D]. 赵佩瑶.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4)
  • [8]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变迁的社会学考察——基于我国6省6村的实证研究[J]. 徐晓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9]新型二氯丙烯醚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 李微.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5)
  • [10]绿色农药剂型的技术研究[D]. 梁静静.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我国研制成功绿色农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