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与世界同步——基因科技与人类未来两岸座谈会勾画两岸交流

跨世纪与世界同步——基因科技与人类未来两岸座谈会勾画两岸交流

一、与全球同步跨越世纪——海峡两岸基因科技与人类未来研讨会速写两岸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孟亮亮[1](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慧芹[2](2021)在《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类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和反应已经成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大事。面对危机四伏的生存状态,人类开始积极审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这种生态式的绿色思索考验着人类的生态智慧,也引发出波澜壮阔的生态思潮。具体到戏剧理论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态戏剧(Ecotheater)作为一种戏剧思潮和戏剧类型,在生态批评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美国悄然兴起,开启了西方戏剧绿色化的进程,之后迅速波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同时,在多元文化生态批评的推动下,生态戏剧批评(Ecotheater Criticism)作为戏剧研究与实践的绿色化构建初露端倪,它绝非一种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艺术革新,而是戏剧研究领域借鉴生态批评的相关成果,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做出的反应,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综合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将生态戏剧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种戏剧批评立场,倡导从生态整体主义角度出发,衡量与指导戏剧艺术的文学创作实践,注重生态文学批评的介入性与戏剧表演艺术的实践性相结合,形成“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理念,进而以协作对话的方式表现出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研究之目的、思路与主要创新点。文学的生态批评正式兴起于197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逐渐将生态批评引介到戏剧批评研究中,从而促成了生态戏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回溯生态戏剧批评40余年的演变过程与深化趋势,揭示戏剧批评与生态批评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关系,勾勒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体上来讲,本文试图对生态戏剧批评领域的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从而丰富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生态戏剧批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第一章对生态戏剧批评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进行总体论述。随着地球自然生态的日益恶化以及人类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生态学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科学基础,其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也相应地发生了新变化,形成了从自然学科领域向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广泛渗透。与此同时,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也催生出文化生态学、生态伦理学、文学生态批评、生态艺术研究、艺术生态批评等新兴学术领域,不断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和拓展出新的学术维度,并激发出强大的生态智慧和永续的生态价值。正是在生态学多元叠加的跨学科、跨领域的背景下,生态批评得以延伸至戏剧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力求挖掘出戏剧艺术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理念和生态审美价值,让戏剧艺术成为建构生态文化的重要力量,为建构更为完善而开放的戏剧批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生态批评的内容与范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对生态戏剧及其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进行详细梳理。本章追本溯源,探讨了生态戏剧及其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旨在厘清生态戏剧批评的源头、演变脉络与发展趋向。20世纪90年代之前,“生态问题和环境主题”不仅在戏剧文学创作中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在戏剧表演领域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戏剧艺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与生态批评保持疏离。新千年以来,随着西方戏剧界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来关注生态话题,其理论框架的建构及学术活动的持续发展,决定了生态批评话语本身必须成长,呈现出从戏剧文本转向剧场景观、剧场表演的发展走势。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朝着生态戏剧的方向努力,我们急需一个有凝聚力的话语框架来组织这种语言,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方法论来指导与分析生态背景下的戏剧创作,从而形成生态戏剧批评自身独特的研究范式和方向。戏剧艺术的核心要素依次为戏剧文学、剧场空间与舞台表演,本文第三、四、五章依次围绕戏剧的上述三个核心要素,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展开历时性比较研究及全面述评,各要素间互相联系又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其错落交叠的非线性发展轨迹丰富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空间。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主要探讨戏剧批评学者基于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戏剧文本和生态戏剧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文学生态批评之火首先在戏剧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点燃,引发了西方公众和学术界的关注,响应绿色戏剧文学的强烈号召,也得到了批评家与剧作家的广泛回应。本章首先选取了关于古希腊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以及美国当代戏剧作品的生态戏剧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发掘戏剧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或是反生态意识,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大自然作为一个实体、事件、背景是如何在作品及其所处的社会与时代中屡屡受到威胁的,反过来,大自然作为被迫的受害者,是如何凝聚戏剧的力量,积极采取行动予以回应。为了进一步丰富论文研究视角,本章运用尤娜·乔杜睿的“生态病理学”、唐宁·克莱斯的“生态导演法”等相关理念,对经典文本的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充。最后,本章立足于认可和培育关注生态问题的“生态戏剧”创作,将生态问题、环境事件或危机置于戏剧行动或主题的中心,关注人为的气候变化对个人、地方、区域和全球的影响,号召剧作家和戏剧制作人参与到多元文化社会所面临的全球和本地生态问题中来。总之,戏剧文学生态批评不仅涉及对传统戏剧经典作品的生态重审与重评,而且引发了当代戏剧文学创作思维与方式的革新,并促使生态戏剧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形式。第四章“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将“物质生态批评”、“浸入式剧场”、“生态整体意识”三者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放在一个整体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阐明构建舞台上的“生物圈”是当代戏剧走向生态剧场的重要契机。随着生态戏剧批评的逐步深入,“物质性”与“物形”对于剧场空间营造的功能,促进了具有绿色意识的剧场批评实践之兴起,剧场也逐渐成为戏剧艺术家和生态批评学者的创意工作室。本章首先聚焦于生态戏剧构作理论。该理论上承戏剧文学文本,下接剧场表演文本,是一种以生态关系为中心的剧场实践,其自身涵盖批评工作(生态、戏剧)和艺术工作(戏剧创作、制作)两个部分,并围绕剧场空间生态化问题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探索:一,从剧场空间视角审视戏剧文本中蕴含的环境信息,使其生态意识和意义变得清晰可见;二,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媒介来处理当代环境问题,创作、设计和制作涉及环境问题和主题的新剧目;三,审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物质性存在,创造自己的生态足迹,减少剧场制作浪费,进而探寻剧场实践的新方法。这一新型的物质主义生态戏剧理论带来了戏剧研究的新范式以及戏剧制作的新方法和新挑战。此外,本章秉承巴里·康芒纳的第一生态学定律“万物与万物相连”,寻求人类和生态系统在剧场空间中的联系,目的在于阐明走进自然的“浸入式生态剧场”,是一种直接参与它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戏剧形式。观众对“浸入式生态剧场”的体验与对物质世界的体验具有同样的真实性,代表了一种生态剧场的发展方向与潜力。最后,本章结合海纳·戈贝尔斯的声音景观作品《斯蒂夫特的事物们》的剧场演出,反衬出无生命物质中的生命痕迹,进而探究在“减速剧场”语境下,地球上非人类生命的“他者”时间,凸显其不同于现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时间范式的积极意义。第五章围绕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展开研究。当生态剧场试图跨越舞台的边界和剧场的墙壁以连接观众自身与外部世界时,仍然面临着表演框架的障碍。本章首先指明“以地球为中心”的绿色表演范式充分肯定和彰显自然万物的物质性及其施事能力,弥补了剧场表演与生态学之间的距离,继而探寻如何以富含伦理关怀和绿色审美要素的“景观表演”,作为实现人类与特定环境之间有机关联的途径与手段。随后,从“动物参与表演”与“人类表演动物”的双向研究路径出发,探究生态戏剧批评中的“跨物种表演”问题。一方面,“动物参与表演”路径从真实的动物自身具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出发,运用“即兴表演”的理念,关注动物、动物性与表演的互动关联,逐步发展为生态戏剧表演实践的固有部分,但却无法回避人类单边确立的物种等级关系;另一方面,“人类表演动物”路径则围绕“生成动物”与“物种剧场”两个议题,旨在挖掘动物表演者与人类表演者的内在关联性,并将之整合到各种表演情景中,人类与动物的命运由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伦理观,展现生态系统“万物一体”的生存现实,树立人类生命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围绕生态戏剧批评的独特贡献对其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生态戏剧批评作为生态批评对象的延伸与拓展,成为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中国学者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结合我国当代的生态美学观与古代哲学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在国际交流中构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形态。因此,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全面与辩证的研究,积累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不仅对我国生态戏剧的现实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戏剧批评研究体系具有鞭策与启示作用。

邱春美[3](2021)在《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台湾屏东内埔的陈硕仟家族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与访谈,并以小区域地方往上追溯到大的时空,如何由内埔到竹田之陈氏来台祖为核心,往上追溯到粤、闽、赣;并对陈硕仟家族在台湾文化的价值提出新的论点。为探讨家谱祖系的发展,本文提出家族研究的创新理论“气根雁行说”,说明来台祖陈硕仟先生的名字、生卒年、官职生涯、来台原因等,并就其家族后裔代表的文学创作与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考。包括对于颍川堂、栋对、祖牌、后裔作品等用字的辨析;以及对陈氏相关拓垦、义民精神、祭祀公业(“公尝”、“尝会”)进行厘清与分析等等。依据本研究的分析,印证了两岸血缘密切,确实无法切割,并且彰显家族研究对后代子孙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的方面,包括:一、敬祖崇宗,流传祖德,如何让家族组织对族人感受到温暖与爱;二、观古鉴今,感恩惜福;三、家族与祭祀公业的永续经营;四、家训传家与数据库建立。这些方面对未来的家族研究均极具挑战性,并值得后续的关注。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姚科敏[5](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戴美玲[6](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万祥春[7](2018)在《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落后挨打,饱受列强的反复侵略,其中绝大多数侵略都来自于海洋。中国人民对这些海洋侵略深恶疼绝,对海洋安全的渴求十分强烈,无数仁人志士在反对海洋侵略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提出了各种海洋安全观,但这些探索受到种种制约,最后都失败了。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布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海洋争端,要实现海洋安全,就必须用海洋安全观来指导海洋安全实践,并在海洋安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更好地促进海洋安全目标的实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海洋安全观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实践、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海洋安全,更有利于促进国家总体安全。本论文的研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念部分,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由第一章构成。安全是指主观和客观上没有威胁、事物保持平稳发展的状态。安全观是指安全主体对自身所面临的客观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关于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海洋安全观,是海岛国家和沿海国家对自身所面临的海洋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涉海人们关于海洋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以海洋共同安全观为核心,由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和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五个子体系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由第二章构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了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的海洋争霸安全思想,强调其他国家要获得海洋安全,就必须学习西方一切先进的海洋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张中国的海洋安全观以反对西方海洋霸权为主要任务,倡导建立新的海洋安全观。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本研究的理论指南。第三部分是外延体系部分,由第三、四、五、六章和第七章构成。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积极倡导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愿意同世界有关海洋国家一起提供海洋公共安全产品,共同担负起维护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责任,并把中国塑造成负责任的海洋政治大国。第四章阐述了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是指,在海洋经济贸易活动中,中国把既坚决维护我国的海洋经济利益,又能促进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各地区海洋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观念。第五章阐释了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是指在海洋军事安全竞争合作力求双赢,在海洋军事竞争中努力谋求合作;在海洋军事合作中也不完全放弃竞争,通过有限度的海洋军事竞争促进本国海军的健康发展。第六章论述了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是指在海洋世纪,中华民族既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海洋文化,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海洋文化,推动海洋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和融合创新,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各地海洋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第七章论述了全球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一处地方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全世界其他地方。所以,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就是全世界国家和人民要团结一致,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是全人类的共同的蓝色家园,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把海洋建设成为人类共同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各国共有一个海洋。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世界海洋安全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提倡“中国海洋安全方案”,同世界各国共享海洋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理论和指导意义。

张雪葳[8](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叶正国[9](2015)在《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是两岸联结的地理纽带,海洋事务是两岸合作的重要领域,两岸海洋事务具有整体性和复合依赖关系,必须合作才能增进双赢。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可以整合两岸海洋资源,维护海上秩序,保障国家的海洋主权和主权权益,推动两岸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进程,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和国家认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海洋事务领域的制度化协商,很多两岸协议涉及海洋事务,在各自海洋事务立法也有很多涉对方的规定。然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在政治层面面临着结构化政治困境,在法律层面也存在着规范缺失难题,二者交互影响,致使海洋事务合作产生范围不广、深度不够和前进乏力等问题,亟需解决。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必须镶嵌在两岸关系的背景中,以善意、诚意和同理心进行建设性对话和良性互动,相关法律机制的建构既要符合两岸关系的现状,又要坚持海洋事务的特性,更要满足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制度化协商作为研究背景,以“一个中国”框架作为研究前提,以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及其法律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相关两岸海洋立法和两岸协议,并探讨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实践轨迹,引入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资源对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法理基础和法制建构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建构起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共为六章,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政治结构化困境,主要通过梳理和分析两岸海洋合作的历史、实践和问题,提出“一中争议”及其造成的政治结构化困境是海洋事务合作及其法律建构的根本问题。同时,海洋事务合作对两岸来说都非常重要,存在着机会结构来超越政治困境实现两岸合作,并可以两岸累积政治互信的突破口。根据关系标准,两岸海洋事务可以两岸间与两岸外海洋事务,两岸在二者方面的合作模式和法律机制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海洋事务的交互性,两岸海洋事务合作迄今先后经过了倡议期、接触期、波折期和制度化时期。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涉及两岸关系的诸多重大复杂问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存.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同存。第二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通过对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政治难题和泛政治化以及海洋合作的实践趋向的分析,认为如果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想要超越政治结构化困境,必须转向合作治理,并建构与之相应的法律机制,即“合作治理——法律机制”框架。目前,两岸合作面临着理论上的“主权——治权”难题和实践中的议题政治化的双重困境,应通过两岸合作治理来避免政治纷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在本质上是两岸公权力机关和私人主体共同参与海洋事务合作的制度安排,有效性与合法性是基石。这需要构建以内部机制为核心的开放式多层复合治理结构,包括治理框架的双轨制、治理进程的差序化、治理模式的多元化和治理主体的网络化。法律机制与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交互依赖的关系。第三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建构,探讨合作治理为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带来的思维转向、价值导向和规范架构,以及何种法治化才能推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等问题。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理内涵的宏观论述。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海洋事务的复杂性,功能主义法治观、回应型法治模式和交涉性法治关系使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实现规范依据的封闭性和价值认知的开放性。因此,两岸应在“一个中国”的宪制基础上依据近程法制、中程法制和远程法制的思路不断进行体制整合、制度整合和平台整合,通过规范两岸公权力机关与私人主体的关系、公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两岸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进而达到维护海洋权益和增进两岸互信的双重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完善法制建构的政治约束、民意整合机制的规范化以及政策和法律的交融互动等互嵌机制。第四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制体系,在整体上分析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在法规范体系层面的基本框架,包括法律原则、法律形式、法律规制、法律程序和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等问题。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规范体系。由于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多中心和过程的协商性,权威和权力具有多极性,在坚持平等互惠、弹性透明、预防风险和权益导向等法律原则基础上,只要符合权威授权、规范载体和规制意图生成的规范性文件都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形式,总体上分为硬法和软法。虽然各种法律形式的位阶不同,只要符合实体有效性和程序有效性的要件都具有法律效力。由此,两岸法律规制共同体逐渐扁平化,规制工具不断组合和规制过程趋向平等协商,法律规制过程从“制度——精英”逐渐转向“制度——社会”模式。基于此,两岸应不断完善公权力机关的利益诉求表达——协商谈判——达成共识——实施推动和公众参与等法律程序机制,并建构类型化多元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第五章是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探寻只涉及两岸的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的路径。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重点。以往,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治理往往采用各自推动与协议衔接、法制建构的政策导向和发挥私人主体的中介功能等方式推进,具有一定的生成机理,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两岸应该重塑基于“关系法”的两岸共治、基于作用法的社会协同和基于组织法的共识形成的法律治理框架,并通过完善各自域内海洋事务立法、健全两岸协议体系、创新行政规制手段、审视两岸司法机关角色和建构海洋事务合作组织等法律治理路径,但须由核心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技术性制度组成的法律治理体系配套。第六章是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协调,讨论了两岸在共同涉及其他主体的海洋事务合作中双方及与国际法相关机制的协调问题,主要包括法律基础、法律关系和法律模式。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受国际政治的影响,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处于多重复合博弈结构中,必须对主权海洋事务和非主权海洋事务分轨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安排。基于国际法特别法理,台湾享有一定的对外交往权能,并可以通过法律技术解决相应的法律障碍,在此基础上可以“两岸”模式来解决相关身份、名义和地位的问题,并建构与之相应的法律归因的二阶构造确定行为归属及其责任承担,并在先行协商机制上基于选择策略渐讲式进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法律方式。

黄绍臻[10](2005)在《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1世纪初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文中指出全文以海峡两岸经济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的分析为主轴,分为八章四个部分。认为,建设海峡经济区,是顺应国际经济潮流和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趋势的现实选择,具有海峡两岸经济功能性一体化的基础,又具有战略意义;海峡经济区的性质是同一主权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不同关税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属于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海峡经济区要从改变现阶段的不对称贸易开始,逐步从“贸易正常化”推进到中层次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最后发展到高层次的“共同市场”模式;海峡经济区将带来巨大的区域合作效应,要在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海洋开发等方面建立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要通过建立产业合作、投资保护、劳务合作、争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长期合作机制,来推动和保障海峡经济区的建设;推动方式上要采取民间层次上的推动和政府层次上的推动相结合,以民间层次上的推动为主。

二、与全球同步跨越世纪——海峡两岸基因科技与人类未来研讨会速写两岸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全球同步跨越世纪——海峡两岸基因科技与人类未来研讨会速写两岸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2)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与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
        一、生态危机根源: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二、人文学科生态转向:现代生态文明观
        三、生态哲学: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观
    第二节 生态的文学观与生态的艺术观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范畴、策略及转向
        二、生态艺术的兴起及其批评策略
        三、生态美学视角下生态的艺术观
    小结
第二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前期酝酿
        一、后戏剧剧场:剧场整体意识
        二、环境戏剧:多元戏剧空间
        三、哈钦森提出“自然界就是生态剧场”
    第二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初露端倪
        一、李首次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二、被压迫者的戏剧:民主与平等意识
        三、草根戏剧运动凝聚生态力量
    第三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星火燎原
        一、雅各布森正式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二、《戏剧》期刊发出绿色宣言
        三、从“隐喻化”转向“物质化”
    第四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全面兴起
        一、从生态文学批评到生态戏剧批评
        二、《地方/景观/戏剧》中景观视野
        三、《表演自然》:环境、文化和表演的关联性
        四、“舞台上的地球”生态戏剧艺术节
    小结
第三章 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第一节 生态批评视角下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一、喜剧与悲剧的生态重释
        二、生态经典戏剧的鼻祖:《人民公敌》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三种生态解读
        四、美国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第二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病理学”诊断
        一、戏剧天生就是反生态的
        二、经典戏剧成为“自然”的镜子
    第三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导演法”
        一、环境史视角下的戏剧文本批评
        二、《普罗米修斯》中的“生态傲慢”
    第四节 生态戏剧文学批评的独特贡献
        一、戏剧文学批评中的“地球问题”
        二、戏剧文学批评中的“气候问题”
        三、剧作家的“地方感”问题
    第五节 文化生态学的戏剧文学构想
        一、创造性心灵与戏剧文学创作
        二、戏剧文学中的“视听联觉”
    小结
第四章 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
    第一节 生态戏剧构作与剧场空间的生态化
        一、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生成背景
        二、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内涵界定
        三、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实践意义
        四、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整体策略
        五、可持续的剧院设计和制作
    第二节 抵制剧场隐喻,迈向生态剧场
        一、传统剧场美学对自然的放弃
        二、反思剧场中的人造自然
        三、沉浸式环境剧场: 人与环境的新联系
        四、沉浸式生态剧场: 观众的生态想象
    第三节 海纳·戈贝尔斯的无等级剧场空间
        一、时间生态学与减速剧场
        二、景观戏剧中时间与空间场域
        三、《斯蒂夫特的事物们》中的声音景观
    小结
第五章 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
    第一节 “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方法
        一、生态表演的产生动因
        二、自然万物的施事能力
    第二节 构建空间化的“景观表演”理念
        一、景观视角下的生态表演
        二、特定场域下的生态表演
        三、城市空间下的生态表演
    第三节 构建跨物种表演的双向路径
        一、将表演理念拓展到动物行为
        二、跨物种表演的生态思想及其实现路径
        三、“动物参与表演”中的伦理问题
        四、人类表演动物:从生成动物到物种剧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名词释义与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第一章 陈硕仟家族之时空溯源
    第一节 客家民系之主要脉络嬗变
    第二节 陈硕仟远祖、上祖祖系史略
    第三节 陈硕仟相关族谱系略
    第四节 提出气根雁行说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陈硕仟人物考及家族来台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以来对台湾之移民变迁
    第二节 陈硕仟辨考及其家族来台拓垦
    第三节 陈硕仟家族之支派系谱、祭祀公业
    第四节 参与伯公祭祀以祈福敬祷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陈硕仟祖堂创建、重修与维护
    第一节 陈硕仟家族祖堂
    第二节 陈氏祖堂堂号、栋对之辨析
    第三节 陈氏祖堂碑文、祖牌与画像
    第四节 陈氏祖堂重建、倾颓管理之问题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台湾陈硕仟家族的重要活动
    第一节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第二节 后裔之生命书写与传播
    第三节 家族记忆的内涵传承
    第四节 海内外社会之流衍与挑战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陈氏家训家风
    第一节 义门陈、台湾陈之家训
    第二节 受莆田陈俊卿、陈文龙之影响
    第三节 对台湾陈城富、陈明富之熏陶
    第四节 后裔认知及社会名流之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五、论文研究逻辑框架
第一章 安全与安全观概论
    第一节 安全相关概念与安全类型
        一、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
        二、安全化与安全困境
        三、永久和平——安全的理想状态
        四、安全类型
        五、实现安全的实力途径
    第二节 安全观及其类型
        一、安全观的含义
        二、安全观的类型
        三、海洋安全观、陆地安全观、天空安全观
        四、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含义和建构原则
        五、海洋共同安全观——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核心思想
        六、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外延体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观及其中国化
    第一节 海洋经济思想的持续发展
        一、海洋新航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加速器
        二、对外开放的海洋经济政策
        三、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海洋开放战略
        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科技
    第二节 海洋政治思想的不断深化
        一、和平利用黑海海峡,争取国际和平环境
        二、反对美国干涉西太平洋的海洋外交政策
        三、经济优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政策
        四、和谐海洋思想
    第三节 海洋军事思想的连续演进
        一、机器大工业实力是海洋暴力的本质
        二、海军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
        三、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不懈追求
    第四节 海洋文化思想的不断深化
        一、对中国大陆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前景展望
        二、反对海洋殖民文化,倡导新民主义文化
        三、海洋文化交流中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
        四、倡导海洋文化多样化,维护文化安全
    第五节 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提升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蕴含的海洋生态思想
        二、绿化海岸线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
        三、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四、保护海洋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
        五、建设美好海洋家园
第三章 塑造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第一节 海洋政治安全是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一、优良海洋政治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二、海洋政治确立了中国海洋安全的目标
        三、海洋政治影响海洋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海洋政治安全面临的错综复杂形势
        一、海洋世纪带来的安全冲击
        二、错综复杂的海洋划界争端
        三、激烈交锋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第三节 构建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体系
        一、构建海峡两岸政治安全共同体
        二、近睦远交的海洋安全外交观
        三、倡导亚洲海洋新安全观
        四、构建海洋政治共同安全机制
        五、以海洋法公约为基础共同维护各方海洋权益
第四章 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
    第一节 海洋经济是海洋安全的基础
        一、海洋经济是海权的推进器
        二、海洋经济是海洋政治议题的推动器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安全的现状
        一、中国经济对海外资源的依赖不断上升
        二、海洋航线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三、大而不强的海洋经济
    第三节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海洋经济策略
        一、建设互利互惠的蓝色粮仓
        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
        三、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贸易体制
        四、发展互利合作的南北极海洋事业
        五、共同开发新能源科技解决海洋能源运输安全问题
        六、一带一路倡议是互利共赢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
    第一节 海军是海洋安全的战略保障
        一、海军是海外经济利益的坚强保障
        二、海洋军事外交是外交的有效形式
        三、海军是保护黄金海岸的移动钢铁长城
    第二节 中国海洋军事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陆缓海急的总体安全形势
        二、中国海军建设面临的不足
    第三节 建设共同竞合的强大海军
        一、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维护者——中国海军的世界定位
        二、近海防御、远洋防卫的战略
        三、海军高新技术是维护共同海洋安全的第一战斗力
        四、海军人才是实现共同竞合安全观的第一资源
        五、战训合一的训练体制是共同竞合安全观的强大保障
第六章 倡导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
    第一节 海洋文化是海洋安全观的软实力
        一、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
        二、海洋文化是海洋军事安全的导航灯
        三、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第二节 中国海洋文化面临的挑战
        一、陆主海从的传统文化特征
        二、海洋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
        三、西方海洋文化冲击的威胁
    第三节 促进海洋文化共同繁荣的新举措
        一、用海洋传统文化增强海洋文化吸引力
        二、以海洋文化自强推动海洋文化共同繁荣
        三、积极实施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开放战略
第七章 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
    第一节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宝藏
        一、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重要富源
        二、海洋是全球气候调节器
        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第二节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一、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水水质恶化
        二、部分珊瑚礁面临灭绝危机
        三、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第三节 共同保护和建设美丽海洋家园
        一、坚持依法治海、规划用海
        二、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三、划定并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四、建设海洋生态命运共同体
        五、建立严格的海洋生态政治制度
结语: 海洋安全观为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附录: 海洋意识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8)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图目次
表目次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基本概念
第一章 政治困境中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
    第一节 趋向合作的两岸海洋事务
        一、作为描述类型的两岸海洋事务
        二、两岸海洋事务的分类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及其类型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发展回顾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倡议期(1949-1990.9)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接触期(1990.9-2000.5)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波折期(2000.5-2008.5)
        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制度化时期(2008.5-)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争议性议题
        一、基于政治互信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
        二、争议性议题及其政治结构化问题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SWOT分析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优势分析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劣势分析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机会分析
        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威胁分析
第二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
    第一节 两岸合作治理的生成机制
        一、两岸合作的政治难题
        二、两岸合作的泛政治化
        三、两岸合作治理的趋向与生成
    第二节 形成中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
        一、海洋治理的提出及应用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实践逻辑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的合作治理结构
        一、合作治理模式的二元化
        二、合作治理进程的差序化
        三、合作治理方式的多样化
        四、合作治理主体的网络化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与法律机制的互动融合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制度地位——场域理论的视角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制度化的政策空间及其实践趋向
        三、作为制度核心的法律机制:界定及构成
第三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建构
    第一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化路径
        一、功能主义法治观
        二、回应型法治模式
        三、交涉性法治关系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的内在构造
        一、宪制基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二、目标导向:从权益到互信
        三、内容要素:整合机制
        四、路径策略:阶段化
        五、结构面相:非对称均衡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的互嵌机制
        一、法制构建的政治约束
        二、民意整合的规范化
        三、政策与法律的交融互动
第四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制体系
    第一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原则
        一、平等互惠原则
        二、弹性透明原则
        三、预防风险原则
        四、权益优位原则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形式
        一、法律形式的多样化及其构成要件
        二、硬法与软法的界分与互融
        三、法律效力的双重维度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规制
        一、法律规制共同体的扁平化
        二、法律规制工具的组合运用
        三、法律规制过程的“制度——社会”模式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程序机制
        一、公权力机关合作的程序机制
        二、公众参与的程序性机制
    第五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
        一、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的界定
        二、类型化多元模式的构建
第五章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
    第一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实践
        一、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进路
        二、生成机理的四维面向
        三、“有组织的无序”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结构
        一、基于“关系法”的公权合作
        二、基于作用法的社会协同
        三、基于组织法的内部共识
    第三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路径
        一、完善各自域内海洋事务立法
        二、健全两岸海洋事务协议体系
        三、创新行政规制方式
        四、检视司法机关的角色
        五、建构海洋事务合作组织
    第四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体系
        一、核心制度
        二、支持性制度
        三、技术性制度
第六章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协调
    第一节 多重复合结构下的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
        一、多重复合博弈结构的提出及展开
        二、按照海洋事务类型分轨处理
        三、合情合理安排的规范思路
    第二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基础
        一、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困境
        二、基于两岸互信的台湾对外交往权能——特别法理的视角
        三、通过法律技术解决法律冲突问题
    第三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关系
        一、通过“两岸”模式吸纳政治思虑
        二、“两岸”模式适用的法理分析
        三、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归因的二阶构造
    第四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进路
        一、两岸合作方式的多样化
        二、策略性渐进的路径选择
        三、构建先行制度化协商机制
结论
附件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10)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1世纪初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理论追寻:建设海峡经济区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的区域分工和经济一体化理论
    第二节 区域贸易分工理论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第四节 区位理论
第二章 建立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 亚太地缘经济格局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
    第三节 中国沿海经济带崛起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
第三章 海峡经济区战略构想的现实可行性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融入海峡经济区:台湾经济非边缘化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
第四章 海峡经济区的构成和性质
    第一节 经济区形成的一般过程和特征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构想的提出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的构成和网络
    第四节 海峡经济区的性质
第五章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阶段性
    第三节 建设海峡经济区的主要障碍和着力点
第六章 海峡两岸竞争优势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的综合实力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产业竞争力比较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效应分析
第七章 海峡经济区的产业分工体系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产业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的农业合作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的制造业合作
    第四节 海峡经济区的服务业合作
    第五节 海峡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
    第六节 海峡经济区的海洋开发合作
第八章 构建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
    第一节 建立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建设的重点领域
若干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与全球同步跨越世纪——海峡两岸基因科技与人类未来研讨会速写两岸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D]. 杨慧芹. 山东大学, 2021(11)
  • [3]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D]. 邱春美.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7]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D]. 万祥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8]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D]. 叶正国. 武汉大学, 2015(07)
  • [10]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21世纪初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走向与对策[D]. 黄绍臻.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1)

标签:;  ;  ;  ;  ;  

跨世纪与世界同步——基因科技与人类未来两岸座谈会勾画两岸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