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一、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静,严永敏,蔡梦洁[1](2022)在《miR-373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肝星状细胞活化分泌大量胶原是肝纤维化进展的主要因素,miRNA在肝星状细胞活化、凋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miR-373调控肝星状细胞胶原分泌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miR-373靶向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在肝星状细胞胶原分泌中的作用。方法:(1)建立Bal b/c小鼠肝纤维化模型,Masson法测定肝组织胶原,采集小鼠血清样本,提取血清总RNA,qRT-PCR定量分析小鼠mmu-miR-291a-3p(人hsa-miR-373-3p的同源序列)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和αSMA表达;(2)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373的靶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73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启动子的活性;(3)用25,50 nmol/L miR-373 mimics转染人肝星状细胞(LX-2)过表达miR-373,并以转染随机miRNA序列做对照,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和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的蛋白表达。实验方案经江苏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UJS-IACUCAP-2020033127)。结果与结论:(1)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纤维化组小鼠血清mmu-miR-291a-3p水平明显降低(P <0.001),肝组织胶原合成显着增加;(2)肝纤维化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和αSMA共表达显着增加;(3)miR-373显着抑制了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启动子的活性(P <0.01),miR-373过表达显着抑制LX-2的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P <0.05)和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P <0.01)的蛋白表达;(4)结果说明,miR-373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组织胶原沉积。

马可[2](2021)在《TGR5在胆盐引起的肝内胆管结石病肝内胆管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初探》文中指出目的:明确TGR5对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2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和20例非结石良性肝病患者的肝脏标本。使用HE染色、Masson染色评估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与非结石良性肝病患者的肝脏病理学变化和纤维化差异。2、使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T-qPCR技术检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与非结石良性肝病患者肝脏TGR5受体的表达。3、构建TGR5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和沉默TGR5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BEC)构建过表达TGR5的HIBEC稳转细胞株和沉默TGR5的HIBEC稳转细胞株。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TGR5过表达和沉默效果。4、分别用含100μM和200μM牛磺脱氧胆酸(TDCA)的完全培养基培养HIBEC 12小时和24小时后提取细胞总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DCA对TGR5的激活效果。5、将HIBEC分为以下几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TDCA)、TGR5过表达组(TDCA+HIBEC-TGR5)、TGR5沉默组(TDCA+HIBEC-sh-TGR5)。TDCA处理时间根据方法4的实验结果选取100μM处理12小时。使用RT-qPCR和WB技术验证纤维化相关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水平以及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的差异。结果:1、HE染色显示:非结石良性肝病患者肝脏组织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排列整齐,可见少量炎性因子浸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肝细胞重度变性、坏死,肝窦扩张伴有胆汁淤积;门管区炎细胞浸润,包含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胆管周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呈轮辐状。2、Masson染色结果:肝内胆管结石组的蓝染胶原面积占比显着高于非结石良性肝病组(P<0.01)。3、免疫荧光检测肝内胆管结石中TGR5表达结果: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肝脏中TGR5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非结石良性肝病患者(P<0.001)。4、RT-qPCR检测肝内胆管结石中TGR5 mRNA表达结果: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肝脏中TGR5 mRNA的表达显着高于非结石良性肝病患者(P<0.01)。5、WB检测肝内胆管结石中TGR5蛋白水平表达结果: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肝脏中TGR5蛋白水平的表达显着高于非结石良性肝病患者(P<0.01)。6、TDCA处理HIBEC后TGR5表达显着高于未经TDCA处理的对照组(P<0.05,P<0.01)。在浓度为100μM的TDCA处理12小时处,TGR5受体的表达相对较高。7、RT-qPCR和WB检测结果:TDCA处理HIBEC后增加了TGFβ1、FN和Col-Ⅳ的表达(P<0.05,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TGR5后进一步增加了TGFβ1、FN和Col-Ⅳ的表达水平(P<0.05,P<0.01,P<0.001)。沉默TGR5后,TGFβ1、FN和Col-Ⅳ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P<0.01,P<0.001)。8、WB检测CREB的磷酸化水平:TDCA增加了CREB的磷酸化水平(P<0.01)。过表达TGR5使CREB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增加(P<0.01)。沉默TGR5后显着降低了CREB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1)。结论:TGR5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肝脏中高表达。胆盐通过激活TGR5促进了肝内胆管纤维化,这一过程可能与TGR5促进CREB的磷酸化有关。

王晓玲[3](2021)在《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转录因子调控肝星状细胞改善肝脏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纤维化是肝脏组织急性或慢性细胞损伤引起的可逆性伤口愈合反应,反映了肝脏修复和瘢痕形成之间的平衡[1]。目前肝脏慢性纤维化疾病的总负担不断增长,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因此死亡[2,3]。然而,尽管对纤维化病理生理机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在确定抗纤维化靶点并转化为有效治疗方面仍为空白[3,4],因此,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的研究具有直接的临床意义[5]。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作为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主要调节因子,旁分泌或自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调控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沉积、降解[4,6,7]。近期研究表明,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s需要与其它DNA结合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即β-catenin与T细胞因子(T cell factor,TCF)、叉形头转录因子O1(Forkhead box O1,FOXO1)和乏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相互作用,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其相对活性取决于结合β-catenin的“转录伴侣”[8]。当β-catenin与TCF结合时,促进细胞增殖和纤维化[9],然而在与FOXO1结合后,发挥抗增殖、促凋亡、促进细胞在氧化应激下的存活[10,11]。在人类结肠癌细胞中发现FOXO1与TCF竞争结合β-catenin[12],在肾脏纤维化的研究中发现[8],β-catenin/FOXO1转录复合物形成可以促进TGF-β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foxp3的表达[8,13],发挥抗炎作用,然而β-catenin不同“转录伴侣”在HSCs及其肝脏纤维化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从细胞、动物、人体多水平,正向、反向多角度探讨TGF-β信号通路转录因子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调控HSCs增殖活化的作用机制,并在体内实验中探讨转录因子复合物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对HSCs增殖活化、细胞外基质沉积、肝脏组织免疫调节的作用及其机制,发现转录因子复合物TCF、FOXO1竞争结合β-catenin,可以调节TGF-β促纤维化生物学效应开关,导致不同的生物事件结局,为精准靶向抑制肝脏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及思路。目的:1.结合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实验,阐明肝脏纤维化过程中,TGF-β信号通路中β-catenin与不同“转录伴侣”FOXO1、TCF形成的不同转录因子复合物在肝纤维化病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调控HSCsβ-catenin转录因子复合物,启动TGF-β多重生物学效应开关,导向不同生物学事件结局的思路在改善肝脏纤维化中的应用。2.在人体肝纤维化组织中分析β-catenin与不同“转录伴侣”FOXO1、TCF形成的不同转录复合物β-catenin/FOXO1、β-catenin/TCF与纤维化进展之间的关系,丰富肝纤维化疾病进展的病理生理基础,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为进一步探索其在肝脏以及其它器官纤维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方法:1.体外实验:人肝星状细胞LX2体外培养,分对照组、TGF-β诱导分化组、TGF-β诱导分化+ICG-001干预组、TGF-β诱导分化+ICG-001+AS1842856组通过Western Blotting、RT-q PCR检测各组细胞外基质α-SMA和COL-I水平以及HSCs细胞周期、氧化应激功能,应用Western Blotting、Co IP、PLA方法分析HSCs活化后,各组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转录复合物水平变化。2.体内实验:根据肝纤维化的不同病因,构建四氯化碳(CCl4)和胆总管结扎(BDL)两种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肝脏外观,速率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同时对肝纤维化不同时期进行肝脏组织切片、染色,提取RNA及逆转录、RT-q PCR,分析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不同时期的纤维化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判断不同模型的干预时间;采用邻位连接技术(PLA)分析肝纤维化不同时期β-catenin转录复合物变化规律。3.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对两种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应用β-catenin/TCF抑制剂ICG-001进行干预,分别设立对照组、模型组、ICG-001干预组,观察小鼠肝脏外观,计算肝重、体重比,应用小鼠肝酶血清学水平检测、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1型胶原蛋白(COL-1)RNA表达水平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评价ICG-001干预后是否抑制小鼠肝脏纤维化,并应用ELISA方法检测了BDL各组肝脏组织炎症因子IL-10、IL-17、TNF-α、IL-6水平。4.为正反两个角度进一步探索TGF-β信号通路转录因子复合物在抑制肝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BDL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中增加TGF-β组、FOXO1抑制剂干预组,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RT-q PCR、Co IP、PLA实验,分析以β-catenin为核心的转录复合物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之间的转换关系;应用组织免疫荧光共定位、组织HSCs特异细胞PLA实验分析体内TGF-β信号通路转录因子复合物对HSCs细胞的作用,并应用RT-q PCR检测了foxp3、TNF-α、P27kip1表达水平。5.最后在胆道闭锁患者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肝脏组织中开展免疫组化、RTq PCR、PLA实验,分析人体肝脏组织中TGF-β水平、细胞增殖水平、IL-10、β-catenin/FOXO1、β-catenin/TCF与肝纤维化分期是否相关,为重新定向TGF-β信号通路转录因子复合物β-catenin/FOXO1、β-catenin/TCF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策略提供依据。结果:1.体外实验: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参与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活化1.1β-catenin/TCF抑制剂ICG-001干预活化的LX2细胞,WB结果显示,ICG-001组LX2细胞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与TGF-β组相比显着下降;ICG-001+AS1842856组与ICG-001组比较,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ICG-001组;而ICG-001组与对照组相比,α-SMA蛋白表达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ICG-001+AS1842856组与TGF-β组相比,α-SMA表达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ICG-001可以抑制活化的HSCs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1.2 Mn SOD、p27kip1 RT-q PCR结果显示,ICG-001组LX2细胞Mn SOD、p27kip1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与α-SMA、COL-I WB结果相反。说明ICG-001干预活化的HSCs使HSCs细胞周期阻滞,抗氧化应激水平增强。1.3以β-catenin作为Co IP抗体的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ICG-001组与TGF-β组相比,β-catenin结合的TCF水平显着下降,FOXO1水平显着升高。β-catenin、TCF、FOXO1 PLA结果显示,ICG-001组LX2细胞β-catenin/TCF互作与TGF-β组相比显着下降,β-catenin/FOXO1结果与β-catenin/TCF相反。综合与β-catenin结合的TCF、FOXO1水平,应用TF ratio(β-catenin/TCF versusβ-catenin/FOXO1)指标分析各组之间转录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TF ratio水平变化趋势与LX2细胞活化的特异性标记物α-SMA表达水平一致,LX2细胞的活化与TF ratio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以上结果说明β-catenin/TCF可以促进TGF-β诱导的HSCs增殖、活化。2.体内实验;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以及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与肝纤维化病程关系初探2.1 CCl4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在造模4w时,ALT、AST水平达到最高,随着造模时间延长,6w、8w时点ALT、AST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小鼠肝脏组织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结果显示,在造模4w时纤维组织增生逐渐显着,网状纤维增粗、断裂,纤维间隔初步形成,随着造模时间延长,纤维间隔显着;小鼠肝脏α-SMA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随着CCl4注射时间延长至4w,α-SM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小鼠肝脏组织IL-6、TNF-αm RNA表达水平在模型4w时达到高峰,foxp3表达水平在模型初期逐步增加,6w时达到高峰,8w时下降。2.2 BDL肝纤维化小鼠模型BDL术后1w,ALT、AST与Sham相比显着升高,术后2w时达到顶峰,术后3w、4w呈现下降趋势;小鼠肝组织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Masson染色、亮绿-天狼星红染色分别从炎症细胞浸润、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增生不同维度检测结果显示,BDL术后1周可见毛细胆管增生,汇管区增大,肝细胞轻度水肿变性,少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可见局灶性坏死,毛细胆管数量增多,肝细胞空泡样变加重;小鼠肝脏α-SMA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DL术后1w汇管区α-SM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随着BDL术后胆总管结扎时间延长,α-SMA表达水平持续升高,。小鼠肝脏组织TNF-αm RNA表达水平在模型1w、2w、3w时逐步上升,foxp3表达水平在模型初期逐步增加,2w、3w时显着升高。以上结果说明CCL4、BDL两种不同机制导致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在造模4w、1w时即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2.3 CCL4、BDL模型不同时期对小鼠肝脏石蜡组织切片进行原位PLA实验,检测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转录复合物在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β-catenin/TCF水平在CCl4造模4w时显着增高,β-catenin/FOXO1则在对照组呈现最高水平,在CCl4造模4w时显着下降;β-catenin/TCF水平在BDL手术造模1w时显着增高,β-catenin/FOXO1则在对照组呈现最高水平,术后1w时下降。说明在两种模型中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转录复合物水平与肝纤维化病程相关。3.抑制β-catenin/TCF改善CCL4、BDL小鼠模型肝纤维化3.1 CCl4、BDL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分别应用ICG-001干预1w、2w,对肝脏外观、肝重/体重比、肝酶、组织学、α-SMA、COL-I m RNA及蛋白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CCl4、BDL模型中ICG-001干预1w时,肝重体重比较模型组无显着差异,干预2w时,肝重体重比与模型组相比显着下降。两种模型1w、2w干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与模型组相比均显着下降。CCl4模型肝脏组织HE染色、网染结果显示,ICG-001组与同期CCL4模型组相比,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纤维间隔包绕肝细胞团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减少。BDL模型肝脏组织HE、Masson、网状纤维、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ICG-001组与同期BDL模型组相比,毛细胆管增生及纤维化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轻,I型胶原、III型胶原数量显着降低,网状纤维断裂、肝细胞板增厚程度减轻;BDL模型天狼星红染色半定量结果显示,ICG-001组胶原沉积显着低于同期模型组。RT-q PCR结果显示两种模型ICG-001组2w时COL-I、α-SMA阳性比例与同期模型组相比显着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l4模型ICG-001组COL-I水平显着低于同期模型组,干预2w COL-I水平与干预1w时相比显着下降;BDL模型ICG-001组α-SMA水平显着低于同期模型组,干预2w时α-SMA水平与干预1w相比显着下降。以上结果说明抑制β-catenin/TCF 1w或2w,均可改善肝纤维化。3.2 CCl4、BDL模型在ICG-001干预后foxp3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升高,p27kip1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升高。3.3 BDL模型,ICG-001干预2w时,IL-6水平与同期模型组相比显着下降;TNF-α、IL-17变化趋势与IL-6一致,IL-10则显着增加。4.BDL模型研究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调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4.1 BDL模型中,腹腔注射AS1842856抑制FOXO1后,免疫组化、WB检测小鼠肝脏组织α-SMA水平,结果显示,应用AS1842856干预后,α-SMA水平显着增加,肝脏纤维化加重;当在ICG-001基础上应用AS1842856干预时,α-SMA阳性细胞数与ICG-001组相比显着增加。α-SMA和COL-I WB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给予ICG-001,α-SMA和COL-I蛋白表达水平与BDL组相比显着下降,在此基础上应用AS1842856,α-SMA和COL-I蛋白表达水平与ICG-001组相比显着增加。4.2各组小鼠肝脏组织核蛋白IP实验结果显示BDL组与Sham组相比,β-catenin/TCF升高、β-catenin/FOXO1降低,ICG-001干预后,与Sham组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应用AS1842856,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与Sham组相比均显着下降。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石蜡切片进行PLA实验,结果显示各组TCF、FOXO1与β-catenin互作的变化趋势与肝脏核蛋白Co IP实验结果基本一致,BDL术后以及TGF-β的作用下,β-catenin、TCF互作呈现增长趋势,而β-catenin、FOXO1互作显示下降,与肝脏纤维化进展相关。ICG-001干预后β-catenin、TCF结合减弱,β-catenin、FOXO1结合增强,而在ICG-001+AS1842856组,β-catenin与TCF、FOXO1的互作关系均减弱,与肝脏核蛋白Co IP实验结果一致。4.3组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DL模型组HSCs增殖活化水平显着高于Sham组,ICG-001组显着低于模型组,TGF-β组HSCs数量及活化较BDL模型组增强,ICG-001干预TGF-β组HSCs增殖活化水平显着下降,与ICG-001组相比无显着差异。BDL模型组HSCs细胞β-catenin/TCF ligation与Sham组相比显着增加,ICG-001干预后与BDL组比较显着下降;TGF-β组β-catenin/TCF与BDL组相比显着增加,ICG-001干预TGF-β组,β-catenin/TCF ligation较TGF-β组显着下降。β-catenin/FOXO1ligation BDL组显着低于Sham组,ICG-001干预后与BDL组比较显着升高;TGF-β组β-catenin/FOXO1与BDL组相比显着增加,ICG-001干预TGF-β组,β-catenin/FOXO1 ligation较TGF-β组显着升高。TF ratio作为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的比值,可以综合评价与β-catenin竞争结合的TCF、FOXO1之间的动态变化,BDL模型组HSCs细胞中TF Ratio与Sham组相比显着增加,ICG-001干预后与BDL组比较显着下降;TGF-β组与BDL组相比无显着差异,ICG-001干预TGF-β组,TF Ratio较TGF-β组显着下降,与ICG-001组无差异。结合本部分2.1结果显示TF ratio下降,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反之则加重。4.4 BDL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RT-q PCR结果显示TNF-α、foxp3表达水平与Sham组比较显着升高,ICG-001干预后TNF-α显着下降,foxp3进一步增加,在ICG-001基础上应用AS1842856抑制FOXO1后,TNF-α水平显着升高,foxp3表达下降。4.5 ICG-001干预后p27kip1水平与BDL模型组相比显着升高,在ICG-001基础上应用AS1842856抑制FOXO1后,p27kip1水平发生显着下降。5.人体肝脏组织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转录复合物与纤维化进展的关系5.1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初诊,腹腔镜胆囊插管造影确诊的16例胆道闭锁以及其它患者,依据HE、Masson、天狼星红染色结果进行纤维化程度的Ishak评分分期,其中0期3例,1期4例,2期、3期、4期各3例。5.2不同分期患者肝脏组织Masson染色、IL-10、Ki67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IL-10水平S0-S2期显着升高,细胞增殖S2-S4期显着增强,这些指标均与TGF-β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相关。5.3患者肝脏组织石蜡切片PLA结果显示,S0、S1、S2、S3期β-catenin/TCF ligation S0-S2期逐渐增多;β-catenin/FOXO1 S0期最高,S0-S2期逐渐下降;TF ratio与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变化趋势一致。结论:1.体外人肝星状细胞LX2实验中,TCF、FOXO1竞争结合β-catenin,形成不同转录因子复合物,调控TGF-β诱导的LX2转分化及细胞周期、氧化应激水平。2.体内动物实验中,TGF-β通路下游转录因子TCF、FOXO1同样存在竞争结合β-catenin;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作为TGF-β通路不同生物学效应的开关导致促纤维化和抗炎、细胞抑制--不同的生物学事件结局。体内通过调控HSCs TF ratio,可以抑制HSCs细胞的增殖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同时调节肝脏组织免疫反应,减轻组织慢性损伤,改善肝纤维化。3.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相对水平即TF Ratio水平升高与BA患者肝脏纤维化病程早期进展相关。

侯丽爽[4](2021)在《芝麻活性成分调控FXR/SHP/LXR信号改善肝纤维化进程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肝纤维化一种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伴随胶原蛋白大量合成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诱因主要包括酒精、药物、代谢紊乱、病毒感染、免疫性肝炎和胆汁淤积等。在世界范围内,肝纤维化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是肝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使我国成为肝病大国,严重损害人民健康,加重社会负担。目前的疗法,包含药物及纤维源性标记物等技术。但需要结合大量临床评估,才能确保其有效性。化学合成药物在改善病毒性肝炎方面已有临床报道,但对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仍缺乏针对性。中药组分或有效成分,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展现明显优势。课题组发现天然植物芝麻,具有抗炎抗氧化药理活性,推测可能对肝病有改善作用。为此,选择其主要活性成分芝麻素和芝麻酚,验证对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由于芝麻素和芝麻酚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明确,制约了新药的开发与应用。因此,本研究开展了芝麻素和芝麻酚在体内外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解析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为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药理学参考,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芝麻素(sesamin,SES)和芝麻酚(sesamol,DER)是一种天然的木酚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对肝纤维化的干预效果还不明确。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SES和DER改善肝纤维化的相关机制。具体为:SES如何调节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和小异二聚体伴侣(short heterodimer partner,SHP),在体内外干预炎症及肝纤维化;DER介导FXR/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信号调控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或雷帕霉素(rapamycin,RA)诱导的肝损伤、炎症、自噬及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DER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T6,HSC-T6)的活化,调控FXR/LXR信号串扰,参与THP-1巨噬细胞及人肝星状细胞(LX-2)的交互,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方法:(1)在SES改善TAA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采用C57BL/6小鼠,分为6组:正常组、TAA组、TAA和SES(20 mg/kg)组、TAA和SES(40mg/kg)组、TAA和Curcumin(Cur)(20 mg/kg)组以及单独的SES组。除正常组和单独SES组,其他组小鼠腹膜内注射TAA连续5周,第1周每周3次100 mg/kg,第2至5周每周两次200 mg/kg。此外,在给药组中,从第二周开始连续28天,以口服灌胃法对小鼠进行SES或Cur治疗。同时,正常组和TAA组施用等量生理盐水4周。在实验结束后,首先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使用天狼星红染色(Sirius Red),三色胶原染色(Masson)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相应抗体的表达。最后,采用蛋白印记与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 RTPCR)结合的方式,检测纤维化及炎症的水平。在体外,先用TGF-β激活HSCs2h,然后给予SES(3.125,6.25,12.5μM),FXR的激动剂GW4064(2μM)或FXR的抑制剂Gugglusterone(50μM)处理2h。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记,q RT-PCR等方法,检测FXR,SH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核苷酸结合域-(NOD-)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domain-(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等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特异性基因阻断FXR(si FXR)和SHP(si SHP)转染HSCs,通过蛋白印记和q RT-PCR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2)在DER改善TAA诱发肝纤维化模型中,采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TAA组、TAA和DER(10 mg/kg)组、TAA和DER(20 mg/kg)组、TAA和Cur(20 mg/kg)组,及单独的DER(20 mg/kg)组。TAA给药方式同SES。在给药组中,从第二周开始连续28天,以口服灌胃法对小鼠进行DER(10、20 mg/kg)治疗。同时,正常组、TAA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在自噬诱导肝纤维化的模型中,将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TAA组、TAA和DER(20 mg/kg)组、TAA和RA(2 mg/kg)组、TAA和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10 mg/kg)组。TAA组的给药方式同SES。从第2至5周,除正常组和TAA组,另外二组每周3次腹腔注射RA或3-MA。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蛋白印记与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q RT-PCR的方法,测定纤维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体外模型,先用TGF-β激活HSCs,然后给予DER(3.125,6.25,12.5μM)进行处理,检测FXR,LXRα/β,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α/β(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α/β,MAPLC3α/β)和泛素结合蛋白自噬受体(Sequestosome 1,SQSTM1/P62)等相关蛋白的表达。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激活HSCs后,联合RA和3-MA,给予DER作用后,检测了相关蛋白的表达。另外,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0-100 ng/ml)刺激THP-1细胞,收集上清液LPS条件培养基,联合RA激活LX-2细胞。给予DER或3-MA孵育后,检测自噬蛋白及炎症蛋白的表达。用FXR激动剂GW4064,LXR激动剂GW3965及DER处理LX-2细胞,通过RT-PCR及细胞荧光,检测自噬蛋白,α-SMA及炎症相关的蛋白表达。结果:(1)SES显着降低了的ALT、AST水平,改善了TAA导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抑制了α-SMA、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lagen-I)、金属蛋白酶-1的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等纤维化相关标志蛋白及炎症细胞因子的浸润,并上调了FXR、SHP的表达。体外结果显示,SES能明显抑制由TGF-β刺激引起的纤维化标志蛋白的表达。通过蛋白印记,q RT-PCR,细胞免疫荧光方法,证实了SES对NLRP3、caspase-1和IL-1β等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SES和FXR的激动剂GW4064都能明显提高FXR、SHP的表达,下调α-SMA、IL-1α和IL-6的表达。(2)DER显着降低了TAA引起的血清生化指标ALT、AST水平,改善了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抑制了纤维化标志蛋白及自噬蛋白的表达。DER还下调了炎症细胞因子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和IL-6等的表达并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DER与自噬抑制剂3-MA具有相同的功效,显着下调了ALT、AST水平,改善了TAA或RA导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体外结果显示,DER明显抑制了由TGF-β刺激引起的HSCs中纤维化标志蛋白及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DER处理后,逆转了TGF-β激活HSCs引起的FXR和LXRα/β蛋白表达的下调。使用TGF-β和RA联合刺激HSCs,DER和3-MA功能相似,抑制了自噬蛋白和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收集LPS刺激THP-1细胞的上清液孵育LX-2细胞,DER和3-MA抑制了自噬蛋白、α-SMA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DER通过基因阻断自噬相关蛋白(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7,ATG7)(si ATG7)同样抑制了LPS条件培养基引起LX-2细胞的活化。此外,DER同GW4064或GW3965功能相似,上调了LX-2细胞中FXR和LXR的表达,抑制了自噬蛋白及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基因沉默FXR(si FXR)和LXR(si LXR)后,DER或3-MA同样抑制了LX-2细胞的活化。结论:(1)SES通过介导FXR/SHP信号通路,抑制了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及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ECM的沉积及HSCs的活化。通过基因沉默FXR及SHP,验证了FXR和SHP的相互调控作用,并且,SES充当FXR的激动剂,激活FXR及SHP的表达。此外,SES保护肝脏免受TAA毒性的影响,防止胶原蛋白的累积,减少炎症因子对肝脏的损害及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改善了肝纤维化。(2)DER通过靶向FXR/LXR信号,参与LX-2细胞和THP-1细胞的交互,抑制LX-2细胞的自噬反应、减少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caspase-1的裂解及炎症细胞因子IL-1β的产生。DER的作用同3-MA,抑制了HSCs的激活及自噬,降低了TAA引起的纤维化标志蛋白的表达,改善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减少NLRP3及炎症因子的浸润,抑制了肝纤维化的发展。此外,DER同3-MA都能抑制肝脏自噬反应,缓解RA引起的自噬对肝脏的损害,减少肝脏炎症及组织病理的改变,发挥肝保护的作用。总之,本研究证实了天然的木酚素类化合物SES和DER,参与FXR/SHP/LXR信号交互,具有改善肝纤维化和抑制炎症的良好功效,防止TAA及自噬对肝脏造成的损伤。DER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与HSCs细胞间的串扰,发挥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SES和DER可作为改善肝纤维化的理想调节剂,并具备天然药物独特的生物活性优势。未来,我们在SES和DER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将会做更多的应用及研究,为临床开发安全、有效、创新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赵文敬[5](2021)在《糜酶抑制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及TβRⅠ、TβRⅡ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糜酶抑制剂(Chymase inhibitors,Chy-I)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及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I,TβRⅠ)、转化生长因子βII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II,TβRⅡ)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32只;制备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Chy-I组,模型组和Chy-I组利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oloride,CCL4)制作大鼠的肝纤维化组织模型,Chy-I组在建立模型的同时灌胃给予Chy-I,剂量为每日10mg/kg。实验第8周末将动物处死。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staining,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TGF-β1、TβRⅠ、TβRⅡ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然后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检测TGF-β1及TβRⅡI、TβRⅡ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肝组织中TGF-β1及TβRⅠ、TβR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明显的肝纤维化,而Chy-I组的肝纤维化明显减轻。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及TβRⅠ、TβRⅡ表达显着高于正常组,而Chy-I治疗组较模型组显着减少,存在显着性的差异。3.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检测大鼠肝组织TGF-β1及TβRⅠ、TβRⅡ基因的表达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及TβRⅠ、TβRⅡ m RNA表达均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Chy-I组TGF-β1及TβRⅠ、TβRⅡ m RNA表达均下降(P<0.05)。4.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肝组织中TGF-β1及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及TβRⅠ、TβRⅡ蛋白的表达均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Chy-I组TGF-β1及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1.糜酶抑制剂可以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病理改变。2.靡酶抑制剂还可能通过下调肝细胞中TGF-β1、TβRⅠ、Ⅱ基因与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控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田园硕[6](2021)在《活血软坚扶正方干预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研究及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活血软坚扶正方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活血软坚扶正方对气虚血瘀型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通过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 1、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浓度的测定,探讨活血软坚扶正方干预本病的可能疗效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网络药理学研究:采用 TCMSP、TCMID、SwissTargetPrediction、PubChem、DisGeNET、OMIM、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活血软坚扶正方活性成分及与乙肝后肝纤维化相关靶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方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Metascape对活血软坚扶正方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关键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获取活血软坚扶正方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主要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2.临床试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63例气虚血瘀型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33例(后脱落3例),对照组30例。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组予活血软坚扶正方,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连续干预6个月。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记录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肝弹性值,检查肝功能、血清蛋白、凝血功能、肝纤四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清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计算无创肝纤维化指标(APRI、FIB-4),并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检测血、尿、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弹性值、肝纤四项、APRI、FIB-4、肝功能、血清蛋白、凝血功能、人转化生长因子β1、血清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中医证候评分以及相关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并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研究最终共筛选获取33个活性成分,129个作用靶点与活血软坚扶正方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活血软坚扶正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主要涉及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分子功能等多层次功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phospholipase D信号通路、HIF-1α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PARγ信号通路等多个通路等来发挥治疗作用。2.临床试验研究结果(1)影像学肝纤维化指标:中药组和对照组组内对比均能够显着降低患者的肝弹性值(P<0.01),且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中药组能显着降低血清中CIV的水平(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CIV无明显差异(3)无创肝纤维化指标:中药组和对照组组内对比均能降低FIB-4的水平(P<0.05),且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可显着降低APRI的水平(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APRI无显着差异。(4)肝功能相关指标:中药组和对照组组内对比均能显着降低血清中TBIL的水平(P<0.05),且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中药组可显着降低AST的水平(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AST无显着差异。(5)血清蛋白相关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ALB和GLO水平无显着差异。(6)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中药组可显着升高的PTA和PLT的水平(P<0.01),对照组无明显PTA和PLT升高。(7)TIMP-1和TGF-β1:中药组可降低血清中TIMP-1的浓度(P>0.05),对照组能够降低血清中TGF-β1的浓度(P>0.05),但TIMP-1和TGF-β1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中医证候指标:中药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P<0.01),且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网络药理学研究提示:活血软坚扶正方改善乙肝后肝纤维化具有多层次、多系统和整体干预的特点。2.通过影像学、血清学、无创肝纤维化指标三种方式的比较,发现:活血软坚扶正方可有效抑制乙肝后肝纤维化的形成。3.活血软坚扶正方能够显着改善气虚血瘀型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的症状、减轻肝脏炎症,调节凝血功能。4.活血软坚扶正方干预血清中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作用不显着,药物对其可能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但是否是主要干预因子尚存疑,需进一步的研究进行验证。

宋健[7](2021)在《基于核受体探讨人参皂苷25-OCH3-PPD和M4调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慢性肝病的常见病理基础,并且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要阶段。肝纤维化的主要特征是激活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介导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过度沉积。并且慢性肝脏炎症也会加速肝纤维化的进程。人参皂苷活性成分是人参中主要的活性物质,其药理作用与能量代谢和调控炎症反应有关。人参皂苷具有肝保护、抗氧化、抗炎等广谱的药理活性。核受体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s)与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作为调节能量代谢的重要途径,在调控肝纤维化和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是基于核受体LXRs与FXR探讨人参皂苷25-OCH3-原人参二醇(25-OCH3-PPD)及20S-原人参三醇(M4)调控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方法:1.人参皂苷25-OCH3-PPD促进LXRs的活性改善P2X7r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1)TAA诱导的肝纤维化:C57BL/6小鼠分为六组:正常组、TAA组、TAA+25-OCH3-PPD(5、10、20 mg/kg)给药组和TAA+Silymarin(100 mg/kg)组。25-OCH3-PPD与Silymarin组小鼠通过灌胃的方式给药。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均通过腹腔注射TAA(第一周100 mg/kg,三次;第二周至第五周200mg/kg,每周两次)。相关指标的测定:采用H&E染色、Sirius Red染色、Masson染色法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ALT、AST变化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25-OCH3-PPD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在TAA诱导的肝纤维化中,通过蛋白印记、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组织荧光染色实验检测细胞外基质、炎症因子、SIRT1、FXR、LXRα、LXRβ、P2X7r和NLRP3等蛋白或m RNA的表达情况。分析了与TAA诱导的凋亡途径相关的几个分子蛋白的表达,包括caspase-3、Bcl-2、Bax、Bid、c FILP。(2)体外实验:选用HSC-T6细胞,TGF-β刺激2 h,然后用25-OCH3-PPD(1、5或10μM)或caspase-1抑制剂I培养6 h。这些细胞被收集,分别做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HSC-T6细胞中α-SMA、P2X7r、NLRP3、LXRβ、LXRα、caspase-1、IL-1β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做进一步验证。2.20S-原人参三醇通过调控FXR-P2X7r信号通路改善肝纤维化进程的研究中:(1)TAA诱导的肝纤维化: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TAA组、TAA+M4-10组、TAA+M4-20组。小鼠每天采用M4(10和20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除正常组小鼠外,小鼠腹腔注射TAA(第一周100 mg/kg,三次;第二周至第五周200 mg/kg,每周两次),以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相关指标的测定:采用H&E染色法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提取总蛋白进行蛋白印迹分析实验,检测α-SMA、Collagen I、TIMP-1、MMP-13、FXR、P2X7r、NLRP3、caspase-1、IL-1β、IL-18、TNF-α和IL-6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提取RNA,通过RT-PCR定量分析,检测m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免疫荧光染色做进一步验证。(2)HSC-T6细胞体外实验:HSC-T6细胞被TGF-β刺激2 h后,再用浓度为10、20μM的M4或guggulsterone(50μM)或GW4064(2μM)处理4 h。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蛋白印迹分析实验,检测HSCs细胞中α-SMA、FXR、P2X7r、caspase-1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提取RNA,通过RT-PCR定量分析,检测m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FXR与P2X7r免疫荧光染色做进一步验证。(3)Hep G2细胞质粒转染(sh RNA-FXR):对Hep G2细胞给予FXR特异性si RNA转染48 h,然后给予TGF-β培养2 h,再用M4孵育细胞4 h。利用RT-PCR、Westeron blot,以及免疫荧光法检测FXR、α-SMA和P2X7r的表达变化以及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人参皂苷25-OCH3-PPD通过促进LXRs的活性改善P2X7r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研究:(1)TAA诱导肝纤维化小鼠模型:TAA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肝组织发生损伤并有大量胶原沉积;而25-OCH3-PPD可以降低血清中ALT、AST水平;改善TAA诱导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肝组织中胶原沉积情况;25-OCH3-PPD可以改善肝组织中纤维化相关指标α-SMA、Collagen-I、TIMP-1、MMP-13;降低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包括降低caspase-1、IL-1β、IL-18等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改善肝组织中肝细胞凋亡情况,调控了caspase-3、Bcl-2、Bax、Bid、FILP凋亡途径相关分子蛋白的表达;并抑制P2X7r-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进;抑制PI3K/Akt磷酸化,活化LKB1/AMPK-SIRT1信号通路;25-OCH3-PPD还能改善由TAA诱导的LXRs和FXR的活性降低。(2)体外实验中,25-OCH3-PPD减弱HSC-T6细胞中促纤维化标志物α-SMA的转录活性;25-OCH3-PPD可以通过调控LXRs和P2X7r-NLRP3、P-PI3K/P-Akt的表达降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并且在肝星状细胞中抑制了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与caspase-1抑制剂I效果一致。2.20S-原人参三醇通过调控FXR-P2X7r信号通路改善肝纤维化进程的研究:(1)在TA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中,M4可减轻组织病理学改变,改善肝损伤;M4可以调节肝组织中肝纤维化相关指标α-SMA、Collagen-I、TIMP-1、MMP-13的表达;并降低肝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包括降低F4/80、caspase-1、IL-1β、IL-18等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记、RT-PCR、组织免疫荧光实验表明,M4显着增加FXR的蛋白和m RNA的表达;M4也抑制了和P2X7r、NLRP3的表达,对P2X7r-NLRP3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2)HSC-T6细胞体外实验中,TGF-β刺激后肝星状细胞被活化;给予M4可抑制HSC-T6中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包括α-SMA、Collagen-I、TIMP-1的表达,升高MMP-13的表达;以及降低caspase-1、IL-1β、IL-1R1和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M4显着增加了FXR的表达,抑制了P2X7r-NLRP3信号通路,并作为FXR激动剂GW4064发挥作用;M4与GW4064激活FXR,抑制了P2X7r、α-SMA、caspase-1、IL-1β、IL-1R1的表达;(3)并且对Hep G2细胞转染FXR,建立sh RNA-FXR,实现了Hep G2细胞低表达FXR;但给予M4后FXR被激活,活化FXR后进而抑制了P2X7r、α-SMA、caspase-1的表达。结论:人参皂苷25-OCH3-PPD与M4可改善TAA诱导小鼠和活化HSCs中纤维化形成及炎症。25-OCH3-PPD可能激活LXRs,以改善P2X7r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并且25-OCH3-PPD可以通过调控LKB1-AMPK信号通路以及激活SIRT1调节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和肝脏炎症。M4改善了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其调控肝纤维化机制可能通过激活FXR介导P2X7r-NLRP3炎症信号通路。因此,25-OCH3-PPD和M4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肝纤维化和抗肝脏炎症活性物质。

梁仁久[8](2021)在《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用CCl4法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探究壮肝逐瘀煎对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更深一步的探究壮肝逐瘀煎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从62只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54只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进行皮下注射40%的CCl4花生油溶液,每周3次,延续8周;将剩余的8只作为对照组(G)。在造模的第6周和第8周分别取3只造模组大鼠进行肝组织HE检测,观察其是否成模。模型构建成功后,把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壮肝逐瘀煎高剂量组(A)、壮肝逐瘀煎中剂量组(B)、壮肝逐瘀煎低剂量组(C)、复方鳖甲软肝片组(D)、秋水仙碱组(E)和模型组(F)。壮肝逐瘀煎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00mg/kg、100 mg/kg、50 mg/kg,秋水仙碱灌胃剂量为:0.4 mg/kg,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剂量为:50 mg/kg,空白组大鼠灌相对应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6周。灌胃结束后,提前24小时禁食不禁水,记录大鼠体重,麻醉大鼠,通过腹主动脉采血,离心、过滤,将一部分血冻存备用,另一部分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同时记录大鼠肝重。剪取肝脏并分装,一部分放在-80℃冰箱和另一部分用组织固定液固定。将固定的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进行HE和Masson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用RT-q PCR法检测肝组织TGFβ-1、BMP7、Smad2、Smad3、Smad7的m 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Fβ-1、BMP7、Smad2、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壮肝逐瘀煎组大鼠的增重水平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的肝脏指数最低,CCL4模型组大鼠的肝脏指数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和空白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壮肝逐瘀煎低剂量组要高于秋水仙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模型组相比,壮肝逐瘀煎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秋水仙碱组、空白组大鼠血清中ALT、AST的值均比模型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TBIL的值时,壮肝逐瘀煎高剂量组和空白组与模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中胶原纤维广泛增生,纤维间隔相互连接,部分样本出现假小叶,发展成为肝硬化;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4.RT-q PCR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TGFβ-1、S mad2、Smad3 m 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TGFβ-1、Smad2、Smad3 m RNA的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1),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BMP7m 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大鼠肝组织中T 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模型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的表达相较于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大鼠肝组织中BMP7的表达:壮肝逐瘀煎高、中、低组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以及秋水仙碱组的表达高于模型组。结论:1.壮肝逐瘀煎能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具有较好的护肝作用。2.壮肝逐瘀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MP7/Smads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牙程玉[9](2021)在《化肝纤方对慢乙肝相关肝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1、IL-6、IL-10等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化肝纤方对慢乙肝相关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等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纳入60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按1:1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肝纤方口服,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转氨酶)、肝纤四项、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乙型肝炎DNA(hepatitis B virus-DNA,HBV-DNA)水平、中医症状评分等指标,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及TGF-β1、IL-6、IL-10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1、治疗12周后,两组肝功能(ALT、AST)及HBV-DN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ALT、AST)改善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BV-DNA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肝纤四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纤四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2周后,两组LSM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SM值较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12周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更为突出,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CHI3L1、TGF-β1、IL-6较治疗前降低,IL-10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HI3L1、TGF-β1、IL-6较同期对照组有所下降,IL-10较同期对照组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肝纤方可改善慢乙肝相关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能(ALT、AST)及血清肝纤四项指标,降低肝脏硬度值(LSM)及血清CHI3L1,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IL-6等促炎因子,上调IL-10等抗炎因子有关。初步证实了化肝纤方具有延缓肝纤维化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势。

范晓茜[10](2021)在《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黄韧带组织中miR-21及TGF-β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肝肾亏虚证型对黄韧带组织纤维化的影响,比较腰椎管狭窄症之肝肾亏虚证型与腰椎管狭窄症之非肝肾亏虚证型的患者,其血清中性激素的表达水平、黄韧带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及黄韧带组织中mi R-21表达水平的差异,从而研究退变黄韧带组织中mi R-21及TGF-β1的表达与肝肾亏虚间的关系,为腰椎管狭窄症疾病的中医诊断、未来的中医药干预治疗提供实验研究依据及参考思路。方法:1、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的现代医学诊断标准、肝肾亏虚症候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同时控制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需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之肝肾亏虚症候患者及腰椎管狭窄症之非肝肾亏虚症候患者共51例,采用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的性激素表达水平;术中收取患者少量黄韧带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患者其黄韧带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检测两组患者其黄韧带组织中TGF-β1的mRNA及miRNA-21的表达水平;2、按实验数据结果评估两组患者的六项性激素指标的表达水平、黄韧带组织中的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TGF-β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mi R-21的表达水平;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0.0系统分析实验结果的数据,若两独立样本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具有统计学显着差异。结果:1、肝肾亏虚症候组(69.03±9.18)年龄高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50.00±11.96),P<0.01,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肝肾亏虚症候组(22.29±0.05)病程时长多余非肝肾亏虚症候组(11.32±0.07),P<0.01,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2、发现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组别当中的促黄体生成素、垂体泌乳素两项指标在肝肾亏虚症候组和非肝肾亏虚症候组比较的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的睾酮在肝肾亏虚症候组(22.43±1.64)中表达低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26.59±0.92),P<0.01;男性患者的睾酮在肝肾亏虚症候组(298.57±15.87)中表达低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532.47±22.72),P<0.01;女性患者的孕酮在肝肾亏虚症候组(0.32±0.05)中表达低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0.64±0.01),P<0.01;男性患者的孕酮在肝肾亏虚症候组(0.61±0.05)中表达低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0.77±0.07),P<0.01;女性患者的血清雌二醇在肝肾亏虚症候组(12.42±2.86)中表达低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32.38±5.04),P<0.01;男性患者的血清雌二醇在肝肾亏虚症候组(15.84±2.92)中表达低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25.72±3.82),P<0.01;女性患者的促卵泡生成素在肝肾亏虚症候组(29.84±1.34)中表达高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12.26±0.88),P<0.01;男性患者的促卵泡生成素在肝肾亏虚症候组(12.73±0.48)中表达高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7.12±0.16),P<0.01。3、TGF-β1的蛋白在肝肾亏虚症候组(0.86±0.07)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0.69±0.05),P<0.05;TGF-β1的mRNA在肝肾亏虚症候组(3.78±0.26)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2.87±0.05),P<0.05。4、miRNA-21在肝肾亏虚症候组(0.088±0.010)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0.028±0.008),P<0.01。结论:1、本实验内腰椎管狭窄症的肝肾亏虚症候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肝肾亏虚症候组其患者的病程时间明显长于非肝肾亏虚症候组;2、本实验内腰椎管狭窄症的肝肾亏虚症候与性激素表达水平呈现或升高或降低的相关性,推测性激素分泌水平可以间接反映肝肾亏虚的状态及程度;3、本实验内腰椎管狭窄症的肝肾亏虚症候与TGF-β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肝肾亏虚症候亦与miRNA-2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因此推测腰椎管狭窄症的肝肾亏虚症候与黄韧带增生肥厚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4、基于本实验的实验结果,推测腰椎管狭窄症的肝肾亏虚症候能够影响甚至加速黄韧带纤维化的改变。

二、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miR-373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3.1 主要试剂、仪器和动物
        1.3.2 实验动物
    1.4 实验方法
        1.4.1 动物实验
        1.4.2 细胞学实验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2.2 miR-373在肝纤维化血清中表达增加
    2.3 肝纤维化组织中肝星状细胞TGFβR2表达增加
    2.4 miR-373调控肝星状细胞TGFβR2表达
3 讨论Discussion

(2)TGR5在胆盐引起的肝内胆管结石病肝内胆管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GR5受体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转录因子调控肝星状细胞改善肝脏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 参与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活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盒
        1.2 实验试剂配制
        1.3 LX2 细胞培养及细胞传代
        1.4 rhTGF-β诱导LX2 细胞活化增殖
        1.5 ICG-001、AS1842856 干预活化的LX2 细胞
        1.6 实验方法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 调控LX2 增殖活化表型
        2.2 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 调控LX2 细胞增殖活化的作用机制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构建以及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 与肝纤维化病程关系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盒
        1.2 实验试剂配制
        1.3 实验动物
        1.4 动物模型建立及实验分组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CCl_4、BDL模型不同时点的小鼠一般状况
        2.2 CCl_4、BDL模型不同时点的肝脏外观改变
        2.3 CCl_4、BDL模型不同时点的肝功能变化
        2.4 CCl_4、BDL模型不同时点的组织学改变
        2.5 CCl_4、BDL模型不同时点α-SMA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2.6 CCl_4、BDL模型不同时点炎症因子表达水平
        2.7 CCl_4、BDL模型不同时点β-catenin/FOXO1、β-catenin/TCF转录复合物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抑制β-catenin/TCF改善CCL4、BDL小鼠模型肝纤维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盒
        1.2 实验试剂配制
        1.3 实验动物
        1.4 动物模型建立及实验分组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抑制CCl_4、BDL模型β-catenin/TCF1 w、2 w时小鼠一般状况
        2.2 抑制CCl_4、BDL模型β-catenin/TCF1 w、2 w时肝脏外观及肝重体重比
        2.3 抑制CCl_4、BDL模型β-catenin/TCF1 w、2 w时血清肝功能水平
        2.4 抑制CCl_4、BDL模型β-catenin/TCF1 w、2 wS时肝脏组织学变化
        2.5 抑制CCl_4、BDL模型β-catenin/TCF1 w、2 w时 COL-I、α-SMA水平
        2.6 抑制CCl_4、BDL模型β-catenin/TCF2 w促进FOXO1 靶基因foxp3、p27~(kip1)表达
        2.7 抑制BDL模型β-catenin/TCF时肝脏组织炎症因子水平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BDL模型研究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 调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盒
        1.2 实验试剂配制
        1.3 实验动物
        1.4 动物模型建立及实验分组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β-catenin/TCF、FOXO1 共同调控肝纤维化进展
        2.2 肝脏核蛋白中TCF、FOXO1与β-catenin竞争结合形成不同转录复合物
        2.3 体内HSCs中 TCF、FOXO1与β-catenin形成不同转录复合物调控肝纤维化进展
        2.4 β-catenin/TCF、FOXO1 调节肝脏组织炎症因子水平
        2.5 β-catenin/TCF、FOXO1 调节肝脏组织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部分 探讨人体肝脏组织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 转录复合物与纤维化进展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盒
        1.2 临床组织标本收集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胆道闭锁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患者基本信息统计
        2.2 患者肝脏组织石蜡切片HE、Masson、天狼星红染色结果及纤维化分期
        2.3 不同分期患者肝脏组织TGF-β、IL-10、Ki67 水平
        2.4 不同分期患者肝脏组织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 水平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2.本研究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综述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纤维化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芝麻活性成分调控FXR/SHP/LXR信号改善肝纤维化进程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1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1.1.1 化学合成药物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1.1.2 中药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1.2 肝纤维化的诱发因素
    1.3 肝纤维化的发展机理
    1.4 调控肝纤维化的信号靶点
        1.4.1 TGF-β/smads调控肝纤维化
        1.4.2 PI3K/Akt/mTOR调控肝纤维化
        1.4.3 TLR4/My D88/NF-kB调控肝纤维化
        1.4.4 FXR/SHP/LXR调控肝纤维化
    1.5 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芝麻素通过介导 FXR/SHP 信号交互调控炎症减轻肝纤维化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动物饲养
        2.3.2 血清AST/ALT的测定
        2.3.3 制备肝脏切片
        2.3.4 H&E染色
        2.3.5 Masson染色
        2.3.6 Sirius Red染色
        2.3.7 IHC染色
        2.3.8 组织免疫荧光
        2.3.9 实验细胞的培养
        2.3.10 细胞生存率检测
        2.3.11 细胞荧光染色检测
        2.3.12 细胞基因沉默实验
        2.3.13 蛋白印迹实验
        2.3.14 qRT-PCR检测
        2.3.15 统计学处理
    2.4 实验结果
        2.4.1 SES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升高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2.4.2 SES改善小鼠肝脏胶原沉积
        2.4.3 SES增强FXR/SHP信号干预肝纤维化
        2.4.4 SES抑制肝纤维化中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2.4.5 SES抑制TGF-β诱导的HSCs中纤维化标志蛋白的表达
        2.4.6 SES抑制HSCs中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2.4.7 SES调控FXR介导的SHP信号抑制HSCs的激活
        2.4.8 SES通过siFXR介导SHP减少HSCs的活化
        2.4.9 SES通过调控si SHP介导FXR减少HSCs的活化
    2.5 讨论
第三章 芝麻酚靶向FXR/LXR信号交互参与巨噬细胞和肝星状细胞串扰改善肝纤维化
    3.1 前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动物模型建立
        3.3.2 血清AST/ALT测定
        3.3.3 制备石蜡切片
        3.3.4 HE染色
        3.3.5 Masson染色
        3.3.6 Sirius Red染色
        3.3.7 组织免疫荧光染色
        3.3.8 实验细胞培养
        3.3.9 细胞生存率检测
        3.3.10 细胞荧光染色检测
        3.3.11 细胞基因沉默实验
        3.3.12 蛋白印迹实验
        3.3.13 qRT-PCR检测
        3.3.14 RT-PCR检测
        3.3.15 统计学处理
    3.4 实验结果
        3.4.1 DER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
        3.4.2 DER改善肝纤维化中胶原累积
        3.4.3 DER抑制TAA诱导的小鼠肝脏炎症
        3.4.4 DER参与FXR/LXR信号介导的自噬改善肝纤维化
        3.4.5 DER改善TAA或 RA诱导的血清生化指标及病理学的改变
        3.4.6 DER抑制肝脏自噬
        3.4.7 DER抑制TAA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3.4.8 DER抑制活化HSCs中纤维化标志蛋白的表达
        3.4.9 DER减少活化HSCs中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3.4.10 DER调控FXR/LXR和自噬信号逆转HSCs的激活
        3.4.11 DER作用同3-MA抑制HSCs的自噬及炎症因子的表达
        3.4.12 DER抑制巨噬细胞的上清液激活的肝星状细胞自噬
        3.4.13 DER抑制巨噬细胞的上清液激活的肝星状细胞炎症的表达
        3.4.14 DER通过siATG7 抑制自噬减少肝星状细胞的激活
        3.4.15 DER调节FXR/LXRα及炎症因子在基因水平上的表达
        3.4.16 DER激活FXR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自噬
        3.4.17 DER激活LXRs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自噬
        3.4.18 FXR/LXR参与巨噬细胞和肝星状细胞间的串扰
        3.4.19 DER靶向FXR/LXR交互参与细胞串扰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
    3.5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发表论文
附录2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5)糜酶抑制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及TβRⅠ、TβRⅡ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主要试剂
    2.3 实验仪器及器材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HE染色的结果
    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
    3.3 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TGF-β1及TβRⅠ、TβRⅡ mRNA表达的结果
    3.4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TGF-β1及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的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1
致谢2
综述 糜酶抑制剂在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6)活血软坚扶正方干预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研究及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文献综述 TGF-β1相关通路在乙肝后肝纤维化方面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1 活血软坚扶正方活性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的获取和筛选
        2 乙肝后肝纤维化相关作用靶点的筛选
        3 药物-活性成分-疾病相关靶点网络的构建
        4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核心靶标筛选
        5 生物过程与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第二节 活血软坚扶正方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
        1 活血软坚扶正方活性成分的筛选
        2 疾病相关靶点预测
        3 药物-活性成分-疾病相关靶点网络构建
        4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核心靶标筛选
        5 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1 活血软坚扶正方有效活性成分讨论
        2 活血软坚扶正方抗乙肝后肝纤维化相关靶标蛋白讨论
        3 活血软坚扶正方抗乙肝后肝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退出标准
        6 剔除标准
        7 中止标准
        8 治疗方法
        9 观察指标
        10 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 基线情况
        2 疗效比较
        3 安全性指标检测
        4 脱落病例分析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1 讨论
        2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核受体探讨人参皂苷25-OCH3-PPD和M4调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语注释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肝纤维化的形成
    1.2 肝纤维化的诱因
        1.2.1 酒精性肝损伤
        1.2.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损伤
        1.2.3 病毒性肝炎
    1.3 多种病理机制参与肝纤维化进程
        1.3.1 肝内巨噬细胞活化影响肝纤维化进程
        1.3.2 氧化应激加速肝纤维化进程
        1.3.3 肝脏炎症加速肝纤维化进程
    1.4 调控肝纤维化的信号转导途径
        1.4.1 FXR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1.4.2 LXRs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1.4.3 TGF-β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1.4.4 P2X7r-NLRP3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1.4.5 PI3K-Akt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1.5 .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研究
        1.5.1 中药治疗肝纤维化
        1.5.2 西药治疗肝纤维化
    1.6 人参的肝保护作用
    1.7 本课题研究思路
第二章 人参皂苷25-OCH_3-PPD促进LXRs的活性改善P2X7r介导的NLRP3炎症小体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动物给药方案
        2.2.4 细胞培养与药物处理
        2.2.5 血清生化分析
        2.2.6 组织石蜡包埋
        2.2.7 H&E染色
        2.2.8 Masson三色胶原染色
        2.2.9 Sirius Red染色
        2.2.10 免疫荧光染色
        2.2.1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12 TUNEL检测
        2.2.13 蛋白印迹实验
        2.2.14 RT-PCR实验分析
        2.2.15 统计学处理
    2.3 结果
        2.3.1 25-OCH_3-PPD改善TAA诱导的肝损伤
        2.3.2 25-OCH_3-PPD减弱与肝星状细胞激活相关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的转录
        2.3.3 25-OCH_3-PPD可降低肝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
        2.3.4 25-OCH_3-PPD抑制P2X7r调节NLRP3炎症小体
        2.3.5 25-OCH_3-PPD调节PI3K/Akt磷酸化改善TAA诱导的肝纤维化
        2.3.6 25-OCH_3-PPD调节LKB1/AMPK-SIRT1信号通路改善TAA诱导的肝纤维化
        2.3.7 25-OCH_3-PPD促进LXRs和FXR活性改善TAA诱导的肝纤维化
        2.3.8 25-OCH_3-PPD阻断TAA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
        2.3.9 25-OCH_3-PPD通过调节P2X7r-NLRP3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2.3.10 25-OCH_3-PPD调节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中LXRs与磷酸化PI3K/Akt的表达
        2.3.11 抑制活化的HSCs中炎症因子表达是25-OCH_3-PPD改善肝纤维的关键
    2.4 讨论
第三章 20S-原人参三醇通过调FXR-P2X7r信号通路改善肝纤维化进程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动物给药方案
        3.2.4 细胞存活率
        3.2.5 细胞培养与药物处理
        3.2.6 血清生化分析
        3.2.7 组织石蜡包埋
        3.2.8 H&E染色
        3.2.9 免疫荧光染色
        3.2.10 蛋白印迹实验
        3.2.11 RT-PCR实验分析
        3.2.12 统计学处理
    3.3 实验结果
        3.3.1 M4能够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性与增殖
        3.3.2 M4调节活化HSC中ECM的平衡
        3.3.3 M4增加活化的HSC中FXR的表达并与P2X7r抑制有关
        3.3.4 M4抑制活化的HSC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
        3.3.5 FXR是M4阻断P2X7r进一步改善肝纤维化和炎症的重要靶点
        3.3.6 M4改善TAA诱导小鼠肝损伤
        3.3.7 M4对TAA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3.3.8 M4通过FXR/P2X7r信号通路改善TAA诱导的肝纤维化
        3.3.9 M4降低TA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肝脏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8)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1.5 主要仪器设备
2.实验方法
    2.1 肝纤维化模型的构建
    2.2 动物给药干预
    2.3 动物取材
    2.4 动物的一般情况收集
        2.4.1 大鼠体重的变化情况
        2.4.2 肝脏指数
    2.5 ALT、AST、TBIL检测
    2.6 RT-qPCR法检测BMP7、Smad2、Smad3、Smsd7、TGFβ-1 mRNA的表达量
        2.6.1 准备去除RNA酶的实验器具
        2.6.2 设计引物、合成引物
        2.6.3 提取肝组织总RNA
        2.6.4 测定RNA浓度
        2.6.5 RT-PCR逆转录合成c DNA
        2.6.6 RT-PCR扩增反应
        2.6.7 RT-PCR结果分析
    2.7 Western blot法检BMP7、Smad2、Smad3、Smad7、TGFβ-1 蛋白的表达量
        2.7.1 提取肝组织蛋白
        2.7.2 BCA蛋白浓度测定
        2.7.3 蛋白变性
        2.7.4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
        2.7.5 电泳
        2.7.6 转膜
        2.7.7 洗涤、封闭
        2.7.8 孵育一抗、二抗
        2.7.9 显影、拍照、条带分析
    2.8 肝组织HE染色
    2.9 Masson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大鼠的一般情况
        3.1.1 大鼠的行为状态
        3.1.2 大鼠体重情况变化
        3.1.3 大鼠肝脏指数结果
        3.1.4 大鼠肝脏外观的情况比较
    3.2 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的情况
    3.3 PCR结果
    3.4 Western blot结果
    3.5 HE结果
    3.6 Masson结果
4 讨论
    4.1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
    4.2 BMP7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
    4.3 中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4.3.1 化痰行瘀法
        4.3.2 肝主疏泄理论
        4.3.3 络病理论
    4.4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
        4.4.1 名医观点及治疗经验
        4.4.2 中药复方防治肝纤维化
        4.4.3 单味中药抗肝纤维化的药理研究
    4.5 壮肝逐瘀煎的中医理论及基础实验研究
        4.5.1 壮肝逐瘀煎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4.6 对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的选择
    4.7 阳性对照药物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概况
        4.7.1 秋水仙碱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4.7.2 复方鳖甲软肝片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4.8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热点及未来方向
        4.8.1 mi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8.2 实验的不足之处以及壮肝逐瘀煎的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长链非编码 RNA 在抗肝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化肝纤方对慢乙肝相关肝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1、IL-6、IL-10等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研究
        1.1 病因病机
        1.2 辨证分型
        1.3 中医治法治则
    2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当代医学研究
        2.1 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
        2.2 无创技术诊断肝纤维化的现状
        2.3 肝纤维化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筛选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主要观察指标
        3.2 安全性指标
        3.3 中医症候积分
        3.4 疗效评估
        3.5 不良反应
        3.6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对比
        4.2 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ALT、AST)、HBV-DNA 变化水平
        4.3 治疗前后两组肝纤四项、LSM水平比较
        4.4 治疗前后血清CHI3L1、TGF-β1、IL-6、IL-10 变化情况
        4.5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水平比较
    5 不良反应
    6 讨论
        6.1 西医对慢乙肝肝纤维化治疗的局限性
        6.2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优点
        6.3 化肝纤方中主要抗肝纤维化及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研究
        6.4 化肝纤方对慢乙肝相关肝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黄韧带组织中miR-21及TGF-β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方案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医学伦理控制
    1.7 观察指标
    1.8 研究方法
        1.8.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的性激素表达水平
        1.8.2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黄韧带组织中TGF-β1 表达
        1.8.3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黄韧带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含量
        1.8.4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黄韧带组织中miRNA-21 的表达含量
    1.9 统计学处理
2.实验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
    2.2 两组血清中性激素表达水平的对比
    2.3 两组黄韧带中TGF-β1 表达水平的对比(Western blot法)
    2.4 两组黄韧带中TGF-β1 表达水平的对比(qPCR法)
    2.5 两组黄韧带中miRNA-21 表达水平的对比(qPCR法)
3.讨论
    3.1 祖国医学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3.3 祖国医学对黄韧带的认识
    3.4 现代医学对黄韧带的认识
    3.5 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
    3.6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肝肾亏虚之间的关系
    3.7 肝肾亏虚与性激素之间的关系
    3.8 黄韧带增生肥厚纤维化与TGF-β1 表达水平的关系
    3.9 黄韧带增生肥厚纤维化与miRNA-21 表达水平的关系
    3.10 TGF-β1 表达水平与miRNA-21 表达水平的关系
    3.11 肝肾亏虚症候与黄韧带组织纤维化的关系
4.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技术路线图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黄韧带组织肥厚纤维化的分子层面及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miR-373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J]. 徐静,严永敏,蔡梦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05)
  • [2]TGR5在胆盐引起的肝内胆管结石病肝内胆管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初探[D]. 马可.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3]β-catenin/TCF、β-catenin/FOXO1转录因子调控肝星状细胞改善肝脏纤维化的机制研究[D]. 王晓玲.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芝麻活性成分调控FXR/SHP/LXR信号改善肝纤维化进程的机制研究[D]. 侯丽爽. 延边大学, 2021(02)
  • [5]糜酶抑制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及TβRⅠ、TβRⅡ表达的影响[D]. 赵文敬. 延边大学, 2021(02)
  • [6]活血软坚扶正方干预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研究及机制探索[D]. 田园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基于核受体探讨人参皂苷25-OCH3-PPD和M4调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 宋健. 延边大学, 2021(02)
  • [8]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BMP7/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D]. 梁仁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9]化肝纤方对慢乙肝相关肝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1、IL-6、IL-10等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观察[D]. 牙程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黄韧带组织中miR-21及TGF-β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范晓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