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综合防护林系统调查

菏泽市综合防护林系统调查

一、菏泽市综合防护林体系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秦志强,彭文迪,时国营[1](2021)在《杨柳飘絮治理措施的探讨》文中认为杨柳絮是雌株产生的种子,由于杨树种植面积较大,多在成熟期对环境造成污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新造杨柳树多采用雄株品种和其他优良树种,采伐更换雌杨柳株、嫁接、注射激素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进行治理,通过5年左右治理会有较好的效果。

马曦瑶[2](2019)在《山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重要的碳库正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研究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可以为区域生态环境评估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山东省为例,基于2000~2014年MOD17A3植被NPP数据集、气温、降水等数据,使用距平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在区域和像元尺度上研究了气温、降水对山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论为:(1)2000~2014年山东省植被NPP变化范围为327.08~450.34 g/(m2·a),最低值出现在2000年,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平均值为396.31 g/(m2·a),年均增长量为5.70g/(m2·a),呈波动上升趋势;(2)山东省植被NPP的变异系数处于0.027~0.864之间,平均值为0.11,省内大部分地区植被处于相对稳定状态,NPP波动较小;(3)山东省植被NPP的Hurst指数在0.14~0.97之间,平均值为0.53,62.6%的地区NPP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特征,结合线性倾向值分析,62.5%的区域NPP未来呈增加趋势;(4)山东省植被NPP空间分布差异显着,总体上东部高、西部低,由沿海地区向内陆递减;(5)植被NPP受水热条件的共同影响,与气温和降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降水的影响更显着;(6)降水-气温叠加作用和植被NPP显着复相关(P<0.05)的区域占总面积的10.6%,非气温-降水影响区域占据了山东省大部分面积,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研究区占据了主导地位。

国务院[3](2016)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国发[2016]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6年11月24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节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吴光炜[4](2015)在《关于加快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的思路研究——以山东菏泽市为例》文中指出黄河故道菏泽段综合开发,它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生态诸方面,既具有周期长、投资大和困难多的特点,又具有政策性、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菏泽市应坚持特色产业带动、科技引领示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气候条件、基础资源和历史文化等比较优势,采取超前规划、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等有效措施,加快综合开发步伐,力争将黄河故道打造成特色农业走廊、绿色生态走廊和文化旅游走廊等。

钱兴华,陈东田,李存华,宋棣,时玉芹,高燕青[5](2015)在《菏泽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菏泽市实地调查研究,从遗传、物种、生态系统、景观4个层次对菏泽市域范围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菏泽市植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菏泽市城市特点提出编制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完善城乡绿地规划、保护湿地、建立保育中心、修建生物廊道和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等保护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以期为菏泽市植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钱兴华[6](2015)在《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方面,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城市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等。为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创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人类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2005年我国政府对《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进行修订,提出单独制定城市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植物)保护规划的要求。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有利于创造绿色、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宜居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以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园林植物、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概念解读为切入点,探讨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程序与内容、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途径与措施,并以菏泽市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实例研究。研究成果为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本论文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前三个章节,是对相关理论的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综合、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对国外菲律宾、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城市植物多样保护规划进行案例分析,对国内黄传忠、李贞猷、郑忠明、王小德、侯碧清等科研学者的理论进行分析解读,并对国内北京、上海、衢州、余姚等城市的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案例进行解读,并吸取经验,总结出当前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样保护规划的发展趋势,并明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其次,阐述了城市园林植物与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概念、城市园林植物的特色与类型、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功能、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调查内容与方法。最后,从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等方面对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理论研究。论文的第二部分实践研究,以菏泽市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实例进行研究。首先对菏泽市概况进行充分全面调查了解,并从遗传、物种、生态系统、景观四个层次对菏泽市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总结出菏泽市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菏泽市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目标与指标、总体布局以及分层次详细规划方案,并提出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调查研究菏泽市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有:城市绿地质量差;乡土植物应用偏少;环境恶化,生态环境脆弱;公民对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低,乱砍乱伐树木。根据菏泽市城市结构特点,引入“两途径——四层次——四大基质区——两类斑块群——两种廊道”的规划模式,形成以物种、基因为“点”,各基质边界为“线”,生态系统、景观系统为“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保护规划体系。本研究总结了在市域范围内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程序与方法、保护措施与途径,以此补充、完善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理论体系。课题研究对提高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造美丽中国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凯[7](2014)在《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在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社会对林业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林业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历史机遇。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加之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仍不完善,导致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资金约束。因此,开展金融创新、不断丰富完善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十分必要。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具有汇集社会资本的作用,同时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其在资金稳定性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比较符合林业产业特性,因此在林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介绍了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对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与分析。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分析我国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必要性研究方面,主要基于对我国林业投融资体系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结合产业投资基金的特点予以论证。在可行性研究方面,主要分析了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所面临的政策、市场、资金、经验、项目等五个方面的现实环境。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第三、第四章。第三,对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进行初步设计。在此部分,首先对国内外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比较分析了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不同制度的优缺点,结合林业产业特性提出了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最后,分析了影响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可能障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第五至第八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林业投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2、我国林业企业的金融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3、林业产业投资基金能够推动林业投融资体系的完善;4、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切实可行。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提出了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保障建议:1、健全法律法规;2、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3、完善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制度环境;4、加强人才培养。

山东省人民政府[8](2013)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鲁政发[2013]1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黄超[9](2011)在《黄河下游滩区农田林网综合气候效应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农田林网的结构与功能一直是我国农田防护林研究与应用的核心问题。如何科学调控农田林网的网格和林带结构,是充分发挥林网的综合防护效应的关键。本文基于“生态场”的理论与方法,以黄河下游滩区农田林网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不同林网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等主要生态因子的“场效应”,分析了各因子的空间异质性,并建立了生态因子场模型,揭示了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网的防护机制和防护效能,确定了农田林网的“有效防护面积”,获得了最佳防护效益的林带树种组成、林龄和造林密度等林带结构,以及林网面积。研究结果可为高标准农田林网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农田林网的综合气候效应场林网内风速场呈现有规律的波浪形变化,三种不同树龄组成的林网平均降低风速效能为31.0、40.7和46.7%,平均有效防护面积比为42.5、61.0和72.8%,总体防护效能为网格3(8a)>网格2(6a)>网格1(4a)。三种不同面积的林网平均降低风速效能为49.6、49.0和39.3%,平均有效防护面积比为56.2、52.0和37.2%。总体效能为网格4(150m×200m)>网格5(250m×200m)>网格6(300m×300m)。林网内空气温度场显示林网内大部分区域内形成降温效应区,林网边缘温度较低,林网中部温度较高。三种不同树龄组成的林网平均调控空气温度的效能为10.5、15.2和21.8%,平均有效防护面积比为15.2、32.6和46.1%,总体防护效能为网格3(8a)>网格2(6a)>网格1(4a)。三种不同网格面积的林网调控空气温度的效能为25.5、23.2和18.9%,平均有效防护面积比为61.9、55.6和39.8%。总体效能为网格4(150m×200m)>网格5(250m×200m)>网格6(300m×300m)。林网内空气温度场显示林网内大部分区域内形成高湿度效应区,林网边缘空气湿度较高,林网中部较低。三种不同树龄组成的林网平均调控空气湿度的效能为11.1、15.0和20.6%,平均有效防护面积比为11.6、46.2和87.3%,总体防护效能为网格3(8a)>网格2(6a)>网格1(4a)。三种不同网格面积的林网调控空气湿度的效能为41.8、39.4和37.2%,平均有效防护面积比为84.8、71.0和68.4%。总体效能为网格4(150m×200m)>网格5(250m×200m)>网格6(300m×300m)。(2)林带的综合气候效应场不同树龄的林带防护效益大小为:主林带6(12a)>主林带5(10a)>主林带4(8a)>主林带3(6a)>主林带2(4a)>主林带1(2a)。不同树种的林带防护效益大小为:L-35>I-107>中林46>混交林带1>混交林带2>中林23。不同造林密度的防护效益大小为:3m×3m林带>3m×5m林带>4m×4m林带>4m×6m林带。(3)基于生态场的优化农田林网结构模式以2-3行8年生以上,长势较好的L-35杨或I-107杨,株行距为3m×3m或3m×5m,规格为主林带长度为250-300m,副林带长度为150-200m的方形林网较佳,防护效益较大。

袁银兰[10](2011)在《菏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不少地区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模式。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农业的内涵,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强省,同时也是个农业大省,菏泽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菏泽市的农业发展是山东省农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菏泽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推动菏泽现代农业的发展,对解决菏泽市的“三农”问题,加快菏泽经济发展和实现菏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现代农业理论为指导,首先,从农业资源、交通区位、自然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劳动力资源、政策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菏泽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条件。菏泽市地形平坦、气候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位置良好,交通方便;农产品种类多;当前农业发展的政策等大环境良好;人力资源丰富。其次,在调查分析菏泽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菏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自然灾害频繁;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教育投入不足,农民素质偏低;各地均衡发展,缺乏特色和规模。并从量化的角度评价了菏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从总体上看,菏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大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和初级阶段之间。最后,本文结合菏泽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条件和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菏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循环农业,并且要注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以及农产品的商品化、优质化发展。依据菏泽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再加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菏泽市可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基于以上分析,为促进菏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出菏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加强监管力度;山东省政府继续支持菏泽农业发展,充分发挥东西帮扶政策的作用;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大科技推广普及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积极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推动菏泽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二、菏泽市综合防护林体系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菏泽市综合防护林体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杨柳飘絮治理措施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林木资源现状及效益
    1.1 林木种质资源情况
    1.2 杨柳树在我国的分布及牡丹区杨柳资源情况
2 杨柳树的效益
3 杨柳絮形成原因及危害
    3.1 形成原因
    3.2 产生时间
    3.3 主要危害
4 治理措施及建议
    4.1 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调整造林树种
    4.2 借力城市棚户区改造,逐步更换部分城区杨柳树
    4.3 探索更新多种防治方法,坚持多措并举
        4.3.1 人工清理。
        4.3.2 设置隔离带。
        4.3.3 用高压水枪喷射。
        4.3.4 注射激素类抑制剂。
        4.3.5 高位嫁接。
        4.3.6柳树截冠。

(2)山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暖
        1.1.2 气候变暖下的陆地生态系统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NPP估算方法
    2.2 NPP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
    3.2 社会经济状况
4 研究内容及方法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 遥感数据
        4.1.2 气象数据
    4.2 研究内容与目标
        4.2.1 山东省植被NPP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
        4.2.2 山东省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 研究方法
        4.3.1 距平分析
        4.3.2 趋势分析
        4.3.3 相关分析
    4.4 技术路线
5 山东省植被NPP空间分布
    5.1 山东省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5.2 山东省典型海岸带植被NPP分布差异
    5.3 山东省典型山地丘陵区植被NPP分布差异
    5.4 山东省不同土壤类型区植被NPP分布差异
6 山东省植被NPP时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6.1 山东省植被NPP年际差异
    6.2 山东省植被NPP年际变化的区域差异
    6.3 山东省植被NPP年际变化趋势及稳定性
    6.4 山东省植被NPP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6.5 植被初级生产力结果的验证
7 气候变化对山东省植被NPP影响分析
    7.1 山东省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7.1.1 山东省降水及气温变化特征
        7.1.2 山东省植被NPP与降水相关性分析
        7.1.3 山东省植被NPP与气温相关性分析
    7.2 山东省植被NPP与气温-降水综合关系及影响因子分区
        7.2.1 山东省植被NPP与气温-降水复相关关系
        7.2.2 山东省植被NPP影响因子分区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5)菏泽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 1自然环境概况
    1. 2研究方法
2菏泽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2. 1遗传多样性
    2. 2物种多样性
    2. 3生态系统多样性
    2. 4景观多样性
3菏泽市植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
    3. 1城市绿地质量差
    3. 2乡土植物应用偏少
    3. 3环境恶化,生态环境脆弱
4菏泽市植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4. 1编制并强化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4. 2完善城乡绿地规划,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塑造多彩平原森林城市
    4.3保护湿地,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野生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和项目管理
    4. 4建设与完善生态防护林体系,修建生物廊道
    4. 5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
    4. 6加强科研投入和宣传力度
5结语

(6)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1 国外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现状
        1.2.2 国内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现状
        1.2.3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概述
    2.1 城市园林植物与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概念
        2.1.1 城市园林植物的概念
        2.1.2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概念
    2.2 城市园林植物的特色与类型
        2.2.1 城市园林植物的特色
        2.2.2 城市园林植物的类型
    2.3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功能
    2.4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点
    2.5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内容与方法
        2.5.1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内容
        2.5.2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调查的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理论研究
    3.1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相关概念
    3.2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3.3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原则
        3.3.1 因地制宜与优先乡土植物原则
        3.3.2 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原则
        3.3.3 城乡一体化原则
        3.3.4 生态防护林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原则
        3.3.5 近远期结合,宏观规划与微观建设相结合原则
        3.3.6 就地保护为主与迁地保护为辅原则
    3.4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程序与内容
        3.4.1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程序
        3.4.2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内容
    3.5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途径与措施
        3.5.1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途径
        3.5.2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措施
    3.6 本章小结
4 实践研究——以菏泽市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例
    4.1 菏泽市概况
        4.1.1 菏泽市自然环境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城市植被资源及土地利用状况
    4.2 菏泽市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现状
        4.2.1 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方法
        4.2.2 植物遗传多样性现状
        4.2.3 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4.2.4 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4.2.5 植物景观多样性现状
    4.3 菏泽市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存在的问题
        4.3.1 城市绿地质量差
        4.3.2 乡土植物应用偏少
        4.3.3 环境恶化,生态环境脆弱
        4.3.4 公民对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低
        4.3.5 土地利用和区域开放空间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4.4 菏泽市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4.4.1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
        4.4.2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总体布局
        4.4.3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层次与规划
        4.4.4 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4.4.5 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未来展望
图表目录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附录目录
附录一 附图图集
附录二 菏泽市中心城区古树名木名录
附录三 菏泽市园林植物名录
附: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产业投资基金基本理论的研究
        1.3.2 对产业投资基金运营作业层面的研究
        1.3.3 对产业投资基金外部环境的研究
        1.3.4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数据来源
2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义
        2.1.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特征
        2.1.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2.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理论基础
        2.2.1 投资组合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金融创新理论
        2.2.4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林业投融资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我国林业投资分析
        3.1.1 我国林业投资总量分析
        3.1.2 我国林业投资结构分析
        3.1.3 我国林业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3.1.4 我国林业投资效率分析
    3.2 我国林业融资分析
        3.2.1 数据收集的说明
        3.2.2 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
        3.2.3 样本企业融资情况
    3.3 我国林业投融资问题
        3.3.1 投融资总量不足
        3.3.2 投融资效率不高
        3.3.3 投融资渠道单一
    3.4 本章小结
4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1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必要性分析
        4.1.1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有助于提高林业资源配置效率
        4.1.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符合林业投资特征
        4.1.3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有助于促进林业产业成长
    4.2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可行性分析
        4.2.1 资金来源可行性分析
        4.2.2 投资收益可行性分析
        4.2.3 经验支持可行性分析
        4.2.4 林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4.2.5 政策支持可行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国内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经验借鉴
        5.1.1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历程
        5.1.2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启示
    5.2 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经验借鉴
        5.2.1 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历程
        5.2.2 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启示
    5.3 本章小结
6 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设计
    6.1 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
        6.1.1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人
        6.1.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方式
        6.1.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方式
        6.1.4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规模
    6.2 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运营
        6.2.1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6.2.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程序
        6.2.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人
        6.2.4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托管人
    6.3 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
        6.3.1 产业投资基金的一般退出方式
        6.3.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特有退出方式
        6.3.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的选择
    6.4 本章小结
7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障碍分析及对策建议
    7.1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障碍分析
        7.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7.1.2 资本市场不完善
        7.1.3 制度环境不完善
        7.1.4 专业人才较缺乏
    7.2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对策建议
        7.2.1 健全法律法规
        7.2.2 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7.2.3 完善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制度环境
        7.2.4 加强人才培养
    7.3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创新与不足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黄河下游滩区农田林网综合气候效应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农田林网的研究进展
        1.1.1 农田林网调节小气候作用的研究
        1.1.2 农田林网结构的研究
        1.1.3 农田林网建设和经营的研究
    1.2 生态场理论
        1.2.1 生态场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1.2.2 农田林网的“综合气候效应场”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地点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条件
    2.3 社会经济条件
    2.4 农田林网建设情况
3 研究方法
    3.1 样地设置
        3.1.1 网格选取
        3.1.2 林网观测点设置
        3.1.3 林带观测点设置
        3.1.4 数据的采集
    3.2 数据处理方法
        3.2.1 制图和建模方法
        3.2.1.1 Surfer 软件
        3.2.1.2 综合气候效应场模型建构方法
        3.2.2 数据分析方法
        3.2.2.1 传统统计学方法
        3.2.2.2 不规则图形插值运算方法
        3.2.2.3 地统计学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树龄组成林网的综合气候效应场
        4.1.1 风速场的分布特征
        4.1.1.1 林网对平均风速的影响
        4.1.1.2 林网内风速场的变化
        4.1.1.3 风速场模型的建构
        4.1.1.4 林网内风速空间异质性分析
        4.1.2 空气温度场的分布特征
        4.1.2.1 林网对平均气温的影响
        4.1.2.2 林网内空气温度场的变化
        4.1.2.3 空气温度场模型的建构
        4.1.2.4 林网内空气温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4.1.3 空气湿度场的分布特征
        4.1.3.1 林网对平均湿度的影响
        4.1.3.2 林网内空气湿度场的变化
        4.1.3.3 空气湿度场模型的建构
        4.1.3.4 林网内空气湿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4.2 不同网格面积林网的综合效应场
        4.2.1 风速场的分布特征
        4.2.1.1 林网对平均风速的影响
        4.2.1.2 林网内风速场的变化
        4.2.1.3 风速场模型的建构
        4.2.1.4 林网内风速空间异质性分析
        4.2.2 空气温度场的分布特征
        4.2.2.1 林网对平均温度的影响
        4.2.2.2 林网内空气温度场的变化
        4.2.2.3 空气温度场模型的建构
        4.2.2.4 林网内空气温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4.2.3 空气湿度场的分布特征
        4.2.3.1 林网对平均湿度的影响
        4.2.3.2 林网内空气湿度场的变化
        4.2.3.3 空气湿度场模型的建构
        4.2.3.4 林网内空气湿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4.3 不同结构林带防护效能的研究
        4.3.1 不同树龄林带防护的效能
        4.3.1.1 防风效能
        4.3.1.2 调控空气温度效能
        4.3.1.3 调控空气湿度效能
        4.3.2 不同树种林带的防护效能
        4.3.2.1 防风效能
        4.3.2.2 调控空气温度效能
        4.3.2.3 调控空气湿度效能
        4.3.3 不同密度林带的防护效能
        4.3.3.1 防风效能
        4.3.3.2 调控空气温度效能
        4.3.3.3 调控空气湿度效能
5 讨论
    5.1 关于林网对风速场的影响
    5.2 关于林网对空气温度场影响的讨论
    5.3 关于林网对空气湿度场影响的讨论
    5.4 关于林带防护效能研究的讨论
    5.5 关于林网的主林带内部分区域风速产生提升现象的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10)菏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现代农业的内涵及有关理论基础
        1.2.1 现代农业的内涵
        1.2.2 有关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现代农业研究动态
        1.3.2 国内现代农业理论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菏泽市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2.1 菏泽市概况
    2.2 菏泽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2.2.1 优越的自然条件
        2.2.2 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2.2.3 农业资源优势
        2.2.4 农业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
        2.2.5 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业基础稳固
        2.2.6 良好的政策环境
3 菏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3.1 菏泽市农业取得的成就
        3.1.1 菏泽农业在山东省的地位
        3.1.2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1.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新发展
        3.1.4 农产品市场体系稳妥发展
        3.1.5 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
        3.1.6 良性的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
        3.1.7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实用农业技术不断得到推广
    3.2 菏泽市现代农业的总体水平分析
    3.3 菏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自然灾害频繁
        3.3.2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3.3 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3.3.4 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3.3.5 教育投入不足,农民素质偏低
        3.3.6 各地均衡发展,缺乏特色和规模
4 菏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及对策
    4.1 菏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4.1.1 绿色农业
        4.1.1.1 绿色农业的内涵
        4.1.1.2 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意义
        4.1.1.3 菏泽绿色农业的规划与布局
        4.1.1.4 菏泽绿色农业示范点的发展
        4.1.1.5 菏泽今后应重视绿色农业的发展
        4.1.2 特色农业
        4.1.2.1 内涵、概念及特征
        4.1.2.2 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
        4.1.2.3 菏泽特色农产品的选择
        4.1.2.4 菏泽主要特色农产品的布局区域和主攻方向
        4.1.2.5 菏泽特色农业发展重点
        4.1.3 循环农业
        4.1.3.1 循环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4.1.3.2 菏泽市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
        4.1.3.3 菏泽市循环农业发展途径
    4.2 菏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4.2.1 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加强监管力度
        4.2.2 抓住东部帮扶西部的机遇,加大对现代农业的资金投入
        4.2.3 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4.2.4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4.2.5 积极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4.2.6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空间
        4.2.7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菏泽市综合防护林体系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杨柳飘絮治理措施的探讨[J]. 秦志强,彭文迪,时国营. 现代园艺, 2021(17)
  • [2]山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马曦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35)
  • [4]关于加快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的思路研究——以山东菏泽市为例[J]. 吴光炜.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 [5]菏泽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 钱兴华,陈东田,李存华,宋棣,时玉芹,高燕青. 中国城市林业, 2015(05)
  • [6]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D]. 钱兴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
  • [7]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 马凯.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1)
  • [8]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17)
  • [9]黄河下游滩区农田林网综合气候效应场的研究[D]. 黄超.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10]菏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研究[D]. 袁银兰.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菏泽市综合防护林系统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