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经济再创新高

红嘴经济再创新高

一、红嘴经济再创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丁艺[1](2021)在《“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湿地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以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的海东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不断增加,城市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湿地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在如此背景下,即要保护湿地环境,又需顺应城市发展,协调湿地环境与城市的关系刻不容缓。突出湿地环境与人、与地域文化的和谐关系,本文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切入点,深入思考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及相关问题。将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于湿地景观空间设计,一定程度上跳出了生态博物馆的现有载体,提出了在湿地环境保护与利用的策略。从生态博物馆的根本理论出发,对比分析城市发展需求和各类政策下湿地保护与发展条件,结合海东湿地公园的实际状况合理践行生态博物馆理论。近年来生态博物馆这一新兴的博物馆形式的提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域文化和社区有着较为前沿的理解,通过生态博物馆概念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湿地来说是一种可持续性的保护。将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到湿地景观设计上,在湿地原址上建立起适宜的保护机制,加以地域文化元素和社区参与,打破人们对博物馆的固有印象,并不断丰富生态博物馆在不同地域载体中的应用研究。本文拓展了生态博物馆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整理了相关案例和文献资料,探索与思考生态博物馆下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可行性,将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于城市湿地景观保护和发展开启了尝试,为未来更多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保护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郑艳[2](2020)在《《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形成信息传播的新业态和新格局,微信公众号作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产物,在信息的传播上具有个性化特点。《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是《云南日报》纸媒与互联网的融合产物,通过发布新闻报道承担着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工作及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工作,平台发布的新闻报道是语言传播的材料,语言文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构成部分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也影响着平台媒介形象的塑造。本文基于平台语言传播活动的语言实体进行内容研究,旨在通过对平台在语言传播中语言使用情况的分析,归纳出平台语言传播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及所采用的具体策略,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以2019年《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闻报道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及描写阐释等研究方法从语言文本出发,结合新闻学、传播学及语言学相关理论展开对语言传播活动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栏目设置、内容及信息推送对《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概况进行梳理。第二章将《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语言传播放置于具体的语境之中,从“社会文化语境、党报新媒体属性、媒介性质及新闻文本特性”四个角度展开,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平台内容的选择及信息推送。第三四章结合新闻传播学与语用学相关知识对样本文本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平台语言传播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在原则指导下具体采用的策略。其中第三章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宏观建构原则,通过分析发现《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语言传播是在“规范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的语言文字运用原则及“真实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的新闻报道相关原则指导下进行的。第四章研究的是在宏观原则指导下的语言传播具体采用的微观策略,在语言运用与新闻传播的结合下《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语言传播策略主要有“传播者、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及信息传播”策略。第五章为对《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现状的反思,基于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发现其在语言传播中存在传播内容及传播形式不规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在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提出加强平台建设及加强报道语言规范性的建议,以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2017)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吉政办发[2017] 2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7年4月16日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

王锐[4](2017)在《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工业,第三产业成为占国民经济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因素,我国已经开始呈现工业化发展后期的特征,进入新常态。随着人口和产业的不断集聚,服务业发展及其内部结构优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本文以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为线索,试图寻找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本文梳理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和全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的宏观环境。从全国产出结构看,目前第三产业居主导地位,服务业已经成为接替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各阶段的产业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等因素,吉林省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全国相比相对滞后,没有进入工业化后期。从吉林省三次产业产出结构看,在目前第二产业仍居主导地位,服务业尚未能接替工业成为城镇化进程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就业结构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较大,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产业部门。吉林省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均衡,长春、吉林两地优势突出,两地服务业占全省服务业比重较高,成为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两大增长极,是全省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其优势明显强于东西部地区。本文基于全国省际统计数据,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面了考察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做并不显着,东北地区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也存在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具有抑制作用。在四大区域城镇进程的推进均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并且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城镇化的间接传导途径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存在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存在促进作用,并且间接的传导效应明显低于直接效应。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各产业发展成绩显着。工业和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基于吉林省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吉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面了考察吉林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工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吉林省三大区域经济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从全省的角度,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出现了不显着的情况,但间接作用上在三大区域都具有促进作用,城镇化仍是吉林省加快发展的关键。财政支出水平对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东部地域负相关,但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吉林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进一步对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swot分析,找出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遇和挑战。从吉林省内部情况看,吉林省具有发展支持政策多,开发区综合实力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人才培养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投资迈出新步伐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面临着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内部工业结构失衡,内需乏力,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服务业发展区域结构失衡等劣势。从外部环境看,国家出台了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吉林省面临着重要的政策机遇期,长春吉林区域一体化稳步推进,边境口岸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着东北地区三省产业结构同质化的挑战,人口人才流失,外贸形势严峻,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最后,基于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和经验分析结论,结合吉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了实现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要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对外通道,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等建议。

晁晖[5](2015)在《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能能源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研究和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公认的警戒线,能源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加快推进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已成为最终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目前条件下,如何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我国发展新能源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应当遵循怎样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与路径,亦即我国应当制定怎样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而又至关紧要的一个突出问题。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国外发展新能源的有关经验,在深入剖析我国当前能源发展战略和新能源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探讨。全文分为如下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对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等进行了阐述,指出在中国能源生产和使用逆向分布的不利背景下实施能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尽管暂时取得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成绩,但大量的能源消耗产生的环境恶化问题导致经济难以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能源安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因而研究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第二章阐述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模型。首先,论文在界定新能源发展战略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包括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理论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包括能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以及现代管理学中的战略管理理论等,通过这些理论的梳理从而为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论文阐述了新能源发展战略的现代应用模型,提出了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综合模型和技术模型。综合模型一般从宏观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国家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社会发展环境、经济运行水平、新能源设备进出口情况、能源需求情况等建立数学模型;技术模型一般从电网实际出发,通过详细了解新能源设备实际物理特性,对新能源设备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以获得其并网运行特性和控制系统重要参数,并加以仿真建模及比对,形成电网管理部门需要的新能源技术模型。两个模型从宏观层面和技术层面为新能源发展战略的绩效评估与实际操作提供了基本标准与重要参数。第三章对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新能源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中国的新能源战略是中国整个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目前实施的能源发展战略,包括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与实施过程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新能源的状况展开分析,回顾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历史,重点分析了中国新能源的现有水平,包括其总体水平及结构状况以及发展的基本态势,指出了中国新能源发展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装备制造业过剩且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大规模新能源电力输送消纳渠道不畅造成的弃风、弃光问题;分布式新能源存在融资和资源不能完全市场化问题等。现状分析是制定和实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第四章为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借鉴与SWOT分析。首先,论文描述了世界各国在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的一些基本做法、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了他们可资借鉴的经验及教训。其次,论文重点分析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风险与机遇,认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前期发展的制度优势、资源地域优势、后发的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制造业优势、发展中的需求优势;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劣势主要是地域分布不均匀、资源与需求逆分布、电网输送存在瓶颈、体制和管理制约因素、成本高;中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是环境压力、产业转移、新技术发展;中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廉价常规能源的价格竞争、新能源财政补贴额度枯竭、制造业来自外部竞争压力、经济发展放缓的经济压力等。这些分析为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第五章探讨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本章和下章所探讨的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是本文重点。本章在阐述选择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包括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定位;接着对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进行了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体系建构,包括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和技术规范体系的构建;然后重点探讨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从资源配置、市场开发、政府规章、技术支撑等方面设计了一套彼此相联、互为支撑的“四位一体模式”,即多品种的系统配置模式、多元化的市场开发模式、鼓励性的政府规制模式及智能化的技术支撑模式。第六章探讨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在前章已确定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及模式选择的基础上,本章分析了探讨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实现路径的必要性,重点探讨了如何实施“四位一体模式”的问题。多品种的系统优化配置首先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如何打破利益集团小团体约束,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宏观政策调控问题,是如何实现转变发展模式,向制度改革要红利的问题;其次才是各种新能源间优化配置的问题,包括不同区域风电互补、光伏与风电白天和夜晚互补、光热及各种储能方式互补、主动配电网和能源互联网智能互补、不同区域能源煤、油、气、电、热、交通供应和消纳互补问题。多元化的市场开发模式是要求新能源产业链贯穿到社会的所有产业中去,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新能源产业链市场化开发的有效路径,中国新能源开发主体应该多元化,在新能源发展的后期国企应逐步减少并退出竞争性行业,应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新能源产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效率,降低我国新能源产业成本,使其具有与常规能源相当或更低的竞争力价格,加速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性政府规制模式是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初期最为重要的部分,政府应从能源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制定发展规划、管理规制,引导新能源的有序发展,明确鼓励政策的内容与措施,通过政府宏观调节使新能源在不同发展阶段能够平稳发展,在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同时加强经济管制,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智能化技术支撑体系是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基础,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能源互联网是智能化技术支撑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智能化技术支撑体系的实现路径从技术层面上是实现新能源与互联网结合。智能化技术支撑标准体系建设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促使随机性很强的新能源供需达到协调配合,这是新能源与常规能源不同的更重要的需求。标准体系的建设包括政策法规层面的体系建设和新能源产业链中不同行业的技术性能指标体系的建设。第七章以甘肃酒泉新能源基地为案例分析了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介绍甘肃酒泉新能源基地现状与发展战略,阐述了甘肃酒泉新能源基地发展的意义、范围和内容以及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优劣势分析、目标定位、特高压交直流外送战略研究等问题。论文还从酒泉新能源发展市场规制、新能源开发电力消纳和外送经验借鉴、酒泉新能源发展多品种系统配置的最优化措施、智能化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的技术手段与方法、酒泉新能源发展的绩效等方面介绍了酒泉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论文最后对酒泉新能源基地的发展成果进行了评价,对酒泉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周晓红,金宇超[6](2014)在《中国证券媒体股评与股市风险预警》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股市历经大涨大跌,而同时也爆出一些证券媒体上的股评家被称为"黑嘴"、"庄托",甚至"落马"等事件,使人们对证券媒体股评持怀疑态度。而证券媒体上的评论,具有一定的信息整合、提炼分析的作用,既扩展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又弥补了投资者对信息的认知不足,因此往往受到金融市场普通参与者的关注。尤其是在金融信息公开性不够,信息不对称仍较为严重的中国金融市场,证券新闻媒体成为金融市场的普通参与者获取市场公开信息的重要来源。本文以三大证券报2007年以来的股市评论为考察对象,通过对681个版面,5000篇以上报道的研究,探析媒体在股市的跌宕起伏中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否起到了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风险预警的作用,股评家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等。并深入探讨股评中的非理性倾向与取向偏差,尝试勾勒出现阶段我国证券媒体股评的状况与其中存在的问题。

范宗骥[7](2013)在《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与地坛公园鸟类群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和地坛公园为研究地,针对区域内鸟类群落、植物群落进行研究,记录鸟类的种类、数量、习性及其生境等,同时对研究地植被组成情况进行调查,继而阐释鸟类群落与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了以侧柏古树为主的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侧柏古树群及北京地坛公园的鸟类名录。通过对鸟类群落结构特征的分析,探讨鸟类对古树健康维持的机制,以及城市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固定样点法,全天候对鸟类进行野外监测,此方法改进了常规的样线法。1.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从2011年04月到2012年04月,已确定有鸟类8目27科65种,其中雀形目51种,非雀形目14种。根据鸟类居留型来划分,以留鸟和夏候鸟居多,留鸟28种,夏候鸟有23种;按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分,其古北界鸟类种类最丰富,其次为广布种和东洋界鸟类;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被列为北京市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各9种和32种,受保护鸟类占总种数的69.23%;优势种共5种,以鸦科和山雀科鸟类为主;鸟类生态类型以鸣禽类优势最大,攀禽次之;春、秋迁徙期鸟类多样性最高,越冬期优势度最低;按森林类型划分,其中落叶阔叶林鸟类物种丰富度最高,多样性、均匀性指最大,且优势度最低,是所有林型中鸟类群落结构最稳定的系统,而侧柏古树林与落叶阔叶林相似度最差,鸟类群落系统最不稳定。2.北京地坛公园从2012年03月到2013年03月,已确定有鸟类6目19科38种,其中雀形目29种,非雀形目仅9种;鸟类居留型以留鸟居多,夏候鸟次之;按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分,古北界鸟类最显着;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被列为北京市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各6种和20种,受保护鸟类占总种数的71.05%;优势种共8种,分属于5科;鸟类生态类型同西山静福寺林区相似,均以鸣禽为主。园内共设有五个样点,其中样点1和样点4鸟类多样性、均匀性最高,优势度低,稳定性较高;以侧柏纯林为主的样点3和以植物丰富的样点1相似性最差。鸟类丰富度最高的时期为春季迁徙期,而越冬期鸟类数量最多。

周晓红[8](2013)在《守望的缺失与重建:中国证券纸媒股市报道研究 ——以三大证券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和信息流动是判断证券价值的唯一尺度,而信息向公众持续披露必须依赖传媒。在尚不成熟的中国证券市场,作为“社会公器”和专业性媒体的中国证券媒体对于股市的报道,无疑也应以“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为基本准则,对公众负责,以公众利益至上,在股市的非理性震荡中坚持理性独立、客观公正的报道理念,发挥其信息公开、舆论监督、风险警示的社会守望功能,促进中国股市不断完善和发展。本论文主要考察当前我国代表性的三大专业证券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相关股市报道的状况,通过实证调查分析2007年以来三大证券报股市报道中的宏观证券新闻传播、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舆论监督报道、股评三方面主要内容,并辅以田野观察与访谈证券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生产过程,分析探讨了中国证券纸媒在2007年以来的股市报道中能否做到准确、客观、公正,促进信息沟通的公平、公正、公开;能否在股市非理性追涨杀跌过程中保持冷静客观,在股市泡沫高涨时起到应有的预警作用,而在股市低迷时,发挥稳定人心的作用;在股市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利益操控与权力博弈中,能否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体现出传媒作为“社会公器”应有的监视环境、守望社会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证券媒体与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为今后规范证券媒体及股市报道,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本论文的基本假设是当前的证券纸媒股市报道中存在社会“守望”缺失现象,主要包括信息公开缺失、舆论监督缺失及风险预警缺失,违背了媒体“三公”原则和理性、客观报道的准则;针对这三个方面社会守望功能的缺失,本论文从证券新闻信息传播、上市公司治理与舆论监督、股评中的风险预警三个主要方面对三大证券报的相关股市报道进行了实证的内容分析和案例分析,探讨中国证券纸媒股市报道的现实状况,并分析其背景和原因,进一步探讨可能的解决策略。本论文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包括引言和第一章内容,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相关文献综述,并回顾了中国股市报道的基本历程和特征,以及中国证券媒体的角色定位和应该发挥的社会守望者的功能,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厘清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内容,该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用内容分析结合案例分析等方法,考察分析了三大证券报证券新闻的信息传播、上市公司治理和舆论监督报道以及股市评论三大部分股市报道的主要内容,并对应前文所述的三大研究假设,验证中国证券纸媒股市报道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目前三大证券报的股市报道独立性、公正性欠缺,存在机构话语偏向,中小投资者话语缺失;三大证券报的上市公司报道中负面报道题材较少,有助于公司治理的舆论监督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以事后监督为主;三大证券报的股评偏向唱多,以提振市场信心为主,注重技术分析,对于市场的风险警示缺乏,不利用培养理性的市场投资者。第三部分由第五章构成,主要在第二部分实证的文本分析内容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当前中国证券纸媒股市报道所存在的社会守望功能缺失的问题所在以及其背后的制度和法律环境制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在股市报道中应以平衡求公正、舆论引导与监督并重,提升证券记者专业素养,并借鉴国外成熟财经媒体的发展模式和经验,重建证券媒体的社会守望者角色和功能。

高正佳,万纬,曹梦南,王子阳[9](2011)在《聚四海之力 成振兴大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写在前面的话 在近年来全省经济工作诸多可圈可点的突破中,对外开放是最值得铭记的一笔。 一个地方的发展空间取决于开放的空间,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开放水平。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 准确把握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迅猛发展?

李笑频[10](2010)在《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 ——以《云南映象》演员群体为主体的讨论》文中研究说明收集田野材料时与报道人一起构成了“我看人看我”的场景,由此敞开了既看外物又看内心的研究路径;详尽的演艺行为个案分析揭示了文化的传承与接受之间、结构与能动性之间的互动关系;转向象征符号体系的理论作用在于呈现多种甚至各种可能性的意义;民间艺人(农民演员)作为时间移民从不同文化传统的昨天跨越到了不同文化类型并存的今天;民间艺人(农民演员)的流动引出了人-我关系怎样与空间相对应的问题;时间移民在特定的场合移风易俗,延续着部落习俗所鼓励的那种生活乐趣;从“我在现场”的日常行为可以判断出与罪感文化、耻辱感文化迥然不同的家乐福感文化的基调;持循环或轮回观念的民族会倾向于选择一种自然、自在和快乐的生活;崇尚自然本性的人性不具备现世(现实)生活苦乐原则的超越性;从秀场呈现的艺术行为大致可以推断出原生态生活情境里的民族的生活史走向;图像型人物借助媒介造成了仿像的仿真效果以展示原生态的自然主义;原生态艺术的典型范式就是神话,媒介在讲述神话的民俗的同时,也制造着民俗的神话;空间不成其为问题而时间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民间艺人(农民演员)作为时间移民的生活同步显示了进化与循环的特征;生活史个案固然难以指明一种正确的前进方向,但可以用来想象一种更好的可能生活;原生态与仿生态两种文化形态之间的冲突的背后隐含着哪一种人观更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问题;科学既没有解释人类的所有问题,也没有解决现代人的一切烦恼,尽管它试图把人性从苦乐原则的形而上学中解救出来;以诗意的方式倾听命运的声音是为了使沉沦于物欲中的人性苏醒过来;媒介、人际、观念传播正从物、人、心三个层面立足于当下的历史境遇,相互定义什么是文化生态适应的新的人观;原生态艺术作为一种小传统之普遍化力量,为不同于单线进步观念的多维生态观念提供了部分的地方性知识;理解、解释和解决不同民族文化形态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以认同人类文明共同主题的普遍价值为理论前提。

二、红嘴经济再创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嘴经济再创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湿地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以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1 生态博物馆理论概述
        1.2 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的优劣势
        1.3 湿地景观保护相关政策
        1.4 湿地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5 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保护面临的挑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五)国内外相关理论对生态博物馆的研究概述
        5.1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现状
        5.2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实践
一、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实践发展案例
    (一)生态博物馆的概念
        1.1 生态博物馆的定义与辨析
        1.2 生态博物馆的沿革发展
        1.3 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之异同
    (二)生态博物馆国外实践案列分析
    (三)生态博物馆国内实践案列分析
    (四)生态博物馆在不同方向中的应用理论
        4.1 村寨类生态博物馆
        4.2 遗址类生态博物馆
        4.3 湿地类生态博物馆
    (五)本章小结
二、生态博物馆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二)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城市湿地景观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普遍规律
    (三)生态博物馆与湿地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3.1 生态博物馆促进湿地景观中地域文化发展
        3.2 湿地景观生态博物馆具有丰富性
        3.3 生态博物馆中文化表现对湿地景观设计的指导价值
    (四)将文化特征引入湿地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4.1 湿地景观处理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4.2 湿地景观中文化表达的重要性
        4.3 有文化特征的湿地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五)本章小结
三、滇池海东湿地公园空间环境概述
    (一)滇池湿地概况
        1.1 滇池区位地理
        1.2 滇池自然环境
        1.3 滇池历史变化
        1.4 滇池湿地分布状况
    (二)滇池海东湿地公园概述
        2.1 海东湿地公园地理位置及布局形态
        2.2 海东湿地公园现有景观设计构成
    (三)滇池海东湿地公园周围文化特征及价值取向
        3.1 海东湿地公园文化现有的构成形式
        3.2 海东湿地公园周围地域文化分析
        3.3 海东湿地公园与文化价值取向的关系
    (四)海东湿地公园景观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现代发展与文化传承需要之间的矛盾
        4.2 文化认同感缺失
        4.3 景观设计层次单一
    (五)本章小结
四、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一)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湿地景观设计原则
    (二)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湿地景观设计要求
        2.1 构建生态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2.2 遵循历史文化发展
        2.3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生态博物馆视角下研究海东湿地公园景观的意义
        3.1 拓宽海东湿地公园的保护思路
        3.2 促进海东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发展
    (四)海东湿地公园景观的延续方式
        4.1 保护湿地
        4.2 以人为本为传承核心
        4.3 保护地域文化
    (五)本章小结
五、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
    (一)设计定位研究
        1.1 设计目标
        1.2 项目周边分析
    (二)经典案例研究
    (三)总体设计概念
        3.1 设计概念
        3.2 设计定位
        3.3 设计原则
        3.4 设计手法与策略
        3.5 主题元素表达
    (四)总体方案设计
        4.1 设计布局
        4.2 驳岸设计
        4.3 分区细部设计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滇池湿地公园调查问卷
附录二:滇池湿地公园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致谢

(2)《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选题缘起
    二、研究选题价值和意义
    三、学术界研究综述
    四、研究选题理论和方法
    五、研究问题与语料来源
第一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概述
    第一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栏目设置及内容
        一、栏目设置
        二、内容选择
    第二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
        一、推送数量
        二、推送时间
        三、推送方式
第二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建构的语境
    第一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社会文化语境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党报新媒体平台的定位
        一、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的要求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要求
        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要求
    第三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微信媒介性质
        一、移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
        二、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
    第四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与新闻文本性质
        一、新闻文本内容客观性要求
        二、新闻文本内容简洁性要求
        三、我国新闻文本需要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第三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原则
    第一节 规范性原则
        一、词汇的规范性准则
        二、语法的规范性准则
        三、汉字的规范性准则
    第二节 准确性原则
        一、词汇的准确性准则
        二、语法的准确性准则
        三、汉字的准确性准则
    第三节 真实性原则
        一、话语信息的真实性准则
        二、话语表达的真实性准则
    第四节 可理解性准则
        一、叙事的可理解性准则
        二、话语的可理解性准则
第四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传播者策略
        一、权威性话语角色定位
        二、可信性话语角色定位
        三、接近性话语角色定位
    第二节 语言符号策略
        一、词语的照应
        二、话题的照应
        三、语篇的结构策略
        四、语篇的语义策略
    第三节 非语言符号策略
        一、图片和音视频的使用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
        三、文字排版及格式的使用
    第四节 信息传播策略
        一、信息质策略
        二、信息量策略
第五章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反思
    第一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文字不规范
        二、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三、内容结构不一致
        四、信源关系处理不当
    第二节 《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优化建议
        一、加强平台建设,提升传播指数
        二、优化传播内容,形成传播特色
        三、把好语言文字关,提升报道质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经济增长理论简述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1.4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 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2.2.1 区位理论
        2.2.2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2.2.3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2.2.4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2.3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2.3.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2.3.2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
        2.3.3 产业布局理论
        2.3.4 产业集群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分析
    3.1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1.1 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1.2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1.3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2 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2.1 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2.2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2.3 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2.4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经验分析
    4.1 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4.2 我国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用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经验分析
    5.1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2 吉林省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用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SWOT分析
    6.1 吉林省经济运行现状
        6.1.1 经济总量状况
        6.1.2 各产业发展状况
        6.1.3 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6.1.4 消费市场状况
    6.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优势
        6.2.1 吉林省出台的优惠政策
        6.2.2 吉林省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6.2.3 人力资源成本优势
        6.2.4 主导产业优势
        6.2.5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6.2.6 对外投资迈出新步伐
        6.2.7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6.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劣势
        6.3.1 工业结构失衡,工业结构调整滞后
        6.3.2 服务业发展滞后,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合理
        6.3.3 服务业发展区域结构失衡
        6.3.4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乏力
        6.3.5 高耗能行业投入产出率低,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
        6.3.6 金融市场体系的成熟度不够
        6.3.7 地方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
        6.3.8 人口增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6.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机遇
        6.4.1 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支持政策
        6.4.2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步实现
        6.4.3 边境口岸服务能力提高
        6.4.4 吉林省的交通优势
        6.4.5 物流通道不断完善
        6.4.6“互联网+”方兴未艾
    6.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挑战
        6.5.1 关于东北地区产业同质化的问题
        6.5.2 经济增速放缓,去产能形势严峻
        6.5.3 人才和人口流失严重
        6.5.4 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
        6.5.5 运输通道仍不通畅
        6.5.6 市场化程度滞后于沿海地区,导致韩资“外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7.1 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7.2 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7.3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7.4 扎实推进吉林省城镇化进程
    7.5 推动县域(开发区)建设
    7.6 优化吉林省对外运输通道
    7.7 优化发展软环境
    7.8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7.9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
    7.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模型
    第一节 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一、新能源的内涵与特征
        二、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三、新能源发展战略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第二节 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二、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应用模型
        一、新能源发展战略的综合模型
        二、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技术模型
        三、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改进模型
        四、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评估模型
第三章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新能源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一、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
        二、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提出
        三、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及效果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历程
        二、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总体水平
        三、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结构状况
        四、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基本态势
        五、中国新能源发展中的政策法规
        六、中国新能源发展中新能源电厂经济技术分析
第四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与SWOT分析
    第一节 新能源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欧洲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及其经验借鉴
        二、南、北美洲新能源发展战略及其经验借鉴
        三、亚洲新能源发展战略及其经验借鉴
        四、澳洲和非洲以及其他地区新能源发展战略及其经验借鉴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SWOT分析
        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优势
        二、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劣势
        三、中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机会
        四、中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威胁
        五、中国新能源发展的SWOT综合分析
第五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选择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选择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二、选择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
        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国内目标
        二、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国际目标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体系构建
        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
        二、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技术规范体系构建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
        一、多品种的系统配置模式
        二、多元化的市场开发模式
        三、鼓励性的政府规制模式
        四、智能化的技术支撑模式
第六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实现路径的提出背景
        一、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实现路径提出的必要性
        二、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实现路径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多品种系统配置的实现路径
        一、中国新能源多品种系统配置实现路径选择的理由
        二、新能源多品种系统配置的途径、措施与办法
        三、新能源多品种系统配置路径的最优化评价标准
        四、新能源多品种系统配置实现路径的最优化绩效考核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多元化市场开发的实现路径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市场化开发路径
        二、中国新能源发展路径中前期的主体
        三、中国新能源发展中的多元化主体
        四、政府政策支持与多元化主体开发积极性的关系
        五、中国新能源发展路径中需要的市场规制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鼓励性政府规制的实现路径
        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府鼓励政策意义
        二、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府鼓励政策特征
        三、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府鼓励政策法规的完善
        四、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府鼓励政策法规的创新
        五、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府鼓励政策法规的实施
    第五节 中国新能源智能化技术支撑的实现路径
        一、智能化技术支撑体系的内涵特征
        二、智能化技术支撑体系的标准体系建设
        三、智能化技术支撑体系的政策支持
        四、智能化技术支撑体系的企业因素
        五、智能化技术支撑体系的技术进步因素
        六、智能化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第七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实施的案例分析—以甘肃酒泉新能源基地为例
    第一节 酒泉新能源基地现状
        一、甘肃能源发展现状
        二、酒泉新能源基地发展现状
        三、酒泉新能源基地在全国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第二节 酒泉新能源基地的SWOT分析和开发战略选择
        一、酒泉新能源基地发展的SWOT分析
        二、酒泉新能源基地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
    第三节 酒泉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一、酒泉新能源发展多品种系统配置的最优化措施
        二、酒泉新能源发展多元化的市场开发模式选择
        三、酒泉新能源发展鼓励性政府规制的执行及智能化的技术支撑
        四、新能源开发电力消纳和外送经验借鉴
        五、特高压交、直流外送战略分析
        六、酒泉新能源发展的绩效
    第四节 酒泉新能源发展成果和建议
        一、酒泉新能源发展成果评价
        二、酒泉新能源发展的相关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中国证券媒体股评与股市风险预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一) 股评与股评家在证券市场中的角色与功能
        1. 背靠机构的股评家
        2. 未必可信的股评家
        3. 股评家的羊群效应与非理性倾向
三、证券股评的实证分析
    (一) 股评与市场风险预警
    (二) 三大证券报股评统计分析 (2007—2009年)
        1. 股评来源———本报评论为主
        2. 股评文章的字数篇幅不一
        3. 分析方法———偏重技术分析
        4. 趋势分析———倾向看多
        5. 评论的主题———提振市场信心
        6. 有无风险预测———缺乏风险警示
    (三) 统计分析结论
四、股评中非理性倾向与取向偏差
    (一) 股评中的非理性倾向
        1. 股评中信息解读的非理性倾向
        2. 股评逻辑整合中的非理性倾向
        3. 股评结论过多使用模糊性语言
    (二) 股评取向的偏差
        1. 金融风险意识淡薄
        2. 大量采用短线技术分析, 缺乏理性投资导向
        3. 过度依赖分析师, 股评写作模式化
        4. 不平衡问题突出
五、总结

(7)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与地坛公园鸟类群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现状
    1.2 北京地区鸟类群落的研究现状
        1.2.1 城区鸟类群落研究概况
        1.2.2 近城区鸟类群落研究概况
        1.2.3 远城区鸟类群落研究概况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北京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土壤概况
        2.1.5 水文条件
        2.1.6 植被概况
        2.1.7 鸟类概况
    2.2 西山静福寺概况
        2.2.1 历史概况
        2.2.2 地理位置
        2.2.3 地形地貌
        2.2.4 气候条件
        2.2.5 土壤概况
        2.2.6 植被概况
        2.2.7 野生动物概况
    2.3 地坛公园概况
        2.3.1 地坛公园历史概况
        2.3.2 地坛公园自然环境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调查地的选择
        3.2.2 鸟类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2.3 植被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3.2.4 相关性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4.1.1 植物物种组成
        4.1.2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4.2 北京地坛公园植物资源特征研究
    4.3 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鸟类群落特征研究
        4.3.1 静福寺林区鸟类基本组成
        4.3.2 静福寺林区鸟类群落居留型、区系特点及生态类群分析
        4.3.3 静福寺林区鸟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4.3.4 静福寺林区鸟类群落Renyi指数与Pielou指数分析
    4.4 北京地坛公园鸟类群落特征研究
        4.4.1 地坛公园鸟类基本组成
        4.4.2 地坛公园鸟类群落居留型、区系特点及生态类群分析
        4.4.3 地坛公园鸟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4.4.4 地坛公园鸟类群落Renyi指数与Pielou指数分析
    4.5 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与地坛公园鸟类群落结构比较
        4.5.1 鸟类群落组成特征比较
        4.5.2 鸟类群落数量特征比较
    4.6 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鸟类群落与植物群落相关性分析
        4.6.1 空间尺度相关性分析
        4.6.2 时间尺度相关性分析
        4.6.3 时空尺度相关性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鸟类群落结构组成
        5.1.2 空间尺度上鸟类群落结构
        5.1.3 时间尺度上鸟类群落结构
        5.1.4 时空尺度上鸟类群落结构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鸟类调查名录
附录2 北京地坛公园鸟类名录
附录3 北京西山林场静福寺林区植被调查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守望的缺失与重建:中国证券纸媒股市报道研究 ——以三大证券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拟研究的问题
    二、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主要研究方法与路径
    五、论文研究框架
    六、创新点和难点
    注释
第一章 中国股市报道的基本历程与证券媒体社会守望功能
    第一节 中国股市报道的基本历程及特点分析
        一、股市报道的初始阶段
        二、股市报道的治理整顿阶段
        三、股市报道的稳定发展阶段
        四、股市报道的扩张与转向阶段
    第二节 股市报道的社会守望功能分析
        一、股市报道在证券市场中的角色定位
        二、股市报道的社会守望功能分析
    注释
第二章 中国证券纸媒的信息传播与信息不对称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视野下的证券市场
    第二节 三大证券报头版要闻的证券信息传播分析(2007-2009)
        一、三大证券报宏观新闻方面内容设置雷同
        二、头版要闻报道来源——本报稿件为主
        三、头版要闻报道体裁——消息为主
        四、版面容量与信息篇幅控制——短稿为主
        五、新闻时效性不强
        六、报道的消息来源——官方披露为主
        七、消息来源——单一化
        八、报道内容——中小投资者利益表达缺失
        九、评论内容——缺乏市场监督与风险预警
        十、结论
    注释
第三章 中国证券纸媒的舆论监督与上市公司治理
    第一节 媒体监督与上市公司治理
        一、媒体监督是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媒体监督有助于上市公司治理
    第二节 三大证券报上市公司报道分析(20072009)
        一、上市公司报道来源——本报稿件为主
        二、上市公司报道体裁——消息为主
        三、上市公司报道字数篇幅——短篇为主
        四、上市公司报道涉及内容——公司利好为主
        五、上市公司报道涉及板块——偏重热门板块
        六、上市公司报道的性质——中性报道为主
        七、上市公司负面报道涉及的问题性质——避重就轻
        八、上市公司负面报道刊登时事件的进程——事后监督
        九、结论
    第三节 IPO报道中证券媒体的有偿沉默
        一、IPO报道中证券媒体的舆论监督缺位
        二、上市公司的媒介公关费与IPO乱象
    注释
第四章 中国证券纸媒股评与证券市场风险预警
    第一节 股评与股评家在证券市场中的角色与功能
        一、股评与股评家
        二、股评行业状况与特点
        三、股评与市场风险预警
    第二节 三大证券报股评分析(2007-2009)
        一、股评来源——本报评论为主
        二、股评文章的字数篇幅不一
        三、分析方法——偏重技术分析
        四、趋势分析——倾向看多
        五、评论的主题——提振市场信心
        六、有无风险预测——缺乏风险警示
        七、结论
    第三节 股评取向的偏差
        一、金融风险意识淡薄
        二、大量采用短线技术分析,缺乏理性投资导向
        三、过度依赖分析师,股评写作模式化
        四、不平衡问题突出
    注释
第五章 中国证券纸媒社会守望功能的缺失与重建
    第一节 中国证券纸媒股市报道中的“守望”功能缺失
        一、信息公开缺失
        二、舆论监督缺位
        三、风险预警缺乏
    第二节 证券纸媒社会守望功能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指定信息披露制度的垄断与限制
        二、法律环境的制约
        三、媒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四、媒体人员专业素养的欠缺
        五、股民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第三节 中国证券纸媒社会守望功能的重建
        一、平衡中求公正
        二、舆论引导与监督并重
        三、提升记者专业素养
        四、国外财经媒体经验借鉴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1:三大证券报内容分析编码表
附录2:证券报道新闻生产访谈提纲
附录3:论文图表目录

(10)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 ——以《云南映象》演员群体为主体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原生态田野作业的缘起
第一章 研究对象:演艺行为所呈现的文本
    第一节 看出来的田野材料
    第二节 听出来的田野材料
    第三节 阅读出来的上下文
第二章 研究现状:场域见之于结构的现象
    第一节 学术视野中的民间艺人
    第二节 生活史书写原则及策略
    第三节 人观研究趋势
第三章 研究方法:介乎观察与体验之间
    第一节 参与观察以了解事实
    第二节 深度描绘以理解意义
    第三节 反思平衡以求解答案
第四章 演艺生涯:浮现于眼前的历史之岛
    第一节 不同时间的经历
    第二节 不同空间的经历
    第三节 家屋建构出来的家人观
第五章 符号论:传承与接受的互动效应
    第一节 遥远的神性如何出场
    第二节 当下的人性如何张扬
    第三节 秀场的行为如何象征
第六章 媒介印象:超现实的延伸
    第一节 成像技术与身体技术
    第二节 他者的声音场景
    第三节 民俗的世俗神话
第七章 民族诗:以传统应验未来的预言
    第一节 数字及其隐喻
    第二节 方言与通语的过渡状态
    第三节 从原生态到仿生态的迁徙
结论:现代生存悖论的讨论
    部分的进化和循环何以可能
    科学与诗学相互成全的生活何以可能
    文化生态适应的新的人观何以可能
征引和参考文献
致谢

四、红嘴经济再创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湿地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以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为例[D]. 丁艺.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2]《云南日报》微信公众号语言传播的建构研究[D]. 郑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J].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16)
  • [4]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王锐. 吉林大学, 2017(09)
  • [5]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D]. 晁晖. 武汉大学, 2015(07)
  • [6]中国证券媒体股评与股市风险预警[J]. 周晓红,金宇超.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4(00)
  • [7]北京西山静福寺林区与地坛公园鸟类群落研究[D]. 范宗骥.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 [8]守望的缺失与重建:中国证券纸媒股市报道研究 ——以三大证券报为例[D]. 周晓红. 复旦大学, 2013(02)
  • [9]聚四海之力 成振兴大业[N]. 高正佳,万纬,曹梦南,王子阳. 吉林日报, 2011
  • [10]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 ——以《云南映象》演员群体为主体的讨论[D]. 李笑频. 云南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红嘴经济再创新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