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日粮对虎鲨生长的影响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不同日粮对虎鲨生长的影响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一、不同饵料对虎鲨生长的影响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士,王建军,朱建明,陆根海,施永海,刘建忠[1](2021)在《不同养殖密度下二龄刀鲚消化酶活性与分布特点》文中提出为研究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Coilia nasus)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消化酶在各组织的分布特点,选出初始体长与体质量分别为12.63 cm和4.43 g的二龄刀鲚,分别按500尾·亩-1(A组)、1 000尾·亩-1(B组)和1 500尾·亩-1(C组)3个养殖密度进行养殖,每个组设置3个平行,试验周期为189 d。结果显示,A组末体质量(30.74g)、末体长(20.26 cm)显着高于B组(21.37 g,18.18 cm)和C组(19.96 g,17.16 cm)(P<0.05),3个组比肠长(0.29~0.30)差异不显着。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消化酶活性影响显着,A组胃和肝胰脏中胃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B组和C组(P<0.05);A、B组肠和幽门盲囊中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C组(P<0.05);A、B组肠中淀粉酶活性显着高于C组(P <0.05);A组肠中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C组,C组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B组(P<0.05)。胃蛋白酶在胃中活性最高,脂肪酶在肝胰脏中活性最高,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均以肠中活性最高,幽门盲囊次之。研究表明,二龄刀鲚养殖密度为500尾·亩-1时,刀鲚生长较快,各主要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较高。

唐斌[2](2019)在《温度与饵料对绿盘鲍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贝类,2018年全国鲍鱼养殖产量14.85万吨,而福建产量就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80%。但是夏季高温死亡常给福建地区的鲍养殖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耐高温新品种的培育是提高鲍成活率的有效手段。绿鲍(Haliotis fulgens)和皱纹盘鲍(Hrdiscus hannao)的杂交子代绿盘鲍(H ddiscus hannai♀×H.fulgens♂).相比其亲本具有明显的生长与耐高温优势,但目前关于其生长适宜水温、饵料及产生生长优势的机制还未见相关报导。本研究拟通过探讨温度、饵料种类对绿盘鲍生长、摄食、能量收支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初步解析绿盘鲍生长优势的生理机制,从而为丰富绿盘鲍基础生物学知识和养殖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和饵料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生长、消化酶活性影响对比两种规格(1龄、2龄)皱纹盘鲍和绿盘鲍在三种饵料(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海带(Laminariajaponica)和人工配合饲料和三个温度(12℃、20℃、28℃)下的摄食、生长及消化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绿盘鲍的成活率显着(P<0.05)高于皱纹盘鲍;皱纹盘鲍在28℃和摄食海带条件下的成活率显着(P<0.05)低于12℃和20℃,而绿盘鲍在不同条件下的成活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除12℃外,绿盘鲍的生长速率均显着(P<0.05)高于皱纹盘鲍,这可能与其摄食率高、饵料系数低有关。2龄皱纹盘鲍在12℃下的生长速率显着(P<0.05)大于20℃和28℃下的生长速率,1龄皱纹盘鲍在12℃下的生长速率与其在20℃和28℃下的生长速率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并且在12℃时皱纹盘鲍的饵料系数显着(P<0.05)低于20℃和28℃,所以在三个实验温度中皱纹盘鲍在12℃低温时生长速度优于绿盘鲍,而绿盘鲍在20℃和28℃时生长性能显着优于皱纹盘鲍。皱纹盘鲍和绿盘鲍均在摄食人工饲料时的生长速率最大且饵料系数最低,龙须菜其次,海带生长速率最低且饵料系数最大,表明养成阶段人工饲料的研发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消化酶活性测量结果显示饵料对鲍的褐藻酸裂解酶活性和胰蛋白酶活性有显着影响。饲料和海带中因为褐藻酸含量高,鲍摄食后褐藻酸裂解酶活性显着(P<0.05)高于龙须菜组;饲料中蛋白含量高,因此鲍摄食后胰蛋白酶活性升高。不同实验组的纤维素酶活性则表现出了与鲍生长一致的趋势,绿盘鲍在除12℃条件外生长速率均显着大于皱纹盘鲍,这表明纤维素酶可能与绿盘鲍的生长优势相关。绿盘鲍在28℃时的胰蛋白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均显着(P<0.05)高于皱纹盘鲍,表明绿盘鲍耐高温性状可能与此温度下消化酶活力升高有关。2.温度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能量收支的影响对比两种规格(1龄和2龄)皱纹盘鲍和绿盘鲍分别在12、16、20、24、28℃下的耗氧率、饵料吸收率和能量收支,以期从能量代谢角度解析绿盘鲍的生长优势。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20℃后,绿盘鲍和皱纹盘鲍的饵料吸收率均显着下降。在28℃时皱纹盘鲍和绿盘的吸收率均最低,而耗氧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1龄绿盘鲍夜晚耗氧率显着高于皱纹盘鲍,这说明绿盘鲍可能耗费了更多能量在摄食行为过程中,摄食率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而2龄绿盘鲍夜晚耗氧率与皱纹盘鲍无显着性差异,可能由于其个体规格上的差异,使得摄食率高于皱纹盘鲍。在高温情况下鲍的消化吸收率下降和耗氧率上升是导致其生长速率和能量效率下降的重要原因。通过生长能模拟曲线分析发现1龄皱纹盘鲍、2龄皱纹盘鲍、1龄绿盘鲍、2龄绿盘鲍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0.18℃、19.33℃、19.89℃、20.09℃;通过生长效率模拟曲线分析发现1龄皱纹盘鲍、2龄皱纹盘鲍、1龄绿盘鲍、2龄绿盘鲍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8.16℃、16.40℃、17.57℃、18.46℃;通过净生长效率模拟曲线分析发现1龄皱纹盘鲍、2龄皱纹盘鲍、1龄绿盘鲍、2龄绿盘鲍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8.45℃、16.56℃、18.10℃、19.36℃。3.不同因子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测量两种规格(1龄、2龄)皱纹盘鲍和绿盘鲍在三种饵料(龙须菜、海带和人工配合饲料)和三个温度(12℃、20℃、28℃)下的肠道微生物,探讨温度和饵料对鲍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变形菌(Proteobacteria)、柔膜菌(Tenericutes)、梭杆菌(Fusobacteria)及拟杆菌(Bacteroidetes)为鲍的主要肠道菌群。温度、饵料及品种对鲍肠道菌群均具有显着性(P<0.05)影响,其中皱纹盘鲍肠道菌群受温度影响更大,绿盘鲍受饵料影响更加显着。差异菌群分析显示嗜冷杆菌属(Psychrilyobacter)为皱纹盘鲍和绿盘鲍在20℃和28℃下的关键差异菌群;功能分析发现鲍肠道菌群功能主要为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膜运输等。皱纹盘鲍在面对温度变化时肠道菌群功能相对绿盘鲍失衡,这可能是绿盘鲍耐高温、产生生长优势的原因。在海带组和高温组下,绿盘鲍主要是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功能上调表达,而皱纹盘鲍在DNA复制、错配修复、嘌呤吡啶合成的遗传信息传递功能等上调表达,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皱纹盘鲍肠道菌群功能异常,这与两种鲍的成活率数据相符合,表明肠道微生物组成可能对鲍的成活率产生重要影响。将皱纹盘鲍和绿盘鲍分别进行海上筏架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随后筛选极大个体和极小个体检测其肠道微生物,探寻不同养殖模式、规格差异个体的鲍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工厂化养殖下皱纹盘鲍在度夏期间生长速度显着高于海区养殖,而绿盘鲍两种养殖模式下并无显着性差异,表明绿盘鲍对环境的适应性更佳。肠道微生物分析发现变形菌、柔膜菌、拟杆菌、梭杆菌为主要肠道微生物,但是海区养殖鲍变形菌含量最高,而工厂化养殖鲍梭杆菌含量最高,表明养殖模式对鲍的肠道菌群组成具有显着影响。通过对鲍肠道微生物进行Adonis分析发现养殖模式、品种、规格对肠道微生物均具有显着影响,其中规格对鲍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最小,只有3%左右。菌群差异分析发现工厂化养殖鲍Psychrilyobacter属丰度显着高于海区养殖鲍,海区大规格皱纹盘鲍与绿盘鲍肠道之间的显着差异菌群也为嗜冷杆菌属(Psychrilyobacter),且丰度较高,表明这个菌属可能与其生长相关。但是不同规格鲍之间的肠道差异菌群丰度较低,且对这些菌群的功能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暂未得出不同规格鲍之间的关键差异菌群。对鲍肠道微生物进行功能分析发现海区养殖鲍相对工厂化养殖鲍而言,在DNA复制、错配修复等遗传信息功能上调表达,而工厂化养殖鲍的营养物质代谢通路上调表达,表明工厂化养殖中肠道微生物可能对鲍的生长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李晨晨,朱婷婷,陆游,罗嘉翔,金敏,袁野,周歧存[3](2018)在《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研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6.83±0.01) g虎斑乌贼幼体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采取周期性饥饿1 d再投喂6 d(S1F6组)、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5 d(S2F5组)、周期性饥饿3 d再投喂4 d(S3F4组)和持续投喂(对照组) 4种投喂模式,进行为期14 d的投喂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饥饿时间对增重率、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显着影响(P<0.05),上述3个指标S3F4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S1F6组、S2F5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肌肉水分、粗脂肪以及粗蛋白质的含量在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3)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显着影响(P<0.05),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S2F5组达到最大值;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无显着影响(P>0.05)。4)不同饥饿时间对肝脏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肝脏淀粉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在S1F6组有最小值,肝脏脂肪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在S2F5组有最小值。5)在虎斑乌贼幼体的肌肉组织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10种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TEAA/TAA各组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6)肝脏和肌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各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肌肉C20∶5n-3(EPA)、C22∶5n-3(DPA)、C22∶6n-3(DHA)以及肝脏DPA、DHA含量在各组间亦无显着差异(P>0.05),但S3F4组肝脏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S1F6组与S2F5组的虎斑乌贼幼体均出现了补偿生长,且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没有发生显着变化。从节约成本、减少污染以及补充生长等方面综合来看,建议在虎斑乌贼幼体的养殖过程中采用周期性饥饿2 d再投喂5 d的投喂模式。

刘峰,吕小康,刘阳阳,楼宝,陈睿毅[4](2018)在《禁食对大黄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研究饥饿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540尾40g左右的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分成6组(S0、S4、S8、S12、S16和S20),每组3个平行,分别禁食0、4、8、12、16和20d,禁食结束后每组取样9尾,每个平行3尾,测定并分析胃和肠道中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研究显示,禁食4d,胃和肠道中消化酶活性均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低于对照组28.32%71.85%),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胃和肠道内3种消化酶活性均不同程度升高。在禁食420d时,胃内消化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禁食16d时高于同期对照组,淀粉酶活性在禁食20d时高于同期对照组。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在禁食8d时达到最高,蛋白酶活性在禁食12d时达到最高。禁食过程中,胃中蛋白酶活性始终高于肠道,但禁食过程中其变化幅度(-6.71%63.72%)小于肠道(-64.79%71.85%);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低于肠道,脂肪酶活性变化幅度(-62.88%29.91%)小于肠道(-232.17%46.28%),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幅度(-81.71%36.92%)大于肠道(2.35%45.41%)。因此,与肠道相比,胃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受到禁食的影响较大,淀粉酶活性受到的影响较小。此外,胃和肠道中淀粉酶活性均小于蛋白酶和脂肪酶。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酶和蛋白酶是大黄鱼幼鱼受到饥饿胁迫时参与代谢活动的主要酶类,而淀粉酶为从属酶类。本研究阐明了大黄鱼幼鱼饥饿过程中,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合理的投喂和大黄鱼的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指导。

朱婷婷,李晨晨,陆游,金敏,王学习,罗嘉翔,周歧存[5](2018)在《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13.08±0.01)g的虎斑乌贼幼体180只,随机分成3组(投喂频率分别为每天1、2和4次,分别命名为F1、F2和F4投喂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F2和F4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体比均显着高于F1投喂组(P<0.05),F1和F4投喂组的饵料效率显着低于F2投喂组(P<0.05)。2)F4投喂组的肝脏水分含量显着低于F1投喂组(P<0.05),肝脏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F1和F2投喂组(P<0.05)。F2和F4投喂组的肌肉水分含量显着低于F1投喂组(P<0.05),肌肉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F1投喂组(P<0.05)。3)各组肌肉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F1投喂组的肝脏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F2和F4投喂组(P<0.05),F2投喂组的肝脏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与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F1投喂组的肌肉和肝脏的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含量和DHA/二十碳五稀酸(EPA)显着高于F2和F4投喂组(P<0.05),而F2和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肌肉和肝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5)F1投喂组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着高于F2投喂组(P<0.05)。F1投喂组的前肠α-淀粉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着高于F2投喂组(P<0.05),F2和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虎斑乌贼幼体养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每天2次。

姜佳惠[6](2018)在《刺参肠道细菌与饵料转化关联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刺参需求量的增加,刺参养殖业方兴未艾。在刺参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中,需要丰富优质的饵料来保证刺参健康生长,然而由于天然饵料来源有限,配合饵料的研究不够深入,使得饵料成为刺参养殖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以改善养殖环境水质,调节养殖生物免疫力及消化生理,还可以作为饵料添加剂提高饵料营养价值,促进养殖生物生长,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与刺参养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对于微生态制剂的评价参差不齐,与微生态制剂质量、应用方式和环境等密切相关,如何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对微生态制剂在养殖生物的使用和综合效果进行评价。本文拟研究微生态制剂的使用与肠道内菌群、肠道消化酶活性和饵料转化率变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刺参饵料转化与肠道细菌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在实验室养殖环境下,通过喂养刺参微生态制剂+配合饲料和配合饲料,对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水质、刺参肠道各段消化酶活性及异养细菌数量的变化进行检测,并分析肠道细菌多样性及刺参肠道内粗蛋白、总糖和游离氨基酸等物质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微生态制剂+配合饵料试验组中的养殖水质优于配合饵料试验组,养殖池内氨氮浓度维持在0.0210.050 mg/L,亚硝态氮浓度维持在0.0120.03 mg/L,而配合饵料组的氨氮最大可达0.310 mg/L,亚硝态氮含量达到0.033 mg/L,远超微生态制剂组。(2)微生态制剂饵料可以提高刺参特定生长率,将特定生长率由1.47%/d提高到1.68%/d。(3)微生态制剂的添加显着提高刺参肠道内消化酶活性,肠道中的蛋白酶、纤维素酶、褐藻酸酶及肠道壁中的淀粉酶受微生态制剂影响较大。七周养殖试验后,刺参肠道前、中、后段内容物的蛋白酶活性分别达到162.136 U/g、159.824 U/g、145.517 U/g,与第一周相比蛋白酶活性最大提高了47.08%;刺参肠道前、中、后段肠道壁的淀粉酶活性分别达到58.254U/g、68.668 U/g、75.126 U/g,淀粉酶活性最大提高了36.98%;刺参肠道前、中、后段内容物的纤维素酶活性分别达到37.056 U/g、35.369 U/g、23.587 U/g,纤维素酶活性最大提高了31.29%;刺参肠道前、中、后段内容物的褐藻酸酶活性分别达到40.558 U/g、37.748 U/g、22.938 U/g,肠道内容物中褐藻酸酶活性最大提高了33.42%。(4)饲喂微生态制剂+配合饵料显着提高了刺参肠道中粗蛋白和总糖的转化率,粗蛋白的最大转化率可达79.344%,总糖的转化率达到47.541%,刺参肠道内氨基酸含量随养殖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微生态制剂组上升幅度较大。(5)刺参肠道内细菌数量与饵料转化率呈正显着相关,微生态制剂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道内异养细菌数量及菌群结构,异养细菌数量的增加会促进刺参肠道内消化酶活性的提高,进而提高饵料转化率。本研究全面综合地分析微生态制剂使用的综合效果,对微生态制剂的总体评价证明了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对养殖存在较好的作用效果。

林文相[7](2017)在《棘胸蛙幼蛙的生理生化研究及全年候生长养殖技术探讨》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温度、光周期和饲料对棘胸蛙幼蛙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棘胸蛙的全年候生长养殖技术,为棘胸蛙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棘胸蛙幼蛙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6℃下的棘胸蛙幼蛙质量相对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1.59±1.88%、1.79±0.04%d-1、38.52±1.54%。22℃和26℃的棘胸蛙幼蛙存活率差异不显着(P>0.05),都达到97.22±4.81%,而显着高于其他温度试验组(P<0.05)。2、温度对棘胸蛙幼蛙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棘胸蛙幼蛙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40℃、35℃。3、设置2L:22D、6L:18D、10L:14D、14L:10D四个光照周期试验组,研究棘胸蛙幼蛙的最适光照周期。结果表明:10L:14D和14L:10D试验组棘胸蛙幼蛙的质量相对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显着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6L:18D、10L:14D、14L:10D这三个试验组的棘胸蛙幼蛙摄食率和存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但都显着高于2L:22D试验组棘胸蛙幼蛙的摄食率和存活率(P<0.05)。4、通过投喂黄粉虫、蝇蛆和人工饲料,探讨不同饲料对棘胸蛙幼蛙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活饵料试验组棘胸蛙幼蛙的质量相对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高于人工饲料试验组(P<0.05);人工饲料试验组的饲料效率显着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黄粉虫试验组和蝇蛆试验组棘胸蛙幼蛙的存活率显着高于人工饲料试验组(P<0.05);投喂人工饲料的棘胸蛙幼蛙肌肉粗蛋白含量低,粗脂肪含量高,与其他两组差异显着(P<0.05);投喂人工饲料的棘胸蛙幼蛙肠道三种消化酶活力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5、在生理生化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全年候生长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全年候生长养殖+投喂混合饲料这种养殖方式下的棘胸蛙生长速度最快,饲料效率和存活率都最高,全年候生长养殖方式下的棘胸蛙生长曲线基本上是呈一个“S”型。普通户外养殖+投喂混合饲料这种养殖方式下的棘胸蛙行为节律最为正常,繁殖能力最强。

田源,温海深,李吉方,张美昭,张凯强,王伟,王晓龙,常志成[8](2017)在《不同饵料组成对花鲈幼鱼生长和生理活性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探究不同饵料组成对北方人工繁育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优化花鲈幼鱼饵料组成,作者采用投喂不同组成的饵料研究其对花鲈幼鱼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采用63日龄幼鱼,设4个处理组,分别组1投喂卤虫(Artemia)、组2高蛋白配合饲料、组3低蛋白配合饲料和组4冰鲜桡足类,共40 d。结果表明,组2的生长速度、最终体长、体质量、特定生长率、绝对生长率、增质量率均大于其余3组,组3的生长状况次之,但与其他2组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除组1的蛋白酶最大活性出现在实验中期,其他3组的蛋白酶变化与其生长状况相符,最大值均出现在103日龄,各组间差异显着;4组的淀粉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在103日龄时,组1的淀粉酶活性大于组2,并显着大于组3和组4;组1的脂肪酶活性在实验后期迅速上升,并在103日龄达到最大值,而其余3组的脂肪酶活性呈下降趋势,103日龄时组3和组4脂肪酶活性显着小于组2和组1(P<0.05)。研究表明,花鲈幼鱼摄食高蛋白配合饲料生长状况最好,摄食低蛋白配合饲料生长状况次之,摄食卤虫状况最差,出于经济的考虑,建议投喂低蛋白配合饲料。

郭忠娣[9](2016)在《不同转食策略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为我国珍稀特有鱼类,由于资源短缺及人为影响日益严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也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目前,人工养殖中大多数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开口饵料主要依赖生物饵料。由于生物饵料存在生产成本高、产量和质量不稳定以及携带病菌等不足,使得鱼类的饵料在某个阶段必须由生物饵料转食微粒饲料。胭脂鱼属于无胃型鱼类,会面临转食困难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苗种培育期间的成活率。本文以胭脂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转食策略对胭脂鱼仔稚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以及对消化酶活性和消化系统结构的影响,为提高胭脂鱼仔稚鱼在转食阶段的成活率及制定适宜的转食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能进一步的提高胭脂鱼的养殖效益。本研究采用两种转食策略投喂初始体重为(9.50±0.84)mg的胭脂鱼仔鱼到其60dph(days post hatching),主要内容如下:1、按转食起始点不同分为3组,分别是转食起始点为15dph(W15)组、20dph(W20)组和25dph(W25)组,结果显示:(1)3个组的成活率均达80%以上,20dph开始转食组最高,为(91.21%±1.93%),但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特定生长率(SGR)整体呈下降趋势,全部转食饲料到实验结束即3560dph时间段内,W20和W25两组的SGR显着高于W15组(P<0.05),且这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W25组的全长和体质量最高,W15组最低且显着低于另外2组(P<0.05);W20和W25组的体质量差异不显着(P>0.05);(2)不同转食起始点对消化酶活性存在显着的影响(P>0.05)。15dph的胭脂鱼仔鱼已检测到较高的淀粉酶活性,3组的淀粉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呈现出先下降,在30dph时略上升随后又下降的趋势,40dph时,这3个组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从3组胭脂鱼仔鱼开始转食丰年虫和微粒饲料混合饵料后,各组的胰蛋白酶活性相应的开始升高,最高值分别出现在30dph和35dph,随后开始下降。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脂肪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20dph时,w15组和w20组的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w25组(p<0.05),且均升高到较高水平;30dph时,3组的脂肪酶活性均下降到最低,无显着性差(p>0.05)。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示出先升高后下降而后升高的规律,但因转食起始点不同而又有所差异。w15和w20组均在20dph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w15组30dph时酶活性下降,35dph时开始升高。而w20组在35dph时酶活性下降,40dph时开始升高。w25组30dph时升高,35dph时下降,40dph时开始升高。(3)60dph时发现,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转食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组中w15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5213.90±27.05)individual/mm2最大,显着高于其他2组(p<0.05),最小的一组(3670.15±188.99)individual/mm2为w25组。比较3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可以发现,越晚转食稚鱼的肝脏密度越小从而肝脏细胞的长径和短径越大。各转食组的肝细胞排列整齐,细胞膜界限明显,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病变,部分肝细胞出现细胞核溶解或者核缺失,在w15转食组中,细胞核缺失的肝细胞最多。(4)在不同时间点开始进行转食的投喂条件下,各组胭脂鱼稚鱼的肠道形态也有显着的不同。肠道组织切片结果显示,w15组稚鱼在60dph时,肠道的前、中、后管径都较小,且黏膜皱褶的数量和高度要明显的少于和低于其他2个转食组(p<0.05)。2、在20dph开始转食,按转食过渡时间长短不同分为3组,分别是转食过渡时间为5d(w20-1)组、10d(w20-2)组和15d(w20-3)组,结果显示:(1)实验结束时,w20-2和w20-3组的成活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分别为(95.73%±0.60%)和(91.21%±1.93%),显着高于w20-1组(p<0.05);各组sgr整体呈下降趋势,全部转食饲料到实验结束即35-60dph时间段内,w20-2和w20-3两组的sgr显着高于w20-1组(p<0.05),且这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w20-3组全长和体质量均显着高于其他2组(p<0.05)。(2)不同转食过渡时间对消化酶的活性存在显着的影响(p<0.05)。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淀粉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呈现出先下降,在30dph或35dph时略上升随后又下降的趋势。3组均是在各自转食过渡期结束,饵料完全转为配合饲料后,淀粉酶活性达到一个较高的活性,随后下降。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胰蛋白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20dph时3组均开始转食,25、35dph时,w20-3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2组(p<0.05)。40dph时,w20-2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2组(p<0.05)。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脂肪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整体呈现下降后上升之后有所下降的趋势。25dph时,w20-3组的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w20-1组和w20-2组(p<0.05)。在30-40dph期间,3组的脂肪酶活性均有一个上升后下降的过程。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整体呈现在某个阶段先上升后下降继而上升的趋势。W20-3组在转食开始后除25dph外的碱性磷酸酶均显着高于其他2组,40dph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最大值。35dph时,W20-1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W20-2组(P<0.05),其他时间点2组之间的酶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胭脂鱼稚鱼60dph时组织切片发现,不同的转食过渡时间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组中W20-1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最大,可达到(5673.24±162.16)individual/mm2,显着高于其他2组(P<0.05),最小的一组为W20-3组,为(2330.91±115.39)individual/mm2。比较3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可以发现,转食过渡时间越长稚鱼的肝脏密度越小,从而肝脏细胞的长径和短径越大。各转食组的肝细胞排列整齐,细胞膜界限明显,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病变,部分肝细胞出现细胞核溶解或者核缺失,在W20-1转食组中,细胞核缺失的肝细胞最多。(4)不同转食过渡时间长短的各转食组胭脂鱼稚鱼的肠道形态也有显着的不同。本实验中主要通过肠道管径、肠道黏膜褶皱高度和肠道环肌层3个指标对肠道形态进行了有关评价。肠道组织切片结果显示,W20-1组胭脂鱼稚鱼在60dph时,肠道的前、中、后管径都较小,且黏膜皱褶的数量和高度要明显的少于和低于其他2个转食组(P<0.05)。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胭脂鱼养殖生产中的转食投喂策略为:在25℃左右温度下,胭脂鱼仔鱼在出膜后20天开始进行转食,采用丰年虫、微粒饲料和少量螺旋藻联合投喂,并逐渐增加微粒饲料的投喂量和减少丰年虫的投喂量,转食过渡时间为10天,之后完全转食微粒饲料,完成转食。

杨振江[10](2015)在《大鲵补偿生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在其生活史中,很容易遭受到饥饿胁迫,当饥饿胁迫解除恢复食物摄取之后,遭受过饥饿胁迫的动物的生长率超过未受饥饿胁迫的动物的生长率,这种现象被称为补偿生长现象。补偿生长现象最初是在一些高等植物中发现的,是许多种类的生物在其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理生态学适应性。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古老两栖动物,俗称娃娃鱼,属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大鲵由于移动捕食的能力比较差,容易遭受饥饿胁迫。大鲵对饥饿的忍耐能力比较强,如果能合理地把补偿生长规律应用于大鲵的人工养殖行业,可以缩短大鲵的人工养殖周期,提高人工养殖大鲵的生长性能,改善人工养殖大鲵的健康状况,控制投放市场时人工养殖大鲵的组织营养比例,提高经济效益。在温度可人为控制的室内,于内壁光滑的水泥池中,按照一定的密度人工饲养18月龄大鲵,研究不同饥饿时间处理以及循环饥饿再投喂处理对大鲵补偿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生理机制等进行探究分析,旨在为大鲵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投喂策略及养殖模式提供依据。测量了试验始末大鲵的全长体重,对比分析了大鲵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期摄食率、饵料系数、饵料转化率、肥满度等指标,测定了组织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并进行对比。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恢复投喂试验中,饥饿时间为2 d、4 d、6 d、8 d的处理组大鲵消化酶活性增强,恢复投喂后摄食期摄食率提高,饵料利用率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提高,饵料系数降低,出现超补偿生长现象。当饥饿处理时间为10 d时,出现完全补偿生长现象。循环饥饿再投喂试验中,试验组大鲵摄食率增加,消化酶活性增强。投喂频率为饥饿6 d再连续投喂6 d时,大鲵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出现最高值,显着高于其他组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投喂频率为饥饿2 d再连续投喂2 d时,大鲵的蛋白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投喂频率为饥饿6 d再连续投喂6 d、饥饿8 d再连续投喂8 d时,大鲵的存活率略低于其他组。若对存活率和组织营养成分要求比较高则饥饿2 d再连续投喂2 d为大鲵幼体适宜投喂频率,如果对此没有严格要求则饥饿6 d再连续投喂6 d为大鲵幼体适宜投喂频率,采用该频率投喂可使大鲵幼体的存活率、生长性能和组织营养成分都能达到较高水平。在两种处理方式中,试验组大鲵都出现了摄食率增加和消化酶活性增强,因此大鲵补偿生长是增强摄食以及提高消化代谢功能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二、不同饵料对虎鲨生长的影响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饵料对虎鲨生长的影响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养殖密度下二龄刀鲚消化酶活性与分布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池塘条件
        1.1.2试验用鱼和用水
    1.2方法
        1.2.1鱼种放养
        1.2.2饵料生物投放与管理
        1.2.3日常管理
        1.2.4样品采集、处理及酶液制备
        1.2.5消化酶活性定义
    1.3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消化道指数
    2.2胃蛋白酶
    2.3胰蛋白酶
    2.4淀粉酶
    2.5脂肪酶
3讨论
    3.1二龄刀鲚消化酶分布特点
    3.2二龄刀鲚消化系统特点
    3.3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温度与饵料对绿盘鲍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温度和饵料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1.1.1 温度和饵料对水产动物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1.1.2 温度和饵料对水产动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1.3 温度对水生动物能量收支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因子对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2.1 温度和饵料对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2.2 养殖方式和规格对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温度和饵料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生长、消化酶活的影响
    第一节 温度和饵料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生长和摄食的影响
        2.1.1 材料和方法
        2.1.1.1 实验材料和养殖系统
        2.1.1.2 实验方法
        2.1.1.3 数据分析
        2.1.2 实验结果
        2.1.2.1 水质参数
        2.1.2.2 成活率
        2.1.2.3 生长速率
        2.1.2.4 摄食率与饵料系数
    第二节 温度和饵料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实验材料
        2.2.1.2 实验方法
        2.2.1.3 数据分析
        2.2.2 实验结果
        2.2.2.1 褐藻酸裂解酶
        2.2.2.2 胰蛋白酶
        2.2.2.3 α-淀粉酶
        2.2.2.4 纤维素酶
    第三节 讨论
        2.3.1 温度和饵料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生长和摄食的影响
        2.3.2 温度和饵料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三章 温度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能量收支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统计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摄食率
        3.2.2 吸收率
        3.2.3 耗氧率
        3.2.4 生长能
        3.2.5 生长效率
        3.2.6 净生长效率
    3.3 讨论
第四章不同因子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4.1 温度和饵料对鲍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4.1.1 材料与方法
        4.1.1.1 实验材料
        4.1.1.2 DNA提取
        4.1.1.3 DNA浓度及纯度检测
        4.1.1.4 扩增子测序流程
        4.1.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4.1.1.7 统计分析及绘图
        4.1.2 实验结果
        4.1.2.1 α多样性稀释曲线
        4.1.2.2 样品物种组成
        4.1.2.3 α多样性
        4.1.2.4 β多样性
        4.1.2.5 异菌群分析
        4.1.2.6 picrust功能预测
        4.1.2.7 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相关性
    4.2 殖模式和规格对鲍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计分析及绘图
        4.2.4 实验结果
        4.2.4.1 实验鲍生长性能比较
        4.2.4.2 α多样性稀释曲线
        4.2.4.3 样品物种组成
        4.2.4.4 α多样性
        4.2.4.5 β样性
        4.2.4.6 差异菌群分析
        4.2.4.7 picrust功能预测
    4.3 讨论
        4.3.1 温度和饵料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4.3.2 养殖模式和生长速率对皱纹盘鲍和绿盘鲍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第五章 论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不足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设计
    1.3 样本采集与分析方法
    1.4 计算公式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2.3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4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肝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5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2.6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 讨论
    3.1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3.3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4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肝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5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6 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 结论

(4)禁食对大黄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禁食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2.2 禁食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2.3 禁食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与分析
    3.1 不同组织消化酶活性变化
    3.2 对大黄鱼健康养殖的指导意义
4 结语

(5)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饲养管理
    1.3 样品采集
    1.4 分析方法
    1.5 计算公式
    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2 结果
    2.1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及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2.2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肝脏和肌肉组成的影响
    2.3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组织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2.4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5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肝脏抗氧化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肝脏和肌肉组成成分、形态学指标及组织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3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4 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肝脏抗氧化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 结论

(6)刺参肠道细菌与饵料转化关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刺参
        1.1.1 刺参的消化生理
        1.1.2 刺参的价值
        1.1.3 影响刺参生长的环境因素
    1.2 刺参饵料
        1.2.1 配合饵料
        1.2.2 发酵饵料
        1.2.3 配合饵料的改良
    1.3 微生态制剂
        1.3.1 微生态制剂的种类
        1.3.2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4 刺参肠道内酶活
        1.4.1 水生动物肠道消化酶的研究现状
        1.4.2 刺参肠道消化酶的研究现状
    1.5 刺参肠道内微生物的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试验用水
    2.3 试验方法
        2.3.1 刺参的养殖
        2.3.2 刺参取样及生长情况的测定方法
        2.3.3 水质指标的分析方法
        2.3.4 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3.5 刺参肠道内饵料成分的测定方法
        2.3.6 刺参肠道内异养细菌数量的测定方法
        2.3.7 刺参肠道内异养细菌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2.3.8 统计和分析
第3章 刺参养殖水质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刺参养殖水体氨氮及亚硝态氮的变化
        3.2.2 刺参生长情况变化
        3.2.3 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变化
    3.3 讨论
        3.3.1 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质的影响
        3.3.2 微生态制剂对刺参生长状况的影响
        3.3.3 微生态制剂对刺参消化酶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刺参肠道内饵料成分的变化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刺参肠道前、中、后段内粗蛋白含量变化分析
        4.2.2 刺参肠道前、中、后段内总糖含量变化分析
        4.2.3 刺参肠道前、中、后段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刺参肠道内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变化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刺参肠道异样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
        5.2.2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spI酶切条带分型结果
        5.2.3 刺参肠道细菌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5.3 讨论
        5.3.1 微生态制剂对刺参肠道内细菌数量的影响
        5.3.2 影响刺参肠道菌群结构的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刺参肠道内细菌与饵料转化关联性的分析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刺参肠道细菌与粗蛋白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6.2.2 刺参肠道细菌与总糖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棘胸蛙幼蛙的生理生化研究及全年候生长养殖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棘胸蛙的生理学特征
        1.2.1 生物学分类及分布
        1.2.2 形态学特征
        1.2.3 生活习性
    1.3 影响棘胸蛙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
        1.3.1 温度
        1.3.2 光照
        1.3.3 湿度
        1.3.4 水质
        1.3.5 饲料
    1.4 棘胸蛙的养殖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4.1 养殖模式
        1.4.2 存在的问题
    1.5 全年候生长养殖技术探讨
    1.6 课题研究意义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温度对棘胸蛙幼蛙生长的影响
    2.1 前言
    2.2 试验仪器与材料
        2.2.1 试验仪器
        2.2.2 试验条件与材料
    2.3 试验方法
    2.4 试验结果
        2.4.1 不同温度对棘胸蛙摄食行为的影响
        2.4.2 不同温度对棘胸蛙幼蛙生长的影响
    2.5 试验讨论
第三章 温度对棘胸蛙幼蛙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
        3.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3.3 试验方法
        3.3.1 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
        3.3.2 脂肪酶活力测定方法
        3.3.3 淀粉酶活力测定方法
    3.4 数据的处理
    3.5 试验结果
    3.6 试验讨论
第四章 光照周期对棘胸蛙幼蛙生长的影响
    4.1 前言
    4.2 试验仪器与材料
        4.2.1 试验仪器
        4.2.2 试验条件与材料
    4.3 试验方法
    4.4 试验结果
    4.5 试验讨论
第五章 不同饵料对棘胸蛙幼蛙生长及肉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试验仪器与材料
        5.2.1 试验仪器
        5.2.2 试验条件与材料
    5.3 试验方法
    5.4 试验结果
        5.4.1 投喂不同饵料对棘胸蛙幼蛙生长的影响
        5.4.2 投喂不同饵料对棘胸蛙幼蛙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5.4.3 投喂不同饵料对棘胸蛙幼蛙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5.5 讨论
第六章 棘胸蛙全年候生长养殖技术的探讨
    6.1 前言
    6.2 试验仪器与材料
        6.2.1 试验仪器
        6.2.2 试验条件与材料
    6.3 试验方法
    6.4 试验结果
        6.4.1 不同养殖方式对棘胸蛙生长的影响
        6.4.2 不同养殖方式对棘胸蛙行为节律的影响
        6.4.3 不同养殖方式对棘胸蛙繁殖的影响
    6.5 试验讨论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引用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不同饵料组成对花鲈幼鱼生长和生理活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与日常管理
    1.3 取样和指标的测定方法
        1.3.1 生长指标
        1.3.2 消化酶指标
        1.3.3 酶的定义和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和统计
2 结果
    2.1 不同饵料组成对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饵料组成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2.3 不同饵料组成对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2.4 不同饵料组成对花鲈幼鱼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5 不同饵料组成对花鲈幼鱼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饵料组成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饵料组成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影响
    3.3 不同饵料组成对淀粉酶、脂肪酶的影响

(9)不同转食策略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胭脂鱼研究概况
        1.1.1 胭脂鱼简介
        1.1.2 胭脂鱼的繁殖生物学与资源现状
        1.1.3 胭脂鱼的人工繁殖及早期发育
        1.1.4 胭脂鱼营养与饲料的研究
        1.1.5 胭脂鱼其他方面的研究
    1.2 转食(weaning)和联合投喂(co-feeding)
        1.2.1 转食
        1.2.2 联合投喂
    1.3 转食对鱼类早期生理生态学的影响
        1.3.1 转食对鱼类早期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1.3.2 转食对鱼类早期消化生理的影响
        1.3.3 不同转食方式对鱼类早期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分组
        2.1.3 养殖及投喂管理
        2.1.4 样品采集
        2.1.5 生长指标测定及存活率统计
        2.1.6 粗酶液制备及消化酶活性测定
        2.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胭脂鱼生长指标
        2.2.2 胭脂鱼仔稚鱼的消化酶活性
        2.2.3 胭脂鱼稚鱼的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变化
    2.3 讨论
        2.3.1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胭脂鱼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2.3.2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胭脂鱼仔稚鱼消化生理的影响
        2.3.3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胭脂鱼仔稚鱼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2.4 小结
    附图表
第3章 不同转食过渡时间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分组
        3.1.3 养殖及投喂管理
        3.1.4 样品采集
        3.1.5 生长指标测定及存活率统计
        3.1.6 粗酶液制备及消化酶活性测定
        3.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胭脂鱼生长指标
        3.2.2 胭脂鱼仔稚鱼的消化酶活性
        3.2.3 胭脂鱼仔稚鱼的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变化
    3.3 讨论
        3.3.1 不同转食过渡时间胭脂鱼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3.3.2 不同转食过渡时间对胭脂鱼仔稚鱼消化生理的影响
        3.3.3 不同转食过渡时间对胭脂鱼仔稚鱼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3.4 小结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实践情况

(10)大鲵补偿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大鲵
        1.1.1 大鲵的生物学特征
        1.1.2 大鲵的主要价值
        1.1.3 大鲵的生存及研究保护现状
    1.2 补偿生长
        1.2.1 补偿生长概述
        1.2.2 补偿生长的研究意义
    1.3 鱼类补偿生长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4 两栖类补偿生长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4.3 大鲵补偿生长研究概况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再恢复投喂对大鲵补偿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统计与参数计算
        2.1.4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长指标对比
        2.2.2 消化酶活性对比
        2.2.3 体营养成分比例对比
    2.3 讨论
        2.3.1 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恢复投喂对大鲵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恢复投喂对大鲵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3 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恢复投喂对大鲵体成分的影响
    2.4 小结
3 循环饥饿再投喂对大鲵补偿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与参数计算
        3.1.4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长指标的比较
        3.2.2 消化酶活性的比较
        3.2.3 肌肉成分的比较
    3.3 讨论
        3.3.1 循环饥饿再投喂对大鲵生长的影响
        3.3.2 循环饥饿再投喂对大鲵体成分的影响
        3.3.3 循环饥饿再投喂对大鲵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4 不同饥饿处理方式对大鲵补偿生长影响的对比
    4.1 生长指标对比
        4.1.1 体重相关增长对比
        4.1.2 摄食情况对比
        4.1.3 饵料转化相关对比
    4.2 消化酶活性对比
        4.2.1 胃蛋白酶
        4.2.2 肠脂肪酶
        4.2.3 肠淀粉酶
    4.3 肌肉成分对比
        4.3.1 水分
        4.3.2 蛋白质
        4.3.3 脂肪
    4.4 讨论
    4.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不同饵料对虎鲨生长的影响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养殖密度下二龄刀鲚消化酶活性与分布特点[J]. 刘永士,王建军,朱建明,陆根海,施永海,刘建忠.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02)
  • [2]温度与饵料对绿盘鲍生长的影响研究[D]. 唐斌. 厦门大学, 2019(09)
  • [3]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李晨晨,朱婷婷,陆游,罗嘉翔,金敏,袁野,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2018(10)
  • [4]禁食对大黄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 刘峰,吕小康,刘阳阳,楼宝,陈睿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S1)
  • [5]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朱婷婷,李晨晨,陆游,金敏,王学习,罗嘉翔,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2018(09)
  • [6]刺参肠道细菌与饵料转化关联性的研究[D]. 姜佳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棘胸蛙幼蛙的生理生化研究及全年候生长养殖技术探讨[D]. 林文相. 福州大学, 2017(05)
  • [8]不同饵料组成对花鲈幼鱼生长和生理活性影响研究[J]. 田源,温海深,李吉方,张美昭,张凯强,王伟,王晓龙,常志成. 海洋科学, 2017(04)
  • [9]不同转食策略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D]. 郭忠娣. 西南大学, 2016(02)
  • [10]大鲵补偿生长研究[D]. 杨振江.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不同日粮对虎鲨生长的影响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