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应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住宅产业应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住宅产业应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文献综述)

蔡籽焓[1](2020)在《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进入全新转型期,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由于复兴发展动力与经济收益的预期需求,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对原住民的社会包容较为缺失,导致街区出现活力不足、特色雷同、利益失衡的阶段性现实困境。物质空间更新的街区传统复兴模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包容发展思路下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应从根本上转变“复兴”的对象和内容,选择面向社会融合的模式,实现历史街区活力可持续发展。如何确定历史街区社会矛盾的根源,如何量化原住民社会融合水平,如何选择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如何将原住民社会融合体现在规划实践策略中,是现阶段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剖析哈尔滨尚存原住民居住的九个历史街区现状空间问题和原住民社会矛盾,分析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及空间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提出解决发展瓶颈而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借鉴社会融合测量理论和方法,分析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以建构测量理论模型,测量评价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本文提出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的技术路线,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主导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社会融合理论导入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中,重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实施路径,针对不同复兴发展模式下街区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为现有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运行操作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发展模式下历史街区具体实施引导策略。在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中,本文阐释了社会融合理论、公众参与理论、绅士化论和包容性发展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从开发模式、行为主体、实施途径及社会结构四个方面分析历史街区复兴的基本特征,研究借鉴了社会包容性复兴发展的历史街区国内外优秀案例,疏理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规划历程。本文对哈尔滨九个保留原住民生活的历史街区进行现状问题解析,分析街区社交空间差异、文化空间迥异、产业空间变异、居住场所分异、空间管理互异的现状空间问题,讨论原住民在行为方式、市井文化、就业经济、居住产权及权力利益等方面的社会矛盾,解析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及内在机制,提出从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角度解决街区的现状瓶颈。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中,本文导入社会融合理论及测量的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筛选原住民社会融合影响因子,确定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对哈尔滨市九个历史街区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测量结果并量化计算街区总体层面和各维度层面的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的分级评价,对街区进行测度等级排序并分析测度差异的内在成因。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中,本文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分析,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双效检验,得出历史街区分类形式。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选择依据,包括历史街区上位规划意图作为街区发展定位、街区现实发展特征作为发展方向、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影响主因子作为发展重点。强调复兴过程中以社会公平公正、空间活力可持续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目标导向,以及遵循整体协调原真性、保护控制适度性、影响因素倾向性及规划实施引导性的选择判据原则。选择确定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四个模式,即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中,本文通过社会融合与复兴发展理论层面的耦合分析,将社会要素对应空间要素进行转化,重构了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从空间发展规划角度,分别对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下的街区复兴发展提出可实操的策略指引。本文对未来历史街区复兴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研究方法,为实现包容性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规划技术支撑。

曹雷[2](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郑国[3](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王玉娇[4](2019)在《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城市空间结构重组与公共交通的发展都将打破原有城市整体系统的平衡。城市规划正是立足整体性,进行系统的平衡性研究及应对。伴随国内高铁的蓬勃建设,高铁站区作为大运量人流便捷交往的重要节点,引领了片区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空间衍变、催化居民生活方式转变。随之而来便是高铁站区如何开发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开发规划,回答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的开发要做什么、做多少、以及怎么做的问题。本研究在系统的文献收集及实地踏勘基础上,立足辽阳高铁站西部片区的特征及问题,从宏观能级、中观功能和微观活力不同层级和维度进行站西片区开发的影响要素分析,进而提出站西地区的开发定位、功能结构、人才吸引、开发时序及交通系统等方面的开发策略,以科学合理的推动辽阳高铁站西部片区的开发建设,进而为高铁站地区的开发研究提供借鉴参考。研究结论:首先,站前地区开发宜从宏观能级、中观功能和微观活力分层、分维的系统分析其影响要素。其次,辽阳高铁站西部片区宜形成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双生中心的开发定位;形成以点带面的开发时序;以“人”视角进行空间布局;实施人才战略支撑计划;以“修补理念”调整道路等级与宽度,完善片区交通。研究创新:首次系统的从宏中微三层次,能级、功能和活力三个维度,系统的分析站前地区开发的影响要素;基于人群需求分析,提出辽阳高铁站西部片区“人”视角的空间布局。以“修补理念”为指引,调整道路等级与宽度,完善片区交通,补充片区设施与服务。

卢常遂[5](2013)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规划研究 ——以新邱新城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我国城市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计划经济时代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但随着地下矿产资源的日趋衰竭,城市以矿产开发以及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开始衰退,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对于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未来的发展道路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无疑成了当前摆在这些城市面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城市新区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一种有效手段,能有效疏解吸纳中心城区的城市人口,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在尝试着进行转型,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向的调整,积极以挖掘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新区作为突破口来扩大城市规模,城市新区的建设开发已成为城市寻求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机会的重大举措和战略支点。本文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作为背景,研究我国资源枯竭城市的新区如何规划建设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规划策略以及实例研究等四部分。研究总结国内外新区建设的先进思想、理念、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相关理论,吸取国内外新区建设的经验教训。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特征分析,总结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并以此为据,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规划的必要性、动力因素以及新区建设的目标、意义。针对资源枯竭型发展面临的问题,从产业规划、空间形态、交通规划、用地布局、生态环境建设、社区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出适合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特征的新区建设策略。最后,结合新邱新城规划实践,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检验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并深化为理性的建设模式和策略理念,以期为我国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建设提供借鉴。

梁宏志[6](2010)在《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城市经营论、规划管理论、和谐发展观等理论与方法,对城市新区建设开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依据、形成的机理与方式、主要类型与构建途径、实施的路径与评价方法;实证部分以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开发为例,论证了理论部分提出的相关结论并提出了该新区建设开发的新模式。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提出了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系统归纳总结了城市新区以及规划研究、城市新区建设开发、城市新区发展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城市新区的基本概念与开发借鉴分析。给出了城市新区的定义,揭示了城市新区的三者结合的综合区域、与母城保持一定距离及规模性、较高的环境和质量水平等特征,论述了城市新区产生的内因及外因分别为城市空间发展的自身要求、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需要、城市化进程、协调区域发展的需要、市场利益的驱动、政府的推动,通过与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区开发的比较,认为做好综合的新城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制定并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和政策,保证持续、充足的资金来源和渠道,成立新城建设专门的开发及管理机构,注重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发展可以作为我国城市新区开发的经验借鉴;第三部分为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给出了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典型新区开发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论述了基于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营论的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内涵与表征;第四部分为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形成机理。剖析了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形成的链群机理、和谐机理、演化机理,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具有圈层蔓延、连片扩展、分片组团、轴线带状、飞地跨跃五种空间形态的演化方式;第五部分为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模式选择。论述了城市新区的三种形成模式,探讨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政府—市场协作等三种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分别从选择依据、选择方法、目标模式的确立出发,阐述了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选择机理,提出了政府主导下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四维和谐建设开发的全新模式;第六部分为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实施与保障措施。分别从组织架构、实施思路、战略重点论述了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实施的方案设计,探讨了政府-市场-利益相关者“三元要素支撑体系”、政府引导-产业发展-文化培育-生态保护“四环结构支撑体系”、城市规划管理技术与政策制度“二维工具支撑体系”。第七部分为案例分析。从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经营管理、生态经济理念等角度揭示了佛山东平新城建设开发模式选择的基本思路,总结了东平新城政府主导下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四维和谐建设开发模式的内涵,从政府主导、产业发展、文化内涵、生态保护等角度论述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四维和谐建设开发模式实施的要点。

吴志文[7](2008)在《森林文化、森林创意产业与林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文中指出面对生态精神文化消费需要,现代林业建设的人文实践呼唤林业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提出了森林创意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及概念、森林文化的社会经济与系统表现形式;森林美学,森林文化与大地园林化——森林创意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林业创意产业的特点。林业创意产业是森林文化产业,应该鼓励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支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林业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我国的森林创意产业正在起步。创意产业对林业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激发林业的内在活力,成为塑造后工业化林业经济结构和地理景观的重要动力之一。创意产业集群战略。以激发创造力为核心的林业基本投入。林业创意活动实现价值所需的外部条件发展林业创意产业要求林业为发挥创意活动的商业价值提供完善的外部条件。林业创意产业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的集中成为共同特点。森林创意产业与林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成为衡量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极富创新力的创意产业活动是林业活力的重要来源。建设森林文化小区、森林文化产业集群等,林业创意产业集群是发展森林创意产业的有效途径。森林文化与创意产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森林的美学价值是森林文化创意的源泉和依托。森林文化与创意产业。森林的文化现象→森林的人文事象→森林文化思潮。森林文化情感是人的意识中稳定的,对森林条件反射的形成物。人从森林中走出来,因为它有自然性,就有返朴归真的渴望,就养育了一大批才思横溢的生态文学家、诗人、诗篇等,这些就是森林文化创意者。先秦时期"一阴一阳谓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传承。生物多样性形成多样化的民族森林文化。森林文化创意产品、产业的价值特征、消费特征、存在形式。森林文化产品价值特征:价值、使用价值、价格。森林文化市场和消费群体。森林文化产品消费需要依附传播的媒体、场所设施或信息转换设备。森林文化产品(服务)的存在形式。政府应扶持森林文化产业的发展。森林文化市场是一种激励创新。森林文化与其他文化是交相辉映的,共存共融的。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体系的构建。林业科技文化体系。森林文化的创意——森林创意产业经济学。林业市场主体文化体系建设。规范市场:价值。政府及中介:指标体系评比达标引导。建设森林文化社团。森林文化数字化,网络文化交融。发展森林文化产业。森林文化薄弱环节与林业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森林文化与网络文化共生形成森林网络文化产业。研究森林网络文化,提出森林文化与林业产业文化的动态互动,提升林业产业的生态文化,生态美学内容。森林文化与创意产业,林业产业与森林文化,林业生态的三位一体:建设先进的森林文化,提高林业文化品位,包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提高林业文化(森林的自然特性与人文水平)+林产品文化(如森林蔬菜产业文化,茶产品文化等,森林文化、文艺与森林产业)。分析了现阶段森林文化产业的文化特征特点;展望了森林文化产业。森林文化产业属于林业与文化产业的共生,除具有自身的特性外,还具有文化的共性。研究建立森林文化产业的体系、将森林文化产业划分为森林物质文化产业、森林制度文化产业、森林行为文化产业和森林精神文化产业,对其分别作了阐述,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地园林化与森林创意产业---生态文化住宅:喷薄而出的"朝阳"。林业创意产业提升林业综合竞争力。

吴志文[8](2008)在《森林文化、森林创意产业与林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文中提出面对森林文化消费需要,分析森林文化在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领域的表现,人从森林中走出来,因为它有森林自然性,养育了森林文化创意者;森林文化情感是人的意识中稳定的,对森林条件反射的形成物;森林的文化现象→森林的人文事象→森林文化思潮;森林美学价值是森林创意的源泉和依托;悠久的生态文化传承,朴素的生态伦理观,生物多样性,形成多样化的民族森林文化;森林文化与其他文化是交相辉映的,共存共融的, 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关系密切;森林文化产业初见端倪。进而分析指出我国森林创意产业正在起步。初步提出森林创意产业经济学及其研究意义。森林文化的创意推动森林创意产业经济学的产生。阐述森林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特征(价值、使用价值、价格)、消费特征、存在形式。森林文化市场和消费群体。森林文化产品消费需要依附传播的媒体、场所设施或信息转换设备。森林文化产品(服务)的存在形式。分析指出森林创意产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森林创意产业对林业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激发林业的内在活力,成为塑造后工业化林业经济结构和生态地理景观的重要动力之一。森林创意产业与林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成为衡量后工业社会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极富创新力的创意产业活动是林业活力新的重要来源。发展森林创意产业,依据森林创意活动实现价值所需的外部条件要求为发挥森林创意活动的商业价值提供完善的外部条件。森林文化市场是一种激励创新,政府应扶持森林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以激发创造力为核心的林业基本投入。森林创意产业集群是发展森林创意产业的有效途径,森林创意产业集群战略以森林创意产业生产者服务业的集中为共同特点,建设森林文化创意小区。建设好森林文化社团,用价值规范市场,政府及中介用指标体系评比达标进行引导。培育森林文化市场主体群。构建森林科技文化体系,分析了现阶段森林文化产业的文化特征特点,森林文化产业属于林业与文化产业的共生,除具有自身的特性外,还具有文化的共性。研究建立森林文化的产业体系、将森林文化产业划分为森林物质文化产业、森林制度文化产业、森林行为文化产业和森林精神文化产业,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展望了森林文化产业发展,分析森林文化薄弱环节与林业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森林文化数字化与网络文化交融,森林文化与网络文化共生形成森林网络文化产业。森林文化与林业产业文化的动态互动,提升林业产业的生态文化及生态美学内容。森林创意产业,林产业,森林生态资源三位一体。建设先进的森林文化,提高林业文化品位,包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提高林业文化(森林的自然特性与人文水平)+林产品文化(如森林蔬菜产业文化,茶产品文化等,森林文化、文艺与森林产业)。并指出大地园林化的森林创意产业—生态文化住宅是朝阳产业。通过林业创意产业提升林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林业新经济增长点。

邬文康[9](2005)在《我国区域房地产业发展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阅读和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房地产业的研究现状,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结构和技术路线。第二章,分析了国内外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总结了房地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我国区域房地产业发展的差异性。第三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主要是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我国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章,创造性地将供应链理论应用于区域房地产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采用系统内、外因素相结合的方法,探寻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在系统研究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之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我国区域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我国房地产业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测算。第六章,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从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速度平衡三个方面对我国区域房地市场供求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七章,在对国内外房地产业政策演变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住宅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最后,系统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王琨[10](2005)在《培育我国支柱产业——住宅产业的若干思考》文中认为从消费需求、经济发展阶段和住宅业特征三方面,分析住宅业应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宏观调控方面提出改革的思路。如完善法律环境、组建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及提供资金等。

二、住宅产业应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产业应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中国城镇化及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趋势
        1.1.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趋势
        1.1.3 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原住民的困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历史街区
        1.3.2 历史街区复兴
        1.3.3 历史街区原住民
        1.3.4 社会融合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基础理论支撑
        2.1.1 社会融合理论
        2.1.2 公众参与论
        2.1.3 绅士化论
        2.1.4 包容性发展论
    2.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基本特征
        2.2.1 开发模式
        2.2.2 行为主体
        2.2.3 实施途径
        2.2.4 社会结构
    2.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案例研究
        2.3.1 历史街区复兴理念转变
        2.3.2 社会包容性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
    2.4 哈尔滨历史街区发展的规划历程
        2.4.1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历程
        2.4.2 历史街区规划历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解析
    3.1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
        3.1.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空间现状
        3.1.2 历史街区原住民的分布现状
    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空间问题
        3.2.1 社交空间的差异
        3.2.2 文化空间的迥异
        3.2.3 产业空间的变异
        3.2.4 居住场所的分异
        3.2.5 空间管理的互异
        3.2.6 街区空间问题汇总
    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社会矛盾
        3.3.1 邻里关系的消减
        3.3.2 市井文化的殆尽
        3.3.3 就业经济的改变
        3.3.4 居住产权的排斥
        3.3.5 权力利益的变化
        3.3.6 街区社会矛盾汇总
    3.4 历史街区复兴的困境解析及内在机制
        3.4.1 街区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
        3.4.2 空间问题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3.4.3 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迫切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
    4.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4.1.1 影响因素的研究探析
        4.1.2 行为交往影响因素
        4.1.3 文化活力影响因素
        4.1.4 经济产业影响因素
        4.1.5 空间环境影响因素
        4.1.6 参与管理影响因素
    4.2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建构
        4.2.1 理论模型建立
        4.2.2 测量因子筛选
        4.2.3 测量体系生成
        4.2.4 测量评价方法
    4.3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及结果
        4.3.1 数据样本获取
        4.3.2 样本社会属性
        4.3.3 测量结果
    4.4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计算及差异分析
        4.4.1 测度计算方法及结果
        4.4.2 街区测度等级序列
        4.4.3 街区测度差异成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
    5.1 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分类
        5.1.1 多维聚类分析方法
        5.1.2 街区发展类型划分
        5.1.3 街区发展类型特征
    5.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
        5.2.1 上位规划指引为发展定位
        5.2.2 街区类型特征为发展方向
        5.2.3 测度影响主因子为发展重点
    5.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思路
        5.3.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目标导向
        5.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判据原则
        5.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路线
    5.4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确定
        5.4.1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
        5.4.2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
        5.4.3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
        5.4.4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
    6.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
        6.1.1 实施路径的目标和方向
        6.1.2 实施路径的方法和原则
        6.1.3 实施路径的优先策略
    6.2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2.1 保留原有业态生境
        6.2.2 厚植核心产业类型
        6.2.3 优化产业功能效应
    6.3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3.1 复苏全息化传统文化资源
        6.3.2 恢复在地化特色文化符号
        6.3.3 再现沉浸式文化互动空间
    6.4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4.1 重建多元服务运行平台
        6.4.2 重配完善服务设施结构
        6.4.3 重组包容共享服务空间
    6.5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5.1 修复生活服务设施
        6.5.2 还原社会交往网络
        6.5.3 复原社区公众管理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一、快速交通
        二、城镇体系演变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区位
        二、经济地理区位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一、可达性的测度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3)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里昂简介
        4.2.1 地理环境
        4.2.2 城市发展历程
        4.2.3 空间演变历程
        4.2.4 联运交通网络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5.5.1 基本概况
        5.5.2 开发模式
        5.5.3 场所营造
        5.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6.5.1 产业转移
        6.5.2 产业结构调整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1 南京高铁概况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8.1 南京南站概况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8.5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10.1.1 基本结论
        10.1.2 研究创新点
        10.2 研究后续讨论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4)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集高铁等多种交通枢纽片区的职能转变
        1.1.2 高铁站点周边片区建设的重要性与现实性
        1.1.3 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的样本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对象与范畴
        1.4.1 研究空间对象
        1.4.2 学科领域范畴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相关理论依据
        2.1.1 可达性理论
        2.1.2 行为-空间理论
        2.1.3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2.1.4 核心—边缘理论
    2.2 国外城市高铁站周边片区的开发研究
        2.2.1 片区人口流动规律
        2.2.2 片区产业转移规律
        2.2.3 片区分工及重组
        2.2.4 片区土地利用规律
    2.3 国内高铁站前片区开发研究
        2.3.1 理念创新—温州西站片区
        2.3.2 特色产业驱动—滕州市高铁站区
        2.3.3 功能转变—乐山高铁站周边片区
        2.3.4 对已有实践的思考
    2.4 总结与借鉴
第三章 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主要问题与发展机遇
    3.1 辽阳市及其高铁站西片区概况
    3.2 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发展存在问题
        3.2.1 片区自身定位不清
        3.2.2 片区开发时序不明
        3.2.3 片区用地分布杂乱
        3.2.4 片区人力资源严重缺失
    3.3 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的发展机遇
        3.3.1 高铁提升出行质量促使片区人口流动率大幅提高
        3.3.2 城市开放度增加促进片区形象改善
        3.3.3 高铁线路刺激站西片区经济发展
        3.3.4 相关产业稳步发展提高站西片区竞争力
        3.3.5 城区经济增长带动片区经济提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开发影响要素分析
    4.1 基于区位对明确片区自身定位的分析
        4.1.1 辽阳市高铁站在省域区位的影响要素分析
        4.1.2 片区在市域区位的影响要素分析
        4.1.3 片区自身经济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4.1.4 上位规划的要求分析
    4.2 耦合辽阳市城市发展趋势对片区功能结构布局的分析
        4.2.1 耦合城市功能引导方向分析
        4.2.2 耦合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分析
        4.2.3 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分析
        4.2.4 耦合城市人口的聚集方向分析
    4.3 结合片区多要素的活力分析
        4.3.1 片区自身特点影响要素分析
        4.3.2 片区客流量吸引力要素分析
        4.3.3 片区使用族群的活动特征分析
        4.3.4 片区使用族群的需求分析
        4.3.5 片区的人口吸引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开发模式及空间规划的策略建议
    5.1 明确开发定位并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双生中心
        5.1.1 打造宜业生产服务中心
        5.1.2 打造宜居生活交往中心
    5.2 基于客观条件制定以点带面的开发时序
    5.3 站点建设与周边片区开发相结合从而优化用地结构
        5.3.1 功能构成类型
        5.3.2 功能布局规划
        5.3.3 开发强度规划
        5.3.4 公共配套设施的开发利用规划
        5.3.5 城市设计控制
    5.4 筑就专业人才基地以聚集人才
        5.4.1 打造人才的驿站兼培养人才的摇篮
        5.4.2 夯实软环境打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5.5 创造城市独立副中心带动拉伸城市骨架
        5.5.1 完善交通设施及组织布局
        5.5.2 疏导并衔接高铁与城市交通的枢纽区
        5.5.3 打造生态环境展示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规划研究 ——以新邱新城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
        1.1.2 新区建设已成为城市向外空间扩张的主要手段
        1.1.3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遭遇瓶颈
    1.2 基本概念解析
        1.2.1 资源型城市与资源枯竭型城市
        1.2.2 城市新区
    1.3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城市新区研究综述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课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框架
        1.5.1 课题研究方法
        1.5.2 课题研究内容
        1.5.3 课题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1 城市新区的相关理论
        2.1.1 有机疏散理论
        2.1.2 区域规划学说
        2.1.3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
        2.1.4 新城市主义理论
        2.1.5 紧凑城市理念
    2.2 国外城市新区发展简述
    2.3 我国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
    2.4 国内外城市新区建设的实践
        2.4.1 国外城市新区的当代实践
        2.4.2 我国的城市新区建设
        2.4.3 国内外城市新区的比较分析
    2.5 我国新区建设的问题分析
        2.5.1 大面积无序蔓延
        2.5.2 土地利用性质单一
        2.5.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2.5.4 生态资源缺乏保护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及其新区建设
    3.1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生的根源
    3.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3.2.1 经济结构
        3.2.2 社会结构
        3.2.3 空间结构
    3.3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问题
        3.3.1 经济社会问题
        3.3.2 城市功能布局问题
        3.3.3 生态环境问题
    3.4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建设的必要性
        3.4.1 产业转型需要空间
        3.4.2 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空间
        3.4.3 城市功能的完善需要空间
        3.4.4 生态的恢复与开发需要空间
    3.5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建设的动力
        3.5.1 产业发展是新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3.5.2 加速城镇化发展是新区建设的外部推动力
        3.5.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新区建设的政策驱动力
        3.5.4 社会结构的转型是新区建设的续动力
    3.6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建设的目标及意义
        3.6.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建设的目标
        3.6.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建设的意义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规划策略
    4.1 高质量培育新区新兴产业
        4.1.1 新区产业功能定位
        4.1.2 与老城产业的有机整合
        4.1.3 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区发展
        4.1.4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4.2 构建适度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
        4.2.1 TOD发展模式
        4.2.2 组团-线型的空间形态
    4.3 构建以公交为主导的快速交通系统
        4.3.1 优先发展公交系统
        4.3.2 建立便捷的对外快速交通系统
        4.3.3 道路布局的多样化、网络化
    4.4 集约化的土地利用
        4.4.1 用地功能综合化
        4.4.2 用地布局紧凑化
    4.5 加强社区基础功能的建设
        4.5.1 加速棚户区的升级改造
        4.5.2 加强保障性住房和回迁安置房建设
        4.5.3 注重社区文化的营造
    4.6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4.6.1 生态建设目标
        4.6.2 绿地、水系等生态廊道的保护与治理
        4.6.3 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4.7 妥善处理影响新区建设的相关关系
        4.7.1 新区的选址
        4.7.2 新区与老城的关系
        4.7.3 新区建设与城边村的关系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邱新城规划实例研究
    5.1 新邱新城规划概况
        5.1.1 阜新市概况
        5.1.2 新邱新城规划背景
        5.1.3 “新邱新城”概念的界定
        5.1.4 新邱新城发展条件
        5.1.5 新邱新城的功能定位
    5.2 新邱新城产业规划
        5.2.1 产业发展原则
        5.2.2 产业定位依据
        5.2.3 产业选择
        5.2.4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5.3 新邱新城交通规划
        5.3.1 构建高效、快捷的区域交通系统
        5.3.2 多样化的内部交通
    5.4 新邱新城用地布局
        5.4.1 布局结构
        5.4.2 综合化的用地布局
        5.4.3 紧凑化的用地布局
    5.5 新邱新城生态环境建设
        5.5.1 生态优先原则的运用
        5.5.2 生态系统规划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及评价
        1.2.1 城市新区以及规划研究综述
        1.2.2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研究综述
        1.2.3 城市新区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城市新区的基本概念与开发借鉴分析
    2.1 城市新区的界定与特点
        2.1.1 城市新区的界定
        2.1.2 城市新区的特点
    2.2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意义
    2.3 城市新区产生的因素
        2.3.1 城市新区产生的内因
        2.3.2 城市新区产生的外因
    2.4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理念
        2.4.1 城市新区建设与生态、健康理念
        2.4.2 城市新区建设与文化软实力理念
        2.4.3 城市新区建设与服务型政府理念
    2.5 城市新区开发的比较及借鉴
        2.5.1 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区开发的比较分析
        2.5.2 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区开发的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3.1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3.1.1 政府主导型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模式
        3.1.2 市场主导型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模式
        3.1.3 政府——市场协作型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模式
    3.2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3.2.1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发展目标不平衡理论
        3.2.2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3.2.3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生产要素增长极理论
    3.3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3.3.1 我国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影响因子分析
        3.3.2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生态经济学代价
        3.3.3 实现城市新区建设开发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3.4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城市经营论
        3.4.1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城市资源集成和转移论
        3.4.2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城市主题经营和成长论
        3.4.3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城市合作经营和共生论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形成机理
    4.1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形成的链群机理
        4.1.1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链群效应
        4.1.2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链群构建
        4.1.3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链群效度
    4.2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形成的和谐机理
        4.2.1 目标和则
        4.2.2 资源谐则
        4.2.3 功能协则
    4.3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形成的演化机理
        4.3.1 演化的萌动期
        4.3.2 演化的联动期
        4.3.3 演化的心动期
        4.3.4 演化的互动期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模式选择
    5.1 城市新区开发模式类型
        5.1.1 城市新区形成的基本模式
        5.1.2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的基本模式
    5.2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选择机理
        5.2.1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选择依据
        5.2.2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选择方法
        5.2.3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目标模式的确立
    5.3 政府主导的四维和谐建设开发模式的构建
        5.3.1 模式架构
        5.3.2 模式特点
        5.3.3 模式目标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6.1 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实施的方案设计
        6.1.1 组织架构
        6.1.2 实施思路
        6.1.3 战略重点
    6.2 三元要素支撑体系
        6.2.1 三元要素支撑体系的基本构架
        6.2.2 三元要素支撑体系的主要特点
    6.3 四环结构支撑体系
        6.3.1 四环结构支撑体系的基本构架
        6.3.2 四环结构支撑体系的主要特点
        6.3.3 四环结构支撑体系的实施
    6.4 二维工具支撑体系
        6.4.1 二维工具支撑体系的软技术
        6.4.2 二维工具支撑体系的硬技术
    本章小结
第7章 案例分析
    7.1 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开发基本情况
    7.2 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开发模式选择的思路
        7.2.1 区域协调发展
        7.2.2 城市经营管理
        7.2.3 生态经济理念
    7.3 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开发的目标模式确立
    7.4 佛山市东平新城建设开发模式实施的要点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课题及获奖情况
致谢

(9)我国区域房地产业发展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房地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2.1 国外房地产业发展历程分析
        2.1.1 美、日、德住宅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2.1.2 各国政府住宅产业政策的演变
    2.2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2.1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3 我国房地产业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2.3.1 房地产业地区差异性分析
        2.3.2 房地产市场供给地区差异分析
        2.3.3 房地产消费需求地区差异性分析
        2.3.4 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性成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
    3.1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3.2 我国主要经济区域的划分
    3.3 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定性分析
    3.4 区域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区域房地产业影响因素研究
    4.1 因素选择方法
    4.2 因素选择过程
    4.3 因素分析
        4.3.1 内生因素
        4.3.2 外生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区域房地产业周期规律研究
    5.1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5.1.1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5.1.2 经济周期的运行阶段
        5.1.3 经济周期的种类
        5.1.4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评述
    5.2 房地产业周期波动理论研究
        5.2.1 房地产业经济周期的概念界定
        5.2.2 房地产业经济周期解释
        5.2.3 房地产周期的运行阶段
        5.2.4 房地产周期理论研究评述
    5.3 国内外房地产业周期波动分析
        5.3.1 美国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
        5.3.2 日本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
        5.3.3 中国香港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
        5.3.4 中国台湾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
        5.3.5 广西地区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
    5.4 我国区域房地产业周期波动规律研究
        5.4.1 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简介
        5.4.2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统计方法的区域房地产业主要影响因素仿真模拟研究
        5.4.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房地产业周期波动规律研究
        5.4.4 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房地产业周期模型的意义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区域房地产业供求规律研究
    6.1 房地产业市场供求的一般规律
        6.1.1 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6.1.2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
        6.1.3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
    6.2 区域房地产供求规律的特点分析
        6.2.1 总量平衡
        6.2.2 速度平衡
        6.2.3 结构平衡
        6.2.4 区域房地产市场供求规律的比较分析
    6.3 我国房地产供需状况的总体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区域房地产住宅产业政策研究
    7.1 国外住宅产业政策概述及启示
        7.1.1 美、日、德各国住宅产业政策分析
        7.1.2 可借鉴的一些国际经验
    7.2 我国住宅产业政策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7.2.1 我国住宅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
        7.2.2 我国住宅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7.3 我国区域房地产住宅产业发展模式及相应政策研究
        7.3.1 东部地区,以广东深圳为例
        7.3.2 中部地区,以河南郑州为例
        7.3.3 西部地区,以广西南宁为例
        7.3.4 我国区域住宅经济发展模式异同点及其启示
    7.4 我国房地产住宅产业的发展前景及配套政策
        7.4.1 房地产住宅产业的发展前景
        7.4.2 住宅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7.5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论文主要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摘要
ABSTRACT

(10)培育我国支柱产业——住宅产业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住宅产业应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二、培育和发展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住宅产业的对策
    1、实现住宅建设观念的更新。
    2、完善住宅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3、加强对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行政管理。
    4、资金是发展住宅产业首先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四、住宅产业应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D]. 蔡籽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4]辽阳市高铁站西片区开发策略研究[D]. 王玉娇.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规划研究 ——以新邱新城规划为例[D]. 卢常遂. 沈阳建筑大学, 2013(05)
  • [6]城市新区建设开发模式研究[D]. 梁宏志.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8)
  • [7]森林文化、森林创意产业与林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A]. 吴志文.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 2008
  • [8]森林文化、森林创意产业与林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A]. 吴志文.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9]我国区域房地产业发展规律研究[D]. 邬文康. 吉林大学, 2005(03)
  • [10]培育我国支柱产业——住宅产业的若干思考[J]. 王琨. 住宅产业, 2005(06)

标签:;  ;  ;  ;  ;  

住宅产业应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