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诗集的类型、特点及文献价值

论清代诗集的类型、特点及文献价值

一、论清代诗文集的类型、特征及文献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杰[1](2021)在《王应奎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畅[2](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指出《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李珊珊[3](2021)在《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杭州驻防地处江南地区,是清代直省驻防体系中规模较大、地位较高的驻防地点。它于顺治初年建立,随清朝结束而消亡。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一旗人群体与汉城人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随着杭州驻防旗人与汉城社会的深入交往,杭州所具有的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也吸引了驻防旗人的揣摩与学习。杭州驻防旗人纷纷以汉语进行诗歌写作,留下了丰厚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表达的相似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典型。本文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在宏观的把握上加以微观的审视,力图全面把握这一群体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前四章在历史的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演变的历史过程;后四章则以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切入,重点把握杭州驻防文人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前四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将杭州驻防文学置于清代的历史演进中,综合考量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具体面貌及形成因素。顺康雍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此时旗人初入关,与汉族百姓因种族、习俗、观念等的不同而存在较深隔阂,留下的少量诗作也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书写相对立的情感。乾嘉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乾隆南巡展示的文化盛景给杭防旗人带来垂范。同时,旗营将领倡导旗营子弟学习汉文化并在旗营内进行文化建设,使旗营子弟与汉文化有了更多接触,他们的诗歌写作也悄然兴起。在繁荣的经济文化图景下,杭州驻防文人的诗歌写作也多表现升平之象。道咸同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荣期,此时四十余位文人有诗歌作品存世。这一繁荣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驻防科举制度本地化的完成,使更多的驻防旗人介入科举,在文化层面正式拉开驻地旗民交流的序幕,使杭防文人与汉文化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这一方面带来诗歌写作人数及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也使诗作内容更加多元化。咸丰十一年(1861)杭州驻防在太平天国军队的打击下遭到毁灭,其文学创作也陡然衰落。光绪年间杭州克复后,旗营文化也进行了重建。旗营文人的诗作因个人经历的不同或表现闲适安逸,也表现出对国家及政局的关切。而此时的杭州驻防文人与汉族文人共同介入时局,为国事而积极奔走。从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历史发展中,民族融合的路径也清晰可见。后四章从多种视角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试图挖掘其诗歌创作的独特性。首先,将杭州驻防文人及诗作置于文学家族的视角下探讨其文学养成的环境及具有的特点。驻防八旗是一个有着鲜明等级和严格规范的社会,驻防文人大都属勋贵阶层。文人群体中的家族特征明显,且各个文学家族间多进行联姻。因而,杭州驻防文人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血缘亲情而建立的,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其次,在“空间”的视角下聚焦杭州驻防文人的风景诗写作。杭州旗营地近西湖,影响了杭防文人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核。而他们的归属感及地域认同也得到清晰展示。第三,以创伤叙事理论分析杭州驻防文人在辛酉之难后的创伤书写。辛酉难后,杭州驻防文人幸存者多进行战争书写,表达悲愤郁结的情绪。这类写作与杭州汉城文人诗歌书写达成合流,侧面可见彼时旗民共同体的形成。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旗营文学的演进以及嬗变,逐步寻绎旗营文学建构的内在理路以及在此过程中旗营文人与汉城文人的位置关系。旗营文学的发展与汉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它始终追随着汉城文化,成为清代杭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多维视角下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能够与历时性的考察互为补充,使杭州驻防诗歌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鲁梦宇[4](2021)在《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文中提出清人诗歌别集之富,堪称历代之最,其中清人注本的数量虽非洋洋大观,但亦不乏精要者。举凡清诗史上革故鼎新、开宗立派以及引领一时风气的诗苑名宿,如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等人诗作,均有注本传世,在清代读书人中间产生了很大反响。与前人相比,今人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度不高,对其研究亟待深入。从表象来看,明末、清初时段几位重要诗人如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其诗集注本多产生在乾隆、嘉庆时期,看似是时间链条上的自然反应,其实与这一时期的学术背景不无关系。乾嘉时期蜂起而出的吴、朱、王三家注本,影响较大者至少有十种,部分注本虽已经得到很好的整理,但系统的研究尚未展开,作为清诗清注的典型代表,它们对诗歌注释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与乾嘉时期清诗学文本的勾连,以及对当今注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都值得深入探讨。文本文献的考察是清诗清注研究的首要任务。现存清诗别集注本近六十种,在初步了解其存世面貌后,还应作重点探究。在学界已经取得部分整理成果前提下,吴伟业和朱彝尊两家诗注是文献考察的薄弱环节。在吴伟业诗歌的清注本内部,钱陆灿、靳荣藩、吴翌凤三家注均有较清晰的版本源流,唯独程穆衡原笺处于尚待发掘的状态。程笺虽未付剞劂,但一直以写本面貌暗自流传,存世的《梅村诗笺》稿本和《吴梅村诗笺》钞本共同构成了程笺早期的文本状态;学界通行已久的“程笺杨补”本,是经过杨学沆增删补注后的版本,距离程笺原貌已经相去甚远,杨学沆虽有补注之功,亦兼修改之失。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为朱彝尊诗歌第一家选注本,有初刻本和覆刻本两种;俟后杨谦《曝书亭集诗注》出,因是全注本,故在读书人中争相传阅,其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可以确定在乾隆三十年(1765)至三十七年(1772)之间,民国时又有木石居石印本出。江、杨注本外,嘉庆间孙银槎作《曝书亭诗集笺注》,因锓版时剜改“屈五”(屈大均)有关之文字,颇为学人所指摘。经过考察,孙注所用《曝书亭诗集》底本可能来自四库本,因此承袭了四库本的剜改处理方式。时代特点与学术渊源是推进清诗清注研究的第二个层次。首先是乾嘉时代学风的沾溉。中国十八世纪前后的学术以注释为要宗,重经重史的风尚是官方统治者以及上层文化精英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结果,在这种大的学术背景下,注释学普遍繁荣,读书人将注释看成一种对“着述立言”有极大功用的方式。从唐诗清注、宋诗清注到清诗清注概不例外,其中很多注家更是身兼经史与文学的佼佼者。在清诗清注内部,诞生了以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为中心的多家注本,如程穆衡、靳荣藩、吴翌凤、江浩然、杨谦、孙银槎注等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之作。其次是文化政策和社会环境。在清代普遍严密的文网下,书籍的收藏、刊刻、传抄与注释之间出现了值得深思的互动现象。其中,注本对原诗的抄录,是催动禁毁诗集传播的动力之一。而在清诗清注本的刊刻过程中,刊刻者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来,他们与注家的关系,对注释文本的校勘整理,以及对刻印成本的考虑,都深刻影响了清诗清注的阅读和传播。价值考量是清诗清注考论的最终落脚点。清诗清注作为文献载体,不仅具有文本研究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诗清注的价值可以在与评点、选本等清诗学着作的关联和互通中得到彰显。在清诗清注本中,程穆衡原笺从考订诗歌本事出发,又不局限于考证本身,广征史料,遍访故老耆旧,以寥寥数评道出吴伟业的诗意与诗心;靳荣藩在“繁冗”特色之下,具有“评注结合”以及“分体分评”的意识;杨谦注搜集朱彝尊诗不遗余力,并将同题唱和之作列于注中,客观上具有选本的效果;江浩然注仿王士禛《精华录》体式,遴选朱彝尊诗歌中之菁华而为之注,与杨谦殊途同归。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清诗清注本,是注、评之间融通的典范,也正是其价值所在。此外,清代诗论家多为当时的一流学者,他们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和推动,很能代表清诗学阵营的某种态度。比如王鸣盛为靳荣藩注作序阐扬诗论主张和注释理念,翁方纲为江浩然注作序论及诗注诗法,赵翼作为清诗学阵营中的主将,也对靳荣藩注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对清诗清注重要注本进行点校整理,是学界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诗歌文本细读的题中之义。相较今人的注释,清人注在语言结构和习惯,本事感知,以及诗歌共情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优势。通过清诗清注的考察和论述推而广之,中国传统注释学应该立足本体,借鉴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研究方法,将过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转向文本和注家并重,发掘注家在文本阅读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为注释学理论体系的重构提供新的思考。

赵君琴[5](2021)在《先着及其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先着,清初词人,祖籍四川泸州,后多漂泊在金陵、扬州一带,着述较多,有诗集《之溪老生集》八卷,词集《劝影堂词》三卷,与程洪合着词论《词洁》六卷。在清词中兴的时代背景下,词的创作与发展都迎来了宋代以后的第二大高峰,此时的词坛不仅名家众多,而且词派也异彩纷呈,先着词作既受浙西词派提倡的“醇雅”词风的影响,但又有别于“醇雅”,偏向“清空骚雅”的风格特征。《全清词·顺康卷》收其《劝影堂词》199首,本文以《劝影堂词》《之溪老生集》为基础文献资料,从文本出发,对先着的生平与交游、词的题材内容、词风和词风成因、词的价值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本文主体部分共有三章,主要探讨先着其人和其所做《劝影堂词》。第一章以《劝影堂词》和《之溪老生集》为基础文献,对先着的生平和交游进行详细梳理,以了解先着的人生经历。第二章分析先着词中的题材内容、艺术特色及其词风成因。《劝影堂词》题材内容多样,有咏物词、祝寿词、即事感怀词、记游写景词、酬唱赠答词五类;先着填词,选用词调重复率低,使用清、空、幽等字眼,语言清幽、典雅,且多用仄声韵,词风清空骚雅,多寄托家国之思与身世之感;进一步从先着生平经历和个性、当时词坛风气和先着自身词学思想、禅宗思想影响三个方面挖掘其词风形成的原因。第三章客观论述先着词的文学史价值、文献价值、文学价值,以及对当代人们休闲方式选择的借鉴意义。

王月[6](2021)在《杨椿经学研究述论 ——以《孟邻堂文钞》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椿是清初着名的史学家和经学家,出身于着名的科举世家——前黄杨家,这一家族是清代武进地区的学术大家,良好的家学传统为他以后的经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就现有资料看,其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出身世家、年少失恃;正式受业、笃学自力;进士及第、入馆修史;召还修史、就养京师四个阶段。从《孟邻堂文钞》中可以看出,杨椿对经书研究有所侧重,对《尚书》和《诗经》的关注较多,其治学受当时考据学风的影响,体现出偏重考证的学术特点。在《尚书》研究方面,杨椿对伏书篇数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汉书·儒林传》中出现的“今文”二字以及伏书是否为口授进行了考证;为证明梅赜所献之书为伪书提出了六条新的证据,否认孔书为壁藏,还认为汉代诸儒必定能见到孔传《古文尚书》;他还对《盘庚》的篇序问题、今本《泰誓》的真伪问题进行了考辨。在《诗经》研究方面,他主张“二南”中的“南”其实为乐名的观点,反驳郑玄仅以农事就将诗篇冠以“豳”号;对《商颂》各篇的作者进行考证;对《关雎》《鹊巢》的主旨进行考证,认为其皆为古代君主求贤所作之诗;揭示《秦风·无衣》的主旨是记载秦哀公应申包胥之请,出兵抗吴的史实;他反对删诗之说,提出诗乐本为一体的观点,对“徒诗”一说持否定态度。除了对《尚书》《诗经》进行了多方面的细致研究之外,杨椿还对《春秋》《易经》、“三礼”、《孝经》《论语》等各经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杨椿所处的时代,考据学正处于上升时期,古文经学盛行发展,这一阶段学者治学大抵以汉学为根柢,逐渐形成了“为经学而治经学”的考据学风。杨椿治经既有时代特色,以汉注为尊,纵论源流,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明显维护朱子的地位,批判郑学,他的这种反思、创新的治学倾向,做到了从古而求真,具有超越时代的理性精神。

李金迪[7](2021)在《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研究 ——以孔庆镕、孔传志、孔广森为例》文中提出孔氏家族被誉为“天下第一家”,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在中国历史上获得了无比尊崇的地位,独特的家族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孔氏家族重视后代子孙的教育,以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为目标,以儒学为教育的核心,注重儒家道德伦理的教化与“诗礼传家”家风的流传,注重培育后代的家国情怀,强调内在修己、重视亲情、心怀天下,逐步形成了“贵族——士大夫”的家族教育体系。孔氏家族教育被视为世家大族教育的典范,对中华民族的家庭、家族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本研究以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通过对方志、家谱、年谱、档案、诗词文集等多元化史料的使用,力图呈现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教育图景。本研究主要思路如下:首先,总体论述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孔氏家学源远流长,自孔子编纂六经教授子孙,奠定孔氏家学基础后,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至清代已形成比较稳定的家族教育形式。随着孔氏家族内部成员等级身份的分化,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出现分化,对处于不同层级的衍圣公、五经博士、孔氏族人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通过对孔氏家学、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基本形式以及教育分化的梳理,较全面地展现出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状况。其次,选取三个代表人物——衍圣公孔庆镕、五经博士孔传志、孔氏族人孔广森,作为考察对象,分别对其少年时期和成年时期的教育经历展开论述,呈现不同层级的教育培养状况。在家族教育的浸润与影响下,孔庆镕成长为“统摄宗族”的家族代表,孔传志成长为品学兼优、众所素佩的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广森入翰林、居京师,在经学、数学、骈文、音韵学等多个学术领域均有建树,最终成长为高才广学、成就颇高的孔氏学人。最后,总结分析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特征与启示。通过对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总体教育及三位子孙教育状况的考察,总结出其家族教育的特征,全方位分层次的教育目的,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并从中分析出重家风建设与家族教育等启示。

熊倩[8](2020)在《清代粥厂诗歌研究》文中提出有清一代,自然灾害繁多且频发,这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也给予了清代诗人独特的写作素材。赈粥作为清代赈济的重要方式之一,被心怀人道理想的诗人纳入视野,并将之贯注到诗歌书写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一类诗歌题材。清代粥厂诗侧重关注灾荒下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整体上彰显了文士悲悯、济世的儒士理想。一方面,文学是历史语境的产物。粥厂诗建基在特定背景之下,文士借由诗歌将颇具典范意味的赈灾事实酝酿为底边文学事件,构筑了“诗史互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人凭借有意识地唱和、题咏,逐渐强化事态影响,引发相应文士的关注,弘扬了慈善理念。此外,粥厂诗的创作群体呈现“差序混层”现象,上至官僚文士,下至乡绅布衣,故可借此一窥文士心态的殊异。此际,围绕赈灾展开了题图与吟咏,赈粥图画题咏亦应运而生。施粥图的产生影响了相应的诗歌创作,其题咏有一部分是围绕图像进行的,以对赈粥场面进行事后书写为主。这些粥厂诗如实再现了底层民众在灾荒下冻馁枵腹、哀鸿遍野、流徙他乡的悲惨景象;抒发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揭露批判了封建清王朝的腐朽黑暗;展现了“不屈志洁”的人格尊严,全面而立体地呈现了灾荒下的人生镜像。这些现实世相令诗人震魄,也给予了他们丰富鲜活的创作素材与灵感。就文学面貌而言,粥厂诗的艺术风貌因时代、地域及创作主体的差异化而发展流变,形成两个突出的旨趣:以不拘一格的诗体和反映现实的叙事功能为主;以悲慨深沉的审美意蕴为基调。粥厂诗作为清代诗歌的一类题材,与社会学、历史学有所交叉。诗作包蕴了丰富的政治、文化、心理等意蕴,展现出不同时期赈济诗歌的差异性。研究其中的文士心态与文学事件,可以了解基层书写的独立性以及文士的精神内核。本文通过探讨儒家文化濡染下的粥厂诗,分析其创作特点与成就,以丰富和深化对清代诗人和诗歌的研究。

牛忠菁[9](2020)在《明清山东栖霞牟氏家族诗人与家族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山东栖霞牟氏家族,是山左地区的名门望族,自明万历科举兴家以来,从“学而优则仕”到耕读世家,在学术、文学等领域都有一定建树,在社会上颇有声望。关于牟氏家族文化的研究,前人多从文化名人、家风家训方面进行把握,忽视了牟氏家族诗人这一环。而明清牟氏家族诗人数量众多,诗作丰富,彰显着家族丰富的文化底蕴。明清牟氏家族诗人自八世至十五世均有诗作流传出来,并且他们的诗作与时代、家族与各人命运相互交织。以牟道行牟峨父子为代表的第8-11世家族诗人,对于战乱动荡,百姓流离的社会,诗作中共同展现了为国为民和关怀生民的儒家理性。面对科举不第时,牟道行的诗作中还表现出了超脱自然、寻仙访道的胶东仙道文化。此外,以牟名世牟峨父子为中心的第12-13世家族诗人,面对科举制及士子下流,乡绅社会的不断发展,除了表现出敦重崇厚的儒者风格外,诗作整体上还多了一份栖居田园、悠然自得的情怀。以第14世牟贞相牟愿相兄弟为代表的第14-15世家族诗人,对于清代文化高压政策的不断实行,牟愿相则有意的回避政治,诗作中除了悠然自得与逍遥隐逸的情感表达外,还充斥着《老庄》的辩证法思想,以及晚年疾病诗中的佛教思想,使得诗作内涵更加丰富。其兄牟贞相则继续走科举入仕之路,诗作中更多地表现出田园自然、怀友伤感的世外生活与关心民间疾苦的儒家入世精神,相较牟愿相的诗作,意境更多元化。但总体说来,明清栖霞牟氏家族呈现出了诗礼传家,忠厚继世的现象,“仁爱”的儒家精神一直贯穿其中。明清牟氏家族诗人诗作中也突出了他们以诗会友,以文会友。以诗作为媒介的文学交游,提升着自身及家族的文化影响力。诗作中表现出的胶东仙道文化、佛道思想及儒家伦理观念充盈着家族的文化底蕴。明清牟氏家族诗人总体上不断递增的诗歌类型及数量也体现着牟氏家族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除此之外,他们的诗作陆续收入到县志、府志、《国朝山左诗续抄》《清代诗文集汇编》之中,也使得牟氏家族的文化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为牟氏家族于明清山左地区的文化望族作了有力的证明。明清牟氏家族诗人及诗作是家族文化发展的表现,对研究家族史及家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张娇娇[10](2020)在《清代齐召南《集杜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中唐以来,杜甫其人其诗就受到了文坛的关注,到了宋代,杜甫更是成为文人士大夫普遍学习效仿的对象,各种学杜研杜的着作随之出现,其中包括专以杜诗为集句对象的集杜诗的产生。经过宋元明研杜的深厚积淀,集杜诗这一特殊形式在清代迎来了创作的高潮阶段,出现了大量集杜诗创作,其中不乏有齐召南《集杜诗》这样的佳作。齐召南生活于康乾盛世之际,特殊的学术风尚和家族文化使其自幼便深谙杜诗精髓,而壮年时期因坠马伤脑造成疾病缠身,无奈致仕还乡的经历更让其在晚年衰老无聊之时常从杜诗中寻求慰藉,并由此创作了两卷共124首集杜诗。这两卷《集杜诗》内容丰富,或写景纪游,或感怀言志,或咏史怀古,或题咏图画。其中诗歌数量最多且艺术价值颇高的内容当属描写台州山水纪游之诗,且其所集杜诗多为杜甫入蜀诗句。针对这一特点,笔者从自然地貌和心理机制这两个方面来深入挖掘齐召南喜集杜甫入蜀诗的原因,得见齐召南对蜀道奇险山水形胜的喜爱多源于杜甫对蜀道的书写,辞官回籍后的齐召南与入蜀时期的杜甫在身心境遇上有颇多相似之处。齐召南《集杜诗》中咏台州山水之作对杜甫入蜀诗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诗歌风格上,通过意象、字句、用韵的方式实现化杜甫入蜀雄奇之句为其台州山水诗清丽诗风的转变。二是在艺术手法方面,继承了杜甫入蜀诗“赋法铺陈”“画笔摹景”“抒情达意”这三种方式来描摹台州山水面貌,抒发晚年时期复杂的内心情感。此外齐召南的崇杜倾向,也包括其继承了杜甫的“诗史”精神,使两卷《集杜诗》具有反映乾隆时期社会政治面貌,补台州当地邑志以及个人传记之缺这三个方面的诗史价值。

二、论清代诗文集的类型、特征及文献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清代诗文集的类型、特征及文献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2)《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第一节 画舫录记
        一、李斗生平
        二、行旅历程
        三、文心会友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城池水系
        二、盐商富庶
        三、文化繁荣
        四、天子南巡
        五、社会风尚
        六、方志编修
    第三节 文献述考
        一、版本辑要
        二、版本考订
        三、辑录实例
        四、佐证考辩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第一节 “舫”的解字
        一、“水”与“舟”的哲学
        二、“方”“舟”解字
        三、“舫”的象形会意
    第二节 “舫”的由变
        一、从“并木”到“并舟”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三、“舫”的内涵转变
    第三节 画舫遗存
        一、实物遗存
        二、图像遗存
    第四节 外籍载录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二、中外游船比较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第一节 扬州“舫”源
        一、驳船改造
        二、当地制造
        三、域外引进
    第二节 名号牌匾
        一、画舫雅称
        二、画舫舫扁
    第三节 功能种类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九、龙船与龙船市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十一、书画船
    第四节 画舫形制
        一、画舫之“形”
        二、画舫之“饰”
        三、画舫之“具”
    第五节 画舫游路
        一、城门水关
        二、画舫码头
        三、景点聚集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第一节 李斗游记
        一、江园七夕夜游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第二节 游事雅趣
        一、画舫礼仪
        二、画舫娱乐
        三、游事服务
    第三节 画舫交游
        一、诗会雅集
        二、湖上交游
        三、湖上叫化
    第四节 画舫泛游
        一、西湖舟游
        二、秦淮画舫
        三、苏州画舫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第一节 画舫“市”
        一、“市”“会”习俗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三、百业竞驰
    第二节 陆上画舫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二、从舫居到舫屋
        三、别致陆地游
    第三节 奢靡之游
        一、清扬之“奢”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三、游宴奢靡
    第四节 画舫禁游
    第五节 画舫游衰
结语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华多民族文学视域下的杭州驻防文学研究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顺康雍——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
    第一节 满汉冲突背景下的汉族文人旗营书写
    第二节 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昂扬之态
    第三节 杭防文学创作的先声——女性写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乾嘉——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
    第一节 杭防旗人视角下的乾隆南巡及其文化意蕴
    第二节 旗营将领倡导下的杭防文学风貌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的升平之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咸同——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盛期
    第一节 驻防八旗科举制度演进及对诗歌创作的推动
    第二节 杭防文学圈的形成与多族文人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书写的多元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宣——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衰落与重建期
    第一节 辛酉之难影响下的杭防文学
    第二节 “局外人”的闲适安逸书写
    第三节 “局内人”的边疆书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创作与姻娅网络
    第一节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概况
    第二节 杭州驻防家族文学传承与嬗变
    第三节 姻娅网络与杭防文学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与西湖风景空间
    第一节 杭州驻防旗营之空间布局
    第二节 西湖与杭防文人诗作之“地方感”
    第三节 杭防文人的精神聚焦之所——孤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辛酉之难与杭防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杭州驻防营的毁灭
    第二节 幸存旗营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旗民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东与城西:杭州驻防旗营的文学建构
    第一节 杭防旗人文化意识的觉醒——廷玉与《城西古迹考》
    第二节 杭防文学生态的繁荣——文人创作的涌现
    第三节 杭防文化遗产的整理——诗歌选集与地方志的撰述
    第四节 追步城东:杭防文人与杭城名士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第二节 清诗清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选题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诗清注的整体文献形态与面貌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刻印、传钞与整理简述
    第二节 清诗清注的分期与分类
    小结
第二章 清诗清注的专题文献考察
    第一节 吴梅村诗注的分期和界定
        一、吴梅村诗早期注本
        二、吴梅村诗中期注本
        三、吴梅村诗后期注本
    第二节 文本的生成与演变——以南京图书馆藏孤本《梅村诗笺》为中心
        一、“同声相应”的创作动力与未编年本的诞生
        二、“挥汗书写”的辛酸经历与南图本的生成
        三、从《梅村诗笺》到《吴梅村诗笺》的文本演变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钞本五种评介——兼及“程笺杨补”系统之失
        一、集注本
        二、北皮亭写本
        三、独醒盦本
        四、草堂本
        五、旧山楼本
    第四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程笺杨补”钞本考述
        一、杨学沆与《吴梅村诗集笺注》
        二、“程笺杨补”钞本研究述略
        三、士礼居钞本由戴光曾钞本“直接传写”而来
        四、再谈保蕴楼钞本的避讳问题
        五、退轩钞本及其庋藏线索
    第五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排印本与整理本述评
        一、俞庆恩与排印本《吴梅村诗集笺注》
        二、整理本《吴梅村诗集笺注》的成就与创新
        三、吴梅村诗注整理与研究的展望
    第六节 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及其版本着录献疑
        一、江浩然父子的笺注事业
        二、着录情况辨析
    第七节 杨谦《曝书亭集诗注》木山阁刻本的成书及流传
        一、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
        二、与杨氏木山阁刻本有关的其他刻印本
        三、杨谦及其注本接受情况简述
    第八节 孙银槎《曝书亭集笺注》及剜改“屈五”事小考
        一、孙银槎及《曝书亭集笺注》版本情况
        二、孙银槎注本的评价及剜改“屈五”成因
    小结
第三章 清诗清注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于着述有功事——清人对注释的普遍认知与实践
        一、重经重史的风尚与经、史注释的地位
        二、乾嘉时期诗歌注释的实证主义与学问化倾向
    第二节 藏书、抄书、刻书与注书的互动——以清诗别集注家为中心
        一、藏书家与注释者
        二、注家与秘密传钞者
        三、畅销注本及其早期推手
    第三节 别集诗注的文本遗留和经验传承——从宋诗宋注到清诗清注
        一、导源:别集诗注的繁盛及宋诗宋注的文本流传
        二、鉴别:清人眼中的明人诗歌注本
        三、远采:施注苏诗
        四、近择:仇注杜诗在眼前
    小结
第四章 清诗清注的体例与注释特色
    第一节 笺诗矜奥博——惠栋注的体例及其垂范意义
        一、经传单行的追求与注释文本功能的认知
        二、“附事见义”与诗史观念
        三、训纂与辑佚
        四、诗歌系年与年谱编纂
        五、重视考订风土名物
        六、对待前人注释的态度
    第二节 笺注吴诗“四难”何指?——程穆衡注本体例初探
        一、“论世知人,唯贵核今”的注释理念与“注吴诗四难”的提出
        二、十九条凡例的分类与特色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征引史料笔记考论
        一、“稗史野乘”在程笺中的量化分布
        二、未标明出处的史料来源
        三、程笺引史着特点举证
        小结
    第四节 “仕不怠学”与“繁冗之弊”——靳荣藩及其注释特色成因探析
        一、靳荣藩生卒年及“仕不怠学”的语义出处
        二、《吴诗集览》及其注释特色
        三、《吴诗集览》的成书背景
        四、《吴诗集览》的学术渊源
    小结
第五章 清诗清注与清诗批评的互动
    第一节 引论:“破体”与“立式”——注、评融通的历史基础与文本可能
    第二节 清人论诗语境中的清诗清注
        一、从诗论到注论——王鸣盛《吴诗集览序》及其与清诗清注家的互动
        二、清诗学主将之一的认可——赵翼对《吴诗集览》的评价
        三、经典注释的“内部回响”——道咸以降注本对乾嘉注本的接受与评价
    第三节 注诗者兼注人——明亡清兴中的诗意与诗心
        一、国变中的人事解读
        二、怨刺传统的追溯
        三、浮沉于世的共鸣
        四、借古抒怀的体察
    第四节 《曝书亭集》诗注的“集句”精神与“选本”思维
        一、杨谦“集句而注”的意义与效果
        二、注家之心,选家之眼——江浩然注的选本思维
    第五节 “会心妙笔”话渔洋——伊应鼎与清诗评注本实践
        一、《会心偶笔》的成书缘由辨析
        二、评注结合,各居其位——《会心偶笔》的核心体例
        三、《会心偶笔》的行间注与总评特色
    小结
第六章 清诗清注与当代注释学
    第一节 文本细读与清诗别集注本的整理
        一、清诗研究应该重视旧注本的点校和整理
        二、清诗清注本与清诗今注本的比较优势
    第二节 注释学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一、注释学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要
        二、从“由文及人”到“人文并重”
        三、从清诗清注研究中得到的思考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清诗清注总目初编
附录二 清诗别集注本叙录
附录三 清诗别集注本序跋辑校
附录四:清人语境中的清诗清注及注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参与课题
致谢

(5)先着及其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先着生平、着述研究
        (二)先着诗歌的研究
        (三)先着词的研究
        (四)先着词论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先着生平与交游
    第一节 先着生平、着述考
        一、生卒年考证
        二、先着字号辨析
        三、先着行实
        四、着述
    第二节 先着交游考
        一、与周斯盛交游
        二、与石涛交游
        三、与范国禄交游
第二章 《劝影堂词》研究
    第一节 《劝影堂词》的题材内容
        一、咏物词
        二、祝寿词
        三、即事感怀词
        四、记游写景词
        五、酬唱赠答词
        六、题画词
    第二节 《劝影堂词》的艺术特色
        一、词调选择,声情清远
        二、字锤词炼,语言清幽
        三、意象选用,词境清空
        四、善于用典,情感含蓄
    第三节 《劝影堂词》的词风及成因
        一、《劝影堂词》词风——清空骚雅
        二、词风成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劝影堂词》的价值及今世意义
    第一节 文学史价值
    第二节 文献价值
    第三节 文学价值
    第四节 今世价值与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杨椿经学研究述论 ——以《孟邻堂文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杨椿的家世生平
    (一)家族渊源
    (二)生平经历
        1.出身世家,年少失恃(1675——1690)
        2.正式受业,笃学自力(1691——1701)
        3.进士及第,入馆修史(1702——1737)
        4.召还修史,就养京师(1738——1753)
    (三)杨椿的友人交游
        1.与蒋汾功的交往
        2.与齐召南的交游
        3.与顾栋高的交往
二、杨椿的经学研究
    (一)《尚书》考
        1.关于今文《尚书》的考证
        2.关于《古文尚书》的考证
        3.对《尚书》篇目章节的考证
    (二)《诗经》考
        1.对《诗经》篇章问题的研究
        2.对《诗经》篇目的研究
        3.对《诗经》一般性问题的考辨
    (三)其他各经研究
        1.《春秋》考
        2.《易经》考
        3.“三礼”考
        4.《论语》《孝经》考
三、杨椿的治经特点
    (一)尊信汉注与纠缪考辨
    (二)以朱子为尊,批判郑学
    (三)知人论世与纵论源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研究 ——以孔庆镕、孔传志、孔广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
        1.家族教育的重要性
        2.孔氏家族的特殊性
        3.丰富孔氏家族教育研究
        4.个人兴趣及导师启发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家族教育的相关研究
        2.家学的相关研究
        3.家风的相关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1.孔氏家族
        2.家学
        3.家族教育
        4.衍圣公
        5.五经博士
    (五)研究计划
        1.研究目标
        2.拟突破的难题
    (六)论文的创新或特色
        1.研究内容的创新
        2.研究视角的创新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个案研究法
一、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总体概述
    (一)孔氏家学的发展历程
        1.先秦时期的孔氏家学
        2.西汉时期的孔氏家学
        3.东汉时期的孔氏家学
        4.魏晋时期的孔氏家学
        5.唐宋元明时期的孔氏家学
        6.清代的孔氏家学
    (二)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基本形式
        1.家塾
        2.四氏学
    (三)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分化
        1.衍圣公教育
        2.五经博士教育
        3.孔氏族人教育
二、世袭衍圣公孔庆镕:上公王者后,宗子圣人孙
    (一)少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九岁袭爵,悉蒙恩礼
        2.就学于西学院,沐浴先辈遗风
        3.受教于黄文旸,先人世业引而日长
    (二)成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奉祀之要
        2.居家处世之要
        3.读书明理之要
    (三)感激国恩,眷怀世德
        1.管束族人,督率训励
        2.关怀国事,心系天下
三、五经博士孔传志:世族贵介之子孙
    (一)少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束髻学吟穷,承祖父之余业
        2.受教于顾彩,情深旧雨,日同笔砚
    (二)成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屡膺大典,罔愆仪度
        2.与伯兄互相师友,兼倡“学步诗社”
    (三)品学兼优,众所素佩
        1.研精诗学,傍及词学
        2.厚德载物,扬博士之风
四、孔氏族人孔广森:年少入官,翩翩华胄
    (一)少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幼秉异质,思述祖志
        2.长辈悉心教导,厚爱栽培
    (二)成年时期的家族教育
        1.参与迎驾,奉诏作赋
        2.入翰林,居京师
        3.与兄长切磋学问,互相砥砺
    (三)高才广学,不溺于富贵
        1.吟诗唱和,以文会友
        2.绍百世之宗风,阐明绝学
五、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特征及启示
    (一)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的特征
        1.教育目的:全方位分层次
        2.教育内容:以经学为主的正统教育
        3.教育方式:多种方式相结合
    (二)启示
        1.重家风建设
        2.重家族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清代粥厂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研究范畴与意义
    二、清代粥厂诗相关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清代粥厂诗的概貌与文学动向
    第一节 赈粥诗的生成背景与总体特征
        一、自然灾害造成的饥荒
        二、战乱造成的饥荒
        三、人事造成的饥荒
        四、粥厂诗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赈粥诗映射的文学事件
        一、嘉庆年间海宁州劝赈唱和
        二、乾隆时期的《亥子饥疫纪略》
第二章 清代粥厂诗创作主体的“差序混层”与文士心态
    第一节 上层文士的“忧”民生之艰
        一、上层文士的创作心态
        二、以隐忧为基调的粥厂诗
    第二节 中层文士的“悲”民生之难
        一、中层文士的创作心态
        二、以泪贯注的粥厂诗
    第三节 底层文士的“痛”生民之艰
        一、遗民诗人的悲悯诗心
        二、乡绅布衣的悲恸诗心
第三章 清代粥厂诗的图像吟咏与场景重塑
    第一节 施粥图像的题咏与文学现象
        一、清代赈济图题咏
        二、以施粥图题咏为中心的创作
    第二节 施粥场景下的人物形象
        一、施粥者人性的“异化”
        二、“被救者”道德的失范
        三、人性中温情的一面
第四章 清代粥厂诗的诗体特点与艺术旨趣
    第一节 诗体与叙事特点
        一、不拘一格的诗体
        二、叙事特点
    第二节 悲慨深沉的艺术旨趣
        一、平淡朴实、情感真挚的语言
        二、对比、讽刺为主的艺术手法
        三、恰当用典以隐喻诗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9)明清山东栖霞牟氏家族诗人与家族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第一章 栖霞牟氏家族兴起及其诗人概述
    一、牟氏家族的兴起
    二、牟氏家族诗人概述
第二章 栖霞牟氏家族第8-11世诗人与诗作
    一、牟道行牟镗及其诗作文化内涵
        (一)牟道行牟镗生平事迹
        (二)牟道行牟镗的诗作文化内涵
    二、其他诗人及其诗作文化内涵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栖霞牟氏家族第12-13世诗人与诗作
    一、牟名世牟峨及其诗作文化内涵
        (一)牟名世牟峨生平事迹
        (二)牟名世牟峨的诗作文化内涵
    二、其他诗人及其诗作文化内涵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栖霞牟氏家族第14-15世诗人与诗作
    一、牟愿相牟贞相及其诗作文化内涵
        (一)牟贞相牟愿相生平事迹
        (二)牟贞相牟愿相的诗作文化内涵
    二、其他诗人及其诗作文化内涵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栖霞牟氏家族诗人对家族文化的影响
    一、以诗会友
    二、丰富了家族文化底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10)清代齐召南《集杜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原因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
        (一)集杜诗研究现状
        (二)齐召南研究现状
        (三)杜甫入蜀诗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齐召南《集杜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清代中前期浓厚的研杜氛围
        一、“崇杜”风气的时代背景
        二、“尚杜”风气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浙江地区深厚的家庭研杜文化
        一、清代浙地杜诗学发展以及呈现出的家族特点
        二、齐氏家族尚文的传统
    第三节 齐召南生平及着述
        一、齐召南其人及其作
        二、从诗歌创作看齐氏对杜甫的接受
第二章 齐召南《集杜诗》对杜诗题材内容的承袭
    第一节 写景纪游雅好自然
        一、台州名山胜水
        二、杭州日常小景
    第二节 感怀言志以道真情
        一、回忆往生,欲以归隐
        二、哀老叹病,失意人生
        三、歌咏盛世,承平气象
    第三节 咏史怀古以挽先贤
        一、赞贤臣义士,倡忠义精神
        二、悲古人际遇,抒失意之感
    第四节 题咏图画论艺寄情
        一、描绘画面,如现眼前
        二、缘画寄情,意在言外
第三章 《集杜诗》咏台州山水之作对杜甫入蜀诗的接受
    第一节 杜诗于《集杜诗》中的择选情况
        一、台州山水诗在《集杜诗》中的重要地位
        二、台州山水诗对杜甫诗歌的遴选
    第二节 齐召南喜集杜甫入蜀诗的原因
        一、对蜀道山水形胜的接受
        二、对杜甫入蜀诗心理的接受
    第三节 台州山水诗对杜甫入蜀诗诗风的转化
        一、诗风概说及转化的表现
        二、诗风转化的方式
        三、诗风实现转化的原因
    第四节 台州山水诗对杜甫入蜀诗艺术手法的继承
        一、以赋入诗,铺陈叙事
        二、画法为诗,以形传神
        三、抒情达意,以表真情
第四章 齐召南《集杜诗》的诗史价值
    第一节 社会政治画面的呈现
        一、百姓生产活动之写照
        二、政治军事活动之记录
    第二节 台州山水名迹的书写
        一、台州山水地理之实录
        二、补当地邑志之不足
    第三节 齐召南生平境遇之“补史”
        一、台州游历山水的生活和心境
        二、绍兴初离亲友的生活和心境
        三、杭州交往会友的生活和心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论清代诗文集的类型、特征及文献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应奎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研究[D]. 刘宇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3]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D]. 李珊珊.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4]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D]. 鲁梦宇. 西北大学, 2021(12)
  • [5]先着及其词研究[D]. 赵君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杨椿经学研究述论 ——以《孟邻堂文钞》为中心[D]. 王月.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清代曲阜孔氏家族教育研究 ——以孔庆镕、孔传志、孔广森为例[D]. 李金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8]清代粥厂诗歌研究[D]. 熊倩. 苏州大学, 2020(03)
  • [9]明清山东栖霞牟氏家族诗人与家族文化研究[D]. 牛忠菁. 鲁东大学, 2020(02)
  • [10]清代齐召南《集杜诗》研究[D]. 张娇娇.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论清代诗集的类型、特点及文献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