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锚固处理设计方案与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樊启祥,魏鹏程,林鹏,耿峻[1](2020)在《三峡船闸北线二闸首南坡开挖与加固研究》文中提出三峡船闸高直立边坡岩体的开挖变形控制与加固是确保三峡工程按期蓄水的关键。通过对开挖加固空间关系及安全稳定的综合分析论证,解决了北线二闸首中隔墩上部倒悬体和下部基岩爆破开挖稳定的复杂施工问题。通过超前锚固、个性化控制爆破、倒悬体高效加固、长大锚索快速施工及混凝土回填等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三峡船闸上部倒悬体和下部爆破开挖综合处理方案和工作流程。实现了船闸安全、优质、高效建设,确保了三峡船闸在2003年按期投运,监测显示船闸已安全运行16年。研究成果对于类似工程的开挖加固稳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佘诗刚,林鹏[2](2014)在《中国岩石工程若干进展与挑战》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中国作者近年在中国岩石工程领域相关期刊发表的文章,结合岩石工程相关领域的国家奖获奖内容、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及本学报系列"陈宗基讲座"的内容,对10余年中国岩石工程学科的进展与挑战进行分析和论述;进而总结归纳了中国岩石工程中的主要问题、关键理论、勘测设计、开挖加固、预警预报等方面的若干进展,并介绍了中国典型岩石工程案例;最后基于中国岩石工程的特点与不足,提出10个挑战性问题,并指出了岩石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
徐建华[3](2012)在《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卸荷岩体开挖与支护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大量兴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工程的实施,在水利水电工程、铁路交通、石油天然气等众多的西部工程建设中,岩体力学与工程学科也将面临严峻挑战。在西部高山峡谷地带修建大型地下洞室,必然要进行大规模开挖施工而建造,并且开挖形成大量卸荷围岩体,这些岩体的开挖与支护问题成为设计与建设以及安全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工程处理措施方式的选择对工程的造价和工程岩体稳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这些大型岩体变形控制及保证地下洞室的稳定等技术难题,迫切需要开展开挖卸荷岩体的变形机理相关的支护研究。2011年,在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中,把研究“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与支护”作为关键技术科技研究项目,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论文针对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工程围岩稳定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厂区围岩的地质特征和工程特性、主厂房围岩稳定性与软岩处理措施和厂房的安全监测与动态反馈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利用了“工程组合岩体”分级方法,解决了水布垭工程层状复杂岩体质量级别划分问题,也为岩体质量分级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通过厂区构造变形研究,确定了厂区地质特征及工程岩体概化特征。(2)通过试验研究,将地下厂房围岩分为较均质的坚硬岩体、中厚层、厚层的较坚硬岩体、薄层状软硬相间的复合岩体和剪切带软岩等4种类型,并获得了上述4类岩体的变形模量和抗剪强度参数。同时获得了厂区软岩岩层的性状特点和破坏形态,并取得了各种软弱层面的抗剪强度参数。(3)根据地层、岩性条件,结合电站运行要求和数值分析成果,通过研究,确定了对控制地下厂房围岩稳定的边墙中上部软岩(p1q3),采用圈梁式超前软岩封闭支撑体结构进行处理,确保了厂房上部围岩的刚度与完整性,保证了软岩上下层岩体之间力的传递,防止软岩压缩挤出变形;同时,利用封闭圈梁对软岩形成围压,基本保持软岩岩层的原始受力状态,维持软岩的承载能力,以达到充分利用软岩的目的。对控制地下厂房围岩稳定的边墙下部软岩岩层(p1q3、马鞍煤层及黄龙剪切带),采取保留软岩支撑隔墩处理,发挥隔墩对地下厂房上下游边墙的支撑作用,限制厂房边墙变形,并达到了有效降低厂房全断面开挖高度和限制下部软岩回弹变形的目的。(4)对厂房上部及下部软岩不同处理方式及洞室围岩不同支护方案,进行了二维及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验证并优化了软岩处理方案及洞室围岩支护参数。(5)通过对地下厂房工程各部位监测的重点、难点分析,确定了施工期临时监测设施及永久监测设施的布置,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原则。动态进行了地下厂房施工期稳定评价、预测与反馈优化研究,提出了厂房开挖程序、支护参数及软岩处理的优化建议。(6)根据实际揭露的地质条件,结合安全监测和反馈优化研究成果,对地下厂房的施工程序、开挖方式、支护参数进行了动态优化,完整实现了动态设计及信息施工。
薛果夫,陈又华[4](2011)在《三峡工程坝址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简要介绍了工程坝址区最为关键的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永久船闸高坡稳定、地下电站主厂房围岩块体稳定、断裂构造等几个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过程、方法、工作内容及基本结论,并结合工程施工、监测及运行有关情况对各专题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价。
马能武[5](2010)在《以特大型水电工程为平台 推动监测技术向前发展》文中认为要了解特大型水电工程的安全性状,需要通过创新性的监测技术才能实现。以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等特大型水电工程为例,阐述了特大型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所面临的难题。重点介绍了已完工的三峡工程安全监测工程中的技术创新。说明了特大型水电工程是推动监测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平台。
罗丽娟,赵法锁[6](2009)在《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现状与应用综述》文中提出简要综述了国内外滑坡(边坡)支护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重点对支挡结构、坡体内部加固等支护方法方面近几年取得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概要描述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应加强滑坡防治中多种支护方法的综合应用和优化组合,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开发与利用,并进一步开展支护结构全寿命费用分析等研究。
景锋[7](2009)在《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应力是赋存于岩体中的自然应力,其不仅是地质环境与地壳稳定性评价,也是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资料之一。随着我国交通、水利水电、核废料存储、石油和矿山等行业的发展,人类在地壳上活动空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地应力对工程和科研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显着。现我国已积累了大量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和工程实例,为研究我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本文基于我国大陆及邻区的地质架构、震源机制解和大地形变场等特征,分析了我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通过收集大量的地应力实测资料,系统研究了我国大陆地区浅层地壳实测地应力的分布规律,另以三峡永久船闸和大岗山地下厂房为工程背景,通过开挖全过程数值仿真,研究了深挖岩坡和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分析了各种地应力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从岩体的非均匀性、测定方法本身以及地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方法间测定结果的差异,形成对地应力测定方法及其结果的科学评价体系。(2)针对原生裂隙重张试验确定裂隙法向应力精度高,并可进行大尺度三维地应力测量,但当原生裂隙间距大时,应考虑应力梯度的问题。研究了考虑应力梯度的原生裂隙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基于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规律,简化出单孔的线性应力梯度形式及区域应力场的全应力张量表述,推导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的计算过程,并首次在国内工程中得到了运用。(3)通过总结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的形成演化、岩石圈结构、断裂体系分布和板块活动等特征,分析了我国大陆及邻区的现代地质架构特征。并根据我国大陆及邻区的震源机制解和大地形变的已有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我国大陆及邻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和动力学特性。(4)通过收集大量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实测地应力的应力方向分布规律。根据我国400多个钻孔的实测地应力数据建立了数据库,筛选了受地形地貌和局部地质条件影响小的约450组数据作为统计样本,研究了我国大陆浅层地壳实测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规律。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垂直应力σv、最大水平主应力σH和最小水平主应力σh随埋深的散点分布图,建立了(σH+σh)/2σv、σH/σh、σH/σv、σh/σv随埋深分布的散点图,并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我国大陆地区实测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规律。(5)基于所建立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库,按地质成因分类,岩浆岩选取了111组数据,沉积岩选取了232组,变质岩选取了70组,建立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地应力沿埋深的各种散点分布图,研究了不同岩性的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岩性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筛选带有弹性模量的地应力的实测数据,研究了弹性模量随埋深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弹性模量与应力量值的关系,以及对σH、σh和σv的影响。(6)研究了现今地应力的组成,结合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及孔隙水、温度、地表地质作用等对地应力的影响规律,在侧向约束应力状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考虑多因素的地应力估算模型。(7)以三峡水利枢纽和大岗山水电工程为实例,利用震源机制解、水系形态分布、断层擦痕等分析了工程区域地应力场,基于工程区及邻区实测地应力结果,并结合工程区地应力场反演,研究了大型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并从地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区域与工程区地应力场的联系与差异。(8)以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和大岗山地下厂房工为工程背景,对深挖岩质高边坡和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周边岩体的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全过程数值仿真研究。根据工程开挖后的应力场扰动特征,提出了将应力场分为应力强扰动区、应力弱扰动区和应力未扰动区三个区。探讨了根据周边岩体的I1、J2、Lode参数、应力量值的变化规律,进行地应力场工程扰动分区,并分析了其工程意义。
董学晟,邬爱清,郭熙灵[8](2008)在《三峡工程岩石力学研究5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搜集和整理三峡工程岩石力学历年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三峡工程50 a来的岩石力学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三峡工程兴建与中国岩石力学学科诞生的关系、三峡工程岩石力学4个研究阶段与相应研究内容、岩石力学研究为三峡工程所解决的8个主要工程问题以及受三峡工程问题的推动,岩石力学学科在理论和技术上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冯夏庭,周辉,李邵军,盛谦,江权[9](2008)在《复杂条件下岩石工程安全性的智能分析评估和时空预测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采用人工智能、系统科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提出复杂条件下岩石工程安全性的智能分析评估和时空预测系统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包括赋存环境的认识、工程结构特征需求分析与施工约束条件识别、岩石工程稳定性(安全性)综合集成智能分析评估、岩石工程智能反馈分析方法、岩体模型和参数动态更新的岩石工程稳定性时空演化的综合集成智能分析方法、岩石工程安全性的分区自适应调控方法、岩石工程稳定性多元信息与多任务智能反馈分析集成系统。该系统在龙滩、八尺门、水布垭、拉西瓦等多个大型工程的边坡和地下厂房中的成功应用,显示了其科学性和先进性。
戴会超[10](2005)在《三峡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工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船闸采用双线五级连续型式,船闸规模大、水头高,闸室有效尺寸280m×34m×5m(长×宽×槛上最小水深),上游水位变幅135~175m,下游水位变幅62.0~73.8m,设计总水头113m,最大通航流量56700m3/s,可通行万吨级船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总设计水头最高的船闸。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设计研究,1994年4月开工,2003年6月建成并投入试通航。三峡船闸的建成投产,是多门类、多学科技术综合研究和运用的结果,三峡船闸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使船闸技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
二、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锚固处理设计方案与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锚固处理设计方案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3)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卸荷岩体开挖与支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同类工程技术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典型的国内外工程实例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厂房围岩地质条件分析 |
2.1 工程概述 |
2.2 基于区域的地质特性与岩溶规律研究 |
2.2.1 基于区域的地质特性研究 |
2.2.2 构造发育规律研究 |
2.2.3 场区岩溶发育规律 |
2.3 地质特点及软岩分布研究 |
2.3.1 地质特点研究 |
2.3.2 厂区软岩分布研究 |
2.4 工程岩体地质特征概化研究 |
2.4.1 岩体结构模式概化 |
2.4.2 岩石(体)物理力学特征概化研究 |
2.4.3 围岩工程特性的概化 |
2.5 岩体质量分级研究 |
2.5.1 国标分级 |
2.5.2 “工程组合岩体”质量分级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开挖岩体卸荷分析的基本方法 |
3.1 综述 |
3.2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加、卸荷准则 |
3.3 卸荷岩体的本构关系 |
3.4 岩石加卸荷应力应变路径对比分析 |
3.5 岩体加卸荷力学参数分析 |
3.6 开挖卸荷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3.6.1 开挖边界释放荷载计算 |
3.6.2 岩体开挖卸荷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4 厂区围岩力学参数研究 |
4.1 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数值模拟 |
4.1.1 层状岩体变形试验成果 |
4.1.2 数值模拟试验 |
4.2 岩体变形特性的洞室开挖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洞开挖变形测试 |
4.2.2 测试成果分析 |
4.2.3 试验洞围岩位移反分析 |
4.2.4 综合分析 |
4.3 围岩力学参数取值 |
4.3.1 岩石力学试验研究成果 |
4.3.2 岩体力学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4.3.3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
4.4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5 地下厂房工程布置及洞室结构研究 |
5.1 地下厂房布置 |
5.1.1 地质条件 |
5.1.2 地下厂房布置 |
5.2 地下厂房洞室结构及加固支护措施研究 |
5.2.1 地下厂房断面型式选择 |
5.2.2 上部软岩处理措施论证 |
5.2.3 下部软岩处理措施论证 |
5.2.4 锚喷支护措施选择 |
5.3 吊车梁结构型式研究 |
5.3.1 吊车梁结构型式简述 |
5.3.2 水布垭地下厂房吊车梁结构型式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厂房围岩稳定性与软岩处理措施研究 |
6.1 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二维弹塑性分析 |
6.1.1 概述 |
6.1.2 计算条件 |
6.1.3 计算方案 |
6.1.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1.5 主要结论 |
6.2 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三维弹塑性分析 |
6.2.1 概述 |
6.2.2 地质概化模型与计算条件 |
6.2.3 开挖支护与软岩置换模拟 |
6.2.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2.5 主要研究结论 |
6.3 主厂房边墙软岩(P_(1q)~3)处理措施效果分析 |
6.3.1 上部软岩处理措施效果的数值模拟分析 |
6.3.2 上部软岩措施效果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析 |
6.4 主厂房下部软岩(P_(lma)、C_(2h)等)处理措施效果分析 |
6.4.1 下部软岩处理措施效果的数值模拟分析 |
6.4.2 下部软岩处理方案的反馈优化研究 |
6.5 小结 |
7 地下洞室施工技术研究 |
7.1 地下厂房施工特点 |
7.2 施工总体规划优化研究 |
7.2.1 主厂房系统施工通道布置 |
7.2.2 施工通风规划 |
7.3 开挖及支护中的施工技术 |
7.3.1 软岩置换体施工 |
7.3.2 主厂房开挖爆破 |
7.3.3 竖井、斜井反井法施工 |
7.4 本章小结 |
8 安全监测与动态反馈优化 |
8.1 监测系统方案研究 |
8.1.1 施工期监测 |
8.1.2 永久监测 |
8.2 主厂房上部开挖期动态反馈分析 |
8.2.1 第3层施工结束时的动态反馈分析 |
8.2.2 第6层施工结束时的动态反馈分析 |
8.3 主厂房下部软岩处理方案反馈分析 |
8.3.1 槽挖方案与全断面开挖方案 |
8.3.2 几种槽挖支护方式的对比 |
8.3.3 下部软岩处理方案综合评价 |
8.4 主厂房动态优化设计 |
8.5 关键部位监测成果与分析 |
8.5.1 围岩变形 |
8.5.2 锚索应力 |
8.5.3 主要结论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9.2 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博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2 攻博期间科研论文 |
致谢 |
(4)三峡工程坝址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断裂构造研究 |
2.1 断层空间展布 |
2.2 断裂构造系统及活动期次 |
2.3 断裂构造的工程地质特性 |
2.4 河床断裂构造研究 |
3 坝基深层抗滑稳定 |
4 船闸高边坡稳定与变形 |
4.1 边坡稳定问题研究 |
4.2 变形稳定问题研究 |
4.2.1 边坡岩体卸荷松弛特征 |
4.2.2 边坡岩体变形特征 |
5 地下电站主厂房围岩块体稳定问题研究 |
(5)以特大型水电工程为平台 推动监测技术向前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特大型工程中的监测难题 |
2.1 三峡水利枢纽 |
2.2 溪洛渡水电站 |
(1) 地下洞室群的安全性状监测。 |
(2) 超高双曲拱坝的安全性状监测。 |
(3) 建立峡谷河段的变形监测网。 |
2.3 向家坝水电站 |
2.4 糯扎渡水电站 |
3 三峡工程的监测技术创新 |
(1) 变形监测网起始数据误差影响的研究。 |
(2) 变形监测网的布网层次优化。 |
(3) 变形监测布置优化设计研究。 |
(4) 竖直传高技术的研究。 |
(5) 深埋三维倒垂的试验研究。 |
(6) 遥测垂线仪、引张线仪的试验研究。 |
(7) 三峡高边坡变形监测立体模式的研究。 |
(8) 动平均灰色模型分析方法的研究。 |
(9) 分段多项式拟合方法的研究。 |
4 结 语 |
(6)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现状与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削方减载 |
2 全方位排水 |
3 支挡结构 |
3.1 抗滑桩 (锚索抗滑桩) |
3.2 挡墙 |
3.3 柔性防护结构 |
3.4 生态护坡结构 |
4 坡体内部加固 |
4.1 土锚、土钉 |
4.2 岩石锚杆、锚索、锚梁 |
4.3 微型桩 |
4.4 格构梁 (锚索、锚杆格构梁) |
4.5 加筋土 |
4.6 其它方法 |
5 结语 |
(7)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历史 |
1.2.2 我国大陆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 |
1.2.3 地应力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应力场反演 |
1.2.5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应力测定方法研究 |
2.1 概述 |
2.2 地应力测定方法 |
2.2.1 岩体表面应力测量法 |
2.2.2 钻孔应力解除法 |
2.2.3 水压致裂法 |
2.2.4 钻孔崩落法和钻进诱发张裂缝法 |
2.2.5 震源机制分析法 |
2.2.6 由岩石强度估算地应力大小 |
2.2.7 地质资料分析法 |
2.2.8 凯塞效应法 |
2.2.9 应变恢复法 |
2.2.10 其它地应力测定方法 |
2.3 不同方法间测定结果的差异 |
2.4 地应力测定的发展趋势探讨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应力梯度的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研究 |
3.1 概述 |
3.2 常规水压致裂法几个问题的探讨 |
3.3 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
3.3.1 三孔交汇法 |
3.3.2 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
3.2.3 常规水压致裂法和原生裂隙重张试验相结合法 |
3.4 考虑应力梯度的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
3.4.1 考虑应力梯度的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原理 |
3.4.2 方程系统的遗传算法求解 |
3.4.3 方程系统的最小二乘法求解 |
3.5 测试技术和特征值取值方法 |
3.5.1 试验步骤 |
3.5.2 特征值取值方法研究 |
3.6 工程实例 |
3.6.1 LPG地下储气工程应用 |
3.6.2 水电工程应用 |
3.7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质架构和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
4.1 概述 |
4.2 我国大陆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
4.3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
4.4 基于大地形变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应力实测统计规律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测地应力资料的收集 |
5.3 实测地应力的应力方向分布规律 |
5.4 实测地应力沿埋深变化统计规律 |
5.4.1 垂直应力随埋深分布规律 |
5.4.2 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随埋深分布规律 |
5.4.3 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比随埋深分布规律 |
5.4.4 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规律 |
5.4.5 水平剪应力随埋深分布变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应力影响因素及地应力估算模型研究 |
6.1 概述 |
6.2 岩性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 |
6.2.1 不同岩性垂直应力分布规律 |
6.2.2 不同岩性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随埋深的分布规律 |
6.2.3 不同岩性水平剪应力随埋深分布规律 |
6.2.4 不同岩性水平应力分布规律的差异性 |
6.2.5 不同岩性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规律 |
6.3 岩石弹性模量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 |
6.3.1 岩石弹性模量沿埋深的分布规律 |
6.3.2 岩体弹性模量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 |
6.4 地表地质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
6.4.1 地表剥蚀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
6.4.2 地表沉积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
6.5 孔隙水压力对地应力的影响 |
6.6 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 |
6.7 考虑多因素的地应力估算模型 |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型工程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
7.1 概述 |
7.2 三峡工程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 |
7.2.1 地质概况 |
7.2.2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三峡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
7.2.3 基于水系分布形态的三峡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
7.2.4 工程区及邻区地应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
7.2.5 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7.3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 |
7.3.1 地质概况 |
7.3.2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大岗山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
7.3.3 工程区地应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
7.3.4 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回归分析 |
7.3.5 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研究 |
8.1 概述 |
8.2 深挖岩坡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 |
8.2.1 三峡永船深挖高边坡的工程开挖数值模拟 |
8.2.2 三峡永船深挖高边坡的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8.2.3 开挖过程中关键部位应力演化分析 |
8.2.4 地应力场扰动区的划分依据 |
8.2.5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分析 |
8.2.6 计算分析应力场扰动范围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8.3 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 |
8.3.1 大岗山地下厂房区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开挖数值模拟 |
8.3.2 大岗山地下厂房区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8.3.3 开挖过程中关键部位应力演化分析 |
8.3.4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分析 |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A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博士期间负责的生产科研项目 |
C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
(8)三峡工程岩石力学研究5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三峡工程与岩石力学 |
3 研究阶段及相关研究内容 |
3.1 工程建设与岩石力学研究的几个阶段 |
3.2 坝址选择阶段岩石力学研究 |
3.3 初步设计阶段岩石力学研究 |
3.4 单项技术设计和工程开工初期岩石力学研究 |
3.5 施工阶段岩石力学研究 |
4 解决的主要工程问题 |
4.1 工程岩体力学性质 |
4.2 坝区岩体初始应力场和渗流场 |
4.3 工程岩体质量评价及参数取值研究 |
4.4 大坝建基岩面优化问题 |
4.5 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参数问题 |
4.6 双线五级船闸高边坡稳定性问题 |
4.7 左岸厂房坝段坝基稳定性问题 |
4.8 右岸地下电站厂房洞室群稳定性问题 |
5 岩石力学理论和技术的进展 |
5.1 岩石力学试验、测试技术和理论 |
5.2 工程岩体数值模拟与稳定分析技术 |
5.3 工程岩体的加固与监测技术 |
6 结论 |
(9)复杂条件下岩石工程安全性的智能分析评估和时空预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主要研究思路 |
3 岩石工程稳定性 (安全性) 分析评估综合集成方法 |
4 岩石工程稳定性 (安全性) 分区时空预测综合集成方法 |
4.1 考虑空间和时间效应的、模型和参数可以根据监测信息动态更新识别的三维演化并行有限元方法 |
4.2 岩体变形行为动态演化的进化支持向量机和进化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
4.3 岩石工程突变信息的胞映射–突变理论识别方法 |
4.4 基于现场监测信息的动态聚类和进化神经网络集成的预测方法 |
5 复杂条件下岩石工程安全性的分区自适应调控方法研究 |
6 岩石工程安全性的综合集成智能分析系统 |
7 工程应用研究 |
7.1 龙滩水电站坝址左右岸边坡的稳定性智能反馈分析 |
7.2 八尺门滑坡群稳定性分区演化的监控与动态反馈分析 |
8 结论 |
四、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锚固处理设计方案与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船闸北线二闸首南坡开挖与加固研究[J]. 樊启祥,魏鹏程,林鹏,耿峻.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S1)
- [2]中国岩石工程若干进展与挑战[J]. 佘诗刚,林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03)
- [3]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卸荷岩体开挖与支护研究[D]. 徐建华. 武汉大学, 2012(05)
- [4]三峡工程坝址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J]. 薛果夫,陈又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1(07)
- [5]以特大型水电工程为平台 推动监测技术向前发展[J]. 马能武. 人民长江, 2010(20)
- [6]滑坡防治工程措施研究现状与应用综述[J]. 罗丽娟,赵法锁. 自然灾害学报, 2009(04)
- [7]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D]. 景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9(10)
- [8]三峡工程岩石力学研究50年[J]. 董学晟,邬爱清,郭熙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10)
- [9]复杂条件下岩石工程安全性的智能分析评估和时空预测系统[J]. 冯夏庭,周辉,李邵军,盛谦,江权.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09)
- [10]三峡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工程技术研究[J]. 戴会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