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ling算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

Darling算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

一、达林算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何天磊[1](2017)在《空调系统中温度的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将先进的自动控制策略和技术应用与暖通空调系统中,可以提高空调房间温度的控制精度,节约了人力物力,优质的控制策略可以使空调运行的能耗大幅降低,从而实现了节能的目的。文章提出了基于极点配置和Smith预估补偿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基于极点配置和Pade近似法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新型二自由度空调温度控制和DRNN神经模糊PID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等新的控制方法,并且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本文提出的新的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提出了基于极点配置和Smith预估补偿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的新方法。极点配置和Smith预估补偿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可以克服空调系统纯滞后特性给系统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较快的使空调房空气温度调节到设定值,可以达到改善空调系统控制品质的目的。该新型控制方法弥补了传统Smith预估补偿控制太依赖精确数学模型对模型误差敏感的缺点。基于极点配置和Smith预估补偿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兼顾了使空调系统拥有优质的动态特性和削弱时滞对空调运行的不利影响的双重优点。2.研究了基于极点配置和Pade近似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的新方法。基于极点配置和Pade近似的空调温度控制,不仅利用了极点配置方法能够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的优势,而且结合了Pade近似算法可以实现系统模型函数的降阶,简化模型的优点。3.提出了一种新型二自由度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的新方法。一方面,新型二自由度控制可以加强空调系统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新型二自由度控制具有使空调系统快速响应的能力。4.提出了DRNN神经网络模糊PID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的新方法。将高级神经网络DRNN与模糊PID控制相结合,利用DRNN神经网络具有储存反馈系统内部信息的能力,从而能够根据空调室内温度变化实时调节,增强了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的抗干扰能力。

杜楠[2](2014)在《基于单片机的AG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钢铁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钢铁生产企业的板带轧机面临着改造与更新换代。随着液压控制技术的逐渐成熟,对控制设备响应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SIMATIC TDC或PLC虽然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但是成本过高,维修麻烦。设计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AGC控制器迫在眉睫。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PIC单片机的板带轧机自动厚度控制系统。主控芯片采用Microchip公司的PIC24H系列的16位单片机,辅助芯片采用Altera公司CycloneⅡ系列的FPGA,依据一般的板带轧机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设计了AGC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入(DI)、数字量输出(DO)接口电路,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转换电路,编码器信号采集电路,与上位机通讯电路以及电源转换电路。在硬件电路调试成功后,运用C语言并结合各部分芯片的时序以及用法对PIC单片机进行软件编程,基于MPLAB平台编写了全部接口电路的软件程序,同时运用VHDL语言对FPGA进行编程实现编码器部分的功能。通过在PCB电路板上实验验证,成功实现了现场输入信号的采集处理以及控制信号的输出,同时通过RS485实现了上位机与单片机的实时通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AGC控制系统的总体流程图,编制了在定时中断里实现的位置闭环、压力闭环的PID控制程序,以及厚度监控、厚度预控的程序,并进行了半实物实验。根据板厚自动控制的具体过程以及控制器的实际需要,本文在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智能控制算法,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对系统进行闭环控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改善了控制性能,提高了控制精度。该AGC控制系统,运算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以降低更新和改造设备的成本,以此推进轧钢行业的技术升级。

张银君[3](2013)在《催青室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的催青室温度PID控制系统存在稳定性差,控制精度效果不佳,无法在线调整PID参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达林算法方式来设计催青室温度控制器方案,并介绍了此系统的控制器算法设计步骤,实验结果仿真,并在进行实地实验。仿真、实践结果表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超调量小,调节时间大幅缩短,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及控制精度。

李明[4](2011)在《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在平整机组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建立在浙江创业带钢有限公司1400平整机组的实际生产的基础之上,结合计算机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平整延伸率控制理论与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与数据采集和仿真实验,对平整过程中延伸率的控制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提高了平整机组的生产能力与生产质量,同时也完善了计算机控制和平整延伸率控制理论。在本文中,阐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的特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尤其是在冶金领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平整延伸率的控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平整轧制是确保冷轧带钢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平整延伸率是平整轧制中最重要的工艺参数,带钢延伸率的大小以及平稳程度直接影响带钢的平整质量和机械深度加工的性能。平整机组在低速与变速轧制阶段延伸率容易发生一定的波动和不稳定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平整的效果和产品的质量。因此,本文针对平整延伸率控制的特点,研究了延伸率不稳定的相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宋冬萍[5](2010)在《智能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电烤箱是一种非线性、时变性、滞后性的控制对象,难以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常规PID控制难以达到较高的控制效果。本论文分析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缺点,考虑将它们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采用模糊规则在线整定PID的K P、K D、KI三个参数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案。论文首先介绍了智能温度测控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以及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接着对电烤箱进行了数学建模。用MATLAB软件对PID控制、模糊控制和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的控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能满足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且稳态误差小的控制要求,对干扰的抑制能力也很强,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自整定PID算法的控制器,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下位机以AT89S52单片机为微处理器,K型热电偶为传感器,由MAX6675热电偶信号数字转换芯片进行模数转换,单片机根据输入的各种命令,进行智能算法得到控制量,通过零触发光电耦合器件MOC3061和晶闸管BT136驱动执行单元。通过串口通信将下位机采集的数据送至上位机,上位机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通过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实现对温度的显示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模糊自整PID控制算法的智能温度测控系统具有真正的智能化和灵活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把虚拟仪器与智能温度控制相结合,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罗淳[6](2009)在《模糊自整定PID温室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文中提出温度控制器是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它根据用户所需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值来控制中央空调末端,从而达到改变用户所需温度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采集控制(即温度控制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温度控制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它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等领域,数量日渐上升。从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来看,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微机温度控制系统调节装置己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对于温室温度这个被控对象,有很多控制方案可选。首选方案就是PID控制,因为它简单,容易实现,它有可消除稳态误差的优点,但它的快速性和超调量之间的矛盾关系,使它不能满足控制的技术要求。其次就是模糊控制,它的优点是超调量很小,但是稳态误差却很大。最后是用模糊规则参数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方法,基本上能够达到反应速度快、零超调、稳态误差小的理想结果。本文以AT89C52单片机芯片为核心,研究和设计了可以应用于温室大棚的温度控制器。本文简述了温度控制器的应用及其原理,介绍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并说明了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方法设计出的温度控制的控制算法及其系统实现方法,实现对温度的检测,显示和报警功能。此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原理。

杨芸[7](2008)在《制冷压缩机加速寿命测控系统的研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小型制冷压缩机加速寿命测控系统中所面临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加速寿命环节是检测压缩机性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为设计人员提供直接可靠的技术数据。本文首先提供了测控系统的整体构架,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替代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事故报警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控制软件及数据库系统;研究了测控系统的工况,分析了排气压力及吸气压力的耦合关系,并对其中的耦合过程进行解耦;针对被控系统的特点和实际运行情况,为快速稳定的达到规定的工况,引入模糊数学思想,设计了以吸气压力为被控对象的模糊控制器;控制软件基于Windows2000和Delphi6.0,完成了实时多任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PC机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基于SQL Server2000数据库,实现对数据库的可选择性查询。整个测控系统实现完全自动化,经过实际调试及近一年的运行表明,测试系统控制效果良好,各项参数的测量精度均满足要求,数据库管理良好。

陈志超[8](2008)在《基于LabView的液位预测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在自动控制领域当中,设计控制器前期人们通常使用Matlab软件对控制算法进行仿真。但是,纯软件仿真与实际情况相比有一定的偏差。硬件在环仿真技术(HIL)尽可能的在仿真系统中接入实物取代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保证试验结果和真实情况最大限度的吻合,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得到更确切的信息。Labview软件使用流程图编程,具有开放性,模块化,可重复性、互换性等特点,并且与外部硬件连接方便,可以实现实时控制,进行硬件在环仿真实验。LabView代码可以生成可执行文件,脱离LabView环境运行。使用LabView可以方便的进行控制理论研究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提高工作效率。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的现代控制理论必须基于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然而,由于工业对象的结构,参数和环境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控制品质的严重下降。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是采用工程上易于测取的对象阶跃响应作为模型的一种预测控制算法。其具有算法简单、计算量较小、鲁棒性较强的特点,适用于长管道传输或者高阶液位系统这类具有时延的开环稳定系统。本文将虚拟仪器(LabView)和动态矩阵控制理论相结合,应用于高阶液位控制系统中,完成了以下工作:1.建立基于LabView的硬件在环实验平台。解决了数据输入、输出卡与LabView软件的通信接口问题;设计了系统的实时数据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界面,该界面直观,操作方便。充分的体现出LabView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软件开发周期短,维护方便,可以减少设计者的劳动量。2.针对该液位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特点,选择动态矩阵控制策略。研究了动态矩阵控制原理,设计基于LabView动态矩阵控制器。3.进行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将基于LabView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应用于THJ-2型远程数据采集控制实验装置进行实际的液位控制。结果表明,动态矩阵控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动态特性,适用于控制具有延迟的被控对象。

刘伟学[9](2007)在《磁介导肿瘤热疗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肿瘤局部热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而磁介导肿瘤热疗是其中研究的热点,本文控制系统是该技术进行安全、有效控制加温,杀伤肿瘤细胞的关键,涉及到生物医学、检测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本课题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承担的2004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交变磁场中金属粒子诱导肿瘤热疗新方法的研究”。针对目前正在研发的磁介导肿瘤热疗设备,研究能满足其安全、有效工作的控制系统,并在已研发的第一代热疗样机上进行了相关控制实验。磁介导肿瘤热疗及控制技术相关理论是该控制系统的基础,其中温度的检测和控制是其关键。论文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生物热传导Pennes方程以及温度、磁场的测控理论,确定适合该控制系统的最佳检测方法。根据检测肿瘤组织的温度,采用适合本文纯滞后系统的控制算法,通过对感应加热电源输出功率的控制,从而实现了肿瘤组织温度的闭环控制。根据测控理论基础和相关加热设备需求等分析,开发了本文控制系统。该控制采用上下位机两级监控方式,上位机为PC机,下位机以嵌入式微控制器LPC2114为该系统的控制核心。上位机主要完成了对病人资料存取、查询;治疗相关参数的显示与判断;相关曲线及病人病例的生成;纯滞后温度控制算法的实现;通过串口向下位机发送设备工作的相关参数及控制命令,实现系统的实时监控;同时还提供一些相关的软件接口。通过对现有温度、磁场等检测原理、方法的研究,并结合本控制系统的工作环境的要求,下位机设计了基于LPC2114的核心控制电路和控制系统的功能电路,对产生的交变磁场的场强以及肿瘤组织温度的检测,通过纯滞后系统的控制算法,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控制信号,调节感应加热电源的输出功率改变交变磁场场强,从而改变温度的大小,实现对靶区温度的精确控制。通过抗干扰设计,使本系统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本人曾在清华大学医学与物理工程研究所从事磁介导热疗相关的研究工作,并参与了清华同方威视股份有限公司磁介导热疗控制系统开发工作,对于完成本论文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海[10](2007)在《温度控制技术及其在消解仪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对地表水或者污水的化学生物成分进行测量时,需要在一定化学试剂的作用下,将被测溶液在某一固定温度和一定的压力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加热预处理,然后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因而加热的快速性、稳定性以及温度控制的精度都直接影响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种应用背景,本文对专用于分析测试试剂作加热消解的电控装置(消解仪)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本文在介绍消解仪温控系统原理以及基于各种PID控制技术的温控策略的基础上,讨论了经典PID、数字PID、史密斯与大林控制算法以及专家智能PID控制技术等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构建消解仪温控系统的方法,并分析了构建消解仪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在消解仪的系统硬件部分,文中主要介绍了以PWM控制和固态继电器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包括输入/输出电路、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存储器的扩展、液晶显示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用RC、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硬件PID控制电路等。在系统软件部分包括用C语言编写的单片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时钟模拟控制以及液晶显示等软件程序组成。通过各种PID控制技术的温控实验,得到了相关实验数据。控制效果的比较表明,专家系统PID控制方案在线修正PID参数的效果最好,比起常规的控制策略,控制的超调量降低了95%,调节时间缩短了50%,精度在0.5℃以下。该方法为非线性、大滞后和参数时变的控制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提高了温度控制的精度和快速性、稳定性,达到了所期望的消解仪的性能要求。

二、达林算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达林算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空调系统中温度的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控制方法的概述
        1.3.1 传统PID控制
        1.3.2 模糊控制
        1.3.3 专家控制
        1.3.4 单神经元PID控制
        1.3.5 专家PID控制
        1.3.6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1.3.7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
        1.3.8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PID控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建模
    2.1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
    2.2 空调系统的结构
    2.3 空调温度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2.4 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
第三章 基于极点配置和Smith预估补偿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
    3.1 概述
    3.2 极点配置技术
    3.3 Smith预估补偿控制
    3.4 基于极点配置和Smith预估补偿的控制器设计
    3.5 控制系统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极点配置和Pade近似法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
    4.1 概述
    4.2 Pade近似算法
    4.3 基于极点配置和Pade近似的控制
    4.4 控制系统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二自由度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
    5.1 概述
    5.2 二自由度PID控制
    5.3 极点配置的二自由度控制
    5.4 控制系统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DRNN神经网络模糊PID的空调系统温度控制
    6.1 概述
    6.2 模糊PID控制
    6.3 DRNN神经网络
    6.4 DRNN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
    6.5 DRNN神经模糊系统结构
    6.6 系统仿真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2)基于单片机的AG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板带厚度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1.1 板带轧机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1.1.2 板带厚度自动控制发展概述
        1.1.3 AGC 控制器与控制算法的发展
    1.2 课题背景和意义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AGC 控制系统微处理器及其开发软件
    2.1 主控芯片 PIC 单片机
        2.1.1 PIC24H 单片机特点及配置
        2.1.2 PIC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2.1.3 PIC 单片机开发工具使用
    2.2 辅助芯片 FPGA
        2.2.1 FPGA 特点与芯片选型
        2.2.2 FPGA 外围电路设计
        2.2.3 FPGA 开发平台与开发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AGC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改进
    3.1 AGC 系统整体结构
    3.2 FPGA 硬件电路改进
    3.3 数字量接口电路硬件设计与改进
    3.4 模拟量转换电路硬件设计与改进
    3.5 编码器信号采集电路硬件设计与改进
    3.6 AGC 系统电路板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AGC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AGC 系统软件编程整体结构
        4.1.1 AGC 系统主函数设计
        4.1.2 AGC 系统中断函数设计
        4.1.3 AGC 系统程序初始化
    4.2 AGC 系统接口电路软件编程
        4.2.1 数字量接口电路软件编程
        4.2.2 模拟量转换电路软件编程
        4.2.3 编码器信号采集电路软件编程
        4.2.4 FPGA 与 PIC 单片机数据通信软件编程
        4.2.5 RS485 通信接口电路软件编程
    4.3 人机交互界面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AGC 系统闭环控制软件设计
    5.1 闭环控制方式及原理
        5.1.1 压下位置闭环
        5.1.2 压力闭环
        5.1.3 厚度外环
    5.2 PID 控制在闭环控制中的应用
        5.2.1 PID 控制器
        5.2.2 PID 控制算法实现
    5.3 模糊控制
        5.3.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5.3.2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5.4 模糊 PID 控制
        5.4.1 模糊 PID 控制原理
        5.4.2 模糊 PID 控制器设计
    5.5 系统仿真与软件设计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催青室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达林控制器设计
2 实验仿真
4 结束语

(4)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在平整机组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概况
        1.1.1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1.1.2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1.1.3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1.2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
    2.1 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2 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2.2.1 控制回路的设计
        2.2.2 检测组建的选定
        2.2.3 采样周期的设定
        2.2.4 计算机的确定
        2.2.5 控制算法的选择
        2.2.6 字长的选择
        2.2.7 执行结构的设定
        2.2.8 系统的可靠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2.2.9 系统的造价
    2.3 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2.4 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整机组的组成及工艺
    3.1 平整机组的概述
    3.2 平整机组的工艺流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整时带钢延伸率的自动控制
    4.1 延伸率的基本含义
    4.2 延伸率的测量
    4.3 延伸率的自动控制
        4.3.1 调节张力控制方式
        4.3.2 调节轧制压力控制方式
    4.4 延伸率自动控制实际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5)智能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温度测量仪器的发展
    1.3 温度测控系统控制方案
    1.4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虚拟仪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智能温度测控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
        1.4.3 智能控制算法简介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被控对象及控制策略
    2.1 系统模型的建立
    2.2 控制策略研究
        2.2.1 PID 控制
        2.2.2 模糊控制
        2.2.3 模糊自整定PID 控制
    2.3 系统仿真及分析
        2.3.1 仿真工具
        2.3.2 运用模糊逻辑工具箱建立模糊系统
        2.3.3 仿真分析
        2.3.4 抗干扰能力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3.1.1 系统设计原则
        3.1.2 系统设计方案
    3.2 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组成
    3.3 温度检测电路的设计
        3.3.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3.3.2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3.3.3 热电偶的分度表及冷端补偿
        3.3.4 热电偶应用于单片机系统时存在的问题
        3.3.5 热电偶模数变换器MAX6675
    3.4 AT89552 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
    3.5 人机交互接口电路设计
        3.5.1 键盘电路
        3.5.2 显示电路
        3.5.3 报警电路的设计
    3.6 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
    3.7 串口通信电路
    3.8 硬件抗干扰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度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4.1.1 软件设计概述
        4.1.2 主控模块
        4.1.3 数据采集子模块
        4.1.4 键盘输入子模块
        4.1.5 LED 显示子模块
        4.1.6 控制算法子模块
        4.1.7 串行通讯中断子模块
    4.2 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4.2.1 虚拟仪器概述
        4.2.2 监控界面
        4.2.3 密码验证模块
        4.2.4 串行通讯模块
        4.2.5 信号处理模块
        4.2.6 越限报警模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调试和实验结果
    5.1 系统调试
        5.1.1 实验装置
        5.1.2 系统硬件调试
        5.1.3 系统软件调试
    5.2 实验数据分析
        5.2.1 实时测试
        5.2.2 扰动测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模糊自整定PID温室温度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工业温度控制发展简介
        1.2.2 温度微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案
        1.2.3 目前快速发展的一些具体温控方案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被控对象及控制策略
    2.1 被控对象
    2.2 PID 控制理论
        2.2.1 PID 控制的基本概念
        2.2.2 PID 的发展
    2.3 模糊控制理论
        2.3.1 模糊控制的起源
        2.3.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2.3.3 模糊控制的主要优点
        2.3.4 模糊控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4 模糊PID 控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仿真研究
    3.1 仿真工具
    3.2 MATLAB 及其模糊逻辑工具箱和仿真环境SIMULINK
        3.2.1 MATLAB 概况
        3.2.2 模糊逻辑工具箱(即Fuzzy Logic Toolbox)
        3.2.3 仿真环境SIMULINK
    3.3 仿真和优选
        3.3.1 控制对象模型
        3.3.2 PID 控制
        3.3.3 模糊控制
        3.3.4 参数模糊自整定PID 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硬件结构
        4.1.1 单片机AT89C52 性能及管脚功能介绍
        4.1.2 A/D 转换芯片ADC0809 性能和管脚功能介绍
    4.2 热电偶测温
    4.3 微控制器电路
    4.4 温度检测电路
    4.5 温度控制电路
    4.6 人机对话电路
    4.7 其他可扩展电路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程序总体结构设计
    5.2 功能软件设计
        5.2.1 键盘管理模块
        5.2.2 显示模块
        5.2.3 温度检测模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制冷压缩机加速寿命测控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测控系统控制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PID控制
        1.3.2 模糊控制FLC(Fuzzy Logic Control)
        1.3.3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
        1.3.4 自适应控制
        1.3.5 控制方法联合应用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制冷压缩机加速寿命测控系统的基本构成
    2.1 替代制冷系统
    2.2 电气控制系统
        2.2.1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
        2.2.2 本系统中PLC的工作过程
    2.3 事故报警系统
        2.3.1 燃气报警器
        2.3.2 不间断电源UPS
    2.4 测试系统的技术指标
第三章 测试系统工况控制的研究
    3.1 吸气压力P1、排气压力P2分析
    3.2 解耦系统设计
    3.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3.1 压缩机吸气压力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3.3.2 压缩机吸气压力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第四章 计算机采集与监测系统
    4.1 采样周期的选择
    4.2 数据采集
        4.2.1 温度和压力信号的采集
        4.2.2 电压、电流和功率信号的采集
        4.2.3 压缩机绕组温度的采集
    4.3 数据处理
        4.3.1 数字滤波
        4.3.2 线性化处理
        4.3.3.工程化处理
第五章 控制软件的开发
    5.1 Delphi软件介绍
    5.2 软件设计
        5.2.1 可视化界面的设计
第六章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6.1 数据库系统的选择
    6.2 数据类型和数据库结构设计
    6.3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
        6.3.1 ADO访问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6.3.2 ADO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6.4 数据库的存储策略
第七章 测控系统的调试与运行
    7.1 调试过程
    7.2 运行结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工作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基于LabView的液位预测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时滞系统控制的难点
    1.3 时滞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预测控制的可行性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预测控制
    2.1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2.2 动态矩阵控制的基本原理
        2.2.1 DMC预测模型的建立
        2.2.2 最优控制律计算
        2.2.3 参考轨迹的选取
        2.2.4 动态矩阵控制系统的参数选择
第三章 基于LABVIEW的测控平台的设计
    3.1 液位控制系统建立
        3.1.1 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
        3.1.2 液位被控对象模型
    3.2 液位测控系统的硬件组成
    3.3 液位测控平台的软件介绍
        3.3.1 虚拟仪器简介
        3.3.2 LabView软件介绍
    3.4 液位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3.4.1 数据通讯接口模块设计
        3.4.2 数据的存储模块设计
        3.4.3 数据显示模块设计
        3.4.4 控制器模块设计
    3.5 硬件在环实验
第四章 动态矩阵控制器的实现及实验结果
    4.1 测量系统的阶跃响应系数
        4.1.1 系统初始化
        4.1.2 阶跃响应系数的选取
    4.2 DMC程序的实现
    4.3 实验及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9)磁介导肿瘤热疗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TABLE OF O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肿瘤热疗的概述
    1.2 肿瘤热疗设备的进展与研究现状
        1.2.1 小型工业感应加热设备移植应用概述
        1.2.2 简易肿瘤热疗实验设备研究
        1.2.3 肿瘤热疗临床设备研究
    1.3 磁介导肿瘤热疗温度控制技术问题
    1.4 磁介导肿瘤热疗控制系统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本课题进行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磁介导肿瘤热疗及其检测技术相关理论
    2.1 磁介导肿瘤热疗相关理论
        2.1.1 磁介导肿瘤热疗电磁场理论
        2.1.2 铁磁介质在交变磁场中的产热理论
        2.1.3 生物传热理论
    2.2 磁介导肿瘤热疗测控技术
        2.2.1 磁场检测技术
        2.2.2 温度检测技术
第三章 磁介导肿瘤热疗温度控制原理及算法研究
    3.1 磁介导肿瘤热疗温度控制原理
    3.2 温度控制方法
    3.3 感应加热电源功率调节方式
    3.4 控制算法
第四章 磁介导肿瘤热疗设备及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4.1 磁介导肿瘤热疗设备
        4.1.1 感应加热电源
        4.1.2 磁场输出
    4.2 磁介导肿瘤热疗设备工作过程
    4.3 磁介导肿瘤热疗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第五章 磁介导肿瘤热疗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5.1 嵌入式系统概述
    5.2 主控芯片选择
    5.3 硬件电路
        5.3.1 核心控制电路
        5.3.2 功能电路分析与设计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抗干扰技术
    6.1 系统集成开发环境
        6.1.1 Visual C++6.0
        6.1.2 ADS1.2
    6.2 系统程序设计
        6.2.1 磁介导肿瘤热疗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6.2.2 安全报警程序设计
        6.2.3 温度控制算法设计
        6.2.4 LCD程序设计
    6.3 系统上位机实现
        6.3.1 上位机界面平台
        6.3.2 数据库设计
    6.4 系统抗干扰技术
        6.4.1 硬件抗干扰措施
        6.4.2 软件抗干扰措施
        6.4.3 PCB抗干扰技术
    6.5 实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温度控制技术及其在消解仪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2.1 经典PID 控制
        1.2.2 史密斯与大林控制算法
        1.2.3 模糊PID 控制
        1.2.4 专家PID 控制
    1.3 全文主要内容和安排
2 温度控制的系统方案
    2.1 温控系统的构建
        2.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2.1.2 系统控制原理
    2.2 经典与智能PID 的控制技术
        2.2.1 经典与常用PID 控制
        2.2.2 专家智能PID 控制原理
3 消解仪的系统硬件设计
    3.1 消解仪的硬件构成
    3.2 模拟电路设计
        3.2.1 数据采集模块
        3.2.2 PID 控制模块
        3.2.3 执行机构模块
    3.3 单片机系统设计
        3.3.1 中央控制模块
        3.3.2 A/D 转换模块
        3.3.3 D/A 转换模块
        3.3.4 液晶显示模块
4 消解仪的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的系统结构
    4.2 基于C 语言的单片机程序设计
        4.2.1 初始化模块
        4.2.2 定时器模块
        4.2.3 输入/输出模块
        4.2.4 数据处理模块
        4.2.5 液晶显示模块
        4.2.6 软件PID 控制算法模块
5 实验结果与总结
    5.1 实验与仿真结果
    5.2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达林算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空调系统中温度的控制方法研究[D]. 何天磊.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6)
  • [2]基于单片机的AG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D]. 杜楠. 燕山大学, 2014(01)
  • [3]催青室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J]. 张银君. 装备制造技术, 2013(12)
  • [4]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在平整机组中的研究与应用[D]. 李明. 武汉科技大学, 2011(01)
  • [5]智能温度测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宋冬萍. 苏州大学, 2010(06)
  • [6]模糊自整定PID温室温度控制器的设计[D]. 罗淳. 武汉科技大学, 2009(02)
  • [7]制冷压缩机加速寿命测控系统的研制[D]. 杨芸. 浙江工业大学, 2008(08)
  • [8]基于LabView的液位预测控制系统的设计[D]. 陈志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1)
  • [9]磁介导肿瘤热疗控制系统研究[D]. 刘伟学. 广东工业大学, 2007(05)
  • [10]温度控制技术及其在消解仪中的应用与研究[D]. 马海.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Darling算法的计算机程序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