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专访国家计委副主任鲍旭定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专访国家计委副主任鲍旭定

一、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访国家计委副主任包叙定(论文文献综述)

谢正光[1](2019)在《2018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工作总结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国城轨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国新增开通运营里程729公里,运营总规模达到5761公里,连续三年保持强劲增长;全国客运总量再创新高,达到210亿人次;

英明[2](2017)在《府际关系视域下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积极就业政策指政府以治理失业和促进就业为取向的宏观政策体系,包括保护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和战略性就业政策,具体政策工具包括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等。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成败直接决定其政策目标能否实现。省政府是中央政府的次级代理机构,执行中央政府出台的积极就业政策,其执行成败直接决定中央积极就业政策目标能否实现。本研究选取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府际关系的复杂动态过程中探讨辽宁省政府积极就业政策执行活动,探索府际间互动模式背后的理性、观念因素如何影响积极就业政策执行主体的认知和行动。这对丰富、发展府际关系和政策执行具有理论意义,对提高积极就业政策执行效果、效能、效率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访谈和文献分析的方法,采用府际关系理论为指导,以影响府际关系的关键要素、中国府际关系运行的现实基础、国外学者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为基础,构建了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分析框架。确定了自变量——诱导要素和约束要素;因变量——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中介变量——辽宁省政府的能力要素。这一概念框架为本文的研究确定了边界和主要观测点。本研究首先厘清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构成、发展演进、执行现状、执行成效及存在问题,为分析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做素材铺垫、现实考证和客观依据。继而通过实证调研和文献研究分析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是否真正实现了既定政策目标、采取了何种执行模式、取得何种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运用概念分析框架分析了推动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一方面,部分诱导因素、约束因素和能力因素对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的执行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诱导要素维度,府际纵向分权、高层领导重视并参与的权力结构,府际间利益关联结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奖励表彰与隐性契约的激励结构,下级政府就业专项资金配置及下级政府资源获取能力的资源配置结构。在约束要素维度,上级政府的政策规章及工作制度安排,就业任务下达与目标责任制考核,督促检查与就业专项资金审计,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行政问责。在能力要素维度,执行主体间的组织结构与沟通协调能力,信息资源建设与政策宣传的反馈能力,对中央政策的再设计及现存政策的调整修正能力。总之,在这些要素的作用下,推进了政策执行,使其产生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合理空间、扶持就业困难群体数量大及就业专项支出规模大等实效。另一方面,部分诱导因素、约束因素和能力因素也对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的执行产生了不利影响,限制了其有效执行。在诱导要素维度,府际间权力博弈,主体间利益冲突,府际间激励过度与激励结构错位,府际间财政资源配置失衡。在约束要素维度,政府换届与执行流程失范,府际间绩效考核体系适用性弱,府际内部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府际间问责机制缺失及力度不足。在能力要素维度,辽宁省政府自身组织结构优化程度低和常规性组织协调能力差,信息共享程度低及信息反馈渠道受阻,对中央政策再制定前期调研不足及对问题经验吸取不足。总之,这些要素的影响导致积极就业政策执行中的虚假执行、选择执行、象征执行、过度执行、目标替代执行或标的群体外溢执行等问题。最后,本研究从诱导、约束和能力的角度提出了改进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对策。一是均衡配置府际间权力结构、规范和调节府际间利益关系、创新府际间激励机制和科学配置执行资源。二是建立健全法制规约、提高绩效考核机制的科学性与导向性、规避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健全府际间问责机制及增强问责力度。三是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提升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增强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和减少信息代理层级提高反馈能力,通过前期调研和持续吸取经验提升政策输出能力。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依据府际关系理论、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和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府际现实,从诱导因素、约束因素和能力因素三个维度构建了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诱导、约束及能力三个关键要素的二级指标。二是提出了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的发展四阶段论。提出政策发展经历了建立框架、改进调整、形成发展和探索创新的演进阶段。三是提出了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模式,例如高层推动模式、领导小组模式、联席会议模式、签订责任状模式和特色活动推动模式。四是提出了运用府际间诱导、约束和能力因素改进执行对策。基于府际关系视角,从解决诱导、约束和能力要素方面限制性障碍入手,提出优化改进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对策。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实然描述和理论透析,厘清和探讨了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构成要素、演进阶段、执行现状、执行模式、执行成效及执行中的问题,以构建的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分析框架作为研究规范和逻辑起点,以相关变量为切入点,通过剖析关键要素对政策执行不同层面影响,尝试改善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效果、效率、效能的对策。鉴于全国各省级政府都需要执行积极就业政策,本研究可能会为其它省级政府提供参考或借鉴价值。

高国钧[3](2016)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文中提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CC)是政府为保障产品安全、公共安全、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由特定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于安全、效率与秩序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众多的认证机构,其认证服务广泛渗透经济、社会、环境、政府管理、教育及人权保障,逐渐成长为重塑世界秩序的引导者。基于中立、客观、专业立场及“平民主义”精神,认证的理念、内容与方式具有普适性与超国家性,具有克服外部性、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政府规制市场,事实上承担着干预主体的角色。在国家干预与社会自治之间,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既有中介服务组织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异性。已有的研究探讨大多局限于认证对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影响。多年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颇受垢病,认证标志的“安全性”与“消费导向”价值尚未得到社会认可。保障认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是认证行业的生命线,也是认证主体的基本法律义务。尽管入世以来,国家认监委组织多次专项执法行动,但效果并不佳,认证主体不实认证、认证合谋、市场主体花钱买证等认证“形式主义”尚未予以根治;另一方面,认证程序、认证模式、认证单元划分、认证收费制度规定不尽合理,导致强制性认证产品合格率不高,认证有效性不强,消费安全面临极大隐患。本质上,在产品质量治理方面,当下政府所面临的并非单向式简单干预,而是双层干预,既要直面规制微观市场,维护竞争秩序,又要对认证主体实行干预。政府经济干预权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认证主体,对这种“混合规制”的规制已有的主流经济法理论并未对此予以恰当的重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存在问题也多,已构成对我国市场秩序及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的极大挑战,带来的命题是:什么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规制能够使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系统最有效率地履行其支持市场系统的应然功能?为此,本文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尝试在“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的分析框架下,以风险社会为切入点,以认证权为逻辑起点,以解决认证有效性为主线,以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为研究重心,探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范畴,以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为基础,检视并总结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及运行的规律和特征、存在问题,细致考察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模式、特征及趋势,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做一个一般性和基础性的制度研究,以澄清和巩固认证机构的经济法主体地位,找到认证有效性不足问题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多年未根治的原因,从宏观上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从微观上明晰政府规制认证有效性的策略工具及法律责任实现机制。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各章内容具体分述如下:第一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在政府、社会中间层和市场三者间合理地分配权力与权利,明晰干预权力边界和责任范围,形成三方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局面,可改变政府“一股独大”的权力配置结构。认证制度源于西方,只有观照其制度起源和发展史,才能探究和洞悉其内在的功能与价值。风险社会的来临,引发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需求,凸显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首要“安全性”应用价值,阐释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与现实的五个动因及意义。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本质上究竟有何特别的制度机理?故有必要梳理认证概念起源和沿革,从而揭示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从权力与权利的分野与耦合角度,揭示了认证权的权源、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择取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分别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主体间性“多元治理”视角、法律与伦理交融视角,阐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该当性,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理论上的铺垫。第二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具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双重特征,引进并借鉴于西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正在从认证大国向认证强国迈进。作为一种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我国市场规制法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全景式梳理其基本内容及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制度渊源、监管体制、认证程序、认证模式及收费制度。制度渊源除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之外,还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指南、国际标准及国家认监委、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认证认可行业协会的规范性文件。从制度渊源的广泛性、复杂性、多层次性凸显了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变动性特征。良好的监管体制、科学的认证程序、优化的认证模式、市场化的收费制度对提高行政效率、认证绩效具有正向效应。上述事实性内容的交代,为概括和总结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提供素材和依据,即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第三章是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应然意义上,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现实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简单模仿到改革完善,从被动依从到主动融入,在曲折探索中不断前行。在深入剖析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面板数据,总结认证主体社会化、认证证书集中化、认证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等整体失衡基础上,梳理、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度创新与完善提供靶向。大抵来说,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立法机制视角的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行政干预视角的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认证绩效视角的认证有效性不高。具体表现为:立法位阶低层次,法律规范严重冲突,立法空白,立法体系不完整;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行机制不顺畅,执法力度不够大;机构独立性不强,技术标准不协调,认证程序不规范,虚假认证未根治及认证采信度不高。立法缺陷是根源,有效性不高是制度运行的表征,而监管不力是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认证典型案例,运用博弈利益主体分析,进一步剖析和归纳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及影响。第四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作为“互补性”制度移植,认证来源与引进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制度与实践的深入考察可为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经验和范本。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和历史传统、法系差异,世界各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运行和规制并没有统一固定的版式,从而表现为一定的“地方性知识”。在概述世界主要国家放松规制政策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背景基础上,检视世界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运行状况,并从宏观上归纳了各国模式,即美国、德国的标准先行、市场推动型模式;俄罗斯、日本、印度立法规范、政府主导型模式;英国、韩国因势利导、协同推进型模式。并总结概括上述典型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启示与借鉴,即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第五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国际认证的发展趋势,需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做出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完善。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坚持科学发展、认证主权的总体理念指导下,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前提,科学界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定位,统筹规划,宏观布局,理顺政府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相结合,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认证有效性为核心目标,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基础上,坚持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认证协同发展原则。针对目前中央力促审批制度改革背景下,同时要克服国家干预过度与干预不足的倾向,坚持国家干预适度性的经济法理念。放开认证行业,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干预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范围,要正确处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与生产许可证制度两者的关系和边界,促进合格评定方式的改革创新。剖析了《合格评定法》与《技术监督法》两种立法模式的历史条件和优劣,探讨了《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总体框架及立法重点,分析了强制性标准在强制性产品认证中的法律地位,建设性提出修订《标准化法》的总体导向、基本原则和建议。第六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法律制度运行好坏取决于其责任的科学设计与实施。预期成本超过预期收益是有效治理的基本要求,认证主体法律责任是认证市场有序发展的保证,是认证法律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然而,认证的公益性与自利性的冲突与矛盾决定了对其规制的复杂程度。在论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律效力和范围基础上,以提高认证有效性为目标,探讨了市场导向与强制性产品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提出科学构建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的指定标准、程序规则、权利救济途径。认证行为的可控性是法律规制的目标,建议从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规范性两个方面来强化指定认证机构的规制。最后,从法律责任创新与完善角度,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法治化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声誉成本;连带责任的认定与实现。从适用主体、行为模式、责任承担角度对《产品质量法》与《认证认可条例》中的连带责任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连带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的程序与条件、责任分担规则等,并提出合理化的立法建议。从制度执行的个体维度,提出在保证职业独立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制度。

刘小华[4](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下,决定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及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怀有希望的民族,都必须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教育顶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选取湖南省为个案研究对象,该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可视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图表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层次解读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为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作必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将湖南高等教育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凝炼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评析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总结其历史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条件类似的其他省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重点在于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论。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首先,论文从历史根基、社会氛围、人才压力及政策保障等四个层面阐述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遵循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论文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分为拨乱反正(1978—1984)、探索改革(1985—1991)、深化改革(1992—1998)及“弯道超车”(1999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湖南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文章以办学定位为视角,论述了湖南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抽样选取湖南18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探析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剖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寻湖南高校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第三章探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湖湘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得出: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长沙“堕落街”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例;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之间交互耦合,共生共存。第四章主要探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联。论文首先介绍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接着,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指出:在“精英”时代,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大为减弱。最后,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三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为例,微观剖析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关联。第五章探析了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文章介绍了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方面对湖南高等教育的不公进行现状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公平之路径。第六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教育属性、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纵向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而将其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以此为基础,凝练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问题。首先,论文从宏观层面解析了湖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辉煌业绩;接着,以吉首大学为例,从微观层面探析湖南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绩效;最后,对湖南高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一番客观评价。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不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高校办学要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本土化”发展;并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王子明[5](2013)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文中认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当代中国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而且直接反映了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从理论上分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对理解和改进当代中国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积极意义。决策是一系列的“选择一决定”行为和事件,决策过程更应关注的是决策作为一系列行动、一系列事件的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的状态。考虑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系统性、层级性、长周期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区别于政府日常的、临机的、突发性决策,因此,本文认为科恩等人提出的“垃圾桶”决策模型以及金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过程溪流理论既关注到决策主体的行为,又关注到与组织特性紧密相联的决策进程,因而提供了总体性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理论启示。从总体性考察决策过程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分析框架。以“决策溪流”一语指称决策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及其变化,决策过程中存在三条溪流: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基于此进行新的理论性拓展,既分析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三条溪流本身,又考察决策溪流行进所依凭的更为宏观的时空条件,并从决策要素的角度定义并分析决策渠、决策溪流、决策动力,考察议题构建和决策时机。最后提出“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是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概念性框架的结论性观点,并建议通过扩大决策渠的开放性以提高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以改进决策过程。决策溪流的行进由特定的时空条件作为支持,本文把支持决策溪流存续的时空条件视作决策语境,即决策溪流的行进是由决策语境所塑造的。参照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提出决策语境是由结构性力量、局势性力量和事件性力量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面的结构,每一层面对决策溪流的存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作为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语境的结构性力量和局势性力量的重要内容,分别重点考察了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结构和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决策溪流行进在一条有限开放的决策渠之中,决策渠由有形构件和无形构件所构筑。决策渠由堤和坝构成,堤承担着束流与导流的功能,坝承担着阻滞与疏导的功能:决策渠的有限开放是通过决策渠各个层级的控制阀实现的。决策溪流行进到某个控制阀时,会积累自身的能量,形成决策势能,一旦某种因素作用于决策主体,迫使控制阀快速打开,势能就会转变为溪流继续行进的动能。一般情况是,各层级执政部门在决策渠中可能既履行着控制阀的功能,又发挥着决策坝的作用,而且决策信息一般需要通过执政部门才能被编码并纳入决策溪流。决策溪流的行进具体体现为决策主体的行为,即若干决策主体的“一组”行为。决策主体在决策溪流行进中承担的角色存在很大差别,诸如决策者、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表明了不同的角色功能。决策主体间的行为互动反映了决策主体间关系,包括有限博弈、民主协商、利益综合等,这些行为互动也体现了决策溪流的行进实质。因为进入决策渠的议题并不是纯粹的关于问题的讨论与酝酿,而是反映着讨论酝酿问题与讨论深化政策建议的一种结合。三条溪流可以辨识,但是它们也是相互转化的,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转化为政治溪流的表达形式。三条溪流又是相互作用的,政治溪流的行进会促进或阻滞议题溪流、政策溪流的行进,同样,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的行进又可能“逼迫”政治溪流行进得更快些。因此,就议题进行的政治性评估、经济性评估和技术性评估,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溪流行进的主要方式。决策溪流的行进需要推动力,推动力直接来源于决策主体。决策溪流能够通过决策渠诸多控制阀的关键在于决策时机带来的动力。决策时机是溪流的行进状态与决策主体主动作为的相互契合。每条溪流都有属于自己的“决策时机”在前进的方向上等待。决策时机的形成有赖于决策诱因,决策诱因激发决策主体的反应,这种反应导致决策势能快速地转化为决策动能,决策动能的表现形式既可能是决策溪流顺决策愿景方向行进,也可能逆决策愿景方向行进。如果是逆愿景方向行进,那么就可能出现决策中止的状态。如果决策中止后无法恢复,那么就可以确定为决策终止了,反之,则可确定这种中止状态为决策“冬眠”。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题的角度较为新颖,选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案例进行决策过程理论分析,并且将例证分析与理论建构结合起来;二是理论分析框架具有创新性,在约翰· W ·金登的“过程溪流”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总体性分析视角,构建起决策溪流论的概念性框架,并讨论了决策语境、决策要素、决策渠、决策堤坝、决策势能、决策主体、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议题、决策时机、决策诱因、决策中止、决策“冬眠”等概念;三是提出适用于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作为评判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优劣的重要标尺,从而为改善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提供政策建议方向。

顾朝林,吴莉娅[6](2008)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的第二部分。该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与道路、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与区域城市化研究八方面内容。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

潘洪刚[7](2008)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业投资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而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内诞生的一种投融资制度创新,它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创业投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出具规模,并在多个产业内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但是,创业投资在促进我国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却作用甚微。据农业部科技司统计,中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是因为我国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太大,过高的风险限制了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发展。因此,本文选择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以及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运作过程中各参与主体所面对的主要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探索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的控制和分担机制。本文以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的承担主体为主线将论文整体分为八个部分进行论述和研究: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对国内外关于风险、风险管理、创业投资、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从而为本研究的开展拉开序幕。第二章是关于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的一些基本理论。在本章中,首先对风险、风险管理、创业投资、农业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等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以便为后文的演绎奠定基础;然后,对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农业创业投资的运作流程、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的一般规律等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参与主体和一般风险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是国内外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比较与借鉴。创业投资对于我国来说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章对美国、日本、西欧、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技术选择和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出四条基本结论,即认识国情或区情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前提;适当的组织形式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有力保证;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高科技产业化需要政府积极参与风险分担。第四章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本章首先对我国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发展规模、资金来源结构、投资强度、行业分布、阶段分布、地区分布和退出路径等情况进行了概括,然后分析了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的构成及其各自的投资特点,认为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循环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为宏观环境风险、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为了控制和防范这些风险,投资者应该慎重选择投资对象,在决定投资前严格选择创业投资家,签订投资协议后设置对创业投资家进行激励与约束的机制。第五章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在本章中,首先对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循环中所涉及到的两个重要企业主体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他们各自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风险管理策略。特别是在对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中,鉴于我国目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创业投资企业需要对农业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成长性和成长环境进行综合考察才能准确评估其投资价值,从而降低自己的风险。第六章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中农户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农户虽然不直接参与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循环,但是,一般来说农户却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一个重要风险承担主体。我国农户众多,农户内部相互之间的风险偏好和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参与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过程中,为了防范和控制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农户应该借助农业保险、积极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技能。第七章是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政府无疑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一个特殊参与主体。本章首先对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职能进行了界定,并对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定位,认为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供给、风险分担和监督作用。第八章是结论和对策与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之所以发展缓慢,不仅仅是因为各个微观参与主体本身的风险管理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因为宏观环境欠佳。因此,为了降低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循环的整体风险,处于宏观层面的政府应该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培养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加快建立并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以及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王红颖[8](2008)在《我国国债风险与绩效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1981年我国重新发行国债,债务规模迅速增长,国债对于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8年以来,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及国内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国债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2003年以后,我国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某些行业甚至出现了投资过热迹象,CPI指数持续走强,财政政策由积极财政政策转为稳健财政。同时,国债规模迅速扩大,国债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国债风险日益凸现。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国债风险和经济绩效成为国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发行者的角度出发,在对国债相关理论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债的风险和经济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国债发行与经济运行的回归分析探讨了国债发行量对GDP的影响,得出国债发行量与下一期GDP存在密切关系;其次,采用灰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衡量国债规模的相关指标数据,对国债数量风险进行评估,在对CPI指数和我国国债实际运用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评估国债金融风险和使用风险;并通过投资乘数和国债投资项目的感应度和影响力分析,对我国国债的投资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降低国债风险,提高国债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

蒋小佳[9](2007)在《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理论界、办学单位对高职的有关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高职教育研究的中观问题——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高职院校究竟如何办学才符合高职发展规律,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理论界和实践界对高职的研究多集在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宏观研究(类型特征、人才培养目标、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高职教育如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改革上,而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在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表现出不适应,办学效益、办学质量差,人才就业率不高。这除了政府对高职的投入不够、政策环境不佳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研究不力,高职院校的办学领导者头脑里的发展战略目标、办学应持什么样的理念却是不清晰的,于是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或者采取普通高等院校的发展模式去办学,造成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氛围、环境越来越差。为此,本文以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弄清国内外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过程中采用的办学战略、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五力模型、价值链及VRIO框架模型等理论分析工具来探求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对高职教育战略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战略和战略体系、竞争战略、波特五力模型、波特价值链模型、VRIO框架模型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对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对重庆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会进行了总结分析,从而为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战略研究做好了铺垫。然后,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对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学院发展的机会和主要威胁;运用价值链及VRIO框架模型结合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内部条件的分析,找出了学院的主要竞争优势和劣势。最后,根据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内外环境的分析,制定了学院的发展战略、竞争战略和在此指导下应采取的教学生产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战略、校园文化建设战略和营销战略等职能战略。

卿前龙[10](2005)在《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以第三产业经济学为指导,以闲暇时间——休闲服务——休闲服务业为主线,结合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偏好理论、效用最大化理论、“工作——闲暇”理论、供求及其均衡理论等,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休闲服务这一当代社会重要的经济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 本文首先探讨了闲暇时间的产生及其经济性质、个人对闲暇时间的需求以及人类闲暇时间变动的一般趋势,并揭示了人类闲暇时间需求规律,认为闲暇时间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随着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人类闲暇时间都将出现较大的增加,而影响个人对闲暇时间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实际工资率水平,个人对闲暇时间的需求是先随实际工资率的提高而减少,当实际工资率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后,再随实际工资率的提高而增加,这就是个人闲暇时间需求规律。其次,本文运用第三产业经济学中的服务产品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恩格尔定律和消费者理论等对人类休闲行为进行经济学解释,深入讨论了休闲服务的定义及其产品特性,认为休闲服务是休闲服务部门的劳动者生产的供消费者休闲消费的服务型产品,而休闲则是消费者在闲暇时间里消费休闲物品和休闲服务的活动,它主要是一种休闲服务的消费活动。休闲服务消费具有促进经济增长、拉动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增加就业、促进公平分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等重要的经济功能。再次,论文在传统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将闲暇时间引入传统的需求定义,对闲暇时间约束和强制性“工作—闲暇”制度安排下的休闲服务需求进行了重新讨论,并在分析影响个人休闲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休闲服务总需求的变动趋势,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出现消费的“闲化”趋势和休闲消费的“软化”趋势,这两大趋势的存在决定了社会对休闲服务的总需求是不断上升的,这就是休闲服务总需求上升律。接着,论文讨论了休闲服务供给的特点、供给渠道、影响休闲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以及休闲服务总供给上升律,认为影响休闲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包括休闲服务的价格、休闲服务供给的技术水平和网络化水平、供给成本、企业规模及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休闲服务供给的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访国家计委副主任包叙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访国家计委副主任包叙定(论文提纲范文)

(1)2018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018年工作总结
    一、行业统计工作
    二、行业人才培养工作
    三、行业标准化工作
    四、装备认证工作
    五、创新网络工作
    六、示范工程工作
    七、评奖评价工作
    八、推动城轨交通“走出去”
    九、行业信息化建设
    十、专家和学术工作
    十一、展览、媒体和峰会工作
    十二、协会自身建设
2019年工作设想
    一、行业统计工作
    二、人才培养工作
    三、标准化工作
    四、装备认证工作
    五、大力推动城轨交通自主创新
    六、示范工程建设
    七、创新网络工作
    八、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
    九、推动城轨“走出去”
    十、优化科技成果评奖与评价工作
    十一、做好专家和学术工作
    十二、举办交流和展示活动
    十三、建好交流平台
    十四、持续推进协会建设

(2)府际关系视域下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政策执行和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政策执行和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范畴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范畴
    1.5 论文的创新点
        1.5.1 构建了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
        1.5.2 提出了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发展四阶段论
        1.5.3 提出了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模式
        1.5.4 提出了运用府际间诱导、约束和能力因素改进执行对策
第2章 研究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
        2.1.1 就业政策
        2.1.2 积极就业政策
        2.1.3 积极就业政策执行
    2.2 府际关系理论
        2.2.1 府际关系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2.2.2 府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2.2.3 府际关系理论的适用性
    2.3 中国府际关系的运行实践
        2.3.1 纵向府际间的运行实践
        2.3.2 横向府际间的运行实践
        2.3.3 斜向府际间的运行实践
    2.4 分析框架的构建
        2.4.1 构建依据
        2.4.2 变量:诱导、约束与能力三个维度
第3章 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演进与构成
    3.1 辽宁省府际结构与就业状况
        3.1.1 省情概述
        3.1.2 府际结构
        3.1.3 就业基本状况
    3.2 积极就业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3.2.1 积极就业政策1.0版:政策体系框架建构期
        3.2.2 积极就业政策2.0版:政策内容调整与完善期
        3.2.3 积极就业政策3.0版:政策体系形成与发展期
        3.2.4 积极就业政策4.0版:政策探索革新时期
    3.3 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构成要素
        3.3.1 政策主体
        3.3.2 政策问题
        3.3.3 政策对象
        3.3.4 政策目标
        3.3.5 政策工具
第4章 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现状
    4.1 执行主体与程序
        4.1.1 执行主体:辽宁省政府及其部门
        4.1.2 执行程序:政策输出、投入执行资源和监督检查
    4.2 执行模式
        4.2.1 高层推动模式
        4.2.2 领导小组模式
        4.2.3 联席会议模式
        4.2.4 签订责任状模式
        4.2.5 特色活动推动模式
    4.3 执行效果
        4.3.1 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合理区间
        4.3.2 扶持困难群体就业人数规模大
        4.3.3 就业配套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大
        4.3.4 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4.4 执行中的问题
        4.4.1 象征或目标替代执行
        4.4.2 选择或变通执行
        4.4.3 过度或迟缓执行
        4.4.4 欺上瞒下或标的群体外溢执行
第5章 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推动因素
    5.1 诱导变量维度
        5.1.1 权力结构:府际间的纵向分权使下级政府执行上级政府政策
        5.1.2 利益结构:府际间利益关联促进积极就业政策执行
        5.1.3 激励机制:府际间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内在动力
        5.1.4 资源配置: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根本保障
    5.2 约束变量维度
        5.2.1 制度规约:府际间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规制与安排
        5.2.2 绩效考核:上级政府约束下级政府完成积极就业政策执行任务的手段
        5.2.3 监督检查: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外在压力
        5.2.4 行政问责:约束执行主体承担执行责任
    5.3 能力变量维度
        5.3.1 组织协调:设立组织结构及强化沟通协调
        5.3.2 信息反馈:信息资源建设及加大政策宣传
        5.3.3 政策输出:中央政策的再设计及现存政策的修正
第6章 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限制因素
    6.1 诱导变量维度
        6.1.1 权力结构:府际间权力博弈阻碍积极就业政策执行
        6.1.2 利益结构:积极就业政策执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6.1.3 激励结构:上级政府的激励过度与激励结构错位限制执行
        6.1.4 资源配置:府际间财政资源配置失衡
    6.2 约束变量维度
        6.2.1 制度规约:政府换届及流程失范
        6.2.2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体系适用性较弱
        6.2.3 监督检查:府际间监督检查有限
        6.2.4 行政问责:府际间问责机制缺失及力度不足
    6.3 能力变量维度
        6.3.1 组织协调能力不强
        6.3.2 信息反馈能力较弱
        6.3.3 政策再制定前期调研及问题吸取不足
第7章 改进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的对策
    7.1 科学运用府际间的诱导变量
        7.1.1 均衡配置府际间权力结构
        7.1.2 规范和调节府际间利益关系
        7.1.3 创新府际间激励机制
        7.1.4 科学配置执行资源
    7.2 有效运用府际间的约束变量
        7.2.1 建立健全法制规约
        7.2.2 提高绩效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导向性
        7.2.3 规避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7.2.4 健全府际间问责机制及增强问责力度
    7.3 提升辽宁省政府自身能力
        7.3.1 优化组织结构与提高府际间组织协调能力
        7.3.2 增强府际间信息反馈能力
        7.3.3 加大前期调研和持续吸取经验提升政策输出能力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3)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风险社会对认证的制度需求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背景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动因与意义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理内涵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概念之界定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分析
        三、认证权的本质与特征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治理理论
        二、社会中间层理论
        三、法律的道德性理论
第二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及转轨特性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历程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转轨特性
    第二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体系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渊源
        二、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运行体制
    第三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
        二、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
        三、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
        四、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
        五、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
第三章 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整体失衡
        一、认证主体社会化
        二、证书分布集中化
        三、寡头垄断的认证市场结构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立法机制视角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行政干预视角
        三、认证有效性不高——基于认证绩效视角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影响:案例研究与批判
        一、案例述介
        二、认证法律制度移植出现异化
        三、认证合谋导致监管机制缺失
        四、政府干预不足与干预过度并存
第四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
    第一节 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运行概况
        一、放松规制下的制度替代
        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
    第二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检视
        一、标准先行、市场推动
        二、立法规范、政府主导
        三、因势利导、协同推进
    第三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
        一、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
        二、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
        三、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
        四、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
第五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他治与自治平衡:强制性与自愿性协同发展
        二、硬法与软法结合:适度干预理念下弹性管理
        三、认证与审批衔接:促进合格评定的方式创新
    第二节 路径选择的立法模式
        一、总体思路:《合格评定法》抑或《技术监督法》?
        二、《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
        三、标准改进模式——兼谈《标准化法》的修改
第六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
    第一节 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法律效力和范围
    第二节 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中市场准入制度
        一、市场导向与强制性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
        二、认证机构的指定及救济
    第三节 强化对指定认证机构行为的规制
        一、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
        二、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的规范性
    第四节 建立健全指定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
        一、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
        二、完善认证制度中的连带责任
        三、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二、选题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
        一、根基:改革开放前湖南高教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生态的确立
        三、压力:改革开放初湖南人才缺乏的严峻事实
        四、保障:制定多方位推进高教发展的法律法规策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一、湖南高教的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
        二、湖南高教的探索改革时期(1985—1991)
        三、湖南高教的深化改革时期(1992—1998)
        四、湖南高教的“弯道超车”时期(1999—至今)
第二章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探究——兼论特色人才之培养
    第一节 办学定位:湖南高校发展之“瓶颈”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丛生
        二、办学定位: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瓶颈”
    第二节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
        一、办学定位:一种历史的动态系统
        二、典型案例: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第三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的问题表征——基于18所本科院校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
        一、发展规模上“求大、求全”
        二、发展目标上“求高、求综”
        三、学科发展上“大干、快上”
        四、专业设置上“模仿、趋同”
    第四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路径选择
        一、基本要求:精准适中
        二、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可行路径
第三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互动探析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互动发展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联
        二、湖南高校资源地理分布的描述
        三、经济视域下湖南高校存在问题及其归因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径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的交互耦合
        一、湖湘文化及其内涵
        二、湖湘文化与湖南高等教育的交互耦合
第四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探究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阐释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宏观解析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二、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微观探析——以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师专)为例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依据
        二、三个典型案例分析
第五章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第一节 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义
        一、公平的涵义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意蕴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考察
        一、高等教育不公平之表征
        二、湖南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
        三、湖南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路径之构建
        一、国家政策层面
        二、民众自身层面
第六章 湖南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后湖南高教发展之比较
        一、教育属性:从“政治属性”转为“多重属性”
        二、人才培养:从“专才”转向“通才”
        三、战略地位:从“从属地位”转为“战略地位”
        四、管理体制:从“高度集中”转向“自主办学”
        五、发展模式: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
        六、投资方式:从“统收统支”转向“成本分担”
    第二节 湘鄂赣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一、湘鄂赣三地比较之缘由
        二、湘鄂赣高等教育若干指标之比较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特征
        一、起步晚,发展快,高校数量多,教育总量大
        二、民办高校创办最早,发展迅速,影响全国
        三、湖南女性高等教育颇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四、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良性互动
        五、湖南高等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稳步协调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绩效探析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宏观成效之表征
        一、形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
        二、高校地理布局日趋合理,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三、高等教育各项改革齐头并进,有序推进
        四、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显着擢升
        五、高校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绩效的微观解析——以吉首大学为例
        一、选择吉首大学的理由阐释
        二、吉首大学办学绩效之描述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成效评价
        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整体评估
        二、湖南高等教育取得辉煌业绩之缘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的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定位
        1.3 核心概念
    2 研究文献综述
        2.1 关于决策过程的一般性研究
        2.2 关于政府过程的研究
        2.3 关于当代中国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的研究
        2.4 综合评价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案例选择
        3.5 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二章 决策溪流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分析的新框架
    1 四种理论资源
        1.1 着眼于决策主体行为的理论
        1.2 关注决策主体与决策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
        1.3 着眼于决策“过程”性特征的理论
        1.4 立足于决策系统组织特性的理论
    2 “过程溪流论”的启示
        2.1 “过程溪流论”概述
        2.2 “过程溪流论”的优点
        2.3 “过程溪流论”的借鉴意义
    3 决策溪流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3.1 理论构想的思考基点
        3.2 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
        3.3 决策溪流论与过程溪流论的区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背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语境
    1 决策语境的涵义及其构成
        1.1 语境与决策语境
        1.2 决策语境的构成
        1.3 决策语境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2 结构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
        2.1 政治~行政权力结构
        2.2 制度:规则与规范
        2.3 重点建设项目决策的程序性规定:一般过程
    3 局势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3.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
        3.2 发展与经济发展
        3.3 “五年计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决策溪流的构建单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要素
    1 决策要素概述
        1.1 已有的关于决策要素的观点及分类
        1.2 本文对决策要素的界定
        1.3 决策溪流视角下的决策要素类型
    2 决策渠
        2.1 决策堤坝
        2.2 决策堤坝的构成
        2.3 决策堤坝的功能
    3 决策溪流
        3.1 溪流与决策溪流
        3.2 决策溪流的构成
        3.3 决策溪流的行进
    4 决策动力
        4.1 决策动力的构成因素
        4.2 决策势能
        4.3 决策势能与决策动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决策溪流中的行动角色: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主体
    1 决策主体的概念与辨析
        1.1 决策主体的概念
        1.2 决策者
        1.3 决策主体辨析
    2 决策关键人
        2.1 决策关键人的涵义
        2.2 决策关键人的角色定位
        2.3 决策关键人的功能
    3 决策利益相关者
        3.1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3.2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3.3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4 决策主体间关系
        4.1 决策主体间的有限博弈
        4.2 决策主体间的民主协商
        4.3 利益综合:竞争均衡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方式: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议题构建
    1 议题的范畴构建
        1.1 政策问题与议题
        1.2 议题与政策议程
        1.3 议题构建
    2 议题的政治性构建
        2.1 经济社会发展与项目建设必要性
        2.2 官员压力与政府回应
        2.3 议题的政治性评估
    3 议题的经济性构建
        3.1 成本与收益
        3.2 成本收益分析的应用及其缺陷
        3.3 议题的经济性评估
    4 议题的技术性构建
        4.1 决策中议题的技术性
        4.2 议题的技术性与技术专家
        4.3 议题的技术性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决策溪流行进的关键节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时机
    1 决策时机的形成
        1.1 决策时机的概念
        1.2 决策时机的形成
        1.3 决策时机与决策窗口
    2 决策诱因与决策事件
        2.1 决策诱因的概念
        2.2 决策诱因的类型
        2.3 决策事件
    3 触发机制
        3.1 触发机制的概念
        3.2 触发机制与决策时机
        3.3 决策中断
        3.4 决策“冬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前瞻
    1 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性
    2 决策渠的开放性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3 非支持联盟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4 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7)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价
        1.3.1 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国内外创业投资风险研究情况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解析
    2.1 风险及风险管理
        2.1.1 风险的界定及其特征
        2.1.2 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2.2 创业投资及其风险
        2.2.1 创业投资的含义及特征
        2.2.2 创业投资的运作流程
        2.2.3 农业创业投资
    2.3 农业高科技及其产业化
        2.3.1 农业高科技的界定及其特征
        2.3.2 农业高科技产业化趋势及其一般规律
        2.3.3 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2.4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
        2.4.1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运作流程及其风险因素
        2.4.2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承担主体
第三章 发达国家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3.1 美国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3.1.1 美国的农业发展条件及其技术选择
        3.1.2 美国的创业投资实践
        3.1.3 美国农业高新技术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3.2 日本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3.2.1 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及其技术选择
        3.2.2 日本的创业投资实践
        3.2.3 日本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3.3 西欧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3.3.1 西欧的农业发展条件及其技术选择
        3.3.2 西欧的创业投资实践
        3.3.3 西欧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
    3.4 基于国外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经验和教训的思考
        3.4.1 国情区情是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前提
        3.4.2 适当的组织形式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有力保证
        3.4.3 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3.4.4 农业高科技产业化需要政府积极参与分担风险
第四章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
    4.1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发展概况
        4.1.1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规模
        4.1.2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
        4.1.3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投资强度
        4.1.4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行业分布
        4.1.5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资金的阶段分布
        4.1.6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地区分布
        4.1.7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的退出路径
    4.2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分析
        4.2.1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的构成
        4.2.2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的投资特点
    4.3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
        4.3.1 宏观环境风险
        4.3.2 逆向选择风险
        4.3.3 道德风险
    4.4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者的风险管理
        4.4.1 慎重选择投资对象
        4.4.2 严格选择创业投资家
        4.4.3 设置对创业投资家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五章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
    5.1 参与企业分析
        5.1.1 创业投资企业及其分类
        5.1.2 农业高科技创业企业及其特点
    5.2 创业投资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来源
        5.2.1 逆向选择风险
        5.2.2 道德风险
        5.2.3 融资风险
        5.2.4 财务风险
        5.2.5 退出风险
    5.3 农业高科技创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来源
        5.3.1 技术风险
        5.3.2 市场风险
        5.3.3 融资风险
        5.3.4 管理风险
        5.3.5 农户的违约风险
    5.4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企业的风险管理
        5.4.1 严格的项目筛选
        5.4.2 对创业企业进行尽职调查
        5.4.3 组合投资和联合投资策略
        5.4.4 分阶段投资的多次投资策略
        5.4.5 对创业企业进行控制和监督
        5.4.6 对创业企业管理层实行股票期权
        5.4.7 退出方式与退出时机的确定
        5.4.8 组织形式的选择
    5.5 农业高科技创业企业的风险管理
        5.5.1 分阶段实施风险管理
        5.5.2 发展多渠道融资途径
        5.5.3 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核心技术发展战略
        5.5.4 适时地实施组织创新,实现管理升级
        5.5.5 创新农业高科技产品营销策略
        5.5.6 引入卖权期权机制,降低农户违约风险
第六章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中农户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
    6.1 中国农户调查
        6.1.1 我国农户及其分类
        6.1.2 农户的风险偏好和对不确定性的态度
    6.2 农户面临的主要风险
        6.2.1 自然风险
        6.2.2 技术风险
        6.2.3 企业的违约风险
    6.3 农户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6.3.1 参加农业保险
        6.3.2 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6.3.3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技能
第七章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7.1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职能与定位
        7.1.1 政府职能的界定
        7.1.2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定位
    7.2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政策供给作用
        7.2.1 制定创业投资的运作制度
        7.2.2 制定创业投资的补助制度
        7.2.3 制定创业投资的担保制度
        7.2.4 制定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制度
        7.2.5 制定支持创业投资业发展的政府采购制度
    7.3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分担作用
        7.3.1 强化高科技的基础研究
        7.3.2 建立相应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7.3.3 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科技保险
    7.4 政府在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监督作用
        7.4.1 监督创业投资公司或基金的运作
        7.4.2 监督创业投资家的行为
        7.4.3 监督创业企业家的行为
        7.4.4 监督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
        7.4.5 做好知识产权的认定和保护工作
第八章 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宏观对策与建议
    8.1 优化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环境
        8.1.1 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8.1.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8.1.3 营造合适的社会文化环境
    8.2 大力培养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
        8.2.1 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
        8.2.2 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
        8.2.3 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8.3 加快建立并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8.3.1 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8.3.2 规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
        8.3.3 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
    8.4 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8.4.1 加大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
        8.4.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我国国债风险与绩效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债理论研究综述
        1.1.1 国外经典国债理论
        1.1.2 国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1.2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2.1 国债的含义及功能
        2.1.1 国债的含义
        2.1.2 国债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2.1.3 国债的功能
        2.1.4 我国国债发行历史及现状
    2.2 国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2.3 国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2.3.1 平稳性检验
        2.3.2 协整性检验
        2.3.3 国债发行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回归分析
第三章 国债风险评估
    3.1 风险与国债风险
        3.1.1 风险的含义
        3.1.2 国债风险及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3.2 国债数量风险评估
        3.2.1 国债数量风险产生原因
        3.2.2 衡量国债规模指标
        3.2.3 灰主成分理论
        3.2.4 国债数量风险实证分析
    3.3 国债金融风险评估
    3.4 国债使用风险评估
第四章 国债投资绩效研究
    4.1 国债绩效含义
        4.1.1 国债绩效理论研究及现状
        4.1.2 国债绩 国债风险的效与关系
    4.2 国债投资绩效理论分析
    4.3 投资乘数与国债绩效及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4 国债投资结构与国债投资绩效分析
        4.4.1 产业波及效果理论
        4.4.2 我国各部门的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2 理论概述
    2.1 战略及战略体系构成
    2.2 理论基础
3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内外环境分析
    3.1 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3.1.1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3.1.2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3.1.3 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场现状分析
    3.2 高职教育行业环境分析
        3.2.1 进入威胁
        3.2.2 竞争者威胁
        3.2.3 替代品威胁
        3.3.4 受训者威胁
        3.7.5 受益者威胁
    3.3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内部条件分析
        3.3.1 正大软件集团发展概况
        3.3.2 学院发展概况
        3.3.3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VRIO 及价值链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战略体系
    4.1 总体思路
    4.2 发展战略
    4.3 竞争战略
    4.4 职能战略
        4.4.1 教学生产战略
        4.4.2 师资建设战略
        4.4.3 校园文化建设战略
        4.4.4 营销战略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外文献回顾
    第二节 国内文献回顾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体系和创新
第二章 休闲服务的基础:闲暇时间的产生及其变动
    第一节 闲暇时间的产生及其经济性质
    第二节 个人闲暇时间的需求分析
    第三节 闲暇时间的变动趋势
第三章 休闲服务的消费:人类休闲行为分析
    第一节 休闲服务及其消费特征
    第二节 对人类休闲行为的解释:休闲消费选择理论
    第三节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休闲的发展
    第四节 休闲服务消费的经济功能
第四章 休闲服务需求及其变动
    第一节 休闲服务需求的定义、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
    第二节 影响个人休闲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理论分析
    第三节 对影响个人休闲服务消费需求主要因素的实证检验
    第四节 休闲服务需求上升律
第五章 休闲服务供给及市场均衡
    第一节 休闲服务的供给及其特点
    第二节 休闲服务供给的渠道
    第三节 休闲服务供给上升律
    第四节 休闲服务的市场均衡
第六章 休闲服务业的发展
    第一节 休闲产业与休闲服务业范围的界定
    第二节 休闲服务业产值上升律
    第三节 休闲服务业就业上升律
    第四节 我国休闲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预测
    第五节 休闲服务业: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访国家计委副主任包叙定(论文参考文献)

  • [1]2018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作报告[J]. 谢正光. 城市轨道交通, 2019(04)
  • [2]府际关系视域下辽宁省积极就业政策执行研究[D]. 英明. 东北大学, 2017(06)
  • [3]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D]. 高国钧.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4]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D]. 刘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5]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D]. 王子明. 南京大学, 2013(12)
  • [6]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 顾朝林,吴莉娅.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3)
  • [7]农业高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研究[D]. 潘洪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我国国债风险与绩效实证分析[D]. 王红颖. 天津大学, 2008(08)
  • [9]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战略研究[D]. 蒋小佳. 重庆大学, 2007(06)
  • [10]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 卿前龙. 华南师范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专访国家计委副主任鲍旭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