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城镇化发展研究

湖南湘西城镇化发展研究

一、湖南湘西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麻学锋,周华[1](2020)在《交通驱动下旅游城镇化响应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异质性分析——以大湘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大湘西各县域作为案例地,通过构建交通驱动下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分析2010—2017年交通驱动下大湘西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水平,运用ESDA和GWR模型研究2010年以来大湘西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大湘西旅游城镇化空间响应程度呈下降趋势,同期各县域间差异呈持续增大趋势;②研究期间大湘西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全局表现空间集聚分异特征;局部上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H-H集聚区分布在怀化市鹤城区,并不断向周边演化,L-L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及周边地区;③OLS回归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对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的影响最大;④GWR回归结果显示,模型3年拟合优度均比OLS有所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交通发展水平、政策扶持力度对大湘西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显着,且不同因素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不均衡。

邓紫微[2](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提出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唐沛贤[3](2020)在《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要在物质文化生活上满足人们越来越高、更新的要求,还要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我国,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互相作用,具有有极大的相关性、耦合一致性。因此为弄清楚生态-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协调好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三者的发展关系,本文在对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关系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的前提下,融入耦合性理论和方法,在系统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依靠耦合协调模型,采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测算了 2009-2018年湖南省及其14个市州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及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并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耦合协调度发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湖南省整体发展情况看,2009年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发展处于失调衰退状态;2010-2011年处于失调恢复状态,耦合协调度由0.28703上升至0.39955,2012-2015年处于协调发展阶段,耦合协调度由0.51102上升至0.75977,2016-2018年处于极度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由0.85481上升至0.96589;为研究湖南省区域内部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变化,从市域尺度看,根据2009-2018年各市州耦合协调度发展情况划分,长沙市为协调发展类-极度协调类,株洲市、郴州市为基本协调类-协调发展类,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张家界市、常德市、益阳市、娄底市为失调恢复类-协调发展类,永州市、怀化市、湘西市为失调恢复类-基本协调类,2009-2018年间,湖南省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得到提高,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得到改善,“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对湖南省14个市州2019-2023年耦合协调度的灰色预测分析可知,2019年,除湘西州为基本协调外,湖南省其余市州全部进入协调发展状态;2020年,湖南省14个市州整体进入协调发展,这也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相契合;2021-2023年,湘潭市,株洲市陆续进入极度协调,除长株潭三市外的其余市州均未达到极度协调。最后,结合研究结果和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推进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湖南省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转型升级有一定借鉴意义。

舒怀[4](2020)在《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镇是有大片古建筑、历史街区的传统聚落,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具有历史、艺术、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价值,然而在城镇化的进程当中,许多古镇功能逐渐没落,导致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使得古镇丧失活力,进而面临消失的危险,古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急需要得到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古镇,传承古镇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及其传统珍贵的历史文脉,因此研究古镇的发展规划有其重要的社会历史等意义。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古镇,它三面环水,是典型的滨水古镇,而沅水航道的繁荣也促使大江口古镇成为历史上繁荣的商贸古镇,大江口古镇古属楚国,且为"五溪苗蛮之地",自古就有多民族聚居于此,楚文化、苗巫文化、土家文化与汉文化长期进行文化交融,还有外来移民文化,带来了许多风格迥异的建筑,丰富了古镇的建筑样式,共同组成了大江口古镇富有地域特色的文脉,尤其是名人屈原在此生活过,留下了屈原文化,研究大江口古镇,且寻找保护好大江口古镇的方法和发展古镇的对策,是对这些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通过对大江口古镇概况、乡土文化特征、社会经济现状、山水空间格局、街巷空间格局、历史文化遗存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提出古镇发展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标,并对国内和国外古镇研究现状及保护与发展规划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提炼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在深入学习了国内外古镇保护与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方式,提出大江口古镇发展规划理念及方法;从整体性、可持续性发展、特色滨水空间、全域旅游、文化旅游等多方面提出大江口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对策,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充分挖掘大江口古镇历史文化特色、古镇地域特色、滨水空间特色,让古镇重新恢复往日活力,重回价值,使得古镇能够得到永续发展。

胡月[5](2020)在《基于非遗传承的湘西苗绣创新应用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苗绣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刺绣的经典,是苗族同胞的“无字史书”,是中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一支自历史大迁徙定居湖南之后,由于历史、政治、地理等因素,得以保存着纯正的民风民俗。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迁,苗族人民开始告别原生态和古老的生活方式,湘西苗绣随着民风民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美轮美奂的刺绣技艺,依靠装饰艺术语言所表达的群体意念和审美共识逐渐流失。直到2006年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苗绣才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并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视角下着力于探讨湘西苗绣的创新发展。首先,从湘西苗绣艺术表现的解析入手,将文献考察和田野调查相统一,探究与此相关的社会、历史、地理、审美等背景因素,最后回归到湘西苗绣的非遗价值上,既进行宏观建构,又进行微观分析。其次,正确认识非遗保护原则,并深入探究湘西苗绣发展面临技法失传、精神内核消失、工匠流失、市场疲乏等困境和原因,提出针对问题科学保护非遗苗绣。第三,以设计学为原点进行多学科辐射,研究苗绣创新发展思路:全面了解苗绣图案,提炼与再创造苗绣元素,呼应时代审美;拓展苗绣的应用设计,提高其实用价值;变革苗绣生产和传承模式,激活苗绣艺术生命力。通过对非遗苗绣的研究和活态传承,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传承民族文化,使中华传统艺术与时代有机结合,为提高国民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冯斐[6](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匡奕敩[7](2020)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提出根据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指导思想以及国际社会、国家与地方各层面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引发自然灾害的实情,本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为生态系统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在实践中促进湘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于目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差异和不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在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社会经济耦合影响因素下的协同发展关系;进一步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各指标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明晰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特征,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特征,目的要在于为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经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域具体情况,以典型喀斯特地貌地形特征且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结合遥感、统计年鉴、考察调研、政府网站、媒体相关数据,集成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指标数据,筛选出与协同发展模式有关的相关分析、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定性的PEST情景分析法对论文进行深度研究。以湘西州1980-2018年四个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GIS分析方法,对各年度土地利用变化率、空间核密度及转移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0-2018年湘西州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建用地面积不断增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生态功能逐年下降;空间变化分析得到城建用地不断由州中心向周边扩大,各市县水田正朝着生态区域空心化格局演变,有林地正朝着边缘化的格局演变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方面,湘西州总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以GDP和人口等社会经济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空间变化分析得到湘西州各县区乡村人口正朝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心化凸显,城乡生产总值差距明显。气象环境方面,湘西州年降水量与湿度极值之间变化比较分散,而年均气温和光照较为集中;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气象环境空间插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极值年份间年降水量高低界限移动明显,年均气温高低界限移动不明显,时空变化具有反复或交替变化特征,相应农作物与气象灾害随年度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波动变化发展规律。利用R语言作图及SPSS统计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指标因素进行相关关系、回归关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1),1980-2018年耕地与城建面积表现为竞争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耕地、林地、草地,总人口与城镇人口,GDP与三产业,年降水量与平均湿度,年均气温与光照时长表现为一定的协同发展关系;(2),研究期间耕地在总土地利用中的占比与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表现为同步下降的协同发展关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负面效应;(3),2009-2018年年均气温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2008-2012年降水量与直接经济损失、水灾面积、粮食减产在不同时期显着相关,呈现协同发展关系。综合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20余项指标因素,从中选择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较大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受灾面积等宏观非线性数据指标,构建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作协同发展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正在下降,同时人均生产总值呈缓慢增长趋势,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难以呈现协同发展的趋势;泛化权重分析得到国民生产总值与粮食产量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大,宜优先决策农业生产为主的GDP,协调耦合度,以期获得GDP与生态系统服务及人均生产总值三者更好的协同发展作用。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得出湘西州及各县市农业发展可比价增速呈现波动性减缓的趋势;宜优先决策有效灌溉面积以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协调发展。结合湘西州州政社情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时与非完整数据的三废排放、灾害、旅游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一起,补以PEST为主的情景分析定性方法,整合成PEST-SWOT模型;针对前述理论分析的各种问题,在权衡决策上归并同化或整合同步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相关指标共同发展,结果得到,在社会发展机遇期引科技下乡能化解农村农田空心化问题以促进农田生态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在人与土地关系中转变经济基础弱势为优势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协同发展,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政策机遇与地方旅游业挑战下结合湘西森林优势与乡村人口空心化弱势结合下弥补促进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人口就业协同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化解技术挑战难题进而促进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农业经济恢复及协同发展,以及在环保宏观政策综合指导下拟促进湘西乡村社会经济振兴与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发展。今后将以决策支持的方式展开研究,并在南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上更好应用,以深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与农村社区发展协同提升模式,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张江峰[8](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认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毛丽佳[9](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刘天曌[10](2019)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农户行为响应及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村落乡村旅游开发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关系到地方政府、当地农户及开发商,甚至还有旅游者、当地社区等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平衡,若是处理不好,将损及各方利益。农户是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最主要的参与主体,农户意愿与行为响应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重大影响。而当前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违背农户意愿、忽视农户权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户的参与意愿和行为,进而影响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效果,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本论文基于湖南省10个典型历史文化村落257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应用调查统计分析法、三方动态博弈模型、多项有序Logistic模型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区域比较、农户行为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农户满意度与农户行为响应的耦合机理,以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管理体系和调控机制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统计调查资料概括总结出湖南历史文化村落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形成年代以明清时期最多、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等特征。(2)基于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当地农户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进程中,政府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扶持、开发商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农户对旅游开发的支持参与等行为决策参数将会影响参与博弈各方的行为选择策略,但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农户是关键的主体,开发商是重要的参与者。(3)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农户决策行为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农户参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决策行为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户心理因素中的行为意向和行为态度,农户禀赋因素中的性别、受教育程度、房屋面积,社会经济因素中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率,经营管理因素中的经营开发模式、农户参与旅游开发民主决策情况和房屋产权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决策行为选择有显着影响。因此,农户是否支持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主要受到农户的心理因素、禀赋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经营管理因素的影响,农户的心理是否积极,禀赋条件如何,是否有参与权和决策权,是否能够在旅游开发中获益是农户进行决策行为选择时要重点考虑的因素。(4)对湖南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农户满意度进行评价,农户总体满意度的得分为62.14,总体满意度水平较低,对旅游收入和权力分配的满意度最低。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过程中农户满意度与行为响应的耦合机理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历史文化村落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户的认知度对农户的参与度有着较为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农户的参与度对农户的满意度有非常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农户的认知度对农户的满意度有比较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农户的满意度对农户的支持度有非常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5)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切实维护农户主体利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农户-公司”“三位一体”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管理体系与调控机制,即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应由政府主导、农户主体、公司参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主要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要正确处理好保护、更新和开发利用的关系。首先是保护第一,其次是规划先行,第三是利用性保护。(2)要特别注重对村落整体风貌的保护。第一,要重视历史文化村落原有建筑风貌和空间形态格局的延续,不能采用现代城市建设的规范和标准;第二,要重视保护历史文化村落风貌的原真性,不能在修缮、更新、改造、新建的过程中,一味的整修成所谓的某种建筑风格而忽略了地方文化基因;第三,要注重保留当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原真性。(3)要不断完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发展相关的法制法规,动态化管理,多方参与,实现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多赢。(4)历史文化村落遗产的有效保护要与旅游适度发展相结合,通过旅游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助推乡村振兴。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各级政府提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的政策建议,切实维护农户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各相关利益者的“多赢”,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助于促进湖南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助推湖南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与实践。

二、湖南湘西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湘西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交通驱动下旅游城镇化响应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异质性分析——以大湘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概念界定及机理分析
    1.概念界定
    2.机理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3. 数据来源
四、交通驱动下大湘西旅游城镇化响应时空特征
    1. 时序演变特征
    2. 空间响应特征
    3. 空间集聚特征
五、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分析
    1. 变量选取及说明
    2. 基于全域尺度的OLS模型分析
    3. 基于局部尺度的GWR模型分析
    4. 大湘西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的影响因素空间分异性
六、结论与讨论

(2)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武陵山片区
        1.3.2 中心城市
        1.3.3 城镇扩展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2.1.1 区域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社会条件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条件
        3.1.3 历史文化
        3.1.4 经济社会条件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3.2.1 历史沿革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3.3.4 结果分析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4.1.1 地理环境因素
        4.1.2 交通基础因素
        4.1.3 经济发展因素
        4.1.4 城市规划因素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4.1.6 社会文化因素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4.3 本章小结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5.1.1 常住人口规模
        5.1.2 城镇用地规模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5.3.4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6.2.1 发展战略
        6.2.2 发展定位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6.3.4 多节点
        6.3.5 城乡融合发展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6.7 本章小结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7.1.2 对接大西南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系统
        2.1.2 经济系统
        2.1.3 社会系统
        2.1.4 耦合与协调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态经济理论
        2.2.3 耗散结构理论
        2.2.4 灰色预测理论
3 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3.2.1 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3.2.2 经济系统现状分析
        3.2.3 社会系统现状分析
    3.3 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机理分析
        3.3.1 生态系统承载经济、社会系统发展
        3.3.2 经济主导生态和社会发展
        3.3.3 社会反作用于生态、经济发展
4 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建立
    4.3 数据来源
    4.4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4.4.1 熵值法
        4.4.2 变异系数法
        4.4.3 各系统综合评价得分计算
    4.5 耦合协调模型及判别标准
        4.5.1 耦合度模型
        4.5.2 耦合协调度模型
    4.6 灰色预测法
5 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5.1 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时序分析
        5.1.1 数据处理及结果
        5.1.2 系统层分析
        5.1.3 要素层和指标层分析
        5.1.4 耦合协调度分析
    5.2 湖南省14个市州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分析
        5.2.1 数据处理结果
        5.2.2 综合评价得分分析
        5.2.3 耦合协调度分析
        5.2.4 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分异
    5.3 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预测
6 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6.1 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
        6.1.1 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6.1.2 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6.2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
        6.2.1 坚持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6.2.2 大力发展社会保障工作
    6.3 生态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
        6.3.1 深入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6.3.2 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2.1 国外古镇研究综述
        1.2.2 国内古镇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现状分析
    2.1 基本概况
    2.2 区位与自然条件
        2.2.1 区位
        2.2.2 气候
        2.2.3 地形地貌
    2.3 古镇选址及其空间形态
        2.3.1 古镇选址及其形成因素
        2.3.2 “三山鼎峙、二水环流”山水空间格局
        2.3.3 古镇空间形态—梭形
    2.4 街巷空间结构—勺子型+树枝型
    2.5 滨水空间
        2.5.1 滨水岸线空间
        2.5.2 滨水节点空间
第三章 大江口古镇的历史价值与特色分析
    3.1 大江口古镇的历史价值
        3.1.1 文化根植的公共建筑
        3.1.2 体系完整的民居建筑
        3.1.3 多样的历史环境要素
        3.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3.2 大江口古镇的地方特色
        3.2.1 因水而兴的商业码头
        3.2.2 滨水特色街巷
        3.2.3 滨水特色景观
        3.2.4 分片管辖的宗治制度
        3.2.5 历史建筑的文化多样性
    3.3 制约古镇发展的因素
        3.3.1 古镇历史风貌格局受损
        3.3.2 历史遗存保护力度不足
        3.3.3 滨水功能没落
        3.3.4 旅游开发不足,公共基础设施落后
        3.3.5 非物质文化缺乏保护
第四章 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发展规划
    4.1 大江口古镇发展条件分析
    4.2 古镇特色的发展定位
    4.3 基于保护的发展规划
        4.3.1 传统风貌的保护和整治
        4.3.2 整体性保护
        4.3.3 乡土特色保护
    4.4 特色滨水空间规划
        4.4.1 分段设计,营造主题岸线
        4.4.2 岸线变化,丰富空间层次
        4.4.3 线性设计,激发边界效应
        4.4.4 节点设计,塑造标志景观
        4.4.5 恢复滨水古吊脚楼群
    4.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4.5.1 普查与评估当地文化资源
        4.5.2 建立博物馆和非遗名录
        4.5.3 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4.5.4 全民参与的传承制度
        4.5.5 创建非物质文化载体
    4.6 旅游发展规划
        4.6.1 可持续发展
        4.6.2 合理商业化
        4.6.3 全域旅游规划
        4.6.4 发展文化旅游
    4.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众参与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B 大江口古镇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C

(5)基于非遗传承的湘西苗绣创新应用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苗族的历史文化研究
        1.2.2 苗族服饰和苗族刺绣研究
        1.2.3 苗绣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1.2.4 苗绣的当代传承研究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湘西苗绣溯源
    2.1 苗绣诞生与发展的环境
        2.1.1 苗族历史文化变迁
        2.1.2 苗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
        2.1.3 苗族聚居地的社会环境
    2.2 湘西苗绣的界定与分类
        2.2.1 湘西苗绣相比于其他苗绣的独特性
        2.2.2 湘西苗绣传统应用分类
第三章 湘西苗绣的“非遗”价值
    3.1 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3.1.1 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述
        3.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特点
        3.1.3 苗绣的“非遗”之路
    3.2 湘西苗绣的艺术表现及其“非遗”价值
        3.2.1 纹样题材及其“非遗”价值
        3.2.2 工艺技法及其“非遗”价值
        3.2.3 色彩风格及其“非遗”价值
第四章 湘西苗绣发展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4.1 湘西苗绣的发展困境
        4.1.1 传统工艺技法的失传
        4.1.2 民族精神内核的消失
        4.1.3 优秀苗绣工匠的流失
        4.1.4 市场需求不足
    4.2 湘西苗绣陷入传承困境的原因
        4.2.1 口传心授传统传承方式的缺陷
        4.2.2 以家庭和小作坊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的落后
        4.2.3 强调族属范围和民族风格缺乏外延展示和传播渠道
        4.2.4 城镇化转型使大量苗绣传承主体选择进城务工
        4.2.5 社会进步削弱了苗绣作为日用和记录历史的实用性
第五章 湘西苗绣的创新发展思路
    5.1 提炼与再创造苗绣元素,呼应时代审美
        5.1.1 改变形状
        5.1.2 调整色彩
        5.1.3 增添结构
        5.1.4 营造空间
    5.2 拓展苗绣应用设计,提高实用价值
        5.2.1 对接生活实用品
        5.2.2 创新文化艺术品
        5.2.3 开发其他特殊品
    5.3 变革苗绣生产和传承模式,激活苗绣艺术生命力
        5.3.1 优化保存和传播手段
        5.3.2 开发新材料和新工艺
        5.3.3 尝试合作式生产
        5.3.4 扩大传习人群范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思路创新
        三、研究内容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资源理论
        三、资源基础理论
        四、发生学理论
        五、嵌入式理论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一、概念界定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一、总体发展脉络
        二、发展历史变迁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维度分析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二、指标评价模型
        三、指标赋权处理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7)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
        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
    第一节 湘西概况
        一、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民族分布
        二、湘西地区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特点
        三、湘西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分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
    第二节 研究区域的实地考察与调研
        一、湘西实地考察
        二、参与式调研与集中会议研讨
第三章 研究方案
    第一节 数据来源
        一、遥感监测数据
        二、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第二节 技术支持
        一、应用软件工具材料
        二、机器学习技术模型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和评价模式
        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关系分析模型与评估方法
        三、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与情景分析方法
第四章 基于3S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时空变化分析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一、1980-2018年湘西土地利用变化及转移矩阵分析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及价值估算
    第二节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时空演变分析
        一、湘西州社会人口因素变化分析
        二、湘西州经济生产总值因素变化
        三、湘西州社会经济人均产总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分析
    第三节 区域气象环境影响下作物生产时空演变分析
        一、1980-2018湘西气象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分析
        二、湘西州气象环境影响下的农作物变化分析
第五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关系分析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内部因素影响关系
        一、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二、社会经济内部各因素间影响关系分析
        三、气象环境内部各因素影响关系分析
    第二节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一、土地生态系统对社会人口因素的影响分析
        二、土地生态对经济产值的时空效应分析
    第三节 区域复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一、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二、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灾害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第六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预测与情景分析
    第一节 区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一、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二、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的情景分析及协同发展上的建议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中的情景分析
        二、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在PEST-SWOT模型上的协同发展分析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讨论
    第二节 结论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9)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自然资源情况
        3.1.3 民族文化资源
        3.1.4 资本现状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3.1.6 政策环境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3.2.1 产业结构现状
        3.2.2 产业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6.4.2 选取指标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9.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农户行为响应及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历史文化村落相关研究综述
        1.2.2 农户行为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1.3.3 论文的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户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计划行为理论
        2.1.1 计划行为理论的由来
        2.1.2 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变量
        2.1.3 计划行为理论对农户行为研究的启示
    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1 行为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2.2.2 前景理论的主要思想
        2.2.3 心理账户理论和禀赋效应概述
        2.2.4 行为经济学理论对农户行为研究的启示
    2.3 博弈论
        2.3.1 博弈论的概念
        2.3.2 博弈要素
        2.3.3 博弈类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南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调研设计与数据来源
        3.2.1 调研方案
        3.2.2 问卷设计
        3.2.3 样本对象选择
        3.2.4 问卷发放与回收
    3.3 湖南历史文化村落总体特征分析
        3.3.1 数量特征
        3.3.2 类型特征
        3.3.3 时间分布特征
        3.3.4 空间分布特征
        3.3.5 基本发展现状
    3.4 湖南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及区域比较
        3.4.1 农户及其家庭特征的分析与比较
        3.4.2 农户房屋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3.4.3 农户感知、态度与行为区域比较分析
        3.4.4 村落保护与开发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3.4.5 农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三方博弈分析
    4.1 三方博弈模型假设
    4.2 博弈模型相关参数设置
    4.3 博弈模型建构
    4.4 博弈模型均衡分析
        4.4.1 博弈模型分析
        4.4.2 博弈均衡时局中人行为分析
    4.5 基于博弈行为分析的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农户行为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1 农户行为影响因素及理论假设
        5.1.1 农户心理因素变量
        5.1.2 农户禀赋因素变量
        5.1.3 社会经济因素变量
        5.1.4 经营与管理因素变量
    5.2 数据来源与统计检验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数据的统计检验
        5.2.3 样本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5.3 计量模型选择
    5.4 模型估计与计量结果分析
        5.4.1 模型估计结果
        5.4.2 多重共线性与稳健性检验
        5.4.3 计量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农户满意度与行为响应耦合机理分析
    6.1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农户满意度评价
        6.1.1 指标权重确定
        6.1.2 农户满意度综合评价
    6.2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6.2.1 潜变量和观测变量选择
        6.2.2 研究假设与模型
    6.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3.1 数据来源
        6.3.2 研究方法
    6.4 数据描述性分析与统计检验
        6.4.1 数据描述性分析
        6.4.2 信度分析
        6.4.3 效度分析
    6.5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与分析
        6.5.1 模型估计结果
        6.5.2 模型适配度检验
        6.5.3 模型结果分析
    6.6 结论与建议
        6.6.1 结论
        6.6.2 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调控机制研究
    7.1 “政府-农户-公司”“三位一体”的保护与开发管理体系构建
        7.1.1 政府主导
        7.1.2 农户主体
        7.1.3 公司参与
    7.2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调控机制构建
        7.2.1 农户权益保障机制构建
        7.2.2 政府领导协调机制构建
    7.3 本章小结
结论
    1.研究结论
    2.政策建议
    3.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成果奖励目录)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课题目录
附录C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农户调查问卷)
致谢

四、湖南湘西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交通驱动下旅游城镇化响应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异质性分析——以大湘西为例[J]. 麻学锋,周华. 商学研究, 2020(06)
  • [2]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湖南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唐沛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沅水流域大江口古镇发展规划研究[D]. 舒怀.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基于非遗传承的湘西苗绣创新应用与发展研究[D]. 胡月.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D]. 匡奕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9]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农户行为响应及调控机制研究[D]. 刘天曌. 湖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湖南湘西城镇化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