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的家一个新厨房

给你的家一个新厨房

一、给家一个新新厨房(论文文献综述)

林增煜[1](2021)在《饮食与政治:民国时期海味消费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大陆海岸线绵延1.8万千米,沿海渔场众多,海产品在国民的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干制的海产品又称为“海味”。以民国时期的海味消费为研究中心,探讨饮食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民国时期饮食消费政治化这一重要现象,而且也有助于深化和丰富民国社会生活史和社会消费史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以饮食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为审视基点,对民国时期的海味消费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包含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四个章节内容。绪论部分首先简述了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在详细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后,阐述本文的研究理路,并对民国时期的“海味”等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对本文的史料来源与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说明。第一章为海味的产销。首先从海产品的干制加工工艺说起,对近代海产品的干制技术作简要论述,并介绍鱼翅、海参、鲍鱼、鱼肚几种主要海味的制作方法。其次则是探讨海味的来源。国产海味主要来自我国东部沿海各省,而由外洋进口的海味则主要来自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相对于外洋海味而言,国产海味在民国时期的海味消费市场上所占份额显然极少。最后则阐述海味的批发与零售环节。在民国时期的上海等城市,海味业已发展相当成熟,是工商业中的重要一支。海味业的基本单位是海味号和海味行。海味的零售业务则主要由南货店经营。南货店归属于南货业。海味业与南货业均属于海味相关行业。第二章为海味消费的传统、主体与空间。本章主要聚焦于海味消费的悠久传统、主体区隔与空间差异。首先,对古代海味消费传统的分析,可知海味的消费兴盛于明清时期,而明清时期各具特色的海味筵席是海味消费繁荣的具体体现。民国以来,社会奢风一脉相承。上层社会视海味为家常便饭,不仅诸多社会名流嗜吃海味,而且社交活动中亦时常能见到海味的身影。普通民众则只在婚丧庆寿等重要宴会场合方得一饱口福。从海味的消费空间来看,城市里的各大酒菜馆中,海味佳肴一直是席上头牌,海味筵席价值不菲。而社会名流的公馆中,海味的消费无疑兼具私密性与享受性。第三章为“饮食节约”与海味消费。此即探讨饮食消费政治化现象的第一个个案,主要探究民国时期的“饮食节约”与海味消费的互动关系。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与节约运动,意图以政治性的法律条规规制民众消费的各个方面。毫无疑问,在提倡“饮食节约”的环境中,以鱼翅、海参为代表的海味的消费受到诸多限制,甚至直接被禁止。然而,尽管规范甚多,但无论从社会的消费情形,抑或海味的进口状况来看,海味的消费并未能完全被禁绝。最后一章为抵制日货运动与海味消费。本章为探讨饮食消费政治化现象的第二个个案,主要探讨民国时期抵制日货运动与海味消费的互动关系。二三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其矛头直指日货海味。历次抵制日货海味,海味业、南货业、酒菜馆业等均以各自的方式进行响应。从社会层面而言,抵货运动无疑具有诸多成效的,从日货海味的进口上看,日货海味的进口无疑有所下降。然而,消费日货海味之风仍然存在,抵货风潮一过,日货海味进口依旧。即使日货海味的进口受限,非日货海味亦能很好地填补市场缺额。而海味业私进日货与私售日货之行为亦时而有之。无论是提倡“饮食节约”要求拒用海味,抑或“抵制日货”提倡抵制日货海味,都是政治意图干预消费的体现,且都对海味消费产生影响。总的来看,民国时期这两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尽管都对海味消费有所冲击,但并不显着。而在此特殊场景下的海味消费情形,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两场政治运动的诸多局限性,或流于形式,或乏善可陈。

姜宝昌[2](2021)在《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吴一峰是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一位因纪游式写生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他兼备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西学教育,诗书画印皆精,是一位“通才”型艺术家。而且全程经历了20世纪中国画改良运动的思潮,开拓性的提出了以古法写实的艺术理念,并以四十余年的写生壮举,完成了对西南山水在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上的探索,他注重对传统山水笔墨的表现和审美理念的传达,并因此形成了以古法写实理念写实景的山水画表现形式,同时也赋予了这种山水画表现理念和表现形式以特殊的生命力和表现力。本文以时代背景下吴一峰探索其写生山水画的得失为视角,研究了吴一峰在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构建上的探索成就,探讨了吴一峰与陆俨少、李可染、陶冷月等同时代师友之间,在写生方法、理法、创作、意境塑造等方面的异同,论证了“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艺术理念的开拓价值和意义。考辩了吴一峰与黄宾虹之间的私淑式关系,以及写生理念与胡佩衡之间的独立关系,明晰了吴一峰以古法进行纪游式写生探索是自发的、自觉的一种开拓性行为。明确了吴一峰山水画中因具有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才使其作品没有因为过于强调写实景和写实性,而削弱主观写意性表达,反而显示出强劲“生命力”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探索中视觉形式上的局限性。从吴一峰个案研究来说,本文是首次把吴一峰置于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为重新认识吴一峰提供了理论支持,拓宽了吴一峰研究资料的丰富性,也为研究20世纪山水画发展现象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典型案例。本文将在吴一峰为什么在20世纪前半页取得成功并获得广泛赞誉,而后期却被历史遮蔽少有人知,这个问题背景下展开论述,以此理清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同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真实还原吴一峰写生山水画的探索价值。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该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以及目前该项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吴一峰作为以写生探索山水画变革的典型个案研究的总况。第二章是吴一峰“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通过对提出的背景、理念的成因、具体表现的阐述,以及与胡佩衡“古法写生”之间的考辩,明确了吴一峰的理念是自发、自觉的一种探索行为,是对传统重新挖掘、审视、重组,发掘了旧传统在新时期发展中的新价值,是有建设性和开拓性的。第三章是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构建,本章共有四节,第一节分别分析了纪游式写生概念的形成以及与“卧游”理念的关系,第二节从体悟自然、观照现实、革新传统三个阶段分析了吴一峰一生的写生历程和艺事活动,第三节分析了吴一峰山水画创作的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最后提炼出纪游式写生山水画在图真和写实层面的意义。第四章是与同时代师友写生比较,本章通过对黄宾虹、陆俨少、陶冷月、李可染、赵望云、关山月、黎雄才7位同时代画家,在写生理法与章法、纪游写生与写生创作、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意境塑造与现实再现、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性论述,通过对比,明晰了吴一峰鲜明的风格特点,以及在中国画转型时期的探索意义。第五章是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节,提出了地理风俗的资料性、诗书画印的综合性、内容题材的现实性三方面独特的艺术“生命力”,第二部分从图式观念和笔墨探索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局限性。结论:通过以上五章的客观、系统的论述,得出了吴一峰写生山水画在20世纪美术史上的探索价值,以及在科学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转换两个方面的思考。

陈思宇[3](2019)在《基于SAPAD的青年社区厨房设计研究 ——以广州优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产品建构设计的符号学路径(SAPAD)框架理论是从符号学的角度将产品的结构、功能、材料等与产品和用户交互过程中出现的意义建立联系,重塑产品架构的设计方法,从行为、对象、意义三个维度分析进行产品构建,通过分析行为—意义—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建构策略,实现设计创新。本课题基于对SAPAD理论框架的学习与理解,对青年社区内青年人的厨房使用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完成适用于青年社区的公共厨房设计。本研究通过SAPAD理论框架对优家青年社区—广州五羊社区“家友”的厨房使用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对用户行为进行背后意义拆解,完成行为-物-意义之间三个维度的映射关系。利用聚类分析挖掘不同意义维度间的核心意义,通过核心意义与语构层的关系建构来指导产品功能模块建构,分析产品功能模块与所涉及的区域模块之间的关系,进行产品优化与再设计。本次研究进一步探索了SAPAD方法在青年社区厨房设计领域应用的实际效果,并完善此方法模型。在青年社区厨房设计本身的实用与通用价值上,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对探索青年社区及青年人的相关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王楷[4](2019)在《基于SAPAD的青年社区无人便利店设计研究 ——以广州优家为例》文中提出庞大的年轻上班族租房群体及其典型的生活型态,孕育出了一批青年长租公寓,他们对租房的态度不再是单一的租客,而是集生活、休闲、娱乐、交友等于一体的多样化需求,为了响应年轻人的这种新型需求,公寓管理者不断在生活配套系统做出探索和改变。而便利店的存在对于现有的社区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传统社区周边的“夫妻店”、“烟酒店”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青年的消费习惯。社区配套的零售服务方式是否可以围绕年轻群体的生活状态做出探索和改变是影响年轻租客群体生活质量及体验的关键触点。以符号学为路径的产品建构设计(SAPAD)理论框架将产品的结构、功能、模块等与用户使用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建立联系,重塑产品架构的设计方法,通过解构、分析、映射行为—意义—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建构策略,实现设计创新。本课题通过对SAPAD理论框架的深入理解,对广州优家青年社区中租客在公寓内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从系统的视角去分析购买的过程、行为,与产品、组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再通过分析产品与用户之间产生的交互过程输出物理层、语构层、经验层、语意层、语用层和社会层六个层次的意义,并将六个层次的意义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用户购买的核心意义簇与便利店中的关键物进行关联映射,聚焦关键物与关键行为的分析,输出设计机会,完成社区无人零售系统与消费服务模块的重构,优化用户购买行为的整体体验。本课题在原有SAPAD的理论基础上作出延伸,以80后、90后,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群体作为用户研究目标,将年轻上班族生活型态及消费行为与目前青年社区中零售模式进行各个体验触点结合分析,发现问题,探索更适合青年社区中零售系统服务模式的新路径。为之后发展出一条切合国内青年社区中新零售产业的转型升级道路提供实践依据。也为SAPAD理论框架模型提供实践参考案例,不断完善符号学路径下的产品建构理论体系。

王娜[5](2019)在《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文中认为淇澳,不只是一个位于珠江三角洲西江入海口的海岛,还是伶仃洋海域与大陆产生联系的历史节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下,淇澳岛的海岛社会发展随着空间生产的不断延伸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历时态的地方历史梳理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提供借鉴的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生产是动力,最终在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即保存现实的印迹,又映照历史的记忆。同时,海岛社会的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社会文化的流动空间。空间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有物质性空间和精神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空间的生产还是社会的建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建构论为基础,因而,同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态不是单一的演化,它在历程中可以呈现出多样化,而且总体的趋势是前进的。在淇澳空间生产的过程中,基于海岛位置、政府政策等外力因素,导致它处于“中心”与“边缘”关系的不断转化中,但以淇澳人这个历史主体为视角来分析,淇澳社会的态势是向上前进的。通过梳理历史上淇澳岛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探析出,空间与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生产的状态。能够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的变迁,每种社会发展形态中,都存在着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以生产方式的变迁为依据将社会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在征地运动之前,淇澳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出海打渔为副业。征地运动后,再加上淇澳大桥的修建,淇澳的生产方式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文章从淇澳岛的空间研究入手,以空间生产为视角,讨论在“中心”与“边缘”关系下海岛社会发展的形态历程,认识到空间的生产过程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基础相结合运作的结果,

易晓莉[6](2014)在《21世纪台湾电影:内涵与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新电影运动以来,台湾电影以冷峻的批判精神反思现实世界,并表现出强烈的作者风格。这使得台湾电影总体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但对观众的审美接受而言,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这种显着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矛盾,使台湾电影陷入长期的低迷。为了改变台湾电影这种持续困顿的局面,台湾电影界以及整个文化界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世纪台湾电影以新面貌昭示着台湾电影的生机和曙光。无论是题材选择、思想内涵还是审美形态,21世纪台湾电影在对电影文化传统的继承中更是鲜明地表现出和时代合拍的新特色,表现出电影人在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下对台湾电影发展道路的思考和探索。整体而言,21世纪台湾电影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既有艺术电影的小众化叙事,也有商业电影的大众化表达。不过,大多数21世纪台湾电影,都避免了或艺术或商业的极端,而是表现出两者的融合,展现出21世纪台湾电影的新面貌和新形态。本文试图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具体论述21世纪台湾电影的思想内涵和审美形态,以凸显和明晰其多元化的总体特征。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影片中人物的生存困境、女性意识、青春叙事、温情品质及其喜剧性这五个方面入手,围绕21世纪台湾电影的思想内涵和审美形态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聚焦于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人物的种种生存困境,并力图探究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所在,对其中表现出的现实主义情怀进行论述。本文认为,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人物的生存困境,大致可以分为社会困境和人性困境这么两种类型。残缺的家庭、狭小的社会空间、不确定的身份,这些都构成了人物的生存困境,展示了社会困境中的存在真相;而无望纠结的生存图景、生命本体的尴尬和无奈、失衡的精神世界,都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揭示了人性困境中的存在本质。对人物生存困境的表现和思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进一步深化了台湾电影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台湾电影的精神向度。第二章主要关注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人物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状态的分析,分别从自我意识的觉醒、去除依附性的独立女性、自信的形象展示以及自我的不断完善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本文认为,自我意识的觉醒、去除依附性是形成女性意识的一个基本前提,这对于女性获取经济、精神上的独立以及自身的尊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自己的人生充满自信,能够全面掌控和驾驭自己的情感、工作和生活,并且随着时间的历练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使自己不断变得睿智而强大,则是女性意识更高层面的体现,是女性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商业社会的背景存在,致使女性成为商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被看的观赏价值全面遮蔽了女性本该有的丰富价值和人性内涵。因此,21世纪台湾电影中对女性意识的凸显和强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势必会为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提供更多的参照和思考。第三章主要结合21世纪台湾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成长历程,挖掘其中表现出的青年文化及其精神理想。21世纪台湾电影的青春叙事,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一种是激昂,一种是感伤。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是与不同的表达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对自我实现的精神理想的强调,对个性的坚持和对自由的向往,共同谱写了激昂的青春旋律;而青春的创伤性体验、艰难曲折的成长过程,则形成了一种感伤的基调。本文认为,这种多面向的青春表达,无论哪一个层面,都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大众文化背景对于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青春表达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第四章通过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各类情感表述,如乡情、亲情、爱情等,并结合影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综合评析21世纪台湾电影的温情品质。本文认为,在商业社会的交换伦理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功利化,而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亲情乡情的凸显、动人的爱情表述都会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心灵的慰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另外,影片中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和谐、爱与宽容的人性表达,都有着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不仅构成了影片的温情品质,更是使观影的过程好似一场文化的洗礼,既有情感的熏陶,又有思想的浸润。21世纪台湾电影的温情本质,充分表现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于台湾本土化的一种凸显。第五章从惯用的喜剧手法和不同的喜剧审美范畴两方面入手,具体分析21世纪台湾电影的喜剧性。本文认为,温婉的讽刺和对传统观念的颠覆、情节受阻和情节陡转是21世纪台湾电影惯用的喜剧手法,而黑色幽默及癫狂的闹剧是21世纪台湾电影两种常见的喜剧类型。21世纪台湾电影中越来越多的喜剧元素,是台湾电影的巨大突破,使其远离“悲情”的标签,在题材选择和审美风格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更为贴近现代社会的观影需求。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对台湾电影的发展走向提出看法和建议,以此期望台湾电影能够以更加多元化的面貌赢得更多的关注,并针对21世纪台湾电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郑燕[7](2014)在《人是媒介的尺度 ——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三代旗手保罗·莱文森的媒介思想作为研究的目标,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剖析了莱文森在媒介环境学派中的地位及其主要的媒介思想,并结合我国的媒介技术应用和媒介环境进一步印证了莱文森具有历史关怀和富有洞察力的预见性理论,为我们当前的媒介研究寻求一个参考性的视野和研究的样本。在技术的变迁中,媒介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也总是在某些方面违背人的本性或者说诱惑了人本性中劣根性的张扬,所以说技术在实现人类对生活的种种美好理想的同时,也把我们推到更大的交流困境中。不少学者对此保持足够的警醒,比如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媒介就是对人的精神奴役和全面控制。对于媒介非人性化的一面,我们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因为媒介负面性的存在否定了传播技术的进步作用,否定了传播技术变迁中媒介不断趋向人性化的事实,从而对技术采取拒斥的态度,这是保罗·莱文森在倾其一生的媒介研究中坚持的态度与原则。他继承和发展了麦克卢汉媒介分析的研究视角,借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卡尔·波普尔“渐进社会工程”的变革方案,提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变革是自然界动态进化过程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非唯一的决定性力量这一“软”决定论。莱文森对技术促进媒介形态的变革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构成媒介人性化趋势的根本原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媒介演化中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地选择和改进媒介,这是决定媒介使用、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媒介技术观,而且体现了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思想,是莱文森最重要的媒介思想之一。同时他还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媒介功能的补救,从而使媒介越来越完美,越来越“人性化”。他的人性化趋势、补救性媒介、技术进化论思想使他成功地超越了麦克卢汉,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是后麦克卢汉主义第一人”。本文共分为五章。首先,将保罗·莱文森放置于媒介环境学派中,剖析了他在三代研究群体中的地位以及对前两代学人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在对待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莱文森继承了麦克卢汉“道德中立”的立场,在媒介即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并发展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定律思想,展开自己的“补救性”媒介理论。对自己的导师波兹曼,莱文森却没有那么听话,在学术旨趣和思想渊源上都大相径庭。在媒介形态上,波兹曼认为文字培养理性,图像降低思考,而莱文森却认为文字易受干扰,图像符合感知。对于技术催生的新媒介,波兹曼认为电子文化是对印刷文化的颠覆,而莱文森却认为是对印刷文化的补救。俩人最集中的对立,是在对待技术演化中人的地位的认识,波兹曼的态度是悲观的,人在技术发展中变得越来越无能为力,而莱文森却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的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进化论是莱文森媒介思想体系形成的关键。他深受芝加哥社会学派技术乐观主义思想的启蒙,康德的先验认识论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互动论为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他借鉴并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借用唐纳德·坎贝尔的生物进化三部曲推出自己的知识演化的三部曲,并对波普尔的3个世界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自己的3个“技术-世界”观念。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为他的媒介进化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他创造性地提出每一种媒介都是沿着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路径展开,沿着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尺度的方向上演进,比如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交流第一次超越了自身的生物边界,信息和思想跨越时空得以延展和流传,后继而来的印刷、报纸、电报、摄影术都在视觉上更趋向于人的交流需求,广播、电话、留声机则是在听觉上跨越时空满足人的需求,电影、电视从试听两个方面使得技术的发展趋于人的需求,后一种媒介是对前一种媒介不足的补偿。莱文森的数字传播思想与实践。相比于麦克卢汉和波兹曼,莱文森有幸目睹并参与了数字媒体发展的整个过程,他的主要论着也大多完成于世纪之交前后的十年,他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考察数字传播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影响。本文用了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他的数字媒介思想。手机作为补偿性媒介的集大成者,莱文森关注了移动性媒介给传统媒介和社会带来的巨大解构作用,手机的出现解放了人们远距离交流被困守在房间内的窘境,也让办公从固定的场所移至你所到的每一个地方。莱文森写作《手机》的时候是2004年,十年后的手机所带来的变革更是难以阻挡,它不仅仅作为媒介信息的传递者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社会的传统行业造成的冲击和颠覆令人震惊,创造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不仅如此,莱文森将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不同于网络聊天室、邮件、BBS等网络新应用创造性取名为“新新媒介”,以区别于互联网早期的应用。所谓新旧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有很多人对这一提法提出不同的看法,笔者也不尽赞同这一概念,但是这一概念的提出确实帮助我们能够更方便、直观地观察和研究以博客、推特、微博与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介形式。“新新媒介”人们也习惯地称之为“自媒体”,它们的出现对传统主流媒体以及社会管理方式都带来新的冲击和消解,似乎真的实现了“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民主社会,迫使国家赋权于民、网民的个性化透过社交网络尽显本色,同时也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舆论场,尤其是在中国,网民透过自媒体平台实施了一场又一场个人命运的救赎。当然,莱文森也关注到一切媒介都具有的双刃剑功能,带来利的同时,弊也无可避免。比如网络话语权的赋予,消解了专业人士对专业问题的权威性,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的词条良莠不齐,缺乏权威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社会精英把持话语权而导致的草根话语权形同虚设和自身批判精神的缺失,网络围观而导致的群体极化现象严重等。如果说莱文森的导师尼尔·波兹曼的研究是从人性和道德的尺度鞑伐技术的负面性,而莱文森则侧重于媒介变迁的技术、社会、文化的根源与发展趋势,从分析媒介演化的历史入手,通过揭示媒介演化的规律和趋势,不但肯定传播技术和媒介的重要意义,而且突出了人作为媒介的创造者和控制者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加全面地剖析了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相比于波兹曼去裁决媒介是有益还是有害的人文主义视角,莱文森的视角更加宏大。他认为媒介的进化服从于人的理性,有无穷的发展潜力,更加人性和合理化。所以,莱文森对待技术与媒介的态度要明亮的多,对未来也更积极与乐观。

李德琴[8](2014)在《虚假的承诺》文中研究说明一我已经三十五岁了,虽然略有点肢残,却爱上了一个小我两岁的寡妇。我无法确定她心里对我到底有没有存在好感;但从最初接触的几天,她每次看到我就低头脸红就可以确定,她对我并没有坏的感觉。我是在和老同事张杰一同下班站在十字路口等公交时不合时宜地再次谈到这个问题的。张杰真是个有心人,一开始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我牵线搭桥,都有点婆婆妈妈了。我们非常投入地站在十字路边的广告牌下,等候。幸亏是傍晚,天气暗淡,不易被人发现。本来说好六点五十分的,都六点四十五分了,仍不见对方露面,我有点烦躁了。我刚想把这层烦躁的意思捅破,张杰就发现目标了。我不得不佩服他超凡的识别力。他虽见过被介绍的女子,但不认识对方的介绍人。他撇开我,认准马路上来往汽车的空隙,飞也似的冲过去。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令我此后想起来就激动不已:万一哪辆汽车刹车

朱宁[9](2013)在《“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工业制造业大量渗透国内建筑业的今天,建筑师传统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已经不足以覆盖建造的全过程,传统的建筑学缺乏与制造业知识体系的衔接,缺乏与其他工程学科的协同能力;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工程学科的专门人才也缺乏对建造过程的宏观理解。本文以制造业的视角看待建筑的建造过程,探讨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最终落脚点在二者的协同发展。其历史过程的时空广度不局限于“建筑业”或“制造业”的范畴,笔者将其抽象为两个“过程”的概念:“造屋”与“造物”。本文对建造过程的研究分为因素、系统与案例三部分,从三个层次阐释建造过程的哲学本质以及“造屋”与“造物”的协同关系,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建造过程的内涵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建造过程的系统如何架构,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为建筑的目标服务?建造过程如何借鉴历史和国外案例,整合并带动下游制造业产业链,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提升建筑的品质?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文通过批判的形而上学、系统论与技术史论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上篇应用批判的形而上学方法,论述输入、输出、控制、机制等因素的历史演变,以及这些因素与“造屋”与“造物”的主体——人的基本需求、劳动过程的附加价值、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关系。中篇根据系统理论建立建造过程的系统架构,通过类比人对物的实体改造手段、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方式建立两个概念: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下篇利用技术史论方法,从“造屋”与“造物”协同关系的角度,重溯建筑历史中一些关键案例的技术过程,重新给予历史内容以合理的分析评价;并且将这些分析方法尝试应用于中国当前的国情,以期为现实中的建筑业、建筑师和建筑学提供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基于系统理论,本文建立了建造过程中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的理论内核,提出系统建构是人超越于机器的协同能力。其次,通过对建造过程中人的劳动进行价值批判,本文说明建造过程的本质是人工对自然材料附加价值的提升,提出知识建构是人在建造过程中的核心价值。本文提出建筑技术科学在建筑学本身以及与其他工程学科对接中的“桥梁作用”,最终落脚点在于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建筑学科当前所面临的工程品质问题现状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

李静[10](2013)在《“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文中指出“空间转向”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仅突破线性时间——历史的束缚,引起当代文化思维范式的转型,同时也为文学空间书写和空间批评开启了广阔的道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运用空间理论和空间批评的方法,以1990年代以来中国具有明显空间意识的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以文学和社会形态在地理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等契合为切入点,回到历史具体语境中探寻文学如何运用独特的空间书写方式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参与中国特色的文化自觉的实践,进而探究文学空间与社会各层结构的互动(审判、革命、激活)关系,最终在1990年代以来文学律动的轨迹中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空间理论,并且洞见21世纪文学空间书写的发展态势。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如何认识空间理论视域下的199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语境。空间理论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实践,全球化本质上是晚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力量在空间的分化和重组,随之而来消费主义的逻辑也是社会运用空间生产和消费的逻辑,并深入到日常生活,逐渐形成一种“全球消费文化”,要警惕其背后“文化霸权”和线性历史的逻辑本质。我们注意到1990年代以来中国也迅速卷入到全球化浪潮中,西方消费社会的空间理论可以有所借鉴,但不尽适用于当代中国复杂的多元文化语境,因此需要批判吸收、转化创新。相比较于西方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后工业的发展阶段自然孕育出的景观化、冲突性的消费文化空间,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仍是长期以来的中心任务,仍要在“和合文化”理念指引下朝着多元共生而非“斗争性”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的空间生产正在由发达的都市、向中等城市、城镇、广大的农村扩散和蔓延,在城市和村镇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呈现出中国特色的以消费文化为主体的多元运行机制和空间权力。我们要逐步改变西方帝国为轴心的文化结构,在历史间距(而不是线性)的坐标中,构建面向全球的多元主体、和平交往、文化自觉的实践之路。第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对文学空间生产的整体渗透,文学空间成为消费文化的一个“符码”,开始逐渐商品化,它参与着消费文化的生产和消费。首先,消费社会的商品符号和消费文化的生产体系的建立,都需要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的特殊角色得以实现,媒介作为符号具有空间性、权力性和认同性。基于中国消费文化“后发速生”的特点,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众传媒分布表征出自身的特质:在改造吸收西方消费文化的同时,又努力为中国文化传统争取更多话语权,为中国现代化复兴之路提供机遇。其次,文化市场本身为文学空间构建一个平台,而且它对文学空间乃至文化空间的功能实现具有决定的作用。再次,19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对出版领域逐步进行市场化改革,出版媒体成为文学空间生产方式的主导者。第三、如何认识1990年代以来小说文本空间所呈现出的符码。199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提供了新的社会空间,空间的转换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生存方式。与之相应,文学及时捕捉到了这些更新或者创新的空间,以审美的方式表征着消费文化的种种印迹。但需要强调的是消费文化对文学空间的生产不仅仅是一种导向和挤压,文学空间也正在逐步调节自身的存在形态,以各种方式参与并影响着消费文化空间的建构。由此论文第三章到第五章选取了消费语境下当代小说在地理层面上的城市/乡村(怀旧空间、景观空间、隔离空间)、文化层面上的国家/异国/边地(仪式、异国、边地)、社会层面上的公共/私人空间(生存空间、私密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等小说文本几种具有明显空间意识的意象或者景观来进行的解读,试图从中分析文学文本是如何审美地对空间读码/解码的、以及消费文化与各个空间想象之间的复杂纠葛。最后论述空间批评——通往文学空间的旅途。文学空间的生产和消费意味着给人类智能化调整和适应后现代空间秩序提供一个诗意的力量和方式。空间批评是在“第三空间”思维观念与文学研究、文化转向的互动下催生出来的。全球化时空转换背景下的中国空间批评与传统文学理论相比,已经出现一系列的研究范式的转换。文学具有以文化表征的方式建构异质空间的内在动力和审美诉求,借助空间批评,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量在多重阐释中最终得以实现。

二、给家一个新新厨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给家一个新新厨房(论文提纲范文)

(1)饮食与政治:民国时期海味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四、史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海味的产销
    一、海味的生产制造
    二、海味的来源
    三、海味的分销网络
第二章 海味消费的传统、主体与空间
    一、海味消费的传统
    二、海味消费的阶层区分
    三、海味消费的空间与场合
第三章 “饮食节约”与海味消费
    一、“饮食节约”的发端
    二、“饮食节约”的强化
    三、“饮食节约”下的海味消费
第四章 抵制日货运动与海味消费
    一、抵制日货海味
    二、抵制日货运动下的海味消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古法写生:“以传统笔墨,写天地间实景”理念的形成
    一、理念的提出
    二、理念的成因
        (一)承学经历
        (二)时代思潮
        (三)自觉意识
    三、理念的表现
        (一)临摹入古:进入传统
        (二)对景写生:承变传统
        (三)写物创意:复归传统
    四、理念的开拓性
第三章 图真写实:纪游式写生山水画语言体系的建构
    一、概念形成与理念引入
    二、写生历程与艺事活动
        (一)体悟自然阶段(1928—1948)
        (二)观照现实阶段(1949—1979)
        (三)革新传统阶段(1980—1994)
    三、语言特点与审美表现
        (一)另辟蹊径上溯宋元意境
        (二)新景致营造中的笔墨方式
        (三)程式化到实景化的独特章法
        (四)突出人世气息的新意点景
        (五)重彩结合水墨淡彩的设色
    四、图真意义与写实价值
        (一)探索总结现实自然规律
        (二)发掘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三)融通活变主体自觉意识
第四章 存形宣物:与同时代师友的写生风格比较
    一、写生方法的比较
        (一)写生理法与章法结构:与黄宾虹的写生比较
        (二)科学写实与古法写实:与陶冷月的写生比较
    二、笔墨语言的比较
        (一)墨法突破与笔法融合:与李可染的写生比较
        (二)纪游写生与创作语言:与陆俨少的写生比较
    三、写生再现的比较
        (一)纪游写生与农村写生:与赵望云的写生比较
        (二)博采中西与现实再现:与关山月、黎雄才的比较
第五章 法自我立:纪游写生山水画的生命力及局限性
    一、地理风俗的资料性
        (一)步行海宁观潮记与浙西之游
        (二)入蜀纪游与川北之游
        (三)岷江、青衣江、柳江概况
    二、诗书画印的综合性
        (一)以诗文纪游以山水存形
        (二)以书法作画以画作书法
        (三)以金石铸筋骨以刀笔立线
    三、内容题材的现实性
        (一)自然山水与风俗题材
        (二)新中国建设题材
    四、视觉形式的局限性
        (一)笔墨个性的局限
        (二)图式个性的局限
结论
    一、纪游式写生与传统笔墨的结合拓展
    二、写生与现代观察方式的建立
    三、现场写生与时空观念的转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吴一峰绘画作品选录
附录二:吴一峰写生稿选录
附录三:吴一峰艺术活动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SAPAD的青年社区厨房设计研究 ——以广州优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青年人概念描述
        1.4.2 青年社区概念描述
        1.4.3 社区厨房概念描述
    1.5 主要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现状
    2.1 国内厨房发展研究概述
    2.2 国内社区厨房发展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年社区住户厨房使用行为分析
    3.1 优家青年社区介绍
    3.2 优家青年社区住户公共厨房使用情况调研
        3.2.1 调研执行方式
        3.2.2 问卷内容
        3.2.3 问卷分析
    3.3 优家青年社区用户行为观察与分析
        3.3.1 调研目的
        3.3.2 调研执行方式
        3.3.3 调研样本信息
        3.3.4 青年社区公共厨房基本情况
        3.3.5 目标用户行为观察
        3.3.6 目标用户行为分析
        3.3.6.1 主厨(家友A)行为分析
        3.3.6.2 副主厨(家友B)行为分析
        3.3.6.3 帮厨(家友C)行为分析
    3.4 烹饪活动中行为与意义的映射分析
    3.5 用户行为意义聚类分析
        3.5.1 语构层聚类分析
        3.5.1.1 家友A的语构层聚类分析
        3.5.1.2 家友B的语构层聚类分析
        3.5.1.3 家友C的语构层聚类分析
        3.5.2 经验层聚类分析
        3.5.2.1 家友A的经验层聚类分析
        3.5.2.2 家友B的经验层聚类分析
        3.5.2.3 家友C的经验层聚类分析
        3.5.3 语意层聚类分析
        3.5.3.1 家友A的语意层聚类分析
        3.5.3.2 家友B的语意层聚类分析
        3.5.3.3 家友C的语意层聚类分析
        3.5.4 语用层聚类分析
        3.5.4.1 家友A的语用层聚类分析
        3.5.4.2 家友B的语用层聚类分析
        3.5.4.3 家友C的语用层聚类分析
第四章 基于核心意义的设计机会洞察
    4.1 核心意义关系建构
        4.1.1 家友A核心意义簇建构
        4.1.2 家友B核心意义簇建构
        4.1.3 家友C核心意义簇建构
        4.1.4 利益相关者意义簇关联分析
    4.2 核心意义与物的映射
    4.3 基于核心意义簇的设计机会洞悉
        4.3.1 核心意义与关键物的映射分析
        4.3.2 基于核心意义的设计机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意义的青年社区公共厨房设计实践
    5.1 设计概述
        5.1.1 背景描述
        5.1.2 青年社区公共厨房的定义
    5.2 设计实施
        5.2.1 基于青年人的“青年社区公共厨房”概念提出
        5.2.2 基于青年人的“青年社区公共厨房”方案设计
    5.3 设计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课题研究结论
    6.2 方法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 用户调研问卷
    附录2 用户访谈提纲
    附录3 各意义层聚类
        语构层聚类—家友A
        语构层聚类-家友B
        语构层聚类-家友C
        语意层聚类-家友A
        语意层聚类-家友B
        语意层聚类-家友C
        经验层聚类-家友A
        经验层聚类-家友B
        经验层聚类-家友C
        语用层聚类-家友A
        语用层聚类-家友B
        语用层聚类-家友C

(4)基于SAPAD的青年社区无人便利店设计研究 ——以广州优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框架
        1.3.1 服务设计方法
        1.3.2 SAPAD理论框架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青年社区零售服务现状研究
    2.1 青年社区零售服务现状研究
        2.1.1 青年社区发展现状
        2.1.2 青年社区租住人群定位
        2.1.3 社区零售服务现状研究
    2.2 无人便利店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2.2.1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2.2.2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2.2.3 经验启示
第三章 青年社区无人便利店服务体验分析
    3.1 优家青年社区背景研究
        3.1.1 优家青年社区背景介绍
        3.1.2 优家青年社区无人便利店背景介绍
    3.2 用户行为观察与分析
        3.2.1 调研计划方案
        3.2.2 确定调研对象及目标用户
        3.2.3 用户购买行为观察
        3.2.4 用户购买行为分析与物的映射分析
第四章 基于SAPAD的用户购买行为分析
    4.1 用户购买行为与意义的映射分析
    4.2 用户行为意义聚类分析
        4.2.1 语构层意义聚类分析
        4.2.2 经验层意义聚类分析
        4.2.3 语意层意义聚类分析
        4.2.4 意义聚类分析小结
第五章 基于核心意义的设计机会分析
    5.1 核心意义关系建构
    5.2 意义与物的映射分析
        5.2.1 核心意义与物的映射分析
        5.2.2 基于核心意义的产品功能服务模块构建
    5.3 基于意义的设计机会分析
第六章 基于意义的青年社区无人便利店系统设计
    6.1 无人便利店服务系统
        6.1.1 设计构想
        6.1.2 无人便利店服务设计
    6.2 无人便利店终端设备概念设计
    6.3 无人便利店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方法展望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 利益相关者访谈提纲
    附录2 用户访谈提纲

(5)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四节 文章框架
第二章 当代淇澳岛海岛境貌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态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第三节 宗族与组织
    第四节 经济与文化
    第五节 社会关系
    结语
第三章 清朝时期淇澳的生活图景
    第一节 贫民将钟宝
    第二节 聚集金星门
    第三节 白石街由来
    第四节 淇澳岛巡检司
    第五节 外商、士绅与官府
    结语
第四章 民国时期淇澳的聚落格局
    第一节 聚落空间
    第二节 居所建筑结构
    第三节 以“家”为单位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苏兆征故居
    第五节 走出村落
    结语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淇澳岛人口流动
    第一节 生产空间的重新配置
    第二节 社会阶层变更
    第三节 1949年—改革开放前淇澳人通婚范围
    第四节 偷渡港澳谋生
    结语
第六章 90年代以来淇澳海岛变半岛
    第一节 征地运动
    第二节 身份转变
    第三节 淇澳大桥的修建
    第四节 居住格局变化
    第五节 外来人口进入
    结语
第七章 淇澳宗教信仰的三重空间
    第一节 一重空间:以“家”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二节 二重空间:以“社”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三节 三重空间:淇澳庙宇祭拜空间
    第四节 坟地也有着标识农耕的空间的作用
    第五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一)
    第六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二)
    结语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6)21世纪台湾电影:内涵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台湾电影发展总体脉络描述
    二 台湾电影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的可行性
    四 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思路
第一章 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人物的生存困境
    第一节 社会困境中的存在真相
        一 残缺的家庭导致的生存困境
        二 狭小的社会空间中逼仄的生存图景
        三 不确定的身份导致的生存困惑
    第二节 人性困境中的存在本质
        一 无望纠结的后现代生存景观
        二 生命本体的存在困境
        三 失重的生活世界
第二章 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生成与焕发
        一 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 去除依附性的独立自觉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深层表达
        一 女性:自信、自主与自强
        二 不断完善的女性自我
第三章 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青春叙事
    第一节 激昂的青春旋律
        一 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理想
        二 个性的坚持和自由的向往
    第二节 感伤的青春低泣
        一 青春的创伤性体验
        二 艰难曲折的成长心路历程
第四章 21世纪台湾电影的温情品质
    第一节 温情的情感表达
        一 亲情乡情的凸显
        二 动人的爱情故事
    第二节 温情品质的传统文化底色
        一 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和谐
        二 爱与宽恕的人性表达
第五章 21世纪台湾电影的喜剧性
    第一节 21世纪台湾电影:惯用的喜剧手法
        一 温婉的讽刺和对传统观念的颠覆
        二 情节受阻和情节陡转带来的喜剧效果
    第二节 不同审美范畴的喜剧意味
        一 黑色幽默
        二 癫狂的闹剧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电影文本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人是媒介的尺度 ——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保罗·莱文森对媒介环境学的超越与反叛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
        一、媒介环境学的思想源流
        二、媒介环境学的核心命题与建构
        三、媒介环境学派的代际传承
    第二节 保罗·莱文森的生平
        一、保罗·莱文森的学术历程
        二、保罗·莱文森的学术成就
        三、保罗·莱文森获得的荣誉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第三代旗手的超越与反叛
        一、莱文森对麦克卢汉的继承与超越
        二、莱文森对尼尔·波兹曼的背离和开拓
第二章 保罗·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思想
    第一节 芝加哥社会学派对莱文森思想的启蒙
        一、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技术主义观点
        二、芝加哥社会学派对莱文森传播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进化认识论为莱文森的技术进化论提供了方向
        一、进化认识论的兴起
        二、莱文森对进化论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第三节 先验认识论为莱文森技术进化论提供哲学基础
        一、康德的先验认识论为技术进化论做先驱
        二、理性与进化
        三、人是媒介的尺度,技术是人类思想的物质表现
第三章 莱文森的媒介演进图谱
    第一节 媒介进化的路径:玩具-镜子-艺术
        一、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路径
        二、媒介技术演化的动力: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对技术潜力的需求
        三、玩具-镜子-艺术的演化语境是对单一媒介的自我进化,而非针对新旧更替的各类媒介
    第二节 媒介演进的方向:适应人的“小生境”
        一、适应人类的“小生境理论”的提出
        二、媒介适者生存的规律
    第三节 媒介进化的方式:以人为尺度的补救性演进
        一、什么是媒介的补救性演进
        二、人性化是媒介补救的尺度与方向
        三、以微信为例的补偿性进化分析
第四章 手机:从挡不住的呼唤到移动的家园
    第一节 手机——补偿性媒介的集大成者
        一、手机发展史
        二、手机是补偿性媒介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 手机:挡不住的呼唤
        一、呼叫难以转移
        二、改变难以阻挡
    第三节 手机:移动的家园
        一、手机创造移动互联网时代
        二、手机重构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和理念
        三、手机正在成为我们“移动的家园”
第五章 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莱文森的新新媒介思想
    第一节 媒介向何方延伸——新新媒介的兴起
        一、新新媒介的界定
        二、新新媒介的类别及其在中国的形态
    第二节 新新媒介改变了什么
        一、新新媒介的特征
        二、新新媒介带来的变革
    第三节 新新媒介的自由与边界
        一、对新新媒介舆论场中言论自由的反思
        二、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虚假的承诺(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9)“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释题:“造屋”与“造物”
    1.1 研究对象
        1.1.1 “造屋”:建造过程中的问题
        1.1.2 “造物”: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工艺技术领域:以“造物”类比“造屋”
        1.2.2 系统设计领域:将“造物”系统化形成“造屋”
        1.2.3 工程应用领域:“造屋”应用“造物”提升品质
    1.3 “造屋”/TECTONICS 与“造物”/TECHNICS 的释义
        1.3.1 “造”/Bauen:中西文中均表达“价值提升过程”之意义
        1.3.2 “造屋”与“造物”的同源性与差异性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4.1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分析
        1.4.2 “造屋”与“造物”的系统综合
        1.4.3 “造屋”与“造物”的案例应用
上篇:因素分析篇
    第2章 “造屋”与“造物”的时空尺度
        2.1 控制因素
        2.1.1 客观约束
        2.1.2 主观需求
        2.2 输入因素
        2.2.1 材料、能源、信息
        2.2.2 人与材料
        2.3 机制因素
        2.3.1 “机制人”:工具、技能
        2.3.2 媒介、协作、竞争
        2.3.3 技术: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驾驭
        2.4 输出因素
        2.4.1 离散性输出:多样性输出与不稳定输入相协调
        2.4.2 连续性输出:规模化与多样性输出的矛盾
        2.4.3 非线性输出:类型化、家用化、规模定制化满足多样性的输出
        2.5 小结
    第3章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演变
        3.1 控制与机制:“造屋”与“造物”中的关键因素
        3.1.1 制造因素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演进概述
        3.1.2 人的因素的细分:工艺技术与人力组织
        3.2 工艺技术中的控制与机制:从技艺到术语
        3.2.1 机制优先:单项技艺中非系统化的控制性信息
        3.2.2 控制优先:术语对多项技艺的集成
        3.3 人力组织中的控制与机制:从工匠到工业
        3.3.1 机制优先:工匠组织与技艺分工
        3.3.2 控制优先:工业组织与必要技能
        3.4 小结
    第4章 “造屋”与“造物”的审美批判
        4.1 审美对象的来源
        4.1.1 审美对象的界定:审美的过程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
        4.1.2 形而下与形的批判:对“制作美”与“形式美”的现象学还原
        4.1.3 形而上的批判:理性的“目的”与审美的“合目的性”的差距
        4.2 机制之美与控制之美
        4.2.1 机制之美:劳动、发现、变化
        4.2.2 控制之美:反思、统摄、规律
        4.3 机械审美观念批判: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平衡
        4.3.1 经验层面的机械审美:对制造能力的崇拜
        4.3.2 形式层面的机械审美:与抽象形式的耦合
        4.3.3 理性层面的机械审美:对知识组合的趣味
        4.4 小结
    本篇总结
中篇:系统综合篇
    第5章 实体系统
        5.1 “造屋”与“造物”实体系统:封闭系统的静态有序
        5.1.1 “造屋”与“造物”在系统中的边界条件
        5.1.2 实体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5.2 材料属性与有序性
        5.2.1 材料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
        5.2.2 人工化的有序性
        5.3 界面材料及其工艺探索
        5.3.1 研究界定
        5.3.2 材料及其工艺的“类型化”:德国制造联盟的早期理念
        5.3.3 材料和工艺的实证方法:立体主义传统
        5.3.4 材料与手工艺的探索与整合:魏玛包豪斯
        5.3.5 材料实验的“飞跃”:“白院住区”住宅展览
        5.4 现代复合材料的应用
        5.4.1 复合材料:可“设计”的材料
        5.4.2 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
        5.4.3 复合材料的“造物”应用
        5.5 基于材料工艺属性的组合
        5.5.1 多材料、多工艺的集成创新:产品工艺设计
        5.5.2 多工种的组合制造规划:分离面设计
        5.5.3 多实体材料组合下的终端制造
        5.6 小结
    第6章 信息系统
        6.1 “造屋”与“造物”信息系统:开放系统的动态有序
        6.1.1 动态有序的实现条件
        6.1.2 信息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6.2 几何的度量
        6.2.1 视觉性的相对度量:细部关系
        6.2.2 触觉性的绝对度量:表面粗糙度
        6.2.3 度量系统配合的精确性
        6.3 受力的形变
        6.3.1 基于静力学的“造屋”
        6.3.2 轮船、飞机、汽车的动力学因素与静力学固有形式
        6.3.3 制造中的力学因素
        6.4 数字的整合
        6.4.1 数字信息对产品的控制理论
        6.4.2 “负反馈”:“信息流”控制“材料流”
        6.4.3 “正反馈”:意识的耗散结构与信息编解码
        6.5 小结
    第7章 系统中的机器与人
        7.1 实体系统中的机器技艺:代替人工
        7.1.1 以机械的运动代替人手的运动
        7.1.2 以机械的组织代替人力的组织
        7.1.3 以机械的反馈代替人脑的反馈
        7.2 信息系统中的机器术语:架构在机器技艺之上
        7.3 机器世界中人的角色:知识建构
    本篇总结
下篇:案例应用篇
    第8章 “造屋”是“造物”的“试验场”、“市场”和“博物馆”
        8.1 建筑工程:“造物”的“试验场”
        8.1.1 工程师的“试验场”:“造物”的储备
        8.1.2 建筑师的“试验场”:“造物”的思辨
        8.1.3 “造屋”技术转移中的控制与机制
        8.2 建筑设计:“造物”的“市场”
        8.2.1 “造屋”的附加价值
        8.2.2 “造物”提升“造屋”价值
        8.2.3 现代系统设计:建筑业与制造业整合
        8.3 建筑史论:“造物”的“博物馆”
        8.3.1 发现:文化的空间
        8.3.2 研究:工艺的进化
        8.3.3 创造:时代的精神
        8.4 小结
    第9章 中国当前“造屋”与“造物”的协同进程
        9.1 边界条件
        9.1.1 缘起:制造业渗透建筑业的必要性
        9.1.2 结构转型:制造业结构与建筑业的关系
        9.1.3 社会转型:劳动力成本增长,但并非全盘反映附加价值上升
        9.1.4 “造屋”下游产业链:制造业的“培育期”
        9.2 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作用
        9.2.1 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的三个技术层次
        9.2.2 建筑业带动下游制造业提升品质的两条实践路径
        9.3 建筑师:专业人才的内核、系统与环境
        9.3.1 内核:建筑师的知识体系
        9.3.2 系统:建筑师的统率能力
        9.3.3 环境:建筑师的职业环境
        9.4 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的桥梁作用
        9.4.1 建筑技术科学渗透建筑学的教学体系
        9.4.2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衔接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
        9.5 小结
    本篇总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论文研究成果
        10.1.1 理论内核:基于系统理论架构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
        10.1.2 价值批判:探索“造屋”与“造物”过程中人的价值
        10.1.3 现实意义: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10.2 领域展望
        10.2.1 理论研究:建筑学中的建造过程研究
        10.2.2 实践展望:建筑业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责任——也是建筑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第 1 章附文:“造屋”与“造物”的词源学解读
附录B 第 4 章附表:《营造法式》术语分类列表
附录C 第 5 章附表 A:魏玛包豪斯工艺车间分类列表
附录D 第 5 章附表 B:1927 年展览住宅所使用的材料及其工艺列表
附录E 第 8 章附表:“造屋”与“造物”在部分建筑师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联列表(19 世纪至今)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空间转向”及空间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空间
    第一节 全球化: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特殊阶段
    第二节 空间化: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
    第三节 空间生产和消费: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语境
第二章 消费文化与文学空间的生产和消费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媒介空间
    第二节 文化市场:文学空间生产的平台
    第三节 出版媒体:文学空间生产方式的主导者
第三章 都市/乡村:空间的想象与断裂
    第一节 全球城市与都市想象
    第二节 怀旧空间:城市的记忆
    第三节 景观空间:全球性的想象
    第四节 隔离空间:乡村的解构与重组
第四章 国家/异国/边地:空间建构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天下观”到“国家民族观”
    第二节 仪式空间与国家的“在场”
    第三节 “跨界”书写与“他者”镜像
    第四节 边地想象与认同焦虑
第五章 私人/公共空间:空间的发现和焦虑
    第一节 公共空间的个人言说
    第二节 生存空间的主体焦虑
    第三节 私密空间的转移与敞开
    第四节 日常生活空间的平庸和神奇
结语 空间批评——通往文学空间的旅途
参考文献
李静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给家一个新新厨房(论文参考文献)

  • [1]饮食与政治:民国时期海味消费研究[D]. 林增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2]吴一峰纪游式写生山水画研究[D]. 姜宝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SAPAD的青年社区厨房设计研究 ——以广州优家为例[D]. 陈思宇.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SAPAD的青年社区无人便利店设计研究 ——以广州优家为例[D]. 王楷.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5]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D]. 王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6]21世纪台湾电影:内涵与形态研究[D]. 易晓莉. 南京大学, 2014(05)
  • [7]人是媒介的尺度 ——保罗·莱文森媒介思想研究[D]. 郑燕. 山东大学, 2014(10)
  • [8]虚假的承诺[J]. 李德琴. 参花(上), 2014(02)
  • [9]“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D]. 朱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10]“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D]. 李静. 苏州大学, 2013(09)

标签:;  ;  ;  ;  ;  

给你的家一个新厨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