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县应实施旱作农机免耕技术

定西县应实施旱作农机免耕技术

一、定西县宜实施旱作农业机械免耕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吕锦慧[1](2018)在《不同耕作措施下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影响因子》文中指出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变化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农业生产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因此,本文依托布设于定西市李家堡镇甘肃农业大学旱农综合试验站的长期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以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不覆盖(NT)、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和豌豆农田土壤CH4、N2O和CO2的排放规律,并探讨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和豌豆土壤均表现为CO2排放源、CH4吸收汇和N2O排放源。三种气体排放季节性特征均为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小麦地NTS处理下的CO2排放通量最大,NT处理下的CO2排放通量最小。豌豆地T处理下的CO2排放通量最大,NT处理下的CO2排放通量最小。小麦地各处理下CH4平均吸收通量次序为:NTS>NT>TS>T。豌豆地各处理下CH4平均吸收通量次序为:NTS>NT>T>TS。可见,免耕秸秆覆盖和免耕不覆盖处理可明显增加农田土壤CH4的吸收。小麦地和豌豆地各处理在整个测定期N2O通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单峰型变化曲线。小麦地和豌豆地均在T处理下的N2O排放通量最大。NT、TS和NTS的N2O排放通较小。可见,免耕和秸秆覆盖较传统耕作处理可明显降低N2O的排放。2.小麦地各处理下CO2、CH4和N2O的GWP表现为:T>NT>TS>NTS。其中T处理的综合增温潜势值分别是NT、TS和NTS处理的1.2、1.22、1.26倍,NTS处理具有较低的增温潜势。豌豆地各处理下CO2、CH4和N2O的GWP表现为:T>TS>NT>N TS。其中T处理最高为3448.63kg(CO2)hm-2。NTS处理最低,对大气温室效应贡献最小,对温室气体有减排效应。3.小麦地CO2和CH4排放通量与05cm,510cm层土壤含水量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小麦地N2O与各层次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关系。而豌豆地CO2排放通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CH4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N2O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着。小麦地CO2和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有显着正相关关系,CH4通量与土壤温度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豌豆地CO2和N2O通量均与土壤温度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CH4通量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关系。

张婷[2](2014)在《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碳减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江西省农地利用为研究对象,在确定了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因素后,通过计算得出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利用Kaya模型对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因素进行因素分解;再根据分区标准对江西省江西分区,得出三种不同地貌类型区并分别对其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计算,通过分析时空差异特征,提出相应的碳减排对策。从总体上看,从总体上看,2001-2012年间,江西省碳排放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2年江西省碳排放量为12.9236106t,较2001年的5.3407106t增加了7.5829106t,增加了一倍多。从各类农业活动看,2001-2012年间化肥使用导致的碳排放量逐年增加,每年的占比相对较大,是主要的农地利用碳排放源之一,2012年碳排放量为3.8236106t,较2001年的3.0594106t增加了0.7642106t,增速为24.98%。农膜、农药的使用以及翻耕导致的碳排放虽然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农业灌溉产生的碳排放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农业机械化操作的碳排放量整体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碳排放强度看,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从各设区市碳排放总量来看,2010年江西省各设区市中赣州市碳排放量最多,而景德镇市最少。从农地利用碳排放结构来看,2010年各设市区中,化肥是主要碳排放源,占总量的50%以上。通过对江西省农地利用因素的分解,发现农地利用的效率因素、农业劳动力规模因素总体上表现为碳减排作用,农业结构因素、农业经济水平因素整体上表现为增强碳排放的作用。对三种不同地貌类型的农地利用碳排放计算结果表明,2001年平原区的碳排放总量为5.5473105t,2010年为8.0333105t,比2001年增加了2.4859105t,多总体上是增加了。万年县在2010年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最少,仅为6.9081105t,而余干县在2010年的碳排放量最多,为113.8405105t,是万年县的16.3倍。而丘陵区2001年的碳排放总量为4.6520105t,2010年为7.0454105t,比2001年增加了2.3934105t。2010年丘陵区33个县中,农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县为南丰县,高达2.9910t/hm2,最弱的县为武宁县,仅为0.4664t/hm2,只有南丰县的1/6。山地区2001-2010年江西省山地区农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呈现逐年不断增加的趋势。2001年山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为2.6332105t,2010年为3.2394105t,比2001年增加了0.6062105t。从山地区农地利用的碳排放强度看,山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增强的趋势,期间有几年减弱的态势。在2010年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最少,仅为2.4525105t,而安远县在2010年的碳排放量最多,为25.4542105t,是万年县的10倍多。

郑存德[3](2012)在《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生长影响及高产农田土壤物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物高产不但需要土壤有充足的养分供给,还要求土壤有水、气、热相协调的物理环境条件。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玉米生产中采取长年连作、旋耕、单施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导致土壤质量严重下降,表现为:土壤板结,耕层浅、容重大、结构性差等。尽管目前有关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生长的定性关系已经非常明确,但是在不同土壤类型上,不同作物生长适宜土壤物理性质的定量关系研究还非常欠缺。本文首先通过大田研究了高产玉米田土壤物理特征,然后以棕壤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与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容重、孔隙度、耕层厚度等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将对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玉米田调查发现,产量>750公斤/亩的玉米田,有90%的地块耕层、犁底层厚度分别在20~25cm、7-10cm之间;耕层容重、硬度分别在1.30-1.33g cm-3与3.1~5.1Kg cm-2范围;耕层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分别介于50%-52%、10%~15%之间;耕层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20%以上,团聚体的水稳性系数在25%以上。产量450~750公斤/亩的玉米田,有90%的地块耕层、犁底层厚度分别在16~19cm、10~16cm之间;耕层容重、硬度分别在1.33~1.38g cm-3与5.5~7.5Kg cm-2范围;耕层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分别介于41%-44%、8%-12%之间;耕层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小于18%,团聚体的水稳性系数小于22%。2.通过不同耕层厚度处理的小区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耕层厚度在10-50cm范围内,随着耕层厚度增加,玉米地上、地下部位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叶绿素、光合特性没有影响。当耕层厚度>30cm时,株高、茎粗增长不明显,平均增加10%左右,同时,其他玉米生长指标增加幅度也较小。盆栽结果表明,当耕层深度小于15cm时,总根量下降,表层根系分布比例增加10%-20%,表现为根系补偿;当耕层深度大于30cm时,不同处理对根总生长量无显着影响,综合小区试验结果可知,适宜玉米生长的耕层厚度为20~30cm,耕层厚度再增加对玉米生长促进作用减少,经济性下降。3.通过不同容重处理的盆栽试验研究结果发现:1)利用有机质含量为13.79g Kg-1的棕壤进行1.1~1.4g cm-3不同的容重处理,结果容重均从播种到出苗期迅速增高,之后的整个生育期缓慢升高,但在灌浆期略有下降。1.1和1.2g cm-3容重处理在玉米生育期分别稳定在1.26~1.31g cm-3和1.28~1.33g cm-3之间。1.3和1.4g cm-3容重处理则分别稳定在1.34-1.38g cm-3和1.43-1.45g cm-3之间。说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耕作后低容重很难保持,均会大幅度增高。2)土壤总孔隙度对玉米根系生长有极大的影响。当总孔隙度为49.9%-51.2%时,玉米根系生长指标极显着高于低孔隙度处理;当总孔隙度低于48%时,随着孔隙度的减少,根系生长指标虽然呈减少趋势,但总孔隙度的影响不显着。不同孔隙度对根系活力有影响,根系活力在灌浆期前都呈上升趋势,总孔隙度>49.9%时影响不显着,当总孔隙度低于48%时,根系活力极显着下降。3)叶绿素含量在玉米生育期内始终增长,不同通气孔隙度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从拔节期后极显着。光合速率与容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负相关,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当通气孔隙度在8.6%-11.0%范围时,玉米光合效率较高。4)容重对玉米根、茎、叶中N、P、K元素的吸收与积累影响显着(P<0.05),随设计容重增加,在相同生育期同一玉米生理部位同一元素的积累下降,除根茎中K含量随生育期先下降后上升外,其它元素在玉米生育期都表现为下降,这种结果的累积效应导致容重1.1、1.2处理产量极显着高于容重1.3、1.4处理(P<0.01)。1.26~1.33g cm-3处理各项指标差异较小,是玉米生长适宜的土壤容重范围。5)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5%时制约玉米生长,有机物料含量为3%-5%时,显着提高了土壤的总孔隙度(增加9%左右)、通气孔隙度(增加40%-50%)、田间持水量(增加9%-30%),显着降低了容重(降低5%-12%)。低容重(1.2g cm-3)土壤有机物料增加到3%,高容重(1.4g cm-3)土壤有机物料增加4%时,土壤物理指标较好,达到玉米高产所需的物理条件。4.综合大田调查、小区及盆栽试验,高产玉米田的土壤物理特征应该满足耕层厚度在20~30cm之间,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分别在50%-51.2%、10%-11%的范围,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容重稳定在1.26~1.33g cm-3范围。

邱晓东[4](2011)在《鲁中地区旱地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2010和2010-2011生长季,以烟农19为材料,在山东省章丘市许河村设置翻耕+秸秆不还田(T1)、翻耕+秸秆还田(T2)、旋耕+秸秆还田(T3)和苗带旋耕+秸秆覆盖(T4)等4种耕作方式,开展了旱地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产机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短期土壤耕作对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不大,且主要发生在耕层(0-20cm)。保护性耕作显着提高了0-10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但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明显。保护性耕作对10cm土层土壤温度有较明显的缓冲作用。保护性耕作能够明显抑制土壤水分蒸发,0-10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总体表现为T4最高,而T1最低。2.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小麦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小麦拔节期,处理间小麦的LAI差异不显着,但T4最低;此后,小麦的LAI均快速迅速增加,至开花期均达到最高值,而以T4最高;开花期以后,各处理小麦叶面积指数逐渐降低,并逐渐表现出显着性差异。2009-2010生长季,小麦开花后10天,T4的LAI显着高于T1;2010-2011生长季,在小麦开花期,T4的LAI比T1高12.44%。自挑旗期开始,各处理小麦旗叶的Pn、Tr和叶绿素含量的大小顺序总体为T4>T3>T2>T1.2009-2010和2010-2011生长季,小麦花后20天,T4旗叶的Pn分别为10.03和9.20μmol m-2s-1分别比T1高38.7%和24.89%。T4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小麦产量最高。2009-2010和2010-2011生长季,T4的干物质量分别为10333.3和9045.0kg hm-2,分别比T1高8.75%和16.66%;小麦产量分别为4794.7和3988.1kg hm-2,分别比T1提高14.10%和18.74%。旱地保护性耕作下,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协同增加。2009-2010生长季,T4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T1高6.97%、2.45%和4.80%;2010-2011生长季,T4与T1的穗数和千粒重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穗数的增幅高达20.97%。T4的经济系数分别比T1高4.91%和1.77%。3.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旱地保护性耕作具有调节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分配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在小麦拔节期以前,T4土壤耗水量最少,拔节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则显着增加。处理间生育期的总耗水量差异不大,但T4最高,且T4的WUE也最高。2009-2010和2010-2011生长季,T4的WUE分别比T1高13.46%和24.93%。研究认为,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是改善了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状况。这几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协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小麦的生长发育,使小麦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协同增加,进而实现小麦增产。

蔡立群[5](2009)在《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地农田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西部干旱区的不同保护性耕作试验,对传统耕作不覆盖、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传统耕作地膜覆盖、免耕地膜覆盖下土壤水分物理特性、作物水分特性、土壤水分平衡及水分在SPAC系统中不同界面的相互关系研究,基本获知了春小麦-豌豆轮作农田系统中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温度、作物叶水势、作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及饱和亏、土壤水分平衡、大气水势等指标对不同处理的响应,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两种轮作序列下,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耕层0-30cm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高吸力阶段,即5bar和15bar时几乎重合,只在3bar、1bar和0.5bar时出现相对较大的分化,特别是在1bar和0.5bar时,两种轮作次序下各处理在同一水吸力时的质量含水量差异表现出明显差异。2)两种轮作序列下,免耕秸秆覆盖和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0-5cm土层容重均显着低于传统耕作不覆盖和传统耕作地膜覆盖的处理,同时增加了表层及次表层土壤的总孔隙度。3)通过对不同轮作次序下0-5、5-10、10-30cm土层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系数的测定,发现干筛法获得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为主;各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均较传统耕作能够提高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特别是粒级较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且其土壤团聚体稳定率在三个土壤层次中均高于传统耕作不覆盖处理的。4)各处理在两种轮作次序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表现各异。但总体上,免耕秸秆覆盖处理与传统耕作不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传统耕作地膜覆盖、免耕地膜覆盖处理间差异均达到了5%的显着水平,而免耕地膜覆盖处理则显着低于传统耕作不覆盖、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的。5)各层次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免耕秸秆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较传统耕作不覆盖处理在三个层次均有提高,这种趋势在表层表现的尤为明显。6)免耕秸秆覆盖处理能够降低观测层的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而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能提高15cm以上各层次的地温,有一定的“增温效应”,传统耕作地膜覆盖、免耕地膜覆盖处理能阻止夜间土壤温度的回落,有显着的“保温作用”。7)作物各生育期叶水势日变化均呈现自清晨逐渐降低,中午12:00到14:00左右降至最低,然后逐渐回升的趋势,且随生育期的推进,叶水势日变化均值逐渐降低。不同生育时期的作物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在免耕秸秆覆盖、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及免耕不覆盖的处理下均较传统耕作处理的高,而叶片水分饱和亏则呈相反的趋势,同时,春小麦各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现抽穗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的趋势,而豌豆各处理的叶水势均在现蕾期达到最大值,分枝和开花期次之,结荚鼓粒期最低。8)就作物产量、蒸散量、水分利用效率而言,免耕秸秆覆盖、传统耕作地膜覆盖、免耕地膜覆盖处理均较其它处理高。对2008年4月-8月间不同轮作次序下水分蒸发蒸腾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棵间总蒸发量(E)在P→W→P序列(春小麦田)为传统耕作秸秆还田(139.72mm)>传统耕作不覆盖(134.01mm)>免耕秸秆覆盖(105.33mm)>免耕不覆盖(100.21mm),在W→P→W序列(豌豆田)为传统耕作不覆盖(109.60mm)>传统耕作秸秆还田(96.91mm)>免耕不覆盖(85.45mm)>免耕秸秆覆盖(85.35mm)。但在两种轮作序列下各处理总蒸散量均表现为免耕秸秆覆盖>传统耕作不覆盖>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还田;两种轮作序列下各处理的蒸散量都随着作物生育期的推进,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过程。9)各处理间0-200cm土壤贮水量在不同的时期各不相同,但总体上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0-200cm土壤剖面水贮量的影响在相同的测定阶段差异不大,而在年际间变化较大,且试区土壤剖面总的水分含量在试验期间从未达到土壤排水上限(DUL),即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根据土壤贮水量的年度间变化趋势,大致可将每年0-200cm土壤贮水量分为3个时期,即5月中旬到7月中旬的春夏作物旺盛生长土壤失墒期、7月中旬到10月下旬的夏秋雨季土壤增墒期、11月到第二年5月上旬的冬春土壤稳墒期。10)通径分析表明,影响植物叶水势日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因作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影响春小麦叶水势日变化最直接的气象因子是大气水势,其次是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吸力和大气温度;影响豌豆叶水势日变化因子中最重要的是大气相对湿度,其次是大气水势、土壤水吸力、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

李登航[6](2009)在《坡耕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达到坡耕地持续利用的目的,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坡耕地上,以甘草、板蓝根、苜蓿、春小麦等为供试作物,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定位研究,旨在保护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本试验分两个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在6°7°的坡耕地上,设小麦与甘草间作条件下的传统耕作(TWL)、免耕耕作(NTWL)、免耕秸秆覆盖(NTSWL),以及板蓝根与甘草间作条件下的传统耕作(TIL)、免耕耕作(NTIL)、免耕秸秆覆盖(NTSIL)六个处理;第二部分,在6°7°的坡耕地上,设传统耕作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T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T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TCL)、免耕秸秆覆盖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NTS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NTS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NTSCL)6个处理,并分别探讨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每种间作方式及区内轮作对水土流失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传统耕作(T)相比,免耕秸秆覆盖(NTS)减小了表层土壤(05cm)容重,增大了土壤的总孔隙度,对深度510cm、1030cm土壤容重及总孔隙度影响不大;NTS可以显着提高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②免耕秸秆覆盖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各处理的水土流失总量为TWL>NTWL>NTSWL,TIL>NTIL>NTSIL;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各处理为TWL>NTSWL,TCL>NTSCL,TPL>NTSPL,且差异显着。③比较2007年和2008年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可以看出,区内轮作可减小粮草豆隔带种植方式的容重,增大孔隙度,并使其表层饱和导水率提高;而对于道地药材种植方式,容重有所减小,对总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影响不大。区内轮作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需做进一步研究。保护性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地表径流,起到旱区保水保土的作用。因此,保护性耕作是控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新建[7](2009)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指标及其相关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以2001年起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定西县李家堡乡进行的保护性耕作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本研究于2008年3月取0~5 cm ,5~10 cm ,10~30cm表层土并对它们的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动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探讨在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下,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不覆盖(NT)三种保护性耕作同传统耕作(T)对土壤有机碳以及活性有机碳各指标的影响,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保护性耕作对SOC的影响在W-P-W轮作序列下,SOC平均含量大小关系为NTS> NT>TS>T;而在P-W-P轮作下,则有TS>NTS>NT>T。两序列下传统耕作的SOC含量均最低,说明保护性耕作能显着增加SOC,其中,NTS处理的增幅最大,它更有利于碳的固定和生态与农业的健康发展,是值得大力推广的耕作措施。2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活性有机碳(AOC)的影响(1)保护性耕作对ROC的影响:ROC与土壤表层SOC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W-P-W轮作序列下,与T处理相比, NTS、NT、TS活性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提高38.53%、11.74%、14.68%,增幅分别是SOC的6.03倍、4.27倍、3.30倍;而在P-W-P轮作下,则分别提高29.13%、8.26%、21.07%,增幅是SOC的3.46倍、1.70倍、2.34倍。(2)保护性耕作对MBC的影响:在W-P-W轮作序列下,在0~30cm土层中四种处理土壤MBC的平均含量是NTS >TS >NT >T,与T处理相比较,提高比例为90.19 %、53.32%、52.84%,增幅是SOC的14.43倍、14.66倍、16.66倍;而在P-W-P轮作下,四种处理的MBC平均含量是NTS>TS>NT>T,比例依次增加了63.17%、61.69%、32.69%,增幅是SOC的7.50倍、6.86倍、6.73倍,保护性耕作有利于MBC的积累。(3)保护性耕作对DOC的影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DOC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在W-P-W轮作序列下,加权平均后在0~30cm土层中四种处理的DOC平均含量是NTS > TS > NT >T,与T处理相比较,其比例提高61. 03 %、59.67%、32.24%,增速是SOC的9.54倍、13.41倍、11.74倍;而在P-W-P轮作下,DOC平均含量大小排列顺序:NTS> TS > NT >T,与T处理相比, NTS、NT、TS处理的DOC平均含量分别提高75.90%、57.34%、36.89%,与SOC的变化相比依次快9.01倍、6.38倍、7.60倍,DOC对农业生产措施反应比SOC更灵敏。ROC、MBC和DOC三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比SOC的变化敏感,在评价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时,活性有机碳相对含量亦是比较理想的指标。(4)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T处理作对照,保护性耕作能提高作物产量,NTS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TS。NTS处理的可增产30%左右,值得大力推广。3保护性耕作下AOC各指标之间及其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的SOC与AOC指标之间以及AOC指标两两之间基本达到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各AOC指标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与SOC基本一致,在反映不同耕作措施对SOC的变化上,MBC指标与SOC相关性最高。保护性耕作下各指标的指示灵敏度大小依次为: MBC >DOC > ROC/SOC > MBC/SOC >ROC >DOC/SOC,AOC指标对不同耕作措施响应均比SOC更加敏感,可以作为表征土壤有机碳变化和土壤生物学肥力的有效指标,MBC指标最灵敏,在研究中更值得重视和采用。在有机碳指标与作物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排序中,对产量敏感的有机碳指标是ROC和ROC/SOC。

尹国丽[8](2009)在《半干旱区苜蓿沟垄覆盖种植对集水保墒和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针对西北地区种植结构单一,生产力低下,水资源不足导致紫花苜蓿出苗率、成苗率低,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低的特点,研究不同起垄覆盖集水保墒技术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观测不同覆盖材料和不同沟垄比对干草产量、出苗率、土壤贮水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以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田间沟垄覆盖集水种植设计,垄为集雨区,沟为种植区,小区随机排列,共设9个处理(4个沟垄比处理×2种垄覆盖方式×1种沟覆盖方式+1平作(CK)),重复3次。4种沟垄比为60:30、60:45、60:60、60:75(单位cm),垄覆盖方式为覆膜垄和土垄,覆膜垄上塑料薄膜宽1.2 m,厚度0.08 mm,边缘用土压牢,以防被风损害,土垄为人工原土夯实。沟覆盖方式为播种后沟内用秸秆(小麦)覆盖,秸秆覆盖量6600~6750 kg.hm-2,当牧草出苗率达70 %时,去除秸秆覆盖(膜垄沟覆麦秆简称为膜垄沟秸,土垄沟覆麦秆简称为土垄沟秸)。集雨垄高20 cm,顶部成弧形,垄面与地面成45°角,垄长6 m,每个小区有四条垄三条沟。对照为平地不覆盖秸秆,所有处理播种量、播种方式、播种深度、田间管理措施相同。研究结果表明:1.膜垄沟秸处理提高了苜蓿的出苗率和成苗率,缩短了出苗天数和成苗天数。膜垄沟秸的平均出苗率为82.7%,成苗率为70.81%;土垄集雨面平均出苗率为74.2%,成苗率为59.03%。平作(CK)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分别为77.9%和67.16%。出苗率的排序为MR60 > MR75> MR45 > SR60 > SR75 > CK >MR30 > SR45 > SR30,成苗率的排序为MR60 > MR75> MR45 > CK > SR75 > MR30> SR60 >SR45 > SR30,MR60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90.37%a和78.33%a。2.膜垄沟秸处理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干草产量,促进了苜蓿对矿物质全磷全钙的吸收和粗蛋白粗脂肪的合成代谢,同时抑制了酸性纤维的合成。宽垄覆膜沟秸处理(沟宽:垄宽= 75 : 60 cm和沟宽:垄宽= 60 : 60 cm)的增产效果好于窄垄覆膜沟秸处理(沟宽:垄宽= 45 : 60 cm和沟宽:垄宽=30 : 60 cm),各处理干草产量次序为MR60 > MR75 > MR45 > MR30 > SR60 > SR75 > SR45 > SR30。MR60的综合表现最佳,苜蓿植株全钙含量为1.521%,全磷含量为0.571%,酸性纤维为11.294%,粗脂肪为2.973%,粗蛋白为27.413%。3.垄膜沟秸处理对汇集雨水、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面、改善0-120cm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具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土垄集雨作用并不明显。第一茬苜蓿生长阶段MR75处理土壤贮水量比CK高25.08mm,第二茬苜蓿生长阶段MR75处理土壤贮水量比CK高24.84mm。4.沟垄覆盖集水栽培,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表层0-20cm土壤中有效养分,与CK相比,膜垄沟秸0-20cm表层土壤全氮含量显着提高,抑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下降,降低了速效磷的下降程度,全磷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上升,速效成分下降。提高了水分效率,MR60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总之,膜垄沟秸处理与常规平作相比,特别是MR60和MR75处理,增加了土壤中养分含量,尤其是增加了土壤全氮含量,抑制有机质含量的下降速度,改善降水空间分配和土壤供水能力,增加局部水分供给,改善紫花苜蓿田间生态环境和水分利用率,提高雨水利用效率,提高苜蓿产量。

钱美宇[9](2008)在《干旱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也是它们的吸收汇,两者哪一方起决定作用要取决于农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据估计,目前大气中20%的CO2、70%的CH4和90%的N2O来源于农业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过程。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针对传统耕作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节水抗旱、保肥增收新技术,它作为一种高产、高效、低耗、保护环境的农业耕作措施,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耕作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依托在干旱灌区和半干旱雨养区典型代表区域开展的3年、7年的保护性耕作大田,试验重点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三种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农田土壤CO2通量随生育进程交替升降、小麦收割后急剧增大的趋势。无论哪种耕作措施,土壤CO2通量在春小麦拔节期(5月30日)升高,其中TSd处理最高,达到132.31 mg m-2 h-1显着高于其它各处理;到春小麦抽穗期(6月15日)又降低,其中NTd处理最低,只有23.81 mg m-2 h-1;随后到了开花期(6月30日)土壤CO2通量升高,其中TPd处理最高,达到228.55 mg m-2 h-1,随后呈降低趋势,到了灌浆期(7月15日)到最低,其中NTd处理最低,为90.20 mg m-2 h-1,而在作物收获后(8月10日)呈急剧增大的趋势。无论是在干旱灌区还是雨养旱地,免耕都具有降低CO2通量的作用,秸杆翻压和地膜覆盖有增加CO2通量的作用,且秸杆翻压比地膜覆盖明显,雨养旱地比灌区显着。在试验前期,两个无秸杆还田的免耕处理(NTd和NTPd)的CO2通量较其他处理要低很多。并且NTd的CO2通量在试验中后期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NTPd在中后期CO2通量相对NTd有所上升;其它三个处理(Td、NTSd和TPd)在5月31日、6月15日和6月30日均无明显差异。在武威试验点,三次采样中,TISw的CO2通量始终处于各处理的最高水平,而NTw的CO2通量处于各处理中最低水平。无论是在定西还是武威试验点各处理间的CH4通量均无显着差异;即使同一耕作措施,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CH4通量也无显着差异。所有测量点的CH4通量均在-0.03 - 0.02 mg m-2 h-1左右小范围内浮动。所有处理的N2O通量都有随地温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5月中旬试验初期,所有处理的N2O通量大致在0.005 - 0.015 mg m-2 h-1之间,但到7月下旬,所有处理的N2O通量上升到0.02 - 0.03 mg m-2 h-1范围之间。免耕具有降低农田土壤N2O通量的作用,但表现交替显着的现象,秸杆覆盖或翻压可增加N2O通量,地膜覆盖无明显规律,灌溉地N2O通量高于雨养旱地。在定西试验点,6个处理大致可以分为3组,第一组包含TSd和TPd两个处理,其N2O通量在整个试验期间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第二组有Td和NTSd,N2O通量处于6个处理的中间值,而另外两个NTd和NTPd处理在整个试验期间始终处于最低水平。在武威试验点,三次采样的结果趋势与定西试验点基本相似。两试验地点农田土壤CO2和N2O通量的拟合程度来看,两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在武威试验点的相关程度较高;农田土壤CO2和CH4通量的关系,在两个试验地点拟合程度都很低,R2值分别只有0.024和0.032。且相关性有所不同,在定西两者成负相关而在武威却成正相关关系;两个试验点农田土壤N2O和CH4通量的关系,与农田土壤CO2和CH4通量的关系相似,两地的拟合程度均不高,规律性不强。土壤水分含量对CO2的通量影响最为明显。0-5cm和5-10cm土层含水量和CO2通量相关系数分别达0.593和0.207。并且表层土壤含水量和CO2排放成负相关;但表层土壤水分含量与NH4和N2O的相关程度就相对比较低,而且规律性不太明显。其中相关程度较高的5-10cm水分含量和CH4通量的相关系数也仅有0.213。三种温室气体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规律性不明显,除0-5cm有机碳含量和CO2通量成比较明显的负相关(R2 = 0.443)外,其余基本都低于0.01。温室气体的通量和表层土壤的容重和饱和导水率大体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拟合程度都很低。虽然CO2通量和导水率的拟合程度相对较高,但R2值仅有0.266。

戴立勋[10](2008)在《甘肃省农机作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农业已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业产业化及生产机械化,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这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所面临问题的重要措施。目前,甘肃省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较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水资源匮乏,农机管理部门推广工作滞后、政府扶持力度较低,使得甘肃省农机化发展较慢,农机作业水平增长乏力,已经妨碍了农业的发展。要促进甘肃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本文汇总甘肃省1990年至2006年农业劳动力、农机购买及使用、农民收入、农业自然资源及农业生产规模、动力机具五方面的十七个因素数据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分析各因素对甘肃省农业机械作业水平的影响程度,在确定重要因素的前提条件下,利用其中的七个重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回归方程,分析了边际效应及这些因素对甘肃省农机作业水平(作业量)的影响,确定影响甘肃省农机作业水平(作业量)的主导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影响甘肃农业机械作业水平(作业量)的大类因素的重要性的排序依次为:农机购买及使用、农民收入、动力机具、农业劳动力、农业自然资源及农业生产规模。并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得出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从业人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小型拖拉机数量、种植业收入、乡镇工业收入、机械化农具价格指数、人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人均条田数、燃料价格指数为影响甘肃农机作业水平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甘肃省农业机械作业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从业人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小型拖拉机数量、种植业收入、乡镇工业收入、机械化农具价格指数、人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呈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农机作业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从业人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小型拖拉机数量、种植业收入、乡镇工业收入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人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呈现中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机械化农具价格指数成中度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小型拖拉机数量、机械化农具价格指数、人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甘肃农机作业水平(作业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同时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甘肃省农业及农机发展现状,提出了提高甘肃省农机作业水平,扩大甘肃省农机作业量的对策措施,从而为各级政府制定促进甘肃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提供了依据。

二、定西县宜实施旱作农业机械免耕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定西县宜实施旱作农业机械免耕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耕作措施下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1.2.2 保护性耕作及其减排作用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气体采集及样品分析
    2.4 同期观测数据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耕作措施下豆麦双序列轮作农田土壤CO2排放特征
        3.1.1 小麦地土壤CO_2全年动态变化特征
        3.1.2 豌豆地土壤CO_2全年动态变化特征
        3.1.3 豆麦全年及季节CO_2平均通量变化特征
    3.2 不同耕作措施下豆麦双序列轮作农田土壤CH_4排放特征
        3.2.1 小麦地土壤CH_4全年动态变化特征
        3.2.2 豌豆地土壤CH_4全年动态变化特征
        3.2.3 豆麦全年及季节CH_4平均通量变化特征
    3.3 不同耕作措施下豆麦双序列轮作土壤N_2O排放特征
        3.3.1 小麦地土壤N_2O全年动态变化特征
        3.3.2 豌豆地土壤N_2O全年动态变化特征
        3.3.3 豆麦全年及季节N_2O平均通量变化特征
    3.4 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CO_2、CH_4和N_2O的增温潜势
    3.5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温度的关系
        3.5.1 全年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动态特征
        3.5.2 CO_2、CH_4和N_2O通量与土壤水分、温度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耕作措施对CO_2排放的影响
        4.1.2 耕作措施对CH_4排放的影响
        4.1.3 耕作措施对N_2O排放的影响
        4.1.4 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2)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碳减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分析
        1.3.2 农地利用碳排放研究方向分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及核算模型
    2.1 农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理论基础
        2.1.1 低碳农业理论
        2.1.2 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理论
        2.1.3 农地利用碳排放分析
    2.2 农地利用核算模型
3 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来源
    3.3 江西省耕地现状分析
    3.4 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时序变化特征
    3.5 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变化特征
    3.6 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3.6.1 农地利用的效率因素
        3.6.2 农业结构的因素影响
        3.6.3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3.6.4 劳动力规模因素
    3.7 江西省农地利用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的实证研究
        3.7.1 因素分解模型
        3.7.2 影响因素分解结果分析
4 不同地貌类型的农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分析
    4.1 不同地貌类型分区
        4.1.1 江西省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条件
        4.1.2 江西省地形地貌分区
    4.2 平原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时空差异分析
        4.2.1 平原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时间差异
        4.2.2 平原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差异
    4.3 丘陵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时空差异分析
        4.3.1 丘陵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时间差异
        4.3.2 丘陵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差异
    4.4 山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时空差异分析
        4.4.1 山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时间差异
        4.4.2 山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差异
5 江西省农地利用碳减排对策研究
    5.1 江西省农地利用碳减排对策研究
    5.2 江西省不同地貌类型农地利用碳减排对策研究
        5.2.1 平原区农地利用碳减排对策研究
        5.2.2 丘陵区农地利用碳减排对策研究
        5.2.3 山地区农地利用碳减排对策研究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生长影响及高产农田土壤物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
        1.2.2 土壤物理性质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1.2.3 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1.2.4 土壤物理性质与玉米高产、稳产的关系研究
        1.2.5 土壤容重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土壤质地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1.2.7 土壤物理性质的调控研究
        1.2.8 其它有关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耕层厚度对上壤微生物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
        2.2.2 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2.2.3 土壤总孔隙度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2.2.4 通气孔隙度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2.2.5 容重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高产玉米田土壤物理性质特征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方法
        3.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产量玉米田土壤耕层、犁底层厚度特征
        3.2.2 不同产量玉米田土壤硬度特征
        3.2.3 不同产量玉米田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特征
        3.2.4 不同产量玉米田土壤孔隙度特征
        3.2.5 不同产量玉米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特征
        3.2.6 不同产量玉米田土壤质地与土壤结构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用量有机肥对土壤容重稳定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有机物料对土壤容重的调控研究
        4.3.2 有机物料对土壤持水量的调控
        4.3.3 有机物料对土壤孔隙度的调控
        4.3.4 有机物料对玉米株高、茎粗的影响
        4.3.5 有机物料对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
        4.3.6 有机物料对光合指标的影响
        4.3.7 有机物料对产量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4)鲁中地区旱地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外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1.1.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
        1.1.2 国内抗旱节水技术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效应研究
        1.2.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1.2.2 保护性耕作对产量的影响
        1.2.3 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关系
    1.3 其他节水增产技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点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干物质测定
        2.3.2 叶面积指数(LAI)的测定
        2.3.3 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测定
        2.3.4 叶片叶绿素值(SPAD)的测定
        2.3.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
        2.3.6 土壤容重的测定
        2.3.7 土壤总孔隙度
        2.3.8 土壤养分测定
        2.3.9 土壤温度测定
        2.3.10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2.3.11 农田土壤贮水量的计算
        2.3.12 阶段耗水量的计算
        2.3.13 气象数据
        2.3.14 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
        2.3.1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1.1 耕作方式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2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3.1.3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
        3.1.4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5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6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3.2.1 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2 耕作方式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3.2.3 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2.4 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2.5 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3 耕作方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1 处理间不同生育阶段的土壤水分消耗情况
        3.3.2 耕作方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蓄水保墒与土壤水分消耗之间的关系
    4.2 小麦产量提高的生态因素分析
    4.3 旱地保护性耕作与传统旱地农业的关系
    4.4 当前旱地保护性耕作中存在的问题
5 结论
    5.1 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5.2 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小麦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5.3 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5)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地农田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保护性耕作研究
    1.2 植物水势及其相关研究
    1.3 水分在SPAC 系统中的运移研究
    1.4 土壤水分运移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第三章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运移物理特性因子的影响
    3.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3.2 土壤孔隙状况
    3.3 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率
    3.4 田间持水量
    3.5 土壤饱和导水率
    3.6 土壤有机质含量
    3.7 土壤温度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水分特性的影响
    4.1 作物叶水势动态
    4.2 作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片水分饱和亏
    4.3 作物有效水动态
    4.4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
    5.1 试验期间降水分布
    5.2 土壤蒸发及作物蒸腾
    5.3 土壤水贮量动态及其分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SPAC 系统中不同界面水分的相互关系
    6.1 作物叶水势与土壤水势的关系
    6.2 作物叶水势与大气水势的关系
    6.3 作物叶水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4 作物叶水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6)坡耕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水土流失概况及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1.1.1 水土流失概况
        1.1.2 水土保持概况
        1.1.3 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1.2 保护性耕作的概况
    1.3 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1.5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前景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的目的意义
        2.2.2 试验设计方案
    2.3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3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
    3.1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1.1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2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3.1.3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3.2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比较
        3.2.2 不同处理水土流失总量比较
        3.2.3 相关性分析
4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影响
    4.1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4.1.1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1.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4.1.3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4.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比较
        4.2.2 不同处理水土流失总量比较
        4.2.3 相关性分析
5 结论
    5.1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
    5.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
    5.3 区内轮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
6 讨论
    6.1 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土壤物理性状
    6.2 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益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指标及其相关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保护性耕作的概况
        1.1 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1.2 保护性耕作发展
    2 土壤有机碳
    3 土壤活性有机碳
    4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地概况
    2 试验设计
    3 土样采集
    4 土样测定
    5 数据处理及分析
    6 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2 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2.1 不同耕作方式对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2.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2.3 不同耕作方式对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2.4 保护性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 保护性耕作下有机碳指标的相关性
        3.1 不同耕作方式下各项有机碳指标的相关系数
        3.2 不同耕作方式下各项有机碳指标与作物产量的相关系数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讨论
        2.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2.2 保护性耕作对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2.3 保护性耕作下 SOC 及 AOC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2.4 保护性耕作下各有机碳指标与作物产量相关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8)半干旱区苜蓿沟垄覆盖种植对集水保墒和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1.2 半干旱地区抗旱农业的发展趋势
    1.3 苜蓿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意义
        1.3.1 改善生态环境
        1.3.2 防止水土流失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雨水集流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
        2.1.1 雨水集流的定义
        2.1.2 雨水集流系统的发展历史
    2.2 沟垄覆膜集雨技术
        2.2.1 沟垄覆膜集雨技术的概念
        2.2.2 沟垄覆膜集雨技术的理论基础
        2.2.3 国内外沟垄覆膜集雨技术的研究现状
    2.3 苜蓿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
    2.4 问题的提出
    2.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试验设计
    3.3 田间管理
    3.4 观测项目及方法
        3.4.1 土壤水分测定
        3.4.2 土壤养分测定
        3.4.3 紫花苜蓿产量性状和品质指标的测定
    3.5 数据统计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处理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
        4.1.1 不同集雨处理对出苗率及出苗天数的影响
        4.1.2 不同处理对成苗率和成苗天数的影响
        4.1.3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4.1.4 土壤水分和出苗率成苗率的相关分析
    4.2 不同处理对苜蓿植株品质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对苜蓿植株全钙含量的影响
        4.2.2 不同处理对苜蓿植株全磷含量的影响
        4.2.3 不同处理对苜蓿植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4.2.4 不同处理对苜蓿植株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4.2.5 不同处理对苜蓿植株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1 不同处理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4.3.2 不同处理下不同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差异
        4.3.3 不同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4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4.4.1 有机碳含量
        4.4.2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
        4.4.3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
        4.4.4 有效K 含量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1 产量与出苗率和成苗率的关系
        2 不同处理下苜蓿植株的品质
        3 不同处理下土壤贮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4 不同处理下土壤的养分
    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9)干旱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过程和影响因素
    1.2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研究方法
    1.3 保护性耕作的多种独特功能
    1.4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试验地点概况
    2.3 材料和试验设计
    2.4 采样和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保护性耕作对CO_2 通量的影响
    3.2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NH_4 通量的影响
    3.3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N_2O 通量的影响
    3.4 农田土壤温室通量气体之间的关系
    3.5 土壤性状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10)甘肃省农机作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1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2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2.3 当前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4 现阶段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肃省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影响因素辨识
    3.1 构建甘肃省农业机械作业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3.2 目标层、准则层、措施层构建及指标说明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1 灰色因素分析方法概述
    4.2 灰色预测关联度计算及结果初步分析
    4.3 农机化作业水平与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4.4 相关分析结果与结果初步分析
    4.5 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及结果初步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高甘肃省农机作业水平对策与措施
    5.1 加强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扶持
    5.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机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3 构建面广、高效的农机推广体系
    5.4 加强节水农机装备的科研创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附表

四、定西县宜实施旱作农业机械免耕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耕作措施下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影响因子[D]. 吕锦慧.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2]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碳减排对策研究[D]. 张婷.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3)
  • [3]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生长影响及高产农田土壤物理特征研究[D]. 郑存德. 沈阳农业大学, 2012(02)
  • [4]鲁中地区旱地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增产机理研究[D]. 邱晓东.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7)
  • [5]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地农田SPAC系统中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研究[D]. 蔡立群.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6]坡耕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D]. 李登航.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7]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指标及其相关性的影响[D]. 王新建.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8]半干旱区苜蓿沟垄覆盖种植对集水保墒和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D]. 尹国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9]干旱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 钱美宇.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10]甘肃省农机作业水平影响因素分析[D]. 戴立勋.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定西县应实施旱作农机免耕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