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白血病细胞系(HIE1)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新红白血病细胞系(HIE1)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一、一株新的红白血病细胞系(HIE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徐小轻[1](2021)在《食源性干酪乳杆菌NA-2抑菌特性及其胞外多糖功效研究》文中认为乳酸菌是常见的益生菌,具有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菌群、免疫和抗肿瘤等活性。乳酸菌分泌的胞外多糖也是具有多种功能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其功能活性有抗病原菌生物膜、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发酵蔬菜是一种酸性发酵食品,富含丰富的乳酸菌。本论文选择了东北传统的发酵蔬菜(酸菜)作为原材料,筛选出了一株新的产胞外多糖的乳酸杆菌,在评价了该乳酸杆菌的一些生理活性后,提取了该菌的胞外多糖,并对其物化性质、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做了一系列研究。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落一般具有“拉丝”和“粘液”两种表型。本研究依据菌落表型特征从酸菜中发现了一株具有“粘液”表型的产胞外多糖乳酸杆菌。经过16S r DNA测序、进化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确定该乳酸杆菌为干酪乳杆菌,并命名为干酪乳杆菌NA-2(Lactobacillus casei NA-2)。由体外耐酸耐胆盐评价结果可知,L.casei NA-2在p H为2~4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 h时,存活率可达70%,且培养4 h后存活率仍高于50%,在含有0.03%~0.3%胆盐的培养基中培养2 h后,存活率可达90%,培养4 h时,存活率依然高达70%,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将L.casei NA-2与蜡样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24 h,结果表明,在L.casei NA-2生长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四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存活率均低于0.5%,甚至在共培养48 h后已检测不到某些存活的病原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共培养体系中的出现了L.casei NA-2和病原菌粘附在一起的现象。进一步将L.casei NA-2和四种病原菌等量混合后的菌液与Caco-2细胞共同培养,发现L.casei NA-2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四种病原菌粘附Caco-2细胞,最高抑制率可达50%。本研究通过热水提取和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了附着在L.casei NA-2表面的胞外多糖,用TCA除去蛋白质后,进一步对所得L.casei NA-2胞外多糖进行了初步的结构分析。经红外光谱分析测定,可知该L.casei NA-2胞外多糖样品具有羟基和C-H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通过苯酚硫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L.casei NA-2胞外多糖的总糖和蛋白含量分别为88%和0.28%;经硫酸酸解,TLC和HPLC测定,得出该胞外多糖是由鼠李糖、甘露糖和葡萄糖三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且三种单糖的摩尔比为24.3:1.0:42.9;采用HPLC测定L.casei NA-2胞外多糖分子量,可知其主要是由6.4×105 Da、2.0×105 Da和1.4×104Da三种分子量的多糖组成的混合物。通过荧光显色分析了L.casei NA-2胞外多糖抗生物膜活性,结果表明L.casei NA-2胞外多糖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蜡样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和分散四种病原菌已形成的生物膜,与L.casei NA-2抑制病原菌生长结果呈正相关。体外抗氧化的实验结果表明,L.casei NA-2胞外多糖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且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显着高于抗坏血酸。L.casei NA-2胞外多糖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后,发现其至少可以通过调节NF-κB和JNK信号通路,上调细胞中ROS和TNF-α的产量,激活细胞免疫;L.casei NA-2胞外多糖与LPS叠加诱导细胞后,细胞中i NOS表达量降低,NO产量减少,表现出潜在的抗炎功能。

徐小娜[2](2019)在《海洋链霉菌抗补体活性菌株筛选及活性产物研究》文中提出补体系统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之一,其在消除微生物入侵和维持机体的平衡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补体系统如果过度激活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痴呆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成分具有可持续生产,且能在体内被直接消化吸收等优点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由于微生物易于培养、易于基因工程改良,且微生物来源的产品质量容易控制,所以微生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对微生物来源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复杂多样,且具有众多生物活性,如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因此海洋放线菌已成为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新来源,但目前对海洋放线菌的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首先筛选了具有抗补体活性的海洋来源链霉菌,并对两株产抗补体活性物质的菌株星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xinghaiensis NRRL B24674T(简称 S187)和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DUT11(简称DUT11)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对分离自大连星海湾和小平岛海平面以下约10m处的海泥样品中的42株海洋放线菌进行了抗补体活性物质生产菌筛选,发现7株海洋放线菌的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抗补体活性。对这7株放线菌进行了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这些海洋放线菌分别属于不同的种,提示可产生抗补体活性物质的海洋放线菌菌株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2)进一步研究了具有良好抗补体活性的菌株星海链霉菌S187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生产,对其抗补体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对抗补体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首先,选取7种不同培养基对菌株S187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确定M12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7.0,温度为28 ℃,培养时间为6天。然后,比较了野生菌株S187和抗补体活性消失的突变菌株△sinH-P3的次级代谢物,寻找抗补体活性物质,液相色谱分析发现两个菌株的多个次级代谢物含量存在差别,结合液相质谱质谱联用分析,初步判断了抗补体活性化合物所对应的液相色谱对应峰。最后,通过抗补体活性追踪的方法,对菌株S187发酵提取物粗品进行了分离纯化,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薄层层析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各种分离纯化的方法,从粗提物中纯化获得4个小分子化合物,经过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1H-NMR和13C-NMR),并结合文献值对照,最终确定这4个化合物分别为2-吡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腈和邻氨基苯甲酸。活性测试表明,这4个化合物均有抗补体活性,其CH50分别为2.0 ± 0.3、0.8 ± 0.1、2.4± 0.5和2.5 ± 0.6 mmol/L。(3)以可生产抗补体活性物质的海洋链霉菌DUT11为研究对象,对其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分析基因组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信息,发现存在衣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对DUT11的菌丝体和发酵液进行分析,发现均有衣霉素存在,进而通过优化培养基大量发酵获得粗提物,对抗补体活性组分进行薄层层析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各种分离纯化的方法,最终获得9个化合物,经过理化性质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确定了 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衣霉素I、衣霉素II、衣霉素V、衣霉素VII、衣霉素X,其余4个化合物是经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LC-MS、1H-NMR和13C-NMR),并结合文献值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是3-吲哚甲酸、对羟基苯甲酸、2-吡咯甲酸和无活菌素。在抗补体活性测试中除了无活菌素外,其它8个化合物均具有抗补体活性,其中衣霉素X的抗补体活性最好,其CH50为 0.041 ± 0.03 mg/mL。(4)对海洋链霉菌DUT11的衣霉素及抗补体活性物质发酵生产的最佳条件进行了优化。该菌株在NaCl浓度为10%时可以生长,NaCl浓度为3%时菌株生长最好,衣霉素的产量最大,为30.78 mg/L;而NaCl的浓度在0-5%时抗补体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其次,对链霉菌株DUT11进行衣霉素生产培养基优化,确定了 M33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最后,采用了响应面方法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衣霉素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可溶性淀粉的浓度(A)、黄豆粉的浓度(B)和酵母粉的浓度(C)分别为49.97、24.88和4.15 g/L,衣霉素的产量可到达57.03 mg/L;而抗补体活性物质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B和C分别为47.56、18.00和3.92 g/L,提示该菌株可产生除衣霉素外的其他抗补体活性物质。本研究通过对抗补体活性物质生产菌的筛选,证明了许多海洋放线菌具有产生抗补体活性物质的潜力。同时,对星海链霉菌S187和海洋链霉菌DUT11的抗补体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所取得的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微生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物质以及高效经济地生产抗补体活性药物提供了借鉴。

董闪闪[3](2016)在《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热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针对目前传统热原检测方法的不足,研究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Monocyte-Activation Test,MAT)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热原检测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更好地评价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安全性。本课题的工作如下:一、建立一种新的单核细胞激活试验。参照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eia,BP)及相关文献对5种单核细胞及相关的细胞因子进行筛选,找到对热原敏感的细胞系及相应的细胞因子,并对该试验的重要参数如接种细胞密度、孵育时间、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浓度等进行探讨研究。(1)本试验探讨了人白血病THP-1、SJ1细胞、淋巴瘤Raji、WIL2-S细胞和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在内毒素(endotoxin,也称磷酸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酵母多糖(zysoman)和脂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常见热原的刺激下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量,结果表明SJ1细胞在LPS、zysoman、LTA的刺激下分泌的IL-6的量与阴性对照有明显区别,而其他细胞对热原刺激均不敏感,因此,SJ1/IL-6法可能是一种新的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2)探讨了细胞密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细胞接种密度在1.0×105个/m L1.0×107个/m L范围内,LPS、zysoman、LTA刺激SJ1细胞后,细胞分泌IL-6的量随细胞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最终确定该试验接种的细胞密度为5.0×106个/m L;(3)探讨不同孵育时间对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原刺激SJ1细胞48小时,细胞分泌IL-6的量最高,最终确定热原孵育时间为48小时;(4)探讨FBS浓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BS浓度在0.5%20%的范围内,随着FBS浓度的降低,LPS、zysoman、LTA刺激SJ1细胞后,细胞分泌IL-6的量逐渐增加,最终确定用含2%FBS浓度的培养液进行试验。通过以上探讨,首次建立了SJ1/IL-6单核细胞激活试验作为热原检测的补充试验。二、对SJ1细胞进行鉴定。按欧洲药典、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Ch P)中相关章节对细胞系的要求,对SJ1细胞进行细胞形态鉴定、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外源病毒污染检查、细胞功能稳定性检查。镜下观察到本实验室SJ1细胞的形态与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细胞库中细胞形态一致。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和外源病毒污染检查均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进行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细胞功能稳定性检查包括测定不同代次细胞生长曲线和不同代次细胞热原敏感性。结果表明各个代次细胞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细胞生长到10代左右对热原刺激最敏感,细胞生长到20代以后,对热原刺激的敏感性逐渐下降。三、对建立的SJ1/IL-6方法进行准确度、重复性、定量限、线性和专属性的验证。测得LPS?zysoman?LTA在流感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表明该方法在以上品种热原测定中准确度良好。对A群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进行内毒素含量测定,RSD值小于20%(n=6),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LPS、zysoman、LTA的检测限分别为0.06EU/m L,0.06μg/m L和0.06μg/m L。用一系列浓度的LPS?zysoman?LTA标准品溶液刺激SJ1细胞后,IL-6的分泌量与不同浓度LPS?zysoman?LTA的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5。四、将SJ1/IL-6法与传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the Bacterial Endotoxins test,BET)进行比较。分别用本实验室建立的SJ1/IL-6方法和中国药典收载的浊度法,测定两个厂家10个批次A群C群脑膜炎疫苗球菌多糖疫苗的内毒素含量,经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得的10个批次的A群C群脑膜炎疫苗球菌多糖疫苗内毒素含量无显着性差别(P>0.05)。五、考察该方法在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热原检测中的应用。对该方法用于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热原检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1)测3种热原在阿达木单抗注射液2倍、10倍、20倍、50和100倍稀释液中的回收率,结果表明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稀释倍数大于50倍时,LPS、zysoman、LTA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因此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在稀释50倍时适合用该方法进行热原检测;(2)探讨高、中、低3种浓度LPS、zysoman、LTA在阿达木单抗50倍稀释液中的回收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浓度LPS、zysoman、LTA在阿达木单抗50倍稀释液中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说明该方法用于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热原检测时准确度较好;(3)将稀释50倍的不含内毒素的阿达木注射液加入LPS(LPS终浓度为0.25EU/m L)刺激SJ1细胞,测分泌的IL-6的量,RSD值小于20%(n=6),说明该方法用于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热原检测时重复性较好;(4)用该方法测定5个不同批号阿达木热原含量,结果均为阴性。六、考察该方法在其他单抗样品热原检测中的应用。将该方法应用于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尼妥珠单抗注射液、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热原检测,测LPS、zysoman、LTA在这5种单抗合适稀释倍数下的的回收率以及这5种单抗热原含量。结果表明,LPS、zysoman、LTA在这5种单抗注射液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测得的内毒素含量结果均为阴性。

何娜[4](2009)在《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文中提出协同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s)在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7-H3是新近发现的协同刺激分子家族成员。人B7-H3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剪切体:B7-H3a和B7-H3b。B7-H3a胞外段由IgV-IgC两个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组成,故又称为2IgB7-H3,而B7-H3b胞外段由IgV1-IgC1-IgV2-IgC2四个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组成,故又称为4IgB7-H3。B7-H3mRNA表达水平极其广泛,在几乎所有淋巴组织及非淋巴组织均能检测到该分子mRNA的转录,其中4IgB7-H3mRNA表达丰度远高于2IgB7-H3mRNA,因此,既往的研究均认为4IgB7-H3是B7-H3的主要表达形式。但由于没有特异性识别人4IgB7-H3的单克隆抗体,所以无法明确4IgB7-H3在组织中的蛋白表达谱。本研究制备了一株可以特异性识别人4IgB7-H3的鼠源性抗人B7-H3单克隆抗体,继而研究和分析了该分子的表达谱。目的:研制特异性识别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应用。方法:以高表达人4IgB7-H3的293T细胞为免疫原,常规免疫小鼠、细胞融合和筛选。L929/4IgB7-H3基因转染细胞为抗体筛选阳性细胞,L929/2IgB7-H3基因转染细胞为抗体筛选阴性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亚克隆化,流式细胞术分析抗体对B7家族不同成员基因转染细胞的识别。经位点竞争实验对该抗体抗原表位的识别特异性进行了鉴定。利用两株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IgB7-H3在肿瘤细胞株和免疫细胞上的表达特性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此两株抗体在肿瘤细胞株和肿瘤组织上的识别情况。结果:成功地制备了两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B7-H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C3和9C3,其中单抗4C3既能识别2IgB7-H3又能识别4IgB7-H3分子,而单抗9C3只能识别4IgB7-H3。蛋白水平上4IgB7-H3相当局限地表达在一些肿瘤细胞株、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及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而B7-H3(2IgB7-H3和/或4IgB7-H3)分子广泛地表达在多种肿瘤细胞株、单核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此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4IgB7-H3可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并随着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递增。结论:获得了两株稳定分泌鼠抗人B7-H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C3和9C3。4IgB7-H3单克隆抗体9C3的成功获得为进一步分析人B7-H3两种剪切体的表达特性以及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陈彩平[5](2004)在《人细小病毒B19XA株VP1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免疫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B19病毒属细小病毒属,是动物病毒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单链、线状DNA病毒,于1975年被发现,随后被证实是已知的细小病毒属中唯一致人类疾病的病毒,可引起传染性红斑、关节炎、粒细胞减少症等,甚至引起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其主要经呼吸道、血液途径和母婴垂直传播,可引起社区局部流行、院内感染和暴发性流行,并在全球普遍存在。1990年首次证实我国存在该病毒感染,随后的研究发现该病毒是我国儿童急性再障危象、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孕妇非免疫性流产等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并与先天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相关。同时,我国妇女和儿童血清中保护性抗体水平低,易发生该病毒感染。尤其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者可发生持续感染、重症血液病和慢性贫血,危及生命。 B19病毒基因约5.6kb,由一个内含子和位于两端的重复序列组成。在B19病毒基因组内有两个大的开放读框,编码非结构蛋白(NS)和两个衣壳蛋白(VP1和VP2)。B19病毒序列存在变异。NS基因最为保守,在病毒的复制中起重要的作用,VP1和VP2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约为2~3%。根据酶切图谱的不同,将病毒分为4型。中国西安的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株B19病毒(XA株)与其它国家的病毒株相比,在核昔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上均有着显着的差异。 VPI和VPZ蛋白组成衣壳包裹在B 19病毒DNA表面,构成B19病毒的抗原性。病毒的主要中和抗原表位位于VPI独特区和VPI一VPZ连接区,v尸1独特区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抗原。非结构蛋白NS和B19病毒毒力有关。VPI和VPZ蛋白,特别是VPI独特区,对B19病毒的诊断和保护性疫苗的制备非常有意义。 但是,由于B19病毒不能在传统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抗原来源十分困难,加之XA株B19病毒VPI独特区在核昔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上与标准株相比存在着显着的差异,需要大量制备中国株B19病毒VPI蛋白作为抗原,为制备特异性诊断试剂和疫苗创造条件。 研究目的:本项实验主要是构建XA株B19病毒VPI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大量表达VPI蛋白,进一步对、甲1蛋白进行纯化,并以聚丙烯酞胺为佐剂免疫动物,检测VPI蛋白的免疫原性,制备具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抗VPI蛋白多克隆抗血清,为进一步B19病毒XA株的检测和疫苗的制备准备条件;同时构建B19病毒VP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VPI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探讨B19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实验方法:1.利用酶切、回收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我所已构建的pUC19一vPI质粒中,获得我国B19病毒流行株(XA株)的vPI基因。将所获得的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 30的相应位点中,通过酶切进行鉴定。为了选择高效稳定表达vPI蛋白的载体,对己构建的vPI一pQE 30质粒以不同的酶进行酶切,并利用回收、连接、酶切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并鉴定另一个原核表达载体VPI一pRSET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A。两种重组体VPI一pQE 30和VP一pRSETA的阳性克隆均进行了测序分析。 2.分别诱导含有构建成功的两种重组体的菌株表达vPI融合蛋白,利用SDS一PAGE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利用Western Blot鉴定表达的融合蛋白。 3.在不同的温度、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下,分别诱导含有两种重组体的菌株表达VPI融合蛋白,比较不同条件下VPI融合蛋白的表达率,并对两种质粒的表达率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表达条件,同时对诱导后的细菌进行裂解,通过SDSPAGE分析裂解上清和沉淀中蛋白组成和含量,了解融合蛋白的表达形式。 4.大量诱导表达VPI融合蛋白,洗涤和纯化主要由VPI融合蛋白构成的包涵体,通过SDS一PAGE进一步纯化VPI蛋白,将含有VPI蛋白的聚丙烯酞胺凝胶制备成为抗原。 5.利用上述抗原免疫兔,获得抗VPI的多克隆抗血清。应用ELISA法鉴定该抗血清的效价,Western B10t法鉴定其特异性。 6.构建VPI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VP卜pEGFP一CI,利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导入法将重组体VPIpEGFP一Cl和空载体pEGFP一CI导入人宫颈癌Hela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利用荧光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10t法观察细胞转染后VPI蛋白的表达情况。 实验结果:l.vPI一pQE 30质粒经BamHI和Sall,vPI一pRSETA质粒经BamHI和pstl双酶切,均可切出分子量约480bp的片段,与预期结果相符。两种重组体测序结果证实序列完全正确。 2.分别含有两种重组体的菌株经诱导剂工PTG诱导,均可表达分子量约为22KD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均可与6一His抗体结合,为VPI融合蛋白。 3.对诱导表达条件分析发现:①vPI一pQE 30在37℃下无表达,25℃下有表达,表达率为16%,vPI一pRSETA在37℃下表达率(17.8%)最高,30℃下有表达,25℃下几乎无表达;②vPI一pQE 30在诱导剂浓度为0.05一lmm。1/L时均有表达,表达率相近,为’(16土1)%,VPI一pRSETA在诱导剂浓度为0.5mm01/L时表达率最高,为19.6%;③vPI一pRSETA在诱导表达5小时

陈苏宁[6](2003)在《伴有t(6;11)(q27;q23)易位的裸小鼠高致瘤性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HI-1的建立和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和意义人白血病细胞系已成为白血病及其它肿瘤研究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但建立白血病细胞系是一项难度和偶然性都非常大的工作,国内虽曾有人白血病细胞系建系的报道,但仅有部分能持续传代,且多未能全面鉴定细胞系的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及其它生物学特性,其中部分细胞尚不能排除系EB病毒永生化的淋巴母细胞系(EBV+B-LCL)的可能性。目前国内在白血病及相关研究中广泛采用的白血病细胞系几乎均来自国外实验室。本研究拟通过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建立有特异性染色体异常的AML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较为全面的鉴定,为白血病或其它肿瘤研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工具。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共对300多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并自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b)患者的骨髓建立了国内第1个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HI-1。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对最终建系成功的AML-M5b患者进行了深入的遗传学研究:以常规R显带法进行核型分析;全染色体涂抹检测6号和11号染色体易位;FISH检测MLL基因重排和p53基因缺失;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LL-AF6融合基因的转录本;PCR扩增p53基因的5、6、7和8号外显子,测序分析其有无突变。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对SHI-1的建系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鉴定: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生长特征;瑞氏染色后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氟化钠抑制试验、过氧化物酶(POX)染色和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观察其细胞化学染色特点;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FCM)检测SHI-1细胞的免疫表型和细胞周期分布;R显带核型分析动态监测建系过程中SHI-1细胞的染色体改变;RT-PCR检测MLL-AF6融合基因的转录;半固体甲基纤维素集落培养检测SHI-1细胞的集落生成能力;荧光定量PCR检测EB病毒基因组人单孩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川一l的建立和鉴定中文摘要DNA;DNA荧光染色法(Hoechst 33258)和支原体肉汤培养法检测支原体;明胶酶谱法检测SHI一1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一9(MMP一9)和MMP一2的表达;体外穿膜实验观察SHI一1细胞的迁移能力及其机制;全染色体涂抹检测6号和11号染色体易位;FISH检测SH工一1细胞中MLL基因的重排和p53基因的缺失;PCR扩增SHI一1细胞p53基因的5、6、7和8号外显子,测序分析其有无突变;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PCR检测SHI一1细胞和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是否来自同一个体;M一FISH检测SH工一1细胞是否存在隐匿性的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涂抹验证M一FISH结果;3H一TdR掺入试验检测SHI一1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增殖反应。 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对SHI一1细胞的多药耐药谱及其耐药机制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MTT检测SHI一1细胞的耐药谱;RT-PCR检测SHI一1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基因一l(MDR一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Bcl一2基因的转录;FCM检测P糖蛋白(P一gP)、M即、肺耐药相关蛋白(LRP)、BCKP、谷胧甘肤一S一转移酶一兀(GST-兀)等耐药蛋白的表达。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对SHI一1细胞在裸小鼠体内的致瘤性进行了研究:将SHI一l细胞接种至4只4周龄NC裸小鼠皮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取肿瘤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测;分离瘤组织中单个核细胞(MNC)进行R显带核型分析;Rl’- PCR检测MLL一AF6融合基因的转录;RT-PCR分析SHI一1细胞和瘤组织MNC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转录。 在第五部分中,我们进行了SHI一1细胞的诱导分化和凋亡的研究:瑞氏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三丁酸甘油酷(TB)作用后SHI一1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四哇氮蓝还原试验(NBT)观察TB作用后阳性细胞比例的变化,FCM检测TB作用后CDllb和CD14表达的改变,AnnexinV检测SHI一1细胞的凋亡比例,DNA凝胶电泳观察凋亡梯形条带;瑞氏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佛波醋(TPA)对SHI一1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瑞氏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三氧化二砷(AsZO3)作用后SHI一1细胞形态学改变,AnllexinV检测AsZO:作用后SHI一1细胞的凋亡比例,FCM检测As:O:作用后CDllb和CD14的改变。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HI一】的建立和鉴定中文摘要结果 (一)患者初诊时核型分析结果提示46,XY,t(6:11)(q27:q23)〔7]/46,XY[2]。患者第1次复发时骨髓细胞核型分析结果提示46,XY,t(6;11)(q27:q23)【8]/46,X丫t(6;11)(q27:q23),del(17)印11)[8]/46,XY[6]。染色体涂抹结果证实6号和11号染色体之间存在易位。 FISH检测结果显示存在MLL基因的重排。患者第1次复发时的标本经FISH检测显示部分细胞有p53基因的缺失。RT一PCR结果显示该患者检出片段大小分别为535bp和461bp的MLL一AF6融合基因的两种剪切型。p53基因的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发现5号外显子的第9个编码子存在点突变,由TCCCCC,相应编码的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脯氨酸。 (二)SHI一1细胞可在无5637细胞上清或其它细胞因子的条件下持续增殖,适

韩俊领,韩明哲,刘世和,李成文,周征,李新,阎洪敏,崔文,刘津华,秘营昌[7](2000)在《一株新的红白血病细胞系(HIE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文中提出目的 建立一株具有原代细胞遗传学标志的白血病细胞系 ,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液体培养法建立细胞系 ,用R显带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其遗传学标志 ;瑞氏染色、超微结构及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氰化高铁法和血红蛋白电泳测定血红蛋白 ;用联苯胺细胞染色观察阿糖胞苷 (Ara C)诱导后的红系的分化 ;用细胞形态学和吞噬功能实验观察佛波酯 (PMA)诱导的单核 巨噬细胞的分化。结果 由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急粒变患者外周血细胞 ,用液体培养 ,经 6 0余次传代 ,克隆出一株仍具原代细胞标志 (Ph+ ,abl/bcr+ )的白血病细胞株 ,命名为HIE1。该细胞具有粒 单系和红系血型糖蛋白A表型。HIE1细胞含有血红蛋白 ,且电泳后可见HbA和HbA2 带。加入 3.6× 10 -4 mmol/LAra C诱导后 ,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增加 ;PMA诱导后 1/ 3细胞贴壁 ,并呈梭样改变 ,6 .5 %的细胞具吞噬作用。瑞氏染色可观察到两类细胞 :一类为淡蓝色胞浆 ,少量细胞含有嗜天青颗粒 ;另一类为深蓝色胞浆 ,多空泡和伪足 ,无颗粒 ;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POX、SB、CE为阴性 ,而AE、PAS、ACP为阳性。该细胞集落形成率为 37% ,倍增时间为 2 2~2 4h ,且EB病毒检测为阳性。结论 建立了一株具有粒 单系?

孙凯[8](1998)在《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配体的初步鉴定》文中提出血小板和T细胞活化抗原1(platelet and T cell activation antigen 1,PTA1)最早在1985年由Bums等发现。由于其表达于人活化T细胞而被命名为TLiSA1抗原(T lineage specific activation antigen 1,TLiSA1)。1989年被更名为血小板和T细胞活化抗原1。在发现PTA1抗原的12年时间里,对PTA1分子的分布、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证实PTA1主要表达于活化T细胞、巨核及血小板谱系,参与T细胞的活化与分化、血小板的活化与聚集,并参与其中的信号转导。PTA1 mAb可诱导血小板活化聚集、抑制CTL的分化。另外,PTA1与血小板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病毒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疾病的发病机理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述结果提示,PTA1分子具有重要的功能及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1997年本实验室与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合作从TPA活化的Jurkat细胞cDNA丈库中克隆了PTA1基因。证实PTA1分子是新的T细胞/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抗原,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胞膜外区232aa/路膜区25aa/胞浆区61aa),它的胞膜外区仅由2个V样区组成,在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未见有其它分子具有这种结构。新近,我室又成功克隆了长臂猿和恒河猴PTA1基因,人、猿和猴PTA1分子的cDNA及蛋白水平的同源性为93%~95%,表明PTA1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PTA1基因的克隆为PTA1结构、功能、信号转导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到目前为止,PTA1配体(PTA1 ligand,PTA1L)尚未被基因克隆,亦未见有关PTA1L的研究报道。本文的目的是鉴定PTA1L,为最终克隆PTA1L、

二、一株新的红白血病细胞系(HIE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株新的红白血病细胞系(HIE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食源性干酪乳杆菌NA-2抑菌特性及其胞外多糖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益生菌简介
    1.2 乳酸菌
        1.2.1 乳酸菌定义及分类
        1.2.2 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1.2.3 益生乳酸菌的功能活性
        1.2.4 益生乳酸菌的应用
    1.3 多糖简介
        1.3.1 微生物多糖
    1.4 乳酸菌胞外多糖研究现状
        1.4.1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
        1.4.2 乳酸菌胞外多糖定义及分类
        1.4.3 胞外多糖生物合成途径
        1.4.4 影响胞外多糖产量的因素
        1.4.5 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1.4.6 胞外多糖的功能特性及应用
    1.5 传统发酵东北酸菜研究进展
        1.5.1 酸菜简介
        1.5.2 东北酸菜的微生态系统及其发酵过程
        1.5.3 东北酸菜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产胞外多糖乳酸杆菌的筛选和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2 样品处理
        2.3.3 乳酸杆菌的分离纯化
        2.3.4 乳酸杆菌的16S rDNA鉴定
        2.3.5 产胞外多糖乳酸杆菌的鉴定和进化分析
        2.3.6 乳酸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乳酸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2.4.2 产胞外多糖乳酸杆菌的鉴定
        2.4.3 L.casei NA-2进化分析
        2.4.4 L.casei NA-2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L.casei NA-2特性及抑菌功效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L.casei NA-2耐酸特性评价
        3.3.2 L.casei NA-2耐受高浓度胆盐特性评价
        3.3.3 L.casei NA-2与病原菌共培养
        3.3.4 L.casei NA-2抑制病原菌粘附Caco-2细胞
    3.4 结果与分析
        3.4.1 L.casei NA-2耐酸结果
        3.4.2 L.casei NA-2耐受高浓度胆盐结果
        3.4.3 L.casei NA-2与病原菌共培养的实验结果
        3.4.4 L.casei NA-2抑制病原菌粘附Caco-2细胞的实验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L.casei NA-2胞外多糖提取及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L.casei NA-2胞外多糖的提取
        4.3.2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测定L.casei NA-2胞外多糖
        4.3.3 L.casei NA-2胞外多糖中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4.3.4 L.casei NA-2胞外多糖中单糖组分的测定
        4.3.5 L.casei NA-2胞外多糖分子量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L.casei NA-2胞外多糖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结果
        4.4.2 L.casei NA-2胞外多糖中总糖和蛋白质含量
        4.4.3 L.casei NA-2胞外多糖中单糖组分及其含量
        4.4.4 L.casei NA-2胞外多糖分子量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L.casei NA-2胞外多糖抗生物膜和抗氧化活性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荧光显微镜观察L.casei NA-2胞外多糖对病原菌生物膜的影响
        5.3.2 定量检测L.casei NA-2胞外多糖抗生物膜活性
        5.3.3 L.casei NA-2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L.casei NA-2胞外多糖抑制病原菌生物膜形成
        5.4.2 L.casei NA-2胞外多糖分散病原菌生物膜活性测定
        5.4.3 L.casei NA-2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
    5.5 小结
第六章 L.casei NA-2胞外多糖免疫调节和抗炎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细胞培养
        6.3.2 L.casei NA-2胞外多糖免疫活性测定
        6.3.3 L.casei NA-2胞外多糖对LPS诱导细胞的细胞活性和NO的影响
        6.3.4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iNOS、NF-κB p65和c-jun的蛋白表达量
    6.4 结果与讨论
        6.4.1 L.casei NA-2胞外多糖对细胞活性、NO、IL-6和TNF-α的影响
        6.4.2 L.casei NA-2胞外多糖对巨噬细胞产生ROS的影响
        6.4.3 L.casei NA-2胞外多糖对LPS诱导处理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和NO的影响
        6.4.4 L.casei NA-2胞外多糖诱导巨噬细胞中iNOS、NF-κB p65和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海洋链霉菌抗补体活性菌株筛选及活性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天然产物抗补体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1.1 多糖类化合物
        1.1.2 黄酮类化合物
        1.1.3 甾体类化合物
        1.1.4 皂苷类化合物
        1.1.5 萜类化合物
        1.1.6 生物碱类化合物
        1.1.7 酶类化合物
        1.1.8 其它类化合物
    1.2 海洋放线菌代谢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2.1 海洋放线菌概述
        1.2.2 抗补体活性物质
        1.2.3 抗肿瘤活性物质
        1.2.4 抗菌活性物质
        1.2.5 酶抑制活性物质
        1.2.6 其它活性物质
    1.3 海洋放线菌基因组挖掘研究进展
        1.3.1 海洋放线菌基因组测序
        1.3.2 基因组挖掘技术发现新型化合物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海洋放线菌抗补体活性菌株的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菌株
        2.2.2 培养基
        2.2.3 主要试剂及耗材
        2.2.4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溶液的配制
        2.3.2 临界补体浓度的测定
        2.3.3 不同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补体活性测定
        2.3.4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5 16S rRNA的PCR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
        2.3.6 菌株的耐盐实验
    2.4 结果
        2.4.1 临界补体浓度的确定
        2.4.2 海洋放线菌抗补体活性菌株的筛选
        2.4.3 16S rRNA的扩增及序列比对分析
        2.4.4 菌株的耐盐性质
    2.5 讨论
    2.6 小结
3 星海链霉菌S187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菌株
        3.2.2 培养基
        3.2.3 主要试剂及耗材
        3.2.4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S187发酵培养条件优化及产物富集培养
        3.3.2 菌株S187发酵液的热稳定性测试
        3.3.3 菌株S187萃取物的抗补体活性测定
        3.3.4 菌株S187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3.3.5 突变菌株△sinH-P3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3.3.6 次级代谢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结构鉴定
    3.4 结果
        3.4.1 菌株S187培养发酵条件
        3.4.2 菌株S187发酵液的热稳定性能
        3.4.3 菌株S187次级代谢物的抗补体活性
        3.4.4 突变菌株△sinH-P3和野生型菌株S187次级代谢产物比对
        3.4.5 菌株S187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3.4.6 化合物的抗补体活性
    3.5 讨论
    3.6 小结
4 海洋链霉菌DUT11抗补体活性物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菌株
        4.2.2 培养基
        4.2.3 试剂及耗材
        4.2.4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菌株DUT11形态学观察
        4.3.2 菌株DUT11耐盐实验
        4.3.3 菌株DUT1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注释与分析
        4.3.4 菌株DUT11发酵培养基优化及产物富集培养
        4.3.5 菌株DUT11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4.3.6 菌株DUT11次级代谢产物的分析及结构鉴定
        4.3.7 菌株DUT11次级代谢产物活性测试
        4.3.8 衣霉素发酵条件优化
    4.4 结果
        4.4.1 菌株DUT11形态特征
        4.4.2 菌株DUT11耐盐性能
        4.4.3 菌株DUT1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注释与分析
        4.4.4 菌株DUT11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4.4.5 菌株DUT11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分析
        4.4.6 衣霉素的富集发酵培养条件
    4.5 讨论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核磁谱图
附录B 海洋链霉菌16S rRNA序列扩增及测序信息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热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 热原检查
        1.1.1 家兔法
        1.1.2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1.1.3 单核细胞激活试验
    1.2 单克隆抗体药物
        1.2.1 单克隆抗体药物生产工艺简介
        1.2.2 单克隆抗体药物安全性控制项目
        1.2.3 单抗药物的热原检查
    1.3 本课题立题依据
        1.3.1 国内热原检测现状
        1.3.2 国外热原检测现状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的建立
    2.1 试剂和仪器
        2.1.1 试剂和耗材
        2.1.2 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热原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2.2.2 试验用细胞培养
        2.2.3 操作方法
    2.3 试验结果
        2.3.1 细胞系筛选试验结果
        2.3.2 细胞密度的探讨结果
        2.3.3 药物作用时间的探讨结果
        2.3.4 FBS浓度的探讨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SJ1细胞的鉴定
    3.1 试剂与仪器
        3.1.1 试剂和耗材
        3.1.2 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细胞鉴别
        3.2.2 无菌检查
        3.2.3 支原体检查
        3.2.4 外源病毒污染检查
        3.2.5 不同代次细胞生长稳定性检查
        3.2.6 不同代次细胞热原敏感性检查
    3.3 试验结果
        3.3.1 细胞鉴别检查结果
        3.3.2 无菌检查试验结果
        3.3.3 支原体检查试验结果
        3.3.4 外源病毒污染检查试验结果
        3.3.5 不同代次细胞生长稳定性检查结果
        3.3.6 不同代次细胞的热原敏感性检查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方法验证
    4.1 试剂与仪器
        4.1.1 试剂和耗材
        4.1.2 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热原标准溶液的配制
        4.2.2 样品溶液的配制
        4.2.3 试验用细胞培养
        4.2.4 细胞铺板
        4.2.5 加样及孵育
        4.2.6 细胞因子IL-6 的测定
    4.3 试验结果
        4.3.1 准确度
        4.3.2 重复性
        4.3.3 线性
        4.3.4 定量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SJ1/IL-6 法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比较
    5.1 试剂与仪器
        5.1.1 试剂和耗材
        5.1.2 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细菌内毒素(LPS)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5.2.2 样品溶液的配制
        5.2.3 试验用细胞培养
        5.2.4 细胞铺板
        5.2.5 标准品、样品溶液的加样及孵育
        5.2.6 细胞因子IL-6 的测定
    5.3 试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SJ1/IL-6 法在阿达木单抗样品热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6.1 试剂与仪器
        6.1.1 试剂和耗材
        6.1.2 仪器
    6.2 试验方法
        6.2.1 热原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6.2.2 样品溶液的配制
        6.2.3 试验用细胞培养
        6.2.4 细胞铺板
        6.2.5 标准品、样品溶液的加样及孵育
        6.2.6 细胞因子IL-6 的测定
    6.3 试验结果
        6.3.1 LPS、zysoman、LTA在不同稀释倍数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中的回收率
        6.3.2 不同浓度LPS、zysoman、LTA在稀释50倍的阿达木中的回收率
        6.3.3 阿达木样品内毒素含量重复6次测定结果
        6.3.4 阿达木样品LPS、zysoman、LTA含量的测定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SJ1/IL-6 法在其他各类单抗样品热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7.1 试剂与仪器
        7.1.1 试剂与耗材
        7.1.2 仪器
    7.2 试验方法
        7.2.1 样品溶液的配制
        7.2.2 其他
    7.3 试验结果
        7.3.1 各单抗样品LPS、zysoman、LTA回收率测定结果
        7.3.2 各单抗样品LPS、zysoman、LTA含量测定结果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性分析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申请
致谢

(4)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本课题的受资助情况
缩写词表
致谢

(5)人细小病毒B19XA株VP1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人细小病毒B19XA株VP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人细小病毒B19XA株VP1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B19病毒VP1蛋白的纯化和体液免疫反应的观察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人细小病毒B19XA株VP1基因的真核表达和鉴定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伴有t(6;11)(q27;q23)易位的裸小鼠高致瘤性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HI-1的建立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部分 一例伴有t(6;11)(q27;q23)易位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第二部分 一个伴有t(6;11)(q27;q23)易位和p53基因异常的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HI-1的建立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 SHI-1细胞的多药耐药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第四部分 SHI-1细胞系的裸鼠致瘤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第五部分 SHI-1细胞的诱导分化和凋亡
结论
综述
缩写词表
学术活动总结
致谢

(7)一株新的红白血病细胞系(HIE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1 细胞来源
    2 液体培养
    3 细胞形态学检查
    4细胞表型的测定
    5 血红蛋白的测定
    6 血红蛋白电泳
    7 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8 细胞倍增时间和集落形成率测定
    9 EB病毒的检测
    1 0 诱导分化实验
结果
    1细胞系的建立
    2细胞形态
    3细胞免疫表型检测
    4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电泳
    5染色体核型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6极限稀释法测定的单个细胞的倍增时间约为22~24 h,集落形成率为37%。
    7 EB病毒检测证实HIE1细胞有EB病毒感染。
    8红系诱导
    9 PMA诱导分化和吞墨试验
讨论

(8)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配体的初步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一、PTA1的研究进展
        (一) PTA1的研究概况
        (二) PTA1的基因及结构
        (三) PTA1的表达及表达调节
        (四) PTA1的功能
    二、融合蛋白研究及应用概况
        (一) CD分子融合蛋白的应用
        (二)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Ig融合蛋白
        (三) 粘附分子融合蛋白的应用
        (四) 其它分子融合蛋白的应用
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 PTA1/Ig表达载体的构建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部分 PTA1/Ig的表达、鉴定及纯化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PTA1配体的初步鉴定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一株新的红白血病细胞系(HIE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食源性干酪乳杆菌NA-2抑菌特性及其胞外多糖功效研究[D]. 徐小轻.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海洋链霉菌抗补体活性菌株筛选及活性产物研究[D]. 徐小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3]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热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董闪闪.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2016(11)
  • [4]鼠抗人4IgB7-H3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D]. 何娜. 苏州大学, 2009(10)
  • [5]人细小病毒B19XA株VP1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免疫原性研究[D]. 陈彩平. 第四军医大学, 2004(04)
  • [6]伴有t(6;11)(q27;q23)易位的裸小鼠高致瘤性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SHI-1的建立和鉴定[D]. 陈苏宁. 苏州大学, 2003(02)
  • [7]一株新的红白血病细胞系(HIE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J]. 韩俊领,韩明哲,刘世和,李成文,周征,李新,阎洪敏,崔文,刘津华,秘营昌.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0(01)
  • [8]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配体的初步鉴定[D]. 孙凯. 第四军医大学, 1998(03)

标签:;  ;  ;  ;  ;  

新红白血病细胞系(HIE1)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