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和性别对青少年心理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年龄和性别对青少年心理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一、年龄和性别对青少年心理应付方式的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乾坤[1](2021)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考察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抑郁症严重程度、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招募129例就诊于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另招募129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人口学资料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大五人格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施测。所有数据使用SPSS23.0版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相关关系,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焦虑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影响。结果:(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在大五人格量表中,患者组神经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中,患者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患者组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忍耐、逃避、幻想否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基线期,患者的神经质(β=0.48,P<0.01)、外倾性(β=-0.31,P<0.01)、严谨性(β=0.67,P<0.01)、积极认知(β=-0.19,P=0.04)对HAMA评分影响显着;神经质(β=0.50,P<0.01)、外倾性(β=-0.18,P=0.015)、积极认知(β=-0.13,P=0.041)、家庭支持(β=-0.13,P<0.01)对HAMD-17评分影响显着。(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治疗2周末时,患者的外倾性(β=0.27,P<0.01)、目标专注(β=0.21,P=0.048)、情绪控制(β=0.54,P<0.01)、积极认知(β=0.17,P=0.03)、逃避(β=0.16,P=0.02)对HAMA的减分率影响显着;患者的神经质(β=-0.61,P<0.01)、宜人性(β=0.14,P=0.036)、积极认知(β=0.26,P<0.01)、问题解决(β=0.20,P=0.029)对HAMD-17的减分率影响显着。在治疗4周末时,患者的外倾性(β=0.37,P<0.01)、开放性(β=0.13,P=0.023)、目标专注(β=0.19,P=0.036)、情绪控制(β=0.47,P<0.01)、积极认知(β=0.17,P=0.019)对HAMA减分率影响显着;患者的神经质(β=-0.53,P<0.01)、宜人性(β=0.22,P<0.01)、积极认知(β=0.36,P<0.01)、家庭支持(β=0.13,P=0.019)、问题解决(β=0.32,P<0.01)、发泄情绪(β=-0.15,P=0.021)对HAMD-17减分率影响显着。结论:(1)高神经质,低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低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高忍耐、逃避、幻想否认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2)神经质、外倾性、严谨性、积极认知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症状严重程度有预测作用。神经质、外倾性、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有预测作用。(3)外倾性、开放性、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逃避应对方式短期内对焦虑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神经质、宜人性、积极认知、家庭支持、问题解决、发泄情绪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有预测作用。

米热姑丽·阿布都热依木[2](2021)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与认知倾向、应付方式及家庭环境因素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与认知倾向、应付方式及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的10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来医院体检的100例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采用认知倾向问卷、应付方式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进行测评,比较两组青少年认知倾向、应付方式、家庭环境因素的差异,并分析青少年抑郁情绪严重程度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乐观因子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责和回避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及娱乐性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矛盾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发现,青少年抑郁情绪严重程度与乐观因子、情感表达、亲密性均呈负相关(P <0.05)。结论青少年抑郁情绪受认知倾向、应付方式及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其中乐观因子、情感表达、亲密性得分越低,抑郁情绪越严重。

吴书文[3](2021)在《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性骚扰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性骚扰的受害群体,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受害者不仅在学业上会遭遇困境,也可能会产生情绪障碍,严重者可能患上抑郁症。更甚因性骚扰造成的情绪低落可能会让受害者沉迷酗酒或赌博,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性骚扰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出于顾忌,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这种应对方式会导致骚扰者会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为此,本研究以高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面对性骚扰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不仅能够了解目前大学生应对性骚扰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还能为高校防治性骚扰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方便抽样纳入695名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性骚扰经历问卷、性骚扰应对方式问卷、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多维社会领悟支持量表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筛选出具有性骚扰经历的大学生579名;然后,通过SPSS19.0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性骚扰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级、性取向和独生子女状况上存在显着差异;(2)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发现社会支持和母亲主权否定是避免/否认应对方式的预测因素;开放性人格是性骚扰对抗/谈判应对方式的正向预测因素;社会支持是社会和主张寻求两种应对方式的正向预测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性骚扰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个体的好奇心,保持外向的性格和开放的态度,增强个体的社会支持资源,鼓励父母使用温暖的教养方式可以帮助个体更恰当地应对性骚扰事件。基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社会工作的干预可从保持个体的开放性态度,增强社会支持网络以及鼓励父母采取温暖的教养方式出发,帮助大学生更恰当地应对性骚扰事件。

黄慧[4](2020)在《情绪智力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通过评估青少年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havior,NSSI)、情绪智力,并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检测首发未服药伴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脑生化代谢,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探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情绪智力特点,并以情绪智力为新的靶点,探究其脑生化代谢,进一步探究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机制,为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与临床访谈,纳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35例、正常对照34例,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和情绪智力问卷,评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情绪智力,采用MRS技术检测首发未服药伴NSSI行为青少年MDD组23例和对照组15例的前扣带回、额叶、丘脑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e,NAA)、胆碱复合物(choline compounds,Cho)、肌醇(myo-inositol,m I)和肌酸(creatine,Cr)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情绪智力在青少年MDD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间的作用,并分析其脑生化代谢的特点。研究结果发现,(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NSSI行为显着高于对照组,情绪智力显着低于对照组;(2)青少年抑郁程度与NSSI行为呈显着正相关,青少年情绪智力与NSSI行为呈显着负相关;(3)抑郁正向显着预测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情绪智力对青少年抑郁症与NSSI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首发未服药伴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左侧丘脑的Cho/Cr值显着低于HC组;(5)首发未服药伴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调控、情绪运用与左侧前扣带回皮层NAA/Cr呈显着正相关,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与左侧前扣带回皮层Cho/Cr呈显着正相关,情绪理解与右侧前扣带回皮层Cho/Cr也呈显着正相关,与右侧前扣带回皮层m I/Cr呈显着负相关;情绪理解与右侧额叶白质Cho/Cr、m I/Cr呈显着正相关;情绪知觉、情绪运用、情绪智力与右侧丘脑m I/Cr呈显着负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青少年抑郁症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预测因素,情绪智力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间的影响因素;(2)首发未服药伴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左侧丘脑可能存在神经细胞膜磷脂代谢障碍;(3)首发未服药伴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失调、情绪知觉与运用可能与额叶-丘脑环路生化代谢异常相关。

胡国桢[5](2020)在《中职生家庭结构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鉴于国家政策大力倾斜中职教育,社会经济也更加需要技能型人才,所以中职教育已形成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人从事中职教育,发现中职生家庭结构存在单亲、重组、留守的特殊现象比较普遍,同时整个中职生群体也存在大量的行为问题如懒散、打架、抽烟、无上进心等现象,所以我们推测家庭结构可能影响学生的应对方式。那么,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可能是什么?本研究共分两个阶段进行探索:第一阶段探索中职生家庭结构和应对方式的关系,并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第二阶段则进一步探索中职生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教养方式在家庭结构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一采用自编《中职学生家庭结构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调查重庆工商学校1000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901份,得到以下结果:家庭结构和自我效能感,家庭结构和应对方式都显着相关,比较而言,一般家庭结构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更高,应对方式上也更积极。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简易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总应对倾向有显着正相关,即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积极应对得分也越高,总的应对倾向也更加积极。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够在家庭结构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研究二采用自编《中职学生家庭结构调查表》,《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SS-A)》《简式父母教养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重庆工商学校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46份,结果显示:家庭结构对中职生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没有显着影响;家庭结构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不存在显着相关,与母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方面有存在显着负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会在家庭结构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由研究一可和研究二的中介效应结果,可构建链式中介效应,即家庭结构会影响父母给予学生的情感温暖,进而影响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再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应对方式。家庭结构→父母情感温暖→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应对方式。具体的影响效应因研究二无应对方式的数据,所以需要进一步证实。教育建议:注重家庭教育,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家庭环境,从家庭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安全感;父母应具备良好的处事风格和行为习惯,为学生做好榜样,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促使学生积极应对社会事件。特殊家庭结构的家长应尽可能做到对学生成长的陪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情感温暖,以提高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为学生提供充足能够展现自我的机会,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有更多途径获取自信。重视学生客观合理的自我认知,避免盲目自我评价。

刘雅茜[6](2019)在《应激源及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和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利他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组成部分和个体道德发展的较高层次,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受到重视。本研究采用利他自陈量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山东省908名学生进行测查,对青少年利他行为、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其关系进行研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青少年总体的利他行为处于中等水平。2.青少年总体的应激较轻,应激源在年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户籍所在地在不同应激源因子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青少年更多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在年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户籍所在地在部分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显着。4.青少年应激源、应对方式和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5.青少年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幻想因子对利他行为有预测作用。6.青少年应对方式在其应激源与利他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培养利他行为的“品”字结构模式,帮助青少年掌握合理的应对方式,提供良好的利他氛围,培养青少年的利他行为,进而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

谢立[7](2019)在《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对方式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活动领域,父母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考察高职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职生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机制,揭示家庭这一微系统在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高职生应对能力提供实证研究依据。研究一通过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大一至大三的1196名高职学生,研究发现:(1)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以积极教养为主;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高职学生更经常使用积极应对方式,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的频率较低。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在高职生各类人口学变量上有不同表现。(2)高职学生的父母积极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积极成熟应对方式,消极教养方式正向预测消极应对方式。(3)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部分中介作用下,父母亲情感温暖分别影响积极应对方式。研究二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对10名学生进行自我效能感训练,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训练活动提高了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分数,同时降低了消极应对和混合应对分数,在本研究条件下,高职生的应对方式得到改善。本研究结果验证了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响应对方式这一假设,积极温暖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高职生提高自我效能感,运用积极应对方式。通过实施自我效能感干预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改善高职生应对方式。

董钰馨[8](2019)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是1997年澳大利亚学者Jorm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指“帮助人们理解、应对和预防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知识和信念”。我国将提高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作为目前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到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普遍提升”的现阶段心理健康服务基本目标。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早识别、适时干预以及恰当求助,有利于改善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污名化程度,进而提升全社会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和发展良好的社会结果。在中国,心理健康素养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缺少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未来应积极编制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全面的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工具,探索出符合中国文化的影响因素模式,为心理健康素养中国化提供更多科学、全面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选取部分吉林地区中小学教师为被试。在研究一中对澳大利亚学者O’Connor编制的《Mental Health Literacy Scale》进行修订,在研究二中采用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应付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进行心理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并根据其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本研究修订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由识别具体心理疾病的能力、综合性能力、获取心理健康信息的能力以及促进心理问题正确认知和求助行为的态度四个维度构成;本研究修订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信度和效度表现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可作为测量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工具。(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显着正向预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合理化显着正向预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中幻想、退避显着负向预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素养中问题识别显着负向预测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素养中寻求信息显着负向预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素养中态度显着正向预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3)心理健康素养中问题识别以及寻求信息维度在教龄与心理健康情况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心理健康素养中问题识别维度在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维度以及心理健康情况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心理健康素养中的综合素养以及寻求信息维度在应对方式中求助维度以及心理健康情况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心理健康素养中寻求信息维度在应对方式中幻想维度以及心理健康情况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张晓强[9](2019)在《体育活动对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 ——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校园里面的欺凌、攻击等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故意伤害以及性质恶劣的攻击行为频频上演,给师生身心健康以及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体育活动作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个体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的促进已经得到多方面证实,但是体育活动对攻击性产生何种影响并没有统一结论。鉴于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拟对初中生攻击性特点进行考察,建立初中生体育活动、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假设并对其进行验证,分析初中生体育活动影响攻击性的作用机制,为青少年攻击性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扩展攻击性的干预思路。本研究主要以深圳市部分中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攻击性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初中生攻击性特点,分析体育活动、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体育活动影响攻击性中的独立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得出的结论主要如下:(1)初中生总体攻击性处于较低水平,在攻击性各维度中,攻击性情感表现最为强烈;初中生总体攻击性、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认知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中生总体攻击性、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认知和攻击性情感在年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2)回归分析表明,体育活动对初中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体育活动、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对初中生攻击性均有负向预测作用。(3)体育活动既可以直接影响攻击性,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对攻击性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包括3条中介路径,即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路径、心理弹性的中介路径和通过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路径。今后,可以从提升初中生的体育锻炼水平出发,帮助初中生转变应对方式,增强其心理弹性性,进而降低攻击性。

郭纪昌[10](2018)在《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每个人都在成长,成长贯穿于我们的一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一帆风顺,也可能充满坎坷;有时候我们可以独立应对碰到的问题,但有时候也需要他人帮助才能渡过难关。每个人都在追求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而这条路均不相同,有人积极主动参与成长,将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而有人则顺其自然、随波逐流。这是两条不同的个人成长之路,一条是主动成长,另一条是被动成长。本研究主要关注个人的主动成长。个人成长是指个体在毕生发展过程中在认知、行为以及情感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随着个体的年龄增长而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也有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个体变化,当然也可以是个人主动改变和成长。Robitschek将这种积极主动的个人成长过程称为个人成长主动性。因此,个人成长主动性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有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倾向。然而,当前大多数有关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研究关注的是大学生或成人等群体,很少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开展此类研究。另外不同研究者编制或修订的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结构存在不一致、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横向研究多而纵向研究少、干预研究不丰富以及国内对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研究贫乏等问题。因此,本研究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进行界定,认为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规划自己人生道路,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并且追求卓越的倾向。然后从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问卷编制与检验、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特点和干预研究等多个方面对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展开讨论。具体地,本研究主要包括四块研究内容,分别是:(1)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2)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结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3)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及(4)干预研究。四块研究内容分别归属于七个章节。第一部分: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第3章)。为了使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理论植根于青少年个人成长中,本部分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青少年学生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得到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结构和影响因素,并对结果进行深入讨论,为下一步编制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结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第4、5、6、7章)。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编制与检验(第4章)重点讨论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的编制以及问卷的信效度、因子结构、跨群体稳定性检验等内容。在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后,结合前人研究文献,编制问卷初始题目,对获得的题目根据编制问卷的流程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检验。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发展特点包括两部分研究内容,一个是横向研究的发展特点(第5章),主要通过同时收集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学生的数据,分析考察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水平;另一个是纵向研究的发展特点(第6章),主要是通过收集相隔一定时间的四次测量数据,了解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讨论时间恒定协变量和时间变化协变量对该发展趋势的影响。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考察人口学变量(第5章部分)、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第7章)对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影响。人口学变量主要讨论性别、家庭所在地、年级和学段、独生子女等变量;个体因素主要讨论大五人格和核心自我评价;环境因素主要讨论班级环境和家庭环境。第三部分: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部分(第8章)。这部分通过四个子研究考察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第一个研究讨论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Keyes心理健康模型的关系。第二个研究讨论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这部分包括两个研究,一个是对反刍在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另一个是对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第三个研究讨论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第四部分: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干预研究(第9章)。本部分将开发适合于青少年群体的个人成长主动性干预课程或项目,并检验是否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采用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开展为期2个月共8次的干预活动,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来了解干预的有效性。研究得出了下面的结论:1.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成长内因和成长外因。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结构分为4个维度,分别是主动改变、成长路径、成长韧性以及成长阻碍。2.编制的22个题目4个维度的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信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构建的二阶单因子模型的模型拟合指数非常好,同时一阶四因子模型和二阶双因子模型拟合也达到了良好的标准,支持了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四因子结构及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的划分。3.从横向研究结果看,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总体发展水平较高;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韧性、主动改变和成长路径处于较高的水平,而成长阻碍位于中等水平。在年龄和年级上,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总体上是一种“W”型发展趋势。从纵向研究结果看,以初中生为被试的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发展轨迹为线性下降趋势,起始水平和后来的发展趋势有显着的个体差异,发展趋势与起始水平有显着关联。时间恒定协变量模型中,性别和年级对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起始水平影响不显着;性别对斜率影响不显着,年级对斜率影响显着,年级越高,斜率越大。时间变化协变量模型中,四次测量的积极情感均对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有显着正向影响,消极情感均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4.男女生在成长韧性的得分上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在成长路径和成长阻碍上存在显着差异,在主动改变和个人成长主动性总均分上不存在差异;不同家庭所在地的被试在成长韧性、主动改变、成长路径、成长阻碍以及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上均不存在差异;不同学段的青少年在成长韧性、成长阻碍和个人成长主动性上有显着差异,而在主动改变和成长路径上没有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各维度及总均分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核心自我评价、大五人格、家庭环境和班级环境独自对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有显着正向影响。同时考虑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时,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影响不显着,影响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主导因素是个体因素,尤其是人格因素。5.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对情绪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对创伤后成长有显着影响,并通过主动反刍促进了创伤后成长,通过侵入性反刍阻碍了个体的创伤后成长。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之间起显着的中介作用,而在它们之间不存在调节效应。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起显着的中介作用,而在它们之间不存在调节效应。6.本研究设计的成长教育活动、励志教育活动、团体活动和生涯教育活动4个活动模块的干预方案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水平。最后,本研究在个人成长主动性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发展情境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抑郁的素质-压力模型、创伤后成长理论等理论基础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指出了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二、年龄和性别对青少年心理应付方式的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年龄和性别对青少年心理应付方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一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
附件二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附件三 大五人格简式量表
附件四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附件五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
附件六 知情同意书
致谢
作者简介

(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与认知倾向、应付方式及家庭环境因素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青少年认知倾向得分比较
    2.2 两组青少年应付方式得分比较
    2.3 两组青少年家庭环境因素得分比较
    2.4 青少年抑郁情绪严重程度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3)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性骚扰的概念界定
        1.2.2 性骚扰国内外现状研究
        1.2.3 应对方式、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1.2.4 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1.2.5 小结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研究假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性骚扰
        2.1.2 应对方式
        2.1.3 大五人格
        2.1.4 领悟社会支持
        2.1.5 父母教养方式
    2.2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性骚扰问卷
        3.2.2 性骚扰应对问卷
        3.2.3 大五人格简式量表
        3.2.4 多维社会领悟支持量表
        3.2.5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3.3 研究程序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3.4.1 数据处理
        3.4.2 分析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性骚扰调查的描述统计结果
        4.1.1 大学生性骚扰遭遇频率的描述统计结果
        4.1.2 主要变量: 人格、社会支持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描述统计结果
        4.1.3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描述统计结果
    4.2 性骚扰应对方式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结果
        4.2.1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
        4.2.2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独生子女状况差异检验
        4.2.3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年级状况差异检验
        4.2.4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性取向差异检验
    4.3 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相关统计结果
        4.3.1 大五人格与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
        4.3.2 社会支持与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
        4.3.3 父母教养方式与性骚扰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
    4.4 人格、社会支持及父母教养方式与性骚扰各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结果
        4.4.1 因变量: 避免/否认应对方式
        4.4.2 因变量: 对抗/谈判应对方式
        4.4.3 因变量: 社会应对方式
        4.4.4 因变量: 主张寻求应对方式
第5章 讨论和结论
    5.1 讨论
        5.1.1 关于避免/否认应对方式的讨论
        5.1.2 关于对抗/谈判应对方式的讨论
        5.1.3 关于社会应对方式的讨论
        5.1.4 关于主张寻求应对方式的讨论
    5.2 结论、研究不足与贡献
        5.2.1 结论
        5.2.2 研究不足与贡献
    5.3 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5.3.1 认识性骚扰,增强社会支持网络
        5.3.2 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渠道,培养温暖的父母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性骚扰应对方式调查问卷

(4)情绪智力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研究现状
        1.2.2 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研究现状
        1.2.3 抑郁症、NSSI患者的情绪智力研究
        1.2.4 抑郁症MRS与情绪智力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统计处理
    2.4 研究路线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量表评估结果
    3.3 青少年抑郁症NSSI行为的类型和频率
    3.4 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NSSI 方式比较
    3.5 青少年抑郁程度、情绪智力与NSSI行为的相关分析
    3.6 青少年抑郁程度、情绪智力与NSSI行为的层次回归分析
    3.7 首发未服药伴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组和HC组的脑生化代谢比较
    3.8 首发未服药伴 NSSI 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NSSI 行为评分与MRS 的相关分析
    3.9 首发未服药伴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情绪智力的MRS研究
4 讨论
    4.1 青少年抑郁症 NSSI、情绪智力的研究
    4.2 首发未服药伴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MRS研究
    4.3 首发未服药伴NSSI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情绪智力的MRS相关研究
    4.4 未来展望
    4.5 研究创新与不足
        4.5.1 研究的创新点
        4.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5)中职生家庭结构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 应对方式
    2.2 家庭结构
        2.2.1 家庭结构分类
        2.2.2 家庭结构的变化
        2.2.3 家庭结构的相关研究
    2.3 家庭结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4 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5 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3.研究框架和意义
    3.1 研究框架
    3.2 研究意义
研究一:中职生家庭结构、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4.研究方案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2.1 家庭结构调查问卷
        4.2.2 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
        4.2.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4.3 研究方法
    5.研究结果
        5.1 中职生家庭结构、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
        5.1.1 中职生家庭结构的总体情况
        5.1.2 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
        5.1.3 中职生简易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
        5.2 家庭结构、一般自我效能感、简易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5.3 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结构和简易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分析
        5.3.1 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结构和积极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
        5.3.2 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结构和消极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
        5.3.3 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结构和总体应对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
    6.分析与讨论
        6.1 中职学生家庭结构、应对倾向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
        6.2 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结构、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二:父母教养方式、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在家庭结构和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作用
    1.问题提出
    2.研究方案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2.1 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
        2.2.2 简式父母教育方式量表
        2.3 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
        3.2 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矩阵
        3.3 父母教养方式、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在家庭结构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3.3.1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在家庭结构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分析
        3.3.2 父母教养方式在家庭结构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间的中介分析
    4.分析与讨论
        4.1 中职生家庭结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状态
        4.2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在家庭结构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间的作用讨论
5.总讨论
6.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应激源及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相关研究
    第一节 利他行为的研究综述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利他行为的测量
    第二节 应激源、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一、应激源的研究概况
        二、应对方式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利他行为与应激源、应对方式的关系综述
第三章 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四、研究过程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青少年利他行为的研究结果
        一、青少年利他行为的总体情况
        二、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差异情况
    第二节 青少年应激源的研究结果
        一、青少年应激源的总体情况
        二、青少年应激源的差异情况
    第三节 青少年应对方式的研究结果
        一、青少年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
        二、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差异情况
    第四节 青少年利他行为与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一、青少年利他行为与应激源、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二、青少年利他行为与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第五节 应对方式在应激源与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青少年利他行为、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一、青少年利他行为的现状分析
        二、青少年应激源的现状分析
        三、青少年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应激源和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影响分析
        一、应激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二、利他行为与应激源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第六章 教育启示和对策建议
    一、构建培养利他行为的“品”字结构模式
    二、学校为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培养提供教育指导
    三、家庭为青少年利他习惯的养成树立榜样
    四、社会为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实践创设氛围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述评
        1.1 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
        1.2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
        1.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2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述评
        2.1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2 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的影响
        2.3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3 应对方式的研究述评
        3.1 应对方式的概念
        3.2 应对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
        3.3 应对方式的测量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1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假设
    2 研究框架
第三章 实证研究
    研究一 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研究工具
        2.3 施测过程
        2.4 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2 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描述统计
        3.3 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3.4 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3.5 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4.2 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 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
    研究二 自我效能感训练对高职生应对方式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程序
        3.4 统计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干预前两组数据分析
        4.2 实验组前后测数据分析
        4.3 控制组前后测数据分析
        4.4 实验组数据前后差和控制组数据前后差的分析对比
        5 干预活动的效果分析
第四章 综合讨论
    1 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
    2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3 研究意义
    4 研究展望
    5 教育建议
        5.1 家庭方面
        5.2 学校方面
        5.3 个人方面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综述
        2.1.1 健康素养的内涵
        2.1.2 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与操作定义
        2.1.4 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研究
        2.1.5 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2.1.6 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研究
    2.2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2.2.1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与操作定义
        2.2.2 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2.2.3 教师心理健康测量研究
        2.2.4 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2.3 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素养关系研究
        2.3.1 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2.3.2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素养的关系研究
        2.3.3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素养的关系研究
3 研究一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的修订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统计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项目分析
        3.3.2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
        3.3.3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
        3.3.4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信度分析
    3.4 讨论
4 研究二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统计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研究工具信度分析
        4.3.2 研究结果描述性分析
        4.3.3 心理健康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4 相关分析
        4.3.5 回归分析
        4.3.6 心理健康素养的中介效应检验
    4.4 讨论
        4.4.1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素养状况讨论
        4.4.2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4.4.3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素养的显着性讨论
        4.4.4 心理健康素养的中介效应检验讨论
5 总讨论
6 总结论
7 对策及建议
    7.1 重视不同教龄段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各自倾向性
    7.2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素养在社会支持中的重要作用
    7.3 以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带动积极应对方式的选择
    7.4 减轻教师群体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污名化程度
    7.5 引导教师群体以正确的方式应对工作压力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9)体育活动对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 ——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2.1.1 攻击性的概念
        2.1.2 攻击性的研究理论
        2.1.3 攻击性的测量方法
        2.1.4 攻击性干预的相关研究
    2.2 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2.2.1 体育活动的概念
        2.2.2 体育活动的测量
        2.2.3 体育活动产生心理效益的机制
        2.2.4 体育活动与攻击性的关系
    2.3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2.3.1 应对方式
        2.3.2 心理弹性
3 研究设计
    3.1 被试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分析法
    3.3 测量工具
        3.3.1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3.3.2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
        3.3.3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3.3.4 攻击性量表
    3.4 研究内容
    3.5 研究假设
4 结果与分析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初中生攻击性的水平及其特点
        4.2.1 初中生攻击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初中生攻击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3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4.4 中介效应检验
        4.4.1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体育活动和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4.4.2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体育活动和攻击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4.4.3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体育活动和攻击性认知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4.4.4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在体育活动和攻击性情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5 讨论
    5.1 初中生攻击性的水平及特点
        5.1.1 初中生攻击性及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5.1.2 初中生攻击性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
        5.1.3 初中生攻击性及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
    5.2 初中生体育活动与攻击性的关系
    5.3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的独立中介作用
    5.4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6 结论
7 实践启示
8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个人成长与个人成长主动性
    1.2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测量
    1.3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影响因素
    1.4 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1.5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干预研究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设计
第3章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3.1 引言
    3.2 对象与方法
    3.3 资料分析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的编制与验证研究
    4.1 问题提出
    4.2 研究目的
    4.3 对象与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第5章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发展特点
    5.1 引言
    5.2 研究目的
    5.3 对象与方法
    5.4 研究结果
    5.5 讨论
    5.6 结论
第6章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发展轨迹: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研究
    6.1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6.2 对象与方法
    6.3 研究结果
    6.4 讨论
    6.5 结论
第7章 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影响研究
    7.1 问题提出
    7.2 对象与方法
    7.3 研究结果
    7.4 讨论
    7.5 结论
第8章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8.1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KEYES心理健康模型的关系
    8.2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创伤后成长
    8.3 青少年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作用
第9章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干预研究
    9.1 问题提出
    9.2 对象与方法
    9.3 研究结果
    9.4 讨论
    9.5 结论与建议
第10章 总讨论
    10.1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质性研究
    10.2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10.3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发展特点
    10.4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影响因素
    10.5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10.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0.7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11章 研究结论
附录
    附录1 质性研究指导语
    附录2 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部分)
    附录3 效标工具
    附录4 研究中用的其他问卷(部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年龄和性别对青少年心理应付方式的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分析[D]. 黄乾坤.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与认知倾向、应付方式及家庭环境因素的调查分析[J]. 米热姑丽·阿布都热依木. 新疆医学, 2021(02)
  • [3]大学生性骚扰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吴书文.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情绪智力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研究[D]. 黄慧. 暨南大学, 2020(04)
  • [5]中职生家庭结构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胡国桢. 西南大学, 2020(01)
  • [6]应激源及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雅茜. 青岛大学, 2019(02)
  • [7]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谢立.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8]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中介作用[D]. 董钰馨. 北华大学, 2019(01)
  • [9]体育活动对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 ——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D]. 张晓强.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郭纪昌.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年龄和性别对青少年心理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