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咨询集团专家组赴云南考察评估国际河流水文站建设情况

中国咨询集团专家组赴云南考察评估国际河流水文站建设情况

一、中咨公司专家组到云南调研评估国际河流水文站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波[1](2017)在《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描绘了 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规划目标,就必须破解难题,深挖潜力,扬长避短,再创新优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认真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实践之后,深切感到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果正是践行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成功范例。本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特别是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长江流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最新指示要求,借助于国内外服务科学、水利学、电力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理论框架。文章沿着三峡工程建设前后的时间脉络,从长江经济带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历史渊源出发,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在行政性分割格局下探索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交通相连,谋划在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主导下,深刻领悟总书记发展区域经济的强烈愿望,分析三峡工程兴建创造的巨大综合效益对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服务和贡献,阐述了宏伟工程在该区域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该地区区域融合发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的对策。论文分七个部分,由引言和六章组成。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创新点:一是按照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基础之上,对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进行了效应分析,提出三峡工程建设及其服务长江经济带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例和杰作。二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梯度转移理论及空间均衡理论,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统筹开发的全局意义和三峡工程建设及库区移民社会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的服务作用。通过对区域经济中城市和城市群功能的比照解析,阐明了长江经济带内部分大中城市在三峡工程兴建前后自身进步、发展壮大的内在机理和变革,论证了由于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电站的开发建设,在上游有产生副中心城市和一级城市群的基础和可能。三是在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三峡水电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通过阐明长江经济带资源比较优势和现实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依据大量数据进行了差异关联分析,构建了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模式,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线部分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化历史进程和空间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提升迅速,针对工程对上中下游各城市服务功能侧重的不同,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立体交通为纽带的城市体系,以组团式的核心区带动广大经济腹地的发展。四是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既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又要实现生态环境和谐的双重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长江经济带与三峡工程和谐、持续和绿色发展,在不断发展中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双轮驱动,在加强生态保护中推进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顾磊[2](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李嘉艳[3](2014)在《云南南华砷污染调查及污染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砷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元素,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毒物和人类致癌物。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冶炼历史悠久,同时也是全国砷污染防控14个重点省份之一。砷污染具有的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同时受资源分布、产业结构影响,云南省砷污染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云南南华县某砷矿区自1953年开始冶炼砒霜。由于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差、环保治污能力低下等原因,该矿山在砒霜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虽然几经整改仍然不符合相关环保政策的要求,最终在2000年被彻底关停。南华砷矿山关闭后,在矿区附近堆存大量的砷废渣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处置。大量堆存的砷渣已经给矿区周边的水和土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为了防止砷污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保护红河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对矿区的砷污染进行有效治理。为解决该矿区遗留的砷污染问题,本文首先对该矿区砷渣的理化性质及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砷渣和废水的处理方案进行研究。最后,针对矿区砷污染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及环境管理方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矿区含砷废渣主要集中堆放在5个区域,5个区域废渣及渣堆周边污染土壤体积约为25.2万m3,面积约为36626.69 m2,重量达41.7万吨。废渣浸出毒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渣属于危险废物,需进行安全处置;对5个堆场的砷渣中砷形态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的砷主要以残渣态为主,但是酸溶态砷含量也较高,这说明该区域砷有较强的环境迁移能力,存在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危害的风险;(2)对该矿区附近水体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附近水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龙潭河和新村小河中的砷含量已经严重超标,这些水体已经丧失了原有水质功能;对矿区还没有封堵的2个矿洞进行调查发现,矿坑涌水中砷含量高,其中1号矿坑涌水砷最大值为22.3 mg/L,超过国家标准445倍,2号矿坑涌水砷含量为22.9 mg/L,超过国家标准457倍;(3)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结果,拟采用药剂稳定化/固定化+安全填埋的方法对矿区砷废渣进行安全处置。采用水泥和石灰两种材料对矿区砷渣进行固定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更适合作该矿区砷渣的固定化药剂;对砷渣进行稳定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硫酸亚铁更适合作矿区砷渣稳定化试剂,其稳定化反应优化条件为:Fe:As=2,pH值控制在8±0.5,反应时间60 min左右,水灰比0.4,水泥掺量40:60(水泥:砷渣),搅拌时间15 min;(4)采用负载FeCl3的方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反应温度55℃、FeCl3浸渍液浓度1 mg/mL、改性反应时间7h;利用改性活性炭对含砷废水进行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平衡时间、溶液pH值、溶液中砷初始浓度以及溶液的固液比都对吸附净化效果有影响;(5)对砷渣和含砷废水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和转化机理进行了分析。(6)从法律、制度、技术、行政及经济五个方面提出环境管理的措施,使项目更具可行性。通过以上措施对矿区的砷渣和废水进行治理后,矿区周边以及下游地区的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趋势将得到控制,相关的环境风险将明显降低。研究的措施经济、有效,不仅能直接实现对矿区砷渣的安全处理与处置,同时也为云南其他地区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提供了必要的借鉴依据,其研究成果具有显着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秦岭[4](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指出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吴世韶[5](2011)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日益为学界和政界所关注。但由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宗教与民族矛盾以及发展程度等各不相同,大国关系异常复杂,东亚地区以地区一体化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合作困难重重。作为一种替代,次区域经济合作在东南亚地区应运而生。自“新柔廖增长三角”发起以来,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周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风生水起,倡议不断——次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地区各国的优先选择,尤以亚洲开发银行发起主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成效最为显着。论文在严格界定“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为代表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指出该合作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地域不断扩大,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呈现出合作的“进化”现象。接着,论文探讨了次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发展的内外条件:由于地缘邻接和资源互补,次区域地区在合作各方采取开放与合作政策的环境下,经由跨境民族的跨境流动,推动边界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变,使边境地区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论文还发现:域外国际组织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亚行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资金的提供者、次区域合作的催化剂和中介),而域外大国在次区域地区的地缘竞争由于对次区域经济合作规范的认同而导向了地缘合作,使其不自觉地成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推动力。论文在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效用评估的基础上,对该合作在当前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剖析。论文指出:次区域内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矛盾和次区域外国家和组织的地缘政治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当前问题的核心。因此,论文提出了通过提升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从国家大战略层面与合作参与各方实现利益共享,以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随后,论文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发展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出发点,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向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建构地区认同与形成共同获益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中国的积极参与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此基础上,论文最后对解释次区域经济合作现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建构一个“地缘政治经济学”解释框架的观点——次区域地区各方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利用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建构合作文化,推动次区域地区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开展合作,从而建构起相应的合作规范,并引导次区域外大国和国际组织认同该规范,最终实现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蔡其华[6](2007)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江委2007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文中认为

二、中咨公司专家组到云南调研评估国际河流水文站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咨公司专家组到云南调研评估国际河流水文站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0 研究问题的背景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创新点
        1.2.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区域经济理论
        2.1.2 创新理论
        2.1.3 灰色系统理论
        2.1.4 复杂科学与管理理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长江经济带研究
        2.2.2 三峡工程研究
    2.3 国外文献综述
第3章 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概述
    3.1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概况
        3.1.1 三峡工程基本概述
        3.1.2 长江经济带基本概述
    3.2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关系
第4章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4.1 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地区洪涝灾害情况
        4.1.1 洪涝灾害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影响
        4.1.2 三峡工程建设前洪灾防治情况
    4.2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基本情况
        4.2.1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建设情况
        4.2.2 三峡工程防洪作用情况
    4.3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4.4 三峡工程补水和引水新效益对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第5章 三峡工程水电行业服务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
    5.1 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创新
        5.1.1 工程建设创新
        5.1.2 资金管理创新
    5.2 水电行业的科技和质量安全管理创新
        5.2.1 科技创新使三峡工程独占世界水电行业鳌头
        5.2.2 安全质量管理创新保证实现三峡工程精品杰作
        5.2.3 三峡工程引领重大装备自主创新
        5.2.4 三峡输变电工程科技创新超前提升我国电网建设水平
    5.3 长江经济带架起绿色发展之路
        5.3.1 三峡工程引发的“羊群效应”
        5.3.2 三峡水电引领水电开发史革命性变革
        5.3.3 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
    5.4 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5.4.1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
        5.4.2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5.4.3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关联分析
第6章 三峡工程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
    6.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6.1.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
        6.1.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6.2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与城市群
        6.2.1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
        6.2.2 城市群概念
    6.3 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城市发展研析
        6.3.1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概况
        6.3.2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中心城市简析
    6.4 区域要素流动与三峡移民
        6.4.1 生产要素流动理论要义
        6.4.2 三峡工程移民概况与经济发展
    6.5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分析
        6.5.1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指标选取
        6.5.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新发展理念综述
    7.2 破解发展瓶颈
        7.2.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存有差距
        7.2.2 长江经济带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
    7.3 论文研究局限性
        7.3.1 创新成本和风险研究解析欠充分
        7.3.2 水电的“羊群负效应”研析短缺
        7.3.3 三峡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探究不深
    7.4 未来展望
        7.4.1 三峡集团必将成国际级清洁能源的航母
        7.4.2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将成为创新绿色协调发展的典范
        7.4.3 三峡工程必将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服务新贡献
参考文献
在职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2)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进展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1.6.1 案例地选择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2.1 理论梳理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2.1.3 尺度政治理论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2.1.6 现代性理论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3)云南南华砷污染调查及污染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砷资源分布以及砷污染的产生
        1.1.2 砷污染的危害
        1.1.3 课题由来和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砷在自然界分布与理化性质
        2.1.1 砷在自然界分布
        2.1.2 砷的理化性质
        2.1.3 砷与人体接触途径
    2.2 含砷废渣处理处置技术进展
        2.2.1 稳定化处理方案
        2.2.2 固定化处理方案
    2.3 含砷废水治理技术进展
        2.3.1 沉淀法
        2.3.2 吸附法
        2.3.3 氧化法
        2.3.4 离子交换法
    2.4 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
    2.5 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区砷污染状况调查
    3.1 引言
    3.2 污染区概述
        3.2.1 矿区地理位置和水系分布
        3.2.2 砷污染形成的历史
        3.2.3 采样布点
        3.2.4 废渣量和污染范围估算
    3.3 实验方法
        3.3.1 渣堆中砷等重金属含量调查
        3.3.2 渣堆附近土壤中砷等重金属含量调查
        3.3.3 地表水水质分析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3.4.1 渣堆检测结果
        3.4.2 渣堆附近土壤检测结果
        3.4.3 矿区地表水水质检测结果
    3.5 矿区污染状况分析
        3.5.1 渣堆中砷检测结果分析
        3.5.2 渣堆中砷形态结果分析
        3.5.3 地表水水质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砷渣稳定化/固定化研究
    4.1 引言
    4.2 固定化剂选择实验研究
        4.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2 实验结果
    4.3 稳定剂选择实验研究
        4.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固定化/稳定化实验研究
        4.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砷渣稳定化/固定化机理
        4.5.1 稳定化/固定化砷渣的微观结构
        4.5.2 砷渣稳定化/固定化机理探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砷废水处理方案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5.3 吸附过程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砷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
    6.1 引言
    6.2 工业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概述
        6.2.1 污染场地的概念
        6.2.2 环境管理概述
    6.3 中国工业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3.1 中国目前的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程序现状
        6.3.2 中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法律现状
        6.3.3 中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技术标准体系现状
    6.4 外国工业污染场地管理经验综述
        6.4.1 美国《超级基金法》
        6.4.2 英国的“棕地”改造战略
        6.4.3 加拿大污染场地的系统化排序管理
        6.4.4 外国工业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比较分析
    6.5 砷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建议
        6.5.1 法律方面
        6.5.2 制度方面
        6.5.3 技术方面
        6.5.4 行政方面
        6.5.5 经济方面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砷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7.1 引言
    7.2 砷渣处置方案设计
        7.2.1 方案比选
        7.2.2 填埋场选择
        7.2.3 防渗工程
    7.3 含砷废水污染治理方案设计
        7.3.1 方案实施原则与目标
        7.3.2 含砷废水治理方案
        7.3.3 截洪沟的设计
        7.3.4 矿洞封堵方案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下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件

(5)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历史简述
        1.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
        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缘起与简史
        3. 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三) 我国对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
        1. 经贸发展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2. 法律制度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3. 政策规划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4. 国际关系视角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5. 中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评析
    四) 论文的结构与逻辑
        1.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2. 论文的逻辑与方法
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一) 合作的进程
        1.1.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程
        1.1.2. 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二) 合作领域的拓展
        1.2.1. 经贸、交通、能源、旅游等经济领域的合作
        1.2.2. 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非经济领域的合作
        1.2.3. 禁毒与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三) 合作地域的扩大
        1.3.1.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从下湄公河流域到全部东盟国家的参与
        1.3.2.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中国从云南到广西的扩展
        1.3.3. 从"大湄公河"到"泛北部湾"的发展布局
    四) 合作机制的形成
        1.4.1. 主要的合作机制
        1.4.2. 主要的制度安排
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发生的内部条件
    一) 地缘优势的存在
        2.1.1. 地缘便利
        2.1.2. 资源互补
    二) 跨境民族与跨境流动
        2.2.1. 次区域的跨境民族
        2.2.2. 跨境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
        2.2.3. 跨境民族流动推动增长的出现
    三) 边界中介与企业集聚
        2.3.1. 边界由"屏蔽"转向"中介"
        2.3.2. 从"边贸"到企业集聚
        2.3.3. 跨境经济增长的实现
    四) 合作各方的政策选择
        2.4.1. 中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2.4.2. 泰、越、老、缅、柬等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动力
    一) 区域合作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效应
        3.1.1. 域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3.1.2. 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示范
    二) 国际组织的倡议
        3.2.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前期动议与支持
        3.2.2. 亚洲开发银行的发起、倡议
        3.2.3. 东盟地区一体化的推动
    三) 次区域外国家地缘竞争的推动
        3.3.1. 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
        3.3.2. 日本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3.3.3. 美国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3.3.4. 印度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3.3.5. 地缘政治竞争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四)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企业的推动
        3.4.1. 经济全球化、"雁阵模式"与东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
        3.4.2. 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与次区域地区的发展
        3.4.3. 次区域内的跨国经营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评估:绩效与困难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绩效评估
        4.1.1. 经济效益:贸易的改善与经济增长
        4.1.2. 政治效果:次区域地区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国家间关系的发展
        4.1.3. 安全效用:区域稳定与非传统安全的改善
        4.1.4. 文化与社会效应:人文社会发展与制度转型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困难
        4.2.1. 次区域内国家间的地缘政治经济矛盾
        4.2.2. 外部地缘政治经济竞争
        4.2.3. 次区域经济合作自身的发展之谜
五、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展望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
        5.2.1. 次区域合作的扩展与深化
        5.2.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强化
    二) 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路径
        5.2.1. 路径选择的意义
        5.2.2. 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地位的提升
        5.2.3. 利益共享:大战略下的利益分配
        5.2.4. 主动倡议与资金技术支持:次区域经济合作路径的选择
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经验与理论思考
    一)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经验
        6.1.1. 发展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初始出发点
        6.1.2. 和平的周边环境与共同发展的政策取向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6.1.3. 地区认同与共同获益是次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6.1.4. 中国的积极参与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推动力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思考
        6.2.1.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行为主体
        6.2.2.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互动层次
        6.2.3. 次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框架的思考
结语:共同发展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中咨公司专家组到云南调研评估国际河流水文站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D]. 陈建波. 武汉大学, 2017(01)
  • [2]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3]云南南华砷污染调查及污染治理研究[D]. 李嘉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6)
  • [4]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5]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吴世韶.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6]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江委2007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 蔡其华. 人民长江, 2007(02)

标签:;  ;  ;  ;  ;  

中国咨询集团专家组赴云南考察评估国际河流水文站建设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