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误差分析

实验误差分析

一、实验中的误差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江平,王睿珂,段智涓,黄怡洁,何国欢,周佩[1](2022)在《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相位展开的三维人脸建模》文中指出相位展开作为三维(3D)测量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其解析精度直接影响3D建模的精度。由于存在欠采样和相位不连续等问题,故传统空间相位展开难以得到正确的相位信息,而时间相位展开又需要额外的信息辅助。针对复杂场景中的3D人脸建模,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相位展开网络。在所提网络中,利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融合多尺度特征,并在解码网络中嵌入注意力子网络以获取上下文信息。构建一个包含5000组样本的FACE数据集和一个包含100组样本的MASK数据集,每组样本均包含截断相位和连续相位的真值,这些真值可用于相位展开的训练及测试。所提网络在FACE数据集和MASK数据集上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87 rad和0.0273 rad,结构相似性分别为0.9850和0.9793。在欠采样、相位不连续等区域中,所提网络可快速准确地提取相位特征,进而保证了相位展开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证实了所提网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王志双[2](2021)在《双层耦合网络上的传播行为与扩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增多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和速度,使得信息在短时间内能够广泛传播。在传染病频发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在人群中常有与疫情防控和绿色行为相关的信息扩散,这里的绿色行为主要指的是低碳环保的个体行为,例如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和绿色消费等,这些行为的推行能对改善环境和减少碳排放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个体对疫情防控或绿色行为的看法和认知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经常会出现包含不同态度和观点的多种竞争性信息在人群中同时传播的现象,这些信息的传播通常也会影响疫情的防控和绿色行为的推广。目前,竞争性信息通过多个途径传播的动力学性质,以及竞争性信息与传染病和绿色行为耦合传播与扩散的动力学特征,还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竞争性信息、传染病和绿色行为的传播与扩散通常会在多个复杂系统中进行,而多层耦合复杂网络恰好可以刻画这些复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多种现象耦合传播与扩散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为此,本文基于双层网络研究了两种竞争性信息、传染病和绿色行为耦合传播与扩散的动力学特性,主要创新性工作和贡献概括如下:(1)建立了两种竞争性信息耦合传播的模型,分析了两种信息在线上和线下同时传播的动力学特征。构造了固定和可变的信息传播率,建立了相应的传播动力学方程。理论分析得到了每种信息单独传播时的爆发阈值,给出了两种竞争性信息同时传播时每种信息爆发阈值的下界。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并进一步探讨了初始传播节点选择方式和信息推广节点数量对两种信息的爆发阈值和传播规模的影响。(2)构造了积极和消极信息与传染病的耦合传播模型,讨论了两种信息扩散与传染病传播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该耦合传播模型的动力学方程,推导了在两种信息作用下传染病传播的爆发阈值。进一步探讨了大众媒体的相关报道对两种信息与传染病耦合传播的影响,并对相应的传播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两种信息对传染病的爆发阈值和传播规模有直接的作用,大众媒体则能通过对这两种信息传播的干预来间接地影响传染病的传播特性。(3)构建了正面和负面信息与绿色行为耦合扩散的模型,探讨了两种信息传播与绿色行为扩散的耦合机制。在考虑收益的耦合扩散模型中,使用公共物品博弈模型描述了绿色行为的扩散过程,并考虑了绿色信用的影响;在不考虑收益的耦合扩散模型中,借助传染病模型刻画了绿色行为的扩散过程,同时还考虑了政策干预的作用。对这两个耦合扩散模型的动力学性质分别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除了两种信息外,个体收益、绿色信用和政策干预也会对绿色行为扩散产生影响。(4)提出了两种信息作用下传染病与绿色行为耦合传播与扩散的模型,剖析了信息、传染病和绿色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构造的模型中还同时考虑了大众媒体和政策干预对绿色行为扩散的影响。构建了这三者耦合传播与扩散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从传染病传播和绿色行为扩散的角度展开了理论分析,得到了传染病和绿色行为爆发阈值的表达式。利用仿真实验讨论了两种信息、大众媒体和政策干预在传染病和绿色行为耦合传播与扩散中的作用。

张永欣[3](2021)在《非共沸混合工质R134a/R245fa流动冷凝特性及热质传递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微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型设备应用需求的提升,微电子机械系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微尺度流动和相变传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流动冷凝过程是热能管理系统中的关键热物理过程,研究微尺度下流动冷凝过程中的换热特性与机理对于微型冷凝换热器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制冷剂是应用于热能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工质,环境友好、性能优越的混合制冷剂的开发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非共沸工质的使用有助于提升热能管理系统的性能,也为微尺度领域的换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对非共沸工质流动冷凝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尺度通道内,而微尺度下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过程的研究相对有限。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开展了二元非共沸工质R134a/R245fa的流动冷凝特性与传热、传质机理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环状流热质传递模型、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实验研究、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环状流液膜特性研究以及矩形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分层流气相传质特性研究。基于双膜理论,分别建立圆形与矩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模型,把握非共沸工质的基本冷凝规律,重点研究混合工质质量分数、质量流速、饱和压力、壁面过冷度以及管径等因素对气相温差份额、气相扩散份额、液膜厚度(弯月面半径)、冷凝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比较了圆形微通道与矩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冷凝特性。研究发现:气相温差份额、气相扩散份额与液膜厚度共同影响了非共沸工质的冷凝换热系数,在冷凝初期,矩形微通道内的换热系数约为圆形微通道内的2倍。对于非共沸工质在矩形微通道内的流动冷凝,为强化表面张力在角区的抽吸效应,应选择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差值,且高沸点组分对应的表面张力较大的非共沸工质。开展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流动冷凝的可视化实验研究,从工质质量分数、质量流速、饱和压力和壁面过冷度四个影响因素出发,考虑微通道的尺度效应、工质组分以及温度滑移特性等因素的作用,观察并分析不同组分比例的非共沸工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型特点及其转变规律,提出“环状流-间歇流”的流型转化准则;深入探讨非共沸工质流动冷凝过程中的传热特性与传热退化特性,基于非共沸工质的换热退化特性提出非共沸工质的换热系数预测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摩擦压力梯度的影响,提出摩擦压力梯度的预测方法。结合可视化拍摄与激光共聚焦位移法,进行了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在流动冷凝过程中液膜厚度测量实验。研究发现:非共沸工质的温度滑移特性对平均液膜厚度没有明显影响。气液界面剪切力主要影响了瞬态液膜厚度的波动频率,液膜厚度决定了波动幅度。质量流速的增大弱化了其对平均液膜厚度的减薄效应;随着R134a的质量分数增大,质量流速对液膜厚度的影响增大。基于层流液膜动量方程,提出了微通道内流动冷凝过程中环状流流型的平均液膜厚度的简便预测方法。结合封装探针与气相色谱技术,进行了矩形通道内非共沸工质在流动冷凝过程中组分质量分数测量实验。研究发现:工质质量分数、温度滑移、质量流速以及壁面过冷度对各组分的沿程质量分数以及气相传质均产生了影响;考虑了工质的热物理性质、温度滑移以及工况条件,提出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冷凝过程中分层流流型的气相传质阻力的预测方法。

高晨家[4](2021)在《显微散斑干涉测量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显微散斑干涉测量技术将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和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是一种集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测量技术。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显微散斑干涉测量技术实现对微小尺寸器件的运动状态测量,针对微器件不同的运动方式(如位移、形变、振动等),设计了相应的显微散斑干涉测量系统,实现了非接触、快速、实时、全场测量,测量精度可达十纳米级,在显微测量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显微领域常见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资料查阅,对显微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结合目前的测量需求,确定了将显微散斑干涉测量技术作为本文的研究方向。对该技术用到的多种关键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设计光路、引入外差技术、改进光路、提出测振算法等方式共完成了四种相应的测量实验。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显微散斑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进行讨论。介绍了显微散斑干涉测量系统的光路结构,散斑的分布特点、尺寸大小和系统放大率对散斑的影响,以及散斑干涉图的记录条件、记录原理、干涉条纹提取方法。对处理干涉图像常用到的几项关键算法——相位提取算法、相位展开算法、图像预处理算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2)针对微器件位移过程实时测量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Linnik显微结构的显微散斑干涉测量系统。使用该系统对微悬臂梁的单点位移和多点位移分别进行测量,并展示了利用图像预处理、相位信息提取和相位解包裹等算法从采集的时序散斑干涉图中提取出待测信息的具体过程。利用光栅尺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验证了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实现了对微悬臂梁的位移过程的实时、全场、非接触测量。(3)针对显微散斑干涉测量系统的抗干扰性问题,在显微干涉测量系统中引入外差技术,搭建了一套外差显微散斑干涉测量系统。利用铌酸锂晶体的双横向电场效应,结合晶体和1/4波片的传输矩阵对线偏振光的作用,获得了信号稳定、大小可调的外差载频,通过将测量信号加载到该外差载频上,可以有效避开环境噪声的干扰,提高系统的抗噪性。(4)针对上述系统存在的视场小的问题,开展了扩大测量视场的研究工作。设计了一套基于改进式马赫曾德结构的大视场显微散斑干涉测量系统。新的测量系统在保证较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将视场范围由直径为2.4 mm的圆形区域扩大为6 mm×8 mm的矩形区域,并且新的测量系统能减小系统的反射相干噪声,保证较高的成像质量。(5)在实现了对微器件动态位移测量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微器件振动的测量,本文在显微干涉测量技术的基础上引入正交相位分布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振幅算法,然后设计了一套显微散斑微振动测量系统。通过对镜面干涉和微器件粗糙表面干涉的测量证明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于常用的振动测量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和计算过程都要简便很多,并且测量过程不需要扫描,能够实现全场测量。最后,对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肖汉[5](2021)在《任意各向异性介质走时近似及反演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各向异性介质在地壳中是广泛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衰减随方向变化。在地震记录上,常见的横波分裂现象就是由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造成的。地震各向异性对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勘探复杂油气藏,预报地质灾害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油气藏勘探中,勘探地震学家经常需要根据观测到的地震波记录获取地下介质的信息,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估计足够精确的速度各向异性模型以用于高精度,高分辨率地震成像、解释,与储层表征。使用最早和研究最广泛的各向异性模型是横向各向同性(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ic,VTI)介质模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行业标准。近年来,随着采集技术的发展,高质量、高密度、多方位的地震数据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地下介质中存在对称性较差的各向异性,因此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需要改进以改善其地震成像和描述能力。近年来,正交各向异性(Orthorhombic,ORT)介质和三斜各向异性(Triclinic,TRI)介质等对称性较差的各向异性模型越来越受到关注。此外,在岩石物理实验中,地震波记录也可以用于确定岩石样品中较为复杂的各向异性。这些实验的最大优势在于,实验室测量可以从各个方向提供样品的探测信息,因此有机会恢复完整的刚度张量。然而,这不仅需要记录P波,还需要记录S波。S波的使用带来了反演中独立的信息,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S波通常在P波波尾到达,因此其检测精度较低。通常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两种S波。在某些方向上,它们是分开到达的;在其他方向上,它们是耦合在一起的,难以区分。而且,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可能以不同的顺序到达且有可能多次到达。处理S波时,必须考虑所有上述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对称性较差的任意各向异性的介质提供一种新的描述方法。在各向异性的对称性较差的地下介质或岩石样品中,基于此描述方法提出对其地震波走时高效处理的方法。本文在介绍各向异性基本理论的同时,重点研究了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的走时近似和反演问题。针对地震勘探及岩石物理实验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本文以弱各向异性参数为基础,研究了相应的走时近似方法。反演方面,针对地震勘探中使用最多垂直地震剖面(Vertical Seismic Profile,VSP)数据和反射波走时数据以及实验室测量的岩样数据,根据不同地震波信息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反演流程。首先回顾了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理论,并介绍了各向异性介质的分类与对应的岩石矿物。随后介绍了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弹性波波动方程,介绍了弹性波相速度和群速度公式,并比较其精度。最后介绍了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弱各向异性(Weak Anisotropy,WA)参数,研究了其物理意义,并在VTI介质中与Thomsen参数等做了对比。推导了三维任意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反射P波走时公式。基于弱各向异性近似及弱各向异性(Weak Anisotropy,WA)参数,并分别使用相慢度近似及相速度平方近似方法推导了走时公式。采用了不同强度及对称性的各向异性介质模型,对推导得出的近似公式的精度进行了测试。最后推导了WA参数在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公式,并根据此转换公式,推导了三维各向异性中的反射P波走时公式。研究并设计了VSP数据和反射波走时数据的反演方案。将WA参数进行了一阶的线性变化,得到了更适用于反演的各向异性(Anisotropy,A)参数。针对VSP数据设计了反演方案,反演了与P波传播相关的15个A参数。通过反演计算的A参数结果和使用的走时近似公式,重构了P波相速度面,进一步分析了介质各向异性对称类型和方向。在反射P波走时反演中,针对层厚信息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设计了反演方案,反演了与反射P波传播相关的9个A参数,并使用含噪模拟数据进行了测试。研究并设计了岩样弹性波走时数据的反演方案。引入了等效S波的概念,对S波走时进行了近似,解决了横波分裂及多次到达的问题。使用纵波及等效S波的走时,反演了全部21个A参数,并根据反演结果重构了P波和等效S波的相速度面。使用实验室采集的岩样数据进行了反演,并将其与其他研究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刘世斌[6](2021)在《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野外现场校正与标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磁梯度张量是磁场矢量沿着笛卡尔坐标系三个坐标轴方向的空间变化率,与传统磁法勘探手段相比,磁梯度张量测量具有众多优点,因此在近二十多年以来引起国内外研究单位广泛关注,其测量技术也不断趋于成熟。然而,目前应用于张量仪的校正和标定技术都存在一定缺陷,这就造成张量探测结果中存在误差,测量精度难以保证,严重制约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张量仪误差来源是分层次的,因此,仪器标定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必要的校正。张量仪的校正又需要经过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张量各分量的梯度不平衡进行校正,目前采用的梯度不平衡校正方法由于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梯度不平衡难以完全去除;其二是对张量各分量构成张量整体时引入的误差开展校正,该阶段的误差建模过程复杂,目前暂无针对此类误差的校正方法。除了仪器校正方面的困难外,另一个张量仪标定需要面对的难题是张量仪在野外复杂环境中进行测量时,测量环境与标定环境不一致,这引出目前张量仪标定的两个主流思路:一是优先保证标定环境,即在屏蔽环境下用麦克斯韦线圈产生精确梯度值,然后对张量仪进行标定,该方法虽然可以提供精确标定值,但标定环境与测量环境相差甚远;二是优先保证测量环境,即利用磁场均匀区域梯度为零作为约束完成标定,该方法虽然保证了测量环境与标定环境一致,但采用的约束条件是张量仪标定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标定依然无法全部完成。针对目前张量仪校正和标定方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磁梯度张量仪误差校正方法研究。针对张量整体误差校正,虽然不同测量方法获得的磁梯度分量所存在的误差各不相同,难以统一表达,但从梯度分量构建张量整体时存在的误差却基本类似,因此本文以差分式张量仪为例,建立了张量分量构建张量整体时的误差模型,然后借鉴磁矢量校正时常用的椭球拟合法,用张量的旋转不变量进行约束,完成该阶段的校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对张量仪进行校正。针对梯度不平衡误差残留问题,本文分析了以往张量探测实验中测量数据的特征,根据梯度不平衡与仪器姿态和磁场测量值高度相关的特性,设计了阵列式自适应噪声抵消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残留的梯度不平衡。(2)航空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研究。由于张量仪标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于缺少测量环境下的非零标定参考值,因此本文提出将磁总场梯度计与张量仪一起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广义希尔伯特变换计算得到张量值,作为标定参考值,完成对张量仪的标定。然而航空测量条件十分复杂,为了评估此方法获取的标定值的准确性,本文分析实际航空测量条件与理想条件的差异,对在实际条件下应用广义希尔伯特变换会产生的误差进行分类,并建立各类误差的模型,分析其传递规律,然后基于大量的仿真分析,设计各类误差的估计模型和准确性评估算法。最后基于飞行模拟器的仿真结果和实际的飞行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分析出实际飞行对应用广义希尔伯特变换的影响,指导我们获取准确标定参考值。为了进一步验证所提出的航空张量仪标定方法的正确性,本文还设计基于磁源辨识的校正和标定验证方法,即通过校正和标定方法处理之后的数据与原始测量数据辨识结果的对比来反映标定效果,开展基于飞行模拟器的仿真实验和实际航空探测实验,结果表明,用经过校正和标定的数据进行辨识大大提高了磁源位置和结构指数的辨识精度,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3)井中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研究。采用先测量磁场三分量,用频率域求导法获取z轴上三个张量分量,并对这三个分量先进行标定,然后再将这三个分量的标定参数配合不变量约束,完成另两个标定参数的求取,最终完成五个独立分量的标定。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旋转不变量校正法,该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张量数据的精度。同样的,针对井中张量测量系统也采用基于辨识结果的验证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井中张量的磁层信息辨识方法,该方法先建立地下倾斜磁层在钻井中轴线产生的磁梯度张量模型,然后通过张量不变量辨识磁层厚度和倾角,再通过张量分量辨识磁层其它信息,最后通过少量迭代提高了算法精度和稳定性。仿真实验表明,经过不变量校正后,磁层的几何信息辨识精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再经过进一步标定后,磁层磁化信息的辨识结果也得到提升。最后设计了人造磁层探测实验,模拟井中探测时钻井穿过磁层的效果,结果表明本文的校正方法提升了磁层辨识精度,证明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白卓娅[7](2021)在《基于超快光学技术的实时测量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实时测量仪器是奠定工业、科学和医疗等一系列应用的基础平台。当今社会对数据带宽不断增长的需求正推动着通信行业提高组件和系统的工作频率,因此,对于能够在短时间内执行快速检测或诊断的实时测量仪器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尽管短光散射(频闪)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方法来提供瞬态事件的宝贵信息,但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瞬态信息和罕见事件都具有瞬时和不确定性,因此仍需要借助具有足够高分辨率和足够大存储长度的真正的实时测量仪器才能将其捕获。基于色散傅里叶变换原理的光学时间拉伸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数据采集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电子模数转换器的速度限制,能够以每秒数十亿帧的刷新率完成连续超快的单次光谱、成像以及太赫兹等测量,且不间断地记录上万亿个连续帧。该技术开辟了测量科学的新前沿,揭示了非线性动力学,如光流氓波、孤子分子以及相对论电子束等瞬态现象。此外,通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它还创造出多种用于传感和生物医学诊断等应用的新型实时测量仪器。本论文结合所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针对基于超快光学技术的实时测量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理论以及实验研究,扩展了超快光学技术在实时器件表征、瞬时频率测量以及传感方面的应用,取得的主要创新及成果如下:1.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光学时间拉伸技术的实时器件表征系统,该系统使用相位分集技术和时间拉伸数据采集方法,消除了仪器中存在的色散惩罚问题,并扩展了测量系统的有效带宽。系统具有2.5 Ts/s的等效采样率、27 ns的超快器件响应测量时间以及5.4 fs的超低等效时钟抖动。结合所提出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该系统对两个商用宽带电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了测量,测得的频响曲线与器件指标高度一致。相比于传统网络分析仪,所提出的器件表征系统的测量速度至少提高了三个数量级。2.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差分探测和光学时间拉伸技术的瞬时频率测量系统,可以对多频信号进行实时测量。仪器通过差分探测消除了由于脉冲光源光谱不均匀引起的待测信号失真,同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动态范围。通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该系统以100 MHz的采集速度,实现了3~20 GHz范围内单/多频信号测量,其频率分辨率为82.5 MHz,且测量误差不超过70 MHz。3.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保偏光子晶体光纤Sagnac干涉仪和波长-时间映射原理的实时应力解调系统,可以实现超快、对温度不敏感的应变测量。该系统的原理是将经过干涉仪频谱整形后的脉冲光源光谱映射到时域,将应变引起的波长偏移测量转换为时移测量,相比于使用光谱仪进行频域解调的传统方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解调速度,实现了100 MHz的超快解调速率以及-0.17 ps/με的应变灵敏度。4.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单模-两模-单模光纤梳状滤波器和波长-时间映射原理的实时应力解调系统。该自制滤波器通过将两模光纤与单模光纤进行偏芯熔接而制成,具有制作简单、波长间隔可调等优点,且滤波器在系统中被同时用作光谱整形器和传感元件。波长-时间线性映射通过使用色散元件实现,经滤波器整形后的光谱被映射到时域,从而可以通过测量时移大小在时域解调应变。系统在100 MHz的超快解调速率下,实现了0.3 ps/με的应变灵敏度以及167με的应力分辨率,并且该自制传感器在实验中表现出较低的热敏性,为1.35 pm/℃,使该系统可作为实现超快、稳定应力解调的理想选择。

苟立峰[8](2021)在《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机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的应用成为一大发展趋势,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牵引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本文针对轨道交通中低开关频率下中高速和零低速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以及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下的带速重投这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用于估算反电势的连续域状态观测器在轨道交通的低开关频率应用场合下存在离散化误差和反电势交叉耦合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重新构建了精确的IPMSM离散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离散域状态观测器,采用零极点匹配原则设计反馈增益。同时,为了提高转子位置和转速估算的动态性能,基于电机运动方程提出了一种Super-twisting滑模位置观测器用于估算转子位置和转速。所提出的基于离散域状态观测器的中高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能够在低开关频率实现转子位置和转速的准确估算,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IPMSM传统高频电压注入法零低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在低开关频率下应用受限。在分析了电阻变化和注入频率降低对传统高频电压注入法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低开关频率的基波模型电流注入法零低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为了实现基波电流和注入电流的独立控制,提出一种双自由度+矢量PI电流控制策略。分析注入频率降低后估算反电势分量中的谐波成份,提出一种多二阶SOGI(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自适应滤波器谐波消除策略用于消除反电势谐波。同时,将该控制策略从静止坐标系推广到同步旋转坐标系,实现过程更加简单。最后采用基于转子位置误差的加权切换策略,实现零低速方法和中高速方法之间的平滑切换。可靠的带速重投是轨道交通车辆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实现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下的带速重投,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电阻和Super-twisting滑模观测器的带速重投控制策略。通过旁路正常矢量控制下的电流控制器,采用在静止坐标系下引入虚拟电阻的方式,使得重投过程中电机电流可控。在此基础上,通过带复矢量广义积分器的Super-twisting滑模观测器估算反电势,进而获得转子位置和转速信息。为了消除数字实现过程中的反电势交叉耦合项,设计了基于离散域模型的Super-twisting滑模观测器,同时提出一种基于闭环传递函数的渐进稳定的复矢量广义积分器离散域结构,保证控制系统在离散域实现的稳定性。感应电机作为目前运营车辆的主流牵引电机,针对其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下的带速重投的研究依然较少。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下的带速重投问题可以转化为d轴转子反电势跟踪问题。基于转子反电势非线性系统模型,分析现有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存在电机参数变化时稳定性不能保证和抗扰动性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的带速重投控制策略。通过设计积分滑模面和等价控制得到估算的转速,采用sigmoid函数设计边界层的方法抑制抖振,并构建李雅普诺夫函数设计出能够保证系统渐进稳定的滑模系数。该方法估算转速所需时间短,动态性能好,并且对电机参数和扰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宋邵乐[9](2021)在《基于知识迁移的图像场景与目标信息提取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令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提取图像中的信息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等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为图像内容描述和理解等高层视觉任务提供先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图像场景与目标信息是理解图像内容所需的两类重要信息。针对图像中这两类信息的提取问题,本文对与之密切相关的图像场景分类和显着目标检测任务展开了研究。图像场景分类和显着目标检测分别侧重提取图像全局场景信息和局部感兴趣目标信息。在海量数据背景下,研究利用无标注数据提取图像信息的方法,从而摆脱模型训练对大量数据标注信息的依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知识迁移方法,对图像场景分类、多光谱图像显着目标检测、图像内显着目标检测这三个与图像场景与目标信息提取相关的具体任务中涉及的不同情景下的知识迁移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图像场景分类中存在不同程度领域差异的问题,首先对清晰图像情景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对齐层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在保持数据样本原有分布特性的同时,指导卷积神经网络学习领域之间对齐的特征分布;然后对干扰影响带来的领域差异提出一种引入注意力一致约束的网络结构,利用清晰图像指导受干扰影响情景下的图像场景分类。利用领域自适应知识迁移方法,对源域和目标域数据在模态对应情景下的图像场景信息提取进行研究。(2)针对多光谱显着目标检测任务,提出基于生成对抗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将源域的标签和数据模态特性等知识通过生成对抗学习方式迁移到目标域任务模型,使生成器学习到令判别器无法正确判断领域类别的特征表达。将公开单一RGB图像模态的显着目标检测数据集作为源域,辅助本文提出的自采集数据集上多光谱显着目标检测任务性能的提升。利用领域自适应知识迁移方法,研究源域和目标域数据在模态不对应情景下的图像目标信息提取。(3)针对图像内协同显着目标检测任务存在的相关研究较少、数据获取较难问题,提出基于“教师-学生”模型思想的方法,通过其它相关任务作为“教师”模型输出伪标签知识指导“学生”模型对图像内部协同显着信息进一步细化、学习。本文提出的“学生”模型通过图像“难易”程度分类、构建“由易到难”的学习策略、多示例学习等方式,有效缓解了“教师”模型伪标签中噪声的负面影响。利用“教师-学生”模型方法,对源域任务和目标域任务不对应情景下的图像目标信息提取进行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对基于知识迁移的图像场景和目标信息提取进行了研究,围绕对应的图像场景分类和显着目标检测任务,针对知识迁移中源域和目标域的数据模态和领域任务特点,分别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王少伟[10](2021)在《稻瘟菌MoPTEN基因及禾谷炭疽菌CgPTPM1基因的生物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病原真菌每年都会对全球的粮食产量和食品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作为其重要组成类型的半活体营养型病原菌在造成植物发病的过程中危害巨大。半活体营养真菌所经历的活体营养和死体营养两个阶段也暗示其在对营养的利用和对宿主的侵染过程中有着更加宽泛的选择,同时也有着较多的调控路径。水稻(Oryza sativa L.)和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两大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种植,每年由病害所导致的产量和经济损失也是极其严重的。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和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分别是水稻和玉米两种作物的代表性病原真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两种真菌同属半活体营养型,因此在发病条件和侵染机制上存在着一些相似性,但在某些生物学特性、具体的侵染方式和致病发育过程中也存在明显不同。到目前为止,关于稻瘟病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而对禾谷炭疽菌的研究还相对滞后。生物体细胞内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与细胞的发育、分化及信号转导等多种生命进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真核生物细胞中该过程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是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s,PKs)与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s,PPs)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研究表明,蛋白激酶在病原真菌的生长发育、产孢、致病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磷酸酶在以上过程中的作用仍然不是十分清楚。本实验室在前期有关稻瘟病菌研究基础上,针对与人类PTEN基因同源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基因在稻瘟菌与禾谷炭疽菌中的功能进行研究,以期解析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调控稻瘟菌和禾谷炭疽菌生理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从稻瘟菌插入突变体库中利用H2O2为筛选媒介得到了一株对H2O2敏感且致病能力减弱的菌株S28515,经分析突变位点所在的基因编码一种假定的蛋白质磷酸酶Mo PTEN。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磷酸酶属于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具有该家族保守的结构域和催化活性位点。酶活测定显示该蛋白同时具有蛋白磷酸酶和脂类磷酸酶活性。该基因在附着胞形成和致病阶段有着较高的表达量,测序结果显示其在不同时期存在着选择性剪接的现象。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o PTEN在营养生长菌丝中表达不明显,但侵染开始后在附着胞和侵染菌丝中表达量增大。Mo PTEN基因的敲除并不影响突变体的营养生长和孢子形态,但分生孢子产量下降、萌发早期延迟且附着胞的生成量下降。与野生型菌株相比ΔMo PTEN对高浓度的H2O2更为敏感,侵染过程中不能及时清除宿主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预示着Mo PTEN可能参与了稻瘟菌侵染宿主时对抗植物免疫反应的过程。在完整水稻叶片的致病性测定中发现突变体的致病能力较野生型减弱。在划伤叶片的点接实验中互补菌株ΔMo PTEN/Mo PTEN-1的致病能力未恢复,但互补菌株ΔMo PTEN/Mo PTEN-2的致病性较突变体增强,从而表明Mo PTEN-2剪接形式与稻瘟菌的致病能力相关。显微观察显示大多数互补菌株ΔMo PTEN/Mo PTEN-1虽然能够在水稻叶鞘细胞表面形成附着胞,但之后很难进一步形成正常的侵染菌丝,而互补菌株ΔMo PTEN/Mo PTEN-2虽然形成的成熟附着胞较少,但其他正常发育的分生孢子形成的侵染菌丝却要多于ΔMo PTEN/Mo PTEN-1。由此推测两种剪接形式可能在稻瘟菌侵染水稻的过程中以接力的形式发挥了作用。此外在Mo PTEN缺失的情况下,突变体的疏水性减弱,所形成的附着胞细胞壁不完整,产黑色素能力下降,且突变体的有性生殖能力减弱。将稻瘟菌中Mo PTEN的氨基酸序列在禾谷炭疽菌中进行比对,发现了与其同源性较高的蛋白质,经分析该蛋白为一种推测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将其命名为Cg PTPM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与Mo PTEN相似,Cg PTPM1同样具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保守的结构域和催化位点,经检测Cg PTPM1具有磷酸酶活性。测序与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Cg PTPM1在禾谷炭疽菌的生活史中不存在选择性剪接,但是与Mo PTEN类似其在生成附着胞和致病过程中也有着较高的表达量。生物学研究显示,Cg PTPM1的缺失并没有影响禾谷炭疽菌的营养生长和孢子形态,但是突变体的产孢量明显下降。孢子萌发率下降,萌发时间较野生型有所延迟,突变体的附着胞的生成量减少。液体摇培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黑色素形成延迟,且由孢子所形成的菌丝球形态较蓬松。致病实验中,突变体的致病能力下降,显微观察显示分生孢子在侵染过程中所形成的附着胞减少,初级侵染菌丝形成量较少且发育延迟,不能有效形成次级侵染菌丝。Cg PTPM1的缺失使突变体对H2O2更为敏感。突变体的疏水性减弱,受刚果红和SDS的抑制更为明显,表明突变体的细胞壁完整性受到破坏。亚细胞定位显示Cg PTPM1存在于禾谷炭疽菌的线粒体中。综上,本论文在稻瘟菌和禾谷炭疽菌中对推测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基因Mo PTEN和Cg PTPM1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磷酸酶基因Mo PTEN和Cg PTPM1分别与稻瘟菌以及禾谷炭疽菌的分生孢子产生、附着胞形成和致病能力等生理过程相关,参与了菌体的疏水性以及细胞壁的完整性维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两种病原真菌应对由ROS所引起的宿主的防卫反应过程。该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在半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中的作用,也为靶向酪氨酸磷酸酶基因调控途径的药物设计提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

二、实验中的误差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中的误差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相位展开的三维人脸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基本原理
    2.1 相移技术
    2.2 相位展开
    2.3 注意力机制
3 多尺度相位展开网络
    3.1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相位展开网络
        3.1.1 编码网络
        3.1.2 解码网络
    3.2 损失函数
4 实验及结果分析
    4.1 数据集构建
    4.2 算法评估方法
    4.3 训练、测试过程及参数
    4.4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相位展开网络的精度分析
    4.5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相位展开网络的效率分析
    4.6 欠抽样实验
    4.7 相位不连续实验
    4.8 动态目标实验
5 结 论

(2)双层耦合网络上的传播行为与扩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息传播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2.2 传染病传播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2.3 行为扩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和技术
    2.1 复杂网络简介
        2.1.1 复杂网络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1.2 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量
        2.1.3 复杂网络的主要类型
        2.1.4 多层复杂网络
    2.2 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
        2.2.1 经典传播模型
        2.2.2 理论分析方法
    2.3 网络上的演化博弈动力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层网络上两种竞争性信息耦合传播
    3.1 引言
    3.2 两种竞争性信息耦合传播模型
    3.3 耦合传播的动力学方程和爆发阈值
        3.3.1 信息的两种传播率
        3.3.2 信息耦合传播的动力学方程
        3.3.3 信息的爆发阈值
    3.4 仿真结果
        3.4.1 传播动力学方程的精度
        3.4.2 爆发阈值的验证与分析
        3.4.3 两种信息的传播规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种信息与传染病耦合传播
    4.1 引言
    4.2 积极和消极信息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4.2.1 两种信息与传染病耦合传播模型
        4.2.2 耦合传播的动力学方程与爆发阈值
        4.2.3 仿真结果
    4.3 大众媒体作用下两种信息与传染病耦合传播
        4.3.1 大众媒体作用下两种信息与传染病耦合传播模型
        4.3.2 耦合传播的动力学方程和爆发阈值
        4.3.3 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种信息与绿色行为耦合扩散
    5.1 引言
    5.2 正面和负面信息对绿色行为扩散的影响
        5.2.1 两种信息与绿色行为耦合扩散模型
        5.2.2 仿真结果
    5.3 政策干预下两种信息与绿色行为耦合扩散
        5.3.1 政策干预下两种信息与绿色行为耦合扩散模型
        5.3.2 耦合扩散的动力学方程和爆发阈值
        5.3.3 仿真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种信息作用下传染病与绿色行为耦合传播与扩散
    6.1 引言
    6.2 两种信息作用下传染病与绿色行为耦合传播与扩散模型
    6.3 耦合传播与扩散的动力学方程和爆发阈值
        6.3.1 耦合传播与扩散的动力学方程
        6.3.2 绿色行为和传染病的爆发阈值
    6.4 仿真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非共沸混合工质R134a/R245fa流动冷凝特性及热质传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1 引言
    1.1 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热质传递模型研究
        1.2.2 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实验研究
        1.2.3 液膜厚度测量实验及预测模型研究
        1.2.4 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冷凝过程的气相传质阻力分析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环状流热质传递模型
    2.1 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特性分析
    2.2 圆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模型
        2.2.1 物理模型
        2.2.2 数学模型
        2.2.3 数值计算方法
        2.2.4 模型验证
        2.2.5 模型计算与分析
    2.3 矩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模型
        2.3.1 物理模型
        2.3.2 数学模型
        2.3.3 模型验证
        2.3.4 模型计算与分析
    2.4 圆形与矩形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特性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实验研究
    3.1 实验装置及实验工况
        3.1.1 闭路式微通道流动冷凝实验系统
        3.1.2 矩形微通道流动冷凝可视化实验段
        3.1.3 微通道流动冷凝实验工况与工质
    3.2 微通道流动冷凝实验的数据处理
        3.2.1 换热与摩擦压降数据处理
        3.2.2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3.3 微通道流动冷凝流型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3.1 纯物质工质及非共沸工质的流型特征与演化特性
        3.3.2 “环状流-间歇流”的流型转化准则
    3.4 微通道流动冷凝换热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4.1 纯工质及非共沸工质的换热特性
        3.4.2 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流动冷凝换热系数预测方法
    3.5 微通道流动冷凝摩擦压力梯度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5.1 纯工质及非共沸工质的摩擦压力梯度特性
        3.5.2 微通道内两相流动摩擦压力梯度预测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微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环状流液膜特性研究
    4.1 实验装置及实验工况
        4.1.1 基于激光共聚焦位移法的液膜厚度测量系统
        4.1.2 液膜厚度测量微通道实验段
        4.1.3 液膜厚度测量实验工况与工质
    4.2 微通道流动冷凝液膜厚度测量实验的数据处理
        4.2.1 换热及液膜厚度数据处理
        4.2.2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4.3 瞬态液膜厚度及波动特性
        4.3.1 工质组分质量分数的影响
        4.3.2 质量流速的影响
        4.3.3 干度的影响
    4.4 平均液膜厚度与液膜热阻
        4.4.1 平均液膜厚度
        4.4.2 液膜热阻特性
        4.4.3 环状流液膜厚度的预测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矩形通道内非共沸工质的分层流气相传质特性研究
    5.1 实验装置及实验工况
        5.1.1 基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的组分测量实验装置
        5.1.2 组分质量分数测量的实验工况与工质
        5.1.3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5.2 组分质量分数测量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
        5.2.1 换热系数与组分质量分数的数据处理
        5.2.2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5.3 R134a的沿程质量分数的结果与分析
        5.3.1 工质组分质量分数的影响
        5.3.2 质量流速的影响
        5.3.3 壁面过冷度的影响
    5.4 气相传质与换热特性的结果与分析
        5.4.1 气相传质与换热特性分析
        5.4.2 气相传质阻力的预测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工作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显微散斑干涉测量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适用于微结构的测量技术
        1.2.1 接触式测量技术
        1.2.2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1.3 显微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2 显微电子散斑干涉测量技术
    2.1 显微电子散斑干涉基本原理
    2.2 散斑干涉条纹的获取方法
    2.3 相位提取方法
        2.3.1 基于条纹的分析方法
        2.3.2 基于相位的分析方法
        2.3.3 多种相位提取方法之间的比较
    2.4 相位展开算法
    2.5 图像预处理及降噪
        2.5.1 图像预处理技术
        2.5.2 特定噪声及其消除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显微散斑动态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
    3.1 Linnik显微散斑干涉测量系统
        3.1.1 激光光源
        3.1.2 CCD探测器
        3.1.3 显微物镜
        3.1.4 测量系统
    3.2 单点位移测量
    3.3 有限元分析
    3.4 整体位移测量
    3.5 本章小结
4 外差显微散斑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
    4.1 常规外差调制技术
    4.2 外差干涉测量原理
    4.3 测量光路
    4.4 MEMS位移测量
    4.5 噪声环境下的外差对比实验
    4.6 本章小结
5 大视场显微散斑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
    5.1 引言
    5.2 原理
    5.3 测量实验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正交相位的显微散斑微振动测量方法
    6.1 引言
    6.2 理论基础
    6.3 模拟仿真
    6.4 实验
        6.4.1 镜面干涉实验
        6.4.2 散斑干涉实验
        6.4.3 散斑干涉面测量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工作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任意各向异性介质走时近似及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历史
        1.2.1 各向异性介质研究历史及发展
        1.2.2 各向异性介质正常时差速度近似
        1.2.3 各向异性介质走时反演方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各向异性介质基础理论
    2.1 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传播理论
        2.1.1 波动方程和Hooke定律
        2.1.2 运用对称关系简化各向异性介质的刚度张量
        2.1.3 简化后各向异性介质的刚度张量表示的三维波动方程
    2.2 各向异性介质的分类
        2.2.1 各向异性介质的分类体系
        2.2.2 自然坐标系下各类介质的刚度系数矩阵
    2.3 VTI介质和Thomsen参数
        2.3.1 Thomsen参数
        2.3.2 VTI介质中平面波的相速度
        2.3.3 VTI介质平面波相速度的近似公式
        2.3.4 各种近似公式精度的比较
    2.4 任意各向异性介质和弱各向异性参数
        2.4.1 弱各向异性参数
        2.4.2 弱各向异性参数在对称性较高的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应用
        2.4.3 基于弱各向异性参数的耦合S波走时近似
        2.4.4 弱各向异性参数与Thomsen参数的比较
第3章 基于弱各向异性参数的反射P波走时近似
    3.1 各向异性P波反射走时公式及模型参数化
        3.1.1 各向异性反射波走时公式
        3.1.2 模型参数化
    3.2 弱各向异性近似及公式推导
        3.2.1 相慢度近似
        3.2.2 相速度平方近似
        3.2.3 精度对比
    3.3 走时近似公式的Taylor展开
    3.4 精度测试
    3.5 弱各向异性参数的转换法则
        3.5.1 不同参考速度之间的转换法则
        3.5.2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法则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任意各向异性介质P波走时反演
    4.1 各向异性参数及相关的速度公式
    4.2 任意各向异性参数化
    4.3 VSP走时反演方法
        4.3.1 基于A参数的P波走时公式
        4.3.2 反演方案
    4.4 VSP模拟数据测试
        4.4.1 模型M1反演及评价
        4.4.2 模型M2反演及评价
        4.4.3 模型M3反演及评价
        4.4.4 小结
    4.5 反射P波走时反演方法
        4.5.1 反射P波走时公式
        4.5.2 反演方案
    4.6 反射波模拟数据测试
        4.6.1 模型M4反演及评价
        4.6.2 模型M5反演及评价
        4.6.3 模型M6反演及评价
        4.6.4 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样各向异性走时反演
    5.1 弹性波线性反演公式
    5.2 反演方案
    5.3 模拟数据反演测试
        5.3.1 模拟数据设定
        5.3.2 模拟数据反演测试
    5.4 实验室测量数据反演测试
        5.4.1 实测数据设定
        5.4.2 实测数据反演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野外现场校正与标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磁梯度张量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磁梯度张量仪校正和标定技术发展现状
        1.2.3 现有磁梯度张量仪校正和标定技术存在的缺陷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磁梯度张量探测原理与测量系统构建
    2.1 引言
    2.2 磁梯度张量测量的物理学基础
        2.2.1 地球磁场模型及主要特征
        2.2.2 磁梯度张量基本概念与特征
        2.2.3 磁梯度势场转换原理
        2.2.4 磁偶极子梯度场空间分布模型
    2.3 磁梯度张量探测技术
        2.3.1 航空磁梯度张量探测技术简介
        2.3.2 井中磁梯度探测技术简介
        2.3.4 磁梯度张量探测坐标系
        2.3.5 三轴磁传感器通用误差模型
    2.4 磁梯度探测实验系统构建
        2.4.1 磁梯度张量探测仪器
        2.4.2 高精度总场梯度计
        2.4.3 实验场地及航空实验载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磁梯度张量仪误差校正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不变量的磁梯度张量仪误差校正方法研究
        3.2.1 二维空间中张量仪分量之间非对准和非正交误差模型
        3.2.2 三维空间中张量仪分量之间非对准和非正交误差模型建立
        3.2.3 磁梯度张量仪误差校正模型建立
        3.2.4 基于旋转不变量约束的校正系数求解方法
        3.2.5 仿真验证
    3.3 基于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梯度不平衡度校正方法研究
        3.3.1 梯度不平衡的概念与分析
        3.3.2 阵列式自适应噪声抵消器设计
        3.3.3 仿真与实验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航空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航空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间标定法研究
        4.2.1 基于广义希尔伯特变换的间接标定法原理研究
        4.2.2 广义希尔伯特变换法的误差模型建立
        4.2.3 广义希尔伯特变换法误差估计方法研究
    4.3 航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间标定法实验研究
        4.3.1 基于模拟飞行器的仿真实验
        4.3.2 实际飞行验证实验
    4.4 基于航空磁梯度全张量数据的磁源辨识应用研究
        4.4.1 NSS磁源辨识法基本原理
        4.4.2 基于磁特性辨识的校正和标定效果验证方法仿真分析
    4.5 野外航空磁梯度探测综合实验
        4.5.1 实验设计
        4.5.2 实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井中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井中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间接标定方法研究
        5.2.1 井中磁测基本磁层模型
        5.2.2 井中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间接标定原理研究
        5.2.3 井中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标定方法仿真验证
    5.3 基于井中磁梯度全张量数据的磁层辨识应用研究
        5.3.1 倾斜磁层产生的磁梯度张量模型建立
        5.3.2 基于井中张量数据的磁层辨识方法研究
        5.3.3 基于井中张量数据的磁层辨识仿真验证
        5.3.4 基于磁层辨识的张量仪校正与标定方法应用研究
    5.4 井中磁梯度张量探测综合实验
        5.4.1 旋转校正实验
        5.4.2 模拟井中探测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1.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6.1.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超快光学技术的实时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超快光学技术简介
        1.2.1 色散傅里叶变换在实时测量中的优势
        1.2.2 光学时间拉伸技术在测量高速信号中的优势
    1.3 基于超快光学技术的实时测量系统及研究进展
        1.3.1 超快实时成像系统
        1.3.2 实时光谱测量系统
        1.3.3 实时传感系统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2 超快光学技术理论与涉及的关键器件
    2.1 色散傅里叶变换原理
        2.1.1 色散傅里叶变换的实现条件
        2.1.2 色散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表达
    2.2 光学时间拉伸技术原理
        2.2.1 光学时间拉伸系统中的映射关系
        2.2.2 光学时间拉伸过程的数学表达
        2.2.3 光学时间拉伸系统中的非线性效应
    2.3 超快光学技术中涉及的关键器件
        2.3.1 用于产生超快激光的脉冲光源
        2.3.2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2.3.3 模数转换器以及光子时间拉伸模数转换器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光学时间拉伸技术的实时器件表征
    3.1 引言
    3.2 基于相位分集的实时器件表征原理
        3.2.1 脉冲响应和频率响应
        3.2.2 单电极双输出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3.3 基于光学时间拉伸原理的待测器件实时表征系统实验方案
        3.3.1 系统结构
        3.3.2 相位分集仿真
    3.4 待测器件响应的数字信号处理
        3.4.1 时间序列分割和帧对齐
        3.4.2 包络修正与脉冲响应定位
        3.4.3 Tikhonov正则化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相位分集测试
        3.5.2 电放大器频率响应测试
        3.5.3 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差分光学时间拉伸技术的瞬时频率测量
    4.1 引言
    4.2 差分光学时间拉伸技术实现原理
        4.2.1 双输出推挽式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4.2.2 差分光电探测
    4.3 瞬时频率测量系统结构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单音信号测量
        4.4.2 双音信号测量
        4.4.3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频谱整形和频时映射原理的实时应力传感系统
    5.1 引言
    5.2 频谱整形和频时映射原理
    5.3 基于由PM-PCF构成的Sagnac干涉仪和频时映射原理的实时应力解调系统
        5.3.1 保偏光子晶体光纤
        5.3.2 光纤Sagnac干涉仪原理
        5.3.3 基于PM-PCF的 Sagnac干涉仪原理与制作
        5.3.4 基于PM-PCF的 Sagnanc干涉仪用于实时应力解调的系统结构
        5.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基于单模-两模-单模光纤滤波器和频时映射原理的实时应力解调系统
        5.4.1 少模光纤
        5.4.2 光纤M-Z干涉仪原理
        5.4.3 单模-两模-单模光纤滤波器原理与制作
        5.4.4 基于自制单模-两模-单模光纤滤波器的实时应力解调系统结构
        5.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成果
    6.2 下一步拟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A 缩略语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机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概述
        1.2.2 中高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2.3 零低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2.4 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带速重投策略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分析
        1.3.1 轨道交通牵引传动系统的特点
        1.3.2 主要问题及难点分析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基于DTSO的中高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2.1 基于IPMSM连续域模型的状态观测器
        2.1.1 IPMSM基础数学模型
        2.1.2 用于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IPMSM模型
        2.1.3 连续域状态观测器设计
    2.2 基于IPMSM离散域模型的状态观测器
        2.2.1 IPMSM离散域模型
        2.2.2 离散域状态观测器设计
    2.3 Super-twisting滑模位置观测器
        2.3.1 传统线性位置观测器分析
        2.3.2 Super-twisting滑模位置观测器设计
    2.4 仿真及实验结果
        2.4.1 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实验平台
        2.4.2 不同状态观测器性能对比验证
        2.4.3 位置观测器性能对比验证
        2.4.4 低开关频率多模式调制下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基波模型电流注入法零低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3.1 传统高频电压注入法分析
        3.1.1 IPMSM高频模型
        3.1.2 高频电压注入法分析
    3.2 基波模型电流注入法控制策略
        3.2.1 基本原理
        3.2.2 参数变化影响分析
        3.2.3 双自由度+矢量PI电流控制策略
        3.2.4 多SO-SOGI自适应滤波器谐波消除策略
        3.2.5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实现
    3.3 实验结果
        3.3.1 控制系统及切换策略设计
        3.3.2 稳态性能验证
        3.3.3 动态性能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虚拟电阻和STSMO的IPMSM带速重投控制策略
    4.1 基于虚拟电阻的带速重投策略
        4.1.1 虚拟电阻实现结构
        4.1.2 虚拟电阻取值范围
        4.1.3 基于虚拟电阻的电流控制
    4.2 基于d轴电流为零的转子位置和转速估算法
    4.3 带CVGI的STSMO转子位置和转速估算法
        4.3.1 STSMO构建
        4.3.2 带CVGI的 STSMO
        4.3.3 离散化及稳定性分析
    4.4 仿真及实验结果
        4.4.1 带速重投控制系统及切换策略设计
        4.4.2 STSMO性能验证
        4.4.3 带速重投控制性能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转子反电势非线性模型的IM带速重投控制策略
    5.1 转子反电势非线性模型
    5.2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带速重投控制策略
        5.2.1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基本原理
        5.2.2 带速重投控制策略
        5.2.3 稳定性及鲁棒性分析
    5.3 积分滑模带速重投控制策略
        5.3.1 积分滑模基本原理
        5.3.2 带速重投控制策略
        5.3.3 稳定性及鲁棒性分析
    5.4 仿真及实验结果
        5.4.1 带速重投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实验平台
        5.4.2 带速重投控制性能验证
        5.4.3 正常工况控制性能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本文取得的成果
    6.2 研究工作展望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知识迁移的图像场景与目标信息提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1.2.1 图像场景分类
        1.2.2 图像显着目标检测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知识迁移和图像信息提取相关知识介绍
    2.1 知识迁移方法概述
    2.2 图像信息提取任务研究框架
        2.2.1 基于领域自适应的研究框架
        2.2.2 基于”教师-学生”模型的研究框架
    2.3 数据集简介
        2.3.1 图像场景分类公开数据集
        2.3.2 图像显着目标检测公开数据集
        2.3.3 自采集数据集
    2.4 常用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领域自适应知识迁移的图像场景分类
    3.1 引言
    3.2 基于子空间对齐层领域自适应的清晰图像场景分类
        3.2.1 子空间对齐方法
        3.2.2 基于子空间对齐层的领域适应网络结构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基于注意力一致约束领域自适应的有干扰图像场景分类
        3.3.1 通道注意力模型
        3.3.2 注意力一致约束的领域自适应网络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领域自适应知识迁移的多光谱显着目标检测
    4.1 引言
    4.2 基于知识迁移的多光谱显着目标检测问题设置
    4.3 自采集数据集分析
    4.4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领域自适应方法
        4.4.1 基于Cycle GAN方法的伪近红外图像生成策略
        4.4.2 双分支显着目标检测网络
        4.4.3 无监督对抗领域自适应模型
        4.4.4 监督条件下通过微调方式实现的领域自适应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实验设置
        4.5.2 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教师-学生”模型知识迁移的图像内协同显着目标检测
    5.1 引言
    5.2 基于“教师-学生”模型的知识迁移方法
        5.2.1 基于“教师”模型的伪标签生成
        5.2.2“学生”模型对简单图像和复杂图像的分类
        5.2.3“学生”模型对简单图像的容易学习方法
        5.2.4“学生”模型对复杂图像的困难学习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实验设置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稻瘟菌MoPTEN基因及禾谷炭疽菌CgPTPM1基因的生物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半活体营养型真菌概述
        1.1.1 植物病原真菌不同营养类型分类
        1.1.2 半活体营养真菌广泛的营养利用机制
        1.1.3 半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
    1.2 稻瘟菌研究概述
        1.2.1 稻瘟病及稻瘟菌简介
        1.2.2 稻瘟菌的侵染循环
        1.2.3 稻瘟菌的侵染机制和相关功能基因
    1.3 禾谷炭疽菌研究概述
        1.3.1 玉米炭疽病及其病原菌禾谷炭疽菌
        1.3.2 玉米炭疽病的发病条件和侵染循环
        1.3.3 禾谷炭疽菌的侵染机制和侵染过程中涉及的信号转导
        1.3.4 禾谷炭疽菌与稻瘟菌在侵染机制上的比较
    1.4 磷酸酶研究进展
        1.4.1 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概述
        1.4.2 磷酸酶的分类
        1.4.3 磷酸酶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研究进展
    1.5 真核生物中的选择性剪接
        1.5.1 选择性剪接概述
        1.5.2 剪接因子和剪接类型
        1.5.3 选择性剪接在真核生物中的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稻瘟菌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基因MoPTEN的生物功能研究
    引言
    第1章 稻瘟菌MoPTEN基因的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所编码蛋白质的活性研究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仪器设备
        1.1.3 主要试剂
        1.1.4 载体与引物
        1.1.5 培养基
        1.1.6 实验储备液及其制备
        1.2 研究方法
        1.2.1 菌株的培养
        1.2.2 核酸的提取
        1.2.3 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2.4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与转化体系
        1.2.5 实验所研究目的基因(MoPTEN)的确立
        1.2.6 MoPTEN基因在稻瘟菌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
        1.2.7 MoPTEN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2.8 MoPTEN的原核表达、纯化和活性测定
        1.3 结果与分析
        1.3.1 插入突变体S28515对H_2O_2敏感并且致病能力下降
        1.3.2 T-DNA插入到MoPTEN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上游部分
        1.3.3 MoPTEN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3.4 通过亚细胞定位观察MoPTEN在稻瘟菌生长和致病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1.3.5 MoPTEN基因在稻瘟菌不同的时期存在可变剪接
        1.3.6 MoPTEN结构域分析和三维结构预测
        1.3.7 稻瘟菌MoPTEN蛋白同时具有脂类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
        1.4 小结
    第2章 稻瘟菌MoPTEN基因的敲除菌株、互补菌株和亚细胞定位菌株的获得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载体与引物
        2.1.5 所用培养基
        2.1.6 实验中所用相关储备液及其制备
        2.2 研究方法
        2.2.1 菌株的培养
        2.2.2 稻瘟菌孢子的单孢分离纯化
        2.2.3 核酸的提取
        2.2.4 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2.2.5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方法与转化体系
        2.2.6 根癌农杆菌AGL-1感受态的制作方法和AGL-1所参与的转化体系
        2.2.7 MoPTEN基因敲除载体、互补载体和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2.2.8 根癌农杆菌所介导的稻瘟菌遗传转化
        2.2.9 稻瘟菌转化子的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MoPTEN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与结果验证
        2.3.2 MoPTEN基因敲除菌株的获得
        2.3.3 MoPTEN基因互补载体的构建结果
        2.3.4 MoPTEN基因互补菌株的获得
        2.3.5 MoPTEN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与结果验证
        2.3.6 MoPTEN亚细胞定位菌株的获得
        2.4 小结
    第3章 MoPTEN基因在稻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功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1.4 所用引物
        3.1.5 所用培养基
        3.1.6 实验中所用相关储备液及其制备方法
        3.1.7 实验中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不同菌株生长发育情况及菌落形态观察
        3.2.2 不同菌株产孢后分生孢子的形态观察
        3.2.3 不同菌株的产孢量统计和分生孢子形成过程观察
        3.2.4 菌株孢子的萌发、附着胞形成情况观察
        3.2.5 不同菌株对水稻叶片的致病性分析和侵染叶鞘过程的显微观察
        3.2.6 不同菌株对于和H_2O_2相关的氧化应激敏感性检测
        3.2.7 疏水性实验和细胞壁完整性测定
        3.2.8 菌株对渗透胁迫的敏感性分析
        3.2.9 稻瘟菌附着胞完整性分析
        3.2.10 附着胞黑色素形成分析及相关黑色素基因表达量测定
        3.2.11 菌株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壳观察
        3.3 结果与分析
        3.3.1 MoPTEN基因的缺失不影响稻瘟菌的营养生长和孢子形态
        3.3.2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稻瘟菌产孢量的下降
        3.3.3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孢子萌发率降低并推迟了孢子的萌发
        3.3.4 MoPTEN基因与稻瘟菌附着胞的形成相关
        3.3.5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稻瘟菌致病能力的降低
        3.3.6 MoPTEN基因参与了稻瘟菌侵染后菌丝的扩展和附着胞的形成
        3.3.7 MoPTEN基因在清除外源H_2O_2中存在着作用
        3.3.8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稻瘟菌的疏水性降低
        3.3.9 MoPTEN基因的缺失造成稻瘟菌细胞壁完整性下降
        3.3.10 MoPTEN基因不参与稻瘟菌应对渗透胁迫应的过程
        3.3.11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稻瘟菌附着胞细胞壁的完整性下降
        3.3.12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稻瘟菌附着胞产黑色素能力下降
        3.3.13 MoPTEN基因的缺失导致稻瘟菌有性生殖中形成子囊壳数量下降
        3.3.14 MoPTEN基因的作用过程中受到Mo SMN 基因的调控
        3.4 小结
第三部分 禾谷炭疽菌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基因CgPTPM1的生物功能研究
    引言
    第1章 禾谷炭疽菌CgPTPM1基因的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所编码蛋白质的活性研究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仪器设备
        1.1.3 主要试剂
        1.1.4 载体与引物
        1.1.5 所用培养基
        1.1.6 实验中所用相关储备液及其制备
        1.2 研究方法
        1.2.1 菌株的培养
        1.2.2 核酸的提取
        1.2.3 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2.4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方法与转化体系
        1.2.5 确立实验所研究目的基因
        1.2.6 CgPTPM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2.7 CgPTPM1基因在禾谷炭疽菌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1.2.8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CgPTPM1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1.3 结果与分析
        1.3.1 CgPTPM1是禾谷炭疽菌中的一种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1.3.2 CgPTPM1定位于禾谷炭疽菌的线粒体上
        1.3.3 CgPTPM1基因在禾谷炭疽菌致病时期有较高的表达量
        1.3.4 禾谷炭疽菌CgPTPM1具有磷酸酶活性
        1.4 小结
    第2章 禾谷炭疽菌CgPTPM1基因敲除菌株、互补菌株和亚细胞定位菌株的获得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载体与引物
        2.1.5 所用培养基和配制方法
        2.1.6 实验中所用相关储备液及其制备
        2.2 研究方法
        2.2.1 菌株的培养
        2.2.2 禾谷炭疽菌的单孢分离纯化
        2.2.3 核酸的提取
        2.2.4 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2.2.5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方法与转化体系
        2.2.6 根癌农杆菌AGL-1感受态的制作方法和AGL-1所参与的转化体系
        2.2.7 CgPTPM1基因的敲除载体、互补和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2.2.8 根癌农杆菌所介导的禾谷炭疽菌遗传转化
        2.2.9 禾谷炭疽菌转化子的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CgPTPM1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与结果验证
        2.3.2 CgPTPM1基因敲除菌株的获得
        2.3.3 CgPTPM1基因互补/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与结果验证
        2.3.4 CgPTPM1基因互补/亚细胞定位菌株的获得
        2.4 小结
    第3章 CgPTPM1基因在禾谷炭疽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功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1.4 所用培养基
        3.1.5 引物信息
        3.1.6 实验中所用相关储备液及其制备
        3.1.7 实验中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禾谷炭疽菌野生型、突变体和互补菌株营养生长的情况与菌落形态观察
        3.2.2 禾谷炭疽菌的不同菌株产孢后分生孢子形态观察
        3.2.3 不同菌株的产孢量统计和培养基上分生孢子产生情况观察
        3.2.4 不同菌株摇菌后菌体黑色素形成和菌丝球形态观察
        3.2.5 不同菌株孢子的萌发测定和附着胞形成情况观察
        3.2.6 不同菌株对玉米叶片及整株玉米植株的致病性分析
        3.2.7 CgPTPM1在禾谷炭疽菌应对外源压力和对细胞壁完整性影响的测试
        3.2.8 不同菌株的疏水性和细胞壁完整性研究
        3.2.9 DAB染色实验和内源H_2O_2含量的测定
        3.2.10 在H_2O_2诱导下不同菌株中和ROS清除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gPTPM1基因不参与禾谷炭疽菌的营养生长和孢子形态的形成
        3.3.2 CgPTPM1的缺失导致禾谷炭疽菌产孢量下降
        3.3.3 CgPTPM1基因的缺失导致菌体黑色素形成速率下降及菌丝球大小改变
        3.3.4 CgPTPM1对禾谷炭疽菌分生孢子的发育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3.3.5 CgPTPM1缺失突变体在致病能力上存在着缺陷
        3.3.6 CgPTPM1基因与过量的H_2O_2的调节有关
        3.3.7 CgPTPM1不参与禾谷炭疽菌应对渗透胁迫但影响细胞壁的完整性
        3.3.8 CgPTPM1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禾谷炭疽菌的疏水性降低
        3.4 小结
第四部分 全文研究结论
    4.1 稻瘟菌研究结论
    4.2 禾谷炭疽菌研究结论
第五部分 讨论与展望
    5.1 全文讨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实验中的误差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相位展开的三维人脸建模[J]. 朱江平,王睿珂,段智涓,黄怡洁,何国欢,周佩. 光学学报, 2022
  • [2]双层耦合网络上的传播行为与扩散动力学研究[D]. 王志双.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2)
  • [3]非共沸混合工质R134a/R245fa流动冷凝特性及热质传递机理研究[D]. 张永欣.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显微散斑干涉测量方法与技术的研究[D]. 高晨家.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任意各向异性介质走时近似及反演方法研究[D]. 肖汉. 吉林大学, 2021(01)
  • [6]磁梯度张量测量系统野外现场校正与标定方法研究[D]. 刘世斌. 吉林大学, 2021(01)
  • [7]基于超快光学技术的实时测量系统研究[D]. 白卓娅.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8]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电机无位置/速度传感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苟立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9]基于知识迁移的图像场景与目标信息提取方法[D]. 宋邵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10]稻瘟菌MoPTEN基因及禾谷炭疽菌CgPTPM1基因的生物功能研究[D]. 王少伟.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实验误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