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文本的寄存器选择和文体意义

语音文本的寄存器选择和文体意义

一、演讲语篇的语域选择与文体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冀颖[1](2020)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商品详情的语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商平台的商品详情是卖家对所售商品的详细信息进行的展示,是一种图文型的独白语篇,它在网购日益普遍的今天扮演着重要的消费引导作用,商家通过语言的包装,将产品的“理念”植入商品详情中传递给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提升对某品牌商品的认同感,形成某种消费偏好。本文围绕商品详情语篇,主要从语域层面、衔接手段、纯理功能三个方面展开考察,通过对所搜集的语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对其结果进行描写与解释,有针对性地对商品详情的语篇特点及功能进行探讨。本文共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作出介绍,对研究的内容与范围进行界定,对商品详情和语篇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同时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对商品详情的语域特征进行研究,从语场、语旨、语式三个层面展开。对商品详情的语篇发生环境和主题内容进行阐述,明确交际活动中交际者的角色关系以及交际目的,从文体结构、句式运用、词语选择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对语篇的语式特征展开说明。第三部分是对商品详情语篇中的衔接进行研究,指出衔接的定义以及它对语篇的连贯所起的作用,从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两个层面入手,对语料中出现的照应、替代、省略以及词汇的同现与复现等衔接手段进行分析,指出它们所起的衔接作用。第四部分是对商品详情的纯理功能进行分析,主要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个方面展开,通过过程分析对商品详情语篇的及物性特点作出归纳,对语气和情态在语篇中的分布进行统计与说明,对语篇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进行相关阐述。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观点进行归纳与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并对本文的局限进行说明,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路和方向。本文的研究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践意义上,可以用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对商品详情的撰写作出一定的指导,引起商家对商品详情语篇中人际功能的重视,根据语篇的话语基调采取适当的语言表达形式,实现其交际意图。同时加深消费者对商品详情语篇的整体理解,使其能够快速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

刘雪娟[2](2020)在《语用学视角下俄语学术语篇中的元话语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元话语研究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语用学顺应论和关联论为依托,以俄罗斯语言学权威期刊《语言学问题》刊载的学术论文为语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俄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使用特征、语用功能及其生成的语用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生成和理解的语用本质,以期为国内俄语学术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本研究共七个部分,包括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论文结构进行阐述。论文前三章为元话语研究综述和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一章对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现状进行评介。第二章集中讨论元话语的界定与分类,同时还尝试从形式、语义和功能三个方面对元话语进行剖析。元话语是用于引导读者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内容或者读者的态度、实现作者与读者互动对话的一种自反性语言资源。本质上,元话语的功能是语用的,而不是出于句法和语义表达需要。我们主要借鉴Hyland的人际分类模式,并结合本论文的语料特点,将元话语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引导式元话语,可分为5小类:框架标记、过渡标记、内指标记、证源标记和语码注释语。第二类是互动式元话语,具体分为6小类:模糊限制语、增强语、强调标记、态度标记、自我提及标记和介入标记。第三章介绍本研究所依托的主要语用学理论,即顺应论和关联论,并对学术语篇体裁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旨在为下文中元话语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第四、五章为元话语的语用学分析。第四章基于自建的小型语料库对俄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使用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对其中元话语的典型表达手段进行归纳,并基于关联理论,同时借鉴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等语用学相关研究成果,对元话语在作者构建语篇和读者解读语篇过程中所发挥的语用功能进行重点剖析。语料库统计分析表明,元话语是俄语学术语篇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其中,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互动式元话语,各类元话语内部的分布情况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这与各类元话语自身的功能和俄语学术语篇的语体特点有关。元话语语用功能分析表明,元话语是作者构建学术语篇时选择的话语组织策略和人际交际策略,体现了作者语篇构建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另一方面,元话语是读者语篇理解过程中的“路标”,帮助读者以尽可能少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对于读者快速且正确地理解语篇内容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语用功能。第五章在顺应论框架下揭示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生成的语用机制,重点考察了元话语对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并对元话语选择过程中凸显的元语用意识进行阐释。本章研究表明,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生成具有语用顺应性,是作者顺应各种语境因素进行策略选择的结果。元话语的生成首先需要顺应语言语境,即顺应语篇局部和整体连贯构建需求。元话语的生成还需要顺应交际语境,即顺应交际双方身份以及学术交际中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元话语的选择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受到作者元语用意识的指导和调控,主要包括语篇意识、评价意识、关系意识、语流意识等。第六章为论文结语部分,即梳理了本论文的研究发现,审视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运用语用学理论研究元话语,既是对元话语语用本质的揭示,同时也是对语用学相关理论的验证、补充与完善。此外,研究成果对于拓宽其他机构话语的研究路径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瑞红[3](2018)在《《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的词汇特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能语篇修辞学突破了结构语言学的限制,将语篇语言学和功能修辞学结合起来,研究语篇范畴的语体功能,是语言学一个大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军事新闻语篇是俄语标准语在军事领域的一种使用形式,是一种特殊的功能语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截止到今天,俄语军事新闻语篇的语言特征都没有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红星报》是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中央机关报。以其军事新闻语篇为语料,确定其语体属性为政论语体,可划分为简讯、采访、报道、特写四种主要体裁。军事新闻语篇的独特性还体现为兼具公文事物语体和科学语体的属性。《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的词汇特点是:词汇涉及各领域,大量使用军事术语,积极使用外来词以及隐喻、换喻语义辞格。其中,军事术语的大量使用是军事新闻语篇与其他新闻语篇最显着的区别之一。军事术语中军事缩略语占较大比例,其最主要的缩略形式是词组缩略。外来词可分为归化词、国际词、异族词和仿造词四类。隐喻和换喻是《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中运用最广泛的语义辞格。依据功能语体理论,从语篇语言学的视角对《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的词汇特点进行研究,不仅可以验证俄语语言学理论,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军事新闻语篇,同时还有助于俄语教学实践。

赵梦雪[4](2017)在《普京政治语篇的整合研究》文中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执政期间,曾三次被《时代》周刊推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而普京所获得的巨大影响力离不开其发表的政治语篇。正是借助政治语篇,普京的政治意图得以表达,其政治目的得以实现。本文通过整合普京政治语篇中语言材料的形式构造,进而整合出政治语篇的主题思想,分析出了普京在政治语篇中试图传递的政治意图,进而探究了普京形象是如何被塑造的。当我们把语篇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时,其研究方法不同于语篇各组成要素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应考虑到语篇全文层面具有的范畴,诸如:语篇信息性、情态性、连贯性、整体性等范畴。而从整合的视角研究这些语篇范畴,有助于语篇接受者更深刻地解读语篇主题思想,剖析语篇作者创作意图及情感态度。对语篇进行全方位的整合研究,除了其宏观全文层面,我们也需要考虑其微观的小句层面。在这一层面,系统功能语言学所提出的语篇衔接与语篇整合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在句子层面总结出的丰富衔接机制对语篇的整合研究更有借鉴意义。语篇衔接是谋篇的意义概念。衔接不仅能够在内部把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整合成一个语篇,同时还能够把语篇与语境相结合,所以语篇衔接不仅包括语篇内部的衔接机制,也包括语篇与语境相联系的机制。连贯且完整的语篇不仅要自身形成一个整体,同时还要符合语境,即要在语境中行使其适当的功能。因此,我们在研究中也考虑到了将语篇与语境联整合起来的语域问题。本文由绪论、正文、结束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中明确了本论文的选题动机、研究对象、本论文研究任务、选题价值及新意、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和论文结构等。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本章中重点回顾了语篇整合、语篇的范畴理论及系统功能思想的研究成果,探究了从多层级研究研究语篇整合的可行性。第二章从宏观视角对语篇全文层面的信息性、情态性、连贯性和整体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它们与语篇整合之间的关联。第三章从微观视角重点分析了语篇与系统功能视阈下的衔接及语域之间的关联。第四章采用举例法及语料库分析法重点探讨了语篇整合的形式表达手段。第五章借助语料库手段等研究了语篇整合的语义实施手段。结束语部分总结了语篇范畴理论和系统功能思想如何在整合思想的统领下应用于语篇分析,同时基于形式和语义整合手段的结果总结出了普京的领袖形象。

张品[5](2017)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修辞研究》文中认为该论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79篇选文为研究对象,从修辞角度出发,分析文章在词语、句式和辞格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使广大读者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理念。通过修辞研究,了解语言修辞背后的内涵,领略语言的魅力,既能为文风的改革提供参考,同时为各级领导干部讲话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相关情况,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述并介绍了汉语修辞及语体相关理论。第二章分析选文中词语的锤炼情况。在词语的选择运用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具有政论文章的一般特点,同时也有其特色,他善于运用群众语言,通俗亲切地解释复杂问题,运用的词语音节韵律感强,悦耳动听。第三章分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政论文章在句式选择上的共性特点以及形成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的富有特色的句式选择。习近平的政论文用到了长句和复句来进行周密严谨的论证,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灵活简练、节奏明快的短句,短句的运用使他的话语刚健有力。口语句式的广泛运用也是他在句式选择上的一个显着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总是能用家常化和聊天式的口语句式把复杂深刻的道理娓娓道来,使寻常的老百姓也能听得懂,感染力极强。此外,气贯长虹的整句也使他的文章刚健有力,气势雄浑。第四章分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辞格的运用情况,选文中用到了多种辞格,其中最为突出、修辞效果最为明显的是引用、排比和譬喻的运用,还用到了一般政论文不常用的顶真、回文等辞格。文章结合实例分析其修辞效果。第五章概括总结了习近平语言的修辞风格,主要是朴实亲切、通俗易懂,刚柔并济、感情真挚,引经据典、深邃典雅。结语部分概括总结全文。

李梦娟,甘祖荣[6](2017)在《浅析演讲语篇中的语域特征——以马丁·路德·金演讲及奥巴马演讲为例》文中认为语篇分析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而语域分析也是语篇分析中的重要参与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对两篇演讲语篇做对比分析,主要从情景语境与语义分析入手,分析两者语域特征的异同。从而探寻语域对于演讲语篇的谋篇策略以及演讲技巧等方面的启示意义。

姜志成(NATTHAWUT SUKPRASONG)[7](2016)在《中泰国家领导人新年演讲语篇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演讲”自古以来就是表达思想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主要集中应用于典礼、陈述会议等重要场合中,直到现在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庆典演讲”也是演讲的类型之一。每逢国家的重要节日或者重要的活动,国家领导人都会在公共场合致词,向听众解释活动的来源以及主要的内容。演讲是以语篇为基本语言单位的,而且庆典演讲较突出地体现了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及思维方式,因此对中泰庆典演讲进行对比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泰两国文化,并推动文化交流。然而,虽然很多研究都涉及到了演讲,但是少有学者关注中泰国家领导人的演讲,更多研究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领导人的演讲。不仅如此,很少有人会对庆典演讲进行研究,人们大都研究的是政治演讲、励志演讲等。而且从演讲的视角对称谓语和祝福语进行研究的领域也鲜有人涉足,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及对比语言学对中泰新年贺词进行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因此本论文将运用语篇衔接理论以及对比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中泰两国国家领导人在2007年至2016年元旦及传统新年(春节与宋干节)所发表的贺词进行研究,对其中出现的称谓语、祝福语以及语篇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查中泰两国领导人在其新年贺词中称谓语、祝福语的使用及语篇衔接手段选用和使用的异同。希望本论文可以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对汉泰的语言教学有所帮助。本文运用理论基础是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虽然该理论是以英语语料为根据的,但这个理论应用范围较广,影响较大,而且中国、泰国与其他国家的学者对该理论也进行了丰富和深化,所以这个理论也适应对汉语语料及泰语语料的研究。因此,将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是最合适不过的。本文所选用的语料是中泰国家领导人在2007年至2016年元旦及传统新年(春节与宋干节)所发表的贺词。虽然这些新年贺词都是从口头上说出来的,但仍然属于书面语,并且是以语篇为基本语言单位的书面语。本文并没有局限于语言结构之中,而是从语篇的视角出发,从社会、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的角度出发,对中泰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中出现的称谓语、祝福语以及语篇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汉语与泰语新年贺词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汉泰新年贺词中选用的称谓语不同。在汉语贺词中,国家领导人会选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称谓语,或是汉语中独有的称谓语,而且为了与国际接轨,还会使用国际性的称谓语;而在泰语贺词中,国家领导人会选择对皇室的尊称,来表示自己对皇室的尊重,国家领导人还会选择类亲属称谓语来称呼人民,从而得到更多的支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四个,分别是国家制度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其次,汉泰新年贺词中使用的祝福语也不尽相同。在新年贺词中,中国国家领导人祝福的对象更多的是人民群众,而泰国国家领导人的祝福对象更多集中在皇室、政府官员以及公务员等人。而且汉语贺词中出现的祝福语多是以四字格的结构出现,并且在春节贺词中会出现大量富有文化含义以及生肖文化的祝福语;而泰语新年贺词中,祝福语更多的是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的,而且国家领导人会祈求佛祖保佑皇室家族,希望皇室的德行能够恩泽人民群众。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国家政体与社会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不同以及宗教信仰不同。再次,汉泰新年贺词中使用的语篇衔接手段也并不相同。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本文将语篇衔接手段归纳为六类,第一类是指称衔接手段,第二类是省略衔接手段,第三类是替代衔接手段,第四类是词汇衔接手段,第五类是复现衔接手段,第六类是连接衔接手段。汉泰新年贺词中,这六类衔接手段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汉语贺词中,出现较多的是人称指称、同义词重复以及结构复现,其中替代衔接手段并没有出现;而泰语新年贺词中,出现较多的是名词指称、省略以及词组复现。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汉语新年贺词中出现衔接手段的频率并没有泰语新年贺词中出现的那么频繁。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泰人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更重视内涵美,不注重表层衔接手段,认为意义上的完整大于形式,因此汉语是意合式语言,追求意义的整体性;而泰语是逻辑性很强的语言,因此需要更多的衔接手段将意义结合在一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也反映了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社会不同,承载的文化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汉语和泰语有其不同之处。而且泰国对于佛教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泰语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语言内部结构不同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语言结构外部的社会、文化以及思维方式,探寻语言之间不同之处的更深层原因,从而促进语言更好的交流,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庆典演讲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进行深入研究,比如篇章修辞、语体风格等。由于笔者的精力、时间以及研究水平有限,对此并没有进行研究。希望本文能够为后来研究者提供思路,对以后的汉泰语言对比研究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许彩云[8](2014)在《汉语指令性语体研究 ——基于文本数据分析的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认为话语结构是行为结构在语言层面的投射;特定言语行为意图与特定言语行为条件构成特定言语行为类型,每个言语行为类型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话语模式。言语行为类型的话语模式就是语体。从而在理论上构建语体的生成过程。本研究立足于语言的使用,注重语体间整体的异同,运用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从三个维度(功能类型、传媒手段、人际方式)对指令性语体进行特征分析,进而分析每一个维度上的语体特征,以及这些语体特征要求的语言要素和语言要素间的组配关系,并运用定量统计、对比等方法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全方位统计来进行检验和修正,并加以解释。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尝试探索了描写一种语体类型研究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绪论。本章提出研究的问题,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并对研究对象语体、指令性语体的概念进行扼要阐释,介绍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基本观点以及研究方法等作简要说明。第二章为国内外语体研究综述。指令性语体是语体的下位类,语体的概念、研究方法决定了指令性语体的研究。本章对国外当代语体研究进行了四个视角的梳理,对国内语体研究的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述评,指出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或尚需完善的理论假设,确定本文研究的方向:寻找语体特征,研究语体特征对语言使用情况的影响,同时进行相关语体统计,试图找出语体特征与语言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是语体的理论建构,理论上构建了语体的生成过程。简要概括为:不同的行事意图造成不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言语行为类型。每个言语行为类型都有一个话语模式。话语模式是言语行为的构成成分在话语中的体现,各类言语行为话语模式由各类言语行为行事意图和完成该意图的必备要素构成。这个话语模式就是语体。语体是由特定的行为主体、行为目的、行为方式、行为效果以及时空环境所构成的动态系统。由此,推论出——语体行为要素决定语体的构成成分,语体构成成分分解出语体的多维特征,语体特征的综合作用决定语体的语言变异,而语体的语言变异只呈现在每一个语体的具体文本之中。第四章,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分析出完成指令性言语行为所要求的行为方式以及完成指令性言语行为所需的行为方式在语言上的表现。第五章,以典型的指令性语体文本《宪法》与典型的报告语体文本《政府工作报告》为例统计分析其语体成分及语言变异。之所以选择汉语指令体的《宪法》与报告体的《政府工作报告》来进行比较,是因为它们可以归入公文类,相对客观。通过汉语中这两种不同语体的文本间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出汉语不同语体的组配关系。第五章是对第三、四章的理论进行语料验证。第六章,是第三、四章语体理论的教学运用。用本文中论述的语体理论指导汉语言文秘专业的指令性语体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第七章,结语。总结全文的研究,归纳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与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景。本文对汉语指令性语体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研究观点的创新。本课题用多维特征来控制语体,突破了以往的语体分类法,给语体分析找到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这个视角为语体和语法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局面。(2)研究体系的创新。试图找到语体的构成机制。语体是个复杂系统,通过特征的组配关系来控制语言变异,这种变异是成格局的。语体是不同语言要素按特定方式进行组配的结果。人们使用语言时都会感受到它的制约,需要遵循其规则。对语体规则的掌握水平,会直接影响文本写作能力。(3)研究范式的创新。试图提供描写一种语体类型的范式:以指令性语体为研究样本,从语体的功能层到语言层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解释的关系出发,展示对一种语体类型进行描写的工作方式,展示如何揭示特定语体构成要素的程序。另外,力图描写典型的指令性语体文本《宪法》,可以说是语体研究的语篇范式展示,力图呈现出它的成格局的面貌,揭示它的构成“菜单”。(4)研究应用的尝试。我国的语体教学主要运用于外语写作和对外汉语教学,在母语教学中运用不足。我们提出将语体理论充分地应用于母语教学的中高级阶段(中学、大学、研究生),本文设计了大学阶段的汉语言文秘专业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尝试。本文对汉语指令性语体的研究具有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一方面,世界语言具有共通的基础,语言的使用具有普遍的意义,那么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话语模式也就具有普遍适用性,进而,语体研究也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所以,本研究丰富了语体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本研究提出的语体分析框架,为汉语语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汉语语体研究尽上了绵薄之力。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汉语指令性语体研究,将为社会各行业在撰写该行业指令性文本时提供指导意见;为本族人和外族人提供指令性语体的撰写规则;也可以为指令性语体的写作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另外,本研究也试图为计算机自动识别语体类型和生成特定语体文本提供规则。

冯志国[9](2014)在《语篇阅读的新修辞视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阅读是人类在现实世界中进行的一项基本社会活动。对阅读的研究在历经了早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训练与培养,以及后来的认知心理语言学研究之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对阅读过程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即阅读被视为读者在语篇层面意义构建的社会行为。阅读的社会性就可表征为语篇阅读行为,并可以视为一种意义再构建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对语篇阅读行为的考察可以纳入新修辞学的研究视域,因为新修辞学是对人类话语活动研究的一门综合学科,关涉语言哲学、语篇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学科。在新修辞学家看来,人类一切话语活动均是象征行为,是话语主体间的一种修辞实践。其中受众在这一实践中的解读作用成为新修辞学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阅读的社会性就成为阅读研究和新修辞学关联的基础。具体说来,新修辞学视角下的语篇阅读行为是一种象征行为,体现了包括修辞者、语篇与现实世界在内的一种修辞互动;读者的语篇阅读行为是对文本内容“修辞再发明”的过程。概言之,新修辞理论强调了读者在意义构建中的主动性,认为没有“单纯”的阅读行为,在语篇阅读过程中读者总是带有自己的观点、立场来重构语篇意义。目前国内外对阅读的研究主要在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理论领域内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其局限性在于忽视了阅读行为的社会属性,没有把读者看作是对阅读内容的意义构建者,而单纯作为参与者和接受者。本研究尝试以西方新修辞学有关意义阐释的理论为基点,结合语篇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形成“语篇—修辞”界面研究范式,将语篇阅读行为作为这一界面研究的切入点,将语篇阅读行为看作是读者在特定修辞情境中对语篇意义解读的“修辞再发明”过程,对语篇阅读的修辞性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并试图构建新的语篇修辞性阅读教学模式。本项研究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注重新修辞学与语篇语言学之间的理论勾连,研究手段以语料分析为主,通过严密、合理的论证对语篇的修辞性进行思辨性考察,进而重点对语篇阅读的修辞性进行精细的分析和精密的归纳。此外,本研究以理论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汲取新修辞学、语篇语言学、外语教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打通理论与应用的界限,论述了本研究发现所具有的语言教学意义。本研究是立足新修辞学相关理论来考察语篇阅读活动的一次尝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首先,明确了“语篇—修辞”界面研究范式;其次,重新界定了语篇的修辞性,提出语篇修辞性在于其“修辞同一”、“修辞情境”以及“修辞对话”三个层面,它们一同构成了语篇运作的修辞系统;第三,重点分析了作为修辞行为的语篇阅读活动,将语篇阅读视为“修辞再发明”的过程。最后,尝试构建语篇修辞性阅读教学模式,为我国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范式,这对于培养学生评价性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吴艳梅[10](2013)在《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文体偏误及偏误成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偏误的措施以及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策略。文章主要借鉴偏误理论的分析框架,对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文体偏误进行分析和研究。历来对应用文写作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应用文的写作模式、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这些角度展开的,对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分析也大多围绕选词造句的错误,从句法层面作静态的分析,很少上升到语篇以及语用的层面,对学生写作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的、动态的分析。通过检索,专门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中的偏误研究更是一项空白,文章在进行偏误归类、分析的过程中,以篇章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文体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并借鉴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本文的语料来源是选取四川文化传媒学院传媒系2010至2012级九个专业的学生应用文写作期末考试试卷以及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习作,以此建立一个小型的应用文写作语料库。基于该语料库的分析,归纳总结应用文写作文体偏误类型,并探讨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全文具体框架如下:第一章指出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语料来源、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第二章偏误分析理论、连续统理论、衔接连贯理论的介绍。第三章偏误归类。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各类偏误在应用文写作中所占比例,将偏误现象分别归入词汇、句法、语篇、语用四个层面,并逐一对其进行分析。第四章通过定性、定量研究对上述应用文文体偏误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第五章针对应用文各类偏误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对应用文写作文体偏误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能向中小学语文教学以及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提供了行政公文写作的部分偏误语料数据,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演讲语篇的语域选择与文体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演讲语篇的语域选择与文体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商品详情的语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商品详情的研究现状
        1.2.2 语篇分析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意义
        1.3.3 语料来源
2. 商品详情的语域分析
    2.1 商品详情的语场
        2.1.1 语言发生环境
        2.1.2 主题内容
    2.2 商品详情的语旨
        2.2.1 交际者的角色关系
        2.2.2 交际目的
    2.3 商品详情的语式
        2.3.1 文体结构特点
        2.3.2 句式运用特点
        2.3.3 词语使用特点
        2.3.4 修辞手法的使用
3. 商品详情的衔接分析
    3.1 语法衔接
        3.1.1 照应
        3.1.2 替代
        3.1.3 省略
    3.2 词汇衔接
        3.2.1 词汇的复现
        3.2.2 词汇的同现
4. 商品详情的纯理功能分析
    4.1 商品详情的概念功能
        4.1.1 及物系统
        4.1.2 及物性分析
    4.2 商品详情的人际功能
        4.2.1 语气
        4.2.2 情态
    4.3 商品详情的语篇功能
        4.3.1 主位结构
        4.3.2 信息结构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语用学视角下俄语学术语篇中的元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0.绪论
    0.1 选题依据
    0.2 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0.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0.4 创新之处
    0.5 论文结构
1.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现状综述
    1.1 国外元话语研究历史与现状
        1.1.1 西方元话语研究
        1.1.2 俄罗斯元话语研究
    1.2 国内元话语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国内元话语研究的理论视角
        1.2.2 国内元话语研究的应用视角
    1.3 元话语研究总体评价
    1.4 本章小结
2.元话语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1 元话语的基本概念
        2.1.1 语篇与话语
        2.1.2 元话语的界定
    2.2 元话语的特征
        2.2.1 元话语的形式特征
        2.2.2 元话语的语义特征
        2.2.3 元话语的功能特征
    2.3 元话语的分类
        2.3.1 国外学者的分类
        2.3.2 国内学者的分类
        2.3.3 本文元话语的分类
    2.4 本章小结
3.元话语研究的相关理论
    3.1 顺应论
        3.1.1 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3.1.2 顺应论中的语境因素
    3.2 关联论
        3.2.1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3.2.2 关联原则
        3.2.3 认知语境和语境效果
    3.3 学术语篇体裁相关理论
        3.3.1 学术语篇的体裁特征
        3.3.2 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作用
    3.4 本章小结
4.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使用特征及语用功能
    4.1 俄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使用特征
        4.1.1 语料收集及研究步骤
        4.1.2 元话语的分布情况
    4.2 学术语篇中引导式元话语的语用功能
        4.2.1 过渡标记
        4.2.2 证源标记
        4.2.3 语码注释语
        4.2.4 框架标记
        4.2.5 内指标记
    4.3 学术语篇中互动式元话语的语用功能
        4.3.1 模糊限制语
        4.3.2 增强语
        4.3.3 强调标记
        4.3.4 态度标记
        4.3.5 自我提及标记
        4.3.6 介入标记
    4.4 本章小结
5.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生成的语用机制:基于顺应理论
    5.1 学术语篇中元话语对语言语境的顺应
        5.1.1 元话语顺应局部连贯
        5.1.2 元话语顺应整体连贯
    5.2 学术语篇中元话语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5.2.1 元话语顺应交际者身份确认
        5.2.2 元话语顺应心理世界
        5.2.3 元话语顺应社交世界
        5.2.4 元话语顺应物理世界
    5.3 学术语篇中元话语选择的意识凸显程度
        5.3.1 意识凸显与元语用意识
        5.3.2 元话语选择中凸显的元语用意识
    5.4 本章小结
6.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研究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3)《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的词汇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语料来源
第2章 《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的分类
    2.1 功能语体理论概述
        2.1.1 功能修辞学的形成及发展
        2.1.2 功能语体的分类及其特征
    2.2 军事新闻语篇的界定
        2.2.1 语篇的界定
        2.2.2 军事新闻语篇的界定
    2.3 《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的语体及体裁
        2.3.1 军事新闻语篇的语体归属
        2.3.2 《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的体裁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的词汇特点
    3.1 军事术语
        3.1.1 《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中军事术语的分类
        3.1.2 《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中军事缩略语的构成规律
    3.2 外来词
        3.2.1 《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中外来词借入的原因
        3.2.2 《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中外来词的分类
    3.3 语义辞格
        3.3.1 隐喻
        3.3.2 换喻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普京政治语篇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语篇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整合研究综述
    第二节 语篇及其范畴研究综述
        一、语篇的概念阐释
        二、政治语篇的概念阐释
        三、语篇范畴研究综述
    第三节 系统功能理论研究综述
    第四节 多层级语言单位与语篇整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篇范畴理论与语篇整合
    第一节 语篇的信息性范畴与语篇整合
        一、信息性与信息类型
        二、信息度与信息处理
        三、信息性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第二节 语篇的连贯性范畴与语篇整合
        一、连贯性的界定
        二、宏观的连贯原则
        三、连贯性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第三节 语篇的情态性范畴与语篇整合
        一、情态性的逻辑学由来
        二、情态性的语言学界定
        三、语篇视阈下的情态性
        四、情态性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第四节 语篇的整体性范畴与语篇的整合
        一、整体性的界定
        二、整体性、完整性与完结性的区分
        三、整体性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功能思想对语篇整合的作用
    第一节 语篇的衔接与语篇整合
        一、衔接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二、语篇的衔接与语言三大元功能
        三、语篇衔接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第二节 语域思想对语篇整合的作用
        一、语域与体裁的区分
        二、语域与盖然率的思想
        三、语域因素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京政治语篇整合的形式手段
    第一节 概念功能视阈下的及物性
    第二节 概念功能视阈下的逻辑联系语
    第三节 人际功能视阈下的语气结构
    第四节 人际功能视阈下的对话性
    第五节 主观情态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普京政治语篇整合的语义手段
    第一节 词项密度手段
    第二节 核心词手段
    第三节 主位推进模式手段
    第四节 时空连续体手段
    第五节 小主题归纳手段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语料来源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语料说明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概况
    1.6 修辞及汉语语体相关理论
第2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词语的锤炼
    2.1 政论语体词语运用的共性特征
        2.1.1 词语运用准确严谨
        2.1.2 词语运用广泛,运用专业政治术语、不断吸收新词语
    2.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词语运用的个性特征
        2.2.1 善于运用通俗口语
        2.2.2 多运用统括法构造缩略语
        2.2.3 大量运用四字格词语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句式的选择
    3.1 政论语体句式选择的共性特征
        3.1.1 运用复句和长句进行严密论证
        3.1.2 多用祈使句表明观点
    3.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富有特色的句式选择
        3.2.1 长于运用简洁精练的短句
        3.2.2 善用口语句式娓娓道来
        3.2.3 多用气贯长虹的整句提出要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辞格的运用
    4.1 政论语体辞格运用的特征
    4.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通俗化的辞格运用
        4.2.1 雅俗共赏、特色鲜明的引用
        4.2.2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譬喻
        4.2.3 大气磅礴、顿挫有致的排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修辞风格
    5.1 朴实亲切,通俗易懂
    5.2 刚柔并济,感情真挚
    5.3 引经据典,深邃典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浅析演讲语篇中的语域特征——以马丁·路德·金演讲及奥巴马演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境分析
    1. 语场(Field):是指语言活动操作的领域,指正在实际发生的事,关注交际的目的和主题。
    2. 语旨(Tenor):指参与者是谁,参与者的性质、社会地位、角色关系又是怎样的。
    3. 语式(Mode):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即交际的方式,关心交际是如何进行的。
(二)语义分析
    四、总结

(7)中泰国家领导人新年演讲语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前人研究现状
        1.2.1 语篇概念的界定
        1.2.2 语篇理论研究现状
        1.2.3 衔接手段对比以及称谓语、祝福语与人称代词对比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与思路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论文主要思路、研究方法与范围
        1.3.3 论文的基本框架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泰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中的称谓词语对比分析
    2.1 称谓语的定义
    2.2 汉语称谓语的概述
    2.3 泰语称谓语的概述
    2.4 中泰国家领导人在新年贺词中称谓语选用对比
        2.4.1 汉语贺词中的称谓词语选用的特点
        2.4.2 泰语贺词中的称谓词语选用的特点
    2.5 汉泰新年贺词中作为称谓词语的人称代词
    2.6 汉泰称谓词语的社会、文化原因对比
        2.6.1 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导致称谓语选用差异
        2.6.2 社会背景不同导致称谓语选用差异
        2.6.3 历史文化不同导致称谓语选用不同
        2.6.4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称谓语选用不同
    2.7 本章结语
第三章 中泰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中的祝福语对比分析
    3.1 汉语和泰语祝福语概述
        3.1.1 汉语祝福语
        3.1.2 泰语祝福语
    3.2 汉语和泰语新年贺词中的祝福语对比
        3.2.1 汉语新年贺词中的祝福语的特点
        3.2.2 泰语新年贺词中的祝福语的特点
        3.2.3 汉语和泰语新年贺词中祝福语的异同
    3.3 汉泰新年贺词中祝福语不同原因分析
        3.3.1 国家政体与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祝福语使用的差异
        3.3.2 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祝福语使用差异
        3.3.3 文化不同导致祝福语使用差异
        3.3.4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祝福语使用的差异
    3.4 本章结语
第四章 中泰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4.1 中泰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指称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4.1.1 人称指称(Personal Reference)对比
        4.1.2 名词指称(Nominal Reference)对比
        4.1.3 指示指称(Demonstrative Reference)对比
        4.1.4 比较指称(Comparative Reference)对比
        4.1.5 小结
    4.2 中泰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4.2.1 名词性省略(Nominal Ellipsis)对比
        4.2.2 动词性省略(Verbal Ellipsis)对比
        4.2.3 小句性省略(Clausal Ellipsis)对比
        4.2.4 小结
    4.3 中泰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替代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4.3.1 小句性替代 (Clausal Substitution)
        4.3.2 小结
    4.4 中泰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复现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4.4.1 词汇与词组复现(Repetition of Words and Phrases)对比
        4.4.2 结构复现(Repetition of Structure)对比
        4.4.3 小结
    4.5 中泰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连接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4.5.1 增补衔接(Additive Conjunction)对比
        4.5.2 转折衔接(Adversative Conjunction)对比
        4.5.3 时空衔接(Temporal Conjunction)对比
        4.5.4 原因衔接(Causal Conjunction)对比
        4.5.5 小结
    4.6 中泰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词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4.6.1 近义词(同义词)衔接手段(Near Synonym/Synonym)对比
        4.6.2 整体与局部关系(Meronym and Co-Meronym)对比
        4.6.3 搭配衔接手段(Collocation)对比
        4.6.4 反义词衔接手段(Antonym)对比
        4.6.5 小结
    4.7 本章结语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8)汉语指令性语体研究 ——基于文本数据分析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问题与研究范围
    1.3 研究所采用的理论
        1.3.1 言语行为理论
        1.3.2 原型理论
        1.3.3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
        1.3.4 语类结构潜势理论
    1.4 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语料选择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方法
        1.4.5 语料选择
    1.5 全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语体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语体研究
        2.1.1 修辞模式
        2.1.2 语域模式
        2.1.3 话语模式
        2.1.4 体裁模式
    2.2 国内语体研究
        2.2.1 文章学
        2.2.2 修辞学
        2.2.3 语法学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言语行为与语体
    3.1 言语行为的构成
        3.1.1 行为发出者的意图
        3.1.2 言语行为的制约条件
    3.2 言语行为类型
        3.2.1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类型
        3.2.2 塞尔的言语行为类型
    3.3 言语行为类型与语体的关系
    3.4 语体
        3.4.1 语体的定义
        3.4.2 语体的构成准则
    3.5 语体功能动因导致语言变异
        3.5.1 语体本体的构成假设
        3.5.2 语体功能动因导致的语言变异
    3.6 语体类型的确定
    3.7 语体结构潜势与语篇结构
        3.7.1 语体结构潜势
        3.7.2 语体语篇结构
第四章 指令性言语行为与指令性语体
    4.1 指令性言语行为
    4.2 指令性语体
    4.3 指令性语体的下位类型
    4.4 指令性语体的功能动因与语言变异
        4.4.1 完成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功能动因
        4.4.2 指令性语体的语言变异
    4.5 指令性语体的语体结构潜势
        4.5.1 指令性言语行为基本结构
        4.5.2 指令性言语行为原型
        4.5.3 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外围结构
        4.5.4 指令性言语行为策略与其原型变体
    4.6 指令性语体的语篇结构
第五章 从《宪法》、《2013政府工作报告》看指令体与报告体
    5.1 《宪法》的语体特征与语言要素统计分析
        5.1.1 语料来源、分词处理、词性确定的依据
        5.1.2 词类、标点符号的统计、平均句长以及高频词的统计
        5.1.3 规定性指令语体的语体成分及其语体特征
    5.2 《2013政府工作报告》的语体特征与语言要素统计分析
        5.2.1 语料来源、分词处理、词性确定的依据
        5.2.2 词类、标点符号的统计、平均句长和高频词的统计
        5.2.3 报告类语体的语体成分及其语体特征
    5.3 《宪法》与《2013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分析比较
        5.3.1 词类的使用情况
        5.3.2 词语的使用情况
        5.3.3 词汇密度
        5.3.4 高频词
        5.3.5 主题词
        5.3.6 标点符号的使用
        5.3.7 句长
        5.3.8 行事意图
        5.3.9 术语使用情况
        5.3.10 缩略词使用情况
        5.3.11 行文的视角不同
        5.3.12 话语功能类型产生的语体特征
        5.3.13 中动句
        5.3.14 类指句
        5.3.15 修辞格的使用情况
        5.3.16 解释句
第六章 汉语指令性语体的应用文(文秘专业)写作教学
    6.1 语体教学综述
    6.2 语体教学
    6.3 以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为基础的写作教学模式
    6.4 汉语指令性语体及其应用文
    6.5 汉语指令性语体的应用文(文秘专业)写作教学——以“通知”的写作教学为例
        6.5.1 指令性通知语体的语体特征与语言变异
        6.5.2 指令性通知语体对指令性语体结构潜势的选择
        6.5.3 指令性通知语体文本化语篇格式
        6.5.4 “通知”的基本结构和外围结构
        6.5.5 通知言语行为策略及其原型变体
        6.5.6 指令性通知的语言特征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9)语篇阅读的新修辞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题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目标
    1.5 主要创新点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述评
    2.1 引言
    2.2 阅读的认知心理语言学研究
        2.2.1 阅读的认知性研究
        2.2.1.1 认知图式
        2.2.1.2 认知语境
        2.2.1.3 认知连贯
        2.2.2 阅读的心理机制研究
        2.2.2.1 语境模型理论
        2.2.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阅读研究的相关理论
        2.3.1 “自下而上”模式
        2.3.2 “自上而下”模式
        2.3.3 “互动”模式
        2.3.4 “图式”模式
    2.4 修辞学与阅读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篇研究的新修辞学维度
    3.1 引言
    3.2 当代西方修辞学的转型态势
        3.2.1 转型动因:新修辞学运动
        3.2.2 新修辞学的结构特征
        3.2.2.1 对传统的承袭性
        3.2.2.2 研究的跨学科性
        3.2.3 新修辞学的理论形态
        3.2.3.1 修辞的语言哲学化
        3.2.3.2 批评修辞学的确立
        3.2.3.3 由主体转向受众
    3.3 语篇研究的新修辞学原理
        3.3.1 语篇研究的修辞学渊源
        3.3.2 语篇研究的新修辞辩证观
    3.4 语篇活动中的修辞元素
    3.5 “语篇—修辞”界面研究范式
        3.5.1 “语篇—修辞”界面研究理据
        3.5.2 “语篇—修辞”界面研究的契合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篇的修辞性
    4.1 引言
    4.2 语篇的修辞性
    4.3 修辞同一
        4.3.1 “同一”
        4.3.1.1 “同一”与“劝说”的异同
        4.3.1.2 “同一”与语篇劝说
        4.3.2 辞屏
        4.3.2.1 “辞屏”的概念
        4.3.2.2 “辞屏”与修辞动机
    4.4 修辞情境
        4.4.1 Bitzer 的修辞情境观
        4.4.2 Vatz 的情境认识论
        4.4.3 Burke 的“大”修辞情境观
        4.4.4 修辞情境与语篇阅读
    4.5 修辞对话
        4.5.1 Bakhtin “对话主义”思想
        4.5.2 “修辞对话”的两种表现形式
        4.5.2.1 语篇的主体间性
        4.5.2.2 语篇互文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篇阅读的修辞性
    5.1 引言
    5.2 语篇阅读的修辞性
        5.2.1 语篇阅读行为的新修辞学理据
        5.2.2 修辞行为的界定
        5.2.3 作为修辞行为的语篇阅读
        5.2.4 修辞再发明
    5.3 语篇修辞性阅读及教学模式构建
        5.3.1 概念界定
        5.3.2 操作步骤
        5.3.3 语篇修辞性阅读教学模式
        5.3.3.1 语篇—修辞结合的阅读教学思路
        5.3.3.2 修辞分析与语篇阅读
        5.3.3.3 培养评价性阅读能力
    5.4 语篇修辞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本研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6.1 引言
    6.2 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现状
    6.3 加强修辞教育,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6.4 培养学生的修辞意识
    6.5 充分认识语篇的修辞属性
    6.6 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原则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核心观点
    7.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7.3 问题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西方修辞学主要研究协会
    附录2 西方修辞学主要国际会议(2005-2014)
    附录3 西方修辞学主要学术期刊目录
    附录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ventfulness of Rhetoric
    附录5 Basics of Rhetorical Theory of Message Reception
    附录6 Self-interrogation Mode
    附录7 语料汇总
参考文献

(10)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偏误分析研究现状
        1.2.2 汉语偏误研究现状
        1.2.3 汉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结构
2 相关理论
    2.1 偏误分析
    2.2 连续统理论
    2.3 衔接连贯理论
3 应用文语篇偏误分析
    3.1 词汇层面偏误分析
        3.1.1 公文专用词语偏误
        3.1.2 语义偏误
        3.1.3 词语搭配偏误
        3.1.4 其他类型偏误
    3.2 句法层面偏误分析
        3.2.1 句子成分残缺
        3.2.2 句子语序不当
        3.2.3 不合逻辑
        3.2.4 歧义句
    3.3 语篇层面偏误分析
        3.3.1 衔接、连贯偏误
        3.3.1.1 连接偏误
        3.3.1.2 指称偏误
        3.3.1.3 词汇衔接偏误
        3.3.1.4 替代偏误
        3.3.1.5 省略偏误
        3.3.1.6 缺乏推理
        3.3.1.7 主题不明
        3.3.1.8 话题转移
        3.3.1.9 引语不当
        3.3.1.10 结构不当
    3.4 语用偏误分析
        3.4.1 语用偏误
4 应用文写作偏误原因分析
    4.1 客观原因
        4.1.1 语内负迁移
        4.1.2 教材编排、教学方式不当
        4.1.3 基础薄弱
        4.1.4 文化因素
    4.2 主观原因
        4.2.1 学习态度、兴趣
        4.2.2 交际策略
        4.2.3 学习策略
        4.2.4 写作思维
5 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教学策略
    5.1 教师教学的策略
        5.1.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5.1.2 培养应用文写作思维
        5.1.3 加强语篇、语用教学
        5.1.4 改进教学方法
        5.1.5 帮助学生自建偏误语料库
    5.2 学生学习的策略
        5.2.1 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
        5.2.2 扎实语言基础
        5.2.3 加强练习
    5.3 改进教材
        5.3.1 编写顺序
        5.3.2 增加内容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应用文写作偏误成因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演讲语篇的语域选择与文体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商品详情的语篇分析[D]. 冀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语用学视角下俄语学术语篇中的元话语研究[D]. 刘雪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3]《红星报》军事新闻语篇的词汇特点研究[D]. 郭瑞红.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01)
  • [4]普京政治语篇的整合研究[D]. 赵梦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修辞研究[D]. 张品. 河北大学, 2017(01)
  • [6]浅析演讲语篇中的语域特征——以马丁·路德·金演讲及奥巴马演讲为例[J]. 李梦娟,甘祖荣. 山西青年, 2017(04)
  • [7]中泰国家领导人新年演讲语篇对比研究[D]. 姜志成(NATTHAWUT SUKPRASONG). 吉林大学, 2016(03)
  • [8]汉语指令性语体研究 ——基于文本数据分析的方法[D]. 许彩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语篇阅读的新修辞视角研究[D]. 冯志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10]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偏误分析[D]. 吴艳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标签:;  ;  

语音文本的寄存器选择和文体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