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布朗和他经营的城市

威利布朗和他经营的城市

一、威利·布朗和他经营的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唐培豪[1](2021)在《整合“东”与“西” ——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世纪是斯托园变化、发展和定型的重要历史时段,本论文将在该时间范围之内,考察斯托园如何从最初力求规整的初期形态,通过吸收不同地域的艺术文化资源和其他领域的既有成果,逐渐调整布局、营造景观以及改变游览欣赏的方式,在18世纪70年代末奠定了今日的基本面貌。本论文依据时间顺序将斯托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应于四个章节的写作。论文第一章讨论斯托园的初期形态(1675—1710年代前期),通过挖掘相关文字与图像材料、比较同时期的园林审美活动与造园实践,探讨从男爵理查德·坦普尔如何在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局限中,坚持以法式园林为理想营造园林空间。第二章讨论斯托园的“西进”阶段(1710年代前期—1730年代前期),重点关注建筑师约翰·范布勒和园林设计师查尔斯·布里奇曼在斯托园西部的建设活动,来源复杂的斯托园哈哈墙、排序混乱的版画作品、被隐匿了几何规则的平面图,都将在第二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三章讨论斯托园的“东扩”阶段(1730年代中期—1749年),涉及斯托园东部的极乐世界、霍克维尔原野和希腊山谷,这三个区域在威廉·肯特、兰斯洛特·布朗等人的手中(或影响下),成为了特征各异的园林空间,原属于极乐世界的中国屋也是第三章的研究重点。第四章(终章)讨论斯托园的改造与基本定型(1750—1779年),坦普尔伯爵在这一阶段对斯托园东西两部分进行了整合,并借助大尺度的营造活动形成了宏大的园内外景观,同时在中国园林审美的影响下,斯托园的游览路径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本文尝试在推进当前斯托园研究的同时,为跨文化、跨媒介的园林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

张彬蓉[2](2020)在《20世纪初期美国对欧洲现代艺术的接入与实践 ——以“291”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20世纪中叶,美国的现代艺术在国际画坛上大放异彩,国际艺术中心也开始从巴黎转向纽约。然而,对于欧洲现代主义初期在美国的发展状况和作用却仍是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美国最终选择了现代主义作为自己文化身份的内在逻辑。本文要考察的对象是出现在20世纪初期纽约的先锋小画廊——“291”。它在美国20世纪初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率先引进并展出欧洲现代艺术,成为美国首个窥见欧洲现代艺术的端口,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本土现代艺术的进程。本文试图将“291”对欧洲现代艺术的接受和话语转换放进其艺术史的上下文中进行讨论,美国第一批介入欧洲现代艺术探索的“宾夕法尼亚印象派”在1915年的没落,与此同时纽约的崛起引发了艺术家对形式更加“激进”的实验,291举行的欧洲现代艺术展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291”如何展示现代艺术,画廊创始人斯蒂格利茨如何影响一批艺术家展开对形式的探索,“291”又如何催化军械库展后美国学界对抽象艺术的关注和理论上的认同,以及20世纪20年代艺术家如何做出回应,最终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诞生,这些都是本文急需解决的问题。

吴珂[3](2019)在《班克西艺术中的视觉符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涂鸦艺术曾经被视为一种下流艺术,一种亚文化,而且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然而涂鸦艺术家们却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更加积极努力的推进涂鸦的创作和传播,班克西是其中最活跃的艺术家之一。他认为艺术不该被资本主义控制也不该被精英主义垄断,为了不让公众因为门票而不去博物馆和美术馆这些地方欣赏艺术作品,他选择了墙壁作为他的画布。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从而为生活在社会底层、遭受社会不公的人群呐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使人性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挤压和异化,而涂鸦艺术却是最能抒发心灵、释放人性的后现代艺术。班克西接触模版涂鸦之后创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符号,通过黑白两色剪影式的形象,简洁生动的向公众表达自己的意向,引发了公众对于政治、战争、消费主义、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本文结合图像学、符号学、公共场域理论以及亚文化理论,对班克西的涂鸦作品进行分析,对进一步探索班克西作品背后的文化含义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黄洋[4](2018)在《《文化崩塌:谋杀创意阶层》(节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海内外翻译大家便相继将篇章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其中将“语篇”作为翻译单位打开了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篇章语言学之核心“语篇衔接理论”受到了语言学者和翻译学家的诸多关注,其中韩礼德与哈桑为该理论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两位英国学者在其着作《英语的衔接》中将英语衔接手段分为两大类: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前者包含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四种衔接手段,后者包含重述关系和搭配关系两种衔接手段。因中西方历史背景、地理因素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手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处理语篇中的衔接问题将会对译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须树立语篇衔接意识,重视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处理。本翻译报告以斯科特·廷伯格的《文化崩塌:谋杀创意阶层》为翻译源文本,以韩礼德与哈桑所提出的语篇衔接理论做支撑,从翻译中的实际案例出发,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英译汉时应如何处理语篇衔接手段的问题。本报告一共包含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研究目的、选材依据、文本内容、性质及特点。第二章详述了译前、译中以及译后的翻译全过程。第三章乃本文之理论基础,阐述了韩礼德与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并介绍了该理论的发展情况。第四章为具体案例分析,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本翻译报告的核心问题。最后一章为总结。另外,由于原文中破折号使用之频繁,以及标点符号实乃书写层面的衔接手段之一,因此笔者在第四章中专门用了一节讨论破折号的处理问题。

张凡[5](2017)在《美国印象派艺术收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美国印象派艺术收藏研究》为题,目的在于通过美国对印象派收藏和文化建设作一个更新的认识,对一个相对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的年轻国家,在接受世界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是如何来选择他们的文化,并通过收藏来拓展和创造他们的文化资源。通过本论文对美国收藏与印象派之间紧密依存关系的剖析,来验证美国收藏如何与印象派绘画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创建了一个相互成长的空间,及其个人收藏、公共机构和税赋制度是如何成为提升国家和城市文化艺术资本的重要载体。本论文选取美国早期对印象派的收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目的也是分析印象派早期艺术市场形成的背景。同时,通过梳理印象派在美国市场上流通过程的几个阶段,力图相对完整地阐释印象派在艺术市场中逐为渐壮发展的过程和成因。本文通过审视艺术家、收藏家、经纪人和拍卖机构在早期艺术市场中如何运作印象派艺术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益,再以捐赠、制度和文化实体机构为后续重点研究对象,针对美国收藏理念、文化价值、市场规律等现象进行思考及取精用弘。本文在主体部分集中研究了早期美国市场中的印象派经纪人和收藏家,通过他们的印象派收藏和经营过程的概述,并以早期文献为基础,重新论述他们不同的收藏格局、经营策略、公益意识以及收藏为美国城市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在市场方面,本文结合近一百年来作品交易的价格和案例,阐述市场行情的变化。本文的客体部分由制度和捐赠组成,分析美国赋税对艺术收藏、捐赠和公共文化建设所起到的推动和牵制作用,总体内容归纳为:1.以美国印象派收藏历史成因为主导,追溯美国建国后的文化倾向以及印象派艺术在美国兴起的内在因素。其中包括法国对美国初期的建国机制、民主自由意识和文化思想意识的影响以及美国本土化艺术运动的兴起。2.印象派艺术在美国的个人收藏及城市文化艺术建设。以美国收藏家收藏印象派作品的过程为研究途径,通过对主要城市的核心收藏群体以及收藏格局的分解归类,解析印象派收藏是如何成为东部地区文化的原始积累,如何成为中西部文化的驱动力,以及如何作为二战后新兴城市的文化运作资本。本章节在结构上以城市为基点,将东部、中西部和西海岸其他城市作为三大地理板块进行推移与时间段进行交融排列,分析美国各个城市及地区的文化建设是如何通过印象派收藏的价值来凸显其社会实用价值,以及为构建本国文化所起到的作用。3.美国印象派艺术市场分析。本部分以分析早期印象派收藏市场为主(二战前),以至二战后的两个阶段的美国印象派市场动态。通过对早期美国印象派收藏的交易额和交易量,以及其他国家对印象派的收藏参数,研究美国收藏群体在第一阶段的收藏意识和策略,并参考法国、德国、英国等外来因素为美国印象派收藏所提供的优势,综合分析美国在收藏过程中所体现的洞察力和及时性。第二阶段以二战后的艺术市场为主要研究时间段,分为70年代前和70年代后,对印象派国际市场和美国市场的转变展开分析。从市场对接、拍卖机构、藏源补给、金融转化和商业炒作等几个方面,逐步剖析印象派是如何在美国市场及国际市场上取得蓝筹地位的。4.以美国印象派收藏作为索引,以关税、赋税、捐赠、寄赠、遗赠等有关制度,分析美国税务政策对艺术收藏所起到的推动和牵制作用。基金会作为捐赠制度作用下的延伸物,通过对其种类、资金和发展状况以及数据显示的分类,解读美国慈善业和非营利机构为公共文化教育所起到的公益性作用,以及其中内部并存的复杂关系。美国收藏制度与文化慈善的体现最终集中于公共博物馆,所以本文基于制度、捐赠和基金会,以诠释当今艺术博物馆的运营策略、资金状况和文化更新现象。

周丽婵[6](2016)在《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以往自成一体的地方、区域和国家经济正在成为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相互依赖的一部分。每个地方都必须与其他地方为取得经济优势而进行竞争。在全球化营造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中,重大体育赛事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契机。当代中国城市正将重大体育赛事作为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筹码。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体育赛事,城市马拉松在国内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载体。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建立重大事件与城市的联系机制、城市形象营销与城市政府在空间上的联系机制以及媒介文本分析系统。城市马拉松作为一项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产生正面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在地方理论视角下,城市形象营销就是城市政府对空间赋予意义,“营”出城市形象并进行推“销”,城市政府的空间生产动机决定了城市形象营销中的空间意义;媒介文本分析系统包含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方式、叙事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解说文本中的城市形象建构的规律。然后本文选取广州市为例,对2014年广州市解说文本进行详细解读。通过文献研究、理论梳理和案例分析,本文最后得出如下三个研究结论:在全球化大宏观背景下,城市马拉松已经成为政府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主要城市马拉松直播是城市形象宣传片,其建构的城市形象趋同,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都市形象,二是强调地方性的地方形象;主流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主要表达我国政府对空间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为政治利益诉求和经济利益诉求,一是政府在城市形象经营中,通过向国民传递“发展”的国家意识形态以及建构政府形象,维持执政合法性。二是政府对城市形象的企业化经营,通过向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城市供给基础,从而吸引生产要素进入城市,参与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本文最后以全球化城市发展视角,运用地方理论对目前国内城市利用城市马拉松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现象进行评论。基于建构城市形象实质是建构一种地方认同的观点前提,认为全球化和权力导向的趋同的城市形象无法形成地方认同。指出目前国内城市利用城市马拉松赛建构的城市形象均是表达政府对城市空间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诉求,其核心目标受众都是城市外部受众,针对城市内部受众的内容非常少。提出城市形象建构应当注重培养内部市民的地方认同。

周哲赟[7](2016)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埃德银行研究》文中提出劳埃德银行是英国着名的四大私营银行之一,同时也是英国的清算银行。它1765年成立于英国伯明翰。劳埃德银行发展至今,一共合并了50多家银行,劳埃德旗下的银行有劳埃德欧洲银行、苏格兰银行、新西兰国民银行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探明在工业革命开始的100年里,劳埃德银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劳埃德银行是在工业革命时期的一家地方银行,在英国地方银行发展史上很具有代表性的银行,研究劳埃德银行的发展历史,可以从中窥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地方银行业发展的脉络和情况。劳埃德银行早期是一所成立私人合伙银行,通过不断开拓业务成为了股份银行,后来在伦敦开设的分行成为了英国着名的票据交换银行,即清算银行,劳埃德发展的150年正好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劳埃德银行的发展和工业革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本文的第一部分先介绍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银行业情况,以及劳埃德家族与银行业的发展,工业革命是经济起飞的时代,制造业,金融业,大型的国际贸易都在这个时期飞速发展。本文的第二部分为劳埃德银行早期作为英国私人银行发展历史。首先劳埃德银行来自于伯明翰,伯明翰在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英国最大工业城市之一。在第一节介绍劳埃德家族在伯明翰建立的私人银行,第二节介绍劳埃德银行的在伦敦建立的银行的发展历史。本文的第三部分为劳埃德银行成为股份银行后的发展历史,主要讲了劳埃德股份银行如何成立以及股份银行的组织结构本文的第三部分为劳埃德股份银行的业务,第一节写常规业务如存款和保险,第二节为投资业务,分别从融资,海外贸易,工商业投资角度描写。

卢虹[8](2014)在《试析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殖民扩张(1824-1874)》文中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重商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殖民政策渐渐地被英国所摒弃,在向自由帝国转变的道路上,以贸易利益为首要目的的殖民政策被广泛推崇,新的殖民政策的推行,势必驱使英国政府去打破荷兰人在东南亚的贸易垄断。打破荷兰人的垄断之前,印度次大陆的本土安全防备也被提上日程,在印度洋面上缺乏必要的海军供应站,给英国海军的灵活伸展造成了诸多不便。机缘巧合之下,弗兰西斯·莱特获悉马来半岛国家吉打陷于暹罗的压迫之下正苦寻外援,便通过积极交涉使吉打苏丹献出槟榔屿,以此作为寻求英国东印度公司支援保护的代价;不久拿破仑战争爆发,荷属马六甲托管于英国,托管期间,许多因素使马六甲成为英国无法割舍的一个据点,1824年的《伦敦条约》最终确认了马六甲的归属地位;同时,莱佛士则在为获得一个更有利的战略点——新加坡而不懈努力,通过介入柔佛的王位之争,最终于1819年租下新加坡。1826年,槟榔屿、马六甲、新加坡合成一块统一的区域——海峡殖民地,海峡殖民地就成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马来半岛最先建立的一块殖民地,也是一块向马来半岛内陆继续扩张渗透的基地。然而,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即陷入财政危机,以及当局尚未洞察马来半岛的实际价值,对海峡殖民的无论是自身防御,还是政府行政、司法体系的构建都是吝于取舍。海峡殖民地在受到海盗威胁、粮食供应不足、工业开发动力不足、投资市场有限等问题的迫使下,各界不得不集体思考自己的发展之路。于是海峡殖民地商人们率先一步投入马来半岛,这是海峡殖民地向半岛初步渗透的第一步,主要以经济渗透为主。然而作为刚刚到来的群体,遇到的困难是诸多的:北面有暹罗人虎视眈眈、南面有荷兰人伺机窥探、内陆则是马来各土邦的混乱局面,采用经济渗透完全是一种毫无保障的渗透,此时为了保障海峡殖民地的商界在半岛的投资可以顺利进行,海峡殖民地政府的全面干涉则变得可能。另外,由于地缘因素,海峡殖民地也客观上无法避免去卷入半岛的政治纷争。总之,自《英暹条约》的签订后,英国的殖民政策也渐渐从不干涉向干涉转变,且其干涉方式也是由外交干涉、军事干涉和政治干涉交叉使用。英国的殖民政策转变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这段过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马来半岛的事务从消极避开到积极参与。1874年1月20日在海峡殖民地总督安德鲁·克拉克的主持下,诸位马来权贵和华人秘密社团会首共同签订了《邦咯条约》则是英国对马来半岛全面干涉扩张的一个高潮。

马万里[9](2014)在《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以政府教育支出为例》文中认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由于中国大量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缓解中国的贫困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从而引发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讨论,也使我国贫富差距这个当前的焦点问题更受关注。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必须找到引致居民收入下降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对此,学术界存在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是收入差距的人力资本说,该观点认为政府教育、医疗等人力资本支出不足和不平等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政府应加大人力资本支出规模并实现结构均衡。第二种是收入差距的产权说,认为产权制度的不完善是引起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的重要根源,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分配制度与矿产资源产权制度能从制度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第三种是收入差距的税收说,该种观点认为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等间接税负担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分配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过重,造成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第四种是收入差距的社会保障说,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上述文献为中国现存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并加深了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提供了更宽的思路与更开阔的视野。但是,税制改革的长期性与缩小收入差距的现实迫切性使我们不能完全指望通过改变税收制度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合理化,更进一步,如果将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纳入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话,那么,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与地方政府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各种观点会很好地融入一个分析框架内。换言之,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必须纳入财政分权的框架内进行深度透视。贾康(2010)、李稻葵(2011)认为,现行财政分权体制是引致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源所在,但遗憾的是两位学者并没有进一步分析财政分权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本文逻辑结构:文章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认识和把握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在充分认识和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的背景,重点围绕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首先,结合当前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基本事实,勾勒和总结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并分析地方政府在财政体制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缺位情况下的行为选择与公共品供给偏好及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上述分析框架构建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其次,对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主要来源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系统的统计分解,并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检验受教育程度差异是导致城乡工资性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因素。之后,选取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有关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来检验教育支出偏向城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既是对理论预设的实证支持,亦为后文的政策建议提供实证依据。本文研究结论:1.工资性收入差异是城乡收入差距最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工资性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2000年-2011年间,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比重为68.4%;而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其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31.2%上升至2011年的46.2%,与家庭经营收入基本持平。2000-2011年12年间工资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贡献度平均为85.44%。2.教育人力资本差异是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城乡受教育程度的巨大差异导致城乡居民巨大的就业和工资差别。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检验了因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而造成的城乡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差距。从城乡就业情况来看,农村就业人员主要从事低学历要求的农林牧副渔行业。而城镇就业人员主要从事学历要求较高的行业,且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城镇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也逐步增加。从行业工资总额来看,除农林牧副渔行业之外,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均高于农村就业人员。3.中国式财政分权是城乡教育人力资本差异的体制原因中国式财政分权及其异化的增长型激励机制是造成地方政府城市偏向制度的重要原因。在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情况下,这种增长型激励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偏爱,而忽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解决。特别是中央政府的政治激励导致地方政府横向和纵向博弈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地方政府竞相追逐经济增长,由于城市是财富、资本、要素等的集中地,加之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城市具有天然的经济发展优势,致使地方政府实施城市偏向型的政策,教育支出过度偏向城市而忽视农村,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的新颖性关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早已有之,而研究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一个较新的视角。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加之理论界对财政分权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实证计量检验方面,而对于财政分权影响城乡收入分配的理论传导机制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因此,本文重点建立了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基础,包括财政分权影响城乡收入分配的分析框架和数理模型,并特别考察了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偏向城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2.系统构建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以钱颖一、温格斯特(Weingast)等人为代表注重研究中国式财政分权下财政激励对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已Blanchard和Schleifer (2000)、Li and Zhou (2005)、周黎安(2007)为代表着重研究政治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如何晓星(2005)所指出,对于那些自认缺少与其他地区竞争条件而自愿放弃政治晋升竞争的地方官员而言,“晋升锦标赛”理论则缺少解释力,但这些官员依然在努力促进辖区经济增长,显然,政治晋升的解释力并不全面。因此,本文在讨论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地方官员激励机制时,扩展了政治激励的内涵,并借鉴Schleifer和Vishny(1993)等人有关财政分权增加地方官员腐败的理论,构建了包含财政激励、政治激励和个人收益激励在内的增长型激励机制框架。3.以博弈论为基础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在中国式财政分权“增长型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到底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选择?这些行为对政府公共品供给和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哪些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借鉴博弈论和标尺竞争(yardstick competition)的有关思想,基于纵向和横向博弈视角建立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分析模型,并指出增长型激励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博弈竞争加剧、公共品供给城市偏向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4.建立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文章构建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包括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两部分。分析框架部分具体分析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地方官员的增长型激励机制及地方官员的行为选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而数理模型部分,借鉴劳动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模型,并以政府教育支出为例,推演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偏向城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王娟娟[10](2014)在《美国社会变迁与淫秽物品标准的演变》文中提出美国的淫秽物品司法标准不是在真空中制定的,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场景中确立的。在美国历史上,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各级法院采用的淫秽物品标准出现多次变化。为此,本文从社会生活方式、传统的性道德观念以及言论自由的内容三个维度构建起美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场景。在此基础之上,整体上考察淫秽物品司法标准的演变过程,以及管控淫秽物品的问题上升为宪法议题的历程。本文共计20万余字,共分五章探讨美国淫秽物品标准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第一章考察淫秽物品问题的出现与标准制定;第二章论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的世风嬗变与淫秽物品标准的争论;第三章分析从20世纪初至1956年间法院与淫秽物品标准的修订;第四章阐述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性伦理自由化的深度发展;第五章梳理最高法院在1957到1973年间对淫秽物品标准界定的演变。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美国的淫秽物品标准在历史上经历哪些变化?哪些因素推动这种标准的变迁?不断变更的淫秽物品标准又对美国言论自由的内容产生什么影响?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早期美国淫秽物品问题和标准出现。淫秽物品并未形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未能引起立法机关的关注。美国社会又普遍支持政府管控淫秽物品的行为,法院采用普通法上的“淫秽性诽谤”罪也支持政府的做法,根本没有必要确立淫秽物品的标准。内战之后,随着淫秽物品形成全国化的市场和社会净化运动的开展,淫秽物品问题成为全国性的议题。然而,社会各界对于淫秽物品的含义存在不同的认识,需要法院给出划分淫秽物品标准的依据,以增强司法的可预期性。1879年纽约地方法院在“合众国诉贝尼特案”引入希克林标准,后被最高法院所认可,遂成为美国各级法院评判淫秽物品的主要标准。然而,希克林标准并未一劳永逸地解决淫秽物品问题的内在争议。第二章构建20世纪早期州法院修订淫秽物品标准的社会场景。到世纪之交,大众传媒传播的情色内容日益增多,性解放运动的发起,削弱了美国社会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弗洛伊德学说的传入也为美国人发生自由的性行为提供正当理由。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社会在激进的性自由主义者的带动之下,不断质疑希克林标准过于宽泛,容易查禁一些严肃研究性事的作品。这种质疑的声音势必推动美国的各级法院对于评判淫秽物品的标准作出回应。第三章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考察州法院修订的淫秽物品标准。为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以纽约法院为首的州级法院在20世纪上半叶,不断修订希克林标准,直到1932年的“合众国诉《尤利西斯》书案”进行大幅度的修订。这是一起涉及大名鼎鼎的兰登书屋引进乔伊斯创作的《尤利西斯》形成的着名案件。纽约法院在审理这桩案件中制定出现代的淫秽物品标准。这些州级法院逐案地把性教育作品、现实主义文学等有社会价值的作品排除出淫秽物品的范畴,缩小了淫秽物品所包含的范围。但是,受联邦制度的影响,最高法院此时没有介入淫秽物品领域,不同的州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是采用希克林标准还是现代淫秽物品的标准,到1940年代各州采用的标准越发地混乱。第四章构建20世纪中期制定淫秽物品宪法标准的历史场景。从二战以后,美国社会悄然进行的性解放运动趋于公开化,进一步削弱了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对于个人性行为的外在约束,直到1970年代初出现性革命运动。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的美国人,逐渐容忍和接纳大众传媒传播的色情作品,越来越不满民间团体完全基于维护社会道德查禁淫秽物品的行为。当代的一些宪法学者也提出了管控淫秽物品的行为可能触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的宪法议题,这就为最高法院介入淫秽物品领域提供可能。第五章梳理淫秽物品宪法标准的演变过程。最高法院在20世纪中期同意审理淫秽物品案件,是法庭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高法院在1948年的“道布尔迪有限公司诉纽约州案”,与淫秽物品问题失之交臂之后,后来在1957年的“罗斯诉合众国案”介入淫秽物品领域,确立首个现代淫秽物品的宪法标准,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罗斯标准。不过该标准并未得到美国社会的普遍支持,到1960年代最高法院法官的分歧越来越大,在淫秽物品领域几乎陷入停滞的状态,直到1973年在“米勒诉加利福尼亚州案”制定出米勒标准而强制性结束。总地来看,最高法院没有制定出令人满意的统一标准,但是它认可和保障公民享有表达性事的自由权利,顺应美国社会性生活自由化的发展趋势。然而,最高法院无意制定统一的言论自由的原则,给予淫秽物品宪法保护,而是逐案地在扩大成年人表达自由的权利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之间实现平衡。

二、威利·布朗和他经营的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威利·布朗和他经营的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1)整合“东”与“西” ——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
    二 相关概念的厘定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斯托园的初期形态(1675—1710 年代前期)
    第一节 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局限
    第二节 力求规整:1680 年代斯托园的布局与设计
    第三节 法国造园样式在斯托园的传播
    第四节 约翰·伊夫林的园林审美活动及其造园实践
    小结
第二章 斯托园的“西进”阶段(1710 年代前期—1730年代前期)
    第一节 科巴姆子爵与1710 年代初的斯托园
    第二节 打破围合空间:哈哈墙与斯托园的布局变化
    第三节 可视可游的斯托园:雅克·里戈的斯托园版画
    第四节 被隐匿几何规则:布里奇曼的“未竟之作”
    小结
第三章 斯托园的“东扩”阶段(1730 年代中期—1749 年)
    第一节 “极乐世界”:从文学意象到园林空间
    第二节 中国屋的位置及其设计者
    第三节 中国屋造型来源探析
    第四节 极乐世界的建筑景观及其象征含义
    第五节 旁逸斜出:霍克维尔原野与希腊山谷
    小结
第四章 斯托园的改造与定型(1750—1779 年)
    第一节 改造之初:以查特兰版画中的斯托园为线索
    第二节 化直为曲,整合东西
    第三节 游览路径的变化与中国园林审美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附录
    附录1 家族世系及人物关系
    附录2 园林平面图及地图截图
    附录3 斯托园版画(两套)
    附录4 斯托园游览路径还原
    附录5 斯托园建筑信息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20世纪初期美国对欧洲现代艺术的接入与实践 ——以“291”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内研究现状
        3.2 国外研究现状
    4.研究构想、路径与方法
        4.1 研究构想
        4.2 研究路径
        4.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291”与欧洲现代艺术的话语转换
    第一节 超越宾夕法尼亚印象派
        (一)美国现代主义的先行者
        (二)风景画的延续
    第二节 无空间感的纽约
        (一)摩天大厦与工业化
        (二)从边缘到中心
        (三)时代的精神状况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美国话语
第二章 “宾夕法尼亚印象派”到“291”的实验
    第一节 “291画廊”:作为先锋与实验
        (一)“291”的成立:一位摄影师的努力
        (二)斯蒂格利茨:“思想的助产士”
    第二节 观念的移植:1908-1912年的展览
    第三节 对军械库展的续借:“纽约”形象
第三章 “291”对美国现代主义的探索
    第一节 对现代主义的再认识
        (一)“现代艺术的起源”:非洲艺术展
        (二)“纯粹的艺术”:儿童艺术展
    第二节 美国现代主义的“他者”面孔:机械迷恋
        (一)毕卡比亚的机械肖像画
第四章 “291”的美国画像
    第一节 约翰·马林
    第二节 亚瑟·达夫
    第三节 马斯登·哈特利
    第四节 亚伯拉罕·沃科维茨
第五章 “城市的景象”:“291”的回响
    第一节 城市交响曲:精确主义
    第二节 精神的反异化:爱德华·霍珀
    第三节 “抽象”艺术语言的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3)班克西艺术中的视觉符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 涂鸦艺术的正名
    (一)涂鸦艺术的产生
        1.涂鸦艺术的起源说
        2.涂鸦艺术正式诞生
    (二)涂鸦艺术的兴起
        1.起源于大众文化的涂鸦艺术的反叛
        2.模版涂鸦
        3.涂鸦艺术与公共空间
        4.进入画廊和美术馆
        5.风靡西方各大城市
二 班克西艺术作品中的视觉符号分析
    (一)班克西的艺术创作综述
        1.班克西的早期艺术创作
        2.非法创作时期
        3.影响席卷世界
        4.画廊外的天赋
        5.关注社会问题
        6.班克西在纽约
        7.为世界发声
        8.重返纽约
    (二)班克西艺术中的视觉符号构建
        1.猿猴系列
        2.老鼠系列
        3.政治讽刺和反战系列
        4.儿童系列
        5.恶作剧
        6.警察和士兵系列
        7.对消费文化的嘲讽
    (三)班克西艺术中的视觉符号如何形成认知
        1.班克西的独特个人风格
        2.班克西艺术中视觉符号的风格化
三 班克西的涂鸦艺术与商业市场
    (一)班克西艺术的商业化
    (二)以城市为展览空间的街头艺术开始进入画廊和美术馆
    (三)全世界都可以成为他的展览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4)《文化崩塌:谋杀创意阶层》(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翻译选材及依据
    1.3 文本内容介绍
    1.4 文本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过程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语篇衔接理论的提出
    3.2 语篇衔接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语法衔接
        4.1.1 指称
        4.1.2 替代
        4.1.3 省略
        4.1.4 连接
    4.2 词汇衔接
        4.2.1 重述关系
        4.2.2 搭配关系
    4.3 标点符号衔接
第五章 结语
    5.1 收获与启示
    5.2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英文原文
附录二 中文译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5)美国印象派艺术收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前期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使用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问题点
第一章 美国印象派收藏的历史成因
    第一节 历史渊源及文化意识形态雏形
    第二节 美国早期的艺术倾向
    第三节 印象派的引入及本土化
第二章 印象派艺术收藏与美国城市文化建设
    第一节 三大城市的艺术原始积累
    第二节 芝加哥印象派收藏对中西部城市的带动效应
    第三节 收藏的商业与文化资本运作
第三章 美国印象派艺术市场分析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代言和文化资本的象征
    第二节 外来因素对美国印象派市场的影响
    第三节 二战后印象派艺术市场的转化
第四章 税务与捐赠制度对印象派艺术收藏的促进
    第一节 收藏与税务的核心制度
    第二节 印象派收藏与基金会捐赠体系
    第三节 印象派收藏与博物馆经营策略
第五章 美国印象派收藏的相关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收藏理念的启示
    第二节 市场启示
    第三节 慈善文化与体制的思考
结论
附录
    附录1 参考文献
    附录2 藏于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密尔沃基、托莱多艺术博物馆的印象派作品图例
    附录3 美国国家美术馆德加蜡塑作品
    附录4 布洛赫家族承诺捐赠作品选图
    附录5 美国印象派收藏家目录(以地区分类)
    附录6 十四位法国印象派主要艺术家在美国公共机构收藏记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后记

(6)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促使地方政府重视城市营销
        1.1.2. 政府利用重大赛事提升城市竞争力
        1.1.3. 国内各地城市马拉松赛事蓬勃发展
        1.1.4. 小结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2. 第二章理论综述与研究框架
    2.1. 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2.1.1. 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2.1.2. 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2.1.3. 城市马拉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2.1.4. 小结
    2.2. 城市马拉松赛事特点
        2.2.1. 马拉松赛事起源
        2.2.2. 马拉松赛事分类
        2.2.3. 城市马拉松赛事线路划定要求
        2.2.4. 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组织特点
        2.2.5. 小结
    2.3. 城市形象营销理论综述
        2.3.1. 城市形象的理论基础
        2.3.2. 城市形象与城市马拉松的联合研究
        2.3.3. 城市营销视角下的城市形象营销
        2.3.4. 城市形象营销的工具
        2.3.5. 城市形象营销理论小结
    2.4. 研究对象界定与研究框架
        2.4.1. 研究对象界定
        2.4.2. 研究资料来源
        2.4.3. 研究整体框架
3. 第三章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3.1. 解说文本的解构
        3.1.1. 解说文本的叙事主题
        3.1.2. 解说文本的叙事结构
        3.1.3. 解说文本的叙事方式
        3.1.4. 解说文本的叙事空间
    3.2. 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3.2.1. 城市形象的空间话语
        3.2.2. 城市形象的组合营销
    3.3. 本章小结
4. 第四章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4.1. 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简介
    4.2. 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解构
        4.2.1. 解说文本的叙事主题
        4.2.2. 解说文本的叙事空间
    4.3. 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的城市形象营销
        4.3.1. 城市形象的空间话语
        4.3.2. 城市形象的组合营销
5.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想象的城市不能形成地方认同
        5.2.2. 城市形象建构应当注重培养内部市民的地方认同
    5.3. 不足之处及研究发展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7.1. 城市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统计
        7.1.1.2015厦门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2.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3.2015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线路途经功能空间
        7.1.4.2015丹东鸭绿江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5.2015秦皇岛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6.2015兰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7.2014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8.2014北京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9.2014衡水湖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10.2014合肥环巢湖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11.2014杭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12.2014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1.13.2014广州国际马拉松线路沿途功能空间
    7.2. 解说文本
        7.2.1.2015厦门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2.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3.2015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4.2015秦皇岛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5.2015兰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6.2014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7.2014合肥环巢湖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7.2.8.2014广州国际马拉松解说文本
8. 致谢
附件

(7)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埃德银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工业革命中银行业的发展
    第一节、工业革命中的银行业
        (一) 伦敦的银行业
        (二) 地方银行
    第二节、劳埃德家族与银行业的发展
        (一) 劳埃德家族的渊源
        (二) 劳埃德家族与银行业
第二章、劳埃德家族的私人银行经营
    第一节、伯明翰地区的泰勒·劳埃德银行
        (一) 存贷款业务
        (二) 票据业务和其他
        (三) 与伦敦的资本沟通
    第二节、伦敦的劳埃德银行
第三章、劳埃德家族的股份制银行
    第一节、劳埃德股份银行的成立
        (一) 劳埃德家族对银行的完全控制
        (二) 劳埃德股份银行的正式成立
    第二节、劳埃德股份银行的结构和管理
        (一) 劳埃德银行的结构
        (二) 劳埃德股份银行的管理
第四章、劳埃德股份银行的业务
    第一节、常规的存贷款业务和保险业务
    第二节、投资业务
        (一) 收购和融资
        (二) 工商业投资
        (三) 海外贸易投资
结语
参考目录
    历史资料
    英文着作
    英文论文
    中文书籍(包括译着)
    中文论文
后记

(8)试析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殖民扩张(1824-187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 世纪英国向马来半岛扩张的背景
    第一节 19 世纪初英国的殖民政策简述
    第二节 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的整顿
    第三节 英国在印度洋寻找战略据点
第二章 海峡殖民地的建立及其发展
    第一节 海峡殖民地的建立
    第二节 海峡殖民地的社会发展
第三章 英国向马来半岛的渗透
    第一节 海峡殖民地发展的局限
    第二节 英国向马来半岛的经济渗透
    第三节 英国向马来半岛的政治渗透
第四章 英国人对马来半岛的全面干涉
    第一节 控制彭亨的混乱局面
    第二节 对霹雳的混乱局面的控制
    第三节 英国人全面干涉马来事务的标志与原因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以政府教育支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综述
    2.2 中国式财政分权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综述
    2.3 人力资本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综述
    2.4 文献总结与评述
第三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分析框架
    3.1 中国式财政分权及增长型激励机制
        3.1.1 中国式财政分权特征
        3.1.2 地方政府的增长型激励机制
    3.2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分析
        3.2.1 财政分权、自利动机与地方政府行为异化
        3.2.2 博弈竞争与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加剧
    3.3 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3.3.1 财政支出分权、地方行为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3.3.2 财政收入分权、地方行为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3.3.3 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3.3.4 本文研究视角与逻辑思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教育支出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模型
    4.1 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4.1.1 教育支出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4.1.2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1.3 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4.2 教育人力资本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
        4.2.1 明赛尔模型及其评价
        4.2.2 模型构建
        4.2.3 政府教育支出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
    4.3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教育支出偏向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
        4.3.1 地方政府效用函数及行为选择
        4.3.2 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偏向城市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人力资本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分解分析
    5.1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测度与分解
        5.1.1 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5.1.2 城乡收入来源结构分解
        5.1.3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测度与分解
    5.2 教育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测度与分解
        5.2.1 城乡教育人力资本差异对就业的影响
        5.2.2 城乡教育人力资本差异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教育支出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6.1 城乡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6.1.1 城乡人力资本存量比较
        6.1.2 城乡人力资本经济增长贡献差异
    6.2 中国式财政分权、教育支出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统计检验
        6.2.1 财政分权的衡量
        6.2.2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演进
        6.2.3 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偏向城市的统计检验
    6.3 中国式财政分权、教育支出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计量检验
        6.3.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6.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6.3.3 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与奖励目录
学位论文阅及答辩情况表

(10)美国社会变迁与淫秽物品标准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淫秽物品问题的出现与标准制定
    一. 淫秽物品问题的显现
    二. 政府对淫秽物品的管控
第二章 世风嬗变与淫秽物品标准的争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
    一. 大众传媒与情色作品的泛滥
    二. 世风渐变与新性伦理形成
    三. 社会各界对淫秽物品标准的众说纷纭
第三章 州法院修订标准和最高法院“不作为”(20世纪初至1956年)
    一. 州法院对希克林标准的修订
    二. 学界对淫秽物品问题的理论争辩
    三. 二战前最高法院在淫秽物品问题上的“不作为”
第四章 性伦理自由化的深度发展(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
    一. 色情逐步进入主流社会
    二、性道德的质变
    三. 表达性事的自由获得社会认可
    四. 社会各界对淫秽物品问题的依旧争论
第五章 最高法院对淫秽物品标准界定的演变(1957到1973年)
    一. 20 世纪中期最高法院审理淫秽物品案件的议题
    二. 最高法院对淫秽物品宪法标准的确立和修订
    三. 最高法院无意制定包含淫秽物品的统一的言论自由准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一览表

四、威利·布朗和他经营的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 [1]整合“东”与“西” ——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D]. 唐培豪.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20世纪初期美国对欧洲现代艺术的接入与实践 ——以“291”为中心的考察[D]. 张彬蓉. 西南大学, 2020(01)
  • [3]班克西艺术中的视觉符号研究[D]. 吴珂. 天津美术学院, 2019(02)
  • [4]《文化崩塌:谋杀创意阶层》(节选)翻译报告[D]. 黄洋.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5]美国印象派艺术收藏研究[D]. 张凡. 上海大学, 2017(02)
  • [6]城市马拉松在媒介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营销 ——以广州市为例[D]. 周丽婵.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7]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埃德银行研究[D]. 周哲赟. 天津师范大学, 2016(10)
  • [8]试析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殖民扩张(1824-1874)[D]. 卢虹.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4)
  • [9]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以政府教育支出为例[D]. 马万里. 山东大学, 2014(10)
  • [10]美国社会变迁与淫秽物品标准的演变[D]. 王娟娟. 南京大学, 2014(03)

标签:;  ;  ;  ;  

威利布朗和他经营的城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