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少岭隧道区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乌少岭隧道区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一、乌鞘岭隧道区域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1](2021)在《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文中认为川藏铁路是国家快速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川藏铁路的建设,能够打通四川与西藏地区交通的大动脉。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川藏铁路沿线分布着大量的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系统复杂、敏感、脆弱,海拔高差起伏变化大,地质活动剧烈。为了减少或避免川藏铁路特长隧道的建设对沿途造成的生态破坏,需要对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的生态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切实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考虑到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周期长、规模大、沿线区域珍稀动植物分布广泛等特点,本文对特长铁路隧道各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因素逐层解析,并利用组合赋权模型来对灰色理论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川藏铁路拉林段四座隧道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首先,本文详细剖析了特长隧道工程在勘测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营阶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筛选出可能对特长隧道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及其成因,构建了一套包含生物影响因素与非生物影响因素在内的共计11个准则层指标,27个方案层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指标赋权模型与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优选。由于评价指标数量多、层次复杂兼具模糊性,本文利用熵值法来对常用的主观赋权方法G2法进行修正,构建一套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考虑到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具有动态延迟性、层次性和高阶非线性等特点,通过熵值修正的G2对灰靶模型进行改进,最终构建出基于灰靶理论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可以计算得出靶心度以及指标贡献度,靶心度用以反映特长隧道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则可通过指标贡献度予以体现。最后,选取川藏铁路拉林段达嘎拉隧道、贡多顶隧道、岗木拉山隧道与米林隧道四座隧道展开实例验证,计算得出四座隧道的生态环境综合影响靶心度分别为0.800、0.804、0.790、0.744,除贡多顶隧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相对较轻外,其他三座隧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均达到中度。同时,根据对27项评价指标贡献度的计算得到对生态影响较大的指标主要有林草覆盖率、顶部植被衰亡率、石化类污染物含量、景观视距、地下水源损失率、二氧化氮含量等,需要加以重视。通过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对比,二者基本吻合。证明本文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丰富和完善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徐胜利[2](2019)在《浅谈山区铁路隧道施工环境综合保护措施》文中提出本文结合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工程建平隧道施工过程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以后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张鹏[3](2019)在《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认为山岭隧道施工时常会遇到突涌水灾害,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如何对突涌水灾害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及防控是隧道工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论文通过对隧道已发生突涌水灾害的案例分析,进行山岭隧道突涌水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以典型山岭隧道的突涌水段为工程依托,综合利用现场调研、测试、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分析了突涌水的原因及机理,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研究成果不仅对依托隧道的突涌水防治提出了建议,还可以为同类隧道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案例收集和现场调研,分析了30余座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的基本情况、形成机理及处治措施,提出了突涌水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力条件的影响,并重点考虑了施工期间的施工因素对突涌水的影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模型作为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模型,选取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力条件和施工因素作为一级指标,并采用突涌水灾害有关的16个影响因素作为二级指标,建立模糊层次模型。通过风险矩阵法确定隧道突涌水的风险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模型。(2)依据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提出的突涌水风险等级,并结合隧道突涌水灾害的主要防控措施,提出了不同风险级别的突涌水防控措施建议。同时根据隧道现场突涌水量的大小和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建议。(3)以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段为依托,对突涌水段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段处于高风险中。通过对现场的水文地质、突涌水特点、围岩结构特征的调查,对隧道突涌水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依据突涌水段的具体特征,提出了“排堵结合,限量排放”的综合处治方案。(4)针对典型山岭隧道的突涌水灾害处治措施,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开展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研究隧道围岩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支护结构的特征,通过布点监测,对比了不同工况下“径向注浆封堵”措施对监测断面的位移变化规律,采取合理的“径向注浆封堵”措施,结果显示在隧道开挖至监测断面后围岩较早地进入稳定平衡状态。

徐胜利[4](2019)在《浅谈复杂山区严寒地带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文中提出本文结合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工程建平隧道施工过程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以后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徐胜利[5](2018)在《浅谈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工程建平隧道施工过程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以后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李文枫,邓显羽,邓添允[6](2016)在《关于明挖法施工电缆隧道环保、水保设计的探讨》文中指出随着电力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国人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力行业环保水保措施专项设计必将引起社会的重视。本文阐述了明挖法施工电缆隧道建设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实施措施,进而从源头上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毛正君[7](2013)在《脆弱生态区隧道群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与对工程设施周围环境的保护是工程建设工作面对的三大问题。“安全”、“经济”和“环保”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如何使它们相互协调,是摆在每位工程师面前的难题。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处于多种脆弱生态区的过渡地带。然而,隧道却修建于地下水最为活跃的地壳表层。隧道施工将使其成为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场所或新的排泄通道,进而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和破坏隧道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区域地下水环境现场观测与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分析了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运移特征,从而就隧道群施工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并提出了基于乌鞘岭隧道群施工引起的地下水运移特征的长效防排水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调研及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归纳出乌鞘岭隧道群区域环境地质特征,从自然地理、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及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该区域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2.通过对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环境现场观测,即土壤水分动态观测和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确定了乌鞘岭隧道群区域植物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关系:植被生长与潜水关系不大,而主要受大气降水以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各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递减的变化趋势,即埋深越深,其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程度越小;时间特征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可将其划分为失水期、聚水期、退水期和稳水期;土壤水分可以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土壤地表直接蒸发和土壤水分汇流后的蒸发作用散失,而土壤水分恢复,只有大气降水一种途径。3.建立了乌鞘岭隧道群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采用MODFLOW软件,进行了隧道群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资料,通过建立隧道开挖前计算区多年平均条件下非稳定流模型,计算得到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初始流场。隧道施工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主要受各地层渗透性和隧道排水高差控制。根据计算结果,随着隧道施工进度的推进,地下水位下降幅度逐渐增大,降落漏斗除沿隧道走向逐渐发展外,向隧道两侧也逐渐扩展。预测乌鞘岭隧道群竣工十年时,各隧道潜水位均有所恢复。4.通过工程类比法及考虑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具体情况,建立了乌鞘岭隧道群施工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区域地质、生态环境和隧道施工四个子系统组成。自然地理子系统包括坡度、坡向、绝对高程、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区域地质子系统包括断层破碎带发育程度、褶皱发育情况。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隧道施工子系统包括隧道长度、隧道建筑限界净宽、隧道施工方法、隧道最大埋深、隧道防排水设计。采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综合评价了乌鞘岭隧道群施工期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判定乌鞘岭隧道群施工期生态环境效应属于等级2,即较弱,但偏向于等级3,即中等(严格来说,应属于等级2.581)。5.针对位于高寒脆弱生态区的乌鞘岭隧道群,依据对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运移特征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隧道围岩注浆堵水措施、结构防水措施和排水系统设置及其具体技术参数。

王维富[8](2012)在《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文中认为为解决现阶段铁路隧道施工存在乱占耕地、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污染环境等破坏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总结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中要从管理制度、培训机制、资源投入、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尽可能地减小铁路隧道施工对当地环境和水土的影响。

王维富[9](2012)在《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现阶段铁路隧道施工存在乱占耕地、破坏植被、水土流失、污染环境等破坏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总结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中要从管理制度、培训机制、资源投入、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尽可能地减小铁路隧道施工对当地环境和水土的影响。

李文江[10](2012)在《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弱围岩隧道的稳定性及变形控制一直是界内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软弱围岩隧道工程的设计理念、稳定性判别方法和变形控制技术又是控制隧道施工安全、施工造价以及施工周期的决定因素。经过了多年来隧道界的共同努力,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远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在借鉴和传承国内外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铁路隧道施工分部开挖的特点,针对软弱围岩山岭隧道,采用数值模拟和典型工程现场试验的方法,在施工变形特征、施工过程稳定性判别以及变形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形成以下主要成果:(1)软弱围岩隧道空间变形一般均包括三个部分,即掌子面前方的先行变形、掌子面变形和后方收敛变形。先行变形影响范围约为掌子面前方1.5D以内;对于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前方先行变形中,拱顶下沉较水平收敛更加明显。(2)软弱围岩隧道,围岩掌子面挤出变形、上台阶拱脚沉降变形均相对显着。隧道开挖后铁路单线隧道以收敛变形为主,铁路双线隧道拱顶沉降变形亦相对显着。(3)软弱围岩隧道产生较大变形的根本原因在于围岩软弱和地应力值相对较大,施工过程中洞周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和深度大,隧道变形的主方位一般为塑性区主发展方位。(4)定义了软弱围岩隧道体系的极限状态。软弱围岩隧道稳定可定义为:施工中围岩不发生坍塌,洞周位移协调发展且收敛,支护结构不产生影响承载能力的开裂和破损。当围岩和支护系统一起,或其一部分达到上述临界状态为隧道的稳定性极限状态。(5)将突变理论引用到隧道,形成了基于塑性应变突变理论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并确定了未支护隧道的极限位移。(6)根据钢架和混凝土喷层不同的材料特性和支护作用效果,研究中考虑了二者的不同作用时机,并在支护结构极限状态定义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围岩级别、不同埋深下的支护后隧道体系相应的极限位移。(7)采用面内非线性屈曲模型,对支护结构的承载极限和失稳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锚杆抗力在20~100MPa/m之间时,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为0.5~1.0MPa,说明在深埋软弱围岩隧道条件下,支护结构发生整体压溃的可能性很大。同时,支护结构在发生整体失稳时,一般变形是不协调的,这一点也符合工程实际情况。(8)在数值分析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体系。具体包括:开挖技术、支护技术、掌子面稳定技术、拱脚稳定技术、支护补强技术、超前支护技术以及空间变形监测及反馈技术等。(9)根据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各工况下隧道变形的计算统计结果、典型隧道现场测试统计结果以及计算极限位移和支护结构承载能力等,同时借鉴了相关工程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基准。(10)综合前述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内外相关工程经验,针对不同工况提出了软弱围岩施工变形控制措施方案,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依托工程,在实际过程应用中效果良好。

二、乌鞘岭隧道区域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鞘岭隧道区域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1.4.3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概念与研究基础
    2.1 生态学基础概念
        2.1.1 生态学
        2.1.2 生态环境
        2.1.3 生态系统
        2.1.4 生态环境影响
        2.1.5 生态环境影响的特征
        2.1.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1.7 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保护原则
    2.2 铁路特长隧道工程
        2.2.1 我国铁路隧道发展历程
        2.2.2 我国特长铁路隧道概况
        2.2.3 铁路特长隧道的特点
        2.2.4 铁路特长隧道的不同周期
    2.3 铁路特长隧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3.1 勘测阶段
        2.3.2 设计阶段
        2.3.3 施工阶段
        2.3.4 运营阶段
    2.4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
        2.4.1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概述
        2.4.2 沿线自然环境特征
        2.4.3 沿线地质环境特征
    2.5 铁路特长隧道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2.5.1 环境科学评价法
        2.5.2 系统工程评价法
    2.6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3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制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2 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的选择
    3.3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3.3.1 生物及生态敏感区影响类
        3.3.2 水污染程度类
        3.3.3 地下水位生态环境效应类
        3.3.4 固体废弃物污染类
        3.3.5 大气污染程度类
        3.3.6 噪声污染类
        3.3.7 水土流失类
        3.3.8 景观影响类
        3.3.9 生态环境管理类
    3.4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指标标准分级
4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生态影响评价指标赋权模型
        4.1.1 熵值法
        4.1.2 G2法
        4.1.3 熵值修正的G2法
    4.2 改进的灰靶综合评价模型
        4.2.1 确定评价矩阵
        4.2.2 计算指标权重
        4.2.3 构造标准模式
        4.2.4 灰靶变换
        4.2.5 关联因子集与差异信息空间
        4.2.6 计算靶心度与贡献度
        4.2.7 改进灰靶靶心度分级
5 实证分析
    5.1 工程项目概况
    5.2 基础数据收集
    5.3 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
        5.3.1 确定评价矩阵
        5.3.2 计算指标权重
        5.3.3 构建指标序列
        5.3.4 计算标准模式
        5.3.5 灰靶变换
        5.3.6 计算差异信息空间
        5.3.7 计算靶心系数
        5.3.8 计算靶心度与贡献度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改进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浅谈山区铁路隧道施工环境综合保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隧道施工环保措施
    2.1 对水源保护措施
        2.1.1 混凝土拌合站在隧道施工中必不可少,建平隧道混凝土施工总量约为29万方,数量较大。
        2.1.2 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的保护也很重视,在开挖过程中对初期支护面渗水严重地段采用全环径向注浆止水。
    2.2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2.3 隧道内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3.1 加强工作面的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2.3.2 为了降低由开挖爆破产生的粉尘,采用水封爆破方式。
        2.3.3 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法。
        2.3.4 新型的工装设备不仅加快施工生产速度,而且节能环保、节约材料。
        2.3.5 水幕降尘:
    2.4 对土地、植被保护措施
    2.5 弃渣场的处理
3. 结束语

(3)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2.2 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案例分析
    2.1 摩岗岭隧道
    2.2 乌鞘岭隧道
    2.3 摩天岭隧道
    2.4 岑溪大隧道
    2.5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2.6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典型防控技术
    2.7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典型处治技术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3.1 隧道突涌水安全风险事故严重程度评估
    3.2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原理
        3.2.1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体系简介
        3.2.2 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体系
        3.2.3 层次分析法体系
    3.3 隧道突涌水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3.3.1 权重确定
        3.3.2 隶属度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岭隧道突涌水风险防控措施及灾害处治建议
    4.1 隧道突涌水风险防控措施
    4.2 隧道突涌水灾害处治建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处治方案研究
    5.1 依托工程概况
    5.2 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
    5.3 隧道突涌水原因分析
        5.3.1 涌水点地质特征
        5.3.2 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汇总
        5.3.3 突涌水来源和通道
    5.4 隧道突涌水处治措施
        5.4.1 处治基本方案
        5.4.2 超前管棚
        5.4.3 注浆加固
        5.4.4 结构整治
        5.4.5 排水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处治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
    6.1 计算模型设计
        6.1.1 模型范围及尺寸
        6.1.2 模型材料参数
        6.1.3 施工过程模拟
        6.1.4 目标面的确定
        6.1.5 工况拟定
    6.2 不同工况下隧道衬砌位移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典型隧道突涌水案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5)浅谈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概况
2.隧道施工环保措施
    2.1对水源保护措施
    2.2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2.3隧道内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4对土地、植被保护措施
    2.5弃渣场的处理
3结束语

(6)关于明挖法施工电缆隧道环保、水保设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目前我国电缆隧道设计现状
3 明挖法电缆隧道施工对环境的影响[2]
    3.1 对水源的影响
    3.2 对植被的影响
    3.3 对土壤的影响
    3.4 对空气的影响
    3.5 噪声的影响
4 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及措施
    4.1 环境保护要求
    4.2 环境保护措施
        4.2.1 施工期间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4.2.2 施工期间噪声防治措施
        4.2.3 施工期间污水排放措施
        4.2.4 施工期间弃土、废弃物及扬尘处理措施
        4.2.5 动物保护措施
5 施工过程中的水保要求及措施
    5.1 水土保持要求
    5.2 水土保持措施
6 结论

(7)脆弱生态区隧道群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地下水运移特征研究现状
        1.2.2 隧道施工引起地下水运移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现状
        1.2.3 寒区隧道防排水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路线
第二章 乌鞘岭隧道群区域环境地质特征
    2.1 工程概况
    2.2 自然地理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
        2.2.3 水文
    2.3 区域地质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4 区域水文地质
        2.4.1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特征
        2.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2.5 生态环境
        2.5.1 土壤
        2.5.2 植被
        2.5.3 生态环境分区
    2.6 小结
第三章 乌鞘岭隧道群区域地下水环境现场观测
    3.1 概述
    3.2 现场观测方案设计
        3.2.1 观测点布点原则与布点方案
        3.2.2 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3.3 土壤水分观测结果及分析
        3.3.1 土壤水分观测结果
        3.3.2 土壤水分观测结果分析
    3.4 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及分析
        3.4.1 地下水位观测结果
        3.4.2 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乌鞘岭隧道群区域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
    4.1 模型的建立
        4.1.1 概念模型
        4.1.2 数学模型
    4.2 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
        4.2.1 坐标系的选择
        4.2.2 渗流区的剖分
        4.2.3 参数的选择
        4.2.4 地表水体
        4.2.5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4.2.6 模型求解方法
    4.3 初始流场
    4.4 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渗流场
        4.4.1 隧道施工方案与进度安排
        4.4.2 计算模型的建立
        4.4.3 隧道涌水量计算
        4.4.4 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渗流场
        4.4.5 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渗流场影响分析
        4.4.6 数值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对比分析
    4.5 隧道竣工十年地下水渗流场预测
        4.5.1 隧道竣工十年地下水渗流场
        4.5.2 隧道竣工十年地下水渗流场影响分析
        4.5.3 隧道竣工十年潜水位动态变化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乌鞘岭隧道群施工期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5.1 概述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指标的筛选
        5.2.3 指标体系
        5.2.4 指标内涵及划分标准
        5.2.5 指标的获取及量化
        5.2.6 指标的无量纲化
    5.3 物元可拓模型
        5.3.1 物元理论
        5.3.2 确定经典域
        5.3.3 确定节域
        5.3.4 确定待评物元
        5.3.5 定权系数
        5.3.6 各评价指标关于各等级的关联度
        5.3.7 综合关联度
        5.3.8 确定评定等级
    5.4 隧道群施工期生态环境效应综合评价
        5.4.1 评价指标量值的确定
        5.4.2 确定经典域及节域
        5.4.3 确定待评物元
        5.4.4 定权系数
        5.4.5 关联度计算
        5.4.6 综合关联度计算
        5.4.7 确定评定等级
    5.5 小结
第六章 乌鞘岭隧道群防排水措施
    6.1 概述
    6.2 围岩注浆堵水措施
        6.2.1 注浆材料及其浆液的配制
        6.2.2 注浆参数的确定
        6.2.3 注浆方式与顺序
        6.2.4 注浆结束标准与合格标准
        6.2.5 注浆施工工艺
    6.3 结构防水措施
        6.3.1 抗渗喷射混凝土
        6.3.2 耐低温防水材料
        6.3.3 二次衬砌防渗混凝土
        6.3.4 耐低温止水条
    6.4 排水系统设置
    6.5 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铁路隧道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1 对水源的影响
    2.2 对植被的影响
    2.3 对土壤的影响
    2.4 对空气的影响
    2.5 噪声的影响
3 铁路隧道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管理现状
    3.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情况
    3.2 施工管理现状
        3.2.1 认识不到位
        3.2.2 管理力度小
        3.2.3 监管不到位
        3.2.4 措施实施差
4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总体思路
5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管理办法
    5.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5.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5.3 确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费用投入
    5.4 认真做好过程监控
    5.5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
    5.6 加大考核力度
6 结论与建议

(10)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研究现状
        1.2.2 关于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
        1.2.3 典型工程实例
        1.2.4 隧道稳定性及判别技术研究现状
        1.2.5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研究
    2.1 软弱围岩及其分类
    2.2 分析工况及计算模型
    2.3 洞周位移规律
        2.3.1 计算结果
        2.3.2 典型工程现场试验结果
    2.4 掌子面挤出变形特征
        2.4.1 计算结果分析
        2.4.2 典型工程现场试验验证
    2.5 拱脚变形随上台阶长度的变化规律
        2.5.1 计算结果
        2.5.2 典型工程现场试验验证
    2.6 小结
第3章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3.1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问题
    3.2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机理的解析分析
    3.3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机理的数值分析
        3.3.1 围岩特性的影响
        3.3.2 埋深的影响
        3.3.3 地应力组合形态的影响
        3.3.4 断面形式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判别技术研究
    4.1 隧道的定义
    4.2 施工过程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
    4.3 软弱围岩稳定性判别技术研究
        4.3.1 围岩稳定性的判别原理
        4.3.2 突变理论及突变模型
        4.3.3 围岩稳定性的极限状态及极限位移
        4.3.4 塑性应变突变理论的实际应用
    4.4 隧道结构体系稳定性判别
        4.4.1 支护施作时机和支护作用时机
        4.4.2 不同支护时机下围岩变形分析
        4.4.3 支护结构体系安全性评价方法
        4.4.4 钢架与喷混凝土作用时机的影响效应
        4.4.5 隧道体系稳定极限位移
    4.5 基于屈曲原理的支护结构稳定性判别技术研究
        4.5.1 屈曲原理
        4.5.2 隧道支护结构屈曲模型的概化
        4.5.3 隧道支护结构失稳模态分析
        4.5.4 支护结构极限承载力
        4.5.5 非线性屈曲原理在上台阶高度优化中的应用
    4.6 小结
第5章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5.1 软弱围岩变形控制理念与技术体系
        5.1.1 控制理念
        5.1.2 深埋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体系
    5.2 工法要素优化研究
        5.2.1 台阶长度施工效应分析
        5.2.2 支护闭合时机分析
        5.2.3 上断面扁平率施工效应分析
    5.3 支护效应研究
        5.3.1 支护厚度效应分析
        5.3.2 两水隧道现场试验结果
        5.3.3 双层支护中二次支护时机分析
    5.4 拱脚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5.4.1 扩大拱脚支护效应分析
        5.4.2 上台阶临时仰拱支护效应分析
        5.4.3 基本结论
    5.5 掌子面挤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5.5.1 不同控制技术施工效应对比分析
        5.5.2 预留核心土尺寸效应分析
        5.5.3 基本结论
    5.6 超前支护技术分析
    5.7 支护补强控制变形技术
        5.7.1 天平山隧道支护补强试验
        5.7.2 青藏铁路二期关角隧道
    5.8 近接工程隧道变形控制技术
    5.9 空间变形监测技术
        5.9.1 变形监测的意义
        5.9.2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监测的要求
        5.9.3 软弱围岩隧道监控量测内容
    5.10 小结
第6章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基准研究
    6.1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基准制定的基本思路
    6.2 常规预留变形量统计
    6.3 计算位移样本统计分析
    6.4 典型实测位移样本统计分析
    6.5 隧道施工变形与极限位移的关系
    6.6 管理控制限值的制定
    6.7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变形应对措施
    6.8 典型工程应用实例
        6.8.1 乌鞘岭隧道变形分级及管理基准
        6.8.2 两水隧道变形分级及管理基准
    6.9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论文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乌鞘岭隧道区域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藏铁路特长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D]. 刘瑞.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浅谈山区铁路隧道施工环境综合保护措施[A]. 徐胜利. 第九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论文集, 2019
  • [3]山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研究[D]. 张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浅谈复杂山区严寒地带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措施[A]. 徐胜利. 川藏铁路工程建造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5]浅谈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措施[J]. 徐胜利. 居舍, 2018(12)
  • [6]关于明挖法施工电缆隧道环保、水保设计的探讨[J]. 李文枫,邓显羽,邓添允.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4)
  • [7]脆弱生态区隧道群施工期地下水运移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D]. 毛正君. 长安大学, 2013(05)
  • [8]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重要性[J]. 王维富. 隧道建设, 2012(S2)
  • [9]铁路隧道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重要性[A]. 王维富. 2012年中铁隧道集团低碳环保优质工程修建技术专题交流会论文集, 2012
  • [10]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D]. 李文江.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乌少岭隧道区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