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死亡风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老年人死亡风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一、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方蕾[1](2021)在《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营养现况及糖尿病膳食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和不同糖代谢状态的患病水平;探索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的膳食及其他影响因素;比较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已诊断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China Adult Chronic Disease and Nutrition Surveillance,CACDNS)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CACDNS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家庭和个人询问调查、身体测量、膳食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膳食和健康状况等。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称重记账法,利用《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版、2009版计算各营养素摄入量,以《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作为评价标准。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采用SAS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均值和率的计算均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处理。根据抽样设计计算基础抽样权重,采用2010年中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按城乡、年龄和性别计算事后分层权重,最终权重为基础抽样权重与事后分层权重的乘积。均值的计算和差异性检验分别采用proc surveymeans和proc surveyreg过程来实现,率的计算和差异性检验分别采用proc surveyfreq和proc surveylogistic过程来实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新诊断和已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营养素和食物的摄入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来分析社会经济水平、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以比值比(odd ratios,ORs)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表示。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营养素和食物摄入现状1.1膳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能量摄入量为1595.5 kcal/d,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分别为208.7 g/d,47.9 g/d和63.6 g/d,其供能比分别为52.7%、12.1%和35.4%。老年人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和叶酸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的比例均超过90%,维生素C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的比例也高达70.4%。老年人膳食钙、镁、锌和硒的摄入量未达到平均需要量的比例较高,分别为97.9%,74.8%,56.2%和85.7%,膳食钾的摄入量未达到适宜摄入量的比例为90.3%,而膳食钠摄入量超过PI-NCD的比例高达91.1%。1.2食物摄入量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谷类食物摄入量为250.6 g/d,薯类摄入量为37.3 g/d,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分别为237.1 g/d和29.3 g/d,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为25.5 g/d,畜禽肉类的摄入量为63.4 g/d,烹调油和烹调盐的摄入量分别为35.3 g/d和8.9 g/d。老年人水果、坚果和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比例均超过90%,蔬菜、大豆类和水产品的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比例均超过80%,薯类和蛋类的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比例均超过70%,畜禽肉摄入低于推荐量的比例为50.1%,而超过60%的老年人谷类、烹调盐和烹调油摄入高于推荐量。2.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营养状况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体质指数为23.9 kg/m2,腰围为83.4cm,低体重率为4.7%,超重率为33.3%,肥胖率为12.4%。与2010-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相比,本研究中老年人低体重率下降,而体质指数、腰围、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有所增加。3.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状况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5.3%,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0%,糖尿病知晓率为57.0%,其中糖尿病患病率和知晓率较2010-2013年均有所增长。4.中国老年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4.1膳食营养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及其他营养素摄入后,碳水化合物Q3(200.5~264.9 g/d)和维生素EQ4(≥39.5 mg/d)与糖尿病患病呈负相关,其OR 值分别为 0.76(95%CI:0.58~0.99)和 0.72(95%CI:0.58~0.91)。4.2食物多因素分析结果如下,在校正了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及其他食物摄入后,蔬菜(216.7~316.7g/d)与糖尿病患病呈负相关,其OR值为0.82(95%CI:0.68~0.99)。4.3其他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除研究因素外的其他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及膳食总能量等因素后,家庭收入为高收入、总静态行为Q2(2.0~4.0h/d)、有家族史、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患病呈正相关,其OR值分别为1.23(95%CI.01~1.51)、1.23(95%CI:1.02~1.49)、1.90(95%CI:1.48~2.44)、1.30(95%CI:1.11~1.54)、1.88(95%CI:1.50~2.35)、1.51(95%CI:1.28~1.79)、1.46(95%CI:1.25~1.6)9和1.65(95%CI:1.45~1.89)。而女性、白天户外活动时间(≥4.8h/d)、低体重与糖尿病患病呈负相关,其 OR值分别为 0.83(95%CI:0.70~0.99)、0.75(95%CI:0.61~0.91)和0.50(95%CI:0.32~0.78)。5.新诊断和已诊断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膳食差异5.1膳食营养素男性老年人中已诊断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在钙、铁和硒的摄入量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老年人中已诊断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在钾的摄入量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5.2食物男性老年人中已诊断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在薯类、蔬菜、动物内脏、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摄入量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老年人中已诊断和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在蔬菜和动物油的摄入量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通过分析全国性调查中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膳食数据,发现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不足和过量同时存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钙、钾等矿物质摄入不足,脂肪和钠摄入过多;大多数老年人的谷类、烹调盐和烹调油摄入量达到了推荐量,而其他食物的摄入量未达到推荐量;2.本研究通过分析全国性调查中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医学体检数据,发现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超重肥胖率仍处在上升状态,女性老年人、城市老年人及年轻老年人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3.本研究通过分析全国性调查中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据,发现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和知晓率呈上升趋势,且农村和高龄老人问题比较突出;4.本研究通过分析全国性调查中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因素、膳食数据、医学体检数据及实验室检测数据,探讨社会经济水平、膳食及生活方式与老年人糖尿病的关系,发现女性、碳水化合物(200.5~264.9 g/d)、维生素E(≥39.5 mg/d)、蔬菜(216.7~316.7 g/d)、白天户外活动时间(≥4.8 h/d)和低体重与老年人糖尿病呈负相关,而高家庭收入、总静态行为(2.0~4.0h/d)、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有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与老年人糖尿病呈正相关;5.本研究通过对全国性调查中新诊断和已诊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比较,发现与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相比,已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发生了一些改变,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李晓宇[2](2020)在《我国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早期根源追溯 ——基于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健康是人们享受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提高和医疗进步,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0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是,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除了老年群体的健康问题亟待解决以外,中年人的健康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人在45岁以后开始进入老化的潜在阶段,会出现老年前期特征,如新陈代谢减慢、器官开始衰退、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等。值得注意的是,中老年群体不仅是健康脆弱性和疾病风险性日趋加大的特殊群体,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之间愈发严重的健康不平等。随着生命历程理论的发展完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生命历程理论引入解释健康不平等的分析框架,致力于从源头探究健康不平等。当前的健康状况反映了先前生命各阶段影响因素的累积作用,而在个体生命历程中,儿童期对于中老年期健康状况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儿童期的广义定义,将其界定为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的整个发展阶段。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体现了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对中老年阶段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具有长期累积影响,是影响健康不平等的上游因素。因此,本文从生命历程的早期阶段——儿童期出发,探究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健康不平等的影响,不仅将健康不平等的研究重心从当前的社会经济因素转移到生命历程的上游,而且结合队列效应,对健康不平等的累积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全面把握中老年健康的影响因素,挖掘健康不平等的早期根源,并依此提出改善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增进健康公平的对策与建议,这也契合《“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强调的“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的理念,对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第1章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对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并说明文章的研究方法、思路、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在第2章对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整理了健康不平等测度方法与中老年群体健康不平等的现状;从社会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四个方面对中老年健康不平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各项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健康不平等在生命过程中的变化模式;将中老年健康不平等的早期根源追溯至儿童期SES,梳理儿童期家庭和社区SES影响中老年健康不平等的相关文献;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第3章构建本文的理论基础,重点是将生命历程理论引入健康不平等的研究框架,结合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和基于能力的新人力资本理论,构建将儿童期SES与中老年期健康联系起来的理论模型,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理解生命早期对健康生产的重要性;在此框架内,分析儿童期SES对健康的长期影响、个体出生的队列效应,以及健康不平等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后续章节论证儿童期SES对于中老年健康不平等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假设。其次,为了沿着生命历程的轨迹追溯影响中老年群体健康不平等的“上游因素”,本文在第4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数据,根据WHO的定义构建个体健康老龄化指标作为健康的综合性衡量指标,探究儿童期家庭和社区SES对中老年健康的长期影响,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传导渠道。研究发现,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儿童期SES对中老年健康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因果属性,儿童期优越的家庭和社区SES使得人们步入中老年后的健康状况显着优于儿童期SES低劣的群体。其中,儿童期社区SES对中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具有长远的直接影响,而儿童期家庭SES则通过成年期SES的中介作用影响中老年健康,即儿童期不同的家庭SES,会引发成年后教育、收入、财富等方面的差异,从而造成日后健康水平的差距。由此可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可以追溯到儿童期家庭和社区SES。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分析儿童期的恶劣社会经济条件如何持久地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且通过研究不同出生队列的健康水平差异来考察社会变迁的过程,第5章以1959~1961年“大饥荒”事件作为自然实验,利用地区和出生队列的变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以估计个体儿童期的饥荒经历对其步入中老年后健康状况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10~17岁经历大饥荒的幸存者相较于未经历者,中老年时期健康状况更差,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概率显着更低。这不仅进一步补充说明了儿童期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会造成中老年阶段的健康不平等,也体现了不同出生队列的健康状况可以反映出特定的社会变化和时代特征。再次,为了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考察SES与健康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儿童期SES引发的健康轨迹差异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如何变化,第6章利用CHARLS 2011~2015年间的3次追踪调查数据,借助生长曲线模型考察儿童期SES对中老年时期健康轨迹的长期影响及其队列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不同儿童期SES的中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情况及其演变趋势,弥补了以往相关研究不区分年龄效应和队列效应的不足。研究发现,儿童期SES导致的健康不平等在中老年阶段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扩大,支持累积优势/劣势理论和累积不平等理论;而且,这一变化模式在年轻的出生队列中有所加强。最后,在对本文的结论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提高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增进我国居民的健康公平提供参考;并对文章的不足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儿童期SES与中老年健康关系的研究拓展。一方面,关于儿童期SES与中老年健康关系的既有研究以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为主,对于中年人、低龄老人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不再单一研究老年人或者高龄老人群体,而是将研究对象从老年群体拓展为中老年群体,对“准老年人”给予了同样的关注。另一方面,在探究儿童期SES对健康的长期影响时,不应忽视儿童期社区层面SES的重要作用,国际上已有很多学者尝试将生命历程和社会生态学方法结合起来解释健康不平等(Johnson et al.,2012;Jivraj et al.,2019),强调生命早期的社区社会经济特征对于晚年健康结果及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社会生态学理论,将儿童期社区SES纳入研究范围,不仅关注儿童期家庭SES与中老年健康的关系,也尝试探讨儿童期社区层面SES对健康的长远影响,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更为全面地理解决定中老年群体健康水平和健康不平等的上游因素。其二,识别儿童期SES与中老年健康的因果关系。以往儿童期SES与中老年健康的研究通常难以避免内生性问题的困扰,研究结果只能说明各个因素与健康结果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而很难给出确切的因果推断。本文对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加以考虑和处理,研究发现儿童期SES对中老年健康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因果属性,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给出儿童期SES与晚年健康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此外,本文以1959~1961年的“大饥荒”事件为一个自然实验,利用地区和出生队列的变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因果效应估计,进一步验证了儿童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与中老年健康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三,考察儿童期SES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对健康不平等的动态累积性效应。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于健康不平等的动态发展趋势、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的健康不平等发展趋势的关注较少,只有少量文献涉及教育、收入的健康回报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忽视了生命历程早期的社会经济地位也是不平等累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多数相关文献使用截面数据进行研究,无法区分年龄效应和出生队列效应。本文通过使用纵向追踪数据和生长曲线模型,关注生命历程分化过程中的健康不平等的动态累积过程,在区分队列效应和年龄效应的前提下,刻画儿童期SES与健康关系随年龄而变化的轨迹,考察健康不平等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变化趋势,以及这一变动趋势在不同出生队列是否存在差异,促进了对整个生命历程中健康不平等的动态变化及决定因素的理解。

程杨杨[3](2020)在《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认知功能、身体功能、死亡关联分析及防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衰老不仅体现在个体患病数量的增加,还表现为身体器官功能退化和认知功能衰退等。慢性病共病(后统称“共病”)会导致多种不良健康结局,国外对共病的研究开展较早且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尚不成熟,因此本文针对我国老年人群开展与共病相关的研究,具体目标为:(1)了解共病患病现状,挖掘慢性病之间关联性及关联强度,分析共病风险因素;(2)探索共病与认知功能障碍和身体功能受限的关联,并探讨共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对身体功能受限的联合效应;(3)研究共病、认知功能障碍和身体功能受限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4)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运用健康管理相关理论,建立共病老人的健康管理模式,为改善共病、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防控策略。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首先,描述我国老年人共病患病现状,运用关联规则探讨慢性病间的关联性和关联强度,挖掘共病危险因素。其次,分析老年人共病、认知功能障碍和身体功能受限的分布特征,运用Logistic回归研究共病与认知功能障碍和身体功能受限的关联,再通过交互作用分析共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对身体功能受限的影响。然后,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共病、认知功能障碍和身体功能受限对死亡风险的影响。最后,运用健康管理理论建立老年人共病健康管理模式,提出防控策略。结果:18129名调查对象中,共病患病人数为5276(29.10%)人。在筛选出的关联规则中,按照支持度排序,最常见的三种共病模式为“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白内障+关节炎”,规则支持度分别为5.38%、3.70%、3.61%,规则置信度分别为48.87%、47.72%、28.91%。关联规则结果多项指向高血压、关节炎、心脏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居住地共病模式有差异。共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非文盲、经济状况差、过去吸烟、过去饮酒、过去锻炼、现在锻炼、不规律体力活动、超重和肥胖。对2008年15899名研究对象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非共病老年人相比,共病患者患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16%;与未患慢性病老年人相比,患1种、2种和3种及以上慢性病老年人患认知障碍风险分别增加10%、21%、20%。与未患慢性病老人相比,患1种、2种和3种及以上慢性病老年人多重功能受限(Multiplefunctional limitations,MFLs)风险分别为1.33、1.90、3.52倍,日常活动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受限风险分别为1.43、2.08、3.59倍,工具性日常活动自理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受限风险分别为1.33、1.92、3.94倍。同时存在共病和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MFLs的风险是未患两种疾病老人的11.23倍,风险高于单独存在共病或认知障碍老年人。2008-2014年随访数据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共病组死亡风险是非共病组的1.08倍(HR=1.08,95%CI:1.02-1.14,P<0.001),调整认知功能和身体功能后,共病与死亡风险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在校正混杂因素后,认知障碍死亡风险是非认知障碍组的1.45倍(HR=1.45,95%CI:1.38-1.53,P<0.001),调整共病和身体功能后,认知障碍仍然与高死亡风险相关联(HR=1.26,95%CI:1.19-1.34,P<0.001);身体功能受限对死亡风险也有显着影响,存在MFLs、ADL和IADL障碍的老年人比不存在障碍的老年人死亡风险分别升高了71%、68%、78%。结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较高;关联规则结果多项指向高血压、关节炎和心脏病;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共病模式有差异。共病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和身体功能受限的影响因素,且随患病数量增加风险逐渐上升;共病与认知功能障碍对身体功能受限相加交互作用显着。共病、认知功能障碍和身体功能受限均会增加老年人死亡风险,但调整混杂因素后,共病风险无意义。加强对老年人共病和功能障碍的关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应建立起共病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模式,从生活方式管理和疾病管理两个角度预防疾病向认知和躯体障碍发展,最大限度提高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降低死亡风险。

许昕[4](2021)在《基于多尺度的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以及人类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虽属发展中国家,但其人口老龄化进程几乎与发达国家齐头并进。2000年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近年来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如何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做到既“长寿”又“健康”,即实现“健康老龄化”成为中国政府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不仅来自老年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同时也来自高龄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高龄老人作为老年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其身心健康、经济独立性、社会交往更为脆弱,在生活、精神方面更需照料与慰藉,他们的生活现状及满意度理应引起社会的极度关注,特别是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成为我国民生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全面剖析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论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研究进展基础上,基于人口转变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生活质量理论、人地关系理论,运用全国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年鉴、地理监测数据、环境数据以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等多元化数据,从多尺度视角出发,先从宏观群体尺度构建指标体系,借助Arc GIS、ENVI、Geo Da等软件平台,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把握其空间分异特征;其次以南京市域为研究案例地,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构建高龄老人生活质量概念框架,从微观个体尺度对南京市高龄老人的特殊群体——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多维度、多属性特征的综合评判;最后结合地理探测器、Amos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探讨影响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宏微观因素,以全面考察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成因,实现生活质量研究的宏微观结合。全文研究内容包含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节,为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全文研究背景、意义、目标、内容、方法、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包含第三、四、五、六章节,从宏微观多尺度视角出发,对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其中第三章节概述了现阶段中国高龄老人的结构转变历程、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及区域差异;第四章节从宏观尺度评估了中国高龄老人的环境、健康、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质量;第五章节从微观视角出发对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的不同维度、不同属性特征进行综合评判;第六章节从宏微观结合视角分析了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对策建议,从国家政策层面、社区层面、个人层面提出改善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具体措施。第四部分为第八章节,阐述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高龄人口结构表现出女多男少、乡村多城镇少的特征。人口高龄化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其增长速度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快速增长期、平稳增长期、高速发展期、停滞期。发展速度上,高龄化区域差异日益凸显,由“一”字型格局演变为“点—面”格局,且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存在不一致性。发展程度上,人口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表现为由沿海向内陆、东南向西北扩张态势,且与“胡焕庸线”保持相对一致性。空间分布上,受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年龄结构惯性推移等因素影响,高龄化的总体差异不断缩小,地区内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缩小的主要原因。(2)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总体呈现“东中西梯度地带性”格局,形成以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向中西部渐次递减的空间布局态势,空间热点呈现“团状集聚式”和“带状延伸式”布局模式。构成综合生活质量的环境、健康、经济、社会、文化5个生活质量要素在空间上虽形态各异,但总体符合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形态。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处于生活质量第一梯队。不同要素评价结果显示,经济和社会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值较低,文化生活质量评价值最高。(3)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个体生活质量主要由躯体健康、心理支持、社会经济地位和感官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百岁老人心理支持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社会经济地位、躯体健康和感官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不同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婚姻状况的百岁老人生活质量存在显着差异,男性、105岁以上、拥有城镇户口、在婚的百岁老人生活质量更高。(4)宏观尺度,从人口结构、家庭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4个方面选取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10个假设,其中社会保障维度的“人均社会救助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占GDP比重”,经济发展水平维度的“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家庭规模维度的“平均家庭户规模”5个变量假设成立,对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并且各因素叠加后对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区域差异的影响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5)微观尺度,依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从心理支持、社会经济地位、躯体健康、感官能力四个维度对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反向验证。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和躯体健康与百岁老人生活质量显着相关,心理支持与百岁老人生活质量不相关。(6)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经济生活质量有待提高、躯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待改善的问题。未来国家及政府要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方面为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政策保障。社区要加强服务功能,建立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智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并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社区环境。此外,高龄老人自身要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再教育,积极参与闲暇社会活动,全方位的提高个体生活质量水平。

胡晓茜[5](2020)在《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老龄健康变化趋势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发展态势。老龄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提高老龄健康水平有助于合理规避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同时,健康不公平和变化的异质性使老龄健康问题更加复杂。全面了解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实现老年人既健康又长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在生命历程视角下,探索老年人健康变化情况。从宏观角度,探索年龄、时期、出生队列对老龄健康总体变化趋势及性别、城乡分层变化趋势的影响;从微观角度,探索老龄健康变化的不同轨迹类型及类型归属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的1998-2018年的八次调查,选择参与调查的65~105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以及自评健康四个角度来探索。本研究包括纵向的趋势研究和队列追踪研究。首先描述了八次调查中81262名老年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自评健康方面的健康状况;接着,从宏观角度,采用纵向的趋势研究设计,利用分层年龄、时期、队列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探索年龄、时期、队列对老龄健康总体变化趋势以及性别、城乡分层变化趋势的效应;最后,从微观角度,采用纵向的队列追踪研究设计,基于组基轨迹模型,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自评健康变化轨迹的不同类型及其对应的死亡轨迹进行探索,并从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儿童期特征几个角度对轨迹类型归属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包括SPSS 20.0和SAS 9.4,统计学检验的显着性水平设定为0.05。研究结果老龄健康变化趋势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总体变化趋势方面,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躯体功能随年龄增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自评健康随年龄增长先变差再变好,但变化幅度不大;时期效应表现为,四个健康指标均先在1998-2002年呈变差趋势,而后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自评健康保持平稳,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小幅波动;队列效应表现为,四个健康指标随队列出生年份变晚无显着变化,较为平稳。在控制了年龄、时期、队列效应后,女性老人的四个健康指标均比男性差。性别分层变化趋势方面,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躯体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大,性别差距进一步扩大,自评健康的性别差异随年龄先逐步扩大,而后略有缩小;时期效应表现为,认知功能的性别差距在1998-2018年持续扩大,其余三个指标无显着变化;队列效应表现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的性别差距随队列出生年份变晚而逐渐缩小。在控制了年龄、时期、队列效应后,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城市老人,但认知功能、自评健康比城市老人差,躯体功能未发现显着差别。在这一城乡分层变化中,年龄效应体现为,随着年龄增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其余指标的城乡差距随年龄变化不明显;时期效应表现为,四个健康指标的城乡差距随时期无显着变化;队列效应表现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城乡差距随队列出生年份变晚而逐渐缩小,其余三个指标的城乡差距随队列无显着变化。老龄健康变化轨迹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轨迹方面,男性老人存在“无失能型”、“低起点缓慢增长型”和“低起点快速增长型”三种类型,而女性老人存在“低起点缓慢增长型”、“低起点快速增长型”和“高起点快速增长型”三种类型。绝大部分女性老人比相对应类型的男性老人在相同年龄时失能项数更多。死亡轨迹的高低分层排列顺序和失能轨迹排序一致,即失能项数最少的轨迹类型对应的死亡概率也最低。居住在东部地区、从事非农职业、出生在城市的老年人归属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轨迹类型中的可能性更大。认知功能的变化轨迹方面,男性老人存在“大幅下降型”、“中等下降型”、“低速下降型”和“轻微下降型”四种类型,而女性老人存在“大幅下降型”、“中等下降型”、“低速下降型”和“小幅下降型”四种类型。女性老人从属于认知功能较差的轨迹的比例高于男性,且女性老人的认知功能指数大多不及相对应类型的男性老人。男性死亡轨迹的高低分层排列顺序和认知功能轨迹排序大体一致,女性死亡轨迹的高低分层排列顺序约在88岁以后和认知功能轨迹排序基本一致。未受过教育的老年人归属到认知功能较差的轨迹类型中的可能性更大。躯体功能的变化轨迹方面,男性和女性老人均存在“低起点快速下降型”、“高起点快速下降型”和“高起点缓慢下降型”三种类型。女性老人属于躯体功能较差的轨迹类型的比例高于男性。死亡轨迹的高低分层排列顺序和躯体功能变化轨迹排序一致。东部地区的老年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的老年人更有可能归属到躯体功能较差的轨迹类型中。自评健康的变化轨迹方面,男性老人存在“低起点上升型”和“高起点稳定型”两种类型,女性老人存在“低起点上升型”和“高起点上升型”两种类型。死亡轨迹的高低分层排列顺序和自评健康变化轨迹排序一致。中西部地区的老年人归属到自评健康较差的轨迹类型中的可能性更大。研究结论(1)年龄、时期、队列对老龄健康总体变化趋势以及性别、城乡分层变化趋势具有相互独立的作用。年龄效应较时期和队列效应更为强烈且显着。(2)总体健康变化趋势方面,大部分健康指标随年龄增长呈现出逐渐加快的下降趋势,随时期和队列推移大致保持稳定。(3)性别分层健康变化趋势方面,女性老人的健康劣势随年龄增大更加凸显;随时期推移性别差距大多依然存在,甚至认知功能的性别差距随时期推移而继续扩大;随队列出生年份变晚,大多健康指标的性别差距逐渐缩小。(4)城乡分层健康变化趋势方面,随着年龄增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随时期推移城乡差距依然存在,无显着变化;随队列出生年份变晚,农村老人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优势逐渐消失,而认知功能、自评健康方面的劣势依然存在,农村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5)本研究识别出老龄健康变化轨迹存在不同类型,女性老人的健康变化轨迹与男性相比更为不利,地区、教育等因素对轨迹类型的归属有影响。

陈蕾[6](2019)在《生命历程视角下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对1990-2017年全球健康预期寿命相关数据分析显示,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处于不健康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平均预期寿命也迅速提高,老年人健康相关的问题也相对复杂,对老年人健康测量的综合指标的选取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自评健康及死亡水平相关的测量指标并不能完整和系统的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也不能完全的反映老年人生命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在文献归纳的基础上,对我国老年健康综合指标虚弱指数进行了创新性的定量测度,对老年人虚弱动态变化状况——虚弱轨迹进行了拟合,并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的影响,以揭示相关规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在生命历程视角下,采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中2005-2014年的追踪数据,构造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研究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及变动对虚弱的影响。首先,本文基于已有文献,利用ADL、IADL、慢病情况、自评健康等40个老年人健康指标构造虚弱指数;其次,结合组基模型和不同时期的虚弱指数合成虚弱轨迹;之后,选取童年是否充分医疗、是否挨饿、出生地等6个指标测量儿童期社会经济状况,选取60岁前主要职业、是否有退休工资、是否有足够生活费等5个指标测量中老年期社会经济状况,并利用归一法生成社会经济地位变动指标;最后,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展开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经济地位变化对虚弱指数影响的研究,利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展开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经济地位变化对虚弱轨迹影响的研究。具体研究发现如下:(1)生命历程视角下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类型归属有显着影响从童年时期的社会经济地位来看,父亲职业层次高的、10岁时候父母双亲都存活的老年人虚弱指数高的可能性更低;童年时候的医疗条件和童年时候是否挨饿对老年人虚弱轨迹类型归属有显着影响,童年时候医疗充分和童年时候不挨饿的老年人归属于类型1持续健康型(相比类型3)的可能性更大。从中老年时期的社会经济地位来看,老年人居住地、生活费是否够用对虚弱指数具有显着影响。生活费够用的老年人相对不够用的老年人虚弱指数高的可能性更低,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相对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虚弱指数高的可能性更低;老年人生活费是否够用对虚弱轨迹具有显着影响,生活费够用的的老年人相对于生活费不够用的老年人归属于虚弱轨迹类型1(相比类型3)的可能性更大。当同时纳入儿童时期和中老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相关变量的时候,居住在农村、10岁时候双亲存活的及生活费够用的老年人虚弱指数升高的可能性更低;童年就医条件好的、童年时候不挨饿的老年人虚弱轨迹为类型1(相比类型3)的可能性更大,生活费充分的老年人相对不够用的老年人虚弱轨迹为类型1(相比类型3)的可能性更大。(2)生命历程视角下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动对老年人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类型归属有显着影响老年人从儿童时期到中老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的降低或者持续中等相对于社会经济地位持续低对老年人虚弱指数有持续显着保护作用。童年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虚弱指数高的可能性更低;老年人儿童时期到中老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的变高和社会经济地位持续为中等对虚弱轨迹类型归属有持续显着影响,社会经济地位变高,虚弱轨迹类型归属类型1(相对于类型3)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可知社会经济地位的升高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保护作用;控制变量对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也有显着影响,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婚姻)具有显着性,即低龄男性已婚老年人虚弱指数高的可能性更低;健康行为方面吸烟、喝酒、吃水果、吃蔬菜、锻炼身体的老年人虚弱指数高的可能性更低,即这几项行为变量对健康有保护作用;控制变量对虚弱轨迹的影响有显着差异,男性高龄老年人虚弱轨迹归属于类型1(对比类型3)的可能性更小,吃水果的老年人相对不吃水果的老年人归属类型1(对比类型3)的可能性更小。另外从社会经济环境变量来看,空气质量、失业率和文盲率对老年人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类型归属有显着性影响。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认为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动对老年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它们既影响了老年期虚弱指数的高低,也影响了虚弱轨迹的归属。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虚弱的预防和健康保护机制的建设:一构建全方位、多层面、全生命历程的理念框架,二建立完整完善的虚弱预防和健康预期寿命促进政策体系,三是针对特殊人群,加强有针对性的风险保护机制建设。

宋珺[7](2019)在《居住安排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 ——基于CLHLS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且速度越来越快,老年人口规模扩大、比例上升,高龄化特征显着。老年人口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整体健康情况相对低下,患病率高且患病程度严重,因此对医疗资源与医疗服务的需求更高,是医疗服务利用的一大主体。近年来,医疗费用不断上升是很多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的医疗费用也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除了与医疗水平提升、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和高龄化影响显着有关之外,亦存在其他驱动因素:已有诸多文献研究指出,老年人临终利用医疗服务所产生的费用剧增,占总医疗费用的比例较高。因此,老年人的临终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值得关注的问题。了解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能够为改善我国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情况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状况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思考方向。目前,国内与医疗服务利用有关的研究已经比较多了,但关于老年人“临终”这一特殊阶段的医疗服务利用的研究则非常少,且主要围绕引进临终关怀这一舒缓替代方式展开,缺少针对临终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的实证研究。国外已有研究指出,临终关怀、长期护理保险等因素都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在这些因素之外,是否仍然存在影响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的其他因素呢?考虑到老年人由于衰老、行动不便等原因,就医行为往往需要陪伴支持,而老年人能否在陪伴下及时就医则与其居住安排息息相关。于是,本文将探究居住安排是否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产生影响以及产生怎样的影响。首先,本文将以CLHLS数据(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数据)为基础,使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其次,运用logit模型及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居住安排影响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回归分析,最后进一步研究死亡年龄、收入水平、自理能力等变量对居住安排影响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的调节效应。通过研究,本文的主要发现为:居住安排确实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产生显着影响。与住在机构的老年人相比,与家人同住的老年人和独居老年人均有更高的概率获得及时就医,且临终医疗服务费用也更高。老年人的死亡年龄、收入水平和自理能力对这种影响发挥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关于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方面的研究内容,并为控制医疗费用上升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讨论与思考方向。

魏超[8](2019)在《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需求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我国高龄老人健康状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影响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需求的客观因素,预测未来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需求,为解决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1年、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库(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的资料,并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归纳和整理。描述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其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利用马尔科夫模型计算健康状态转移概率,并结合人口精算理论对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需求进行预测。结果高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失能比例超过80%,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健康状态恶化趋势明显,三年后死亡比例高达44.4%,高龄老人健康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是否吸烟、是否喝酒、是否锻炼身体、居住方式、是否参加社会活动、生活来源、医疗照顾是否充足、有无公费医疗、是否每年体检、睡眠质量、有无慢性病。长期护理需求预测结果显示,我国高龄老人失能比例每年稳定在70%左右,各级别失能总人数呈现先减后增趋势,在2015-2020年失能总人数每年略有下滑,2021起每年稳定上升,到2024年高龄老人失能总人数将达到1300万余人,而急需长期护理服务的重度失能高龄老人在2015-2024年间每年均超过100万人。结论我国高龄老人健康状态影响因素复杂,长期护理需求较为庞大。为承担高龄老人长期护理责任,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改善高龄老人健康状况,以降低其失能概率;通过多种措施培养专门面向高龄失能人员的护理人员,为高龄失能人员提供针对性的长期护理服务;加强顶层设计,合理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使其更多关注高龄老人利益。

高杰[9](2019)在《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定量分析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改善高龄老人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法应用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随访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数据,并根据研究目的,整理、清洗数据。应用SPPS24.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根据资料性质进行方差分析或t检验,分析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SPPS24.0软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AMOS23.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主要影响因素对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大小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1)高龄老人的正向心理健康状况平均分为11.50±0.03,负向心理健康状况平均分为6.95±0.04。(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影响高龄老人正向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如下:人口学变量中,居住方式为独居与高龄老人的正向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关系(P<0.05);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中,有退休金、居住地为城镇与高龄老人的正向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P<0.05);生理健康变量中,他评健康为健康与高龄老人的正向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P<0.05);生活方式变量中,锻炼、饮食得分≥15分与高龄老人的正向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P<0.05)。(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影响高龄老人负向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如下:人口学变量中,居住方式为独居与高龄老人的负向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P<0.05);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中,有退休金、居住地为城镇、受教育年限16年和受教育年限7年以上均与高龄老人的负向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生理健康变量中,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损、功能受限与高龄老人的负向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P<0.05),他评健康为健康与高龄老人的负向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关系(P<0.05);生活方式变量中,锻炼与高龄老人的负向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关系(P<0.05)。(4)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高龄老人的正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方面,社会经济地位的总影响效应为0.201(直接效应:0.177,间接效应:0.024);生理健康的总影响效应为0.238(直接效应:0.238,间接效应:0.000)。高龄老人的负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方面,社会经济地位的总影响效应为-0.241(直接效应:-0.212,间接效应:-0.029);生理健康的总影响效应为-0.250(直接效应:-0.250,间接效应:0.000)。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方面,社会经济地位对生理健康的影响效应为0.138。结论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生理健康、生活方式与高龄老人的正向心理健康状况和负向心理健康状况均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社会经济地位既可以直接影响高龄老人正向心理健康状况和负向心理健康状况,又可以通过生理健康间接影响。高龄老人的正向心理健康状况和负向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理健康,次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地位。需要从加强高龄老人健康管理、建立健全高龄老人保障体系、积极改善高龄老人生活方式、关注独居老人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几个方面出发,改善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陈江芸[10](2019)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及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需方视角,分析不同医养结合模式之间医养结合服务特点,明确医养结合模式下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及服务补偿对老年人健康保障的影响,提出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优化策略,以促进健康公平,实现健康老龄化。【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等网络数据库及查阅相关书籍,梳理国内外医养结合与健康保障等研究主题相关理论基础及发展动态,确定健康保障分析维度、研究指标选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等研究工具。从人社、卫生、民政等部门收集现有政策文件、工作总结、数据报表等灰色文献,获取研究所需的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医疗保险等相关信息。2、实证研究方法(1)典型案例现场调研。根据文献研究及专家推荐,采取典型抽样方法现场调研了湖北省咸宁市、宜昌市、襄阳市23个典型医养结合机构及社区;访谈了卫生行政、医保及民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医养结合机构/社区管理者等31名知情人;收集了合作协议书、服务管理办法、医保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以及地区医保管理数据等资料。(2)询问式问卷调查法。采用国际通用量表和自行设计问卷,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了872份医养结合模式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老年人的个人问卷,同时从医养结合机构处获取老年人医疗费用和医保补偿数据。了解不同医养结合模式状态下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需要、医养结合服务利用、保险补偿等情况。(3)个人深入访谈。通过文献研究、选题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确定老年人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了22名倾诉意愿和沟通能力强、医养结合机构内就医并获医疗保险补偿、对所处医养结合模式接受极好或极差的老年人,了解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模式的原因及其接受意愿、医养结合机构内就医体验及其保险受益体验。3、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1)内容分析方法。对知情人访谈等的定性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医养结合模式内涵,并比较不同医养结合模式之间服务项目、服务价格,以及服务补偿的区别与特点。(2)提炼主题。将22份老年人访谈录音转录为文字稿,导入质性研究分析软件Nvivo11.0进行资料管理和分析,在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和服务补偿体验的“本土概念”下创建节点进行细致编码,之后再合并节点并将其分组,形成相关的类别,通过反复比较、归纳、提炼相关主题。(3)统计及回归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医养结合模式老年人的个体特征,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住院补偿情况。(4)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匹配不同医养结合模式之间影响结果变量的混杂因素,在模式之间均衡可比的基础上,分别从健康状况公平、卫生服务利用公平、卫生服务筹资公平维度,分析医养结合模式本身对老年人健康保障的影响。【结果】1、明确了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影响机制。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因素,对老年人健康保障发挥间接、长效的影响;医养结合模式下核心主体——医养结合机构、医保机构、老年人三者之间通过医养结合服务的提供、补偿以及利用,对老年人健康保障发挥直接、短期的影响。2、归纳了四种主要的医养结合模式内涵及特点。在服务提供方面:养内设医模式能较好兼顾养老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特殊医疗护理提供有限,养老服务价格适中。医内设养模式在提供便捷、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养老服务价格起步高、精神文化服务提供不足。医养联合模式健康管理服务覆盖所有入住老年人,但健康管理服务频率不及医内设养模式和养内设医模式,养老服务价格相对较低。社区居家医养模式更符合中国传统养老观念,且受家庭支持系统的影响大,居住环境不符合适老化需要,健康管理服务主要针对重点人群,居家医疗服务的门槛高、覆盖有限。在服务补偿方面:四种模式的医保报销政策总体一致,生活照料服务等养老服务不纳入医保补偿范围。区别在于,医内设养模式是唯一将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模式。社区居家医养模式的家庭病床属于医保定点床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居家医疗服务能够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政策仍在试点推行,导致服务覆盖有限。医养联合模式居民住院医疗报销比例5070%,报销比例低于其他三种模式(60%90%),与该模式内医疗机构等级高于其他模式有关。3、证实了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模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参加职工医保的老年人选择医内设养模式、养内设医模式的可能性分别是未参加医保老年人的92.1倍(95%CI,4.8175.3)、39.9倍(95%CI,2.758.1);未婚、离异或丧偶老年人选择养内设医模式、医内设养模式、医养联合模式的可能性分别是在婚老年人的3.5倍(95%CI,1.49.2)、4.5倍(95%CI,1.513.9)和2.6倍(95%CI,1.25.7);经济收入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社区居家医养模式。自评健康状况一般的老年人选择养内设医模式、医内设养模式的可能性分别是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的3.3倍(95%CI,1.28.9)、3.5倍(95%CI,1.111.2)。功能有明显障碍、功能下降者选择养内设医模式、医内设养模式、医养联合模式的可能性分别是功能正常者的27.7212倍、12.655.2倍。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接受意愿与实际选择不完全符合。功能有明显障碍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接受度更高,如功能有明显障碍的老年人接受养内设医模式的可能性是功能完全正常者的5倍多(95%CI,1.523.4);社会支持得分越低,老年人的接受意愿越低,如社会支持得分最低组接受医内设养模式、医养联合模式和社区居家医养模式的可能性是得分最高组的1.2%30.3%。4、证实了不同医养结合模式老年人健康保障存在差异。在健康状况公平维度,匹配后医内设养模式老年人生命质量低于医养联合模式老年人(t=-3.05,P<0.05),与医内设养模式中精神文化服务提供不足、建筑环境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老年人功能发挥有关;医内设养模式老年人主观幸福度高于社区居家医养模式老年人(t=3.18,P<0.05),与医内设养模式提供便捷、有效医疗服务让老年人感到充分的安全感有关。在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维度:医内设养模式老年人血压测量服务、血糖测量服务、体检服务利用频率高于其他三种模式(P<0.05),与医内设养模式提供的规范化、流程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有关。养内设医模式、医内设养模式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频率分别高于医养联合模式、社区居家医养模式老年人(P<0.05),与养内设医模式、医内设养模式服务地理可及性高有关。在卫生服务筹资公平维度,同等收入水平的职工医保参保老年人,在医养联合模式中获得的住院医疗补偿金额高于医内设养模式、社区居家医养模式(H=12.919.8,P<0.05)。同等收入水平的居民参保老年人,在医养联合模式下获得的住院医疗补偿金额分别高于社区居家医养模式(H=19.737.5,P<0.05)、养内设医模式(H=23.635.2,P<0.05)、医内设养模式(H=23.0,P<0.05)。医养联合模式的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中提供服务项目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降低了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服务成本更高,该模式下老年人更易于发生高成本住院,造成医保基金支出和个人经济负担重,并可能导致医疗卫生资源挤占。5、上门医疗服务、居家医疗服务以及养老机构内医疗服务等医养结合服务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需要,医养结合模式选择缺乏合理引导,子女精神赡养、适老化环境、精神文化服务等支持和促进性环境建设不足,医养结合服务可负担性仍较低,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医疗资源挤占等问题影响着老年人健康保障和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其关键问题在于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体系不健全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不完善。【结论】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不仅受到健康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收入低的老年人存在医养结合服务需要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完善服务提供及保障体系,适当向低收入老年人倾斜,有助于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可及性,改善整体保障水平。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水平,不仅受社会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以及医养结合服务医保补偿的影响。应针对性优化医养结合模式的服务提供以及服务补偿策略,以改善老年人健康保障,促进健康公平。一方面,应针对性加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引导老年人合理选择医养结合模式、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和临终关怀服务需要。另一方面,应拓展医保筹资渠道、优化补偿机制设计、探索发挥健康风险分担作用、加快发展独立于基本医疗保险的长期护理保险。【创新与不足】研究创新之处:研究视角上,本文从需方视角出发,关注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要,分析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接受意愿,研究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健康保障水平,提出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健康保障优化策略。因此,本文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新意。研究思路上,本文以健康公平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等经典理论为依据,在综合考量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影响机制概念模型,为开展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确定提供了支撑。研究各个章节之间衔接严谨。因此,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方法应用上,本文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通过匹配不同医养结合模式之间影响结果变量的混杂因素,验证医养结合模式本身对老年人健康保障差异的影响,即验证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及服务补偿对老年人健康保障差异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方法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局限与展望:在构建倾向性评分匹配的过程中,因测量方法有限未采集到所有的影响变量,因此在匹配过程中可能忽略了个别对匹配有效性带来影响的混杂因素;同时,因医养结合模式之间初始差距较大导致样本损失时,可能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未来可以通过增加样本量以提高样本代表性。本文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对医养结合模式之间的健康保障水平的差异以及影响的研究,采取的是平行对照的研究思路。未来可以对老年人接受医养结合服务及其补偿前后健康保障水平的差异进行研究,更好的验证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及服务补偿对老年人健康保障的直接影响。

二、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营养现况及糖尿病膳食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见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2 抽样方法
    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4 研究指标选取和定义
    5 膳食调查数据计算及评价方法
    6 数据清洗原则
    7 质量控制
    8 统计分析方法
    9 技术路线
结果
    1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营养素及各类食物摄入现状
    2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营养状况
    3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状况
    4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5 新诊断和已诊断糖尿病患者膳食比较
讨论
    1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
    2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营养状况
    3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现状
    4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5 新诊断和已诊断糖尿病患者膳食比较
结论
研究优点和局限性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膳食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附件

(2)我国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早期根源追溯 ——基于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健康内涵及度量
        1.3.2 健康不平等内涵及度量
        1.3.3 儿童期
        1.3.4 社会经济地位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证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健康不平等的测度与现状
        2.1.1 健康不平等的测度与分解方法
        2.1.2 健康不平等的测度与分解结果
        2.1.3 中老年群体的健康不平等
    2.2 中老年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因素
        2.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2.2.2 SES
        2.2.3 生活方式
        2.2.4 医疗卫生服务
        2.2.5 SES对健康不平等的动态影响
    2.3 追溯中老年健康不平等的上游影响因素——儿童期SES
        2.3.1 儿童期家庭SES
        2.3.2 儿童期社区SES
        2.3.3 儿童期SES对健康不平等的动态影响
        2.3.4 针对中国问题的研究
    2.4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3.1 生命历程理论
    3.2 健康需求理论
    3.3 新人力资本理论
    3.4 研究假设
        3.4.1 儿童期SES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及作用渠道
        3.4.2 生命历程与健康的队列差异性
        3.4.3 生命历程中健康不平等的变化趋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儿童期SES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 基本实证
    4.1 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中介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描述性分析
        4.3.1 整体性变量描述
        4.3.2 按年龄分组的变量描述
    4.4 基准回归分析
        4.4.1 基准回归模型
        4.4.2 基准回归结果
        4.4.3 稳健性检验
    4.5 传导渠道检验
        4.5.1 中介效应与结构方程模型
        4.5.2 传导渠道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儿童期SES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 自然实验
    5.1 数据来源
    5.2 变量定义及其测度
        5.2.1 被解释变量
        5.2.2 解释变量
        5.2.3 控制变量
    5.3 模型设定
    5.4 大饥荒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5.4.1 基准回归结果
        5.4.2 稳健性检验
        5.4.3 对样本选择问题的讨论
    5.5 大饥荒影响健康的传导渠道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儿童期SES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动态考察
    6.1 数据与变量
        6.1.1 数据来源
        6.1.2 变量选取与定义
    6.2 模型设定
    6.3 基准回归分析
    6.4 分组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主要结论
        7.1.1 儿童期SES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传导渠道
        7.1.2 大饥荒经历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响
        7.1.3 儿童期SES与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动态变化
    7.2 政策建议
        7.2.1 将儿童期作为健康干预的最佳时期
        7.2.2 保障成年期健康促进措施的配合和跟进
        7.2.3 强化中老年人社会保障与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之处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认知功能、身体功能、死亡关联分析及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与模式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数据来源
        1.1.2 研究对象
        1.1.3 变量定义
        1.1.4 统计方法
    1.2 研究结果
        1.2.1 研究对象患病情况
        1.2.2 慢性病共病关联分析
        1.2.3 不同年龄慢性病共病关联分析
        1.2.4 不同性别慢性病共病关联分析
        1.2.5 不同居住地慢性病共病关联分析
        1.2.6 慢性病共病危险因素识别
    1.3 讨论
        1.3.1 共病患病情况
        1.3.2 不同人群共病模式
        1.3.3 共病风险因素
        1.3.4 优势与局限性
    1.4 小结
二、慢性病共病与认知功能、身体功能的关联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变量定义
        2.1.3 统计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调查对象健康状况
        2.2.2 慢性病共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2.2.3 慢性病共病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2.2.4 慢性病共病与认知功能对身体功能的交互作用
    2.3 讨论
        2.3.1 研究主要结果
        2.3.2 共病与认知功能、身体功能的关联
        2.3.3 共病与认知功能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2.3.4 创新与局限性
    2.4 小结
三、慢性病共病与认知功能、身体功能对死亡的影响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变量定义
        3.1.3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
        3.2.1 调查对象基线信息
        3.2.2 死亡风险的单因素COX比例风险
        3.2.3 慢性病共病与全因死亡风险回归分析
        3.2.4 认知功能障碍与全因死亡风险回归分析
        3.2.5 身体功能受限与全因死亡风险回归分析
        3.2.6 慢性病共病、MFLs、认知功能障碍对死亡的交互作用
    3.3 讨论
        3.3.1 共病与死亡
        3.3.2 身体功能受限与死亡
        3.3.3 认知功能与死亡
        3.3.4 创新与局限性
    3.4 小结
四、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模式与防控策略
    4.1 管理理论基础
        4.1.1 系统科学理论
        4.1.2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
        4.1.3 健康管理理论
    4.2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模式构建
        4.2.1 系统整合老年人健康信息
        4.2.2 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
        4.2.3 老年人共病健康风险评估
        4.2.4 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4.2.5 实施健康管理
        4.2.6 管理方案效果评价
    4.3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防控策略
        4.3.1 运用“互联网+”建立老年健康档案
        4.3.2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共病风险因素
        4.3.3 重视常见慢性病共病模式前期筛查
        4.3.4 完善老年综合评估,全面调查老年人健康状况
        4.3.5 建立老年人共病专科门诊,规范治疗准则
        4.3.6 实施共病疾病管理,预防认知、躯体功能障碍
        4.3.7 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促进失能失智老人康复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病共病与健康老龄化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多尺度的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区域
        1.3.3 技术路线
    1.4 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龄老人
        2.1.2 生活质量
        2.1.3 老年人生活质量
        2.1.4 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生活质量研究
        2.2.2 高龄老人研究
        2.2.3 百岁老人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人口转变理论
        2.3.2 需求层次理论
        2.3.3 社会分层理论
        2.3.4 “美好生活”理论
        2.3.5 人地关系理论
第3章 中国人口高龄化发展的时空特征
    3.1 中国老年人口结构的演变
        3.1.1 老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经历“缩减—再扩张”两个阶段
        3.1.2 老年人口性别比低,高龄女性更多于男性
        3.1.3 老年人口城乡差异显着,高龄老人乡村多于城市
    3.2 中国人口高龄化的发展
        3.2.1 中国人口高龄化加速上升
        3.2.2 中国高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3.3 中国人口高龄化速度的空间差异
        3.3.1 测算方法
        3.3.2 不同时期高龄化速度演变特征
    3.4 中国人口高龄化类型的演变
        3.4.1 人口高龄化类型的划分
        3.4.2 人口高龄化各类型空间分布
    3.5 中国人口高龄化的区域差异
        3.5.1 研究方法
        3.5.2 总体演变趋势
        3.5.3 区域间差异
        3.5.4 区域内差异
    3.6 中国人口高龄化的空间关联特征
        3.6.1 研究方法
        3.6.2 总体集散性
        3.6.3 局部集聚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空间差异
    4.1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4.1.1 生活质量构成要素的选取
        4.1.2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研究方法
    4.2 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综合评价
        4.2.1 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空间差异特征
        4.2.2 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空间集聚性特征
    4.3 高龄老人环境生存质量评价
        4.3.1 环境生存质量指标选取及评价模型
        4.3.2 环境生存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4.3.3 高龄老人环境生存质量空间差异
    4.4 高龄老人健康生存质量评价
        4.4.1 健康生存质量指标选取及测算方法
        4.4.2 健康生存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4.4.3 高龄老人健康生存质量空间差异
    4.5 高龄老人经济生活质量评价
        4.5.1 经济生活质量指标选取
        4.5.2 经济生活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4.5.3 高龄老人经济生活质量空间差异
    4.6 高龄老人社会生活质量评价
        4.6.1 社会生活质量指标选取及测算方法
        4.6.2 社会生活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4.6.3 高龄老人社会生活质量空间差异
    4.7 高龄老人文化生活质量评价
        4.7.1 文化生活质量指标选取
        4.7.2 文化生活质量各要素空间分布
        4.7.3 高龄老人文化生活质量空间差异
    4.8 本章小结
        4.8.1 高龄老人环境生存质量
        4.8.2 高龄老人健康生存质量
        4.8.3 高龄老人经济生活质量
        4.8.4 高龄老人社会生活质量
        4.8.5 高龄老人文化生活质量
第5章 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评价
    5.1 研究数据来源
        5.1.1 调查问卷设计及入户调查
        5.1.2 样本统计特征分析
    5.2 指标体系构建与变量测量
        5.2.1 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2.2 变量测量
    5.3 百岁老人生活质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5.3.1 研究方法
        5.3.2 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4 南京市百岁老人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5.4.1 生活质量综合评价
        5.4.2 生活质量不同维度评价
        5.4.3 基于个体及家庭属性特征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尺度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架构
    6.2 宏观群体尺度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6.2.1 指标选取
        6.2.2 分析方法
        6.2.3 作用机制分析
    6.3 微观个体尺度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6.3.1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6.3.2 模型拟合与修正
        6.3.3 影响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改善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7.1 国家政策层面
        7.1.1 统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7.1.2 建立覆盖城乡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
        7.1.3 逐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7.1.4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救助体系
    7.2 社区层面
        7.2.1 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7.2.2 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7.2.3 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社区环境
    7.3 个人层面
        7.3.1 重视教育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
        7.3.2 鼓励高龄老人积极参与闲暇活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实现生活质量研究的宏微观结合
        8.2.2 丰富生活质量研究的理论与实证
    8.3 问题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一、主要着作
    二、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三、主持或参与的科研基金与项目
    四、获奖
致谢

(5)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老龄健康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
        1.1.2 老年人口健康
        1.1.3 老龄健康的不公平和异质性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评述
        1.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论文结构安排
2 研究框架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框架
    2.2 研究假设
    2.3 理论基础
        2.3.1 生命历程理论
        2.3.2 累积劣势理论
        2.3.3 残障进展理论
        2.3.4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理论
3 资料来源与方法
    3.1 资料来源
        3.1.1 数据
        3.1.2 抽样方法
        3.1.3 质量控制
    3.2 研究设计
    3.3 研究指标
        3.3.1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3.2 认知功能
        3.3.3 躯体功能
        3.3.4 自评健康
        3.3.5 协变量
    3.4 统计分析方法
        3.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分层年龄、时期、队列交叉分类随机效应模型
        3.4.3 组基轨迹模型
    3.5 技术路线
4 样本基本情况
    4.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4.2 老年人口健康概况
    4.3 本章小结
5 老龄健康变化趋势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
    5.1 年龄、时期、队列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趋势的影响
        5.1.1 总体趋势
        5.1.2 性别分层趋势
        5.1.3 城乡分层趋势
    5.2 年龄、时期、队列对认知功能变化趋势的影响
        5.2.1 总体趋势
        5.2.2 性别分层趋势
        5.2.3 城乡分层趋势
    5.3 年龄、时期、队列对躯体功能变化趋势的影响
        5.3.1 总体趋势
        5.3.2 性别分层趋势
        5.3.3 城乡分层趋势
    5.4 年龄、时期、队列对自评健康变化趋势的影响
        5.4.1 总体趋势
        5.4.2 性别分层趋势
        5.4.3 城乡分层趋势
    5.5 讨论
        5.5.1 年龄、时期、队列对老龄健康总体变化趋势的效应
        5.5.2 年龄、时期、队列对老龄健康性别分层变化趋势的效应
        5.5.3 年龄、时期、队列对老龄健康城乡分层变化趋势的效应
    5.6 本章小结
6 老龄健康变化轨迹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6.1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轨迹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6.1.1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轨迹及死亡轨迹
        6.1.2 影响因素
    6.2 认知功能变化轨迹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6.2.1 认知功能变化轨迹类型及死亡轨迹
        6.2.2 影响因素
    6.3 躯体功能变化轨迹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6.3.1 躯体功能变化轨迹类型及死亡轨迹
        6.3.2 影响因素
    6.4 自评健康变化轨迹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6.4.1 自评健康变化轨迹类型及死亡轨迹
        6.4.2 影响因素
    6.5 讨论
        6.5.1 老龄健康变化轨迹类型
        6.5.2 轨迹类型归属的影响因素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
附录二 :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
综述 老龄健康变化趋势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生命历程视角下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养老服务压力增大与健康老龄化的提出
        1.1.2 健康评价的兴起与综合指标体系的运用
        1.1.3 生命历程与健康差异化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理论层面研究意义
        1.2.2 实际层面研究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文献检索与文献来源
    2.2 相关概念定义和测量研究回顾
        2.2.1 虚弱的定义相关研究
        2.2.2 虚弱的测量——虚弱指数相关研究
        2.2.3 虚弱轨迹
        2.2.4 社会经济地位在健康领域的定义及测量方式研究
    2.3 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虚弱指数的相关研究
        2.3.1 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虚弱指数相关研究
        2.3.2 中老年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虚弱指数相关研究
    2.4 社会经济地位与虚弱轨迹的相关研究
    2.5 文献评述
3 理论模型和研究设计
    3.1 相关理论基础
        3.1.1 生命历程理论
        3.1.2 社会因果论
        3.1.3 健康累积劣势理论
    3.2 研究设计
        3.2.1 概念界定和指标的选取
        3.2.2 变量的测量
        3.2.3 数据来源
        3.2.4 数据模型
        3.2.5 研究框架的构建
        3.2.6 研究假设
4 老年人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
    4.1 数据预处理及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4.1.1 老年人虚弱指数构建情况
        4.1.2 样本老年人虚弱指数的分布情况
        4.1.3 分年龄、性别角度下虚弱指数的分布情况
        4.1.4 老年人社会经济分布情况
    4.2 模型的设定和检验
        4.2.1 组基发展模型的介绍
        4.2.2 组基发展模型拟合结果
    4.3 老年人虚弱轨迹类型
        4.3.1 总体老年人虚弱轨迹类型
        4.3.2 不同虚弱轨迹类型的老年人特征
        4.3.3 老年人虚弱轨迹的性别差异
        4.3.4 老年人虚弱轨迹的年龄差异
    4.4 本章小结
5 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的影响
    5.1 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指数的影响分析
        5.1.1 童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指数的多层线性分析
        5.1.2 中老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指数的多层线性分析
        5.1.3 生命历程视角下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指数的多层线性分析
        5.1.4 小结
    5.2 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轨迹的影响分析
        5.2.1 童年时期的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轨迹的归属影响分析
        5.2.2 中老年时期的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轨迹的归属影响分析
        5.2.3 生命历程视角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轨迹的归属影响分析
        5.2.4 小结
    5.3 本章小结
6 社会经济地位变动对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的影响研究
    6.1 社会经济地位变动参数生成和变量预处理
    6.2 社会经济地位变动对虚弱指数的影响分析
        6.2.1 模型设计
        6.2.2 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动对虚弱指数多层线性影响分析
        6.2.3 小结
    6.3 社会经济地位变动对虚弱轨迹的影响分析
        6.3.1 模型设计
        6.3.2 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动对虚弱轨迹影响分析
        6.3.3 小结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儿童时期的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有显着影响
        7.1.2 中老年时期的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有显着影响
        7.1.3 生命历程视角下社会经济地位对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有显着影响
        7.1.4 生命历程视角下社会经济地位变动对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有显着影响
    7.2 研究建议
        7.2.1 理念框架:多层面,全方位,全生命历程进行预防虚弱
        7.2.2 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虚弱预防和健康预期寿命促进政策体系
        7.2.3 特殊人群:加强有针对性的风险保护机制建设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7)居住安排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 ——基于CLHLS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老年人居住安排的相关研究
        1.2.2 医疗服务利用的相关研究
        1.2.3 家庭照料护理与医疗服务利用的相关研究
        1.2.4 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的相关研究
        1.2.5 文献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居住安排
        1.3.2 “临终”时间界定
        1.3.3 医疗服务利用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研究设计与计量模型
    2.1 研究框架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倾向特征
        2.2.2 能力因素
        2.2.3 需要因素
    2.3 研究假设
    2.4 构建计量模型
第3章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变量选取与变量赋值
        3.2.1 被解释变量—临终医疗服务利用
        3.2.2 解释变量—居住安排
        3.2.3 其他变量——控制变量
    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3.1 样本的临终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3.3.2 样本的居住安排情况
        3.3.3 样本的个体特征基本情况
    3.4 总结
第4章 回归分析与研究发现
    4.1 居住安排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影响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4.1.1 居住安排对老年人获得及时就医的影响的logit回归分析
        4.1.2 居住安排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总费用影响的heckman两步法回归分析
        4.1.3 居住安排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影响的回归分析总结
    4.2 居住安排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的调节因素分析
        4.2.1 居住安排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的死亡年龄差异
        4.2.2 居住安排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的经济收入差异
        4.2.3 居住安排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的自理能力差异
    4.3 研究发现
第5章 研究总结与思考讨论
    5.1 研究总结
    5.2 思考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需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关键概念的界定
    2.1 高龄老人
    2.2 长期护理
    2.3 长期护理需求
    2.4 健康状态分类
第三章 我国高龄老人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3.1 变量选取
    3.2 一般情况
    3.3 我国高龄老人健康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我国高龄老人健康状态转移概率与转移强度
    4.1 我国高龄老人健康状态转移概率计算
    4.2 我国高龄老人健康状态转移强度估计及修正
第五章 我国高龄老人失能人数预测
    5.1 预测的数据基础
    5.2 基本假设
    5.3 预测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相关对策
    6.1 研究总结
    6.2 相关对策
    6.3 局限性
    6.4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背景
    2 长期护理需求研究
    3.长期护理需求预测研究
    4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概述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9)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变量选取
    2.3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高龄老人基本特征
    3.2 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
    3.3 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1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
    4.2 结构方程模型优点
    4.3 潜在影响因素的选取
    4.4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假设
    4.5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4.6 高龄老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效应汇总
第五章 讨论
    5.1 正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5.2 负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5.3 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总结
    6.2 对策建议
    6.3 局限性
    6.4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及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老年人
        1.2.2 医养结合
        1.2.3 基本医疗保险
        1.2.4 健康保障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1 健康老龄化相关研究
        1.3.2 医养结合相关研究
        1.3.3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相关研究
        1.3.4 老年人健康保障相关研究
        1.3.5 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假设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实证研究
        1.5.3 资料整理分析
    1.6 课题来源
    1.7 研究逻辑框架
        1.7.1 技术路线图
        1.7.2 结构安排
2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影响机制概念模型构建
    2.1 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环境判断及现状分析
        2.1.1 医养结合模式健康保障相关政策梳理
        2.1.2 医养结合需求现状分析
    2.2 基础理论阐述
        2.2.1 需要层次理论
        2.2.2 健康老龄化
        2.2.3 健康公平
        2.2.4 Anderson健康服务利用行为模型
        2.2.5 福利经济学
    2.3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影响机制概念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典型案例的医养结合模式比较研究
    3.1 资料来源与方法
        3.1.1 典型案例研究
        3.1.2 深入访谈
    3.2 医养结合模式内涵
    3.3 医养结合典型案例
        3.3.1 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及服务价格
        3.3.2 医养结合服务医疗保险报销政策
    3.4 基于典型案例的医养结合模式比较分析
        3.4.1 医养结合模式服务项目及价格特点分析
        3.4.2 医养结合模式医疗保险政策特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接受意愿研究
    4.1 资料来源与方法
        4.1.1 问卷调查
        4.1.2 深入访谈
    4.2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描述性分析
        4.2.1 倾向特征分维度分析
        4.2.2 使能资源分维度分析
        4.2.3 需要分维度分析
    4.3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接受意愿回归分析
        4.3.1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回归分析
        4.3.2 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接受意愿
    4.4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接受意愿的质性研究
        4.4.1 客观条件
        4.4.2 老年人认知与观念
        4.4.3 老年人个性特点影响
    4.5 讨论
        4.5.1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要分析
        4.5.2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4.5.3 医养结合模式接受意愿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医养结合模式健康保障研究
    5.1 资料来源与方法
        5.1.1 问卷调查
        5.1.2 深入访谈
        5.1.3 倾向性评分匹配(PSM)
    5.2 基本情况分析
        5.2.1 老年人生命质量、主观幸福感
        5.2.2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
        5.2.3 老年人基本医疗补偿
    5.3 构建医养结合模式倾向性评分匹配
    5.4 基于PSM老年人健康保障分析
        5.4.1 健康状况公平维度
        5.4.2 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维度
        5.4.3 卫生服务筹资公平维度
    5.5 老年人服务利用与保险受益体验的质性研究
        5.5.1 医养结合服务利用体验
        5.5.2 医养结合服务补偿体验
        5.5.3 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化
    5.6 讨论
        5.6.1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状况公平
        5.6.2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
        5.6.3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卫生服务筹资公平
    5.7 本章小结
6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健康保障优化策略
    6.1 医养结合模式下影响老年人健康保障的问题表现
        6.1.1 医养结合服务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需要
        6.1.2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缺乏合理引导
        6.1.3 支持和促进性的环境建设不足
        6.1.4 医养结合服务的可负担性仍较低
        6.1.5 卫生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
        6.1.6 存在医疗资源挤占风险
    6.2 关键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6.2.1 宏观层面因素分析
        6.2.2 微观层面因素分析
    6.3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健康保障优化策略
        6.3.1 服务提供优化策略
        6.3.2 医疗保险优化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与特色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老年人调查问卷
附件3 老年人访谈提纲
附件4 人社、民政部门行政人员访谈提纲
附件5 医养结合机构中高层领导访谈提纲
附件6 PSM程序命令

四、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营养现况及糖尿病膳食影响因素分析[D]. 赵方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我国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早期根源追溯 ——基于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的实证研究[D]. 李晓宇. 山东大学, 2020(09)
  • [3]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认知功能、身体功能、死亡关联分析及防控策略研究[D]. 程杨杨.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基于多尺度的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 许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老龄健康变化趋势研究[D]. 胡晓茜. 浙江大学, 2020(01)
  • [6]生命历程视角下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虚弱指数和虚弱轨迹的影响研究[D]. 陈蕾.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7]居住安排对老年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 ——基于CLHLS数据的实证研究[D]. 宋珺.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8]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需求预测研究[D]. 魏超. 东南大学, 2019(05)
  • [9]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高杰.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及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D]. 陈江芸.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老年人死亡风险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