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网上购物模拟系统

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网上购物模拟系统

一、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网上购物仿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杜磊[2](2019)在《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城(区)是为了满足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经由政府规划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两江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雄安新区等一批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与构建城市治理体系的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等产业新区,这些新城(区)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机制灵活、设施配套齐全等众多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旧有的新区开发模式往往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城(区)运营若干年后会暴露出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职住分离、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新型城镇化对新城(区)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如何满足这一要求,完成好新城(区)的开发工作,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系统演化理论,物理—事理—人理等系统相关理论对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律、系统目标、系统结构以及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为产业新城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Petri网、多Agent等建模方法建立了与该理论模型相对应的组合仿真模型。既为构建同类区域开发模型提供了参考,也为分析各类产业新城项目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与实验平台。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的外部规律研究。主要利用历史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新城系统演化的历史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模式等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产业新城的开发特征,总结我国产业新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构建产业新城开发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开发需要实现的系统目标。随后对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产业新城系统的演化规律。应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分别对产业新城的物质系统、过程系统、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厘清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结构;最后建立了三个成员系统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城开发的理论模型,同时搭建了组合仿真系统的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的构建。首先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产业新城“物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宏观运行。随后应用工作流分析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开发过程。接着应用M-Agent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人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最后应用组合仿真理论,将所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模型进行组合,形成组合仿真模型,并对四种不同情景的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首先要符合其系统运行的外部规律,即产业新城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外部经济社会条件对产业新城的发展有限制作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是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产业新城的开发要符合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即科学的利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产业新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开发应以发展目标为引导,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决策,合理的计划与实施,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多种建模方法,构建了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并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情景模拟,该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印证了产业新城开发应遵从的内外部规律。

李娟[3](2019)在《基于Petri网过滤技术的业务流程挖掘方法》文中提出近年来,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在企业运行管理过程中会生成海量的日志数据。根据日志数据可以构建业务流程模型了解系统运行状态,便于管理人员进行故障检测和系统性能优化。然而事件日志中往往包含高频混沌活动,低频混沌活动,非频繁行为等。在业务流程管理中运用过滤技术能够过滤业务流程中混沌活动简化业务流程的流关系,避免业务流程繁冗,提高挖掘业务流程模型的合适度,还能够保留有效低频活动用于优化业务流程。因此本文提出基于Petri网过滤技术业务流程挖掘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以往的过滤技术大多是以高频优先决策来建模,事件日志发生频率高就认为是业务流程的主要行为,这样高频混沌活动就作为主要活动保留在业务流程中。发生次数少的事件日志被认为是噪音直接过滤掉,因此有效低频活动就被作为噪音过滤掉。显然这种过滤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的处理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Petri网过滤技术的业务流程挖掘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过滤算法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过程挖掘的重点在于发现频繁行为,而非频繁行为往往被认为是异常值或者噪音被忽略,但非频繁的行为也可能对业务流程的管理很重要,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日志自动机和通讯行为轮廓对条件非频繁行为的挖掘方法,首先对模型中低频次的执行日志运用日志自动机计算出低频弧,删除日志中不频繁行为变为无异常自动机,然后再对处理过后的日志添加属性化,通过计算不同模块间的通讯特征的条件依赖数值,确定条件非频繁日志是噪音还是有效低频,得到优化事件日志用来优化的业务流程模型。(2)混沌活动是不受业务流程状态的约束,可以发生在业务流程的任意环节的活动。目前对过滤事件日志中混沌活动研究很少。混沌活动可以分为高频混沌活动和低频混沌活动。对于高频混沌活动,难度在于如何将高频混沌活动与业务流程中的主要活动区分开。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日志自动机和熵过滤日志中混沌活动的方法,首先根据活动直接前集率和直接后集率计算得到熵值大的可疑混沌活动集。然后由事件日志构建日志自动机,从日志自动机模型计算得到不频繁弧的活动集与日志中熵值大的活动集取交集得到混沌活动集。最后运用条件发生概率和行为轮廓确定该混沌活动与其他活动之间依赖关系,从而决定是在日志中完全删除该混沌活动还是保留该混沌活动在日志中正确位置删除其他位置的此活动。通过实例验证上述过滤方法能够过滤日志中高频频混沌活动。(3)对于低频混沌活动,难度在于如何将低频混沌活动和有效非频繁行为区分开。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行为紧密度过滤混沌活动的方法。首先根据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计算熵值得到可疑低频混沌活动集。再对可疑混沌活动集构建查询模型,最后根据行为紧密度的概念计算查询模型与业务流程的紧密度得分,紧密度得分低的为低频混沌活动,在事件日志中直接过滤。紧密度得分高的活动是有效低频活动用于优化业务流程。图[27]表[22]参[94]

马晓虹[4](2017)在《基于服务质量的云工作流调度工具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针对工作流系统中的不能很好满足用户的多服务质量需求和不能高效调度多样化资源的问题,本课题在云工作流调度工具的体系结构及CloudSim模型扩展、基于服务质量的云工作流调度算法、工具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具体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云工作流调度工具软件体系结构及CloudSim模型扩展研究:阐述了云工作流调度工具本身具有的特点及应有的功能。在可信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云环境下资源部署结构,增加用户接口、QoS管理、云资源管理等,提出一种云工作流调度工具软件体系结构,同时根据工作流特点,对已存在的QoS结构进行改进,增加QoS预测及反馈功能。在云工作流调度工具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以CloudSim为平台,扩展了平台的工作流调度功能和工作流调度算法,形成了基于CloudSim扩展的云工作流调度工具。2、基于服务质量的云工作流调度算法研究:从云工作流调度工具中的云工作流调度模块出发,改进了蚁群算法,引入云任务优先次序启发式规则,形成了基于服务质量的云工作流调度算法。同时,通过科学工作流和实例密集型工作流对云工作流调度算法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这两种工作流实例在执行时间和执行成本上表现出较为严格的一致性,即改进的蚁群算法可以满足功能性需求,还能大幅降低执行时间和耗费成本;改进的蚁群算法在不同场景,尤其是在用户具有不同程度的偏好时,有显着优势。3、调度工具设计与应用研究:在CloudSim平台上完成基于工作流的CloudSim模型扩展,实现了基于服务质量的云工作流调度算法。以网购流程为例,阐述了实例密集型工作流在云工作流调度工具中的整个运行过程,实现了云工作流调度算法在实例中的应用。

林佳瑞[5](2016)在《面向产业化的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技术与平台》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建筑业工业化程度低、能源消耗大、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提出了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战略。住宅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具有量大面广、形式简单、功能单一、易于批量建造等特点,在建筑业中率先实现住宅产业化,并将住宅产业化作为推广和应用绿色建筑的切入点,是最为可行的发展途径。然而,当前绿色住宅及产业化发展仍面临着管理方式落后、全生命期各环节相互割裂、各参与方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尤其缺乏全生命期管理与综合分析评价的支撑平台和工具,难以将住宅生产全过程的规划、设计、部品生产、施工、运维管理等各环节链接为完整的产业链,无法实现绿色住宅产业链经济、资源、绿色性能、环境影响等各方面的综合分析与管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综合应用绿色建筑、全生命期管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Modeling)、云计算等理论和技术,引入建筑产品数据交换国际标准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对面向产业化的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技术与平台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研究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特征、内容、模式及其工作流、信息流,针对产业化绿色住宅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基于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的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模式和体系架构;其次,通过构建面向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BIM体系结构,研究BIM数据分析和数据融合技术与机制,实现了基于BIM及云技术的产业化住宅全生命期数据集成与管理,并通过MapReduce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及查询效率;再次,研究面向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经济分析、资源配置及绿色性能分析评价方法及技术,结合时间序列预测、特征筛选、离散事件仿真等相关算法,实现了住宅全生命期管理中售价分析预测、经济分析对比、资源配置离散事件仿真模型自动生成、绿色性能模型转换及绿色分析与监测数据集成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了面向产业化的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平台,为绿色住宅全生命期BIM数据共享、全过程管理及综合分析评价提供支撑平台和工具。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提出的方法、技术和平台进行了集成应用验证。应用表明,本文研究形成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平台,实现了基于BIM的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信息管理和共享,支持绿色住宅规划、设计、部品生产、施工、运维管理各应用系统集成,以及生命期全过程、各环节的跟踪、管理与综合分析评价。为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探索了可行的技术途径,对进一步推动绿色住宅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姜久雷[6](2014)在《云计算环境下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跨组织流程在企业信息系统领域的快速发展,组织间流程的交互、多个流程的编排等逐渐取代组织内的工作流而成为流程建模人员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中心。而传统的建模方法又不能适应这种跨组织业务流程的建模需求,所以进行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云计算环境下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作为研究课题,对跨组织流程的特点和云计算环境下的业务流程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对业务流程从组织间的流程柔性、流程交互以及流程编排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形式化建模方法研究。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柔性业务流程建模的研究。分析了柔性业务流程的特点,将柔性业务流程划分为动态选择型、变更型和异常型三类。提出了将业务流程图中的BPMN元素映射到基于π演算的形式化模型的映射规则。针对上述三种类型的柔性流程的结构,应用π演算语法给出了相应的描述形式。最后通过具体流程实例进行了实例建模,并应用MWB验证工具对模型进行了推演验证,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2)服务交互建模的研究。针对基本的服务交互方式,应用π演算的通道移动性特点给出了服务交互的表达方法。同时,将全部13个服务交互模式进行了完整的形式化建模。文中给出了Web服务模型和云服务交互模型的建模实例,并进行了推演验证。结果表明服务交互中的动态、开放的特性能够用π演算语法给予充分地表达。(3)编排建模的研究。分析了标准BPMN在编排建模方面的不足,探讨了基于BPMN2.0Choreography的编排建模方法,并给出了一个网上购物支付流程的编排图实例。定义了一个从编排的活动集合到π演算语义表达式的函数,并通过该函数给出了BPMN2.0Choreography元素映射到π演算语法的一组定义,分别对编排的基本活动和结构化动作进行建模定义,从而建立基于π演算的编排建模的形式化方法。最后给出拍卖流程的建模实例,并针对拍卖流程的编排模型进行了模拟推演验证。(4)跨组织流程统一建模方法应用研究。研究对跨组织业务流程统一进行编制与编排建模的方法。提出了将业务流程从编排开始建模,至顶向下,逐步细化。按照“编排图—交互图—协作图—流程图”的顺序逐步映射转换。以拍卖场景业务流程作为实例,对跨组织业务流程的建模方法系统地进行了全面的应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应用π演算的通道移动性给出了服务交互的表达方法,实现了对并发进程复杂通道的简洁灵活的描述。通过扩展π演算语法,进一步丰富了π演算的表达能力,克服了现有方法不能有效地表示异常中断和超时处理行为的缺陷,实现了对异常型业务流程的有效表示,满足了柔性流程三种类型的形式化建模需求,推进了柔性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的发展。(2)基于π演算理论对业务流程编排进行建模,真正从全局视角形式化建模跨组织业务流程,改变了以往过早关注流程细节和交互细节的倾向。(3)提出了跨组织流程统一建模方法,完成了编排活动至编制活动的有效转换。该建模方法同时使用图形描述与形式化表达,从而在保持业务流程模型的可读性的同时又实现了模型的严谨性,便于分析和验证。实例表明所构建的模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描述简练,显示出该建模方法具有对构建跨组织业务流程模型的超强的表达能力。本研究成果对于在云计算环境下的业务流程形式化建模方法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较大的应用价值。

彭洁[7](2010)在《基于着色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工作流建模主要研究如何清晰、准确地表示实际应用中的业务过程。一个好的建模方法是建立工作流模型的关键,目前基于活动、事务和语言等常用的建模方法普遍存在同一个问题:建模过程中不能验证工作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这点不足,本文采用了基于状态的建模方法:着色Petri网。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作流的相关概念及工作流参考模型,并对常用的四种工作流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后采用了支持业务过程验证的着色Petri网这种建模方法;接着对着色Petri网的相关理论和用来产生、模拟和分析模型的成熟工具CPN Tools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过程和资源两个角度设计了基于着色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以网上购物系统为实例来建模,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对网上购物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本文利用着色Petri网对其业务流程建模的原则。二、在已建立的建模原则基础上,建立网上购物系统整体模型及选择商品、订单处理、付款方式和售后服务四个子模型;并给出了模型中各库所与变迁的详细说明以及各个子模型的执行过程。三、最后由于订单处理流程是网上购物系统的核心,所以以订单处理流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它的建模过程及模型的形式化定义。并利用CPN Tools中的状态空间工具完成对模型的基本特性分析,并在此模型中添加时间戳来建立订单处理的时间CPN模型,利用CPN Tools中的仿真工具对新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梁荣[8](2009)在《基于语义约束网合成技术的复杂流程建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环境逐步向公共的、开放的、复杂的、大规模的网络环境发展,在这种新型的网络环境下开发的功能强大、需要大量资源的科学计算和协同应用也越来越复杂,具有时间、空间和资源等多种约束。论文以网格工作流为例,来研究复杂网络环境下复杂流程的建模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研究网格工作流的模型描述。深入分析了网格工作流的动态性、分布性、协同性等特点。为了弥补现阶段网格工作流建模方法的不足,在3DWFN的基础上,增加了网格资源的动态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网格工作流模型-语义约束网SCN。(2)研究基于语义约束的子网合成机制。由于网格工作流的分布性,研究各个网格节点的模型合成。基于语义约束的合成具有复杂的条件判定,研究包括基于语义的合成条件表示和判定以及合成后活性的保持性。(3)研究工作流的复杂建模方法。深入分析了大规模、复杂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并提出一种“先分后合”的建模思想。给出一个网格环境下的工作流实例-网上购物流程,来描述协同完成整个网格环境下流程的运行。

孙成通[9](2009)在《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将虚拟样机技术运用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中,通过可视化技术建立产品的数字化模型、预测各类工程机械在真实工况下的特征以及所具有的响应,可以完成无数次物理样机无法进行的虚拟试验,从而无需制造及试验物理样机就可获得最优方案,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及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本文以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重大项目“复杂产品虚拟样机技术研究”(项目编号031110119)及山东常林集团研究项目“工程机械虚拟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为背景,结合工程机械应用实例,对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解决了虚拟样机技术在工程机械研发中的应用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工程机械虚拟样机的体系结构;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研究了工程机械虚拟样机总体技术,指出了工程机械虚拟样机总体技术涉及规范化体系结构和采用的标准、规范与协议、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以及系统运行模式。(2)研究了基于HLA的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协同仿真技术,分析了适配器的多学科模型集成方法,给出了适配器的工作流程,提出了基于HLA/RTI的工程机械协同仿真方法。(3)分析了虚拟样机技术中协同设计技术、参数化设计技术,研究了参数化协同优化设计的进程及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计算机协同设计系统,提出了基于Web的工程机械协同设计系统的框架和功能。(4)分析了产品开发过程从串行开发过程、并行开发过程、再到基于虚拟样机开发模式各自的特点;研究了工程机械的开发过程,将产品生命周期维和产品定义过程维应用到开发中,提出了工程机械虚拟样机系统中的开发过程链。(5)从VPT&E环境体系结构需求分析出发,对工程机械的仿真可信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综合集成的工程机械VPT&E技术方法,为工程机械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支持。(6)研制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协同开发平台”系统,实现了对工程机械产品开发过程中协同仿真、协同设计、VPT&E并对团队、过程、数据等进行有效管理。(7)利用“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协同开发平台”进行了典型工程机械产品YZ18JA型振动压路机的开发,实现了该产品的虚拟样机的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仿真分析,获得了最佳的设计方案;产品的开发周期缩短30%,制造周期缩短25%,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促进工程机械企业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工程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瑾[10](2009)在《基于Petri网的协同商务链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客户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这对企业如何整合资源、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强大到独自拥有所需的全部资源并能随时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做出敏捷的反应。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从企业外部(甚至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依靠企业间的联合与协作共同应对市场,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虚拟组织(企业动态联盟)、模块化组织等新型组织形式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在这种协同运作的环境中,原本由一个企业完成的业务流程(如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等)将分别由不同的组织承担。例如,在合作制造环境中,产品的设计可能是来自于专业设计机构,而制造任务将会由几家制造商来承担,相关采购可能要有几十家乃至上百家供应商来完成。此时,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能否找到一个方法支持组织间的设计、制造、采购、销售活动,使各个参与企业能够共享信息,将有关的业务流程连接整合起来,使各参与企业能够协同工作在一起,共同应对市场,而这正是协同商务所关注的问题。针对同一市场需求开展协同商务运作的各企业便形成了一条协同商务链。协同商务链是多条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平行运行,以保证正确数量和质量的产品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到达正确的地点的复杂系统。本论文以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协同商务链的设计策略与智能平台研究》(项目编号:A0610018)为依托,以协同论、系统管理理论、核心竞争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以协同商务链的组建为研究对象建立协同商务链模型。论文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主要介绍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章框架结构。第二章阐述协同商务链的内涵,总结协同商务链的理论框架,介绍协同商务链中的理论,指出协同商务链对企业的启发。第三章建立协同商务链结构模型,介绍协同商务链建模方法、建模体系以及建模过程。第四章建立协同商务链组建的五阶段模型,阐述核心企业在各个阶段的任务。第五章阐述Petri网的基本理论,建立协同商务链Petri网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第六章介绍海尔组建协同商务链的过程以及组建协同商务链的意义。最后,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网上购物仿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网上购物仿真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2)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业新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1.2.2 城市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1.1 经济外部性与企业的聚集
        2.1.2 区位理论与规模经济
        2.1.3 比较优势与专业化
        2.1.4 可持续发展观与相关理论
    2.2 城市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城市治理体系
        2.2.3 企业家城市理论
    2.3 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3.1 系统科学的发展
        2.3.2 复杂系统演化论
        2.3.3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2.3.4 体系与体系工程
        2.3.5 组合仿真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产业新城都发展的阶段
        3.1.1 清末民初的实验探索
        3.1.2 建国初期工矿型城市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地产
        3.1.4 从产业园到城市新区
        3.1.5 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经验总结
    3.2 我国产业新城的类型与特点
        3.2.1 外部投资型
        3.2.2 城市扩张型
        3.2.3 独立发展型
        3.2.4 外贸口岸型
    3.3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3.3.1 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不协调
        3.3.2 发展路径与建设流程不科学
        3.3.3 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不明确
    3.4 本章小结
4 产业新城组合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4.1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应实现的系统目标
        4.1.1 为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4.1.2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4.1.3 承接母城外移的功能和产业
        4.1.4 做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
    4.2 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1 初创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2 发育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3 提升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4 成熟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3 产业新城开发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
        4.3.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3.2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3.3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4 产业新城开发的系统(理论)模型
        4.4.1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间耦合关系
        4.4.2 产业新城开发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互动关系
        4.4.3 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
    4.5 产业新城开发的组合仿真系统总体框架
    4.6 本章小结
5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与原理
        5.1.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5.1.2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特点
        5.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5.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5.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
        5.2.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的目标
        5.2.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框架与边界
        5.2.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假设条件
        5.2.4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指标选取
        5.2.5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5.2.6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建立
    5.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6.1 Petri网的发展及原理
        6.1.1 Petri网的发展概述
        6.1.2 Petri网的定义与运行规则
        6.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6.1.4 Petri网方法的适用性
    6.2 产业新城开发的Petri网模型
        6.2.1 工作流模型的基本概念
        6.2.2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构建分析
        6.2.3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的构建
    6.3 “事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实现
        6.3.1 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6.3.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6.4 本章小结
7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7.1 Multi-agent系统的构建
        7.1.1 智能Agent
        7.1.2 Multi-agent系统
        7.1.3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方法与步骤
        7.1.4 Multi-Agnet建模与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的适应性
    7.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模型结构
        7.2.1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问题分析
        7.2.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模型的框架
    7.3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微观模型构建
        7.3.1 Agent的角色研究与模型构建
        7.3.2 产业新城MAS中的Agent的角色模型
        7.3.3 MAS的交互机制设计
    7.4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
        7.4.1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7.4.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7.5 本章小结
8 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系统的建立与仿真应用
    8.1 组合仿真系统的构建
        8.1.1 组合仿真系统的物理结构
        8.1.2 模型组合分析
    8.2 基于模型组合的仿真运行及实验分析
        8.2.1 情景一:产业新城依照"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开发
        8.2.2 情景二: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生活设施建设不足
        8.2.3 情景三: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过度房地产化
        8.2.4 情景四: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产业升级困难
    8.3 组合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基于Petri网过滤技术的业务流程挖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过程挖掘
        1.2.2 含非频繁行为的业务流程挖掘
        1.2.3 含混沌活动的业务流程挖掘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
2 基础知识
    2.1 Petri网的相关基本概念
    2.2 Petri网的性质
    2.3 行为轮廓的基本概念
3 基于联合发生类的业务过程挖掘方法
    3.1 概述
    3.2 基本概念
    3.3 联合发生类业务流程挖掘方法
    3.4 实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日志自动机下的条件非频繁行为挖掘方法
    4.1 概述
    4.2 基本概念
    4.3 基于日志自动机下的条件非频繁行为挖掘方法
        4.3.1 基于日志自动机下的条件非频繁行为挖掘与优化算法
        4.3.2 频率阈值识别
    4.4 实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日志自动机下基于熵的混沌活动挖掘方法
    5.1 概述
    5.2 动机例子
    5.3 基础知识
    5.4 日志自动机下基于熵的混沌活动挖掘方法分析
        5.4.1 日志自动机下基于熵的混沌活动过滤分析
        5.4.2 基于熵挖掘可疑混沌活动方法
        5.4.3 日志自动机下基于熵的混沌活动过滤方法
    5.5 案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熵和行为紧密度过滤业务流程混沌活动方法
    6.1 概述
    6.2 研究动机
    6.3 基本概念
    6.4 基于业务流程过滤混沌活动方法
        6.4.1 混沌活动对业务流程的影响
        6.4.2 基于熵和行为紧密度过滤业务流程混沌活动方法
    6.5 实例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本文主要工作
    7.2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基于服务质量的云工作流调度工具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和论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工作流相关理论
    2.2 云工作流概述
    2.3 云工作流调度算法
    2.4 蚁群算法介绍
    2.5 云计算平台及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工作流调度工具软件体系结构
    3.1 云工作流调度工具软件体系结构核心组件
    3.2 云服务资源部署结构
    3.3 云工作流QOS结构
    3.4 基于CLOUDSIM的云工作流调度工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工作流调度算法分析与设计
    4.1 改进蚁群算法
    4.2 云任务优先次序启发式规则
    4.3 基于服务质量的云工作流调度算法
    4.4 实验设计与分析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工作流调度仿真工具的设计与应用
    5.1 CLOUDSIM平台配置
    5.2 CLOUDSIM平台扩展
    5.3 核心代码实现
    5.4 案例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工作与成果

(5)面向产业化的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技术与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与应用现状
        1.2.2 我国推行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2.3 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绿色建筑与绿色住宅
        1.4.2 住宅产业化
        1.4.3 建筑全生命期管理
        1.4.4 云计算技术
        1.4.5 BIM技术
        1.4.6 工程施工资源配置优化
        1.4.7 建筑绿色性能分析与评价
    1.5 研究内容
    1.6 关键技术
    1.7 整体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7.1 技术路线
        1.7.2 研究方法
    1.8 论文构成与章节安排
第2章 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模式及体系架构研究
    2.1 产业化绿色住宅的全生命期管理
        2.1.1 产业化绿色住宅
        2.1.2 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的内容
        2.1.3 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的特征
        2.1.4 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的支撑条件
    2.2 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模式
        2.2.1 典型工程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2.2.2 典型工程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2.2.3 基于IPD的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模式
    2.3 全生命期工作流与信息流
    2.4 产业化绿色住宅全生命管理体系架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IM的产业化住宅全生命期信息集成与管理技术研究
    3.1 概述
    3.2 面向住宅全生命期的BIM模型结构
    3.3 全生命期信息集成与管理体系架构
        3.3.1 结构化IFC数据存储
        3.3.2 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3.3.3 版本及分支管理机制
    3.4 分布式BIM数据分析处理
        3.4.1 基于MapReduce的IFC数据关联处理
        3.4.2 基于MapReduce的数据聚合与计算
    3.5 BIM数据融合机制与方法
        3.5.1 BIM数据的转换机制与方法
        3.5.2 BIM数据的关联机制与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化绿色住宅经济分析与预测技术研究
    4.1 概述
    4.2 住宅项目售价分析与预测方法
        4.2.1 项目信息网络抓取
        4.2.2 市场均价的时间序列预测
        4.2.3 项目单价特征筛选及单价特征系数估计
    4.3 住宅项目经济分析对比
        4.3.1 现金流量分析
        4.3.2 经济指标计算
        4.3.3 投融资方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化绿色住宅资源配置及优化技术研究
    5.1 概述
    5.2 基于离散事件仿真及优化的资源配置优化框架
    5.3 基于IFC的进度及资源信息模型
        5.3.1 模型整体结构
        5.3.2 工作分解结构及进度信息
        5.3.3 资源及成本信息
        5.3.4 产品信息
        5.3.5 三者的相互关系
    5.4 资源配置仿真模型的自动构建
        5.4.1 IFC模型与资源配置仿真模型的异同
        5.4.2 IFC模型进度信息的自动转化
        5.4.3 资源信息的自动转化
        5.4.4 占用型资源的竞争性分配机制
    5.5 优化过程的变量调整及目标函数选择
        5.5.1 变量调整机制
        5.5.2 目标函数选择
    5.6 基于退火算法的模型求解验证
        5.6.1 优化算法选择
        5.6.2 案例简介
        5.6.3 优化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化绿色住宅绿色性能分析与评价技术研究
    6.1 概述
    6.2 面向我国绿色住宅评价的绿色性能信息模型构建
        6.2.1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简介
        6.2.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本数据需求提取
        6.2.3 IFC标准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支持
        6.2.4 基于IFC的绿色性能信息模型结构
    6.3 基于BIM的绿色性能数据转换及融合方法
        6.3.1 gbXML性能信息模型结构
        6.3.2 IFC与gbXML模型对比及其映射关系
        6.3.3 IFC模型向gbXML模型的自动转换方法
        6.3.4 绿色性能分析数据及监测数据集成
    6.4 应用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面向产业化的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7.1 架构设计
        7.1.1 逻辑架构设计
        7.1.2 物理结构设计
        7.1.3 Web服务接口设计
    7.2 功能设计
    7.3 系统实现
        7.3.1 平台数据存储
        7.3.2 平台数据集成与交换
        7.3.3 API服务
        7.3.4 平台服务集成方案
第8章 工程实例验证
    8.1 项目背景
    8.2 平台部署与集成方式
    8.3 验证数据准备
    8.4 信息集成共享应用验证
    8.5 经济分析及预测应用验证
    8.6 绿色性能分析与评价应用验证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9.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云计算环境下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业务流程建模方法
        1.2.2 跨组织流程
        1.2.3 柔性业务流程
        1.2.4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跨组织业务流程管理理论基础
    2.1 业务流程管理
        2.1.1 业务流程管理的历史回顾
        2.1.2 业务流程管理概念
        2.1.3 业务流程管理技术
    2.2 云计算
        2.2.1 云计算的概念
        2.2.2 云计算产生的背景
        2.2.3 云计算对业务流程管理的影响
    2.3 跨组织业务流程
        2.3.1 现代企业业务流程的特点
        2.3.2 跨组织业务流程概念
        2.3.3 基于云计算的跨组织业务流程
    2.4 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
        2.4.1 业务流程建模
        2.4.2 跨组织流程建模的特点
        2.4.3 跨组织流程建模的方法
        2.4.4 形式化建模语言π演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柔性业务流程建模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柔性业务流程分析
        3.3.1 柔性业务流程的概念
        3.3.2 柔性业务流程的特点
        3.3.3 业务流程柔性的分类
        3.3.4 柔性业务流程管理技术
        3.3.5 云计算对跨组织流程柔性的影响
    3.4 基于π演算的柔性流程建模
        3.4.1 柔性流程建模分析
        3.4.2 π_(ie)语言
        3.4.3 BPMN的基本元素
        3.4.4 BPMN到π演算的映射规则
        3.4.5 流程柔性的表达方法
    3.5 基于π演算业务流程模型的验证
        3.5.1 π演算验证的形式
        3.5.2 验证工具MWB
        3.5.3 基于MWB的模型验证
    3.6 柔性流程建模实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服务交互建模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服务交互建模方法
        4.3.1 基本服务交互
        4.3.2 服务交互模式
    4.4 Web服务建模
        4.4.1 Web服务架构
        4.4.2 Web服务建模
        4.4.3 模型推演验证
    4.5 云服务交互建模
        4.5.1 云服务
        4.5.2 云服务交互建模
        4.5.3 模型分析与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编排建模
    5.1 编排建模相关工作
    5.2 流程编排建模分析
        5.2.1 流程编排概念
        5.2.2 标准BPMN在编排建模方面的不足
        5.2.3 基于BPMN2.0 Choreography的编排建模
    5.3 基于π演算的编排建模
        5.3.1 BPMN 2.0编排基本活动建模
        5.3.2 BPMN 2.0编排结构化动作建模
    5.4 拍卖场景编排建模实例
        5.4.1 拍卖场景的业务流程
        5.4.2 编排建模
        5.4.3 模型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跨组织流程建模方法与实例
    6.1 引言
    6.2 建模步骤
        6.2.1 编排分层建模
        6.2.2 从编排到交互的映射
    6.3 建模方法应用实例
        6.3.1 总体编排
        6.3.2 编排的细化
        6.3.3 编排图向交互图的映射
        6.3.4 交互模式的映射与建模
        6.3.5 生成协作图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7)基于着色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工作流技术概况
    2.1 工作流的相关概念
        2.1.1 工作流
        2.1.2 工作流模型
        2.1.3 工作流元模型
        2.1.4 工作管理系统
    2.2 工作流参考模型
    2.3 工作流建模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着色PETRI 网的工作流模型
    3.1 引入PETRI 网的原因
    3.2 PETRI 网的基本定义
    3.3 着色PETRI 网的基本理论
        3.3.1 着色Petri 网的定义
        3.3.2 着色Petri 网的动态行为
        3.3.3 着色Petri 网的基本性质
        3.3.4 着色Petri 网的层次性
    3.4 仿真工具CPN TOOLS
    3.5 基于着色PETRI 网的工作流模型
        3.5.1 过程角度
        3.5.2 资源角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上购物业务流程的着色PETRI 网模型
    4.1 网上购物系统的业务流程
        4.1.1 网上购物系统的业务流程的需求
        4.1.2 网上购物系统的业务流程设计
        4.1.3 工作流在网上购物中的应用
    4.2 网上购物系统流程着色PETRI 网模型的设计原则
    4.3 网上购物的着色PETRI 网模型
        4.3.1 网上购物系统的CPN 模型
        4.3.2 网上购物系统的CPN 子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订单处理流程的建模与仿真
    5.1 订单处理流程建模思想
    5.2 订单处理流程建模实现
        5.2.1 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5.2.2 模型中变迁的使能
        5.2.3 模型中标识的后继
    5.3 订单处理模型的状态空间分析
    5.4 订单处理模型的仿真分析
        5.4.1 CPN Tools 中的仿真控件介绍
        5.4.2 加入时间的订单处理流程的着色Petri 网模型
        5.4.3 仿真分析订单处理着色Petri 网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语义约束网合成技术的复杂流程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网格
        1.2.1 网格的概念
        1.2.2 网格的特点
        1.2.3 网格的应用
    1.3 工作流技术
        1.3.1 CSCW和工作流
        1.3.2 工作流的相关概念
        1.3.3 网格工作流的概念和特点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网格工作流的模型描述
    2.1 网格工作流的四维模型
    2.2 网格工作流的过程模型
        2.2.1 常见的工作流建模方法
        2.2.2 Petri网和WF-Net
        2.2.3 网格工作流的建模研究现状
    2.3 网格工作流的数据模型
    2.4 网格工作流的组织模型
        2.4.1 虚拟组织
        2.4.2 虚拟组织元模型
    2.5 网格工作流的资源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语义约束网的复杂流程建模
    3.1 语义约束网(SCN)
        3.1.1 SCN的定义
        3.1.2 SCN的动态语义
        3.1.3 SCN的图形表示
    3.2 控制结构的合成
    3.3 SCN的子网合成及活性保持性
        3.3.1 共享合成
        3.3.2 同步合成
        3.3.3 单链子网合成
        3.3.4 一般子网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用实例
    4.1 实例描述
    4.2 子模型的建立
        4.2.1 消费者流程模型
        4.2.2 经营者流程模型
        4.2.3 生产者流程模型
    4.3 子模型的合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工作
    5.1 论文总结
    5.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9)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虚拟样机技术概况
    1.3 工程机械行业产品设计现状与发展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2 工程机械虚拟样机总体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虚拟样机系统工程技术
    2.3 工程机械虚拟样机的体系结构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协同仿真技术
    3.1 引言
    3.2 协同仿真技术
    3.3 多学科协同仿真方法
    3.4 协同仿真支撑环境技术
    3.5 基于HLA的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协同仿真技术
    3.6 基于RTI/HLA的工程机械协同仿真系统体系结构
    3.7 本章小结
4 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协同设计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虚拟样机协同设计技术
    4.3 参数化设计
    4.4 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计算机协同设计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工程机械虚拟样机管理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虚拟样机技术开发过程
    5.3 工程机械虚拟样机系统中的过程链
    5.4 工程机械产品的开发过程
    5.5 工程机械产品开发过程分析
    5.6 工程机械开发过程管理内涵
    5.7 本章小结
6 虚拟样机测试与评估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虚拟样机测试与评估技术
    6.3 虚拟测试与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
    6.4 工程机械VPT&E技术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开发实例
    7.1 引言
    7.2 振动压路机虚拟样机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
    7.3 振动压路机虚拟样机管理分系统
    7.4 振动压路机虚拟样机设计分系统
    7.5 振动压路机虚拟样机系统的协同仿真分系统
    7.6 振动压路机虚拟样机系统的测试与评估分系统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8.2 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0)基于Petri网的协同商务链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协同商务的定义
        1.2.2 协同商务的内容
        1.2.3 协同商务的发展方向——协同商务链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4 本文的研究框架
        1.3.5 论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协同商务链的理论研究
    2.1 协同商务链的基本思想
        2.1.1 从供应链到协同商务链
        2.1.2 协同商务链的内涵
        2.1.3 协同商务链的特点
    2.2 协同商务链的理论分析
        2.2.1 协同论
        2.2.2 系统管理理论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2.3 协同商务链的理论框架
    2.4 协同商务链理论对企业的启发
第3章 协同商务链模型及方法研究
    3.1 协同商务链的结构模型
        3.1.1 协同商务链的建模内容
        3.1.2 协同商务链的建模要求
        3.1.3 协同商务链的结构模型
    3.2 协同商务链的建模体系
    3.3 协同商务链的建模过程
    3.4 协同商务链的主要建模方法
        3.4.1 工作流模型
        3.4.2 协同商务链的建模方法
        3.4.3 建模方法的选取
第4章 协同商务链模型的组建
    4.1 协同商务链的组建五阶段模型
    4.2 阶段一:协同商务链目标的确定
        4.2.1 消费者需求的发现
        4.2.2 消费者需求的分析
        4.2.3 确定协同商务链的目标
    4.3 阶段二:协同商务链核心企业群企业之间的博弈
        4.3.1 核心企业群的概念
        4.3.2 核心企业群的博弈模型分析
    4.4 阶段三:协同商务链其他合作企业的选择
    4.5 阶段四:最佳合作方案的确定
    4.6 阶段五:实现协同商务链的目标
        4.6.1 协同商务链的协调
        4.6.2 协同商务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
        4.6.3 协同商务链的运行
第5章 基于PETRI 网的协同商务链模型
    5.1 PETRI 网的基本理论
        5.1.1 Petri 网的概念
        5.1.2 Petri 网的特点
    5.2 协同商务链PETRI网建模
    5.3 协同商务链的PETRI网模型分析
        5.3.1. 状态空间性能的分析
        5.3.2 动态性能分析
        5.3.3 正确性分析
第6章 协同商务链的应用研究
    6.1 海尔集团简介
    6.2 以海尔为核心企业的协同商务链
        6.2.1 参与全球化分工
        6.2.2 作为核心企业组建协同商务链
    6.3 海尔组建协同商务链的意义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致谢

四、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网上购物仿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D]. 杜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3]基于Petri网过滤技术的业务流程挖掘方法[D]. 李娟.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服务质量的云工作流调度工具的研究与应用[D]. 马晓虹. 北方民族大学, 2017(02)
  • [5]面向产业化的绿色住宅全生命期管理技术与平台[D]. 林佳瑞. 清华大学, 2016(12)
  • [6]云计算环境下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研究[D]. 姜久雷. 东华大学, 2014(03)
  • [7]基于着色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与实现[D]. 彭洁. 江西理工大学, 2010(08)
  • [8]基于语义约束网合成技术的复杂流程建模研究[D]. 梁荣. 内蒙古大学, 2009(03)
  • [9]工程机械虚拟样机关键技术研究[D]. 孙成通. 山东科技大学, 2009(11)
  • [10]基于Petri网的协同商务链建模研究[D]. 黄瑾. 华侨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基于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网上购物模拟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