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本农业协会 (13)

现代日本农业协会 (13)

一、现代日本农协(十三)(论文文献综述)

陆倩倩[1](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以来,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逐渐从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推广模式向以政府、市场经济主体、科研院校为主的多元主体推广模式转变。多元主体推广模式可以联结不同主体,互相弥补单主体推广时的不足,不仅能提高供给端能力,也能激活需求端的潜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必须要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产业扶贫是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力量的重要途径,产业扶贫需要通过推广农业技术给予支撑。就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而言,尽管政府已明确划分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且呼吁各方主体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农业技术供给端与需求端无法形成有效匹配的问题依旧存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读、比较分析数据、实地调研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析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进程缓慢、农技推广中介服务市场发育滞后、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政策有待完善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未能深度耦合的因素。在借鉴了美国以大学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法国以农民协会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色列以政府系统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日本官民双轨运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这4种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后,得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其一是,搭建贫困地区―穿针引线‖工作队伍,贯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首尾端;其二是,要增强科技推力端引擎能力,加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主要是公共农业R&D能力建设和科研院校技术创新辐射能力;其三是培育市场需求端拉力主体,主要包括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技推广中介机构;最后是健全适用多元推广经济系统的法律政策,激励多元主体积极投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目前中国农村地区农业发展存在技术供需矛盾的问题,表现在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低、技术与市场接轨不洽等方面。农村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资源禀赋,发展农业需要更多具有地域性、针对性的农业关键性技术。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多元主体推广模式尤其注重地域性技术的推广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多元主体推广农业技术不断给农民赋能,提高农民可持续自主发展能力。

黄华强[2](2020)在《日本农地信托法律制度研究及对中国的借鉴》文中认为与中国同处东亚地区的日本自古以来便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农村土地的权属和流转关系日本国民的基本权益。日本农地信托的开展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现日本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农地流转信托制度,成熟的信托和农地法律体系、对农户权益极高的保护意识以及政府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对既有政策和法律做出的调整,这些因素使得信托制度成功运用到农地流转当中,为我国运行农地信托制度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思路和方法。日本农地信托法律关系明确且稳定,农地信托受托人兼顾农地信托事业的科普者,致力于农地信息联网,方便农户知悉农地信托流转的基本流程。该制度虽然实行多年,日本顾虑专业化的信托公司进入农地领域,因此在规定农地信托受托人方面,目前只有依托农地保有合理化法人和农协两大平台,受托人主体资格限定过于严格是否阻碍农地进一步流转,有待观察。中国的农地制度改革经历了从“统一经营”到“两权分离”再到“三权分置”的过程。农地信托,作为土地流转的一种新方式,在维持农地农用、集体所有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将信托制度运用于农地流转制度,由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信托给受托人,再由受托人以信托的方式对其进行管控调配、转出经营,农户将获得农地收益。土地经营权作为农地信托的客体,既能顺应目前农用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潮流,获得中央政策的扶持,同时也能避免农户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丧失土地。近年来我国地方农地信托试点也对土地经营权信托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地方模式存在的问题致使短期内还达不到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优势。本文内容以日本农地信托法律制度中的三方当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为论述基点,通过对日本农地信托制度的发展历程、概念与特征、法律关系和运作模式四大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指出农地信托制度三大关键问题所在:农户权益、法律体系保障和政府角色扮演。同时分析我国农地信托现有模式的创新和不足,借鉴日本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地信托制度的建议。

邵云[3](2020)在《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作金融对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升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相对于日本等具有完善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国家,我国的合作金融面临外部无立法、内部管理弱等问题。我国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传统合作金融已发生严重异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符合改善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的需求,有助于实现合作金融组织的规范化发展、提升人才素质和经营技术水平、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因此构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是必要且重要的。供销合作社作为全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承担着为农服务的使命。当前,多地供销合作社都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仍然面临缺乏联合发展、专业人才不足、缺乏领导权利等问题,而在供销合作社内部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是应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案。在供销合作社内部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契合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目标,也与供销合作社在政治方面、经营方面、人才方面等多维度的优势相契合。日本农协合作金融具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并具备有效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有力的政府扶持。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供销合作社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应坚持保证成员的使用权、管理权和所有权等原则;应包括两个子系统,即信贷系统和支撑系统。信贷系统主要是建立“全国-省级-县级-基层”四级合作金融组织;支撑系统主要是建立信用担保制度、相互援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风险防控机制。而为了保证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供销合作社应从人才培养、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好内部建设,并争取财政方面、立法方面以及监管方面的政府支持。

李悦[4](2020)在《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研究 ——以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情况和资源利用效率情况是体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尝试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特征、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现状进行阐述,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情况进行对比,以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情况为案例,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运行管理体制、硬件设施、人才队伍、服务供给、经费投入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应从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内部建设、健全人才队伍、优化服务供给、保障资金投入五个方面对策建议,从而更好的提升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郜清攀[5](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吴斌[6](2019)在《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进农村的全面发展。而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浙江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但这种领先是相对的,经过十来年粗犷式的发展,浙江特色农业的发展遭遇了瓶颈。基于此,本研究对浙江特色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浙江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意义,对国内外特色农业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思路和框架以及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本研究所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论述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第三部分对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发展的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剖析;第四部分运用SWOT分析对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其主要的发展战略;第五部分主要研究了日本“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作为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借鉴;第六部分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建议,包括主要思路、发展原则、具体措施以及保障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农业产业的布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提供农产品质量四个方面,保障措施主要从资本层面、土地政策层面以及组织层面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七部分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对主要结论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李俊宏[7](2017)在《农村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的检视与创新》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现行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制度已难以应对和解决未来农村的环境治理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检视与前瞻性的创新。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并轨",制度导向存有偏差;农村环境监测制度的定位不准,指向当下而非未来;执着于环保考核,被"绩效主义"所绑架;高估"奖励"机制,未能达到农村环境治理的预期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制度实践经验,更要结合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具体实际进行制度创新:农村环保法律制度导向应从治理转向预防;更新村民环保意识的内核以发挥软法的作用;设立农村环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优化农村环境监测机制与激励机制,并对环境执法机制进行创新。

李博达[8](2017)在《日本农协农村文化建设对我国供销社的借鉴意义刍议》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农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目前的状况,农村的空心化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大部分留守农村的人员缺乏必要的文化活动,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投入长期不足,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村精神文化的实际需求。日本作为人多地少,农村人口老龄化等跟中国类似的社会问题,日本农协作为日本的基本农民组织,在农村、农业的发展方面经过近七十年的不断摸索,可以为我们提供成功经验的借鉴。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围绕借鉴日本农协的相关经验这一思路来展开论文的写作。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农村文化的内涵进行论述,具体分析了我国农村建设的现状;其次,对日本农协对日本农村建设所起到的作用做了介绍;最后,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张引君[9](2017)在《日本农协经验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调整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在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同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十二五规划"时期的重要任务,并且"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用创新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日本农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合作发展的成功案例,其中日本农协的运作模式、典型经验对新时期我国农业合作组织以及产业化经营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提供了基本思路。

杨倩[10](2017)在《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组织的生产经营体制要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组织方式要不断创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不断提高。库车县是新疆西部地区的经济强县,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近些年有着较快的发展,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库车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库车县农业发展做了出相应贡献。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来看,与我国沿海地区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相比,尚具有较大的差距。近两年经济形势不景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新疆地区又面临较严重的安全形势等外部环境,这些对新疆农业发展造成较大压力,库车县作为新疆的一部分农业发展也不容乐观,同时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急需对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文主要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库车县农民合作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关困难和问题,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优秀经验和政策措施,对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策略做了深入探讨,探究能够推进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相关措施。本文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全方位的分析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库车县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如资金不足,经营管理人才欠缺,政策实施不到位等等一些列影响合作组织发展的问题。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从创新筹资方式,实行多种形式的融资,提高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加快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创新农业扶持方式,提高政策绩效,培养精英人才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农业市场服务水平,健全市场服务机制,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参与度等方面来进行提高改善。

二、现代日本农协(十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日本农协(十三)(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定性研究
        1.4.2 定量研究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精准扶贫
        2.1.2 农业技术推广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农业发展思想
        2.2.2 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科技推力与需求拉力理论
第三章 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3.1 1949 —1978 年四级推广网络形成期
    3.2 1979 —2003 年五级推广网络重构期
    3.3 2004 —2016 年多元推广网络形成期
        3.3.1 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发展―十五‖计划
        3.3.2 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
    3.4 2017 年至今多元推广网络发展期
        3.4.1 “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要求
        3.4.2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发展要求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主体
    4.1 政府
        4.1.1 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
        4.1.2 经营性农业技术推广
    4.2 科研院校
        4.2.1 科研院校服务动力
        4.2.2 科研院校经典推广形式
    4.3 市场经济主体
        4.3.1 涉农企业
        4.3.2 农民合作社
        4.3.3 农业技术扩散中介机构
第五章 多元主体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5.1 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进程缓慢
        5.1.1 政府对农业技术发展投入不足
        5.1.2 科研院校辐射范围碎片化
    5.2 农技推广中介服务市场发育滞后
        5.2.1 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较小
        5.2.2 涉农企业服务功能弱化
        5.2.3 农业技术推广中介机构成长速度慢
    5.3 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政策有待完善
        5.3.1 保障多元技术推广组织法律留白空间大
        5.3.2 配套政策难调动多元主体推广积极性
第六章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6.1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6.1.1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6.1.2 美国以大学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6.2 法国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6.2.1 法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6.2.2 法国以农业协会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6.3 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6.3.1 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6.3.2 以色列以政府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6.4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6.4.1 日本农业技术推广历史
        6.4.2 日本以官民双轨农协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第七章 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7.1 搭建贫困地区―穿针引线‖工作队伍
        7.1.1 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指导
        7.1.2 培育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
    7.2 增强科技推力端引擎能力
        7.2.1 政府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硬件投入
        7.2.2 科研院校提升农技推广辐射能力
    7.3 培育市场需求拉力端主体
        7.3.1 整合壮大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
        7.3.2 挖掘本地涉农企业内生发展力量
        7.3.3 扶助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中介机构
    7.4 健全适用多元推广经济系统法律政策
        7.4.1 更新保障多元技术推广组织耦合法律
        7.4.2 制定配套多元技术推广组织激励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日本农地信托法律制度研究及对中国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中日两国研究现状
        1.2.1 中国农地信托研究现状
        1.2.2 日本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日本农地信托制度的内涵
    2.1 日本农地信托制度的背景
        2.1.1 日本农地制度的发展历程
        2.1.2 日本信托立法制度发展概述
        2.1.3 日本农地信托制度的发展概述
    2.2 日本农地信托的概念、种类和特征
        2.2.1 概念
        2.2.2 种类
        2.2.3 特征
3 日本农地信托的法律关系
    3.1 日本农地信托的主体
        3.1.1 委托人(受益人)
        3.1.2 受托人
    3.2 日本农地信托的客体
    3.3 日本农地信托的内容
        3.3.1 日本农地信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3.3.2 日本农地信托事务
4 中国农地信托制度概述
    4.1 中国农地信托制度的发展历程
        4.1.1 三权分置前农地信托的发展
        4.1.2 三权分置后农地信托的发展
    4.2 中国农地信托的现有模式
        4.2.1 “绍兴模式”
        4.2.2 “草尾模式”
        4.2.3 “中信模式”
        4.2.4 “桃园模式”
    4.3 小结
5 中国农地信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中国农地信托存在的问题
        5.1.1 农地信托主体的存在问题
        5.1.2 农地信托财产的问题
        5.1.3 农地信托配套制度的问题
    5.2 日本农地信托法律制度的优势
        5.2.1 重视农户权益保护
        5.2.2 政府角色的灵活转变
        5.2.3 缜密的农地信托法律体系保障
    5.3 改进中国农地信托的建议
        5.3.1 主体问题的改善
        5.3.2 客体问题的改善
        5.3.3 配套措施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合作金融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二、合作金融体系建设
        三、供销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优势与路径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农村金融理论
        一、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二、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第二节 合作金融理论
        一、合作金融定义
        二、合作金融特征
    第三节 金融体系的机构观与功能观
        一、金融体系的机构观
        二、金融体系的功能观
第三章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与体系建设
    第一节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产生的背景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去合作化
        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消亡
    第二节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分类与特点
        一、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必要性
        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种类
        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特点
    第三节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改善农村金融供求结构的需要
        二、实现合作金融组织规范化发展的需要
        三、提升人才素质整体水平和经营技术水平的需要
        四、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的需要
        五、争取合法地位、实现有效监管的需要
第四章 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与体系建设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背景与现状
        一、供销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背景
        二、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现状
        三、供销合作社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契合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目标
        二、契合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优势
第五章 日本农协合作金融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日本农协合作金融的内容
        一、日本农协合作金融体系结构
        二、日本农协合作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二节 日本农协合作金融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构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二、有力的政府扶持
        三、完善的监管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四、完善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体系
第六章 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构建原则
        一、保证成员的使用权
        二、保证成员的管理权
        三、保证成员的所有权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构成
        一、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构成
        二、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信贷系统的构成
        三、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支撑系统的构成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内部建设与外部支持
        一、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内部建设
        二、供销合作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外部支持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研究 ——以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乡镇综合文化站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相关理论
第三章 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现状研究
    第一节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文化服务特征
    第二节 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现状
    第三节 东、中、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分析
第四章 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案例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第二节 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现状分析
    第三节 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个案分析
    第四节 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对策思考
    第一节 理顺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体制
    第二节 强化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内部建设
    第三节 健全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人才队伍
    第四节 优化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供给
    第五节 保障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资金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三)乡村振兴战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一)体制性要素
        (二)制度性要素
        (三)主体性要素
        (四)策略性要素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三)实地调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的概念
        2.1.2 特色农业的概念及内涵
        2.1.3 特色农业的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禀赋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农业补贴理论
        2.2.4 农业产业化理论
第3章 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3.1 整体概况
    3.2 主要特色产业
        3.2.1 中药材产业
        3.2.2 花卉苗木产业
        3.2.3 茶业产业
        3.2.4 其他特色农业产业
    3.3 主要特征
        3.3.1 市场化程度高
        3.3.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性强
        3.3.3 开放性程度高
        3.3.4 经营水平高
    3.4 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3.4.1 农产品价格波动大
        3.4.2 品牌影响力缺乏
        3.4.3 物流体系尚待健全
        3.4.4 出口遭遇发展瓶颈
    3.5 浙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3.5.1 农业的弱质性
        3.5.2 浙江农业发展的缺陷
        3.5.3 市场发展尚不充分
第4章 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优越的经济基础
        4.1.2 地理区位优势
        4.1.3 自然资源丰富
        4.1.4 电子商务发展领先
    4.2 劣势分析
        4.2.1 农业人均资源不足
        4.2.2 农业经营人才缺失
        4.2.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4.3 机会分析
        4.3.1 国内经济高速增长
        4.3.2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4.3.3 国家及政策支持
    4.4 威胁分析
        4.4.1 市场竞争加剧
        4.4.2 劳动力成本显着增加
        4.4.3 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
        4.4.4 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
    4.5 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
第5章 日本特色农业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5.1.1 发展背景的相似性
        5.1.2 自然地理资源的相似性
        5.1.3 经济发展阶段的相似性
    5.2 “一村一品”运动概述
    5.3 “一村一品”主要措施
        5.3.1 实施措施
        5.3.2 保障措施
    5.4 “一村一品”运动经验借鉴
        5.4.1 政府的支持
        5.4.2 农户的组织化
        5.4.3 思想观念的改造
第6章 促进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措施
    6.1 确立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6.1.1 指导思想
        6.1.2 基本原则
    6.2 制定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与思路
        6.2.1 基本目标
        6.2.2 主要思路
    6.3 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6.3.1 优化特色农业发展布局
        6.3.2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6.3.3 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
        6.3.4 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创新
    6.4 完善浙江特色农业发展措施的支持措施
        6.4.1 资本层面
        6.4.2 土地资源层面
        6.4.3 组织层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日本农协农村文化建设对我国供销社的借鉴意义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文化的内涵
2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 日本农协在日本农村文化建设上作用
    3.1 日本农协的性质
    3.2 日本农协的职能
4 供销社在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5 供销社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5.1 搭建文化平台,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5.2 落实中央文件, 参与农村设施建设
    5.3 整合系统资源, 承接政府为农培训
    5.4 培养供销队伍, 保障农村文化建设
    5.5 服务经济发展, 培育农村产业特色

(9)日本农协经验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农业概况
二、日本农协典型经验
三、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启示
    (一) 政府政策支持及法律完善
    (二) 合理利用社区组织资源并协调利益关系
四、结语

(10)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主要理论依据
第3章 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3.1 库车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2 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3.3 案例分析——库车县钟华香梨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4章 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分析
    4.1 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方法及样本分布状况
    4.2 关于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问卷设计
    4.3 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结果分析
    4.4 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的调查结果分析
第5章 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缺乏农村金融支撑
    5.2 非均衡发展
    5.3 政策时效性低
    5.4 人才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管理人才
    5.5 经营管理现代化程度低
    5.6 缺乏市场化服务机制
    5.7 信息平台闭塞,农产品流通不畅
    5.8 农民参与意愿不高
第6章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践与启示
    6.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分析
    6.2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经验借鉴
第7章 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创新灵活的筹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7.2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组织运营系统化,扩大组织规模
    7.3 创新农业扶持方式,提高政策绩效
    7.4 培养精英人才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加大人才培养投入
    7.5 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
    7.6 提高农业市场服务水平,健全市场服务机制
    7.7 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
    7.8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参与度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现代日本农协(十三)(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多元主体模式研究[D]. 陆倩倩.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2]日本农地信托法律制度研究及对中国的借鉴[D]. 黄华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3]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建设研究[D]. 邵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4]我国西部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研究 ——以西部Y省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例[D]. 李悦.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吴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农村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的检视与创新[J]. 李俊宏. 法治论坛, 2017(04)
  • [8]日本农协农村文化建设对我国供销社的借鉴意义刍议[J]. 李博达. 南方农机, 2017(14)
  • [9]日本农协经验对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J]. 张引君. 河南农业, 2017(05)
  • [10]库车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D]. 杨倩.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现代日本农业协会 (1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