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烹饪语义场比较研究

英汉烹饪语义场比较研究

一、英汉烹饪语义场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彦霞[1](2021)在《《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木本植物名词释义对比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汉语语文词典的一个类别,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相当程度的积淀和发展,但还存在着严重的内向型倾向的缺陷,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就需要借鉴其他外向型学习词典的成功经验。“有比较才有鉴别”,又因为词典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释义的好坏,本文就从释义的角度出发,将2006版《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学汉语》)与第9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以下简称《牛津高阶》)作为封闭域,比较两部词典对木本植物名词在收词、义项设置、释义内容、释义方式上的异同,以便《学汉语》从中获得编纂启示,进而提高词典的质量。本文的主体部分可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统计分析了《学汉语》和《牛津高阶》收录木本植物名词的情况,还对两部词典共有的木本植物名词的义项数量和排列顺序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发现《学汉语》不仅在木本植物名词的收录上少于《牛津高阶》,义项数量总体也相对较少;对于义项的排列,两部词典都倾向于使用逻辑顺序和频率顺序。第二章从释义内容入手比较两部词典的释义内容差异,这个过程中,先提取了主要的语义特征,并且分为“义位对等”和“义位不对等”两大类进行分析。“义位对等”中,《牛津高阶》的释义内容总体要比《学汉语》更加丰富;“义位不对等”中,《学汉语》表示“植物、植物的部分”,《牛津高阶》表示“植物的部分”的情况居多。第三章在释义方式的比较中,两部词典对木本植物名词释义时都采用了定义式的释义方式,但具体释义时又存在“属”和“种差”选择和排列上的差异,为了更为科学细致地进行对比,笔者在前人总结出定义式释义方式的基础上,对两部词典共有的木本植物名词进行了更为深入、具体的分析和分类,该部分的研究以义项为调查对象,发现《学汉语》的35个木本植物名词义项采用了“属+种差”“属+种差+属”“属+种差+属+种差”“种差+属+种差”“种差+属”五种具体的定义式释义方式,而《牛津高阶》中的38个木本植物名词义项采用了“种差+属”“种差+属+种差”“属+种差”三种定义式释义方式。另外,本文对以上的发现进行了量化处理和对比分析,得出相比之下《学汉语》更倾向于使用“属+种差”和“属+种差+属”这两种定义式释义方式,而《牛津高阶》对“种差+属+种差”和“种差+属”这两种定义式释义方式更为青睐。第四章基于以上与《牛津高阶》比较中发现的《学汉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收词上,建议《学汉语》减少或者改换一些使用频率低的木本植物名词,增加部分使用频率高但未被收录的木本植物名词;义项设置上,建议将表示“植物”与“植物部分”的意义分别立项,在义项排列过程中涉及到义项数量较多的木本植物名词,可以借鉴《牛津高阶》中频率顺序进行排列;释义内容上,建议该词典在提高释义内容准确性的同时统一其释义模式;释义方式上,建议统一每个义项中属词的数量和选词标准,还需对种差的分合标准进行统一。

李卫杰[2](2021)在《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物互喻”指“身”与“物”的互相比喻,即:用人的身体比喻某一事物,或用某一事物比喻人。“身物互喻”词是所有语言中的基础词汇,本文结合“斯瓦迪士核心词表”考察现代汉语中的“身物互喻”词,并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本文研究,分三个层面,具体内容如下:绪论,解释“身物互喻”词,提出本选题的意义,分析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对语料分析、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从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着手对“身物互喻”词引申的隐喻、转喻成果进行梳理。第一层面,将“身物互喻”词分为“以身喻物”词和“以物喻身”词两大类,并分别对两类词进行本体研究及教学思考。具体词的考察,先逐一详析各义项,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归总。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词的个性特点及“身物互喻”词的共性特征,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讨论。第二层面,进行“身物互喻”词课堂教学的探讨。根据“身物互喻”词的特征,本部分选择适合“身物互喻”词教学的“语义场”教学法理论、语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案设计与方法讨论,并延伸至对“身物互喻”词文化教学问题的讨论。第三层面,进行“身物互喻”词课外教学的探讨。将“身物互喻”词的课外教学聚焦在预习、课后练习、活动设计这三个大环节之上,各环节用较为丰富的内容、形式为“身物互喻”词设计相应的课外教学练习与活动。结语,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相关研究做出展望。

黎氏全[3](2020)在《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味觉作为基本的感觉之一,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有了味觉,我们才可以认识美食、感受美味。而味觉是在饮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饮食的重要特征之一,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价值。因此,味觉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的语言学对味觉词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还不够丰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味觉词的语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汉外对比研究虽然众多,但着重于与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对比。在越南,关于味觉词的研究寥寥可数,专门、系统地对汉越味觉词进行的对比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视角对汉越基本味觉词的语义、构词及语用三个层面的认知进行全面和细致对比,并尝试阐明这两种不同语言在味觉的词汇表征方面的异同和动因。论文选取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咸”和越南语中与之相对应的“chua”、“ng(?)t”、“d(?)ng(kh(?))”、“cay”、“m(?)n”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认知域的理论为基础,对味觉词的义域进行划分、定名及分析,然后把其分为“相同、相似、相异”三种情况去考察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的异同,从此阐释造成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此外,还采用了静态语言理论与动态言语实例结合法,探讨了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构词能力和语用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语义方面,汉越味觉词呈现出共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其中“苦”与“d(?)ng(kh(?))”语义基本相同;“酸”与“chua”和“甜”与“ng(?)t”语义共性大于差异性;“辣”与“cay”语义异同参半;“咸”与“m(?)n”语义差异性大于共性。此外,两者在语义引申方面体现出一些整体性的倾向:一是从语义引申的途径上看,在隐喻投射的过程中基本体现出了“味觉现象—生理感觉—心理感觉—抽象概念”的模式;二是从语境依赖程度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语境的影响;三是从语义指向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都倾向于内指,但倾向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四是从语义指称对象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使用范围有时不一致;五是从语义色彩上看,汉越味觉词的褒贬色彩大多相似。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方式和生理机制引起了汉越味觉词语义朝“同”的方向发展,但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约束导致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朝“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以认知、语言、文化三平面为基础,建立了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对比的阐释模式,从而寻求两者语义异同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认知角度看,我们发现造成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都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对味觉的感受大体一致。从语言角度看,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味觉词的引申意义会受到其所在的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语义表现的差异。而另一方面,语言接触又会使汉越味觉词语义产生很多相似之处。从物质文化看,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等直接影响了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偏好,这对汉越味觉词引申的结果和其隐含的褒贬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看,中越两国人民都受到深远的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很多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明显地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思维方式上,中越文化都重视二元统一,两国人民习惯于直观思维、内向思维。此外,佛教观念渗透到越南人的思想意识中并给越南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都是造成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有异有同的重要原因。(二)在构词方面,汉越两种语言的味觉形容词的构词法从宏观上看大异小同。从结构上看,汉语味觉词仅有附加式、复合式两种构词方式,而没有重叠式的构词法,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方式分为重叠式、附加式、复合式三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重叠式上看越南味觉词具有零基式重叠AA和部分重叠AA式等两种类型。从附加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均有“词根+叠音后缀”(ABB式)和“词根+不叠音后缀”两种类型,其中以ABB附加式为主,A词根是基本味觉词。然而,在越南语ABB式里有一些AB、BB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从复合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又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本味觉+基本味觉”;第二类是“基本味觉词+其他成分”。汉越味觉词在复合式的第一类构词法中完全对应。第二类构词法中,汉越味觉词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其共同点是由基本味觉词与其他词素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不仅表示味道,而且大多带着引申意义;但整体上看,在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上,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能力与汉语味觉词相比,较为薄弱。越南语“基本味觉词+其它成分”组合只有联合式、偏正式复合词,而汉语除了联合式、偏正式之外,还有动宾式及主谓式复合组合。这也是两者复合式在第二类构词法中的不同点。(三)在语用方面,我们从交际对话、形容词生动形式和固定短语三个角度去研究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汉越基本味觉词都呈现出很多特殊的语用特点。在交际对话中,汉越味觉词既遵循又违反合作原则。在形容词生动形式中,汉越味觉词能够改变词语的语义程度、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固定短语中,汉越味觉词主要出现在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语等固定短语。这些短语信息丰富,形式简洁,语言生动,语体鲜明,语义蕴含着民族深刻的处世之道和哲学思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隐喻理论和味觉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上,不仅加深我们对汉越味觉词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越两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颇有裨益,同时还为汉越词汇教学、词典编纂、翻译工作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杨星慧[4](2020)在《现代汉语饮食动词的框架语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饮食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行为之一,表示这一行为事件的动词就是饮食动词。饮食动词是汉语动词中的一个小类,尽管数量不算多,但是使用频率很高。本文是在框架语义学理论指导下,从新的视角切入词汇系统,对饮食动词进行的研究。重点想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构建饮食动词的框架层级系统,为形成饮食词汇的语义网络打下基础;通过语料库检索,并借助其他语料来源,归纳出现代汉语饮食动词词元库;兼顾句法与语义两个平面,从动词的句法搭配、配价以及宾语的语义类型等三个角度对词元库中的核心动词进行描写和分析;整理出饮食域框架式,并对具体的饮食框架式进行了句法分析和语义描写。希望本文对于饮食动词的研究能够成为现代汉语动词分支研究的一个梳理和补充。

袁耀辉[5](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王丽[6](2019)在《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场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语义场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十分具有民族性,其中英语及汉语两种语义体系的语义十分典型。因而该文对英语及汉语语义系统中的烹饪词汇进行语义场的对比与研究,首先分析与阐述两种语义场中的代表义位,进而对其加以对比研究。

冶慧颖[7](2018)在《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语言符号系统中的颜色词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类各民族在借助这一抽象概念表达色彩的同时,颜色词还被赋予了丰富的引申义、联想义和象征义等。人类对色彩光谱的划分和认知过程是渐进的、连续的,但也不排除有特殊历史事件以及外来文化传入所导致的基因突变,但总的来说,这一切都是有源可寻的。本研究将英语基本颜色词作为切入点,依据斯瓦迪士的《两百词表》,从中选出“黑”、“白”、“红”、“黄”、“绿”五个核心词概念进行语义研究。首先穷尽性地查找出这五个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词汇及语义,并追寻其词源、颜色词衍生词和语义出现的年代,进而整理出每个颜色词的时间年表和语义年表。然后根据每个颜色概念下所有语义的凸显要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其进行范畴的归类,并运用语义图模型的研究方法分别绘制出这五个颜色范畴所有语义的语义图,再从语义类型学的视角把英语基本颜色词概念下的所有语义与其他22种语言中相对应颜色概念的语义进行共时比较,对这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内所有语义的产生、演变及消亡过程进行描写与解释,试图比较出其共性和差异,进而探寻出这23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语义演变的轨迹和演变机理,从而发现人类在颜色领域的认知共性。本研究共有八个章节。第一章,作者依次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颜色词研究现状、研究涉及的理论和依据、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二至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分别研究了英语中“黑”、“白”、“红”、“黄”、“绿”这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颜色词的词源、年表、本义与引申义,并用语义图的方法和其它二十二种语言中同一颜色范畴的语义进行共时比较。第七章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归纳了这二十三种语言颜色词语义的共性、差异以及原由,并对颜色词语义的演变机理作出解释。第八章则是本研究创新与不足的评价与展望。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本研究首次将英语中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词汇和语义进行了穷尽性的搜索,并对其词源、衍生词和语义产生的年代进行了详尽查询和历时的研究,对语义的发展演变轨迹做出了清晰的描述、分析和归纳。(2)本研究首次从类型学的视角将英语基本颜色词概念下的所有语义和其它22种语言中相应颜色词概念的语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比较和归纳。本研究所取样本涵盖的语系、语族之广、语义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样本的多寡直接影响语义演变规律的正确总结。(3)本研究首次采用语义图的方法对颜色词语义进行直观展示,清晰地刻画了颜色词语义演变的路径及方式。

赵阿娟[8](2015)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烹饪动词的对比研究和教学探讨》文中提出中国的烹饪历史悠久,从原始时代后期鼎的发明至今,中国的烹饪走过了将近四千年的历史。如今的中国烹饪已经为世界所赞叹。随着21世纪“汉语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汉语这种语言,更大一部分原因是语言背景下的文化所具有的魅力,作为中国代表性文化的烹饪必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以母语背景为英语的学生为例,中文的“炒”对应的英文翻译是“stir-fry”,但实则这两个词并不是完全对应的,这就导致他们不能或很难掌握烹饪动词,更别说去了解烹饪文化了。本文基于汉语学习者对烹饪动词和文化的学习需要,将世界上通用的语言英语中的烹饪动词与汉语烹饪动词进行语义分析和对比,力图通过对比找出能够指导对外汉语烹饪词汇与文化教学的有效方法,并设计出课堂实施方案,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留学生的学习,当然更希望为对外汉语教学乃至汉语国际推广作出些许贡献。

张文博[9](2014)在《俄汉烹饪动词语义场对比》文中提出饮食与烹饪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俄两国的烹饪文化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而了解烹饪词汇是了解饮食烹饪文化的关键。本文从语义场类型及语义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俄汉烹饪动词语义场,得出其异同,并从饮食习惯、地理因素及思维方式三方面对俄汉烹饪子场动词的异同进行了阐释。根据烹饪时所需的不同的传热媒体,将烹饪动词词场分成了以“水”、“油”、“干的热气”和“湿的热气”为传热媒体的四个语义场:варить/煮场,жарить/炸场,печь/烤场,парить/蒸场。并对这四对烹饪动词语义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俄汉语烹饪动词的语义特征可以统一概括为:[+传热介质]+[+食物]+[+工具]+[+熟的程度]。而后得出俄汉烹饪动词之间的对应关系,共分为3种:完全对应的义位、基本对应义位和部分对应义位。进而得出俄汉烹饪动词之间的对应关系,共分为3种:варить—煮、熬,жарить—煎,печь,запечь,выпечь—烤1、烘焙;基本对应的义位有:томить—焖,жарить—炸,тушить—炖,парить—蒸;部分对应的义位有:припустить—焖,пассервать—煸,печь—烙,попарить—熥。此后,分别选取俄汉各子场中语义相对应的烹饪动词,对它们进行基本词义对比和引申词义对比,分析阐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本研究通过清晰地了解俄汉烹饪场动词类型、结构及语义,发现其异同,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以期对对外汉语、俄语教学、俄汉互译及词典编纂等提供一定的借鉴。

邓元元[10](2014)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烹饪动词的对比研究及教学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上的反映之一则是有很多与饮食文化相关的烹饪词语。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存在差异,所以在语言中有关烹饪词语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后,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中国的饮食文化,从而对中国的烹饪文化及烹饪方式产生兴趣,并且学习与烹饪相关的词语。但由于留学生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往往不能准确使用汉语烹饪类词语,虽然目前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饮食文化的研究较多,但尚无具体到烹饪词教学的研究,基于此种情况,笔者通过文献检索法和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并借鉴前人的研究,从饮食文化当中的烹饪方式的角度研究《汉语水平词汇大纲》内所包含的常用烹饪动词,并从汉外文化差异的角度对比汉语和英语及汉语和韩语中常用烹饪动词在词义、用法等方面的异同。对烹饪动词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提出相应建议与策略,并设计出课堂实施方案,力求能够有效帮助外国留学生了解汉语常用烹饪动词用法,进一步达到认识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

二、英汉烹饪语义场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烹饪语义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木本植物名词释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学习词典比较研究
        二、词典释义研究
        三、木本植物名词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学汉语》与《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收词与义项设置比较分析
    第一节 《学汉语》与《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收词比较研究
        一、《学汉语》和《牛津高阶》共有的木本植物名词
        二、《学汉语》中特有的木本植物名词
        三、《牛津高阶》中特有的木本植物名词
    第二节 《学汉语》和《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义项设置比较研究
        一、《学汉语》和《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义项数量比较分析
        二、《学汉语》和《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义项排列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学汉语》与《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释义内容比较分析
    第一节 《学汉语》与《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语义特征选取情况
    第二节 《学汉语》与《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释义内容比较
        一、义位对等
        二、义位不对等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学汉语》与《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释义方式比较分析
    第一节 《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释义方式分析
        一、属+种差
        二、属+种差+属
        三、属+种差+属+种差
        四、种差+属+种差
        五、种差+属
    第二节 《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释义方式分析
        一、种差+属
        二、属+种差
        三、种差+属+种差
    第三节 《学汉语》与《牛津高阶》木本植物名词释义方式比较
        一、《学汉语》释义方式总结
        二、《牛津高阶》释义方式总结
        三、《学汉语》与《牛津高阶》释义方式总体比较
第四章 《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释义优化建议
    第一节 《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收词的不足及优化建议
        一、《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收词的不足
        二、《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收词的优化建议
    第二节 《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义项设置的不足及优化建议
        一、《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义项设置的不足
        二、《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义项设置的优化建议
    第三节 《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释义内容的不足及优化建议
        一、《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释义内容的不足
        二、《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释义内容的优化建议
    第四节 《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释义方式的不足及优化建议
        一、《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释义方式的不足
        二、《学汉语》木本植物名词释义方式的优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三、选题意义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
    五、方法与语料说明
第一章 “以身喻物”词的考察与教学思考
    一、肢体部位词
    二、内脏器官词
    三、面部器官词
第二章 “以物喻身”词的考察与教学思考
    一、植物的“喻身”分析
    二、动物的“喻身”分析
第三章 “身物互喻”词课堂教学探讨
    一、“身物互喻”词的语义场教学法探讨
    二、“身物互喻”词的语境教学法探讨
    三、“身物互喻”词的文化教学探讨
第四章 “身物互喻”词课外教学探讨
    一、课前预习
    二、课后练习
    三、活动设计
第五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斯瓦迪士核心词列表
    二、“身物互喻”词教学片段式设计
致谢

(3)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1.2.2 越南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1.2.3 汉越味觉词的对比研究
        1.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研究范围
        1.3.1 味与味觉
        1.3.2 味觉词的定义及分类
        1.3.3 基本味觉词及研究对象
    1.4 理论依据
        1.4.1 语义对比的理论框架
        1.4.2 差异解释的阐释模式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语料说明
第二章 汉越“酸/chua”语义对比
    2.1 汉越“酸/chua”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2.2 汉越“酸/chua”语义统计及分析
        2.2.1 “酸/chua”的语义分布统计
        2.2.2 “酸/chua”语义内涵分析
    2.3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总结
        2.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2.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2.4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原因
        2.4.1 认知因素
        2.4.2 语言因素
        2.4.3 文化因素
第三章 汉越“甜/ng(?)t”语义对比
    3.1 汉越“甜/ng(?)t”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3.2 汉越“甜/ng(?)t”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3.2.1 “甜/ng(?)t”的语义分布统计
        3.2.2 “甜/ng(?)t”的语义内涵分析
    3.3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总结
        3.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3.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3.4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原因
        3.4.1 认知因素
        3.4.2 语言因素
        3.4.3 文化因素
第四章 汉越“苦/d(?)ng(kh(?))”语义对比
    4.1 汉越“苦/d(?)ng(kh(?))”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4.2 汉越“苦/d(?)ng(kh(?))”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4.2.1 “苦/d(?)ng(kh(?))”的语义分布统计
        4.2.2 “苦/d(?)ng(kh(?))”的语义内涵分析
    4.3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总结
        4.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4.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4.4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原因
        4.4.1 认知因素
        4.4.2 语言因素
        4.4.3 文化因素
第五章 汉越“辣/cay”语义对比
    5.1 汉越“辣/cay”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5.2 汉越“辣/cay”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5.2.1 “辣/cay”的语义分布统计
        5.2.2 “辣/cay”的语义内涵分析
    5.3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总结
        5.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5.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5.4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原因
        5.4.1 认知因素
        5.4.2 语言因素
        5.4.3 文化因素
第六章 汉越“咸/m(?)n”语义对比
    6.1 汉越“咸/m(?)n”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6.2 汉越“咸/m(?)n”语义统计及分析
        6.2.1 “咸/m(?)n”的语义分布统计
        6.2.2 “咸/m(?)n”的语义内涵分析
    6.3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总结
    6.4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原因
第七章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
    7.1 汉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7.1.1 重叠式
        7.1.2 附加式
        7.1.3 复合式
    7.2 越南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7.2.1 重叠式
        7.2.2 附加式
        7.2.3 复合式
    7.3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分析
        7.3.1 重叠式对比
        7.3.2 附加式对比
        7.3.3 复合式对比
第八章 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8.1 汉越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1.1 交际对话的合作原则
        8.1.2 汉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1.3 越南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2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2.1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类型
        8.2.2 汉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2.3 越南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3 汉越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3.1 汉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3.2 越南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4 总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
        9.1.1 关于汉越味觉词语义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9.1.2 关于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原因的阐释
        9.1.3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构词方式
        9.1.4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9.2 研究反思
        9.2.1 创新之处
        9.2.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4)现代汉语饮食动词的框架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内容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内容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评述
        1.3.1 关于框架语义学的研究
        1.3.2 关于饮食词汇的研究
        1.3.3 关于动词分类的研究
    1.4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 饮食动词的选取及语义分析方法
    2.1 饮食动词的选取
        2.1.1 饮食动词的概念界定
        2.1.2 饮食动词的范围与选定
    2.2 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分析方法
        2.2.1 框架语义理论概说
        2.2.2 框架语义分析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 饮食动词的语义框架层级系统
    3.1 饮食动词的语义框架类型
        3.1.1 饮食框架域
        3.1.2 饮食框架分域
        3.1.3 饮食框架类
        3.1.4 饮食框架式
    3.2 饮食动词的语义框架层级系统
第四章 饮食动词词元考察
    4.1 饮食动词词元库
    4.2 饮食动词词元库的内部分类
        4.2.1 “吃”类词元
        4.2.2 “喝”类词元
        4.2.3 “嗅觉”类词元
        4.2.4 “味觉”类词元
    4.3 饮食动词词元的语义特征分析
        4.3.1 “吃”类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4.3.2 “喝”类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4.3.3 “嗅觉”类词元的语义特征分析
        4.3.4 “味觉”类词元的语义特征分析
第五章 饮食框架式分析
    5.1 饮食语义框架式的分析原则与方法
    5.2 饮食框架式的句法分析
    5.3 饮食框架式的语义描写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场中的代表义位
2 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场义位的语义特征
    2.1 在A场中英汉烹饪词汇义位的语义特征
    2.2 在B场中英汉烹饪词汇义位的语义特征
    2.3 在C场中英汉烹饪词汇义位的语义特征
    2.4 在D场中英汉烹饪词汇义位的语义特征
    2.5 在E场中英汉烹饪词汇义位的语义特征
    2.6 在F/G场中英汉烹饪词汇义位的语义特征
3 结束语

(7)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范围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颜色词研究现状
        1.3.2 国内颜色词研究现状
    1.4 研究涉及的理论及依据
        1.4.1 语言类型学
        1.4.2 语义类型学
        1.4.3 认知语义学理论
        1.4.4 语义图模型
    1.5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5.1 语料来源
        1.5.2 研究方法
2 英语颜色“黑”的研究
    2.1 英语“黑”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2.1.1 源于颜色表达的“黑色”词
        2.1.2 源于明暗表达的“黑色”词
        2.1.3 “借物呈色”的“黑”色词
    2.2 英语“黑”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2.2.1 “黑”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2.2.2 “黑”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2.3 英语“黑”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2.3.1 英语“黑色”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2.3.2 英语“黑色”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2.4 英语“黑”语义图
        2.4.1 语义图构建说明
        2.4.2 英语“黑色”语义场的语义图
        2.4.3 英语“黑色”语义图解析
    2.5 与其它语言“黑”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2.5.1 与印欧语系“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黑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2.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5.6 与孤立语(日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2.6 英语和其它语言黑色语义图比较小结
3 英语颜色“白”的研究
    3.1 英语“白”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3.1.1 源于颜色表达的“白色”词
        3.1.2 源于明暗表达的“白色”词
        3.1.3 “借物呈色”的“白色”词
    3.2 英语“白”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3.2.1 “白”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3.2.2 “白”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3.3 英语“白”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3.3.1 英语“白”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3.3.2 英语“白”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3.4 英语“白”语义图
        3.4.1 英语“白”语义场的语义图
    3.5 与其它语言“白”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3.5.1 与印欧语系“白”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白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3.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5.6 与孤立语(日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3.6 英语和其他语言“白”语义图比较小结
5 英语颜色“红”的研究
    5.1 英语“红”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5.1.1 源于颜色表达的“红色”词
        5.1.2 “借物呈色”的“红色”词
        5.1.3 颜色属性边缘化的“红色”词
    5.2 英语“红”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5.2.1 “红”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5.2.2 “红”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5.3 英语“红”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5.3.1 英语“红”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5.3.2 英语“红”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5.4 英语“红”语义图
        5.4.1 英语“红”语义场的语义图
    5.5 与其它语言“红”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5.5.1 与印欧语系“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红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5.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5.6 与孤立语(日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5.6 英语和其它语言“红”语义图比较小结
6 英语颜色“黄”的研究
    6.1 英语“黄”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6.1.1 源于颜色表达的“黄色”词
        6.1.2 “借物呈色”的“黄色”词
    6.2 英语“黄”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6.2.1 “黄”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6.2.2 “黄”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6.3 英语“黄”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6.3.1 英语“黄”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6.3.2 英语“黄”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6.4 英语“黄”语义图
        6.4.1 英语“黄”语义场的语义图
    6.5 与其它语言“黄”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6.5.1 与印欧语系“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黄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6.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5.6 与孤立语(日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6.6 英语和其它语言“黄”语义图比较小结
7 英语颜色“绿”的研究
    7.1 英语“绿”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7.1.1 源于颜色表达“绿色”词
        7.1.2 “借物呈色”的“绿色”词
    7.2 英语“绿”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7.2.1 “绿”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7.2.2 “绿”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7.3 英语“绿”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7.3.1 英语“绿”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7.3.2 英语“绿”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7.4 英语“绿”语义图
    7.5 与其它语言“绿”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7.5.1 与印欧语系“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绿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7.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5.6 与孤立语(日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7.6 英语和其它语言“绿”语义图比较小结
8 结语
    8.1 英语颜色词来源及变迁
    8.2 颜色词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2.1 黑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2.2 白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2.3 红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2.4 黄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2.5 绿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8.3 颜色词语义的差异及原由
        8.3.1 地理、气候及原生文化对颜色语义的影响
        8.3.2 宗教、政治导致颜色语义变异
    8.4 颜色词语义演变的途径——转喻和隐喻
    8.5 颜色词语义的传播及地缘影响
    8.6 颜色词语义的模糊性
    8.7 颜色词语义的矛盾性
9 创新、不足及展望
    9.1 创新
    9.2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目录

(8)对外汉语教学中烹饪动词的对比研究和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1.1.2 选择烹饪词汇的原因
    1.2 研究综述
        1.2.1 烹饪词汇研究综述
        1.2.2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及对象
第2章 中国的烹饪
    2.1 中国烹饪的起源和特点
        2.1.1 中国烹饪的起源
        2.1.2 中国烹饪的特点
    2.2 常见烹饪动词
        2.2.1 常用烹饪动词的历史演变
        2.2.2 常见烹饪动词的词义
第3章 汉英烹饪动词的对比分析
    3.1 汉英烹饪动词的范围与选定
    3.2 语义学理论背景和依据
    3.3 汉英烹饪动词语义场的划分
    3.4 汉英烹饪动词的语义分析与对比
        3.4.1 以开水为传热介质的煮/boil场
        3.4.2 以热油为传热介质的炸/fry场
        3.4.3 以热的油和水为传热介质的烧/pot-roast场
        3.4.4 以干的热气为传热介质的烤/bake场
        3.4.5 以湿的热气为传热介质的蒸/steam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外汉语烹饪动词教学方法及策略
    4.1 烹饪动词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4.1.1 运用语义场理论
        4.1.2 建立一个烹饪词语库
    4.2 烹饪动词的文化教学
        4.2.1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4.2.2 组织烹饪动词文化实践活动
        4.2.3 利用网络途径
第5章 烹饪动词的文化教学活动设计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Questionnaire about Needing of Chinese Cooking Verbs Teaching

(9)俄汉烹饪动词语义场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一章 俄汉烹饪动词的语义场对比
    第一节 俄汉烹饪动词语义场分类
    第二节 俄汉烹饪动词语义特征分析
        一、 以水为传热介质的варить/煮场
        二、 以油为传热介质的жарить/炸场
        三、 以干的热气为传热介质的печь/烤场
        四、 以湿的热气为传热介质парить/蒸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汉烹饪动词的词义对比
    第一节 варить与“煮”、“熬”的词义对比
        一、 варить与“煮”、“熬”的基本词义对比
        二、 варить与“煮”、“熬”的引申词义对比
    第二节 жарить与“炸”、“煎”的词义对比
        一、 жарить与“炸”、“煎”的基本词义对比
        二、 жарить与“炸”、“煎”的引申词义对比
    第三节 печь与“烤”的词义对比
        一、 печь与“烤”的基本词义对比
        二、 печь与“烤”的引申词义对比
    第四节 парить与“蒸”的词义对比
        一、 парить与“蒸”的基本词义对比
        二、 парить与“蒸”的引申词义对比
    第五节 томить、припустить与“焖”的词义对比
        一、 томить、припустить与“焖”的基本词义对比
        二、 томить、припустить与“焖”的引申词义对比
    第六节 тушить与“炖”的词义对比
        一、 тушить与“炖”的基本词义对比
        二、 тушить与“炖”的引申词义对比
第三章 俄汉烹饪场动词语义异同的文化诠释
    第一节 饮食习惯的异同对俄汉烹饪动词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因素的异同对俄汉烹饪动词的影响
    第三节 思维方式的异同对俄汉烹饪动词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烹饪动词的对比研究及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中国烹饪文化和常用烹饪动词
    2.1 中国烹饪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2.2 烹饪文化与烹饪词语
    2.3 常用汉语烹饪动词分析
3 对比分析汉语和英语中的烹饪动词
    3.1 语义特征相同的汉英烹饪动词
    3.2 语义特征不完全相同的汉英烹饪动词
    3.3 语义特征不对应的汉英烹饪动词
    3.4 语义差异原因分析
4 对比分析汉语和韩语中的烹饪动词
    4.1 语义特征相同的汉韩烹饪动词
    4.2 语义特征不完全相同的汉韩烹饪动词
    4.3 语义特征不对应的汉韩烹饪动词
    4.4 语义差异原因分析
5 汉语烹饪动词教学的策略及建议
    5.1 教学策略
    5.2 教学建议
6 课堂教学设计
    6.1 教学对象
    6.2 教学课时
    6.3 课型
    6.4 教学目的
    6.5 教学重难点
    6.6 教学过程
    6.7 作业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英汉烹饪语义场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木本植物名词释义对比研究[D]. 董彦霞.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D]. 李卫杰. 兰州大学, 2021(02)
  • [3]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黎氏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现代汉语饮食动词的框架语义研究[D]. 杨星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6]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场对比研究[J]. 王丽. 海外英语, 2019(04)
  • [7]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D]. 冶慧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8]对外汉语教学中烹饪动词的对比研究和教学探讨[D]. 赵阿娟. 南昌大学, 2015(03)
  • [9]俄汉烹饪动词语义场对比[D]. 张文博. 黑龙江大学, 2014(11)
  • [10]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烹饪动词的对比研究及教学探讨[D]. 邓元元.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2)

标签:;  ;  

英汉烹饪语义场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