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百合不真实的原因及对策

布朗百合不真实的原因及对策

一、布郎李花而不实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尹悦琦[1](2020)在《曾巩诗歌笺注》文中研究说明作爲中国北宋时期着名文学家、史学家,曾巩一直以来因其散文成就闻名于世,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一句“曾子固短于韵语”让其诗歌成就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争论不已。尽管对曾巩诗文的评价褒贬各执一词,但其诗歌依然有许多可取之处,在宋代文坛自成一家,也确实推动了文学的进步,这种推波助澜之功我们还是不应该忽视的,对于其诗歌的研究也不应停止。对于曾巩诗歌的研究,目前学界仍有些薄弱,尚未有学者对其诗歌进行系统完备的笺注,因此并无良好的笺注底本以供研究人员和读者使用。有鉴于此,本论文着重以《曾巩集》中诗歌部分爲研究对象,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曾巩诗歌进行笺注。在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兼及诗人交游情况、年谱、史实典源考证等,尽力做到订正补缺,极尽所能爲曾巩诗歌的研究作出贡献。本论文主要分爲三部分:绪论、凡例、笺注。本文绪论部分,首先简要对曾巩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进行介绍。因已有论文对曾巩的文学建树进行详细的介绍,故本文不再赘述,只选及要点进行论述。其次本文对《曾巩集》的流传、版本、考辨情况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简要梳理。最後还将学术界现有的曾巩作品研究分成师承交游、思想、散文、诗歌、影响贡献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本文的凡例对本笺注集所用的底本、笺注的体例等进行说明。本文的笺注部分即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按照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杏珍、晁继周点校版《曾巩集》目录顺序分爲八卷进行笺注。在笺注内容上本论文对诗歌中涉及的地名、人物、景观、典故、风俗等均作笺释,并将部分诗歌以诗歌内容或现有史实资料爲依据进行编年考证,真正做到对曾巩诗歌研究有所帮助。

李佩瑜[2](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刘庆庆[3](2019)在《程大昌生平与学术》文中认为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本籍徽州休宁,后迁浙江湖州,是南宋时期着名学者,徽学之代表人物。其学术视野开阔,涉猎范围宽广,着述宏富,在文学、史学、地理学、易学、经学、语言学等领域皆有相关作品传世。然当今学界对程氏家世背景、生平交游、诗词考证等方面研究几近空白,与其学术地位并不相称。基于此,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程大昌研究部分,侧重于言前人所未言。从程氏生平家世、仕履、思想、着作等角度出发,立足于《年谱》之发见,关照当时时局,基于其代表性着作,加之其言行经历、外人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等,最终多层次呈现出一个立体的程大昌:富裕家庭出身、高效的家族政策以及休宁当地的浓郁文风等因素为其进士及第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入仕后则又嘉惠故里;从政严正不阿而又温和圆通,虽坚决反对近幸势力,但在激烈党争中和各派又能保持适当距离,近乎游离其外;在和战态度上虽志在恢复,但又力主稳健,反对冒进;任真委命,以儒家为本位,坚决抵制佛教,但同时对老庄思想亦能有所汲取;前期积极入仕,经世务实,但后期又能功成身退,着书立说,无为而为。下编为《年谱》部分,也是本文之主体。本《年谱》以程大昌生平轨迹为中心,以其生平事迹、作品、交游为主要对象,爬梳程氏着作,参考自宋以降公私书目,推敲落实其作品系年。参阅宋人学术笔记、友人书信及往来诗词、友人别集及全集、地方志、族谱、丛书以及近人今人相关研究成果,求详求实,重要处巨细兼入,以资参证,力求真实准确还原程氏生平轨迹。正谱之外,缀加《谱前》及《谱余》,以考证程氏家世渊源及其身后状况。程大昌作为新安程氏及徽学代表人物,研究程氏生平及交游,梳理其生前身后,某种程度上从中可窥是时的新安程氏发展脉络以及徽学之先声,有益于探见南宋士大夫群体间交游状况、文学活动及复杂纷争等,有助于了解时局对士大夫仕途、从政、思想、学术、和战等方面之影响,继而可展现出南宋之时代特点及面貌。

薛瑾[4](2018)在《张耒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耒诗歌历来被认为是宋诗中的“异调”,其风格舒和坦衍,不加调镌,与“苏门”诸士创作风格大异,虽有随意浅率之弊,但大都秀丽明朗,是北宋最为典型的由唐入宋、以唐变宋者。其诗歌风格上承张王乐府,古朴含蓄;长句力避江西,重拾杜甫雄浑高阔,遥开明代七子“杜样”先声;晚年效法白居易,追求平易自然,因其畏祸意识,作诗寄意,呈现出蕴藉幽隐、曲折委婉的特色。然时有笔力未到,不免内外皆为枯淡而至寡味,不逮前作。在这三种类型基础上,广泛诗法中晚唐,摹仿陶渊明,形成强烈鲜明的自我风格“文潜体”。“文潜体”反映了“宋调”的多元化特征,是宋人诗歌创作努力突破单一书写,从锻炼精工以求平淡自然、简约朴质以致绮丽丰腴的对立统一中,诠释诗歌体性的艺术张力。“文潜体”还从描绘北宋后期士大夫生存环境、心理状况的角度,折射出身陷党争的宋人在迫害之下展露出的整体情志和人格力量,是一种由外界“自然”向内心投递,转为“平淡”下隐忍与持守的宋贤精神。本文在社会史、文学史、政治史的交叉视角下,尝试揭示张耒诗歌风格的形成和艺术特质,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苏门”由最初的师生关系,发展为集政治、学术、文学等为一体的文人集团,其间有复杂的演变历程。伴随“苏门”性质的变化,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遂产生无法避免的隔阂与误会。张耒作为“苏门”子群网络关系的一员,见证并参与了这一过程,探索张耒在“苏门”中的角色定位与人事关系,可较全面地把握张耒生活的社会环境,洞悉其主体性格,从而明确对其诗文特色、学术观念的深刻影响。第二,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北宋中期后,乐府重在求新求变。“苏门”诸子进一步淡化古题原义,以乐府体裁表现文人的日常生活,黄庭坚视重于新变的晁补之为乐府创作翘楚。张耒却以回归古乐府主旨,摹写张王、反映民瘼为尚。南宋中期以后,乐府气格重拾工稳、平易古质,倡导中和之乐。张王乐府被视为乐府经典,以周紫芝、刘克庄、陆游、吕本中等为代表,将张王乐府提至李杜元白之上,张耒乐府遂被推崇为“本朝第一”,其经典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南宋乐府诗观和礼乐观的嬗递之上。第三,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等,之于杜诗只衍其瘦硬通神的一绪,而弃其“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等畅酣饱满之篇。张耒“长句”重拾杜甫弘畅高远的壮美风格。其刻画景物,以为伟丽的拟杜蹊径,与明代前后七子不约而同,遂使得所呈现的“杜样”如出一辙。张耒“长句”的复字重韵、气泄草篇,与“杜样”“白体”不无关联,与江西诗弊生新出奇、力去浅俗恰好相反,从另一角度诠释了“宋调”的不同风格。第四,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张耒晚年“白体”诗歌,艺术上,平易清浅,饶有情致。时有枯槁运笔,比之前作,失其精道处。思想上,变“白体”的道家“知足”为释家“忍辱”,直面现实痛苦,接受人生缺陷。世俗层面,提出“陶白之辨”,肯定白居易的世俗情怀,严肃思考了恶劣条件下,如何维持基本生存的命题。主体精神上,超越了白居易为求明哲保身,回避斗争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北宋士大夫的气节与信仰。第五,“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文潜体”是张耒综合张王、杜甫、白居易三类创作样式的基础上、广泛取法中晚唐诗风汇总而成。艺术特质上,它以陶渊明“自然”为渊薮,思语境界真率质朴、意象选择自然纯净;创作方法上,崇尚外在平易与内在艰苦功夫的和谐统一。“文潜体”不仅体现了党争摧残下谪臣的普遍情志,且其重建唐风的抒情传统,在南宋成为杨万里、吕本中、陆游、方回等诗歌风格的来源与支持,为挽救江西诗弊作出了一定贡献,对宋诗有拨乱反正的作用。第六,《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辩误。通过张耒本集和苏门友人集中诗文互证、新出土墓志等文献补充,还原本事真相,订补《张文潜先生年谱》中或因邵祖寿本人判断、或因张集诗文抵牾而连带引起的讹误,对于我们认识张耒生平、苏门交流,均有一定价值。

黄子逸[5](2018)在《分类与共生:从北京植物园看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实践》文中认为现代国家通过各式国家苑囿表现自身的国家观念,北京植物园是现代意识形态的集中展示。北京植物园地区在过去是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的一部分,新中国建立后成为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地址,在其后又变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中包含以“分类”和“共生”原则组织起来的植物和地景,其中体现的是意识形态的微观实践。本研究是关于北京植物园的意识形态研究,探讨的内容是北京植物园在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意识形态变化。北京植物园既是地理区域,又是历史建构过程。本文探讨内容包括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植物园的规划与兴建,也包括对于植物园前身以及“北京植物园”分裂之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和“北京市植物园”两个部分的分析。北京植物园所在地区包括皇家园林所残留被保存到今天的痕迹,如卧佛寺;也保留民国时期为中国民主革命做出贡献的名人名墓,各植物专类园,展览温室以及实验温室等。如果我们以共生与分类的视角去观察北京植物园,园中的地景可分为共生与分类两组:“分类”的各处地景区分了人类和自然,并努力促成文化和自然之间的转译;而“共生”的景物中则有意地将自然同历史和象征意义混合起来。植物园内外的节日和实践作为一个多种意识形态富集的苑囿,始终在传递着不同的知识。这些知识一方面表达植物学和理性主义,通过科普教育、出版科普书籍、策展科普展板等实践形式,环境保护、卫生健康、饮食安全等知识以分类树的形式传递进入公众的思想;另一方面,植物园也是一种共生关系的表达,基于对本国文化的欣赏,以及对各国园艺的相互借鉴,植物园既展现爱国情怀,也达成民族-国家间的认同。根据北京植物园的意识形态研究,本文认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对于民族主义的思考富有洞见,也有所的欠缺:首先,民族-国家不仅基于文化根源想象自身,同时存在基于理性主义的创造基础;另外,在已经形成的现代世界体系中,民族-国家的存在依靠互相之间的认同。

卞梁[6](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认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泓泰[7](2017)在《瀛海撷英—日本学者研究云南中古史一百年》文中研究说明早在20世纪初,日本学者太田保一郎就对南诏制度与唐朝关系展开了研究,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来,日本对云南中古史的研究经历了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学术贡献。可是无论日本还是中国均没有对日本研究云南的百年历程做过系统的梳理、总结与研究。本研究课题,着重对百年来,日本对云南中古史的研究作一系统的梳理、归纳、分析与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弥补久缺的遗憾,对促进中日学术交流有所裨益。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期间以前嶋信次、铃木俊等人为首对云南的历史地理作了的实证研究。60年代期间由于受到西方“南诏泰族国家论”的影响,对于云南古代各民族族源体系的研究成为当时日本学界的研究潮流,吸引了松本信广、牧野巽、白鸟芳郎、藤泽义美等重要学人,研究领域涉及云南“滇”、“哀牢”、“焚”、“爨”等古代民族源流、南诏族属、乌白蛮问题、白族起源与形成等问题。此后,藤泽义美、牧野修二等日本学者逐渐由云南古代民族的问题转向南诏、大理国政治制度史以及唐代西南边疆史的研究。70年代由于台湾方面出版发行了有关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艺术史资料,该时期日本学界亦随之出现了一批对南诏大理国美术史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日双方学术交流日趋频繁,林谦一郎、立石谦次等年轻学者到云南访学进一步推进了云南历史的研究,在吸取了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的同时,基于日本东南亚史研究的发展,“照叶树林文化”论、“驿市国家”论、“曼荼罗国家”论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体系被运用到云南历史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于国内的论见,对云南中古史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提出了独到的新见解,为推进云南历史文化的研究做出了贡献。随着新史学的兴起和后现代主义的作用下,日本学界对于云南历史的研究也逐渐碎片化、多元化,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被大量引入这一领域,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和几代日本学人的探索,已经累积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本文围绕日本学术界研究云南中古史的成果,以史学史的研究角度,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述评。由于日本方面的研究是将云南置于东南亚世界的范畴内讨论,这与战前日本东洋史以周边视角出发构建中国周边历史的研究倾向类似,容易割裂云南中古史与中国历史的整体联系,本文将这些研究成果重新置于云南中古史的讨论范畴内,借此从中国历史整体性理论出发,将云南历史研究与日本东南亚视野下的云南历史研究进行对比研究。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①历史地理学研究;②民族族源问题研究;③云南中古时期的历史过程研究;④南诏大理国政治制度史研究;⑤云南中古史的其他问题。在研究中特别注意三个层次:一是结合当时学术研究的大背景就日本诸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尽量体现其研究的学术脉络和研究特色;二是与中国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校正,分析其中的异同,探讨中日学术研究间的相互影响;三是在中日研究比较的基础之上,展现其笔下研究客体——对云南中古史认知的本貌,并就其观点、结论作出笔者自己的学术判断。通过百年来日本对云南中古史研究的学术总结,我们看到中日学术交流日益加深、相互了解、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必将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将云南中古史研究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云南历史的研究,将在中日学术交流中,在世界学术界的交流中,一定能开拓新领域,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成果。

邓艳平[8](2015)在《《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初唐墓志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唐朝是墓志发展的繁荣时期,墓志篇幅宏大,形制基本固定。初唐时期国家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经济、政治、文化逐渐繁荣,促进了墓志的发展,保存的墓志材料十分丰富。《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以下简称《秦晋豫》)是赵君平、赵文成两位先生编纂的碑志图版集。收录目光,也从唐代东都旧地,转移到都城所在的陕西省和唐王业龙兴之地的山西省,共收三地新出墓志九百余方。只是原书仅公布拓片图录,没有对墓志进行释读和研究。笔者特截取《秦晋豫》所载初唐(公元618年—713年)时期的105通墓志进行释读并注释,对文中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方面的问题进行考释、注解。然後将所释读的内容与传世文献(《南史》、《北史》、两《唐书》等史书)进行比对,以弥补和订正传世文献的缺漏和失误之处。文章主体分为三部分:绪论;整理;研究。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对材料的概述,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重、难点的介绍。第二章整理主要包括释文及注释。释文部份尽可能照原刻实录,包括异体字、古体字等特殊文字现象.注释主要注解特殊的用字现象(异体字、古体字、讹误字等)、疑难词、典故词语、墓志引用的历史人物等。第三部分为研究,主要对陇西李氏姑臧房系进行了梳理与校补。

韩占红[9](2015)在《韩元吉《南涧甲乙稿》研究》文中指出《南涧甲乙稿》是南宋初年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韩元吉的一部作品集。韩元吉学识渊博,诗文醇正,诗、词、文创作丰富,艺术风格多样,前人对其文学成就曾予以高度评价,朱熹《朱子语类》云:“无咎诗做着者尽和平,有中原之旧,无南方啁哳之音”,黄昇在《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中称他“文献、政事、文学为一带冠冕”,诚为知音。韩元吉作品有《南涧甲乙稿》、《河南师说》、《愚戆录》、《南涧诗馀》、《桐阴旧话》、《焦尾集》等,惜多不传,现存作品《南涧甲乙稿》(二十二卷)为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辑录。然而对这样一位颇有创作实绩的文士,《宋史》未列其传,其生平事迹在历代文献中也少有记载,此外现今学界对韩元吉其人其作亦不够重视,虽然近年陆续涌现出一批学术研究论文,但总体上仍略显薄弱。基于此,本文以《南涧甲乙稿》为研究中心,力求全面深入探究韩元吉的家世生平,仕宦经历与着述情况,进一步探究韩元吉诗、词、文的创作状况,具体包括诗、词的题材内容、艺术特色以及政论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思想,力图探究韩元吉在文学发展史上应有的地位。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韩元吉的家世背景、生平仕宦、交游以及着述情况加以论述,具体考察了元吉求学、应举、出仕等各个时期的真实面貌及其交游与着述情况,以全面解读韩元吉其人。第二章基于前文对韩氏生平经历的探究,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从爱国诗、写景诗及咏物诗、送别诗三个方面论述“南涧诗”的题材内容,并进一步探究韩元吉对“豪放劲健”与“清丽淡雅”诗歌艺术的追求。第三章主要概述韩元吉的散文创作,并结合元吉的特殊遭遇以及政治活动,展现造就其政治思想的大环境及特定的历史背景,从而重点探究韩元吉政论散文中所表现出的政治思想与主张。第四章立足前人对韩元吉词作的研究,根据现有资料从慷慨激昂的言志词、深沉劲健的爱国词、清新雅致的咏物词三个方面解读“南涧词”。第五章概述了后世对韩元吉作品尤其是“南涧词”的评价,并阐述韩元吉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肯定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探究其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的原因。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将南宋初年历史与韩氏生平相结合,做到“知人论世”,以此探讨韩氏其人其作,同时在充分探究南宋初年文坛状况前提下,从宏观角度对韩氏的文学思想、政治思想加以观照,并对其文学成就进行新的审视和较公允的评价,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张琴[10](2013)在《欧洲李幼树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江西省泰和县20102011年从北京华丰园艺场购得欧洲李苗,共引种女神、黄金梅李、早西梅、斯坦雷、兰蜜、黑霸王6个品种。本文详细调查研究了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如植物性状、物候期等,进行了欧洲李耐热性、病虫害防治、施肥试验,并从中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同时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的总结。研究结果如下:1.黑霸王树势稳健,枝条较直立粗壮,定植后第2年即有少量结果,黄金梅李长势强旺,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其他几个品种均长势较弱。2.不同欧洲李品种之间物候期存在一定的差异,花期前后相差约2-7天。黑霸王开花最早,花期最长,女神开花最晚,斯坦雷、早西梅、黄金梅李花期相近,兰蜜稍晚2~3d。单株花期持续约7-10天。3.通过耐热性指标测试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黑霸王和黄金梅李耐热性较强,能顺利度夏,兰蜜、斯坦雷、女神在高温天气下长势衰弱。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较合理的施肥比例为处理2【M+(N:P2O5:K2O=0.5:1:0.2)】和处理5【1.5M+(N:P2O5:K2O=1:0.5:0.2)】,这两个处理对黄金梅李径围的增长有明显效果.5.对欧洲李病虫害进行了不同药物防治试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甲酸盐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多菌灵500倍粉剂对流胶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斑数明显减少,防效达92.3%。

二、布郎李花而不实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郎李花而不实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曾巩诗歌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曾巩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曾巩集》的流传、版本、考辨情况
    三、曾巩作品的研究现状
凡例
卷第一 古诗三十六首
卷第二 古诗三十三首
卷第三 古诗三十九首
卷第四 古诗四十三首
卷第五 古诗四十首
卷第六 律诗七十一首
卷第七 律诗六十八首
卷第八 律诗八十首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程大昌生平与学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研究方案
上编:程大昌研究
    一、家世背景
    二、仕途及从政
        (一)初入仕途期【绍兴二十一年(1151)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
        【绍兴八年至绍兴二十五年】
        【绍兴二十五年至绍兴三十二年】
        (二)平顺显达期【绍兴三十二年(1162)至淳熙六年(1179)】
        【绍兴三十二年至乾道五年】
        反近幸势力方面
        和战方面
        【乾道五年至淳熙六年】
        (三)差遣在外期【淳熙六年(1179)至绍熙元年(1189)】
        差遣在外之原因
        对道学集团之态度
        和战态度
        政务方面
        (四)奉祠乡居期【绍熙元年(1190)至庆元元年(1195)】
    三、思想与着作
        (一)对佛教态度
        (二)对道家及道教态度
        (三)着作考略
        着述
        诗、词、文
        (一)诗
        附:《全宋诗》纠谬一则
        《全宋诗》补遗一则
        (二)词
        (三)文
        附:《全宋文》疑误二则
        《全宋文》纠谬一则
        程大昌文辨伪一则
下编:程大昌年谱
    凡例
    谱前
    正谱
        徽宗宣和五年癸卯(1123)一岁
        高宗绍兴二年壬子(1132)十岁
        高宗绍兴十三年癸亥(1143)二十一岁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151)二十九岁
        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乙亥(1155)三十三岁
        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丙子(1156)三十四岁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丁丑(1157)三十五岁
        高宗绍兴三十年庚辰(1160)三十八岁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辛巳(1161)三十九岁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壬午(1162)四十岁
        孝宗隆兴元年癸未(1163)四十一岁
        孝宗乾道二年丙戌(1166)四十四岁
        孝宗乾道三年丁亥(1167)四十五岁
        孝宗乾道四年戊子(1168)四十六岁
        孝宗乾道五年己丑(1169)四十七岁
        孝宗乾道六年庚寅(1170)四十八岁
        孝宗乾道七年辛卯(1171)四十九岁
        孝宗乾道八年壬辰(1172)五十岁
        孝宗乾道九年癸巳(1173)五十一岁
        孝宗淳熙元年甲午(1174)五十二岁
        孝宗淳熙二年乙未(1175)五十三岁
        孝宗淳熙三年丙申(1176)五十四岁
        孝宗淳熙四年丁酉(1177)五十五岁
        孝宗淳熙五年戊戌(1178)五十六岁
        孝宗淳熙六年己亥(1179)五十七岁
        孝宗淳熙七年庚子(1180)五十八岁
        孝宗淳熙八年辛丑(1181)五十九岁
        孝宗淳熙九年壬寅(1182)六十岁
        孝宗淳熙十年癸卯(1183)六十一岁
        孝宗淳熙十一年甲辰(1184)六十二岁
        孝宗淳熙十二年乙巳(1185)六十三岁
        孝宗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六十四岁
        孝宗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六十五岁
        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六十六岁
        光宗绍熙元年庚戌(1190)六十八岁
        光宗绍熙二年辛亥(1191)六十九岁
        光宗绍熙三年壬子(1192)七十岁
        光宗绍熙四年癸丑(1193)七十一岁
        光宗绍熙五年甲寅(1194)七十二岁
        宁宗庆元元年乙卯(1195)七十三岁
    谱余
        宁宗庆元二年丙辰(1196)
        宁宗庆元三年丁巳(1197)
        宁宗庆元四年戊午(1198)
        宁宗庆元五年己未(1199)
        宁宗嘉定五年壬申(1212)
        宁宗嘉定十三年庚辰(1220)
附录
    一、重要人名索引
    二、谱主着述索引
    三、其他重要书名、篇目索引
参考文献

(4)张耒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与创新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门”中的张耒
    第一节 自“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
    第二节 张来与“苏门”
第二章 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
    第一节 宋人乐府观与“张王乐府”地位
    第二节 “苏门”与张耒乐府异同
    第三节 张耒“本朝乐府第一
    第四节 南宋乐府观的嬗递与张耒乐府地位的确立
    结语
第三章 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
    第一节 张耒“长句”的“杜样”范式
    第二节 张耒“长句”与前后七子拟杜蹊径
    第三节 张耒“杜样”诗之弊
    结语
第四章 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
    第一节 “白体”在北宋中期以前的呈现形态
    第二节 苏轼重塑“白体”与“张得吾易”
    第三节 张耒“白体”诗风与时代心理
    结语
第五章 “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
    第一节“文潜体”的体性特质与艺术特征
    第二节 “文潜体”的时代风貌及宋贤精神
    第三节 “文潜体”在南宋的阐释与摹仿
    余论
第六章 《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辨误
    第一节 张耒交游人物关系考证
    第二节 张耒诗文考辨札记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筒历

(5)分类与共生:从北京植物园看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理论背景
        二、现实背景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植物与政治
        二、理性主义和植物园
    第三节 田野介绍及研究方法
        一、田野概况
        二、研究过程及方法
第一章 北京植物园的发展史
    第一节 北京植物园前身
        一、静生生物所
        二、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
    第二节 北京植物园发展史
        一、作为国家植物园的建设时期
        二、植物园建设的中断
        三、恢复重建的北京植物园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北京植物园的地理空间分布
    第一节 观赏温室“万生园”
    第二节 科普馆
    第三节 植物园中的专类园
        一、和平月季园
        二、牡丹园
        三、碧桃园
        四、集秀园
        五、永平梅园
    第四节 植物园的红色旅游
        一、梅花文化馆
        二、“华北事变”石刻与一二·九纪念亭
    第五节 卧佛寺
    第六节 樱桃沟
        一、樱桃沟自然保护区
        二、樱桃沟的人文景致
    第七节 曹雪芹纪念馆
    第八节 植物园中的墓葬
    第九节 小结
第三章 植物园的节日与实践
    第一节 2016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
    第二节 威尔逊的中国植物采集展
    第三节 春天的盛会——桃花节
    第四节 “自然享乐”系列探索活动
    第五节 专家带您识花草
        一、季节性全园讲解活动
        二、专类园的园艺品种介绍
    第六节 科学植物画
    第七节 青年节、健步走与红色旅游
    第八节 曹雪芹文化艺术节
    第九节 小结
第四章 作为科学分类和理性主义的北京植物园
    第一节 植物园的科学研究
    第二节 作为传递分类知识的植物园
    第三节 作为民族-国家建构的科学植物园
第五章 作为共生和象征重塑的植物园
    第一节 作为传统帝国象征的北京植物园
    第二节 作为食物和诗歌的植物
    第三节 依赖植物象征的政党意识形态
    第四节 作为民族主义英雄墓葬的北京植物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筹建北京植物园建议书及国务院回复
    二、《水杉歌》
    三、郁金香展板
致谢

(6)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瀛海撷英—日本学者研究云南中古史一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由
    研究背景
    研究旨趣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日本学界对中古时期云南历史地理的研究
    第一节 日本诸学人对六诏地理的考释
    第二节 日本学界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以盐矿为中心
    第三节 关于云南中古时期的历史地理研究的其他问题
        一、“云南”地名沿革变化
        二、爨部地名考释
        三、“赕”“睑”之辨
第二章 日本学界关于云南中古时期的族属研究
    第一节 日本学者关于哀牢族属的研究兼论南诏泰族论
    第二节 白鸟芳郎与牧野巽关于南诏族源的论辩
        一、白鸟、牧野二人从语言系统探讨乌蛮、白蛮、民家等族属问题
        二、牧野巽的民家汉化研究与僰人非僰夷论
        三、白鸟芳郎的民族转化融合论与其治学生涯中的转变
    第三节 日本学界关于白族族源的研究
        一、藤泽义美的白族族源研究——古代云南文化孕育出的土着说
        二、古代洱海人的创说——林谦一郎论白族的形成
第三章 日本学界之唐宋时期云南历史的研究
    第一节 日本学界的“南诏前史”研究
        一、藤泽义美的唐朝经营史研究
        二、日本学人对隋唐时期云南诸部族的研究
    第二节 日本学界对“南诏成立史”的研究
        一、日本学者对张虔陀事件、天宝战争、南诏反唐的看法
        二、云南地区初期国家形成论
        三、日本学界关于南诏弃蕃再归唐与贞元之盟的研究
    第三节 日本学界对南诏后期对外远征及其王权统治构造的研究
        一、林谦一郎、立石谦次二人对于王嵯巅入寇成都事件的不同看法
        二、对于丰佑、世隆时期的对外军事远征的研究
        三、南诏末期的求亲与唐朝的和蕃公主
    第四节 日本学界关于大理国史的研究
        一、林谦一郎的大理国史研究视角
        二、日本学者关于段氏的研究
第四章 日本学界之南诏大理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第一节 藤泽义美的《南诏历代重臣表》
    第二节 日本学者对南诏官制的研究
    第三节 日本学界对南诏大理国统治制度的研究——以驿市国家、点线国家制为中心
第五章 日本学界之云南中古史各论
    第一节 日本学界关于云南中古史史料学的研究
        一、金石类
        二、第三方史料
        三、明清史料系统辨析与释读
        四、日本方面的史料、文献以及学术论文的网络数据化
    第二节 日本学界关于云南中古时期的宗教文化史研究
结语
    一、“远近高低”——中日云南中古史研究的不同
    二、实证主义之风——中日云南中古史研究的相同点
    三、日本学界之云南中古史研究的困境与迷思
    四、相得益彰——中日学术交流促进云南研究更上层楼
附录一 藤泽义美的南诏史研究—《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述评
    一、《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章节内容概述
    二、《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与日本的南诏史研究
    三、《西南中国民族史の研究》一书的缺憾与不足
附录二 部分日本学者学术小传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初唐墓志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秦晋豫》初唐墓志材料概述
        一、墓志
        二、《秦晋豫》初唐墓志材料简述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难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中的困难及不足
第二章 《秦晋豫》初唐墓志整理
    第一节 秦地出土墓志
    第二节 晋地出土墓志
    第三节 豫地出土墓志
第三章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陇西李氏姑臧房氏世系校补
    第一节《北史·序传》校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第二节 李氏墓志校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参考文献
附录1 《秦晋豫》初唐墓志目录
附录2 异体字字表
附录3 武周新字表
附录4 待考字字表
後记

(9)韩元吉《南涧甲乙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韩元吉的生平事迹
    第一节 韩元吉的家世
    第二节 韩元吉的生平仕历与交游
        一、十年京洛恨无涯——颠沛流离的少年生活
        二、三从吏选,五试词场——曲折困顿的入仕之路
        三、薄宦驱驰双鬓改——尽忠职守的仕宦经历
        四、应知归来乐,不减万户侯——归老南涧的晚年生活
        五、韩元吉的交游
    第三节 韩元吉的着述
第二章 《南涧甲乙稿》中的诗歌
    第一节 不作田园计,常怀世事忧——忧心时事的爱国之作
    第二节 收拾风光付佳句——写景咏物之作
    第三节 欢期苦难逢,离别乃易久——酬唱赠别之作
    第四节 韩元吉的诗歌艺术追求
        一、语新格健意有余——劲健豪放诗风的高扬
        二、清若雅宴调笙芋——清丽雅正诗风的构建
第三章 《南涧甲乙稿》中的散文
    第一节 《南涧甲乙稿》的散文概述
        一、《南涧甲乙稿》中的散文体裁
        二、散文“状”、“劄子”、“进故事”概述
    第二节 韩元吉散文中的政治思想
        一、积极自治以自强
        二、理性防御以自立
第四章 《南涧甲乙稿》中的词作
    第一节 慷慨激昂的言志词
    第二节 深沉劲健的爱国词
    第三节 清新雅致的咏物词
第五章 对韩元吉文学成就的思考
    第一节 后世对“南涧词”的评价
    第二节 对南涧词历史地位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桐阴韩氏世系表
附录 2: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后记

(10)欧洲李幼树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欧洲李简介
    1.2 欧洲李的起源与传播
    1.3 欧洲李在我国的引种与表现
        1.3.1 引种概况
        1.3.2 耐热性研究
        1.3.3 欧洲李主要病虫害
    1.4 欧洲李其他相关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欧洲李幼树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实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物候期观察标准
        2.3.2 果实生长量调查
        2.3.3 耐热性试验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欧洲李植物学性状观察
        2.4.1.1 女神
        2.4.1.2 黑霸王
        2.4.1.3 斯坦雷
        2.4.1.4 黄金梅李
        2.4.1.5 兰蜜
        2.4.1.6 早西梅
        2.4.2 欧洲李物候期观察
        2.4.3 欧洲李果实生长量调查
        2.4.4 欧洲李耐热性研究
    2.5 小结与讨论
3 欧洲李幼树栽培试验
    3.1 施肥实验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时间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小结与讨论
    3.2 斜纹夜蛾的防治试验
        3.2.1 实验设计和调查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流胶病的防治试验
        3.3.1 试验设计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4 欧洲李引种栽培技术
    4.1 建园
    4.2 土肥水管理
    4.3 整形修剪
    4.4 病虫害防治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四、布郎李花而不实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曾巩诗歌笺注[D]. 尹悦琦.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程大昌生平与学术[D]. 刘庆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张耒诗歌研究[D]. 薛瑾. 浙江大学, 2018(05)
  • [5]分类与共生:从北京植物园看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实践[D]. 黄子逸.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6]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瀛海撷英—日本学者研究云南中古史一百年[D]. 黄泓泰. 云南大学, 2017(05)
  • [8]《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初唐墓志整理与研究[D]. 邓艳平. 西南大学, 2015(01)
  • [9]韩元吉《南涧甲乙稿》研究[D]. 韩占红.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6)
  • [10]欧洲李幼树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D]. 张琴.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标签:;  ;  ;  ;  

布朗百合不真实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