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地板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装配式地板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装配式楼面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潘剑峰[1](2021)在《钢结构住宅建筑现浇混凝土楼板温度收缩裂缝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钢结构住宅常采用钢框架结构,楼板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或叠合楼板,由于主体钢框架与现浇混凝土楼板两者的材料性能差距较大,在温度收缩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不协调,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因此,研究钢结构住宅建筑在温度收缩作用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与控制措施,对保障钢结构住宅建造质量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论文以某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现浇楼板开裂工程质量问题为研究背景,结合现场实测结果,对钢结构住宅建筑在温度收缩作用下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开裂问题分析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的基本分析理论,根据环境温度的类型和特点,采用季节温差来反映结构的温度变化。为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温度作用的影响,选取混凝土收缩计算模型,并确定了混凝土徐变作用下温差的折减系数。(2)采用整体一次性加载与施工顺序分层加载两种方法对整体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楼板结构在温度收缩作用下纵向与横向变形规律以及混凝土楼板应力分布情况。结合背景工程裂缝实测结果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表明施工顺序分层加载比整体一次性加载更符合工程实测裂缝结果。对比计算分析施工期间设置后浇带与施工缝对现浇混凝土楼板温度收缩裂缝的影响情况,从施工技术的角度提出了控制温度收缩裂缝的方法。(3)对钢梁-现浇混凝土楼板进行实体数值模拟,考虑结构在温度收缩作用下的应力响应,分析得到了混凝土楼板、栓钉连接件、钢梁以及分布钢筋等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和现浇混凝土楼板温度收缩裂缝分布规律。(4)对钢梁-现浇混凝土楼板在温度收缩作用下进行参数化分析,研究了保护层厚度、楼板中分布钢筋的直径与间距、栓钉连接件的布置间距与直径以及在混凝土楼板中设置温度筋对控制温度收缩裂缝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从设计构造角度提出裂缝控制措施。

王灵智[2](2021)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生命周期内费用效益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钢铁产能过剩矛盾依旧突出的背景下,具有天然装配属性的钢结构住宅成为未来产业化住宅发展方向。过去钢结构因适合大跨度主要用于大型场馆、工业厂房以及公共建筑等领域,住宅方面的应用并不多见。并存在设计过于保守和模数化、标准化程度低问题,导致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初始投资高于传统现浇结构住宅,且现阶段运拆费用实测资料基本属于空白、社会效益难以货币化。而眼前的利益驱使人们忽视了运拆费用和综合效益,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价格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其推广缓慢。因此,从生命周期角度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进行费用效益综合研究,对提高相关企业热情和顺利推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理论分析、生命周期费用分析与估算、效益分析与测算及实证项目费用效益综合研究,对其生命周期费用效益更深一步研究。(1)运用生命周期费用理论,结合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特点以及计算的方便,确定其生命周期费用构成,并参考现行有关规定详细论述各费用。结果表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初始投资按确定性费用估算,运拆费用按不确定性费用估算。再根据国内外生命周期费用分析过程和具有的特点,针对现阶段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运拆费用实测数据基本属于空白的问题选取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生命周期费用估算模型。(2)在生命周期费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系统分析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生命周期内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并整合分析结果,形成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度量公式货币化处理,难以货币化的社会效益采用专家打分法量化。(3)基于生命周期费用估算和经济、环境效益测算结果,建立费用效益比值法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生命周期费用效益综合评价模型;为弥补社会效益指标难以货币化的不足,采用组合赋权的费用效益指数比值法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费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4)以兰州新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示范小区9#住宅为研究对象,运用未确知数学理论估算其生命周期费用,将估算结果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两种住宅体系对比分析,并采用费用效益比值法和费用效益指数比值法对三种住宅体系费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生命周期费用与另外两种住宅体系差距缩短;(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综合效益显着;(3)综合考虑费用效益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优于另外两种住宅体系,说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生的效益可弥补增加的费用。(4)两种费用效益评价方法相结合,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效益认识更全面。不仅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运拆费用估算和效益量化提供理论方法,也为开发与建设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5)基于费用估算和效益分析结果提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政府激励政策、降低初始投资及加强综合效益的宣传。

陈光辉[3](2021)在《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板精细化施工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预制装配式叠合板在工程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其相应的施工管理方法、施工具体措施尚未完善,例如叠合板外伸“胡子筋”与现浇混凝土梁纵向钢筋在吊装过程中的碰撞问题是工程中的难点,当梁箍筋为四肢箍时纵筋难以临时偏置时,碰撞问题也尤为凸显,大大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为此,本文针对预制装配式叠合梁板的施工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研究,主要包括:(1)介绍了装配式叠合梁板体系的概念、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并从细化、专业化、协同化、标准化、信息化等角度阐述了精细化实施要点。(2)通过施工过程中跟踪调查,发现装配式叠合梁板的施工质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梁底箍筋绑扎不到位的问题最为严重,其次是叠合板胡子筋被弯曲,接下来是纵筋箍筋位置被撬动,给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3)结合专家问卷和层次分析法探讨预制装配式叠合板的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重要性。排名前五的因素有:管理人员、预制构件进场、现场安装设计,尺寸、施工工艺。(4)针对装配式叠合板施工的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从精细化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预制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管理列优化改进措施,包括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预制构件进场的精细化管理、预制叠合梁板构件尺寸的精细化管理、现场安装设计的精细化管理、现场安装工艺的精细化管理。(5)以预制叠合板-现浇梁的体系工程为例,重点从预制叠合板深化设计阶段尺寸、预制叠合板运输、进场、验收以及叠合板吊装施工工艺等5个方面采取了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工程运用证明所采取的精细化管理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刘毅,潘清,张明亮,刘家彬,庞超明,秦鸿根[4](2021)在《地铁车站叠合式墙板收缩裂缝控制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整体装配式地下车站叠合式墙板存在大面积预制混凝土板与现浇混凝土如何有机结合、解决现浇混凝土裂缝和墙体渗漏的问题,这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存在较大差异,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将面临很多新的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针对某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设的需要,基于现有大面积混凝土收缩裂缝和新老混凝土约束裂缝现状和控制技术研究成果,从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施工技术三方面,探讨并提出了地下车站整体装配式叠合墙板裂缝控制的有效措施。

许砚梅,刘惊涛[5](2020)在《基于GIS的水府庙流域生物安全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生态系统的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湖南水府庙流域为例,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基于GIS空间分析识别各过程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以及综合生物安全水平,以此构建流域的生物安全格局,该格局能够有效了解区域生物生态安全状况,发现生态问题,从而为生物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也为全国水网地区生态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叶秀玲[6](2020)在《房地产住宅项目SSGF建造体系的方案优选研究 ——以SJC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行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高速发展,但近年来受政策、市场环境影响,企业更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控制好成本才可以生存并发展得更好。随着建筑业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碧桂园集团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做出更好的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体系,提出SSGF建造体系(安全共享Safe&Share、科技创新Sci-tech、绿色可持续Green和优质高效Fine)。但是,房地产住宅项目采用SSGF建造体系会增加项目的建安成本,在当前行业利润逐步压缩的房地产行业严峻形势下,对它做好成本管控和发挥效益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房地产住宅项目SSGF建造体系进行成本研究,旨在分析房地产住宅项目SSGF建造体系的成本和效益,从而帮助项目在选用SSGF建造体系的方案时提供借鉴参考。首先,本文阐述SSGF建造体系的概念和技术组成,介绍本文将引用的分析方法:价值工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SSGF建造体系的各工艺分别做成本分析,剖析SSGF建造体系的综合效益,为综合评价提供基础。然后,通过阅读文献析出SSGF建造体系的评价指标,运用问卷调查法确定最终效益评价指标。确定SSGF建造体系方案基础上,对各方案的成本进行定量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方案效益做定性分析,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比各方案的价值,优选最佳方案。最后,对SJC项目采用SSGF建造体系做案例分析,计算待选择方案的成本确定成本系数,评价各方案的效益确定功能系数,从而计算出各方案的价值,优选最佳方案并分析其效益。本文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SSGF建造体系的成本和效益计算价值,为SSGF建造体系方案比选提供了一种方法,对其成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侯飞[7](2020)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劳务人口数量的减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传统的现浇结构建筑已慢慢的被装配式结构建筑所取代。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优秀的设计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也顺应时代发展的组织单位人员进行装配式结构的学习和探索,整个建筑行业进入了装配式结构建筑的新领域。为了使装配式结构建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越来越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装配式结构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经过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检验,被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学者们广泛使用和推广,成为了融入装配式结构建筑众多技术中的佼佼者。本文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基础,以工程质量为研究重点,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市较有代表性的三个装配式结构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查、汇总、统计。根据质量问题发生频率和数量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的反馈,得出了装配式结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同时运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了装配式结构建筑每个质量问题在“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具体分析,从而得到了在每个工序中能够影响工程质量的具体因素,以便针对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将BIM技术与装配式结构建筑有机结合一起,提出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运用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进行论证性运用。在开始施工之前进行事前把控,利用BIM技术建立建筑模型,通过碰撞检测和施工模拟,提前预判质量问题的位置和性质,提前发现预制构件运输、安装、位置关系等问题,同时还能优化施工方案,使工序衔接更连续;在施工过程中和制造厂商生产过程中进行事中控制和生产厂商控制,运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施工工序等进行控制,以达到实时质量控制和追溯性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事后总结质量控制中,主要是在系统的查看BIM模型中的所有施工质量信息,查漏补缺,同时可以记录BIM技术在项目质量控制中的优势,形成总结,积累施工经验,为后续项目作参考。

张扬[8](2020)在《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筑的预制装配化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以全生命周期来看,在建筑规划与设计、材料与部件生产、建造与运输、运营与维护直到拆除与处理(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的进程中,装配式与产业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装配式的创新与研发、生产与建造、运营与服务中来。然而,预制装配化建筑的设计与结构特性、预制部件生产、现场装配施工等流程紧密相关,设计策略需要克服流程独立与“碎片化”等问题,考虑设计策略统筹与实施技术的协调,才能保证整个建筑项目的设计质量和实现设计成果。设计策略影响了项目进度和成本,是整个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研究预制装配化建筑特征,为了更好的运用预制装配化技术,为研究的展开提供合理的依据。调研预制装配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紧扣预制装配化设计流程,探讨实际项目经验、教训。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预制装配化建筑与办公建筑各自特点,总结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研究目前集中在发展方向、整体策略、平台运用、设计策略和建筑技术五个方面。本文以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整体入手,探讨其适应性设计策略。总结设计策略、方法,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积累经验。整体策略、适应性研究、设计策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策略不能简单的考虑设计阶段。设计与施工,设计与管理等多学科、多流程中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确定各参与方共同的方向并建立整体目标,要求各方与目标紧密联系。设计进程的协调是项目推进的手段,保证项目目标有序实现的抓手。组织的架构是其它维度顺利实施的保障和驱动力。项目的实现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信息共享的思维模式是至上而下的平台搭建,从下而上的数据建立,平台搜集的数据分析和应用。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在适应性设计背景下,各组织通过过程协调完成建立的目标,在预制装配化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建筑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验收、交付等阶段都由项目的建设方统一组织管理,建设方的关注点反映着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研究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实例的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项目,主要从五个维度展开:整体策略、依托设计、目标建立、过程协调、信息共享。

杨淑平[9](2020)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营造》文中认为在矿产资源即将枯竭,城市面临转型的时刻,黄石将如何继承光辉的历史再造幸福的家园呢?通过景观设计展现黄石丰富灿烂的矿冶文化。将历史轴线与城市绿地的走势相结合,用园林景观的形式来展现城市发展脉络。在市区营造四个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延续整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主题公园,为黄石市民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在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历史,启迪后人,创新未来,再造黄石新的辉煌。

李政策[10](2020)在《装配式RCS组合框架结构新型梁柱节点抗连续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RCS组合框架结构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钢梁(Steel Beam)组合框架结构的简称,由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梁在现场装配而成,是装配式结构体系的重要分支。它可充分利用钢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构件各自的优点,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结构形式,符合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广阔。装配式RCS组合框架结构因其较为特殊的结构形式,其结构连续倒塌行为有别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转动刚度和塑性变形能力是影响装配式RCS组合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装配式RCS组合结构施工简便、连接可靠、传力明确、构造简单的要求,提出三种新型装配式RCS梁柱节点,设计与制作三种装配式RCS梁柱节点组合体试验模型,开展抗连续倒塌静力加载试验。(2)对荷载、试件截面应变及竖向位移等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装配式RCS组合框架结构新型梁柱节点均具有较高的抗倒塌能力,且节点连接可靠,受力性能良好。(3)在梁柱全截面拼接设计中,探讨节点区梁翼缘加宽对模型抗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提升各阶段承载能力,使梁机制阶段有所延长,悬索机制阶段抗力有一定提升,且增强节点区刚度。(4)基于荷载与截面应变转换过程及抗力发展曲线,揭示梁柱连接节点不同力学性能对连续倒塌抗力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截面拼接与顶底角钢-螺栓连接对连续倒塌抗力机制的发展差异显着,对比而言,后者仅梁机制抗力略高于前者,但悬索机制发展更早,且更为充分。(5)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荷载-曲线与破坏模式进行验证,试验与有限元结果的吻合度良好。进一步地,研究螺栓预紧力与直角加劲肋对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栓预紧力增加,能有效提升节点区刚度,但对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甚微。直角加劲肋的存在不仅显着提升其抗倒塌能力,且增强了节点区刚度。

二、装配式楼面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装配式楼面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钢结构住宅建筑现浇混凝土楼板温度收缩裂缝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温度理论与应用研究
        1.2.2 结构温度效应规范规定
    1.3 背景工程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结构温度收缩效应基本原理
    2.1 温度场基本理论
        2.1.1 结构温度场基本概念
        2.1.2 热传导微分方程
        2.1.3 温度边界条件
        2.1.4 热弹性理论
    2.2 温度应力基本理论
        2.2.1 温度应力基本概念
        2.2.2 温度应力发展阶段
    2.3 环境温度作用类型
    2.4 混凝土收缩效应
        2.4.1 收缩变形机理
        2.4.2 混凝土收缩计算模型
    2.5 徐变对温度收缩效应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结构住宅整体温度收缩效应与防裂施工技术
    3.1 引言
    3.2 结构基本信息
    3.3 模型建立
        3.3.1 单元选择
        3.3.2 模型合理性校正
        3.3.3 荷载施加方式
    3.4 整体一次加载结构分析
        3.4.1 模型建立
        3.4.2 温差计算
        3.4.3 楼板变形结果分析
        3.4.4 楼板应力结果与实测对比分析
    3.5 施工顺序分层加载结构分析
        3.5.1 模型建立
        3.5.2 温度荷载确定
        3.5.3 楼板变形结果分析
        3.5.4 楼板应力结果与实测对比分析
    3.6 设置后浇带对楼板温度收缩作用的影响
        3.6.1 模型建立
        3.6.2 楼板应力结果分析
    3.7 设置施工缝对楼板受温度收缩作用的影响
        3.7.1 模型建立
        3.7.2 楼板变形结果分析
        3.7.3 楼板应力结果分析
    3.8 防裂施工措施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结构住宅现浇楼板温度收缩应力耦合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本构模型
        4.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4.2.2 钢材本构关系
        4.2.3 材料热力学参数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1 建立几何模型
        4.3.2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
        4.3.3 相互作用与边界条件
        4.3.4 荷载施加
    4.4 计算结果分析
        4.4.1 温度场结果分析
        4.4.2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4.4.3 受拉损伤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结构住宅楼板温度收缩裂缝影响因素参数化分析与裂缝防控构造措施
    5.1 引言
    5.2 保护层厚度影响
    5.3 分布钢筋布置影响
        5.3.1 钢筋间距影响
        5.3.2 钢筋直径影响
    5.4 栓钉连接件的影响
        5.4.1 栓钉布置间距影响
        5.4.2 栓钉直径影响
    5.5 温度筋设置的影响
    5.6 防裂构造措施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生命周期内费用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研究与发展现状
        1.2.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费用效益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生命周期费用效益研究理论基础
    2.1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概述
        2.1.1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含义及特点
        2.1.2 不同住宅体系间的区别
    2.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费用效益分析相关理论
        2.2.1 生命周期费用
        2.2.2 费用效益分析理论
        2.2.3 未确知数学理论
        2.2.4 权重确定方法
    2.3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费用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2.3.1 费用效益比值法
        2.3.2 费用效益指数比值法
        2.3.3 费用效益模型相关参数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生命周期费用分析及估算
    3.1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生命周期费用构成
    3.2 初始投资分析
        3.2.1 前期准备费用
        3.2.2 预制构件生产费用
        3.2.3 预制构件运输费用
        3.2.4 预制构件安装费用
    3.3 运营维护费用分析
    3.4 拆除回收费用分析
    3.5 生命周期费用估算模型
        3.5.1 建设项目生命周期费用传统估算模型
        3.5.2 生命周期费用传统估算模型的分析
        3.5.3 基于未确知数学的生命周期费用估算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效益分析及测算
    4.1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效益分析思路
    4.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效益分析
        4.2.1 经济效益分析
        4.2.2 环境效益分析
        4.2.3 社会效益分析
    4.3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效益构成及测算
        4.3.1 经济效益构成及测算
        4.3.2 环境效益构成及测算
        4.3.3 社会效益构成及测算
    4.4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5 本章小结
5 实例研究及对策建议
    5.1 项目概况
    5.2 生命周期费用估算
        5.2.1 费用数据收集及整理
        5.2.2 未确知数学生命周期费用估算
        5.2.3 不同住宅体系生命周期费用对比研究
    5.3 效益测算
    5.4 费用效益综合评价
        5.4.1 确定效益指标权重
        5.4.2 费用效益综合评价
        5.4.3 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5.5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对策建议
        5.5.1 完善标准体系
        5.5.2 加强政府激励政策
        5.5.3 降低初始投资
        5.5.4 加强综合效益的宣传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9#住宅、42#住宅运拆费用专家问卷调查表
附录 B三种住宅体系效益指标得分专家问卷调查表
附录 C 三种住宅体系效益指标得分专家问卷调查结果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板精细化施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装配式结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装配式建筑施工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3 预制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现状
        1.2.4 精细化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板体系
    2.2 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特征
        2.2.1 精细化管理内涵
        2.2.2 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实施要点
    2.3 层次分析法
    2.4 精益生产理论
        2.4.1 准时制生产
        2.4.2 全员积极参与改善
    2.5 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3.1 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质量调查
    3.2 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影响因素调查
        3.2.1 设计水平
        3.2.2 人员素质
        3.2.3 验收秩序
        3.2.4 成本因素
        3.2.5 国家宏观奖励措施
    3.3 装配式叠合梁板的施工影响因素重要程度评价
        3.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3.2 构造判断矩阵
        3.3.3 各因素权重向量计算
        3.3.4 指标层各因素权重总排序
    3.4 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3.5 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精细化管理方案设计
    4.1 装配式叠合梁板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
        4.1.1 管理人员技术培训
        4.1.2 明确管理人员职责
        4.1.3 管理人员绩效考核
        4.1.4 案本提议制度的有效运行
    4.2 预制叠合梁板进场的精细化管理
        4.2.1 预制叠合梁板的质量标准
        4.2.2 预制叠合梁板起吊、运输
        4.2.3 预制叠合梁板进场验收
    4.3 预制叠合梁板构件尺寸的精细化管理
        4.3.1 预制构件尺寸协同设计
        4.3.2 预制构件尺寸确定原则
    4.4 装配式叠合梁板现场安装设计的精细化管理
        4.4.1 叠合板外伸“胡子筋”形式优化
        4.4.2 叠合梁箍筋形式的优化
    4.5 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工艺的精细化管理
        4.5.1 叠合梁板吊装和安放优化
        4.5.2 叠合梁板吊装顺序的优化
        4.5.3 辅助支撑体系优化
        4.5.4 吊装过程碰撞问题的优化
        4.5.5 多单位信息化协同管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案例
    5.1 工程概况
    5.2 预制叠合板施工精细化管理措施
        5.2.1 叠合板深化设计阶段尺寸的精细化管理
        5.2.2 叠合板运输、进场、验收的精细化管理
        5.2.3 叠合板施工工艺的精细化管理
        5.2.4 现场人员的精细化管理
    5.3 效果分析
        5.3.1 施工质量
        5.3.2 经济效益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装配式叠合梁板施工中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地铁车站叠合式墙板收缩裂缝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建筑物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抗裂技术研究
    1.1 大面积混凝土的定义
    1.2 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抗裂技术
2 地铁车站侧墙裂缝控制技术
    2.1 侧墙裂缝控制技术
    2.2 温度场和膨胀历程双重调控技术
    2.3“水化-温度-湿度-约束”多场耦合机制模型
3 叠合式墙板新浇混凝土约束裂缝控制技术
    3.1 结构设计方面
    3.2 施工控制方面
    3.3 混凝土材料方面
4 结语

(5)基于GIS的水府庙流域生物安全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
3 研究方法
    3.1生物安全格局的构建
    3.2动物安全格局建立
    3.3植被安全格局建立
    3.4生态源地识别与生态廊道的构建
    3.5生物安全格局建立
4 研究结果
    4.1生物子格局分析
    4.2 生物安全格局结果
5 建议与展望
    5.1相关建议
    5.2未来展望

(6)房地产住宅项目SSGF建造体系的方案优选研究 ——以SJC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房地产住宅项目SSGF建造体系成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SSGF建造体系概述
        2.1.1 SSGF建造体系的概念
        2.1.2 技术构成
    2.2 相关理论方法
        2.2.1 价值工程
        2.2.2 层次分析法
        2.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SGF建造体系成本及效益分析
    3.1 SSGF建造体系的成本增量分析
        3.1.1 智能爬架
        3.1.2 铝合金模板
        3.1.3 全现浇混凝土外墙
        3.1.4 预制PC构件或高精砌块
        3.1.5 其它工法
    3.2 SSGF建造体系的效益分析
        3.2.1 工程进度
        3.2.2 工程质量
        3.2.3 环境效益
        3.2.4 社会效益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地产住宅项目SSGF建造体系方案优选
    4.1 SSGF建造体系选用方案
        4.1.1 SSGF建造体系方案的制定原则
        4.1.2 SSGF建造体系方案的制定
    4.2 SSGF建造体系效益评价指标的确定
        4.2.1 评价指标初步筛选
        4.2.2 评价指标确定
    4.3 SSGF建造体系方案的比选
        4.3.1 方案成本计量
        4.3.2 方案功能度量
        4.3.3 方案价值评价及优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JC项目成本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SSGF建造体系选用方案
    5.3 SSGF建造体系方案的比选
        5.3.1 方案成本计量
        5.3.2 方案功能度量
        5.3.3 方案价值评价及优选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存在的不足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房地产住宅项目SSGF建造体系效益的重要程度调查
    附录2 :房地产住宅项目SSGF建造体系效益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调查
    附录3 :房地产住宅项目SSGF建造体系待选方案的效益评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BIM在装配式建筑研究中的现状
    1.5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概述
    2.1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概况
    2.2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理论
    2.3 BIM技术相关综述
3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3.1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统计与分析
    3.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问卷调查
    3.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优势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BIM的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4.1 工程项目简介
    4.2 施工工艺
    4.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3 研究综述小结
        1.3.4 国内建筑企业的实践分析
        1.3.5 实践分析小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特征
    2.1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系统组成
        2.1.1 结构系统
        2.1.2 外围护系统
        2.1.3 机电设备系统
        2.1.4 室内装修系统
    2.2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与实例
        2.2.1 国外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
        2.2.2 国内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
        2.2.3 国外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实例
        2.2.4 国内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实例
        2.2.5 实例分析小结
    2.3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特性
        2.3.1 以设计标准化为前提
        2.3.2 以生产工业化为手段
        2.3.3 以施工装配化为依托
        2.3.4 以管理信息化为方法
        2.3.5 以成本精细化控制为目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办公建筑
        3.1.2 适应性设计
        3.1.3 预制装配化建筑
    3.2 整体策略
        3.2.1 意义的认同
        3.2.2 产业化的思维
        3.2.3 全专业工作前置
        3.2.4 工业化的方法
    3.3 适应性设计策略
        3.3.1 装配率提升策略
        3.3.2 办公功能模块策略
        3.3.3 部件标准化设计拟定方法
        3.3.4 单体横纵空间组合多样
    3.4 设计过程
        3.4.1 设计流程
        3.4.2 设计阶段
        3.4.3 设计平台
        3.4.4 设计者与设计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策略在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应用研究
    4.1 项目概况
    4.2 政策要求
    4.3 特性分析
        4.3.1 办公建筑特性
        4.3.2 使用人群特性
        4.3.3 适应性需求特性
    4.4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整体策略
        4.4.1 找到建设方的关注点
        4.4.2 深度挖掘项目最本质的需求
        4.4.3 满足核心用户的需求
    4.5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
        4.5.1 比选预制装配部位
        4.5.2 优化预制装配细节
        4.5.3 细化预制装配部件
        4.5.4 幕墙预制装配设计
        4.5.5 室内装修设计一体化
    4.6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4.6.1 开敞办公模块
        4.6.2 独立办公模块
        4.6.3 会议空间模块
    4.7 设计策略实现方法
        4.7.1 确定目标
        4.7.2 依托平台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构建四座主题公园
3 主题公园意向设计
    3.1采冶史主题公园
        3.1.1商铜广场
        3.1.2唐宋盛世广场
        3.1.3近代广场
    3.2革命斗争史主题公园
    3.3城市建设辉煌史主题公园
    3.4后工业景观园林主题公园――思考期
4 结语

(10)装配式RCS组合框架结构新型梁柱节点抗连续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RCS组合结构及结构抗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RCS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结构抗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装配式RCS梁柱节点抗连续倒塌试验模型设计
    2.1 引言
    2.2 三种新型装配式RCS梁柱节点
    2.3 试验目的
    2.4 试验模型概况
        2.4.1 框架设计资料
        2.4.2 试验模型
    2.5 装配式RCS梁柱节点组合体设计
        2.5.1 混凝土柱
        2.5.2 钢梁设计
        2.5.3 连接接头螺栓设计
    2.6 试验模型制作
        2.6.1 钢部件制作
        2.6.2 混凝土浇筑
    2.7 材性试验
        2.7.1 钢材材性试验
        2.7.2 混凝土材性试验
    2.8 加载与量测
        2.8.1 试验装置
        2.8.2 加载制度
        2.8.3 量测方案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配式RCS梁柱组合体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与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过程与分析
        3.2.1 RCS-1试验模型
        3.2.2 RCS-2试验模型
        3.2.3 RCS-3试验模型
    3.3 试件变形形态
        3.3.1 RCS-1试件变形发展曲线
        3.3.2 RCS-2试件变形发展曲线
        3.3.3 RCS-3试件变形发展曲线
    3.4 钢梁截面应变发展与分布
        3.4.1 RCS-1试件截面应变曲线
        3.4.2 RCS-2试件截面应变曲线
        3.4.3 RCS-3试件截面应变曲线
    3.5 荷载F-位移D曲线
        3.5.1 RCS-1试验模型荷载-位移曲线
        3.5.2 RCS-2试验模型荷载-位移曲线
        3.5.3 RCS-3试验模型荷载-位移曲线
        3.5.4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3.6 梁柱子结构内力分析
        3.6.1 内力分析
        3.6.2 内力曲线
    3.7 试验模型抗力机制分析
        3.7.1 RCS-1试验模型抗力机制发展曲线
        3.7.2 RCS-2试验模型抗力机制发展曲线
        3.7.3 RCS-3试验模型抗力机制发展曲线
        3.7.4 各试验模型抗力机制对比
        3.7.5 悬索机制的作用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模型的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模型简介
    4.3 模型的建立
        4.3.1 材料本构设置
        4.3.2 单元选取与接触设置
        4.3.3 边界条件与加载制度
    4.4 有限元结果
        4.4.1 RCS-1有限元模型
        4.4.2 RCS-2有限元模型
        4.4.3 RCS-3有限元模型
        4.4.4 混凝土柱对比
    4.5 参数分析
        4.5.1 螺栓预紧力对承载能力的影响
        4.5.2 加劲肋对承载能力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装配式楼面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钢结构住宅建筑现浇混凝土楼板温度收缩裂缝分析与控制研究[D]. 潘剑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生命周期内费用效益研究[D]. 王灵智.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板精细化施工管理[D]. 陈光辉. 福建工程学院, 2021
  • [4]地铁车站叠合式墙板收缩裂缝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刘毅,潘清,张明亮,刘家彬,庞超明,秦鸿根.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1(03)
  • [5]基于GIS的水府庙流域生物安全格局研究[J]. 许砚梅,刘惊涛. 中外建筑, 2020(12)
  • [6]房地产住宅项目SSGF建造体系的方案优选研究 ——以SJC项目为例[D]. 叶秀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控制研究[D]. 侯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8]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D]. 张扬.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营造[J]. 杨淑平. 中外建筑, 2020(07)
  • [10]装配式RCS组合框架结构新型梁柱节点抗连续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D]. 李政策. 南昌大学, 2020

标签:;  ;  ;  ;  ;  

装配式地板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