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山丘陵地区稳定高效防护林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小流域结构调整

低山丘陵地区稳定高效防护林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小流域结构调整

一、低山丘陵地区稳定高效防护林体系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小流域结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祝元丽[1](2021)在《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低山丘陵区是我国黑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着的农业利用优势,对保障新形势下我国的粮食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建国以来,黑土区大规模、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以及开垦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缺失导致该地区成为我国土壤侵蚀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低山丘陵区,因其漫川漫岗的地形条件,成为土壤侵蚀发生的重灾区,严重影响了耕地生产力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提高土壤侵蚀表征指标的精度、揭示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是遏制黑土退化,实现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目前,区域土壤侵蚀格局的研究多围绕土壤侵蚀模型展开,其中土壤可蚀性这一关键因子的量化主要依赖于低密度点状土壤信息数据,难以准确表征其空间连续分布特征,从而使土壤侵蚀强度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的精度大大降低。同时,黑土退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加剧区域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的研究局限于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不足以全面揭示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针对以上问题,建立高时效、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壤可蚀性量化与空间表征方法,在对土壤侵蚀格局进行高精度空间表征和侵蚀热点区识别的基础上,揭示土地利用对耕地土壤侵蚀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是探讨黑土退化机理,制定黑土区耕地利用与保护政策的基础,可以为国家黑土地保护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本文选择东北低山丘陵区的长春市九台区为研究区,旨在从县域尺度开展土壤侵蚀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关系的研究。通过建立以多时相哨兵二(Sentinel-2)遥感为核心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高精度反演方法,为土壤可蚀性因子高精度量化和高分辨率空间表征提供数据支撑;并将基于高光谱遥感反演的土壤可蚀性因子数据引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实现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测算和空间格局分析,识别侵蚀热点区;最后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探究土壤侵蚀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因子的关系,分析土地利用强度和耕地景观破碎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区域水土保持措施的精准落位和宏观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基于高光谱遥感反演的土壤可蚀性因子空间表征SOC含量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具有极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常被作为核心指标进行RUSLE方程中土壤可蚀性因子的计算。但受限于研究区高分辨率SOC数据的缺失,以及传统湿式化学方法进行大尺度、多频次SOC量化的高成本,目前尚缺乏土壤可蚀性因子高效测算和空间精细表征的方法体系。针对此瓶颈,本文立足于哨兵二卫星遥感反演地表土壤参数的最新研究进展,建立以多时相哨兵二图谱特征为核心的SOC高精度量化和高分辨率空间制图方法,为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可视化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哨兵二裸土像元提取与多时相合成、偏最小二乘法SOC反演模型构建、预测值不确定性分析等核心手段,实现了基于多时相哨兵二裸土图谱特征的SOC含量预测(R2=0.62,RMSE=0.17),生成了研究区10米分辨率的耕地表土SOC分布图。与单一日期遥感反演相比,多时相裸土像元光谱数据集可以提供鲁棒性更强、耕地覆盖范围更大、精度更高的SOC预测模型;与基于近地高光谱数据的SOC预测模型对比发现,星陆双基SOC高光谱反演预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波段呈高度一致性(均为短波红外波段),进一步印证了以哨兵二数据进行SOC含量预测的稳定性和可行性。以像元级SOC分布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建立了土壤可蚀性因子测算和高分辨率空间表征新方法,生成了研究区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分布图,为RUSLE模型的深化应用和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2)研究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及侵蚀热点区坡面土壤有机碳迁移-再分布规律高精度、高时效的土壤侵蚀格局空间表征和侵蚀热点区识别对于查明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和范围以及区域水土保持措施的精准落位至关重要。本文以RUSLE模型框架为基础,在高分辨率土壤可蚀性因子的数据支撑下,开展研究区土壤侵蚀量的估算和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把不同侵蚀强度理解为各种侵蚀强度镶嵌而成的侵蚀景观,进行了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的分析。并在土壤侵蚀热点区,进行了坡面尺度下土壤侵蚀驱动的SOC空间迁移、再分布和转化规律研究。研究发现:2019年研究区耕地土壤总体侵蚀状况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受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影响的耕地范围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土壤侵蚀模数的平均值为7.09t·hm-2·a-1。综合土壤侵蚀空间聚集性和热点分析结果来分析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发现:研究区耕地土壤侵蚀强度较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于东南部以及东北部的坡耕地。随着海拔高度和地形坡度的增加,微度和轻度侵蚀地区所占比例逐渐减小,而极强度和剧烈侵蚀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这与地势复杂区水力和耕作侵蚀互作引发的SOC时空迁移和流失导致的土壤可蚀性升高密切相关。微度和轻度土壤侵蚀类型的分布较为集中,但是形状比较复杂,极强度和剧烈侵蚀的分布零散,并且景观形状较为简单。为进一步探究土壤侵蚀与土壤团聚结构、SOC稳定性的耦合作用机理,本文在土壤侵蚀热点区选取典型坡耕地,从坡面尺度对土壤侵蚀-沉积过程驱动的SOC迁移和再分布规律进行探索。通过对坡面不同位置(即稳定区、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团聚体粒级、各粒级SOC含量和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进行测定,发现侵蚀引起的沿下坡方向细颗粒土壤物质的优先迁移导致沉积区的粘土+粉土颗粒百分比升高,以及各粒级SOC含量升高和“年轻”不稳定SOC含量(以δ13C指征)的同步增加。该研究结果说明精准农田管理背景下的坡耕地土壤管理与保护需要考虑侵蚀强度和土壤碳库的高度空间异质性,采取因地制宜的土壤固碳和水土保持措施。(3)土地利用强度和耕地景观破碎度变化的耕地土壤侵蚀空间响应本文在分析研究区1996-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GWR模型从土地利用强度和景观破碎度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低山丘陵区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发现:九台区在1996-2019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1996-2009年,耕地的流失与补充交替进行,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而生态用地则逐渐减少。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耕地的变化频率最高,并且由林地转化而来的耕地具有最大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利用GWR模型分析外部因素对耕地土壤侵蚀强度和空间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最显着,具有很强的正效应;土地利用强度与耕地景观破碎度的增加均对耕地土壤侵蚀状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研究区坡耕地的主要分布区(沐石河街道、波泥河街道、上河湾镇、城子街道、胡家回族乡、土们岭街道),这与此区域大量林地被占用转换为坡耕地,造成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边缘耕地逐渐破碎化这一现象密切相关。最后,根据研究区土壤侵蚀格局现状和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东北低山丘陵区耕地土壤侵蚀防治的措施建议,为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姚星宇[2](2021)在《基于地貌特征和子流域分类的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分析》文中认为地球表层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地表的地貌形态与生态系统作为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两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互影响和反馈的关系。在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研究都较为热门的当下,适时展开关于区域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研究,意在实现生态地貌功能间的协调,高效可持续运行,此外,基于区域不同的生态地貌类型为其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体系,对区域内各生态功能进行整合进而形成整体功能体系,有利于在进行功能能力提升设计时更好的对其进行调控管理。三岔河流域位于贵州省西北高原向黔中丘陵的过渡区域,不论在地质构造还是地貌形态条件上都极为复杂,基于流域内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大背景,在受到流水侵蚀及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加持下,导致了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普遍脆弱现状。本文基于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对三岔河流域地表地貌与生境的进行了定定量化分析,并依据不同地貌类型子流域为其构建相应生态地貌功能体系来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流域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灾害防治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最大程度的减轻因恶劣自然条件给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上所带来的阻碍。在本文对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的研究分析中,主要包括了流域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系统的定定量化分析、流域地形条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流域生态地貌类型功能体系的构建评价及提升设计三个方面:(1)基于三岔河流域的地貌形态要素,通过使用高程-起伏度组合、切割深度-坡度组合、面积-高程积分及条带剖面等方法对三岔河流域的地表地貌形态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并对三岔河流域通过水文分析得到的子流域进行了基于地貌类型的分类,共得到5种不同地貌类型的子流域;而对于流域的生态环境,则使用水热状况、土壤类型、土地利用以及植被状况条件对其进行了定量化及空间上的分析,最终实现对三岔河流域的基本地貌形态及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主要结论包括:流域出水口与最大高程值间相对高差达2040m,地表起伏剧烈,切割较深,坡度较陡,多以中低至中高丘陵、浅切割缓坡至较陡坡地貌类型为主;而在子流域的地貌演化上,三岔河的子流域多处于更年期和壮年期,与当地的地质构造与岩性条件都表现出了紧密的联系;而在流域的生态环境方面,三岔河流域内年降水量介于800-1400mm间,年均气温在10-15℃间,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但在受到流域内地表地貌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下,在空间上表现出具有一定规律的差异性,随着高程的增加,气温及降水均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2)在流域地形条件对其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分析中,选取水热条件中气温与降水两个要素作为因变量,地形条件中的高程、起伏度、坡度和HI值四个要素作为自变量,基于SPSS软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而得到影响三岔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地貌形态要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如下:三岔河流域内地形条件对于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于流域内气温与降水的控制,从而间接的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在这些地貌形态要素中,高程要素尤为突出,与气温与降水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了0.8以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高程的增加,气温及降水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植被类型也开始发生变化,从流域下游的微切割中低缓丘地貌类型子流域至上游的浅切割小起伏较陡中高山地貌类型子流域,其平均气温由15.55℃降至12.83℃,年平均降水量也由1388.38mm降至961.05mm。(3)在经过重分类并进行聚类得到5种地貌类型子流域后,基于相同地貌类型子流域具有相似生境及植被系统的固有特性,包括了流域的高程、起伏度、坡度等地貌形态要素以及水热状况、土壤与植被类型等生态系统要素,对三岔河流域不同生态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功能体系进行了构建与评价及生态功能的提升设计。在经过对流域内地表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进行定定量化分析并得到5种不同生态地貌类型的子流域后,依据不同的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条件,为其构建了相对应的生态功能体系。对不同地貌类型的子流域选择相应的生态与经济类型植被,进行地形实体与植被群落的相应的耦合配对,以确定不同地貌类型子流域所需的植物群系与群丛,从而保证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缓解水土流失等现有的环境问题;此外结合流域的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条件,为其构建生态地貌学的防灾减灾功能体系,以实现流域的地表实体和生态的稳定。

王美琪[3](2020)在《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在雄安新区上游-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建造水源涵养林对增加白洋淀水资源储量、改善水质、支撑新区生态空间构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的水源涵养林空间布局与结构配置不尽合理,严重影响了水源林生态功能的发挥。为优化水源林空间配置,本研究在小流域尺度上,从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林分类型比例及空间配置与水源涵养功能的关系两方面着手,对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典型小流域的水源林空间配置与流域径流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典型小流域水源林空间优化配置模式。本论文针对研究区典型林分类型进行水源涵养能力评价,筛选出水源涵养能力优秀的林分类型。以大兰小流域所属的安各庄流域为研究范围建立并运行SWAT模型,评价了SWAT模型在安各庄流域的适用性。在立地类型划分与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从林分类型比例及其空间配置方面设定不同情景方案并模拟流域产流,得到安各庄流域水源林空间配置的优化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土壤层在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林分类型水源林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以下结论:各水源林中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强于纯林,水源涵养能力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侧柏×油松混交林(1.5218)、刺槐纯林(1.4092)、杨树纯林(0.9362)、侧柏纯林(0.7601)、油松纯林(0.7377)、栾树纯林(0.6349)。油.松×侧.柏混交林和刺.槐纯林是各类型水源林中涵.养水源能力最好的,在进行当地.造林规划时应.当优.先配.置。(2)通过SWAT模型灵敏性分析和参数的自动校准,得到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匹配良好,说明SWAT模型在安各庄流域适用性良好。并且对2016~2017年研究区的水文生态效应进行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3)选择地貌、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四个因子,将安各庄流域立地条件划分为63种立地类型,在立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利用SWAT模型模拟不同水源涵养林空间配置方案下的产流量,以确定其调蓄径流的功能。模拟结果显示,方案四的情景下,即在水源涵养林面积71.15%,林分类型比例为阔叶林30.24%,针叶林14.70%,混交林22.89%,灌木林32.17%的情况下,流域丰水期产流量比2015年实测值减少15.79%,枯水期产流量比2015年实测值增加15.83%。水源林涵养水源功能发挥最好,且不会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当前,研究区的乔灌木林地面积已经达到61.2%,可以适当增加10%左右的面积,但其内部结构不甚合理,以后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到调整林地结构上来。

张延成[4](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徐嵩[5](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李保杰[6](2014)在《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在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给矿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从而使矿区成为资源、环境与人口矛盾相对集中显现的区域之一。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解决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煤炭资源开采、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中会直接、间接地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区域地球化学的本底特征,从而使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功能和效应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化及其生态效应,对于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借鉴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过程—效应”这一研究命题,以我国中东部高潜水位矿区—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以景观生态学、生态学和生态风险评价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等技术,系统地研究矿区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对矿区、矿区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进行研究,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矿区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景观与景观格局概念的基础上对矿区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进行研究;最后对土地生态风险的内涵、土地生态风险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和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2)以Landsat MSS、TM和OLI为数据源,在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和现有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贾汪矿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在对研究区遥感影像光谱特征、纹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归一化植被指数、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归一化建筑指数、土壤亮度指数,并将上述指数作为特征向量参与到遥感影像分类中,利用BP神经网络智能分类方法对研究区4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各年份的分类结果总体精度在0.82以上。(3)综合景观格局指数粒度效应图和信息损失评价模型,确定了贾汪矿区景观格局指数的最佳分析粒度为60m。在该粒度下,基于景观水平、景观类型水平对区域景观格局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景观水平上,2003年以前,区域景观格局在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化等的驱动下,景观格局朝破碎化、异质化和连通性降低的趋势发展;2003年以后,由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连片发展等,区域景观格局朝连续化、均衡化和连通性增大的趋势发展。在景观类型水平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随时间的变化最为活跃,1983-2003年间,耕地、水域受煤炭资源开采等活动的影响,斑块趋于破碎化、连通性降低,而建设用地在城市化发展的驱动下,变得更为复杂;2003-2013年间,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呈高连通性、斑块规则化的趋势。(4)以CLUE-S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空间自相关因子对传统的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改进,选取政策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空间约束因素和矿产开采因素等,对贾汪矿区2013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与验证。在此基础上对2023年区域趋势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在3种情景下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经济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增幅最大,生态保护用地情景下建设用地增幅最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耕地等生态用地受到保护,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受到抑制。(5)利用格网GIS技术,对矿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与基于行政单元的ESV空间分异格局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化是导致区域ESV空间异质性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ESV减少区主要分布在贾汪城区、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外围;ESV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采煤塌陷区和山地丘陵地区等。通过对比基于格网单元和基于行政单元ESV的空间差异可以看出,上述2种方法对ESV空间分异的拟合基本一致,差异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ESV系数较大的水域、林地所在的格网单元。(6)基于景观干扰度指数、脆弱度指数构建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借助空间相关分析、地统计分析等对区域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期土地生态风险全局空间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表明土地生态风险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区域生态风险呈现出从中生态风险、较高生态风险向低生态风险和高生态风险转移,即生态风险格局朝两极发展;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较明显,采煤塌陷区生态风险由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生态风险有所降低,建设用地外围由于城市扩展,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成为高生态风险区;东部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受城市化和复垦项目的影响较小,生态风险一直较低。

孙雅卿[7](2012)在《多尺度的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库区防护林体系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是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护林体系的空间优化配置是影响库区防护林体系的综合效益,特别是生态防护效益发挥的关键技术。防护林体系的构建要最终满足人们所期望的多目标、广用途、高价值的需求,确保小流域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三峡库区两个典型的小流域(人工和自然),在ARCGIS9.3平台上,利用空间数据分析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在坡面尺度上构建定量化的数学模型,在群落尺度上进行实地外业调查和实地走访,在小流域尺度上综合上述各项技术和理论,运用多目标规划的理论,并利用MATLA、LINGO9.0等工具,定量化调整小流域的植被类型结构,从坡面尺度、群落尺度和小流域尺度等多个尺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体系,确定多尺度的小流域典型配置模型。本文运用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深入探讨分别以生态林生态系统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为主的,两种典型小流域优化植被模式,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小流域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小流域的立地条件,选取海拔、.坡度、土壤厚度、腐殖质厚度、可达性等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因子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兰陵溪小流域最适宜等级面积为4.8566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3.74%,适宜等级面积为7.314375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5.76%,基本适宜等级面积为5.362025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6.21%,不适宜等级面积为2.92235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4.29%;杉木小流域最适宜等级面积为0.881392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5.69%,适宜等级面积为2.206127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9.26%,基本适宜等级面积为1.447277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5.76%,不适宜等级面积为1.084004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9.29%(2)在坡面尺度上,研究的重点应为减少土壤侵蚀和防治水土流失,本研究对影响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创新的提出植被土壤侵蚀贡献度因子,对坡面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进行修正,确定修正版的坡面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的函数,并确定小流域坡面尺度的优化配置模式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宽度:杉木溪小流域为生态林—经济林—生态林,灌木—经济林—生态林;兰陵溪小流域当坡面为15。时,灌木—生态林—耕作—生态林,灌木—耕作—经济林—生态林,耕作—经济林—生态林,生态林—耕作—生态林;当坡面为25。时,灌木—生态林—经济林—生态林。在小流域中,耕作这种配置类型适宜在上坡位和中坡位进行布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控制土壤侵蚀。(3)群落尺度上,通过实地外业调查和数据统计,确定小流域4种植被类型的8种典型群落优化配置模式:灌—草模式、针叶混交林模式、针阔混交林模式、混合模式、经济林复合模式、经济林—生物措施复合模式、经济林—草复合模式、经济林—耕作模式等,并确定灌木主要树种的为黄荆条、毛黄栌、槛木,生态林的主要树种马尾松、杉木、青冈栎、柏木、枫香,以及经济林的主要树种为柑桔、脐橙、板栗、茶。(4)结合多目标规划的方法论,对小流域的生态效益、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货币化计算,得到小流域多目标规划的目标函数F(x)和相关的约束条件集。在30种植被配置类型中,确定小流域的理想配置模式。在ARCGIS9.3平台上,划分坡面、栅格计算、重新分类,得到小流域防护林空间优化配置图,并对兰陵溪和杉木溪两个小流域优化前后的结果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兰陵溪小流域优化后灌木面积为0.6970km2,减少了1.0728km2,生态林面积为3.8752km2,减少了2.1119km2,经济林面积为8.1867km2,增加了2.93km2,耕作面积为2.0244km2,增加了0.2547km2,杉木溪小流域优化后灌木面积为0.4014km2,减少了0.5791km2,生态林的面积为1.8742km2,增加了0.2733km2,经济林的面积为3.3432km2,增加了0.8799km2。兰陵溪和杉木溪小流域优化后减少的土壤侵蚀量分别为40811.344605t/km2·a和20488.8109t/km2·a,综合效益增加值分别为42083148.25元和20403124.19元,各方面效益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廖晓丽[8](2012)在《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的研究》文中提出沿海防护林是滨海的林业生态工程,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滨海地区的防风、固沙和防治水土流失的保护作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它同时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再加上沿海防护林早期建设时造林集中连片、造林模式单一、树种组成单一的模式,导致沿海防护林体系结构缺失,防护功能不健全,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正在挑战沿海防护林的内部稳定性和防护功能,因此,如何对沿海防护林进行结构模式、树种组成的优化配置,实现沿海防护林的合理布局,以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当前沿海防护林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以沿海防护林的优化配置为目标,以2003年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图、森林资源的一类、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选择因子分析的方法,以固沙效益为着眼点,构建沿海防护林固沙效益模型,分析以固沙效益为目的的最佳植被盖度;以近自然林业为理论基础,确定最优的植被类型;通过分析沿海防护林主要优势树种的适生性,指导树种的选择和对位配置;并以以上研究的结果为沿海防护林优化配置的标准,对固沙效益效果不理想的区域进行小班调整,使其接近理想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植被指数(NDVI、VARI和MSAVI)、坡度、坡向、海拔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利用多个自变量的最优组合建立回归方程,构建植被盖度的线性模型为Y=-0.101+1.064NDVI+0.129h,经验证,植被盖度估测值的平均精度达到83.77%;以裸沙占地面积比、气候侵蚀力因子、裸土指数、MSAVI、国内生产总值(GDP)5个因子作为固沙效益的评价因子,2004年沙化监测结果图的沙化等级为因变量,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裸沙占地面积比、气候侵蚀力因子、裸土指数、MSAVI、国内生产总值的权重分别为:1.0184、0.3973、1.1823、0.7414、0.3592,构建固沙效益评价模型;采用2次多项式对植被盖度和固沙效益指数进行趋势线拟合,拟合的方程为:D=0.1388C2-0.2441C+0.34,确定以固沙效益为目标的最佳植被盖度为0.8793;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基础,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最优植被类型进行预测,配置后竹林、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灌木林的比例为4.15%、22.52%、17.92%、53.94%、1.46%。并用景观格局分析和生态质量评价配置的结果;以坡度、坡向、海拔、土层厚度和土壤类型为因子,以改算树高为因变量,采用数量化理论对沿海防护林主要优势树种木麻黄、湿地松、相思树、马尾松、杉木进行适生性分析,并划分适生等级,竹林通过耐寒性分析,划分竹林的适生性等级,为树种选择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固沙效益的效果,以最佳植被盖度、最优植被类型和优势树种的适生性为理想模型,对固沙效果不理想的区域进行以小班为单位的调整,使调整的结果尽量接近理想模式。

龚固堂[9](2011)在《不同尺度防护林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盆地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农业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长期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了原生常绿阔叶林植被的消失殆尽。为了控制水土流失和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四川从20世纪70年代在盆地丘陵地区广泛开展了植被恢复;至九十年代后期,该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2.7%,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由于多种因素限制,营建了大面积的针叶纯林。目前,大多针叶纯林处于中幼林阶段,林分密度过大,林下灌草盖度低,天然更新不良,地力下降,林分稳定性差,水上保持能力弱。本文针对四川盆地主要生态问题和防护林存在的科学问题,在中尺度流域、小流域和林分尺度开展了防护林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尺度流域森林覆盖率和林种优化布局应用森林流域水文模型(FCHM)对研究区平通河流域和刘家河流域森林水文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森林的覆盖,两个流域都能减少地表径流,但对径流的再分配存在差异。平通河流域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加能够增加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径流正效应比较明显;而刘家河流域则相反,呈明显的负效应。选择林分结构、土壤类型、坡度等12个指标对平通河流域的林业用地小班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等级评价,以加权的林地土壤饱和蓄水量为指标确定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平通河流域林种结构优化布局后增加了用材林和经济林面积,这样更合理地利用了流域内丰富水资源,达到了流域削洪增枯的目的。2小流域尺度上地块—林分类型优化配置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官司河流域土地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在综合考虑流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林分稳定性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该流域主要森林类型的面积权重。结合面上样带调查资料,进行了地块—林分类型优化配置,对现有林分类型和相应小班进行了调整。官司河流域地块—林分类型优化配置后针叶纯林面积大大降低,针阔混交林比例达到39.9%。3川中丘陵区适宜森林类型和林分结构通过对川中丘陵区4种柏木林分类型的研究表明:在林冠截留、枯落物持水量、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土壤抗蚀性方面,栎柏混交林明显优于其它3种林分类型。根据对郁闭度与灌草生物量、郁闭度与灌草盖度的研究,郁闭度0.6-0.7,灌木盖度35-50%,草本盖度>45%的柏木纯林水土保持效果较好。对川中丘陵区8种主要群落类型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木和草本层生物多样性都明显高于乔木层。8种群落类型的M. Godron稳定性指数远离稳定坐标点(20/80),均处于一定的不稳定阶段。4林分结构优化调控技术针对研究区普遍存在低效人工马尾松纯林、人工松柏混交林和人工柏木纯林的问题,开展了开窗补阔、生态疏伐和带状改造技术试验研究。开窗补阔试验结果表明:香樟、台湾桤木在柏木纯林中生长较好,栓皮栎在松树纯林中生长较好。采用3种处理强度对中龄马尾松纯林进行了生态疏伐试验,结果表明:疏伐强度以中度疏伐为宜,有利于适宜灌草盖度的形成和天然更新。设计了4种采伐带宽对柏木纯林进行了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柏木纯林带状改造的采伐宽度以6 m或8 m为宜。

梁屹[10](2011)在《基于3S技术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 ——以东山岛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沿海防护林体系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沿海地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构建高效合理的沿海防护林体系这一生态屏障,增强沿海地区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是我国生态建设全局中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本研究针对东山岛风害严重、土地盐碱沙化等关键区域环境问题,根据该区防护林体系营造的技术需要及自然地理、经济、社会状况,以东山岛防护林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防护林科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野外调查,辅助相关基础调查资料,利用研究区的不同时期遥感影像,提取东山岛沿海防护林时空分布专题信息,针对不同时期防护林类型功能变化以及存在问题,对纵深防护林网进行优化调整,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得到综合效益最高的条件下各主要配置模式的最优比例。在现有主要防护林林种研究及林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研究区的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进行研究,以提高岛屿抵御生态风险的能力,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使得防护林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主要研究的内容及结论分述如下:(1)针对研究区地形特点,对东山岛2001、2004、2007年三期遥感影像采用决策树分类、监督分类和分层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地物进行分类,取得较好的效果,3个时相的分类精度都在80%以上,Kappa系数也均大于0.8。说明非遥感信息源用于遥感专题分类,可以显着改善分类效果。(2)建立了以东山岛沿海防护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体系,采用分类后叠加的方法,分析2001-2007年东山岛土地利用的整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东山岛土地利用类型整体变化趋势是:居民地和耕地面积减少,其中耕地的变化状况最为剧烈。林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其中林地的变化最大,水域次之。而沙地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对东山岛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模拟预测,可以看到,如果按2004-2007年的演变趋势发展,大约在2040年左右东山岛的土地利用结构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3)对福建省东山岛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不同层次防护林的植物群落模式进行筛选,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专家评分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得到不同植物群落模式的综合评价得分值,为沙质海岸植物群落配置提供参考。(4)在分析防护林体系空间优化配置理论的基础上,选取林带达防护成熟时平均单株材积、林带成林高、林带宽、林带间距、林带透风系数、风速削弱系数、林带平均单株营养面积和株行距等配置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东山岛的防护林的空间配置进行研究,将林网分成三级配置,并分别统计出不同级别林网配置后的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结果表明:一级林网、二级林网、三级林网所占覆盖率分别达到了2.16%、1.58%、2.34%。通过集约优化配置,森林覆盖率有明显的提高。该配置方法不仅考虑了防护林防护效益,还在合理的林带结构配置范围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确定了东山岛不同类型沿海防护林的空间配置,为区域沿海防护林的空间配置提供借鉴意义。(5)提出对现有的防护林片林坚持采取保护原状的原则,同时在有条件的海岸带前沿营造消浪林带,构建由消浪林带、基干林带、纵深防护林网、围村林、村镇绿化林带和片林构成的东山岛防护林体系,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东山岛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进行研究,并且生成相关配置图。

二、低山丘陵地区稳定高效防护林体系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小流域结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山丘陵地区稳定高效防护林体系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小流域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概述
        1.2.2 土壤侵蚀模拟与定量研究进展
        1.2.3 基于高光谱反演的土壤可蚀性因子量化研究进展
        1.2.4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
        2.1.2 理论基础
    2.2 研究方法
        2.2.1 星陆双基土壤参数高光谱反演
        2.2.2 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2.2.3 碳稳定同位素示踪
        2.2.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东北低山丘陵区面临的土壤侵蚀问题
    3.2 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3.2.1 土地利用数据
        3.2.2 野外土壤样品采集及理化性质测定
        3.2.3 土壤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数据
        3.2.4 哨兵二遥感光谱数据集
        3.2.5 其他数据的获取
第4章 基于高光谱遥感反演的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表征
    4.1 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相关性
    4.2 基于单日期哨兵二遥感影像数据的土壤有机碳预测模型
        4.2.1 建模与验证过程
        4.2.2 预测模型验证结果
    4.3 基于多时相哨兵二遥感影像复合土壤像素的土壤有机碳反演
        4.3.1 裸地范围的划定
        4.3.2 生成空间连续的多时相裸土像元数据集
        4.3.3 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结果
    4.4 基于近地土壤高光谱传感的土壤有机碳预测验证
        4.4.1 基于实验室高光谱数据的土壤有机碳反演结果
        4.4.2 对比验证
    4.5 土壤可蚀性因子空间表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低山丘陵区典型县域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5.1 土壤侵蚀模型的选取
    5.2 土壤侵蚀因子的计算
        5.2.1 降雨侵蚀力因子
        5.2.2 地形因子
        5.2.3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
        5.2.4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5.3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5.3.1 土壤侵蚀总体现状分析
        5.3.2 地形/土壤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5.3.3 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特征
        5.3.4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特征
    5.4 侵蚀热点区典型坡面土壤有机碳空间迁移-再分布机制研究
        5.4.1 坡面不同位置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和土壤质地变化
        5.4.2 基于碳稳定同位素示踪的SOC稳定性对土壤侵蚀的响应
        5.4.3 面向土壤侵蚀防治的坡耕地土壤固碳和保护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空间响应
    6.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6.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特征
        6.1.2 土地利用转换分析
        6.1.3 耕地土壤侵蚀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
    6.2 基于格网的土地利用强度与耕地景观指数时空分异分析
        6.2.1 网格单元的划分
        6.2.2 土地利用强度与耕地利用景观指数时空分异分析
    6.3 基于GWR模型耕地土壤侵蚀的土地利用因子分析
        6.3.1 GWR模型解释变量的选择与数据处理
        6.3.2 GWR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6.4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地貌特征和子流域分类的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貌学的研究现状
        1.3.2 小流域划分及分类的研究现状
        1.3.3 生态地貌学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背景
        2.1.2 地质构造条件
        2.1.3 岩性条件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2.3 研究方法
第3章 三岔河流域地貌的定量分析
    3.1 三岔河流域的提取及子流域的划分
    3.2 三岔河流域地貌形态因子的分级
    3.3 三岔河流域地貌形态的综合分析
        3.3.1 高程-起伏度分析
        3.3.2 切割深度-坡度分析
        3.3.3 高程-面积积分分析
        3.3.4 条带剖面分析
    3.4 各地貌类型子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控制性因素分析
第4章 三岔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定量分析
    4.1 研究区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背景
        4.1.1 水热条件
        4.1.2 土壤及植被
        4.1.3 土地利用现状
    4.2 流域地形条件对气候的影响
        4.2.1 流域地形地貌对气温的影响分析
        4.2.2 流域地形地貌对降水的影响分析
    4.3 流域地形地貌对生态格局的影响
第5章 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类型的生态功能体系构建及评价
    5.1 不同生态地貌类型的生态功能体系的构建
    5.2 不同生态地貌类型的生态功能体系的评价
        5.2.1 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地貌功能评价
        5.2.2 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价值评价
    5.3 流域不同生态地貌类型功能的提升设计
        5.3.1 主要潜在生态风险
        5.3.2 不同生态地貌类型功能的提升设计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三岔河流域地貌形态的定量分析结果
        6.1.2 流域生态环境及与地貌形态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
        6.1.3 三岔河各地貌类型子流域的生态地貌功能体系
    6.2 讨论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1.2.2 水文模型在森林水文研究中的应用
        1.2.3 水源林空间配置研究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及调查取样
        2.3.2 计算水源涵养能力评价指标
        2.3.3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的方法
        2.3.4 水源林空间优化配置
    2.4 技术路线图
3 大清河流域山丘区典型林分类型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3.1 不同林分类型的植被层特征
        3.1.1 乔木层生长特征
        3.1.2 林下植被特征
    3.2 不同水源林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3.2.1 枯落物厚度及蓄积量
        3.2.2 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量分析
        3.2.3 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持水过程
        3.2.4 不同类型水源涵养林下枯落物层持水速率
        3.2.5 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拦蓄能力
    3.3 不同水源林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3.3.1 土壤理化性质
        3.3.2 土壤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3.3.3 土壤持水量
    3.4 不同水源林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3.4.1 评价指标确定
        3.4.2 AHP法确定权重
        3.4.3 评价结果
    3.5 小结
4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
    4.1 SWAT模型的基本原理
    4.2 基础数据处理及数据库构建
        4.2.1 流域空间数据收集
        4.2.2 气象数据库构建
        4.2.3 构建土地利用数据库
        4.2.4 土壤属性数据库构建
    4.3 SWAT模型数据输入及运行
        4.3.1 生成流域河网
        4.3.2 划分子流域
        4.3.3 确定水文响应单元(HRU)
        4.3.4 气象数据输入
        4.3.5 模型的运行
    4.4 模型适用性评价
        4.4.1 基于SWAT-CUP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4.4.2 模型的适应性评价指标
    4.5 月径流量的模拟结果
    4.6 小结
5 不同植被优化配置情景下的水文响应
    5.1 流域立地类型划分
        5.1.1 流域立地类型划分原则
        5.1.2 选择划分因素
        5.1.3 立地类型的划分
        5.1.4 立地质量评价
        5.1.5 水源林空间配置模式
    5.2 流域水源林空间优化配置情景模拟
        5.2.1 建立情景方案
        5.2.2 情境模拟的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2.1 地理区域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地资源
    2.5 土壤资源
    2.6 生物资源
    2.7 水文概况
    2.8 社会经济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2.9.3 水土保持现状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3.1.1 基础数据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3.3.1 总体分布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3.5 小结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4.1.2 解译技术路线
        4.1.3 技术实现过程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4.2.1 基础数据
        4.2.2 技术路线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4.2.4 土壤侵蚀模型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5.3.4 经济效益评价
        5.3.5 社会效益评价
    5.4 小结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3.1 开展科学研究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理论研究
    2.1 矿区生态系统
    2.2 矿区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累积效应
    2.3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3.4 本章小结
4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分析
    4.1 矿区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的确定
    4.2 矿区土地景观要素的数量变化
    4.3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4 矿区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动态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机制及情景模拟
    5.1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因子的选取
    5.2 研究方法
    5.3 CLUE-S 模型的验证与模拟
    5.4 矿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
    5.5 本章小结
6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变化
    6.3 基于格网单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6.4 基于行政单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6.5 基于格网单元和行政单元的 ESV 空间分异的比较研究
    6.6 本章小结
7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及变化研究
    7.1 研究方法
    7.2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空间相关关系
    7.3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半方差分析
    7.4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克里格插值与精度检验
    7.5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研究
    7.6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8.3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多尺度的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防护林相关概念
        1.2.1.1 防护林
        1.2.1.2 防护林体系
        1.2.1.3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
        1.2.2 各个尺度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进展
        1.2.2.1 景观尺度的防护林空间配置研究进展
        1.2.2.2 坡面尺度防护林空间配置的研究
        1.2.2.3 群落尺度防护林空间配置的研究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形环境
        2.1.2 气候土壤
        2.1.3 植被现状
        2.1.4 生态问题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研究技术路线
        3.1.3 数据来源
    3.2 流域范围的提取
        3.2.1 空间数据预处理
        3.2.2 生成无洼地DEM
        3.2.3 水流流向计算和汇流积累量的计算
        3.2.4 河网的提取和流域边界的划分
    3.3 坡面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
        3.3.1 坡面尺度土壤侵蚀影响因子
        3.3.2 坡面土壤侵蚀评价指数与修正
    3.4 群落尺度优化配置
    3.5 小流域优化配置理论
        3.5.1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理论
        3.5.2 小流域多目标规划模型
        3.5.2.1 规划目标函数
        3.5.2.2 规划决策变量
        3.5.2.3 规划约束条件
        3.5.2.4 规划模型求解
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对象和评价单元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3 评价模型的构建及三维可视化
    4.2 小流域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4.2.1 评价对象的评价单元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小流域土地适宜性的评价结果
        4.2.4 评价结果的三维模拟
    4.3 小流域坡面尺度优化配置
    4.4 小流域群落尺度优化配置
        4.4.1 小流域常见群落类型
        4.4.2 群落尺度典型优化配置模式
    4.5 小流域优化配置
        4.5.1 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
        4.5.2 小流域优化结果和优化前后比较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
        1.2.1 防护林体系植被盖度研究进展
        1.2.2 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配置的研究进展
        1.2.3 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的方法
        1.2.4 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3 沿海防护林资料收集和专题信息的提取
    3.1 资料收集
    3.2 沿海防护林专题信息的提取
        3.2.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3.2.2 DEM数据的剪裁
        3.2.3 地形因子的提取
4 沿海防护林固沙效益评价和最佳植被盖度的确定
    4.1 沿海防护林植被盖度的反演
        4.1.1 定性因子的量化处理
        4.1.2 植被盖度反演
    4.2 沿海防护林固沙效益评价
        4.2.1 沿海防护林固沙效益评价因子的获取
        4.2.2 沿海防护林固沙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
    4.3 以固沙效益为目标的最佳植被盖度的确定
    4.4 小结
5 沿海防护林最优植被类型的研究
    5.1 理论基础
    5.2 沿海防护林植被类型配置的方法
        5.2.1 BP神经网络概述
        5.2.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
        5.2.3 BP神经网络的训练
        5.2.4 BP神经网络的改进
    5.3 沿海防护林植被类型结构的确定
        5.3.1 指标获取
        5.3.2 植被类型结构的确定
    5.4 植被类型配置结果的测定
        5.4.1 方法选择
        5.4.2 植被类型配置前后的景观格局分析
        5.4.3 植被类型配置前后的生态质量分析
    5.5 小结
6 沿海防护林优势树种的对位配置
    6.1 沿海防护林优势树种的概述
    6.2 沿海防护林优势树种的适生性分析
        6.2.1 木麻黄立地适生性分析
        6.2.2 湿地松立地适生性分析
        6.2.3 相思树立地适生性分析
        6.2.4 马尾松立地适生性分析
        6.2.5 杉木立地适生性分析
        6.2.6 竹林适生性分析
    6.3 沿海防护林优势树种的适生性评价
    6.4 小结
7 沿海防护林空间优化配置的调整
    7.1 优化配置调整的要素
        7.1.1 研究区的选择
        7.1.2 调整的原则和目标
    7.2 优化配置的流程
    7.3 优化配置调整的模型
    7.4 调整结果分析
    7.5 调整结果景观格局分析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9)不同尺度防护林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覆盖率
    1.2 防护林林分结构与功能
    1.3 小流域空间配置
    1.4 防护林经营
    1.5 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
        1.5.1 流域水文研究
        1.5.2 林冠层水文功能
        1.5.3 枯落物层水文功能
        1.5.4 林地水土保持功能
    1.6 存在问题与展望
2 立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2.1 研究区主要生态问题
    2.2 研究区防护林建设存在的科学问题
    2.3 研究意义
3 研究区概况
    3.1 四川盆地基本概况
    3.2 平通河流域基本情况
    3.3 官司河小流域基本情况
    3.4 盐亭县基本情况
4 研究技术途径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内容
    4.3 技术路线
    4.4 试验方案
5 平通河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与林种结构优化研究
    5.1 森林水文效应分析
        5.1.1 研究方法
        5.1.2 FCHM模拟分析
    5.2 平通河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
        5.2.1 研究方法
        5.2.2 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
        5.2.3 适宜森林覆盖率
    5.3 防护林体系林种空间优化布局
        5.3.1 研究方法
        5.3.2 林种空间优化布局
    5.4 讨论
    5.5 小结
6 官司河小流域地块—林分类型优化配置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土地利用现状
        6.2.2 林分类型面积调整
        6.2.3 地块—林分类型优化配置
    6.3 讨论
    6.4 小结
7 川中丘陵区适宜林分类型和结构研究
    7.1 适宜林分类型研究
        7.1.1 研究方法
        7.1.2 林分类型与林冠截留
        7.1.3 林分类型与枯落物持水
        7.1.4 林分类型与土壤持水能力
        7.1.5 讨论
    7.2 柏木纯林适宜林分结构研究
        7.2.1 研究方法
        7.2.2 郁闭度与灌草生物量和盖度关系
        7.2.3 适宜林分密度
        7.2.4 不同林分结构的土壤物理性质和贮水量
        7.2.5 讨论
    7.3 典型防护林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
        7.3.1 研究方法
        7.3.2 群落重要值与生物多样性
        7.3.3 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
        7.3.4 群落稳定性
        7.3.5 讨论
    7.4 小结
8 防护林林分结构优化调控技术研究
    8.1 开窗补阔
        8.1.1 研究方法
        8.1.2 结果与分析
        8.1.3 讨论
    8.2 生态疏伐
        8.2.1 研究方法
        8.2.2 结果与分析
        8.2.3 讨论
    8.3 柏木纯林带状改造
        8.3.1 研究方法
        8.3.2 结果与分析
        8.3.3 讨论
    8.4 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致谢

(10)基于3S技术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 ——以东山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阐述
        1.2.2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结构
        1.2.3 国内外防护林体系营造概况
        1.2.4 防护林体系空间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2.5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方法
        1.2.6 防护林体系空间优化配置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2.7 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的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构造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概况
        2.1.5 气象与气候
        2.1.6 植被概况
    2.2 研究区的经济社会状况
    2.3 东山岛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结构
        2.3.1 沙质海岸带
        2.3.2 岩质海岸带
        2.3.3 泥质海岸带
3 数据资料及其处理
    3.1 研究数据资料
        3.1.1 遥感影像
        3.1.2 基础数据资料
    3.2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3.2.1 遥感影像几何精校正
        3.2.2 研究区图像的裁剪
        3.2.3 研究区多源数据的融合
    3.3 地形因子的提取
        3.3.1 DEM 数据的裁剪
        3.3.2 地形因子的提取
    3.4 立地类型分类
4 东山岛沿海防护林专题信息提取
    4.1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确定
    4.2 土地利用专题信息的提取
        4.2.1 东山岛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提取
        4.2.2 森林类型专题信息提取
    4.3 精度验证
    4.4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
        4.4.1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4.4.2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状况分析
    4.5 东山岛森林类型动态变化监测分析
        4.5.1 森林类型动态变化监测
        4.5.2 森林类型动态变化的地形因素分析
    4.6 小结
5 东山岛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配置模式的筛选
    5.1 东山岛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配置模式筛选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计算
        5.1.1 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5.1.2 东山岛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主要群落配置模式的筛选
    5.2 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评分法的应用
        5.2.1 评价指标得分的确定
        5.2.2 判断矩阵的构建与一致性检验
        5.2.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2.4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6 东山岛沿海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研究
    6.1 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林种功能区划研究
    6.2 东山岛沿海防护林体系林网配置研究
        6.2.1 基于林带优化结构的参数理论分析
        6.2.2 东山岛防护林网林带优化配置参数的确定
        6.2.3 以防护林网为基础的理论配置方案的选择
    6.3 基于立地类型的树种区划研究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低山丘陵地区稳定高效防护林体系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小流域结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D]. 祝元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地貌特征和子流域分类的三岔河流域生态地貌分析[D]. 姚星宇.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大清河流域上游山丘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林优化配置研究[D]. 王美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5]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6]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D]. 李保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7]多尺度的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D]. 孙雅卿.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8]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的研究[D]. 廖晓丽.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0)
  • [9]不同尺度防护林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调控技术研究[D]. 龚固堂.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2)
  • [10]基于3S技术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 ——以东山岛为例[D]. 梁屹.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低山丘陵地区稳定高效防护林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小流域结构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