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

一、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丽[1](2022)在《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已经习惯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学生逐渐习惯以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问题意识缺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大多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教师专业能力欠缺,对学生指导不到位;教育对象基础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对研究性学习不够重视,教学环境不理想等因素并存。为切实提升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效果,应着力从三个方面有效推进:一是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二是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三是着力提升学校的扶持力度。

管军[2](2021)在《研究性学习理念与高中数学教学的巧妙整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性学习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相比以往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中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有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特点符合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与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相符,因此也诞生了问题教学法、发现式学习法等,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探究氛围和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机会。本文作者对研究性学习理念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进行分析,

吴铖铖,谭庆[3](2021)在《“金课”建设背景下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的耦合嵌入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建设高等教育"金课"是重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教学生态,也是打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体现。基于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求和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耦合嵌入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行性,探讨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耦合嵌入审计案例课程教学,通过"研、教、学、用"四位一体教学闭环构建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的耦合嵌入机制,切实提高审计案例课程教学质量,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新时代"金课"。

徐婉欣[4](2021)在《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

张维[5](2021)在《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认为

闵以森[6](2020)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物理教学不再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把立德树人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把“待优生教成优等生,把优等生教活”是一线教师应该着重去研究的课题。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没能够真真实实地领略到、理解到课本中知识的原理、本质及其核心。究其本质原因:学生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不到位,不懂得如何在相应的物理情景中对其进行运用,往往在读题的过程中就把这句课本上的原话忘得一干二净;在做题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个题教师辛辛苦苦地讲懂了,但下一个同样类型的题又不会,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学生口中所传的“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对于以上情况,新教改提出使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和探究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本质。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体现出了比传统教学方式更优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就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基本特点,以及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课程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并且指出它是在物理课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源于五方面理论依据:发现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笔者通过对所在的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找出研究性教学难以实施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整体物理基础较差,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同时,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经验不足,在学校升学的指标的压力下不愿意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笔者就调查研究中出现的研究性学习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首先,研究性学习的引入需要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并且教师需要做好地位和角色的转变;其次,研究性学习中要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然后,学校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笔者设计并实施三个研究性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别是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并对每个案例进行了教学反思,更加鲜明的突出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对比的优点。并且进行了在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性学习模式下的教学实践的班级对比实验研究,同时进行班级成绩跟踪对比分析。从案例研究和教学实践班级对比实验的数据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在研究性学习下,学生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深刻。通过笔者六年来高中物理的教学实践经历,跟传统教学相比,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具有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主动研究的能力,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有较大进步,同时也对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现有的研究性学习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冯世霞[7](2020)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实践性的教育与教学活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习惯,并在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伴随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新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能够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新方向,使学生和教师的观念都得到转变,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为例,通过在本校高中历史课堂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阐述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概括了提升的方向,着重培养学生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道路上,努力成为符合国家和时代需求的创造性人才。本文基于四个部分的内容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主要研究的背景、现状及意义,该部分研究顺应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和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同时倡导变革历史学习方式的理念;第二部分说明了研究的相关理论、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对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第三部分是主体部分,主要阐述研究性学习在我校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包括制定完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案、对我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调查分析、我校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路径和策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第四部分是研究性学习在我校高中历史课堂中实践后的反思与存在的不足。本文基于特定地域历史研究性学习为研究的主题,体现了研究视角、方法与内容的创新。一是立足于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的区域性与民族特色为研究的视角;二是运用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研究等方法,形成较为成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与活动形式;三是密切结合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实践,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主题。有效提升了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水平,进一步丰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历史研究性学习更具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地方特色。更有效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的要求,推动我校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诚然,历史教育任重道远,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力求让学生最终达到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史学境界。本文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卢静敏[8](2019)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今后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观念,同时新课程标准中对研究性学习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而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开展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对人地协调观和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梳理了国内外人地协调观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进展,同时明确了研究路线。其次对“地理核心素养”、“人地观念”、“人地协调观”、“研究性学习”、“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分析了其理论基础。接着对高中生和教师的人地协观素养培养和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总结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高中的实施情况以及问题。随后对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目标、设计内容选取的原则及来源做出了说明,并根据课堂内研究性学习和课堂外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总结了几种常用的研究性学习一般流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流程,分别对人地协调观中“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和“人与地相互协调”的三个内容,设计了三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对其进行实践应用,旨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培养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对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立足于相关理论和概念,采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对广大一线地理教师深入了解人地协调观和地理研究性学习及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相关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覃宇华[9](2017)在《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05方案”提出要切实改进“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05方案”实施以来,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政课”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在“思政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研究性学习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将有助于促进“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本文以云南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实验和质的研究方法,分析将研究性学习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之中对教学实效性产生哪些影响,影响的结果如何。经过实证研究与分析,发现将研究性学习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之中能够提高“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具体表现在课堂状态的积极变化、教学满意度的提高以及学习效果的增强,但对思想、价值认同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的结论表明,“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变化是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和课堂氛围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性学习一方面是通过改变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而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通过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可以而且应该广泛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之中的。在“思政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遵循确立目标、关注过程和评价教育的原则,并充分发挥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才能确保研究性学习在“思政课”中运用的有效性。

盖廷廷[10](2015)在《研究性学习在高一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效的课堂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追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资源的普及,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课堂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虽然教学硬件条件越来越完善,但是迫于高考压力,高中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接受式学习方式为主。这种学习方式效率高但是很枯燥乏味,那么能否有一种学习方式既能满足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又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利用教育实习的机会,决定在高一年级生物课堂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并作为毕业论文研究主要内容。生物课堂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在生物课堂中教师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本课题首先立足于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次将研究性学习与高一生物课堂结合,尝试构建适合高一年级生物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说明为什么选择研究性学习作为论文的研究课题。接着进行了综述研究。总结归纳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并把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进行了概念特点辨析。在理论基础部分主要讲述了国外的相关教育理念,包括“发现学习”理论、“问题教学法”和“多元智能”理论。另外对研究性学习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进行归纳,列举了主要研究成果,也分析了目前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本章节最后一部分陈述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第二部分对课题实施的基本情况做一个简单介绍。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学生。在实验班高一(4)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对照班高一(7)班采用常规教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对照法。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包括对高一生物课堂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对学生、教材和教学硬件条件的分析。重点分析了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内容的选择、构建、实施教学模式的原则。最后实施教学以及案例分析。通过2年的研究性学习理论学习和3个月的教学实习尝试构建了2种教学模式:“课题串联”模式和“实验引导”模式。第四部分是对本研究课题的结果分析和反思。详细分析了实验结果并对本课题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高一年级生物课堂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够显着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

二、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1. 教师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 教师不能适应角色的转换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1. 学生主体意识淡薄
        2. 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合作精神和耐挫能力
    (三)学校方面的问题
二、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专业能力欠缺,对学生指导不到位
    (二)教育对象基础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学校对研究性学习不够重视,教学环境不理想
三、提升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应对策略
    (一)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着力提升学校的扶持力度

(2)研究性学习理念与高中数学教学的巧妙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性学习理念概述
    1.研究性学习理念概述
    2.研究性学习原则分析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性学习资源少
    2.研究性活动形式化
三、研究性学习理念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
    2.设计启发性问题,解放学生数学思维
    3.小组合作研究学习,创造互动学习氛围
    4.生活中的实践研究性学习
    5.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研究性学习
    6.基于学情开发研究性学习方法

(3)“金课”建设背景下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的耦合嵌入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的耦合嵌入基础
    1.1 理论基础
    1.2 实践基础
        1.2.1 池州学院教学改革政策基础
        1.2.2 技术条件基础
        1.2.3 教学实践基础
    1.3 耦合嵌入的必要性
2 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耦合嵌入机制
    2.1 研究性学习和案例教学对比分析
    2.2 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耦合嵌入理论分析
        2.2.1 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耦合嵌入特征
        2.2.2 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耦合嵌入可行性
    2.3 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耦合嵌入机制
3 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耦合嵌入机制的实践
4 结论

(6)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1.2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1.3 研究性学习和物理教学的联系
    1.4 研究性学习是物理课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2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2.1 发现学习理论
    2.2 认知发展理论
    2.3 建构主义理论
    2.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课堂实施的调查
    3.1 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3.2 研究性学习难以实施的归因
4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4.1 高中教师引入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4.2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
    4.3 开展教师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 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
    5.1 研究性学习概念课教学案例
    5.2 研究性学习规律课教学案例
    5.3 研究性学习实验课教学案例
    5.4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性学习实践成果对比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问卷调查
致谢

(7)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
        2.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体现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2)落实变革历史学习方式的理念
        (3)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2.现实意义
        (1)有助于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2)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水平
        (3)促成历史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综述
        2.国内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综述
        (1)对研究性学习定义的争论研究
        (2)对研究性学习特征的争论研究
        (3)对研究性学习创生价值追求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课堂观察法
        3.调查访谈法
        4.实地考察法
        5.案例研究法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研究性学习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1)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2)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2.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要素特征
        3.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多元智能理论
    (三)对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1.研究性学习是历史教育本性的回归
        2.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
        3.研究性学习是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深化改革
三、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
    (一)高中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1.对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2.对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3.历史“研究性学习专题活动课”开展现状分析
    (二)策划基于地域特色与校情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方案
        1.开展研究性学习可行性分析
        (1)新课程改革的契机
        (2)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
        2.明确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2)教师发展目标
    (三)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创新性原则
        5.激励性原则
    (四)提出并形成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路径及策略
        1.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融入历史课堂的日常教学之中
        (1)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
        (2)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
        (1)衍生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性课题
        (2)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延伸历史课堂的作业
        (3)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深化课堂问题的教学
        (3)研究性学习资料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运用与深化
        2.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外实施
        (1)确定课题
        (2)搜集资料和处理资料
        (3)成果交流
        (4)主题活动的开展
    (五)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成果
        1.多项历史研究性课题活动顺利开展并完成
        2.取得相应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实践成果
        (1)开题报告
        (2)小组活动记录表
        (3)小组活动学生评价表
        (4)学分认定表
        (5)学生自我总结表
        (6)结题报告表
        (7)研究性学习活动图片资料
        (8)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3.研究性学习课题实践成果展示
四、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
        (1)促进学生的历史自学能力
        (2)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3)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2.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1)促进教师从课堂主导者变身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2)促进教师从一言堂的“教书先生”转变为学生研究历史的引路人
    (二)存在的不足
        1.研究性学习理念尚须提升
        2.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时间有限
        3.学生人数相对偏多
        4.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
        5.缺少外出调查的活动经费
        6.外出调查的安全需要保障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新课程改革对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1.1.3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的重要途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地理核心素养
        2.1.2 人地协调观
        2.1.3 研究性学习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协调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新课程标准理念
3 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及研究性学习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
        3.1.1 调查对象及分析方法
        3.1.2 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3.1.3 高中生对研究性学习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3.2 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分析
        3.2.1 调查对象及分析方法
        3.2.2 高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3.2.3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3.3 小结
        3.3.1 人地协调观的内涵理解需加强
        3.3.2 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3.3.3 对开展研究性学习保持乐观的态度
4 人地协调观培养下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流程
    4.1 人地协调观培养下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设计
    4.2 基于人地协调观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设计
        4.2.1 人地协调观下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取原则
        4.2.2 人地协调观下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源
    4.3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4.3.1 课堂内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4.3.2 课堂外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4.4 基于人地协调观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
5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应用
    5.1 研究性学习案例设计的依据
    5.2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
        5.2.1 “地对人的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
        5.2.2 “人对地的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
        5.2.3 “人与地的协调”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
    5.3 效果分析及反思
        5.3.1 针对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学生问卷调查
        5.3.2 研究性学习的应用反思
    5.4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具体建议
        5.4.1 增强地理教师对人地关系内涵的认识
        5.4.2 提高对人地协调观培养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视程度
        5.4.3 在研究性学习中树立人地协调观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9)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缘起及概念界定
        1. 问题的缘起
        2. 相关概念界定
    (二) 文献综述
        1. 研究性学习综述
        2. “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综述
        3. 研究性学习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现状
        4. 文献研究总结
    (三)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 研究的目的
        2. 研究的意义
        3. 研究的方法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2. 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
    (一)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
        1.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2. 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特点
    (二)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主体性教育理论
二、研究性学习与“思政课”教学改革
    (一) 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状调查分析——以云南大学为个案
        1. 调查说明
        2. 调查分析
        3. “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现状调查总结
    (二) 研究性学习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1. 研究性学习符合“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2. 研究性学习符合大学生理想的“思政课”的特点
        3. 引入研究性学习是“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选择
三、研究性学习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的准实验研究
    (一) 研究说明
        1. 研究方法
        2. 实验假设
        3. 实验变量
        4. 被试的选择
        5. 实验工具
        6. 实验的时间、地点及人员安排
        7. 研究性学习开展流程
    (二) 实验结果分析
        1. 课堂观察情况分析
        2. 教学总体满意度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3. 教材观点认知度前-后测对比分析
        4. 各项教学策略和教学总体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5. 教学方法满意度和教学总体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6. 访谈分析
    (三) 实验研究发现和研究结论
        1. 实验研究发现
        2. 实验研究结论
四、提高研究性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 遵循研究性学习在“思政课”中运用开展的原则
        1. 确立目标原则
        2. 关注过程原则
        3. 评价教育原则
    (二) 充分发挥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
        1.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2. 研究性学习的讲评
        3. 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10)研究性学习在高一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基于高中生物教学和学习方式的需要
        1.1.2 基于专业背景和学术兴趣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研究性学习
        1.2.2 高中生物课堂中的研究性学习
        1.2.3 教学模式
        1.2.4 高中生物课堂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1.2.5 高中生物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2.6 研究性学习相关概念辨析
    1.3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3.1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3.2 杜威的“问题教学法”
        1.3.3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境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5.2 高中生物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内容和流程
    2.1 课题研究的时间、地点、对象
    2.2 课题研究的方法
    2.3 课题研究的内容
    2.4 课题研究的流程
第三章 高一生物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3.1 高一生物课堂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1.1 对高一年级学生的分析
        3.1.2 对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的分析
        3.1.3 对课堂教学设备的分析
    3.2 高一生物课堂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内容的选取
    3.3 高一生物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3.3.1 高一生物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
        3.3.2 高一生物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3.4 高一生物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3.4.1 高一生物课堂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原则
        3.4.2 高一生物课堂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策略
        3.4.3 高一生物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
    3.5 案例分析
        3.5.1 “课题串联”模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5.2 “实验引导”模式:酶与酶促反应
第四章 实验结论与反思
    4.1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1 对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
        4.1.2 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影响
    4.2 实验结论
    4.3 实验反思
        4.3.1 本课题存在的问题
        4.3.2 本课题的后续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李建丽.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01)
  • [2]研究性学习理念与高中数学教学的巧妙整合[J]. 管军. 数学大世界(下旬), 2021(12)
  • [3]“金课”建设背景下研究性学习与案例教学的耦合嵌入与实践[J]. 吴铖铖,谭庆. 池州学院学报, 2021(04)
  • [4]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D]. 徐婉欣. 集美大学, 2021
  • [5]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维.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6]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D]. 闵以森. 西南大学, 2020(05)
  • [7]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为例[D]. 冯世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D]. 卢静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9]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个案[D]. 覃宇华. 云南大学, 2017(07)
  • [10]研究性学习在高一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盖廷廷. 扬州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