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20世纪一些重大科技事件

扫描20世纪一些重大科技事件

一、二十世纪部分重大科技事件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珂[2](2020)在《新媒介视域下的科学家形象研究 ——基于科学网博客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科学传播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还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文化的传播以及对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其中,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是考察科技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科技进步、科学传播的生产者、推动者以及重要力量。公众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直接影响了公众对科学的态度,甚而影响到科学政策的制定和科学活动的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性质和规模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科学家形象存在陈规的刻板印象与现实形象之间的张力,作为社会产物的科学家形象并非一成不变,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新媒介环境下,有关科学家形象的信息渠道更加多元,公众对其形象的认知也将更加立体。提升对科学家形象的丰富认知能够增进大众对科学本质和科学精神的深刻理解,深化大众对科学工作的全面认识,增强大众对科学事业的认同感。本文选取互联网新媒体中具有典型性的科学网博客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在科学网博客的基础上选取样本,对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的形象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科学网博客中的科学家是科学求真的探索者、科学教育的反思者、科学文化的传播者,还是作为回归生活的社会普通个体。他们在科学网博客中呈现的形象是全面的、丰富的和饱满的,而科学网博客中的科学家形象与科学网博客所立足的新媒介环境特征及传播特点密不可分。通过对新媒介视域下的科学家形象的实证分析,从互联网新媒体角度对科学家形象的认知进行了深入呈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介时代对科学家形象的影响并进行了深入反思。一方面,新媒介时代实现了对传统媒介中科学家形象的超越,从刻板印象到多元认知,科学家形象更加丰富饱满;另一方面,新媒介时代的特点对塑造科学家形象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针对新媒介时代的传播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建构策略。本文尝试从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视域出发,以新的视角研究科学家形象以丰富科学家形象的内涵,同时,为科学传播主力军的科学家在形象建构以及如何使用传播手段方面提供一种思路,以此为契机促进科学家、公众与媒介三方的良性互动,更好地促进科学传播,加深公众对科技与社会的理解。

郑媛[3](2019)在《《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 ——以2014-2018年涉华科技报道为例》文中指出国家的科技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世界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现状的窗口,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已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长远规划。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科技领域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也日益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纽约时报》2014-2018年的涉华科技报道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传播学领域的框架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借助臧国仁对框架进行宏观、中观、微观划分的理论,在分析《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科技时“报道什么”、“如何报道”的基础上,提炼出《纽约时报》对中国科技形象塑造的三种报道框架,并分别总结出在科技领域中国的科技产品形象、科技企业形象等,分析国外对我国总体科技形象的认知中存在的扭曲和误解,最后从国际环境、中美关系、媒介管理的层面分析《纽约时报》对中国科技形象呈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塑造中国科技形象的改进措施,借以对我国科技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提供参考。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对本研究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做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和不足等。正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国家科技形象”、“《纽约时报》涉华科技报道”以及“框架理论”作简要概述,包括国家科技形象的特点等,此外,本章还阐述了臧国仁学者提出等宏观、中观、微观的框架三层次结构,该理论是本研究解读《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重要基础。第二章依托框架的三层次结构,对228篇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得出宏观上《纽约时报》涉华科技报道数量逐年增加、频率上升、议题广泛的结论;中观上涉华科技报道篇幅中长为主、消息体裁居多、正面报道少、中性报道居多的结论;微观上涉华科技报道多引用美国本土消息源,“捧杀”的威胁论调和“扼杀”的怀疑论调并存的结论。第三章结合《纽约时报》有效涉华科技报道样本,归纳了《纽约时报》2014-2018年在呈现中国科技形象时,经常使用的三种新闻报道框架,分别是发展迅速、成果显着的成果框架、野心勃勃的威胁框架、放大弱点的怀疑框架。本章还以不同报道主体出发,总结出《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塑造了积极推动科技发展的政府形象、充满活力的科技企业形象、市场广阔的科技产品形象等,并提出《纽约时报》对中国科技的报道,呈现了兼顾正负、纵横结合、前瞻性强等特点。第四章从问题意识出发,分析了《纽约时报》在呈现中国科技形象时制造“科技威胁论”、刻意扭曲现实等问题,并提出中国力量的迅速崛起、中美国际摩擦的加剧、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都是《纽约时报》扭曲、曲解中国科技形象的原因。最后就如何树立客观、积极的国家科技形象这一问题给出合理建议,包括深化科技改革、转变传播策略、积极加强沟通等,由此来增强中国科技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金艺萱[4](2019)在《《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以面向全球的英国期刊《the Economist》中的“Science And Technology”栏目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自1999至2018二十年间对科技类新闻内容报道的不同框架,从而观察该期刊对科技新闻报道的倾向及趋势,整理出作为百年期刊的《经济学人》在报道科技新闻时的稳定因素及其先进经验,进而能够观察得出对我国目前综合性期刊或媒体进行科技新闻报道的借鉴意义。本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二章主要通过针对《经济学人》20年内科技新闻报道的定义、类型及其范畴进行划分和简要的数据梳理。第三章主要从抽样调查和内容分析法入手,对所选取栏目中的部分样本内容进一步细分,构建出不同的框架类目。第四章主要对研究内容进行细致的框架分析,主要从理学、工学、医学、农学及人文社会学几个角度进行。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报道领域框架中,报道主体在选题和角度上有所偏重,且文章对读者的影响略有倾斜。第五章作为结论部分主要就研究的假设问题进行回应,对《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的框架特点的成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一些现状给出建议,并对本文做以总结。

李兆颖[5](2018)在《西方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统计西方古代建筑史上的基础建筑案例,对整体有一个大致的梳理分析,并对社会背景是如何引起建筑形式、功能转变的做出探讨,结合与建筑发展流变相关的城市、建筑师、艺术线索综合进行数据分析与总结,查看在统计过程中对西方建筑历史存有疑问的地方。希望对以后建筑历史的宏观研究方面有参考价值。本文以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西方古代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大事件、城市、建筑师以及艺术作品四类要素。通过列年表法进行一个数据上的统计研究,寻找在建筑历史上中的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最终得到论文结论。本文主要从四部分来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建立文章的研究框架,明确论文整体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年表的制作与年表展示,第三部分通过纵向分析时间轴,对各类要素进行分别解读。第四部分通过横剖时间轴对几个时间段进行综合解读。在结语中对上述解读进行总结并给出论文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与发现。论文主要是以年表的方式展现,图片占据篇幅较大,以附录的形式展现。

李凌凌[6](2018)在《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与治理》文中研究表明民粹主义是一种反精英主义的意识形态,它把人民作为合法性的唯一来源,在政治上崇尚直接民主和多数统治,反对代议制度;在经济上追求绝对平等,反对等级关系和贫富差距;在道德和文化上崇拜草根阶层,认为他们是“善”和“美”的来源和化身;以诉诸情感而非理性的方式开展社会动员,鼓励人们以激进的方式反抗现行体制和统治阶层,具有草根性、批判性、极端性等特征。它既是平民大众不满现状的一种政治心态和社会思潮,也是部分精英人士试图操纵群众的一种社会运动和政治策略。民粹主义是最近几年来国际政治变局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国社会中日益值得关注的一种社会思潮。中国现阶段的民粹主义主要表现在网络空间,是以网络舆论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抗争运动。它以现实社会中的大众情绪和长期形成的集体记忆为心理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传播载体,以反精英反体制反智识反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诉求,以情感动员为主要动员方式,具有明显的“事件型”而非“议题型”特征,参与者没有明确的组织和行动纲领,其行为表现出一种“集体无意识”,非理性、极端化特征较为突出。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发生与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蕴藏着多方面的社会风险,甚至可能在关键时刻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因此,对于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沿着“是什么”——“会怎样”——“为什么”——“怎么办”的研究逻辑渐次展开,首先提出问题:中国的网络舆论场上是否有明显的民粹主义症候?如果有,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它有何表现?它围绕哪些主要议题展开?网络民粹主义舆论有哪些特征?如果任由网络民粹主义舆论发展,将造成何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后果?然后分析问题: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最后,探讨对策,从现实社会和舆论空间两个方面,寻求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预防和治理之道。全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共分四节。第一节,从世界范围内的民粹主义浪潮到中国网络舆论场的民粹主义风险,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第二节,界定了研究的基本概念;第三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挖掘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并交代了三个小的创新点。第四节,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一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共分两节。第一节从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几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挖掘了论文中用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资源。第二节,围绕民粹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学术文献。第二章,中国网络舆论场上的民粹主义症候,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呈现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本章共分三节。首先,依据社交媒体发展的时间顺序,梳理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线索与表现形态:从门户网站的“标题党”狂欢,到论坛时代的群体极化,再到博客时代的粉丝迷狂,再到微博广场的万众围观,再到微信圈层文化中的风险沉潜,展示了传播平台和舆论形态之间的共生互动。接着,在一个共时态的环境下,归纳了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六大主要议题:反精英议题、反体制议题、反智识议题、反主流意识形态议题、民族民粹主义议题和环保民粹主义议题,凸显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反对”立场。最后,总结了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传播特征:以民众的自发传播为主,尚未出现卡里斯玛式的政治领袖;围绕负面事件进行舆论啸聚;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方法;使用诉诸情感的动员方式;伴随谣言和阴谋论;线上线下的跨地域互动。第三章,网络民粹主义舆论传播的风险。本章共分四节,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民粹主义舆论传播可能带来的风险:政治方面:激进政治参与冲击体制安全;“抗议政治”和“否决政治”降低施政效率;舆论“逼宫”伤害法治秩序;国际民粹主义浪潮引发连锁效应。经济方面:“福利赶超”拖垮国民经济;舆论暴戾推动精英移民。社会方面:民粹主义的“冲突叙事”造成社会撕裂;“多数暴政”借道德之名践踏个人权利。文化方面:全民生产导致文化低质化;舆论极化造成公共领域萎缩。第四章,网络民粹主义舆论产生的原因,本章共分四节。将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结构性怨恨、互联网赋权引发政治参与爆炸式发展、国民素养教育缺失造就了民粹主义传播的群众基础、传播格局演进催化了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勃兴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五章,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预防与治理。本章共分两节,首先,从四个方面改善现实社会治理,预防民粹主义情绪的发生:推进公平消弭结构怨恨;遵守法治约束民粹冲动;疏通渠道化解参与压力;改善教育铲除民粹土壤。接着,从理念和方法两个层面,探讨改进舆论空间的治理。理念上,从舆论斗争转向舆论治理,从“以我为主”转向相互尊重。方法上,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责任,构建舆论主体之间的对话,做好网络舆论的宏观调控。

胡金富[7](2018)在《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研不端行为是指在科研活动中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为。科研不端行为污染了学术风气、浪费了科研资源、阻碍了科技创新、影响了科技进步、破坏了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如何提高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有关部门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相对于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科研不端行为治理体系建设起步较晚,虽然国内主要科研资助机构查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但现行查处制度中的查处程序设计相对简单,在查处实践中查处程序问题时有发生,而学术界对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进行系统研究暂付阙如。本文基于程序正义等理论,从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双重角度对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做了探讨。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而言,维护程序正义和惩处科研不端行为二者缺一不可,通过优化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来保护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实现查处程序正义显得尤为必要而迫切。程序正义,实质上是对法律程序所承载的正义价值承诺的兑现,程序正义是蕴含在现代法治社会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一整套程序规则、程序原则和程序理念,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重要观念和价值追求。与实体正义关注裁判结果的公平公正所不同的是,程序正义更关注产生正确裁判结果的过程,要使人感受到过程的公平正义。在科研不端行为查处实践中,实体正义固然重要,但程序正义更加重要,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价值。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程序正义不仅是保证查处结果公正性的必要条件,而且维护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查处结果的公信力。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的制度设计,可以借鉴程序正义理论,遵循参与性、中立性、对等性、合理性、及时性和终结性等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程序缺陷。本研究主体内容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程序正义理论与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指出程序正义既是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优化的价值导向,也是查处程序优劣的评价标准和查处程序优化的重要保障。第二部分:以程序正义理论为视角,以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为核心,从查处对象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两个维度,考察现行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制度,剖析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审视查处程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比较分析研究、文本分析研究、典型案例研究、实证研究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探讨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制度。第三部分:在对我国现行的查处程序制度进行检视和对美国查处程序建设方面的特色做法进行分析介绍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优化的基本思路。本文在三个方面力争取得突破,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试图对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进行系统的研究,不局限于中美两国主要科研资助机构的查处制度文本,而是拓展到对国外科研不端行为治理方面特色做法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通过对国内学者尚未做过系统研究的美国典型经验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总结了有关运行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如对美国科研不端行为独立查处机构研究诚信办公室、美国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内涵与特点、以及美国科研不端行为信息记录系统的内涵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次,在研究视角方面,以程序正义等理论为视角、从理论研究和案例剖析两个方面来探讨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研究视角独特、立意新颖。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多学科分析法、典型案例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通过对科研不端行为查处典型案例系统剖析,试图直观、形象地展现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的完整图景。

刘铮[8](2017)在《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研究 ——以36氪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毋庸置疑,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而又持久的力量,而科技新闻是促进科技信息广泛传播、提升人们科技素养的重要手段。从过去的传统媒体时代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科技新闻都扮演着科技最前沿的了望者角色。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勃兴带动了科技发展的新风向,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创业潮流助推了科技与传统行业、人们生活的紧密结合,为新媒体时代的科技新闻报道提供了全新的报道资源。当下,技术革新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变换,科技进步促进了科技行业的变更,在此影响下新媒体时代的科技新闻报道也发生了变化。一批没有传统媒体背景、出生并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科技类新媒体逐渐在科技新闻报道领域占据着愈发重要的位置,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的蜕变都猛烈冲击着传统媒体时代科技新闻报道的格局。本文将新媒体时代科技新闻报道的变化作为研究的思考方向,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的发展演变历程、现状态势和未来趋势。本文首先结合时代背景,对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科技新闻报道为主题的文献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认知,再从整体着眼,以纵向的历史维度俯瞰科技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明晰科技新闻报道的内涵和相关概念,随后在对比中深入探究新媒体时代科技新闻报道在报道载体、新闻生产方式、报道内容上的重大变化。随后,在共性的框架下指导个性研究,本文选择新媒体时代典型的科技类媒体36氪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基于量化数据总结归纳36氪科技新闻报道的特色与亮点。接着本文用全局的眼光审视新媒体时代的科技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每类问题的解决路径,最后本文在新媒体时代科技新闻报道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报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规律性预测。

操梅[9](2017)在《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研究》文中提出2009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个立法条例中宣布开放一个新的数据网站data.gov,此后,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纷纷在国家和州、市等层面开通了相关的数据集网站,这为数据新闻的发展助推了重要的一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早在2014年发布的媒体研究报告中就提出“我们正在寻找那些能够适应数字媒体采编流程的新闻采编多面手,比如数据库记者、可视化记者和计算机记者。”这表明,在数据的推动下,新闻领域在新闻的表现形式、人才需求等方面正迎来新的革命。大数据时代,数据内容的生产和挖掘、新闻可视化形式的呈现,是转变新闻报道功能和价值的重要方式。科技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科技类报道提供了天然的契机。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目前,科学信息传播的理念及方式明显滞后于社会的进步与科技发展速度的需求,此外,科技类新闻报道由于其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等特点,使它对受众理解力的要求高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及服务类的新闻。传统的以文字表述为主的科技新闻报道往往很难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可视化是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之一,它几乎涉及了生产数据新闻所需要经历所有步骤——数据的获取、理解和传达,在科技信息的传播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些年,可视化技术开始与科技新闻报道频繁接轨,国外有诸多优秀的关于科技报道可视化应用案例。国内可视化技术在科技报道领域也有所涉足,本文的研究论述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对网络科技报道和可视化的概念进行梳理,并总结出当前环境下网络科技报道的特征,以及新闻可视化的表现形式。第二部分,笔者对新闻可视化的动因和作用进行分析,为可视化的运用提供有效的理论前提。第三部分,笔者从权威性、普及性、代表性等多层面的综合考察,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新华网《数据新闻》中的《新极客》板块、新浪科技《图解天下》以及中国科技网《数据新闻》三个网站中的可视化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题材、数据来源、可视化形式、用户关注度、主体文字篇幅等五个纬度考察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网站是如何构建相关的科技类可视化新闻报道。第四部分,笔者针对研究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有效经验,提出我国网络科技报道在可视化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方略。第五部分,笔者结合前文提到的可视化应用现状及发展空间提出可视化技术在阅读模式和报道内容方面的运用前景。

王沛[10](2017)在《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文中认为传真(Facsimile,简写为Fax)是将文字、图表、图形、相片等记录在纸面上的静止图像,通过扫描、编码、传输,在接收端重现与发送端相同或相似记录副本的一种通信方式。1843年,苏格兰发明家亚历山大·贝恩(Alexander Bain,1810—1877)制成世界上第一台传真机,近代传真技术随之经过了以接触式机械扫描和电化学还原为特征的真迹传真(1843—1902)和以光电扫描和照相还原为特征的图像传真(1902—1949)两个发展阶段,并在20世纪80年代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基础性技术之一。本研究运用科学史方法和期刊文献分析法,对1866年至1949年间传真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作了全面的历史考察。新发现230余种报刊的345篇文献和10余部图书专着,大大丰富了研究样本和内容,从而对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起源、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名词术语的汉化演变,以期刊媒介为主要载体的传入途径等给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结果。由此,将过去认为的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入时间从1898年的《知新报》提前至1895年的《闽省会报》;将名词术语的演变,由单一的两三个词汇增至34种,确认《科学世界》于1930年最先使用“传真”中文译名;将代表性传播者从斌椿(1804—?)、张德彝(1847—1918)、贝兰(Edward Belin,1876—1963)拓展到夏炎(?—?)、李书华(1890—1979)、毋本敏(1897—1962)、戈公振(1890—1935)、朱物华(1902—1998)等20余人;将主要传播媒介从单一的科技期刊,推广并延伸至所有文理综合、自然科学、电工电信、军事、新闻、出版等各种类型的期刊,扩展了认识维度;新增民国时期中国境内各条传真线路业务、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建立、中美战时国际传真线路的开通、国民政府邮电技术标准和远景规划提出、交通大学、中央大学、西北工学院和勷勤大学四校高等电讯工程教育等内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基于此,研究结论认为:(1)传真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66年至1911年的知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出洋国人的见闻实录和简单消息报道。第二个时期是1912年至1925年的技术原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海外留学生的试用经历和机件构造说明。第三个时期是1926年至1936年的实物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基于线路建设的电信业务介绍和政策探讨。第四个时期是1937年至1949年的本土化吸收和应用研究阶段,主要内容为围绕传真技术发展提出的行业应用前瞻、标准制定和后继技术讨论。(2)“传真”中文译名的确立,是传真技术东渐的重要标志。“传真”这一中文译名,起始于1868年的《初使泰西记》,历经“电气传字”、“电传笔迹”、“电传照相”、“电传形像”、“电送写真”等多角度汉化过程,其取材古辞,释以新意,语义不仅包含针对传真技术的功能性描述,同时有助于国人通过类比思想理解其技术原理。“传真”中文译名的最终确立,是伴随着传真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应用而逐步完成的,是国人在其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筛选所得,客观反映了近代中国对这项技术的消化吸收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3)传真技术以期刊为主要传播媒介,以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为依托,支撑其在华传播的社会化。期刊通过选题策划、审稿把关、栏目设置、专辑出版,以其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贯穿于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各个历史时期。传真知识的引入坚持面向世界,经由期刊保持与国际主流技术的交流态势,并适时走上高等教育自主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之路,伴随着电讯工程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西迁,在中国形成了从华东、华南到西南、西北,从专科(交通电信专修科)到研究生(电信研究所)的地域广泛、层次齐全的传真技术人才培养体系。(4)传真技术的在华传播以维护国家电信权益为驱动,建立了近代中国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的商业化技术引进范例。传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解决象形文字传输的电报编码问题而主动引入的一种电信技术,其在华应用彻底消除了四码电报的诸多弊端,使中国免于支付因中文电报的密文传送产生的额外费用,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电信权益。以政府为主导的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等前沿技术企业的创办,不同于晚清以来军事先行的技术引进,而是以服务新闻行业为切入,建立面向社会的公众电信业务,以此寻求商业效益对技术的反哺,从而形成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一个特殊范例。

二、二十世纪部分重大科技事件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世纪部分重大科技事件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2)新媒介视域下的科学家形象研究 ——基于科学网博客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媒介与科学家形象
    1.1 科学家形象
        1.1.1 科学家
        1.1.2 科学家形象
        1.1.3 科学家形象的意义
    1.2 新媒介
        1.2.1 何为新媒介
        1.2.2 媒介与形象
    1.3 新媒介中科学家形象的传播特点
        1.3.1 信息源
        1.3.2 传播方式
        1.3.3 传播内容
第二章 新媒介下科学家形象的实证研究
    2.1 丰富科学家形象的科学网博客
        2.1.1 科学网博客概况
        2.1.2 用户和受众分析
        2.1.3 博文类别说明
    2.2 科学网博客与科学家形象的关联
        2.2.1 自我表达与呈现
        2.2.2 信息互动与共享
    2.3 科学网博客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
        2.3.1 样本的选取与统计情况
        2.3.2 科学网博客中的科学家形象特征
    2.4 科学网博客中科学家形象的呈现
        2.4.1 科学求真的探索者
        2.4.2 科学教育的反思者
        2.4.3 科学文化的传播者
        2.4.4 回归生活的普通个体
    2.5 小结
第三章 新媒介下科学家形象的塑造
    3.1 从刻板印象到多元认知
        3.1.1 传统媒介中的科学家形象
        3.1.2 新媒介中的科学家形象
        3.1.3 对传统媒介中科学家形象的超越
    3.2 新媒介时代塑造科学家形象的机遇
        3.2.1 公众角度
        3.2.2 媒介角度
        3.2.3 科学家角度
    3.3 新媒介时代塑造科学家形象的挑战
        3.3.1 负面信息更易传播
        3.3.2 信息的放大机制
    3.4 新媒介时代塑造科学家形象的策略
        3.4.1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3.4.2 提高三方媒介素养
        3.4.3 科技事件中的形象塑造
    3.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 ——以2014-2018年涉华科技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样本选取说明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国家科技形象、《纽约时报》及框架理论概述
    第一节 国家科技形象概述
        一、国家科技形象的概念
        二、国家科技形象的特点
    第二节 《纽约时报》及中国科技形象概述
        一、《纽约时报》概述
        二、科技新闻
        三、《纽约时报》与中国科技形象
    第三节 框架理论概述
        一、新闻框架与媒介框架
        二、框架理论的三层次结构
第二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框架结构分析
    第一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宏观结构
        一、报道总量和频率
        二、报道议题
    第二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中观结构
        一、报道篇幅和体裁
        二、议题倾向性
        三、报道消息源
    第三节 《纽约时报》近五年涉华科技报道的微观结构
        一、报道标题
        二、版面位置
        三、关键语句
第三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框架及特征
    第一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框架
        一、成果框架:蓬勃发展,成果显着
        二、威胁框架:野心勃勃,威胁和平
        三、怀疑框架:核心薄弱,差距明显
    第二节 《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
        一、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大力支持
        二、中国科技企业:迅速崛起,充满活力
        三、中国科技产品:市场广阔,缺陷犹存
        四、中国科技工作者:竞争力强,潜力巨大
    第三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报道特色
        一、纵横结合,议题宽广
        二、兼顾正负,力求平衡
        三、商业视角,前瞻性强
第四章 《纽约时报》近五年呈现中国科技形象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第一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存在的问题
        一、违背事实,制造“科技威胁论”
        二、立场片面,存在扭曲误读
        三、恶意抹黑,设立“双重标准”
    第二节 《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产生忧虑
        二、在中美贸易分歧中维护本国利益
        三、对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存在偏见
        四、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倾向本国立场
    第三节 应对《纽约时报》呈现中国科技形象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彰显科技竞争力
        二、转变策略,借鉴经验,塑造科技影响力
        三、积极沟通,主动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经济学人》概况
    1.2 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1.2.1 框架理论
        1.2.2 科学与技术概念的辨析
        1.2.3 科技新闻报道现状
        1.2.4 对《经济学人》报道的研究现状
    1.3 拟研究问题及假设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5 研究基本思路及方法
2 《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现状分析
    2.1 科技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研究对象类型界定
        2.1.1 《经济学人》科学与技术栏目的报道特点
        2.1.2 科技新闻的定义
        2.1.3 科技类文章的类型划分及其标准
    2.2 《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的文章分布情况概述
        2.2.1 《经济学人》科技类文章整体概况
        2.2.2 研究样本的选取
    2.3 样本内容的框架类目划分
        2.3.1 划分标准
        2.3.2 《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划分情况
    2.4 科学与技术栏目科技报道的整体数据分析
        2.4.1 时间框架下不同类型的报道的整体变化
        2.4.2 不同报道类型的极值差异变化
3 研究方法
    3.1 抽样调查
        3.1.1 确定抽样框
        3.1.2 选择抽样方式
        3.1.3 设计和抽取样本容量
        3.1.4 选择样本指标收集样本信息
        3.1.5 推断调查总体指标确定调查信度及效度
    3.2 内容分析
        3.2.1 样本描述
        3.2.2 类目构建与编码说明
        3.2.3 研究问题与假设
        3.2.4 信度检验
4 研究发现:不同领域的报道框架分析
    4.1 理学类报道框架分析
        4.1.1 报道主题:更多关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互动
        4.1.2 报道内容:态度客观中立同时带有人文主义关怀
        4.1.3 报道形式:图文结合式表达更具故事性
    4.2 工学类
        4.2.1 报道主题:聚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勃兴
        4.2.2 报道内容:为科技推动经济设置媒体议程
        4.2.3 报道形式:图表专业性更强且表达更加多元
    4.3 医学类报道
        4.3.1 报道主题:更关注重大疾病问题及争议话题
        4.3.2 报道内容:针对某一话题进行长期连续性全方位报道
        4.3.3 报道形式:学科严谨性与报道的趣味性并行
    4.4 人文社会科学与农学类报道
        4.4.1 人文社会科学类:对人内心的关怀与探究
        4.4.2 农学类:更多关注于生态圈的良性互动
5 结论及发现
    5.1 近二十年《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的趋势分析
    5.2 《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的总体特点
        5.2.1 报道主题:栏目内形成小专题突出媒体议程
        5.2.2 表达方式:借助原生文化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5.2.3 报道主体:以统一的报道主体发声权威性更强
        5.2.4 报道重心:报道态度严谨但精英主义较为明显
        5.2.5 报道立场:后真相时代下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及践行
        5.2.6 报道核心:报道主题贴近社会彰显人文主义关怀
    5.3 结语
        5.3.1 根植本土文化进行科技传播
        5.3.2 深化非虚构报道不浮于科普形式
        5.3.3 找到社会连接点积极探寻受众需求
        5.3.4 定位明确且立场坚定
    5.4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5)西方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1.5 论文的框架和研究方法
        1.5.1 论文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5.3 资料收集
        1.5.4 资料整理
第2章 西方古代建筑年表制作
    2.1 年表制作步骤
        2.1.1 横轴制作
        2.1.2 纵轴制作
    2.2 列年表
        2.2.1 纵轴——历史大事件
        2.2.2 纵轴——城市
        2.2.3 纵轴——建筑
        2.2.4 纵轴——建筑师
        2.2.5 纵轴——艺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纵向分析整个时间轴内要素排列
    3.1 元素与时间轴的关系
        3.1.1 历史事件与时间轴的关系
        3.1.2 城市与时间轴的关系
        3.1.3 建筑与时间轴的关系
        3.1.4 建筑师与时间轴的关系
        3.1.5 绘画雕塑等与时间轴的关系
    3.2 对于时间轴现象的解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横向解读各个时间段内的要素排列
    4.1 史前——公元前3000年
        4.1.1 史前——公元前3000年时间段年表内各要素的解读
        4.1.2 年表各要素排列状况的现象分析
    4.2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
        4.2.1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时间段内年表各要素的解读
        4.2.2 年表各要素排列状况的现象分析
    4.3 公元前1000年——公元元年
        4.3.1 公元前1000年——公元元年时间段内年表各要素的解读
        4.3.2 年表各要素排列状况的现象分析
    4.4 公元元年——公元1000年
        4.4.1 公元元年——公元1000年时间段内年表各要素的解读
        4.4.2 年表各要素排列状况的现象分析
    4.5 公元1000年-1750年
        4.5.1 公元1000年-1750年时间段内年表各要素的解读
        4.5.2 年表各要素排列状况的现象分析
    4.6 公元1750年-1920年左右
        4.6.1 公元1750年-1920年左右时间段内年表各要素的解读
        4.6.2 年表各要素排列状况的现象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历史事件
    2.城市
    3.建筑
    4.建筑师(按字母)
    5.艺术
致谢

(6)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 世界范围内的民粹主义浪潮
        二 中国网络舆论场的民粹主义风险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 民粹主义
        二 网络民粹主义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一 研究意义
        二 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民主和民粹理论
        (一)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二) 西方民主思想
        (三) 民粹和民主的区别
        (四) 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
        二 舆论和群体心理
        (一) 舆论
        (二) 群体心理
        三 风险社会理论
        四 社会治理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民粹主义的学术源流
        二 网络民粹主义的多学科观照
        三 文献述评
第二章 中国网络舆论场上的民粹主义症候
    第一节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空间流变
        一 门户网站的“标题党”狂欢
        二 网络论坛的群体极化
        三 博客空间的粉丝迷狂
        四 微博广场的万众围观
        五 微信圈层的风险沉潜
    第二节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主要议题
        一 反精英议题
        二 反体制议题
        三 反智识议题
        四 反主流意识形态议题
        五 民族民粹主义议题
        六 环保民粹主义议题
    第三节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传播特征
        一 以民意自发表达为主
        二 围绕负面事件的舆论啸聚
        三 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
        四 唤起情感的动员方式
        五 伴随谣言和阴谋论
        六 线上线下的跨地域互动
    小结
第三章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传播的风险
    第一节 政治风险
        一 激进政治参与冲击体制安全
        二 “抗议政治”和“否决政治”降低施政效率
        三 舆论“逼宫”伤害法治秩序
        四 国际民粹主义浪潮触发连锁反应
    第二节 经济风险
        一 “福利赶超”拖垮国民经济
        二 舆论暴戾推动精英移民
    第三节 社会风险
        一 “冲突叙事”造成社会撕裂
        二 “多数暴政”践踏个人权利
    第四节 文化风险
        一 全民生产带来文化低质化
        二 舆论极化导致公共领域萎缩
    小结
第四章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成因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结构性怨恨
        一 经济发展带来阶层分化
        二 相对剥夺感造就结构性怨恨
    第二节 互联网赋权带来政治参与“爆炸”
        一 互联网赋权改变社会权力结构
        二 凝闭型政策体制缺乏吸纳能力
    第三节 公民教育缺失造就群众基础
        一一 元化教育培养“单向度的人”
        二 社会原子化便于非理性动员
    第四节 传播格局演变催化民粹主义勃兴
        一 主流媒体的社会功能失调
        二 市场化媒体的“为民请命”情结
        三 社交媒体的民粹主义偏向
    小结
第五章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预防和治理
    第一节 现实社会治理
        一 推进公平消弭结构怨恨
        二 遵守法治约束民粹冲动
        三 疏通渠道化解参与压力
        四 改善教育铲除民粹土壤
    第二节 舆论空间治理
        一 治理理念
        (一) 从“舆论斗争”到“舆论治理”
        (二) 从“以我为主”到相互尊重
        二 治理方法
        (一) 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责任
        (二) 构建舆论主体之间的对话
        (三) 做好网络舆论的宏观调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学术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程序、理论基础及适用性分析
    2.1 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查处程序
        2.1.1 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
        2.1.2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制度分析
        2.1.3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分析
    2.2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理论基础
        2.2.1 正义理论
        2.2.2 程序正义理论
        2.2.3 程序价值理论
        2.2.4 尊严价值理论
    2.3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与程序正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2.3.1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引入程序正义理论的必要性分析
        2.3.2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引入程序正义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2.3.3 程序正义理论与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的逻辑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研不端行为调查程序分析
    3.1 举报和受理程序
        3.1.1 发现和举报模式分析
        3.1.2 举报形式和渠道分析
        3.1.3 受理权限和程序分析
        3.1.4 举报信息的共享程序分析
    3.2 初步核实调查程序
        3.2.1 初步调查的程序价值
        3.2.2 初步调查的模式解析
        3.2.3 初步调查的程序内容和时限
        3.2.4 初步调查结论的价值
    3.3 正式调查的程序和结论
        3.3.1 正式调查的程序价值
        3.3.2 正式调查的主体及空间设置
        3.3.3 正式调查的回避和保密机制
        3.3.4 正式调查的程序内容及其要素
        3.3.5 正式调查的结论
    3.4 临时性行政措施
        3.4.1 临时性行政措施的程序价值
        3.4.2 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内容分析
        3.4.3 临时行政措施的审查修改
        3.4.4 临时行政措施的解除和终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研不端行为处理程序分析
    4.1 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决定的形成程序
        4.1.1 正式调查结论的评估认定程序
        4.1.2 处理决定的形成程序
        4.1.3 处理结论的告知程序
    4.2 科研不端行为处理的救济程序
        4.2.1 听证救济途径
        4.2.2 申诉复议程序
        4.2.3 申诉复议处理程序
    4.3 科研不端行为处理结果的披露途径与程序
        4.3.1 处理结果的披露途径
        4.3.2 处理结果的披露程序
    4.4 科研不端行为处理程序的衔接研究
        4.4.1 处理程序的衔接
        4.4.2 处理措施的衔接
        4.4.3 处理措施冲突的解决
    4.5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处理的自愿排除和解程序研究
        4.5.1 美国自愿排除制度的内涵与实践
        4.5.2 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基本框架
        4.5.3 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主要特点
        4.5.4 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实践启示
    4.6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记录系统研究
        4.6.1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记录系统简介
        4.6.2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记录系统的基本框架
        4.6.3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记录系统的主要特点
        4.6.4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记录系统的实践启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程序正义理论的科研不端行为查处案例分析
    5.1 于艳茹事件及其启示
        5.1.1 于艳茹事件简介
        5.1.2 于艳茹事件查处程序检视
        5.1.3 于艳茹事件查处程序的反思
    5.2 集中撤稿事件及其启示
        5.2.1 集中撤稿事件简介
        5.2.2 集中撤稿事件查处程序检视
        5.2.3 集中撤稿事件查处程序反思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制度的构建
    6.1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构建的基本思路
        6.1.1 查处政策的统一化
        6.1.2 调查机构的独立化
        6.1.3 调查工作的专业化
        6.1.4 查处程序的标准化
    6.2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建设的重点内容
        6.2.1 案件调查与处理的程序分离机制
        6.2.2 案件调查中的临时行政措施程序
        6.2.3 案件查处中的学术权与行政权协调机制
        6.2.4 案件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保护
        6.2.5 案件查处中的程序正义原则及其优化
    6.3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制度构建的配套机制
        6.3.1 举报受理的联动机制
        6.3.2 调查过程的协调机制
        6.3.3 处理措施的衔接机制
        6.3.4 案件处理的协商机制
        6.3.5 信息记录的维护机制
        6.3.6 媒体报道的引导机制
    6.4 美国科研不端行为查处机构研究——以ORI为例
        6.4.1 ORI的历史演变
        6.4.2 ORI的管理体制
        6.4.3 ORI的运行机制及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结果的意义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
    7.4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研究 ——以36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新媒体的研究
        1.2.2 关于科技新闻报道的研究
        1.2.3 关于36氪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的发展与变化
    2.1 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的兴起与发展
        2.1.1 科技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
        2.1.2 科技新闻报道的分类与特征
    2.2 科技新闻报道载体的变化:从单一到多元
        2.2.1 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
        2.2.2 科技类微博
        2.2.3 科技类微信公众平台
        2.2.4 科技类专业化网站及其移动客户端
    2.3 科技新闻报道生产方式和内容的变化
        2.3.1 科技新闻报道生产方式的变化:从封闭到开放
        2.3.2 科技新闻报道内容的变化:从大而全到小而精
3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的个案研究
    3.1 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3.1.1 关于研究对象的选择
        3.1.2 界定时间与抽样方法
        3.1.3 分析单位的界定
        3.1.4 类目建构和可操作定义
        3.1.5 信度检测
    3.2 结论和讨论
        3.2.1 36氪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3.2.2 36氪科技新闻报道的特色分析
4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4.1 科技新闻报道的问题及其成因
        4.1.1 内外部因素制约媒介,科技报道呈现同质化
        4.1.2 报道视角受局限,科技报道内容不均衡
        4.1.3 抢快图新报道理念,简化新闻表现形式
    4.2 科技新闻报道的对策和建议
        4.2.1 拓宽报道视角,注重新闻的广度与深度
        4.2.2 把关外部稿件,培养全能型记者
        4.2.3 运用媒体技术,拓展新闻表现形式
5 结语: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科技报道的功能日趋凸显
        (二)可视化技术在新的传播环境中的应用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科技报道的研究现状
        (二)网络科技报道的研究现状
        (三)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四)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网络科技报道及可视化的相关概念梳理
    一、网络科技报道
        (一)网络科技报道的界定
        (二)网络科技报道的特征
    二、可视化
        (一)可视化的概念界定
        (二)新闻可视化与数据新闻概念辨析
        (三)新闻可视化表现形式
        (四)常用可视化工具的功能比较
第二章 新闻可视化的动因及其作用
    一、新闻可视化的动因
        (一)用户“悦读”需求的引导
        (二)传播自身诉求的意愿
    二、新闻可视化的作用
        (一)平面新闻立体化,提升新闻阐释效果
        (二)数据关系关联化,揭示新闻深层现象
        (三)独家新闻众包化,增强新闻“交互”效应
第三章 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呈现典型样本分析
    一、样本选择理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样本日期选择
        (三)编码方案与信效度分析
    三、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评价指标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报道题材
        (三)可视化形式
        (四)用户关注度
        (五)主体篇幅
第四章 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存在的问题及促进策略
    一、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可视化形式较为单一
        (二)文字转换能力不足
        (三)数据挖掘能力有限
        (四)报道题材同质化
    二、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促进策略
        (一)提高交互性体验,激发用户参与性
        (二)丰富数据来源,深入挖掘数据
        (三)拓展新闻题材,丰富报道类型
第五章 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前景
    一、引领科技新闻读者的体验式阅读新模式
        (一)新媒体技术催生了体验式传播
        (二)体验式传播拓展了用户的需求
    二、推动科技报道的易读性和深度性同步发展
        (一)推动科技报道的易读性
        (二)推动科技报道的深度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传真技术引入中国的背景
    2.1 近代电磁学理论与电报电话的发明
        2.1.1 电磁学的理论准备
        2.1.2 电报电话技术的发明
        2.1.3 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2.2 早期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发明与发展
        2.2.1 真迹传真技术的发明
        2.2.2 图片传真技术的发展
        2.2.3 近代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应用
    2.3 近代电报电话技术向中国的传播
        2.3.1 有线电报进入中国
        2.3.2 上海电话事业兴起
        2.3.3 无线电报在华兴办
第三章 晚清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3.1 晚清出洋国人与传真知识东传
        3.1.1 斌椿、张德彝对传真概念的首次引入
        3.1.2 志刚与“传真”中文译名的由来
    3.2 《各国电报考》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3.3 晚清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895-1911)
        3.3.1 《闽省会报》对传真技术的首次报道
        3.3.2 《知新报》与“显字新机”
        3.3.3 《万国公报》对传真机结构的深入描述
        3.3.4 《政艺通报》:晚清报道传真技术最多的期刊
        3.3.5 《大同报》对硒电池的译介
        3.3.6 《万国商业月报》与无线电传真的首度讲解
        3.3.7 《世界》首次介绍电传照相发明家事略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4.1 传真技术在华的实物传播开启
        4.1.1 夏炎对传真技术的关注与介绍
        4.1.2 贝兰来华与传真讲演
        4.1.3 李书华译介《传递图像的电报》
    4.2 北洋政府对传真技术的正式引入
        4.2.1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创办
        4.2.2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业务开展
    4.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12-1927)
        4.3.1 《东方杂志》对于传真技术的持续关注
        4.3.2 《电友》与传真技术引发的电信政策讨论
        4.3.3 《科学》对传真知识的介绍
        4.3.4 《中国摄影学会画报》之欢迎皮林氏专号
        4.3.5 《北洋画报》中的传真报道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5.1 传真电报建设与在华应用
        5.1.1 抗日战争之前的传真线路建设
        5.1.2 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传真电报的开通
        5.1.3 抗战胜利之后的传真线路重建
        5.1.4 中国境内的其他传真线路
        5.1.5 新闻界对传真的关注与传真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
    5.2 民国专着中的传真知识
        5.2.1 《战地电气交通》中的电传照像
        5.2.2 《新闻学名论集》中的无线电照相与报纸
        5.2.3 《新闻学概论》中的电送照相
        5.2.4 《电机工程概论》中的传真与电视
        5.2.5 《电视浅说》中的电传图画及照相发展史
    5.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28-1949)
        5.3.1 《科学画报》对传真技术的科学普及
        5.3.2 《无线电新报》传真技术文章的连续刊载
        5.3.3 《电信杂志》对传真技术原理的专业解读
        5.3.4 《无线电》对国外传真新闻的持续报道
        5.3.5 《电世界》对传真技术的深入传播
        5.3.6 军事期刊对传真技术的应用情况报道
        5.3.7 新闻理论期刊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5.3.8 传真技术的认识深入与电视概念的引入
第六章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管理与高等教育
    6.1 传真技术引入政策与业务管理
        6.1.1 电信管理机构的确立与调整
        6.1.2 两个《电信条例》
        6.1.3 第一部传真电报法规
        6.1.4 国音电报与传真电报之争
        6.1.5 电信规划与传真技术的引进推广
        6.1.6 传真技术引入过程中的政治考量
    6.2 近代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中的传真技术
        6.2.1 近代中国电讯工程的概念与分类
        6.2.2 民国时期电讯工程高等教育概况
        6.2.3 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教育与中国第一个传真技术方向研究生
        6.2.4 中央大学雄厚的电讯工程师资与种类齐全的传真技术课程
        6.2.5 西北工学院与西北地区电讯工程高等教育肇始
        6.2.6 勷勤大学:中国最早开展传真技术教育的省立高等学校
第七章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与影响
    7.1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
        7.1.1 传播者
        7.1.2 传真技术经由期刊传播的文献统计与分析
        7.1.3 传真中西文术语的形成与演变
    7.2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社会化
    7.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影响与启示
        7.3.1 传真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近代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7.3.2 传真技术的内部特点与外部技术竞争限制其应用推广
        7.3.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对技术引进与管理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四、二十世纪部分重大科技事件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新媒介视域下的科学家形象研究 ——基于科学网博客的实证分析[D]. 王珂. 山西大学, 2020(01)
  • [3]《纽约时报》呈现的中国科技形象研究 ——以2014-2018年涉华科技报道为例[D]. 郑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经济学人》科技新闻报道框架研究[D]. 金艺萱. 浙江传媒学院, 2019(08)
  • [5]西方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D]. 李兆颖.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6]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与治理[D]. 李凌凌. 郑州大学, 2018(11)
  • [7]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研究[D]. 胡金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1)
  • [8]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研究 ——以36氪为例[D]. 刘铮. 武汉大学, 2017(07)
  • [9]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研究[D]. 操梅. 西南大学, 2017(02)
  • [10]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D]. 王沛. 西北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扫描20世纪一些重大科技事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