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研究:民俗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用研究:民俗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应用研究: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论文文献综述)

杨利慧[1](2021)在《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文中提出中国的非遗教育并非始自21世纪,而应追溯至有着漫长历史的本土民俗教育实践,其中高校及其学者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钟敬文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案例考察可以看出,在中国民俗学领域长期开展的"民俗教育",与目前的"非遗教育"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连续性。与此同时,"非遗"概念的传入也为我国民俗教育带来了新变化:"客位教育观"更加向"主位教育观"转变;学院派民俗学日益与公共民俗学相融合。当前,非遗工作的学科化及其与民俗学的关系等,是民俗学界亟待探索并解答的问题。

李向振[2](2020)在《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兼谈实践民俗学的知识生产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知识生产危机。面对社会转型和生活革命等现实问题,民俗学难以提供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有效解释或解决方案;在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和世界民俗学进行对话时,难以提供对等的理论体系和话语工具;在社会大众认知方面也很少提供较有深度的专业知识。这些都是学科危机的现实表现。围绕民俗学学科危机,不少学者基于不同表述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索,其中实践民俗学是近些年来较有研究活力的学术概念。尽管目前在许多具体问题上仍有较大分歧,但实践民俗学在知识生产层面的学术潜力已日渐显现。结合现代性反思并继续深挖实践民俗学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生产机制,对于纾解民俗学学科之困有莫大助益。

西萍[3](2020)在《新文科视野下民俗学人才培养的现存困境与模式探新》文中研究指明人才培养是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民俗学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也存在一定的人才培养困境。学科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人才培养也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创新。结合时代特征,在新文科建设视野下探讨民俗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促进学科自身建设的同时以优质的人才资源助力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

林继富,谭萌[4](2020)在《反思、自省与朝向生活——2019年中国民俗学》文中提出2019年中国民俗学研究以反思70年发展为中轴,以关怀当下民俗学朝向日常生活为核心。民俗学在理论创新、服务社会、跨界合作等方面卓有成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现代转换等领域的研究彰显其应用价值;民俗学研究体现出反思性、自省性和创新性等特征,不仅有利于民俗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促进中国民俗学派的建设不无裨益。

萧放,贾琛[5](2019)在《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70年民俗学学科建设经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科建设始终与国家社会需要密切相关;学科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学科理论的阶段总结与推进是学科方向的保障;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学科意识。论文并从学科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实践性与历史性、本土性与国际性、融合性与开放性四个方面讨论了新时代民俗学的发展方向。

林继富,谭萌[6](2019)在《“以人为本”的学科实践——2018年中国民俗学》文中提出2018年,中国民俗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承接先前学术传统,拓展研究领域,寻求理论创新,在促进乡村振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与互动;坚持整体观、生活感和实践性的民俗学研究路径,实现理论话语建设本土化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视角。

李海云[7](2018)在《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文中认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承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之余波而兴起,以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转向为标志而发生视角转换,由此引发了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知识生产及学科意识的递进式发展,逐渐壮大成为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学术力量。无论是对村落研究单元边界的裁定,对民俗学学科边界的探索,还是"标志性文化""语境中的民俗""注重身体感受的民俗学""礼俗互动"等学术概念的提出,都显示出民俗学者在当代学术版图中积极有为的努力。以"边界"为视角,有助于理清学人学术理念的嬗变与相关知识的积累递进,发掘中国学术实践的本土话语,并借助与西方"边界理论"的比较与对话,助推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学术观念重构、话语系统重建乃至学科的整体发展。

何昆[8](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研究表明《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王德刚[9](2018)在《民俗学的当下意义 ——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俗学的当下意义——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今年恰逢“歌谣运动”10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探讨作为对民俗价值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的“民俗价值观”这样一个本体论命题,既是民俗学科发展的现实诉求,也是对民俗学百年历史的呼应!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语境下,民俗有什么价值?民俗学研究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民俗学对于文化进步、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去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问题既是民俗本体论研究的核心命题,也是民俗学者在学术领域、社会领域角色定位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这也必然成为当代民俗学者们在面对政治、经济、文化、学科和学术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经常伏案自问并试图求解的现实问题。同时,在民俗学领域之外,人们对民俗、民俗学的作用和存在价值也心存疑问:民俗学有用吗?甚至一些人会用这种疑问式描述来作为否定民俗学存在价值的意见表达方式。因此,“民俗学的当下意义”的确需要我们在“当下”给出明确的回答。本项研究以“民俗价值观”为主题、以“中国当代民俗学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位民俗学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 30多万字的能够充分表达个人学术思想的口述资料,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将口述资料与文献研究成果进行“对读”研究,经分析、聚类、归纳和综合论证,总结出了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民俗学者”这一价值观共同体的民俗价值观共识。论文分为8部分,包括绪论、第一章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与理论借鉴、第二章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初步分析、第三章主题阐释、第四章民俗的价值、第五章民俗学的价值、第六章民俗学科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第七章总结与展望。通过研究所形成的民俗价值观共识,具体包括几个方面:(1)民俗和民俗学的价值,体现在“人类个体、特定人群、整个人类”三个维度上,具体表现为:在人类个体日常生活层面,民俗具有“对日常生活的规范价值”,民俗学具有“解释、服务和提升人的日常生活”的价值;在人类特定群体意识形态层面,民俗具有作为“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意识基础”的价值,民俗学具有“服务于国家、民族发展和意识形态建构”的价值;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建构层面,民俗具有“完整地反映人类知识谱系”的价值,民俗学具有“建构完整的人类知识谱系”的价值。(2)关于民俗学的地位:一方面,民俗学在社会上从来就没有被弱化,一直在服务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发展、意识形态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在“非民俗学领域”,也一直都在使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处理各种与民俗和社会文化相关的社会事务。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学理,还是民俗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上看,民俗学都具备上升为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3)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在现行社会体制下,民俗学者要发挥自身的价值和民俗学的社会价值,要树立命运共同体观念,以价值共创理念为指导,在坚守、保持学者独立性的前提下与政府及其他价值主体合作,共同进行价值创造。同时,要将老一辈民俗学者的团队精神发扬光大,把民俗学的事情办好,把民俗学的价值做大。本项研究在国内民俗学领域,无论是在研究命题、研究过程、还是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都具有一定的实验性、探索性和开创性,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研究内容。“民俗价值观”概念的提出本身在民俗学领域即具有特殊意义;民俗的价值、民俗学的价值、民俗学和民俗学者作用于社会的途径等,以往的学术论着中虽也有涉及,但多是呈碎片化地散见于不同的研究论述中,缺乏系统性研究,本项研究试图对这些民俗本体论的关键性命题展开系统研究,形成民俗价值观共同体的共识。二是研究路径。本项研究采取由个人叙事到集体共识的研究路径,把民俗学者的书斋作为“田野”,采取深度访谈的方法采集民俗学者的个体学术思想信息,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聚类、归纳,由个人叙事过渡到集体叙事,形成民俗价值观共同体的群体共识。三是资料的鲜活性。通过对20位民俗学者和民俗职业人的深度访谈,获得了 30多万字的口述资料,受访者的年龄从50多岁到92岁,访谈过程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个人和学科发展史的深情回顾,获得的口述资料主题鲜明,语言鲜活,既有理论深度,又注入了受访者的情感。这些资料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关于民俗学发展的口述史资料。“民俗学从来都不寂寞”。访谈过程中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教授的观点给笔者以很大的鼓舞。笔者因此也设想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继续沿着这条路径走下去,进一步完善前期研究,争取取得更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成果,为民俗学理论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朱玫洁[10](2018)在《从自发到自觉:新时期中国经济民俗研究史初探(1978-200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新时期经济民俗研究的发展过程,试图厘清当代中国经济民俗研究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及其趋势。本文认为新时期(1978-2005)的中国经济民俗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20世纪90年代初为经济民俗研究的起步阶段。此阶段学者积极面对新时期经济建设的浪潮,自发探索民俗在其中发挥地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末为经济民俗学学科意识的自觉阶段。此阶段中,钟敬文将经济民俗学纳入民俗学学科体系,何学威出版了第一本经济民俗学学科概述性着作《经济民俗学》,经济民俗学正式诞生。21世纪初为经济民俗学学科实践的自觉阶段。此阶段的学者格外关注民俗文化产业、民俗经济、民俗旅游等民俗的商业化实践。总体来说,新时期经济民俗研究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对民俗与经济关系的探索;第二是对民俗的商业化实践的研究,如民俗旅游、民俗经济等;第三是对理论与学科建设的研究。理论与学科建设的研究一般由对社会现象的研究驱动,当学者发现当下学科理论以及无法支撑其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时,就会产生探索新的概念、设想新的学科体系的意识。新时期的经济民俗研究就经历了这种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80年代学者主要是自发地对社会上各种民俗与经济紧密结合地事像进行研究,并呼吁民俗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这些研究比较零散,体现出学者对经济民俗学学科的必要性已有感知但还不清晰。这时,学科的种子已经埋下,正积蓄力量等待破土。紧接着,90年代迎来了一股学科建设的高潮,经济民俗学正式诞生并建立起学科框架,国际民俗营销学、商业民俗学等学科的设想也被提出并引起讨论。学科建设的热潮体现出此阶段学者已着手对零散的民俗经济现象进行整体思考与系统探索,从自发研究走向学科意识的自觉。步入新世纪,得益于此前学者的理论探索与学科建设,这一时期的学者研究重点转向了民俗经济、民俗文化产业等应用领域。他们不仅对民俗经济进行概念研究,也对民俗文化产业进行个例研究,还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献计献策,尝试用学科知识为民俗的应用实践服务,这一切表明学科实践的自觉已萌发。

二、应用研究: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研究: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论文提纲范文)

(1)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题缘起
二、钟敬文早期的民俗教育观及其实践
三、1949-2002年期间北师大文学院的民俗教育
四、21世纪以来北师大的“非遗教育”
五、结 语
    第一,客位教育观日益向主位教育观转向。
    第二,学院派民俗学日益与公共民俗学相融合。

(2)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兼谈实践民俗学的知识生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俗学学科危机的表述
二、民俗学学科危机是“民俗的终结”吗?
三、知识生产与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
四、实践民俗学及其知识生产的可能性
五、结 语

(3)新文科视野下民俗学人才培养的现存困境与模式探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民俗学人才培养的困境
    1.1 培养目标模糊,就业形式严峻
    1.2 田野调查偏少,实践能力欠佳
    1.3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1.4 教材更新较缓,限制学人思维
    1.5 学科位置边缘,人才培养难以形成合力
    1.6 学术性成果产出较丰硕,应用性成果则较薄弱
2 民俗学人才培养的模式探新
    2.1 明确培养目标,培育交叉学科人才
    2.2 建立田野教学基地,构建实践教学范式
    2.3 组建民俗数字实验室,参与地方文化建设项目
    2.4 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建设理论与学科交叉兼具的教材体系
    2.5 提升学科地位,凝聚人才培养合力
    2.6 构建应用型成果导向机制,成果产出契合社会发展
3 结语

(4)反思、自省与朝向生活——2019年中国民俗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9年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基本态势
二、“70年”来民俗学理论的自省与反思
三、基于生活实践的民俗学理论自觉与自省
四、民俗学基础理论的深化与拓展
    (一)民俗变迁的多元化
    (二)“礼”与“俗”的互动
    (三)民俗学研究的历史维度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
六、加强跨界交流
七、2019年中国民俗学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八、结语

(5)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
    (一)前30年:民间文学一枝独秀(1949-1977)
    (二)后40年: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并蒂花开(1978-2019)
        1.民俗学学科建设的稳步发展阶段(1978-1997)
        (1)民间文学继续发展,取得重要成绩。
        (2)民俗学恢复建设,并取得独立学科地位。
        2.民俗学学科建设的转型跃升阶段(1998年至今)
        (1)民族文化振兴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地位显着提升。
        (2)在全球化与国际化交流融合中,民俗学学科视野得到扩展。
        (3)学科属性与学术范式更新过程中,民俗学学科立足之本逐步夯实。
二、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经验
    (一)学科建设始终与国家社会需要密切相关
    (二)学科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三)学科理论的阶段总结与推进是学科方向的保障
    (四)学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科意识
三、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反思
    (一)学科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二)学科的实践性与历史性
    (三)学科的本土性与国际性
    (四)学科的融合性与开放性

(6)“以人为本”的学科实践——2018年中国民俗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8年中国民俗学的基本态势
二、内容拓展与理论创新
    (一) 拓展基础理论
    (二) 推进民俗遗产保护
    (三) 丰富理论研究路径
    (四) 聚焦社会热点
    (五) 跨界学术交流
三、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与思考
    (一) 拓展以现实为根本的学科领域
    (二) 强化传统民俗学研究问题的优势
    (三) 理清民俗学学科归属带来的问题
    (四) 民俗学理论成果 “走出去”与“引进来”的不均等
四、结语

(8)《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一、以“俗”证“文”
        二、以“诗”为“史”
        三、移风易俗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民俗学的当下意义 ——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五、创新点
第一章 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与理论借鉴
    一、民俗价值观概念辨析
    二、理论借鉴
第二章 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初步分析
    一、访谈提纲设计与访谈对象遴选
    二、访谈过程与口述资料收集
    三、口述资料分析过程
    四、主题凝练结果
第三章 主题阐释
    一、传承与发展
    二、乡土根基与行为规范
    三、民俗实践与民俗学科发展相辅相成
    四、圈子文化
    五、“非遗”与民俗
    六、能动地解释、服务和作用社会生活
    七、凝聚认同到国魂
    八、与政治政策的矛盾统一
    九、民俗与市场结合
    十、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十一、无形的使命感
    十二、民俗对个体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十三、完整的人类文明知识图谱
    十四、以小见大和由小到大的价值
    十五、全球化
    十六、主题阐释小结
第四章 民俗的价值
    一、民俗价值的三个维度
    二、民俗对日常生活的规范价值
    三、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意识基础
    四、完整地反映人类知识谱系
第五章 民俗学的价值
    一、民俗的“外价值”与民俗学的价值
    二、解释、服务和提升人的日常生活
    三、服务于国家、民族发展和意识形态建构
    四、建构完整的人类知识谱系
第六章 民俗学科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一、民俗学科的地位
    二、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一、关于价值维度
    二、关于民俗和民俗学的价值
    三、关于民俗学的地位与民俗学者社会价值的发挥途径
    四、展望——民俗学发展进入价值共创时代
附录
    附录1: 访谈对象推荐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专家访谈确认表
注释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件

(10)从自发到自觉:新时期中国经济民俗研究史初探(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
        (一) 经济民俗、民俗经济与经济民俗学
        (二) 民俗旅游、旅游民俗与旅游民俗学
        (三) 应用民俗学
    三、研究综述
    四、主要结构
第一章 1978年—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民俗研究的起步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经济建设的热潮
        二、对外开放带来的文化碰撞
        三、民俗旅游的兴起
        四、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
    第二节 代表性观点
        一、研究经济生产民俗是民俗学的重要任务
        二、民俗学应注重对商品经济的研究
        三、重视跨地域贸易供求关系中的民俗因素
        四、民俗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重要影响
        五、充分利用民俗开拓旅游事业
        六、旅游民俗学是可以直接产生效益的分支学科
    第三节 主要影响
        一、引发了对经济民俗学的初步构想
        二、推动了旅游民俗学的产生
        三、促进了移风易俗社会实践的开展
        四、为跨地域商品贸易提供了指导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末:经济民俗学学科意识的自觉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国学热”的产生
        三、旅游业持续繁荣
    第二节 代表性观点
        一、重视民俗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
        二、建立经济民俗学学科框架
        三、发现市场习俗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四、反思民俗旅游中的问题
    第三节 主要影响
        一、促进了学科意识的觉醒
        二、推动了民俗旅游的良性发展
        三、引发了学者的跨界思考
第三章 21世纪初:经济民俗学学科实践的自觉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城市化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二、中国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
        三、“文化产业”地位获政府认可
    第二节 代表性观点
        一、提出“民俗经济”的概念
        二、重视民俗文化的产业化
        三、关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文化价值
        四、批判民俗旅游中的“伪民俗”
        五、反思民俗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破坏
        六、提出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思路
    第三节 主要影响
        一、推动了学科实践的自觉
        二、为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小结
    第一节 新时期经济民俗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
        二、民俗与经济的相互影响
        三、民俗经济相关研究
    第二节 新时期经济民俗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余论: 构建新时期中国经济民俗学的学科框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1978年-21世纪经济民俗研究相关论文目录

四、应用研究: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J]. 杨利慧. 民俗研究, 2021(04)
  • [2]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兼谈实践民俗学的知识生产问题[J]. 李向振. 民俗研究, 2020(06)
  • [3]新文科视野下民俗学人才培养的现存困境与模式探新[J]. 西萍.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0(02)
  • [4]反思、自省与朝向生活——2019年中国民俗学[J]. 林继富,谭萌.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02)
  • [5]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J]. 萧放,贾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6]“以人为本”的学科实践——2018年中国民俗学[J]. 林继富,谭萌.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02)
  • [7]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J]. 李海云. 民俗研究, 2018(06)
  • [8]《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9]民俗学的当下意义 ——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D]. 王德刚. 山东大学, 2018(12)
  • [10]从自发到自觉:新时期中国经济民俗研究史初探(1978-2005)[D]. 朱玫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2)

标签:;  ;  ;  ;  ;  

应用研究:民俗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