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申旗沙化土地变迁分析与思考

乌申旗沙化土地变迁分析与思考

一、乌审旗沙漠化土地的变化分析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1)在《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中提出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并且沙漠化等生态灾害频发。为了防治沙漠化,人工植被建植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和措施被广泛应用于该地区。毛乌素沙地经过40多年的治理,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柳、杨柴和柠条等人工灌木林,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进行了不同补植模式的应用实践。然而,什么样的恢复措施、什么样的补植模式才是好的生态恢复,仍然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人工建植的沙柳和杨柴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从林龄和微地形方面,分析了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变化特征和演替方向,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的不同补植模式进行了评价,最终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本研究在丰富基于统计学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研究的同时,旨在为指导我国沙区植被恢复和退化恢复植被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种群均在退化,其重要值也下降到造林34年和38年的0.8475和0.4994,群落向着油蒿群落正向演替,但是杨柴的演替速度更快些;群落演替后期草本层均出现了多年生禾草,群落趋于稳定。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群落特征指标值增加,但飞播杨柴的提升速度较沙柳造林慢。微地形研究表明,杨柴个体大小随着坡位的下降呈明显的减小趋势;杨柴种群活力丘间低地最高,迎风坡次之,背风坡最差;演替进程上背风坡更快;此外,从立地条件来看,丘间低地的地上生物量、全氮和土壤含水量较高,迎风坡坡中的地上生物量和速效钾较高,背风坡坡上风蚀最大。(2)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5个生态系统服务类别为准则层,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防风固沙权重最大,为0.42,生物多样性次之,为0.25,再次是涵养水源,为0.17。(3)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分析显示,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增益显着;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调节在造林初期增益最快,且沙柳林增速快于杨柴林;土壤肥力调节在造林中段增益最为明显;涵养水源在沙柳林造林初期没有减损,而在杨柴林略有减损;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在造林初期防风固沙功能增效显着,并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后能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各阶段可分为4类生态系统服务簇:(1)植被提供服务匮乏型;(2)水土保持保护型;(3)植物土壤保育型;(4)多功能型。微地形方面,坡中相比坡上,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处于增益状态;坡下相比坡中,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处于增益状态;丘间低地相比坡下,全部处于明显的增益状态。此外,丘间低地相比迎风坡和背风坡均呈明显的增益状态;背风坡相比迎风坡,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增益,其它减损。(4)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评价分值增高,且分别在造林8年和30年后与油蒿群落的得分相近。微地形结果表明,丘间低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坡中,坡上和坡下略低,且迎风坡优于背风坡。对“风蚀破口”不同补植模式的评价结果表明,沙柳沙障的固碳能力、土壤肥力调节和防风固沙等效益恢复的最好,紫穗槐生物多样性恢复最好,樟子松人工林均最差;得分上,紫穗槐仅略低于沙柳沙障,可以继续推广,而相对于樟子松,乡土的沙柳更值得推广,该地区也更适合灌木林的营建。(5)裸沙地土壤肥力调节与涵养水源为协同关系,土壤肥力调节在权衡中相对其它服务收益是以损耗生物多样性为前提的。油蒿群落固碳调节与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三者之间存在协同关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在权衡中已达到相对饱和,均不再收益。随着林龄的增加,沙柳人工灌木林土壤肥力调节和涵养水源一直为协同关系,但仍以权衡为主,固碳调节在权衡中均不收益,生物多样性在权衡时收益开始增多并出现协同关系。随着林龄的增加,杨柴灌木林协同关系略有增加,但仍以权衡为主,规律基本一致,就是防风固沙均不收益,涵养水源均相对收益,只是权衡程度在降低,竞争在减小。微地形方面,协同关系的数量坡下>坡中>坡上和丘间低地,但防风固沙均不收益。不同坡向权衡和协同关系类似,只是背风坡权衡程度更高,竞争更激烈。此外,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调节各自评估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杨柴人工灌木林所有多样性指数与单位面积生物量、土壤有机质、速效P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而所有的指标与风蚀桩高度变化均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杨柴人工灌木林相比沙柳人工灌木林可以更快的演替到油蒿群落,但是飞播杨柴提升群落生态效益的速度较沙柳造林慢。沙柳和杨柴造林初期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和防风固沙增益为主,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消耗土壤含水量,中期以土壤肥力调节为主,且沙柳和杨柴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以后可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此外,微地形对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优化抚育时应根据功能需要分部位经营。整体上,人工促进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是成功的,但是在今后选择物种时应更多的考虑乡土灌木树种。

温鹏辉[2](2021)在《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全新世是地球历史上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时期,近年来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成为不同学科的研究热点。农牧交错带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研究,可为认识该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合运用地理学、环境考古、历史文献学、GIS分析等方法,多学科交叉定量化研究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本文不仅对农牧交错带环境变迁以及人地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有着科学上的意义,而且可以为鄂尔多斯高原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沙漠化趋势预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人类活动遗址是研究历史时期区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时空坐标。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新石器以来人类活动遗址数量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遗址时空变迁的原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人类活动遗址以中小型规模及农耕政权遗址为主,游牧政权遗址数量较少,且基本分布于明长城以北区域。遗址数量及遗址出现频率呈现阶段性地上升-下降的波动状态,遗址选址对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水源、非沙漠地区均具有较强烈的环境选择倾向。遗址时空分布格局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方面综合影响,叠置型人类活动遗址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其数量较少。当气候温暖湿润时,遗址数量明显增多,空间分布也扩散到整个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时,遗址数量相对较少且分散。此外,人类活动遗址出现频率受当地民众生业方式影响显着。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水环境变化、沙漠化两方面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进而总结鄂尔多斯高原人地关系整体演变的规律。通过对无定河上游三岔河古城古井、泉水、古城的野外考察,结合14C测年、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及聚落遗址空间分析和历史地震分析,本文认为新构造运动是造成无定河流域地壳抬升和河流加速切割的原因。河流快速下切导致了三岔河古城及周边区域地下水水位的下降,水环境的退化是无定河上游区域沙漠化的重要原因。此外,历史时期湖泊退缩通常导致人类活动的迁移,进而对区域政治经济中心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统计地层中古土壤、风成砂年代累积频率及沙丘底界年代,研究发现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与周期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2000 a以来经历了魏晋、唐末、明中晚期3次较为明显的沙漠化过程。通过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研究发现鄂尔多斯高原人地关系演变存在较为明显的“海绵效应”。环境适宜时“吸收”了大量的人口,而当环境开始恶化,这些人口又被“挤”出至其他地区。这种人口的迁徙结果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导致资源相对适宜区的人地关系失衡,进而引起农耕、游牧之间的战争。

杨絮[3](2020)在《萨拉乌苏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史对区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萨拉乌苏河流域处于一个生态环境复杂、脆弱且敏感的地带,且伴随着干旱、大风、降雨量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导致研究区域成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地点,如何在建设和保护中寻求平衡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为其提供了探索和方向。本文通过地层考古、历史考古及基于GIS分析的方法,对萨拉乌苏河流域生态变迁的历史进行探究,其中地层考古和历史考古的数据参考多基于文献检索的方法进行总结。得出萨拉乌苏河流域自22万年以来气候逐渐趋干、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其生态环境的变迁历史向我们证明了自然演变规律的不可逆转性。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是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先要遵循的要义,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定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提供更多更强大的支持。萨拉乌苏河流域目前处于整体干旱的荒漠草原环境,但由于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出现让小环境局部水调控为改善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采用宏观监测手段对于调整区域内整体生态建设方针能起到促进和修正的作用。

金海峰,刘浩然,呼木吉勒图,陈亚峰[4](2019)在《毛乌素沙地近三十年间沙漠化进程及驱动因素——以乌审旗为例》文中指出众所周知,土地沙漠化与水资源、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受到全球性重点关注的三大生态难题。而在我国,毛乌素沙地由于其重要的生态作用与特性成为土地沙漠化相关方向研究的重点对象。本文将以乌审旗为研究区域,基于近三十年间乌审旗的遥感数据、政策数据、气候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以及与沙漠化指数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试图初步分析出该区域沙漠化时空进程及其沙漠化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遥感数据得知,近三十年间沙漠化进程除2000年左右沙漠化情况较为严重以外,整体呈现沙漠化逆转趋势;(2)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知,政策因素对于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逆转趋势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本文以期为毛乌素沙地或其他沙漠化区域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于娜[5](2018)在《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生态背景,该地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加之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近几年来,该地区沙漠化程度得到逆转,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在结合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文献数据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模型模拟和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毛乌素沙地2000-2013年供给(粮食供给、肉类供给)、调节(固沙、固碳、沙尘天气、污染物浓度)和文化(科研产出、人才培养)三类生态系统服务,探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特征。进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政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植被覆盖程度和气候变化等方面揭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毛乌素沙地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呈显着提升趋势。在食物供给方面,2000-2013年毛乌素沙地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分别呈现对数增长和线性增长趋势,其中粮食和肉类年均增长量分别为6.72X 104 t和1.02X 104 t吨,粮食高产区和肉类高产区分别集中在沙地东南部和西北部;在风蚀调节方面,毛乌素沙地土壤风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多年平均风蚀模数为1827.72 t/(km2·a),2000-2013年,沙地风蚀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减少量为0.02X 108 t,侵蚀较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地腹地乌审旗;在固碳调节方面,沙地多年平均碳储量为179.29 TgC,2000-2013年,沙地碳储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量为10.39TgC,沙地固碳服务主要集中在沙地西部和东北部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在沙尘天气调节方面,多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为13天,2000-2013年,沙尘日数呈先上升后显着下降的趋势,年均减少天数为2天,沙尘天气较频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沙地西南部;在PM2.5浓度调节方面,毛乌素沙地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多年平均PM2.5浓度为16.21 μg/m3,2000-2013年,PM2.5浓度呈现波动性变化,PM2.5浓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地南部榆林地区,且呈现出逐渐向东南部转移的趋势;在文化服务方面,毛乌素沙地科研产出量和人才培养数量增长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以前,沙地内部科研产出和人才培养呈稳步增长状态,2008年以后呈快速增长状态,沙地北部鄂尔多斯地区科学研究数量和人才培养数量要高于沙地南部榆林地区。(2)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与政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植被盖度和气象因子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2000-2013年,多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对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效果明显,造林、封育等措施大大增加了区域林草面积,沙地14年间累计造林面积1.38X 104 km2,同时,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地区土地利用/履盖格局,有利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受植被盖度、风速和大风日数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p<0.01)。碳储量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降水对荒漠植被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植被生物量的提高是区域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风蚀模数、沙尘天气日数和PM2.5浓度与NDVI呈现负相关,碳储量与NDVI呈正相关,植被盖度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加植被和土壤的碳储量,还可以抑制沙尘天气、土壤风蚀的产生;在风因子方面,风蚀模数、沙尘天气日数与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呈正相关,碳储量与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呈负相关,风蚀活动与干燥多风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风日数与风速增大是土壤风蚀的起因之一,风速的下降对于降低风蚀危害具有显着作用,风速是沙尘天气产生的动力因素,大风日数与沙尘天气日数往往表现为正相关变化趋势,大风天气出现次数减少时,沙尘天气出现次数也会减少,同时沙地植被生长情况及植被覆盖程度受风速和大风日数影响较大,风速在生长季的减弱,可使得沙地中极低覆盖度区域向低、中覆盖区转变,反之亦然。本文研究结论对毛乌素沙地地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甚至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韩刚[6](2017)在《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的荒漠化草原土壤含水率监测研究》文中指出土壤水分与荒漠化程度是反映荒漠化土地环境演变的重要因子,是监测土地退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气候环境、生态状况以及农牧业生产等领域的主要参数,决定着区域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演变和农牧业生产力等方面。本文以内蒙古乌审旗为研究区,Landsat8/TM/ETM+与MODIS遥感数据作为监测土地荒漠化程度与土壤含水量的数据源,分别进行遥感荒漠化信息的提取和土壤含水率遥感监测方法适应性比较。运用空间尺度推演方法将Landsat8/ETM+反演的30m空间分辨率TVDILandsat对MODIS反演的1km空间分辨率TVDIMODIS进行空间尺度推演,使TVDIMODIS的空间分辨率提高到30m,与单独利用MODIS数据的监测0~30cm 土层深度含水率结果以及野外土壤含水率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验证基于空间尺度推绎方法构建多尺度遥感模型的性能。考虑到土地荒漠化程度与地表能量、水分平衡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尝试将荒漠化差值指数与TVDI结合起来共同监测0~30cm 土层深度含水率,并对监测精度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2006~2016年间,荒漠化程度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区域荒漠化程度整体得到了一定的改善。(2)SWEPDI法与能量指数法进行土壤含水率监测的效果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起伏较大,TVDI法监测土壤含水率效果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同时,TVDI法监测土壤含水率精度要优于SWEPDI法与能量指数法两种方法,而能量指数法又稍微优于SWEPDI法。线性模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指数与对数两种模型,且线性模型具有简单实用、整体稳定性能较好的特点。由此来确定TVDI的线性模型为本次研究选择的拟合函数。(3)各遥感反演相对含水率的拟合程度随着土层深度(0~10cm、0~20cm、0~30cm)的增加而呈现出整体降低趋势,而平均相对误差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出整体缓慢上升趋势,说明0~1Ocm 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监测精度比0~20cm、0~30cm 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监测精度高,但相差不大。同时,考虑到遥感卫星探测深度、野外实际土层采样以及土壤水分特征和沙丘植被土壤水分利用特点等因素,确定0~30cm 土层深度作为最佳遥感监测深度。(4)Landsat8/ETM+反演的30m空间分辨率TVDILandsat结合多尺度遥感模型对MODIS反演的1km空间分辨率TVDIMODIS进行空间尺度推演,将两者高分辨率、多时相等优势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得MODIS反演的TVDI空间分辨率提高,尺度效应得到改善,0~30cm 土层深度含水率监测精度有所提高,进而获得由MODIS数据反演的高时间、空间分辨率TVDI数据,最终实现高频率的区域土壤干旱状况动态监测。(5)采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时空推演方法获得2016年4-10月的TVDI月合成数据监测乌审旗旱情时空分布状况与研究区实际状况极为相符,此方法对于进一步服务该区域农牧业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6)荒漠化程度加剧,地表覆盖程度下降,地表能量与水分平衡发生变化,均可导致土壤水分发生改变。TVDI与DDI的二元回归模型监测区域0~30cm 土层深度含水率优于单独TVDI模型,能够更为准确的监测乌审旗干旱分布状况。

弓永利,王耀强[7](2017)在《基于多源信息探查中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内蒙古乌审旗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Landsat 8 OLI/TM5数据、DEM数据、ISODATA分类结果等构建多源数据集,采用CART决策树方法提取乌审旗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基于"3S"技术,利用此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2005年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CART决策树分类图的精度分别为86.5%、88%、91.5%,较监督分类精度有所提高,可用于本次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分析;(2)乌审旗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未利用地和林地;2005年2015年水域、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均持续上升;耕地与未利用地均先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后以较快的速度减少,整体为增加趋势;草地面积则先以较快的速度降低,后以较慢的速度增长;(3)未利用地及草地的转化比例占研究区所有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比例的80.38%,说明未利用地和草地是乌审旗境内极为重要的土地利用现象;(4)2005年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减小,而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看,2005年2015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整体有所增大,说明乌审旗的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时期。

罗宝华[8](2016)在《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沙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全球生态健康和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沙区面积辽阔,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滥采、滥伐、滥垦使得土地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威胁着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广袤的可治理沙地上建设沙生灌木能源林、利用其大量的平茬枝条进行生物质发电,既能治沙、提供清洁能源,还能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身,是一条很好的发展沙产业的路子。但是一直以来,我国以沙生灌木为燃料的几个生物质电厂却屡屡面临亏损和薄利的窘境,与理论上的分析和业界的期望大相径庭。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总结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基础、现状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并厘清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结构层级关系,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沙生灌木发电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核算了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生态补偿标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目前存在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从资源方面来说,经治理后的沙地每年实际可获得的沙生灌木平茬量达2.12~2.83万亿t,资源潜力巨大。从技术方面来说,灌木平茬设备已实现国产化,技术基本可行,生物质发电技术较成熟。从政策方面来说,我国已有一系列针对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利好政策,但政策体系有待完善。(2)以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为案例从其发展进程、项目特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展示了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仅有的儿家以沙生灌木为全部或者部分原料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基本上都处于未能实现盈利的生产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发电原料供应不足导致产能不足、发电成本过高挤压利润空间、生物质能源政策特别是补贴机制还不完善。(3)通过对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自然生态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政策相容性”等四个方向上的综合社会效益的评价结果表明,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自然生态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效益皆为“良好”等级,政策相容性效益达到“优秀”等级,总的社会效益为“良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是对沙生灌木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具备比较优势。和农作物秸秆发电相比,具有土地、资源集约化优势;和沙生灌木造纸、生产人造板产业相比,更环保并且能提供新能源。(4)影响我国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因素遍及思想观念、政策制定、技术管理、资源环境、市场供求等方面,选取了 14个主要影响因素并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5层,其中资源禀赋和经济激励政策是影响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人们对该产业综合效益的认知和沙地生态治理需求是深层次影响因素,其它影响因素为中间层因素。(5)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替代燃煤发电产生了两种外部性。一是资源外部性,主要包括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在电厂建设、原料获取、运输、发电四个阶段单位电力的资源消耗节约量;二是环境外部性,既包括沙生灌木能源林基地建设对沙地产生的防风固沙、保育土壤、水文调节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外部性,也包括发电阶段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CO2、NOx、CO、SO2等污染物的减排量。通过外部性的核算数据表明灌木切断耗能较多、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阶段的污染物排放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占比最高,该产业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6)利用演化博弈论对沙区生态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发现,建立沙区生态补偿机制十分必要,而合理确定沙区的生态补偿金额、然后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渠道或措施对从事土地沙化治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生态补偿是实现沙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公平性和动态性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能源林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牧民参与基地建设的机会成本、农牧民和发电企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发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性和资源外部性。补偿的过程中应对各年实际的生态价值增量、直接成本投入费用和根据发电产能与实际原料消耗导致的资源消耗节约量和污染物减排量进行动态的操作,合理补偿。

乌日嘎[9](2013)在《内蒙古荒漠化治理制度分析与市场化制度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荒漠化不仅是我国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我国荒漠化治理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99年以来,国家实施以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治理工程,经过10多年的综合治理,工程已进入其成果巩固的后续时期。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资料,到2009年底,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00多km2,转为与2004年相比,年均减少1717km2。①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土地荒漠化、沙化呈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减少,局部仍在扩展的局面。②但是,全国共有沙化土地173.1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03%,全国还有近31.10万km2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我国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③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运作的方式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是我国荒漠化治理史上规模最大,投入最多,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综合性生态工程。政府主导为主的荒漠化治理制度的内部运行机制如何?市场如何在荒漠化治理中扩展运作空间?后续政策构建的路径和实施的保障机制如何建立?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将会回答我国荒漠化治理过去成效不显着的根本原因,并能够完善和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时期的政策体系。本文选择内蒙古地区作为特定研究区域来深入探究上述问题。选择该区域作为特定的研究地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自然环境看,内蒙古地区处于我国北疆,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区域,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内蒙古地区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揭示出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立足于上述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分析,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后续时期,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福利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原理与内蒙古地区退耕还林的实践相结合进行分析探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路径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由此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后续政策建议。本论文在内容结构上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一章,荒漠化地区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本章分为三个部分:一,生态环境的外部性理论;二,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生态退化;三,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第二章,内蒙古地区荒漠化总体认识与原因分析。首先整体把握了内蒙古地区荒漠化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造成和加剧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深入研究了制度因素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关键性。第三章,本章中详细整理了内蒙古现行荒漠化治理活动及治理政策,在分析现行荒漠化治理政策的主要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得出内蒙古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第四章,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生态管理的制度模式有三种: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彻底的私有化和社区自主治理。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等方面,来分析政府主导的生态治理制度的优势和缺陷;二是分析农村社区生态自主治理制度的作用,并指出其作用的有限性。第五章,分析了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六章,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例,构建以政府调控为核心,以农户和委托代理公司为三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框架,采用生态购买的形式,提高农户生态建设的效率。第七章,荒漠化治理对策路径的选择——以乌审旗为例。本章构建了生态建设政策交易成本分析框架,确定了交易成本计算方法,估算乌审旗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期间的交易成本为每年4931.92元/hm2,中央政府直接提供的退耕还林补偿每年2493.75元/hm2,农户支付的费用高达2310.87元/hm2,占额外支付费用的94.74%,省、县级政府承担仅占0.26%。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完全可以看出沙漠化地区农民对于生态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由于生态建设政策的净收益是交易成本的反函数,即交易成本越大,生态净收益就越小,所以越低的交易成本,越有利于沙漠化地区生态建设政策的贯彻实施。交易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制度方案的设计,更取决于生态建设的直接参加者农户的接受程度。制度创新就是要实现从高的交易成本向低的交易成本的转变。最后部分,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全文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生态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农户,也是微观经济组织,具有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特点,所以,在荒漠化治理中应该还原农户的市场参与者主体身份,以激励相容原则,用利益机制引导农户参与荒漠化治理。次,荒漠化治理活动是生产生态产品的过程。可以理解植树造林为一般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就是生产私人产品的过程,具有稀缺性。这是生产环节。只是到交易这个环节时,如果靠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易去解决供需问题的话,由于交易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交易市场很难成立。于是,政府以公共产品的供给的身份介入生态产品交易市场,购买生态产品。所以,生产过程是私人领域,交易过程是从私人领域过渡到公共领域的阶段。既然,生产过程是私人领域的问题,那么就应该考虑由市场机制来引导,而不是政府介入于生产领域。最后,论文的案例研究部分中计算了研究地区的荒漠化治理中农户的交易成本。得出的结果显示,荒漠化治理中农户对生态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由于生态建设政策的净收益是交易成本的反函数,即交易成本越大,生态净收益就越小,所以越低的交易成本,越有利于沙漠化地区生态建设政策的贯彻实施。所以,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高的交易成本使得现行的荒漠化治理制度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毫无激励作用。交易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制度方案的设计,制度能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主要在于制度可以调整人们交易的激励结构。也就是说,取决于生态建设的直接参加者农户的接受程度。制度创新就是要实现从高的交易成本向低的交易成本的转变。整体而言,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益,但由于其现行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执行层面的某些偏离,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巩固还需要制度创新、建立一套有系统性、持续性的市场主导下的激励相容的政策体系,这也是巩固我国荒漠化治理成果的关键。

吴晓旭,邹学勇,张艺磊[10](2013)在《半干旱区城镇周边防沙——以内蒙古乌审旗达布察克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半干旱区城镇众多,风沙灾害频发,开展城镇风沙灾害防治研究势在必行。以毛乌素沙地的乌审旗达布察克镇为例,对其周边沙尘源地和植被进行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单项植物、机械沙障防风原理的风洞模拟结果,提出各种沙尘源地亚类防沙治沙措施的合理配置。根据建立半干旱区城镇防沙工程体系的原则以及城镇周边不同下垫面的防沙治沙措施配置,达布察克镇防沙治沙模式可以概括为城镇周边的"三圈模式"。第一圈是以达布察克镇为核心的绿化景观带,这一圈层大致位于达布察克镇以外600~900m宽度范围内。第二圈层为沙丘(地)封禁与农牧业生产区,包括两个次级圈层:设施农业次级圈层的宽度约为1km;远郊沙丘(地)封禁与农牧户独立生产次级圈层的范围较大,这一次级圈层的显着特点是大面积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小面积用于农牧业生产。第三圈层是沙丘(地)封禁保护圈。该圈层位于乌审旗的西北位置,圈层内主要包括流动、半流动沙丘链以及平坦流沙地,是达布察克镇上风向主要的沙尘源地,应按照防沙治沙原理对其进行封禁与保护。

二、乌审旗沙漠化土地的变化分析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审旗沙漠化土地的变化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生态恢复概述
        1.2.1.1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及内涵
        1.2.1.2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2.1.3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概述
        1.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1.2.3.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概述
        1.2.3.2 权衡与协同的类型
        1.2.3.3 权衡与协同的研究方法
        1.2.4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实践与恢复成效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生态系统服务类别的选择
        2.2.3 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1 遥感数据处理
        2.3.2 基本数据计算公式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4 数据标准化处理
        2.3.5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的计算
        2.3.6 综合评价
        2.3.7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量化方法
        2.3.8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3.1 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3.1.1 沙柳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3.1.2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
        3.1.2.1 沙柳的生长特征
        3.1.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3.1.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3.1.2.4 土壤理化性质
        3.1.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3.1.2.6 物种重要值
    3.2 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3.2.1 杨柴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3.2.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
        3.2.2.1 杨柴的生长特征
        3.2.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3.2.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3.2.2.4 土壤理化性质
        3.2.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3.2.2.6 物种重要值
    3.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3.3.1 微地形对杨柴生长特征的影响
        3.3.2 微地形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3.3.3 微地形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4.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分析
        4.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4.2.1.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4.2.1.2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4.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4.2.2.1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4.2.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4.2.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的影响
        4.2.3.1 不同坡位、坡向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值
        4.2.3.2 生态系统服务随坡位下降的变化特征
        4.2.3.3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坡向的损益分析
    4.3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4.3.1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评价
        4.3.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评价
        4.3.3 飞播杨柴14 年后不同坡位、坡向评价
        4.3.4 “风蚀破口”中的不同补植模式评价
        4.3.4.1 不同补植模式下各指标实测值对比
        4.3.4.2 不同补植模式恢复成效评价结果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及其相互关系
    5.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5.1.1 裸沙地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2 油蒿群落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3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4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5 微地形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5.1.5.1 坡位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5.1.5.2 坡向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5.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5.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5.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第六章 讨论
    6.1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的演替方向
    6.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6.3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6.4 毛乌素沙地微地形对植被发育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5 人工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必要性和物种选择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论文选题来源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与科研工作

(2)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1.3 植被土壤
    2.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2.1 沙漠化
        2.2.2 水土流失
第三章 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
    3.1 全新世人类活动的气候背景
    3.2 鄂尔多斯政区沿革与区域开发
    3.3 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分布
        3.3.1 遗址数量分布特征
        3.3.2 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3.3.3 叠置型人类活动遗址
第四章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
    4.1 河流下切与人类活动变化
        4.1.1 三岔河古城
        4.1.2 三岔河古城环境退化
        4.1.3 无定河上游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变迁
    4.2 湖泊退缩与人类活动遗址的变迁
        4.2.1 北大池与古城选址
        4.2.2 小盐池与盐池县治的迁移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响应
    5.1 地层剖面揭示的全新世沙漠化过程
        5.1.1 地层年代资料统计
        5.1.2 统计分析结果
        5.1.3 三岔沟湾剖面
    5.2 古城变迁与沙漠化
        5.2.1 统万城
        5.2.2 铁柱泉古城
第六章 鄂尔多斯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讨论
    6.1 人类活动遗址时空变迁原因
        6.1.1 自然环境
        6.1.2 人类活动
    6.2 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2.1 多学科交叉
        7.2.2 长时间序列
        7.2.3 沙漠化形成机制的一种新解释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萨拉乌苏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史对区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国内对生态文明的探索和思考
        1.1.2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举措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1949年以前外国学者为主的地质地貌的探索性研究
        1.2.2 1950-1979中国学者为主的科学数据及旧石器考古的研究
        1.2.3 1980至今古气候、古生态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1.2.4 总结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内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自然资源特征
        2.1.3 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地貌特征
    2.2 研究区域内历史人文地理概况
3 本文研究方法及路线
    3.1 地史时期的研究方法
    3.2 历史时期的研究方法
    3.3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地史时期萨拉乌苏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
    4.2 历史时期萨拉乌苏河流域生态环境情况及造成影响生态变化的因素
        4.2.1 人类依赖生态环境阶段
        4.2.2 人类有限改造生态环境阶段
        4.2.3 人类改造生态环境阶段
    4.3 当代萨拉乌苏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
        4.3.1 地质地貌、面积、人口、水资源特征
        4.3.2 气候特征
        4.3.3 植被覆盖
        4.3.4 土地利用变化
    4.4 萨拉乌苏河流域区域态建设规划
5 结论
    5.1 萨拉乌苏河流域生态变迁的影响因素
    5.2 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和监测方面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毛乌素沙地近三十年间沙漠化进程及驱动因素——以乌审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区概况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及处理
        1. 遥感影像
        2. 政策数据
        3. 气候数据
        4. 社会经济数据
    (二)数据分析
        1. 沙漠化时空格局
        2. 土地利用变化
        3. 气候变化分析
        4. 社会经济活动变化
        5. 沙漠化驱动因素
三、结果
    (一)沙漠化时空格局
    (二)土地利用变化
    (三)气候变化
    (四)社会经济变化
    (五)沙漠化驱动因素
四、讨论
    (一)政策因素与沙漠化
    (二)气候因素与沙漠化
    (三)社会经济因素与沙漠化
五、结论

(5)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形成与发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1.2.3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1.2.4 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条件
        2.1.5 植被资源
        2.1.6 土壤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情况
        2.2.3 经济状况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3.2.1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
        3.2.2 供给服务评估
        3.2.3 调节服务评估
        3.2.4 文化服务评估
4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
    4.1 区域供给服务时空格局
        4.1.1 粮食供给
        4.1.2 肉类供给
    4.2 区域调节服务时空格局
        4.2.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4.2.2 碳存储时空格局
        4.2.3 沙尘天气日数时空格局
        4.2.4 PM_(2.5)时空格局
    4.3 区域文化服务时空格局
        4.3.1 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的科研产出量
        4.3.2 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的人才培养量
    4.4 本章小结
5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驱动力
    5.1 政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5.1.1 三北防护林工程
        5.1.2 退耕还林工程
        5.1.3 天然林保护工程
        5.1.4 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
    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5.3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植被盖度的关系
    5.4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4.1 生态系统服务与降水量的关系
        5.4.2 生态系统服务与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6)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的荒漠化草原土壤含水率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植被与土壤
    2.2 数据来源
        2.2.1 Landsat影像数据
        2.2.2 MODIS数据产品
        2.2.3 DEM高程数据
        2.2.4 野外实测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2.3.1 Landsat影像的预处理
        2.3.2 MODIS产品数据的预处理
        2.3.3 DEM高程数据的预处理
        2.3.4 土地利用分类
3 地表参数的反演
    3.1 植被指数的反演
    3.2 地表温度的反演
        3.2.1 地表温度的反演方法
        3.2.2 植被覆盖度的像元二分模型
        3.2.3 地表比辐射率的估算
        3.2.4 黑体辐射亮度计算
        3.2.5 地表温度的反演
    3.3 地表反照率的反演
    3.4 土壤线的提取
4 遥感荒漠化信息提取及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 遥感荒漠化信息提取
        4.1.1 原理与方法
        4.1.2 构建Albedo-NDVI特征空间
        4.1.3 荒漠化信息分级提取
    4.2 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2.1 幅度变化分析
        4.2.2 荒漠化空间转换分析
        4.2.3 变化图谱分析
    4.3 小结
5 土壤含水率遥感监测方法的适应性分析
    5.1 SWEPDI的适用性研究
        5.1.1 基本原理
        5.1.2 模型的回归拟合和验证
        5.1.3 分析与讨论
    5.2 能量指数法的适用性研究
        5.2.1 基本原理
        5.2.2 模型的回归拟合和验证
        5.2.3 模型的回归拟合和验证
    5.3 TVDI法的适用性研究
        5.3.1 基本原理
        5.3.2 模型的回归拟合和验证
        5.3.3 分析与讨论
    5.4 干旱指数适用性的比较与分析
    5.5 小结
6 TVDI监测土壤含水率及其时空尺度推演方法研究
    6.1 MODIS监测土壤含水率
    6.2 Landsat8/ETM+与MODIS结果的比较
    6.3 尺度效应与多尺度遥感模型
        6.3.1 模型构建与实现
        6.3.2 精度验证和误差分析
        6.3.3 TVDI的时间序列推演
    6.4 基于TVDI与DDI的二元回归干早监测模型的研究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基于多源信息探查中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内蒙古乌审旗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2.1 遥感数据
        1.2.2 野外调查数据
        1.2.3 其它数据
    1.3 研究方法
        1.3.1 分类系统的确定
        1.3.2 基于CART算法的决策树分类
        1.3.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地利用幅度变化分析
    2.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2.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2.5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3 结论

(8)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3.1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现状及影响因素
        1.3.2 生物质发电产业社会效益评估
        1.3.3 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机制
        1.3.4 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发电
        2.1.2 林木生物质与林木生物质能源、林木生物质发电
        2.1.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生态价值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基础
    3.1 资源基础
        3.1.1 沙生灌木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3.1.2 沙生灌木平茬生物量
    3.2 技术条件
        3.2.1 平茬技术
        3.2.2 生物质发电技术
    3.3 政策环境
        3.3.1 发展规划
        3.3.2 现行相关政策
    3.4 本章小结
4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现状
    4.1 企业运营概况
    4.2 典型企业介绍——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
        4.2.1 企业所在地地理及经济发展状况
        4.2.2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发展现状
    4.3 本章小结
5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评价及比较优势分析
    5.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社会效益
    5.2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3 指标描述与说明
    5.3 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
        5.3.1 评价方法简介
        5.3.2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5.4 沙区发展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比较优势分析
        5.4.1 与沙生灌木造纸、制板比较
        5.4.2 与秸秆生物质发电比较
        5.4.3 与风电、光伏发电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影响因素研究
    6.1 影响因素分析
        6.1.1 波特钻石理论及其模型
        6.1.2 生产要素
        6.1.3 需求条件
        6.1.4 相关及支持产业的表现
        6.1.5 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6.1.6 机会
        6.1.7 政府
    6.2 因素选取及其作用分析
    6.3 基于ISM的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
        6.3.1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简介
        6.3.2 构建解释结构模型
    6.4 ISM模型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沙地生态补偿利益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7.1 建立沙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分析
    7.2 演化博弈论简介
    7.3 沙区生态补偿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7.4 分析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的外部性核算
    8.1 沙生灌木能源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
        8.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介绍
        8.1.2 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8.1.3 沙生灌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8.2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
        8.2.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系统
        8.2.2 生物质发电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8.2.3 生命周期评价
        8.2.4 沙生灌木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环境影响评价
    8.3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分析
        8.3.1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定性分析
        8.3.2 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外部性测算
    8.4 本章小结
9 沙生灌木发电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9.1 生态补偿的内容及标准
        9.1.1 生态补偿的内容
        9.1.2 生态补偿标准
    9.2 其它相关问题
        9.2.1 生态补偿对象
        9.2.2 确定生态补偿责任主体
        9.2.3 确定生态补偿方式
        9.2.4 建立生态补偿的保障制度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之处
    10.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9)内蒙古荒漠化治理制度分析与市场化制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市场化退耕还林补偿机制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荒漠化地区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
    1.1 外部性理论
        1.1.1 外部性的含义
        1.1.2 外部效应和市场无效
        1.1.3 外部效应的一般控制方法
        1.1.4 外部效性理论的启示
    1.2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1.2.1 不同类型的物品
        1.2.2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1.2.3 公共资源的过渡使用和保护
    1.3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
        1.3.1 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1.3.2 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总体认识与原因分析
    2.1 荒漠化概述
        2.1.1 荒漠化概念的提出和应用
        2.1.2 沙漠化
    2.2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分布情况
        2.2.1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2.2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现状
        2.2.3 荒漠化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3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形成和加剧的原因
        2.3.1 人类生产系统对荒漠化的影响机制
        2.3.2 自然因素对荒漠化的作用机制
    2.4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驱动力解释
        2.4.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2.4.2 科尔沁地区的的沙漠化逆转现实
        2.4.3 制度因素的引入及其作用
第三章 内蒙古现行荒漠化治理活动及治理政策
    3.1 内蒙古地区主要的荒漠化治理活动
        3.1.1 荒漠化防治活动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3.1.2 国家在北方地区实施的主要的荒漠化治理工程
    3.2 荒漠化防治政策相关法律法规
        3.2.1 中央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3.2.2 荒漠化治理的相关文件
        3.2.3 地方政府自治条例和部门规章
    3.3 荒漠化治理政策的主要模式和管理体制
        3.3.1 荒漠化治理中政府的组织结构框架
        3.3.2 政府主导型荒漠化治理模式
    3.4 内蒙古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偏差
        3.4.1 荒漠化治理中政策执行的难点与风险
        3.4.2 各级政府委托代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4.3 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机制本身的缺陷
第四章 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比较
    4.1 政府主导的生态治理
        4.1.1 政府指导的生态环境治理
        4.1.2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4.1.3 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
    4.2 农村社区生态自主治理的制度
        4.2.1 环境社区治理问题的提出
        4.2.2 社区治理的有效性
        4.2.3 我国传统社区的瓦解与重组
第五章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1 退耕还林工程
        5.1.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5.1.2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补偿制度安排
    5.2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5.2.1 市场化的治理制度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保障
        5.2.2 可以有效的解决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
    5.3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的可行性
        5.3.1 多元化的荒漠化治理融资渠道
        5.3.2 林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5.3.3 荒漠化监测体系与指标制定的不断完善
        5.3.4 内蒙古地区粮食生产保证自给有余已基本实现
第六章 基于市场原理的荒漠化治理制度构建
    6.1 生态补偿与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
        6.1.1 生态补偿机制概述
        6.1.2 市场化的生态治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6.2 参与荒漠化治理中的政府与农户
        6.2.1 三种不同部门
        6.2.2 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6.2.3 荒漠化治理的主体——农户
        6.2.4 荒漠化治理中政府与农户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6.2.5 农户参与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模式选择
    6.3 代理公司
        6.3.1 两种经济活动协调方式
        6.3.2 荒漠化治理中的代理公司
        6.3.3 代理公司与现代企业
        6.3.4 代理公司的运行机制与功能
    6.4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中的市场交易
        6.4.1 市场需求与供给
        6.4.2 荒漠化治理中生态产品的生产、交易特性
    6.5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中生态产品价格设定
        6.5.1 生态产品市场价格制定的依据
        6.5.2 市场化的荒漠化治理中生态产品价格
第七章 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分析
    7.1 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分析
        7.1.1 交易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1.2 荒漠化治理行为主体与交易成本情景
        7.1.3 交易成本的计算方法
    7.2 内蒙古乌审旗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交易成本核算
        7.2.1 乌审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情况
        7.2.2 退耕还林交易成本估算
    7.3 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期限与成果的保障体系
        7.3.1 荒漠化治理政策执行期限
        7.3.2 荒漠化治理成果的保障体系
基本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半干旱区城镇周边防沙——以内蒙古乌审旗达布察克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区域概况
3 区域下垫面治理模式
    3.1 区域下垫面分类
    3.2 不同下垫面类型的防沙治沙技术配置
        3.2.1 沙地防沙治沙技术配置
        1) 沙丘防沙治沙技术配置。
        2) 平坦流沙地防沙治沙技术配置。
        3.2.2 黄土梁覆沙地防沙治沙技术配置
        3.2.3 耕地防沙治沙技术配置
        3.2.4 工矿用地防沙治沙技术配置
        3.2.5 退化 (沙漠化) 草地防沙治沙技术配置
        3.2.6 退化林地防沙治沙技术配置
        3.2.7 其他未利用地防沙治沙技术配置
4 城镇防沙治沙技术模式
    4.1 建立半干旱区城镇防沙工程体系的原则
    4.2 达布察克镇防沙工程技术模式
        4.2.1 绿化景观带
        4.2.2 沙丘 (地) 封禁与农牧业生产区
        4.2.3 沙丘 (地) 封禁保护圈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四、乌审旗沙漠化土地的变化分析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 张雷. 内蒙古大学, 2021
  • [2]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响应[D]. 温鹏辉. 兰州大学, 2021(09)
  • [3]萨拉乌苏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史对区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 杨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毛乌素沙地近三十年间沙漠化进程及驱动因素——以乌审旗为例[J]. 金海峰,刘浩然,呼木吉勒图,陈亚峰. 区域治理, 2019(42)
  • [5]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D]. 于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6]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的荒漠化草原土壤含水率监测研究[D]. 韩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7]基于多源信息探查中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内蒙古乌审旗案例研究[J]. 弓永利,王耀强. 高技术通讯, 2017(05)
  • [8]沙生灌木发电影响因素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罗宝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9]内蒙古荒漠化治理制度分析与市场化制度构建[D]. 乌日嘎.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10]半干旱区城镇周边防沙——以内蒙古乌审旗达布察克镇为例[J]. 吴晓旭,邹学勇,张艺磊. 中国沙漠, 2013(01)

标签:;  ;  ;  ;  ;  

乌申旗沙化土地变迁分析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