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与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从私家车市场发展的思考

汽车设计与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从私家车市场发展的思考

一、汽车设计与设计师的社会职责——私家车市场发展带来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杜煜[1](2021)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可持续观念的引导下,建设“脱离汽车依赖型社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地铁作为实现绿色出行的有力保障而得到繁荣建设。地铁站域空间作为新型的复合型城市空间,是连接地铁与城市的重要纽带。同时,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重视,都彰显了我国地铁站域空间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冬季室外活动受限等因素,寒地城市对地铁站域空间发展的需求更为强烈,且具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我国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尚处于模仿和移植非寒地建设经验阶段,缺乏成熟的体系和有针对性的策略。作为多重受限又亟待完善的复杂开放性城市空间,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迫切需要与之契合的解决方案,使其适应复杂城市关系中的多重语境,从而为寒地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复合型城市空间。因此,本文尝试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新的视角审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探索科学的设计方向,并提出有指导意义的设计策略。首先,本研究在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取了以适应性主体为核心的复杂认识、共同演化、多重适应的理论思想,而后通过分析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适应性主体之间的关联,在解析系统构成要素、揭示主体适应内核的基础上,辨析空间复杂性与系统复杂性,构建了以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为适应性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其次,以理论思想和系统解构为依据,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作为适应性主体代入核心思想,一方面,通过多源信息收集并采用Power BI可视化方法和GIS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及其所在系统进行复杂认识;另一方面,利用AIPA方法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系统共同演化的机制和目标进行剖析;再者,借助SEM方法对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内外多重适应作用与演化目标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涉及内外适应两个维度,包含内部自身要素、外部城市主体、外部生存环境三个层面的系统存量优化逻辑,建构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进而,在设计框架的指导下研究三个层面的设计问题,提出设计策略:在协调内部自身要素层面,以优化系统存量储存效果为目标,基于词频统计架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BME集群,利用网络分析推定区域调度规则、利用动线跟踪推定路径疏导规则、利用节点调研推定起讫组织规则,并在其基础上,从区域集群、路径集群、起讫集群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整合策略;在关联外部城市主体层面,以提高系统存量流入概率为目标,针对不同交互对象的主体特征,利用空间格局分析挖掘域城耦合模式、利用簇团集聚关系挖掘域间共享模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挖掘域民联动模式,并在其基础上,从域城交互、域间交互、域民交互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协同策略;在趋避外部生存环境层面,以降低系统存量流出损耗为目标,通过识别站域空间主体与生存环境的交互维度,利用气候影响评价挖掘原生调节模式、利用感知情况评价挖掘场域支援模式、利用综合表现评价挖掘变迁协创模式,并在其基础上,从原生维度、场域维度、变迁维度三方面提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响应策略。本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包括:(1)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作为适应性主体的适应内核,构建了寒地地铁站域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2)运用AIPA与SEM方法,建构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3)推定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内部三种BME集群的自我适应规则,提出了协调自身要素的整合策略;(4)挖掘了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外部两类适应对象的交互适应模式,提出了关联城市主体的协同策略和趋避生存环境的响应策略。本研究为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补充,完善了寒地人居环境设计理论体系。本研究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提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解决城市空间设计问题提供了新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对于相似的设计研究类课题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提出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体系为寒地城市地铁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有利于改善寒地出行环境,进而激发寒地城市活力、有助于寒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魏文博[3](2020)在《基于使用者需求的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对于居住环境及其品质的要求也在日益激增。对于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而言,业主需求日趋多样化,现阶段地下车库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无法适应当下居住环境高品质发展的时代背景。因此,如何改善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满足业主的行为需求,成为建筑师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使用者需求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于业主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地下车库使用者的各项行为需求,并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平面布局类需求、交通流线类需求、空间界面类需求。在此基础上,对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结合地下车库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对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三方面设计要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条分缕析的对其进行总结。最后,以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使用者需求为研究基础,结合地下车库的相关设计要点,通过集约化设计、智能化设计以及人性化设计的相关理念,得出基于使用者需求的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设计的三方面研究成果:平面布局集约化设计;交通流线智能化设计;空间界面人性化设计。本文在使用者需求的研究基础上,针对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较为系统的设计路径与技术指引,从而为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设计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曹倩楠[4](2020)在《城市高架桥下部空间应用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高架桥下部空间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这也成为了近几年人们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选取邯郸市4座主要高架桥作为研究对象,对高架桥桥下空间的类型及利用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和综合评价。运用多种方法,对桥下空间景观、功能、形式等方面进行优化策略研究,最后将策略付诸于实践。具体文章结构如下:第一章阐述了城市高架桥的发展和背景,同时引出研究高架桥下部空间的意义;第二章明确了相关概念的界定,谈到了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目前高架桥桥下空间的空间设计要素与利用原则;第三章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案例的总结和分析,为后面对于邯郸市高架桥下部空间的优化提供参考;第四章通过实地考察的形式,对邯郸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现状进行总结,对现状空间的利用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第五章结合前文案例和现状问题的分析,给出邯郸市高架桥下部空间提升改造措施;第六章将策略和实践相结合,对邯郸市东环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场地进行整合,并给出概念性设计方案,对现有桥下空间进行优化利用。通过本文的探讨,高架桥下部空间的优化要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从城市角度出发,进行人性化的改造,力求能为城市高架桥下部空间的优化利用提供依据。

王金钰[5](2020)在《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移动生活方式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自动驾驶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这得益于谷歌、百度等科技行业巨头以及通用、丰田等汽车行业巨头纷纷投巨资入局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自动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已经成为处于剧烈变革中的汽车行业的行业共识,而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脱离了传统汽车作为工具的属性,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终端”,自动驾驶技术深层次的触动了与人相关的各种服务,对金融、保险、能源、医疗、法律、媒体、零售、公共服务等各行各业产生影响。通过对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和服务体验的整合与创新彻底重构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向来是产品或者服务设计的语义环境,随着设计学科对生活方式研究的深入,生活方式可以直接作为设计对象。汽车与生活方式一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梳理汽车发展与生活方式变迁的历程,推断出自动驾驶技术对用户能够产生推动生活方式转型的影响,形成全新的“移动生活方式”,并围绕这一论点针对设计语境下移动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进行探究。通过用户调研和卡片分类实验,得到了移动生活方式的3个核心要素,包括基础(Foundation)、活动(Activity)、观念(Ideas)。基础要素的细分要素包括产业、社会和个人,活动要素的细分要素包括动机、行为、场景,观念要素的细分要素包括态度、原则,将此模型定义为移动生活方式“FAI”模型。本研究为自动驾驶相关的移动生活方式设计与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同时希望对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产品、服务、体验设计提供生活方式维度的思考或者启发,并在此基础上洞察更多的设计机会。最后,也希望能够对类似的其他生活方式的设计与研究有所帮助。

余珊珊[6](2020)在《顺风车平台传播机制及其优化策略 ——以滴滴顺风车为例》文中提出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下,顺风车作为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迅速兴起,以其私人小客车合乘、均摊油费的出行模式,极大的优化了社会闲置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同时,在顺风车进行拼车合乘业务时,其内部也进行着信息传播过程,顺风车具有其独特的传播机制。但是,在顺风车传播随着其业务为了争夺流量、占据市场进军出行社交领域的发展,其传播过程也注入了社交元素。这使得顺风车原有的内部传播机制已不能适应出行现状,机制背后的一系列安全隐患问题暴露无遗。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进行系统地梳理和详细地阅读与顺风车、滴滴顺风车的内部运作机制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相关的文章、书籍、报告与政府文件的基础上,以滴滴顺风车为个案,分析其内部传播机制以及机制背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首先梳理了顺风车的兴起过程与现状,详细的介绍了顺风车的概念,区分了顺风车与网约车、巡游车(出租车)的区别,并且分析了顺风车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以滴滴顺风车为个案,主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属性、传播方式三方面来分析顺风车的内部传播机制。在这一部分首先详细剖析了传播机制的内涵,它是传播中传播模式、传播层次、传播类型的总体概况,指在传播过程中,各个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信息在它们之间运行的规律。本文研究的顺风车平台的内部传播机制是其社交功能的内在基础,主要指的是顺风车在社交与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特征与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属性、传播模式等所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从而探讨传播机制的独特表现与作用。顺风车运营中也存在着独特的信息传播模式,它依托着线上线下司机与乘客各种社会关系的整合产生作用,是新媒介技术与媒介环境下的多元传播的组合,他们通过手机终端进行的独特的陌生人间的传播行为。顺风车中的传播更多的也是依赖社会网络这一传播基础,这种人际网络的发展体现了各种社会关系链接。因此我们在研究顺风车平台传播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对其传播过程进行分析以及顺风车主体与传播模式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如此才能明确顺风车的各个要素是如何建立联系并构成统一整体协调运作的。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是在传播机制三个方面的前提下,分析其存在的平台传播环境紊乱、信息安全的漏洞以及被迫社交化传播等安全隐患。第四部分则是针对第三部分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威胁到用户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恶性后果。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全文内容的总结与升华,主要是针对第三、四部分的问题、后果,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顺风车行业能够更好的发展。通过全文对顺风车平台传播机制、机制背后暴露的问题等方便的分析从而对顺风车社交进行伦理反思。顺风车作为一种共享经济下的一种新兴业态,其发展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我们应当辨证的看待顺风车的业务模式,辨证地看待共享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益。由于顺风车本身和内部传播机制的特殊性,当前的社交化发展经过时间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至少在顺风车不能完全保障用户安全的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因此,顺风车行业应该不忘初心,继续坚守其公益性和共享的本质,加大力度完善其传播机制和信息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客服机制,同时还应该加大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合作,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使顺风车的发展朝着安全、合规合法的正确道路迈进,从而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和回馈社会。

田多[7](2020)在《面向本土需求的房车营地服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旅居时代的来临,房车旅游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同时也掀起了一场房车营地建设的热潮。然而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房车露营休闲产业起步较晚,各地区房车营地数量虽持续快速增涨,但大多参照国外的标准,模仿国外的风格,建设着千篇一律的房车营地,存在着建设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了供给与需求的脱节。因此,针对中国本土需求的房车营地服务设计研究势在必行。课题将服务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引入房车营地之中,重点研究“本土服务需求”。为了全面获取本土房车营地用户的服务需求,一方面通过文献分析、网络调研的方法对国内外房车营地服务设计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收集部分显性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按照用户细分类型梳理典型用户旅程图,挖掘潜在的隐性服务需求。随后运用卡片分类法将大量离散的服务需求按照功能属性进行分类。通过房车营地服务用户满意度调研,运用A-KANO模型的定量研究方法得到服务需求的属性定义结果。除了从用户角度进行需求分析外,还需进一步从利益相关者的多角度对服务需求的优先级进行综合判断。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模型,总结服务需求评价因子为用户体验、商业价值和可持续,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定量研究方法计算这三个需求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最终得出服务需求的综合优先级排序结果。课题总结了用户类型与细分房车营地市场的对应关系,依据前期定量研究的结果,结合服务需求功能分区等角度的定性研究,提出驿站型、体验型、综合型三种细分市场下的房车营地服务配置构想,并总结本土房车营地服务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遵循前期设计研究结果和设计策略,选取大连金石滩黄金海岸国际汽车露营地的服务系统为对象进行设计实践,提出大连金石滩房车营地线上服务系统的设计概念。课题研究结果为我国房车营地服务设计提供参考。

孙佩锦[8](2020)在《多维视角下住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认为伴随城市化发展,城市居民缺乏体力活动,新的健康问题已经逐渐转向慢性疾病。在我国,慢性病仍然是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现有研究证明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对健康极有益处。建成环境可以促进体力活动,而体力活动可以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风险,从而有助于健康。城市规划一直致力于通过规划与设计促进人们的健康与福祉。但是在中国高密度的居住环境下,环境与健康的实证研究多数集中在一线城市,针对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的非一线城市的研究较为缺乏。获取环境要素的方法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聚焦微观个体的体力活动和健康,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通过不同的测度方法与尺度分析环境要素与体力活动和健康之间的关联,建立环境与健康的理论研究框架。研究通过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综合数据集,从多维视角分析住区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多维视角包含研究内容、数据特征和测量方法三个层面的含义。本文中的研究内容包括建成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次,环境要素数据包括平面维度的建成环境(通过地图数据获取的密度、土地利用、街道连接、坡度等)和自然环境(通过影像数据获取的绿色空间),垂直维度的建成环境(通过街景图像获取的天空比例、建筑围合、街道家具等)和城市设计品质(通过审计工具获取的微观环境设计品质),以及社会维度的环境特征(通过主观报告获取的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最后,本文的测量方法包括从平面到立面,客观测量到主观评价,不同的测量方式与测量尺度,以及多要素间的交互关系。研究首先分析建成环境、自然环境、感知和社会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通过不同的测量方式与测量尺度,测定社会人口学特征、建成环境、自然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体力活动和健康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不同测量方法的差异,并建立多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环境要素与体力活动和健康结果之间的交互关系,以感知环境为中介变量,社会环境为调节变量。其次,研究分析垂直维度的建成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包括城市街道环境和城市设计品质。研究应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的方法获取的城市街景特征分析并检验其对健康结果的影响。通过审计工具获取的城市设计品质和微观环境并分析其对健康结果的影响。在本文中,环境的测量尺度包括四种不同的缓冲区半径(400米、800米、1200米、1600米)。健康结果包括体力活动(应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获取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和步行)、心理(社区归属感)和生理层面(体重指数)以及自我报告的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血糖血压亚健康、心脑血管亚健康等)。研究发现,客观测量的土地利用类型、街道连接、可达性、建筑密度对体力活动有积极影响,而坡度与体重指数负相关。自然环境对步行影响的线性关系微弱。主观测量的美观和安全与体力活动正相关。在400米缓冲半径尺度下,环境对健康结果有显着影响的要素最多,但是主观和客观测量的环境之间关联性很低。其次,高密度的住区环境中设施可获得性良好有利于体力活动,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感知和社会环境有负面影响且不利于社区归属感。在中介效应检测中,所有感知环境要素(除坡度)均通过社会环境间接影响社区归属感,社会人口特征对体力活动和健康结果均有直接效应但其调节作用微弱。此外,街道景观与健康结果没有显着关联,但标识牌与美观和社会环境之间有负向关联。城市设计品质(意向、人性化尺度、透明度)与微观步行环境对行人步行都具有显着影响。城市规划能够在促进公共健康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建成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可以影响行为和健康结果,不同的测量方法各有优势相互补充。既有住区环境还需要更新完善来提供健康效益,在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以外,设施的空间公平、绿色空间、健康导向的设计、以及社会环境营造等层面的内容同样具有实践价值。

刘建军[9](2019)在《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止到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约占农村总人口 18.7%;而辽宁省农村老年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5.58%,高出全国约7%,反映出农村老龄化课题的急迫性。本研究结合国家“坚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战略目标,对如何构建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环境进行探索。对于老龄化问题,不同的省市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的地区,辽宁不可能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那样,依靠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人口,来抵御老龄化。作为全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辽南兼有沿海型与内陆型两种典型村落,其适老性建设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表现为: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内陆型农村老年人交通出行成本较高;②沿海型村落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好于内陆型,新建农宅较多,但二者都存在村一级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村内闲置资源较多;③两种村落中多聚集着失能、失智老人,农宅基础生活设施都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适老化部品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进行支持。研究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对辽南农村不同年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探索“生态”、“宜居”概念下的适老性设计要素,并尝试构建相应的适老性评价模型。通过结构方程对适老性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全面地、系统地构建适老性设计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首先对农村“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梳理。其次,重点阐述了在生态宜居视域下适老性的研究内容,发现老年人对舒适度的理解并不仅仅是依赖人体工程学所定义的无障碍尺寸,而是更关注对自身周围空间的尺度控制。因此,研究基于人际气泡理论引入了“个人领域”的概念,详细论述在这一概念下舒适度、便捷性、连续性等宜居相关概念的定义。以此为基础,对老年人在不同空间层面的适老性需求进行调研,并建立了5个理论假设。最后,研究综合适老性评价、实地测绘以及计算机模拟数据,建立生态宜居评价模型,验证相关假设。提出辽南农村适老性设计策略:①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优化策略;②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策略,进而为辽南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以及适老性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在生态宜居的视域下从新审视老年行为、空间尺度、无障碍、适应性节能等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问题,尝试为老年人营建一个绿色、和谐、舒适、便捷的现代乡村生活环境。

王宝琪[10](2019)在《宜步城市理念下大街区生活性街道规划新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街区制理念的提出,在尺度规模和开放程度方面,封闭住区与开放住区二者显现出极端化趋势。同时生活性街道上行人空间被机动车侵占的问题日益突出,亟需一个既可解决行人交通问题,又可平衡封闭住区与开放住区的新街道规划模式。在此基础上,我国颁布了新版住区设计标准,标准中提出的住区分级控制规模符合宜步城市理念。该规划理念在国内尚无成熟的规划模式,但在国外已取得显着成效,其实施的大街区生活性街道规划可为我国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鉴于此,本文采取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西方国家所实施的大街区生活型街道多种规划模式和成功经验,继而选取辽宁省大连市两个住区,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实证设计研究,并提出我国目前的困境及解决对策。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课题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为宜步理念与大街区生活性街道的关联研究,通过对宜步城市理念、大街区和生活性街道进行解析,提出大街区生活性街道的宜步特征。第三部分为宏观和微观视角下规划模式的研究。宏观层面上,总结以“超级单元”为代表的格网型生活性街道规划模式和以“融合型街道网格”为代表的混合型生活性街道规划模式的布局特点,并提出二者的适用条件。其中超级单元模式适用于城市中心区内规整的格网型街道网络,住区内以多层商住混合建筑为主;融合型街道网络模式适用于城市近郊区建筑密度不宜过高的混合型网络,该模式既可作为新建住区的参考,亦可用于对现有封闭住区的改造。微观层面上,将局部空间改造总结为聚少成多、化繁为简、化静为动三种思路。第四部分为实证设计。选取大连市两个已建住区进行调研,分别采用两种宏观模式及局部改造方法对街道进行设计。第五部分,提出我国推广大街区生活性街道规划模式将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解决策略。在国内施行阻力体现在思想根源、街道形态、法律法规、相关利益群体的矛盾等方面,可通过借用数字经济与共享经济的优势、完善城市规划的相关法律、采用因地制宜的改造方式、明晰各方利益群体的权属及责任等对策,使得大街区生活性街道改造模式在国内的施行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成功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和研究,总结了新兴的生活性街道规划设计方法。在理论层面,大街区属于一种全新的规划尺度与规划概念,本文对其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归纳和定义,进一步丰富了城市规划体系。在实践层面,本文总结的规划模式,为我国正面临的生活性街道规划设计的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

二、汽车设计与设计师的社会职责——私家车市场发展带来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设计与设计师的社会职责——私家车市场发展带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
        1.2.2 设计策略研究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地铁站域空间相关研究动态
        1.3.2 寒地城市设计相关研究动态
        1.3.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相关研究动态
        1.3.4 环境与步行相关研究动态
        1.3.5 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基础研究
    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解析
        2.1.1 系统科学的复杂性转向
        2.1.2 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特性
        2.1.3 主体适应性的关键作用
    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以适应性主体为核心的思想提取
        2.2.1 围绕适应性主体展开复杂认识
        2.2.2 关注适应性主体与系统共同演化
        2.2.3 聚焦适应性主体的内外多重适应
    2.3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适应性主体的关联分析
        2.3.1 空间职能匹配主体特质
        2.3.2 空间发展契合主体演化
        2.3.3 空间原型呼应主体作用
    2.4 以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为适应性主体的复杂适应系统解构
        2.4.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所在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2.4.2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在系统中的适应内核解析
        2.4.3 寒地地铁站域复杂适应系统优化模式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推演
    3.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及其所在系统的复杂认识
        3.1.1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相关信息的多源收集
        3.1.2 以开源数据和POWER BI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现状认识
        3.1.3 以GIS分析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适应对象基本认识
        3.1.4 以综合调研为主的寒地地铁站域系统运行状态认识
    3.2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与系统共同演化剖析
        3.2.1 共同演化在设计中的内涵诠释
        3.2.2 基于AIPA的“空间-系统”演化机制探寻
        3.2.3 演化机制下的空间演化目标体系建构
    3.3 寒地地铁站域空间的内外多重适应分析
        3.3.1 内外多重适应的设计原型提取
        3.3.2 基于SEM的“适应-演化”影响关系模型建构与验证
        3.3.3 适应内部自身要素是保障存量储存的核心
        3.3.4 适应外部城市主体是触发存量流入的前提
        3.3.5 适应外部生存环境是控制存量流出的关键
    3.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框架建构
        3.4.1 优化存量储存效果——协调内部自身要素
        3.4.2 提高存量流入概率——关联外部城市主体
        3.4.3 降低存量流出损耗——趋避外部生存环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协调内部自身要素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整合策略
    4.1 完善主体内部自身要素作用的多集群规则推定
        4.1.1 基于词频统计的BME集群架构
        4.1.2 网络分析下的区域集群规则推定
        4.1.3 动线跟踪下的路径集群规则推定
        4.1.4 节点调研下的起讫集群规则推定
    4.2 区域网状要素的集中调度
        4.2.1 地块关系的适距调配
        4.2.2 车行路网的向心调控
        4.2.3 步行体系的多级增补
    4.3 路径线状要素的高效疏导
        4.3.1 室外动线的持续引导
        4.3.2 内部流线的弹性融贯
        4.3.3 内外路线的避寒修正
    4.4 起讫点状要素的精细组织
        4.4.1 独立区域的稳态协作
        4.4.2 交融断面的紧凑缝合
        4.4.3 接驳节点的嵌套链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联外部城市主体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协同策略
    5.1 促进主体与城市主体作用的多对象模式挖掘
        5.1.1 针对不同城市主体的交互背景剖析
        5.1.2 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域城交互模式挖掘
        5.1.3 基于簇团聚集关系的域间交互模式挖掘
        5.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域民交互模式挖掘
    5.2 与城市空间的流动耦合
        5.2.1 居住片区的公平拟合
        5.2.2 活动片区的差异融合
        5.2.3 中转片区的邻近契合
    5.3 与其他站域的合作共享
        5.3.1 群体功能的簇团共生
        5.3.2 个体价值的特色呼应
    5.4 与寒地居民的多元联动
        5.4.1 整体构面的综合集成
        5.4.2 差异群组的个性适配
        5.4.3 专项模块的正确匹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趋避外部生存环境的寒地地铁站域空间响应策略
    6.1 回应主体与生存环境作用的多维度模式挖掘
        6.1.1 基于生命历程的客体交互维度识别
        6.1.2 气候影响评价下的原生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6.1.3 感知情况评价下的场域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6.1.4 综合表现评价下的变迁维度交互模式挖掘
    6.2 原生维度的微气候调节
        6.2.1 群体调适通行风阻
        6.2.2 形体消解冰雪侵袭
        6.2.3 腔体缓冲内外温差
    6.3 场域维度的广域化支援
        6.3.1 人景情境的过程性赋能
        6.3.2 物景生境的缓释性弥散
        6.3.3 场景意境的活力态营造
    6.4 变迁维度的循序式协创
        6.4.1 短时运维的物质回应
        6.4.2 长效存续的文化传承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各个城市地铁建设情况统计
附录2 全球寒地城市地铁建设情况
附录3 主观调研问卷及部分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基于使用者需求的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状况
        1.4.2 国内研究状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研究范围界定
        2.1.1 高层居住小区
        2.1.2 使用者需求
    2.2 使用者需求相关理论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现状研究
    3.1 使用者需求调研分析
    3.2 使用者需求概述
        3.2.1 平面布局类
        3.2.2 交通流线类
        3.2.3 空间界面类
    3.3 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案例研究
        3.3.1 案例选取
        3.3.2 主要调研内容
        3.3.3 工程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设计要点解析
    4.1 影响地下车库平面布局的设计要点
        4.1.1 地下车库轮廓范围
        4.1.2 柱网模式
        4.1.3 车位布置方式
    4.2 地下车库交通流线分段剖析
        4.2.1 出入车库流线
        4.2.2 地下行车流线
        4.2.3 驻车归家流线
    4.3 地下车库空间特性及界面设计要点
        4.3.1 地下车库空间特性
        4.3.2 界面设计要点
        4.3.3 地下车库材质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设计策略
    5.1 平面布局集约化设计
        5.1.1 集约化设计及其相关理论
        5.1.2 地库轮廓方案比选优化
        5.1.3 停车效率优化
        5.1.4 地上地下系统设计
        5.1.5 地形高差的结构处理
        5.1.6 平面布局设计策略总结
    5.2 交通流线智能化设计
        5.2.1 智能化及其相关理念
        5.2.2 智能化在地下车库中的应用
        5.2.3 智能诱导系统建构
        5.2.4 车库照明智能化
        5.2.5 交通流线优化策略总结
    5.3 空间界面人性化设计
        5.3.1 人性化设计与人类五感
        5.3.2 五感理念与建筑空间
        5.3.3 地坪材质比选优化
        5.3.4 界面标识精细化
        5.3.5 空间界面优化策略总结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城市高架桥下部空间应用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高架桥下部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架桥
        2.1.2 高架桥的分类
        2.1.3 高架桥下部空间
        2.1.4 高架桥下部空间的分类
    2.2 高架桥下部空间理论基础
        2.2.1 场所文脉理论
        2.2.2 系统规划理论
        2.2.3 人的空间行为心理学
    2.3 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的设计要素
        2.3.1 空间形式
        2.3.2 材料
        2.3.3 尺度
    2.4 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原则
        2.4.1 协调利用的原则
        2.4.2 安全利用的原则
        2.4.3 因地制宜的原则
        2.4.4 人性化设计原则
        2.4.5 保护城市特色的原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架桥下部空间优化利用案例分析
    3.1 商业类
        3.1.1 日本mAAch ecute神田万世桥
        3.1.2 2k540 AKI-OKAARTISAN
        3.1.3 巴黎高架桥艺术长廊
    3.2 休闲娱乐类
        3.2.1 芝加哥滨河道
        3.2.2 加拿大多伦多地道公园
        3.2.3 成都苏坡立交文化广场
    3.3 景观绿化类
        3.3.1 苏格兰Garscube路高架桥下景观
        3.3.2 东濠涌高架桥
        3.3.3 沃巴什照明工程
    3.4 交通类
        3.4.1 美国休斯顿市高架桥下步行道
        3.4.2 合肥市金寨路高架BRT专线
        3.4.3 重庆嘉华大桥立体停车楼
    3.5 市政类
        3.5.1 澳门金莲花广场高架桥下的公共厕所
        3.5.2 海印桥底的公交总站
    3.6 不同类型空间适用性分析
        3.6.1 商业类
        3.6.2 休闲娱乐类
        3.6.3 景观绿化类
        3.6.4 交通类
        3.6.5 市政类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邯郸市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现状分析
    4.1 邯郸市高架桥的分布
    4.2 邯郸市高架桥下部空间数据研究
    4.3 中华北高架桥
        4.3.1 区位分析
        4.3.2 桥下入口分析
        4.3.3 现状问题剖析
    4.4 东环人民路高架桥
        4.4.1 区位分析
        4.4.2 桥下入口分析
        4.4.3 现状问题剖析
    4.5 中华南高架桥
        4.5.1 区位分析
        4.5.2 桥下入口分析
        4.5.3 现状问题剖析
    4.6 西环高架桥
        4.6.1 区位分析
        4.6.2 桥下入口分析
        4.6.3 现状问题剖析
    4.7 邯郸市桥下空间发展潜力及空间评价分析
        4.7.1 发展潜力分析
        4.7.2 桥下空间评价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邯郸市高架桥下部空间提升改造
    5.1 邯郸市高架桥下部空间用地分析
        5.1.1 空间用地权属
        5.1.2 相关法规政策梳理
    5.2 邯郸市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适宜性分析
        5.2.1 客观因素制约
        5.2.2 高架桥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5.2.3 桥下空间的利用对邯郸市的积极作用
    5.3 邯郸市桥下空间利用方式分析
        5.3.1 用作商业空间
        5.3.2 构建景观节点
        5.3.3 用作城市休闲娱乐空间
        5.3.4 用作城市交通空间
        5.3.5 作为城市市政设施用地
    5.4 基于相关理论的邯郸市高架桥下部空间优化策略
        5.4.1 高架桥周边用地性质决定桥下空间再利用功能
        5.4.2 高架桥下空间多功能综合开发利用
        5.4.3 创造人性化的公共活动空间
        5.4.4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
        5.4.5 完善管理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邯郸市东环高架桥下部空间优化利用概念性方案
    6.1 场地分析
        6.1.1 背景分析
        6.1.2 区位分析
        6.1.3 文化分析
    6.2 东环高架桥桥下空间调研与分析
        6.2.1 调查问卷设计及调研
        6.2.2 调查问卷分析
    6.3 基于相关理论基础的桥下空间功能分区
    6.4 桥下交通流线分析
        6.4.1 步行流线分析
        6.4.2 车行流线分析
    6.5 基于相关理论的各区域概念性方案设计
        6.5.1 公共活动空间
        6.5.2 步行道
        6.5.3 农贸市场
        6.5.4 生态停车场
        6.5.5 市政管理处
        6.5.6 景观绿化空间
        6.5.7 细节设计
    6.6 本章小结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权重问卷调查表
附录2 邯郸市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模糊隶属度调查问卷
附录3 邯郸市东环高架桥下部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5)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移动生活方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工智能推动交通革命
        1.1.2 自动驾驶破解汽车行业窘境
        1.1.3 新技术协调社会与生态环境矛盾
    1.2 研究意义
        1.2.1 生活方式作为研究对象
        1.2.2 生活方式研究与技术发展匹配
        1.2.3 为移动生活方式相关设计实践起到启发作用
    1.3 研究方法
        1.3.1 用户访谈法
        1.3.2 资料分析与归纳法
        1.3.3 问卷调研法
        1.3.4 观察法
        1.3.5 文献研究法
第二章 自动驾驶技术与生活方式概述
    2.1 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理论基础
        2.1.1 自动驾驶基本原理
        2.1.2 自动驾驶分级标准
        2.1.3 自动驾驶研究历程与现状
    2.2 生活方式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社会学研究下的生活方式
        2.2.2 营销学研究下的生活方式
        2.2.3 设计学研究下的生活方式
第三章 汽车文化视域下的生活方式转变
    3.1 汽车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比较研究
        3.1.1 汽车文化的含义
        3.1.2 阶级化的汽车生活方式
        3.1.3 大众化的汽车生活方式
        3.1.4 亚文化的汽车生活方式
    3.2 汽车生活方式与消费者研究
        3.2.1 汽车消费者分类
        3.2.2 自动驾驶对汽车消费者的影响
    3.3 移动生活方式概述
        3.3.1 汽车生活方式转变的背景
        3.3.2 激进式创新与汽车生活方式转变
        3.3.3 移动生活方式转变与发展路径
第四章 移动生活方式要素模型的构建
    4.1 移动生活方式要素的定性研究
        4.1.1 研究内容
        4.1.2 研究方法
        4.1.3 研究对象
        4.1.4 研究方案实施
        4.1.5 定性研究的结果分析
    4.2 移动生活方式“FAI”模型
        4.2.1 基础(Foundation)
        4.2.2 活动(Activity)
        4.2.3 观念(Ideas)
    4.3 移动生活方式要素的验证
        4.3.1 问卷调研设计与实施
        4.3.2 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第五章 移动生活方式设计案例分析
    5.1 丰田E-PALETTE设计案例分析
        5.1.1 项目简介
        5.1.2 丰田e-Palette的基础要素
        5.1.3 丰田e-Palette的活动要素
        5.1.4 丰田e-Palette的观念要素
    5.2 移动酒店设计案例分析
        5.2.1 项目简介
        5.2.2 W移动酒店的基础要素
        5.2.3 W移动酒店的活动要素
        5.2.4 W移动酒店的观念要素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图片及表格来源
    附录二:自动驾驶与移动生活方式用户需求研究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实践活动

(6)顺风车平台传播机制及其优化策略 ——以滴滴顺风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点
    五、研究不足
第一章 顺风车的兴起与现状
    第一节 顺风车的概念
        一、巡游车、网约车和顺风车
        二、顺风车的特点
    第二节 顺风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现状
        一、顺风车的发展历程
        二、顺风车的基本现状
第二章 滴滴顺风车平台传播机制
    第一节 传播机制的概念
        一、机制的含义
        二、顺风车平台传播机制
    第二节 多元化的传播主体
        一、司乘双方身份的多元化
        二、从业者专业能力的弱化
        三、用户身份的传受者外延
    第三节 多维度的传播属性
        一、顺风车作为信息中转站
        二、标签互评中的口碑传播
        三、基于共享经济的技术传播
    第四节 多层次的传播方式
        一、基于标签功能的多级传播
        二、基于评论功能的双向传播
        三、线上线下传播方式的转变
第三章 滴滴顺风车传播机制中的安全隐患
    第一节 平台传播环境的紊乱
        一、司机审核机制形同虚设
        二、传播主体媒介素养的欠缺
        三、司乘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
    第二节 信息传播中的安全漏洞
        一、用户信息缺乏保护机制
        二、口碑传播中的把关缺失
        三、新技术传播中的伦理失范
    第三节 顺风拼车衍生的被迫社交
        一、顶层设计思路的欺瞒社交
        二、参与主体的被迫社交化
        三、线下封闭场景中的被迫社交
第四章 由顺风车传播机制存在问题所导致的风险后果
    第一节 紊乱媒介环境下的传播失范
        一、司机身份混杂引发道德危机
        二、传播失范后的情绪感染
        三、信息传播障碍升级司乘矛盾
    第二节 传播漏洞导致的风险后果
        一、个人隐私泄露的信息危机
        二、低俗信息泛滥下负面口碑传播
        三、伦理失范扰乱信息传播秩序
    第三节 传播社交化的安全威胁
        一、社交定位诱发安全风险
        二、主体责任归属趋于复杂化
        三、社交传播中的应急管理“碎片化”
第五章 顺风车平台传播机制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营造健康和谐的媒介环境
        一、规范建立司机审核制度
        二、政企合作规范传播伦理
        三、信息传播渠道公开化
    第二节 完善传播监管治理机制
        一、建立数据信息防控机制
        二、建立高效多元的把关人机制
        三、加强技术传播伦理管控
    第三节 削弱顺风车传播的社交属性
        一、回归顺风出行的公益性质
        二、下线标签互评告别社交传播
        三、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面向本土需求的房车营地服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产业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房车营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服务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房车营地服务设计概述
    2.1 房车营地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2.1.1 国内外房车营地服务现状分析
        2.1.2 房车营地服务发展趋势预测
    2.2 服务设计概述
        2.2.1 服务设计的概念
        2.2.2 服务设计核心要素解析
        2.2.3 服务设计原则
        2.2.4 服务设计流程与研究方法
    2.3 房车营地服务设计的本土化
        2.3.1 本土化设计
        2.3.2 房车营地服务设计的本土化
3 本土房车营地用户服务需求分析
    3.1 本土房车营地用户服务需求获取
        3.1.1 构建虚拟目标用户角色模型
        3.1.2 绘制用户旅程图
        3.1.3 卡片分类法汇总房车营地服务需求
    3.2 本土房车营地用户服务需求研究
        3.2.1 KANO模型、A-KANO模型与服务设计
        3.2.2 基于A-KANO模型的本土房车营地用户服务需求研究
    3.3 本土房车营地用户服务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
        3.3.1 服务需求卡诺指数的计算
        3.3.2 服务需求属性定义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本土房车营地服务需求综合分析
    4.1 房车营地服务需求评价因子
        4.1.1 利益相关者分析提炼评价因子
        4.1.2 层次分析法确定服务需求评价因子权重
    4.2 本土房车营地服务需求优先级综合排序
        4.2.1 用户体验维度的需求分析
        4.2.2 商业价值维度的需求分析
        4.2.3 可持续维度的需求分析
        4.2.4 房车营地服务需求优先级综合排序
    4.3 本章小结
5 本土房车营地服务设计策略
    5.1 细分市场下的房车营地服务配置构想
        5.1.1 驿站型房车营地的服务配置
        5.1.2 体验型房车营地的服务配置
        5.1.3 综合型房车营地的服务配置
    5.2 本土房车营地服务设计原则与方法
        5.2.1 本土房车营地服务设计原则
        5.2.2 本土房车营地服务需求研究流程与方法
        5.2.3 基于服务需求分析的房车营地服务设计流程
    5.3 本章小结
6 大连金石滩房车营地服务设计实践
    6.1 大连金石滩房车营地服务设计调研
    6.2 大连金石滩房车营地服务设计分析与构想
        6.2.1 服务设计定位
        6.2.2 目标用户需求洞察
        6.2.3 服务设计构想
    6.3 大连金石滩房车营地服务设计成果
        6.3.1 服务流程设计
        6.3.2 接触点创新设计
        6.3.3 服务需求优先级的设计应用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土房车营地用户服务满意度调研问卷及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多维视角下住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对象
        1.2.1 概念解释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
        1.3.1 健康规划制度与实践
        1.3.2 指标构建与数据采集
        1.3.3 环境与健康的关联性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健康规划研究的思想根源
        2.1.1 公共健康与城市规划
        2.1.2 健康与规划合作挑战
    2.2 健康规划研究的理论支撑
        2.2.1 环境行为学理论
        2.2.2 社会生态学理论
        2.2.3 城市规划学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环境与健康研究历程
        2.3.2 环境与健康的关联性
        2.3.3 环境与健康测量工具
        2.3.4 环境与健康分析方法
        2.3.5 政策实施与公共传播
        2.3.6 深度学习与城市环境
    2.4 研究总结
3 健康规划制度与实践
    3.1 健康规划制度与政策
        3.1.1 健康规划实施制度
        3.1.2 健康规划政策工具
        3.1.3 健康规划合作机制
        3.1.4 健康规划应用实践
    3.2 健康促进型城市设计
        3.2.1 设计导则类型综述
        3.2.2 国家级导则解析
        3.2.3 地方性导则解析
        3.2.4 设计导则应用实践
    3.3 健康生活社会实践
        3.3.1 设计下的积极生活
        3.3.2 积极生活项目实施
        3.3.3 积极生活行动模型
        3.3.4 积极生活社会实践
4 环境与健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4.1 测度方法与尺度
        4.1.1 样本选择方法
        4.1.2 测量尺度界定
        4.1.3 环境测量方法
    4.2 环境测度内容
        4.2.1 建成环境测度内容
        4.2.2 自然环境测度内容
        4.2.3 社会环境测度内容
        4.2.4 微观环境测度内容
    4.3 环境与健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3.2 指标体系构建
        4.3.3 因变量指标测量
        4.3.4 自变量指标测量
    4.4 本章小结
5 环境与健康数据采集与分析
    5.1 大连市人口与空间特征
        5.1.1 大连市空间特征
        5.1.2 体力活动设施分布
    5.2 大连市设施的空间公平
        5.2.1 空间公平指标
        5.2.2 设施的空间公平
    5.3 数据获取方法
        5.3.1 个体数据获取
        5.3.2 实证调研内容
    5.4 数据整理方法
        5.4.1 数据清洗
        5.4.2 数据检验
        5.4.3 数据变换
        5.4.4 分析方法
    5.5 健康数据分析
        5.5.1 个体差异
        5.5.2 体力活动
        5.5.3 健康结果
        5.5.4 感知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建成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
    6.1 环境特征与分析方法
        6.1.1 环境特征
        6.1.2 分析方法
    6.2 建成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
        6.2.1 不同尺度综合结果
        6.2.2 环境与结果详细分析
    6.3 自然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
        6.3.1 绿色空间分析方法
        6.3.2 绿色空间综合结果
    6.4 感知环境与社会环境
        6.4.1 感知环境测量结果
        6.4.2 不同测度方法差异
    6.5 多要素间的交互作用
        6.5.1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6.5.2 环境对结果的直接效应
        6.5.3 环境对结果的间接效应
    6.6 本章小结
7 微观环境与案例实证分析
    7.1 城市街道环境
        7.1.1 街道环境测量
        7.1.2 结果与讨论
    7.2 微观设计品质
        7.2.1 微观环境测量
        7.2.2 结果与讨论
    7.3 实证分析
        7.3.1 实证案例选取方法
        7.3.2 不同类型住区特征
        7.3.3 环境优化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1.1 大连居民健康状态
        8.1.2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成环境测度工具
附录B 积极生活城市设计导则
附录C 土地利用类别图
附录D 中介效应模型综合结果
附录E 城市设计品质特征
附录F 住区环境评价量表题目
附录G 案例住区环境特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提出问题
        1.1.1 辽南农村养老困境
        1.1.2 建筑空间与行为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政策背景:城镇化、供给侧与生态宜居
        1.2.2 社会背景:农村老龄化现状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相关理论与框架
        1.4.1 结构方程模型
        1.4.2 空间关系学
        1.4.3 研究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构建
    2.1 生态宜居适老性相关研究
        2.1.1 生态宜居文献综述
        2.1.2 适老性文献综述
        2.1.3 研究文献综述总结与评述
        2.1.4 生态宜居与适老性的内在联系
    2.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框架
        2.2.1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设计原则
        2.2.2 生态宜居适老性空间划分
        2.2.3 生态宜居的行为分析方法
        2.2.4 引入“个人领域”概念
    2.3 生态宜居适老性模型
        2.3.1 生态宜居适老性评价模型
        2.3.2 研究假设提出
    2.4 本章小结
2 辽南农村适老性调研与统计描述
    3.1 调研内容概述
        3.1.1 调研对象概述
        3.1.2 调研数据说明
        3.1.3 辽南地域民俗
    3.2 养老需求与行为数据统计
        3.2.1 养老需求与老年人基本属性
        3.2.2 老年人交通出行需求与行为特征
        3.2.3 老年人邻里社交需求与行为特征
        3.2.4 老年人农宅居住需求与行为特征
    3.3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
        3.3.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3 农宅居住环境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3.4 农宅热舒适度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3.4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统计
        3.4.1 辽南农村交通设施
        3.4.2 辽南村落基本概况
        3.4.3 辽南农宅建筑信息
        3.4.4 辽南农宅院落信息
    3.5 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统计
        3.5.1 能源消耗类型调研数据
        3.5.2 生态适应性节能方式
        3.5.3 农宅属性与能耗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辽南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4.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4.1.1 交通出行空间研究概述
        4.1.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4.1.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4.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4.2.1 交通出行无障碍设计因素分析
        4.2.2 交通出行便捷性设计因素分析
        4.2.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牲分析
        4.3.1 邻里社交空间研究概述
        4.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4.3.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4.4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4.4.1 人文生态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4.4.2 宜居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4.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4.5 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2 邻里步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5.3 邻里休闲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4.6 本章小结
5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5.1 居住行为的二次调研概述
        5.1.1 老年居住行为统计描述
        5.1.2 农宅居住空间演变特征
        5.1.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5.2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5.2.1 主要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2 辅助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3 院落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5.2.4 农宅适应性节能现状分析
    5.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5.3.1 空间秩序性设计因素分析
        5.3.2 空间适应性设计因素分析
        5.3.3 光热舒适与适应性节能因素分析
        5.3.4 农宅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5.4 农宅光热能耗模拟分析
        5.4.1 开间/进深对采光影响
        5.4.2 开间/进深对能耗的影响
        5.4.3 火炕对能耗的影响
    5.5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5.5.1 主要生活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5.5.2 辅助生活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5.5.3 光热舒适度与适应节能设计要点
    5.6 本章小结
6 生态宜居适老性结构方程
    6.1 数据信效度检验
        6.1.1 信度检验
        6.1.2 效度分析
        6.1.3 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
    6.2 结构方程
        6.2.1 结构方程模型
        6.2.2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6.3 适老性模型的修正
        6.3.1 模型调整
        6.3.2 模型的路径分析
    6.4 适老性模型效应分析
        6.4.1 潜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6.4.2 观测变量影响效应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设计策略
    7.1 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策略
        7.1.1 辽南农村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建设策略
        7.1.2 辽南农村邻里居住环境归属感营造策略
        7.1.3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策略
    7.2 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优化策略
        7.2.1 开间进深适应性节能优化策略
        7.2.2 采暖设备更新及外墙维护策略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
    8.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辽南农村适老性满意度调研问卷
附录B 入室调查问卷(二次调研)
附录C 文中分析的农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附录D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结果
附录E 农宅光热物理信息统计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宜步城市理念下大街区生活性街道规划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问题:住区街道开放度的把握
        1.1.2 需求趋势:街道与居民的双向诉求
        1.1.3 政策导向:步行为主导的设计标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宜步城市
        1.3.2 街区与街区制
        1.3.3 大街区
        1.3.4 街道
        1.3.5 生活性街道
    1.4 相关理论研究
        1.4.1 宜步城市理念的研究
        1.4.2 住区及其开放度研究
        1.4.3 大街区相关模式研究
        1.4.4 生活性街道规划模式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大街区生活性街道与宜步城市理念的关联
    2.1 大街区规划模式解析
        2.1.1 大街区的基本特征
        2.1.2 与其他住区的比较
    2.2 生活性街道解析
        2.2.1 发展历程
        2.2.2 主要功能
        2.2.3 基本要素
    2.3 宜步城市理念的交通组织
        2.3.1 发展历程
        2.3.2 基本特征
    2.4 大街区生活性街道的宜步特征
        2.4.1 还街于人
        2.4.2 协调平衡
        2.4.3 动态交通
        2.4.4 静态场所
3 格网型街道网络——“超级单元”模式
    3.1 “超级单元”概述
    3.2 外部区域交通网络格局
        3.2.1 可逆性和全覆盖规划
        3.2.2 交通模型的重新分配
    3.3 内部路径的断点与连接
        3.3.1 阻止穿过性机动交通
        3.3.2 创造内部方向性交通
        3.3.3 打造非机动路权结构
        3.3.4 交叉口的生活性改造
    3.4 内外的转换与实施架构
        3.4.1 单元内外转换与衔接
        3.4.2 指标体系与实施架构
    3.5 模式的适用条件探究
    3.6 本章小结
4 混合型街道网络——“融合型街道网格”模式
    4.1 “融合型街道网格”概述
    4.2 整体布局的层级网络
        4.2.1 坐标系住区嵌套设计
        4.2.2 街道等级的分层布局
        4.2.3 安全宜步的交通设计
    4.3 象限内部的街道设计
        4.3.1 内部网络三步形成过程
        4.3.2 环形道与尽端路的结合
        4.3.3 机动断点的非机动连接
        4.3.4 内部四种交叉口的形式
    4.4 模式的适用条件探究
    4.5 本章小结
5 街道局部空间利用——“抢街”模式
    5.1 “抢街”模式概述
    5.2 化静为动
        5.2.1 变有用空间为有益空间
        5.2.2 变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
    5.3 化繁为简
        5.3.1 减少车行道的条数
        5.3.2 缩短人行横道距离
        5.3.3 取消人行过街天桥
    5.4 聚少成多
        5.4.1 行人数量与街道安全性
        5.4.2 自发改造与街道生活性
    5.5 本章小结
6 大连市生活性街道规划实证设计
    6.1 格网型生活性街道规划——以沙河口区某片区为例
        6.1.1 片区街道概况
        6.1.2 整体片区改造方法
        6.1.3 局部空间微设计
    6.2 混合型生活性街道规划——以第五郡住区为例
        6.2.1 住区规划概况
        6.2.2 象限内部街道改造
        6.2.3 局部空间微设计
    6.3 本章小结
7 新模式在中国实施的阻力与对策
    7.1 实施阻力
        7.1.1 以私家车为主导的出行方式
        7.1.2 形态结构与网络层级的现状
        7.1.3 街道规划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7.1.4 操作性差且流于形式的公众参与
    7.2 实施对策
        7.2.1 借助数字与共享经济
        7.2.2 改造方式的因地制宜
        7.2.3 引入公共地役权
        7.2.4 公众参与明晰化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来源
附录B 表格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汽车设计与设计师的社会职责——私家车市场发展带来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寒地地铁站域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杜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基于使用者需求的高层居住小区地下车库设计策略研究[D]. 魏文博.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4)
  • [4]城市高架桥下部空间应用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D]. 曹倩楠.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5]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移动生活方式设计研究[D]. 王金钰. 江南大学, 2020(01)
  • [6]顺风车平台传播机制及其优化策略 ——以滴滴顺风车为例[D]. 余珊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面向本土需求的房车营地服务设计研究[D]. 田多.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8]多维视角下住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孙佩锦.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9]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D]. 刘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10]宜步城市理念下大街区生活性街道规划新探[D]. 王宝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汽车设计与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从私家车市场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