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冠心病的诊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冠心病的诊治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加倩[1](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旦增曲珍[2](2020)在《西藏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药物治疗现状单中心病例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 初步了解西藏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药物治疗现状,为今后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流行学资料、病因、心功能等级、合并症、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治疗主要药物、治疗结果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调查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共658人,其中男性323人(49.1%),女性335人(50.9%)。藏族648人(98.5%),汉族6人(0.9%)。年龄范围在20-95岁,平均年龄为62.2±14.3岁。(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Ⅳ级构成比分别为:Ⅱ级232人(35.3%),Ⅲ级362人(55%),Ⅳ级64人(9.7%)。(3)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109人(23%),射血分数中等范围的心衰(HFmrEF)99人(20.1%),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270人(56.9%)。(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最常见合并症为心律失常363例(55.2%),其次为肺部感染214例(32.5%),高血压133例(20.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1例(12.3%),糖尿病50例(7.6%),随着心功能的恶化,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的比例逐渐增多。(5)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心脏病(38.1%),其次为肺源性心脏病(14.1%)、高原性心脏病(12.0%),风湿性心脏病(9.1%),扩张型心肌病(6.9%),先天性心脏病(6.2%),冠心病(4.1%),其他(9.5%);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不同年龄组以及不同射血分数类型心衰患者病因构成也各有差异。(6)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药物最主要为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β受体阻滞剂、抗生素为主,应用比例分别为93.5%、78.1%、73.6%、47.9%、40.7%。(7)CHF患者预后主要以有效为主,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占97.7%,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者占1.8%,住院病死率为0.5%。。研究结论 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以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为主;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心脏病、其次为肺源性心脏病、高原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与国内其他地区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构成有所不同。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用药为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β受体阻滞剂、抗生素。用药治疗基本贴合指南推荐。

张晓琦[3](2020)在《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心脏负荷增加的一种多系统疾病。其关键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肺源性心脏病最终将导致呼衰和心衰,死亡率极高。在肺心病治疗上,中医辅助西医能增强治疗的疗效。中药注射剂大量应用于肺心病的治疗,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飞跃,种类繁多,故现急需评价各中药注射液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循证医学方法,综合评估中药注射液对肺心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的:临床上用于治疗肺心病的中药注射剂种类繁多,并且各自拥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这就给临床医生选择带来困扰。同时,关于中药注射剂头对头的实验研究较少,两种药物没有直接比较。网状meta分析可以进行多种药物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现比较各中药注射液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出最优方案,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1.检索文献,筛选文献,制作文献基线资料表;2.采用REVMAN软件将各注射剂进行异质性检验,进行传统meta分析;3.比较异质性筛选进入网状meta分析的组别,STATA14制作网状图;GEMTC进行中药注射剂治疗肺心病总有效率具体概率的排序。比较各组在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上的疗效。结果:纳入文献共123篇,共涉及8种中药注射剂,分别是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舒血宁、冠心宁、脉络宁。研究中对照组均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实验组均为某种中药注射液加西医常规治疗。①在疗效上:辅助中药注射液能提高疗效,脉络宁疗效最显着,与灯盏花素相比OR:1.68,95%CI(1.08,2.66),与红花组相比 OR:1.69,95%CI(1.03,2.89),与丹红组相比较OR:1.59,95%CI(1.06,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降低红细胞压积上:仅红花组和舒血宁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仅脉络宁组和舒血宁组比较,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④在血浆粘度指标上,无法进行网状meta分析。⑤在不良反应上,脉络宁组meta分析合并结果率1%,而丹参组为6%,居榜首。结论:在8种中药注射剂中,脉络宁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最优选择。

张伟[4](2020)在《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48例,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两组,慢性心衰不合并房颤组(A组)218例,合并房颤组(B组)130例,收集一般资料、血清学资料及心脏超声数据,建立数据库,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B组患者总胆红素、血清Cys-C、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均高于A组(P<0.05)。两组间年龄、血压、尿素、肌酐、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等均无显着性差异。(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房颤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122,P=0.023),与总胆红素(r=0.158,P=0.003)、左房内径(r=0.131,P=0.015)、冠心病病史(r=0.157,P=0.003)等相关,但与左室射血分数、高血压病史、饮酒史等因素无关。(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总胆红素、左房内径、冠心病病史等因素后,Cys-C与房颤仍相关(OR=2.994,P=0.001),是房颤的危险因素。(4)相比其他病因的慢性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更易引起的Cys-C的升高(P=0.043)。结论:血清Cys-C与心衰合并房颤相关,血清Cys-C水平偏高的慢性心衰患者应积极预防房颤发生。

莫莉[5](2019)在《不同病因心衰中血清脑钠肽水平的临床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血清脑钠肽(BNP)在慢阻肺肺心病失代偿期、冠心病和扩心病心衰患者中的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及心内科住院的心衰患者180例,其中,男98例,女82例。按心衰病因分组:慢阻肺肺心病失代偿期组57例、冠心病心衰组61例、扩心病心衰组62例。检测血清中的BNP值,同时采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右室流出道内径,比较各组间BNP、心超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不同组ROC曲线,取得最佳截点。结果:1.180例确诊心衰患者,其中,慢阻肺肺心病失代偿期组57例、冠心病心衰组61例、扩心病心衰组62例。治疗前三组患者的BN 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右室流出道内径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BNP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慢阻肺肺心病失代偿期组血清BNP水平相对较低,低于冠心病心衰组(t=6.371,P<0.001)及扩心病心衰组患者(t=8.145,P<0.001),冠心病心衰组血清BNP水平低于扩心病心衰组(t=5.024,P<0.001)。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N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慢阻肺肺心病失代偿期组治疗前血清BNP值为490.36±84.98pg/ml,治疗后血清BNP值为101.77±12.84pg/ml(t=7.583,P<0.001),冠心病心衰组治疗前血清BNP值为798.63±94.81pg/ml,治疗后血清BNP值为267.65±14.72pg/ml(t=9.852,P<0.001),扩心病心衰组治疗前血清BNP值为1063.67±199.11pg/ml,治疗后血清BNP值为351.17±14.24pg/ml(t=11.439,P<0.001)。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慢阻肺肺心病失代偿期组,BNP水平与右室流出道内径呈正相关(r=0.77,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的相关性;在冠心病心衰组,BNP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58,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1,P<0.05),与ROVT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扩心病心衰组,BNP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76,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3,P<0.05)。4.慢阻肺肺心病失代偿期组与冠心病心衰组的BNP最佳诊断截点为614.92pg/ml,敏感度为80.6%,特异性为90.3%,约登指数为0.71,曲线下面积为0.886。冠心病心衰组与扩心病心衰组的BNP最佳诊断截点为969.73pg/ml,敏感度为82.3%,特异性为71.0%,约登指数为0.533,曲线下面积为0.768。结论:BNP值在肺心病心衰中最低,后依次为冠心病心衰、扩心病心衰。BNP水平为心衰患者病因的鉴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梁金芝[6](2019)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病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可显着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徐春芝[7](2018)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合并冠心病,24例)和对照组(未合并冠心病,29例)。两组均接受抗感染、氧疗、祛痰,并积极控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重视冠心病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片、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夜间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临床特征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心前区不适、心界扩大、心尖Ⅲ级及以上收缩期杂音等临床特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胸部X线片检查中主动脉钙化、左心室增大、双心室增大及心电图检查中心肌梗死、完全左束支阻滞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心电图检查中ST-T改变、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与单纯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在心绞痛、夜间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临床特征方面较为突出,临床应结合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检查手段确诊是否合并有冠心病,并根据其临床特征,重视冠心病的治疗,以改善其预后效果。

宋淑梅,李笑竺[8](2016)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是单一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电轴左偏、陈旧性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高度重视,如果发现身体不适要到医院诊断并及时的治疗。

李秋明,杨培文,利桂河,韩慧,袁柏强[9](2015)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肝素、藻酸双酯钠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冠心病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心电图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难、心悸、缺血性ST-T改变等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时,要采用综合治疗方式,在治疗肺心病基础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冠心病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刘晓[10](2015)在《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情况并分析。方法选取近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12例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临床治疗后,将患者进行收集资料的比较,观察并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前后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不同,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后患者出现心悸的情况(17.86%)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出现心悸的情况(1.79%)。并且治疗后的患者缺血性ST-T改变的情况(17.86%)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患者的缺血性ST-T改变的情况(1.79%),电轴左偏的情况(21.43%)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电轴左偏的情况(1.79%),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而言,加强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临床作用,为患者带来较大得益处。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2)西藏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药物治疗现状单中心病例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收集
        2.2 相关内容的界定
    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CHF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1.1 人口学特征
        1.1.1 性别组成
        1.1.2 民族组成
        1.1.3 年龄组成
        1.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组成
        1.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合并症情况
        1.4 本研究中的慢性心衰患者基线特征与其他研究对比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构成情况
    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
        3.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诱因组成
        3.2 慢性心力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
        3.3 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患者生化指标特点分析
        3.4 不同射血分数类型慢性心力衰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4. 慢性心力衰患者药物治疗现状
第四章 讨论
    1. 慢性心力衰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 慢性心力衰患者病因分析
    3. 慢性心力衰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4. 慢性心力衰患者药物治疗现状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现况
    1. 中医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研究
    2. 中药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个中药注射液meta分析
    (一)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 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舒血宁、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效性和不良反应meta分析汇总
        1 文献检索果
        2 纳入文献概况
        3 文献质量
        4 meta分析结果
第三部分 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剂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基本信息
        2.2 血清学指标检测
        2.3 影像学指标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5)不同病因心衰中血清脑钠肽水平的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3 临床资料处理方法
    2.4 研究方法
    2.5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治疗前三组患者在 BNP 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右室流出道内径的比较
    3.3 治疗后三组患者在 BNP 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右室流出道内径的比较
    3.4 三组治疗前后 BNP 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右室流出道内径的组内比较
    3.5 BNP 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右室流出道内径的相关性
    3.6 BNP 在慢阻肺肺心病失代偿期、冠心病、扩心病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
3 讨论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1.2.2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胸部X线片、心电图
    2.3 治疗效果
3 讨论

(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10)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的情况比较:
    2.2 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情况比较:
3 讨论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西藏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药物治疗现状单中心病例回顾性研究[D]. 旦增曲珍. 西藏大学, 2020(02)
  • [3]常用祛瘀剂类中药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网状meta分析[D]. 张晓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4]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D]. 张伟.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不同病因心衰中血清脑钠肽水平的临床意义研究[D]. 莫莉. 南华大学, 2019(01)
  • [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J]. 梁金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19(24)
  •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J]. 徐春芝. 河南医学研究, 2018(20)
  • [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分析[J]. 宋淑梅,李笑竺. 中国实用医药, 2016(03)
  • [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体会[J]. 李秋明,杨培文,利桂河,韩慧,袁柏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09)
  • [10]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 刘晓. 中国医药指南, 2015(04)

标签:;  ;  ;  ;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冠心病的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