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对珍稀植物的利用及影响初探

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对珍稀植物的利用及影响初探

一、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对珍稀植物的利用和影响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申卫丹[1](2020)在《基于痕量元素记录的梵净山土壤污染与遗产价值维系研究 ——以九龙池湿地为例》文中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与物质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土壤环境的影响愈演愈烈,已导致了严重的土壤侵蚀与环境问题;痕量元素于人类意义重大,关系密切,人为输入的痕量元素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信息,并影响着人地系统的健康运作。因满足世界遗产第十条标准,即作为生物多样性原址保护的重要自然栖息地,贵州梵净山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优质的生态环境成了维系其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的有力保障。作为具有水陆过渡性质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记录了大量区域信息,对环境变化敏感。为更好了解在人类活动干预加剧下的梵净山生态环境质量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选择梵净山九龙池高山湿地为案例地,于2019年4月采集了30个湿地表层样品(土壤及植物),对其中的23种大量元素及痕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布局,选取11种潜在有害痕量元素(potential harmful trace elements,PHTEs):Mn、V、Zn、Cr、Co、Ni、Cu、As、Cd、Sb、Pb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克里金法对其分布特点进行了讨论,通过富集因子、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污染负载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计算,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理化分析,对九龙池湿地的土壤污染状况和区域人类活动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梵净山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对区域人地耦合关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生物吸收系数法对遗产地重要生境中典型植物物种在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干扰下的生存状况进行讨论,进而探讨梵净山和谐人地关系的构建,为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和遗产价值的维系提供有富有针对性的科学参考。(1)测得的23种元素含量在九龙池湿地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的富集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体现为含量极值在特定载体中的出现;变异系数表明,在相同载体中的元素含量分布也具有异质性,在植物中的元素含量变异程度更高,除Zn之外均为高度变异,土壤样品中大部分元素为低度变异至中度变异,除去区域地质环境原因,这种差异还主要与植物对相关元素的选择性吸收有关;简单克里金法显示,11种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空间分布差异仍然明显,但几乎所有元素高含量值都集中于湿地北部靠近积水区的低洼处,这主要是受湿地水流及元素迁移作用影响,11种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物质、总无机碳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质地会对有害元素的含量分布产生不同影响,Pb与Sb更容易被有机质吸附,而其他元素更多地受到成土过程的影响;与相关研究对比,九龙池湿地土壤中许多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值较高,指示了该地区的有害痕量元素含量很可能与区域人类活动相关。(2)综合多种污染评价指标对土壤中11种潜在有害痕量元素的评价结果,富集因子与单因子指数具有极好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数值均小于2,Mn、Zn、Co、As、Cd均为清洁状态,其余六种元素为轻微污染;内梅罗污染指数则将Mn、Zn和Cr、Cu、Sb的污染状态分别下移了一个等级,即分别对应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该差异主要是由内梅罗污染指数对参评因子权重具有放大效应所致,而使其对元素污染等级的评价更为严苛;污染负载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显示九龙池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处于低生态风险状态,而处于元素含量超标状态下的采样点集中分布于九龙池湿地中部,磁化率指标显示采集样品的磁化率值在整体上偏低,表明研究区受到的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具有相对较高磁化率值的样品所对应的采样点位置同样处于九龙池中部,表明了磁化率在指示人类活动强度和土壤污染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对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b和Sb是该地环境质量的主要威胁元素,其来源主要是周边区域的汞矿、锰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冶炼,周边城市的化工生产过程、工业及居民燃煤,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并主要通过大气运输和沉降过程对九龙池湿地环境造成影响。(3)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表明,在人类活动加剧的时代背景之下,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目前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小,重要生境中富有代表性的植物物种(珙桐、(南方)红豆杉、梵净山冷杉、大金发藓)生命活动并未受到其生长土壤中潜在有害痕量元素的显着威胁,其体内相关潜在有害痕量元素的聚积与生长土壤内的相应元素富集没有直接关系,表明区域人地关系较为缓和,遗产地所在区域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管理因素共同营造了现处于稳定有序状态下的人地耦合关系,进而使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保持优良状况,未受到明显破坏。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及前人相关研究中的许多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值都超过了其区域背景值,许多元素在遗产地土壤内都具有显着富集的特征,且部分元素已经出现了轻微超标,这指示了在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逐渐加剧的人类活动影响。鉴于潜在的生态污染风险仍然存在,为避免在现代化进程中激化人地矛盾和破坏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需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并在后续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控制,深化区域内部管理,推进公众教育和文化建设,促进环保意识提升与内化,加大遗产领域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努力构建和谐、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实现对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保护与维系。

梦梦[2](2020)在《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示范区。多年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因为保护的约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强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逐步实现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切实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本文选择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描述统计分析、关联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农业人口数占比高,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农业,人口结构中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族类多样。旅游业是该地区支柱性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发展对野生动物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2.社区居民的保护意愿和认知都很强,这对于白马雪山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1)超过一半社区居民参与到野生动物巡护活动、宣传教育活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等具体保护措施活动。(2)超过95%的社区居民了解本地保护物种,熟悉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等,这反映了白马雪山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3)超过七成的居民认可白马雪山保护区采取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和当前的保护方式,而且愿意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及行为。3.关于白马雪山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周边社区居民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中获取的收益很少。这种相互影响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推进保护工作面临的潜在风险。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主要影响社区居民农林业生产的投入,投入增加比例超过20%的占到44.13%,这表明基于保护的要求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投入的影响比较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及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因保护限制给予的补贴很少,仅有7.58%的社区居民反映收到少量补贴。另外,社区居民在野生动物利用及生态旅游方面参与度很低,不到10%,而且这些参与的社区居民的年均收益仅为 3912.5 元。4.基层管理者的调查显示,所在村庄对自然保护的依赖程度较高,依赖度超过30%的占比达到50%。与此同时,超过五成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庄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投入了较大量的人力,但资金投入很少。为了保护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超过40%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农林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增加在20%以上才能够满足保护区的需要,但所在村居民并未收到任何补贴。基层管理者目前的认知对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未来持续有效发展具有较大影响。5.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当地的行业发展、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和扶贫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具体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因子主要有:(1)在积极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周边居民政策认知、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收入、周边居民性别等7个方面。(2)在负面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规划、野生动物保护约束、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周边居民职业性质等7个方面。6.通过模型分析表明,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影响;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有一些积极影响。(2)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野生动物保护规划、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论文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今后改进相关管理手段与措施的建议,建议白马雪山全面参与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融合发展。

王露[3](2020)在《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发生极大改变,长期饱受亚健康困扰的城市居民渴望通过一定的途径缓解亚健康、恢复身心健康。森林康养旅游依托森林环境良好的自然价值和疗养保健价值逐步被人们接受并追求,发展前景广阔,但如何合理开发森林康养旅游,目前还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研究典型案例地的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不仅能够助力各地森林康养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更能促进生态旅游地整体效益的提升。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理论和体验经济理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线性函数加权法建立可度量的森林康养开发潜力评价标准,建立可实际操作的综合评分模型及评价等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处森林康养基地的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康养资源、康养环境、康养设施与服务及开发条件4个综合层、11个要素层及45个指标层。(2)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中,康养环境权重在综合层中占比最大(48.08%),其次是康养资源(29.48%)和康养设施与服务(13.92%),开发条件重要性程度最小(8.51%)。(3)三处森林康养基地的实证研究表明,梵净山和琅琊山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大,且梵净山比琅琊山开发潜力稍大,大围山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较大。综合层中,大围山在康养资源方面得分较高,梵净山在康养环境和开发条件方面更突出,琅琊山在康养设施与服务方面优势明显。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保护性开发森林康养旅游资源,打造多样化康养产品;(2)优化康养环境,树立全方位生态康养意识;(3)完善森林康养旅游设施,提供规范化服务;(4)改善开发条件,提升游客和居民满意度。

秦冉[4](2020)在《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文中指出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研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主要保护对象等重要自然资源进行管控保护,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自然保护区规划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规划方法,通过分析指标选取,既能从宏观角度对自然保护区的整体生境进行把握,也可以对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进行精确保护。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因为游客骤增、管理不善、保护意识较低等诸多原因,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出现了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生境问题。面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境恶化,为了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域内生境、保护对象进行更好的保护,合理的功能区划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论文以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多因子叠加等研究方法,遵循“指标选取——权重计算——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功能区划——保护建议及发展策略”这一主线研究分析,分析研究区域的敏感性分布及功能区划,通过合理的功能区划,限制人为活动区域,给保护区生态系统合理的生存、恢复空间,达到引导保护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目的,具体成果如下:(1)通过对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分析,相关研究指标的频度分析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地自然保护区的生境、人为活动以及地质灾害三个方面的十一个分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权重值,分别为高程0.0577、坡度0.0264、坡向0.0373、水域缓冲0.1265、珍稀植被0.3410、植被盖度0.0831、土壤类型0.0214、土地覆被0.1169、坡度0.0304、道路缓冲0.0398、景观资源0.1194。(2)对十一个指标逐一进行单因子分析,按照按生态敏感性指数值的高低分为5级: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较低敏感和低敏感,利用ArcGIS对各个分析指标转换为30m*30m的GRID格式的栅格数据,按照专家判断矩阵的权重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泸沽湖湿地敏感性在1.5761—7.6751之间,低敏感区域面积1519hm2,占比9%,较低敏感区域面积4764hm2,占比28%,中敏感区域占比24%,面积为4115hm2,高敏感区域占比17%,面积2775hm2,极敏感面积3694hm2,占比22%。(3)按照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依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为目标进行分区规划,一般控制区6485.8hm2,占比38%,包含低敏感区、较低敏感区,核心保护区面积10381.2 hm2,占比62%,包含中敏感区、高敏感区、极敏感。(4)在完成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区划结果对自然保护区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建议,为保护区制定了控制人口数量、栖息地建设、资源研究、泸沽湖管控、草海生态恢复为主的保护措施和强化中心城镇职能、调整产业结构和摩梭文化发展的发展策略。

陈静杰[5](2019)在《国家公园理念下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国外国家公园提高居民和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我国刚刚开展国家公园的试点工作,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国家公园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处于转型阶段,导致自然保护区强调了保护,忽视了游客和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对环境教育的需求,使得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与日俱增。基于此,本文以福建省1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采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本分析法,揭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借鉴国家公园理念提出环境教育模式优化建议。研究发现:(1)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均设有针对性的管理条例,各自然保护区基本建有生态博物馆、科教宣传中心等环境教育基础设施,开展包括宣讲、宣传册、防火演练、宣传片、校管合作等简单环境教育活动;(2)实地调研分析显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仍存在目标不明确、方式单一、过程乏味、效果较差等问题;(3)词频和语义网络分析显示,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活动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不同利益相关者诉求不协调、基础设施不完善、高素质环境教育设计及管理人才缺乏、组织结构不健全等。本研究在理论上,借鉴国家公园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中的运用,在实践中,揭示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的障碍因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宋小龙[6](2019)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我国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地建设国家公园的序幕自此拉开。分区管理是国际上国家公园管理中普遍的通行做法,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公园分区管理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同时,国家启动了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保护类型的最高级别,表明了科学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十分重要。将主体功能区划思想应用到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分区实践的一次尝试,又是立足生态保护红线和保障宁夏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方法、实地调研法、综合指数法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根据DEM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其它数据等情况,对各要素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加权和空间叠加确定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最终确定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类型,根据分区结果做了修正。依据不同的分区类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分区管理方案。研究表明:(1)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在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优越,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遗址众多,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充分体现,符合国家公园建设的国家代表意义。根据价值评估和威胁评估得知,价值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具有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②公园科普游憩价值极高;③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威胁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①旅游开发对拟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产生较大压力;②人类活动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③重要文化遗址景观未得到有效保护。(2)参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公园的功能区划方法、步骤及划分结果,结合其典型案例,可以将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的区划思路概括为:①确定公园区划范围;②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③确定功能区划结果;④区划结果的修正;⑤公园分区管理。区划范围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公园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划面积的确定;基于生态重要性构建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其中权重方法为AHP及专家打分法;将指标体系进行正负向标准化处理,利用叠加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结果。为保证国家公园的分区结果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实际情况,利用GIS和Photoshop进行修正和细分,其中重点考量NDVI指数、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家公园功能价值功能亚区细分三个方面的修正。(3)根据总结的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和实地勘察结果,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压力、人文景观遗址和生态敏感性四个指标项,构建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按照生态重要性确定极重要区、重要区、较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4大功能区,相对应的区划结果为严格保护区(30%)、生态保育区(20%)、游憩展示区(14%)和传统利用区(36%),划分出18个功能亚区供参考。(4)为了国家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明确了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分区管理总体思路;其次,探讨了分区管理内容;再次,制定分区管理政策;最后,制定分区管控措施。

龙丽娟[7](2019)在《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环境和经济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个问题也是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也积极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贡献,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对一定地域内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功能分区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建议和规划指导利于保护区的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以生态保护为立足点,大量查阅目前国内外研究文献,深入保护区现场调研,整理分析已有相关材料和数据,利用ArcGIS技术对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研究,并且以生态敏感性分级结果为依据提出对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和发展建议,本文研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1)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来构造评价因子的判断矩阵来计算每个因子的权重值,在图像处理方面运用ArcGIS来处理每个因子的栅格图像,再叠加计算因子权重来进行保护区生态敏感性等级分析和保护区功能区等级分区。(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多次实地考察之后,对研究区域的现状做了大致的分析。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木林与竹丛、草灌丛和湿地植被等6个植被型组,共计44个群系;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230科、878属、227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9种;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31目92科27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5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动物37种、“中国濒危动物”30种。(3)本文在研究内容上结合保护区实际现状,从植被因子、水系因子、地形因子、动植物生境敏感度因子、人类活动因子五个方面选取植被类型、水域缓冲区、高程、坡度、坡向、动植物生境敏感度、道路缓冲区和土地利用类型八个指标构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根据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现状分别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动植物生境敏感度评价体系。本文以层次分析法和GIS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敏感性和整体生态敏感性做了评价分析。(4)本文在研究结果上,将研究区域动植物生境敏感性及综合敏感性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低敏感性、较低敏感性、中敏感性、较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以生态敏感性研究结果为依据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即试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并且对每个功能区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和保护建议。

田书荣[8](2019)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称壶瓶山保护区)地处湖南省石门县,与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地理位置在北纬29°50’~30°09’和东经110°29’~110°59’之间。总面积66568公顷,其中97%为集体林。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金钱豹(Panthera pardus)、云豹(Neofelis nebulos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以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由于保护区内97%的森林属于集体所有,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长期以来,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缓和矛盾,但是,保护管理成效缺乏系统评估,双赢机制的建立尚未实现。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长期存在成为我国南方集体林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针对不同类型野生动物的特点,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收集方法,在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系统收集了壶瓶山保护区日常工作中的野外巡护、监测数据,分析壶瓶山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特征,进而对壶瓶山保护区的威胁因素、保护对策进行探讨,提出适应性管理方案,期望有益于提高保护管理水平,缓和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为其他同类型保护地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本研究开展了野外巡护线路直接活动调查数据收集和基于120台红外线相机照片的动物的多样性调查,利用生境和分布之间关系从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三个类别进行了分布格局分析。通过对保护区巡护监测线路采集到的野生动物数据的分析,共记录兽类动物25种,鸟类202种,两栖、爬行动物62种。核心区监测站点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核心区外监测站点,表明核心区内生境质量较高。红外线相机监测到兽类21种,鸟类3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黑熊(Ursus thi Betanus)、猕猴(Macaca mulatta)等11种。其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功能区划有一定差异。其中位于核心区外的剩头、八峰山两处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在6个样地中分别列第2、4位,说明核心区外部分区域具有高保护价值。2、按照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程度,壶瓶山保护区面临的威胁从高到低依次为森林火灾,薪柴采集,非法猎捕,道路建设,非法采伐林木,旅游,非法采集,放牧。通过分析主要威胁的空间分布格局,壶瓶山保护区受到人类活动严重干扰的面积达到28%。从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分区来看,缓冲区耕地面积和经济林面积占比达到14.73%,在三个功能区中占比最大。相应地,缓冲区也是受威胁比例最大的区域,受威胁比例达到35.9%。3、根据野生动物的分布特征,叠加人为活动和现有功能区划,表明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需要优化。范围和功能区优化后,核心区从相互分离的5块调整为集中连片的4块;维管束植物物种数量增加记录244种,脊椎动物物种数量增加记录13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增加了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增加了5种。优化方案大幅度降低了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人为干扰,其中核心区人口由6726人减少至3207人,对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系统地收集本底资源信息,通过野生动物分布特征分析和适应性调整等方式应用于提升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关键物种和关键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应用空间分析方法精细化地分析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化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汪晓婷[9](2018)在《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成都植物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快速的城市化的背景下,环境质量日渐下降。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作为公园绿地的一部分,具有科学内涵及科研、科普、游憩等多重功能的植物园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我国整体植物园建设发展水平质量不是太高,有关对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公众对植物园的科学内涵的了解不够全面。因此,对植物园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能够丰富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内容,提高公众对于植物园科学内涵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为植物园中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更有效地实现植物园的基本功能及任务,突出其科学内涵。本文通过对植物园及植物园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系统地论述了植物园规划设计的方法。结合对成都植物园实地调研以及对成都植物园中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提出了基于游人体验、景观观赏以及体现植物园的地域特色三者相结合的成都植物园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在进行大量文献分析以及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有关植物园的研究背景、概念、特征,结合与其他公园绿地的比较,得出区别植物园与其他绿地的区别在于植物园的科学内涵。并在之前的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对国内外植物园成功案例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提出指导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2.结合实际项目,将植物园规划设计的方法应用于成都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具体实践中。通过对成都植物园现状的全面、综合分析,得出成都植物园目前的主要现状问题在于总体布局单一、植物景观特色不突出以及游憩空间及设施不足等三方面。同时,通过问卷的方式,得出成都植物园游客对植物园景观功能的评价的分析结果。依据现状主要问题、问卷分析结果、相关设计原则及目标,并尝试提出成都植物园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未来植物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的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江晓萍[10](2017)在《基于MaxEnt模型分析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空间分布 ——以江西省人-野猪冲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当前林业和农业生产乃至自然保护中的重大威胁之一,人-野猪冲突是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本研究以人-野猪冲突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月至3月对江西省100个县(市、区)的人-野猪冲突概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于2016年5月对7个县34个村进行了实地核查,分别获得222个和32个人-野猪冲突位点。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3S技术、MaxEnt模型与多元统计分析,分析江西省人-野猪冲突的空间分布,并重点评估自然保护区内外及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之间人-野猪冲突风险。本研究旨在为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制定有效减缓人-野猪冲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也为防范和缓解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提供一种新思路。相关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江西省人-野猪冲突形式主要表现为毁坏农田、破坏竹笋以及侵害苗圃果园,冲突高峰期为每年8-9月。江西省人-野猪冲突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该省的北部、中东部、中西部地区,其面积为107.15×104 hm2,占该省总面积的6.42%,且以生活在农林业主产区域的林缘、县界的社区居民所面临的野猪致害风险压力较大;中风险区面积为161.15×104 hm2,占该省总面积的9.66%;低风险区面积为1400.62×104 hm2,占该省总面积的83.9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江西省100个县(市、区)人-野猪冲突分布面积,其中冲突风险面积比在30%以上的有1个县(市、区),20-30%之间的有21个县(市、区),10-20%之间的有63个县(市、区),10%以下的有15个县(市、区)。Jackknife检验表明,与森林和农田的距离是影响人-野猪冲突分布的主要因子,且随着距离的增大,风险指数显着减小,呈显着负相关;冲突多发生在海拔500 m以下,且随着海拔的升高风险逐渐降低;当坡度在5-15°时,风险指数达到最大。2.江西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人-野猪冲突风险整体较低,保护区周边地区则面临较大的人-野猪冲突风险。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冲突风险面积比最高为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为11.46%,风险比例最低为官山自然保护区,为0.42%。在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冲突风险比例最高为南城芙蓉山自然保护区,为10.30%,最低为水浆自然保护区,为0.64%。3.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人-野猪冲突风险依序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实验区要比缓冲区、核心区具有更大的人-野猪冲突风险,且缓冲区、核心区内冲突风险不存在显着差异。在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实验区、缓冲区具有更大的冲突风险,核心区冲突风险则较小。省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人-野猪冲突风险显着高于国家级保护区缓冲区内冲突风险(P=0.02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缓冲区内人-野猪冲突面积比与保护区内居民人口数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P=0.025;P=0.024),且实验区、缓冲区内人-野猪冲突面积比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人-野猪冲突风险与保护区面积大小之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相比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对省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是缓冲区的规划布局及严格管理。

二、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对珍稀植物的利用和影响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对珍稀植物的利用和影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痕量元素记录的梵净山土壤污染与遗产价值维系研究 ——以九龙池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一)生态系统与潜在有害痕量元素
        1 生态系统痕量元素作用
        2 潜在有害痕量元素概念
        3 生态系统潜在有害痕量元素与土壤污染关系
    (二)潜在有害痕量元素与湿地土壤污染
        1 湿地土壤
        2 湿地土壤污染
        3 湿地土壤潜在有害痕量元素污染研究
    (三)有害痕量元素与湿地土壤污染研究进展及展望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及拟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样地选择
        3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实验方案与数据获取及可信度分析
        1 实验目的
        2 试验场地和设备
        3 实验设计
三 九龙池湿地元素分布特点与土壤污染分析
    (一)样品采集与实验数据分析
        1 样品采集
        2 样品分析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二)九龙池湿地元素分布特点
        1 土壤与植物样品中元素含量分布特点
        2 土壤样品中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含量分布特点
        3 相关研究元素含量对比分析
    (三)九龙池湿地土壤污染分析
        1 九龙池湿地土壤污染评价
        2 九龙池湿地土壤污染来源分析
四 梵净山土壤污染与人类活动的耦合关系
    (一)梵净山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
    (二)区域人地关系现状成因
        1 历史因素
        2 现代因素
    (三)区域人地耦合关系
五 梵净山和谐人地关系构建与遗产价值维系
    (一)梵净山遗产地典型生境质量状况
        1 典型生境土壤质量
        2 典型生境生物质量
        3 典型生境质量
    (二)梵净山遗产地和谐人地关系构建
        1 理论基础
        2 梵净山区域人地系统特点
        3 梵净山区域和谐人地关系构建框架
        4 和谐人地关系构建与遗产价值维系措施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2)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区参与式生态保护几个基本概念
        1.2.2 自然保护对当地社区影响研究现状
        1.2.3 社区参与保护的运行机制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构成
        1.3.2 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1.3.3 研究的意义
    1.4 技术路线及实施步骤
        1.4.1 技术路线
        1.4.2 实施步骤
    1.5 主要创新点
2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2.3 保护区社区概况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3.2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主要民族文化和宗教
    2.4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2.4.1 组织机构及人员
        2.4.2 主要管理措施
    2.5 本章小结
3 保护区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3.1 保护区区域整体概况
    3.2 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3.2.1 人口数量变化分析
        3.2.2 经济发展变化分析
    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活动可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4.1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4.1.1 数据收集
        4.1.2 研究方法
    4.2 样本的基本描述分析
        4.2.1 受访者基本信息分析
        4.2.2 受访者工作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程度
    4.3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方式方法分析
        4.3.1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意愿
        4.3.2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方式
        4.3.3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意愿征求
        4.3.4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参与
        4.3.5 野生动物保护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状况
        4.3.6 野生动物保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体现程度
    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与认知情况分析
        4.4.1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现状的了解
        4.4.2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
        4.4.3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认可程度
        4.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满意程度
        4.4.5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认知
        4.4.6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约束认知
    4.5 本章小结
5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举措对社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5.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析
        5.1.1 野生动物保护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5.1.2 野生动物保护的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分析
    5.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5.2.1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内容和数据获取
        5.2.2 研究方法
    5.3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与基本数据描述分析
        5.3.1 农户基本现状分析
        5.3.2 被调查村的基本情况分析
    5.4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农户的影响调查分析
        5.4.1 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活动投入的影响调查
        5.4.2 对农户的收益影响调查分析
    5.5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村集体的影响调查分析
        5.5.1 周边村对自然保护区依赖程度的调查分析
        5.5.2 为达到自然保护区要求村集体成本投入情况调查分析
        5.5.3 从自然保护区获取的收益分析
    5.6 利益相关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5.6.1 获取相关产业收入的比较分析
        5.6.2 获取自然保护区补贴的比较分析
        5.6.3 自然保护区不同保护方式方法的比较分析
    5.7 不同利益相关者投入收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5.7.1 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5.7.2 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5.7.3 农户与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调查分析
        6.2.1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调查分析
        6.2.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6.3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3.1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的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6.3.2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方式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
        6.3.3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4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负面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关联性分析
        6.4.1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4.2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7.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7.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7.3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7.3.1 积极影响因子提取
        7.3.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回归分析
    7.4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
        7.4.1 负面影响因子提取
        7.4.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7.5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子及程度结果分析
        7.5.1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分析
        7.5.2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政策建议
    8.1 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激励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8.1.1 自然保护区提供相关政策手段,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
        8.1.2 建立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激励机制
        8.1.3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8.1.4 以资源开发模式带动脱贫致富,创造“双赢”局面
        8.1.5 发展多样化体验旅游带动形成当地支柱产业
    8.2 利用现行法规与制度解决周边居民的发展机制问题
    8.3 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强化保障机制
    8.4 开展多样化多媒介的环境教育活动,打造保护区宣传教育平台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森林康养旅游
        2.1.2 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森林康养旅游研究进展
        2.2.2 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进展
        2.2.3 文献述评与启示
    2.3 理论基础
        2.3.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3.2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理论
3 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预设评价指标
        3.1.3 最终评价指标的确定
    3.2 指标体系的解释与说明
        3.2.1 康养资源
        3.2.2 康养环境
        3.2.3 康养设施与服务
        3.2.4 开发条件
4 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4.1 评价指标权重
        4.1.1 权重确定方法
        4.1.2 权重计算
    4.2 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4.2.1 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测评
        4.2.2 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综合评分模型
        4.2.3 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等级
5 实证研究
    5.1 案例地概况
        5.1.1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5.1.2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概况
        5.1.3 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5.2 数据分析
        5.2.1 问卷调研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3 信度检验
        5.2.4 均值分析
    5.3 案例地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5.3.1 康养资源评价
        5.3.2 康养环境评价
        5.3.3 康养设施与服务评价
        5.3.4 开发条件评价
        5.3.5 案例地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综合评价
    5.4 森林康养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致谢

(4)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现状
        1.2.2 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
        1.2.3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关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主要保护对象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现状
        2.2.2 经济现状
    2.3 保护区典型性
第3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权重确定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分析指标选取原则
        3.1.2 分析指标选取方法
        3.1.3 层次分析法构建
        3.1.4 指标体系内涵
    3.2 指标权重
第4章 单一指标生态敏感性分析
    4.1 数据库建立
    4.2 敏感等级界定
    4.3 指标因子分析
        4.3.1 生境敏感性
        4.3.2 人为活动强度
        4.3.3 地质灾害敏感性
第5章 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5.1 敏感性分析结果
        5.1.1 生境敏感性分析
        5.1.2 人为活动强度
        5.1.3 地质灾害敏感性
        5.1.4 综合分析
    5.2 区划结果
        5.2.1 区划功能
        5.2.2 功能区划结果
    5.3 区划对比分析
        5.3.1 区划与活动现状矛盾调整
        5.3.2 区划与保护对象矛盾调整
        5.3.3 区划与风景名胜区矛盾调整
        5.3.4 圈层调整
    5.4 保护区环境保护与发展策略
        5.4.1 生态环境保护
        5.4.2 发展策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国家公园理念下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环境教育
        二、国家公园环境教育
        三、研究评述
        四、环境教育模式总结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环境教育
        二、环境解说
        三、自然保护区
        四、国家公园
        五、国家公园理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
        三、传播学理论
第二章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数据来源
        一、样本选取
        二、数据汇总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
        二、实地调查
        三、深度访谈
第三章 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现状
    第一节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概况
    第二节 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特征
        一、环境教育制度比较完善
        二、配备相关专业类型环境教育人才
        三、普遍设立环境教育场所
        四、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较为普遍
    第三节 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现行模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教育目标不明确
        二、环境教育过程乏味
        三、环境教育方式单一
        四、环境教育效果不明显
    第二节 导致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问题原因
        一、利益相关者诉求协调不足
        二、缺乏高素质设计与管理人才
        三、环境教育配套设施不完善
        四、组织结构不健全
第五章 环境教育模式优化
    第一节 明确环境教育目标
        一、发布自然保护区环教公约
        二、协调利益相关者诉求
    第二节 丰富环境教育方式
        一、设计形式多样的标识牌
        二、利用先进电子技术增加互动
        三、重视环境解说系统
        四、增设保护区APP
    第三节 优化环境教育过程
        一、吸收高素质设计及解说人才
        二、建立人才培养规范
    第四节 提升环境教育效果
        一、建全管理局组织结构
        二、加强各组织部门联系
    第五节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优化模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附录1
    一、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峨嵋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五、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六、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七、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八、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十、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十一、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十二、深沪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十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十四、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附录2
    一、龙栖山访谈文本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辨析
    2.1 理论基础
    2.2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建设条件分析
    3.1 基础条件分析
    3.2 主要价值和威胁评估
第四章 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4.1 区划思路与方法选择
    4.2 区划范围的确定
    4.3 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计算
    4.4 区划结果的修正与细分
第五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5.3 区划范围的确定
    5.4 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
    5.5 确定分区结果
    5.6 分区结果修正与细分
第六章 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管理研究
    6.1 分区管理内容研究
    6.2 分区管理政策制定
    6.3 分区管控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自然保护区
        1.2.2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1.2.3 生态敏感性
        1.2.4 生态敏感性评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研究现状
        1.3.2 生态敏感性的评价研究现状
        1.3.3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及展望
    1.4 相关研究基础理论
        1.4.1 环境生态学理论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自然观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2.1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重要性
        2.1.1 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2.1.2 为保护区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分析和预测
        2.1.3 更好地科学地保护好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2.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2.2.1 自然因素
        2.2.2 人为因素
    2.3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2.3.1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3.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因子的选择
    2.4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2.4.1 层次分析法
        2.4.2 GIS加权叠加法
    2.5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2 评价指标因子的阐述
3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现状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3.1.2 气候
        3.1.3 自然资源情况
        3.1.4 土地利用现状
        3.1.5 人口及社会经济
        3.1.6 道路基础设施
    3.2 动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2.1 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2.2 动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3.3 数据处理
        3.3.1 数据资料的筛选
        3.3.2 图像数据资料的处理
4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4.1 植物生境敏感性分析评价
        4.1.1 代表性保护植物物种及其生境要求
        4.1.2 植物生境因子评价体系
        4.1.3 植物生境因子单因子评价标准
    4.2 动物生境敏感性分析评价
        4.2.1 动物代表保护物种及其生境要求
        4.2.2 动物生境因子评价体系
        4.2.3 动物生境因子单因子评价标准
    4.3 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
        4.3.1 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
        4.3.2 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4.3.3 评价因子的权重确立
        4.3.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
5 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及建议
    5.1 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2 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划及建议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统计表
附录B 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集体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现状
        1.2.2 保护空缺分析与系统保护规划的应用现状
        1.2.3 红外线相机在自然保护区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1.2.4 野外巡护监测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1.2.5 参与式的威胁因素分析方法应用进展
        1.2.6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1.2.7 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壶瓶山保护区基本情况
        1.3.2 社区人口统计数据
        1.3.3 管理目标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壶瓶山保护区兽类动物分布特征分析
    2.1 数据收集方法
        2.1.1 监测点与野外巡护监测路线
        2.1.2 巡护监测方案与数据采集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物种相对丰富度分析
        2.2.2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2.2.3 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
        2.2.4 监测站点间物种组成的差异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兽类动物分布特征
        2.3.2 兽类动物区系组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壶瓶山保护区鸟类分布特征分析
    3.1 数据收集方法
        3.1.1 数据收集区域
        3.1.2 样线设置
        3.1.3 数据采集
    3.2 数据处理方法
        3.2.1 鸟类种类多样性分析
        3.2.2 均匀度指数分析
        3.2.3 遇见频次
    3.3 研究结果
        3.3.1 物种组成及优势状况
        3.3.2 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季节性差异
        3.3.3 优势种分析
        3.3.4 重要物种监测结果
        3.3.5 不同季节的鸟类群落组成
        3.3.6 区系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壶瓶山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分布特征分析
    4.1 数据收集方法
        4.1.1 监测点与野外巡护监测路线
        4.1.2 巡护监测方案与数据数据采集
    4.2 数据处理方法
        4.2.1 物种相对丰富度分析
        4.2.2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4.2.3 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
        4.2.4 监测站点间物种组成的差异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两栖爬行动物分布特征
        4.3.2 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红外线相机监测的鸟兽分布特征分析
    5.1 数据收集方法
        5.1.1 监测点的选择
        5.1.2 红外线相机的安装与维护
    5.2 数据处理方法
        5.2.1 照片整理与统计
        5.2.2 多样性指数分析
        5.2.3 相对丰富度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物种多样性
        5.3.2 相对丰富度
        5.3.3 各监测样点差异性比较
        5.3.4 野生动物日活动节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壶瓶山保护区威胁因素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威胁因素收集与排序
        6.1.2 威胁影响范围分析
        6.1.3 管理对策分析
    6.2 研究结果
        6.2.1 威胁因素清单
        6.2.2 威胁因素排序结果
        6.2.3 威胁因素的综合分析
    6.3 保护管理趋势与对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壶瓶山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优化研究
    7.1 分析方法
        7.1.1 保护优先区确定方法
        7.1.2 人为干扰程度分析
        7.1.3 功能区优化方法
    7.2 研究结果
        7.2.1 保护优先区与人为干扰区
        7.2.2 优化方案
        7.2.3 效果检验
    7.3 本章小结
        7.3.1 原有范围与功能区划的局限
        7.3.2 范围与功能区优化后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成都植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快速城市化背景
        1.1.2 “国家园林城市”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背景
        1.1.3 植物园建设与公众认知
        1.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植物园
        2.1.2 植物园学
    2.2 植物园的特征
    2.3 植物园与其他类型公园的比较
        2.3.1 植物园与城市公园
        2.3.2 植物园与郊野公园
        2.3.3 植物园与森林公园
        2.3.4 植物园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2.4 植物园的分类
    2.5 植物园的功能
    2.6 国内外植物园的发展历史
        2.6.1 国外植物园的发展历史
        2.6.2 国外植物园的发展历史
第3章 .国内外典型植物园案例研究
    3.1 案例一:英国植物园(Royal Botanical Gardens,Kew,简称邱园)
        3.1.1 邱园概况
        3.1.2 设计特色
        3.1.3 小结
    3.2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Singapore Botanical Gardens)
        3.2.1 新加坡植物园概况
        3.2.2 设计特色
        3.2.3 小结
    3.3 案例三:上海辰山植物园(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Shanghai)
        3.3.1 上海辰山植物园概况
        3.3.2 设计特色
        3.3.3 小结
第4章 .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研究
    4.1 影响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因素
        4.1.1 客观因素
        4.1.2 主观因素
    4.2 植物园规划设计的设计原则
        4.2.1 功能性原则
        4.2.2 科学性原则
        4.2.3 地域文化性原则
        4.2.4 艺术性原则
    4.3 植物园规划设计的设计目标
    4.4 植物园的选址及规模
        4.4.1 植物园的选址
        4.4.2 植物园的规模
    4.5 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
        4.5.1 植物园的分区规划
        4.5.2 道路系统设计
        4.5.3 植物设计
        4.5.4 建筑设计
        4.5.5 水体设计
        4.5.6 设施设计
        4.5.7 参与性设计
第5章 .植物园规划设计实例研究——以成都植物园更新设计为例
    5.1 成都植物园的概况
    5.2 前期分析
        5.2.1 上位规划分析
        5.2.2 周边环境
        5.2.3 现状总体布局
        5.2.4 现状自然条件
        5.2.5 现状植被
        5.2.6 道路交通现状
        5.2.7 设施现状
        5.2.8 主要问题分析
    5.3 成都植物园的功能及景观调查
        5.3.1 植物园景观与功能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方式
        5.3.2 调查内容
        5.3.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5.3.4 问卷分析小结
    5.4 设计原则、定位、目标及更新设计策略
        5.4.1 设计原则
        5.4.2 设计定位
        5.4.3 设计目标
        5.4.4 更新设计策略
    5.5 总体设计
        5.5.1 景观结构
        5.5.2 总平面图
        5.5.3 功能布局
        5.5.4 植物分类布局
        5.5.5 交通分析
    5.6 重点区域详细设计
        5.6.1 西门入口服务区
        5.6.2 主题园及专类园植物展示区
        5.6.3 四川特色植物展示区
        5.6.4 中心广场区
        5.6.5 儿童活动区
        5.6.6 绚秋园
    5.7 专项设计
        5.7.1 园路及铺装场地
        5.7.2 停车场规划
        5.7.3 基础设施
        5.7.4 科普系统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总结
    6.2 研究的局限性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一 :成都市植物园植物景观与功能问卷调查表

(10)基于MaxEnt模型分析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空间分布 ——以江西省人-野猪冲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发生形势及研究进展
        1.2.1 发生冲突的主要动物种类
        1.2.2 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
        1.2.3 冲突防控的主要措施
    1.3 生态位模型研究进展
        1.3.1 模型介绍
        1.3.2 模型评价
        1.3.3 模型应用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生物多样性
    2.3 自然保护区概况
3 江西省人-野猪冲突空间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MaxEnt模型介绍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3 分析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模型预测效果
        3.3.2 模型重要因子排列
        3.3.3 人-野猪冲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4 人-野猪冲突潜在风险分布
    3.4 讨论
        3.4.1 MaxEnt生态位模型在分析人-野猪冲突风险分布方面的适用性
        3.4.2 影响人-野猪冲突风险分布的因子
        3.4.3 管理建议
    3.5 本章小结
4 自然保护区人-野猪冲突空间格局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2 数据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人--野猪冲突风险分布
        4.3.2 保护区不同功能区人-野猪冲突风险评价
        4.3.3 人-野猪冲突风险分布在不同保护区级别与功能区类型上的差异
        4.3.4 人口数量与保护区面积对人-野猪冲突风险影响
        4.3.5 基于MaxEnt模型分析自然保护区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分布的技术方法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对珍稀植物的利用和影响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痕量元素记录的梵净山土壤污染与遗产价值维系研究 ——以九龙池湿地为例[D]. 申卫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2]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梦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 王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D]. 秦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国家公园理念下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模式优化研究[D]. 陈静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宁夏贺兰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初步研究[D]. 宋小龙. 宁夏大学, 2019(02)
  • [7]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竹老山片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D]. 龙丽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特征与适应性管理研究[D]. 田书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9]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成都植物园为例[D]. 汪晓婷.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10]基于MaxEnt模型分析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空间分布 ——以江西省人-野猪冲突为例[D]. 江晓萍.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对珍稀植物的利用及影响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