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在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术前应用

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在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术前应用

一、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在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程辉,刘彤彤[1](2022)在《超声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应用超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组间肝功能各项指标、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指标值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应用超声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改善肝功能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徐汉鹏[2](2021)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重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急性胆管炎(AC)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之一,常由胆道梗阻引起,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可能危及生命,快速有效的降低胆道压力是治疗的关键。目前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及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作为急性胆管炎的初始胆道减压治疗方式,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PTCD及PTGD作为中度或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初始胆道减压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引流方式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20年1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58名中度或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或胆囊穿刺引流术,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控制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的转归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纳入组的158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成功,成功率100%,其中104例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54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因胆管无扩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不能配合(躁动等)、患者主观决定等原因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引流后胆道梗阻均明显缓解,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指标、肝功能、胆红素等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好转率均在9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本研究发现两种术式均能使大部分患者住院期间的严重程度得到好转,好转率分别为89.4%和87.0%。PTCD组住院期间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6例,发生率为5.8%(6/104);PTGD组住院期间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3例,发生率为5.6%(3/54)。其中PTCD组发生4例严重并发症,包括2例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汁漏、气胸等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创伤小,成功率高,可有效降低胆道压力,迅速缓解症状,降低重症化风险,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可作为中-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初始胆道减压方式;当PTCD治疗受限,PTGD可作为中-重度急性胆管炎有效替代治疗,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但主要针对伴有胆囊增大的低位胆道梗阻患者。

陈姗姗[3](2021)在《超声引导下PTCD对终末期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肝功能及生存时间影响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CD)对终末期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快速改善肝功能并提高患者生存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8年间158例行超声引导下PTCD姑息治疗终末期MOJ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电话随访患者生存时间。1.158例终末期M0J患者超声引导PTCD术前及术后1周内肝功能指标比较,判断PTCD能否快速改善肝功能。2.PTCD左侧置管组、右侧置管组、双侧置管组术后1周内肝功能指标比较,判断不同位置置管引流对肝功能改善的差别。3.高位梗阻组、低位梗阻组术后1周内肝功能指标比较,判断PTCD对不同梗阻部位肝功能改善的差别。4.将总体病例中位生存时间与远期生存率与文献结果对比,判断PTCD术对延长终末期MOJ患者生存期的价值。5.对158例患者做生存分析,判断PTCD引流管位置和数量、肿瘤类型、年龄、性别、肝功能等指标在延长PTCD引流后终末期MOJ患者生存期方面有无明显临床价值。[结果]1.所有病例超声引导PTCD术后1周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IBIL、ALP、GGT、TBA较术前快速下降,p<0.05,其中TBA指标在1周内降至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PTCD左侧、右侧及双侧置管组间一般情况及术后1周内肝功能改善没有差异,p>0.05。3.PTCD高位梗阻和低位梗阻组间一般情况无差异,p>0.05,低位梗阻组终末期MOJ患者PTCD术后1周内TBIL、DBIL、IBIL、TBA 比高位梗阻组下降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AST、ALP、GGT的下降组间没有差异,p>0.05。4.随访158例患者,截止到2020年1月1日,死亡116例,存活14例,失访28例,总体病例平均生存时间1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0个月,1个月、6个月、12个月总体生存率分别约83.6%、50.0%、29.2%,上述指标好于各类文献资料结果。5.单因素生存分析:壶腹癌组(19个月)、胆管中下段癌组(12个月)比胰头癌组(3个月)、肝门胆管癌组(6个月)、胆囊癌组(6个月)中位生存期长,p<0.05,后三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上述生存期也好于各类文献资料结果。患者PTCD引流管位置和数量、年龄、性别不是影响终末期MOJ患者PTCD术后生存期的因素。6.单因素生存分析:术前DBIL(≤282.3μmol/L组、>282.3μmol/L组)、术后 ALT(≤74.5U/L 组、>74.5U/L 组)、术后 TBIL(≤227.8μmol/L 组、>227.8μmol/L 组)、术后 DBIL(≤180.8μmol/L 组、>180.8μmol/L 组)、术后 IBIL(≤47.7μmol/L组、>47.7 μmol/L组)、术后TBA(≤15.9μmol/L组、>15.9μmol/L组)组间中位生存期有差异,p<0.05,以上指标越低,终末期MOJ患者PTCD引流后生存期越长。7.多因素生存分析:PTCD术后IBIL及术后ALP是终末期MOJ患者行PTCD引流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超声引导下PTCD能够快速显着改善终末期M0J患者的肝功能。2.PTCD引流管放置位置、数量及不同年龄段对终末期M0J患者肝功改善无影响,胆汁充分引流才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3.低位梗阻型终末期MOJ患者PTCD术后TBIL、DBIL、IBIL、TBA指标改善优于高位梗阻型。4.超声引导下PTCD胆汁引流可以延长终末期M0J患者生存时间。5.超声引导下PTCD术后IBIL>47.7μmol/L及术后ALP>583 U/L是影响终末期M0J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6.PTCD引流越充分,术后IBIL、ALP指标越低,生存时间越长。

李忠祥,周贵荣,张晓俊,李升会,华婷婷,李宁[4](2021)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运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21例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对全部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均穿刺置管引流成功,手术进展顺利,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效果显着。结果:超声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作为临床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显着方法,穿刺设备运用简单方便,能够达到全程监控、安全、精准的效果,且创伤性较小,便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应用价值显着。

张燕军,蒋强,张倩,蒋忠仆[5](2020)在《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联合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X线引导下PTCD术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PTCD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手术用时和透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2.33%(1/43)]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联合X线介导PTCD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患者,能缩短透视时间与手术用时,减少并发症。

周云,李萍,陈松旺,宋进华,顾建平,邵泽锋,王国品[6](2019)在《超声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双引导行左肝管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疗效》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双引导进行左侧肝管穿刺行胆道引流的临床应用,探讨双引导技术在左侧肝内胆管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梗阻性黄疸需要进行肝管穿刺引流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DSA进行双引导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DSA引导下穿刺,每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完成置管DSA显示X线剂量、术前术后总胆红素、手术成功率、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23.8±5.8)min vs(39.8±8.6)min,P<0.01],穿刺次数[(1.8±0.6)次vs(3.0±1.1)次,P<0.01]、完成置管DSA显示X线剂量[(167.5±55.6)mGy vs(816.7±420.7)mGy,P<0.01]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前、术后总胆红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有6例感觉极为难受,1例因此停止操作,外引流失败;观察组仅有1例感觉极为难受。观察组患者手术耐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0例全部成功完成置管引流术,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29例完成置管引流术,手术成功率93.3%。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DSA双引导进行左侧肝管穿刺行胆道引流安全可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穿刺次数,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以发挥两种影像设备各自的优势。

刘元进[7](2019)在《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对其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肝脏以及全身各系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损伤肝脏功能,增加手术风险;胆道引流可以解除胆管的梗阻状态,恢复肝脏功能。但是胆道引流的效果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目前仍没有完善的解释。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手术前应用胆道引流进行术前减黄,曾经一度被肝胆外科界大力推崇,然而近年来有大量的临床研究对术前减黄提出了质疑,认为它并没有使患者从中获益。这其中又存在哪些影响因素,值得探讨。关于胆道梗阻后肝脏损伤的机制、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变化的规律,已经有大量的动物和临床实验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但是关于胆道引流后的变化,详细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引流模型,观察其肝功能和组织病理的变化过程,探讨其在减黄前后的变化规律。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有望进一步阐明梗阻性黄疸以及胆道引流后肝脏的病理生理变化,有望进一步探讨影响胆道引流效果以及引流后肝损伤恢复速度的因素,有望为指导术前减黄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55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采用结扎胆总管并放置外引流管的方式建立胆道梗阻及引流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梗阻3天外引流组(A组)、梗阻7天外引流组(B组)、梗阻14天外引流组(C组)、梗阻21天外引流组(D组)、梗阻28天外引流组(E组)以及对照组。各组于开放引流前,以及引流后第3、7、14、21、28、35天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探讨其肝功能变化规律。同时在不同时段采集肝脏组织标本,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随梗阻时间延长,大鼠TBIL、DBIL、ALT、ALP升高,PA降低,PT延长,表明肝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肝脏组织病理变化从散在变性、坏死到汇管区上皮细胞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渐进发展,并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开放引流后,肝功能指标与组织病理损伤逐渐恢复,但梗阻时间越长恢复越慢。梗阻时间短的组,其肝功能和组织形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梗阻时间长的组,其各项指标和病理损伤即使经过较长时间的引流也不能恢复正常。结论:胆道梗阻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肝脏损伤程度以及梗阻解除后恢复速度的关键因素。在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其肝脏功能和组织病理的恢复速度有很大差异。梗阻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解除梗阻,其肝脏损伤也可能难以逆转。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胆道梗阻2周以内胆道引流的效果较好,梗阻时间超过2周胆道引流的效果较差。

李广,李宁,张宪峰,鲍鸿斌,李新国,李恒力[8](2019)在《超声定位联合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超声定位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35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超声定位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组(PTBD组)52例,超声定位联合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组(PTGD组)46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组(ENBD组)37例。对比各组置管次数、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有效带管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肝内胆管直径的差异。结果:与ENBD组比较,PTGD和PTBD组患者置管次数偏少(P<0.05),手术时间偏短(P<0.05),手术成功率偏高(P<0.05),术后有效带管时间偏长(P<0.05),术后胆管直径偏小(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偏低(P<0.05),术后每日胆汁引流量、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无差异(P>0.05)。与PTBD组对比,PTGD组置管次数偏少(P<0.05),手术时间偏短(P<0.05);与PTGD组比较,PTBD术后有效带管时间偏长(P<0.05)。结论:超声定位联合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势。PTBD可延长有效带管时间,更适合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治疗。

何颖韬,谢丽丹,周海萍,卢伟业,陈方红[9](2019)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100例应用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100例, 对其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对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 98例穿刺成功, 成功率为98%, 2例失败, 失败率为2%。在肝内胆管内径为0.5~2.0 cm患者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98.91%)明显高于肝内胆管内径为0.3~0.4 cm的患者(87.50%), 两种不同直径穿刺置管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9, P<0.05)。对98例穿刺成功的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可知, 2例患者出现引流管脱出、2例患者出现胆管感染, 剩余患者均引流通畅, 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对于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该方式操作简单易上手, 且安全可靠, 治疗效果明显, 在临床上具有一定价值, 值得推广和使用。

白言声[10](2019)在《经ERCP、PTCD及超声内镜途径的胆道引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病因主要是因为恶性肿瘤,例如胆管肿瘤、胰腺肿瘤、壶腹肿瘤、肿大的淋巴结、肝癌及其转移或浸润压迫胆总管、肝总管或左右肝管,从而导致胆管狭窄而引起胆汁淤积及肝功能的损坏,是临床诊断、治疗较为困难的一组疾病。临床以进行性加重的黄疸为主要症状,进而发生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全身感染、脓毒血症,严重威胁生命,病死率极高。若不采取及时的临床干预,92%的患者在半年内死亡。80%的患者可以通过采取姑息性的胆道引流方式来达到减轻黄疸从而减轻症状,目前常用的姑息性胆道引流手术有ERCP下胆道引流、PTCD以及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这些年来,各种不同的姑息性的引流术式的优劣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在我院进行ERCP、PTCD、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的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资料,客观评价了姑息性引流术的疗效优缺点和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经过排除和纳入标准收集在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经过各科会诊后判定为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胆道阻塞患者共56例,按ERCP引导下胆道引流、PTCD和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式分成ERCP组、PTCD组和EUS组,分析三个组的手术前后肝脏功能指标的变化、近期并发症、住院天数。结果(1)对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这三种姑息性胆道引流术均有效,在缓解黄疸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没有显着的差异,因此这三种姑息性的胆道引流术治疗方案均可在临床上作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有效措施。(2)超声内镜组的并发症少于ERCP组和PTCD组,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三组住院天数相比,由于超声内镜组病例数少,术后并发症少,超声内镜组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ERCP组和PTCD组住院天数,三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4)ERCP与超声内镜都是经自然腔道,胆汁引流更符合生理解剖结构,相较于PTCD降低了因胆汁长期外流引起的酸碱和电解质失衡,也避免了导管滑落及感染。(5)超声内镜因其具备内镜和超声的优势,其相较于PTCD来说穿刺道更短,不用外置引流管及引流袋,可以在超声实时成像下避开大血管,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相较于ERCP来说,其不依赖于十二指肠乳头的情况,可以胃和十二指肠进行穿刺引流及支架置入。结论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来说,姑息性胆道引流术选用ERCP、PTCD及超声内镜技术均有效,三种术式各有各的优势及不足,相较之下超声内镜优势更大,但是因本研究样本量太小且是回顾性研究,因此想要完全了解超声内镜下胆道引流能否成为一线治疗方案仍然需要大数据前瞻性及中心对照研究。

二、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在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在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估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组间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2.2 组间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比较
    2.3 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2)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重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急性胆管炎胆道减压引流方式的治疗进展
    1.内镜引流
    2.经皮经肝穿刺引流
    3.外科手术引流
    4. 结语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手术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超声引导下PTCD对终末期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肝功能及生存时间影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引导下PTBD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仪器设备
        1.2.2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3 操作方法
        1.3.1 联合组
        1.3.2 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
    2.2 并发症
3 讨论

(6)超声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双引导行左肝管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Esaote Mylab Twice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腹部专用探头,探头频率3.5~5.0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耐受情况及手术成功率比较
3 讨 论

(7)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对其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超声定位联合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PTBD组
        1.2.2 PTGD组
        1.2.3 ENBD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各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各组术后胆汁引流情况、有效带管时间比较
    2.3 各组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4 各组手术前后胆管直径的比较
    2.5 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10)经ERCP、PTCD及超声内镜途径的胆道引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基线资料
        1.1.1 病例入选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1.2 手术方法
        1.2.1 内镜设备
        1.2.2 ERCP组
        1.2.3 PTCD组
        1.2.4 超声内镜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EUS组、ERCP组与PTCD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手术结果
    2.3 三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
    2.4 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2.5 三组的住院天数比较
3、讨论
4、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减黄术的选择
    1.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MBO)
    2.恶性阻黄的治疗
        2.1 外科手术
        2.2 内镜下的治疗
        2.3 ERCP常用的镜下操作技术
        2.4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EUS-BD)
        2.5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
        2.6 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术(PTGD)
        2.7 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术(PTBS)
        2.8 射频消融术
    3.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在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J]. 张程辉,刘彤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03)
  • [2]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重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D]. 徐汉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3]超声引导下PTCD对终末期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肝功能及生存时间影响的分析[D]. 陈姗姗.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4]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运用[J]. 李忠祥,周贵荣,张晓俊,李升会,华婷婷,李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04)
  • [5]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J]. 张燕军,蒋强,张倩,蒋忠仆. 河南医学研究, 2020(10)
  • [6]超声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双引导行左肝管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疗效[J]. 周云,李萍,陈松旺,宋进华,顾建平,邵泽锋,王国品. 中国临床研究, 2019(12)
  • [7]大鼠梗阻性黄疸后不同时间行胆道引流对其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的影响[D]. 刘元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4)
  • [8]超声定位联合PTCD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J]. 李广,李宁,张宪峰,鲍鸿斌,李新国,李恒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5)
  • [9]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100例应用观察[J]. 何颖韬,谢丽丹,周海萍,卢伟业,陈方红. 中国基层医药, 2019(18)
  • [10]经ERCP、PTCD及超声内镜途径的胆道引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疗效分析[D]. 白言声.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在重度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术前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