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多糖对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金针菇多糖对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梁金菇多糖影响造血功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贝贝[1](2020)在《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舍饲山羊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瘤胃菌群组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山羊舍饲是山羊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能有效避免自由放牧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实现肉羊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因而已成为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山羊养殖的重要模式。但在舍饲模式下山羊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影响了山羊舍饲的大面积推广。本实验旨在通过在舍饲山羊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生产性能、血液代谢产物及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研究,为提高舍饲山羊消化机能和抗病能力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1.不同水平益生菌制剂对舍饲山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00只健康的4月龄川中黑山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1%、0.2%、0.4%、0.8%的益生菌制剂。结果表明:各益生菌添加组山羊的日增重、日采食量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与对照组相比,0.2%、0.4%和0.8%添加组可提高山羊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含量(GLB)、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0.4%添加组可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此外,0.1%和0.4%添加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着高于0.1%和0.8%添加组(P<0.05)。2.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舍饲山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选取40只4月龄健康川中黑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羊,分别为对照组、益生菌组、中药多糖组和复合组(益生菌+中药多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多糖组平均日增重升高,料重比降低(P<0.05);益生菌组和复合组的血糖(GLU)浓度升高(P<0.05);各处理组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呈下降趋势(0.05≤P<0.10),高密度脂蛋白(DHL)含量升高(P<0.05);多糖组免疫球蛋白(Ig A、Ig G和Ig M)的含量升高(P<0.05),益生菌组Ig G含量升高(P<0.05);益生菌组和多糖组T-AOC、SOD和GSH-Px活性显着升高,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此外,益生菌组瘤胃p H降低,菌体蛋白(BCP)含量升高(P<0.05);多糖组和复合组乙丙比降低(P<0.05);各处理组瘤胃氨态氮(NH3-N)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8)。在菌群组成上,四个组均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益生菌组未注释细菌门(Bacteria-NA)相对丰度高于多糖组和复合组(P<0.05);复合组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相对丰度高于益生菌组和中药多糖组(P<0.05)。多糖组Muribaculaceae_NA和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的相对丰度升高(P<0.05);益生菌组未注释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_NA)的相对丰度升高(P<0.05);复合组瘤胃菌科_UCG-002(Ruminococcaceae_UCG-002)的相对丰度升高(P<0.05)。综上结果: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提高舍饲山羊的抗氧化功能,促进蛋白质代谢,但对生产性能无显着影响;添加益生菌或中药多糖可调节糖脂代谢,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改善瘤胃菌群结构及发酵功能,但二者联用效果不明显。

程明霞[2](2020)在《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选取秦巴硒菇提取物酸性RNA蛋白复合物FA-2-b-β作用于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株、慢性髓系原代白血病细胞,通过Wnt/β-catenin、Caspase信号通路研究其对慢性髓系白血病凋亡的影响机制,为秦巴硒菇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CCK8法检测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原代细胞增殖抑制率,不同浓度的FA-2-b-β(0、1.2、1.5、1.8、2.1、2.4mg/mL)作用于K562细胞、原代细胞24、48h、72h,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原代细胞凋亡率、周期;RT-q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凋亡基因BCL-2、BAX、β-catenin的表达,凋亡蛋白β-catenin、BCL-2、BAX、CD44、CyclinD1、LEF/TCF-4、C-Jun、MMP的表达;建立慢性髓系白血病模型小鼠,观察模型小鼠体重、血细胞计数、生存曲线,HE染色、免疫荧光、免疫组化、RT-q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信号通路中相关凋亡蛋白、基因Bcl-2、CytochromeC、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研究结果:体外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CK8法检测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FA-2-b-β作用于K562细胞、原代细胞24、48、72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其r值为:rK562-24h=-0.9111、rK562-48h=-0.9067、rK562-72h=-0.9213、r原-24h=-9082、r原-48h=-9442、r原-72h=-9546;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FA-2-b-β(1.2,1.8 and 2.4 mg/mL)作用于K562细胞、原代细胞24、48h后,K562细胞的调亡率依次为1.18/0.11%、9.91/25.21%、79.49/71.83%、93.4/95.74%;原代细胞凋亡率依次为3.94/10.7%、17.8/30.4%、49.21/52.89%、81.13/79.81%;不同浓度FA-2-b-β(1.2,1.8 and 2.4 mg/mL)作用于K562细胞、原代细胞24、48h后,K562细胞周期变化为加药组G1百分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依次为33.73%/37.18%、34.94%/37.01%、37.36%/43.09%和41.53%/60.64%,原代细胞GI期百分比依次为33.73%/37.65%、37.01%/45.07%、56.95%/53.11%和58.99%/60.66%;S期细胞百分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K562细胞S期百分比依次为46/46%、54/49%、58/27%和46/46%,原代细胞S期百分比依次为:46/46%、49/40%、27/29%和26/31%;RT-qPCR法检测结果发现抑制凋亡基因β-catenin,BCL-2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促凋亡基因BAX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示抑制凋亡蛋白β-catenin、BCL-2、CD44、CyclinD1、Lef/Tcf-4、CJun、mmp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促凋亡蛋白BAX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体内实验结果检测发现实验组(FA-2-b-β)和阳性对照组(IM)组相比,具有相似的治疗效果,均可延长模型小鼠生存期,并升高血细胞数,体重恢复至正常,尽管白细胞数治疗后仍高;促凋亡基因、蛋白Bax、Caspase-3表达上调,抑制凋亡基因、蛋白Bcl-2、CytochromeC、Caspase8、Caspase9表达下降。结论:秦巴硒菇提取物酸性RNA蛋白复合物FA-2-b-β可以抑制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诱导K562细胞、原代细胞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DNA合成期,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Caspase信号通路有关。

李思雨[3](2019)在《灸药结合改善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评价灸药结合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对化疗期间乏力、潮热、失眠、疼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其他不良反应的疗效,并监测安全性。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科使用蒽环、紫杉类方案化疗的乳腺原发性癌患者72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分别予以单纯化疗和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关元、气海联合化疗,治疗时间为4-8个化疗周期,记录每个化疗周期患者第7(±1)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每周期使用的rh G-CSF的剂量,观察两组患者骨髓抑制的差异;在化疗前、化疗中期,化疗结束时由患者本人填写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EORCT QLQ C-30)、(EORCT QLQ C-BR30),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生活质量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高,并记录化疗导致的乏力、潮热、失眠、疼痛、纳差、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其他不良反应,按照CTCAE 4.03进行分级记录,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差异;评价患者的皮肤烫伤程度、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监测艾灸及温肾升白方的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2例使用蒽环、紫杉类方案化疗的乳腺原发性癌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其中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统计例数为68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33例。完成试验的患者均为女性,入组前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化疗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结果显示两组基线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前后骨髓抑制情况比较:治疗终点时,两组患者化疗均可引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程度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使用灸药结合可显着改善白细胞计数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无影响(P>0.05)。治疗组使用rh G-CSF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分层分析灸药结合可以显着改善使用蒽环方案化疗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的降低(P<0.05);可改善已绝经患者白细胞计数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无影响(P>0.05)。灸药结合可减少蒽环类、已绝经患者使用rh G-CSF剂量(P<0.05)。3.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治疗终点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较化疗前升高,生活质量下降(P<0.05);治疗组的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总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较好(P<0.05);其中治疗组生理功能、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化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乳腺癌生活质量评分较化疗中期降低,生活质量改善(P<0.05)。4.治疗前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治疗终点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较化疗前均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治疗组的全身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分层分析发现灸药结合可改善紫杉类、未绝经患者的不良反应(P<0.05)。5.治疗结束时安全性指标比较:治疗终点时,两组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艾灸导致皮肤严重烫伤情况。结论1.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可以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减少化疗期间使用rh G-CSF剂量,尤其是对使用蒽环方案化疗、已绝经患者疗效更明显。2.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可以显着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对生理功能、情感状况、功能状况改善明显。3.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可减轻化疗时全身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徐蝶衣[4](2019)在《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对女性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症候、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态及复发率的影响,评价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治疗女性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从上海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系统中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二丁二仙方并随证加减,同时进行艾灸;对照组予呋喃妥因0.1g,QN,po 2周、然后左旋氧氟沙星片0.1g,QN,po 2周、然后头孢呋辛0.25g,QN,po 2周。此为一个周期,该周期结束后,按照前一周期用药顺序,再重复一个周期,总疗程为12周。其中对于上述三种抗生素中任一过敏者,则将该种抗生素替换为复方新诺明(每片含磺胺异恶唑400mg,甲氧苄啶80mg)1#,QN,po。2组均以一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2周复查小便常规,同时在第4、第8、第12周进行中段尿培养。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以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统计分析女性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运用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后的中医症候改善情况、临床症状改善率、复发次数、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态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实验结束时,共完成病例61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2.两组患者治疗第六周、第十二周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较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较前均有所提高,治疗组的改善情况较之对照组更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组(30例)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0%,长程低剂量抗生素抑菌疗法组(31例)复发13例,复发率为41.94%,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长程低剂量抗生素抑菌疗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粪常规、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故两组用药均有较好安全性。结论: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可以安全有效地缓解女性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次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刘奔波[5](2019)在《黄芪甲苷在辐射刺激液诱导细胞旁效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辐射刺激液作用后LO2细胞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研究,为新辐射防护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实验使用转移辐射条件刺激液模式构建辐射诱导的细胞旁效应模型。(1)采用活性氧荧光探针检测γ-射线0、1、2、4、6、8Gy照射后1h及转移条件培养基作用1h后细胞内ROS含量的变化,选出合适的构建旁效应模型的辐照剂量,接着使用不同浓度黄芪甲苷0、20、40、60、80、100μg/mL预处理3h后再接受辐射条件刺激液作用24h后细胞ROS含量的变化,筛选合适的黄芪甲苷作用浓度。(2)CCK-8法检测黄芪甲苷对辐射条件刺激液作用后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进一步筛选黄芪甲苷作用浓度。实验分组:NC组、IR组、ICM组、ASIV+ICM组。(3)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黄芪甲苷对辐射条件刺激液作用后细胞生长速度以及克隆形成率的影响。(4)微核实验检测细胞DNA的损伤情况。(5)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结合流式细胞仪共同检测黄芪甲苷对辐射条件刺激液作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6)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芪甲苷对辐射条件刺激液作用后细胞周期的影响。(7)微板法检测黄芪甲苷对辐射条件刺激液作用后的细胞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以及丙二醛MDA活力的影响。(8)罗丹明123荧光探针检测黄芪甲苷对辐射条件刺激液作用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9)Western blot检测黄芪甲苷对辐射条件刺激液作用后Nrf2/Keap1信号相关蛋白Nrf2、Keap1、HO-1、NQO-1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辐照后细胞内ROS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8Gy对应的条件刺激液作用后细胞ROS含量最高(P<0.05);与ICM组相比,黄芪甲苷浓度80μg/mL和100μg/mL的条件刺激液作用后细胞内ROS明显减少(P<0.05)。2.与对照组相比,转移条件培养基作用24h后细胞的存活率降低(P<0.05);与ICM组相比,黄芪甲苷浓度80μg/mL和100μg/mL的条件刺激液作用后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ICM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减慢、克隆形成率降低(P<0.05);而与ICM组相比,ASIV+ICM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提高、克隆形成率增加(P<0.05)。4.与对照组相比,条件刺激液作用24h和48h后的ICM组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均增加(P<0.05);而与ICM组相比,48h后的ASIV+ICM组细胞微核率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条件刺激液作用48h后的ICM组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05);而与ICM组相比,48h的ASIV+ICM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6.与对照组相比,IR组和ICM组的G2/M期比例从均4h开始增加,12h达到峰值分别是51.04%和41.01%,而ASIV+ICM组G2/M期比例也从4h开始增加,12h达到峰值34.86%。7.与对照组相比,条件刺激液作用48h后的ICM组细胞内SOD、GSH的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P<0.05);与ICM组相比,ASIV+ICM组细胞的SOD、GSH的活力升高、MDA含量减少(P<0.05)。8.与对照组相比,条件刺激液作用48h后的ICM组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下降(P<0.05);与ICM组相比,ASIV+ICM组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有所恢复(P<0.05)。9.与对照组相比,条件刺激液作用48h后ICM组Nrf2/Keap1信号相关蛋白Nrf2、HO-1、NQO-1的表达均有所升高,Keap1下降(P<0.05);与ICM组相比,ASIV+ICM组Nrf2、HO-1、NQO-1的表达均下降,Keap1增加(P<0.05)。结论:1.条件刺激液作用细胞后ROS、MDA的含量增加,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存活率以及克隆形成率均降低,微核、凋亡率增加,细胞周期出现G2/M期阻滞,线粒体的膜电位降低;2.黄芪甲苷可增加GSH、SOD含量减少条件刺激液诱导的ROS的生成,减少细胞微核的形成、降低细胞凋亡率,减少细胞周期G2/M期阻滞,部分恢复线粒体的膜电位,这可能与黄芪甲苷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有关。

周聪[6](2017)在《黄伞多糖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糖作为黄伞(Pholiota Adiposa 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抑菌、调节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关于黄伞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较少,故本课题选取黄伞子实体作为实验原料,研究了不同溶剂酸碱性及脱蛋白对黄伞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并对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本实验研究了提取溶剂酸碱性和脱蛋白工艺对黄伞多糖得率及对正常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影响。研究发现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黄伞多糖得率(11.02%)显着高于0.1mol/L盐酸溶液制备的黄伞多糖得率(9.26%)和水制备的多糖得率(9.08%),此外脱蛋白工艺能够显着提高黄伞多糖的纯度,其中脱蛋白酸溶性黄伞多糖的纯度上升最大,达到73.91%,其次是脱蛋白水溶性黄伞多糖(66.23%),最小的是脱蛋白碱溶性黄伞多糖(45.11%)。黄伞多糖对肝细胞、成肌细胞、成纤维细胞三种正常体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酸溶性黄伞多糖毒性最弱,其次是水溶性黄伞多糖,经过脱蛋白后,黄伞多糖毒性均明显降低。而黄伞多糖对宫颈癌细胞、结肠癌细胞、肝癌细胞三种人体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发现脱蛋白酸溶性黄伞多糖对三种人体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明显高于未脱蛋白酸溶性黄伞多糖及脱蛋白和未脱蛋白的碱溶性和水溶性黄伞多糖,在考虑对正常体细胞安全浓度前提下,其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最佳,当浓度为1mg/mL时增殖抑制率达到38.1±1.75%。通过红外光谱对六种黄伞多糖进行分析发现脱蛋白酸溶性多糖在1078士4cm-1和759.83cm-1处有最强吸收峰,表明其C-O-H或C-O-C和环氧基团含量高于其它5种黄伞多糖,初步推测黄伞多糖对人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可能与其官能团存在一定联系,选取脱蛋白酸溶性黄伞多糖及宫颈癌细胞进行后续研究。本实验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对脱蛋白酸溶性黄伞多糖进行一级纯化得到SPAP2-1、SPAP2-2两种黄伞多糖级分,其得率分别为62.41%,3.82%。SPAP2-1和SPAP2-2对肝细胞、成肌细胞、成纤维细胞毒性试验研究发现,SPAP2-1对三种正常体细胞的毒性要明显弱于SPAP2-2。SPAP2-1和SPAP2-2对宫颈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结果表明,在考虑对三种正常体细胞安全浓度的前提下,SPAP2-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SPAP2-2,且在浓度为4mg/mL、作用时间为48h时达到最佳,抑制率为73.52±1.36%。通过PI单染色法考察SPAP2-1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研究发现SPAP2-1能有效地阻滞宫颈癌细胞于G1期;通过Annexin V-FITC和PI双染色法研究SPAP2-1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率的试验结果表明,SPAP2-1能有效地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黄伞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其最主要的活性物质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伞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娜,沈先荣,宗杰,李佳媚,张俊玲,何颖,蒋定文,王庆蓉[7](2017)在《星虫多糖对亚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星虫多糖(Sipunculus nudus L.polysaccharide,SNP)对亚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BALB/c,采用137Csγ射线对小鼠进行1次性全身照射(总剂量为4.0Gy),建立亚急性辐射损伤模型。照射前连续灌胃给药7d,照射后继续给药14d。用细胞分析仪测定外周血象,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造血干细胞含量与细胞凋亡率。照射后24h取小鼠股骨进行HE染色观察骨髓病理变化。结果经137Csγ射线照射后,与辐照模型组相比,照后第10天,90mg/kg SNP小鼠外周血象红细胞数量显着提高(P<0.05),SNP 3个剂量组血小板数量均显着提高(P<0.05);照后第14天,270mg/kg SNP组小鼠脾脏指数与30mg/kg SNP组小鼠睾丸指数显着提高(P<0.05),30mg/kg SNP组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显着提高(P<0.05),SNP各给药组骨髓细胞凋亡率显着下降(P<0.01),骨髓组织中有核细胞数量显着增多。结论SNP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造血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杨苏钰[8](2017)在《运用Apriori算法对抗肿瘤中药药性、功效及药理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肿瘤是近年来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的疾病,据统计,目前大部分种类的肿瘤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中国因患肿瘤而死亡的人数约占全球肿瘤死亡总人数的1/4左右,人类正面临着肿瘤防治的新挑战。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手段和方式已经日臻完善,主要为手术配合放、化疗联合治疗。但传统西医治疗在提高缓解率的同时易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与耐药性。作为传统医学主体的中医药与西医相结合辨证施治,在提高疗效、缓解不良反应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在收集数据建立抗肿瘤中药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探寻抗肿瘤中药性效关系及现代药理学研究,为抗肿瘤中医及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临证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华本草》和《中国药典(2015版)》收集药物,根据《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增加新的抗肿瘤中药,并从中国知网搜索2006年至2016年这些药物所发表的抗癌药理加以更新及筛检,建立抗肿瘤中药数据库。数据挖掘是在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使用SPSS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并对经典的Apriori算法进行改进,编程实现双向强关联规则挖掘方法,以挖掘抗肿瘤中药药性、功效及药理之间的关系。结果:(1)建立抗肿瘤中药数据库,收录中药1378味,收集整理药名、更新其抗肿瘤方面药理数据方便相关研究学者查阅。(2)抗肿瘤中药寒性药最多,约占32%;苦味药最多,约占35%;归肝经的最多,约占24%;无毒的约占85%,有毒的约占15%。(3)抗肿瘤中药具有的功效频次较高的为解毒、止痛、消肿清热解毒活血以及化瘀。(4)抗肿瘤中药药理频次较高的为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以及免疫调节。(5)抗肿瘤中药性-效-理分析产生的双向强关联规则:①药性间:寒性与苦味等;苦味与肝经,甘味与脾经等;寒性与肝经,寒性与心经等;温性、辛味与肝经,平性、甘味与脾经等。②药性-功效间:寒性与清热解毒,寒性与清热等;苦味与清热解毒等;肝经与清热解毒等;寒性、苦味、肝经与清热解毒等。③功效-药理间:解毒与抗病原微生物等。④药性-功效-药理间:平性、辛味、肝经、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寒性、苦味、心经、活血化瘀和扩张冠脉血管等。结论:(1)本研究抗肿瘤中药性效理频数统计符合中医药理论,即苦寒、归肝经的药为多,功擅解毒消肿、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最常见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及免疫调节等。(2)通过Apriori算法挖掘抗肿瘤中药性性效理之间的关联规则,抗肿瘤中药性效理关联分析得到的双向强规则为平性、辛味、肝经、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温性、甘味、肝经、解毒和抗病原微生物,温性、辛味、肺经、理气和镇痛,寒性、苦味、肝经、清热和抗病原微生物,寒性、苦味、心经、活血化瘀和扩张冠脉血管。(3)本研究经数理统计分析认为,抗肿瘤治疗使用中药及方剂配伍时可考虑选取药性辛平、归属肝经、有抗肿瘤功效和免疫调节药理活性的药物。(4)药理组合与功效的分类关联挖掘发现抗肿瘤中药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药理活性分别与清热解毒功效同时出现的概率较大,结合交叉表来看可能与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药物的性味大多苦寒以及苦寒药物所含有效成分有关。

于纯淼,于栋华,国立东,孟丹,赵力松,郭旭,刘晓艳[9](2015)在《食用菌多糖抗辐射损伤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常见可食真菌中多糖成分的抗辐射损伤效果和作用机制,可为研究开发抗辐射损伤保健食品提供参考。

纪卫政[10](2006)在《阿魏菇粗提取物抗辐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阿魏菇粗提取物抗辐射的机理,为阿魏菇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180只小鼠随机分为0、2和8Gy3个剂量组,各组为20、40、120只。分别用X射线全身照射1次。接受2Gy和8Gy辐射的小鼠再分别随机分为两组,各为20只与60只。实验组,用阿魏菇提取物灌胃;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照射后1d、7d和28d分别抽取小鼠眼球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同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称量体重、胸腺和脾脏。用免疫组化法测胸腺和脾脏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对接受2Gy辐射的小鼠,辐射1天后,阿魏菇组Bcl-2为7.5±1.38;对照组4.4±0.78,P<0.05。阿魏菇粗提取物可以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Bax蛋白的表达,阿魏菇组6.2±1.34对照组10.1±1.57,P<0.05。阿魏菇粗提取物可以抑制Bax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减少胸腺和脾脏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差别在第7天时仍存在,第28天时差别不明显。对接受8Gy辐射的小鼠阿魏菇未见保护作用。小鼠受照射后24h,Bax蛋白的表达最强,而Bcl-2蛋白的表达降至最低。照射后7天和28天时,Bax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Bcl-2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阿魏菇粗提取物对接受较低剂量辐射的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梁金菇多糖影响造血功能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梁金菇多糖影响造血功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舍饲山羊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瘤胃菌群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Abbreviations)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山羊舍饲模式研究
        1.1 山羊生物学特点
        1.2 山羊传统养殖方式存在的问题
        1.3 国内外舍饲模式研究进展
        1.4 山羊舍饲模式的发展前景
        1.5 山羊舍饲模式存在的问题
    2 益生菌的作用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2.1 益生菌的概念
        2.2 益生菌的作用特点
        2.2.1 促进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2.2.2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2.2.3 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及调理胃肠道健康
        2.3 益生菌制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2.3.1 益生菌制剂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3.2 益生菌制剂对免疫功能和抗氧化的影响
        2.3.3 益生菌制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3 中药提取物的作用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3.1 中药提取物概述
        3.2 中药提取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3.2.1 中药多糖的作用机理研究
        3.2.2 中药精油的作用机理研究
        3.2.3 中药多酚类的作用机理研究
        3.2.4 其他中药提取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3.3 中药提取物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3.3.1 中药提取物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3.3.2 中药提取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3.3 中药提取物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4 中药与益生菌联用的效果及其在畜禽中的应用
        4.1 中药与益生菌的协同作用
        4.2 中药与益生菌联用在畜禽上的应用
        4.2.1 中药与益生菌联用对生产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
        4.2.2 中药与益生菌联用对胃肠道发酵的影响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6.1 研究内容
        6.2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不同水平益生菌对舍饲山羊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1.1.2 益生菌制剂
        1.1.3 试验饲粮
        1.2 试验设计
        1.3 饲养管理
        1.4 检测指标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益生菌对舍饲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益生菌对舍饲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益生菌对舍饲山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益生菌对舍饲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益生菌对舍饲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3 益生菌对舍饲山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二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舍饲山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1.1.2 益生菌与中药多糖
        1.1.3 试验饲粮
        1.2 试验设计
        1.3 饲养管理
        1.4 检测指标与方法
        1.4.1 生产性能
        1.4.2 血液指标
        1.4.3 瘤胃发酵参数
        1.4.4 菌群多样性测定与分析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2.4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5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2.6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山羊瘤胃细菌群落组成、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2.6.1 稀释曲线分析
        2.6.2 Venn图分析
        2.6.3 Alpha多样性分析
        2.6.4 主坐标分析(PCoA)
        2.7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瘤胃细菌群落相对丰度的影响
        3 讨论
        3.1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3.4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5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3.6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瘤胃细菌群落组成、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3.7 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山羊瘤胃细菌群落相对丰度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总结
    1 论文总体结论
    2 试验创新点
    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2)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实验材料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试剂和耗材
        2.1.2 无菌操作技术
        2.1.3 CCK8 法测定药物对白血病细胞敏感性
        2.1.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2.1.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2.1.6 慢性髓系白血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2.1.7 模型小鼠外周血细胞数,体重检测
        2.1.8 RT-PCR法检测K562、原代细胞,模型小鼠脾脏组织相关凋亡基因表达
        2.1.9 Western-blot法检测K562、原代细胞,模型小鼠脾脏组织相关凋亡蛋白表达
    2.2 模型小鼠HE、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检测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体外实验
        3.1.1 FA-2-b-β对 K562/原代细胞的增值抑制率的影响
        3.1.2 FA-2-b-β诱导K562、原代细胞凋亡
        3.1.3 FA-2-b-β对 K562、原代细胞周期的影响
        3.1.4 RT-q PCR 检测 K562、原代细胞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
        3.1.5 Western-blot 检测 K562、原代细胞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
    3.2体内实验
        3.2.1 FA-2-b-β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模型小鼠生存期影响
        3.2.2 模型小鼠血细胞数、体重的检测
        3.2.3 HE染色,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
        3.2.4 RT-qPCR检测慢性髓系白血病模型小鼠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
        3.2.5 Western-blot检测慢性髓系白血病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致谢

(3)灸药结合改善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 课题及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估计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研究病例的终止
        1.7 病例的剔除
        1.8 结局指标评判标准
    2.随机化方法及药物管理发放
        2.1 随机化方法
        2.2 药品发放与管理
    3.治疗方案
        3.1 艾灸
        3.1.1 取穴
        3.1.2 灸法
        3.1.3 疗程
        3.2 中药方剂
        3.3 rhG-CSF应用
        3.4 化疗方案
        3.5 合并用药的规定
        3.5.1 允许合并的用药
        3.5.2 禁止合并的治疗
    4.观察指标
        4.1 主要结局指标
        4.1.1 基线信息
        4.1.2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监测:
        4.1.3 分层分析
        4.2 次要结局指标
        4.2.1 生存质量调查
        4.2.2 不良反应
        4.3 观察时点
        4.4 疗效评价标准
    5.统计方法
    6.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分析
        1.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2.总体治疗结果分析
        2.1 白细胞结果比较
        2.1.1 总体白细胞计数比较
        2.1.2 白细胞计数分层比较
        2.2 中性粒细胞结果比较
        2.2.1 中性粒细胞的总体比较
        2.2.2 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层比较
        2.3 骨髓抑制使用rh G-CSF剂量的比较
        2.3.1 骨髓抑制使用rh G-CSF剂量的总体比较
        2.3.2 使用rh G-CSF剂量分层比较
    3.乳腺癌生存质量的比较
        3.1 乳腺癌生存质量的总体比较
        3.2 乳腺癌生存质量的共性模块比较
    4.不良反应的比较
        4.1 两组患者全身不良反应
        4.2 不良反应分层分析
    5.安全性指标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及现状
        1.1 蒽环及紫杉类作用机制与局限性
    2.骨髓抑制的研究现状
        2.1 化疗性骨髓抑制的机制
        2.2 西医改善骨髓抑制的治疗及现状
    3.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的中医研究
        3.1 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的病因病机
        3.1.1 正虚毒滞是乳癌发病的基本状态
        3.1.2 手术耗损是骨髓抑制的促进因素
        3.1.3 化疗攻伐是骨髓抑制的首要因素
        3.1.4 脾肾亏损是骨髓抑制的根本因素
        3.2 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中医治疗
        3.2.1 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溯源
        3.2.2 中药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相关研究
        3.2.3 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相关研究
    4.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治疗乳癌化疗性骨髓抑制
        4.1 理论基础
        4.1.1 立方根本大法
        4.1.2 方药组成特色
        4.1.3 灸药灵活运用
        4.2 药理基础
        4.2.1 健脾温肾法改善骨髓抑制
        4.2.2 温肾升白方药味改善骨髓抑制
    5.温肾升白方结合灸药的临床效果分析
        5.1 治疗白细胞降低疗效分析
        5.2 治疗中性粒细胞降低疗效分析
        5.3 减少rh G-CSF剂量相关分析
        5.4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5 对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6.结论
    7.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五苓散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提高生活质量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4)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及证候判定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剔除标准
        1.3.4 退出(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观察方法
        2.1.1 样本量估计与分组方法
        2.1.2 治疗方案
        2.1.2.1 病因治疗
        2.1.2.2 前期治疗
        2.1.2.3 分组治疗
        2.2 观察指标
        2.2.1 疗效性实验室指标
        2.2.2 生命质量调查
        2.2.3 焦虑状况调查
        2.2.4 安全性评价
        2.2.5 不良事件
        2.3 疗效标准
        2.3.1 近期和远期疗效判定
        2.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3.3 复发率的判定
        2.3.3.1 复发的判定
        2.3.3.2 复发频次的统计及比较
        2.4 伦理学要求
        2.5 数据管理和统计学分析
        2.5.1 CRF表的填写与移交
        2.5.2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病例收集的一般情况
    2.基线比较
        2.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2.2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尿白细胞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积分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比较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指标的比较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积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段尿培养结果比较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状况比较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结果比较
        3.8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3.9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概述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病因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发病机制的认识
        1.3 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与焦虑/抑郁
        1.4 现代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情况的认识
        1.5 现代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治疗
        1.6 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
    2.祖国医学对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治则
        2.3 中医药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
        2.3.1 肾阴亏虚型
        2.3.2 肾阳不足型
    3.二丁二仙方立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4.艾灸及穴位分析
        4.1 艾灸概述及其对机体的作用
        4.1.1 艾灸概述
        4.1.2 艾灸对机体的作用
        4.2 选穴分析
    5.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6. 结论
    7.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文献综述 补肾清利法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已发表论文
    附录三:焦虑量表

(5)黄芪甲苷在辐射刺激液诱导细胞旁效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资助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索引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细胞及其复苏、培养、传代、冻存
        2.1.2 实验药物的配制及其分组
        2.1.3 辐照参数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仪器
        2.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辐射旁效应细胞模型的构建
        2.2.2 LO2 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测定
        2.2.3 CCK-8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2.2.4 细胞生长曲线实验
        2.2.5 细胞克隆形成率实验
        2.2.6 细胞微核试验
        2.2.7 流式细胞仪检测LO2 细胞凋亡的发生
        2.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变化
        2.2.9 检测LO2 细胞中的SOD活力改变
        2.2.10 检测LO2 细胞中的GSH活性
        2.2.11 检测LO2 细胞中的MDA含量
        2.2.12 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2.2.13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蛋白的表达
    2.3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
    3.2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3.3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生长速度的影响
    3.4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克隆的影响
    3.5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微核的影响
    3.6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3.7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周期的变化
    3.8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SOD、GSH和 MDA的影响
    3.9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3.10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内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2 黄芪甲苷与ICM刺激后细胞生长速度、增殖的影响
    4.3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4.4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4.5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
    4.6 黄芪甲苷对ICM刺激后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黄伞多糖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真菌多糖
        1.2.1 真菌多糖的提取分离
        1.2.2 真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1.2.3 真菌多糖的生理功能
        1.2.4 真菌多糖的结构分析
        1.2.5 真菌多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1.3 黄伞多糖
        1.3.1 黄伞多糖的提取分离
        1.3.2 黄伞多糖的分离纯化
        1.3.3 黄伞多糖的生理功能
        1.3.4 黄伞多糖的结构分析
    1.4 本实验研究内容
2 黄伞多糖的制备及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黄伞多糖的制备
        2.3.2 黄伞多糖含量的测定
        2.3.3 黄伞多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多糖含量的测定
        2.4.2 不同酸碱性的提取溶剂对黄伞多糖得率及纯度的影响
        2.4.3 黄伞多糖对人体正常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
        2.4.4 黄伞多糖对抑制人体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2.4.5 黄伞多糖红外光谱(IR)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黄伞多糖的纯化分级及诱导Hela细胞凋亡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药品与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黄伞多糖的纯化分级
        3.3.3 四甲基偶氮唑蓝还原法(MTT)比色法
        3.3.4 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细胞周期
        3.3.5 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
        3.3.6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黄伞多糖的纯化分级
        3.4.2 脱蛋白酸溶性黄伞多糖对人体正常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
        3.4.3 脱蛋白酸溶性黄伞多糖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3.4.4 SPAP2-1对Hela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3.4.5 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星虫多糖对亚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动物与分组
    1.3 外周血细胞计数
    1.4 小鼠脏器指数检测
    1.5 骨髓造血干细胞含量测定
    1.6 骨髓细胞凋亡率检测
    1.7 骨髓病理学观察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SNP对辐照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2.2 SNP对辐照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2.3 SNP对辐照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含量的影响
    2.4 SNP对辐照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2.5 SNP对辐照小鼠骨髓病理的影响
3 讨论

(8)运用Apriori算法对抗肿瘤中药药性、功效及药理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现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3. 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一) 抗肿瘤中药研究进展
        1. 抗肿瘤中药的文献研究
        2. 抗肿瘤中药的实验研究进展
    (二) 中药数据库知识发现研究进展
        1. 数据库知识介绍
        2. 数据库数据挖掘研究
        3. 中药数据库研究进展
        4. 中药数据库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课题技术路线图
    1. 建立数据库
    2. 数据处理及标准化
    3. 数据挖掘的方法及内容
第四部分 结果
    1. 频数统计结果
    2. 关联规则挖掘结果
    3. 分类关联挖掘结果
第五部分 讨论
第六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食用菌多糖抗辐射损伤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食用菌多糖抗辐射作用的研究
2食用菌多糖抗辐射生物学效应机制的研究
3展望

(10)阿魏菇粗提取物抗辐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受试物的制备
    2 实验动物来源
    3 实验设计
    4 观察指标
        4.1 白细胞计数
        4.2 胸腺和脾脏指数
        4.3 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测定
    5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四、梁金菇多糖影响造血功能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益生菌和中药多糖对舍饲山羊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瘤胃菌群组成的影响[D]. 郭贝贝.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2]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实验研究[D]. 程明霞.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灸药结合改善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D]. 李思雨.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4]二丁二仙方结合灸法治疗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D]. 徐蝶衣.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黄芪甲苷在辐射刺激液诱导细胞旁效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刘奔波. 南华大学, 2019
  • [6]黄伞多糖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周聪.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7]星虫多糖对亚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J]. 李娜,沈先荣,宗杰,李佳媚,张俊玲,何颖,蒋定文,王庆蓉. 中国海洋药物, 2017(06)
  • [8]运用Apriori算法对抗肿瘤中药药性、功效及药理的关联性研究[D]. 杨苏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12)
  • [9]食用菌多糖抗辐射损伤作用研究进展[J]. 于纯淼,于栋华,国立东,孟丹,赵力松,郭旭,刘晓艳. 食用菌, 2015(03)
  • [10]阿魏菇粗提取物抗辐射实验研究[D]. 纪卫政. 新疆医科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金针菇多糖对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