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城市化特征及制约因素研究

连云港城市化特征及制约因素研究

一、连云港城市化特征及其制约因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彭倩[2](2020)在《中国城市“公园-人口”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格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公园与人口相互作用的“双向影响”愈发强烈,科学研判公园与人口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实现城市绿色发展、提升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将公园与人口纳入统一系统框架,构建城市“公园-人口”复合系统,以我国279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在分析二者耦合协调相互作用机理和构建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刻画2006~2017年公园、人口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特征,科学判断其内在协调关联性和协调发展水平,并提出公园与人口有序协调发展的优化对策,以期为城市绿色转型过程中公园与人口高质量融合发展和实践应用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综合发展水平特征:(1)时序演变特征:全国二者均为较低水平、持续增长态势,发展较慢的公园正在脱离日益加快的人口发展,区域呈现东部、西部“同步发展型”,中部“公园滞后型”,东北出现“双低”情况。城市规模为特大城市“双高公园滞后型”,中等城市出现“双低”情况。公园格局、人口规模与结构为主要差异因素;人均公园指标、人口生活水平为制约的主要层面。(2)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公园子系统呈现由“南高北低”向东南沿海和西部部分城市集聚转移,城市间差距逐渐缩小,公园发展主导影响因素由“气候→经济”转变。人口子系统呈现滇、陕、晋等省域及珠三角城市群相对中高水平,向“东部>西部>中部>东北”显着区域差异格局演变,人口密度为稳定型影响因素,外来人口的集聚效应后发主导因素。(2)耦合协调度特征:(1)时序演变特征:全国尺度整体呈高耦合度、低耦合协调度情况,二者的发展度过低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整体实现“轻度失调→勉强协调”。在四大地区尺度,不同区域步入协调发展先后不一,东北未达协调区间,区域城镇化率与人口差异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城市规模尺度,特大城市一直处于协调发展水平,中等城市最晚步入协调发展。城市所处发展阶段与开放程度是影响的主要原因。(2)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四大地区尺度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空间格局特征。东部保持领先增长态势,西部呈提速发展状态,中部发展缓慢,东北则为减速甚至停滞发展态势,区域差异呈拉大趋势,区域特征与人口差异是决定与影响其间差距的重要因素,协调区域均衡发展已刻不容缓。在市域尺度呈现核心城市引领“集群化”空间发展格局,整体为“低质发展-提升过渡-核心引领”阶段性演变特征,差异主导控至目标层由“公园→人口”转变。高耦合协调度主要集聚于以深圳、杭州等为核心的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等;低耦合协调则集聚于吉、辽、豫等人口问题严峻的城市。新时期公园与人口发展应当注重多维、整体的系统诊断和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研究从公园与人口的相互作用关系视角切入,构建“公园-人口”复合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可有效揭示系统发展的内部制约因素,是视角创新+方法创新在学科领域中的新尝试,以期丰富公园与人口关系研究的视角、理论和方法,为在公园系统评价、规划与管控层面响应“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提供科学依据。

石琳琳[3](2019)在《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及其增长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群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最具有活力的区域,在国家甚至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与城市群相关的问题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规模巨大,且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环境下,城市群的发展也是大相径庭的。中部城市群地处内陆腹地,承接南北、贯通东西,2016年人口达到了1.81亿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153.46亿元,占中部六省的61.72%,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特别是以2004-2005年为转折点,制造业空间分布发生逆转性的变化,中部开始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城市群迅速崛起。此外,对于我国来说,受到行政边界的影响,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发展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难以实现联动发展,中部城市群城市均在一省省域辖区范围内,具备实现一体化的便利条件,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中部城市群进行研究,能够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思路,也可以给内陆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群提供重要的经验。同时,本文认为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自组织过程,又是地方政府竞争基础上制度变迁的他组织过程,不仅要从空间结构形式层面对城市群经济进行理解,而且要从经济联系层面,特别是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群经济,探索城市群城市间的经济协作的路径。因此,本文研究主要涉及两条主线。第一,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首先,对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文献进行评述,为本文的研究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发现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城市群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并不一致,本文基于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的研究,认为对于处在发展阶段的中部城市群来说,集聚和单中心的空间结构是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效应归结为集聚收益和集聚成本对要素流动产生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确定方向。其次,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和比较,从人口和产业两个维度,对城市群的集聚程度以及单中心-多中心程度进行了量化,经过比较分析发现中部城市群从集聚-分散的角度来看呈现出分散的特征,从单中心-多中心的角度来看呈现出多中心的特征,且首位城市聚集人口和产业的能力差、城市等级低。此外,中部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差异较大,其中太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分布较为集中,其余三个城市群产业较为分散。最后,对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选取城市群集聚程度和城市群单中心程度两个指标作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代理变量,将其放到城市群增长模型中,据此得出了与本文猜想相一致的结论:集聚和单中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对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二,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首先,对城市群经济联系与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关系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对城市群内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薄弱,对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基于此,本文对城市群经济联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共享基础设施,二是共享市场,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以往研究方法的比较和分析,采用引力模型对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度,并对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基本的结论是:中部城市群城市布局较为紧凑,经济联系较为紧密,这为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条件。最后,对城市群经济联系与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城市群平均联系强度和全局联系强度两个指标作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代理变量,得出结论:密切的经济联系对城市群经济增长有着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这与网络分析范式下强调的城市的连通性和城市体系中存在网络外部性观点相一致,这证实了集聚经济的好处可以通过城市之间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而在多个城市之间得到共享。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提升中部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建立城市群区域城市联动机制,促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加快产业市场整合,打造中国中部制造业中心;优化城镇化政策,促进人口和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第一,丰富了城市群研究的内涵,国内对城市群的研究多集中在发展较快的东部城市群,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中部地区城镇化问题是我国城镇化问题的一个缩影,本文针对中部城市群这样典型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丰富了城市群研究的内涵,为中部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思路。第二,以往的研究多倾向于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演变规律以及区域内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进行研究,较少探讨城市群空间结构及经济联系特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尝试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位序规模指数和首位指数等指标分别从集聚-分散的角度和单中心-多中心的角度测算了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运用引力模型对中部城市群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进行测度,并将其作为整体加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得出结论集聚的正外部性在中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这种正外部性可以通过城市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得到共享。

韩汝雪[4](2018)在《江苏省民用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回顾了有关民用运输机场建设运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并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我国大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运营现状以及与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空港经济区是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现象,它在世界范围内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发展实践。本文从空港以及空港经济的概念和发展背景入手,首先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定性分析了机场与所在城市(区域)的互动关系,然后通过建立机场运营与城市(区域)经济增长有效性及关联性的分析框架进行计量分析,旨在为江苏省内机场及其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模式、发展方向等方面提供更为有效的建议。基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及机场发展现状,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江苏省民用机场及其所在城市发展的有效性进行横向评估,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对机场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进行探讨,结论如下:(1)江苏省民用运输机场运营总体呈现为技术无效,2017年综合效率约为0.770。其中,纯技术效率为0.869,而规模效率为0.883。整体而言,是较低的纯技术效率制约了规模效率的发挥,成为江苏省机场总体技术无效、制约技术效率实现优化的主要归因。(2)在江苏省9个民用机场中,仅有南京禄口这一大型枢纽机场为技术有效,禄口机场相较其他机场运营成熟,在现有的运营规模与管理水平下,投入产出匹配良好并已基本实现了产出效益最大化,而其余8个机场均为技术无效。针对无效的DMU决策单元,结合投入产出松弛变量表进行决策单元投入产出变动,以实现效率优化。(3)江苏省内机场与城市经济增长大多处于关联发展的初始阶段,即当前机场的客运以及货运吞吐量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大都停留在单方向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对机场的客货流量有较为显着的促进影响,而机场的运营对城市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低。(4)基于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强化机场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实现二者的良好互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杨欢[5](2018)在《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城乡差距明显、公共设施非均衡、扶贫脱困难度大、村庄风貌单调等诸多问题。为改善农村建设滞后的现象,统筹城乡发展,2005年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经过10余年的实施建设,关中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设施和技术,农村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提升。然而农村可持续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城乡二元差距依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进行评估,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内容方向,最终实现关中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首先,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视角审视农村建设的研究重点和内容特征,梳理国内外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整理后发现从投入产出视角对新农村建设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研究成果略少,且大多数成果并未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公共价值属性,轻视农民主体对新农村建设绩效的认知。在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地方实践提出了名目众多的发展模式,然而模式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欠佳。同时对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整理,为后文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借鉴。其次,从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利用、设施配套和人居环境等维度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征和主要经验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对比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数理方法,从过程事实一致性、建设实施绩效和农民主体满意度等三方面入手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之后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影响新农村建设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立足城乡规划学,全面反思当前关中地区农村发展模式和规划技术体系存在的不足,为后文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和农村规划技术体系优化创新提供思路。之后,在反思现实模式的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筑以―多产融合、内源驱动‖、―因地适宜、集约高效‖、―均衡共享、和谐宜居‖、―绿色安全、和谐共生‖为核心的多维目标价值导向。并遵循“时空差异性、空间尺度性、操作可行性”的原则,构建关中地区“地方模式+类型模式”的双层叠加适宜模式体系。同时立足城乡规划学,从体系结构、内容框架、技术方法、规范标准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对农村规划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最终为实现关中地区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最后,聚集村庄微观层面,选择渭南市白水县尧禾镇新武村、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平罗村、咸阳市礼泉县西张堡镇白村、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桃园村和宝鸡市太白县桃川镇灵丹庙村作为实证案例,对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四大类型模式进行验证,确保模式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王玉军[6](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丁婷婷[7](2016)在《绍兴市印染企业排污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染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制造业,具有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特点,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本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印染产业为例,利用近十年的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分析绍兴市印染业发展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治理现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2009-2013年绍兴市210家印染企业的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污染供需分析框架,从环境规制、市场压力、社会公众压力、能源消耗、企业技术水平、企业特征等方面提出理论假设构建指标并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印染企业排污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绍兴市印染业整体发展处于波动上升状态,但增速放缓且有下降的趋势,印染业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形势严峻。2.印染企业的排污强度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从外部因素来看,环境规制、社会公众压力和市场压力对企业排污强度有显着约束作用,环境信用行为越高、治污投资越高、距离水源区越近以及通过环境认证体系的印染企业排污强度越低。从企业内部因素来看,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能耗水平低的印染企业排污强度低;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大型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排污强度低。3.不同影响因素对企业排污强度的影响方向不同。印染企业的综合排污强度与企业能耗和企业区位因素正相关,与环境行为信用、治污投资、环境认证、清洁生产、所有制性质、企业规模等因素呈负相关关系。4.企业不同污染物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反映程度不同。印染企业的废水排放强度对企业能耗、环境认证、清洁生产和企业所有制性质等指标反映较大;环境认证、清洁生产和企业规模等指标对COD排放强度影响较大;清洁生产、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规模等指标对氨氮排放强度的影响较大。最后根据文章的研究结果,从政府、企业角度提出了建议措施。从政府角度看:要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和社会公众监督机制,推动企业加大减排力度,提高行业环境标准。从企业角度看,要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能耗,同时要加强员工技术知识培训,自觉接受环境监督。

耿燕芳[8](2015)在《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效益研究》文中指出在湖北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影响下,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现状越发突出。但土地资源是有限性的,为达到城市土地的扩张与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需要测度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效益,实现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边际效益最大化。湖北省城市土地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居民生活,然而,城市土地的低效扩张也严重制约生活环境、产业转型,加重城市负担。由此,本文拟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加权综合评价法测算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效益。之后运用Pearson空间自相关分析法进行效益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究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值及变化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障碍度诊断,以期为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提高提供对策建议。首先,研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指标体系框架。在参考相关领域研究并整理的基础上,本文建立的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研究指标框架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3个层次含15个指标。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加权综合评价法,运用极差标准化对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并评价湖北省及大中城市的土地扩张效益;运用Pearson空间自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衡量2000-2012年间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整体水平和区域分布差异,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之后引入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变化强度模型,测算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变化率和变化强度;最后进行障碍度诊断,探究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以上基础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在2000-2012年间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效益呈持续增长状态,其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呈增长状态,社会效益有所下降,湖北省大中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变化率2005-2012与2000-2005相比变化率减小,变化强度增加。经过障碍度分析,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障碍因素目前为经济因素,但是从时间波动趋势看社会效益的障碍因素越来越明显。因此,湖北省政府应积极从土地扩张规划与城市发展两方面入手,优化资源配置,集约节约使用每一寸土地,提高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效益,完善社会配套设置,从而实现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效益最大化。

王忍涵[9](2015)在《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世纪中期的10.64%快速发展至现在的54.77%,可见国家对城镇化的建设非常重视。与此同时,国家还在十八大明确提出城镇化不是房地产化,要与住房市场相互协调发展,规制房价,引导住房市场发展归于理性。因此,确定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首先对我国城镇化和住房市场的相关政策背景进行阐述,并明确城镇化和住房市场的关系,形成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这一研究主题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对城镇化进程和住房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识别,分别形成两个子系统的影响因素框架,并通过帕累托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初步确定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再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验证并确定对城镇化进程中影响住房市场发展的因素。最后以江苏省为例,选取相应指标,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对上述得到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验证。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知,上述得到的关键影响因素走势与当前城镇化进程推进是相适应的,并且符合住房市场发展的趋势。据此,最终确定影响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的5个主成分因子:土地与住房规划、购房条件等,20关键影响因素:人口密度、收入报酬等及其框架。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的成果和我国的发展现状给政府提出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陆彩兰[10](2014)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现代化应当是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呢?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离不开农户、农村金融机构、政府等的参与。本文主要利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对农村金融制度面临的供求障碍、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培育、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是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衍生于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有着不断扩大的需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金融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所引起的个别需求;二是农业现代化外在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公共需求。无论是个别金融需求还是公共的金融需求,都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之提供服务。高投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金融支持,资本和智力之源都不能流动到相对落后的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投资效率)效应,产生资本形成、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传导机制,对农业现代化发挥作用。第二是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金融供求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农村金融供给约束。从目前来看,农村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的自筹资金和外部的资金注入。作为农村资金的供给者,传统农户主要通过储蓄方式提供资金,但难以有更多剩余资金留存于储蓄。在市场化经营目标下,现有金融中介体系对农村的资金供给明显不足。农村金融制度发展面临的第二个障碍是农村金融需求抑制。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户总体借贷需求不高,即使有借贷需求,更希望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但实际上却难以获得正规借款。信贷需求的抑制导致农户生产经营方式比较保守,创业和改善生产的动力不足,因而始终难以走出贫困的低水平循环陷阱。为更好地分析农村金融供求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影响,本文以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受益主体行为——农户借贷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是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民,是探究农业发展缓慢和传统农户弱势的原因和出路的前提。长期以来,分散化经营模式造成了农户的市场弱势和组织弱势,但农业不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农民是理性的生产者,也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能够按照价格信号调节自己的行为。本文据此推理得出结论,农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都是市场机制下的平等行业,都可以培育出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传统农户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较远。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对农业经营方式进行选择,极大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代表着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加工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并在经营活动中显示出较强的农村金融资源聚集能力,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中间力量,能够胜任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国内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经验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增强农民增收的实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第四是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分析。虽然我国正规金融在农村已逐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现阶段的正规金融却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从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角度来看,判断一国或地区的正规金融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可以用适应性标准、效率性标准和完备性标准来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判断金融制度是否完善与健全的三个衡量标准相差很远。正规金融支农之所以有效性不足,有着显然的制度根源。对此,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应对正规金融支农功能进行重构与定位。信息不对称、抵押品缺乏、信用体系缺失等是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区别于城市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传统农户也将逐步转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本文认为,正规金融支农改革只有兼顾传统社会与现代科学技术之优势,不断拓展创新思路,才能探索出既符合我国农村实情又具有现代信息化特征的正规金融支农模式。第五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分析。正规金融支农供给的不足,给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我们绝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甚至取缔它,而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围绕“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赋予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地位,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非正规金融并充分发挥其显着优势,以满足那些被正规金融排斥在外的需求者的需要。根据我国实情,构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转型模式,使之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第六是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国政府在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也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新阶段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在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已被应用于各种问题的研究。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很不完善,单靠市场本身很难形成有效的机制。确定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角色,不仅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还应该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历史,考察可能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另外也需要考虑我国制度文化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产生的影响。现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全部作用,也不意味着市场是万能的。市场在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职能则应该限制在宏观领域,更明确地定位为完善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对市场主体和活动实施监管、做好“守夜人”的责任。

二、连云港城市化特征及其制约因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云港城市化特征及其制约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城市“公园-人口”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公园-人口”系统
        1.2.2 耦合协调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范围与对象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对象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公园-人口”系统耦合协调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论阐述
        2.1.1 系统论
        2.1.2 耦合协调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互作用分析
        2.2.1 城市“公园-人口”系统耦合协调概念
        2.2.2 城市“公园-人口”系统耦合协调作用机理理论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城市“公园-人口”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选取原则
        3.1.2 指标体系与内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构建
        3.3.1 综合水平模型
        3.3.2 耦合度模型
        3.3.3 耦合协调度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城市“公园-人口”系统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分析
    4.1 我国城市公园、人口发展概况
        4.1.1 公园发展概况
        4.1.2 人口发展概况
    4.2 我国城市公园、人口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4.2.1 时序演变特征
        4.2.2 空间分异演变特征
    4.3 我国城市“公园-人口”系统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4.3.1 时序演变特征
        4.3.2 空间分异演变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城市“公园-人口”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调控对策
    5.1 以促进系统长期协调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推动公园协同优化
    5.2 以区域协调为导向,优化“公园-人口”系统空间格局
    5.3 以供需平衡为主线,因“人口”而异制定提升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一、外文文献
    二、论文着作
    三、学位论文
    四、统计年鉴及相关标准
    五、其他
公式及图标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及其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中部城市群范围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主要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城市群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1.1 城市群空间结构
        2.1.2 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
        2.1.3 文献评述
    2.2 城市群经济联系相关研究
        2.2.1 城市群经济联系
        2.2.2 城市群经济联系与经济增长
        2.2.3 文献评述
    2.3 中部城市群相关研究
3 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联系增长效应的理论基础和量化方法
    3.1 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联系增长效应的理论基础
        3.1.1 理论基础
        3.1.2 实现机制
    3.2 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联系的量化方法
        3.2.1 空间结构
        3.2.2 经济联系
    3.3 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联系的演进特征分析
        3.3.1 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经济联系的演进特征
        3.3.2 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经济联系演进特征
        3.3.3 启示
4 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特征比较分析
    4.1 中部城市群空间非集聚特征分析
        4.1.1 中部城市群经济分散分布
        4.1.2 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以“二三一”为主
        4.1.3 中部城市群人口与产业空间的不一致性
    4.2 中部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比较分析
        4.2.1 中部城市群经济规模结构及其演变
        4.2.2 中部城市群人口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4.2.3 中部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4.3 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特征比较分析
        4.3.1 中部城市群内部城市间距离较近
        4.3.2 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逐渐增大
        4.3.3 各城市群经济联系差异较大
5 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及其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5.1.1 模型设定
        5.1.2 变量选取及说明
        5.1.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5.1.4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5.2 回归结果分析
        5.2.1 回归结果
        5.2.2 估计方法和内生性检验
        5.2.3 稳健性检验
    5.3 小结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人口空间集聚与城市群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
        6.1.2 单中心结构是现阶段中部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
        6.1.3 产业集聚对城市群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
        6.1.4 经济联系的改善有助于城市群共享增长效应
    6.2 政策建议
        6.2.1 提升中部城市群内中心城市的集聚及和辐射能力
        6.2.2 建立构建城市群区域城市联动机制,促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
        6.2.3 加快产业市场整合,打造中国中部制造业中心
        6.2.4 优化城镇化政策,促进人口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江苏省民用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空港经济区概念与发展机理研究
        二、空港有效性及评价方法研究
        三、空港与区域经济关联性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文章结构安排
        二、技术路线图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机场
        二、民用机场
        三、空港经济
    第二节 研究基础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乘数效应及其理论
    第三节 机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理论
        一、机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二、区域经济对机场的影响
第三章 江苏省民用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第一节 江苏省民用机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第三节 江苏省机场运营与区域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第四节 江苏省民用机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航发展水平严重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二、航空产业格局尚不完整,市场化程度低
        三、结构性矛盾突出,空域资源紧缺
        四、民用机场运营管理薄弱,技术人才匮乏
    第五节 江苏省民用机场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休闲时代,生活方式变革
        二、高铁时代,出行方式竞争
        三、资本时代,政策法规支持
第四章 江苏省民用机场与区域经济有效性研究
    第一节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第二节 DEA方法的基本模型
        一、规模报酬恒定时的CCR模型
        二、规模报酬可变下的BCC模型
    第三节 决策单元选择
    第四节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第五节 江苏省民用机场与区域经济有效性实证评估
        一、机场效率检验结果
        二、区域经济效率检验结果
    第六节 江苏省民用机场与区域经济的效率优化
    第七节 江苏省民用机场运营提升策略
        一、充分发挥禄口机场“龙头”作用,提升南京空港国际化水平
        二、统筹发展省域其他区域性机场和中等型机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提高各级机场的客货流量,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四、提高非航空业务收入,提升机场盈利能力
第五章 江苏省民用机场与区域经济关联性研究
    第一节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第二节 协整检验
    第三节 Granger因果检验
    第四节 基于机场与区域经济关联性的发展建议
        一、提升江苏民用机场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吸引周边产业集聚力
        二、注重航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航空产业链的形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建议措施
        一、主要结论
        二、建议措施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维度存在拓展空间
        二、数据获取尚待完善
        三、策略建议存在细化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城乡统筹发展任重而道远
        1.1.2 新农村建设迈入关键时期
        1.1.3 农村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新农村
        1.3.2 可持续发展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启示
    2.1 多维学科视野
        2.1.1 地理学领域
        2.1.2 社会学领域
        2.1.3 经济学领域
        2.1.4 政治学领域
        2.1.5 城乡规划学
        2.1.6 多维度审视
    2.2 理论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2.3 研究进展评述
    2.3 典型经验借鉴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3.3 启示借鉴
第三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征认知
    3.1 发展阶段梳理
        3.1.1 试点示范阶段(2005~2010年)
        3.1.2 推广建设阶段(2011~2014年)
        3.1.3 全面提升阶段(2015年~至今)
    3.2 建设实态分析
        3.2.1 产业经济维度
        3.2.2 社会发展维度
        3.2.3 空间利用维度
        3.2.4 公共设施维度
        3.2.5 人居环境维度
    3.3 主要建设经验
        3.3.1 以点带面、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3.3.2 以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为切入点
        3.3.3 政府主导、规划先行、互促发展
    3.4 典型问题审视
        3.4.1 “粗放的生产,薄弱的经济”
        3.4.2 “分散的布局,低效的空间”
        3.4.3 “失衡的配套,滞后的维护”
        3.4.4 “单调的风貌,破碎的生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绩效评估
    4.1 评估框架构建
        4.1.1 现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反思
        4.1.2 综合绩效评估的框架优化
    4.2 绩效水平测算
        4.2.1 过程事实一致性评估
        4.2.2 建设实施绩效的评估
        4.2.3 农民主体满意度评估
    4.3 绩效评估结果
        4.3.1 综合绩效不甚理想
        4.3.2 投入产出结构失衡
        4.3.3 空间差异特征明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影响机制阐述
    5.2 外部因素分析
        5.2.1 财政实力薄弱
        5.2.2 资源投入偏差
        5.2.3 管理行为不当
        5.2.4 政策制度弊端
    5.3 内部因素检讨
        5.3.1 村庄自治能力较弱
        5.3.2 人力资源质量欠佳
        5.3.3 农民主体意识缺失
    5.4 规划技术反思
        5.4.1 发展价值导向偏颇
        5.4.2 发展模式同质模仿
        5.4.3 编制内容质量欠佳
        5.4.4 规划实施有待增强
    5.5 小结
第六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模式建构
    6.1 理论内涵认知
        6.1.1 概念阐述
        6.1.2 要素解构
    6.2 目标价值体系
        6.2.1 先进理念借鉴
        6.2.2 目标价值导向
    6.3 建构思路及原则
        6.3.1 核心思路
        6.3.2 主要原则
    6.4 适宜模式构建
        6.4.1 地方模式
        6.4.2 类型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技术创新
    7.1 规划体系结构调整
        7.1.1 纵向层次体系
        7.1.2 横向类型体系
        7.1.3 阶段过程体系
    7.2 编制内容框架优化
        7.2.1 增加村庄农民行为特征和意愿分析
        7.2.2 增加对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引导
        7.2.3 增加风貌营造和文化传承相关内容
        7.2.4 回归乡土,重塑村庄社会交往空间
    7.3 核心规划方法创新
        7.3.1 农村人口外流导向下规模预测方法
        7.3.2 美丽宜居导向下村庄空间利用方式
        7.3.3 精明增长导向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7.3.4 自下而上农民主体参与式规划方法
    7.4 相关保障策略完善
        7.4.1 加快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7.4.2 全面推进驻村/镇规划师制度
        7.4.3 实施规划评估动态监测体系
        7.4.4 设立村庄规划编制专项资金
        7.4.5 搭建农村规划数据共享平台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关中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证案例研究
    8.1 村庄产业经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8.1.1 村庄基本情况
        8.1.2 产业现状特征
        8.1.3 产业体系构建
        8.1.4 产业空间布局
        8.1.5 相关支撑体系
    8.2 村庄土地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8.2.1 农业现代化驱动下白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8.2.2 桃园村居民点空间整合及可持续推进路径
    8.3 村庄公共设施配套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8.3.1 新武村公共设施配置模式及其建设内容
        8.3.2 灵丹庙村公共设施现状特征及配置模式
    8.4 村庄人居环境提升及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8.4.1 村庄实态认知
        8.4.2 主要问题剖析
        8.4.3 人居环境提升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1.学术论文
    2.科研项目
附件
    附件1: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查问卷
    附件2: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附件3: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投入-产出原始数据
    附件4:关中地区调研村庄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6)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1.3 小结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2.2.5 小结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2.3.3 小结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地质环境
        3.1.2 地质环境评价
        3.1.3 地质资源
        3.1.4 土地利用
        3.1.5 土地利用布局
        3.1.6 土地利用分区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论
        3.2.2 灰色论
        3.2.3 区位理论
        3.2.4 人地协调理论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1.1 社会经济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地质环境因素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1 地震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评价方法确定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6.5 实证研究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7.5 实证研究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绍兴市印染企业排污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污染物排放强度
        2.1.1 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概念
        2.1.2 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应用
        2.1.3 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测度方法
        2.1.4 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
    2.2 企业排污强度的影响因素
        2.2.1 外部压力因素
        2.2.2 内部动力因素
        2.2.3 内外部共同作用因素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外部性理论
        2.3.2 公共物品理论
        2.3.3 组织管理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绍兴市纺织印染产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3.1 绍兴市纺织印染行业发展
        3.1.1 产量情况
        3.1.2 企业盈利情况
        3.1.3 外商投资
    3.2 绍兴市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治理
        3.2.1 资源利用情况
        3.2.2 污染物排放情况
        3.2.3 环境治理情况
    3.3 本章小结
4. 绍兴印染企业排污强度影响因素
    4.1 分析框架
        4.1.1 污染供需分析框架
        4.1.2 模型设计
    4.2 研究假设
        4.2.1 政府环境管制
        4.2.2 社会公众压力
        4.2.3 市场压力
        4.2.4 能耗水平
        4.2.5 技术水平
        4.2.6 企业特征
    4.3 实证分析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变量选择
        4.3.3 描述性分析
        4.3.4 计量结果
        4.3.5 实证结论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8)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案
    1.4 创新之处
2 基础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效益评价指标及模型
    3.1 评价指标的构建
    3.2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3.3 指标体系权重的设定
    3.4 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评价模型
    3.5 数据来源
4 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评价
    4.1 区域概况
    4.2 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总体水平
    4.3 湖北省城市的土地扩张效益的区域差异
    4.4 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效益的障碍度诊断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9)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专家访谈法和问卷法
        1.3.3 主成分分析法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1 城镇化进程相关研究
        1.4.2 住房市场发展相关研究
        1.4.3 关键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1.4.4 综述小结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和住房市场的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概述
        2.1.2 住房市场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市规划理论
        2.2.2 福利经济学
        2.2.3 房地产经济学
3 城镇化进程和住房市场发展影响因素的识别
    3.1 识别方法的选用
        3.1.1 因素识别的常用方法
        3.1.2 文献分析法的应用
    3.2 城镇化进程影响因素的识别
        3.2.1 城镇化进程影响因素归纳
        3.2.2 城镇化进程影响因素分析
    3.3 住房市场发展影响因素的识别
        3.3.1 住房市场发展影响因素归纳
        3.3.2 住房市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 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
    4.1 帕累托分析法
    4.2 城镇化进程和住房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各维度影响因素的分类分析
        4.2.2 各维度下因素的含义界定
    4.3 确定城镇化进程中影响住房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4.3.1 城镇化进程和住房市场发展影响因素的试调查
        4.3.2 城镇化进程和住房市场发展影响因素试调查的数据分析
        4.3.3 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影响因素的确定
5 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调查论证
    5.1 专家访谈论证关键影响因素
        5.1.1 访谈提纲设计
        5.1.2 访谈结果分析
    5.2 问卷调查论证关键影响因素
        5.2.1 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5.2.2 问卷的回收及数据分析
    5.3 数据处理
        5.3.1 数据主成分分析
        5.3.2 数据分析结果
6 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实证分析地区基本情况
    6.2 地区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6.2.1 影响因素相应指标的选择
        6.2.2 苏南城市影响因素分析
        6.2.3 苏中城市影响因素分析
        6.2.4 苏北城市影响因素分析
    6.3 实证分析结果
    6.4 研究不足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城镇化进程中促进住房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作者简介

(10)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
    2.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2.2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的需求
    2.3 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供求障碍分析
    3.1 农村金融供给约束分析
    3.2 农村金融需求抑制分析
    3.3 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
    4.1 对农业和农民的正确认识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及其主要形式
    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优势和融资优势
    4.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国内外案例及借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分析
    5.1 正规金融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作用
    5.2 正规金融制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
    5.3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的表现与影响
    5.4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不足的根源
    5.5 正规金融支农功能定位
    5.6 正规金融支农改革与创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分析
    6.1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动因
    6.2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条件
    6.3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路径
    6.4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经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
    7.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2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政府功能定位
    7.3 国外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经验与启示
    7.4 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主要方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四、连云港城市化特征及其制约因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2]中国城市“公园-人口”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格局演变研究[D]. 彭倩.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3]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及其增长效应研究[D]. 石琳琳. 河南大学, 2019(05)
  • [4]江苏省民用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 韩汝雪.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5]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杨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6]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绍兴市印染企业排污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 丁婷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1)
  • [8]湖北省城市土地扩张的效益研究[D]. 耿燕芳.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 [9]城镇化进程中住房市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王忍涵. 东南大学, 2015(08)
  • [10]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D]. 陆彩兰.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连云港城市化特征及制约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