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浆反应制备中间体DS琥珀酸淀粉

水浆反应制备中间体DS琥珀酸淀粉

一、Preparation of Starch Succinate WITH INTERMEDIATE DS BY AQUEOUS SLURRY REACTION(论文文献综述)

安英杰,李田田,王若琳,徐玉枫,牛春梅[1](2021)在《十二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的制备及其乳化性能》文中提出采用湿法工艺以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和β-环糊精(β-CD)为原料制备了十二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DDS-β-CD)。通过FTIR对DDS-β-CD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DS-β-CD的热稳定性与β-CD相比有所降低,但是分解温度仍高达225℃,满足在食品、日化、微胶囊等领域的应用;当DDS-β-CD的取代度为0.198时,所测样品质量分数为6%的水溶液透光率仍可达97%以上。取代度为0.295的DDS-β-CD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6.520,说明其具有一定的起泡能力和乳化能力,且泡沫稳定性较好,在10min时泡沫稳定性为79.08%;对植物油和液体石蜡进行乳化时,乳浊液分出10 mL溶液需要的时间分别为991和545 s;DDS-β-CD质量分数为0.5%时的水包植物油乳液的起始平均粒径为4.42μm,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吴杰[2](2020)在《用于ARGET ATRP技术下制备接枝淀粉的2-溴异丁酯淀粉引发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原淀粉是一种具有多羟基结构的碳水化合物,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其表现出较强的极性和较好的亲水性。因此,在纺织浆料领域中,原淀粉对亲水性的天然纤维具有一定的粘附性,但对疏水性合成纤维的粘附性很差。此外,原淀粉高温糊化后,浆液具有表观粘度大、粘度热稳定性低,所成浆膜硬而脆的缺陷,严重限制了其浆纱应用效果。为了提高淀粉在经纱上浆领域的使用性能,本课题以2-溴异丁酰溴(BIBB)为酯化剂,与淀粉发生酯化反应,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这种酯化反应产生的影响,以探明最适宜的合成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度(DS)的2-溴异丁酯淀粉(BBES),评价了 2-溴异丁基酯化对淀粉浆液性能及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期望借助淀粉分子链上引入的2-溴异丁基取代基来缓解淀粉的上述问题。首先,以酸解淀粉(ACS)为原材料,四氢呋喃(THF)为反应介质,BIBB为酯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三乙胺(TEA)为缚酸剂,通过改变合成工艺参数(BIBB用量、反应温度、DMAP用量及反应时间),制备了具有不同DS的BBES。评价了这些合成工艺参数对DS的影响,以探明它们对DS的影响规律,借此明确最适宜的合成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确定了 BIBB对淀粉的成功酯化变性处理。当BIBB与ACS摩尔比从0.35增加到2.80、反应温度从20℃升高到60℃,反应时间从3h延长到24h,DS逐渐增大,且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趋势趋于平缓;随着DMAP用量的增加,DS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合各参数结果,合成BBES的最适宜合成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4h、DMAP与BIBB摩尔比为0.23。其次,在最适宜合成工艺条件下,改变BIBB对ACS的用量合成了具有不同DS的BBES。研究了 2-溴异丁基酯化对淀粉浆料表观粘度、粘度热稳定性、粘附性及浆膜性能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CS浆料相比,BBES浆料表观粘度有所增大,粘度热稳定性提高;BBES对涤纶和聚乳酸纤维的粘附力好于ACS,且随着DS的增加,BBES对涤纶和聚乳酸纤维的粘附力先增大,当DS为0.016时,粘附力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小;BBES浆膜的结晶度和断裂强度低于ACS浆膜,断裂伸长率明显高于后者,表明2-溴异丁基酯化变性可以降低淀粉膜的脆性,提高其韧性,并利用SEM技术表征BBES与ACS膜的拉伸断裂所成断面,对这种变性能提高淀粉膜韧性进行了证明;随着DS的增大,BBES浆膜的断裂强度逐渐减小,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当DS为0.016时达到最大值3.6%,然后减小。综合上述各性能指标结果,DS为0.016的BBES在涤纶和聚乳酸经纱上浆中使用为宜。本研究不仅为BBES作为浆料使用提供最适宜的变性程度范围,而且为选择最适宜的BBES品种用于后续ARGETATRP技术下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浆料奠定一定的基础。

何强[3](2020)在《离子液体AMIMCl中醋酸淀粉酯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淀粉是天然多糖,是地球上来源最为广泛的高分子化合物之一,属天然绿色生物质化工资源。淀粉通过酯化变性,既保留了淀粉骨架的亲水性,又增加了亲油性。离子液体是近十多年来发现的绿色溶剂,其中的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离子液体对玉米淀粉(CSt)具有很好的溶解能力。为了探索CSt-AMIMCl体系中淀粉酯化反应规律以及对所得产品影响情况,本文对如下研究进行内容:(1)AMIMCl对CSt结构及理化性质影响。以CSt为原料,AMIMCl为溶剂,构建玉米淀粉均相混合体系。利用哈克流变仪对CSt-AMIMCl均相溶液进行流变性测量。利用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A-DSC)、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热失重-红外光谱联用仪(TGA-FTIR)等设备对CSt以及经过AMIMCl处理过的再生玉米淀粉(RCSt)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与热行为进行表征。探索CSt与AMIMCl在不同质量分数、不同温度下的流变学行为及热行为。结果表明,在淀粉的质量分数在1%~8%范围内,CSt-AMIMCl为假塑性流体,具有一定触变性,CSt质量分数超出8%不能形成均相体系;RCSt的热分解温度比CSt低,说明AMIMCl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淀粉分子链化学键,可激活CSt反应活性。研究结果为研究玉米淀粉在AMIMCl中的酯化反应提供试验依据。(2)AMIMCl介质中醋酸淀粉酯(AACSt)的制备与表征。以CSt为原料,醋酸酐(AA)为变性试剂,AMIMCl为溶剂,构建CSt-AMIMCl-AA均相反应体系。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究在无催化剂条件下AACSt的制备工艺。利用哈克流变仪、TGA-DSC、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的AACSt进行流变特性及结构表征。制备实验结果表明,CSt-AMIMCl-AA体系中AACSt较佳制备工艺条件:酯化温度90℃,酯化时间2.5 h,AA与淀粉脱水葡萄糖单元(AGU)摩尔比5,CSt质量分数6%,在此条件下所得AACSt取代度为1.517。流变学分析表明,AACSt糊液属假塑性流体;热特性分析表明,AACSt的热稳定性比CSt有所下降。在氮气气氛中,AACSt热裂解过程主要为脱水脱羧;FTIR显示AACSt中出现-OCOCH3特征吸收峰,表明CSt与AA确实发生了乙酰化反应;XRD图谱显示AACSt属无定形结构;SEM照片显示AACSt不再存在独立的颗粒,颗粒之间已黏连成片。(3)AMIMCl介质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CSt)的制备与表征。以CSt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OSA)为变性剂,AMIMCl为介质,构建CSt-AMIMCl-OSA均相反应体系。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OSACSt制备工艺条件,对产物结构、热特性、乳化特性进行分析。制备实验得到OSACSt较佳制备工艺条件:CSt质量分数为6%,酯化时间2 h,酯化温度90℃,OSA与AGU摩尔比可根据所需产品的取代度在0.03~0.24范围内选取。FTIR分析表明,CSt已成功与OSA发生了反应;XRD与SEM证明所得OSACSt为无定形态的细小颗粒聚结物;TGA-FTIR测试表明,在氮气氛围中,OSACSt中所接入的OSA基团能稳定至200℃;偏光显微镜(POM)证明AMIMCl介质中制备的OSACSt是优良的大分子乳化剂。

李涛[4](2019)在《1-氨基环丙烷-1-羧酸: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化肥和农药滥施对我国土地资源破坏严重且带来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植物促生菌肥即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制成的生物制剂,PGPR主要包括固氮根瘤菌、溶磷或解钾菌、其他生防菌类等,可在作物根系或根际土壤中定殖存活,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或抑制周围环境中病原菌的生长。PGPR作为一种微生物肥料,在发展绿色农业上应用前景广阔。然而,PGPR菌肥在实际应用中的促生效果并不稳定,实验室肥效显着,大田施用后效果并不稳定,会因地块地理位置、土壤营养状况、作物品种及施用年份不同受到影响,因此开展高效PGPR菌株选育及其促生机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GPR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主要决定于能否和作物根际其他土着微生物群落竞争取胜,从而在作物根部或根际土壤中稳定生长繁殖。PGPR可感知作物根际环境中根系分泌物的浓度变化,借助趋化作用到达植株根际并在根际形成稳定的菌膜结构。趋化性是指细菌感知周围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后借助鞭毛等运动器官所作出的趋向引诱剂或远离排斥物的反应。将PGPR与趋化作用相关的基因敲除后,PGPR在作物根际的生存繁殖能力显着下降,大量研究表明PGPR在作物根际的定殖数量直接影响其对作物的促生效果。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尝试找出促使PGPR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质,同时开展高效PGPR菌株选育,以期稳定和提高PGPR的大田施用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ACC是恶臭假单胞菌UW4的强趋化物采用平板点滴趋化分析方法,将UW4对ACC、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常见的其他8种氨基酸以及7种有机酸的趋化响应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精氨酸和琥珀酸对于UW4是强趋化物,然而,UW4对ACC的趋化强度要显着高于这二者。毛细管趋化法定量测定了UW4对ACC、精氨酸和琥珀酸趋化响应阈值及峰值浓度,发现UW4对ACC的趋化阈值为5×10-5M,峰值浓度为5×10-2M,其趋化响应强度高于精氨酸及琥珀酸。同时用定量毛细管趋化法比较了UW4对ACC和人工模拟根系分泌物(artificial root exudate,ARE)的趋化能力,试验结果发现:UW4对ACC的趋化响应最强,对ACC和ARE混合物趋化较弱,对ARE趋化最弱,表明ACC是UW4的强趋化物。2、ACC应是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和真菌菌丝定殖的关键趋化物将UW4、UW4△AcdS及构建的cheR基因缺失突变及回补菌株与双孢蘑菇进行共培养,测得UW4及UW4△cheR+cheR菌株在真菌菌丝表面的定殖数量较多,而UW4△AcdS和UW4△cheR菌株数量较少(p<0.05)。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具有和植物相同的乙烯合成途径,菌丝分泌物中也含有ACC。采用组培瓶栽小麦的方法测定了各菌株在小麦根际的定殖情况与双孢蘑菇相似。将上述菌株接种至小麦种子进行盆栽实验,结果发现:UW4和UW4△AcdS和UW4△cheR+cheR处理的小麦根长、根重、茎长、茎重均显着高于UW4 △AcdS和UW4 △cheR(p <0.05)。表明ACC应是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和真菌菌丝定殖的关键趋化物。3、提高恶臭假单胞菌UW4对ACC的代谢速率增强其对ACC的趋化响应强度和根际定殖量提高对代谢依赖型趋化物的代谢速率是否能够增强细菌的趋化响应强度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细菌组成型强启动子PB20序列无痕敲入UW4的AcdS基因的上游,成功构建了 ACC脱氨酶高效表达菌株UW4-PBA。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UW4-PBA菌株AcdS基因表达量,在未加入ACC时是对照的约30倍,加入ACC诱导45min后上升至约81倍,其AcdS基因表达量与ACC诱导后的UW4的表达量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此外,UW4-PBA菌株的ACC脱氨酶活力比UW4高约6μmoL/(μg·min,且数据间差异显着(p<0.05)。定性趋化结果显示,UW4-PBA对ACC、γ-氨基丁酸、精氨酸及琥珀酸的趋化圈直径明显大于UW4,且数据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将其与本课题组成员前期构建的带有强中弱启动子PB20、PB10、PB1及UW4AcdS基因自身启动子的 UW4 △AcdS+PB20-AcdS、UW4△AcdS+PB10-AcdS、UW4△AcdS+PB1-AcdS、UW4△AcdS+PA-AcdS菌株、野生株UW4及UW4△AcdS接种至小麦根际,无菌瓶栽实验结果显示,UW4-PBA菌株在小麦根际的定殖数量最多,UW4△AcdS+PB1-AcdS及UW4△AcdS菌株定殖数量则较少,各数据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将上述菌株接种小麦种子后进行盆栽(非无菌条件),实验发现:UW4-PBA菌株在盆栽小麦根际定殖数量显着高于其他6个菌株(p<0.05),UW4 △AcdS+PB20-AcdS和UW4-PBA处理的小麦根长显着高于其他菌株,UW4 △Acds+PB20-AcdS、UW4-PBA和UW4菌株处理后的小麦根重显着高于其他几个菌株,UW4 △AcdS+PB20-AcdS、UW4-PBA菌株处理后的小麦茎重也显着高于其他几个菌株(p<0.05)。综上所述,提高对ACC的代谢速率能够显着增强UW4对ACC的趋化响应强度及向根际趋化的能力,这一结果更证实ACC确是UW4向作物根系或根际土壤趋化定殖的关键趋化物。4、恶臭假单胞菌UW4的ACC趋化受体的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了 UW4中28种拟趋化受体蛋白的表达情况,筛选出了 ACC诱导下高表达的四个候选拟趋化受体蛋白分别为wp116、wp375、wp616和wp718;分别构建出这四个拟趋化受体基因的敲除突变株及回补株,平板点滴趋化实验发现:与野生株UW4相比,UW4△wp116完全丧失了对ACC、γ-氨基丁酸和精氨酸的趋化,但对琥珀酸的趋化基本未受影响,UW4△wp116+wp116则恢复了对 ACC、γ-氨基丁酸和精氨酸的趋化作用,UW4△wp375、UW4△wp616、UW4△wp718 对 ACC、γ-氨基丁酸、精氨酸及琥珀酸的趋化强度有一定影响但并未造成趋化丧失,因此推断wp116可能是ACC的趋化受体,但并非特异性受体,ACC与部分蛋白质类氨基酸的趋化受体可能同为wp116。将wp116的配体结合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应用荧光热漂移分析发现,该配体结合结构域与ACC亲和力最强,据此推测wp116应为ACC的趋化受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ACC)是植物根际分泌物的重要成分,是否是细菌的趋化物尚未见报道。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UW4能够趋化ACC,而其ACC脱氨酶(ACC deaminase,AcdS)基因缺失突变株 UW4 △AcdS和趋化蛋白甲基转移酶(chemotaxis protein methyltrans-ferase,CheR)基因缺失突变株UW4 △cheR则不趋化ACC。与其他趋化物质相比UW4对ACC的趋化响应最强,提高恶臭假单胞菌UW4对ACC的代谢速率可显着增强其对ACC的趋化响应强度和根际定殖量,推测ACC是UW4的一种新的代谢依赖型趋化物且为UW4竞争性定殖于作物根际的关键趋化物质。

谢慧[5](2020)在《高产柠檬酸工业菌株A.niger YX-1217的组学及代谢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柠檬酸生产大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在产量和产品质量上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A.niger YX-1217是一株典型的高产柠檬酸工业菌株,以其高产、耐高温、发酵时间短而区别于其他柠檬酸生产菌,然而其柠檬酸高产机制并不清楚,且生产性状不稳定极易发生退化,此外,该菌难于进行遗传操作,所以对该菌株进行高产机制及其代谢工程研究,对于改良该菌的生产性状或进一步拓展该菌在生产有机酸方面的用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A.niger YX-1217和退化菌株A.niger YX-1217G在形态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究A.niger YX-1217菌株高产柠檬酸的分子机制,并基于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ATMT)成功建立了A.niger YX-1217的遗传转化平台,成功拓展了柠檬酸代谢途径使其生产衣康酸。(1)柠檬酸高产的比较形态学分析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比较了A.niger YX-1217和A.niger YX-1217G的形态差异,结果显示前者孢子形态完整,表面有规则的棱状突起且黑色素层完整有序,后者孢子表面的大部分棱状突起结构丢失变得光滑且黑色素层松散缺失;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 A.niger YX-1217在发酵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发现该菌株在柠檬酸发酵中形成菌球形态,菌球核心约80-90 μm,外延菌丝具有分枝、尖端膨胀、隔膜明显,呈现锐角分节等的特征,最长菌丝可达30 μm;菌球的形态与柠檬酸的生产直接相关,菌球直径越小且菌球数量越多有利于柠檬酸的高产。(2)转录组差异揭示高产柠檬酸的分子机制分析比较了 A.niger YX-1217及其退化菌株A.niger YX-1217G和产柠檬酸典型菌株A.niger ATCC 1015在孢子萌发期(10 h)和柠檬酸生产高峰期(40 h)的转录组差异,揭示了A.niger YX-1217与柠檬酸高产相关的转录特征。A.niger YX-1217中与碳水化合物水解、蛋白质及多肽类水解、中心代谢、转运系统及抗性机制等相关的基因的转录量在孢子发芽阶段和产酸阶段均显着高于对照菌株;利用比较转录组学数据,构建了与柠檬酸高产相关的A.nigerYX-1217中心代谢调控模型,表明丰富的水解酶系、不受阻碍地中心代谢流、较强的抗性机制、强大的转运系统和电子传递链、持续再生的NAD+/NADP+体系是A.niger YX-1217高产柠檬酸的重要原因。(3)蛋白组学差异揭示高产柠檬酸的分子机制A.niger YX-1217是以玉米粉为主要培养基的产酸菌株,其必然有对应的代谢机制来高效利用转化玉米粉。鉴于此,对A.niger YX-1217和A.niger YX-1217G的胞外分泌蛋白进行了二维电泳比较分析。结果显示,A.niger YX-1217G的胞外蛋白数量和浓度均显着低于A.niger YX-1217,通过质谱鉴定了 6个A.niger YX-1217高表达蛋白。随后,基于ITRAQ技术分析比较了 A.niger YX-1217和A.niger YX-1217G的胞内蛋白差异,共鉴定到3553个蛋白;将差异蛋白按照KEGG代谢数据库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是与柠檬酸生物合成相关的酶在菌株A.niger YX-1217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退化菌株,例如 pyruvate carboxylase(An04g02090)、citrate synthase(An15g01920)、esterase/lipase(An09g06390)、acyl-CoA dehydrogenase family protein(An17g01150)、v-type proton ATPase subunit B(An02g02020)、ABC metal ion transporter(An03 g04060)、glutamine synthetase(An14g01460)等的表达呈现显着上调。这些蛋白的高效表达显然是菌株A.niger YX-1217高产柠檬酸的原因之一。将获得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进行关联,结果显示涉及柠檬酸产生的大多数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4)A.niger YX-1217遗传转化平台的构建作为一株经过长期诱变育种的丝状真菌,A.niger YX-1217很难进行遗传转化。为了能对其进行代谢工程研究,本实验采用多种方式对该菌进行遗传改造,最终针对该菌建立了基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农杆菌AGL-1作为介导菌株、A.niger孢子浓度为1×107、孢子与农杆菌的比例为1:9、乙酰丁香酮浓度为300μM。最终,在最佳转化体系下获得25±1个转化子/107分生孢子,将转化子培养10代后,在潮霉素抗性平板上依旧能够生长,说明转化子稳定性较好。(5)A.niger YX-1217代谢工程改造及衣康酸的生产利用上述遗传转化技术,对A.nigerYX-1217产柠檬酸的应用进行了拓展,通过引入乌头酸酶基因aco和乌头酸脱羧酶基因cad构建了衣康酸的合成途径。筛选A.niger YX-1217高表达葡糖淀粉酶的启动子基因glaA,定量PCR分析表明启动子glaA表达水平远远超过启动子PpkiA和PgpdA的活力;获得融合蛋白转化子L-1(pPK2-PglaA-aco-L1-cadA)、L-2(pPK2-PglaA-aco-L2-cadA),将转化子 L-1、L-2 和 Z-17(pPK2-PglaA-cadA)在搅拌转速三阶段控制下利用补料分批发酵生产衣康酸,发酵104 h时,L-2衣康酸浓度达到7.2 g/L,最大产率为0.069 g/L/h,衣康酸浓度较Z-17提高了 41.67%。在融合基因aco和cad共同作用下,将柠檬酸的代谢途径向衣康酸的代谢途径延伸,使该菌株生产产品的能力更加多元化。

李铮[6](2018)在《生物质基乙酰丙酸(酯)转化为液体燃料与化学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质是有潜力替代化石资源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可通过各种途径加工转化为食品、热能、电能、液体燃料、平台化学品等人类社会必须的基础资源。木质纤维素作为分布最广泛的生物质原材料,可经一系列预处理分离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可通过催化水(醇)解转化为极为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小分子乙酰丙酸(Levulinic acid,LA)及其酯类(Levulinate esters,LE)如乙酰丙酸甲酯(Methyl levulinate,ML)及乙酰丙酸乙酯(Ethyl levulinate,EL),并进一步合成各种液体燃料、燃料添加剂、香精、合成砌块及其它下游高值化学品。本论文以生产工艺成熟的生物质基乙酰丙酸(酯)为原料,利用各种反应体系将其转化为多种杂环、脂肪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除提出更加具有原子经济性的Y-戊内酯(Gamma-valerolactone,GVL)制备工艺外,还以乙酰丙酸(酯)为原料制备了多种新型下游产物如4-甲氧基戊酸甲酯(Methyl4-methoxypentanoate,MMP)、乙酰丙酸乙酯二聚物(Ethyl levulinate dimer,ELD),饱和乙酰丙酸乙酯二聚物(Saturated ethyl levulinate dimer,SELD)、5-甲基噻吩-2-硫醇(5-Methylthiophene-2-thiol,MTT)及 5-氯甲基糠醛(5-Chloromethylfurfural,5-CMF)或2,5-二甲酰基呋喃(2,5-Diformylfuran,2,5-DFF)与α-当归内酯((α-Angelicalactone,AL)的羟醛缩合产物等。首先,本论文进行了 EL经铜铬氧化物催化高效加氢转化为GVL的研究。经特定过程制备的铜铬催化剂可在催化剂-原料质量比为1:100的无溶剂体系中原位活化,并高效催化EL转化为GVL。在250℃、4h、4Mpa氢气的反应条件下,GVL产率最高可达95%,且外源氢气得到高效利用。同时,使用后的催化剂无需重新活化,可直接应用于重复实验,并表现出极其优良的循环性能。利用甲醇可在该铜铬催化剂表面原位分解产氢的特性,进一步设计了一种以ML为原料,以极低当量比甲醇作为原位供氢体的高效GVL制备体系。在250℃、4h、甲醇相对于原料当量比为0.23的反应条件下,GVL产率可达90%。在该过程中,ML转化为GVL同时释放的一分子甲醇同样作为供氢体得到利用,因此该体系具有极高的原子经济性。其次,本论文研究了 GVL在氢交换超稳分子筛(Hydrogen exchanged ultra,stable Y zeolite,HUSY)-碳酸钙-甲醇体系中的开环反应行为。在原料-甲醇体积比为1:5、250℃、4h、4MPa氮气的反应条件下,GVL可以以高达87%的选择性转化为新型小分子MMP,转化率为58%。该物质具有作为合成砌块、燃料添加剂、香精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在以往的文献报道中,该产物仅作为GVL开环反应的副产物生成,选择性一般不高于10%。通过研究模型化合物γ-丁内酯在相同体系中的反应行为,发现难溶性碳酸盐在该体系中起到了促进甲氧基负离子生成的作用,而甲氧基负离子可进一步抑制戊烯酸酯类产物的生成,并促进反应中间体转化为MMP。然后,本论文研究了 EL在乙醇钠催化下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在乙醇钠/乙醇体系中,EL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70℃,5h)发生分子间羟醛缩合反应生成二聚体(ELdimer,ELD)及多种三聚体的混合物,碳回收率近10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吸水剂(如无水硫酸钠)并将反应气氛置换为氢气可有效促进ELD的生成,其最高产率为40%。由于ELD及其双键饱和产物(Saturated EL dimer,SELD)具有五元环二酯结构,我们尝试将其作为单体与二醇类反应制备聚酯。ELD还可经加氢-脱羧转化为碳原子数为8-10的具有丰富支链结构的环烷烃类混合物,是理想的生物质基液体燃料。此外,EL的缩合反应粗产物也可直接作为原料经加氢-脱羧反应转化为碳原子数量为8-13的环烷烃类产物。随后,本论文研究了 LA在劳森试剂(Lawessonreagent,LR)存在下的反应行为,发现LA可经串联硫代反应转化为一系列噻吩类产物。以甲苯作为溶剂,在回流、40min的反应条件下,LA可转化为MTT,产率可达78%。该产物具有作为调味品、医药中间体、导电聚合物单体的应用潜力。对LR当量比的研究表明,LA首先经过第一次硫代反应转化为α或β-5-甲基噻吩-2-酮,并进一步脱去H2S得到产物。基于此,进一步以纤维素水解得到的LA粗液为原料,经甲苯萃取后直接硫代反应制备MTT。在攻读博士期间,还研究了另外两部分内容:1)纳米Cu催化的芒草在甘油-甲醇体系中加氢液化制备生物油。该反应所需的氢气由甲醇在Cu表面原位分解供应,原料转化率可达90%以上。该体系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种草本、木本生物质。2)LA的衍生物AL与典型的生物质衍生呋喃醛类如5-CMF、2,5-DFF的羟醛缩合反应行为。该系列产物具有大共轭体系,因此具有特征性的颜色与荧光特性,可能在染料、荧光涂料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胡艳娜[7](2017)在《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糊精经疏水改性处理后,其乳化性能显着提高,可以应用于Pickering乳液。本文以β-CD为原料,采用湿法对其进行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疏水改性,制备出具有双亲性的OS-β-CD,利用FT-IR、XRD、1HNMR、SEM等检测技术,对OS-β-CD的结构、热力学性质及表观形貌进行分析。同时对其进行了溶解度、粒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活化指数的测定。经过疏水处理后,β-CD的溶解度显着下降、颗粒粒径变小、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均降低、活化指数显着升高。考察了不同取代度的OS-β-CD稳定乳液的粒径、电位、分层指数;研究了pH、离子强度、热处理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机理进行了推测。较高取代度的OS-β-CD的乳化性能较好,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液滴粒径较小,大小均一,稳定性良好。OS-β-CD稳定的乳液对pH、热处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较高的离子强度不利于乳液的稳定。采用FT-IR、XRD、DSC、SEM和CLSM等检测技术,对OS-β-CD/姜黄素包合物的结构性质、热力学性质和表观形貌进行分析,考察了温度对包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姜黄素在1153 cm-1处出现的吸收峰在包合物中发生了蓝移,且其在1602 cm-1和1281 cm-1处的吸收峰,在包合物中消失;XRD表明包合物呈现典型的包结络合物V型结晶结构;DSC曲线显示包合物中出现了新的分解峰和熔融峰,同时包合物中姜黄素熔点峰及OS-β-CD分解峰均消失;SEM表明包合物的表观形貌与OS-β-CD和姜黄素均有所不同,其呈光滑块状颗粒、有显着的棱角;包合物的CLSM显示红色荧光的OS-β-CD颗粒包裹着绿色荧光的姜黄素;上述结果表明姜黄素与OS-β-CD发生了包合反应,且姜黄素进入到OS-β-CD的空腔。研究了OS-β-CD和OS-β-CD/姜黄素包合物稳定的乳液,探讨了姜黄素的荷载形式对乳液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乳液的粒径、粒度分布、电位、分层指数等数据均显示OS-β-CD/姜黄素包合物稳定的乳液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乳液的初级氧化产物和二级氧化产物实验表明OS-β-CD/姜黄素包合物稳定的鱼油乳液具有显着的氧化稳定性。利用包合物将姜黄素运输到油水界面,提升了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并且处于油水界面的姜黄素比混合在油相中的而姜黄素具有更显着的抗氧化效果。

贾丹丹[8](2015)在《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磺丙基淀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2-羟基-3-磺酸基丙基淀粉醚(HSPS)是一种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合成的绿色化学品,在油田生产中有稳定井壁、絮凝钻屑、降滤失等作用,具有一定的的耐热、抗盐和抗钙性能。目前对于HSPS开发应用还不多见,因此探索一种能够生产高降滤失性能的HSPS制备工艺,并对产品降滤失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反应中使用的醚化剂3-氯-2-羟基丙磺酸钠(CHPS-Na)的工业化产品还不够成熟,因此本文首先对它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亚硫酸氢钠与环氧氯丙烷物质的量比为1.1,水与亚硫酸氢钠物质的量比为10,TBAB的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质量的4%,反应温度85℃,滴加时间1.5h,反应时间1.5h,粗产品收率可达75.1%。在上述条件下,将重结晶母液和反应母液回收利用,替代溶剂水进行反应,重结晶母液回用所得粗品收率高达99.6%,反应母液回用一次所得粗产品收率为91.4%。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产品进行表征。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CHPS-Na为醚化剂,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溶剂法合成HSPS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对HSPS的降滤失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n(NaOH):n(CHPS-Na),反应时间的影响最小。制备改性淀粉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CHPS-Na):n(starch)为0.45,n(NaOH):n(CHPS-Na)为0.9,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5h,淀粉乳浓度33%。进一步探索了半干法制备HSPS的新工艺,实验发现反应温度对产品的降滤失性能影响最大,溶剂量次之,n(CHPS-Na):n(starch)影响最小。制备半干法产品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CHPS-Na):n(starch)为0.3,n(NaOH):n(CHPSNa)为1.2,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60℃,体系溶剂含量35%,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30%。考察还发现,HSPS的降滤失性能与取代度DS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本文参照GB/T 5005-2010中对改性淀粉的要求,对溶剂法产品和半干法产品的降滤失性能进行综合探究。结果表明:溶剂法产品可抗温至140℃,在140℃下,抗盐至20%,抗钙至350mg·L-1,抗镁至180mg·L-1。半干法产品在140℃下,可以抗盐至25%,抗钙至450mg·L-1,抗镁至240mg·L-1;且其能抗温至150℃,在150℃下,抗盐至4%,抗钙至250mg·L-1,抗镁至120mg·L-1。半干法产品的降滤失能力要优于溶剂法产品。

冼学权[9](2014)在《固相法制备长链脂肪酸淀粉酯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长链脂肪酸淀粉酯具有较好的溶解度、透明度、乳化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其合成工艺和应用研究正日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传统的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水相法、有机溶剂法和酶法,但是水相法和有机溶剂法存在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酶法则存在菌株选育困难、废水处理等问题,所以开展绿色固相法合成淀粉酯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木薯淀粉为原料、棕榈酸为酯化剂,采用机械活化法和机械活化-微波法制备了棕榈酸淀粉酯,并对两种方法制备的淀粉酯的理化性能和结构表征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合成方法对淀粉酯化的影响。此外,在两种合成方法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月桂酸、硬脂酸淀粉酯,研究了不同碳数长链脂肪酸对淀粉的酯化规律。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机械活化法制备棕榈酸淀粉酯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机械活化时间、酯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和活化温度四个因素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最佳条件为:机械活化时间为60min、棕榈酸占淀粉质量分数为12.0%、催化剂占淀粉质量分数为1.0%、活化温度为60℃,此条件下样品取代度为0.0108。(2)研究了机械活化-微波法制备棕榈酸淀粉酯的工艺条件。在前期单机械活化制备棕榈酸淀粉酯基础上,加以微波辅助手段,探讨机械活化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物料水分等因素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最佳条件为:机械活化时间为60min、微波时间2.0min、微波功率800W、物料水分24%,此条件下样品的取代度为0.0159。(3)以棕榈酸为例,对比分析了机械活化法和机械活化-微波法两种合成方法对淀粉酯理化性质和结构表征的影响。理化性质表明:机械活化棕榈酸淀粉酯(MA-PS)的溶解度、透明度均小于机械活化-微波棕榈酸淀粉酯.(MA-M-PS),而MA-PS的粘度、冻融稳定性、乳化性能大于MA-M-PS。淀粉-碘复合物吸收曲线表明淀粉酯化后吸光值变小,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移动,且MA-M-PS比MA-PS明显,说明长链脂肪酸基团的引入减弱了淀粉分子结构的氢键作用,导致了直链淀粉螺旋结构的断裂。SEM、XRD、红外谱图表明,MA-M-PS的颗粒表面破坏程度、结晶度下降、酯基峰均比MA-PS的要明显。(4)在两种合成方法的最优条件下制备了月桂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淀粉酯,研究了不同链长脂肪酸对淀粉的酯化规律。淀粉酯的取代度随着脂肪酸碳链的增加而下降,疏水性越好,淀粉酯的溶解度变小,透明度下降,乳化性能得到提高。此外,红外谱图说明,淀粉酷在1749cm-1处均出现了酯基吸收峰,且随着碳链增加,酯基峰减弱。

王艳[10](2013)在《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酶法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提出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是一类新型的化学改性淀粉,因其具有较好的粘度、透明度、疏水性、乳化性、冻融稳定性、抗凝沉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它的合成现已成为变性淀粉工业中的一个新兴研究热点。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合成主要采用化学法。由于化学法所需的极端pH值、高温高压高机械条件以及有机溶剂的加入,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同时危害到人体健康,因此大大限制了其发展与应用。所以,开展生物法合成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研究,生产纯天然、绿色更适合应用于食品、医药以及精细化学品等行业的中长链脂肪酸改性淀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主要在有机溶剂介质中进行酶催化法制备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有机溶剂的使用不仅限制了产品的应用,同时也对酶的催化活性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发展至今,限制酶促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合成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淀粉颗粒结构紧密、活性羟基深藏在分子内部、淀粉和中长链脂肪酸的极性相差较大不易混溶,这就使酶促酯化反应很难进行。为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主要从淀粉的预处理活化、酶的筛选、酰化试剂的选择和反应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天然玉米淀粉为原料,选用各种碳链长度的中长链脂肪酸为酰化剂,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进行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绿色合成,并对处理淀粉和各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对酶促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机理的探索和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以棕榈酸为例,揭示酶促玉米淀粉与中长链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所需的必要条件和一般规律。本研究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不仅将补充和完善现有非水相体系酶催化反应理论,同时也为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玉米淀粉的预处理活化及对酶促酯化反应的影响。为解决原玉米淀粉颗粒结构紧密不易与中长链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的难题。用NaOH/尿素水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对玉米淀粉进行预处理。选择碳链长度适中、熔点在酶最适反应温度范围内的棕榈酸作为中长链脂肪酸的代表性底物,以酶催化预处理淀粉与棕榈酸发生酯化反应的酶促反应初速度和产物取代度为考察指标,获得玉米淀粉处理过程的重要参数值为: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的浓度为9%、氢氧化钠与尿素的质量比为2、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的预冷温度为-9℃、乙醇的添加量为50%。在此条件下淀粉的冷水溶解度高达96.42%,平均颗粒直径小于0.10μm,结晶度由原来的24.82%降低至10.32%,此时酶的催化反应速度最大(0.34mmol·h-1·mg-1)比催化原玉米淀粉发生酯化反应的速度高出4个数量级,并且棕榈酸预处理淀粉酯的取代度(0.82)明显高于原玉米淀粉酯(0.23×10-2)。原玉米淀粉经预处理后,使酶促酯化反应活性提高的机理在于:预处理后淀粉颗粒粒径越小酶活性中心对其的识别能力越强;结晶度越小活性羟基暴露的越完全,越易进入到酶周围的水化层与分布在水化层表面的棕榈酸发生酯化反应;从而使酶促酯合成的反应速度加快,产物取代度变大。2、甲醇醇解-气相色谱分析测定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取代度方法的建立。甲醇醇解-气相色谱分析测定取代度的方法分为两部分:其一,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甲酯化,甲酯化的程度在取代度的测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棕榈酸淀粉酯为例对甲酯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以棕榈酸淀粉酯的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拟合度为指标,获得最佳甲酯化条件为:甲醇用量2mL/30mg、甲醇钠用量8mg/30mg、甲酯化温度为70℃、甲酯化时间为40min;其二,脂肪酸甲酯在气相色谱仪中的定量测定,以棕榈酸淀粉酯为例,首先将棕榈酸甲酯的量转化成与淀粉发生酯化反应的棕榈酸的量,再通过公式计算出棕榈酸淀粉酯的取代度。该方法与广泛应用的皂化-滴定法相比,误差小、重复性好更适合用于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取代度的测定。3、以棕榈酸淀粉酯的酶催化合成为例,构建酶促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合成体系。在所研究的脂肪酶中,Novozym435在非水相体系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预处理淀粉与棕榈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以棕榈酸为酯化剂,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分别在无溶剂体系和微溶剂体系下进行预处理玉米淀粉与棕榈酸的酶促酯化反应。并以取代度和酶酯化比活力为指标考察不同反应体系中酶的催化反应活性。在微溶剂体系中,由于高极性有机溶剂夺取了脂肪酶周围的必须水,酶的刚性增强从而使酶酯化比活力下降,因此在无溶剂体系下可以获得取代度高达1.04的棕榈酸淀粉酯,而在微溶剂体系下只能获得取代度为0.72×10-2的棕榈酸淀粉酯。最终选定无溶剂体系作为Novozym435催化预处理玉米淀粉与中长链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反应介质。4、无溶剂体系酶促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合成。以平均粒径<0.10μm的预处理玉米淀粉为原料,不同碳链链长度的中长链脂肪酸(C8-C20)为酯化剂,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下进行各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合成。研究发现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对碳链长度在C8-C16之间的脂肪酸均具有很好的催化能力,酶的酯化比活力基本保持在1.30mmol·h-1·mg-1左右。5、以棕榈酸淀粉酯的酶催化反应合成为例,探讨无溶剂体系酶促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合成机理。在无溶剂体系中,底物分子周围没有有机溶剂,因此不会对酶活力产生影响;同时在反应过程中酶与底物直接接触,无需去溶剂效应这一过程而使反应速度加快;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水活度不仅可以为脂肪酶提供发挥其催化活性所必需的水,同时也可以改变酶促反应的平衡,避免水解反应的发生。反应体系适度的水活度使固定化脂肪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连续的、厚度适宜的水化层。由于脂肪酶催化玉米淀粉与脂肪酸的酯化反应属于界面反应,水化层的连续性和厚度直接影响着底物在油水界面的分布和向脂肪酶活性中心的扩散;预处理淀粉分子上的羟基(亲水性)和棕榈酸上的羧基(疏水性)具有相反的极性,因而适宜比例的两底物可以有序地分布排列在固定化脂肪酶分子的表面;从而在酶分子表面形成水分子层和底物分子层的油水界面,这种水分子层和底物分子层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底物分子流动,同时油水界面的形成也为脂肪酶发挥其催化活性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对无溶剂体系脂肪酶催化玉米淀粉与棕榈酸酯化反应的反应进程研究中发现,反应速度出现两次突然加快的现象,第一次加速主要是由于底物最大程度的克服了体系中的外扩散和内扩散限制从而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而第二次加速是由于棕榈酸淀粉酯的生成和积累使其发挥了良好的表面活性剂效应,有利于脂肪酶周围油水界面的形成和底物的分布与排列。同时,棕榈酸淀粉酯具有疏水性有助于其生成后迅速脱离酶的催化活性中心,从脂肪酶表面的水化层逃离出来,从而促进酶促酯化反应的进行,避免水解反应的发生,提高酶催化酯化反应活性使反应速度突然加快。产物棕榈酸淀粉酯的HLB值和取代度对脂肪酶Novozym435的催化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产物的HLB(亲水亲油平衡值)越小,取代度越高酶促反应的初速度越大,其对酶酯化活性的促进作用越强。6、以棕榈酸淀粉酯的酶催化反应合成为例,对无溶剂体系酶促预处理玉米淀粉与中长链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对无溶剂体系中影响酶催化活性的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5;温度65℃;时间24h;酶用量5%;转速180r/min;初始水活度为0.57。在该反应条件下无底物扩散限制,因此可以采用底物摩尔数与反应初速度的关系对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推导。研究表明,无溶剂体系Novozym435催化预处理玉米淀粉与棕榈酸的酯化反应符合乒乓反应机制。反应动力学模型为V=(1.7350×Cfatty-acid×Cstarch)/(Cfatty-acid×Cstarch+0.0156×Cstarch+2.3947×Cfatty-acid)。酶促反应顺序为:酰基供体棕榈酸(A)首先与酶结合形成棕榈酸-酶复合体(EA),EA再转化成棕榈酸酰基-酶复合体(EI),此时释放H20(Q)。然后EI再与酰基受体预处理玉米淀粉形成另一个二元复合体(EIB),由于EIB不稳定,最终释放出棕榈酸淀粉酯(P)以及酶。7、预处理淀粉及各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理化性质分析。原玉米淀粉经NaOH/尿素水溶液处理后其冷水溶解度和淀粉乳的透明度、凝沉稳定性、冻融稳定性提高,但粘度下降。预处理淀粉经酯化改性后,使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且乳化效果明显好于明胶和蔗糖酯,但与单甘脂相似。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淀粉乳的粘度、凝沉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醋酸淀粉酯相比,低取代度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乳化性和冻融稳定性要优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醋酸淀粉酯。且随取代度的升高,乳化性先增强而后降低到40%左右,而冻融稳定性则随取代度的升高而升高。在对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乳化性的评价中得出,随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质量浓度的增加其乳化性和乳状液稳定性增强;随乳化油量的增多,乳状液稳定性下降;贮存温度越高,乳状液越不稳定;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乳状液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并随其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在不同油水界面产生的界面压力不同,经实验发现在橄榄油-水界面产生的界面压比在大豆油-水中产生的界面压大。

二、Preparation of Starch Succinate WITH INTERMEDIATE DS BY AQUEOUS SLURRY REAC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eparation of Starch Succinate WITH INTERMEDIATE DS BY AQUEOUS SLURRY REAC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十二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的制备及其乳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合成方法
    1.3 取代度(DS)的测定
    1.4 表征及性能测试
        1.4.1 FTIR表征
        1.4.2 热重(TGA)测试
        1.4.3 HLB值计算
        1.4.4 透光率测定
        1.4.5 泡沫性能测定
        1.4.6 乳化性能测定
        1.4.7 乳液粒径及稳定性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FTIR分析
    2.2 TGA分析
    2.3 HLB的计算
    2.4 透光率的测定
    2.5 泡沫性能
    2.6 乳化性能
    2.7 乳液粒径及稳定性
3 结论

(2)用于ARGET ATRP技术下制备接枝淀粉的2-溴异丁酯淀粉引发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经纱上浆
        1.1.2 天然淀粉组成与基本性能
        1.1.3 变性淀粉
    1.2 酯化淀粉研究现状
        1.2.1 无机酸酯淀粉
        1.2.2 有机酸酯淀粉
        1.2.3 2-溴异丁酯淀粉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3.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2章 2-溴异丁酯淀粉的合成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BBES的合成机理
        2.2.4 BBES的合成工艺
        2.2.5 测试方法及结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表征
        2.3.2 2-溴异丁酰溴用量对取代度的影响
        2.3.3 催化剂用量对取代度的影响
        2.3.4 反应温度对取代度的影响
        2.3.5 反应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2-溴异丁酯淀粉浆料的上浆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BBES的合成
        3.2.4 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EM分析
        3.3.2 SEM-EDS分析
        3.3.3 2-溴异丁基酯化对淀粉浆液表观粘度及粘度热稳定的影响
        3.3.4 2-溴异丁基酯化对粘附性的影响
        3.3.5 2-溴异丁酯淀粉浆膜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申请目录
致谢

(3)离子液体AMIMCl中醋酸淀粉酯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离子液体
        1.1.1 离子液体的分类
        1.1.2 离子液体的特点
        1.1.3 离子液体的应用
    1.2 醋酸淀粉酯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1.2.1 醋酸淀粉酯
        1.2.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1.3 离子液体在淀粉酯化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离子液体AMIMCl对玉米淀粉流变特性与热行为影响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CSt-AMIMCl溶液及再生淀粉的制备
        2.2.2 CSt-AMIMCl溶液流变性与触变性测定
        2.2.3 CSt-AMIMCl溶液流变特性分析
        2.2.4 再生淀粉糊化特性测定
        2.2.5 淀粉热行为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St-AMIMCl溶液流体类型及流变模型的确定
        2.3.2 温度对CSt-AMIMCl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
        2.3.3 质量分数对CSt-AMIMCl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
        2.3.4 CSt-AMIMCl溶液触变性分析
        2.3.5 CSt-AMIMCl溶液的抗剪切能力
        2.3.6 再生淀粉糊化特性分析
        2.3.7 再生淀粉热行为分析
        2.3.7.1 TGA-DSC分析
        2.3.7.2 TGA-FTIR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醋酸酯淀粉AACSt的制备与表征
    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AACSt的制备
        3.2.2 AACSt的结构表征
        3.2.3 AACSt流变性能测试
        3.2.4 AACSt热特性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ACSt单因素制备结果分析
        3.3.2 AACSt结构分析
        3.3.2.1 AACSt的 FTIR分析
        3.3.2.2 AACSt的 XRD分析
        3.3.2.3 AACSt的 SEM分析
        3.3.3 AACSt的流变特性分析
        3.3.4 AACSt的热特性分析
        3.3.5 AACSt的 TGA-FTIR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CSt的制备与表征
    4.1 主要试剂及仪器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OSACSt的制备
        4.2.2 OSACSt的结构表征
        4.2.3 OSACSt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4.2.4 OSACSt热特性测定
        4.2.5 OSACSt乳化性能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OSACSt单因素制备试验结果分析
        4.3.2 OSACSt结构分析
        4.3.2.1 OSACSt的 FTIR分析
        4.3.2.2 OSACSt的 XRD分析
        4.3.2.3 OSACSt的 SEM分析
        4.3.3 OSACSt的 TGA-FTIR分析
        4.3.4 OSACSt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乳化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1-氨基环丙烷-1-羧酸: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肥料及应用
    1.2 植物促生根际细菌及其促生机制
        1.2.1 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GPR)概述
        1.2.2 PGPR促生机理
    1.3 细菌趋化作用机制及意义
        1.3.1 细菌趋化作用及机制
        1.3.2 细菌趋化作用的意义
        1.3.3 细菌趋化性检测方法
    1.4 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进展
        1.4.1 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
        1.4.2 不依赖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1 在作物根际定殖存活是PGPR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1.5.2 推测ACC是PGPR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质
        1.5.3 假单胞菌趋化机理及受体蛋白的鉴定
        1.5.4 思路及意义
第二章 恶臭假单胞菌UW4cheR基因突变株及回补株的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所用菌种及质粒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药品及耗材
        2.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2.3 UW4cheR基因突变株构建方法
        2.3.1 cheR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
        2.3.2 无痕敲除cheR基因载体的构建
        2.3.3 大肠杆菌高效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3.4 同源重组无痕敲除cheR基因
        2.3.5 UW4ΔcheR的Southern blot鉴定
    2.4 UW4cheR基因突变株构建结果及分析
        2.4.1 cheR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结果
        2.4.2 融合片段连至pEASY-Blunt E1载体
        2.4.3 无痕敲除cheR基因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4.4 UW4Δche R菌株获得及筛选
        2.4.5 UW4ΔcheR 的 Southern blot 验证
    2.5 UW4cheR基因回补及空载菌株构建方法
        2.5.1 cheR基因的克隆
        2.5.2 cheR基因回补载体的构建
        2.5.3 三菌杂交构建cheR基因回补及空载菌株
    2.6 UW4cheR基因回补及空载菌株构建结果及分析
        2.6.1 cheR基因克隆结果
        2.6.2 将cheR基因片段连至pMD19-T质粒
        2.6.3 cheR基因回补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2.6.4 UW4△cheR+cheR菌株的获得及筛选
        2.6.5 UW4△cheR+pBBR1MCS-2空载菌株的获得及筛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菌株的趋化响应及在作物根际的定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所用菌种及质粒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药品及耗材
        3.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定性和定量趋化筛选强趋化物质
        3.3.2 实验菌株的定性趋化分析
        3.3.3 扫描电镜(SEM)观察各菌株与双孢蘑菇菌丝吸附
        3.3.4 实验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3.3.5 实验菌株在双孢蘑菇菌丝上定殖数量测定
        3.3.6 实验菌株在小麦根际定殖菌数测定
        3.3.7 实验菌株处理下小麦生物量的测定
    3.4 结果及分析
        3.4.1 平板点滴趋化筛选强趋化物质结果
        3.4.2 UW4对几类强趋化物的定量趋化结果
        3.4.3 UW4对模拟根系分泌物的定量趋化结果
        3.4.4 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趋化现象
        3.4.5 实验菌株的定性趋化结果
        3.4.6 扫描电镜观察细菌与双孢蘑菇菌丝吸附结果
        3.4.7 各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4.8 各菌株在双孢蘑菇菌丝及小麦根际的定殖数量统计
        3.4.9 各菌株处理后小麦生物量测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CC脱氨酶高效表达菌株的构建及促生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PBA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
        4.3.2 无痕敲入PB20序列载体的构建
        4.3.3 无痕敲入PB20序列供体菌的构建
        4.3.4 同源重组无痕敲入PB20序列
        4.3.5 UW4-PBA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4.3.6 UW4-PBA菌株AcdS基因表达量测定
        4.3.7 UW4-PBA菌株ACC脱氨酶的活性测定
        4.3.8 UW4-PBA菌株的定性趋化实验
        4.3.9 验证UW4-PBA菌株对小麦的促生效果
    4.4 结果及分析
        4.4.1 PBA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结果
        4.4.2 将PBA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连至pEASY-Blunt E1载体
        4.4.3 无痕敲入PB20序列目标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4.4.4 UW4-PBA菌株获得及筛选
        4.4.5 UW4-PBA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4.4.6 UW4及UW4-PBA菌株中AcdS基因表达量比较
        4.4.7 UW4及UW4-PBA菌株ACC脱氨酶活性对比
        4.4.8 UW4-PBA菌株定性趋化结果
        4.4.9 瓶栽小麦根际定殖菌数测定结果
        4.4.10 盆栽小麦根际定殖菌数测定结果
        4.4.11 盆栽小麦生物量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恶臭假单胞菌UW4对ACC的趋化受体的鉴定及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所用菌种及质粒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药品及耗材
        5.2.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5.3 实验方法
        5.3.1 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PCR测定各拟趋化受体蛋白表达量
        5.3.2 对筛选到的拟趋化受体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5.3.3 拟趋化受体蛋白敲除突变株的构建并验证其趋化
        5.3.4 拟ACC趋化受体的LBD域克隆、表达及纯化
    5.4 结果及分析
        5.4.1 细菌RNA提取质量检测
        5.4.2 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拟ACC趋化受体结果
        5.4.3 拟趋化受体突变株及回补株的定性趋化响应
        5.4.4 拟ACC趋化受体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4.5 LBD116功能域克隆、表达及纯化
        5.4.6 LBD116蛋白的荧光热漂移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乙烯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2 糖类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3 有机酸类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4 氨基酸类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5 ACC趋化受体蛋白的表征
    6.3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5)高产柠檬酸工业菌株A.niger YX-1217的组学及代谢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柠檬酸产生菌的种类及其优良特性
        1.2.1 柠檬酸产生菌的种类
        1.2.2 我国柠檬酸高产菌株的优良特性
    1.3 A.niger产柠檬酸的发酵条件及其代谢途径研究
        1.3.1 A.niger产柠檬酸的发酵条件
        1.3.2 A.niger产柠檬酸的代谢途径
    1.4 A.niger组学研究进展
        1.4.1 A.niger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4.2 A.niger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4.3 A.niger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1.5 A.niger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1.5.1 A.niger的原生质体-PEG转化法
        1.5.2 A.niger的电转化法
        1.5.3 A.niger的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ATMT)
    1.6 基于代谢工程A.niger生产其他有机酸的研究进展
    1.7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A.niger YX-1217高产柠檬酸的形态学分析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株
        2.2.2 培养基
        2.2.3 主要溶液配方
        2.2.4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柠檬酸酸度测定
        2.3.2 柠檬酸浓度测定
        2.3.3 生物量及残糖浓度测定
        2.3.4 A.nigerYX-1217形态学分析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
        2.3.6 透射电镜(TEM)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菌株A.niger YX-1217和YX-1217G生长特性与柠檬酸产量
        2.4.2 A.niger YX-1217在柠檬酸发酵过程中形态变化历程
        2.4.3 基于SEM和TEM分析菌株A.niger YX-1217和A.niger YX-1217G的孢子形态差异
        2.4.4 柠檬酸深层发酵环境条件对A.nigerYX-1217和YX-1217G菌球形态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2.6 讨论
第三章 转录组学差异揭示A.niger YX-1217柠檬酸高产机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
        3.2.2 培养基
        3.2.3 主要溶液配方
        3.2.4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A.niger菌株孢子的获得
        3.3.2 RNA提取
        3.3.3 cD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数据分析
        3.3.4 差异性表达分析
        3.3.5 实时定量RT-PCR(qRT-PCR)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A.niger YX-1217,YX-1217G和ATCC 1015的特性
        3.4.2 转录调控概括
        3.4.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3.4.4 不同A.niger菌株的碳水化合物水解调控
        3.4.5 不同A.niger菌株涉及多肽降解的调控
        3.4.6 不同A.niger菌株中心代谢途径调控
        3.4.7 不同A.niger菌株转运机制调控
        3.4.8 不同A.niger菌株能量代谢、转录因子和抗性机制调控
        3.4.9 A.niger YX-1217高产CA相关基因转录调控
        3.4.10 利用qRT-PCR对转录基因进行验证
    3.5 本章小结
    3.6 讨论
第四章 A.niger YX-1217蛋白组学差异揭示柠檬酸高产机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株
        4.2.2 培养基
        4.2.3 实验所用试剂及配方
        4.2.4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A.niger YX-1217胞外分泌蛋白的提取
        4.3.2 A.niger YX-1217胞内蛋白的提取
        4.3.3 第一向:等电聚焦(IEF)
        4.3.4 等电聚焦运行参数
        4.3.5 胶条的平衡
        4.3.6 灌胶
        4.3.7 第二向: SDS-PAGE
        4.3.8 iTRAQ蛋白样品提取过程
        4.3.9 蛋白酶解
        4.3.10 iTRAQ标记
        4.3.11 SCX分离
        4.3.12 基于Triple TOF 5600的LC-ESI-MS/MS分析
        4.3.1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基于2-DE分析A.niger YX-1217和A.niger YX-121 7G胞外分泌蛋白差异
        4.4.2 基于2-DE分析A.niger YX-1217和A.niger YX-1217G胞内蛋白差异
        4.4.3 基于iTRAQ技术分析A.niger YX-1217和A.niger YX-1217G胞内蛋白差异
        4.4.4 蛋白质组与转录组的关联分析
    4.5 本章小结
    4.6 讨论
第五章 A.niger YX-1217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菌株
        5.2.2 质粒
        5.2.3 培养基
        5.2.4 主要溶液配方
        5.2.5 主要仪器设备
        5.2.6 主要引物
    5.3 实验方法
        5.3.1 E.coli感受态的制备
        5.3.2 大肠杆菌的转化
        5.3.3 pPK2质粒的提取
        5.3.4 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5.3.5 根癌农杆菌的转化
        5.3.6 A.niger YX-1217孢子悬液的制备
        5.3.7 根癌农杆菌ATMT介导的A.niger YX-1217的遗传转化
        5.3.8 A.nigerYX-1217转化子的表型及稳定性验证
        5.3.9 A.nigerYX-1217基因组提取方法
        5.3.10 A.nigerYX-1217转化子的PCR鉴定
        5.3.11 转化子的Southern Blot验证
    5.4 结果与分析
        5.4.1 A.niger YX -1217遗传转化选择标记的确定
        5.4.2 遗传转化质粒的构建
        5.4.3 A.nigerYX-1217遗传转化体系的确定
        5.4.4 农杆菌介导的A.nigerYX-1217转化子的表型验证
        5.4.5 农杆菌介导的A.niger YX-1217转化子基因型验证
        5.4.6 转化子的Southern验证
    5.5 本章小结
    5.6 讨论
第六章 基于代谢工程A.niger YX-1217中衣康酸的生产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
        6.2.1 菌株与质粒
        6.2.2 培养基
        6.2.3 主要溶液配方
        6.2.4 主要仪器设备
        6.2.5 主要引物
    6.3 实验方法
        6.3.1 土曲霉基因组提取方法
        6.3.2 乌头酸脱羧酶基因cad的克隆
        6.3.3 A.niger启动子PglaA、PgpdA和PpkiA的获得与终止子基因TamyB的克隆
        6.3.4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6.3.5 A.nigerYX-1217中Cad蛋白转化质粒的构建
        6.3.6 A.nigerYX-1217中融合蛋白转化质粒的构建
        6.3.7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A.niger YX-1217的遗传转化
        6.3.8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发酵液中的柠檬酸与衣康酸
        6.3.9 分批发酵对转化子生产衣康酸的影响研究
    6.4 结果与分析
        6.4.1 乌头酸脱羧酶cad基因的获得
        6.4.2 A.niger YX-1217葡糖淀粉酶的高效启动子基因PglaA、PgpdA、PpkiA的获得与TamyB基因的获得
        6.4.3 融合基因的获得
        6.4.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A.niger YX-1217的遗传转化
        6.4.5 转化子生产衣康酸的发酵研究
        6.4.6 搅拌转速对衣康酸分批发酵的影响
        6.4.7 基于搅拌转速三阶段控制利用补料分批发酵生产衣康酸
    6.5 本章小结
    6.6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形态学差异揭示高产柠檬酸的机制
        7.1.2 转录组学差异揭示高产柠檬酸的分子机制
        7.1.3 从蛋白组学差异揭示高产柠檬酸的分子机制
        7.1.4 A.niger YX-1217遗传转化平台的构建
        7.1.5 基于代谢工程A.niger YX-1217中衣康酸的生产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致谢

(6)生物质基乙酰丙酸(酯)转化为液体燃料与化学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质资源的利用途径
        1.2.1 生物质资源的种类及利用现状
        1.2.2 生物炼制的概念与途径
    1.3 木质纤维素转化为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酯)的途径
        1.3.1 木质纤维素的三组分分离
        1.3.2 六碳糖转化为乙酰丙酸(酯)的工艺
        1.3.3 五碳糖转化为乙酰丙酸(酯)的工艺
    1.4 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酯)的下游转化利用途径
        1.4.1 乙酰丙酸转化为当归内酯及其下游产物
        1.4.2 乙酰丙酸(酯)转化为γ-戊内酯及其下游产物
        1.4.3 乙酰丙酸(酯)转化为吡咯类化合物
        1.4.4 乙酰丙酸转化为5-氨基乙酰丙酸
        1.4.5 乙酰丙酸转化为琥珀酸与双酚酸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铜铬氧化物催化乙酰丙酸乙酯高效加氢转化为γ-戊内酯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Cu-Cr催化剂的合成
        2.2.3 催化剂的表征
        2.2.4 EL转化为GVL的一般反应过程
        2.2.5 产物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铬源及煅烧条件对Cu-Cr催化剂的性能影响
        2.3.2 EL在无溶剂体系中转化为GVL的条件控制
        2.3.3 Cu-Cr催化剂的循环性能研究
        2.3.4 加氢预还原与原位还原的Cu-Cr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2.3.5 该体系对其他底物的适用性分析
        2.3.6 Cu-Cr催化剂与其他常见加氢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乙酰丙酸甲酯经铜铬氧化物双功能催化剂催化转化为γ-戊内酯的高原子经济性体系设计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Cu-Cr催化剂的合成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4 ML转化为GVL的一般反应过程
        3.2.5 产物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L转化为GVL的高原子经济性体系开发
        3.3.2 反应过程中甲醇质量平衡研究
        3.3.3 CuCr-2-350在该体系中的循环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氢交换超稳Y型分子筛-碳酸钙协同催化γ-戊内酯转化为4-甲氧基戊酸甲酯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氢交换超稳Y型分子筛(Hydrogen-exchanged ultra-stable Y-zeolite,HUSY)及其他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
        4.2.3 GVL转化为MMP的一般反应过程
        4.2.4 产物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USY-CaCO_3协同催化GVL开环醇解生成MMP的发现
        4.3.2 固体酸催化剂的选择
        4.3.3 反应条件优化及催化剂循环性能测试
        4.3.4 HUSY-CaCO_3协同催化GVL转化为MMP的可能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乙酰丙酸乙酯的分子间羟醛缩合反应及其产物在聚合物、燃料领域的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EL的羟醛缩合反应
        5.2.3 ELD催化加氢转化为其双键饱和产物Saturated ELD(SELD)
        5.2.4 ELD经加氢脱羧转化为环烷烃类产物
        5.2.5 EL聚合粗产物经一步加氢脱羧转化为环烷烃类产物
        5.2.6 产物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乙醇钠催化EL羟醛缩合反应产物的结构确定
        5.3.2 乙醇钠催化EL转化为ELD的条件优化
        5.3.3 多种酸、碱体系对EL羟醛缩合反应的影响
        5.3.4 ELD经催化加氢转化为SELD及其在聚酯合成中的应用
        5.3.5 ELD经加氢脱羧反应转化为环烷烃类产物
        5.3.6 EL聚合粗产物经一步加氢脱羧转化为环烷烃类产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乙酰丙酸(酯)经硫代反应转化为噻吩类化学品的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6.2.2 LA在Lawesson试剂存在下的硫代反应行为研究
        6.2.3 5-甲基噻吩-2-硫醇(MTT)的分离纯化
        6.2.4 由纤维素经LA合成5-甲基噻吩-2-硫醇的反应路线开发
        6.2.5 产物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LA在Lawesson试剂存在下的硫代反应行为研究
        6.3.2 由纤维素经LA制备5-甲基噻吩-2-硫醇的反应路线开发
        6.3.3 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博士研究生期间进行的其他工作
    7.1 芒草在生物柴油产业副产物甘油-甲醇混合液中液化制备生物油
        7.1.1 引言
        7.1.2 材料与方法
        7.1.3 结果与讨论
        7.1.4 小结
    7.2 乙酰丙酸衍生物当归内酯与肤喃醛类化合物的羟醛缩合反应
        7.2.1 引言
        7.2.2 材料与方法
        7.2.3 结果与讨论
        7.2.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主要缩写符号表
    附录2 主要试剂
    附录3 主要仪器
    附录4 相关产物的NMR及质谱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发明专利
参考文献
致谢

(7)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简介
        1.2.1 环糊精概述
        1.2.2 改性环糊精概述
        1.2.3 环糊精包合物概述
        1.2.4 环糊精的应用
    1.3 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概述
        1.3.1 辛烯基琥珀酸酐的结构
        1.3.2 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制备
        1.3.2.1 湿法
        1.3.2.2 有机溶剂法
        1.3.3 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乳化性质
    1.4 Pickering乳液概述
        1.4.1 Pickering乳液
        1.4.2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理
        1.4.3 环糊精及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研究
        1.4.4 Pickering乳液的抗氧化性研究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的制备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设备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的制备
        2.3.2 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取代度的测定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2.3.4 X射线衍射(XRD)表征
        2.3.5 ~1HNMR核磁共振表征
        2.3.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2.3.7 溶解度的测定
        2.3.8 粒径测定
        2.3.9 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测定
        2.3.10 活化指数的测定
        2.3.11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OS-β-CD的取代度(DS)分析
        2.4.2 红外光谱分析
        2.4.3 XRD分析
        2.4.4 ~1HNMR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2.4.5 扫描电镜表观形貌分析
        2.4.6 OS-β-CD在水中的溶解度分析
        2.4.7 粒径分析
        2.4.8 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分析
        2.4.9 活化指数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S-β-CD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3.3.2 乳液稳定性实验
        3.3.2.1 pH值对乳液稳定性影响
        3.3.2.2 NaCl浓度对乳液稳定性影响
        3.3.2.3 温度对乳液稳定性影响
        3.3.3 乳液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3.3.4 乳液的储藏稳定性测定
        3.3.5 乳液显微观察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乳液的粒径及粒度分布图
        3.4.2 乳液电位及分层指数
        3.4.3 乳液稳定性分析
        3.4.3.1 pH值对乳液稳定性影响
        3.4.3.2 NaCl浓度对乳液稳定性影响
        3.4.3.3 温度对乳液稳定性影响
        3.4.4 乳液显微图
        3.4.5 乳液稳定性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S-β-CD/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及结构测定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OS-β-CD/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4.3.2 包合物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
        4.3.2.1 姜黄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4.3.2.2 包合物样品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
        4.3.2.3 姜黄素包合率的测定
        4.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
        4.3.4 X射线衍射(XRD)测试分析
        4.3.5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分析
        4.3.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分析
        4.3.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试分析
        4.3.8 加热对包合物中姜黄素稳定性的影响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红外光谱分析
        4.4.2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
        4.4.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4.4.4 扫描电镜表观形貌分析
        4.4.5 激光共聚焦(CLSM)图谱分析
        4.4.6 加热对包合物中姜黄素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4.7 OS-β-CD与姜黄素包结络合的模型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OS-β-CD/姜黄素包合物在乳液中的抗氧化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OS-β-CD/姜黄素包合物稳定鱼油乳液的制备
        5.3.2 乳液粒径及zeta电位的测定
        5.3.3 乳液的储藏稳定性
        5.3.4 乳液的初级氧化产物-氢过氧化物的测定
        5.3.5 乳液二级氧化产物的测定(硫代巴比妥酸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乳液的物理稳定性研究
        5.4.1.1 乳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分析
        5.4.1.2 乳液的形态和储藏稳定性分析
        5.4.2 乳液的化学稳定性研究
        5.4.2.1 乳液的初级氧化产物的测定分析
        5.4.2.2 乳液的二级氧化产物的测定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论文创新之处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磺丙基淀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淀粉及改性淀粉的方法
        1.2.1 天然淀粉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1.2.2 改性淀粉
    1.3 降滤失剂的研究现状
        1.3.1 天然高分子及其改性产物
        1.3.2 合成高分子类降滤失剂
        1.3.3 醚化淀粉降滤失剂的合成工艺
    1.4 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3-氯2羟基丙磺酸钠的合成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部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实验原理
        2.3.2 反应条件的考察
        2.3.3 工艺优化
        2.3.4 产品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溶剂法制备2-羟基3磺酸基丙基淀粉醚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药品
    3.2 实验原理
    3.3 实验部分
        3.3.1 2-羟基3磺酸基丙基淀粉醚的制备
        3.3.2 常温中压滤失量的测定方法
        3.3.3 取代度DS的测定方法
        3.3.4 产品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正交实验
        3.4.2 单因素考察实验
        3.4.3 产品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半干法制备2-羟基3磺酸基丙基淀粉醚
    4.1 实验仪器及药品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药品
    4.2 实验原理
    4.3 实验部分
        4.3.1 两步加碱法合成改性淀粉
        4.3.2 一步加碱法合成改性淀粉
        4.3.3 常温中压滤失量的测定方法
        4.3.4 取代度DS的测定方法
        4.3.5 产品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预处理条件的考察
        4.4.2 正交实验
        4.4.3 单因素考察实验
        4.4.4 HSPS的降滤失性能与取代度的关系
        4.4.5 产品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羟基3磺酸基丙基淀粉醚的降滤失性能研究
    5.1 实验药品及仪器
        5.1.1 实验药品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部分
        5.2.1 模拟钻井泥浆的配制
        5.2.2 降滤失性能研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产品的抗温能力
        5.3.2 产品的抗盐能力
        5.3.3 产品的抗钙镁能力
        5.3.4 自制产品与市售降滤失剂的性能对比
        5.3.5 半干法工艺与溶剂法工艺比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固相法制备长链脂肪酸淀粉酯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淀粉及变性淀粉
        1.1.1 淀粉的基本性质
        1.1.2 变性淀粉
    1.2 酯化变性淀粉
        1.2.1 酯化变性淀粉的类型
        1.2.2 长链脂肪酸淀粉酯
    1.3 固相法酯化反应
        1.3.1 机械活化技术及其对强化淀粉酯化的研究
        1.3.2 微波反应技术及其对淀粉酯化强化作用的研究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创新点、实验内容
        1.4.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4.2 实验创新点及实验思路
        1.4.3 实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机械活化法制备棕榈酸淀粉酯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机械活化法制备棕榈酸淀粉酯工艺
        2.2.2 淀粉酯取代度的测定
        2.2.3 单因素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
        2.2.4 正交试验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
        2.2.5 棕榈酸与盐酸残留量的测定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单因素实验
        2.3.2 正交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械活化-微波法制备棕榈酸淀粉酯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机械活化-微波法制备棕榈酸淀粉酯工艺
        3.2.2 淀粉酯取代度测定
        3.2.3 单因素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
        3.2.4 正交试验对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
        3.2.5 棕榈酸和盐酸残留量测定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实验
        3.3.2 正交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种方法制备棕榈酸淀粉酯的性能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冷水溶解度的测定
        4.2.2 透明度的测定
        4.2.3 粘度的测定
        4.2.4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4.2.5 乳化性的测定
        4.2.6 淀粉-碘复合物紫外光吸收曲线的测定
        4.2.7 布拉班德粘度测定
        4.2.8 SEM电镜图谱表征
        4.2.9 X-衍射表征
        4.2.10 红外图谱表征
        4.2.11 DSC差示量热扫描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冷水溶解度分析
        4.3.2 透明度分析
        4.3.3 粘度分析
        4.3.4 冻融稳定性分析
        4.3.5 乳化性分析
        4.3.6 淀粉-碘复合物紫外光吸收曲线分析
        4.3.7 Brabender粘度分析
        4.3.8 SEM电镜分析
        4.3.9 XRD分析
        4.3.10 红外图谱分析
        4.3.11 DSC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碳数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不同碳数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制备
        5.2.2 淀粉酯取代度的测定
        5.2.3 不同碳数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理化性质测定
        5.2.4 不同碳数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的结构表征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碳数长链脂肪酸对取代度的影响
        5.3.2 不同碳数长链脂肪酸对淀粉酯理化性质影响
        5.3.3 不同碳数长链脂肪酸对淀粉酯的结构表征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实验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酶法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淀粉
        1.1.1 淀粉的定义
        1.1.2 淀粉的结构
        1.1.3 淀粉的基本性质
    1.2 变性淀粉
        1.2.1 变性淀粉的分类
        1.2.2 变性淀粉的应用
    1.3 淀粉的预处理方法
        1.3.1 物理法
        1.3.2 化学法
        1.3.3 酶解法
    1.4 酯化淀粉
        1.4.1 酯化淀粉的分类与应用
        1.4.2 酯化淀粉的合成方法
        1.4.3 酯化淀粉取代度测定方法的分析
    1.5 非水相酶催化反应
        1.5.1 非水相酶催化反应概述
        1.5.2 非水相酶催化反应体系的类型
        1.5.3 影响非水相中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因素
        1.5.4 非水相中脂肪酶催化反应类型及机理
        1.5.5 非水相脂肪酶催化酯合成反应条件
        1.5.6 非水相中脂肪酶催化酯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1.5.7 非水相中脂肪酶催化酯合成水活度控制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研究思路
        1.6.1 意义和目的
        1.6.2 研究思路
2 玉米淀粉的预处理及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淀粉预处理
        2.3.2 棕榈酸淀粉酯的合成
        2.3.3 冷水溶解度的测定
        2.3.4 取代度的测定
        2.3.5 反应初速度的测定
        2.3.6 预处理淀粉结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淀粉预处理方法的选定
        2.4.2 预处理淀粉颗粒大小对酶促合成棕榈酸淀粉酯的影响
        2.4.3 预处理淀粉冷水溶解度对酶促棕榈酸淀粉酯合成的影响
        2.4.4 预处理淀粉的结构对酶促酯化反应的影响
        2.4.5 处理玉米淀粉的红外光谱
    2.5 本章小结
3 甲醇醇解-气相色谱分析测定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取代度方法的建立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棕榈酸淀粉酯的酶促合成
        3.3.2 棕榈酸甲酯萃取率的测定
        3.3.3 棕榈酸淀粉酯甲醇醇解率的测定
        3.3.4 皂化-滴定法测定取代度
        3.3.5 甲醇醇解-气相色谱分析进行取代度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甲醇醇解过程所用催化剂的种类及其添加量对醇解率的影响
        3.4.2 甲醇的用量对棕榈酸淀粉酯甲醇醇解率的影响
        3.4.3 反应温度对棕榈酸淀粉酯甲醇醇解率的影响
        3.4.4 反应时间对棕榈酸淀粉酯甲醇醇解率的影响
        3.4.5 棕榈酸甲酯的萃取率对棕榈酸淀粉酯取代度测定值的影响
        3.4.6 皂化-滴定法与甲醇醇解-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取代度
    3.5 本章小结
4 酶促棕榈酸淀粉酯合成体系构建及催化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脂肪酶的筛选
        4.3.2 脂肪酶活力测定方法
        4.3.3 脂肪酶酯化比活力的测定
        4.3.4 脂肪酶水解比活力的测定
        4.3.5 反应速度的测定
        4.3.6 水活度的调控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脂肪酶的筛选
        4.4.2 反应体系的建立
        4.4.3 无溶剂体系酰基供体对酶促酯化反应的影响
        4.4.4 无溶剂体系水活度对酶促酯化反应的影响
        4.4.5 无溶剂体系底物摩尔比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4.4.6 无溶剂体系产物棕榈酸淀粉酯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4.4.7 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机制探讨
        4.4.8 棕榈酸淀粉酯结构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无溶剂酶促合成棕榈酸淀粉酯条件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棕榈酸淀粉酯的制备
        5.3.2 体系水活度的调控
        5.3.3 甲醇醇解-气相色谱分析进行取代度的测定
        5.3.4 反应初速度测定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磁力搅拌器转速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5.4.2 脂肪酶添加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5.4.3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5.4.4 底物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5.4.5 反应初始水活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5.4.6 原位消除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_2O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5.4.7 无溶剂反应体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4.8 无溶剂体系酶促合成棕榈酸淀粉酯批式反应的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6 预处理淀粉及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理化性质分析及乳化性评价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主要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冷水溶解度的测定
        6.3.2 糊化溶解度的测定
        6.3.3 膨胀度的测定
        6.3.4 粘度的测定
        6.3.5 透明度的测定
        6.3.6 凝沉性的测定
        6.3.7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6.3.8 乳化性质的测定
        6.3.9 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制备
        6.3.10 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纯化分离
        6.3.11 乳状液的制备
        6.3.12 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乳化活性及其稳定性的测定
        6.3.13 界面张力的测定
        6.3.14 乳状液粒径测定
        6.3.15 乳状液粘度测定
    6.4 结果与分析
        6.4.1 溶解度的分析
        6.4.2 膨胀度的分析
        6.4.3 粘度
        6.4.4 透明度
        6.4.5 凝沉性
        6.4.6 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
        6.4.7 冻融稳定性
        6.4.8 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和醋酸淀粉酯的性质对比
        6.4.9 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HLB值的计算
        6.4.10 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HLB值对其乳化性及酶促反应的影响
        6.4.11 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溶液质量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6.4.12 乳化油体积分数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6.4.13 乳化温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6.4.14 贮存温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6.4.15 乳状液的粒径
        6.4.16 乳状液的粘度
        6.4.17 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对油-水界面压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讨论
    7.2 全文总结
    7.3 创新点
    7.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Preparation of Starch Succinate WITH INTERMEDIATE DS BY AQUEOUS SLURRY REAC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二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的制备及其乳化性能[J]. 安英杰,李田田,王若琳,徐玉枫,牛春梅. 精细化工, 2021(01)
  • [2]用于ARGET ATRP技术下制备接枝淀粉的2-溴异丁酯淀粉引发剂研究[D]. 吴杰.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
  • [3]离子液体AMIMCl中醋酸淀粉酯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表征[D]. 何强. 广西大学, 2020
  • [4]1-氨基环丙烷-1-羧酸: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D]. 李涛.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5]高产柠檬酸工业菌株A.niger YX-1217的组学及代谢工程研究[D]. 谢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生物质基乙酰丙酸(酯)转化为液体燃料与化学品的研究[D]. 李铮. 厦门大学, 2018(08)
  • [7]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研究[D]. 胡艳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8]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磺丙基淀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贾丹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7)
  • [9]固相法制备长链脂肪酸淀粉酯及其性能研究[D]. 冼学权. 广西大学, 2014(05)
  • [10]中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的酶法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王艳.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水浆反应制备中间体DS琥珀酸淀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