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铁的测定

海水中铁的测定

一、海水中铁的测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桂瑶[1](2019)在《铁锰离子对海水移动床生物滤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蓬勃发展。在循环水养殖中,多采用生物方法去除有机物和氮盐等有害物质,其中生物膜法因其具有高效的微生态系统和强抗冲击能力等诸多优势而获得广泛应用,移动床生物滤器(MBBR)是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过程中的核心单元。地下海水水质良好且供水稳定,是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的重要水源之一,由于地下水还原性强,且具有较低的p H,使得地下水铁锰离子浓度远高于海水中铁锰离子浓度。水中铁锰离子的存在可能会刺激微生物产生应激反应,从而改变胞外聚合物组分特征,影响生物膜系统传质性和稳定性,进而影响生物滤器的运行效率。有数据显示很多地区地下海水铁离子浓度在8~10mg/L,个别达到30.05mg/L,部分地区锰离子浓度达到7~8mg/L。因此,本文通过动态测定人工模拟海水移动床生物滤器在不同铁锰离子浓度下水质处理效果,探究铁锰离子对海水移动床生物滤器生物膜成熟过程和运行效率影响;利用理化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铁锰重金属离子对MBBR生物膜EPS组分、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进而解析铁锰重金属离子影响生物滤器成熟和运行效率的生态学机制,以期为复杂水质条件下高效生物滤器的研制提供参考。本论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定期监测MBBR生物反应器在启动挂膜过程和成熟后水体中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的含量变化,探究MBBR在不同浓度铁锰离子养殖废水环境下生物膜成熟过程和运行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能在PPC填料载体上成功培养出生物膜;在Fe3+实验组,养殖废水中三类无机氮盐的处理效果随着Fe3+浓度增加而增加,其中8mg/L Fe3+浓度组率先挂膜成熟,第7周期的第一天去除率达到79.5%,相较于空白组高出23%;在Mn2+实验组,5组系统自然挂膜稳定的时间分别为第10、6、10、9和11周期,且氨氮的周期降解实验结果说明,1mg/L Mn2+有助于生物膜的形成和提高废水处理效果,而8mg/L Mn2+明显抑制了生物膜的生长和活性。(2)填料挂膜成熟后24h水质连续监测结果表明:8mg/L Fe3+浓度组微生物降解活性最高,第18h NH4+-N即可完全去除,较空白组相同时间处理效率高35%;空白组、1mg/L Mn2+浓度组、8mg/L Mn2+浓度组NO2--N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分别为18h、13h和21h,1mg/L Mn2+浓度组在第15h NH4+-N即可完全去除,去除率分别比空白组及8mg/L Mn2+浓度组高出31.64%和42.76%。(3)Fe3+和Mn2+可以通过影响微生物生理或者间接影响EPS组分对生物膜活性产生重要作用。生物膜EPS组分分析结果表明,Fe3+的浓度不同可显着提高生物膜的EPS总量,且随Fe3+浓度增加而增加,五组的EPS总量分别为155.7mg/g、167.45mg/g、184.44mg/g、195.70mg/g和212.06mg/g,Fe3+在8mg/L时最有利于EPS的形成;而在Mn2+实验组表现为低促高抑的趋势,低浓度(1~2mg/L)Mn2+会显着刺激黏附型EPS的大量分泌(P<0.05),这为微生物提供缓冲保护层,不仅有助于生物膜的形成还可以使得系统能在短时间内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Mn2+在8mg/L浓度会对微生物产生显着的毒性效应,EPS分泌总量低于空白组36.89%。(4)通过分组对比空白对照组和8mg/L Fe3+浓度组、1mg/L Mn2+浓度组及8mg/L Mn2+浓度组中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差异,进而解析铁锰离子影响生物滤器成熟和运行效率的生态学机制,结果表明,铁锰离子对MB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其中8mg/L Fe3+浓度组OTUs数量比空白对照组高出20.10%,且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Chao 1和ACE指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所以Fe3+的投加使得生物膜具有更高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另一方面,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得到了显着富集,从而使其系统具有更强的抗外界干扰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较高的氮代谢水平;1mg/L Mn2+浓度组菌群多样性指数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硝化螺旋菌属(Genus of Nitrospiraceae)丰度较高,有利于生物膜结构的稳定和硝化反应的进行;而8mg/L Mn2+组多样性指数最低,且增加了弧菌属(Vibrio)、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条件致病菌的丰度,不利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Fe3+及低浓度Mn2+提高了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强化了MBBR高效的脱氮性能。实验研究表明,当ρ(Fe3+)<8 mg/L时,生物滤器不但没有受到抑制反而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和高效性;Mn2+对生物滤器表现为低促高抑的趋势,当ρ(Mn2+)=1mg/L时,生物滤器水质处理效果最优,超过该浓度会对微生物产生毒性效应。

林明月[2](2017)在《海岸带水体铁形态电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铁是海洋生态体系中有机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海水中的痕量铁是限制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其形态和有效性与海洋浮游动植物的吸收有密切关系,因此铁在海洋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及时、快速、准确地进行海水中铁的形态分析是目前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难点和热点。目前,国际上已发展了多种检测海水中痕量铁的方法,例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光光度法等。但这些方法大都存在仪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分析测试及维护费用高等缺点,无法进行现场检测,且无法进行形态分析。电化学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试费用低、携带方便、灵敏度高、可现场分析等优点,在痕量铁的检测和铁形态分析方面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极材料是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分析检测性能。本文基于不同的电极材料,发展了一系列用于痕量铁和铁形态分析的电化学方法,并对Fe3+/2+和Fe(Ⅱ)-2,2’-联吡啶络合物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理论探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还原氧化石墨烯/亚甲基蓝/纳米金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用于Fe(Ⅲ)的检测。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和亚甲基蓝作为基底材料,原位、自催化合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亚甲基蓝/纳米金复合材料。该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Fe(Ⅲ)有很好的响应,电极反应受吸附控制且是准可逆反应,线性范围为0.3100μM,检出限为15 n M,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海水和河水中溶解态总铁的检测。2.纳米碳化钛/全氟磺酸修饰玻碳电极用于Fe(Ⅲ)的检测。纳米碳化钛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催化性能,能够加快电子传递速率。全氟磺酸作为一种阳离子交换膜,不仅能够快速在电极表面成膜,而且可以为Fe(Ⅲ)的吸附提供位点。基于纳米碳化钛和全氟磺酸的协同作用,以及H2O2的催化氧化作用,该方法对Fe(Ⅲ)有很好的检测灵敏度。方法线性范围为0.0770μM,检出限为7.2n M,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海水和河水中溶解态总铁的测定。3.锡铋合金电极吸附阴极溶出伏安法灵敏检测Fe(Ⅲ)。新型锡铋合金电极环境友好,与汞电极电化学性能相似且优于铋膜修饰电极,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电极材料。实验以锡铋合金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引入Fe(Ⅲ)的络合剂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提高检测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0.3 V富集电位,60 s富集时间下,此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900 n M,检出限为0.2 n M。此外,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已成功应用于实际近岸海水和河水中溶解态总铁的检测。4.纳米碳化钛-全氟磺酸/铂纳米花修饰玻碳电极用于Fe(Ⅱ)的检测。实验以立方体结构的纳米碳化钛作为电沉积三维立体铂纳米花的基底。全氟磺酸的存在有助于将纳米碳化钛固定在电极表面,并能降低铂纳米花在电沉积过程中的成核速率,使花形更饱满,活性位点更多。基于纳米碳化钛和全氟磺酸的协同作用,结合铂纳米花的催化作用,该体系对Fe(Ⅱ)-2,2’-联吡啶络合物的氧化电流具有很好的响应,且该反应是一个可逆过程。方法采用吸附阳极溶出伏安法,在-0.1 V富集电位,60 s富集时间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 n M6μM,最低能够检测到的Fe(Ⅱ)为0.1 n M,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近岸海水和河水样品中Fe(Ⅱ)的检测。5.Fe3+/2+的电极反应过程研究。实验运用常规直流电(DC)循环伏安法对Fe3+/2+在不同电解质中(盐酸、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高氯酸、硅钨酸)和不同电极上(玻碳电极、硼掺杂金刚石电极)的电极反应过程进行了系统地理论探究。实验结果表明,扩散系数D与电解质溶液阴离子半径呈反比。在硼掺杂金刚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速率k0小于在玻碳电极上的k0,且k0受电解质溶液离子配对的影响。根据可逆电位的比较,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被认为是比通常使用的高氯酸更为适用于得出可信k0的电解质溶液。超灵敏大振幅傅里叶变换交流电伏安法(FTACV)受背景电流影响很小,被用来研究Fe3+/2+在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和硅钨酸中和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过程,以及硼掺杂金刚石电极表面的结构异质性对Fe3+/2+在硅钨酸中的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影响。6.Fe(Ⅱ)-2,2’-联吡啶络合物的电子转移反应研究。实验运用常规直流电(DC)循环伏安法和超灵敏大振幅傅里叶变换交流电伏安法(FTACV)对2,2’-联吡啶(Bp)与二价铁形成的Fe(Ⅱ)-Bp络合物在不同电极(玻碳电极、硼掺杂金刚石电极、铂电极、金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实验结果表明,Fe(Ⅱ)-Bp在不同电极上均为单电子转移过程,且受扩散控制。Fe(Ⅱ)-Bp在电极表面遵循的是外层传质过程,电极反应速率较快,与玻碳电极和金属电极相比,硼掺杂金刚石电极上获得的k0最低,这可能与电极的电子态密度有关。此外,实验还给出了2,2’-联吡啶可以用于在含有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溶液中检测二价铁的电化学依据。7.近岸海水中不同形态铁的检测分析研究。实验基于催化吸附阴极溶出伏安法以及不同的预处理方法,采用2,3-二羟基萘作为三价铁络合剂,在采样过程中加入二价铁的特异性络合剂2,2’-联吡啶掩蔽活性二价铁,并在测试过程中加入催化剂KBr O3以大幅度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了烟台近岸海水中总活性铁、活性三价铁、活性二价铁、溶解态总铁以及有机络合态铁五种形态铁的检测。该方法已成功用于烟台近岸海水连续5天(每隔一天采一次样)的检测。此外,实验对2017年2月和3月烟台四十里湾溶解态总铁的浓度及其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

高淑娟,丰卫华,李林枝,韩晓晶,王玲[3](2017)在《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文中认为为了保证海水中铁元素含量的检测质量,更好地深入了解铁在整个海水体系的生物地球化学中扮演的角色,需科学地评定检测结果的分散性。文章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的理论,以浙江近海海水为例,评定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测得浙江近海样品中铁的浓度为5.2μg/L,扩展不确定度U=0.8μg/L(k=2)。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发现,利用该方法测定海水中铁含量时,对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来自于样品制备过程,尤其是萃取过程。

林明月,潘大为,胡雪萍,朱云,韩海涛,李菲[4](2016)在《烟台近海水体不同形态铁的检测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采用2,3-二羟基萘作为三价铁的络合剂,KBr O3作为催化剂,在采样过程中加入2,2’-联吡啶掩蔽活性二价铁,用催化吸附阴极溶出法对烟台近岸海水中总活性铁、活性三价铁、活性二价铁、溶解态总铁以及有机络合态铁等5种形态铁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分析近岸海水中5种不同形态铁的方法.该方法测定的最低检出限为0.84 nmol·L-1,灵敏度根据所加入铁浓度不同分别为12.5、3.95、1.25 n A·L·nmol-1.此外,应用文中方法对标准海水样品CASS-5和NASS-6中的铁含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标准海水中铁的浓度基本符合.

章蕾,袁东星,方锴,刘宝敏[5](2015)在《海水中铁载体的固相萃取预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文中研究表明铁载体是一种由海洋菌类合成并分泌、能特异性络合海水中铁的有机配体。本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预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海水中铁载体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海水样品经0.22μm滤膜过滤,其中铁载体由ENVI-18萃取柱萃取、甲醇洗脱后得到富集净化后的试样;采用SB-C18反向色谱柱以0.1%(V/V)甲酸溶液和甲醇溶液梯度洗脱分离,在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下检测。3种铁载体化合物标准物质Pyoverdines-Fe,Ferrichrome,Ferrioxamine E的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0013.0μg/m L,0.00515.0μg/m L,0.0013.0μg/m L,相关系数R2>0.99;仪器检出限分别为0.08,1.76和1.36 ng/m L;定量限分别0.27,5.87和4.53 ng/m L。在海水样品中添加铁载体化合物混合标准溶液,3种目标物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12%,方法回收率分别为Pyoverdines-Fe 12.1%18.6%,Ferrichrome 82.0%97.7%,Ferrioxamine E 70.0%98.3%。

林明月,潘大为,张海云,苏振翠[6](2015)在《电化学方法检测海水中铁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海水中的痕量铁作为限制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及时分析海水中铁的不同存在形态及其含量,对于进一步认识铁循环机制和有效预防海洋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方法较其他分析方法在检测海水中痕量铁的含量,尤其是形态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总结了运用电化学方法检测海水及其他自然水体中铁的分析方法,以期为发展准确、快速测定海水中痕量铁的形态及其含量的分析技术提供基础性参考.

李岩[7](2014)在《东、黄海溶解态铁及其有机配体的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海水体系中,铁是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全球大约30%的海区溶解态铁的浓度很低,呈现出“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现象,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因此研究海水中溶解态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阴极溶出伏安法对2011年春季(3月22日-4月4日)和秋季(10月21日-11月2日)两个航次的东黄海海域溶解态的铁及其有机配体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如下:1.海水中溶解态铁的主要存在化学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沿海海水中溶解态铁的化学存在形态主要为有机化合形态。春季,溶解有机态铁在总溶解态铁中所占的比例为平均为92.8%;在秋季,溶解有机态铁的所占比例平均为87.8%。2.海水中溶解态铁的分布(1)海水中溶解态铁(DFe)的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春季平均含量大于秋季。春季表层溶解态铁含量平均为24.70nmol L-1;春季底层水溶解态铁含量平均为37.40nmol L-1。秋季表层溶解态铁含量平均为9.29nmol L-1;秋季底层平均浓度为38.78nmol L-1。(2)海水中溶解态铁的浓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溶解态铁含量的水平分布,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沿岸海域,尤其是在长江口P01、P02站位,浓度相当高。对于溶解态铁含量的垂直分布,底层溶解态铁的平均含量大于上层水柱。除个别站位以外,基本上表现出营养型分布特征,即表层浓度低,底层浓度高。3.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分布(1)总体来看,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Lt)的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春季的含量大于秋季,与溶解态铁的分布具有一致性。这主要是因为春季输入来源较多。春季表层海水中铁的有机配体的平均浓度为31.71nmol L-1,其与溶解态铁浓度的比值([Lt]/[DFe])平均为1.3。春季底层铁的有机配体的平均浓度为51.95nmol L-1,[Lt]/[DFe]的平均值为1.1。秋季表层铁的有机配体的平均浓度为21.93nmol L-1,[Lt]/[DFe]的平均值为3.0倍。底层铁的有机配体的平均浓度为48.88nmol L-1,[Lt]/[DFe]的平均值为2.0倍。(2)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布特征,与溶解态铁的水平分布类似,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沿岸海域。对于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垂直分布而言,其分布趋势存在不同,有的在上层水柱中随着水深的加深,含量不断降低,而有的也会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与一些研究结果一致。(3)通过[Lt]/[DFe]的比值数据可以得出,海水中过量的有机配体的含量存在分布差异。在春季,过量的有机配体的含量较小,而秋季则较高。4.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性质总体来看,春季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配合强度较大,而秋季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配合强度较小。并且春季上层水柱中有机配体的配合强度比底层高,而秋季则相反。春季表层logK′FeL的平均值为12.0。底层logK′FeL的平均值为11.8,铁与有机配体表现为很强的配位。秋季表层logK′FeL的平均值为11.3。秋季底层logK′FeL的平均值为11.6。

王世荣[8](2013)在《胶州湾溶解态铁的浓度及形态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是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在浮游植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天然有机配体的浓度分布制约着溶解态铁的浓度及分布并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及群落结构。本文利用催化阴极溶出伏安法讨论了其他金属存在的条件下,测定海水中溶解态铁浓度的最佳测量参数;利用平衡竞争法,通过外加配体与天然有机配体的竞争,优化测量天然配体的浓度和配位稳定常数的实验参数,确定最佳的测量条件。在此基础之上,于2011年7月19日和2012年5月10,分别采集胶州湾表中底层海水样品,测量其溶解态铁及天然有机配体的浓度,并计算出溶解态铁与天然有机配体的条件稳定常数。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系在8.0-8.1之间时Fe-DHN有明显的溶出电流峰,确定竞争配体DHN(2,3-二羟基萘)的浓度为40.0μmol/L,确定沉积电位-0.5V,沉积时间90s,扫描速率60mV/s,平衡时间50min为最佳测量条件。在上述测定条件下,海水中溶解态铁的检测限为0.015nmol/L,平均测量灵敏度为14.82±0.73nA L/nmol(n=9)。(2)胶州湾夏季航次表层海水中溶解态铁(D-Fe)的平均浓度为23.03±7.19nmol/L,中层为19.78±7.48nmol/L,底层为18.37±5.93nmol/L;春季航次表层海水中D-Fe的平均浓度为19.73±22.00nmol/L,中层为15.34±11.20nmol/L,底层为15.56±11.17nmol/L。从水平分布看,夏季航次海水中D-Fe的浓度梯度小,表中底的高值区均出现在西北部和湾口区;春季夏季D-Fe浓度梯度大,高值区出现在李村河和海泊河口。(3)胶州湾夏季航次表层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D-L)的平均浓度为42.04±16.78nmol/L,中层为46.97±25.91nmol/L,底层为62.57±62.00nmol/L;春季航次表层海水中D-L的平均浓度为62.41±39.86nmol/L,中层为59.09±16.97nmol/L,底层为55.53±34.72nmol/L。从水平分布看,胶州湾夏季航次海水中D-L的浓度梯度小,西北部和东部各有一高值区;春季航次海水中D-L的浓度梯度较大,高值区出现在东部的李村河和海泊河口。(4)胶州湾夏季表层海水中D-Fe与D-L配合的条件稳定常数(logK′FeL)的平均值为11.97±0.64,中层平均值为11.22±0.42,底层平均值为11.26±0.61;春季航次表层海水中D-Fe与D-L配合的logK′FeL的平均值为11.25±0.56,中层11.15±0.35,底层11.10±0.44。

李艳苹,刘小骐,潘献辉,烟伟[9](2011)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工海水中铁的不确定度评定》文中研究指明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工海水中铁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求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27m g/L和0.053m g/L。

吴志昊[10](2011)在《Fe(Ⅱ)、DO含量对养殖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Fe(Ⅱ)、DO含量对养殖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影响的研究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亚铁(Fe(Ⅱ))及溶解氧(DO)对养殖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的影响。在优化海水Fe(Ⅱ)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0.01、0.05、0.1、0.5、1、2 mg/L等浓度的水中Fe(Ⅱ)对大菱鲆幼鱼存活、呼吸、血液学、血细胞核形态、氧化抗氧化相关酶水平及鳃组织结构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同时还研究了在极低氧(0.2、1、2mg/L),低氧(3、5mg/L)和高氧(11、14mg/L)下,大菱鲆幼鱼存活、呼吸、酸碱平衡、血液学、核异常、氧化抗氧化相关酶水平以及鳃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结合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表达的研究,初步分析了分子水平上低氧和高氧对大菱鲆幼鱼的影响。首先对Ferrozine法测定水中不同价态铁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用于海水水样中Fe(Ⅱ)、Fe(Ⅲ)和总铁测定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黄渤海沿岸部分地点、黄海海区部分站点2009年表层水样以及山东荣成湾内的天鹅湖、近岸和远海部分站点2009-2011年采集的表层水样进行了测定,此外还检测了天津、荣成及日照大菱鲆养殖场采集的水样。结果显示渤海沿岸除河北秦皇岛东山浴场及辽宁大连外,营口、秦皇岛西浴场、天津、东营支脉河口和昌邑沿岸表层水样的Fe(Ⅲ)以及总铁浓度明显高于山东省黄海沿岸,而黄渤海沿岸各水样中Fe(Ⅱ)浓度均较低且差异不明显。黄海海区各站点中,最靠近东海海区的R12、13、15三个站点水样的Fe(Ⅲ)以及总铁浓度处于较高水平,而同样靠近东海海区的R14站点水样的Fe(Ⅱ)/ Fe(Ⅲ)远高于其它各站点。荣成湾近岸和远海以及其内的天鹅湖站点水样的Fe(Ⅱ)、Fe(Ⅲ)和总铁浓度周年变化均不明显,但总铁浓度总体上为天鹅湖>近岸>远海。养殖场地下水中Fe(Ⅲ)浓度高于Fe(Ⅱ),但一些地下水中Fe(Ⅱ)浓度仍处于较高水平。水中不同浓度Fe(Ⅱ)对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影响的实验结果显示,28天实验期间内,除了2mg/L组外,Fe(Ⅱ)并未影响大菱鲆的生长,其游泳与摄食也均未出现异常。2mg/L组,在处理第1天时就观察到有鱼死亡,到第7天时该组的实验鱼全部死亡。各处理组的呼吸频率随Fe(Ⅱ)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但在第1和第7天差异不显着;第28天时,0.1、0.5和1mg/L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血液学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比容积(HCT)等血液学参数无显着差异,但1mg/L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在第28天时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0.1mg/L的Fe(Ⅱ)就会使大菱鲆出现微核现象,2mg/L组大菱鲆红细胞的核异常率及总核异常率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第1天时,各处理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与空白对照组及抗坏血酸对照组之间也没有显着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却随着Fe(Ⅱ)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到第28天,各组的AKP活力随Fe(Ⅱ)浓度的升高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力差异虽不显着,但总体上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高于0.1mg/L的水中Fe(Ⅱ)便可破坏大菱鲆鳃的组织结构,导致上皮细胞坏死,鳃小片增生等,这种破坏随Fe(Ⅱ)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越来越严重;但较低浓度组中鳃的结构并未发生明显改变。总之,水中Fe(Ⅱ)对大菱鲆幼鱼鳃结构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其从水中获取氧的效率,导致其呼吸频率的上升和血液学指标的代偿性变化。Fe(Ⅱ)还具有潜在的致畸变作用,可致使细胞核异常比例升高。随着Fe(Ⅱ)浓度的升高,鳃的破坏程度和核异常细胞的比率也随之升高,最终导致鱼的死亡。而0.01mg/L的Fe(Ⅱ)并不会对大菱鲆的核异常细胞率、AKP和SOD的活力以及鳃的结构造成影响,可认为是Fe(Ⅱ)的安全浓度。水中DO的对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极低氧0.2、1和2mg/L组的实验鱼分别在处理2小时、1天和2天内全部死亡,低氧、高氧和对照组(正常充气,DO浓度约7mg/L)则没有出现死亡现象。其呼吸频率在2小时,第1天和第7天随DO浓度的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到第28天,呼吸频率随DO浓度的上升而降低,停止处理14天后各组呼吸频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各组之间的RBC、HGB和HCT等血液学参数的变化并未观察到明显的趋势,第1天时,2和3mg/L组的这3个参数值较高;恢复14天后,高氧组的这3个参数值却高于低氧组。溶解氧(DO)对大菱鲆微核及总核异常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累积效应,到28天时才在5、14mg/L组和对照组中观察到微核现象;恢复14天后,高氧组和对照组中仍有微核现象出现。极低氧组血液pH值在2小时时显着低于其它各组,第1和第7天时3mg/L组pH显着高于对照组,第28天时各组pH值之间无显着差异,恢复14天后高氧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pCO2和HCO3-浓度在2小时时随DO浓度上升先下降再上升,在第1、7和28天时则随DO浓度上升而升高,停止处理14天后各组之间差异减小。不同处理时间,各组SOD活力之间差异显着(P<0.05),极低氧组在2小时时SOD活力较高;各组CAT活力在2小时时未发生明显变化,在7、28和42天时差异显着(P<0.05)。极低氧组大菱鲆肝脏MDA含量较低,低氧组和高氧组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逐渐降低。恢复后低氧组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极低氧组鳃的组织结构在整个实验期间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低氧组鳃的组织结构也未发生明显变化,仅在第28天时观察到轻微上皮细胞增生的现象;高氧组处理7天肝脏的组织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鳃组织的部分鳃小片上出现了增生和空泡现象,到第28天,高氧组鳃的组织结构被明显破坏,鳃小片上普遍观察到增生和空泡现象;恢复14天后,各组鳃组织结构均恢复正常。极低氧组和低氧组肝脏组织结构在整个实验期间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高氧组处理到第28天时,肝脏组织结构较为疏松,恢复14天后其组织结果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实验还克隆得到了1093bp的HO-1基因cDNA序列对其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其中存在HO-1特征序列,在不同物种中极为保守。RT-PCR结果表明,除性腺和肾脏组织外,HO-1基因在大菱鲆各个组织中表达均较高。Real time RT-PCR结果显示,整个处理期间低氧和高氧均可导致肝脏HO-1基因表达的上调,恢复14天后各组之间HO-1基因的表达也恢复一致。由此,大菱鲆对低氧和高氧的生理响应并不相同,但低氧和高氧均可使大菱鲆受到氧化胁迫,导致核异常现象和氧化抗氧化平衡的改变。此外,正常充气条件也会使大菱鲆受到过氧化胁迫作用,因此在大菱鲆生产中DO浓度的适当降低可能会减轻大菱鲆的氧化压力,而有利于大菱鲆的健康养殖。

二、海水中铁的测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水中铁的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铁锰离子对海水移动床生物滤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地下海水中铁锰来源及危害
        1.2.1 地下海水中铁锰离子的来源
        1.2.2 水环境中铁锰离子的危害
    1.3 铁锰离子对生物膜处理法的研究
        1.3.1 生物膜及胞外聚合物的性质及作用
        1.3.2 铁锰离子对生物膜法的研究现状
        1.3.3 移动床生物滤器在养殖水体中的应用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2.1.1 实验装置概述
        2.1.2 实验材料介绍
    2.2 实验用水
        2.2.1 模拟养殖废水的配制
        2.2.2 Fe~(3+)溶液储备液的配制及浓度梯度的选择
        2.2.3 Mn~(2+)溶液储备液的配制及浓度梯度的选择
    2.3 挂膜及运行期间实验条件
    2.4 实验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第3章 Fe~(3+)对海水移动床生物滤器的影响研究
    3.1 Fe~(3+)对生物膜降解活性的影响
    3.2 Fe~(3+)对生物膜EPS分泌量及组成的影响
    3.3 Fe~(3+)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n~(2+)对海水移动生物滤器的影响研究
    4.1 Mn~(2+)对生物膜降解活性的影响
    4.2 Mn~(2+)对生物膜EPS分泌量及组成的影响
    4.3 Mn~(2+)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分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2)海岸带水体铁形态电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海水中铁的研究意义
    1.2 海水中铁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1.3 海水中铁的检测分析方法
        1.3.1 分光光度法
        1.3.2 原子光谱法
        1.3.3 化学发光法
        1.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3.5 电化学分析法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2章 还原氧化石墨烯/亚甲基蓝/纳米金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用于溶解态总铁的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rGO/MB/AuNPs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rGO/MB/AuNPs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
        2.2.5 电化学实验过程
        2.2.6 实际水样的采集及预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rGO/MB/AuNPs复合材料的表征
        2.3.2 rGO/MB/AuNPs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2.3.3 rGO/MB/AuNPs修饰电极用于Fe(Ⅲ)的检测
        2.3.4 各实验参数对rGO/MB/AuNPs修饰电极检测Fe(Ⅲ)的影响
        2.3.5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2.3.6 rGO/MB/AuNPs修饰电极的重现性、重复性和选择性
        2.3.7 实际样品测定
    2.4 结论
第3章 纳米碳化钛/全氟磺酸修饰电极用于溶解态总铁的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nano-TiC/Nafion修饰电极的制备
        3.2.4 电化学实验过程
        3.2.5 实际水样的采集及预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ano-TiC/Nafion修饰电极的表征
        3.3.2 nano-TiC/Nafion修饰电极检测Fe(Ⅲ)的机理
        3.3.3 电解质溶液种类对nano-TiC/Nafion修饰电极检测Fe(Ⅲ)的影响
        3.3.4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3.3.5 nano-TiC/Nafion修饰电极的重现性、重复性和选择性
        3.3.6 实际样品测定
    3.4 结论
第4章 基于新型锡铋合金电极检测溶解态总铁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锡铋合金电极的制备
        4.2.4 电化学实验过程
        4.2.5 实际水样的采集及预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Ⅲ)-PAN在SnBiE上的电化学响应
        4.3.2 各实验参数对SnBiE检测Fe(Ⅲ)的影响
        4.3.3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4.3.4 干扰实验
        4.3.5 实际样品测定
    4.4 结论
第5章 纳米碳化钛-全氟磺酸/铂纳米花修饰电极检测二价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TiCNPs-Nafion/PtNFs修饰电极的制备
        5.2.4 电化学实验过程
        5.2.5 采样及样品预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iCNPs-Nafion/PtNFs修饰电极的表征
        5.3.2 基于TiCNPs-Nafion/PtNFs修饰电极测定Fe(Ⅱ)的机理
        5.3.3 各实验参数对TiCNPs-Nafion/PtNFs修饰电极检测Fe(Ⅱ)的影响
        5.3.4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5.3.5 重现性、重复性和选择性
        5.3.6 实际样品测定
    5.4 结论
第6章 系统研究Fe~(3+/2+)的电极反应过程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
        6.2.2 仪器与电化学实验过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DC伏安法和电解质阴离子的影响
        6.3.2 FTAC伏安法研究Fe~(3+/2+)在GCE上的电极反应过程
        6.3.3 基于FTAC伏安法研究BDD电极表面结构异质性对Fe~(3+/2+)电极反应过程的影响
    6.4 结论
第7章 探究Fe(Ⅱ)-2,2’-联吡啶络合物的电子转移反应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
        7.2.2 电化学仪器与实验过程
        7.2.3 DC和AC实验数据的拟合
    7.3 结果与讨论
        7.3.1 [Fe(Bp)_3]~(2+)络合物在不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过程
        7.3.2 通过循环伏安法揭示Fe(Ⅱ)-Bp和Fe(Ⅲ)-Bp络合物形成常数的差异
    7.4 结论
第8章 近岸海水中不同形态铁的检测分析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试剂与材料
        8.2.2 实验仪器
        8.2.3 实验过程
    8.3 结果与讨论
        8.3.1 实验原理
        8.3.2 测定海水中总活性铁的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8.3.3 测定海水样品中5种不同形态铁的浓度
        8.3.4 方法准确性及可靠性
        8.3.5 实际样品测定
    8.4 烟台四十里湾溶解态总铁的浓度及其形态分布特征
        8.4.1 烟台四十里湾2017年 2 月铁形态的浓度分布特征
        8.4.2 烟台四十里湾2017年 2 月溶解态总铁与海水理化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8.4.3 烟台四十里湾2017年 3 月铁形态的浓度分布特征
        8.4.4 烟台四十里湾2017年 3 月溶解态总铁与海水理化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8.4.5 烟台四十里湾2017年 2 月和3月样品数据的比较
    8.5 结论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烟台近海水体不同形态铁的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1. 1 仪器装置
    1. 2 试剂
    1. 3 样品采集和储存
    1. 4 实验方法
2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2. 1 测试方法原理
    2. 2 测定海水样品中总活性铁的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2. 3 测定海水样品中5 种不同形态铁的浓度
    2. 4 方法准确性及可靠性
    2. 5 实际样品测定
3结论( Conclusion)

(5)海水中铁载体的固相萃取预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实验部分
    2. 1 仪器与试剂
    2. 2 溶液配制
    2. 3 样品预处理
    2. 4 色谱和质谱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 1 色谱条件的优化
    3. 2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3. 3 基质效应的影响
    3. 4 质谱分析
    3. 5 工作曲线、检出限和加标回收率
    3. 6 实际海水样品分析
4 结 论

(6)电化学方法检测海水中铁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电化学分析法
2汞电极
3碳电极
4贵金属电极
5结论与展望

(7)东、黄海溶解态铁及其有机配体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综述
    1.1 海水中铁的输入及输出
    1.2 海水中铁的存在形态
        1.2.1 海水中铁的物理形态
        1.2.2 海水中铁的化学形态
    1.3 海水中铁的含量及分布
    1.4 海水中铁的分析测定方法
        1.4.1 海水样品的采集与贮存
        1.4.2 海水样品的分离与富集
        1.4.3 海水中铁的测定方法
        1.4.3.1 分光光度法
        1.4.3.2 化学发光法
        1.4.3.3 原子吸收光谱法
        1.4.3.4 电感偶合等离子质谱法 (ICP-MS)
        1.4.3.5 阴极溶出伏安法
    1.5 海水中铁的有机配体及配合稳定常数
        1.5.1 海水中铁的有机配体的种类及来源
        1.5.2 海水中铁的有机配体浓度及稳定常数
        1.5.3 海水中有机配体对铁的影响
        1.5.3.1 海水中铁的有机配体对于铁的氧化还原形态的影响
        1.5.3.2 海水中铁的有机配体对于铁的溶解度的影响
        1.5.3.3 海水中铁的有机配体对于铁的生物利用性的影响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海水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2.1.1 采样区域
        2.1.2 样品处理
    2.2 仪器及试剂
        2.2.1 仪器及装置
        2.2.2 试剂的配制及纯化
    2.3 海水中溶解态铁的测定
    2.4 海水中有机态铁的测定
        2.4.1 方法优化
        2.4.2 海水中铁的有机配体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3.东海溶解态铁的分布
    3.1 春季溶解态铁的水平分布
        3.1.1 春季水文及叶绿素、N、P 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3.1.2 春季表层溶解态铁的水平分布
        3.1.3 春季表层水以下溶解态铁的水平分布
    3.2 秋季溶解态铁的水平分布
        3.2.1 秋季水文及叶绿素、N、P 营养盐分布特征
        3.2.2 秋季表层溶解态铁的水平分布
        3.2.3 秋季表层水以下溶解态铁的水平分布
    3.3 海水中溶解态铁的垂直分布
        3.3.1 水文的垂直分布
        3.3.2 海水中溶解态铁的垂直分布
    3.4 春秋季海水中溶解态铁含量的季节分布
    3.5 海水中溶解态铁的含量与水文、营养盐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6 小结
4.东黄海铁的化学存在形态及其有机配体分布
    4.1 春季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水平分布
        4.1.1 春季表层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水平分布
        4.1.2 春季表层以下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水平分布
    4.2 秋季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水平分布
        4.2.1 秋季表层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水平分布
        4.2.2 秋季表层以下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水平分布
    4.3 海水中溶解态铁的有机配体的垂直分布
    4.4 春秋季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含量的季节分布
    4.5 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条件稳定常数 logK′_(FeL)
        4.5.1 春季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条件稳定常数 logK′_(FeL)
        4.5.2 秋季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条件稳定常数 logK'_(FeL)
    4.6 海水中溶解有机态铁的存在比例以及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饱和程度
        4.6.1 海水中溶解有机态铁的存在比例
        4.6.2 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的饱和程度
    4.7 海水中溶解态铁有机配体与溶解态铁、水文、叶绿素、N、P 营养盐的相关性
    4.8 小结
5.结论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
    5.2 论文的特色
    5.3 论文的不足及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胶州湾溶解态铁的浓度及形态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海洋中铁的来源、分布及清除机制
        1.1.1 海洋中铁的来源
        1.1.1.1 大气沉降
        1.1.1.2 河流输入
        1.1.1.3 海底热液
        1.1.1.4 沉积物再悬浮
        1.1.1.5 冰山融化
        1.1.2 海洋中铁的分布
        1.1.3 海洋中铁的清除机制
        1.1.3.1 颗粒物对铁的清除
        1.1.3.2 浮游植物对铁的吸收
        1.1.3.3 成岩作用
    1.2 铁的存在形式
        1.2.1 无机形态
        1.2.2 有机形态
    1.3 海水中溶解态铁的分析方法
        1.3.1 阴极溶出伏安法(Cath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1.3.2 ICP-MS(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1.3.3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1.3.4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
        1.3.5 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1.4 海水中铁有机配体的测定方法
    1.5 铁的采样技术
        1.5.1 Mitess 采样器(Moored In-situ Trace Element Serial Sampler)
        1.5.2 ATE 采样器(Automated Trace Element sampler)
        1.5.3 Go-Flo 花环式采样器(Go-Flo Rosette sampler)
        1.5.4 Niskin 采样器
        1.5.5 Underway 采样器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2 研究区域、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
        2.2.2 采样器及样品瓶的前处理
        2.2.3 试剂配制
        2.2.4 试剂的纯化
    2.3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2.4 各种理化因子的测定
3 实验方法的优化
    3.1 测量海水中溶解态铁浓度方法的优化
        3.1.1 DHN 浓度对测量灵敏度的影响
        3.1.2 沉积电位对测定灵敏度的影响
        3.1.3 沉积时间对测量灵敏度的影响
        3.1.4 扫描速率对测量灵敏度的影响
        3.1.5 pH 对电位滴定的影响
        3.1.6 平衡时间对电位滴定的影响
        3.1.7 干扰离子对铁电位滴定的影响
        3.1.8 平行实验——方法可靠性
        3.1.9 国际互校
        3.1.10 测定溶解态铁浓度
    3.2 测定海水中溶解态铁的有机配体浓度及其条件稳定常数
        3.2.1 测量原理
        3.2.2 方法优化
        3.2.3 测定铁有机配体浓度及其条件稳定常数
4 胶州湾夏、春季溶解态铁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4.1 胶州湾夏季溶解态铁浓度的分布特征
    4.2 胶州湾春季溶解态铁浓度的分布特征
    4.3 典型站位分析
    4.4 小结
5 胶州湾夏、春季溶解态铁的有机配体浓度及其条件稳定常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5.1 胶州湾夏季溶解态铁的有机配体浓度及其条件稳定常数的分布特征
        5.1.1 胶州湾夏季溶解态铁的有机配体浓度的分布特征
        5.1.2 胶州湾夏季溶解态铁与天然有机配体配合的条件稳定常数的变化规律
    5.2 胶州湾春季铁有机配体浓度及其条件稳定常数的分布特征
        5.2.1 胶州湾春季溶解态铁的有机配体浓度的分布特征
        5.2.2 胶州湾春季溶解态铁与有机配体络合的条件稳定的变化规律
    5.3 典型站位分析
    5.4 小结
6 理化因子对胶州湾表层海水中溶解态铁及其有机配体浓度影响
7 结论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Fe(Ⅱ)、DO含量对养殖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铁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1.2.1 水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1.2.1.1 传统分光光度法
        1.2.1.2 原子吸收法(AAS)
        1.2.1.3 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1.2.1.4 溶出伏安法(Stripping Voltammetric)
        1.2.1.5 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1.2.2 铁的生物学功能
        1.2.3 铁对鱼类的影响
        1.2.3.1 鱼类对铁的吸收
        1.2.3.2 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1.2.3.3 对鱼类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1.2.3.4 对鱼类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
        1.2.3.5 对鱼类免疫的影响
        1.2.3.6 对鱼类组织结构的影响
        1.2.3.7 对鱼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溶解氧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1.3.1 溶解氧的生物学功能
        1.3.2 溶解氧对鱼类生理学性状的影响
        1.3.2.1 对鱼类摄食与生长的影响
        1.3.2.2 对鱼类呼吸、血液学等指标的影响
        1.3.2.3 对鱼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3.2.4 对鱼类组织结构的影响
        1.3.2.5 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第二章 水中Fe(Ⅱ)对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的影响
    第一节 Fe(Ⅱ)测定方法的筛选与优化
        2.1.1 材料与方法
        2.1.1.1 实验试剂及配制
        2.1.1.2 实验仪器
        2.1.1.3 实验方法
        2.1.1.4 亚铁、三价铁和总铁浓度计算
        2.1.2 结果
        2.1.3 讨论
    第二节 黄渤海沿海部分海区水样的Fe(Ⅱ)、Fe(Ⅲ)及总铁浓度分析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实验试剂
        2.2.1.2 实验仪器
        2.2.1.3 水样的采取
        2.2.1.4 水样测定
        2.2.1.5 数据统计
        2.2.2 结果
        2.2.3 讨论
        2.2.3.1 黄海部分海区铁含量及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2.2.3.2 黄海和渤海沿岸各地Fe(Ⅱ)、Fe(Ⅲ)、Fe(t)浓度的比较
        2.2.3.3 荣成湾表层水样Fe(Ⅱ)、Fe(Ⅲ)、Fe(t)浓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2.2.3.4 养殖用水中铁浓度的比较
    第三节 水中Fe(Ⅱ)对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的影响
        2.3.1 材料与方法
        2.3.1.1 实验材料与培育
        2.3.1.2 实验试剂
        2.3.1.3 实验仪器
        2.3.1.4 实验设计
        2.3.1.5 呼吸频率的测定及组织样品的采取制备
        2.3.1.6 组织切片观察、血液学参数分析、酶活力检测及核异常分析
        2.3.1.7 数据统计
        2.3.2 结果
        2.3.2.1 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2.3.2.2 对大菱鲆幼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2.3.2.3 不同Fe(Ⅱ)浓度下大菱鲆幼鱼鳃组织结构的变化
        2.3.2.4 对大菱鲆幼鱼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2.3.2.5 对大菱鲆幼鱼肝脏AKP、SOD 活力的影响
        2.3.2.6 对大菱鲆幼鱼红细胞核形态的影响
        2.3.3 讨论
        2.3.3.1 对大菱鲆幼鱼红细胞核形态的影响
        2.3.3.2 大菱鲆幼鱼酶活对水中不同浓度Fe(Ⅱ)的响应
        2.3.3.3 水中高浓度Fe(Ⅱ)对大菱鲆幼鱼鳃组织结构的破坏
    小结
第三章 溶解氧对大菱鲆幼鱼生理性状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第一节 溶解氧对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影响的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实验材料
        3.1.1.2 实验试剂
        3.1.1.3 实验仪器
        3.1.1.4 实验设计
        3.1.1.5 呼吸频率的测定及组织样品的采取制备
        3.1.1.6 组织切片观察、血液学和血气参数分析、酶活力和MDA 含量检测及核异常分析
        3.1.1.7 数据统计
        3.1.2 结果
        3.1.2.1 不同浓度DO 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存活的影响
        3.1.2.2 对大菱鲆幼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3.1.2.3 对大菱鲆幼鱼鳃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1.2.4 对大菱鲆幼鱼血液学参数的影响
        3.1.2.5 对大菱鲆幼鱼酸碱平衡的影响
        3.1.2.6 对大菱鲆幼鱼抗氧化酶活力以及MDA 含量的影响
        3.1.2.7 对大菱鲆幼鱼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
        3.1.3 讨论
        3.1.3.1 大菱鲆幼鱼呼吸生理学指标的变化
        3.1.3.2 大菱鲆幼鱼鳃组织结构的变化
        3.1.3.3 低氧和高氧对大菱鲆幼鱼的氧化胁迫作用
    第二节 水中溶解氧对大菱鲆幼鱼HO-1 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3.2.1 大菱鲆HO-1 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分析
        3.2.1.1 材料与方法
        3.2.1.2 结果
        3.2.1.3 讨论
        3.2.2 大菱鲆HO-1 基因的组织特异表达及DO 水平对其表达的影响
        3.2.2.1 材料与方法
        3.2.2.2 结果
        3.2.2.3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海水中铁的测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铁锰离子对海水移动床生物滤器的影响研究[D]. 赵桂瑶. 青岛理工大学, 2019
  • [2]海岸带水体铁形态电分析方法研究[D]. 林明月.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7(07)
  • [3]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 高淑娟,丰卫华,李林枝,韩晓晶,王玲. 环境保护科学, 2017(01)
  • [4]烟台近海水体不同形态铁的检测分析[J]. 林明月,潘大为,胡雪萍,朱云,韩海涛,李菲. 环境化学, 2016(02)
  • [5]海水中铁载体的固相萃取预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J]. 章蕾,袁东星,方锴,刘宝敏. 分析化学, 2015(09)
  • [6]电化学方法检测海水中铁的研究进展[J]. 林明月,潘大为,张海云,苏振翠. 环境化学, 2015(03)
  • [7]东、黄海溶解态铁及其有机配体的分布[D]. 李岩.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8]胶州湾溶解态铁的浓度及形态分布研究[D]. 王世荣.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9]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工海水中铁的不确定度评定[J]. 李艳苹,刘小骐,潘献辉,烟伟. 光谱实验室, 2011(03)
  • [10]Fe(Ⅱ)、DO含量对养殖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影响的研究[D]. 吴志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08)

标签:;  ;  ;  

海水中铁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