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村庄的终结:城市中的村庄研究

巨变:村庄的终结:城市中的村庄研究

一、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宁[1](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刘强[2](2019)在《在地文化视角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研究 ——以苏州城湾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中村具有城乡空间的双重特性,是特定社会制度、特定时空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织融汇的场所。现有城中村研究和改造实践存在较为严重的“重物质、轻文化”的问题,城中村文化存续尚未引起规划学界应有重视。鉴于此,本文在对苏州城中村改造实践及其评价基础上,基于在地文化的理念,以城湾村为例,对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在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首先在对“文化”、“地方”、“地方性”、“在地文化”等相关概念界定基础上,对现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述评。在梳理苏州城中村改造的历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简要评价。发现苏州城中村改造以政府主导、拆除重建为主,尽管在物质环境改善上取得积极进展,但是缺少对城中村文化存续的关注。其次从“在地文化”的视角,建立城中村有机更新的框架,提出在地文化导向的城中村有机更新策略。认为应从文化传承、多元内容、有机营造的思路出发,以城中村个性为切入点,以居民需求与情感为动力,以居民为主体进行多维的小规模、动态化更新。最后以苏州典型城中村——城湾村为例,从景观、符号、文本和感知等四个现象学维度解读城中村日常生活的文化内涵。研究发现城中村空间肌理、建筑形式等景观仍保留着传统乡土风貌;地方符号层面则表现出小桥流水等水乡符号与店招广告等城中村符号共存状态;文本层面,本地村民与外来暂住人口遵循不同生活规范,文本对乡村时代与城中村时代的评判截然不同;在感知上,本地人口呈现出较多归属感,外来人口更倾向于对城中村生活环境的依赖。对应在地文化导向的城中村改造策略,提出未来城湾村文化导向的有机更新路径。城湾村更新应注重保护与发展并重,促进居民与地方的良性互动,采取多样化手段活化利用城中村文化价值,建设多样包容文化环境。通过构建沟通平台、整理水乡空间、释放居民活力、营造包容环境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实现城湾村的转型升级与在地文化的延续。

陈开亮[3](2019)在《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研究 ——以南京市L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细胞,也是最为基本的治理对象。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是最常见的两种社区类型。但是,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很多城市的周边地带出现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社区类型——拆迁安置社区。拆迁安置社区既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农村社区,也不完全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而是兼具这两种社区的部分特点,而且在多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因而也常被称为过渡型社区。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是社区的组成元素,关乎居民日常的生产、生活能否顺利开展。与居民原先生活的农村社区相比,过渡型社区中公共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也因此有了相应改善。但是,过渡型社区形成时间毕竟较短,治理环境也颇为复杂,在公共产品供给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中,供给方式是影响公共产品供给效果的一个关键要素,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是否完善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效果,还关联到能否更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社区的满意度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以南京市L社区为实例,并运用了与之相契合的理论。在整个研究中,为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先是根据一定分类标准,将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主要划分成三种: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志愿供给。随之,依次阐述过渡型社区中不同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现状与问题。在这一论述过程中,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涉及过渡型社区中三种供给方式主要供给的公共产品和各自主要的供给特征;第二部分是各供给方式存在问题的现实表现;最后一部分则是引发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在对这些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和归纳后,发现它们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基于这些共通性,并结合过渡型社区的特性,就完善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期望这些解决方案对于提高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效果能有所裨益,并帮助其最终实现向城市社区的顺利“过渡”。

侯晓彤[4](2019)在《空间嬗变与边际认同:城中村改造对村民身份认同的影响 ——以山西省太原市X城中村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掀起了城中村改造的热潮,城市政府希望借城中村改造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促进农民的市民化。但我国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交往和文化等方面的区隔是由我国长期的二元分割的户籍政策及一系列相关制度引发的,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城中村改造后村民虽然正式获得了市民身份的制度准入,但却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经济、社会交往和文化融入等困境,难以对市民群体和所属城市产生归属感,也难以形成市民身份认同,阻碍其市民化进程。因此,为了深入研究城中村村民身份认同的现状以及城中村改造形成的空间结构变迁对村民认同状态产生的影响,笔者选取了山西省太原市X城中村作为研究地点,利用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对X城中村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X城中村村民普遍表现出城市适应的困难性和身份认同的模糊性,具体表现为城市就业的边缘化和生活成本提高后导致的村民产生底层的经济认同;村民获得了户籍层面的市民身份却在心理和社会关系层面更认同农民身份而形成的边缘的社会认同;旧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延续和城乡文化冲突导致的滞后的文化认同以及难以融入市民群体和城市生活形成的失落的情感认同。而城中村村民之所以对目前的身份认同判断较为模糊,首先是因为村民难以适应城中村改造后居住空间的变迁带来的空间秩序的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与市民发生冲突,加深了双方的心理区隔;其次是在改造前依靠村籍红利和房租收益的稳定的高收入生活与就业困难、生活成本高且社会保障不健全的城市生活的对比中形成了村民对城中村改造及身份转变的不满;第三是与市民群体交往的区隔导致村民维持内卷化的社会关系网络,固化着村民乡土生活的记忆,使其更倾向认同农民身份;最后是城乡之间文化的冲突使村民难以适应和内化城市生活的规则和秩序,难以形成对城市文化的认同,进而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偏差。可见,城中村村民与市民群体在经济空间、社会交往空间、文化空间和心理空间上的区隔是村民实现市民身份认同转换最大的阻碍,因此政府应该着力帮助村民提高城市适应能力,加快推进村民融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村民城市生活的后顾之忧,同时村民也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适应城市生活。

田原[5](2019)在《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及治理困境研究 ——以C市城郊的六个村庄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化及由此引发的城乡关系变迁是经典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从一般意义上讲,城市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在空间上不断扩张并吞噬乡村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开启了新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在计划时期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和消解的基础之上,农村人口开始以各种形式向城镇大规模转移流动,在城郊地带形成了以村庄村民与外来租房者、商品房城市居民与上楼农民、大小企业与村落相交错的混住化现象,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郊“混住化社会”形态,形成了一种城乡元素空前交融的新的社会格局,对城郊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通过对C市城郊若干城边村“混住化社会”的田野调查,将地方性变量引入研究,从城乡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循着“空间—关系—组织”的研究框架,努力通过对城郊混住化社会的空间形态生成、关系形态展开及组织形态转换的总体性研究,以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形成及特征做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提炼概括,并探讨其社会治理的基本方略。首先,本文的研究从空间、关系、组织三个方面,对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展开了实证研究:(1)从空间研究视角审视城郊混住化社会,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问题空间”和“变异空间”的存在。在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直接规划之下,依托于城市开发区体制,基于各种利益关系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相互之间的博弈,无论是村落所处的城郊总体空间,还是以农家院落为依托的微空间,都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动。都市新城拔地而起,旧有的村落空间结构迅速走向消解,形成了一种新旧交错的空间面貌。主要表现为村落景观的错乱、院落居住空间的重叠化、由人口倒挂而导致的空间拥挤、企业生产性空间与居住性空间的混合交错等。而在村民回迁聚居区和商品房小区内,则出现了上楼农民与城市市民的“混住”与“互动”,构成了混住化社会另一道空间景观,给城郊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作为一种特定的社区类型,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关系互动亦呈现出多种新的存在形态。与常态意义上的城乡社区不同,在人口空前流动化的背景下,城郊社会出现了村民、外来打工租房者、城市居民等多种身份的人群混住。其中,城郊村落房东与外来租房户的关系最具影响,从表面上看,二者之间的关系似乎是通过“租赁关系”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关系远远超出了租赁的范畴,而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内涵,其间有建立在租赁关系基础上的“吸引与亲和”,有以“井水不犯河水”特点的浅关系和界限感,有房东对租房者的“软约束”和激烈批评,也有作为局外人的外来租房者对村落事务的冷漠和“绝对不参与”,上述多面相的关系互动及态度取向构成了混住化社会真实的社会关系及其存在形态。此外,企业与村落、村民间以“冲突”或“亲和”为主题的关系互动,上楼农民与城市居民间的邻里区隔和互动,也构成了城郊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社会内涵。(3)混住化社会的组织形态具有明显的“重层性”。既然混住化社会的人群构成表现出特殊的多元性,那么,与之相对应,基层组织形态也必然表现出一种重层结构。所谓“重层结构”,在这里主要是指在城郊范围内既存在着村委会,又存在着社区居委会,形成了新的以“村居并行”和“村+居”为特点的重层结构的组织形态。其次,本文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审视城郊“混住化社会”,我们会发现,城郊“混住化社会”背景下城郊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空间变异”、“关系疏离”、“组织困局”等诸多治理困境。基础性社群关系的疏离、村落和社区归属认同感下降、公共空间走向消解、多元主体参与的缺位与缺场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城郊社会治理的展开。在城郊混住化社会空间治理展开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从政策规划的宏观角度努力消解问题空间和矛盾空间之外,还应努力推进城郊微观空间治理的展开,推进作为治理术的公共空间构建。同时,要善于在看似纷乱的社会形态中发现有意义的关系联结,并运用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之中。此外,针对城郊混住化社会的“村居平行”和“村+居”模式的实践经验,积极推进“复合性治理”,加强村居之间的通融和联结,建构起城郊村落基层自治组织体制中的“重层结构”。再次,在城郊混住化社会未来走向的问题上,本文强调: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所积累下来的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郊社会变化“压缩性”所积累的深层矛盾,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加以化解。但我们同时也要清楚地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使得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新二元结构都将得到极大程度上的消解。长期以来,城郊混住化社会基本上是作为城乡二元结构和压缩式发展的重要标识而存在的。无论是失地农民还是离乡外出打工的外来租房者,其身上都背负着乡村贫穷落后的种种印记。而在城郊农民回迁小区上楼农民和城市居民的身上同样可以寻得到较为明显的社会差距。但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城乡差距的缩小,城郊混住化社会将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界标而存在,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

祝何彦[6](2019)在《乡村占地拆迁进程中的乡村失序与文化应对 ——以辽宁朝阳G村龙王叙事为例》文中指出持续多年的占地与拆迁,带给乡村的不仅是村落格局和乡村生活的变化,更是冲击了乡村中土生土长的村民的生活意义网络。在急速变迁中,乡村传统逐渐走向失落,城镇化生活日益逼近,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转换与过渡中,乡村秩序发生混乱,村民迷失了自身的身份和地位,陷入巨大的焦虑之中。世俗化的制度社会中,体制化的制度与世俗化诉求难以平等对话,世俗世界的治理失灵,此时乡村传统崇龙信仰再次以乡村叙事的形式出现,这不仅是村民以神灵信仰的形式补偿乡村世俗网络被打破后正义缺失的焦虑,也可以视为村民集体在面对两种生活方式转换的焦虑中,以信仰传统应对现实困境的文化策略。村民借用传统经验,试图通过内生的传统联结,凝聚遭遇拆迁搁置的村民群体,重建这一处于焦虑生活之中的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但令人心生焦虑的龙王叙事并未真正改变村民的生活现状和乡村的命运走向,因为传统并未恢复,新的秩序也并未真正建立,村民以焦虑的方式解决焦虑的行动并未真正奏效。

谢永祥[7](2018)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村落共同体终结 ——基于申村的个案研究(1958-2017)》文中指出官方统计资料与学者个案研究表明,中国村落正在面临终结的局面,但两者将村落终结理解为村落城市化、村民市民化以及村行政体制瓦解,忽视了村落共同体这一重要维度;而另一个似乎相反的社会事实是,伴随城市化浪潮推进,城中村兴起,既有研究仅仅描绘了在时城中村内关系图景,忽视了村落内关系变迁。基于此,本研究以上海城中村申村为个案,运用文献法、深度访谈以及参与观察法,将已有村落共同体研究与作为社会学的城中村研究交接,试图解决这样一系列问题,首先,申村是否存在本地村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结合体关系;其次,若存在这种关系,那么申村在形成结合体关系之前,村落内生活秩序如何,是否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村落共同体;再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村落共同体是如何演变为结合体的,具体机制是什么?最后,这种变化结果与村落终结是什么关系?村落终结的内涵是什么?研究表明:第一,集体化时期,从地域边界与社会关系两个维度而言,申村是一个村落共同体。从地域维度来说,申村的自然边界、行政边界、经济边界、社会边界与文化边界互相重叠与嵌入,具有明显与封闭的村落边界;从社会关系维度言之,村民之间互动频繁,在婚礼、建房仪式性互惠与串门、食物赠与非仪式性互惠中增强村民感情,深化村民关系,促进村落团结与内聚力。同时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呈现为一体化关系,这种一体化关系不仅体现在村干部为村民负责,为村民提供支持与帮助,村民拥戴村干部,而且表现为村干部与村民显性与细微的收入差别。第二,改革开放以后,申村经历了一系列宏观制度变迁与微观多元主体行动,村落共同体已经瓦解,逐渐成为原子化村落。就地域边界而言,申村的自然边界、行政边界、经济边界、文化边界与社会边界逐渐弥散与模糊,边界弥散深刻影响了村落内社会关系。村民之间互动缺失、互惠瓦解且两者关系日益理性化,开始以金钱来定义双方关系,甚至对家庭成员选择性亲密。同样,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关系也已断裂,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村民与村干部之间互动减少,呈现陌生与疏离化;其二,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且村干部收入隐性化;其三,村干部充当营利型经纪人,以权力寻租获取高额灰色收入;其四,时空不平衡。总之,申村已从集体化时期的总体性村落演变为改革开放后的原子化村落。第三,在村落内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断裂之时,外来人口与本地村民关系正在生成。研究发现,两者主要是基于理性计算的结合体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结合体之中也存在共同体关系。这种亲密关系获得是受居住年限与房东秉性影响。故村落内主导社会关系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干部之间转变为村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第四,本研究认为村落终结不仅意味着村落城市化、村民市民化与村行政体制解体,更表明村落共同体瓦解,且后者是村落终结中更为实质的内容。故以村体制与共同体关系两个维度来界定村落终结,将村落终结划分为四种模式,本文关注的原子化村落即是村落终结的一种形式,丰富与修正了既有研究对村落终结的理解。

林聚任,马光川[8](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村庄的发展与变迁》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村庄发展与变迁构成了乡村社会急剧变迁的重要方面。以村庄(或村落)及其变迁为研究的切入点,已成为分析中国农村发展的一条重要微观路径。本文通过对中国学者关于村庄发展与变迁研究做回顾分析,旨在呈现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并以此说明中国乡村发展的某些基本趋势与问题。但因中国村庄的发展极其复杂和多样化,我们难以概括村庄发展与变迁研究的全貌。本文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选择当前国内学界关于村庄研究的一些重要议题和热点问题加以概括分析,包括村庄发展的个案呈现、村庄转型或终结、农村社区化发展与村庄变革、"项目进村"与村庄治理新模式等内容。

魏航[9](2018)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社区冲突及化解路径研究 ——以X市B社区城中村改造为例》文中提出城中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过程中,城市的土地资源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城市的边界逐渐开始向村庄扩张,在城市中心区域形成大量城中村,其根源在于城乡社会二元体制。城中村由于历史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房屋建筑布局散乱,基础设施不完善,消防、卫生、治安等问题突出,居民生活环境非常恶劣,严重影响了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不利于当地经济持续发展。政府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土地利用价值,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项目。但由于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城乡土地所有制二元矛盾、利益群体分化、政府管理缺位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相关制度法规的滞后与缺失等原因,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矛盾重重,社区冲突频发。城中村改造过程涉及三大利益群体,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村民。城中村改造实际上就是多方互动的过程,各方利益协调是改造工作的难点所在,尽管各方都拥有讨价还价的能力,但权力的格局并不是对称的。政府通过行政性强制权力推进城中村改造以获得政绩效益,开发商由于资本雄厚可为城中村改造提供巨额资金支持,二者是相对强势的利益主体。相比来说,城中村村民则处于弱势地位,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各方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难免在改造过程中会因拆迁、安置、补偿、征地等问题引发一系列社区冲突。城中村的终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由传统的乡土社会转变为现代性社区,其中必定伴随着激烈的利益摩擦和各种文化冲突,且冲突在改造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本研究以X市B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为例,利用社会冲突理论为支撑,通过实地调研、参与观察、访谈等方法,尝试全景式展现整个改造过程,系统分析改造过程中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村民三大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示改造不同阶段社区冲突的各种类型,深入探讨冲突产生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并针对这些冲突,尝试从不同层面提出冲突化解路径,以期最大限度控制冲突、弱化冲突、彻底解决冲突,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研究认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冲突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从村民角度来看,村民在在知足安分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目前的生活现状比较满意,安土重迁,抗拒改造。从政府角度来看,前期改造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村民对改造存在误解引发冲突。从整个改造工作来看,改造完成后社区各类配套设施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未能落实,是引发冲突的原因之一。从各改造主体博弈地位来看,各方地位不平等,村民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村民利益容易受到侵犯。要避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社区冲突的频现,首先要搭建各方利益主体的平等对话平台,制衡政府强制地位,提高村民谈判能力,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第二,政府部门要重视城中村改造政策宣传工作,打破消息封闭的环境。第三,落实好改造后村民的各类社会保障,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最后,要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协助他们转变传统观念以配合改造工作,推动城中村改造顺利推进。

陈然[10](2017)在《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文中提出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变迁的主要表现就是传统村落向城市化社区的转型,由此而出现的具有城乡中间形态的“转型社区”,成为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关注的对象。从研究进路来看,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和大都市郊区这两类形态的转型社区,而对于县域城郊地区的转型社区研究不足。事实上,2013年国家对“土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全面放开,使得县域城镇地区成为大城市获取建设用地指标的“蓄水池”,围绕县域城郊地区出现了大量基于土地流转和人口集中而形成的转型社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宿迁市的石集镇为典型个案,研究其实施“三集中”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微观日常生活变迁和动力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布洛维的“个案拓展法”,在立足资料收集、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分析县域城郊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和变迁过程,进而思考己有相关理论解释的可能性,并尝试性分析转型社区未来的可能走向。本研究力图在三个方面有所拓展:一是研究的空间范围上,本文深受传统村落研究影响,积极获取营养,同时也跳出了单个村落的空间范围,而是以一个完整的建制镇的89平方公里为空间范围,涉及到几十个自然村。但是,本文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石集镇作为一个完整乡镇的整体变迁恰好给本文提供了研究“场域”。二是时间范围上,本文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综合采用了史志、口述史和生活史等资料来获取对研究个案历史的整体把握,进而将石集镇放到一个历时态的过程加以考察。三是研究方法上,不仅借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还综合采用了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但是,本研究并不旨在写一篇叙事性的民族志或学术杂文,而是在社会学理论的关照下,尝试建构转型社区的现代化变迁理论框架。本文研究认为现代性构成了转型社区生成的根本动力,以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从人口流动、经济结构、职业身份和空间扩展等方面解构和重塑着转型社区。此外,土地、资本和财政“三位一体”的行政逻辑,以及农民理性下的文化自觉,也共同在转型社区的生成、演变中发挥着作用。基于转型社区的动力机制的认知,本文研究主要探讨三个核心问题:(1)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转型社区的空间生产和意义重构。空间规划的叙事逻辑和规则,使得转型社区具有一定的“嵌入性”,这就决定了在空间形态的转变中必然伴随着“张力呈现”;(2)分析转型社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形态的变迁,包括小农经济的终结、商品经济的萌发和市场经济的延展;(3)强调人的回归,分析在空间、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居民是如何适应和重构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调整生存策略,他们的生活水平变化如何,以及他们社会认同的迷失和重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结论是:区域的差异性和多梯度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乡村不同的命运,或成为转型社区,或走向“空心化”甚至是终结。就转型社区而言,其发展模式也是多类型的,石集镇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个案,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迁和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转型社区能否顺利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市民化社区,不仅取决于制度性的生产,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发挥现代性的自反性力量,激发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居民的赋权来重构日常生活秩序和身份认同。如果说城市化和现代化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潮流,那么转型社区的未来应该是农业社会的终结和迎接“城市社会”的来临。

二、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结构
    五、资料的来源
    六、创新点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一、近郊农村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小结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小结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一、舞队之中
        二、舞场之外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第三节 书画协会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二、以书画结友
    第四节 围圈踢毽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二、结伴踢毽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小结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二、手绘方庄地图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一、掌上四合院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小结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二、网络互动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四、画中“方庄”
    小结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在地文化视角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研究 ——以苏州城湾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中村多元文化和功能交织并存
        1.1.2 存量规划提出城中村改造新要求
        1.1.3 城中村更新改造亟待进一步改进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与内涵
        2.1.1 城中村
        2.1.2 在地文化
    2.2 城中村形成机制
    2.3 城中村改造相关研究
        2.3.1 改造缘由
        2.3.2 改造主体
        2.3.3 改造内容
        2.3.4 改造模式
    2.4 有机更新理念与实践
        2.4.1 有机更新理念
        2.4.2 有机更新方法
    2.5 城中村有机更新理论与实践
    2.6 研究简评
第三章 苏州城中村改造实践及评价
    3.1 苏州城中村概况
    3.2 苏州城中村改造实践
        3.2.1 综合开发阶段(1995-2001)
        3.2.2 城市建设阶段(2002-2007)
        3.2.3 有序推进阶段(2008-2017)
        3.2.4 苏州城中村改造特征
    3.3 苏州城中村改造评价
        3.3.1 苏州城中村改造的成效
        3.3.2 苏州城中村改造的缺失
    3.4 苏州城中村改造的价值反思
第四章 在地文化导向的城中村有机更新策略
    4.1 城中村在地文化及其现代化
        4.1.1 城中村在地文化的形成
        4.1.2 城中村在地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4.1.3 城中村在地文化的现代化
    4.2 在地文化导向的城中村有机更新思路
        4.2.1 文化与城市更新
        4.2.2 在地文化导向下城中村更新的思路转变
        4.2.3 在地文化导向下城中村有机更新方法
    4.3 在地文化导向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
        4.3.1 搭建多方参与平台,探索新型更新模式
        4.3.2 整理地方文化空间,创新延续文化脉络
        4.3.3 重组特色产业功能,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4.3.4 培育包容文化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第五章 在地文化导向下苏州城湾村有机更新路径探讨
    5.1 城湾村概况
    5.2 城湾村发展演变与特征
        5.2.1 城湾村发展演变
        5.2.2 城湾村现状与问题
    5.3 城湾村在地文化表征
        5.3.1 地方景观
        5.3.2 地方符号
        5.3.3 地方文本
        5.3.4 地方感知
        5.3.5 总体特征
    5.4 城湾村更新内容
        5.4.1 社区更新体系
        5.4.2 物质空间与设施
        5.4.3 特色产业内容
        5.4.4 居民交往环境
    5.5 在地文化导向下苏州城湾村有机更新路径
        5.5.1 建立沟通平台,培育社区组织
        5.5.2 整理水乡空间,活化物质资源
        5.5.3 规范租赁市场,更新生产功能
        5.5.4 营造包容环境,促进人群融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点
        6.1.1 结论
        6.1.2 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3)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研究 ——以南京市L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过渡型社区
        2.1.2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
        2.1.3 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2.2 理论基础及应用的契合性
        2.2.1 合作治理理论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3 社会资本理论
    2.3 调查社区介绍以及调查过程
        2.3.1 调查社区介绍
        2.3.2 调查过程
第3章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3.1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现状
        3.1.1 过渡型社区中主要由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
        3.1.2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主要特征
    3.2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存在问题的现实表现
        3.2.1 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利用率偏低
        3.2.2 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分布不合理
        3.2.3 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与居民需求不对称
    3.3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不够
        3.3.2 政府供给中缺乏科学的规划
        3.3.3 政府供给中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
第4章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4.1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现状
        4.1.1 过渡型社区中主要由市场供给的公共产品
        4.1.2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主要特征
    4.2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市场供给存在问题的现实表现
        4.2.1 社区居民对市场供给尚不够信任
        4.2.2 市场供给的公共产品质量不高
    4.3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市场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居民观念转变滞后于身份转变
        4.3.2 市场供给中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4.3.3 公共产品在后期缺少管理与维护
第5章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志愿供给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5.1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志愿供给的现状
        5.1.1 过渡型社区中主要由志愿供给的公共产品
        5.1.2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志愿供给的主要特征
    5.2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志愿供给存在问题的现实表现
        5.2.1 志愿供给缺乏稳定性与连贯性
        5.2.2 志愿活动中社区居民参与不足
    5.3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志愿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志愿组织力量薄弱,缺乏专业人才
        5.3.2 居民间信任度不高,社区流动性大
        5.3.3 志愿供给中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第6章 完善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对策建议
    6.1 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问题解决的共通性
    6.2 完善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对策建议
        6.2.1 完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规章制度
        6.2.2 健全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运行机制
        6.2.3 加强对供给主体的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
        6.2.4 深化供给主体间的合作,提升供给实力
        6.2.5 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增强居民间的信任
    6.3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空间嬗变与边际认同:城中村改造对村民身份认同的影响 ——以山西省太原市X城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边缘化的认同现状
        1.3.2 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融入困境
        1.3.3 认同转换的滞后性困境
        1.3.4 空间嬗变与身份认同
    1.4 理论基础
        1.4.1 身份认同理论
        1.4.2 空间理论
    1.5 相关概念
        1.5.1 城中村
        1.5.2 身份认同
        1.5.3 边际认同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半结构式访谈法
        1.6.3 参与观察法
第二章 村民的身份认同现状
    2.1 X城中村概况
    2.2 底层的经济认同
    2.3 边缘的社会认同
    2.4 滞后的文化认同
    2.5 失落的情感认同
    2.6 小结
第三章 空间嬗变对村民身份认同转换的影响
    3.1 居住空间的变迁和心理区隔的延续
    3.2 经济空间的边缘化和村籍优势的丧失
    3.3 社会交往空间的区隔和关系网络的固化
    3.4 城乡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滞后
第四章 村民身份认同转换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及监管力度
    4.2 社区: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及和谐的邻里关系
    4.3 村民: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融入城市生活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及治理困境研究 ——以C市城郊的六个村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社会变迁
        1.1.2 城郊地域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1.1.3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 概念界定:“混住化社会”
        1.2.1 “混住化社会”的内涵
        1.2.2 比较视野中的“混住化社会”概念
        1.2.3 “混住化社会”研究的理论依据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田野概况及“混住化社会”类型的发现
    1.4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1.4.1 研究框架
        1.4.2 篇章结构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城郊村落的总体研究
        2.1.2 城郊村落的空间研究
        2.1.3 城郊村落的阶层构成及相互关系
        2.1.4 城郊村落的组织体制
    2.2 以往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2.1 学术贡献
        2.2.2 研究局限
第3章 城郊“混住化社会”空间形态的生成
    3.1 城市扩张与城郊村落空间变动的发生
        3.1.1 城市化推拉力量作用的非均衡性
        3.1.2 城乡元素的交互作用
        3.1.3 城郊“混住化空间”的空间生产
    3.2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空间特征
        3.2.1 城郊村落景观的错乱
        3.2.2 院落居住空间的拥挤和重叠
        3.2.3 企业对村落的嵌入与包围
        3.2.4 村民回迁聚居区的“混住”与“区隔”
    3.3 城郊“混住化社会”空间变异的逻辑
        3.3.1 城郊混住化社会空间变迁的性质
        3.3.2 混住化社会的空间功能及风险
        3.3.3 空间的联结与互动
第4章 城郊“混住化社会”关系形态的展开
    4.1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关系变迁
        4.1.1 城郊村落乡土社会的传统关系
        4.1.2 混住化背景下城郊村落的关系变动
    4.2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关系形态分析
        4.2.1 村民与外来租房者的关系
        4.2.2 回迁小区村民与市民间的关系
        4.2.3 混住化地域企业与村民的关系
    4.3 社会关联与社会秩序
        4.3.1 城郊“混住化社会”关系形态的特征
        4.3.2 发现新的社会关联形式
        4.3.3 混住化社会关系形态的评价
第5章 城郊“混住化社会”基层组织形态的转换
    5.1 城郊村落组织体制的演进轨迹及特征
        5.1.1 我国村落组织体制研究的历史分期
        5.1.2 从“郊区体制”到“开发区体制”
        5.1.3 城郊村落组织的“对向畸变”
    5.2 城郊混住化地域村落基层组织形态的“重层结构”
        5.2.1 从“村代社区”到“村居平行设置”
        5.2.2 从“乡代社区”到“村+居”
    5.3 对城郊“混住化社会”基层组织转换的讨论
        5.3.1 从“村落单位化”到“村落混住化”
        5.3.2 城郊基层政府及自治组织工作重心的转移
        5.3.3 城郊混住化社会基层组织“重层结构”的长期存在
第6章 城郊“混住化社会”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
    6.1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空间治理
        6.1.1 城郊基层治理的空间困境
        6.1.2 空间治理的主要方式
    6.2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关系治理
        6.2.1 关系疏离与基层社会治理困境
        6.2.2 关系治理的多重路径
    6.3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基层复合性治理
        6.3.1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组织困局”
        6.3.2 探索城郊地域的复合性治理
第7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7.1 社区类型学与“混住化社会”
    7.2 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及发展走向
    7.3 “混住化社会”的基层治理对策
    7.4 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6)乡村占地拆迁进程中的乡村失序与文化应对 ——以辽宁朝阳G村龙王叙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对象的界定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乡村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0.3.2 社会变迁中的信仰传统与乡村秩序问题研究
        0.3.3 民间叙事与地方历史传统的相关研究
    0.4 研究方法
    0.5 田野调查点介绍
    0.6 创新与不足之处
1 瞬息万变的乡村格局
    1.1 安定的乡村
    1.2 踏上改变的道路
    1.3 陷入拆迁搁置的乡村
2 渐趋松散的亲熟关系
    2.1 渐行渐远的“近支儿”
    2.2 逐渐瓦解的邻里关系
    2.3 渐趋分化的乡村
3 历史传统与隐退的龙王信仰
    3.1 龙王信仰的历史传统
    3.2 隐退的龙王信仰
4 “龙王动怒”的乡村叙事
    4.1 惊动乡村的突发事件
    4.2 埋下隐患的占地拆迁
    4.3 “龙王动怒”叙事的村民解释与行动
5 村落危机与传统文化的应对策略
    5.1 “龙王”传统再现的合法性
    5.2 乡村的失落与村民的危机
    5.3 传统文化的应对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村落共同体终结 ——基于申村的个案研究(1958-201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对象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申村以及申村的人
        二、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伦理与田野进入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准备
    第一节 城中村研究:静态与多学科视野
    第二节 村落共同体研究:历史与社会学之思
        一、村落共同体存在与否:以“戒能—平野论战”为典型
        二、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延续抑或消亡
    第三节 另眼相看:两种路径的交接
    第四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准备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准备
第三章 村落共同体:申村的集体主义生活
    第一节 申村的地域特色
        一、村落边界说
        二、封闭的桃花源:边界叠合
    第二节 平行关系:生活互惠
        一、仪式性互惠:造房子与办婚礼
        二、非仪式性互惠:串门与食物分享
    第三节 垂直关系:村民与村干部的一体化关系
        一、村领导角色的经典研究
        二、村干部:村落共同体的当家人
    小结
第四章 制度变迁与村落共同体消亡
    第一节 国家力量与主体行动
        一、制度变迁
        二、主体行动
    第二节 村落共同体解体Ⅰ:边界弥散
    第三节 村落共同体解体Ⅱ:村民的原子化生活
        一、互动缺失
        二、互惠瓦解
    第四节 村落共同体解体Ⅱ:垂直关系断裂
        一、陌生与疏离
        二、收入不平等
        三、营利型经纪
        四、时空不平衡
    小结
第五章 结合体生成:申村的关系重组
    第一节 外来人口进入申村
    第二节 结合体:理性精神
        一、经典研究回顾
        二、结合体关系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主要研究发现
        一、申村村落共同体
        二、原子化村落
        三、结合体生成
        四、村落终结模式
    第二节 讨论:村落与社会如何关联
        一、城市化与村落共同体的命运
        二、社会如何关联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的研究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附录 2 访谈提纲
附录 3 访谈转录示例
附录 4 申村外来人口变化(2013-2016)
附录 5 申村纪实
致谢

(8)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村庄的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村庄发展研究:农村变迁的微观分析
二、村庄发展与变迁的个案呈现
三、村庄变迁:转型或终结
四、农村社区化发展与村庄变革
五、“项目进村”与村庄治理新模式
六、结语

(9)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社区冲突及化解路径研究 ——以X市B社区城中村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城中村改造项目及利益相关者
    一、B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简介
    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
第四章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社区冲突
    一、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冲突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二、B社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冲突
第五章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社区冲突深层原因探讨
    一、安土重迁,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固守
    二、政策误解,谣言纷飞
    三、各种保障悬而未决,社区配套设施不完善
    四、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
第六章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社区冲突的化解路径
    一、搭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平台
    二、重视改造政策宣传工作,争取多数群众支持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四、加强村民教育,提高村民自身素质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乡村延续还是城镇化社区再造
    一、宏观背景: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特征
    二、县域实践:“洼地”中的“泗洪嬗变”
    三、问题发现:一次兴趣与机缘的“邂逅”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1、城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
        2、社会与空间生产理论
        3、社区及日常生活理论
    二、国内相关研究
        1、转型社区及相关概念的澄清
        2、村镇社区整体转型的实证研究
        3、转型社区空间生成的动力机制
        4、转型社区居民心理与文化适应
        5、转型过程中农民的市民化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1、城乡边缘区和转型区的内涵
        2、城乡转型与变迁的理论及思想
        3、小城镇转型变迁的经验性研究
第三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资料收集方法
    三、研究过程:历时3年11次调研
        1、实地研究过程
        2、研究思路及内容
    四、研究拓展与不足
第四章 推力与拉力:“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
    一、现代化和城市化: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力量
        1、工业化:土地和非农劳动力的需求
        2、非农化:人口流动与职业身份的转变
        3、城市化:空间扩展与城乡关系重构
    二、行政主导与资本下乡: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合谋”
        1、地方政府的实践:“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
        2、社会资本“下乡”:土地经营变现与规模农业
        3、社会新农村建设:人口集中与乡村空间再生产
    三、精英带动和理性选择:乡土变迁下的文化自觉
        1、文化堕距与心理落差: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2、社区精英与群体参照:经济精英的榜样力量
        3、现实与利益的折衷:面对现实的有限理性
第五章 空间变迁与重构:“转型社区”的规划与生产
    一、区划沿革:行政区划调整下的空间重组
    二、空间与规划:转型社区规划的叙事逻辑与规则
        1、规划逻辑:从权力象征到公共政策
        2、三大实践:“无规划不审批”
        3、空间生产:从乡村聚落到转型社区
    三、嵌入与转变:转型社区空间形态的社会学分析
        1、城乡空间的剧变:自然村落的“终结”
        2、生活空间离心化:生产与生活的分离
        3、居住环境的流变:规划与惯习的碰撞
        4、邻里关系的重建:首属邻里到半熟人社区
第六章 经济形态的变迁:小农经济终结与市场经济延展
    一、小农经济的终结:传统农耕经济形态的解体
        1、耕作方式:个体耕种到农业规模经营
        2、商品交换:传统乡村集市到商贸市场
        3、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到专业合作社
    二、商品经济的萌发: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
        1、区域市场:超越乡村的市场边界延伸
        2、集镇商铺:商业服务活动的多元渗透
        3、连锁超市:没有“人情关系”的商品交易
        4、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价值“变现”
    三、市场经济的延展:日常经济交换行为的常态化
        1、农业的工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2、要素的商品化:被明确定价的资源
        3、交易的虚拟化:村口看货和网上赶集
第七章 个体生活的际遇:生存策略调整与生活空间张力
    一、生存策略的调整:“庄稼人”到兼业经营者
        1、反哺式农耕:土地情结的延续
        2、候鸟式务工:背井离乡的努力
        3、嵌入式散工:闲暇时间的利用
        4、自赋型创业:开拓创新的彰显
    二、生活水平的流变:城乡过渡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1、收入来源:非农收入的多元化转向
        2、消费状况:日常性消费的全面渗透
        3、闲暇时间:从时光消磨到自我实现
    三、环境适应与排斥:转型社区生活空间的张力呈现
        1、“占道经营”:公私“沉默共识”
        2、“车库他用”:现实利益的考量
        3、“种菜养鸡”:传统惯习的延续
        4、“搭棚办事”:文化习俗的影响
        5、“空地晾晒”:日常生活的便利
第八章 社会认同的迷失:跨越身份边界的社会性重构
    一、身份认同: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错位
    二、制度认同:大政府与小社区的张力
    三、生活认同:未来的生活何处安放?
    四、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解构与重构
第九章 时空延伸与未来:在城市与田园之间
    一、向死而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
    二、文化反思:乡村自反性与农民的文化自觉
    三、未来何往:农业社会终结与城市社会来临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镇政府干部)
附录3: 实地调研影像
致谢

四、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2]在地文化视角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研究 ——以苏州城湾村为例[D]. 刘强.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3]过渡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研究 ——以南京市L社区为例[D]. 陈开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空间嬗变与边际认同:城中村改造对村民身份认同的影响 ——以山西省太原市X城中村为例[D]. 侯晓彤. 山西大学, 2019(01)
  • [5]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及治理困境研究 ——以C市城郊的六个村庄为例[D]. 田原. 吉林大学, 2019(10)
  • [6]乡村占地拆迁进程中的乡村失序与文化应对 ——以辽宁朝阳G村龙王叙事为例[D]. 祝何彦. 辽宁大学, 2019(01)
  • [7]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村落共同体终结 ——基于申村的个案研究(1958-2017)[D]. 谢永祥.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4)
  • [8]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村庄的发展与变迁[J]. 林聚任,马光川. 社会发展研究, 2018(02)
  • [9]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社区冲突及化解路径研究 ——以X市B社区城中村改造为例[D]. 魏航.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D]. 陈然. 南京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巨变:村庄的终结:城市中的村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