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

如何“看”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

一、怎样“看清”生物大分子的立体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悦[1](2020)在《基于URDnet的冷冻电镜图像颗粒提取研究》文中认为单颗粒冷冻电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cryo-EM)技术是当下测定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率结构与解析其功能机制的重要手段。颗粒选取对于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且对单颗粒生物大分子三维重构来说更是关键的第一步,选择颗粒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单颗粒大分子三维结构测定的效率和最终分辨率。冷冻电子显微镜图像的低信噪比,低对比度,背景噪声严重、杂质多等特点,使得颗粒自动识别同时保证效率与可靠性较困难。高分辨率的冷冻电镜图像三维重构通常需要收集万级的颗粒图像,因此,如何自动地提取冷冻电镜颗粒并提高用于三维重构的颗粒图像质量成为了冷冻电镜结构测定的主要瓶颈之一。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与残差密集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URDnet),它能实现从冷冻电镜图像中准确地自动定位并提取颗粒。具体内容总结如下:1.针对冷冻电镜图片低信噪比、背景强度不均衡等特点造成图像中颗粒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冷冻电镜原始图像质量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应用直方图均衡和维纳滤波算法提高对比度,调整整体强度,削弱背景噪声。预处理后的图像更有利于网络模型对冷冻电镜图像的特征提取。在网络模型设计中选取图像语义分割领域的流行深度学习网络U-Net作为基础网络框架,以实现全局特征融合,在使用少量训练图像的情况下能从嘈杂的背景噪声中准确的检测出颗粒。在U-Net架构的编码器部分嵌入残差密集模块不仅实现局部残差特征学习,而且增强了局部密集特征融合,从而提升电镜图像中伪影的分割精度。2.针对冷冻电镜图片中颗粒数目过大造成的人工标注负担,以及碳膜、冰渣、解离或堆叠粒子等杂质对颗粒提取的干扰,本文设计了一种结合点级标签和像素级标签的注释方法以构造训练网络的数据集,对冷冻电镜图像中不同的目标使用不同强弱级别的监督,大程度地提高了图像标注效率,避免了从杂质区域中选取颗粒。在颗粒框取步骤引入了连通域分析法,得到标记为“颗粒”的所有连通域的信息以定位待选颗粒,并根据单连通域面积均值等参数设定一定的阈值以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假阳性颗粒,大大提升了选取颗粒的精度。本文的方法训练并测试了80S核糖体、HCN1通道、Tcd A1毒素亚基和KLH(钥孔血蓝蛋白)的公共数据集。实验结果与其他的主流方法相比显示了出色的颗粒选取性能,对多种蛋白质数据具有高度的适用性,且能以更高分辨率获取提取颗粒的3D结构。

潘兴[2](2020)在《高中生物学概念的不同呈现方式对概念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的基础,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学习生物学概念和由生物学概念组成的系统。在17版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生物学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基本条件,是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素质的保证,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掌握、建构、形成过程及运用等均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同一概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态度、认知负荷以及对概念的理解等。而目前依旧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所教内容缺乏深入的研究,多年采用的课件都未更新,课堂上往往是一讲到底,无法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基于此,在本文中展开“高中生物学概念的不同呈现方式对概念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以期能为广大教师在选择概念的呈现方式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更多的教学素材。本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文本研究和实践研究。在文本研究中,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出目前在生物学概念教学及呈现方式等领域的研究,分析已有研究中已经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问题,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在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材,梳理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相应概念,并根据新课标及学生学情制定具体概念的教学目标;搜集与各概念相关的不同呈现方式(图、动画、模型、演示实验),并分析各呈现方式的特点。在实践研究中,选择两个情况相当的班级为实验对象,进行概念不同呈现方式的实践教学,通过对实验班级的课堂观察、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访谈、对相关概念试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在期中、期末考试中的成绩等进行比较,来分析同一概念的不同呈现方式对学生概念学习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1)不同的概念具有其不同的特点,所适合的呈现方式是有差异的。(2)概念的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建构,即使是一些简单易理解的概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虽然对理解概念本身没有影响,但是会影响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等。(3)不同的呈现方式会从不同角度来反映概念的特点。对于复杂难理解的概念,可采用多种呈现方式呈现来帮助学生建构相应概念。(4)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以同一方式呈现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概念的呈现方式时要结合课标和概念的特点,分析学生的学情及概念呈现方式的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概念。

杨璐菲[3](2019)在《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的抗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化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或者多肽在某些条件下可产生淀粉样变性形成纤维,沉积于机体组织,造成器官及其功能损害。蛋白质淀粉样沉积是很多人类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大约有20多种疾病与相关的蛋白淀粉样变性有关,例如Aβ蛋白与阿尔兹海默症,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氏疾病,以及溶菌酶与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疾病等。目前这些疾病都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迄今的大量研究表明,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抑制蛋白质淀粉样纤维化和降解成熟纤维的作用,其中,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淀粉样变性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黄酮类化合物是由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黄色色素,一般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结构,其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主要由分子中的羟基数目、位置及其他官能团所决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淀粉样变性作用包括抑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解聚成熟的纤维结构,诱导纤维转变成无定型聚集体,从而降低纤维诱导的细胞毒性。黄酮类化合物抗纤维化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普遍认为它们以其完整分子的形式与多肽作用,进而抑制纤维的生长和解聚成熟的纤维,但是黄酮类化合物在生理条件下的易氧化特性通常被忽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在生理条件下可发生氧化,其生物效应不仅与其完整分子的结构有关,还与其氧化过程和氧化产物有关。为了系统地评估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蛋白淀粉样纤维化作用,本文选取槲皮素和与槲皮素结构相近的3种黄酮醇化合物(杨梅素、山柰酚、桑色素)以及所对应的四种二氢黄酮醇化合物(花旗松素、二氢杨梅素、香橙素、二氢桑色素)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化合物的氧化行为进行分析,并采用溶菌酶作为模型蛋白,比较这些化合物氧化前后的抗纤维化作用,进一步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的实验方法和结果1、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在中碱性条件下,槲皮素、杨梅素、山柰酚、花旗松素、二氢杨梅素、香橙素六种黄酮不稳定,其半衰期与B环上的羟基数目和位置、C环上的双键结构有关。相对而言,B环具有间酚结构的桑色素和二氢桑色素较为稳定。2、溶菌酶纤维生长动力学采用硫黄素T(ThT)荧光检测溶菌酶纤维的生长过程,8-苯胺基-1-苯磺酸钠(ANS)荧光分析纤维化过程中溶菌酶分子表面疏水结构的变化,圆二色谱法(CD)分析溶菌酶纤维的二级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各种情况下形成的蛋白聚集体形貌。结果表明,溶菌酶在形成淀粉样纤维的过程中,分子的β-折叠增加,α-螺旋减少,分子内部疏水区域外露,最终组装成为典型的纤维形态。3、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对溶菌酶纤维化的影响采用上述溶菌酶纤维化体系,对黄酮醇和二氢黄酮醇及其氧化产物抑制纤维生长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有黄酮类化合物对纤维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酮醇化合物的抑制能力强于二氢黄酮醇化合物,且它们的氧化产物的抑制效果强于其完整分子,其抗纤维化作用与黄酮类化合物B环的羟基位置和数目有关。其中,B环上拥有邻三酚结构的杨梅素及其氧化产物是抑制作用最强的化合物。4、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对成熟溶菌酶纤维的降解在成熟的溶菌酶纤维中分别加入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采用ThT荧光、Bradford法和TEM等手段检测纤维的降解。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成熟的溶菌酶纤维均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降解纤维的能力与B环上羟基的位置和数量有关,羟基数目越多,分子对纤维的降解能力越强;邻位羟基比间位羟基所对应的黄酮醇化合物降解能力更强;氧化后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纤维的降解效果更好。5、黄酮类化合物与溶菌酶分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为了更深入地从分子机制上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化作用,本文还采用了内源荧光和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对黄酮与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内源荧光结果显示,黄酮对蛋白质荧光具有猝灭作用,猝灭作用与抗纤维化作用呈正相关,表明二者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根据分子对接所得到的复合物结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嵌合到溶菌酶分子疏水腔的形式实现对接,两者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能越大,黄酮分子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越稳定,其抗纤维化作用越强。结论本文选取8种结构相似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这些化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完整分子及其氧化产物的抗纤维化作用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溶菌酶纤维化作用,氧化后作用更强。黄酮类化合物的氧化速率与其B环中羟基的位置和数目有密切联系,具有邻二酚和邻三酚的黄酮较易氧化,间酚结构的黄酮比较稳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纤维化作用也与其结构有关,B环上具有邻二酚和邻三酚的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而C环上2、3位具有双键的黄酮的作用更强。黄酮类化合物与溶菌酶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越稳定,其抗纤维化作用越强。本文首次系统地探索了黄酮化合物的稳定性及其抗纤维化作用,发现黄酮化合物在氧化后,抗纤维化作用增强。该结果为寻找更为有效的淀粉样纤维化疾病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途径,相关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胡徵杰[4](2018)在《基于氧化锌-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的溶菌酶分离纯化》文中提出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一类酸性阴离子型氧化物,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光、电、磁学特性等,在催化、医药、材料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多金属氧酸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用于溶菌酶的选择性分离纯化。具有Keggin结构的磷钨氧酸盐(PW11)通过静电作用与氧化锌结合,制备得到了新型复合材料PW11@ZnO。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TG)、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所得到的PW11@ZnO为直径20-60 nm、长度为200-800 nm的棒状材料。基于PW11@ZnO与溶菌酶之间的作用力,PW11@ZnO复合材料对溶菌酶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在pH 11.0时,以3.0 mg PW11@ZnO复合材料为吸附媒介,对1 mL 100 μg mL-1溶菌酶吸附10 min,吸附效率达到92.5%。溶菌酶在材料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为117.64 mg g-1。吸附在PW11@ZnO复合材料表面的溶菌酶可用SDS溶液(0.5%,m/m)进行洗脱,洗脱效率为88.75%。据此建立了基于PW11@ZnO复合材料的固相萃取过程用于溶菌酶的分离纯伦。圆二色光谱结果表明,基于PW11@ZnO复合材料的分离纯化过程对溶菌酶结构基本不产生影响。将所建立的固相萃取过程用于鸡蛋清中溶菌酶的分离纯化,SDS-PAGE结果表明,得到的溶菌酶具有较高的纯度。

汪力[5](2018)在《具有智能变形功能的形状记忆水凝胶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智能高分子水凝胶,形状记忆水凝胶(Shape Memory Hydrogels,SMHs)可以固定临时形状,并能够在外界刺激下回复到永久形状,在生物医用、软体机器人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传统的SMHs的临时形状通常需要人为赋予,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近些年来,具有驱动功能的水凝胶材料层出不穷,人们不仅能够让水凝胶完成弯曲、伸缩等简单的变形,还能够实现自行走、自塑形等先进的功能。如果能够将自变形的机制引入到形状记忆水凝胶中,将推动其向更加智能化、更加实用化的方向发展。本论文针对具有智能变形的形状记忆水凝胶的构建做了如下的工作:1、论文中采用了一种常见的刺激响应性高分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通过层层聚合的方式与壳聚糖形状记忆水凝胶结合在一起,其中PNIPAAm作为驱动的组分,其亲疏水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驱使复合水凝胶发生智能变形。另外,壳聚糖水凝胶具有pH响应性,在碱性条件下水凝胶内部形成微晶,可以作为临时交联点固定水凝胶的形状,实现形状记忆功能。可以通过调节两层之间的厚度比来调控双层水凝胶的智能变形和形状记忆能力。利用光掩模板法,本论文在复合水凝胶的表面制备出了具有图案化的驱动层,通过改变图案的种类、形貌,可以构建出具有复杂的临时形状的形状记忆水凝胶。在壳聚糖水凝胶表面聚合出条纹图案的PNIPAAm水凝胶,实现了从平面方形到立体圆柱、从三角形到类似圆锥、从矩形的长条到螺旋形的转变。改变条纹型阵列图案的取向角度可以控制螺旋变形的左旋和右旋。局部图案化的复合水凝胶变形可设计性强,形状回复率达到90%以上。2、利用具有热响应性的生物大分子明胶,通过构建丙烯酰胺的化学交联和明胶的物理交联双网络结构,在实现形状记忆功能的同时提升了SMHs的机械性能。制备出的SMHs能够被拉伸至原始长度的4-5倍,最大拉伸应力从不到0.03MPa提升到了0.3 MPa。在2 oC的低温下经过冷冻之后可以将水凝胶的临时形状固定住,形状记忆率达到80%以上,再升温至90 oC又可以使得水凝胶快速地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形状回复率100%。利用聚丙烯酸在不同pH溶液中的溶胀可以对形状记忆水凝胶的变形进行调控,从而实现水凝胶在pH刺激下的变形和温度刺激下的形状记忆。

赵立[6](2018)在《RxLR效应因子结构特征及RxLR145调控机制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病原卵菌在侵染寄主的过程中,通过分泌大量的RxLR效应因子干扰植物,导致植物疫病的发生。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RxLR145在辣椒疫霉侵染1.5h就开始大量表达,具有能够引起烟草叶片坏死,抑制毒性蛋白BAX引起的烟草叶片细胞坏死等功能。本研究首先解析了RxLR145的三维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PDB数据库中的8个RxLR效应因子结构,全面总结了RxLR效应因子的结构特征。结构同源性比对发现,RxLR145和DNA/RNA结合蛋白在三维结构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结合RxLR145表面分布大量正电荷,我们推测其可能通过特异性结合寄主体内一些DNA/RNA行使作用。为了验证这一推论,本研究运用CHIP-Seq技术筛选了RxLR145在拟南芥中的特异性DNA结合序列,并利用EMSA、MST以及SPR验证RxLR45确实可以和DNA序列进行特异性结合。为了更深入了解RxLR145作用机制,本研究进行了RxLR145的转基因拟南芥的转录组测序,发现RxLR145能够调控拟南芥中12849个基因的表达量。其中6322个基因表达下调,6527个基因上调。这些基因涉及到蛋白泛素化、磷酸化,植物和病原物互作,内质网中蛋白加工,调节自噬,内吞作用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而CHIP-Seq结果说明RxLR145结合的特异性DNA是位于这些通路中相关基因的上游的。二者结果相结合说明RxLR145通过行使转录因子的功能调控寄主的防卫反应,具体结果如下:1、解析RxLR145效应因子的结构:每个晶体非对称单元含有两分子的RxLR145,N端RxLR-dEER区域没有电子云密度,是无序的。C端由5个WY区域组成,每个WY区域都由4个α螺旋和三个无规则卷曲组成。每个WY之间由一个短的α螺旋(linker螺旋)相互连接。2、通过比对所有已报道RxLR效应因子结构发现:(1)WY区域构象差别集中在K-motif和第三个无规则折叠区,说明这两个区域承担了大部分的进化压力。(2)linker螺旋具有调节WY区域排列方式的作用,改变WY区域的排列方式可能是RxLR效应因子另一种潜在进化方式;(3)WY区域会发生motif缺失或改变;(4)所有的RxLR结构表面都分布有大量正电荷,暗示该类效应因子寄主内靶标可能是带负电荷的。3、CHIP-Seq结果证明了RxLR145和MADS-box转录因子以及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的特异性识别序列结合,进而可能调控蛋白泛素化及磷酸化等途径。4、RxLR145能调控拟南芥中12849个基因的表达量。其中6322个基因表达下调,6527个基因上调。这些基因涉及到蛋白泛素化、磷酸化,植物和病原物互作,内质网中蛋白加工,调节自噬,内吞作用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RxLR145的转基因拟南芥RNA-Seq结果和CHIP-Seq结果显示二者包含662种共有细胞通路。这些通路主要包括核糖体组成、转录、氨基酸代谢调控、植物泛素化以及蛋白磷酸化。这一结果表明RxLR145可能通过结合到能编码泛素化及磷酸化蛋白的相关基因上,影响这些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植物免疫反应的进行。

钟晟[7](2018)在《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图像对生物大分子进行三维重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构生物学作为分子生物学当中,最精准同时也是成效最为显着的分支之一,在生物制药、基因技术、病毒病理检测等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结构生物学的研究过程当中,测定细胞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这一过程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分析结果。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技术,作为结构生物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在接近原子分辨率的空间尺度上对生物大分子进行三维结构信息的测定和分析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会对冷冻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技术所涉及到的半自动化粒子选择过程、粒子分类过程和三维重构过程进行研究。在冷冻电子显微镜获取到样本的二维投影图像以后,会对这些冷冻电镜图像进行分析并最终重构出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由于需要考虑到电子束对于分子结构的损伤,所以一般来说需要严格控制冷冻电镜的电子辐射剂量以避免对样本造成过大的损伤,这就会使得获取到的冷冻电镜图像的信噪比非常低,也就直接导致很多传统计算机视觉分析方法会在冷冻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技术中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在粒子选择过程中将会使用到基于模板的粒子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使用方差计算和双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得到方差图,并以方差图为依据来区分粒子区域和背景噪声区域以达到减少对比次数从而减小计算量的目的。对于粒子分类过程,本文采用了基于傅里叶-贝塞尔基的特征图像提取方法,再计算双谱得到图像的旋转不变特征量,以此可以减小在图像平面内由于不同的旋转角度对于相似度计算带来的负担。同时,本文利用粒子分类技术和初始化模型在一定数量上模拟的随机投影角度下生成的模板来对粒子二维投影图像的投影角度进行估计,而不是对所有可能的投影角度进行对比和查找。冷冻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技术的整个理论基础是傅里叶投影切片定理,本文将会在该定理的基础之上,利用正向投影算子和反向投影算子的结构特性,并采用共轭梯度算法进行迭代计算,以对生物大分子的原始三维结构信息进行重构。

李莉[8](2017)在《冷冻电镜:看清生物大分子的模样》文中认为北京时间10月4日17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士洛桑大学科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约阿基姆·弗兰克,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雅克·迪波什,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上作出的突出贡献。

刘鑫彤[9](2017)在《硫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光学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80年后期开始,掀起了纳米材料的研究热潮,纳米材料独特优异的光学性能吸引着众多科学家。半导体纳米材料,尤其是硫化镉、硫化锌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作为纳米材料体系中最为经典的一类,以其独特的偏振光学特性和压电特性以及优异的磁、热性能而备受关注。对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条件的摸索,制备条件对纳米材料结构的影响的研究,以及对半导体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整个材料学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对硫化锌制备的研究工作,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掺杂等技术,成功制备了不同形貌、结构的硫化锌微球。同时,本论文研究了制备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的光学性能。初步阐释了不同空心度的硫化锌空心球的形成原因,不同空心度硫化锌空心球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不同掺杂元素的硫化锌的发光机制。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水热合成法,以谷胱甘肽(GSH)为硫源,以氯化锌(ZnCl2)为锌源,CTAB为表面活性剂,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了一步可控制备纳米粒子组装的单分散的六方相纤锌矿硫化锌微球,并研究了其光学性能。用此方法制备硫化锌纳米材料是因为它的制备温度低,易操控。本研究所采用的硫源为谷胱甘肽,比起其它硫源,谷胱甘肽无毒无污染,是一种绿色原料,用此原料制备的硫化锌可以应用在生物领域。本研究中用此方法合成的单分散的六方相纤锌矿纳米硫化锌微球的直径分布在500 nm-1 μm之间。通过调控乙二胺的含量和CTAB的添加与否,可以制备出荧光性能非常好的硫化锌空心、由纳米棒组成的微球。通过对硫化锌微球发光性能的测试得出,在添加CTAB的条件下,当乙二胺的浓度为5 ml时,得到的空心球的荧光效果最好。本文通过CTAB和乙二胺调控反应系统,实现了六方纤锌矿硫化锌空心纳米微球的可控制备,并通过优化制备条件获得了荧光性能最好的硫化锌微球。(2)采用水热法,以醋酸锌、硝酸钆和硫脲作为原料,以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在相对低温(150 ℃)的环境下得到单分散硫化锌纳米球。用此方法制备的纳米球直径约为40 nm。通过掺杂钆,使硫化锌纳米球的荧光性能发生变化,发现:当钆的掺杂浓度为2%时,得到的硫化锌纳米球的荧光性能达到最优值。与此同时,研究表明,钆的掺杂并不会明显影响硫化锌纳米球的形貌结构和尺寸大小。由于在掺钆硫化锌纳米球表面上具有-NH2等官能团,使得掺钆硫化锌纳米球能够结合具有特定结构的生物大分子,为其在生物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何玥[10](2016)在《人工唾液中白色念珠菌对钛材的腐蚀影响》文中指出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较强的机械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钛及其合金作为牙种植体、牙托、牙矫正丝等硬组织代替材料和正畸材料被广泛地用于牙科领域。众所周知,钛及其合金的强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能够形成Ti02钝化膜,然而处于钝态的钛及其合金仍具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即钝化膜的溶解和修复(再钝化)处于动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环境的改变很容易打破这种平衡。口腔是一个复杂的弱酸性微生态系统,其中含有病毒、原虫、真菌、细菌等多种微生物,真菌占到了其中的60%以上,大量真菌的存在可能会对口腔植入材料造成影响。之前研究者们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细菌一金属腐蚀的研究,并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到了细菌—金属腐蚀的基本规律,提出—系列腐蚀机理,但是由于腐蚀环境复杂多变,腐蚀研究者们有些观点相左,目前尚无统一的腐蚀机理。此外,有关真菌—金属腐蚀的研究较少,腐蚀机理尚不清晰,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研究白色念珠菌与钛材的相互作用对于后期系统研究真菌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了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面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白色念珠菌在钛及其合金表面微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同时利用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白色念珠菌对钛及其合金的腐蚀电化学行为,此外,实验中还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能谱方法研究了白色念珠菌代谢产物和腐蚀产物类型,以期弄清白色念珠菌对钛及其合金的腐蚀影响,探明相应的腐蚀机理。具体结果如下:(1)白色念珠菌能够在纯钛、Ti-6Al-4V合金和TiNi合金表面形成微生物膜,该微生物膜的形成是一个随时间不断积累的过程,14天后每种材料表面均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微生物膜,但是微生物膜的状态因材料不同而有所差别。白色念珠菌在纯钛表面形成以菌丝为主的三维立体结构微生物膜,在Ti-6Al-4V合金表面形成菌丝和酵母相互交错的微生物膜,而在TiNi合金表面形成的微生物膜则主要由酵母组成。三种材料表面的微生物膜厚度从厚到薄依次是:纯钛>TiNi合金>Ti-6A1-4V合金,三种不同的微生物膜在钛材表面附着,对材料产生不同的影响。(2)白色念珠菌产生的代谢产物、胞外聚合物基质及微生物膜的形成,共同导致了钛及其合金腐蚀电化学的变化,总的表现为Ecorr的正移、icorr的增加及Rct的减小,但是对于不同金属来说又显示出不同的影响。在含有白色念珠菌的人工唾液中,纯钛Ecorr出现明显波动,icon不断增加,Rct不断减小,表明当白色念珠菌存在时纯钛发生明显的点蚀,对于Ti-6Al-4V合金而言,Ecorr不断正移,icon增加明显,表明当白色念珠菌存在时Ti-6Al-4V合金腐蚀严重,而对于TiNi合金,icorr变化不大,材料表面未见明显腐蚀现象,说明白色念珠菌对TiNi合金腐蚀影响较小。(3)白色念珠菌的存在会导致金属的腐蚀,结合紫外光谱测试结果可知,含有白色念珠菌时,纯钛和Ti-6Al-4V合金的钛吸收峰较强,表明这两种金属的腐蚀加速,对于TiNi合金而言,EDS研究结果表明Ni2+的溶解多于Ti4+,且在260nm左右有菌时钛的吸收峰低于无菌时,说明白色念珠菌存在时TiNi合金中的钛的腐蚀受到抑制。结合SEM结果可知,在含有白色念珠菌时,三种钛材表面腐蚀程度不同,以纯钛腐蚀最严重,且白色念珠菌的存在导致了纯钛的点蚀现象,Ti-6Al-4V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加,TiNi合金表面未见明显腐蚀现象。(4)在三种不同合金存在的情况下,白色念珠菌代谢产物酸碱性不同,形成的微生物膜形态不同,所引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也不同,说明微生物腐蚀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综合考虑真菌种类与材料对腐蚀的影响。

二、怎样“看清”生物大分子的立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看清”生物大分子的立体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URDnet的冷冻电镜图像颗粒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
        1.2.2 生物大分子颗粒采集方法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1.3.1 主要工作
        1.3.2 结构安排
第2章 冷冻电镜颗粒提取相关理论
    2.1 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
        2.1.1 冷冻电子显微技术概述
        2.1.2 单颗粒三维重构
    2.2 传统图像处理方法
        2.2.1 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
        2.2.2 基于特征识别的方法
    2.3 深度学习方法
        2.3.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2.3.2 Deep Picker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种注释和改进U-Net的冷冻电镜图像生物大分子颗粒自动选取
    3.1 总体方案
    3.2 数据预处理
        3.2.1 强度调整
        3.2.2 噪声抑制
    3.3 点级注释与像素级注释结合
    3.4 网络模型设计
    3.5 基于连通域分析的颗粒提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4.1 实验平台
    4.2 实验数据
    4.3 网络模型训练
    4.4 颗粒提取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高中生物学概念的不同呈现方式对概念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学概念的重要性
        1.1.2 概念呈现方式影响学生对概念掌握
        1.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国内外已有研究
        1.2.1 信息呈现方式的研究现状
        1.2.2 与“生物学概念”内容相关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过程与方法
2 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概念”内涵的文本研究
        2.1.2 “生物学概念”内涵的文本研究
        2.1.3 “呈现方式”内涵的文本研究
        2.1.4 “学习效果”内涵的文本研究
    2.2 相关理论
        2.2.1 概念转变理论的文献研究
        2.2.2 信息加工理论的文献研究
        2.2.3 认知学习理论的文献研究
        2.2.4 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文献研究
        2.2.5 认知负荷理论的文献研究
3 概念梳理及呈现方式的选择
    3.1 概念梳理
        3.1.1 教材分析
        3.1.2 概念梳理
    3.2 概念呈现方式的选择
        3.2.1 概念呈现方式选择的概述
        3.2.2 概念呈现方式的选择(部分)
4 概念不同呈现方式的实践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实践研究的过程
    4.4 概念呈现方式的教学实践片段
    4.5 概念呈现方式效果及成因分析
        4.5.1 概念呈现方式的效果及成因分析
        4.5.2 研究后测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3)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的抗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蛋白质淀粉样纤维化
    1.2 与蛋白质淀粉样纤维化相关的疾病
    1.3 溶菌酶性质及其淀粉样纤维化
        1.3.1 溶菌酶的性质
        1.3.2 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化
    1.4 黄酮类化合物
        1.4.1 黄酮类化合物分类
        1.4.2 黄酮类化合物对蛋白质淀粉样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1.5 与蛋白质淀粉样纤维化相关的检测方法
        1.5.1 ThT荧光
        1.5.2 ANS荧光光谱
        1.5.3 圆二色谱
        1.5.4 透射电子显微镜
        1.5.5 Brodford分析法
        1.5.6 内源荧光
        1.5.7 分子对接技术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论文框架图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实验试剂及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溶菌酶淀粉样纤维样品的制备
        2.2.2 黄酮化合物的稳定性及氧化产物的制备
        2.2.3 ThT荧光光谱分析
        2.2.4 ANS荧光光谱分析
        2.2.5 圆二色光谱分析
        2.2.6 TEM表征纤维形貌
        2.2.7 Brodford分析法
        2.2.8 内源荧光检测黄酮类化合物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
        2.2.9 分子对接模拟黄酮类化合物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HPLC检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
        3.1.1 黄酮醇化合物的稳定性
        3.1.2 二氢黄酮醇化合物的稳定性
        3.1.3 小结
    3.2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对溶菌酶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3.2.1 黄酮醇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
        3.2.2 二氢黄酮醇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
    3.3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对成熟纤维的降解作用
        3.3.1 ThT分析结果
        3.3.2 Brodford分析结果
        3.3.3 TEM表征结果
        3.3.4 小结
    3.4 黄酮类化合物与溶菌酶分子的相互作用
        3.4.1 内源荧光
        3.4.2 分子对接技术
        3.4.3 小结
第4章 讨论
    4.1 蛋白质淀粉样纤维化的生长过程
    4.2 实验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
    4.3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对溶菌酶纤维的作用
    4.4 黄酮类化合物与溶菌酶结合的内源荧光与分子对接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基于氧化锌-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的溶菌酶分离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1.1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
        1.1.2 固相萃取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研究进展
    1.2 溶菌酶的分离纯化
        1.2.1 溶菌酶的简介
        1.2.2 溶菌酶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1.3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
        1.3.1 多金属氧酸盐的简介
        1.3.2 多金属氧酸盐与蛋白质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
第2章 氧化锌-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药品
    2.3 PW_(11)@ZnO的制备与表征
        2.3.1 氧化锌的制备
        2.3.2 多酸K_7PW_(11)O_(39)·nH_2O的制备
        2.3.3 PW_(11)@ZnO复合材料的制备
        2.3.4 复合材料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FT-IR光谱
        2.4.2 Zeta电位分析
        2.4.3 热重分析
        2.4.4 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
        2.4.5 TEM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氧化锌-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选择性分离溶菌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药品
        3.2.3 溶液配制
    3.3 氧化锌-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选择性分离溶菌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W_(11)@ZnO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
        3.4.2 溶菌酶的洗脱
        3.4.3 溶菌酶的圆二色(CD)光谱分析
        3.4.4 鸡蛋清中溶菌酶的萃取分离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具有智能变形功能的形状记忆水凝胶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形状记忆水凝胶概述
        1.2.1 形状记忆的机理
        1.2.2 形状记忆水凝胶的分类
    1.3 水凝胶驱动器概述
        1.3.1 水凝胶驱动器
        1.3.2 水凝胶驱动器的复杂变形
        1.3.3 水凝胶驱动器的逐步变形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基于PNIPAAm/Chitosan的自驱动形状记忆水凝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2.3 样品的制备
        2.2.4 样品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层PAAm-CS水凝胶的微观结构
        2.3.2 单层PAAm-CS水凝胶在不同离子强度的溶液当中溶胀性为的探究
        2.3.3 单层PAAm-CS水凝胶的形状记忆行为
        2.3.4 单层PAAm-CS水凝胶的流变性能
        2.3.5 双层PAAm-CS水凝胶的微观结构表征
        2.3.6 双层PNIPAAm/CS水凝胶在不同的离子强度溶液当中的溶胀行为探究
        2.3.7 双层PNIPAAm/CS水凝胶受热之后的自变形行为
        2.3.8 双层PNIPAAm/CS水凝胶自变形后的形状记忆行为
        2.3.9 厚度比对于双层水凝胶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2.3.10 图案化水凝胶的三维复杂变形和形状记忆行为探究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Gelatin/AAc的自驱动形状记忆水凝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样品的制备
        3.2.3 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elatin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3.3.2 Gelatin水凝胶的流变性能探究
        3.3.3 Gelatin水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
        3.3.4 Gelatin水凝胶的透光性表征
        3.3.5 Gelatin水凝胶的扫描量热曲线
        3.3.6 PAAm-Gelatin水凝胶的形状记忆行为
        3.3.7 PAAc水凝胶在不同pH下的溶胀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RxLR效应因子结构特征及RxLR145调控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辣椒疫病与辣椒疫霉
        1.1.1 辣椒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1.1.2 辣椒疫霉生物学性状
        1.1.3 辣椒疫病病害循环
        1.1.4 辣椒疫病的发病条件
        1.1.5 辣椒疫病的防治
    1.2 卵菌效应因子研究进展
    1.3 蛋白结构生物学
        1.3.1 确定研究方向
        1.3.2 基因扩增
        1.3.3 目的基因的表达
        1.3.4 蛋白纯化研究进展
        1.3.5 X-射线晶体学
        1.3.6 蛋白质结构测定
    1.4 蛋白与DNA互作
    1.5 RNA-SEQ
    1.6 RXLR145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和载体
        2.1.2 仪器和耗材
        2.1.3 生化试剂
        2.1.4 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2 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2.2.3 重组蛋白的表达
        2.2.4 融合蛋白的纯化
        2.2.5 RXLR145蛋白晶体的生长和优化
        2.2.6 结构解析
        2.2.7 结构比对
        2.2.8 蛋白特异性结合DNA的筛选及蛋白和DNA结合的一对一验证
        2.2.9 RNA-SEQ
        2.2.10 荧光定量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RXLR145生物信息学分析
        3.1.1 RXLR145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3.1.2 RXLR145信号肽的预测
    3.2 RXLR145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3.3 RXLR145蛋白的纯化
        3.3.1 RXLR145的纯化
        3.3.2 RXLR145硒代蛋白的纯化
    3.4 RXLR145蛋白晶体初筛
    3.5 RXLR145硒代蛋白晶体优化
    3.6 晶体X衍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3.7 蛋白结构的解析
    3.8 9种RXLR效应因子结构特征分析
    3.9 RXLR145转基因拟南芥CHIP-SEQ
    3.10 RXLR145特异性结合序列验证
        3.10.1 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证明RXLR145可以和DNA序列发生特异性结合
        3.10.2 微量热泳动技术(MST)证明RXLR145可以和DNA序列发生特异性结合
        3.10.3 表明等离子共振技术(SPR)证明RXLR145可以和DNA序列发生特异性结合
    3.11 含有RXLR145的转基因RNA-SEQ
        3.11.1 含有RXLR145的转基因RNA-SEQ结果的QRT-PCR验证。
    3.12 含有RXLR145的转基因拟南芥CHIP-SEQ和RNA-SEQ结果综合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RXLR效应因子结构特征
    4.2 RXLR效应因子调控机制
    4.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图像对生物大分子进行三维重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冷冻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半自动化粒子选择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2 粒子分类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3 生物大分子三维重构理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模板的冷冻电镜粒子选择方法
    2.1 基于模板的粒子选择方法
    2.2 基于RELION实现粒子选择的半自动化
        2.2.1 粒子选择流程
        2.2.2 冷冻电镜图像的数学表示方法
        2.2.3 粒子选择过程中所采用的相似度判定准则
        2.2.4 粒子选择过程中所采用的峰值搜索方法
    2.3 利用方差计算与双线性插值对粒子选择过程进行加速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人工粒子选择及自动化粒子选择
        2.4.2 利用方差图缩小自动化粒子选择的选择区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旋转不变特征量的粒子分类方法
    3.1 基于傅里叶-贝塞尔基的特征图像提取
        3.1.1 采样准则
        3.1.2 对图像进行傅里叶-贝塞尔展开
        3.1.3 协方差矩阵的计算
        3.1.4 基于傅里叶-贝塞尔基的PCA算法描述
    3.2 图像的旋转不变特征表示
        3.2.1 旋转不变特征量
        3.2.2 最近邻搜索和旋转对齐
        3.2.3 均值化及对齐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无噪声模拟数据实验过程及结果
        3.3.2 有噪声模拟数据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傅里叶投影切片定理的迭代三维重构方法
    4.1 傅里叶投影切片定理
    4.2 基于傅里叶投影切片定理的迭代三维重构方法
        4.2.1 傅里叶投影切片定理的表示与正向投影算子
        4.2.2 后向投影算子与投影算子的托普利兹结构
        4.2.3 初始化模型与投影角度的估算
        4.2.4 对三维结构进行重构及重构算法描述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冷冻电镜:看清生物大分子的模样(论文提纲范文)

结构解析触及天花板
三人引领的电镜革命
冷冻电镜在中国
获奖人简介

(9)硫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光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概述
        1.2.1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
        1.2.2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1.2.3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表征手段
        1.2.4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1.3 纳米硫化锌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3.1 硫化锌的基本性质
        1.3.2 硫化锌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纳米硫化锌材料的研究进展
    2.1 引言
    2.2 空心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
        2.2.1 空心结构的制备方法
        2.2.2 空心微球的应用
        2.2.2.1 在医学药学方面的应用
        2.2.2.2 在光催化剂领域的应用
        2.2.2.3 在光电材料方面的应用
        2.2.2.4 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2.2.2.5 生物传感器
        2.2.2.6 生物荧光标记
        2.2.2.7 其它方面的应用
    2.3 掺杂硫化锌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研究
        2.3.1 掺杂硫化锌的研究概述
        2.3.2 硫化锌掺杂的离子种类
        2.3.3 硫化锌掺杂后的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六方相纤锌矿硫化锌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主要试剂
        3.2.2 样品的制备
        3.2.3 主要表征仪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射线衍射分析
        3.3.2 形貌分析
        3.3.2.1 扫描电镜(SEM)测试分析
        3.3.2.2 透射电镜(TEM)测试分析
        3.3.3 光学性质分析
        3.3.4 表面官能团分析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掺钆硫化锌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主要试剂
        4.2.2 样品的制备
        4.2.3 主要表征仪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射线衍射分析
        4.3.2 形貌分析
        4.3.3 光学性质分析
    4.4 表面官能团分析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内容
    5.2 本论文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人工唾液中白色念珠菌对钛材的腐蚀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口腔微生物
        1.2.1 口腔微生物的分类
        1.2.2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1.3 口腔修复材料研究进展
        1.3.1 口腔修复材料的发展及分类
        1.3.2 金属钛
        1.3.3 钛及其合金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运用
    1.4 微生物测试方法
        1.4.1 生长曲线的测试方法
        1.4.2 灭菌方法
    1.5 微生物腐蚀的研究方法
        1.5.1 金属表面观察方法
        1.5.1.1 表面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y,FM)
        1.5.1.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
        1.5.1.3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1.5.1.4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
        1.5.2 电化学研究方法
        1.5.2.1 开路电位(Open-Circuit Potential,OCP)
        1.5.2.2 动电位极化(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1.5.2.3 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1.5.3 表面成分分析方法
        1.5.3.1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 Spectroscopy)
        1.5.3.2 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ible Spectrometer)
        1.5.3.3 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
    1.6 微生物腐蚀机理
        1.6.1 好氧菌腐蚀机理
        1.6.2 厌氧菌腐蚀机理
    1.7 微生物腐蚀研究进展
        1.7.1 细菌对材料的腐蚀研究进展
        1.7.2 真菌对材料的腐蚀研究进展
    1.8 本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1.8.1 研究目标
        1.8.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菌种
    2.3 实验试剂及体系
    2.4 实验仪器
    2.5 实验技术方案
    2.6 实验技术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
        2.6.1 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6.1.1 白色念珠菌的活化与培养
        2.6.1.2 生长曲线的测定
        2.6.2 金属表面观察方法
        2.6.2.1 荧光显微镜测试
        2.6.2.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2.6.2.3 扫描电镜测试
        2.6.2.4 原子力显微镜
        2.6.3 pH值测定
        2.6.4 电化学实验
        2.6.4.1 电极的制作过程
        2.6.4.2 电化学实验的准备
        2.6.4.3 电化学实验的测试
        2.6.5 物质(或元素)分析方法
        2.6.5.1 能谱
        2.6.5.2 紫外—可见光谱
        2.6.5.3 傅立叶红外光谱
第三章 白色念珠菌对纯钛的腐蚀影响及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2.1 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2.2 荧光显微镜
        3.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3.2.4.1 纯钛表面腐蚀形貌
        3.2.4.2 白色念珠菌微生物膜及能谱分析
        3.2.5 原子力显微镜
        3.2.6 pH值测试
        3.2.7 电化学
        3.2.7.1 开路电位
        3.2.7.2 动电位极化
        3.2.7.3 电化学阻抗谱
        3.2.8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2.9 红外光谱分析
    3.3 机理讨论
        3.3.1 纯钛表面微生物膜形成机理
        3.3.2 纯钛腐蚀机理讨论
第四章 白色念珠菌对Ti-6Al-4V合金的腐蚀影响及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2.1 荧光显微镜
        4.2.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4.2.3.1 Ti-6Al-4V合金表面腐蚀形貌
        4.2.3.2 白色念珠菌微生物膜及能谱分析
        4.2.4 原子力显微镜
        4.2.5 pH值测试
        4.2.6 电化学
        4.2.6.1 开路电位
        4.2.6.2 动电位极化
        4.2.6.3 电化学阻抗谱
        4.2.7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4.2.8 红外光谱分析
    4.3 机理讨论
        4.3.1 Ti-6Al-4V合金表面微生物膜形成机理
        4.3.2 Ti-6Al-4V合金腐蚀机理讨论
第五章 白色念珠菌对TiNi合金的腐蚀影响及机理研究
    5.1 前言
    5.2 研究结果及讨论
        5.2.1 荧光显微镜
        5.2.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5.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5.2.3.1 TiNi合金表面腐蚀形貌
        5.2.3.2 白色念珠菌微生物膜及能谱分析
        5.2.4 原子力显微镜
        5.2.5 pH值测试
        5.2.6 电化学
        5.2.6.1 开路电位
        5.2.6.2 动电位极化
        5.2.6.3 电化学阻抗谱
        5.2.7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5.2.8 红外光谱分析
    5.3 机理讨论
        5.3.1 TiNi合金表面白色念珠菌微生物膜形成机理
        5.3.2 TiNi合金腐蚀机理讨论
第六章 实验总结及展望
    6.1 腐蚀规律总结
    6.2 腐蚀机理讨论及总结
    6.3 实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怎样“看清”生物大分子的立体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URDnet的冷冻电镜图像颗粒提取研究[D]. 张悦. 湘潭大学, 2020(02)
  • [2]高中生物学概念的不同呈现方式对概念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D]. 潘兴.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的抗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化作用[D]. 杨璐菲.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基于氧化锌-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的溶菌酶分离纯化[D]. 胡徵杰. 东北大学, 2018(02)
  • [5]具有智能变形功能的形状记忆水凝胶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 汪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18(01)
  • [6]RxLR效应因子结构特征及RxLR145调控机制探索[D]. 赵立.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2)
  • [7]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图像对生物大分子进行三维重构的研究[D]. 钟晟.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8]冷冻电镜:看清生物大分子的模样[J]. 李莉. 中国科技奖励, 2017(11)
  • [9]硫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光学性能的研究[D]. 刘鑫彤. 山东大学, 2017(09)
  • [10]人工唾液中白色念珠菌对钛材的腐蚀影响[D]. 何玥. 云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如何“看”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