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西部农业大学图书馆加强信息开发服务的必要性

再论西部农业大学图书馆加强信息开发服务的必要性

一、再论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信息开发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李周珊[1](2020)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以T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应用转型在国家层面提出,朝应用转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如何转成应用型高校的问题亟待解决,而社会服务职能作为高校的第三大职能,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核心职能,对促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服务模式的构建作为促进社会服务职能更好发挥的关键要素之一,对其研究势在必行。因此,本研究基于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观与资源依赖理论,以T学院为例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模式构建已初见成效且处于中等水平,资源是影响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存在办学历史比较短,办学定位待明确、内涵理解不深入,服务意识待提高;利益内驱力不强、外发引诱力不够;服务专门机构有待增设、服务专项制度有待修订、个人考评制度有待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较少、地方特色未得到充分挖掘等现实困境。针对以上困境,提出追寻办学历史,找准学校办学定位、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服务意识;采取正向激励,调动师生社会服务积极性、建立联动激励机制,促进校政企利益共享;自上而下,增设社会服务机构、统筹兼顾,修订社会服务制度、分门别类,完善个人评价体系;加强校外协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深挖地方资源,彰显社会服务特色性的建构策略。以此,来建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转型走向深处。最后,结合国内外高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经验与启示,认为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应然选择,并对校政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校企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以及校政企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的耦合本质、耦合关系以及耦合概念模型进行了探讨。

吴越菲[2](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王佳[3](2016)在《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至今不断地发生着动态变化,它是在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高产出、高效率、高收益的产业,不断指引着农业的发展,对确保粮食安全,夯实国民经济,实现人民小康生活,创建和谐社会等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都显得必不可缺。同时,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也进一步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既提高了园区粮食的产量与农民的经济收入,又对建设新农村起到了不可小嘘的推动作用。积极推动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增强其发展速度,不仅有利于鼓动农业的科技创新力,更有利于促成农业领域的产业化向高新技术的方向发展,而且对加快升级农业结构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以及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国内外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高效农业的相关理论,全面分析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现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独具贵州省发展模式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评价模型。并经过调研分析探寻出我省各个地方所开展的高效农业现阶段处于发展的哪个时期,对目前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发展分析评价,找出我省现阶段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中多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搭建好园区投融资平台、加强科技指导服务、抓好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以供给侧政策为导向合理调节资源配置、做好园区宣传推广工作以及加强园区建设的特色化等一系列建议,进而促进我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能够全面迅速的发展。因此,本文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构建符合贵州省发展模式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评价体系,立足于我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现阶段发展的总体水平,对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水平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评价。(2)通过实际调研数据对上述发展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其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发展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探寻我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提高我省现代高效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从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创建、农业信息化和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改造,提升高效农业的整体水平。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国内学者对高效农业园的研究大部分为理论的定性分析,本文在评价贵州省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能力上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以实例剖析为重点,更具备科学性、现实性。(2)在贵州省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发展评价上运用综合评价模型,也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对以后贵州省高效农业园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吕京[4](2011)在《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绵阳市四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我国农村的全面实践;是系统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政府举办,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社会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为办学宗旨。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已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明者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在新形势下,西部地方高校应主动承担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服务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本研究的目的:论文以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西部地方高校的职能作为切入点,以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路径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体系建设为导向,通过中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历史、现状分析,探索政府、学校、个人分别在高校服务新农村中的地位与作用,探寻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通过绵阳市四所不同类型地方高校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发现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西部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本研究的意义:高等学校扩招的任务,大部分都是地方院校完成的。地方高校扮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的角色。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同时地方高校是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引领者。新农村建设对地方高校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的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地方高校建设的紧迫任务。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假设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在可持续发展,出路在农业科技进步,方向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力。建立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地方高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指向性的切合;二是高校内部如何深化体制改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校的发展关系十分紧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十分艰巨又复杂的历史任务,既要发挥农民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更离不开高等院校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与决策咨询服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发展自身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新的平台。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如何?影响地方高校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建立有效的机制?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加强地方经济和高校自身的研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前提,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保证。在经济区域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具体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西部地方高校作为当地人才智力、教育科技文化中心,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既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职能的实现,也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这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起到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地方高校实现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证明:西部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有大众教育的重任;办学条件的限制;办学理念的困惑;管理体制的限制;传统阻力的羁绊及其教育全球化的压力等。地方高校只有科学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剖析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地方高校的科学定位,转变教职工的价值观念、教学理念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地方高校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加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和主要概念界定。第二章,阐述地方高校的教育、科研、社会职能以及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第三章,从经济服务、信息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阐述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内容;第四章,以绵阳市的四所高校为个案进行分析,探究理工大学、师范学院、职业学院、医学院等不同类型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第五章,论述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实践及对我国地方高校的启示;第六章,在研究的基础上对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措施;第七章,结论。

张博[5](2010)在《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虚拟化信息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与服务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下,农业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知识化等特点,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虚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则为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开展虚拟化信息服务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文综合运用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等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虚拟化信息服务建设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框架思路。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领域,本文是第一次基于技术发展的“虚拟化”视角对农业网络信息服务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研究:一是提出了虚拟化信息服务的构成框架。在系统分析虚拟化信息服务本质、特点和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化信息服务的构成框架,包括:三个基本属性维度(信息价值的实现、知识服务的应用、信息质量的重视);四个服务支撑维度(管理支撑、技术支撑、资源支撑、服务支撑);五个服务管理维度(服务规划管理、服务开发管理、服务整合协调管理、服务运行管理、服务评价管理);四个服务空间维度(国际科研合作、区域科研虚拟共享联盟、专业科研协同虚拟网、微观组织内部网络资源集成)。二是提出了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在概括总结我国农业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阶段及其服务模式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理论总结和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构建了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即:以现有国家农业数字图书馆为主体,以科技文献、科学数据资源为重点整合对象,以科研创新为动力,以满足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为目的,以协同科研活动过程为方法,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构建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它由虚拟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外部架构、技术体系架构、服务体系架构)和参考模式两部分组成。三是探讨了虚拟化信息服务建设的实现策略。在充分结合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环境变化及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机遇的基础上,为确保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有效实施,探索制定了七个实现策略。包括:信息服务阶段发展策略、形成知识服务机制、实行嵌入式信息服务、构建超越用户现实需求的服务、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个性化门户建设、信息服务评价体系等。本文紧密结合我国农业网络信息服务建设的实际需求,形成的一些观点、思路,对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建设具有理论上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杨红梅[6](2006)在《西部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职能转变与拓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为依据,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整合馆藏资源,拓展信息服务职能和深化教育职能问题。

鞠建伟,张联社,邢永华,王琨[7](2006)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合并为我校图书馆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文中研究表明论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抓住合并机遇,大胆进行改革。积极探索高等院校图书馆与科研院所图书馆合并的新模式。以“整合提高”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根据学校定位,进行科学规划;确立文献资源建设指导思想,形成特色馆藏体系;开展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5年来,办馆条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图书馆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为产学研结合、全面开创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局面做出了贡献。

鞠建伟,邢永华,曹臻[8](2004)在《农业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科技信息服务的模式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进行面向社会的科技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近几年开展校外科技信息服务的实践和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鞠建伟,邢永华[9](2004)在《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科技信息服务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未来的图书馆是开放的图书馆,社会化是其必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外服务已不是鲜事。本文分析了我馆近几年开展校外科技信息服务的实践和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崔立云,马丽萍,王培林[10](2002)在《再论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信息开发服务》文中指出本文就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中强化信息开发服务的优势与障碍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当前现状与要求提出了建立图书馆“矩阵式”的管理体制。

二、再论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信息开发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论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信息开发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以T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二)高校社会服务模式
        (三)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
    三、文献综述
        (一)文献计量
        (二)文献内容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观
        (二)资源依赖理论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概况
        (二)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三、研究工具
        (一)调查问卷
        (二)信度分析
        (三)访谈提纲
    四、描述统计与分析
        (一)描述统计
        (二)调查概况
    五、调查结论
        (一)社会服务模式已初见雏形
        (二)社服务模式构建情况处于中等水平
        (三)资源是影响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关键
第二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现实困境
    一、社会服务理念模糊
        (一)办学历史比较短,办学定位待明确
        (二)内涵理解不深入,服务意识待提高
    二、社会服务动力不足
        (一)利益内驱力不强
        (二)外发引诱力不够
    三、社会服务机制缺失
        (一)服务专门机构有待增设
        (二)服务专项制度有待修订
        (三)个人考评制度有待完善
    四、社会服务资源短缺
        (一)人力资源: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较少
        (二)物质资源:地方特色未得到充分挖掘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的路径
    一、理清社会服务理念
        (一)追寻办学历史,找准学校办学定位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二、增强社会服务动力
        (一)采取正向激励,调动师生社会服务积极性
        (二)建立联动激励机制,促进校政企利益共享
    三、健全社会服务机制
        (一)自上而下,增设社会服务机构
        (二)统筹兼顾,修订社会服务制度
        (三)分门别类,完善个人评价体系
    四、整合社会服务资源
        (一)加强校外协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深挖地方资源,彰显社会服务特色性
第四章 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选择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的选择缘由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
        (一)校政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
        (二)校企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
        (三)校政企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三) 研究意义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业转移人口
        (二) 市民化
        (三) 选择性市民化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三、未尽的探索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附录三: 访谈大纲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后记

(3)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研究概况
        1.2.2 国内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研究概况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2.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理论基础
    2.1 现代高效农业相关理论
        2.1.1 现代高效农业的概念
        2.1.2 现代高效农业的特征
    2.2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相关理论
        2.2.1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内涵
        2.2.2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特征
        2.2.3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类型
        2.2.4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功能
3.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现状
    3.1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概况
    3.2 贵州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优势
        3.2.1 合理整合资源的优势
        3.2.2 突出特色农业
    3.3 贵州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点
        3.3.1 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3.3.2 积极培育经营主体,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3.3.3 深化农业服务体系
4.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评价体系
    4.1 构建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基础建设评价指标
        4.2.2 科技水平评价指标
        4.2.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4.2.4 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4.2.5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4.3 评价指标体系
    4.4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是示范园发展评价步骤与方法
        4.4.1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评价步骤
        4.4.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方法
        4.4.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4.4 发展评价模型
5.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评价实证研究
    5.1 数据收集及计算
        5.1.1 数据收集
        5.1.2 标准化处理
    5.2 发展评价模型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基础建设分析
        5.3.2 科技水平分析
        5.3.3 经济效益分析
        5.3.4 社会效益分析
        5.3.5 生态效益分析
    5.4 贵州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4.1 贵州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存在的问题
        5.4.2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对策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4)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绵阳市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地方高校的职能及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地方高校的教育职能
    第二节 地方高校的科研职能
    第三节 地方高校的社会职能
    第四节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
第三章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内容
    第一节 地方高校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
    第二节 地方高校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 地方高校提升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第四章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个案研究
    第一节 西南科技大学
    第二节 绵阳师范学院
    第三节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节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章 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高校社会服务范例解析
    第二节 国外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的启示
第六章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前瞻性思考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目标及西部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激励机制的探讨
    第三节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的完善
    第四节 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资源的整合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后记

(5)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虚拟化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农业科技创新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2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变化要求信息服务提升
        1.1.3 网络信息资源的剧增带动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
        1.1.4 虚拟技术的应用发展推动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信息用户研究进展
        1.3.2 信息需求研究进展
        1.3.3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研究进展
        1.3.4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研究进展
        1.3.5 虚拟化信息服务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及内容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数据、信息及知识
        2.1.2 农业科技信息
        2.1.3 信息用户
        2.1.4 信息需求
        2.1.5 信息服务
        2.1.6 信息服务模式
        2.1.7 虚拟化
        2.1.8 虚拟化信息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管理理论
        2.2.2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2.2.3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2.2.4 虚拟组织理论
        2.2.5 知识管理理论
        2.2.6 系统理论
第三章 虚拟技术及其应用发展
    3.1 虚拟技术的发展分析
        3.1.1 虚拟技术的概念
        3.1.2 虚拟技术原理和特点
        3.1.3 虚拟技术发展动因和分类
        3.1.4 虚拟技术的优势
        3.1.5 主要虚拟技术及其应用特点
    3.2 虚拟技术的应用领域
        3.2.1 虚拟图书馆
        3.2.2 虚拟空间
        3.2.3 虚拟专业学习社区
        3.2.4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3.2.5 科研信息化(e-Science)环境
    3.3 虚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3.4 虚拟技术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3.5 虚拟技术对科研环境带来的影响
第四章 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网络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4.1 我国农业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历程
        4.1.1 农业网络信息服务的内涵及特性
        4.1.2 农业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
        4.1.3 农业网络信息服务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4.1.4 农业网络信息服务发展阶段的模式分析
        4.1.5 农业网络信息服务的技术发展阶段特征
    4.2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分析
        4.2.1 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基本情况
        4.2.2 农业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来源
        4.2.3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类型
        4.2.4 农业科研人员获取信息的途径
        4.2.5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特征
    4.3 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调查分析
        4.3.1 调查问卷设计
        4.3.2 调查情况说明
        4.3.3 调查结果分析
        4.3.4 调查结论总结
第五章 虚拟化信息服务框架构成分析
    5.1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联系区别
        5.1.1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
        5.1.2 虚拟化与网络化
        5.1.3 虚拟化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
        5.1.4 虚拟化信息服务与现有网络信息服务
    5.2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本质特点
        5.2.1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5.2.2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本质
        5.2.3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特点
        5.2.4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理念
    5.3 虚拟化信息服务的构成框架
        5.3.1 基本属性维度
        5.3.2 服务管理维度
        5.3.3 服务支撑维度
        5.3.4 服务空间维度
第六章 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构建
    6.1 用户信息服务模式变革的动力分析
        6.1.1 农业科技信息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信息服务的公益性
        6.1.2 虚拟技术推动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
        6.1.3 当前我国农业文献信息服务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6.1.4 农业科研人员需求变化对信息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6.1.5 国家农业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6.2 现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的经验和借鉴
        6.2.1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
        6.2.2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6.3 构建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的具备条件分析
    6.4 构建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6.5 虚拟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
        6.5.1 虚拟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外部架构
        6.5.2 虚拟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技术体系架构
        6.5.3 虚拟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信息服务体系架构
        6.5.4 基于平台的虚拟化信息服务的参考模式
第七章 实现策略及对策建议
    7.1 面向农业科研人员虚拟化信息服务的实现策略
        7.1.1 阶段发展策略
        7.1.2 形成知识服务机制
        7.1.3 实行嵌入式信息服务
        7.1.4 构建超越用户现实需求的服务
        7.1.5 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
        7.1.6 个性化门户建设
        7.1.7 信息服务评价体系
    7.2 进一步完善虚拟化信息服务的对策建议
        7.2.1 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宏观管理
        7.2.2 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基础建设
        7.2.3 做好信息资源整合中组织协调工作
        7.2.4 以应用为导向,完善标准规范建设
        7.2.5 培育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员队伍
        7.2.6 健全虚拟化信息服务平台内部管理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合并为我校图书馆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1 抓住合并机遇大胆进行改革
    1.1 确立改革方案,实现“5513”工程
    1.2 以“整合提高”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
    1.3 实行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
2 根据学校定位,进行科学规划
    2.1 全面了解过去,统筹谋划未来
    2.2 确立文献资源建设指导思想,形成特色馆藏体系
    2.3 注重多元集纳,建设现代馆舍
3 合并提升效益,规划初显成果
    3.1 办馆条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3.2 人员素质提高、结构趋于合理
    3.3 实现共建、共享,提升服务水平
    3.4 科技查新、个性化服务取得新突破
    3.5 数据库开发、建设具有特色
    3.6 发挥资源优势,拓宽服务领域
    3.7 坚持面向市场,以科技信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3.8 5年辛勤耕耘、各项成绩显着
4 设想及展望
    4.1 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
    4.2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的潜能
    4.3 关注效率、提高效益
    4.4 创建科学精神与人文环境完美结合的教育基地
    4.5 以评估为契机,全面开创服务工作新局面

(8)农业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科技信息服务的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圈书馆开展校外科技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2 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外科技信息服务的必然性
    2.1 图书馆服务受到社会咨询等相关行业的冲击
    2.2 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外科技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和出路
3 我校图书馆开展校外科技信息服务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3.1 转变思想,树立新的服务理念
    3.2 组织结构创新,成立科技信息中心,申报国家工程咨询中心
    3.3 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
    3.4 编写散发资料30多种,传播科技信息
    3.5 完善制度,做好科技查新
    3.6 明确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
    3.7 组建农业科技信息示范基地
    3.8 利用每年一度的杨凌农高会,开展我馆科技信息服务宣传和推荐活动
    3.9 建设科技信息中心服务网站
4 存在的问题
    4.1 观念问题
    4.2 体制问题
    4.3 管理的问题

(9)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科技信息服务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变思想, 树立“大服务”新的理念
2 组织结构创新与模式探索
    2.1 成立科技信息中心, 申报国家工程咨询中心。
    2.2 组建农业科技信息示范基地
    2.3 建立信息通道, 积极实施信息推送。
    2.4 建设科技信息中心服务网站, 推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化。
3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和文献资源建设
4 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再论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信息开发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以T学院为例[D]. 李周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2]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3]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评价研究[D]. 王佳. 贵州财经大学, 2016(04)
  • [4]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绵阳市四所高校为例[D]. 吕京.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5]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的虚拟化信息服务研究[D]. 张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6]西部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职能转变与拓展[J]. 杨红梅. 中国西部科技, 2006(11)
  • [7]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合并为我校图书馆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J]. 鞠建伟,张联社,邢永华,王琨.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03)
  • [8]农业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科技信息服务的模式探索与实践[J]. 鞠建伟,邢永华,曹臻. 情报资料工作, 2004(S1)
  • [9]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科技信息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 鞠建伟,邢永华. 图书馆建设, 2004(05)
  • [10]再论西部农业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信息开发服务[J]. 崔立云,马丽萍,王培林. 情报资料工作, 2002(S1)

标签:;  ;  ;  ;  ;  

再论西部农业大学图书馆加强信息开发服务的必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