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和弱酸等体积混合的PH值

强酸和弱酸等体积混合的PH值

一、强酸和弱酸等体积混合后的PH值(论文文献综述)

石兴龙[1](2021)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问题归类例析》文中指出以近几年高考题中溶液离子浓度关系问题部分选择题为例,进行分类解析小结,以使同学们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

赵多[2](2020)在《碳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结构与性能调控》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炼油、乙烯和甲醇制烯烃产业的快速发展,碳四副产的产量大幅增长。国内外市场调研结果表明,无论是丁二烯选择加氢增产1-丁烯,1-丁烯异构制2-丁烯,还是混合碳四炔烃加氢制丁烷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碳四选择性加氢技术是连接碳四资源利用上下游的桥梁和纽带,核心是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加氢催化剂。本文以碳四选择性加氢和异构为对象,包括丁二烯加氢,1-丁烯临氢异构,碳四炔加氢,以及1-辛炔加氢,研制Al2O3负载Pd和Ni加氢催化剂,考察载体结构和酸性,以及助剂(如Ag、S和B)的引入对催化剂结构和加氢性能的影响,揭示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辨识催化加氢过程的主控因素,以实现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载体和活性中心结构的精准调控。在此基础上,优化了碳四选择性加氢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催化剂的长时间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碳四馏分中微量丁二烯的选择性加氢制1-丁烯反应,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蛋壳型Pd/Al2O3催化剂,探究了载体性质和催化剂制备条件等对Pd/Al2O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酸性较强载体相比,具有相当数量中强酸载体负载的Pd催化剂性能更优。在这种载体上,Pd颗粒粒径更小(约为4.0 nm),分布较窄,电负性更强,不仅提供了较多活性位,同时又弱化了烯烃的吸附,因而表现出更好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当Pd均匀分布在10~60 μm蛋壳层内、分散度为16%~18%时,催化剂性能表现最优。若蛋壳层厚度更小,而又负载相同的Pd,Pd原子密度增加,降低催化剂的选择性;若蛋壳层厚度更大,反应物的扩散距离将增加,降低表观加氢活性。此外,若Pd分散度过高,其表面低配位活性位点将增多,这些活性位点对反应物吸附过强,不仅抑制丁二烯的加氢活性,还降低1-丁烯的选择性。在适宜工艺条件下,优化的Pd/A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1000 h考评实验中,1-丁烯收率>95%,产物中丁二烯<10 ppm。考察了Ag对Pd基催化剂丁二烯选择加氢性能的影响。相比于Pd/Al2O3,Pd-Ag/Al2O3催化剂(Ag和Pd质量比为1.2)性能更优异,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反应器出口丁二烯浓度低于10 ppm,1-丁烯收率由96.5%增至98.6%。研究发现,Ag与Pd之间存在较强相互作用,Ag占据Pd表面高配位活性中心,弱化Pd表面氢的吸附,降低β-PdH的生成速率,抑制1-丁烯深度加氢。当Ag/Pd比过高时,Pd被Ag过多覆盖,催化剂活性将显着降低。(2)针对碳四烃中丁二烯转化和1-丁烯临氢异构制2-丁烯,采用碱式碳酸镍制备了Ni/Al2O3催化剂。与硝酸镍相比,采用碱式碳酸镍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上Ni金属颗粒粒径更小且分布均匀,Ni电子云密度更高,催化剂具备更好的1-丁烯临氢异构性能,但1-丁烯转化率仍较低,仅为43.2%。Ni/Al2O3催化剂进行硫改性后,1-丁烯的转化率明显提高,达到88.3%,2-丁烯的选择性也达到93.5%。研究表明,Ni-S/Al2O3催化剂表面因形成镍硫化物,削弱Ni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减弱了对烯烃和氢气分子的吸附强度,也即促进了半氢化1-丁烯的脱附,提高了催化剂的1-丁烯异构活性。其中S和Ni质量比为0.1时,催化剂性能最优,适当增加载体孔径,还可进一步提升催化剂性能。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Ni-S/Al2O3催化剂上1-丁烯转化率可达92.3%,2-丁烯选择性为95.2%,反应平衡指数达97.2%,在1000小时的考评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3)针对碳四炔尾气加氢转化,制备了Ni/Al2O3和Ni-Ag/Al2O3催化剂。与Ni/Al2O3相比,Ni-Ag/Al2O3催化剂的炔烃加氢稳定性显着提高。催化剂结构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Ni-Ag/Al2O3催化剂中Ag对Ni原子产生的隔离作用使桥式吸附位数量显着减少,同时使Ni电子云密度增加,因此弱化了炔烃和烯烃的吸附,进一步抑制了炔烃分子间耦合生成重质组分,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Ni-Ag/Al2O3催化剂经连续反应700小时考评,炔烃转化率大于99.5%。(4)针对1-辛炔选择性加氢,为探究选择性加氢镍基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分别采用氢气和硼氢化钾为还原剂,制备了Ni/Al2O3和Ni-B/Al2O3,并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硼氢化钾室温还原能力较弱,Ni-B/Al2O3催化剂表面Ni0含量小于氢气高温还原的催化剂,但Ni颗粒粒径更小,因而其加氢活性仍与Ni/Al2O3相近。此外,Ni-B/Al2O3催化剂中B物种存在导致Ni处于富电子状态,弱化了 1-辛烯吸附,显着提高了 1-辛烯选择性,在1-辛炔转化率99%时,1-辛烯选择性仍高达91%。在本文研究工作基础上,Pd-Ag/Al2O3催化剂成功用于上海石化1#MTBE装置的选择加氢单元;1-丁烯临氢异构Ni-S/Al2O3催化剂和Pd/Al2O3加氢催化剂即将用于中安煤化新建的1-丁烯装置,目前已完成工艺包设计;碳四炔尾气加氢转化Ni-Ag/Al2O3催化剂在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开展了工业侧线试验。

陈爽[3](2020)在《伊利石无溶剂法无模板合成ZSM-5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ZSM-5分子筛是一种重要的固体酸催化剂,由于它具有独特的孔结构、强酸性和稳定性使其在生物质重整、天然气转化、洁净煤工程等领域备受关注。通常,ZSM-5分子筛的合成是以工业硅源、铝源为原料,以有机试剂(TPA+等)为模板剂在水热条件下进行的。然而,传统ZSM-5分子筛的合成工艺存在着生产成本高、污染大、利用率低等缺点。因此,本文以ZSM-5分子筛的绿色合成及其改性处理为基础,以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丙烯反应为目标,以期得到一种酸性及孔结构适宜的高性能ZSM-5分子筛催化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无溶剂体系中类固相法合成ZSM-5分子筛为目标,以气相二氧化硅为硅源,以十八水合硫酸铝为铝源,以四丙基溴化铵(TPABr)为模板剂,通过研磨混合固体反应物,并经过高温晶化得到了 ZSM-5分子筛。该工艺实现了 ZSM-5分子筛合成方法的绿色化,大大缩短了反应的晶化时间,降低了能耗,避免了大量污水的排放,同时提高了产物收率。本章节详细地探索了晶化条件、硅铝比和钠硅比对类固相法合成ZSM-5分子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类固相法合成ZSM-5分子筛的最佳合成配方为:n(TPA+):n(Na2O):n(SiO2):n(Al2O3):n(H20)=0.05:0.3:1:0.02:3.3;最佳合成条件为:180℃,16h。此外,通过甲苯歧化反应可知,合成的ZSM-5分子筛与商业ZSM-5分子筛催化活性相当。以类固相法合成ZSM-5分子筛为基础,以酸洗伊利石硅渣为硅源,十八水合硫酸铝为铝源,探索了无溶剂法无模板直接合成ZSM-5分子筛,同时实现了合成原料、合成条件以及合成方法的绿色化。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合成条件较为苛刻,合成相区间较窄;最佳合成配方为:n(Na2O):n(Si02):n(Al2O3)=6.7:40.0:1.0;最佳合成条件为:200℃,24 h。硅源或合成条件的不同导致了 ZSM-5分子筛成核和生长活化能分别为61.0 kJ/mol和70.9 kJ/mol,略低于文献报导。此外,由于合成方法和条件的不同,导致Al元素在ZSM-5分子筛晶体上从内到外均匀分布。为了研究合成样品的催化性能,我们通过甲苯歧化反应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合成样品甲苯转化率和对二甲苯选择性分别是34.8%和20.7%,与商业ZSM-5分子筛相当。为了进一步实现ZSM-5分子筛的绿色合成,并得到一种酸性及孔结构适宜的高性能ZSM-5分子筛催化剂,以伊利石无溶剂法无模板合成的ZSM-5分子筛(TF-ISR)为母体,通过高温酸洗(盐酸)改性得到介孔HZSM-5分子筛,并对其进行了负载MgO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TF-ISR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在酸处理条件为250℃,12h时依旧保持较高的结晶度;高温酸洗(盐酸)是一种高效的后处理工艺,可代替复杂繁琐的离子交换步骤,同时实现TF-ISR的硅铝比调控,得到酸活性位点分布均匀的HZSM-5分子筛,脱除的铝空穴形成了均匀的介孔结构,为MgO改性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体。此外,当MgO负载量为2.38%时,介孔Mg/ZSM-5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积碳能力和高选择性。在催化甲苯歧化反应中,对二甲苯选择性可以达到57.4%;在催化甲醇制丙烯(MTP)反应中,丙烯选择性提高至53.34%;远高于商业ZSM-5分子筛催化剂。

杨文武[4](2019)在《Cu-SSZ-13应用于宽温脱硝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氧化物是燃煤电厂烟气排放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当前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脱除NOx的方法,其核心技术是催化剂的开发。具有CHA晶体构型的铜基小孔径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因为其优秀的低温脱硝活性、较宽的高活性窗口以及优秀的水热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水热法一步合成出Cu-SSZ-13并对其做相关性能研究。本文以廉价的铜胺络合物为铜源以及模板剂,以水热法一步合成出Cu-SSZ-13,而后以1mol/L的NH4Cl溶液进行离子交换,继而以超声浸渍的方法对离子交换后催化剂进行0.01%-1%负载量的Ce改性,分别获得Cu-SSZ-13原粉及两种改性催化剂。以XRD、SEM、BET、XRF、XPS、NH3-TPD/H2-TPR、XRF、XPS方法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在模拟烟气环境下进行脱硝评价。主要结果如下:利用序贯实验方法依次考察了初始凝胶Cu-TEPA用量、硅铝比、Cu用量等对于合成催化剂的催化脱硝活性、催化剂稳定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确定一个相对良好的初始凝胶物料配置方案:Al203:Si02:Cu-TEPA:Na20:H20=1:10:1.75:4:300。该方案下合成出的 Cu-SSZ-13 比表面积约340m2/g,CuO负载量约10%,在200-450℃的范围中具有90%以上的脱硝率。对催化剂进行1mol/L NH4Cl溶液离子交换处理的结果表明,铵交换能有效改善催化剂中活性中心铜物种的分散状态,洗脱杂质Na+。铵交换后催化剂脱硝率在90%以上的温度区间扩宽到了 190-475℃,在250-350℃区间内甚至达到了 100%。在250℃下通入含有100ppm SO2的反应气160min后仍然具有高于70%的脱硝性能,而未铵交换样品反应20min其脱硝率即下降到45%,抗硫性能改善明显。对Cu-SSZ-13催化剂进行的铈的负载改性实验发现,改性后的催化剂在250℃下通入含有100ppm SO2的反应气160min后仍具有80%以上的脱硝性能,与未改性的催化剂相比,其脱硝活性有了 5-10%的提高。在175-200℃的低温段,改性后催化剂脱硝活性也有5%左右的提升。

廖敏[5](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提出核心素养的提出指明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重要课题。化学概念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概念教学,因此,如何在概念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已有的化学概念教学和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以及对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化学概念教学设计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实践研究,实践表明该模型对化学概念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并能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建立。本文一共分为六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此次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并分别从国外、国内对核心素养和化学概念教学以及“盐类的水解”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主要对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进行阐述,并对核心素养、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概念以及教学设计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三部分:高中化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本次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为江西省南昌市某高级中学高二年级200名学生,以及5名高中化学组教师。针对目前高中化学概念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展开问卷调查,同时对教师进行问题访谈,主要围绕当前学生在化学概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概念教学设计模型的构建。主要对该教学设计模型的教学环节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教学设计与实践。根据提出的模型对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中“盐类的水解”概念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霍眯眯[6](2018)在《高中资优生酸碱反应概念发展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酸碱反应概念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部分内容,对于把握化学反应的本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于酸碱反应概念的研究大多聚焦于酸和碱的定义以及学生对酸碱反应概念的建构这两个方面,而对于学生建构酸碱反应概念纵向发展过程的研究却很少。了解学生酸碱反应概念的发展情况对于教师把握学情、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们重点研究了高中资优生酸碱反应概念的发展问题,期望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为酸碱反应概念发展的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咨询专家,确定了以“微小发生分析法”为主要工具,探究高中资优生酸碱反应概念的发展情况。结合教材中酸碱反应概念相关知识,编制酸碱反应概念访谈提纲。采用Moore和Foy科学态度问卷进行预测,根据反馈结果对问卷进行修订。在正式调查阶段,以济宁市三所普通高中一、二年级70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修订后问卷的作答情况,从中选取六位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资优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酸碱概念发展的调查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收集的语音资料数据进行转录与处理,对概念范畴进行编码和归类,并绘制学生酸碱反应概念发展流程图,进而了解学生酸碱反应概念的发展顺序以及存在的相异构想。本文主要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微小发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上述工作,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为:(1)学生概念范畴的转变与其概念知识的学习呈现非完全的对应关系。学生概念范畴的发展从理论性知识出发加以拓展,较少出现概念范畴的剧烈转变。(2)概念范畴间的转换次数与学生概念知识的认知发展水平呈现非线性的关系。我们不能根据概念范畴间的转换次数界定学生概念发展的水平。本研究中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编制酸碱反应概念访谈提纲,该问卷具有较好的质性分析功能,其设计理念和手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从化学学科概念出发,运用微小发生分析法,结合概念学习理论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突破性;第三,分析了高一、高二资优生酸碱反应概念的发展,提出了适切的教学建议。

陈肖锋[7](2011)在《有关pH值的计算》文中研究表明一、溶液的分类溶液分成强酸溶液、强碱溶液、弱酸、弱碱、强酸+强酸、强碱+强碱、强酸+强碱、强酸+弱碱、强碱+弱酸、盐溶液、缓冲溶液、电解池电解液等。针对不同的溶液分析其相对量的关系,分析溶液的组成成分,应用不同的计算式进行计算。

闫东[8](2010)在《高中化学“pH计算”大归纳》文中研究表明要学好知识,要学懂知识,"归纳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准确的"归纳、总结"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本质,也可以快速地学习知识,而溶液的pH计算问题,是高中化学的难点和重点,要学好高中化学,归纳总结pH值的计算也是非常必要的。

张新中[9](2009)在《pH计算全攻略》文中认为

郭德卯[10](2008)在《溶液PH值的计算与规律的探讨》文中认为PH值的计算是中学阶段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钻研有关计算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研讨了有关PH值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归纳出了一些重要而有实用价值的规律。

二、强酸和弱酸等体积混合后的PH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酸和弱酸等体积混合后的PH值(论文提纲范文)

(1)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问题归类例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单一溶质溶液
    1.1 溶质是弱酸或弱碱
    1.2 溶质是弱酸盐或弱碱盐
    1.3 溶质是弱酸酸式盐
    1.4 不同溶质溶液间离子浓度问题比较
2 两种或几种溶质混合溶液
    2.1 溶液混合后溶质不反应
    2.2 溶质混合后恰好反应
    2.3 溶液混合反应,一种剩余或不足量.
    2.4 溶液混合后反应,溶液为中性(p H=7).
3 电离常数、水解常数应用
4 图像应用

(2)碳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结构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碳四选择加氢技术
        2.2.1 选择加氢增产1-丁烯
        2.2.2 选择加氢增产2-丁烯
        2.2.3 碳四炔加氢
    2.3 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2.3.1 Pd催化剂
        2.3.2 Ni催化剂
        2.3.3 催化剂载体
        2.3.4 催化剂失活研究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催化剂表征
        3.2.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
        3.2.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3.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2.4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
        3.2.5 H_2脉冲化学吸附
        3.2.6 热失重分析(TG-DSC)
        3.2.7 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3.2.8 氢氧滴定分析
        3.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2.10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SEM-EDX)
        3.2.11 CO傅里叶红外光谱(CO-FTIR)
        3.2.12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um)
        3.2.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
        3.2.14 X-荧光光谱分析(XRF)
        3.2.15 热重-质谱联用(TG-MS)
    3.3 DFT计算
    3.4 催化剂考评
        3.4.1 选择加氢制1-丁烯反应
        3.4.2 1-丁烯临氢异构制2-丁烯反应
        3.4.3 碳四炔加氢反应
        3.4.4 1-辛炔选择加氢反应
第4章 Pd/Al_2O_3结构调控及其丁二烯选择加氢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载体性质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1.1 表面酸性质对Pd负载的影响
        4.3.1.2 表面酸性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3.1.3 孔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4.3.1.4 焙烧温度对孔结构与表面酸性质的影响
        4.3.2 Pd/Al_2O_3的构-效关系分析
        4.3.3 Pd催化剂壳层厚度与催化性能
        4.3.3.1 浸渍液pH值对壳层厚度的影响
        4.3.3.2 浸渍液温度对壳层厚度的影响
        4.3.3.3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壳层厚度的影响
        4.3.4 Pd分散度与催化性能
        4.3.4.1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Pd分散度的影响
        4.3.4.2 催化剂还原温度对Pd分散度的影响
        4.3.4.3 第二金属助剂对Pd分散度的影响
        4.3.5 工艺条件研究
        4.3.5.1 压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5.2 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5.3 氢/丁二烯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5.4 液相体积空速(LHSV)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5.5 丁二烯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5.6 Pd/Al_2O_3催化剂稳定性试验
        4.3.6 Pd-Ag/Al_2O_3催化剂性能考评
        4.3.7 Ag的作用机制分析
        4.3.7.1 助剂Ag对Pd分散度的影响
        4.3.7.2 助剂Ag对Pd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
        4.3.7.3 催化剂的H_2-TPR行为分析
        4.3.7.4 助剂Ag对Pd几何分布和电子性质的影响
        4.3.8 Pd-Ag/Al_2O_3催化剂稳定性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S改性Ni催化剂及其1-丁烯临氢异构性能
    5.1 引言
    5.2 催化剂制备
        5.2.1 载体制备
        5.2.2 Ni/Al_2O_3及Ni-Ag/Al_2O_3催化剂制备
        5.2.3 Ni-S/Al_2O_3催化剂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Ni前驱体对Ni/Al_2O_3的影响
        5.3.1.1 催化剂的晶相分析
        5.3.1.2 Ni颗粒形貌分析
        5.3.1.3 Ni的化学状态分析
        5.3.1.4 Ni的电子性质分析
        5.3.1.5 Ni前驱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2 助剂对Ni/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3 S对Ni/Al_2O_3的作用机制分析
        5.3.3.1 Ni/Al_2O_3和Ni-S/Al_2O_3催化剂的H_2-TPR分析
        5.3.3.2 S对Ni电子结构影响
        5.3.3.3 S对Ni活性位结构影响
        5.3.3.4 S/Ni质量比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5.3.3.5 催化剂上硫的稳定性分析
        5.3.4 氧化铝载体对Ni-S/Al_2O_3的影响
        5.3.4.1 孔结构对Ni-S/Al_2O_3催化剂性能影响
        5.3.4.2 表面酸性对Ni-S/Al_2O_3催化剂性能影响
        5.3.5 工艺条件研究
        5.3.5.1 反应压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5.2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5.3 氢烃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5.4 液相体积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6 催化剂稳定性试验
        5.3.7 原料工况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7.1 1-丁烯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7.2 丁二烯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7.3 炼厂碳四临氢异构制2-丁烯探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Ag改性Ni/Al_2O_3上碳四炔加氢稳定性研究
    6.1 引言
    6.2 催化剂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催化剂活性评价
        6.3.2 活性组分稳定性研究
        6.3.3 Ni/Al_2O_3和Ni-Ag/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6.3.3.1 载体Al_2O_3及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分析
        6.3.3.2 Ag对Ni颗粒大小及形貌影响
        6.3.3.3 Ni/Al_2O_3和Ni-Ag/Al_2O_3催化剂H_2-TPR表征
        6.3.3.4 Ag对Ni电子结构影响
        6.3.3.5 Ag对Ni活性位结构影响
        6.3.3.6 反应前后催化剂积碳分析
        6.3.4 DFT计算
        6.3.5 Ni-Ag/Al_2O_3催化剂700小时稳定性评价
        6.3.6 700小时反应前后催化剂分析
        6.3.7 基于Ni-Ag/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工艺及丁烷、苯与NMP溶剂的分离
        6.3.8 工艺条件研究
        6.3.8.1 液相循环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8.2 压力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8.3 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8.4 氢烃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8.5 原料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Ni-B/Al_2O_3上1-辛炔选择加氢性能探究
    7.1 引言
    7.2 催化剂制备
    7.3 结果和讨论
        7.3.1 催化剂表征分析
        7.3.1.1 B对金属颗粒大小影响
        7.3.1.2 B对金属颗粒形貌影响
        7.3.1.3 Ni/Al_2O_3和Ni-B/Al_2O_3的H2-TPR分析
        7.3.1.4 B对金属Ni化学状态影响
        7.3.1.5 B对金属Ni电子结构影响
        7.3.2 Ni/Al_2O_3和Ni-B/Al_2O_3催化剂加氢性能考评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伊利石无溶剂法无模板合成ZSM-5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沸石分子筛
    1.2 ZSM-5分子筛的合成
        1.2.1 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1.2.2 ZSM-5分子筛的合成条件
        1.2.3 ZSM-5分子筛的合成原料
        1.2.4 ZSM-5分子筛的晶化机理
    1.3 ZSM-5分子筛的改性
        1.3.1 孔结构的改善
        1.3.2 酸性的调节
    1.4 ZSM-5分子筛的催化应用
        1.4.1 甲基苯歧化反应
        1.4.2 甲苯甲醇烷基化反应
        1.4.3 甲醇制烃反应
        1.4.4 其它反应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类固相法合成ZSM-5分子筛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2.2.2 ZSM-5分子筛的合成
        2.2.3 ZSM-5分子筛表征
        2.2.4 催化性能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晶化条件对ZSM-5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2.3.2 硅铝比对ZSM-5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2.3.3 钠硅比对ZSM-5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2.3.4 ZSM-5分子筛的催化性能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伊利石无溶剂法无模板合成ZSM-5分子筛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3.2.2 ZSM-5分子筛的合成
        3.2.3 ZSM-5分子筛表征
        3.2.4 催化性能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学组成成分对ZSM-5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3.3.2 ZSM-5分子筛的结晶动力学讨论
        3.3.3 ZSM-5分子筛的结晶过程与晶化机理
        3.3.4 ZSM-5分子筛的催化性能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SM-5分子筛的改性处理及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及仪器
        4.2.2 ZSM-5分子筛的合成
        4.2.3 ZSM-5分子筛表征
        4.2.4 催化性能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ZSM-5分子筛的酸处理改性
        4.3.2 Mg(NO_3)_2浓度对ZSM-5分子筛的影响
        4.3.3 后处理法对ZSM-5分子筛酸性的影响
        4.3.4 ZSM-5分子筛的甲醇制丙烯反应评价
        4.3.5 ZSM-5分子筛的积碳热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4)Cu-SSZ-13应用于宽温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棚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燃煤电厂烟气NOx控制技术
        1.2.1 NO_x的生成机理
        1.2.2 湿法烟气脱硝技术
        1.2.3 选择性非催化氧化还原脱硝
        1.2.4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1.3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催化剂
        1.3.1 传统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3.2 分子筛催化剂应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研究进展及优势
    1.4 Cu-SSZ-13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1.4.1 Cu-SSZ-13分子筛的合成
        1.4.2 Cu-SSZ-13分子筛的改性
    1.5 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
    2.2 催化剂的制备
        2.2.1 Cu-SSZ-13催化剂的制备
        2.2.2 离子交换H/Cu-SSZ-13催化剂的制备
        2.2.3 金属改性Ce/Cu-SSZ-13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
        2.3.1 固体粉末X-射线衍射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3 物理吸附脱附技术
        2.3.4 氨程序升温脱附
        2.3.5 H_2-程序升温还原
        2.3.6 扫描X射线荧光分析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2.4.1 反应装置
        2.4.2 质量流量计的校正
        2.4.3 评价条件
第三章 原料配比对Cu-SSZ-13催化剂原位水热合成的影响
    3.1 引言
    3.2 合成催化剂样品表征
        3.2.1 初始凝胶Cu-TEPA用量对Cu-SSZ-13合成的影响
        3.2.2 初始凝胶硅铝比对Cu-SSZ-13合成的影响
        3.2.3 初始凝胶Cu含量对Cu-SSZ-13合成的影响
        3.2.4 初始凝胶不同NaOH用量对Cu-SSZ-13合成的影响
        3.2.5 初始凝胶不同含水量对Cu-SSZ-13合成的影响
    3.3 合成催化剂样品评价
        3.3.1 初始凝胶不同Cu-TEPA用量的产品催化脱硝性能
        3.3.2 初始凝胶不同硅铝比的产品催化脱硝性能
        3.3.3 初始凝胶不同Cu用量的产品催化脱硝性能
        3.3.4 初始凝胶不同NaOH用量的产品催化脱硝性能
        3.3.5 初始凝胶不同含水量的产品催化脱硝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交换对Cu-SSZ-13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离子交换Cu-SSZ-13样品表征
        4.2.1 不同离子交换Cu-SSZ-13样品表征
        4.2.2 不同铵交换时间Cu-SSZ-13样品表征
    4.3 离子交换Cu-SSZ-13样品评价
        4.3.1 不同离子交换Cu-SSZ-13样品评价
        4.3.2 不同铵交换时间Cu-SSZ-13样品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e/Cu-SSZ-13催化剂应用于NH3-SCR的研究
    5.1 引言
    5.2 Ce/Cu-SSZ-13催化剂样品表征
        5.2.1 Ce/Cu-SSZ-13催化剂晶相特征
        5.2.2 Ce/Cu-SSZ-13催化剂孔结构特征
        5.2.3 Ce/Cu-SSZ-13催化剂酸性特征
        5.2.4 Ce/Cu-SSZ-13催化剂H_2-TPR表征
    5.3 Ce/Cu-SSZ-13催化剂脱硝评价
        5.3.1 Ce/Cu-SSZ-13催化剂脱硝及抗硫评价
        5.3.2 Ce/Cu-SSZ-13催化剂不同温度下脱硝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归纳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质量流量计较准曲线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5)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核心素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化学概念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盐类的水解”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实验法
2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1.3 化学概念
        2.1.4 教学设计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人本主义理论
        2.2.3 有意义学习理论
3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高中学生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实施
        3.1.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1.5 调查结果及分析
    3.2 高中化学教师访谈
        3.2.1 访谈目的
        3.2.2 访谈对象
        3.2.3 访谈实施过程
        3.2.4 访谈结果分析
    3.3 调查结论
4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设计模型的构建
    4.1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概念教学设计模型
    4.2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分析
        4.2.1 指向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目标分析
        4.2.2 体现核心素养的概念教材分析
        4.2.3 围绕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4.2.4 融入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评价分析
    4.3 基于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设计模型的教学活动分析
        4.3.1 创设情境,概念引入
        4.3.2 建构模型,概念形成
        4.3.3 类比迁移,概念深化
        4.3.4 联系实际,概念运用
5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设计与实践
    5.1 基于核心素养的“盐类的水解”概念教学设计
    5.2 实践研究
        5.2.1 实验方案设计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3 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高中资优生酸碱反应概念发展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资优生的界定
    2.2 学生对酸碱反应概念的理解
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资优生的选择
        3.2.2 酸碱反应概念提纲的编制
        3.2.3 高中资优生的访谈及访谈资料的处理
    3.3 研究流程与方法
        3.3.1 研究流程
        3.3.2 研究方法
4 理论基础与假设
    4.1 理论基础
        4.1.1 概念学习理论
        4.1.2 相异构想
    4.2 理论假设
5 研究工具
    5.1 科学态度问卷的确定
    5.2 酸碱反应概念访谈提纲的设计
6 研究设计
    6.1 研究对象
    6.2 研究工具
    6.3 研究结果与讨论
        6.3.1 微小发生分析法的分析过程
        6.3.2 酸碱反应概念发展内容的层次与对比
        6.3.3 酸碱反应概念发展的阶段转换分析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7)有关pH值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一、溶液的分类
二、纯溶液 (单一组分溶液) p H计算
    1. 强酸/强碱溶液
    2. 弱酸、弱碱溶液
    3. 盐溶液的p H值的计算
三、两种溶液反应后p H计算
四、两种溶液混合或稀释后p H值的计算
五、盐溶液电解后PH值的计算

(8)高中化学“pH计算”大归纳(论文提纲范文)

一、溶液p H的计算
二、溶液稀释后, 溶液的p H值的变化情况
三、有关溶液的p H计算中的常用公式总结

四、强酸和弱酸等体积混合后的PH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问题归类例析[J]. 石兴龙.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21(01)
  • [2]碳四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结构与性能调控[D]. 赵多.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伊利石无溶剂法无模板合成ZSM-5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陈爽. 延边大学, 2020(05)
  • [4]Cu-SSZ-13应用于宽温脱硝催化剂的研究[D]. 杨文武.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设计与实践[D]. 廖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高中资优生酸碱反应概念发展的调查研究[D]. 霍眯眯.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7]有关pH值的计算[J]. 陈肖锋. 学周刊, 2011(15)
  • [8]高中化学“pH计算”大归纳[J]. 闫东.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7)
  • [9]pH计算全攻略[J]. 张新中.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09(19)
  • [10]溶液PH值的计算与规律的探讨[J]. 郭德卯. 考试周刊, 2008(02)

标签:;  ;  ;  ;  ;  

强酸和弱酸等体积混合的PH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